一、新疆奥陶纪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弛[1](2021)在《滇东北巧家松梁中-晚奥陶世之交的介形类》文中研究指明介形类是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下一类体型较小的生物,自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出现并繁盛至今,是现生分异度最高的甲壳动物类群之一。奥陶纪是研究介形类早期演化的关键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华南介形类研究较为薄弱,且多以化石材料的报道和描述为主,宏演化方面的讨论较少涉及。本文首次系统研究了云南东北部巧家松梁剖面奥陶系达瑞威尔阶上部至桑比阶华弹组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共1061 枚),鉴定出 18 属 29 种,其中含 5新种(Vendona spiniferasp.nov.、V.solida sp.nov.、Uhakiella longulata sp.nov.、U.granulireticululata sp.nov.和Nikitinella songliangensissp.nov.)。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该介形类动物群的组合面貌和演化序列,自下而上识别出Vendona spinifera-Uhakiella lngulata组合、Nikitinella-Medianella-Vendona 组合和 Vendona solida-Uhakiella longulata 组合,讨论了组合生态及生物地层意义;并进行了板块内及其他板块和地区大致同期的介形类动物群对比。同时,综合已有资料,还初步探讨了华南中奥陶世晚期至晚奥陶世介形类的宏演化特征,及其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中的响应型式。该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滇东北与扬子台地腹地奥陶系地层对比框架的确立提供了新的依据。
龚方怡[2](2021)在《华南扬子台地中、晚奥陶世牙形类与高精度综合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早古生代一次重大生物宏演化事件。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是奥陶纪牙形类辐射演化关键时期;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华南中、晚奥陶世牙形类多样性演变型式鲜有详细的实例分析。同时,华南扬子台地中、上奥陶统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不够完善,与部分全球事件间的精确对比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进一步探索该时期生物演化及古环境演变过程。本研究首先基于详细的牙形类系统古生物学,对中、晚奥陶世牙形类多样性演变型式进行详细的实例分析,并结合牙形类生物地层及无机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开展综合地层研究,以期建立华南扬子区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进一步完善区域及全球地层详细对比;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牙形类磷灰石氧同位素研究,进一步探讨中、晚奥陶世古环境变化,以牙形类为切入点,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环境背景进行深入探索。本文选取对华南扬子区不同古地理背景下5条基干剖面和3条辅助剖面进行了中、晚奥陶世牙形类的系统研究以及碳同位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文中系统鉴定和描述了牙形类29属58种。近岸地区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确定云南松梁地区下巧家组时代为大坪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上巧家组时代为达瑞威尔早期至凯迪早期;云南永善地区十字铺组时代为达瑞威尔早期至凯迪早期。台地内部及台缘地区主要识别出八个牙形类生物带,由下至上依次为:Lenodusantivariabilis带、Lenodus variabilis带、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带、Dzikodus tablepointensis带、Yangtzeplacognathusfoliaceus 带、Yangtzeplacognathusjianyeensis 带、Baltoniodus alo batus带以及Hamarodus brevirameus带。中、晚牙形类多样性演变研究表明,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早-中期总属种数持续上升,达瑞威尔晚期至桑比期多样性略有降低;桑比晚期至凯迪早期属种数处于较低水平。通过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在扬子区识别了中、晚奥陶世三次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分别为MDICE、GICE以及宝塔组上部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可进行区域及全球性对比。结果显示,华南地区△13C值的波动与δ13Ccarb的正漂事件耦合;牙形类磷灰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揭示了达瑞威尔中期气候稳定、中晚期气候变冷,桑比期回暖,桑比晚期及凯迪期再次变冷的气候变化过程。MDICE及之后的系列碳同位素正漂事件的形成可能是古气候波动造成的氧气含量变化所致。通过对牙形类多样性演变以及古气候变化、碳同位素演变过程的综合分析,推测古气候变化可能是奥陶纪牙形类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海平面变化、海洋化学环境等也可能有密切的关联。
张雨晨[3](2021)在《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文中指出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的河南省淅川县和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的新疆乌什县蒙达勒克在晚奥陶世发育有浅水相腕足动物群。经过野外采集,实验室分析、处理,以及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腕足动物 25 属 28 种(包含 1 新属、3 新种):Acrosaccus sp.,Paracraniops sp.,Strophomena sp.,Strophomena?sp.,Strophomenoidea gen.et sp.indet.,Christiania sp.,Leptellina?sp.,Ishimia sp.,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 Wang 1964,Plectambonitoidea gen.et.sp.indet.,Triplesia zhejiangensis Liang in Liu et al.1983,Skenidioides sp.,Dolerorthis sp.,Dinorthis kassini Rukavishnikova 1956,Pionorthis?sp.,Bokotorthis cf,minuta Popov and Cocks 2014,Zhejiangorthis shiyanheensis sp.nov.,Wangyuella lineata sp.nov.,Rostricellula xichuanensis Xu 1996a,Altaethyrella inflata(Xu 1996a),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Rongatrypa xichuanensis(Xu 1996a),Xichuanatrypa sigangensis(Xu 1996a),Eospirigerina cf.pennata(Rukavishnikova 1956),Qilianotryma suspectum(Popov in Nikiforova et al.,1982),Schachriomonia dichotoma(Fu 1982),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 sp.nov.,Eospirifer(Protospirifer)sp.。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纲、9目、15 超科、16 科,其中,Xichuanatrypagen.nov.为新建属。产自河南淅川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可识别为Sowerbyella-Xichuanatrypa 组合、Rongatrypa-Altaethyrella 组合和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群落古生态分析显示,这一地区当时靠近古赤道,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在产自新疆乌什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中,无洞贝类 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sp.nov.和小嘴贝类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并伴生有正形贝类和扭月贝类,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这两套动物群的面貌与同时期浙赣三山地区、华北背锅山、青海祁连山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多个块体和澳大利亚东部的同期动物群面貌相近。为研究腕足动物的个体发育,本文提出了“生长标度”的概念,提出生长标度的计算公式,用来定量描述腕足动物的生长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研究材料中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壳长呈负异速生长(a=0.8840),壳宽近似等速生长(a=1.0113),壳厚呈正异速生长(a=1.1623),并且内部结构随着壳体生长也发生一定的变化。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的壳长呈微弱的负异速生长(a=0.9583),壳宽呈微弱的正异速生长(a=1.0762)。个体发育模式在不同属种的个体间差异显着。通过高精度系列切片、醋酸纤维薄膜撕片和三维建模,识别并复原了一枚Rongatrypa xichuanensis标本壳表的寄生型钻孔,推断宽角螺类腹足动物是该钻孔的寄生生物。该遗迹是腕足动物化石上指示寄生关系的早期记录,反映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最高峰期海洋生态结构的复杂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细分为建设型寄生关系和破坏型寄生关系两类。上述两地的腕足动物群中均有少量的地方性属(或种),同时全球性分布的属略多于区域性分布的属。区域地质学证据指示了这两个地区在晚奥陶世具有适宜腕足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但都比较局限,这与现代生物地理学中“海洋类岛屿环境”的概念非常相似。腕足动物在此环境中表现出了高迁移率、高竞争性和低成种率的特点,其宏演化型式受到了古地理和古环境的约束,值得深入研究。
杨志华[4](2020)在《华北板块西北缘上奥陶统牙形石及古海洋学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奥陶系牙形石丰富,其中上奥陶统动物群特征表现为浅水-暖水型牙形石动物群。本文对华北西北缘内蒙古大佘太地区上奥陶统白彦花山剖面进行牙形石采集和研究,获得1215枚牙形石,共计17属43种,并建立了 1个新种Tasmanognathus coronatustus n.sp.。根据所产出的牙形石动物群延限,笔者共划分出三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Belodina confluens 带,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 带和 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所划分的牙形石带均可以与国内外同时期的浅水相牙形石带对比,地层时代为晚奥陶世早-中凯迪期。此外,本文对华北及冈瓦纳周缘地区常见的两个属Tasmanognathus Burrett,1979和Yaoxianognathus An in An et al.,1985进行梳理,分析了两属的地区分布、地层延限及形态特征,对部分属种的分类位置进行重新厘定。通过两属在华北地区主要属种的各分子细齿变化,提出Tasmanognathus sishuiensis-Tasmanognathus shichuanheensis-Yaoxianognathus borealis-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演化序列。本文对相关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验证两属之间存在演化关系,其源头可能演化自Plectodina属,而Tasmanognathus shichuanheensis即为两属的过渡单元。最后,通过分析全球低纬度地区较繁盛的4个属Belodina,Phragmodus,Taoqupognathus和Yaoxianognathus在全球的时空分布及演化顺序,结合晚奥陶世古洋流模型,得出各属在全球范围内的迁移路线,进一步说明不同地区牙形石物种交流受到海水流向的制约,部分生活于较深水域的牙形石则通过洋流可实现长距离迁徙。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大佘太地区牙形石动物群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华北地区上奥陶统牙形石动物群面貌,也精确了华北地区国内外的生物地层对比,并对主要属种的演化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而通过牙形石生物迁移模式的研究,为奥陶纪古洋流模式的建立及古海洋学研究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
魏鑫[5](2020)在《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文中认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是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多样性增加事件,期间出现过多次辐射高潮,最终形成了以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为主体的、高度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是三叶虫宏演化的关键时期,期间全球三叶虫多样性演变达到峰值,但是,代表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Ibex动物群大幅衰减,而代表古生代演化动物群的Whiterock动物群迅速繁盛并在丰度和分异度方面占据优势。由于基础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相对偏弱,这一时期三叶虫宏演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仍不清楚,其宏演化的背景机制也没有专门探讨,三叶虫古生态和古地理方面缺乏深入分析,很多工作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华南上扬子区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8条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剖面,逐层足量采集三叶虫样品,共获得三叶虫化石2182枚。系统鉴定和描述三叶虫6目20科42属/亚属(含2个新属和4个未定属)66种(含7个新种、15个未定种、6个不定种和2个相似种)。古生态方面,对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进行总结,并根据研究剖面三叶虫生态组合的纵向演替情况,揭示华南板块达瑞威尔期海平面变化趋势。华南中-晚奥陶世初期的三叶虫宏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辐射期、衰落期和再辐射期),不同宏演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三叶虫生态组合之间的演替,且与海平面及底域环境变化密切关联。从时空和环境角度分别对Whiterock和Ibex动物群的分布、优势类群以及多样性变化作了剖析,讨论了华南奥陶纪三叶虫第二次辐射演化的形式及其环境背景。基于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和宏演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的全球模式,证明Whiterock动物群在始发时间、始发环境背景、优势类群以及拓展方向上的差异性造就了至少三种辐射轨迹,进而影响了全球Whiterock动物群的多样性变化趋势,而海平面上升作为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Whiterock动物群辐射的重要背景,可能直接触发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生物古地理方面,通过对中奥陶世大坪晚期-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进行网络分析,可将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划分为4个区域,即低纬度区、中纬度区、西冈瓦纳区和东冈瓦纳区。
李蒙[6](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许伟[7](2019)在《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山南部是探索中亚造山带中段南部构造演化的绝佳载体,但现今对该区晚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演化历史以及构造归属等重大地质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基于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期次不明,地球动力学背景不清;古地磁数据尚且难以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过程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着重从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古地磁与岩浆作用两方面入手,理清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期次及其产生的大地构造环境,获得可靠的北山南部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磁数据,结合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生物古地理、蛇绿岩、大陆基底属性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问题,探索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最终为北山及邻区找矿预测、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对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火山岩以及部分侵入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元素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及全岩Sr-Nd同位素等研究,结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岩浆岩年龄与地球化学数据,并综合其他地质资料,将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划分为三个期次:早中泥盆世(420390Ma),晚泥盆世(375360Ma),晚石炭世—中二叠世(305260Ma)。早中泥盆世岩浆作用以中酸性火成岩居多,且伴有少量碱性玄武岩产出;玄武岩具有板内岩浆的特征;酸性火成岩部分为A型花岗质岩石,具有后碰撞花岗质岩石的特征;推断该期岩浆的产生与辉铜山洋盆闭合后洋壳板片的断离有关。晚泥盆世岩浆作用以酸性火成岩为主,呈亚碱性;早期有埃达克岩产出,晚期多为A型花岗质岩石;与加厚下地壳引起的岩石圈拆沉相关。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火成岩构成双峰式火成岩组合,火成岩多为亚碱性,伴有少量碱性玄武岩;亚碱性中基性火山岩多为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由受俯冲物质混染的软流圈地幔熔融所形成,兼具有板内与洋中脊玄武岩的双重特征;A型花岗质岩石在全区普遍发育,酸性火成岩亦具有后碰撞花岗质岩石的特征;该期岩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环境。对北山南部石炭系与二叠系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揭示了部分稳定高温特征剩磁。借助岩石磁学实验分析了古地磁样品的携磁矿物及稳定性,明确了特征剩磁获取的时间。最终获得北山南部地块早石炭世古地磁极为-33.8°N,115.3°E,A95=18.6°;对应古纬度为13.1°N±23.6°;晚石炭世(300Ma)古地磁极为-0.2°N,168.4°E,A95=2.9°,古纬度为11.7°N±3.1°;早二叠世(284281Ma)古地磁极为74.5°N,268.5°E,A95=1.6°,古纬度为25.1°N±1.2°(古纬度计算参考点均为:40.55°N,94.08°E)。在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年代学与古生物资料对各地层剖面的时代进行了精确厘定,以大型区域不整合和沉积间断为界面,将北山南部上古生界划分为五个地层层序。层序一(MS1)由下中泥盆统三个井组构成,时代介于420390Ma,研究区西段沉积以陆相为主,东段出露局限;层序二(MS2)由上泥盆统墩墩山群构成,时代介于371367Ma;出露范围非常局限,主要由一套陆相酸性火山岩构成;层序三(MS3)由石炭系红柳园组、石板山组以及芨芨台子组构成,时代介于早石炭世维宪期—晚石炭世莫斯科期(346310Ma),该期岩浆活动微弱,地层整体呈现海退序列;层序四(MS4)从下至上由干泉组、双堡塘组、菊石滩组以及金塔组构成,该层序的时代延限为晚石炭世末—中二叠世(302259Ma),整体为一套海相沉积体系,呈现海进序列;层序五(Ms5)为上二叠统方山口组,主要由一套陆相粗碎屑岩构成,火山岩并不发育,区域上不整合于晚二叠世之前的地层之上。利用Hf-Nd同位素,首次绘制了北山地区的基底年龄结构图。显示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南北两侧是陆壳增生最显着的区域,而且蛇绿混杂岩带南北两侧的基底构成存在显着差异,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的主缝合线;古生代期间洋盆可能存在南北双向俯冲作用,北侧为大规模新生岛弧与增生楔地质体,南侧为旱山地块北部陆缘弧系统;再往南的区域主体由中下元古界地壳基底构成,原本可能是哥伦比亚超大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综合多种地质资料,将北山南部地区奥陶纪—二叠纪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1)O-S(485420Ma)板片俯冲阶段;(2)D1-D3(420360Ma)后碰撞阶段;(3)D3-C2(360305Ma)陆内稳定阶段;(4)C2-P2(305260Ma)后碰撞伸展阶段;(5)P3(260250Ma)区域洋盆闭合阶段。利用可靠古地磁数据,并结合古生物资料,恢复了古亚洲洋构造域晚石炭世(300Ma)与早二叠世(280Ma)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北山南部地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可能与华北—阿拉善地块连为一体;与塔里木地块间以且末—星星峡洋盆相隔;与北部蒙古图瓦地块间以宽泛的古亚洲洋相隔。古亚洲洋东西段闭合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北疆地区的古洋盆最终在北天山或南天山缝合带于早晚石炭世之交闭合,北山及以东地区沿红石山—恩格尔乌苏—索伦—西拉木伦一线于晚二叠世闭合。
邵东波,包洪平,魏柳斌,蔡郑红,武春英,周黎霞,曹岩刚[8](2019)在《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地区在奥陶纪处于华北克拉通板块的西南边缘地区。由于受秦岭—祁连—贺兰三叉裂谷系开裂—聚合作用的影响,奥陶纪鄂尔多斯地区与华北克拉通已开始出现明显构造与沉积作用的分异,突出表现为奥陶纪沉积期鄂尔多斯东部大规模膏盐岩沉积层的发育。古构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总体呈现为"三隆—两坳—一古陆"的古构造分布格局;奥陶纪经历了冶里—亮甲山期的早期边部海侵、马家沟期振荡性的整体沉降海侵以及平凉—背锅山期的西南边缘快速沉陷的古地理演化过程,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演化特征。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整体的沉积充填作用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受中央古隆起控制、东西向沉积分异明显;二是随时代演进,早中期以内源沉积为主,晚期则以混源或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三是西南边缘沉积巨厚,是奥陶纪最为活跃的构造沉降区。
赵明胜,田景春,苏炳睿,张翔[9](2018)在《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奥陶纪地质事件及生储盖组合》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库鲁克塔格地区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域之一,其特殊的构造背景成为研究盆山耦合及区域构造演化的有效切入点。冰川、火山、风暴、浊流等事件沉积的产物,广泛发育于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奥陶系的地层中。这些地质事件的发生时期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是全球新元古代冰川沉积的诱发因素,也使库鲁克塔格地区在震旦纪发育冰川相的沉积。发生于早寒武世的火山事件也是Rodinia超大陆同期裂解的表现。在塔东北地区,裂解导致的持续拉张作用一直延续到早奥陶世末期,但在晚寒武世曾发生过一次持续时间较短的构造反转,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拉张转为挤压,导致南、北沉积相区水体变浅,受到风暴作用影响。在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下,中—晚奥陶世库鲁克塔格急剧隆升,物源供给的加大,为浊流事件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区域的构造背景变化也对于该地区的源岩和储层的产生起了决定性的因素。在震旦—早奥陶世晚期拉张的大地构造背景下,早—中寒武世及早奥陶世成为烃源岩的主要形成时期。优质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发育于晚震旦世、晚寒武世、中—晚奥陶世。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孔、裂缝等。这些源岩和储层与地层中的泥岩在垂向上组成多套生储盖组合。
袁桃[10](2017)在《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文中认为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能近似地反映古海洋无机碳的同位素组成,因此古海洋碳同位素的演化研究就是研究古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演化。通过对全球不同板块、不同古地理位置发育的不同沉积岩相的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变化幅度、曲线变化形态、偏移模式等的对比研究,可以寻找出具有全球对比意义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这对正确解释碳同位素的特征和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碳同位素的研究是对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在地层对比和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有效补充,也是全球变化诸如古海洋环境、古气候环境等研究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论文以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岩石露头观察,室内普通薄片观察分析、阴极发光分析、元素分析、有机碳同位素分析、无机碳同位素分析、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从成岩蚀变强度、有机碳和无机碳同位素曲线特征、古海水温度、古海水PH值、古海水DIC值和有机碳埋藏分量等7个方面,获取了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矿物学特征、沉积相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信息,并取得了如下几点主要的成果和认识:(1)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属于滇藏地块群拉萨地体,广泛发育稳定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而进行研究的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地层出露连续,主要包括上奥陶统刚木桑组、中-下志留统德悟卡下组和中-上志留统扎弄俄玛组,主要岩性为瘤状灰岩、生屑灰岩、泥页岩和白云岩,为一套浅海-半深海碳酸盐岩沉积,且化石类型丰富,以牙形刺、腕足、海百合茎干、海绵骨针、介形虫等较为常见,此外在上奥陶统赫南特阶见大量笔石和腕足动物化石保存于页岩中。(2)古海水原始信息保存较好,主要表现为以下6方面:(1)结晶蚀变程度低、原生沉积构造明显;(2)碳、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差,且仅个别氧同位素值<-10‰;(3)Mn/Sr比值均小于2,主要分布于0.41.2之间,且阴极发光强度表现为微弱的暗红色光或不发光;(4)TOC含量均<1mg/g,且Δδ值主要分布在2830之间;(5)H/C比值基本均大于0.5,且H/C比值与δ13Corg值相关性差;(6)稀土元素组成表明,碳酸盐岩受陆源物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3)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奥陶系和志留系有机碳同位素、无机碳同位素的研究,在该剖面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分别于晚奥陶世赫南特期、早志留世埃隆期、中志留世申伍德期和中-晚志留世卢德福德期识别出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偏移,即HICE、AICE、SICE、LICE,其偏移幅度分别为+1.8‰、+1.6‰、+5.1‰、+6.3‰,且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表现出同步变化的偏移型式。通过将西藏申扎地区与中国各陆块和全球其他板块研究的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表明,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的偏移在全球各板块是普遍存在的,为全球性碳同位素偏移事件。(4)利用碳、氧同位素及其前人研究成果对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环境参数的进行模拟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温度范围为+9.97+27.87℃,奥陶纪整体古海水温度低于志留纪古海水温度,到晚奥陶世末期-早志留世初期出现了温度的最低值,而到中-晚志留世温度逐渐升高;(2)奥陶纪-志留纪时期有机碳埋藏分量表现出5次较明显的正向偏移,偏移幅度最大值为0.36,最小值为0.11,平均偏移幅度0.22;(3)奥陶纪和志留纪古海水碳离子浓度中主要以[HCO3-]值贡献量为主,在[DIC]值演化曲线中可识别出3次明显的较低值,变化幅度可达300μM;(4)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古海水PH值的变化范围为7.807.98,变化幅度较小,是一个古海洋酸碱度相对稳定的地质历史时期。(5)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系和志留系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有机碳同位素与古海水环境参数的相互关系表现为:(1)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DIC]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明显;(2)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变化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性;(3)碳同位素值的变化与古海水温度、PH值等无相关性。(6)奥陶纪时期,一方面,生物大爆发使得海相生物迅速繁盛,增强了生物光合作用产率,使得古海洋表层水体重碳同位素富集;另一方面,奥陶纪南极冰盖(冈瓦纳大陆冰川)的广泛发育,使得海平面迅速下降,陆地暴露面积增加,提高了陆地碳酸盐岩、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强度,而风化产物通过河流向海洋不断汇入,使得海水碳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有机碳埋藏量,进一步促进了古海水重碳同位素富集。上述两方面共同循环作用,使得生物大量繁殖,大气pCO2降低,气候急速变冷,冰盖快速发育,海平面迅速下降,生物生存空间缩小,导致生物的竞争性绝灭,而碳同位素却表现为显着的重碳同位素富集,碳同位素值演化曲线中表现为明显正向偏移。因此认为,奥陶纪碳同位素的偏移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物产率提高导致的有机碳埋藏分量的增加,而生物的绝灭推测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古海洋中水体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和表层海水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导致的竞争性灭绝。(7)志留纪时期,温度逐步变暖,大气pCO2含量增加,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风化作用减弱。另外,冰川消融会向古海洋输入大量富12C的轻碳同位素水体,会削弱生物迅速复苏引起的表层海水重碳同位素(13C)的富集,这可能是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量相对较小的重要原因,到中-晚志留世,大气pCO2含量、温度、冰盖量、陆地面积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从志留纪开始稳定状态下的生物繁盛,导致了该时期生物光合作用产率的增加。因此,志留纪碳同位素3次碳同位素的偏移主要与生物产率有关,大陆风化作用贡献量小,冰川的消融削弱了早-中志留世碳同位素的偏移幅度。(8)通过对西藏申扎地区5118高地剖面碳酸盐岩稳定同位素的系统性分析,首次在古特提斯洋域东部拉萨陆块的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变化中识别出了4次明显的碳同位素异常,并在志留系中上部识别出了显生宙以来最大幅度的碳同位素正异常。(9)通过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与国内外同时期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古特提斯域东部拉萨陆块的碳同位素偏移方式、偏移幅度和波动形态,具有全球同步的特征,可作为古特提斯域研究古海洋演进过程的碳同位素参考剖面。
二、新疆奥陶纪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奥陶纪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滇东北巧家松梁中-晚奥陶世之交的介形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华南奥陶纪介形类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南板块 |
2.2 研究区 |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
3.1 剖面描述 |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4章 研究剖面的介形类动物群 |
4.1 松梁介形类动物群的面貌 |
4.2 松梁介形类动物群的古生态分析 |
4.3 松梁介形类动物群的对比 |
第5章 华南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介形类动物群的宏演化 |
5.1 时空分布 |
5.2 宏演化特征 |
第6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图版 |
(2)华南扬子台地中、晚奥陶世牙形类与高精度综合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剖面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华南扬子区中上奥陶统岩石地层 |
2.3 研究剖面及材料 |
2.3.1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 |
2.3.2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 |
2.3.3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 |
2.3.4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 |
2.3.5 安徽石台柳树亭剖面 |
2.3.6 其他辅助剖面 |
第三章 华南扬子区中、上奥陶统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 |
3.1 研究剖面牙形类地层学研究结果 |
3.1.1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 |
3.1.2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 |
3.1.3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 |
3.1.4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 |
3.1.5 安徽石台柳树亭剖面 |
3.2 华南扬子区牙形类生物带 |
3.2.1 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 |
3.2.2 Lenodus variabilis带 |
3.2.3 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带 |
3.2.4 Dzikodus tablepointensis带 |
3.2.5 Yangtzeplacognathus foliaceus带 |
3.2.6 Yangtzeplacognathusjianyeensis带 |
3.2.7 Baltoniodus alobatus带 |
3.2.8 Hamarodus brevirameus带 |
3.3 牙形类生物地层对比 |
3.3.1 华南 |
3.3.2 波罗的地区(图3.8) |
3.3.3 阿根廷(图3.8) |
3.3.4 北美(图3.8) |
3.3.5 华北(图3.8) |
3.3.6 塔里木(图3.8) |
第四章 中、晚奥陶世牙形类多样性演变 |
4.1 牙形类的简单分异度变化 |
4.1.1 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 |
4.1.2 Lenodus variabilis带 |
4.1.3 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带 |
4.1.4 Dzikodus tablepointensis带 |
4.1.5 Yangtzeplacognathus foliaceus带 |
4.1.6 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Baltoniodus alobatus带 |
4.1.7 Hamarodus brevirameus带 |
4.2 讨论 |
第五章 华南扬子区中-晚奥陶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
5.1 碳同位素地层学原理及研究背景 |
5.2 分析方法 |
5.3 研究剖面分析结果 |
5.3.1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 |
5.3.2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 |
5.3.3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 |
5.3.4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 |
5.3.5 安徽石台柳树亭剖面 |
5.3.6 湖北窑河大桥剖面 |
5.3.7 湖北兴山古洞口剖面 |
5.3.8 贵州渭潭岩坪剖面 |
5.4 讨论 |
5.4.1 数据有效性分析 |
5.4.2 区域及全球对比 |
第六章 中、晚奥陶世环境背景探究 |
6.1 牙形类氧同位素结果及古气候变化 |
6.1.1 分析方法 |
6.1.2 实验材料及结果 |
6.1.3 结果分析 |
6.2 碳同位素演化机制探究 |
6.2.1 窑河大桥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
6.2.2 华南扬子区碳同位素演化过程 |
6.3 生物辐射及其环境背景 |
第七章 结论 |
第八章 系统古生物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A 研究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样品及牙形样品采样记录 |
附录B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
附录C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
附录D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
附录E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
附录F 安徽柳树亭剖面A段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
附录G 安徽柳树亭剖面B段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2.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1.2.2 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的辐射演化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奥陶纪华南板块的地质背景 |
2.2 奥陶纪塔里木板块的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域的上奥陶统分布 |
2.3.1 河南省淅川县 |
2.3.2 新疆乌什县 |
2.4 区域内上奥陶统的划分沿革 |
2.4.1 河南省浙川县 |
2.4.2 新疆乌什县 |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
3.1 研究剖面 |
3.1.1 淅川县石燕河剖面 |
3.1.2 淅川县黑水庵剖面 |
3.1.3 淅川县垭子窝露头 |
3.1.4 乌什县蒙达勒克露头 |
3.2 化石材料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样品处理 |
4.2 实验室基础处理 |
4.2.1 样品挑选 |
4.2.2 机械修理 |
4.2.3 化学溶蚀 |
4.2.4 饰白与拍摄 |
4.2.5 形态测量 |
4.3 系列切片 |
4.3.1 系列切片简介 |
4.3.2 克罗夫特化石研磨机的改进 |
4.3.3 系列切片 |
4.3.4 醋酸纤维撕片制作 |
4.3.5 图像采集与三维建模 |
4.4 数学统计 |
4.4.1 PAST软件 |
4.4.2 体型大小-数量统计 |
4.4.3 线性回归分析 |
第5章 晚奥陶世扬子台地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1 前人研究进展 |
5.1.1 华南板块东缘和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2 塔里木板块北缘腕足动物群 |
5.1.3 中国其他地区的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 河南淅川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2.1 Sowerbyella-Xichuanatrypa组合 |
5.2.2 Rongatrypa-Altaethyrella组合 |
5.2.3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 |
5.3 新疆乌什县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
5.4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时代 |
5.5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关联 |
第6章 腕足动物的异速生长 |
6.1 等速生长与异速生长 |
6.2 传统方法在腕足动物异速生长研究中的局限 |
6.3 腕足动物生长标度的定义与运用 |
6.4 研究材料的数据处理 |
6.5 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6.6 Sowerbyella (Sowerbyella) si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
第7章 早期腕足动物的寄生型遗迹 |
7.1 奥陶纪生物间的寄生现象 |
7.2 钻孔的形貌 |
7.3 寄生型钻孔的识别 |
7.4 腹足类与腕足动物的寄生关系 |
7.5 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的分类 |
7.6 古生代腕足动物与其它生物的偏利共生关系 |
第8章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与研究区域腕足动物宏演化 |
8.1 现代海洋中的似岛屿型环境 |
8.2 研究区域的海相似岛屿型环境 |
8.3 研究区域腕足动物的面貌 |
8.4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下腕足动物宏演化的猜想 |
第9章 结论 |
第10章 腕足动物系统古生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 腕足动物化石个体形态统计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华北板块西北缘上奥陶统牙形石及古海洋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华北地区晚奥陶世牙形石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方法 |
1.5.1 岩石样品处理 |
1.5.2 牙形石样品分离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剖面概况 |
2.2.1 剖面概况 |
2.2.2 剖面描述 |
3 牙形石动物群及生物地层 |
3.1 划分沿革 |
3.2 生物地层划分 |
3.2.1 Belodina confluens带 |
3.2.2 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带 |
3.2.3 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带 |
3.3 生物地层对比 |
3.3.1 国内对比 |
3.3.2 国际对比 |
4 Tasmanognathus属和Yaoxianognathus属的分类及演化探讨 |
4.1 两属的分类学研究概况 |
4.1.1 Tasmanognathus属 |
4.1.2 Yaoxianognathus属 |
4.2 两属的分布与延限 |
4.3 两属的演化特征探讨 |
4.4 系统发育分析 |
4.4.1 系统发育特征矩阵的建立 |
4.4.2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和讨论 |
5 古海洋学意义研究 |
5.1 牙形石古生态研究现状 |
5.2 主要属种迁移与海水表层环流关系探讨 |
5.2.1 Belodina的迁移模式 |
5.2.2 Phragmodus的迁移模式 |
5.2.3 Taoqupognathus的迁移模式 |
5.2.4 Yaoxianognathus的迁移模式 |
5.3 牙形石物种迁移的古海洋学启示 |
6 系统描述 |
7 结论及不足之处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一 牙形石产出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Plectodina属、Tasmanognathus属和Yaoxianognathus属特征矩阵 |
附录三 个人情况 |
(5)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第2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地层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岩石地层对比与分布情况 |
2.3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生物地层框架和研究时段划分 |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
3.1 A区(岩坪剖面) |
3.2 B区(大塘口和大槽剖面) |
3.3 C区(大坪、分乡和窑河大桥剖面) |
3.4 D区(宜冲桥和茅草铺剖面) |
第4章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古生态 |
4.1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的时空分布 |
4.2 研究剖面三叶虫动物群古生态意义 |
第5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宏演化 |
5.1 三叶虫多样性变化和辐射 |
5.1.1 三叶虫年代地层分布和优势类群转换 |
5.1.2 不同分类单元多样性的变化及宏演化阶段的划分 |
5.1.3 三叶虫辐射的始发时段 |
5.1.4 三叶虫动物群的演替 |
5.1.5 典型的华南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 |
5.2 三叶虫辐射沿环境梯度的发生和发展 |
5.2.1 三叶虫辐射模式和环境分布 |
5.2.2 Whiterock动物群的环境选择 |
5.3 三叶虫辐射模式的异同 |
5.4 Whiterock动物群在宏演化中的角色性质 |
5.5 三叶虫辐射外因探讨 |
第6章 全球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 |
6.1 三叶虫时空分布与宏演化 |
6.2 三叶虫辐射模式初探 |
6.3 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分析 |
第7章 结论 |
第8章 系统古生物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4.1 主要认识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
2.2.1 布格重力异常 |
2.2.2 航磁异常 |
2.2.3 小结 |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
2.3.1 华北克拉通 |
2.3.2 阿拉善地块 |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
2.5.1 巴彦浩特盆地 |
2.5.2 河套盆地 |
2.5.3 银川地堑 |
2.5.4 渭河盆地 |
2.5.5 武藤(威)盆地 |
2.5.6 六盘山盆地 |
2.5.7 西吉盆地 |
2.5.8 其他相关盆地 |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1 鄂尔多斯内部 |
3.1.2 鄂尔多斯西缘 |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
小结 |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5 小结 |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
5.2.3 小结 |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目标 |
1.3 论文主要实物工作量 |
1.4 论文主要进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岩浆特征 |
第三章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火成岩地质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
3.1 火成岩野外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
3.2 火成岩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结果 |
3.3 火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 火成岩年龄及其岩石成因 |
第四章 北山南部石炭系与二叠系古地磁结果 |
4.1 古地磁样品采集 |
4.2 采样地层时代的厘定 |
4.3 岩石磁学结果 |
4.4 系统热退磁测试及数据结果 |
4.5 剩磁获取时代及原生性分析 |
第五章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 |
5.1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产生构造环境 |
5.2 北山南部地块晚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及构造归属 |
5.3 北山南部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变 |
5.4 北山地区的基底结构属性 |
5.5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第六章 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启示 |
6.1 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的探讨 |
6.2 古亚洲洋晚石炭世与早二叠世构造古地理重建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文章与主持项目情况 |
(1)发表文章 |
(2)主持项目 |
致谢 |
(8)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奥陶纪古构造格局 |
1.1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背景 |
1.2 鄂尔多斯地区与华北地区的构造沉积分化 |
1.3 鄂尔多斯地区的奥陶纪隆—坳分布格局 |
1.3.1 中央古隆起 |
1.3.2 吕梁古隆起 |
1.3.3 中条古隆起 |
1.3.4 中东部坳陷 |
1.3.5 西南边缘坳陷 |
1.3.6 伊盟古陆 |
1.4 隆—坳格局成因分析 |
1.4.1 古隆起的形成 |
1.4.2 中东部坳陷成因 |
1.4.3 西南边缘坳陷成因 |
1.4.4 伊盟古陆 |
2 古地理演化 |
2.1 冶里—亮甲山期:西—南—东边部初始海侵阶段 |
2.2 马家沟期:振荡性 (旋回性) 整体海侵阶段 |
2.2.1 海退期的古地理格局及沉积相带分异 |
2.2.2 海侵期的古地理格局及相带分异 |
2.3 平凉—背锅山期:西南边缘差异沉降阶段 |
2.3.1 平凉期 (相当于西缘的乌拉力克—拉什仲期) |
2.3.2 背锅山期 (相当于公乌素—蛇山期) |
2.4 奥陶纪古地理演化的基本特征 |
2.4.1 旋回性 |
2.4.2 中央古隆起对古地貌格局及沉积相的控制作用极为重要 |
3 奥陶纪沉积充填特征 |
3.1 奥陶纪鄂尔多斯地区处于克拉通边缘, 构造分异较为强烈 |
3.2 古隆起区与古坳陷区沉积分异显着 |
3.3 奥陶纪均为海相沉积环境, 但东西差异明显 |
3.4 奥陶纪沉积充填表现为早期以内源沉积为主、晚期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的演化特征 |
3.5 西南边缘是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最为活跃的构造沉降区 |
4 结论 |
(9)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奥陶纪地质事件及生储盖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概况 |
3 地质事件特征 |
3.1 冰川事件 |
3.2 火山事件 |
3.3 风暴沉积 |
3.4 浊流事件 |
4 讨论 |
4.1 沉积事件与盆地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
4.2 区域构造演化对烃源岩及储盖层的控制作用 |
4.2.1 烃源岩的形成 |
4.2.2 储盖层的形成 |
5 结论 |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1 地层时代选择 |
1.2.2 学科方向选择 |
1.2.3 研究区选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古海洋碳同位素概述 |
1.3.2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
1.3.3 奥陶纪和志留纪相关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全球古板块、古地理及岩相特征 |
2.1.1 奥陶纪时期 |
2.1.2 志留纪时期 |
2.2 区域构造位置 |
2.3 地层概况 |
2.3.1 古生代地层概述 |
2.3.2 早古生代岩石地层特征 |
2.3.3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3章 西藏申扎地区5118 高地剖面特征分析 |
3.1 剖面描述及样品采集 |
3.1.1 剖面列述 |
3.1.2 样品的采集、挑选 |
3.1.3 样品的分析与测试 |
3.2 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
3.2.1 岩石类型 |
3.2.2 阴极发光特征 |
3.2.3 沉积相划分 |
3.3 碳氧同位素特征 |
3.3.1 无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
3.3.2 有机碳同位素成岩蚀变评估 |
3.3.3 无机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特征 |
3.3.4 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特征 |
3.3.5 常量、微量元素特征 |
第4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
4.1 国内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
4.1.1 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对比分析 |
4.1.2 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4.2 全球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 |
4.2.1 奥陶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4.2.2 志留纪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第5章 奥陶纪和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探讨 |
5.1 古海水温度 |
5.1.1 古海水温度计算方法 |
5.1.2 氧同位素校正 |
5.1.3 古温度计算结果 |
5.2 碳埋藏分量 |
5.2.1 碳循环及碳埋藏分量计算方法 |
5.2.2 碳埋藏分量计算结果 |
5.3 古海水[DIC]值 |
5.3.1 古海洋碳储库及平衡原理 |
5.3.2 古海水[CO_2(aq)]值计算 |
5.3.3 古海水PH值计算 |
5.3.4 古海水[HCO_3~-]值、[CO_3~(2-)]值、[DIC]值计算 |
5.4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成因机制分析 |
5.4.1 无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
5.4.2 有机碳同位素值与古海水环境演化关系 |
5.4.3 奥陶-志留纪碳同位素偏移成因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新疆奥陶纪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滇东北巧家松梁中-晚奥陶世之交的介形类[D]. 张一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华南扬子台地中、晚奥陶世牙形类与高精度综合地层学研究[D]. 龚方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D]. 张雨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华北板块西北缘上奥陶统牙形石及古海洋学意义研究[D]. 杨志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D]. 魏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7]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D]. 许伟. 长安大学, 2019(07)
- [8]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J]. 邵东波,包洪平,魏柳斌,蔡郑红,武春英,周黎霞,曹岩刚. 古地理学报, 2019(04)
- [9]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奥陶纪地质事件及生储盖组合[J]. 赵明胜,田景春,苏炳睿,张翔. 中国地质, 2018(03)
- [10]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志留纪碳同位素异常及古海洋环境研究[D]. 袁桃.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