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熹格物说的历史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汪学群[1](2021)在《王阳明的格物说》文中研究指明王阳明的格物说,从源流看,体现《大学》与孟子的结合,准确地说是以孟子心学来诠释《大学》格物;直接而言,则来自对朱熹格物说的批评,或者是在直接反对朱熹格物过程中确立的。另外,王阳明对格物的理解也是在与同时代学者湛若水、罗钦顺、顾璘等论辩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主要包括格物的基本内涵,释格为正、物为事;格物与心即理,表明格物建立在心即理基础之上;格物与内外,格物无内外,体现本体与工夫的统一等。总之,王阳明以心为轴,多角度分析格物,深化了对格物的认识,建构与朱熹不同的格物说。
丁儒贤[2](2020)在《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之心学一系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继周公之后第二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人物。其思想是每一位研究宋明理学的学者都无法绕开与回避的。宋明理学发展至中晚期,国家内忧外患不断,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而被奉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却无力解决如此忧患与矛盾。在此背景下,以成贤成圣为人生“第一等事”的儒生王阳明,对程朱理学进行了学术上的反思与考察,而且,就是在对朱熹“格物穷理”说的反思中,开始了其哲学思想的建构。本研究致力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说,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首先,针对格物致知问题的提出与渊源予以总括性论述,然后在宋明理学的框架内,就王阳明对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的反思和继承分别加以论述。通过此论述,旨在阐明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承认心的本然状态与天地万物的本然状态是统一的,强调人通过内省可以尽心知性以知天,从而达到对天理的真实的体认。表现在格物上便是求理于内。同时指出,其与朱熹思想之间也并非完全对立,至少在理学框架内是有着一定程度的相通性或相关性。其次,依清代黄宗羲之说,王阳明一生的学术之路总共有六变,其中为学有三变,为教又有三变。以此为据,重点就王阳明为教中的三变展开论述,即从正德三年(1508)龙场悟道开始直至其晚年将近二十年的思想发展中,针对其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格物致知思想的依次变迁予以论述。第三,对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在工夫论层面的展开进行论述,具体分为三个向度,即事上磨练与静坐、知行合一与致良知。最后在结语部分,针对王门后学对格物致知的辩论予以总体概括,从总体上来把握说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诠释是在对前人学说思想的综合性的反思中达到了一种创造性的统一,从而完成了对“格物致知”内涵的全面性的认识,即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修养功夫论三位一体的理解。
阮倩香[3](2020)在《王阳明格物论研究》文中认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实现从理学到心学这一转变源于王阳明对格物的探究。“格物”一词出自《大学》。朱熹用尽毕生精力研究《大学》,指出“格物”是成圣的下手处,提出格物穷理之说。后来,世人便将朱熹格物之学视为圣人之学。王阳明早年便开始追慕圣人之道,闻知朱熹格物之学是成圣之道便习之。王阳明通过格竹读书穷理却发现朱熹格物之学存在将心与理分为二之弊端,百思不得其理。随后,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终破多年以来萦绕在心头的困惑,明白“心即理”,若到天下之事物上去求理则无理可得。于是,王阳明基于龙场所悟对格物作出新解,并对朱熹格物论展开批判。面对朱熹格物之学缺乏头脑之毛病,王阳明用诚意统率格物,提出格物是诚意的功夫。平蕃之后王阳明揭致良知之教,用致知代替诚意,提出格物是致知的功夫。从格物是诚意的功夫到格物是致知的功夫这一转变是王阳明格物论系统建立的标志。所以,王阳明格物论是在批判朱熹格物论和融合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王阳明格物论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体现在其是身心之学。格物既要从心上做功夫,又要从身上做功夫。心上功夫即是心上体认,身上功夫即是事上磨练。所以格物功夫是集心上体认与事上磨练为一体,二者不可偏废。第二体现在其是止至善之功。心之体无善无恶,有善有恶是意之动,良知知善知恶,格物是为善无恶功夫,最终实现止至善的理想。第三体现在其是圣凡之功。格物功夫明白简易,既是圣人做的功夫,又是凡人做的功夫,只是层次不同而已。
李娜[4](2019)在《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进程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象山学与阳明学在韩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甚微,以致至今也未能获得恰如其分的评价。高丽末朝鲜朝初理学传入之时,朱子的理气论与陆象山的理气论思维体系一同传入。朝鲜朝初,王权基础十分薄弱,急需以忠于君王为核心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做支撑,朱子学恰好迎合了这种需要,顺利获得“一统”的独尊地位而扎下了根。程朱的理气论和陆王的理气论虽然在相互对立中发展,但它们都源于孔孟儒学,所以两者肯定都是儒学。然而,自从宋代朱子学派提出道统论,并以朱子学为正统儒学自居而排斥象山学为异端开始,两者的对立和冲突日益加深。在历史发展中,中国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有其盛衰过程,但自宋、元至明、清,二者始终共存并协调发展。但是,唯独朝鲜朝只尊崇维护封建身份体制的程朱理气论,以“理尊气卑说”为哲学基础,坚持“官尊民卑”、“男尊女卑”等儒学的班常学说。在朝鲜朝阳明学受政治强权的迫害而被视作“异端”和“斯文乱贼”。在这种背景下,有志之士不得不表面上标榜朱子学,暗地里研究阳明学。因此,在朝鲜朝阳明学就以特殊的“阳朱阴王”的形式获得了发展。因此,研究和分析在朝鲜朝接受和研究陆王学的儒学家的思想,就可以发现朱子学与阳明学混合并存,暖昧模糊的现象。这些思想家时而标榜程朱理气论,时而在认识论或伦理实践论等方面使用“违背朱子学而惶恐”或“难为情”等表述来小心翼翼地表露陆象山的理气论思维倾向。而且,大部分学者只字不提“象山学”或“阳明学”,或只支持或部分接受“陆王学”来表示对陆王心学的态度。因此,如果对陆王学没有深层的理解,就很难把他们的思想看作是陆王学。本篇论文从以上的认识为前提,考察陆王心学在韩国的传播与展开以及其特征。本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这一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介绍陆象山心学的传入,阳明学传入时期的诸样说法和传入早期的接受者,介绍在接受阳明学的过程中反映在不同学者身上的陆王心学倾向。第三章介绍陆王心学在韩国的展开,分韩国阳明学的萌芽期和形成期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围绕着霞谷郑齐斗的思想介绍韩国陆王心学的特征。第五章结论部分对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进程及特征做一下总结。
郭明[5](2019)在《王畿“先天正心之学”新探》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多从王畿本人对“先天正心之学”与“后天诚意之学”的分别中理解和把握王畿哲学,这虽然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却缺乏相应的历史性的考察维度。首先,王畿本人对“先天正心之学”与“后天诚意之学”的看法,是有前后思想差异的。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在于王畿对先天后天的体用义、形上形下义、自然义以及对于邵雍先天易学的宇宙生成论的理解运用的逐步深入。王畿晚年将“先天之学”的工夫论区分为“良知觉悟”与“良知翕聚”两个部分,二者“如环无端”、共同构成了“先天之学”的自然宇宙本体论图式和人的理想生存模式。于此对应,后天工夫为人为的、需对治经验因素的工夫系统,用以回归先天之学的自然理想闭环。先天之学强调激发和保任本体的力量来自然的达到即体即用的理想状态,而后天之学则侧重于对经验因素的省察克制来清理本体自然流行的通路。而王畿对先天之学思想的不断调整深化,内在的代表了王畿对四无说思路所面临的挑战和限制的应对与克服。此挑战和限制即是王阳明亲手加之其上的“不可轻易望人”这层根器的限制和“养成个虚寂的本体”的工夫隐患。同时,王畿对先天之学思想的不断调整深化,可以帮助理解王畿对王阳明哲学的调试改造。尤其是在心意知物关系重新的界定上。“意”的概念在王畿的“四无说”体系中,可以与“发用之明觉”意义上的“知”进行互训。这也可以帮助理解王畿的“一念”概念。最后,对王畿的先天之学的重新把握,可以帮助重新理解和分判王畿的“一念自反”、“信”、“悟”、“悬崖撒手”、“生死二念”“静坐调息”思路。其中,一念工夫和信、志等工夫属于先天之学的范围,悟属于王畿综合来说的权法,而悬崖撒手和生死问题则是后天之学的取向。因此,传统看法中王畿一意于“先天之学”而“提撕本体过重脱略工夫”的评价,其实并不客观。但王畿论学处处追求“简易直截”,将先天工夫与后天工夫的落实想的过于简单,这又是其“荡越”的一面。
李松美[6](2019)在《敬彻上下:朱子工夫论之意象诠释》文中提出本文有感于当下朱子工夫论诠释之“概念化”弊病,故而转向以“意—象—言”为核心思维—结构之“意象诠释”。以“意象诠释”观之,即心即道,大道即思维,思维即方法,本体即工夫。因朱子心性论以“心”为总脑,心与性情呈现为“一而二、二而一”之关系结构,故朱子工夫论亦应“先立乎其大”,当以“敬”为工夫总脑,居敬与致知、力行亦呈现为“一而二、二而一”之关系结构。同时,由心体“虚-实-灵”三性可得敬之本体工夫结构“收敛-主一-惺惺”,是为居敬存养工夫(理一),由其可“分殊”为格物致知与扩充力行两项工夫,而其“收敛”义正指向格物致知工夫,其“惺惺”义正指向扩充力行工夫,是为朱子全体工夫结构“致知—存养—力行”。此三者中以“居敬存养”工夫为根本而一以贯之其余二项工夫,存养是敬以存理(本体),致知是敬以穷理(彻上),力行是敬以行理(彻下),三者乃是“一三三一”之圆融关系与思维结构,是为“敬彻上下”,亦即朱子工夫论之“意象诠释”。
聂威[7](2019)在《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文中提出朱熹把《大学》的"格物近道"改进到"格物合道",格物由"近道"理论转为"得道"方法;王阳明把格物作为道德修养的"得道"工夫;王门后学把格物作为切己的身心工夫,更加突出个人的主体作用。
杨治平[8](2018)在《《大学》今古本之争的哲学问题研究 ——以“格物致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文本的流变受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与儒者应对佛道发展的需要相关,更与诠释者自身的气质密不可分。朱熹上承二程,改订《大学》,成今本《大学章句》,形成了经与传分,“三纲八目”为学入德的路径。其核心是“格物致知”,以达到“即物穷理”“推极知识”的目的。这是朱熹对汉唐以来章句训诂的一大发展,也是他自身理论体系的核心。因而“格物致知”成为了历代《大学》改本无法回避的问题。明代王阳明以个人体悟为出发点,倡议《大学》复归古本,强调“格物致知”之“格心之非”“致良知”,形成与朱熹“外向穷理”不同的“内向用力”。本文以《大学》今古本之争围绕“格物致知”这一中心问题,从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阳明为代表的心学的诠释体系争论出发进行哲学分析。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大学》今古本之争的核心问题“格物致知”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阐释了朱熹与阳明“心”“性”“理”的内涵,涉及到朱熹“性即理”与阳明“心即理”的哲学本体争论;第二章分别对历代学者关于今古本《大学》“格物”说“物”与“格”的阐释进行简要梳理,对朱熹与阳明关于“物”的内涵,“格”的工夫与方向进行阐释比较,指出“即物穷理”与“格心之非”是二者工夫进路最大的不同;第三章亦简要梳理了历代学者关于《大学》“致知”之“知”“致”的阐释,分析了朱熹与阳明“致知”说中“知”的内涵,“致”的工夫等异同,以及指出朱熹与阳明致知说蕴含的“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侧重不同。最后进行整体的总结。
方遥,陈支平[9](2017)在《阳明学成立与发展的朱子理学思想渊源》文中认为陆九渊与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一系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学者往往以陆、王二人并称,将他们的思想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但二者之间更多只是思想宗旨相近,并无直接的承袭关系。相较之下,阳明学的产生、发展与朱子学有着更深的思想渊源。阳明学其是在朱子学的笼罩下,继承了朱熹所建构的经典体系、理论框架与主要论题,并融会了佛道的智慧,进而通过自得自悟的方式,对朱子学加以深刻的反思、批判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可视为朱子学在明代的另一种延续和发展。而王阳明所作的《朱子晚年定论》即来源于此前朱子学内部和会朱陆的逻辑思路,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阳明学与朱子学之间的思想渊源的具体例证。
袁栖迟[10](2017)在《李绂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李绂(1675-1750)字巨来,号穆堂,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历经康、雍、乾三朝,早期致力于辞章诗文,中期力标陆王心学,晚期粹心于经学礼学的考据。李绂思想的形成受其师友影响,显示出李绂思想中文章、经世、心学和理学的多元面向。李绂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但主旨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经学衡判理学的得失,李绂不仅在学问上、制度上昌明经学,而且在政治上实践了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二是通过反驳以朱熹代表的道学家对韩愈的定论,批评程朱理学的文道论,重拾以文贯道、重建斯文的传统。三是厘清德与位的逻辑次序,批判程朱理学过于崇内圣、抑外王的风气,主张将内在成就圣贤与外在建立事功相贯通。总之,李绂用经学、文章、事功来反对道学对意识形态的独占,客观上起到了解放思想,昌明学术的积极作用。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对治道盛衰命运的规律性进行思考和论证,认为历史与个人的命运既有有定之命,同时又有无定之命,无定之命需要道德仁义的修养积累,李绂的命运观带有明显地劝善色彩。李绂的伦理思想集中于五伦四德说,李绂以先秦儒家的五伦四德说,破除程朱道学家对形而上道体的建构,反映了清代伦理观向人伦日用的复归。在心性论上,李绂思想主要继承了陆王一系,认为心与理无二,良知本心即天理,极力维护阳明致良知之说,反对程朱后学的支离之见。在为学工夫上,主张陆王一系的求放心,敦践履,即事而有工夫,反对朱熹的格物之说,认为朱熹晚年在为学工夫上,向程颢、陆九渊求放心一路转向,并以求放心释朱熹格物之说,反映了李绂以陆学尊德性补朱学道问学之弊的学术动机。
二、朱熹格物说的历史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熹格物说的历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对格物致知思想的反思与继承 |
一、“格物致知”问题的提出 |
(一)郑玄和孔颖达对“格物致知”的注疏 |
(二)二程对“格物致知”的阐释 |
二、王阳明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反思 |
(一)朱熹的格物致知说 |
(二)王阳明针对朱熹的辩驳 |
三、王阳明对陆九渊格物致知说的继承 |
第二章 格物致知在王学三变中的释义 |
一、青年王阳明对朱熹格物说的遵循 |
二、“龙场悟道”期间其以诚意为统率的格物致知说 |
三、“三变”初期其以致知为重点的格物致知说 |
四、晚年王阳明以致良知为主线的格物致知说 |
第三章 格物致知说在其修养功夫中的展开 |
一、事上磨练与静坐 |
二、知行合一 |
三、致良知 |
结语 王阳明格物致知说在王门后学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王阳明格物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理论渊源 |
一、朱子以前的格物思想 |
二、朱子格物思想 |
第二章 格物探索 |
一、朱子之学 |
二、龙场之悟 |
第三章 思想内涵 |
一、心即理 |
二、格物正心 |
三、诚意格物 |
四、致知格物 |
第四章 思想特色 |
一、身心之学 |
(一)心上体认 |
(二)事上磨练 |
二、止至善之功 |
(一)无善无恶 |
(二)有善有恶 |
(三)为善去恶 |
三、圣凡之功 |
(一)圣人功夫 |
(二)凡人功夫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进程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陆王心学在韩国的传播 |
2.1 陆象山心学的传入 |
2.2 阳明学在韩国的传播 |
2.2.1 传入期的诸说 |
2.2.2 传入过程中的接受者 |
第三章 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 |
3.1 “阳朱阴王”的心学 |
3.2 韩国阳明学的形成 |
3.2.1 郑齐斗对韩国阳明学地位的确立 |
3.2.2 江华学派对郑齐斗心学的发扬 |
第四章 韩国陆王心学的特征 |
4.1 生理说 |
4.2 良知体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王畿“先天正心之学”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王畿思想研究综述及评价 |
一、传统王畿哲学研究典范的形成——明清至民国 |
二、对传统王畿哲学研究的突破——20 世纪50-80 年代 |
三、王畿哲学研究的全面展开——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二节 对王畿“先天正心之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
第三节 王畿“先天正心之学”的理论背景 |
一、朱熹的工夫论体系及其影响 |
二、明代心学的兴起与良知学的建立 |
第一章 王畿哲学的问题意识和内在思路 |
第一节 从“因病立方”到“因药发病”——良知学的现实困境与王畿问题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王畿对“因药发病”的分析 |
一、良知的妙用与圣人境界 |
二、“意见”对心学成圣修养工夫的影响 |
三、王畿的“良知与知识”之辨 |
第三节 王畿的治病思路 |
一、“一病两痛”的困境 |
二、王畿对“四无说”思路的回归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二章 王畿“先天正心之学”的提出及变化 |
第一节 王畿之前的“先天”、“后天”概念 |
第二节 王畿对“先天”、“后天”概念的首次运用 |
第三节 王畿对《大学》条目工夫的新释 |
一、王阳明对《大学》八条目的诠释 |
二、王畿对“知”与“意”关系的重新定义 |
第四节 “先天”、“后天”在工夫论建构上的应用 |
一、“先天”、“后天”之体用义的应用 |
二、王畿对“先天”、“后天”概念之应用的深化 |
三、王畿对“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的圆通理解 |
第三章 王畿工夫系统新解 |
第一节 一念工夫与见在良知 |
第二节 悬崖撒手与生死之念 |
第三节 “信”、“志”与“悟” |
第四节 王畿对“四无说”思路的贯彻 |
一、王畿对“根器”问题的应对 |
二、王畿对“着实”问题的应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敬彻上下:朱子工夫论之意象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立论依据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论文基本思路 |
(四) 创新点与重难点 |
前言 |
第一章 性修不二——敬之总纲 |
第一节 立志与居敬 |
第二节 心统性情与敬彻上下 |
第二章 居敬存养——敬以存理 |
第一节 心体三性与敬之三义 |
第二节 小学之敬与大学之敬 |
第三章 格物致知——敬以穷理 |
第一节 “物”与“知”——知什么 |
第二节 “格”与“致”——如何知 |
第四章 扩充力行——敬以行理 |
第一节 诚意正心——行之始 |
第二节 修齐治平——行之终 |
结语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大学》文本释格物:格物近道 |
二、朱子释格物:格物合道 |
三、王阳明释格物:格物体道 |
四、淮南格物说以身量物与刘宗周释格物慎独为始 |
(8)《大学》今古本之争的哲学问题研究 ——以“格物致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今古本由来 |
二、今古本之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格物致知”说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心”之不同层次:知觉心与道德心 |
第二节 “理”:条理与天理 |
第三节 “性即理”与“心即理”之争 |
第二章 “格物”说 |
第一节 “物”之不同内涵:认知对象与践履指向 |
第二节 “格”:工夫进路 |
第三节 “即物穷理”与“格心之非” |
第三章 “致知”说 |
第一节 “知”: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
第二节 “致”:推极知识与显发良知 |
第三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阳明学成立与发展的朱子理学思想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阳明对待陆学的态度及其思想关系 |
二、王阳明对朱熹思想的认同与继承 |
三、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与朱门内部的朱陆调和论 |
(10)李绂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李绂生平的记述情况 |
(二) 关于李绂着述的研究情况 |
(三) 关于李绂及清代学术思想的论着研究 |
(四) 关于李绂论文研究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绂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李绂的生平 |
第二节 师友影响 |
第三节 思想成长过程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李绂思想主旨考 |
第一节 经世致用——经学与理学关系辨证 |
一、经学与理学关系辨证 |
二、李绂的经世思想 |
第二节 以文贯道——道学与文章的关系辨正 |
一、道学与文章的关系辨证 |
二、斯文重建与进退出处 |
第三节 内圣外王——道德与事功关系辨证 |
一、德与位的逻辑次序 |
二、道德与事功关系辨证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李绂的核心思想 |
第一节、命论——有定之命与无定之命 |
一、命的概念 |
二、李绂的命论 |
第二节 五伦之道与四德之仁 |
一、五伦之道 |
二、四德之仁 |
第三节 心性之辨与致良知之说 |
一、心性之辨 |
二、致良知之说 |
第四节 学效天则与为学工夫 |
一、学的概念 |
二、为学工夫 |
本章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朱熹格物说的历史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王阳明的格物说[J]. 汪学群. 人文论丛, 2021(01)
- [2]王阳明格物致知思想研究[D]. 丁儒贤.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3]王阳明格物论研究[D]. 阮倩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陆王心学的韩国本土化进程及特征研究[D]. 李娜. 延边大学, 2019(01)
- [5]王畿“先天正心之学”新探[D]. 郭明. 南开大学, 2019(03)
- [6]敬彻上下:朱子工夫论之意象诠释[D]. 李松美. 云南大学, 2019(03)
- [7]三种格物思想的再考察[J]. 聂威.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大学》今古本之争的哲学问题研究 ——以“格物致知”为中心[D]. 杨治平. 贵州大学, 2018(01)
- [9]阳明学成立与发展的朱子理学思想渊源[J]. 方遥,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0]李绂思想研究[D]. 袁栖迟. 武汉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