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原型新探:古代巫术文化第四次研究

西王母原型新探:古代巫术文化第四次研究

一、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论文文献综述)

朱佳艺[1](2017)在《《山海经》中西王母的神话形象新探》文中提出西王母是《山海经》中一个争议颇多的神话人物,关于她的神话身份、具体职能和吉凶属性,各家学者众说纷纭,难以形成定论。从《山海经》文本出发并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统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女神而非人王或国族,是天神而非山神、月神,是正神而非凶神。这是后世西王母形象仙化的重要基础。

周清芳[2](2013)在《《三峡的故事》 ——巴文化与我的绘画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谈及的巴文化,是根据它的地域范围而言的。这个地域范围的定位刚好与上古时代早期巴人出没活动的区域范围大致相同。最早记载巴人事迹的古文献是《山海经》。除此以外,《世本》、《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水经注》和《晋书李特李流载记》等都有记载。现代研究巴文化的学者可谓是百家争鸣,就巴名的由来,巴的起源这两个问题学术界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论文详尽的收集了巴名由来及巴起源于何地的诸家观点。使大家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巴文化。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为绘画创作做一个理论支撑。理论研究与绘画创作一并进行,相互促进,可以使绘画创作的根基更为牢固。本论文对我的组画创作《三峡的故事》做到了文本研究支持,而我的组画创作《三峡的故事》是将本研究付诸实践。我的创作题材主要是关于上古巴人的神话传说。古往今来,关于“巴”的神话传说流传至今的甚多,通过文本筛选我主要围绕神女、盐泉、廪君这三个神话传说作为描绘对象。所以本论文就对我的组画《三峡的故事》的创作所需的神话传说作了详尽疏理。目的是以便挑选出我所需要的故事版本,让其转变为组画《三峡的故事》的绘画脚本。我的创作《三峡的故事》的构图形式借鉴了敦煌石窟里层层相套的藻井的形式,采用了勾勒填色的设色技法。所以本论文还收集了历代藻井最主要的形式种类。同时对勾勒填色技法作了一定的探索。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阐述本研究的问题基点,梳理出相关的研究文献,提出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而明确研究的方法和思路。2.文化解读。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上古巴文化的内容进行解读,筛选出创作所需的故事脚本。3.创作语言探索。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对组画的创作构思、构图形式、设色技法进行研究。

栾红军[3](2013)在《西王母叙事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文中指出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光彩夺目的一位女性尊神,本论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王母神话传说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西王母叙事的历史演变,旨在对西王母叙事的文化意义进行探讨。论文第一章对西王母神话传说的中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国内研究成果,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总结了从清末到五四、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西王母神话传说中已经取得的成果。论文第二章分析西王母叙事的历史演变,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按照西王母形象演变的历史进程,从西王母作为凶神,到其相貌“人”化,再到汉代其成为被崇拜的贵妇神,继而分析其在道教意义上及世俗意义上形象的历史演变,共分五部分来进行,论证了这一历史演变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蕴涵的人类求生主题,分析了中华文化发展在西王母叙事中留下的深刻印迹。论文第三章从叙事学视角来对西王母神话传说加以分析,在总结了西王母叙事所取得的重大艺术成就后,分析了西王母第三人称客观叙事的叙事模式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五种不同的叙事视角,继而对西王母叙事的五种情节结构、五大母题、六大意象呈现进行探讨,对蕴含着强烈生命意识,并且异彩纷呈的西王母叙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西王母叙事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今天对西王母叙事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未来的西王母叙事值得期待,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西王母叙事有其特殊意义。

张影,元昊,张宏[4](2012)在《两汉祭祀文化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祭祀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梁启超认为"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也。’(《礼记·礼运》)诸礼之中,惟祭尤重。盖礼之所以能

张树国[5](2010)在《论汉代游仙诗的来源、艺术形态及其影响》文中提出游仙观念来源于原始巫教和道家学派,在信仰、仪式与方技三个方面规定了游仙诗艺在汉代的发展方向和艺术形态特征。汉武帝时代的郊祀活动通过对神灵的献祭祈求游仙长生,祭神乐舞发展为游仙乐舞,在《郊祀歌》中得到完美的展现;同时游仙诗也是两汉时代世俗宴享仪式上的艺术消费品。汉代游仙诗艺具有仪式性、表演性和在场性特点,是从《楚辞.远游》到魏晋游仙诗发展的重要阶段,对魏晋文人同类题材作品的创作具有重大影响,成为古典浪漫主义的重要范型。

王志[6](2006)在《屈原与巫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屈原,作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关于屈原与巫文化的关系,学界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为了深化对屈原的认识,本文主要围绕屈原的先世、屈原的生活、屈原的职官、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思想五个方面来梳理屈原与巫文化的关系。通过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巫术理论与原始民俗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学界关于屈原与巫文化关系各种意见的辨析,本文认为:屈原先世及其自身所任职官与巫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都不能说是巫官。屈原的某些生活事迹与巫类似,但不宜等同。屈赋在文体形成中,除巫祝文化外,诸子散文、游士说辞、楚国民歌都有很大影响。其作品的部分内容对上古巫术神话及民俗有着生动而丰富的反映,但这些不过是屈原表现其思想的一种形式。在楚国文化由巫而史发展中,屈原不是先行者,而是收获者。

王卫东,曾煜[7](2003)在《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文中研究说明西王母乃远古神巫 ,是祭仪的主持人和部族首领 ,后被尊为社神 ,高神和生育之神 ,与女娲、嫦娥多有叠合和置换关系。因初民看待事物的辩证眼光 ,把生与死、雨与旱、福与祸视为同一事物的两面 ,故昆仑山既是灵山 ,又是阴山 ;西王母既是长生之神 ,又是死神。至汉代 ,西王母彻底人格化 ,并被道教尊为神 ,具有了禳灾、增福、增寿、增禄、保佑婴儿等职能 ,受到广泛的崇拜。春季是上古性开禁的时节 ,社祭时巫与民众以性活动刺激万物生长。三月三是性自由日。桃为社木 ,具有社祭的功能 ,社祭的主要目的是求得长寿 ,桃实因而成为长寿的象征。

王卫东[8](2001)在《夸父原型新探——远古祈雨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夸父追日”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神话传说。夸父是其部族的首领和神巫 ,夸父族是华夏族团的一支。“夸父追日”实为春社求雨 ,神巫夸父被曝而死之事的演变。夸父为部族———人类的利益而献身。透过这个传说 ,可看出上古先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思维状况及上古巫者为公众利益而大无畏牺牲的精神。夸父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不朽象征

二、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1)《山海经》中西王母的神话形象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海经》中的“西王母”身份考辨
二、《山海经》中西王母的神性职能
三、《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吉凶属性新探

(2)《三峡的故事》 ——巴文化与我的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意义、重点、难点和方法
2. 《三峡的故事》文化支撑研究
    2.1 巴文化研究
    2.2 《三峡的故事》与巴的神话传说
3 《三峡的故事》创作构思
    3.1 《神女的故事》创作构思
    3.2 《盐泉的故事》创作构思
    3.3 《廪君的故事》创作构思
4 《三峡的故事》创作构图形式
    4.1 藻井形式研究
    4.2 覆斗式藻井
5 《三峡的故事》设色技法
    5.1 勾勒填色技法
    5.2 《三峡的故事》具体的技法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辞

(3)西王母叙事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课题
    二、 研究方案
第一章 中外研究成果回顾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一) 从清末到“五四”“中国人种西来说”研究方法下的西王母族属、地望研究
        (二) 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继承与发展对西王母神话传说的多角度研究
        (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多角度对西王母神话传说进行研究,研究不断深入,逐渐系统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西王母形象的历史演变
    一、 作为凶神的西王母
    二、 相貌“人”化的西王母
    三、 被崇拜的西王母
    四、 道教意义上的西王母
    五、 世俗意义上的西王母
第三章 西王母的叙事分析
    一、 西王母的叙事学研究
    二、 西王母叙事的模式与视角
        (一) 西王母叙事的模式
        (二) 西王母叙事的视角
    三、 西王母叙事的情节结构与母题
        (一) 西王母叙事的情节结构
        (二) 西王母叙事的母题
    四、 西王母叙事的意象呈现
        (一) 虎
        (二) 三青鸟
        (三) 月
        (四) 玉兔和蟾蜍
        (五) 昆仑
        (六) 蟠桃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论汉代游仙诗的来源、艺术形态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游仙观念来源于神话与方术
二、汉代献祭仪式中的游仙诗
三、汉代世俗宴乐场合中的游仙诗
四、汉代游仙诗艺的价值意义及其影响
    (一) 从《楚辞·远游》到魏晋文人游仙诗之间, 经过两汉将近400年的时间, 游仙文学的传统一方面经过太乐、乐府中的表演唱而得到很好的延续, 同时通过文人的赋、诵、歌、赞以及民间信仰层面的传说而得到发展。学界往往对两汉时代的游仙文学不够重视。
    (二) 游仙诗突出地体现了古典浪漫主义的生命本质, 在游仙的“白日梦”中掩藏着生命无解的悲哀, 哀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是游仙诗的常见主题。
    (三) 游仙诗提供了观察社会人生的一个重要视角, 为隐士文学解决仕隐、出处、进退问题提供了很高尚的精神“出口”, 进而从天空观察大地, 从无限审视有限, 由自然关注社会, 神性成了丈量人生的尺度。
    (四) 仙人生活情趣是文人隐士的赋予, 同时也成了自由人生的范式。

(6)屈原与巫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屈原先世与巫
    第一节 楚先公先王与巫
        一、帝高阳与巫
        二、三楚先与巫
        三、楚先王与巫
    第二节 楚屈氏先人与巫
        一、屈原先人世系
        二、屈原先世职官
第二章 屈原生平与巫
    第一节 屈原生辰与巫
    第二节 屈原名字与巫
    第三节 屈原服饰与巫
    第四节 屈原自沉与巫
第三章 屈原职官与巫
    第一节 基本史料疏证
    第二节 三闾大夫与巫
    第三节 左徒与巫
    第四节 奔走、先后与巫
    第五节 仕途履历小结
第四章 屈原作品与巫
    第一节 屈赋用途与巫
    第二节 屈赋文体与巫
        一、文体探源之概况
        二、《招魂》与招魂辞
        三、《天问》与占卜辞
        四、《离骚》与祝祷辞
        五、《九歌》与祭歌辞
        六、骚体的其他成因
    第三节 屈赋内容与巫
        一、《离骚》的漫游与巫术
        二、《九歌》的祭祀与篇数
        三、东皇太一与伏羲神话
        四、二招及《天问》的作意
第五章 屈原思想与巫
    第一节 屈原哲学思想与巫
    第二节 屈原政治思想与巫
    第三节 屈原人生思想与巫
    第三节 屈原的文化史地位
结语
参考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8)夸父原型新探——远古祈雨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四、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海经》中西王母的神话形象新探[J]. 朱佳艺.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三峡的故事》 ——巴文化与我的绘画创作[D]. 周清芳. 西南大学, 2013(01)
  • [3]西王母叙事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D]. 栾红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3)
  • [4]两汉祭祀文化研究初探[J]. 张影,元昊,张宏. 教书育人, 2012(30)
  • [5]论汉代游仙诗的来源、艺术形态及其影响[J]. 张树国.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6]屈原与巫文化关系研究[D]. 王志. 吉林大学, 2006(10)
  • [7]西王母原型新探——上古巫文化研究之四[J]. 王卫东,曾煜. 民族艺术研究, 2003(06)
  • [8]夸父原型新探——远古祈雨文化研究[J]. 王卫东. 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标签:;  ;  ;  ;  ;  

西王母原型新探:古代巫术文化第四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