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窥(论文文献综述)
杨琨[1](2021)在《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机制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增量发展模式持续了几十年。在这期间,城市的空间不断向外扩张,而内城社区也在城市的迭代发展之中逐渐高密度化。但是,过去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已经被证实无法适应当下的空间状况,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促使我们去找寻新的城市发展方向,而内城社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然会推动社区空间治理模式的转型。一方面,社区更新本身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我国的城市内城更新问题,不是某一个学科单独研究就可以探索透彻的,也不是通过单纯的空间设计就可以完美解决的,而是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相互扶持,循序渐进。因此,新时期中国内城社区更新领域的空间治理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研究选择了西安明城区中的传统街道型社区——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了红埠街社区当下所存在的一系列物质空间和社会生活问题的基础之上,以社区更新空间治理中的机制模式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借鉴城市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城市政体理论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深入研究了社区更新空间治理当中所处的宏观政治背景、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更新工作的影响;地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社区更新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具体的社区更新活动当中,围绕以社区空间资源为代表的社区发展要素所展开的空间博弈关系,进而影响更新活动的决策。以此构建出社区更新空间治理的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阐述了红埠街社区中政府主导的更新、市场主导的更新和社会个体(组织)主导的更新机制特征以及更新成效,以此做出对比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针对社区更新博弈过程中的要点,以及对回坊红埠街社区的更新现状的反思,分别从空间营造体系的构建、社区治理平台的搭建、制度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提出对于未来西安明城区内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工作的建议。并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社区空间问题,诸如建筑质量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状况拥堵等提出具体的更新策略。
齐梦頔[2](2020)在《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中山路街道为例》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得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城市住房建设速度加快、交通运输业成效突出、人口跨区域流动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改扩建和新建的住宅区不断增多、区域分化的加剧,以及城中村等,都给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伴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也因为思想和价值观的多元,产生出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威胁着社会稳定与和谐。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制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治理也是推进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而社区教育研究作为社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同一命题下将“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进行研究,使其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区建设。为了研究社区教育如何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选取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中山路街道,并通过在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和各类相关活动,研究其在社区治理中作用基础上,分析社区治理现状梳理出管理混乱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机制较弱、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和社区教育经费来源单一等。从政府主导的制约、社区教育发展和普及缓慢和社区成员参与意识薄弱,分析了社区治理混乱的原因。通过分析社区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社区教育与政府行为之间、社区教育与居民之间等要素,提出了对于中山路街道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对策,首先,社区教育在理念方面是前提保障和改革方向,要实施以党员教育为引领,加强党建引领与多元主体合作,提高居民素质为核心,协助社区治理迈向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必然趋势;其次,正确认识和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揭示社区教育的发展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本质规律,增强社区居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提高居民主体意识相结合;最后,要以依托特色讲座、课程和活动为载体,培养社区文化凝聚力,为满足多元化需求共建和谐社会,形成社区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融入社区治理的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和资源建设与加强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必须重构社区教育服务功能,在现有的工作模式基础上,随着社会治理创新,积极融入社区工作新格局,把社区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充分发挥和体现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充分发展人性化和智能化治理,不仅是实现社区教育质的飞跃,也是精神层面的脱贫奔小康,更是今后社区教育进一步实践和探索的重点。
罗震[3](2020)在《英国社区体育治理研究及启示 ——以伯明翰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英国社区体育治理为研究对象,以英国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以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以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治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出英国社区体育治理对我国社区体育治理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社区体育治理理论建设和实践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主体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政府承担社区体育开展的相关部门,如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伯明翰地方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等;另一类是以推动社区体育开展为组织目标的社会组织,如英格兰体育理事会、全国单项运动协会、伯明翰体育理事会、伯明翰地区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经过多年的运转与磨合,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的多元主体间逐渐形成以推动社区体育发展为目标,以伯明翰体育理事会为核心,以社区体育俱乐部等地方社团组织为载体,以社区体育志愿者为支撑,广泛吸纳各类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与分类监督的国家—社会合作型多元共治模式。第二,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运行机制包括: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引导孵化培育机制、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及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其中,资源整合机制是基础机制,引导孵化培育机制是核心机制,项目制的运作机制是关键机制,分级分类监督评估机制是补充机制。第三,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存在主要问题表现在:治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治理主体权力边界不明确;多元主体间权力严重失衡;多元主体运行监督机制不完善。第四,英国社区体育治理对我国社区体育治理的主要启示表现在: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体育治理中的作用;不断优化枢纽型体育组织社区体育参与机制,构建枢纽型体育组织联动机制;不断改进社区体育治理的项目化运作机制;构建多元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等。
焦长庚[4](2020)在《网络化治理视域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众对于健康追求是人类事物发展的普遍幸福观念与主流价值趋向,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关乎到国家民生保障,健全与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基础,为更好满足民众逐渐增长的多元体育健身需要,需尽可能化解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拓展和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空间维度与内容品质,着重以“协同”的功能角色切入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之间的合作,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破除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碎片化”现象,防止多元协同供给运作的“内卷化”效应,基于此提出从网络化治理视域出发构建起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模式,同时寻求探索协同供给机制的内在运行规律,重构理论系统与实践路径以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本研究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价值导向,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协同学理论、多元福利主义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以网络化治理作为研究的索引主线,着重对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运作的多维逻辑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历史变迁历程及当前实际情况,寻觅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发展思绪,深入挖掘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影响因素与实现机制,使得网络化治理所强调的合作互动、平等互惠、信任互助、责任互利、和谐共生等理念嵌入至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机理运作中,搭建协同供给的“自组织”弹性网络,发挥协同规则、协同意识、协同环境、协调关系、协同价值等效用机制,创新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思路与发展策略。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模块:首先,研究对网络化治理、公共体育服务、公共服务协同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网络化治理主要是以民主协商的形式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粘合作用,充分体现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事务的弹性共治,尤其突出在相对同一层级、同一畛域内的政府部门、市场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合作,以切实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效率。同时归纳与厘清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网络治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公共服务协同创新等相关研究内容。其次,研究从多个角度切入探寻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演化内容与变迁历程,认为行政体制的管理改革、经济水平的快速运行、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民众增长的健身需求是公共体育服务演变的主要推动力,点明目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的阻滞缘由,思索协同供给方式的运作与发展,并以此分析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总结出相应必要条件与共性特征,从而提出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运行的启示。再次,研究对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协同供给模式的内在逻辑进行剖析,以条件性、必要性、可行性三要素寻找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形成理由,认知到协同供给主体之间的耦合行动与相互对应关系的可行空间是模式形成的基础条件,认识到宏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微观沟通能力、目标导向、人员素养、保障体系等为关联影响介质,认为组织协调、表达决策、沟通共享、监督评价、激励保障是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协同供给优化配置的主要方面。然后,研究重点对网络化治理下的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内涵、要素与机理予以探究,从结构的生成逻辑、机制的核心因素、主体的边界脉络维度发掘协同供给模式的相关网络场域,开展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组织架构与规划设计,明确协同供给模式的关键要素可在协同的责任规范与权责规定、协同的主观能动性与目标发展意识、协同的要素禀赋与客观资源环境、协同的信任联络与依赖性关系、协同的耦合利益与获得价值等五个领域进行拓展。随后,研究构建了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指标体系模型,分别由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形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从动力引导、组织协调、评估管控、决策执行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效用说明分析,接着以上海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值,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三角白化函数灰色评估法计算得出分值结果为60.17398与3.0832,分析判断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情况为一般及中等水平。最后,研究以网络化治理为基本理论范畴提出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发展路径,在网络化治理背景下建立起一种权责分明、平等合作、互助互惠的弹性网络创新结构,分别从协同的管理规则、动机意识、资源环境、组织关系、多元价值五大方面树立协同供给的主要工作思路,并基于沟通与信任、权责与标准、信息与资源、协作与选择、监督与评价等维度为发展着力点,全面创新升级协同共治的网络组织结构,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长效发展。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蔡文文[6](2020)在《城市社区目标治理中的共谋式协作 ——基于上海市K社区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当今世界各国展开社会治理的主要场域,城市社区治理效果的优劣对于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来说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众多学者对于城市社区治理的关注度也因此逐年攀升。然而,大部分学者要么将城市社区治理放在“国家-社会”理论范式的宏观视角下,把社区当成一种抽象的存在物,忽视了城市社区治理的运作细节;要么就是在“社区治理绩效”的微观视角下,把社区当成一种基层的独立存在物,割裂了城市社区与政府、国家的联系。作者认为,这两种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视角都不能刻画城市社区治理的全貌,无法得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治理的普遍逻辑。本文认为,城市社区治理的普遍性特征主要在于:它们都受到城市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的领导,进而与政府产生了密切联系。受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影响,我国政府依照“五年规划”的施政方式将“计划”、“政策”等工作任务层层分解为一个个的目标,并分派给各级地方政府。整个过程首先以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为实现目的而采取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行动,其次,以目标的实现为落脚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最后的工作结果考核。因此,本文的切入点就在于“城市社区目标治理”,与此同时,借助个案研究的深入性优势,希望能够通过对案例的深描来以管窥豹,从而得出城市社区目标治理运作的政治逻辑,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提供更多、更开阔的思路。本文选取了上海市S区的K社区作为本次实证研究的对象,并通过为时一年多的田野调查来展开深入访谈,以求发现在城市社区目标治理运作的过程中社区治理目标是怎样制定形成的、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执行体系和运作方式是怎样的、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结果该如何考核。研究表明,首先,城市社区治理目标的制定和形成过程是颇为复杂的,尤其是受压力型体制的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目标在外部受到了中央政府传达、地方政府领导的影响,从社区内部来看也面临着许多令治理者们“无可奈何”的“老大难”问题。进而,K社区目标治理的执行体系是“一核多元”的,以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为领导核心,以社区业委、物业、社区积极分子、党员志愿者等社区组织或居民为多元主体,并被迫采取多方力量协作治理社区。其次,研究发现K社区目标治理的各主体在面临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结果考核之时,会受到“一荣俱荣”心态的影响,进而选择利用“共谋”的策略来共同应对上级政府安排的绩效考核。因此,城市社区目标治理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共谋式协作”的困境。“协作”与“共谋”之所以能够并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夹在“职责-资源”矛盾中的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腹背受敌、压力倍增,二是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无法抵抗良好绩效的激励和职级晋升的诱惑,三是社区“人情”与“关系”像“催化剂”一样的推波助澜。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我们认为“城市社区目标治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确是一种能够聚集众多力量来达成治理目标的良好的治理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压力型体制下沉、社区行政化、关系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共谋式协作”的结果,共谋式协作可能会导致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和解决,从而最终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王海荣[7](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袁雅[8](2019)在《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之变 ——在棋牌室的参与式观察》文中认为近年来,园区开发项目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且伴随着大规模的拆迁工程,迫使大量原住民脱离原来的社区,被集中安置在城市社区中。然而,原住民在心理上却尚未完成市民化的转变,城乡观念的冲突导致安置社区的文化陷入混乱,这与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理念背道而驰。作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冲突的焦点地区,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亟需做出改变,而国内外学者对园区开发的社会影响研究尚有不足,因此,对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初步了解社区在受工程冲击后的变化特征;随后,在历时一年多的参与式观察过程中,以社区棋牌室作为观察和深入社区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与棋牌室里的原住民接触、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将观察范围延伸到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内部视角展现原住民的真实生活,揭示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逻辑、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最后,针对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文化建设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园区开发项目的兴建对安置型社区的社会互动、城乡文化融合、价值观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总结为三个方面。1)社会互动中的文化特征:在社区活动方面,原住民对健身娱乐的文化需求增加,活动的群体性明显;在社区组织方面,原住民的社交圈较封闭,其自发形成的团体依赖熟人关系和兴趣爱好;在社区冲突方面,用地矛盾频发暴露了原住民公共意识的薄弱,赌博纠纷减少反映人们理性意识增强;在社区归属感方面,原住民之间的熟人社会是归属感的重要来源,外来人口被孤立、社区管理缺位则导致归属感降低。2)城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传统文化上,安置社区延续了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但也受城市文化影响而面临民俗文化的传承困境。在生活方式上,以墙角老人为代表的守旧派面临被城市边缘化的精神困境,以开荒老人为代表的适应派以农村方式实践着城市观念,而融入派则在奖励机制的引导下自然形成了文明习惯和理念。在家庭关系上,老人独居增加,其失范行为背后是生活空虚、价值丧失的精神困境;原住民家庭衍生出了“分居不分家”的新型家庭模式,形成了一种有边界的亲密关系;利益冲突则对家庭亲情和伦理构成了严峻挑战。3)价值观念的转变:在生活态度上,原住民开始追求享乐,轻视工作的价值;财富观念趋向理性,消费观念出现代际差异;并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自我认同上,农村老人在城市文明的压力下丧失自我认同,年轻人则因自我认同与群体背离而渴望逃离社区,原住民的阶层认同并未随着经济改善而提高。在信仰与道德方面,老年人将宗教作为精神寄托的情况增多;一些年轻人因拆迁丧失对公平、奋斗的信仰;道德约束在原住民和外来人口之间分化,原住民受到舆论的强约束,但也会因不恰当的舆论而出现集体道德失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1)文化宣传前置,提前预防和引导,从思想源头上减少和避免无序现象的产生;2)丰富文化载体,通过增加活动场所、提高活动质量、扶持活动组织,增强安置社区的文化活力;3)分层分众,因人施策,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征,给予针对性的文化关怀;4)妥善处理社区文化中“新”与“旧”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激励,合理疏导,真正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新生。本文的研究有别于传统工程社会学研究的技术范式,采用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以棋牌室作为深入社区的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文化观念,以“小地方”反映“大社会”,具有独到的研究价值。不过,由于客观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以及抽样方法的局限性,本研究可能遗漏一些重要的问题和现象,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贾双跃[9](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范成文[10](2019)在《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面、深刻、持久的影响,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体育作为人口老龄化的便捷、经济、有效的应对方式以及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理想途径,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与相对不足的老年人体育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如何以老年人体育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以补齐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短板”,满足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老年人体育发展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人口学、体育学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我国老年人体育需求现状及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了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并提出了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明确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研究对象以及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把老年人界定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老年人体育服务泛指老年人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社会支持是指对于老年人体育发展的支持行为,本文的社会支持主体包括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正式支持以及个人、家庭、邻里、朋友等非正式社会支持。其次,阐释本文研究中要用到的老龄化理论、魅力质量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三种理论的内涵及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政策的演进特征。研究认为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经历了肇始阶段(1978至1991年)、探索阶段(1992年至1998年)、发展阶段(1999至2010年)和深化阶段(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演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制定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具体及社会支持主体日益多元化。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分析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及其需求层次。研究以湖南省的2153位老年人为样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群体的基本情况、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以及老年人体育活动需求3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体育活动及需求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及Kano模型的分析,对湖南省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层次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老年人的体育服务需求层次。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的困境,进一步明确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在于: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体育设施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体育信息服务匮乏位,宣传推广方法不多,体质监测推广力度不够,面向老年人普及程度偏低,健身指导人才培养不足,宏观设计与后续管理缺乏,体育活动偏重赛事,其它活动形式不多,社会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支持形式单一,重单向指导,轻双向互动。第六部分对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四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社会支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四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社会支持表现出以下特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社区组织供给老年人体育服务;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于老年人体育;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共建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等。由于各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老龄化程度以及治理老龄化理念的不同,四国的老年人体育服务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七部分在明确问题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构建系统的五个基本理念:基于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基于政府“掌舵”与社会“划桨”相结合,基于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基于以社区为依托发展老年人体育服务的思路。构建了由“宏观结构——微观结构——运行机制”三部分构成的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宏观结构上,这一协同支持系统的内容包括协同理念、协同规范、协同方式与协同主体;运行机制主要设计了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与社群机制三种机制;微观结构上构建了“政府——社会体育组织——社区——其它组织——个人社会支持网”五位一体的多元主体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微观结构。并从多元主体的确定、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析3个方面重点阐释了微观结构。第八部分在所构建系统基础上,提出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明确自身职责,加大正式社会支持力度;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提升社会力量协同支持水平;拓展市场协同机制,丰富老年人体育供给;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能力;支持老年人体育赛事,丰富老年人身边的体育活动;加强体育与健康信息服务,营造协同支持舆论氛围;弘扬传统美德,构建个人社会支持网。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机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转型期的中国 |
1.1.1 转型期中国城市的矛盾与冲突 |
1.1.2 西安明城区人居环境急需改善 |
1.1.3 现代化更新治理的创新成为推动存量转型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传统街道型社区更新研究综述 |
1.3.2 社区更新机制研究综述 |
1.3.3 回坊片区相关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转下页) |
2 社区更新机制内涵解读 |
2.1 传统街道型社区认知 |
2.1.1 传统街道型社区现实概况 |
2.1.2 传统街道型社区价值发现 |
2.2 社区更新机制内涵研究 |
2.2.1 社区空间更新治理的源理论:城市政体理论 |
2.2.2 社区更新利益主体的结构构成 |
2.2.3 社区更新利益主体主导下的更新治理运行逻辑 |
2.3 社区更新模式类型化研究 |
2.3.1 决断型更新模式 |
2.3.2 主导型更新模式 |
2.3.3 合作型更新模式 |
2.3.4 监管型更新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红埠街社区演变历程及现状调查研究 |
3.1 回坊红埠街社区历史演进 |
3.1.1 回坊红埠街社区历史发展脉络 |
3.1.2 回坊红埠街社区空间发展演变 |
3.2 回坊红埠街社区空间环境现状调研 |
3.2.1 红埠街社区的空间肌理特征 |
3.2.2 红埠街社区街巷交通现状 |
3.2.3 回坊红埠街社区建筑综合现状 |
3.2.4 回坊红埠街社区基础设施现状 |
3.2.5 回坊红埠街社区公共空间现状 |
3.2.6 回坊红埠街社区环境绿化现状 |
3.3 回坊红埠街社区社会现状调研 |
3.3.1 红埠街社区社会构成 |
3.3.2 社区民族社会结构 |
3.3.3 红埠街社区社会生活方式 |
3.4 红埠街社区制度管理体系 |
3.4.1 多级行政管理体系 |
3.4.2 清真寺管理制度 |
3.4.3 社区更新管理制度 |
3.5 回坊红埠街社区问题总结 |
3.5.1 人与空间的矛盾 |
3.5.2 “老龄化”的矛盾 |
3.5.3 “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
3.6 本章小结 |
4 红埠街社区更新类型化研究 |
4.1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类型 |
4.1.1 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1.2 市场企业组织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1.3 社会个体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2 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2.1 空间加建类更新样本:红埠街社区中心 |
4.2.2 空间修缮类更新样本:中医院家属院 |
4.3 市场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3.1 空间更新样本一:麦苋街76 号民宿 |
4.3.2 空间更新样本二:不舍·长安里系列民宿 |
4.4 社会个体主导下的社区更新 |
4.4.1 场地装置类更新样本:小皮院停车场 |
4.4.2 空间加建类更新样本一:北广济街265 号院 |
4.4.3 空间加建类更新样本二:大皮院·小贾八宝粥 |
4.4.4 空间新建类/置换类更新样本:北广济街245-249 号 |
4.4.5 空间重建类更新样本一:红埠街100 号 |
4.4.6 空间重建类更新样本二:小坤园35 号 |
4.4.7 空间重建类更新样本三:红埠街34 号 |
4.5 本红埠街社区更新状况的总结评述 |
4.5.1 红埠街社区更新特征梳理 |
4.5.2 红埠街社区更新问题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策略研究 |
5.1 当下更新治理案例解读 |
5.1.1 国外及港台地区更新治理解读 |
5.1.2 国内大陆地区更新治理解读 |
5.1.3 当下更新治理的特点与未来的趋势总结 |
5.2 社区更新治理的思考 |
5.2.1 社区空间营造体系的构建 |
5.2.2 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 |
5.2.3 更新制度体系的改革 |
5.3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体系构建 |
5.3.1 城市层面——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
5.3.2 社区层面——更新治理平台的搭建 |
5.3.3 个体层面——更新治理流程的严格执行 |
5.4 红埠街社区更新策略 |
5.4.1 空间肌理保护延续 |
5.4.2 街巷交通保障优化 |
5.4.3 建筑院落整治更新 |
5.4.4 基础设施完善布局 |
5.4.5 公共空间发现激活 |
5.4.6 环境绿化植入提升 |
5.4.7 营造社区场所记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研究内容总结 |
6.1.2 红埠街社区更新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2.1 研究创新点 |
6.2.2 主要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2)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中山路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内涵与关系 |
(一)社区治理的内涵 |
1.社区治理的定义 |
2.社区的创建与发展 |
(二)社区教育的内涵 |
1.社区教育的定义 |
2.开展社区教育的意义 |
(三)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关系 |
1.社区教育为社区治理提供服务 |
2.社区治理为社区教育提供平台 |
二、中山路街道社区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 |
(一)基本情况 |
(二)存在问题 |
1.资源建设机制较弱 |
2.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
3.经费来源单一 |
(三)原因分析 |
1.社区共治受政府主导的制约 |
2.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缓慢 |
3.社区成员参与意识薄弱 |
三、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实证研究 |
(一)调查访谈 |
(二)实证案例 |
1.“社区书屋”建设推广 |
2.“送教进社区”系列讲座 |
3.“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
四、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对策 |
(一)加强党建引领 |
(二)多元主体合作 |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四)提高居民主体意识 |
(五)完善法律法规及资源建设 |
(六)加强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英国社区体育治理研究及启示 ——以伯明翰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治理的研究 |
2.1.2 关于体育治理的研究 |
2.1.3 关于社区体育治理的研究 |
2.1.4 关于英国社区体育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治理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治理的研究 |
2.2.3 关于英国社区体育的研究 |
2.3 文献研究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1.1 相关概念界定 |
4.1.2 理论依据 |
4.2 英国社区体育治理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条件 |
4.2.1 英国社区体育治理的历史背景 |
4.2.2 英国社区体育治理的社会环境 |
4.2.3 英国社区体育治理的体育制度基础 |
4.3 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的实证研究 |
4.3.1 伯明翰地区概况 |
4.3.2 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模式 |
4.3.3 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机制 |
4.4 伯明翰地区社区体育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治理效果并未能达到预期 |
4.4.2 治理主体权力边界不明确 |
4.4.3 多元主体间权力严重失衡 |
4.4.4 多元主体运行监督机制不完善 |
4.5 英国社区体育治理对我国社区体育治理的启示 |
4.5.1 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体育治理中的作用 |
4.5.2 不断优化枢纽型体育组织社区体育治理参与机制,构建枢纽型体育组织联动机制 |
4.5.3 不断改进社区体育治理的项目化运作机制 |
4.5.4 构建多元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网络化治理视域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厘清与界定 |
1.2.1 网络化治理 |
1.2.2 公共体育服务 |
1.2.3 公共服务协同供给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对象、方法及细则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2.1.1 关于公共服务网络治理的研究现状 |
2.1.2 关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研究现状 |
2.1.3 关于公共服务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2.2 研究理论基础阐释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协同学理论 |
2.2.5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演化与变迁 |
3.1 特征与动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演化 |
3.1.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演化的特征分析 |
3.1.2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演化的动力分析 |
3.2 历程与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变迁 |
3.2.1 政府单一供给建立阶段(1949年-1978年) |
3.2.2 部门合作供给初探阶段(1979年-1992年) |
3.2.3 市场嵌入供给萌发阶段(1992年-2008年) |
3.2.4 多元混合供给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
3.3 趋势与困境:新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发展 |
3.3.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发展的趋势分析 |
3.3.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发展的困境分析 |
3.3.3 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发展的思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运作模式 |
4.1.1 美国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运作模式 |
4.1.2 英国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运作模式 |
4.1.3 日本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运作模式 |
4.1.4 澳大利亚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运作模式 |
4.2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必要条件与共性特征 |
4.2.1 以制度创新发挥非政府部门的供给力量 |
4.2.2 多渠道拓展公共体育服务合作伙伴关系 |
4.2.3 明确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权责边界 |
4.2.4 协同驱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行为意识 |
4.2.5 重视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监督评价 |
4.3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
4.3.1 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主体的自身能力与制度建设 |
4.3.2 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运作模式与网络组织框架 |
4.3.3 健全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之间的功能定位与规则边界 |
4.3.4 强化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主体的行动意愿与竞争机制 |
4.3.5 创新公共体育协同供给的监督管理体系与评价标准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内在逻辑:形成理由、影响因素与实现机制 |
5.1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形成理由分析 |
5.1.1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形成的条件性 |
5.1.2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形成的必要性 |
5.2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 |
5.2.2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微观环境影响因素 |
5.3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实现机制分析 |
5.3.1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实现的主体角色 |
5.3.2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实现的基础环境 |
5.3.3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实现的运行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内涵、要素与机理 |
6.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
6.1.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内涵 |
6.1.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意义 |
6.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要素与场域 |
6.2.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结构的生成逻辑 |
6.2.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的核心因素 |
6.2.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主体的边界脉络 |
6.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SWOT范式分析 |
6.3.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运行模式形成的内部优势 |
6.3.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运行模式可能的内部缺陷 |
6.3.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运行模式存在的外部机遇 |
6.3.4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运行模式出现的外部挑战 |
6.4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机理架设 |
6.4.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范畴刍议 |
6.4.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组织构架 |
6.4.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式的内容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型的构建与效用 |
7.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
7.1.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思路 |
7.1.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1.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方法 |
7.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指标体系模型的指标筛选过程 |
7.2.1 协同供给指标体系模型的初级架构 |
7.2.2 确立专家咨询小组 |
7.2.3 拟制定专家调查咨询表 |
7.2.4 对咨询专家的评价 |
7.2.5 指标的修正调整情况与基本框架内容 |
7.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型的效用分析 |
7.3.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型的动力引导效用 |
7.3.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型的组织协调效用 |
7.3.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型的评估管控效用 |
7.3.4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模型的决策执行效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识别与评价——以上海市为例 |
8.1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主体识别与界定 |
8.1.1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总体概况 |
8.1.2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主体的识别定位 |
8.2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评价的思路与方式选择 |
8.2.1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评价的基本思路 |
8.2.2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评价的方法选择 |
8.2.3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评价的实证数据搜集与处理说明 |
8.3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评价的步骤演绎与具体过程 |
8.3.1 建立协同供给评价的层次评价结构 |
8.3.2 构建两两对比判断矩阵 |
8.3.3 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8.3.4 获得各指标权重的分值 |
8.3.5 确定协同供给评价因素集合与等级标准论域 |
8.3.6 确立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8.3.7 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评估分析 |
8.4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评价结果分析 |
8.4.1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
8.4.2 上海市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分类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发展路径 |
9.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发展理念 |
9.1.1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9.1.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创新发展的外延与形态 |
9.2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 |
9.2.1 以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需求为协同导向——中心要素 |
9.2.2 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监督为协同基础——主导要素 |
9.2.3 以市场企业的责任效率运作为协同载体——充分要素 |
9.2.4 以社会组织的灵活多元配置为协同纽带——调节要素 |
9.3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创新发展的主要思路 |
9.3.1 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管理规则 |
9.3.2 激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动机意识 |
9.3.3 营造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资源环境 |
9.3.4 升华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组织关系 |
9.3.5 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多元价值 |
9.4 网络化治理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具体创新发展策略 |
9.4.1 遵循协商沟通与行为信任,践行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理念 |
9.4.2 明晰任务权责与参与标准,规范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制度 |
9.4.3 整合系统信息与优质资源,扩充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渠道 |
9.4.4 优化网络协作与伙伴选择,加强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能力 |
9.4.5 推进立体监督与过程评价,巩固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保障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城市社区目标治理中的共谋式协作 ——基于上海市K社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区治理研究的宏观视角:“国家-社会”理论范式 |
二、社区治理研究的微观视角:社区治理绩效 |
三、目标治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难点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城市社区目标治理:一个复合型概念 |
第二节 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理论内涵 |
一、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主体和客体 |
二、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三节 案例的选择 |
一、样本选取依据 |
二、案例概况介绍 |
第二章 多重压力与社区目标的形成 |
第一节 压力型体制下的城市社区 |
第二节 多层级领导下的社区目标 |
一、中央政府传达下的社区目标 |
二、地方政府领导下的社区目标 |
第三节 内部压力下的社区目标 |
一、K社区“无可奈何”的治理难题 |
二、K社区居委会的“无力作为” |
第三章 被迫协作与目标治理的运作 |
第一节 K社区目标治理的执行体系 |
第二节 K社区目标治理的协作方式 |
一、“身兼数职”与“一针多线” |
二、“借人”工作 |
三、“传、帮、带” |
第四章 共谋应对与目标治理的考核 |
第一节 K社区目标治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
一、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绩效考核方法 |
二、城市社区目标治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
三、社区目标治理绩效考核的评分者 |
第二节 共谋应对:“一荣俱荣”的考核测评 |
第五章 城市社区共谋式协作的政治逻辑 |
第一节 共谋式协作的内涵与特点 |
一、共谋式协作的内涵 |
二、共谋式协作的特点 |
第二节 “协作”与“共谋”并存的原因 |
一、夹在“职责-资源”矛盾中的居委会 |
二、良好绩效的激励与职级晋升的诱惑 |
三、社区“人情”与“关系”的推波助澜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方法 |
(二)比较研究方法 |
(三)文献分析方法 |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国家空间理论 |
(二)城市治理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之变 ——在棋牌室的参与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社区与社区文化 |
2.2 社会与文化变迁 |
2.3 文化社会学 |
2.4 本文操作性概念的界定 |
3 基于问卷调查的社区文化特征发现 |
3.1 调查方案 |
3.2 数据处理 |
3.3 社区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4 棋牌室:观察社区文化的主要场所和起点 |
4.1 为什么选择棋牌室 |
4.2 局内人:我在棋牌室 |
4.3 从棋牌室走向其他场所 |
4.4 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
5 社区社会互动中的文化考察 |
5.1 社区活动的特点 |
5.2 社区组织的类型 |
5.3 社区冲突的文化根源 |
5.4 社区归属感的群体差异 |
本章小结 |
6 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碰撞 |
6.1 传统节日受到冲击 |
6.2 生活方式出现分化 |
6.3 家庭关系产生变化 |
本章小结 |
7 价值观的转变 |
7.1 生活态度的改变 |
7.2 自我认同的困境 |
7.3 信仰与道德的分化 |
本章小结 |
8 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建设建议 |
8.1 文化宣传前置 |
8.2 丰富文化载体 |
8.3 分层分众,因人施策 |
8.4 妥善处理“新”与“旧”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观察日志 |
(9)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现代化 |
(二)社会分化 |
(三)社会整合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现代化理论 |
(二)功能主义理论 |
(三)社会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
三、三大改造 |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
四、突出政治 |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
一、系统分化 |
二、职业分化 |
三、收入分化 |
四、阶层分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
三、社会两极分化 |
四、社会碎片化 |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
七、充分吸纳原则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老年人体育的研究 |
1.3.2 关于社会支持与体育活动的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6.3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2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概述及相关理论 |
2.1 老年人体育服务概述 |
2.1.1 老年人概念 |
2.1.2 老年人体育的概念 |
2.1.3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概念 |
2.1.4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内容 |
2.1.5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属性 |
2.2 社会支持概述 |
2.2.1 社会支持概念 |
2.2.2 社会支持的内容 |
2.2.3 社会支持的分类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老龄化理论 |
2.3.2 魅力质量理论 |
2.3.3 协同治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发展历程及演进特征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发展历程 |
3.1.1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肇始阶段(1978至1991 年) |
3.1.2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探索阶段(1992至1998 年) |
3.1.3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发展阶段(1999至2010 年) |
3.1.4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深化阶段(2011 年至今) |
3.2 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演进的主要特征 |
3.2.1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制定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
3.2.2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内容更加具体 |
3.2.3 老年人体育社会支持主体日益多元化 |
3.3 本章小结 |
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及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
4.1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特征 |
4.1.1 年龄分布 |
4.1.2 性别分布 |
4.1.3 职业分布 |
4.1.4 收入分布 |
4.1.5 居住情况分布 |
4.1.6 文化程度分布 |
4.2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
4.2.1 老年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情况 |
4.2.2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段与时长情况 |
4.2.3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情况 |
4.2.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和项目情况 |
4.3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
4.3.1 体质监测服务需求 |
4.3.2 体育活动服务需求 |
4.3.3 体育设施服务需求 |
4.3.4 体育组织服务需求 |
4.3.5 体育指导服务需求 |
4.3.6 体育信息服务需求 |
4.4 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及Kano模型的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层次分析 |
4.4.1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必备要素 |
4.4.2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一维要素 |
4.4.3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魅力要素 |
4.4.4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无关要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 |
5.1 支持主体层面 |
5.1.1 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 |
5.1.2 非正式支持主体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 |
5.2 支持内容层面 |
5.2.1 体育设施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5.2.2 信息资源服务匮乏,宣传推广方法不多 |
5.2.3 体质监测推广力度不够,面向老年人普及程度偏低 |
5.2.4 体育人才培养逐步规范,宏观设计与后续管理缺乏 |
5.2.5 体育活动偏重赛事,趣味性体育活动不多 |
5.2.6 社会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 |
5.3 支持形式 |
5.3.1 支持形式单一 |
5.3.2 社会支持主体间协同不够 |
5.3.3 重单向指导,轻双向互动 |
5.4 本章小结 |
6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及对我国的启示 |
6.1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 |
6.1.1 美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1.2 德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1.3 澳大利亚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1.4 日本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
6.2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6.2.1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 |
6.2.2 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 |
6.2.3 社区组织供给老年人体育服务 |
6.2.4 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于老年人体育 |
6.2.5 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共建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
7.1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理念 |
7.1.1 基于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
7.1.2 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
7.1.3 基于政府“掌舵”、社会“划桨”的角色定位 |
7.1.4 基于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 |
7.1.5 基于以社区为依托的发展思路 |
7.2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框架构建 |
7.3 协同系统的宏观社会支持结构 |
7.3.1 协同理念 |
7.3.2 协同规范 |
7.3.3 协同方式 |
7.3.4 协同主体 |
7.4 协同系统的微观社会支持结构 |
7.4.1 多元社会支持主体的确定 |
7.4.2 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
7.4.3 多元主体的责任界定 |
7.5 多元主体支持系统的运行机制 |
7.5.1 优化行政机制 |
7.5.2 拓展市场机制 |
7.5.3 引入社群机制 |
7.5.4 运行机制的选择 |
7.6 本章小结 |
8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 |
8.1 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加大正式社会支持力度 |
8.1.1 强化制度协同供给,提高政策质量和可操作性 |
8.1.2 加强引导与协调,实行多主体跨领域协同支持 |
8.1.3 加强监管与评估,保障老年人体育政策的落实 |
8.2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提升社会力量协同支持水平 |
8.2.1 大力发展体育社团,提升其协同政府专业服务的能力 |
8.2.2 发挥老年人体协的作用,推动体育赛事与活动的开展 |
8.2.3 完善体育志愿者制度,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和常态化 |
8.3 拓展市场参与机制,丰富老年人体育市场供给 |
8.3.1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职能,培育市场支持力量 |
8.3.2 引导规范体育市场,满足老年人多种体育需求 |
8.4 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能力 |
8.4.1 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培育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能力 |
8.4.2 推进社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配建老年人身边的健身设施 |
8.4.3 整合社区体育人力资源,提升老年人体育服务水平 |
8.4.4 建立医体结合支持体系,普及和推广社区老年人“运动处方” |
8.5 支持老年人体育赛事,丰富老年人身边的体育活动 |
8.5.1 举办老年人体育赛事,提供展示与竞技平台 |
8.5.2 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
8.6 加强体育与健康信息服务,营造协同支持舆论氛围 |
8.6.1 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完善老年人体育信息传播机制 |
8.6.2 建立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数据库,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
8.6.3 改进宣传方式,提升老年人体育传播效果 |
8.6.4 重塑老年人体育参与舆论语境,营造良好体育参与氛围 |
8.7 弘扬传统美德,重建个人社会支持网 |
8.7.1 营造家庭体育氛围,引导老年人养成锻炼习惯 |
8.7.2 加强敬老爱老道德建设,构建邻里互助支持网络 |
8.7.3 弘扬积极老龄化观念,引导老年人自助与互助发展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回坊红埠街社区更新机制与策略研究[D]. 杨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中山路街道为例[D]. 齐梦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3)
- [3]英国社区体育治理研究及启示 ——以伯明翰地区为例[D]. 罗震. 北京体育大学, 2020(08)
- [4]网络化治理视域下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研究[D]. 焦长庚.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城市社区目标治理中的共谋式协作 ——基于上海市K社区的实证研究[D]. 蔡文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8)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8]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文化之变 ——在棋牌室的参与式观察[D]. 袁雅. 东南大学, 2019(01)
- [9]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 范成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