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

开展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

一、实施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钟刘洁[2](2020)在《高中化学PBL研究性学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新时代教育要以“素养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素养以及评价多元化等优势,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新要求,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当前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且应用过程所暴露出的许多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何更好地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实际,这仍是个需要探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尝试提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中,通过分析归纳PBL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契合点、调查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设计PBL研究性学习方案、进行学习实践并检验其效果,为PBL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新思路。具体研究路径为: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PBL以及PBL教学的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找到研究中的缺陷,为接下来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PBL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了解高中化学教师对PBL教学的了解应用情况及建议。接着根据PBL的特点、过程要素设计基于PBL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并应用于实践,最后通过测验法以及访谈法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论如下:1.PBL教学模式在目标设置、教学方式、过程以及形式方面都适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与特点。2.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现状为:普及推广度不高;教师缺乏实施经验;PBL教学应用的困难主要在于对教师学生的难度要求大、费时费力以及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3.PBL研究性学习方案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的设立、学习主题的选择、PBL问题的设计、实施阶段的划分以及评估方案的确立这几个方面内容。4.PBL研究性学习实践效果表明:PBL研究性学习虽然对提升学业成绩无显着有利影响,但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从习惯和认知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上具有明显的效果。研究也表明施行PBL研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题材应尽可能多的来自课本、多开展相关校本课程与培训以及合理安排开设时间。

王峰[3](2020)在《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入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开发创新教学策略来鼓励和支持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如何?他们的课程实施情况如何?有哪些困惑?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通过有效的专业发展项目来提升教师课程的理解力与实践力?这些是本研究的基本问题。论文首先对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认识现状,收集并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时遇到的困难。调查发现,虽然教育政策的发布可以为课堂教学实践的改进创造条件,但它无法真正影响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作为课程实施者,教师会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过往的教学经验继续带入课堂,而这些教学方式并不总是与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接下来论文对4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一项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刺激回忆任务和观察的定性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更充分地观察教师的行为,发现他们个性化的经历,听到他们独特的声音,深入分析这些教师对于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态度与看法,了解作为课程改革隐性推动力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素养结构。研究发现,虽然新发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但尚缺乏对内隐的技能与素养培养方法更精细的设计。如何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课程标准,尤其是对于其中核心素养及学业要求的理解与把握,是目前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的一大挑战。为提升教师的课程理解力与实践力,研究者设计并实施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专业发展项目,项目中研究者与课程专家构建了一个分类框架。教师使用分类框架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分析化学试题和课堂教学,明确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以及学习评价中应融入其中的核心素养。研究发现,为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只有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方式,才能让他们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设计者的意图。研究者开发了两个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项目1中教师在理解教育政策与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展单元教学,将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运用于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积极尝试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工作。项目2尝试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旨设计化学选修课程,并由课程专家与教师合作设计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材料。研究发现,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升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品质,并促进对于诸如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对学习者的要求等问题的讨论。这两个项目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教师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进行反思。研究发现,在新旧课程标准过渡的时候,教师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而这种学习的深入程度与认同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基本教育原理的理解程度。这种适应新变化的学习最好在教师自己的课堂中进行,而不是仅仅在短期的集中培训中依靠听取专家讲座去实现。只有将教师置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中心,鼓励他们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教学改革并反思,才能够帮助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进行决策,教师和学习者才更有可能展开有意义的对话,去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这些因素能够促进。如果能够通过专业发展活动让教师认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能够自己分析判断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课程的设计愿景,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去承担改革与创新的风险。因此,倾听教师的声音,给予专业的支持,是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实践中收集的证据也能够帮助课程开发者反思和改善相关的政策与活动,为课程专家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提供资料并给出建议,为我国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

王伟[4](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萍萍[5](2019)在《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化学新课程标准中,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研究性学习归属于综合实践课程,是综合实践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学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发挥自己的知识能力的平台。在化学研究性学习课堂可以鼓励学生去怀疑或质疑已有的观点,去支持学生们的疑惑,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长久的化学学习内在动机。但是当前的化学研究性学习中,能否真正实现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不清楚的。实际课堂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到底有没有影响,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还是未知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来探究化学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为:(1)化学研究性学习动机的理论现状研究。(2)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3)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研究路径为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化学研究性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接着对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类型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化学学习动机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然后使用了问卷及访谈调查法对研究性学习前后化学学习动机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为化学研究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化学研究性学习动机的研究较为缺乏,已有的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系较为完备。(2)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动机来源影响不显着,研究性学习除了对学生成绩消极归因有显着升高影响外,对学生化学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积极归因不存在显着影响。(3)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变化原因为:学生时间紧张,学习压力大;知识储备薄弱,缺乏实验技能;家校支持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满足;小组合作不理想,同伴关系不融洽;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难度。建议化学研究学习的开展应注意改善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强调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协同发展,并参考日常生活。

吴海玲[6](2018)在《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为例》文中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综合实践能力,意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单一接受式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能够适应时代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亮点”。由于高考及教学任务重,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不太支持开展研究性学习。笔者尝试将化学重点知识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融合起来,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化学知识,理论应用于实际,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的高考。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从专业学科角度对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进行理论论述。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测评等方式,了解目前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反馈选题困难,笔者对高中化学可以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归类,明确了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必须承担的责任。笔者拥有两年多的研究性学习实践经验,结合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方案,包含课程依据、实施原则、实施目标、组织形式、实施过程活动安排。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典型案例分析,将试验设计等实验技术融入研究性学习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对学生化学学习前后身心发展及成绩对比,发现将传统的课堂赋予探究的理念,可以促进学生化学学习。

师葛莹[7](2018)在《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分析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知识文化作为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课程改革首当其冲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致力于将传统教学转化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型模式,研究性学习作为重点推行课程,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性学习在打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多年来,在教育学者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下,研究性学习已取得一些显着成效,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索解决。基于以上,本次研究通过走访调查伊宁市当地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对研究性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文章首先从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背景出发,说明了究性学习的课程目的,以及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意义。接着总结了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现状,国外主要围绕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情况进行说明;国内现状先以时间为主叙述,接着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选题、程序、评价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阐述。在理论基础部分,说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并总结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还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方面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然后利用调查问卷、访谈法对伊宁市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观察实录加以论证说明。主要分析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学校的开展现状,师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课程学习的评价情况等,影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因素以及提出的改善措施,总结了伊宁市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现状。最后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次分析了影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因素,主要是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操作、学习评价等方面有提升空间;教师层次主要是教师的科学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学校的资源配备和课程管理监督方面还存在在漏洞。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建议,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教育,优化评价系统,加强教师团队力量,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和资源等。文章的最后总结了在研究中的成果和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奋斗。

陈美彦[8](2018)在《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建构主义学习,是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主动构建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或理念。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来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或课程。两者均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的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地培养。近年来,虽然建构主义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的影响,以及学习资源、时间等方面的制约,使得很多地方的建构主义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有些流于形式。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化学实验社这个载体来开展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以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发展。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问题,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研究的内容、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该部分是对文献的一个研究和梳理,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实施的模式等内容,明确了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具体操作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此部分是以株洲市二中化学实验社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活动观察法,以及个案研究法对其进行实践研究。在2016年秋季的整个学期,每个小组以“化学两’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母课题,从生活、社会中的问题情境出发,确立课题,书写开题报告,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研究,最后以书写论文、交流讨论等方式表达和分享。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讨论。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综合调查问卷和活动观察的结果,以及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表达和分享,发现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提高。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是与学生的态度、实验的时间,以及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有关。当然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也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反思,希望可以供其他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刘娜[9](2018)在《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的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教育需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核心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世界课程改革聚焦到学习方式的变革。当前化学教育的现状是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学中,通过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基于生活社会中真实问题的解决,使学生逐步习得知识、技能、关键品格,打破过于单一的注重知识记忆的学习现状。本研究对化学研究性学习作出了界定:就其本质是化学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学习化学转向“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化学,以解决化学问题盘活知识、方法和情感。本研究首先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整体理论框架,梳理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特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流程、研究性学习开发的策略(包括选题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本文提炼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如联系实际原则、自主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等;提炼了评价策略,如基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设计评价、多元化评价等。在上述理论构想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开发了一定数量的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如实验室重金属废弃物的毒性探究及污染处理、工厂水污染问题的实证研究、创新实验装置设计——证明同温同压等物质的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相同,开发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综合性、可推广性。案例的开发围绕研究背景、实施过程、研究成果、反思感悟展开。最后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了化学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成长的价值。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炼了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策略(基于学生兴趣、联系社会生活、渗透德育、鼓励跨学科等)。本研究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障碍点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变革教师观念、评价制度、社会文化。综合实践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和实施的难点,结合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能一定程度破解研究性学习缺乏指导教师和研究时间的困境。本研究开发的案例和总结的策略对解决当前化学教育中讲授占主导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对其他教师结合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有现实意义。笔者边研究边撰写日志,形成微成果,探索出的“撰写研究日志”,并通过信息手段分享的方法希望能对一线教师开展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石凌远[10](2017)在《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重点知识教学的融合探索 ——基于苏教版必修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国家发展、人类文明繁荣的源动力。创新思维培养和科学素养提高离不开基础教育。在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本研究对化学重点知识的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本文对研究性学习在国内外的历史进程以及现状、化学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涵义、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的文献调研。通过访谈高中在职教师调查了解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开展的实际情况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剖析。基于苏教版化学必修1,选出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知识,在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将化学重点知识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进行融合。在研究性学习中融合化学重点知识的教学构建模式:以角色扮演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化学原理—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及以化学问题探讨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三种教学模式将研究性学习与化学重点知识进行了有效融合,既使学生掌握了化学重点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遵循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的原则。

二、实施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化学PBL研究性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PBL本质的研究
        二、PBL教学的应用研究
        三、PBL教学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四、小结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高中化学PBL教学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三、调查实施过程
        四、问卷设计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第1 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第2 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第3 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第4 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五、第5 题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研究小结
第二章 高中化学PBL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
    第一节 目标与主题的确立
    第二节 PBL问题的设计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二、问题的设计
    第三节 评价方案的确定
        一、学科成绩评估
        二、过程表现评价
        三、论文报告撰写评价
第三章 高中化学PBL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
    第一节 实践过程简介
    第二节 学习实践过程
        一、前期准备
        二、实践记录
第四章 高中化学PBL研究性学习效果研究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一、方案设计
        二、研究对象的初始情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研究性学习过程量表评估
        二、论文报告撰写情况
        三、研究性学习访谈调查
    第三节 研究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展望
附录1 高中化学PBL教学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PBL研究性学习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一、研究缘起
        (一)素养发展呼吁新的目标定位
        (二)教育愿景寻求新的实践支撑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四)关于分类框架的构建与使用
        (五)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六)文献述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业要求
        (三)课程理解
        (四)课程实践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一)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现状透视
        (二)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定性研究法
        (三)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六、参与研究的教师
    七、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一)现状与需求的调查
        (二)定性研究
        (三)基于分类框架的专业发展活动
        (四)基于设计研究的专业发展活动
    八、论文整体框架
    九、研究创新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结果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二)教师对核心素养重要性的认同度
        (三)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期望
        (四)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的实践情况
    二、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程度不高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
        (三)教师将素养融入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
    三、讨论
        (一)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二)教师如何进行课程理解?
        (三)如何改善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程理解与实践行为的深层透视
    一、研究设计
        (一)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
        (二)参与研究教师的背景
        (三)研究者的立场
        (四)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二、研究发现
        (一)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度受教育管理者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让教师尝试重新审视教学并做出改变
        (三)教师对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缺乏自信
        (四)小结
    三、讨论
        (一)不同情境下教师对课程改革有矛盾的观点
        (二)身份角色的冲突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
        (三)解决教师身份角色冲突的方法与途径
第五章 教师课程理解力的增强路径研究:分类框架的构建与运用
    一、“学业要求”分类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分类框架的各维度
        (二)分类框架运用示例
        (三)从课程标准中随机选出的学业要求
        (三)教师与专家的分类结果比较
        (四)发现与启示
    二、“试题”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评价框架的构建
        (二)评价框架使用示例
        (三)评价框架的运用
        (四)发现与启示
    三、“课堂教学”分析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一)分析框架的运用设计
        (二)学习目标分析
        (三)学习活动分析
        (四)发现与启示
    四、结论
第六章 教师课程实践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项目
    一、单元设计研究:“化学反应原理”项目
        (一)学习活动的开发
        (二)项目教学材料的设计
        (三)教学材料的开发要素分析
        (四)发现与启示
    二、课程设计研究:“可持续发展”选修课程项目
        (一)课程的选择与规划
        (二)课程主题的特征
        (三)主题1:传统塑料与生物塑料,孰优孰劣?
        (四)主题2:生物乙醇作为替代燃料?
        (五)主题3: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六)发现与启示
    三、结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教师对改革和素养持较为谨慎的投入态度
        (二)教师需要分析工具帮助理解和解读课程标准
        (三)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应包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四)课程改革需课程专家与教师深度合作而推动
    二、研究建议
        (一)建立话语空间:倾听教师声音
        (二)形式即意义:给予专业的支持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认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的问题设计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
    第一节 组织形式
    第二节 实施类型
    第三节 实施过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调查
    第一节 化学学习动机问卷设计
    第二节 调查的实施及结果处理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前后化学学习动机变化原因探析
    第一节 化学研究性学习问卷调查
    第二节 化学研究性学习访谈调查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前后化学学习动机变化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附录1 化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2 化学研究性学习调查问卷
附录3 化学研究性学习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5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6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2 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
    2.1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2.2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2.2.1 认知学习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3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调查概况
    3.2 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3.3 调查反思
        3.3.1 选题反思
        3.3.2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内容
        3.3.3 教师的作用
    3.4 实施阶段
        3.4.1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目标
        3.4.2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组织形式
        3.4.3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原则
    3.5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分析
        3.5.1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内容
        3.5.2 学生测试成绩统计
        3.5.3 实施前后学生兴趣、各种能力的对比
    3.6 进一步规范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3.6.1 强调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关注的对象
        3.6.2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4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案例
    案例一:对“慢性杀手—修正液”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案例二:对“酸雨与二氧化硫”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案例三:对“盐类水解”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5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分析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研究性学习概念
        2.1.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1.2.1 自主性
        2.1.2.2 开放性
        2.1.2.3 过程性
        2.1.2.4 综合性
        2.1.2.5 实践性
    2.2 哲学理论基础
    2.3 心理学理论基础
        2.3.1 认知学习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教育学理论基础
        2.4.1 人本主义理论
        2.4.2 终身教育理论
第三章 伊宁市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分析法
        3.1.2 问卷调查法
        3.1.3 访谈法
        3.1.4 观察法
    3.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1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学习动机的情况分析
        3.2.2 对研究性学习现阶段开展情况分析
        3.2.3 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情况分析
        3.2.4 对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情况分析
        3.2.5 对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情况分析
        3.2.6 对研究性学习类型的情况分析
        3.2.7 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因素分析
        3.2.8 对研究性学习提出的改善措施情况分析
    3.3 现状分析总结
第四章 影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因素以及实施建议
    4.1 影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因素分析
        4.1.1 学生层面
        4.1.1.1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待提高
        4.1.1.2 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待改正
        4.1.1.3 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待规范
        4.1.1.4 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4.1.2 教师层面
        4.1.2.1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4.1.2.2 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待优化
        4.1.3 学校层面
        4.1.3.1 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4.1.3.2 资源配备不够完善
        4.1.3.3 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不够正式
    4.2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建议
        4.2.1 学生层面
        4.2.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课程顺利开展
        4.2.1.2 注重理论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2.1.3 优化学生自评体系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4.2.2 教师层面
        4.2.2.1 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2.3 学校层面
        4.2.3.1 合理安排课程为有利于课程的发展
        4.2.3.2 完善学校研究资源有助于提高课程的质量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8)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顺应新时代
        1.1.2 契合教育改革和高考
        1.1.3 改变教育现状
        1.1.4 适合学科特点和新教材
        1.1.5 实践基础日趋成熟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
        1.3.2 国内的研究
        1.3.3 在各个学科的研究进展
        1.3.4 在化学学科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的思路
        1.5.2 研究的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
        2.1.1 建构主义的基本含义
        2.1.2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2.1.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1.4 社会建构主义
    2.2 研究性学习
        2.2.1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2.2.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2.3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2.2.4 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和一般过程
        2.2.5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2.2.6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2.3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2.3.1 化学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确定
        2.3.2 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途径
        2.3.3 化学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2.3.4 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模式研究
3 实践研究——以株洲市二中的化学实验社为例
    3.1 实践研究的预设目标
    3.2 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3.3 实践研究的时间安排
    3.4 实践研究的具体实施
        3.4.1 实践研究对象的选取
        3.4.2 前测
        3.4.3 开题的选取工作
        3.4.4 学生实验
        3.4.5 活动观察
        3.4.6 结题
        3.4.7 后测
        3.4.8 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的结论
    4.2 对研究结论的讨论
    4.3 研究的创新、反思与展望
        4.3.1 研究的创新
        4.3.2 研究的反思
        4.3.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株洲市二中化学实验社的开题报告
    附录2 株洲市二中化学实验社的开题报告
    附录3 学生实验记录表
    附录4 株洲市二中化学实验社的结题报告
    附录5 “棉质衣物的去渍方法研究”实验活动照片(节选)
    附录6 “水果电池的研究”实验活动照片(节选)
致谢语

(9)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时代发展的需要
    1.2 世界课程改革共同的关注
    1.3 当前化学教育存在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性学习文献综述
    2.2 化学研究性学习文献综述
3 研究目的、任务、方法和思路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任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思路
4 研究的理论构想
    4.1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4.2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4.3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4.4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
    4.5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流程
    4.6 研究性学习的开发策略
5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的开发
    5.1 从学科问题出发开发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
    5.2 从学科间问题出发开发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
    5.3 从生活问题出发开发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
    5.4 从社会问题出发开发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
6 教学效果与评价
    6.1 获奖教学案例等研究成果
    6.2 学生访谈
    6.3 问卷调查
7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建议
    7.1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建议
    7.2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途径
    7.3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推进的几个关键性思考
8 反思与展望
    8.1 反思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10)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重点知识教学的融合探索 ——基于苏教版必修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性学习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状况
    1.3 研究性学习在各个学科开展状况
        1.3.1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中的开展
        1.3.2 研究性学习在其它科目中的发展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0 研究性学习内涵
    2.1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2.1.1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联系
        2.1.2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区别
    2.2 创新思维
    2.3 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
        2.3.1 认知学习理论
        2.3.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3.1 研究的意义
        3.1.1 促进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3.1.2 培养全体公民的创新能力
        3.1.3 为研究性活动提供一个方向
    3.2 研究的方法
第4章 研究性学习与知识教学融合
    4.1 化学重点知识
    4.2 角色扮演开展研究性学习
    4.3 化学原理—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
    4.4 化学问题探究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5章 结论与后续工作
    5.1 结论
    5.2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实施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高中化学PBL研究性学习研究[D]. 钟刘洁.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师课程实践力提升路径研究[D]. 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研究[D]. 李萍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为例[D]. 吴海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18(12)
  • [7]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分析研究 ——以伊宁市为例[D]. 师葛莹. 伊犁师范学院, 2018(07)
  • [8]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 陈美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9]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 刘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10]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化学重点知识教学的融合探索 ——基于苏教版必修1[D]. 石凌远.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开展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