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发射机有效提升基站效率

TD-SCDMA发射机有效提升基站效率

一、TD-SCDMA发射机有效提高基站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安娜[1](2021)在《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随着5G业务量的不断上升,频谱资源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未来5G的全面部署将面临频谱资源短缺和建设运维成本大的问题。根据我国通信系统的实际部署情况,现考虑在2.1GHz频段进行频谱重耕,探索该频段部署NR FDD系统的可能性。在该频段进行频谱重耕,可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低频段频谱资源优越的传播特性;同时可充分利用已有的通信网络基础建设,减少5G网络全面覆盖时的运维成本。频谱重耕的前提是确保预部署系统和该频段已部署通信系统间的干扰在各系统的干扰评估准则之内。基于上述需求和企业需求,论文结合理论分析,搭建系统级仿真平台模拟2.1GHz频段NR FDD系统和LTE FDD系统、WCDMA系统、MSS系统的干扰共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1)NRFDD系统与LTE FDD系统的共存研究。明确了 2.1GHz频段NR FDD系统和LTE FDD系统基站和用户间的干扰场景,确定各自系统的干扰评估准则。计算上下行链路的隔离度ACIR。通过蒙特卡洛方法搭建系统级仿真平台,并不断校准,保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仿真平台的整体架构、关键子模块的实验方案。基于仿真平台,给出了两系统在2.1GHz频段的邻频共存结果。(2)NRFDD系统与WCDMA系统的共存研究。确定两系统间干扰的研究场景和研究假设,计算隔离度ACIR。搭建静态仿真平台,给出仿真平台中WCDMA系统架构和关键子模块功率控制模块的实验方案。分析不同部署方式、不同NR系统功率控制参数、不同天线相同系数下,两系统在2.1GHz频段临频共存所需的额外隔离度。(3)NRFDD系统与MSS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明确NR FDD系统和GEO卫星通信系统在2.1GHz频段共存时地对空、空对地、地对地的四种干扰场景和干扰评估准则。计算两系统间的隔离度ACIR。搭建仿真平台,给出仿真平台中MSS系统架构和关键子模块包括网络拓扑等的实验方案。分析NR系统功率控制参数、天线的相关系数和水平维度对两系统在2.1GHz频段临频共存的干扰影响。

蔡腾浩[2](2021)在《基于波束形成和功率分配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物理层安全传输》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移动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和各种超密集异构网络的兴起,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一些关键的多址接入技术,如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Power-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D-NOMA)技术和速率分割多址接入(Rate Splitting Multiple Access,RSMA)技术,来提高系统吞吐量并适应大规模连接。与此同时,海量设备的接入和系统的超高速率使得传输过程面临更加复杂的无线通信环境,通过无线网络安全传输信息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物理层安全技术利用无线信道的特定属性来实现保密传输,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目标是推进PD-NOMA和RSMA两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与物理层安全研究相结合,利用单播多播协同传输、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和人工噪声(Artifical Noise,AN)等技术,为设计安全可靠的无线通信传输系统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案。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工作总结如下:1、针对多播和单播信息协同传输的下行单小区网络,考虑了多播用户中可能存在潜在窃听者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IS辅助的PD-NOMA安全传输方案。通过联合优化发送端的功率分配和RIS反射矩阵,在满足所有用户接收多播信息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约束的同时来最大化单播用户接收保密信息的速率。为了解决非凸的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本文利用交替优化联合半正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和高斯随机化获得高质量的次优解。另外,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差分凸规划算法将非凸的秩约束函数表示为差分函数,使用连续凸近似(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将原非凸问题转化为凸问题,从而有效地求出问题的次优解。从仿真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优化发送端的功率分配和RIS反射矩阵得到的PD-NOMA系统安全性能有显着提升。2、针对基于RSMA多输入单输出的下行安全传输系统,考虑到系统中存在配备有多天线的窃听用户的情况下,明确揭示和量化了RSMA在实现下行传输物理层安全方面的优势。为了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保密和速率(Secrecy Sum Rate,SSR),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辅助和自适应波束形成的RSMA安全传输方案,并联合优化了有用信号与AN信号之间的功率分配、合法接收机之间的公共信息速率分割以及自适应波束形成设计的两个控制参数。为了解决非凸的SSR最大化问题,本文首先解析地揭示了问题存在最优解时的性质,进而重点讨论了具有足够多发射天线的渐近情形,得到了最优的功率分配系数闭式表达式,并开发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求解最优的公共信息速率分割和波束形成控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N辅助的RSMA方案在实现较高的SSR上优于其他两种基准方案。

罗勇[3](2021)在《5G基站电磁环境测试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5G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电磁辐射水平的影响。5G基站不仅要满足覆盖范围内信号强度的要求,更要保证区域内的电磁辐射强度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有必要对5G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本文从5G关键技术出发,对应用场景、用户分布、断面距离和流量传输时长等影响因素进行测试研究。分别对以上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案并进行实地监测。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 5G基站的电磁辐射规律。其次,基于运营商提供的5G基站关键参数,本文设计了 5G基站的近似天线阵来获取射线追踪过程中辐射源的增益文件,并对实际5G基站场景进行了电磁辐射仿真预测。预测数据与实地监测数据相比较吻合,验证了用射线追踪算法进行5G基站电磁辐射仿真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对复杂大气环境下的射线追踪算法进行研究,分析了降雨、雾和树林等复杂大气环境对5G基站电磁环境的影响。根据5G基站波束赋形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二项式模型的5G基站最大电磁辐射计算方法。该方法假设基站用户容量已知的情况下,利用二项分布函数对基站电磁辐射的功率密度进行计算。基于实际的5G基站场景,将二项式模型计算结果、监测数据和射线追踪算法预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项式模型对于远场的计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于山山[4](2021)在《蜂窝网中D2D通信资源管理与安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技术总是在变革中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迅速地由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发展到已经展开大规模商业部署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再到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启动的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研究,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展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技术发展规律决定了每一代通信技术的标准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走向成熟,5G虽然已经开始商用,但从非独立组网到全面独立组网的持续演进仍需要时间,针对高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三大场景的不同应用仍在不断完善中,因此,5G相关技术仍将是学者和业界持续关注的热点。目前,无线通信正在迅速地塑造着由数十亿设备连接扩展的未来,未来的智能城市主要由无线设备的无缝连接来驱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数量将持续迅速增加,移动通信承载的数据业务呈指数级别爆炸性增长,而无线频谱资源却日益短缺。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网络容量和无线频谱利用率仍是通信技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设备到设备(D2D)终端直通技术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拓扑,通过在彼此靠近的设备之间以对等的方式重用频谱资源进行通信而无需经过基站或核心网络。由于D2D技术允许工作在授权频段来重用蜂窝网络的频率,能够在提高系统频谱效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较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并且D2D通信距离相对较短,信道质量较高,能够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低的时延与功耗,在提高能量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设备的续航能力。此外,D2D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能够提升链路灵活性和网络可靠性,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公平性,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业务拓展能力。然而,单纯依赖某一项技术已经无法满足5G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对于系统性能日益提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D2D技术与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毫米波(mmWave)和全双工等技术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论文针对智能设备和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频谱资源紧张和网络安全问题,研究了蜂窝网中D2D通信的资源管理和安全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NOMA的D2D自适应中继辅助蜂窝下行通信的传输方案,有效提升了整个系统的吞吐量。然后,针对不完美串行干扰消除(SIC)情况,对基于NOMA的D2D通信中的功率分配进行优化以最大化D2D通信系统的可达速率,并分析了不同程度SIC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此外,在同一系统模型基础上,研究被动窃听场景下D2D通信的物理层安全,提出了一种满足系统保密速率最大化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最后,考虑实际通信中的社交安全因素,研究了大规模蜂窝网中基于社交网络的安全中继选择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NOMA的D2D自适应中继辅助蜂窝下行通信传输方案。考虑网络中的所有用户都具备SIC能力,蜂窝和D2D通信都采用NOMA方式进行传输,设计了一种两阶段的D2D用户以中继方式辅助蜂窝通信的传输方案。该方案在第一个时隙,基站采用NOMA技术向近端蜂窝用户和D2D对传输数据,在第二个时隙,D2D对的其中一个用户将被自适应地选择作为中继来转发基站给远端蜂窝用户的数据。与此同时,D2D发送端能够将其自身要发送的数据传输到D2D接收端,而蜂窝近端用户在接收到D2D用户的中继信号后可以再次执行SIC解码,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D2D发送端和接收端在每个时隙的操作会根据解码状态的不同而分别处理。通过对系统吞吐量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以揭示关键参数对其影响,同时,设计了一种蜂窝通信采用正交多址接入(OMA)而D2D通信采用NOMA方式的传输方案作为基准,通过仿真对比,所提方案显着的提升了系统的总吞吐量。2.针对NOMA系统不完美SIC情况下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蜂窝网中D2D组通信的功率分配优化策略。针对蜂窝网上行通信中基于NOMA的D2D组通信模型,考虑不完美SIC的情况,建立了联合蜂窝用户的服务质量(QoS)保障和D2D用户发送功率约束条件下的D2D通信系统可达速率最大化问题。为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KKT条件,并使用次梯度方法迭代更新拉格朗日乘子,实现了系统功率分配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平均功率分配的NOMA方案和OMA方案两种基准方案相比,所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案明显提高了D2D系统的可达速率。同时,通过仿真对比不完美SIC参数对所提策略的D2D通信系统可达速率的影响,验证了 SIC解码在NOMA技术中的重要性。3.针对基于NOMA的D2D蜂窝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D2D组通信系统保密速率最大化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基于第2项研究工作中的网络模型,考虑D2D组通信在被动窃听下的物理层安全,在保证每个D2D用户QoS和D2D发射总功率约束的条件下,通过优化D2D组通信的NOMA功率分配,建立D2D通信系统的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根据KKT条件,推导出两种情况下最优功率分配的闭式解,进而通过对比两种情况下D2D通信系统的保密速率,得出最终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与采用分数阶功率分配的NOMA方案和OMA方案两种基准方案对比,所提出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具有最高的系统保密速率和能量效率。4.针对大规模蜂窝网络的实际通信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D2D通信的安全中继选择策略。定义了基于D2D最大通信距离的中继候选区域,考虑大规模蜂窝网络中基站和全部用户都服从泊松分布的场景,利用泊松点过程(PPP)方法分别推导了无中继D2D链路和中继辅助D2D链路的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建立了社交网络的系统模型,并基于用户间的社交关系设计了一种安全评价系数,在定义的中继候选区域内,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D2D通信系统中的安全中继选择策略。与基于距离的中继选择方法对比,基于社交网络的中继选择方案的安全性能显着提升。

胡海霞[5](2021)在《6G超密集异构网络中热点区域通信建模及物理层安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5G基站在全球大规模部署,6G研究浪潮已席卷而来。6G愿景逐渐擘画,研究技术路线愈发清晰。随处可见的热点区域通信将是6G网络的特点所在,采用超密集组网技术满足热点区域通信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通信安全问题。为此,本论文主要针对6G热点区域通信中超密集组网及其物理层安全设计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面向6G网络中的热点区域场景(火车站、商场、体育馆等),构建了一个由宏基站、微基站和端到端(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组成的多层超密集异构网络。由于蜂窝网络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D2D用户工作在同一频段,采用随机几何理论对UE和基站的部署进行建模。针对网络中存在的多类型UE问题,基于簇思想将UE划分为簇内UE和簇外UE。采用共信道频谱共享和正交频谱思想对网络中的频谱资源进行管理,以降低超密集网络系统干扰。针对网络密集化部署引起的系统通信安全问题,提出了全双工D2D-Rx干扰方案。其次,研究了超密集异构网络中D2D网络的系统性能。对D2D-Rx接收机受到的系统干扰进行建模,评估了该模型中D2D-Tx发射机覆盖和通信安全。验证了全双工D2D-Rx接收机辅助通信对D2D网络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仿真结果表明,在D2D-Tx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簇半径的增大,D2D覆盖中断概率增大。同时,采用全双工D2D-Rx可以有效改善系统通信安全。最后,详细研究了蜂窝网络的系统性能。针对热点区域通信场景,设计了蜂窝网络UE和基站级联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建模。根据所构建的模型,评估分析了蜂窝系统覆盖和通信安全。针对多窃听者存在的被动窃听场景,采用全双工D2D-Rx干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提升系统吞吐量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蜂窝系统的通信安全。

班洪山[6](2021)在《无人机测控系统大扩频多用户干扰消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无人机具有造价低廉、移动性强的特点,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广为应用。而随着无人机集群规模的扩展,受多用户干扰影响,其测控系统下行链路的接收性能急剧恶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抗截获、抗干扰能力,并提升集群系统容量,亟需引入高倍扩频的码分多址方案,即大扩频多用户码分多址技术。多用户干扰是影响其性能的最主要的干扰,而其消除技术主要包括信道估计和多用户检测两个方面。本文研究了无人机测控系统大扩频多用户干扰消除技术,提出了适应此环境下的信道估计和多用户检测算法,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针对信道估计技术,由于不同用户的导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大规模无人机测控系统中,目标终端信号的接收往往会受到大量其他终端的信号干扰,导致信道估计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预消除策略的Pre-IC信道估计算法,利用伪随机序列(Pseudo-Noise Code,PN)序列的自相关性与平衡性,避免了用户间干扰,确保即使在大规模集群下仍可以具有优良的信道估计结果。利用Matlab对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仿真,表明Pre-IC信道估计算法的精度不会随着集群规模的增加而变差,有效避免了多用户干扰对信道估计结果的影响,且避免了矩阵的求逆运算,确保了算法的实时性。针对多用户检测技术,由于大容量集群规模往往会导致多用户检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过高,难以满足地面接收基站实时性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小波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算法,即Morlet-Hopfield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准则,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终端信号的干扰消除,并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迭代次数。由于Hopfield神经网络在大规模优化问题中存在易陷于局部最优解、网络迭代次数多等缺点,本文将Morlet基小波模型作为Hopfield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 Hopfield网络的神经元对全局最优解进行混沌搜索的能力,降低了约50%的迭代次数,同时保证了多用户检测算法的精度。

谢莹[7](2021)在《基于随机几何的D2D网络性能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加速发展,移动数据流量也随着视频、音乐、游戏等业务的多样化发展而迅速增长。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因可以大幅提高频谱效率与数据上传下载速度已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研究重点。D2D(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技术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资源分配、缓存策略、功率控制等方面已产生了许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但在干扰管理、模式选择、网络性能分析等问题上仍面临挑战。本文正是针对D2D网络建模与性能分析等问题展开研究。针对单个有限区域D2D网络场景,本文基于伯努利点过程对有限区域网络中的D2D节点位置进行建模,鉴于毫米波可以极大提升系统容载量与传输速率,但易受阻碍影响更适合短距离通信等特性。本文将毫米波部署到D2D网络中,然后对网络中阻塞模型、信道模型和天线模型分别建模,以覆盖概率作为性能指标对有限区域D2D网络进行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D2D典型接收机采用两种不同的服务发射机选择方案,然后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方案下的覆盖概率,同时仿真分析了设备数量等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网络中设备数量与设备天线参数的改变对覆盖概率有较大影响。针对簇状D2D网络场景,本文采用泊松簇过程对网络中的D2D节点位置进行建模,同样将毫米波部署在网络模型中,并以覆盖概率与区域频谱效率作为网络性能指标对簇状D2D网络进行性能分析。首先对典型接收机处的干扰源以及对应干扰距离进行分类讨论,然后采用随机几何理论推导了簇状D2D网络覆盖概率与区域频谱效率的表达式,通过仿真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同时,本文结合仿真还分析了簇内、簇间干扰功率及噪声对覆盖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簇间干扰功率相比,簇内干扰功率对簇状D2D网络覆盖概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噪声同样会对覆盖概率有较大的影响。此外,通过对比发现簇内设备服从均匀分布和高斯分布的覆盖概率结果是否相近与服务发射机选择方案和分布参数取值有关。

何春[8](2021)在《基于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各地修建了大量的写字楼、体育场、商场、酒店等大型建筑物。与此同时4G-LTE的普及覆盖,移动通信无线数据业务的数据宽带提升到堪比固网宽带级别的百兆以上。在人员活动密集的建筑物室内无线移动通信业务指数级别的增长使得国内外的运行商进行大量的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建设。在建设初期主要使用传统室内分布系统,进行移动信号的覆盖。传统室内分布系统往往采用微蜂窝、直放站等形式,但该系统的覆盖能力较差、施工难度大,运行维护困难。网络性能较低,容量不易提升,不能支持新业务等一系列的固有缺点,越来越不能满足LTE业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传统室分系统和新型室分系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比,比较系统的给出了4G-LTE的新型室分系统的覆盖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实际工程实施为案例,系统的论述了新型室分从理论到勘察规划到实施和优化,最终形成全流程解决方案,论文主要有以下特点:(1)对4G-LTE的传统室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包括传统室分的类别,使用各分布器件特点,传统室分的固有缺点分析等。(2)总结分析新型室分的优点,新设备的特点,新型室分的主要技术原理、传播模型、干扰分析、一体化天线技术、MIMO技术等,并进行工程设计规划要点分析。(3)对某中心写字楼进行测试勘测,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新型室分系统特点提出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形成设计方案分布图样,对通过图纸对进行施工。(4)以该中心的设计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数据脚本,对站点开通进行方案实施。(5)以某中心写字楼的优化测试为例分析4G-LTE新型室分系统的优化测试方案。针对新型室分的几种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站点结合的方式,对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做了系统研究。论文对传统室分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传统室分系统与新型室分系统的固有缺陷。新型室分系统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后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建筑物LTE的新型室分系统的实施进行结合进行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论述。文研究项目所在新型室分系统现已在运行,目前该项目已获得验收并结项。

乔旭[9](2020)在《面向5G的预编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十年中,移动数据的指数级增长为无线服务提供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提出了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网络。为了实现5G所需的更高的总数据速率和更低的延迟,采用了包括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和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 Wave)频段等关键技术。在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研究发射机和接收机端的信号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发射机端的预编码处理技术,其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多用户干扰,从而大大提高系统容量,而且可以简化接收机的设计,以解决用户端的功耗和体积问题。本文研究了大规模MIMO中的线性预编码技术以及mm Wave MIMO中的混合预编码技术。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降低计算复杂度的线性预编码算法;并针对mm Wave环境,运用凸优化理论提出了两种降低硬件复杂度并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的混合预编码算法。论文的具体贡献如下:1)比较了点到点MIMO、多用户MIMO和大规模MIMO的系统模型。分析了单用户MIMO和多数据流多用户MIMO下的典型线性预编码技术,包括: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MF(Matched Filter)、ZF(Zero Forcing)、BD(Block Diagonalization)和RZF(Reg-ularized Zero Forcing)预编码。此外,在仿真中比较了常用线性预编码算法的误比特率以及系统总和速率性能。2)为了避免ZF/RZF预编码中对Gram矩阵求逆而导致的高计算复杂度,分析了基于NSE(Neumann Series Expansion)和TPE(Truncated Polynomial Expansion)的预编码算法;同样,还分析了通过简单的迭代方式对传输的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于JM(Jacobi Method)、GS(Gauss Seidel)和SOR(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的预编码算法;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CG(Conjugate Gradient)的预编码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表明提出的CG预编码算法是低于除SOR的其他算法的,而误比特率以及总和速率性能也是优于NSE算法且接近RZF预编码的。3)分析了几种最近提出的mm Wave单用户和多用户MIMO下的混合预编码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mm Wave MIMO系统的硬件复杂度,提出了子连接结构下混合预编码的交替优化算法以及具有低分辨率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的基于ED(Eigen Decomposition)的混合预编码算法;仿真显示提出的交替优化混合预编码算法的频谱效率性能是优于ICD(Iterative Coordinate Descent)算法的并且基于ED的混合预编码算法是优于OMP(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算法的,这表明它们可以很好地应用于mm Wave信道中。

张成[10](2020)在《基于容量感知的TD-LTE网络负荷定位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D-LTE网络的规划建设不断深入,带动了用户新增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承载能力的压力,网络负荷的加重在后期变得更为常态。热点区域的基站容量随着用户和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必然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况,仅凭TD-LTE基站无线覆盖和单载波资源配置显然支撑不了高发业务的需求。由此,当容量超过最大负荷时,采取何种措施满足用户需求和如何最大化利用网络资源,成为摆在电信企业网络部门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针对TD-LTE网络大容量问题,深入分析影响TD-LTE网络容量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TD-LTE组网原理和所运用的关键技术,包括OFDM、智能天线和MIMO等,然后对TD-LTE组网结构和容量计算进行分析,评价TD-LTE容量性能的若干指标。(2)基于用户容量感知,分析监测TD-LTE网络容量指标,定义了LTE大容量场景,分析LTE大容量发生在哪些热点区域,提出优化思路即识别、感知、预警、预估、识别、保障等高负荷优化。(3)大容量小区严重影响网络用户的使用感知,要保证用户感知良好,本文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容量感知的超负荷网络优化方案,首先基于TD-LTE大容量定位与识别来监测出大容量小区,然后采用扩容优化手段来解决容量超负荷小区,通过RF参数优化调整优化覆盖结构,分流用户;针对室分容量超负荷小区,采用小区分裂的方法,提升室分小区吞吐量;针对单层网结构的容量超负荷小区,采用多频网组网结构进行负荷分担;对于基站CPU负荷过高可利用单板CPU扩容来避免拥塞;应用新功能如载波聚合、3D-MIMO等实现负荷均衡。最后根据提出的综合解决方案运用到大容量小区的优化实践,并采集比对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从而有效提升网络容量和质量。

二、TD-SCDMA发射机有效提高基站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D-SCDMA发射机有效提高基站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架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2.1GHz频段通信系统概述
        2.2.1 5G NR系统
        2.2.2 LTE系统
        2.2.3 WCDMA系统
        2.2.4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2.3 无线通信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
        2.3.1 干扰原理及类型
        2.3.2 干扰共存研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G NR系统与LTE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3.1 引言
    3.2 干扰场景与评估准则
        3.2.1 干扰场景
        3.2.2 评估准则
    3.3 隔离度计算
        3.3.1 ACLR计算
        3.3.1.1 NR FDD终端干扰LTE FDD基站的ACIR
        3.3.1.2 LTE FDD终端干扰NR FDD基站的ACIR
        3.3.2 ACS计算
    3.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3.4.1 仿真平台架构
        3.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3.5 仿真结果校准与分析
        3.5.1 仿真平台校准
        3.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5GNR系统与WCDMA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4.1 引言
    4.2 干扰场景与保护准则
        4.2.1 干扰场景
        4.2.2 保护准则
    4.3 隔离度计算
        4.3.1 ACLR计算
        4.3.2 ACS计算
    4.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4.4.1 仿真平台架构
        4.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5G NR系统干扰WCDMA系统
        4.5.2 WCDMA系统干扰5G NR系统
        4.5.3 仿真结果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5GNR系统与MSS系统的干扰共存研究
    5.1 引言
    5.2 干扰场景与评估准则
        5.2.1 干扰场景
        5.2.2 保护准则
    5.3 隔离度计算
        5.3.1 ACLR计算
        5.3.2 ACS计算
    5.4 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5.4.1 仿真平台架构
        5.4.2 仿真平台子模块
    5.5 仿真结果校准与分析
        5.5.1 仿真平台校准
        5.5.2 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2)基于波束形成和功率分配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物理层安全传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理层安全研究现状
        1.2.2 PD-NOMA研究现状
        1.2.3 RSMA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非正交多址系统和物理层安全
    2.1 PD-NOMA技术理论基础
        2.1.1 PD-NOMA的技术概述
        2.1.2 PD-NOMA的基本原理
    2.2 RSMA技术理论基础
        2.2.1 RSMA的技术概述
        2.2.2 RSMA的基本原理
    2.3 物理层安全技术
        2.3.1 物理层安全技术原理
        2.3.2 物理层安全实现方法
    2.4 凸优化
        2.4.1 凸优化基本概念
        2.4.2 凸优化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IS辅助的PD-NOMA系统安全传输
    3.1 系统模型与信号构建
        3.1.1 系统模型
        3.1.2 接收速率
    3.2 问题构建
    3.3 功率分配与反射矩阵的联合设计
        3.3.1 最优功率分配
        3.3.2 最优反射矩阵
    3.4 基于AO的解决方案
    3.5 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RSMA系统的安全传输
    4.1 RSMA信号构建
        4.1.1 系统模型
        4.1.2 合法用户的解码策略
        4.1.3 窃听用户的解码策略
    4.2 基于RSMA的 SSR最大化
        4.2.1 问题规划
        4.2.2 问题重构
    4.3 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设计的资源分配
        4.3.1 最优功率分配
        4.3.2 速率分配和自适应波束形成设计
        4.3.3 复杂度分析
    4.4 数值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本文主要贡献
    5.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3)5G基站电磁环境测试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电磁辐射定义及产生条件
        1.1.2 暴露限值标准的变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研究
        1.4.1 论文结构
        1.4.2 创新研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5G通信系统及射线追踪算法
    2.1 全球5G频谱发展动态
        2.1.1 美国频谱规划
        2.1.2 韩国频谱规划
        2.1.3 日本频谱规划
        2.1.4 欧洲频谱规划
        2.1.5 中国频谱规划
    2.2 5G基站关键参数
    2.3 5G关键技术
        2.3.1 大规模MIMO
        2.3.2 波束赋形
    2.4 复杂大气环境下的射线追踪算法
        2.4.1 射线追踪算法概述
        2.4.2 云雨雾模型
        2.4.3 树林模型
        2.4.4 CPU与GPU并行加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G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因素研究
    3.1 应用场景对5G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3.1.1 应用场景理论分析
        3.1.2 应用场景测试步骤
        3.1.3 应用场景监测结果及结论
    3.2 用户分布对5G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3.2.1 用户分布理论分析
        3.2.2 用户分布测试步骤
        3.2.3 用户分布监测结果及结论
    3.3 断面距离对5G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3.3.1 断面距离理论分析
        3.3.2 断面测试步骤
        3.3.3 断面监测结果及结论
        3.3.4 断面监测布点方案修正
    3.4 数据流量传输时长对5G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3.4.1 数据流量传输时长理论分析
        3.4.2 数据流量传输时长测试步骤
        3.4.3 数据流量传输时长监测结果及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射线追踪算法5G基站电磁辐射预测研究
    4.1 实际基站天线发射源增益文件获取
    4.2 简单场景追踪路径及衰减计算验证
    4.3 实地5G基站电磁辐射预测
    4.4 降雨和雾对5G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4.4.1 降雨场景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分析
        4.4.2 雾区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分析
        4.4.3 降雨和雾对5G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分析
    4.5 树林对5G基站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二项式模型5G基站最大电磁辐射预测研究
    5.1 二项式模型
    5.2 基于二项式模型评估5G基站电磁辐射
    5.3 基站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蜂窝网中D2D通信资源管理与安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1.1.2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1.2 D2D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1.2.1 D2D通信场景
        1.2.2 D2D通信控制与发现
        1.2.3 D2D通信资源管理
        1.2.4 D2D通信安全策略
    1.3 论文相关技术概述
        1.3.1 非正交多址接入
        1.3.2 社交网络
    1.4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结果
    1.5 论文组织结构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蜂窝网中基于NOMA的D2D自适应中继辅助传输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2.1 传输协议
        2.2.2 信号模型与解码方法
    2.3 系统吞吐量
        2.3.1 基站到近端蜂窝用户链路的吞吐量
        2.3.2 基站到远端蜂窝用户链路的吞吐量
        2.3.3 D2D链路的吞吐量
    2.4 基准传输策略
        2.4.1 基准策略的传输协议
        2.4.2 基准策略的吞吐量
    2.5 数值与模拟仿真结果
        2.5.1 功率分配系数的影响
        2.5.2 传输速率的影响
        2.5.3 传输功率的影响
        2.5.4 相对位置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蜂窝网中基于NOMA不完美SIC的D2D通信功率分配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网络模型
        3.2.2 优化问题表述
    3.3 优化功率分配策略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蜂窝网中基于NOMA的D2D通信物理层安全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网络模型
        4.2.2 D2D组物理层安全问题
    4.3 最大化D2D组保密速率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规模蜂窝网中基于社交网络的D2D通信安全中继选择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2.1 网络模型
        5.2.2 D2D链路的信干比
    5.3 D2D链路的中断概率
        5.3.1 无中继D2D链路的中断概率
        5.3.2 中继D2D链路的中断概率
    5.4 安全中继选择策略
        5.4.1 社交网络模型
        5.4.2 基于距离的中继选择策略
        5.4.3 基于社交网络的安全中继选择策略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外文论文一
外文论文二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6G超密集异构网络中热点区域通信建模及物理层安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6G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2.2 超密集组网技术
        2.2.1 超密集组网概念
        2.2.2 超密集组网方式
    2.3 物理层安全基础理论
        2.3.1 物理层安全简介
        2.3.2 物理层安全性能指标
    2.4 点过程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层超密集异构网络模型设计
    3.1 系统模型设计
    3.2 UE分类方案
    3.3 频谱管理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双工D2D网络扰乱设计及物理层安全
    4.1 D2D网络干扰
    4.2 D2D网络覆盖中断概率
    4.3 D2D网络安全中断概率
    4.4 数值与仿真分析
    4.5 本章相关证明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蜂窝网络物理层安全及级联方案设计
    5.1 蜂窝用户级联模型
        5.1.1 UE级联
        5.1.2 距离描述
    5.2 SIR覆盖中断概率
        5.2.1 宏蜂窝
        5.2.2 微蜂窝
    5.3 蜂窝用户SOP
        5.3.1 宏蜂窝用户SOP
        5.3.2 微蜂窝用户SOP
    5.4 数值与仿真分析
    5.5 本章相关证明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6)无人机测控系统大扩频多用户干扰消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多用户检测
        1.2.2 信道估计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无人机测控系统大扩频多用户CDMA方案概论
    2.1 无人机测控系统概述
    2.2 信道估计算法概述
        2.2.1 WCDMA信道估计算法概述
        2.2.2 TD-SCDMA信道估计算法概述
        2.2.3 低复杂度、抗干扰信道估计算法相关研究
    2.3 多用户检测算法概述
        2.3.1 最佳多用户检测算法
        2.3.2 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
        2.3.3 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算法
    2.4 移动通信信道概述
        2.4.1 电磁波传输特性
        2.4.2 移动信道的传输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re-IC信道估计算法
    3.1 系统模型
        3.1.1 信道模型
        3.1.2 链路模型
    3.2 Pre-IC无人机测控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3.2.1 下行链路帧结构设计
        3.2.2 训练序列分析
        3.2.3 Pre-IC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3.2.4 基于径消除策略的改进算法
    3.3 Pre-IC信道估计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3.3.1 算法复杂度分析
        3.3.2 算法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orlet-Hopfield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算法
    4.1 系统模型
        4.1.1 离散同步多用户检测系统模型
        4.1.2 离散异步多用户检测系统模型
    4.2 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
        4.2.1 Hopfield神经网络组成结构
        4.2.2 Hopfield神经网络可行性证明
        4.2.3 Hopfield神经网络的改进算法研究
    4.3 小波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算法设计
    4.4 小波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算法性能仿真分析
        4.4.1 Morlet-Hopfield多用户检测算法迭代稳定性分析
        4.4.2 Morlet-Hopfield多用户检测算法误码率分析
        4.4.3 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算法复杂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论文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基于随机几何的D2D网络性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基于随机几何理论的网络建模与应用
    1.3 研究现状
        1.3.1 基于空间点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1.3.2 D2D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D2D通信技术及空间点过程概述
    2.1 D2D通信技术概述
    2.2 空间泊松点过程简介
        2.2.1 空间点过程简介
        2.2.2 空间齐次泊松点过程
        2.2.3 空间非齐次泊松点过程
    2.3 典型性能指标与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伯努利点过程的有限区域D2D网络建模与性能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基于伯努利点过程的有限区域D2D网络建模
    3.3 有限区域D2D网络的性能分析
        3.3.1 信干噪比分析
        3.3.2 距离分布
        3.3.3 干扰功率拉普拉斯变换
        3.3.4 有限区域D2D网络的覆盖概率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泊松簇过程的簇状D2D网络建模与性能分析
    4.1 研究背景
    4.2 基于泊松簇过程的簇状D2D网络建模
    4.3 簇状D2D网络性能分析
        4.3.1 信干噪比分析
        4.3.2 簇内与簇间距离分布
        4.3.3 簇内干扰功率拉普拉斯变换
        4.3.4 簇间干扰功率拉普拉斯变换
        4.3.5 簇状D2D网络的覆盖概率与区域频谱效率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LTE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分析
    2.1 LTE传统室内分布系统概述
        2.1.1 传统室分系统的组成
        2.1.2 微蜂窝简介
        2.1.3 光纤直放站简介
        2.1.4 无线直放站简介
    2.2 传统室内分布系统常见器件简介
        2.2.1 合路器/电桥
        2.2.2 功率分配器
        2.2.3 耦合器
        2.2.4 跳线与负载
        2.2.5 天线
        2.2.6 馈线
    2.3 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分析
        2.3.1 覆盖能力
        2.3.2 部署难度大
        2.3.3 运行维护
        2.3.4 网络性能
        2.3.5 容量演进
        2.3.6 其他功能支持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建筑物新型室分系统的规划设计
    3.1 LTE室内覆盖分布系统概况
        3.1.1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优点
        3.1.2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架构
        3.1.3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BBU
        3.1.4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DCU
        3.1.5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RHUB
        3.1.6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p RRU
        3.1.7 LTE新型室分系统的设备介绍-连接线
    3.2 LTE新型室分室内主要原理和技术
        3.2.1 ITU-R P.1238 室内传播模型
        3.2.2 Keenan-Motley室内传播模型
        3.2.3 ITU M.2135 模型
        3.2.4 华为室内传播模型
        3.2.5 干扰原理
        3.2.6 一体化天线技术
        3.2.7 MIMO技术
    3.3 LTE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
        3.3.1 无线覆盖率
        3.3.2 容量
        3.3.3 业务质量
        3.3.4 频率规划
        3.3.5 时隙规划
        3.3.6 无线链路规划
        3.3.7 小区规划
        3.3.8 信源规划
        3.3.9 室分天馈系统规划
        3.3.10 传输带宽规划
    3.4 某中心大楼概况
    3.5 某中心大楼平层建筑概况
    3.6 写字楼周边基站情况
    3.7 写字楼无线测试情况
    3.8 基站规划情况
        3.8.1 规划数据
        3.8.2 分布链路示意图
    3.9 覆盖信号仿真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某建筑物新型室分系统的部署与测试优化
    4.1 配置BBU链路
    4.2 配置RHUB链路
    4.3 配置PRRU链路
    4.4 配置PRRU数据
    4.5 配置扇区数据
    4.6 配置扇区设备组数据
    4.7 配置扇区设备与设备组绑定
    4.8 配置邻区数据
    4.9 激活小区
    4.10 配置DCU数据
    4.11 某某中心大楼LTE室分覆盖概况
    4.12 覆盖测试情况
    4.13 典型故障分析
        4.13.1 弱覆盖
        4.13.2 断链
    4.14 新型室分的系统优化
    4.1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

(9)面向5G的预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大规模MIMO
        1.1.2 mm Wave频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MIMO下的预编码技术
        1.2.2 mm Wave MIMO下的混合预编码技术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MIMO系统及线性预编码技术
    2.1 MIMO系统模型
        2.1.1 P2P MIMO系统
        2.1.2 MU-MIMO系统
        2.1.3 大规模MIMO系统
    2.2 P2P MIMO下的线性预编码
        2.2.1 SVD预编码
        2.2.2 MF预编码
        2.2.3 ZF预编码
        2.2.4 RZF预编码
    2.3 多数据流MU-MIMO下的线性预编码
        2.3.1 BD预编码
        2.3.2 SLNR预编码
        2.3.3 广义MMSE-CI预编码
    2.4 MIMO下的线性预编码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规模MIMO下的低复杂度线性预编码算法
    3.1 基于NSE,TPE的预编码算法
        3.1.1 NSE预编码
        3.1.2 TPE预编码
    3.2 基于JM,GS,SOR的预编码算法
        3.2.1 JM预编码
        3.2.2 GS预编码
        3.2.3 SOR预编码
    3.3 基于CG的预编码算法
    3.4 复杂度比较和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m Wave MIMO下的混合预编码算法
    4.1 mm Wave信道模型
    4.2 P2P MIMO下的混合预编码算法
        4.2.1 OMP预编码
        4.2.2 ICD预编码
        4.2.3 PE–Alt Min预编码
    4.3 MU-MIMO下的混合预编码算法
        4.3.1 HZF预编码
        4.3.2 HBD预编码
        4.3.3 HMMSE预编码
    4.4 降低硬件复杂度的预编码算法
        4.4.1 子连接结构下的混合预编码
        4.4.2 具有低分辨率DACs的混合预编码
    4.5 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基于容量感知的TD-LTE网络负荷定位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TD-LTE研究现状
    1.3 TD-LTE通信
    1.4 TD-LTE应用
    1.5 TD-LTE终端发展
    1.6 无线网容量挑战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TD-LTE组网与关键技术
    2.1 TD-LTE原理
    2.2 4G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2.2.1 多址物理层
        2.2.2 智能天线技术
        2.2.3 MIMO技术
    2.3 TD-LTE帧结构
    2.4 物理信道
    2.5 TD-LTE容量规划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D-LTE大容量定位与识别
    3.1 TD-LTE大容量接入
    3.2 TD-LTE容量评估指标
    3.3 TD-LTE大容量定位
        3.3.1 TD-LTE大容量感知
        3.3.2 大容量小区预警
        3.3.3 TD-LTE大容量预估
    3.4 TD-LTE大容量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D-LTE大容量感知与优化实践
    4.1 大容量扩容优化方案
    4.2 RF参数优化调整
    4.3 室分小区分裂
    4.4 异频同覆盖策略
        4.4.1 增加异频同覆盖小区
        4.4.2 驻留策略
        4.4.3 负载均衡
    4.5 单板CPU扩容
    4.6 新功能应用
        4.6.1 载波聚合
        4.6.2 3D-MIMO
    4.7 基于容量感知的扩容优化实践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TD-SCDMA发射机有效提高基站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 [1]2.1GHz频段5G NR与现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分析研究[D]. 安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波束形成和功率分配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物理层安全传输[D]. 蔡腾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5G基站电磁环境测试和研究[D]. 罗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蜂窝网中D2D通信资源管理与安全策略研究[D]. 于山山. 山东大学, 2021(11)
  • [5]6G超密集异构网络中热点区域通信建模及物理层安全设计[D]. 胡海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无人机测控系统大扩频多用户干扰消除技术研究[D]. 班洪山.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基于随机几何的D2D网络性能分析与研究[D]. 谢莹. 长安大学, 2021
  • [8]基于LTE移动通信新型室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何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面向5G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 乔旭.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10]基于容量感知的TD-LTE网络负荷定位与优化[D]. 张成.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TD-SCDMA发射机有效提升基站效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