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民营企业十大新闻

2001年民营企业十大新闻

一、2001民企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1)在《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转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由此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召开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朝着持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前进。2015年,国务院曾出台相关文件对国企提出改革要求,到2020年,国企改革在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方面均需要获得决定性成效。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摆在首位,希望能够给国企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国企混改的核心不仅是在股权结构方面进行改变,而且要深入到公司治理各层面,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打造一个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公司治理体系,使得国企混改发挥出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作为大型文化央企华录集团的子公司,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作用。首先,华录百纳选择通过现有股权转让方式进行混改,以期在产业布局方面做出调整,走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改革道路;其次,华录百纳公司控制权从国有资本转让给民间资本,符合“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混改要求;最后,国有文化企业华录百纳参与混改,展现出国家深入推进混改的坚定信念。本文主要依据的研究理论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战略联盟理论,具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选择大型国有企业华录百纳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公司治理效应进行机理分析,从而得出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积极公司治理效应的结论。总体来看,全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单概述,接着对国内外关于混改和公司治理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再分别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架构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理论概述部分,主要是针对论文所涉及到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介绍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并分析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产生的公司治理效应,随后对涉及到的理论进行简单阐述。第三章为案例介绍部分,主要对案例涉及到的国有企业华录百纳和民营企业盈峰集团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对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和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案例分析部分,着重研究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各层面具体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详尽研究。第五章为结论与启示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华录百纳为了改善业绩不佳的局面,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号召,引入市场环境中的优质民营资本参与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运用于日常经营活动当中,对于股东治理层面、董事会与监事会治理层面、经理层治理层面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率,进而能够实现使国有资产提升价值的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华录百纳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关系体,发挥出了混改的监督效应;建立起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产生了混改的激励效应;塑造出多业态融合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采用了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激发了混改的市场化效应。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构建兼顾各方利益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混改的监督效应;其次,实行核心人员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发挥混改的激励效应;再者,探索多业态融合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产生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最后,引入民企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助于激发混改的市场化效应。同时,本文提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选择具有共同发展诉求的民营企业,注重与民营资本进行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并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此外,还应重视实行股权激励方案,以期提升员工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使得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公司治理产生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向了新的高度,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着眼于对公司治理结构、内部运行机制的合理建立。本文通过研究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当中发挥优势作用,并且也期望能够为其他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江瑞晨[2](2021)在《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运作及效果分析》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存在由于信贷歧视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场外质押的开放使得更多民营上市公司股东选择股权质押作为获取资金的渠道。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比较大,当股票市场持续下行时,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频繁触及预警线和平仓线,大量民营企业存在股票质押平仓风险和控制权转移风险。为了挽救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有关监管部门出台了包括纾困基金在内的帮扶性政策以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由于我国纾困基金的发展历程较短,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积累较为匮乏。如何有效利用纾困基金为陷入质押困境的民营企业纾困、稳定市场股价、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将民营经济引入到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选取了JX国资创新基金纾困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纾困基金的运作和纾困所带来的效果。文章首先回顾已有文献,对目前国内纾困基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了纾困基金案例和效果研究较为匮乏。在第二部分,文章介绍了纾困基金的基础理论,阐述了政府支持民营企业的动机和途径,发现纾困基金的设立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并总结了纾困基金的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案例公司情况及纾困过程,为后文的分析部分提供基础。在第四部分,分析了JX国资创新纾困基金设立的动因和模式选择,还介绍了纾困的运作方式,进一步,还分析了JX国资创新基金纾困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效果。纾困使得三鑫医疗自身的风险降低,并由于国资的进入使得其更容易获得政策性资源,同时国有股的增持促进了三鑫医疗董事会治理的完善;JX国资创新基金通过纾困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得国有资本与民营资金实现了融合,拓宽了国有资金市场化投资范围,同时也达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文章的第五部分总结了案例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启示。本文的主要贡献为:目前国内对于纾困基金的研究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较少以单个纾困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现有研究大多是从纾困的视角分析纾困的意义,而本文则从国有资本纾困实现民企混改视角深入分析了纾困,有助于揭示政府纾困基金设立的原因及其对民营企业扶持的效果。

李霖婷[3](2020)在《民企集团债务违约风险形成和传染路径研究 ——以三胞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去杠杆背景下,民营企业外部融资收缩,以及在复杂环境中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导致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债务违约潮的爆发。2018年违约的债券中,发行人为民企的债券有126只,占违约债券总数的76.36%,涉及金额1136.19亿元。其中,不少债务违约是出现在企业集团内。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之间存在广泛的融资结网和业务往来,这让企业集团的债务违约风险与单一企业相比更为复杂。一旦出现债务违约,会借由集团内部关联网络而进一步在母子公司间传染,甚至传染至外部关联企业和金融机构,有着更为严重的影响。学术界对于债务违约风险传染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尚且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多聚焦于金融机构间传染,涉及企业集团层面的较少;二是在研究角度上多是针对于企业的某一财务特征的静态分析;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采用大样本实证的方法,有其局限性。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选取出现巨额债务违约危机的区域龙头民企三胞集团,探究民企集团债务违约风险形成和风险传染的过程,并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具体问题,建立框架,开展分析论证。首先是债务违约风险的潜伏期,通过对三胞集团激进并购扩张产生风险隐患、业绩下滑盈利能力不足和有息负债规模庞大增添偿债压力三个角度从根源着眼层层深入,揭示集团债务危机爆发前的“易感状态”,并对风险爆发传染的过程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将风险传染路径分析框架构建为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两个方面,进一步将直接接触传染细化为基于供应关系、关联担保、资金拆借的风险传染,将间接接触传染细化为基于股价下跌、融资收紧和商业信用的风险传染进行探究;最后对集团债务违约风险传染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本文试图为民企集团债务违约风险传染研制“疫苗”,获得如下研究启示:一是企业集团应及时控制传染源头,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对于信用等级低、信用风险大的重要子公司重点监测,早发现、早识别、早介入;二是切断债务违约风险传染的传播途径需强化“防火墙”建设,在业务分布上处理好协同与隔离的关系。合理布局担保网络、控制股权质押比例、及时进行产品结构升级、保持和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可以缓解债务违约风险传染过程中间接接触传染的影响程度;三是增强企业主体的免疫能力,谨慎并购扩张,适度杠杆融资,根据自己的营运能力、盈利水平、发展潜力综合评估自身的偿债能力,提升集团整体抗风险能力。综上,本文通过对三胞集团债务违约风险传染的深度剖析,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在丰富实务研究的同时,为集团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郑莹[4](2020)在《国有股权参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经验也表明我国的民营经济只能不断壮大,进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绝不能被弱化或离场。但是,考验民营企业能否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决定性因素便是自身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因此,它们应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以获取“跑步式”的转型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正积极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国资背景股东的引入可能意味着更为通畅的融资渠道和更充沛的现金流量,这些资源优势能否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也成为话题热点。结合上述问题,本文选取2009-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回归模型对国有股权参股和民企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保证核心结果的稳健性,通过替换指标以及控制内生性的方法再次进行回归。此外,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创新能力不同、近期复杂多变的经济政策环境、不同民企有其自身的高管团队特征等情况,为了使本文的结论更具针对性,采用分行业、分环境、分高管团队职业背景的方法对总样本进行分组回归。最后,尝试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究国有股权参股和民企创新投入之间的黑箱。通过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以下五个结论:(1)国有股权参股对民企创新投入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2)相比于非高新技术行业,国有股权参股更能促进属于高新技术行业的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3)相比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低的环境而言,国有股权参股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中对民企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着;(4)相比于高管团队无研发背景的民企,当民企拥有具有研发背景的高管团队时,国有股权参股对其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显着;(5)国有股权参股能通过增加政府补助,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研究分析,不仅能够为民营企业找到一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的道路,而且能够为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并为这一政策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高锐[5](2020)在《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以来,随着一系列“严监管”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各类金融风险呈现收敛可控的局面,中国金融杠杆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次凸显出来。为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项举措缓解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但又出现政策持续放宽导致的局部领域杠杆率快速回升的问题。为什么“防风险”政策和行动会加剧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而随后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和举措会再度引发风险?从公共治理学科的视角看,“防风险”与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不能实现平衡的根本原因在哪儿?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解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涵,给出推动“防风险”背景下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答案。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防控金融风险和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间的矛盾,其本质上是政府干预与市场运作之间的矛盾,其根源在于政府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要求。二者的协调本质上涉及金融体制结构改革、政府经济金融职能重新定位、政府金融管理权力分配等问题。因此,本文从金融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给出如何促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答案。金融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是各类金融活动主体在国家治理框架下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相互关系,以及治理的方式方法、途径、过程和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治理”的概念和框架更加适用于解释和应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事务管理活动和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其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蕴意是健全现代金融治理体系、塑造现代金融治理能力,即实现国家金融治理的现代化。本文所探讨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就是金融风险可控,包括实现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银行同业业务等的良好治理,同时,把握好改革、发展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避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就是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化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而为金融体系注入源源活力、为金融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推论,构建现代化金融治理框架,对缓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出现的突出矛盾、实现两者的统一与平衡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金融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旨向是要求政府履行现代金融治理职能,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明确政府干预边界、推进金融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要通过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有为地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从而实现“金融监管”到“金融治理”的转变、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实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平衡,即如何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总体上,文章基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变化的实践状态,通过建构现代金融治理分析框架,考察其中存在的金融治理偏差和失灵问题,继而寻求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具体而言,首先,研究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可以进一步防止金融“脱实向虚”的倾向,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意愿和能力,进而优化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使得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变窄,促使银行收紧信贷政策、减少民营企业贷款份额,从而加剧了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其次,文章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旨就是要实现金融治理现代化,推动传统的金融监管范式向金融治理转变。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金融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模式的现代化,是金融治理制度、金融治理体制的现代化,是金融治理主体、金融治理工具的多元化,是政策供给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动员能力、金融服务能力、通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调金融治理中的部门整合和多元融合。再次,文章认为从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实践情况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表现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前后民营企业融资难度的变化,不同企业由于规模、类型、信用甚至隐性社会地位的差异而金融风险与融资水平不同,以及抑制金融业发展造成的金融资源配置和实体经济发展在结构上出现不协调、不适应。其原因在于金融治理制度、体制、政策、协调能力、动员能力等出现问题与偏差,以及金融体系公平竞争机制长期缺位、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潜在矛盾、金融治理体系存在的固有矛盾引发的治理失灵。本文从金融治理偏差与失灵两个理论分析维度出发,通过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归因分析结构,系统地揭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一般规律。最后,本文认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背景下实现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化需要完善金融治理偏差与矫正金融治理失灵。其一,采用多元化治理工具,继续推进金融治理手段科技化,丰富已有治理理念。其二,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积极推动建立更加有序、有效的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其三,建立综合型治理政策调控架构,建立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优化的长效机制。其四,推进现代金融治理的“元治理”进程,为金融治理得以实现提供各种制度机制支持。其五,明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边界,建立治理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风险分担和问责机制。其六,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金融法人治理体系等金融治理各项体系,继续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与开放,增强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苏超颖[6](2020)在《民营出版企业融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以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出版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不仅民营出版企业的数量日渐增加,还出现一批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品牌价值高的民营出版公司。可以说,民营出版企业为我国成为全球的“出版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出版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营出版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但在现阶段,我国民营出版企业更多的是依靠市场来获取经营资本。面对政策和制度日趋规范化的资本市场,民营出版企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融资。如何优化自身的融资行为、改变固有的融资方式、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是当前民营出版企业需要思考的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价值意义,在整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出版业融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综述;其次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行业发展以及民营出版企业自身角度等因素出发分析了民营出版业融资的内外部环境;再次,本文选取在融资行为方面有代表性的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作案例研究对象,依据企业生命周期论和资本成本论的相关知识,分不同成长阶段探讨新经典的融资行为与策略,得出该阶段采用这些融资方式的原因和成效;最后,本文借鉴新经典各个阶段融资的成功之处,从三个不同维度为民营出版企业提出融资建议,并得出融资在做到多元化同时要考虑外部环境和自身需求的结论。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新经典的融资问题,得到一套适合于民营出版企业的融资策略,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实操性。

黄钟灵[7](2020)在《《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经济形势和媒介发展的合力对国内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党报担负着向决策者反映民众呼声和社会问题的使命,向受众传达解释政府方针政策的社会责任也愈发重大,需要新的理念来指导。本文立足新闻生产理论,以《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发展历程、选题策划、栏目内容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分析其特色,提炼出经验和启示。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是对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创新点的说明,并对主要参考文献作了综述;第一章是对《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概述,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定位后,结合时代背景回顾了《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发展历程,根据几个标志性事件点将其划分为初创时期、后危机时代和新时代三个阶段,并介绍了目前所处的新时代“两会”的主要背景情况;第二章是从版面设计、选题策划等角度对2019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策划工作进行逆向分析,由于文章数量较多,因此主要运用图表统计的方式来呈现,;第三章是选取2019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典型栏目和典型报道进行梳理,从这些具有明显标签的报道中,挖掘出了这期特刊的在栏目设置上的特色,探索了不同栏目特有的表达方式;第四章总结《经济日报》“两会”特刊作位“两会”报道优秀范本的独到之处,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尚待改进的问题。《经济日报》兼有主流财经媒体和中央党报的双重地位,“两会”既是重大政治会议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和数据的集中发布场合,因此《经济日报》的“两会”特刊正是处在一个交汇点上,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归纳《经济日报》从经济新闻视角进行重大会议报道的成功经验,探索“两会”报道中运用的“特刊”模式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如何围绕“两会”这样的年度大事讲好中国故事,怎样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进一步改善大型媒体与受众互动等问题,为其他媒体提供参考和借鉴。

龚振[8](2020)在《产业扶持政策与企业系统风险 ——来自我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一般而言,企业承担相对低的系统风险,而承担相对高的特质风险,更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同时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的转型经济环境下,政府通过选择性产业扶持对微观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广泛而细致的干预,产业扶持政策对企业系统风险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虽然目前已有很多文献讨论了产业扶持政策的经济后果,但现有文献对产业扶持政策如何影响金融市场关注较少,而且目前鲜有文献从上市企业系统风险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讨论产业扶持政策是否会对我国上市企业系统风险产生重要影响,并探究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本文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用股票β系数来衡量系统风险,并以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文章首先通过百度新闻大数据提炼新颖的产业扶持政策指标;然后将产业扶持政策指标引入时变系统风险β的估计中,同时加入产权性质虚拟变量,运用贝叶斯算法动态检验产业扶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系统风险的影响;最后,将引入产业扶持政策因素的时变β与其他传统未考虑产业扶持政策因素的时变β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检验产业扶持政策对系统风险存在的关键性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持政策提升了相关行业国有企业的系统风险,同时降低了这些行业民营企业的系统风险。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产业扶持政策因素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时变β的估计精度和估计有效性(包括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的解释力和在长期内的样本外预测力两方面)。此外,分组回归和更换产业扶持政策指标(以“五年规划”中的产业扶持条款度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亦说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可靠。本文从企业股票系统风险的角度来探讨我国产业扶持政策的经济后果。不仅丰富了产业扶持政策和系统风险这两个方面的文献,而且也为政府制定实施产业扶持政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周莹[9](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10](2019)在《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 完善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商会能力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商会作为社会组织,是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在国际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把商会真正打造成在企业走出去中有号召力、在行业国际合作中有影响力、在品牌形象上有公信力、在能力建设上有生命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组织,是我们共同的课题、任务和努力方向。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成立以来,在国际合作机制建

二、2001民企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民企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
        1.2.2 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
        1.2.3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
        2.1.2 公司治理
    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2.2.1 增强国有经济影响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2.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国企运营效率
        2.2.3 优化国企资源配置,推动各类所有制资本共同发展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
        2.3.1 建立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产生监督效应
        2.3.2 实施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措施产生激励效应
        2.3.3 联合民营资本的资源优势产生资源整合效应
        2.3.4 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产生市场化效应
    2.4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2.4.1 产权理论
        2.4.2 委托代理理论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4 战略联盟理论
3 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介绍
    3.1 案例涉及的公司简介
        3.1.1 国有企业华录百纳简介
        3.1.2 民营企业盈峰集团简介
    3.2 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3.2.1 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3.2.2 整合多渠道业务资源,改善业绩不佳局面
        3.2.3 引入优质民营资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2.4 顺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建立市场化运作方式
    3.3 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
        3.3.1 分析市场形势并启动混改
        3.3.2 停牌筹划引入优质股东资源事项
        3.3.3 对盈峰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股份转让
        3.3.4 履行外部决策审批程序及过户登记
4 华录百纳混改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4.1 华录百纳混改对股东治理层面的影响
        4.1.1 国有股权比例降低,提升公司股权制衡度
        4.1.2 民营企业股东控股,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
        4.1.3 实行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4.2 华录百纳混改对董事会与监事会治理层面的影响
        4.2.1 民企股东入驻董事会,降低董事会行政化色彩
        4.2.2 董事会引入从业经验丰富成员,探索精品化和产业链整合战略
        4.2.3 监事会成员兼顾各方利益,增强监事会独立性
    4.3 华录百纳混改对经理层治理层面的影响
        4.3.1 借鉴民企经营理念,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
        4.3.2 选聘民企职业经理人,实现经理层政企分开
        4.3.3 适当保留核心高管人员,保证公司经理层稳定
        4.3.4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升经理层管理积极性
    4.4 华录百纳混改的公司治理效应机理分析
        4.4.1 形成多元化利益关系体,发挥混改的监督效应
        4.4.2 实行内部股权激励计划,产生混改的激励效应
        4.4.3 塑造多业态融合商业模式,实现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
        4.4.4 采用市场化经营理念,激发混改的市场化效应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构建兼顾各方利益的治理结构有利于实现混改的监督效应
        5.1.2 实行核心人员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发挥混改的激励效应
        5.1.3 探索多业态融合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产生混改的资源整合效应
        5.1.4 引入民企经营管理理念有助于激发混改的市场化效应
    5.2 启示
        5.2.1 科学制定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具有共同发展诉求的民营企业
        5.2.2 建立长期有效的股权激励措施,提升员工参与度与积极性
        5.2.3 引入具有协同作用的民营资本,注重与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
        5.2.4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2)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运作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政府支持民营企业的研究
        1.2.2 关于企业出现财务困境原因的研究
        1.2.3 关于纾困基金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纾困基金运作的理论概述
    2.1 纾困基金的概念及特点
        2.1.1 纾困基金的概念
        2.1.2 纾困基金的特点
    2.2 纾困基金的类型
        2.2.1 资产管理产品形式
        2.2.2 私募基金形式
    2.3 纾困基金设立的目的
        2.3.1 缓解企业流动性风险
        2.3.2 帮助民营企业维持控制权稳定
        2.3.3 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2.3.4 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融合
    2.4 纾困基金的运作模式
        2.4.1 债权型投资
        2.4.2 股权型投资
        2.4.3 股债混合型投资
    2.5 设立纾困基金的理论基础
        2.5.1 政府干预理论
        2.5.2 信号传递理论
        2.5.3 外部性理论
3 JX国资创新发展基金及其纾困对象的情况
    3.1 JX国资创新发展基金的情况介绍
        3.1.1 发起人
        3.1.2 资金来源
        3.1.3 组织架构
    3.2 纾困对象的介绍:三鑫医疗
        3.2.1 基本概况
        3.2.2 行业地位
        3.2.3 企业的经营状况
        3.2.4 股权特征及股权质押情况
    3.3 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过程
        3.3.1 国创基金的资金募集
        3.3.2 委托中航信托设立单一资金信托计划作为股份受让方
        3.3.3 与三鑫医疗实际控制人签订股份受让协议
        3.3.4 三鑫医疗实际控制人股份划转国创基金
        3.3.5 向三鑫医疗派驻董事实现战略管理
4 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运作及效果分析
    4.1 设立JX国资创新发展基金的动因
        4.1.1 纾困江西省内出现财务风险的企业
        4.1.2 响应中央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精神
        4.1.3 促进国有资本的投资多元化
    4.2 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模式选择及其原因
        4.2.1 模式选择:股权型投资
        4.2.2 选择股权型投资的原因
    4.3 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原因
        4.3.1 政府支持陷入暂时性困境的优质民营企业
        4.3.2 政府支持辖区内产业龙头民营企业
        4.3.3 政府支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企业
        4.3.4 国创基金持有三鑫医疗股份的风险可控
        4.3.5 促进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融合
    4.4 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效果分析
        4.4.1 战略投资者进入缓解了三鑫医疗股权质押的风险
        4.4.2 三鑫医疗引入国有资本有助于企业获得政策性资源
        4.4.3 国创基金向三鑫医疗委派非执行董事参与公司治理
        4.4.4 三鑫医疗通过引入国有资本实现了国资与民资融合
        4.4.5 国创基金投资三鑫医疗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5 案例的研究结论及其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设立JX国资创新发展基金的目的是纾困省内优质企业
        5.1.2 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原因是扶持优质民营企业的发展
        5.1.3 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5.2 案例启示
        5.2.1 政府设立纾困基金是缓解民营企业困境的一种重要途径
        5.2.2 纾困基金要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纾困模式
        5.2.3 运用股权型纾困基金可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3)民企集团债务违约风险形成和传染路径研究 ——以三胞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本文特色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债务违约风险相关文献综述
        2.1.1 企业集团债务违约风险形成原因
        2.1.2 企业集团债务违约风险传染原因
        2.1.3 债务违约风险传染路径研究
        2.1.4 概括性评论
    2.2 债务违约风险传染的理论基础
        2.2.1 内部资本市场相关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
3 三胞集团案例概况
    3.1 集团简介及股权结构
    3.2 母子公司的业务构成
    3.3 行业背景及经营业绩
4 三胞集团债务违约风险的形成和传染过程
    4.1 三胞集团债务违约风险的形成过程
        4.1.1 激进投资并购扩张,产生风险隐患
        4.1.2 业绩增长动力不足,加速风险形成
        4.1.3 有息负债集中兑付,引发违约风险
    4.2 集团债务违约风险的爆发传染过程
5 三胞集团债务违约风险的传染路径分析
    5.1 通过直接接触导致的风险传染
        5.1.1 基于供应关系的风险传染
        5.1.2 基于关联担保的风险传染
        5.1.3 基于资金拆借的风险传染
    5.2 通过间接接触导致的风险传染
        5.2.1 基于股价下跌的风险传染
        5.2.2 基于融资收紧的风险传染
        5.2.3 基于商业信用的风险传染
    5.3 集团风险传染路径的深层思考
        5.3.1 主要路径和关键节点总结
        5.3.2 集团债务违约爆发的起点
        5.3.3 债务违约风险传染的方向
6 集团债务违约风险传染防控措施的探讨
    6.1 控制传染源头,强化风险预警
    6.2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风险蔓延
        6.2.1 建立隔离机制,阻断直接接触传染
        6.2.2 维护企业信誉,减少间接接触传染
    6.3 增强免疫能力,抵御外部风险
7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7.1 案例总结与结论
    7.2 创新及启示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国有股权参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基于国有股权参股的文献综述
        2.1.1 国有股权参股的概念
        2.1.2 国有股权参股的正面效应
        2.1.3 国有股权参股的负面效应
        2.1.4 国有股权参股的U型效应
    2.2 基于企业创新投入的文献综述
        2.2.1 企业创新投入的内部影响因素
        2.2.2 企业创新投入的外部影响因素
    2.3 国有股权参股对民企创新投入影响的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3 国有股权参股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国有股权参股对民企创新投入的影响
    3.2 国有股权参股对民企创新投入影响效应的行业差异
    3.3 国有股权参股对民企创新投入影响效应的环境差异
    3.4 国有股权参股对民企创新投入影响效应的高管团队职业背景差异
    3.5 政府补助的中介作用
4 数据变量和模型设定
    4.1 样本构成和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
        4.2.1 创新投入
        4.2.2 国有股权参股
        4.2.3 政府补助
        4.2.4 控制变量
    4.3 描述性统计
    4.4 相关系数矩阵
    4.5 实证模型
5 国有股权参股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基本回归结果及分析
    5.2 稳健性检验
        5.2.1 指标替换检验
        5.2.2 内生性检验
6 国有股权参股效应的异质性及影响机制检验
    6.1 国有股权参股效应的异质性检验
        6.1.1 基于行业的分样本检验
        6.1.2 基于环境的分样本检验
        6.1.3 基于高管团队职业背景的分样本检验
    6.2 国有股权参股效应的影响机制检验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总结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5)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政府经济金融职能的理论演进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三)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关研究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研究
        (五)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
        (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相关概念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关系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的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政府金融监管改革理论
        (二)现代金融治理理论
第二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概述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时代背景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行动机制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对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三、实践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平衡
        (一)调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重点
        (二)平衡“防风险”和“促发展”的关系
        (三)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理论意旨:金融治理现代化
    一、金融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一)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金融治理模式现代化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下的现代金融治理意涵
        (一)“防风险”与“促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政府治理行为制度性约束的同步加强
        (三)中央和地方金融治理权力的合理配置
        (四)政府、市场和自组织治理机制的协调
        (五)金融治理“公共理性”水平显着提升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下的现代金融治理理论框架建构
        (一)现代金融治理体系构面
        (二)现代金融治理能力构面
        (三)现代金融治理模式构面
第四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实践探析:金融治理的偏差与失灵
    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陷入失衡的实践景观
        (一)总体性失衡表现
        (二)阶段性失衡表现
        (三)结构性失衡表现
        (四)冲突性失衡表现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下金融治理偏差
        (一)治理制度偏差
        (二)治理体制偏差
        (三)治理主体偏差
        (四)治理工具偏差
        (五)金融政策偏差
        (六)协调能力偏差
        (七)动员能力偏差
        (八)服务能力偏差
        (九)通用能力偏差
        (十)治理模式偏差
    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下金融治理失灵
        (一)金融体系公平竞争机制长期缺位
        (二)行政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潜在矛盾
        (三)金融治理机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失衡归因的二维结构
        (一)基本假设
        (二)二维结构
        (三)结构矩阵
第五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实现平衡的路径选择:金融治理的矫正与完善
    一、提升金融治理工具的运用水平
        (一)实现治理工具多元化
        (二)推进治理手段科技化
    二、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三、建立综合型治理政策调控架构
        (一)加强各项政策紧密配合
        (二)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政策
        (三)落实民企长效发展政策
    四、推进现代金融治理的“元治理”
    五、理顺金融治理之中的各种关系
        (一)明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边界
        (二)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和问责机制
        (三)建立治理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六、改革完善金融治理体制与体系
        (一)完善金融法律制度体系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四)建立金融法人治理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民营出版企业融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以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对象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融资
        2.1.2 融资策略
        2.1.3 融资问题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优序理论
        2.2.3 生命周期论
        2.2.4 托宾Q理论
3 民营出版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3.1 主要融资方式概述
        3.1.1 内源融资
        3.1.2 债务融资
        3.1.3 股权融资
        3.1.4 并购融资
    3.2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3.2.1 政策背景
        3.2.2 经济环境
        3.2.3 行业发展
    3.3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3.3.1 商业信誉
        3.3.2 负债水平
        3.3.3 资本结构
        3.3.4 融资渠道
        3.3.5 股权分配
4 新经典文化融资的案例研究
    4.1 新经典文化的基本情况
        4.1.1 营业利润情况
        4.1.2 资本结构
        4.1.3 融资现状概况
    4.2 新经典文化不同成长周期融资行为概述
        4.2.1 初创期融资行为分析(2002 年至2010 年)
        4.2.2 成长期融资行为分析(2010 年至2014 年)
        4.2.3 成熟期融资行为分析(2015 年至今)
    4.3 新经典文化融资不足与借鉴之处
        4.3.1 融资行为的不足之处
        4.3.2 融资策略值得借鉴之处
5 民营出版企业的融资策略分析
    5.1 基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
        5.1.1 中小型民营出版企业融资以内源融资为主
        5.1.2 大型民营出版企业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5.2 基于主营业务类型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
        5.2.1 教育出版类民企可与国企合作开发
        5.2.2 专业出版类可寻求海外资本
        5.2.3 大众出版类可吸收产业外资本
    5.3 基于民营企业的特点选择“稳健型”融资策略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概述
    第一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定位
        一、《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一种持续的专题报道
        二、《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面向大众的经济新闻
        三、《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是信息集中的会议新闻
    第二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发展历程
        一、“两会”特刊初创时期(1995-2006)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两会”特刊(2007-2016)
        三、新时代的“两会”特刊(2017-至今)
    第三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报道背景
        一、“两会”和“两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二、2019 年“两会”经济政策
第二章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内容分析
    第一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版面设计与栏目设置分析
        一、版面设计兼具美感与功能性
        二、栏目丰富,分类详细
    第二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选题策划分析
        一、选题分布
        二、选题特色
    第三节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内容的特色
        一、紧紧围绕政策议程设置媒介议程
        二、合理利用代表委员中的专家资源
        三、善于通过数据解读经济现象
第三章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栏目分析
    第一节 表达代表委员意见的栏目
        一、你呼我应:回应群众关心问题
        二、两会沙龙:聚焦经济热点话题
    第二节 表达记者编辑观点的栏目
        一、三月随想:为客观报道补充感性认知
        二、两会随笔:对政策和数据进一步解释
    第三节 视角延伸到会场外的栏目
        一、会场内外连线:表达民众对“两会”的期待
        三、两会长镜头:图文并茂,全景展现
        四、我家一年来:以小家变化见大政效果
    第四节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栏目的特色
        一、栏目划分具有鲜明层次
        二、特刊栏目与日常栏目相呼应
第四章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的启示
    第一节 契合媒体定位做好策划
        一、从经济新闻视角做好选题策划
        二、围绕“两会”议题做好栏目策划
    第二节 围绕政策议程设置媒介议程
        一、以专家视角解释政府议程
        二、以百姓视角呼应政府议程
    第三节 注意讲好中国经济故事
        一、从数据中寻找故事
        二、从代表采访中发现故事
        三、从政策变动中发现故事
    第四节 要强化媒介融合,加强与读者互动
        一、打造媒介融合平台,提高内容制作效率
        二、以受众为中心,注重编读互动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将报纸内容转移到新媒体平台的方式较为机械
        二、扎堆追求新鲜事物导致同质化严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019 年《经济日报》“两会”特刊报道列表
致谢

(8)产业扶持政策与企业系统风险 ——来自我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1.2.1 研究思路
        1.2.2 文章结构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系统风险相关文献
        2.1.1 系统风险与β系数
        2.1.2 系统风险的影响因素
        2.1.3 系统风险的稳定性
        2.1.4 系统风险的估计方法及其有效性
    2.2 产业扶持政策经济后果相关文献
        2.2.1宏观经济层面的研究
        2.2.2 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
        2.2.3 产业扶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3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3.1 中国的产业扶持政策
    3.2 理论分析
        3.2.1 产业扶持政策对系统风险的影响机理
        3.2.2 产业扶持政策、产权性质与系统风险
        3.2.3 产业扶持政策与β估计的有效性
    3.3 研究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产业扶持政策指标的测量
    4.2 样本筛选与数据来源
    4.3 实证模型说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产业扶持政策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5.2 产业扶持政策影响系统风险的实证结果
    5.3 进一步研究
        5.3.1 引入产业扶持政策因素的系统风险的估计精度
        5.3.2 引入产业扶持政策因素的系统风险的横截面收益解释力
        5.3.3 引入产业扶持政策因素的系统风险的样本外预测力
    5.4 稳健性检验
        5.4.1 发展良好产业和其他产业的比较
        5.4.2 更换产业扶持政策指标的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 完善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商会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成立机构,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开展活动,组织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通过载体,进行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依托时序,开展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四、2001民企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录百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 张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国创基金纾困三鑫医疗的运作及效果分析[D]. 江瑞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民企集团债务违约风险形成和传染路径研究 ——以三胞集团为例[D]. 李霖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国有股权参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郑莹. 浙江大学, 2020(02)
  • [5]现代金融治理视域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平衡研究[D]. 高锐. 吉林大学, 2020(08)
  • [6]民营出版企业融资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以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苏超颖.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7]《经济日报》2019年“两会”特刊特色研究[D]. 黄钟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8]产业扶持政策与企业系统风险 ——来自我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D]. 龚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 完善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商会能力建设[J].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 中国社会组织, 2019(23)

标签:;  ;  ;  ;  ;  

2001年民营企业十大新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