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及其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于宪煜[1](2012)在《三峡库区蓄水期间巴东段地质环境变化信息提取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以及三峡库区蓄水任务的开始,整个三峡库区经历了库区水位上涨、库区移民搬迁等多个重大事件。由于库区水域面积以及局部地区的人口规模这两个影响库区地质环境的重要数据的变化,导致了三峡库区大规模的地质环境变化,由此对库区的经济地理环境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三峡库区巴东段地表覆被的时空变化情况,同时结合研究区多种地质因素以及人口数据,分析研究区地表覆被的时空变化与地质因素和人口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巴东地区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的关系模型,可为今后对巴东地区的地质环境等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相关信息,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以巴东县作为实验研究区,通过对该区域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数据、等高线数据以及地层数据进行预处理、分类与相关计算等操作,得到长时间序列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结果与研究区高程、坡度、坡向等数据。首先,对长时间序列的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进行提取,分析各分类类型之间变化的关系;然后,将研究区人口数据与长时间序列的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相结合,分析各分类类型的变化与人口变化之间的关系;之后,将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分类影像与地层数据相结合,分析巴东地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层属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将遥感影像的分类数据分别与由等高线数据衍生出来的各地质因素数据相结合,定量地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等数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研究区城镇的变化通过论文的分析,研究区城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1996年到2008年研究区城镇总体面积呈现增大的趋势;城镇面积随着研究区的人口增大而增大,而且随着研究区人口的增多,可以预计到城镇面积将进一步的增加;同时,城镇面积也随着研究区内水域面积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这个变化并不是立即显示出来的,而是当水域面积增大了2年后城镇面积才增大,即有2年的延迟性,也说明了研究区的城镇是依水而建的;城镇所在地层主要以全新统地层和巴东组地层为主,但是城镇在全新统地层的面积于2002年到2006年间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城镇在巴东组地层的面积一直增大,可以预计到城镇在这两组地层上的面积将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城镇面积在200米-400米高程,18.02。-25.58。坡度范围内,止北坡向分布面积最大,而且随着城镇面积的增大分布面积也进一步的增大。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研究区属于山地地形,高程偏低的区域被水系覆盖,且在18.02。-25.58。坡度范围内的面积最大造成的。2、研究区地表覆被的变化在本文中,地表覆被主要是由森林植被和耕地构成。通过论文的分析,研究区地表覆被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1996年到2008年耕地总体面积呈现上升的趋势;耕地面积随着研究区的人口增加而增大,但是耕地面积的变化是当人口增加了4年以后才出现的,即有4年的延迟性;耕地主要分布在全新统地层、巴东组地层和嘉陵江组地层上,且1996年到2008年耕地所在的主要地层上的面积变化与总体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可以预计,随着耕地总体面积的增大,耕地在这三组地层上的面积将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耕地面积在800米-1000米高程,18.02。-25.58。坡度范围内,东南坡向分布面积最广,而且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大,分布面积也将进一步的增大。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大,植被区域被不断侵占,故而呈现出1996年到2008年植被总体面积下降的趋势;而植被所在地层主要以沙镇溪组、罗惹坪组和写经寺组为主,且1996年到2008年植被所在的主要地层上的面积变化与总体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可以预计,随着植被总体面积的减小,植被在这三组地层上的面积将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植被在1200米到1400米高程,18.02。-25.58。坡度范围内,西北坡向上的分布面积最大,但是随着植被面积的减小,分布面积会出现减小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耕地的开垦,使得低高程的植被被破坏,从而造成了植被主要分布的高程偏高的现象。3、研究区水域的变化通过论文的分析,研究区水域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1996年到2008年研究区水域总体面积呈现增大的趋势;就长远情况看,随着三峡工程蓄水任务的完成,水域面积将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但是就本文所选取的时间范围来看,水域面积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在2004年到2006年水域面积出现大体不变的状态;水域面积在0米-200米高程,0。-18.02。坡度范围内,平坦坡向分布面积最大,而且随着水域面积的增大分布面积也进一步的增大。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研究区水域面积主要受三峡大坝蓄水任务的影响。综上所述,1996年到2008年间研究区出现了一系列地质环境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地质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庹瑞锐[2](2011)在《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水环境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洞庭湖是我国最着名的湖泊之一,接纳长江与湘、资、沅、澧四水,年吞吐水量近3000亿立方米,是鄱阳湖的3倍、黄河的5倍、太湖的10倍,对调节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多种功能和作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功能,又被誉为“长江之胃”。长江和洞庭湖息息相关,使得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环境影响巨大。工程运营以后,其调蓄水功能使以前的江湖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洞庭湖水文和水质等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了洞庭湖水环境。本文首先从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入手,发现随着洞庭湖区域内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其水环境问题也一一显露出来: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超标、水位下降严重、库容大幅萎缩等等,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湖区大面积缺水。通过十余次洞庭湖地区的实地考察、对比历年来水文数据、实验室检测、运用3S等技术发现,三峡工程运营后,长江经三口(松滋、藕池、太平)入洞庭湖水量减少40%,泥沙量减少85%;水体污染加剧,并模拟计算出氮临界负荷超标,具备富营养化水平;洞庭湖区域干旱频发,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湖面面积减少30%以上。针对洞庭湖缺水,湖泊水位不断下降的现状,本文引入最低生态水位概念,通过天然水位资料法、湖泊形态分析法、生态空间最小需求法三种计算方式,得出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应该控制在25米以上,估计出洞庭湖在枯水季节缺水约8亿立方米。在此基础上,本着“开源截流”的基本洞庭湖治理思想,提出水利工程建设、水体修复工程、完善政策法规、产业调整调整四大治理对策。特别是在城陵矶修建“港”“闸”一体化工程的设想,与省委省政府在松滋口建闸的设想遥相呼应,相辅相成,能有效的解决洞庭湖缺水的现状,更是将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进行研究。
徐亮[3](2011)在《基于Flex与ArcGISServer的三峡库区水环境查询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带动了GIS技术的发展,为GIS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即Web GIS技术,使得GIS更加大众化,信息共享水平更高,近而促使其扩大了应用范围。Flex是一种客户端技术,侧重于客户端信息的高效的可视化表达,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Web GIS技术在水环境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针对三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水环境综合分析的需要及存在交互性差和表现形式较单一等问题,在充分研究ArcGIS Server和Flex基础之上,开发了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的水环境查询分析系统,该系统满足了库区水环境综合分析需要,为库区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手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深入分析了ArcGIS Server体系结构和缓存机制以及服务器对象的池化和非池化,在此基础上为系统提供了高效的地图服务功能。(2)对Flex开发框架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明了Flex技术较传统的HTML具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具有支持多种数据结构模型、跨平台兼容性、可交互图表等。并通过与ESRI公司的ArcGIS API for Flex开发框架结合,实现Web GIS的开发。(3)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采用了五层体系结构构建信息系统,并探讨了库区水环境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存储策略,实现了在Oracle 10g中的一体化存储,并通过共同的字段将两者关联起来,为业务数据在空间表达上提供数据源基础。(4)部署开发环境,采用FluorineFx中间件技术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NET的通信,开发了三峡库区水环境查询分析系统,通过系统展示,证明系统界面美观,用户体验佳,交互性强,网络传输效率高等优点。
冯静,何太蓉,韦杰[4](2011)在《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库区水质变化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据国家环保部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简称三峡公报)发布的1996—2008年三峡库区的水质监测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2003年和2006年作为标志性节点,分析其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沿程干流及远坝支流乌江除2006年及嘉陵江除20042、006年外,其余年份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断面,受蓄水影响不大;近坝支流澎溪河(小江)、大宁河则受大坝壅水影响,与蓄水前相比,支流口流速减缓,甚至呈静流状态,其断面水质由1999年的Ⅱ类降为2005年开始的Ⅳ类,局部水环境趋复杂化,并且库区内"水华"现象近年有所加重。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成库后库区江段流速迅速减小,二期蓄水后库区全江段断面平均流速下降为0.17 m/s,仅为天然河道平均流速的1/4,天然河道断面平均流速的1/5,以及库区各种污染物质排放等。最后从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库区坡耕地整治以及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和法律法规等4个方面提出保护水质的措施和建议。
田莹[5](2011)在《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有效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各种大型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在众多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水污染突发事件除具备其他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特征外,也因其流域性、多类型性、多管理主体性等,对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对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大坝在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峡坝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会作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点。然而,自三峡工程建成后,给坝区水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水污染突发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是其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不同的传播渠道下,突发事件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所形成的信息缺失、信息混淆、沟通失效、决策失误,促使突发事件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演化,导致了危机的扩散和失控,衍生新的危机事件。当前,三峡坝区因其管理上呈现出流域性、多管理主体性,污染多类型性和水污染突发事件的阶段性等特征,从信息传播的正式渠道来看,在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上存在不对称和缺失的现象,导致一旦发生水污染突发事件,不仅影响预警信息的发布,对应急过程也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水污染事件的扩散和蔓延,进一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加之坝区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信息在非正式渠道传播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分析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渠道现状,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信息在不同渠道的扩散特征,从而为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的信息有效传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杨发坤[6](2010)在《从“公地悲剧”看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的长江三峡水库,水污染形势依然很严峻,其水环境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当地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破坏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从"公地悲剧"理论的角度可以有效分析库区水污染严重的原因,而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派、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摆脱"公地悲剧"的理论,亦可为走出三峡库区水污染"公地悲剧"提供路径。
王资峰[7](2010)在《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在我国学术界方兴未艾。然而从现有文献看,既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很少有从理论上深入探究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成果。结合行政学的研究成果,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应当从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即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职能部门间关系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些维度总体上反映着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需要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发现问题。民国时期(1949年以前)的流域管理体制是我国现行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机构和流域管理机构发展演变,建国后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变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1949-1978)、转变阶段(1979-1994)、深化阶段(1995-2005)、强化阶段(2006-)。从演变历史看,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力包括五个方面,即突发性流域水污染的影响、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推动、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从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看,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层级节制权威弱化、地方政府以邻为壑、职能部门争功诿过、持续改进机制缺失。在单一制国家结构下,中央与地方关系成为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主导因素。其实质是保障中央的流域水环境政策得到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原理可以从分权制和集权制两个理论视角进行阐述。前者强调地方政府相对于中央的利益独立和行为自主性,后者强调中央政府对地方层级节制的权威性。因此,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就是如何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保障中央权威的问题。就流域水环境管理而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分别代表流域局部和整体利益,亦即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这种利益冲突与我国流域水环境分级管理的体制相结合,形成政策执行阻滞机制,中央权威受到损害。为了维护中央权威,保障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提供了三类保障机制,即人事任免机制、专项转移支付机制和业务监督机制。从实践情况看,这些机制都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在流域水环境管理过程中有效维护和实现中央权威。地方政府间关系改进有助于消除流域水环境管理“公地悲剧”。其核心在于通过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机制,实现流域水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基本原理可以从竞争与合作两个视角进行阐述。前者植根于地方政府所具有的特殊利益或地方利益诉求,后者则植根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效应。利益冲突导致地方政府间竞争,政府间竞争产生负外部性,社会交易成本增加。地方政府间合作能消除负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然而从理论上看,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比合作关系更牢固;从实践看,地方政府间竞争同样能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但需要恰当的制度设计。地方政府追逐经济利益的竞争与流域水环境产权公有制结合,造成流域水环境恶化的“公地悲剧”。地方政府间竞争目标受到中央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双重制约。如果能扭转地方政府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企业式”行为,就能有效遏制流域水环境“公地悲剧”。就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地方政府间合作而言,其组织形式包括“市场签约”、“组织签约”以及二者的混合型态。在流域水环境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间合作需要相应的推动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这些组织形式和推动机制在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地方合作过程中各有优劣,互为补充。职能部门间关系改进有助于实现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综合目标。其核心在于实现政府有关部门权力和责任的恰当配置。职能部门间关系的基本原理可以从分工与协作两方面进行阐述。职能部门专业分工旨在提高效率。由于部门隔阂、特殊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旨在提高部门行政效率的分工却阻碍整体行政效率的提升。这就是专业分工悖论。部门协作是不同职能部门围绕管理目标开展的协作行动。职责边界妨碍公共管理活动共同目标的形成,部门特殊利益阻碍部门协作的进展,旨在提高整体管理绩效的部门协作非但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反而阻碍管理绩效改进。这就是结构-功能悖论。两种悖论表明,基于职责导向的部门分工与协作无法避免其固有困境。目标导向的分工协作原则能够为改进部门分工协作的效率提供新的契机。职能部门只有通过基于目标导向的组织变革,部门协作才能得到根本改进。就流域水环境管理而言,有关职能部门可分为统一监管、行业分类管理和综合调控管理等三类,彼此存在职责边界问题并形成双边垄断局面。部门特殊利益与双边垄断相结合,造成流域水环境管理分工异化,降低分工效率。职能部门的单一功能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复合目标之间的冲突表明,目标导向应成为职能部门分工的基本原则。流域水环境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协作,利益冲突和技术性限制却导致部门协作陷入困境。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部门协作动机来源包括部门利益、共同愿景和组织压力等方面。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部门协作形式包括联合发文、联合执法检查等,部门协作的协调机制包括科层协调和制度协调。无论哪种协作形式或协调机制,都各有优势和不足。管理体制开放是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持续改进的关键所在。其核心在于妥善处理政府与社会在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关系。管理体制开放的基本原理主要从官僚制、系统论等理论视角进行阐述。官僚制为应对不确定性,主张行政组织封闭,从而引发组织回应性不足的弊端。系统管理的思想和政治系统论都把行政管理体系视为开放系统,力促管理体系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本文认为管理体制改进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管理体系外部,只有实行体制开放才能为体制改进提供动力。行政管理体制开放伴随着潜在风险,这种潜在风险与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开放的风险消解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政府实行逐步开放,二是社会公众有序参与。就流域水环境管理而言,我国政府开放程度较低,降低了管理体制的回应性。在流域水环境管理过程中,制约政府开放程度的体制内部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关于社会稳定的政治权衡,二是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三是职能部门的组织惰性。推动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内部力量有三类,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我国公众参与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程度也比较低,甚至造成政治参与的畸形发展,损害政府的合法性。从实践看,制约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公众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环境污染的不确定性。推动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环保组织和利益相关者。基于对以上四方面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应当在这四个方面分别做出相应的改进。第一,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改进需要提高权威链条强度,调整地方政府利益权衡格局,坚定中央政府环境保护决心。第二,就地方政府间关系而言,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改进需要调整中央政府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竞争目标施加积极影响,以立法等手段来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第三,就政府职能部门间关系而言,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改进需要合理界定职能部门权责,推进目标导向的组织结构重塑,改进职能部门协作机制。第四,就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改进需要推进流域水环境公共治理,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进行基于开放导向的功能结构重塑和行政流程再造;同时,执政党和政府应当致力于增强公众参与意愿、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综上所述,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具有系统性、权变性和价值倾向性。我们可以结合实践和需要设计合适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存在逻辑推理不够严谨、搜集资料不够全面等问题,仍需留待将来进一步完善。未来研究的努力将主要集中于建构理论框架和开展实证研究等方面。
张帆[8](2009)在《三峡库区船运危化品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蓄水后,危化品污染事故风险加大,本文在对三峡库区船舶污染事故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峡库区船运危化品污染防治针对性对策。
朱凤艳[9](2009)在《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水体的污染的状况相当严重,重大突发性水污染公共事件频发。其中,三峡坝区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尤其是在三峡水库成库后,由于移民迁建、水库淹没等因素的影响,三峡库区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及船舶污染等排放量大,引起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的水污染问题,极有可能引发三峡坝区重大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因此,三峡坝区的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及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本文主要研究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框架的构建以及完成构建所需的政策保障,目的是将三峡坝区流域内的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用数据库技术来管理。在对三峡坝区范围内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以及该地区应急资源储备状况的调查、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多主体信息沟通的现状,试图分析研究三峡坝区水污染应急资源数据库的功能和框架模型,探讨保证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公共政策,以期望解决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中更快更准地获取应急资源的信息的问题,达到更好应对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减少损失的目的,为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规划、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且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李世刚[10](2005)在《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峡自2003年6月蓄水成库后,从三峡库区至西南重镇重庆市,600多公里的航道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以前的3000吨级提高至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对促进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三峡成库后水深、水流、气候、水面宽度、通航密度、船舶数量等的变化,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与此同时,新时期、新形势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库区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松懈,反而亟待加强。加之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一旦在库区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或污染事故,必将会危害库区乃至整个长江干线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库区的生态环境,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甚至在国内外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确保库区水上交通安全,是交通部和长江航运各级管理部门非常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研究结合国家对于应急工作的最新要求,对长江沿线特别是库区水域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制订出了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构建了一个事前有效预防,事中快速处置,事后妥善处理库区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框架。 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三峡库区安全应急工作的现状。第二章是对国家安全应急工作预案体系的现状分析,明确了国家对于安全应急工作的要求,得出了建立库区应急体系的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对库区水上交通现状与通航环境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三峡成库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第四章对库区水域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列出了库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了造成各类事故的内在原因。第五章为库区应急资源调研与分析,全面统计了库区现有可利用的应急资源。第六章提出了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的结构及职责。第七章介绍了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体系的构成实体及功能。第八章是安全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为相关部门编制有关应急分预案提供了参考标准。第九章介绍了培训与演习方面的要求。
二、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及其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及其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库区蓄水期间巴东段地质环境变化信息提取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巴东地区地质环境变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主要数据介绍 |
§2.1 三峡库区总体地质情况介绍 |
2.1.1 地层岩性 |
2.1.2 地质构造 |
2.1.3 新构造运动 |
2.1.4 地形地貌 |
§2.2 研究区介绍 |
§2.3 数据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巴东新县城与巴东组地层的关系 |
§3.1 巴东新县城所在地层 |
§3.2 巴东组地层地质属性 |
3.2.1 巴东组地层的发育特征 |
3.2.2 巴东地区巴东组地层的空间变化 |
§3.3 巴东新城与巴东组地层的博弈关系 |
3.3.1 巴东城区所处地层地质环境分析 |
3.3.2 巴东城区范围内斜坡/滑坡发育状况 |
3.3.3 巴东城区与巴东组地层的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的变化规律 |
§4.1 巴东地区人口变化 |
4.1.1 三峡库区及巴东县人口规模变化 |
4.1.2 三峡库区及巴东县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变化 |
§4.2 巴东县地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
4.2.1 长时间序列的巴东地区地质环境变化信息的提取 |
4.2.2 巴东地区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分类数据结果 |
4.2.3 研究区各分类之间的关系 |
§4.3 巴东县地质环境变化与巴东县人口的关系 |
4.3.1 城市面积变化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4.3.2 研究区城镇分类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4.3.3 研究区耕地分类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4.4 研究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层属性之间的关系 |
4.4.1 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数据与地层数据叠加 |
4.4.2 研究区内各分类类型在不同地层中的分布特点 |
4.4.3 研究区内各分类类型与不同地层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其它地质因素的关系 |
§5.1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高程因素的关系 |
5.1.1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高程因素关系的提取 |
5.1.2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随高程增加面积变化的规律 |
5.1.3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高程的相关性分析 |
§5.2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因素的关系 |
5.2.1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因素关系的提取 |
5.2.2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随坡度增加面积变化的规律 |
5.2.3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向因素的关系 |
5.3.1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向因素关系的提取 |
5.3.2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随坡向不同面积变化的规律 |
5.3.3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水环境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洞庭湖水环境及其问题 |
1.1 水环境 |
1.2 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及危害 |
1.2.1 富营养化 |
1.2.2 重金属污染 |
1.2.3 生物多样性降低 |
1.3 水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1.3.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1.3.2 水环境问题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洞庭湖概况 |
2.1 洞庭湖地理位置 |
2.2 洞庭湖及其水系 |
2.3 洞庭湖地质地貌 |
2.4 洞庭湖气候特征 |
2.5 洞庭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 |
2.6 洞庭湖水质 |
2.7 洞庭湖自然资源 |
2.7.1 农业、工业资源 |
2.7.2 洞庭湖湿地资源 |
3 洞庭湖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国内外湖泊水环境治理现状 |
4.1 发达国家湖泊水环境治理案例分析 |
4.2 发展中国家湖泊水环境治理成功案例 |
4.3 我国湖泊水环境治理 |
5 国内外湖泊治理对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的启发 |
5.1 洞庭湖水治理要上升到国家层面 |
5.2 洞庭湖水治理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
5.3 洞庭湖水治理要利用和保护并举 |
5.4 洞庭湖水治理要内外兼修 |
5.5 洞庭湖的治理要尊重生态规律 |
5.6 洞庭湖水治理要尊重湖泊规律 |
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 |
6.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6.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水环境的影响 |
1 三峡工程概述 |
1.1 三峡工程是一项伟大的防洪工程 |
1.2 三峡工程是一项利民的水电工程 |
1.3 三峡工程是一项拉动经济的航运工程 |
2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的水文影响 |
2.1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长江来水量的影响 |
2.2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长江来泥沙量的影响 |
2.3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枯水期水位的影响 |
3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地区降雨量和地下水分布的影响 |
3.1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地区降雨量的影响 |
3.2 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地下水的影响 |
4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体污染物的影响 |
4.1.1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
4.1.2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
4.2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湖面的影响 |
4.3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湿地面积的影响 |
4.4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5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
5 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水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 |
5.1 直接影响 |
5.2 间接影响 |
5.3 其他原因 |
第三章 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
1 遵循科学发展观理论 |
2 遵循生态学原理 |
3 遵循"库"与"湖"对接的治理原则 |
3.1 国家战略原则 |
3.2 系统规划原则 |
3.3 有效性原则 |
第四章 洞庭湖水环境治理对策建议 |
1 水利工程: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
1.1 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 |
1.1.1 天然水位资料法 |
1.1.2 湖泊形态分析法 |
1.1.3 生态空间最小需求法 |
1.1.4 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讨论 |
1.2 "开源"工程 |
1.2.1 松滋口建闸前期工作启动 |
1.2.2 三口建闸的几点思考 |
1.2.3 澧水引江灌湖、华容河引江灌湖 |
1.2.4 洞庭湖及四水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 |
1.3 "截流"工程:城陵矶"港""闸"一体工程 |
1.3.1 改造城陵矶港口的必要性 |
1.3.2 建设城陵矶闸的紧迫性 |
1.3.3 城陵矶"港""闸"一体工程的可行性 |
1.3.4 城陵矶"港闸一体化工程"与"四水"建闸的比较 |
2 水体修复工程 |
2.1 洞庭湖生态浮岛建设工程 |
2.2 洞庭湖滨岸带植物修复工程 |
3 政策法规: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
3.1 大力扶持洞庭湖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
3.2 完善洞庭湖水环境治理财税金融政策 |
3.3 水利工程项目支持政策 |
3.4 以法律的威胁力作为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的保障 |
4 产业调整: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的经济支柱 |
4.1 调整产业布局的新形势 |
4.2 产业调整的新思路 |
4.3 产业调整的新举措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Flex与ArcGISServer的三峡库区水环境查询分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峡库区概况 |
1.1.2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 |
1.1.3 三峡库区水环境问题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综述 |
1.3.1 水环境信息系统 |
1.3.2 Web GIS发展状况及在水环境中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ArcGIS Server平台研究 |
2.1 ArcGIS Server简述 |
2.2 ArcGIS Server体系结构 |
2.3 ArcGIS Server服务器管理 |
2.3.1 GIS服务类型 |
2.3.2 服务器对象的管理方式 |
2.3.3 地图缓存机制 |
第三章 Flex技术研究 |
3.1 Flex概况 |
3.2 Flex应用构成 |
3.3 Flex框架模型 |
3.3.1 MXML语言 |
3.3.2 ActionScript |
3.3.3 Flex类库 |
3.4 Flex关键技术研究 |
3.4.1 Flex通信方式 |
3.4.2 Flex事件机制 |
3.4.3 Flex安全机制 |
第四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系统需求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设计原则 |
4.2.2 系统体系结构 |
4.2.3 系统功能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监测数据组织 |
4.3.3 数据建模 |
4.3.4 空间数据存储 |
4.4 创建GIS服务 |
4.4.1 地图切片生成 |
4.4.2 服务管理与发布 |
第五章 三峡库区水环境查询分析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1.1 系统开发平台 |
5.1.2 系统环境部署 |
5.2 系统关键功能实现 |
5.2.1 系统身份认证 |
5.2.2 图表交互 |
5.2.3 坐标转换 |
5.2.4 鹰眼图 |
5.2.5 地图空间查询 |
第六章 系统运行 |
6.1 系统运行环境 |
6.2 系统主页 |
6.3 GIS基本功能 |
6.4 水环境专题模块 |
6.5 污染负荷专题模块 |
6.6 富营养化专题模块 |
6.7 系统特点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加的工作和科研项目 |
(4)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库区水质变化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质评价标准、项目和方法 |
2 库区干支流水质变化分析 |
2.1 干流水质变化分析 |
2.2 支流水质变化分析 |
2.3“水华”监测结果分析 |
3 库区干支流水质变化的原因分析 |
3.1 水流流态变化的影响 |
3.2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
3.2.1 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及其影响 |
3.2.2 工业废水排放及其影响 |
3.2.3 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 |
3.2.4 船舶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
3.2.5 水土流失的影响 |
4 水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
4.1 调整产业结构, 切实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
4.2 加强陡坡耕地整治, 切实减少进入水库泥沙 |
4.3 建立并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 加强水功能区水环境监测 |
4.4 完善法律法规, 强化执行力度 |
(5)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有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2 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传播 |
2.1 水污染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
2.2 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模式 |
2.3 水污染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双重传播渠道: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例 |
2.4 信息驱动下的突发事件演化 |
3 国外环境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实践探索 |
3.1 完整的信息传播体系 |
3.2 发达的媒体传播机制 |
3.3 重视学校教育和非政府组织参与 |
3.4 有效的公众信息传播行为 |
4 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 |
4.1 三峡坝区水质安全现状 |
4.2 三峡坝区水资源管理的行政结构及其信息流程 |
4.3 三峡坝区的社会结构与信息的非正式传播渠道 |
4.4 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渠道存在的问题 |
5 基于小世界网络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模型 |
5.1 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行为的网络分析 |
5.2 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行为的模型构建 |
5.3 参数含义 |
5.4 评价指标 |
5.5 模型结果分析 |
6 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有效传播对策 |
6.1 建立健全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法律法规体系 |
6.2 建立跨流域的环境管理体制 |
6.3 健全基于广泛覆盖的信息传播载体 |
6.4 公众应急能力的培育与应急知识的推广 |
6.5 做好坝区公众的信息引导工作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从“公地悲剧”看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库区水污染现状分析 |
(一) 库区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处理设施不足 |
(二) 水库两岸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处理率低 |
(三) 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广泛, 治理难度大 |
(四) 库区船舶流动污染量加大, 对水质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
(五) 库区上游区域污染严重, 源头治理缺乏 |
二、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公地的悲剧 |
(一) “公地悲剧”理论简介 |
(二) 三峡库区水污染——“公地悲剧”理论的分析 |
三、摆脱三峡库区水污染公地悲剧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强统一领导和部门协调, 明确权责, 实行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 |
(二) 加大库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 |
(三)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 多方筹集资金, 保障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 |
(四) 完善环境法制建设, 依法保护库区生态环境 |
(五) 加强库区居民的生态环境教育, 鼓励公众参与库区环保 |
(7)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背景、意义、创新及难点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创新与难点 |
0.2 研究范围界定 |
0.2.1 流域水环境 |
0.2.2 流域水环境管理 |
0.2.3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 |
0.3 研究文献综述 |
0.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0.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0.4 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结构 |
0.4.2 研究方法 |
第1章 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
1.1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 |
1.1.1 民国时期(1949 年前) |
1.1.2 起步阶段(1949-1978) |
1.1.3 转变阶段(1979-1994) |
1.1.4 深化阶段(1995-2005) |
1.1.5 强化阶段(2006-) |
1.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力 |
1.2.1 突发污染影响 |
1.2.2 高层领导重视 |
1.2.3 地方关系变化 |
1.2.4 政府职能转变 |
1.2.5 社会公众成长 |
1.3 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弊端 |
1.3.1 层级节制权威弱化 |
1.3.2 地方政府以邻为壑 |
1.3.3 职能部门“九龙治水” |
1.3.4 公众参与举步维艰 |
第2章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
2.1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维度 |
2.1.1 分权理论和中央与地方关系 |
2.1.2 集权理论和中央与地方关系 |
2.1.3 地方积极性与中央权威 |
2.2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政策执行过程 |
2.2.1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利益冲突 |
2.2.2 流域水环境的地方分级管理 |
2.2.3 流域水环境政策执行阻滞机制 |
2.3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权威保障机制 |
2.3.1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人事任免机制 |
2.3.2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机制 |
2.3.3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业务监督机制 |
第3章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地方政府间关系 |
3.1 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理论维度 |
3.1.1 特殊利益与地方政府间关系 |
3.1.2 外部效应与地方政府间关系 |
3.1.3 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效应 |
3.2 流域水环境管理与地方政府竞争 |
3.2.1 地方竞争与流域水环境恶化 |
3.2.2 地方竞争和公众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参与 |
3.2.3 地方竞争和中央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态度 |
3.3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地方政府合作 |
3.3.1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地方政府合作形式 |
3.3.2 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合作的市场机制 |
3.3.3 流域水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合作的科层机制 |
第4章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间关系 |
4.1 职能部门间关系的理论维度 |
4.1.1 部门分工与行政绩效 |
4.1.2 部门协作与管理目标 |
4.1.3 目标导向与组织变革 |
4.2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部门分工与整体目标 |
4.2.1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分工 |
4.2.2 特殊利益与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职能分工 |
4.2.3 目标导向与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职能分工 |
4.3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整体目标与部门协作 |
4.3.1 部门差异与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部门协作 |
4.3.2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部门协作动机 |
4.3.3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部门协作形式与机制 |
第5章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程度分析 |
5.1 管理体制开放的理论维度 |
5.1.1 官僚制与组织封闭倾向 |
5.1.2 系统论与管理体制开放 |
5.1.3 管理体制开放及其风险 |
5.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过程中的政府 |
5.2.1 低度开放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 |
5.2.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内在制约 |
5.2.3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内部力量 |
5.3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过程中的社会 |
5.3.1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低度公众参与 |
5.3.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社会制约 |
5.3.3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社会动力 |
第6章 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改进思路 |
6.1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改进途径 |
6.1.1 提高权威链条的强度 |
6.1.2 调整地方政府的利益格局 |
6.1.3 强化中央的环境保护决心 |
6.2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地方政府间关系改进方向 |
6.2.1 调整中央政府的导向作用 |
6.2.2 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
6.2.3 规范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 |
6.3 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职能部门间关系改进途径 |
6.3.1 界定部门职责 |
6.3.2 重塑组织结构 |
6.3.3 改进协作机制 |
6.4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开放的改进方向 |
6.4.1 公共治理与持续改进 |
6.4.2 开放导向的政府变革 |
6.4.3 体制开放与社会成长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系统性 |
7.1.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权变观 |
7.1.3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的价值取向 |
7.2 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研究的拓展 |
参考文献 |
访谈记录列表 |
访谈记录选摘 |
致谢 |
(9)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2 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概述 |
2.1 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概述 |
2.2 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概念和分类 |
3 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构建必要性分析 |
3.1 三峡坝区水污染形势严峻 |
3.2 应急资源储备机制不健全 |
3.3 应急资源信息管理手段落后 |
3.4 应急管理中多主体信息沟通困难 |
3.5 构建应急资源数据库的意义 |
4 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功能分析 |
4.1 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流程 |
4.2 数据库任务分析 |
4.3 数据库功能分析 |
5 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框架设计 |
5.1 数据信息处理流程 |
5.2 数据库涵盖范围 |
5.3 基础信息库 |
5.4 应急资源管理对策库设计 |
6 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构建的多维政策保障 |
6.1 强制性政策 |
6.2 约束性政策 |
6.3 激励性政策 |
6.4 支撑性政策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应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长江干线应急工作现状分析评价 |
1.3.1 长江干线现有应急组织机构 |
1.3.2 三峡库区应急现状 |
1.3.3 三峡库区航运发展形势对应急工作的要求 |
1.3.4 长江干线及三峡库区应急现状评价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国家安全应急工作预案体系现状分析 |
2.1 国家对应急工作的政策与要求 |
2.1.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2.1.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 |
2.1.3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
2.2 交通部制订的部门预案 |
第3章 三峡库区水上交通现状与通航环境分析 |
3.1 库区运输船舶种类及分布 |
3.2 库区港口、码头分布 |
3.3 库区船舶密度统计分析 |
3.4 库区水文与气象情况 |
3.4.1 水文 |
3.4.2 气象 |
3.5 库区航道及通航情况 |
第4章 库区水域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
4.1 船舶交通事故统计与分析 |
4.2 船舶污染事故统计与分析 |
4.3 库区自然灾害 |
4.4 三峡船闸和大坝通航安全问题 |
第5章 库区应急资源调研与分析 |
5.1 三峡库区应急搜救机构 |
5.2 库区社会应急资源 |
第6章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结构及职责 |
6.1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 |
6.2 建立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指导思想 |
6.3 建立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原则 |
6.4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工作原则 |
6.5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 |
6.6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分级原则 |
6.6.1 特大突发事件-(Ⅰ级) |
6.6.2 重大突发事件-(Ⅱ级) |
6.6.3 较大突发事件-(Ⅲ级) |
6.6.4 一般突发事件-(Ⅳ级) |
6.7 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
6.7.1 应急领导机构 |
6.7.2 应急指挥机构 |
6.7.3 应急日常运行管理机构 |
6.7.4 应急总指挥 |
6.7.5 应急值班员 |
6.7.6 现场指挥(员) |
6.7.7 应急专家组 |
6.8 指挥框架 |
6.8.1 指挥与协调 |
6.9 运行机制 |
6.10 联系制度 |
第7章 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实体及功能 |
7.1 构成本体系的单位 |
7.2 本体系的实体构成模块图 |
7.2.1 事故预防体系 |
7.2.2 支持保障体系 |
7.2.3 应急处置体系 |
7.2.4 善后处置体系 |
第8章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8.1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8.1.1 制定应急预案的总则 |
8.1.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
8.1.3 预警和预防机制 |
8.1.4 突发事件的险情分级与上报 |
8.1.5 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
8.1.6 后期处置 |
8.1.7 应急保障 |
8.1.8 附则 |
第9章 培训与演习 |
9.1 培训 |
9.2 演习 |
9.2.1 演习目的 |
9.2.2 演习内容 |
9.2.3 演习组织单位 |
9.2.4 演习要求 |
9.2.5 应急演习保障方案 |
9.2.6 参演船舶须知 |
9.2.7 参演人员须知 |
9.2.8 海事驻船协调人职责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及其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库区蓄水期间巴东段地质环境变化信息提取及分析[D]. 于宪煜.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1)
- [2]三峡工程运营后对洞庭湖水环境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庹瑞锐.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4)
- [3]基于Flex与ArcGISServer的三峡库区水环境查询分析系统研究[D]. 徐亮. 中南大学, 2011(01)
- [4]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库区水质变化及对策分析[J]. 冯静,何太蓉,韦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5]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事件信息有效传播研究[D]. 田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6]从“公地悲剧”看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J]. 杨发坤.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6)
- [7]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D]. 王资峰. 中国人民大学, 2010(11)
- [8]三峡库区船运危化品污染防治对策研究[A]. 张帆. 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9]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构建研究[D]. 朱凤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10]三峡库区水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研究[D]. 李世刚.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