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近求远不如求己

舍近求远不如求己

一、舍近求远, 不如反求诸己(论文文献综述)

赵津[1](2021)在《杭州西湖环湖公园景观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机交互逐渐撼动真实互动的必要地位,如何平衡虚实活动以缓解由使用者过度沉溺虚拟媒介所引发的系列社会问题值得关注。虚拟活动设计中对“激励”的应用可为真实活动的重要载体——“景观空间”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考维度。本研究从组织行为学的激励视角对景观激励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杭州西湖环湖游线上的七个公园(湖滨公园、孤山、曲院风荷、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雷峰夕照、柳浪闻莺)为研究范围,以微博签到页点评数据、GPS位置数据、问卷调研数据和实地踏勘资料为主要基础数据,从景观激励变量、环西湖公园体系景观激励机制、典型公园针对不同类型游憩者的景观激励机制三方面逐层展开对景观激励的研究:(1)根据各公园微博签到页词频统计结果与问卷调研结果,从“公园”尺度对景观激励变量进行总结,归结了各变量的激励显着性、适用性及对应的个体需求,发现在公园设计管理中抓住少数重点景观激励变量即可实现极具成效的激励,当景观激励变量对应的个体需求已被充分满足时,其激励效用将减弱,并向“维续该变量现状”的保健变量转变。(2)通过Python构建网评数据专业指标评分模型,对七个公园各指标层级精细打分,从季节性偏向、时段偏向、指标偏向三个维度对各公园使用现状进行系统评价并提出优化方向。继而由“公园”尺度向“公园体系”尺度推进,发现在环西湖公园体系中,七个公园在满足各自作为独立公园的保健前提下,分头承担起公园体系不同维度下的激励角色,实现体系内激励要素的动态流转,恰当满足个体需求的同时营造错失感,从而持续激励游憩者前往环西湖公园体系。(3)根据七个公园的评价结果,选择激励显着且具普适性的曲院风荷为典型公园进行GPS发放,以年龄为参考将游憩者划分为中青年、家庭和中老年三个类型,通过各类型游憩者的GPS位置数据和问卷结果,从游憩概况、空间使用频率、空间使用深度等方面总结典型公园针对不同类型游憩者的激励空间及相应空间要素特点,发现如欲对某类型游憩者产生显着激励,往往需进行多项针对该类型游憩者的激励要素、保健要素配套。进而结合实地调研归理各类型游憩者的游憩行为特点和对应景观激励机制。

秦洁[2](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马海旺[3](2020)在《《朱子语类·训门人》篇修养工夫研究》文中提出修养工夫历来是中国哲人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别于其他哲人的主要标志,《训门人》中的修养工夫是朱熹晚年思想的代表,其内容构成一个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完整系统,是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具体展现。学界关于《训门人》的研究,多以之作为朱熹修养工夫的素材资料,没有将其看成一个完整的工夫系统,忽视了其作为独立意义哲学文本的价值。以《训门人》篇为主要依据文本,对朱熹晚年修养工夫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其理论的实践指向与具体落实。在《训门人》中,修养工夫经由三个层面展开:涵养工夫属于内在的修养方法,是为了解决人心中理性意识的主宰问题,以为外向的格物穷理准备主体条件,朱熹吸收李延平的静坐思想,以之作为初学者收敛身心的入门工夫,但又看到纯任静坐的弊端,提出涵养应该以持敬为主,面对“持敬”工夫在流衍过程中出现的弊病,到了晚年朱熹更加推重“克己”工夫,以之作为“持敬”工夫的补充;读书是格物穷理最重要的工夫,古代典籍是圣贤思想的凝结,代表了天理的精义,通过读书不仅能够承继道统之传,也是穷究义理最有效的方法,经由对义理的涵泳,也可以起到涵养身心的作用,朱熹的读书方法通过其对读书态度、原则和要求的应机设教而实现;躬行践履是对“知”的“行”,是读书穷理的归宿与落实,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从而体认人伦日用处的“礼”即为“天理之节文”,从而自觉践履之,躬行践履需要从人伦日用处下手,同时亲身实行与讲谈论议也不可偏废。朱熹善于因材施教和因病下药,他会根据门人不同的气质与病痛给出不同的修养方法,但从原则上来看,朱熹的修养工夫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涵养心性、读书明理和处事践履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涵养工夫是为了使此心自作主宰,以便能更好地为读书明理准备主体条件,读书所明之理即是天理,天理本具在内心之中,又散布在人伦日用之内,在人伦日用处体会到天理的生生不息,也就实现了“即世间而出世间”的超越。朱熹由论证生活的意义,进而探索人生的价值,完成了从“以身体道”到“修己治人”转变,反映了儒者不同于佛老的入世关怀与时代担当。《训门人》中涵养心性、读书明理和以身体道的修养工夫,是朱熹人生价值理想的具体展开,体现了《训门人》所具有的道德指向,这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方面,德性人生是朱熹对所有人的期许,他认为为学应该以“学为圣贤”为目的,但又认为圣贤难为,要求门人以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醇儒之道自勉,去除自身私欲以保存天理,使人心与道心合而为一,如此也就实现了超凡入圣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命人生是朱熹对儒者的要求,他秉承儒家“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的传统,认为儒者在国家层面应该以重建秩序为抱负,在社会层面应该以化民成俗为己任,由德性人生到使命人生,是朱熹由内圣而外王思想的体现。

秦北[4](2020)在《归心》文中研究表明叶明义飞机从纽约起飞的时候,叶明义还在想,也许北美的原住民真是从亚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地面的物体在舷窗里变小,化作线条和网格,还有不规则的色块。陆地的模样越来越像显微镜下他钻研了一辈子的半导体芯片。陆地与半导体本来也是同质的。岩石、沙砾里富含的硅元素,提纯,生长成单晶硅棒,再

刘强[5](2019)在《尽己待人,推己及人——“四书通讲”之忠恕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夫子传道任何伟大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无不涉及对形上之"道"的终极追问,也都会面临一个"弘道"和"传道"的问题。作为春秋末期最大的学术思想共同体,孔门或者孔子学派尤其重视对"道"的探求,关注"道统"及"文脉"的赓续。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非常深刻地揭示了"道"与"人"的内在关系。春秋时郑国贤相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子产以远近衡量"天道"与"人

尹永佩[6](2018)在《太极拳“法”“理”研究 ——以道文化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太极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太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命脉,泽被后世,万古传扬。太极拳理精法密,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逐渐呈现复杂化的趋势,致使习练者“毕生不能穷其数,历世不能尽其法”。大道一统,万法归宗。本研究以中国传统“道文化”为背景,自上而下俯视整个太极拳文化体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太极拳法理体系进行建构性阐释。本研究首先从根源上梳理中国传统道文化的起源,寻找太极拳的母体特征。再分别从道、儒和释三家文化的演变中求同存异,归纳三家文化体系中的共通领域,总结太极拳与儒、释、道三家文化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道家、儒家、禅宗及三教趋同形成的宋明理学,都是中国道文化的延续。太极拳理论根源于中国传统道文化,并深受儒、释、道和理学思想的影响,太极拳理论与儒、释、道和理学一脉相承,皆以本体之道为终极旨归。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不能脱离孕育其成长的母体道文化。结合中国道家理论学说,挖掘太极拳思想的逻辑起点。太极拳思想与道家文化一脉相承,太极拳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与道家之“道”息息相关,太极拳运动彰显着“道”的特征特性。《道德经》微言大义,用五千字简明扼要的阐述了深刻的哲理,与太极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太极拳理论形成的根源。道家主张消融自我、以道为尊,具有广大的包容性。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太极拳理应具备超越性的思想境界,淡化师承关系、超越门户之见、开启智慧之门。老子三宝对太极拳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太极思想的精髓所在,保持内心的慈爱、节俭和无为不争是太极拳的基本思想。通过对太极拳“法”的本质内涵进行应然性分析,先以法无定法、万法归一、以法合道为宗旨,分别从太极拳拳法、功法和心法三个方面论述太极拳法的本质功能,再以太极无法、无法即法为终极旨归,论述太极拳的超越之境。太极拳“法”不具有本体属性,是明理、证道的工具。太极拳的本体是道,终极目标是返本归元,实现“拳道合一”,所以,太极拳法形式虽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谓殊途同归。太极拳“法”虽为“证道”的途径,但法无定法,执着于“法”,必然会陷入“见指不见月”的“无明”困境。研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论述“理”的本质,并借助“道、气、心、性”等哲学概念来解析“理”的本质内涵,进一步对太极拳“理”进行实证研究。“理”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命题,具有本体属性。理即太极,太极即一,表现为阴阳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太极之“理”超越了事物发展规律的本义,具有哲学内涵,是一种本体的存在。太极拳之“理”与“道、气、心、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道、理、心、性、气”层次不同,但实为一体,一气贯通。太极即“一气流行”的中和状态,形而上之“理”是太极拳法理体系的核心,学拳先明理,明理才能达意,练习太极拳不可不明太极之理。太极拳之“理”不是玄之又玄的抽象符号,而是在实践中可以觉知的一种内在体验,即心无所住的明觉状态。最后,对太极拳法理体系进行建构性阐释。太极拳体系可划分为“道”、“理”、“法”、“术”四个层面,“气”是贯通太极拳法理体系的桥梁和媒介。“道”生“理”,“理”生“法”,“法”生“术”,由术及道,术道融合。即由虚无始,以虚无终,无中生有,有复归无。学拳先明“理”,“理”能生万“法”,万“法”归一“理”,“术”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太极拳以明“理”、证“道”为终极旨归,不可执着于一“法”一“术”上。厘清太极拳法理体系之逻辑关系,对太极拳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周国斌[7](2018)在《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文中研究指明“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教育行政体制中,市县教育局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也可以说“一位好教育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基层教育实践场域中的关系十分复杂,关涉各方利益,教师、家长、教育行政人员等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习性,有自身的利益诉求,教育场域中的博弈相当激烈。作为教育政策落实落地的主要执行者,教育局长所处的教育场域十分复杂。一个具有执行力的教育局长,要具有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情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容、执行程序作一定程度的变通,灵活性、创造性地执行教育政策,保证教育政策落实落地。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局长遵循的是现实教育场域中的实践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遵循着自身独特的逻辑。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是其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本论文研究教育局长的理论视角。本论文以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理论工具,以L省A市L教育局长为个案,对教育局长这一实践主体和教育局这一实践场域进行了白描,从内场域、外场域和综合场域三个方面,以叙事的方式,分析了其在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中展现的“日用而不自知”的实践行动,描述教育局长复杂艰巨的日常工作和生存状态,客观呈现了教育局长的具体实践逻辑样态,对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内涵、表征形式、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教育局长实践背后的实践逻辑,进而改进教育局长的实践,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包括象征性语言、实践策略和路径依赖,具有关系的复杂性、结构的生成性、行为的情境性、选择的优先性、风格的稳定性的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主观因素、现实因素、专业因素、潜在因素几方面。教育局长实践逻辑具有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和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的价值,其局限性表现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工具理性的泛滥和角色转换困难。生成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策与策略相结合,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构建教育局长实践逻辑,要保持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个人与他者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谭延庚[8](2018)在《心以明善,伪以成善 ——荀子人性论新探》文中提出人性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议题。关于荀子的人性论,前人较少细致地讨论“心”和“伪”在成就人、达到善之中的相关作用,论文就以这两个概念为线索尝试阐明荀子人性论的哲学内涵。回顾儒家人性论的历史,孟子的“性善论”在唐宋以后成为儒家正统,但近代以来却受到了自然科学世界观和功利主义的剧烈冲击,其内在的原因在于,以“性善论”为代表的儒家人性论具有“先验人性论”的性质。以此为参照,荀子的人性论命题“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性恶”的先验预设,也有“化性起伪”的后天“成性说”,后者认为人的德性和本质形成于主体自我塑造的过程。内在地看,心不是静止的先验本体,而是在自我运动的过程中趋善:先是接受“性”的灌注(好利),而后受情的推动(恶其乱),进而自反而求善(中理)。这为克服儒家人性论的先验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儒家人性论的复兴要求重新回答“善何以可能”或如何“明善”的问题,荀子的人性论是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善何以可能?真正自由的道德行为是自愿与自觉的统一。善基于意志的自由,如果行为并非出于自愿,则不具有道德价值;而道德行为如果不出于自愿,就不是自由的。荀子指出,心是“神明之主”,“出令而无所受令”,肯定人拥有意志自由,由此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的地位。同时,要求“心不可不知道”、“心之所可中理”,要自觉地去认识、遵守客观的规范,并在迁化自然本性的过程中使人性化善和趋于理想,这是理性的自觉。此外,明善还要求阐明“善”与“情”的关系。荀子提出“礼义文理”以“养情”。养“情”即长养人的感性需求,其中既包括基本的需求如生存、富裕、安逸,也涉及高级的精神需求如道德情操、艺术等。在荀子看来,制定道德伦理规范(礼)的基本目的和出发点是感性需求的合理满足,理性的运作(别)服务于这个目的,所谓“礼者养也。……既得其养,又好其别”,善是“情”(感性原则)和“理”(理性原则)的统一。特别是“礼”以“养心”、“养诚”、“养安”、“养其德”等道德情操,表明善与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总而言之,自由的道德理想意味着知、情、意的统一和全面发展,荀子“以心明善”。道德理想的实现不是封闭于自我之内的意识活动,而是受感性之情推动的实践创造,这就是“伪”。“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在荀子哲学中的意义应当予以必要的澄清。以往释“伪”为“人为”,存在过于宽泛和不具正面价值的问题,不能体现“伪”与“善”的紧密关联,也不符合荀子对“伪”的界定。根据新近的考证,“伪”不只是“人为”,还是“心为”,即出土文献中的“悉”字。这一解释与“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的界定吻合。“伪”是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将自由理想作用于自然和人伦关系,以形成合于道的思虑和行动之后天本性的自我教化活动。因此,“伪”兼知行,既从属于心,又是客观的实践活动以及文化创造的结果即礼乐之伪。一方面,荀子以心明善,另一方面,对“伪”的强调构成了荀子哲学更为重要的根本特征,这就是“伪以成善”。从心伪关系看,虽然伪从心,但心并非先天既成的完满实体,而是“自成”于习伪活动之中。“伪”指向现实的世界和人伦关系,它们是自由理想的实现所依赖的为我之物。没有世界,人心不过是无,心的充实和发展依赖于“伪”。因而“伪”对于“心”和“知”具有优先性。人通过后天之“伪”即个体的自觉努力和礼乐的学习实践,在与他人的共在之中成就理想的自我,这构成了“成善”的必然途径。理想人格的培养就是通过“伪”不断地迁化本性以向善的自我塑造过程,而礼乐的引导作用为这一过程提供了现实的感性力量。礼乐起于圣人之伪,是人道之极。从“伪”来看,“礼”并非“由外铄我者”,而是人的道德理想在现实中的展开,是内外的交融。礼乐之起,源于圣王“恶其乱”之情,对“乱”的忧虑之情和“治”的向往之情构成了制礼、作乐的源始动力。而礼乐之所以能够感化人心,使之从本然向理想转化,就在于礼乐作为现实的力量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塑造着人的社会本性,“化性”因此成为可能。礼乐既是人的自由理想的展开,同时也隐含着限制自由的可能,而避免教条化的途径就是不断回到儒家所坚守的人道原则上以对礼乐加以损益。

陈勇[9](2017)在《王夫之诗学考论》文中研究表明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在诗学领域的成就甚为突出。其诗学传布、接受和研究的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1692年至1911年,为其诗学着述的保存、刊印和渐次传布时期;1912年至1977年,为其现代学术研究初期;1978年至2000年,为其蓬勃发展期;本世纪以来,为综合深化期。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反思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与理论相结合、文本细读和整体观照相结合、三维立体的考察等综合方法,从而展开本课题的论述。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考”,主要探究王夫之诗学的文献及体例。王夫之诗学着述基本上贯通了整个文学史,该编对其主要的诗学着述《诗广传》、《诗译》、《楚辞通释》、“夕堂永日”系列、《南窗漫记》,以文献学和文体学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考察。《诗广传》属于外传体,其对《诗》篇本义的理解参酌于汉、宋《诗》学之间,大部分篇章依据《诗序》、《毛传》、《孔疏》、《郑笺》的说法,少数篇章采纳了《诗集传》。《诗广传》读《诗》方法就是“兴观群怨”,其理论渊源可溯及《韩诗外传》,直至《论语》中孔子和弟子言诗的理念。《诗译》是连接《诗经》与后世诗歌的一座桥梁。或以后世诗歌与《诗经》相贯通,揭示诗歌艺术的渊源与本质;或以《诗经》为参照理解后世的诗歌,论述诗歌观念和技艺的发展变化;其论《诗》的方式与明代的《诗》学之间既有会通也有差异。《楚辞通释》篇目取舍与分节立释的标准,与以往经典的注本如《楚辞章句》、《楚辞集注》均有不同;其着述逻辑具有通贯性,并注重文学性阐发;在所有《楚辞》的注本中,《通释》最具“了解之同情”,当然也存在以今释古且忽视古今之别的问题。“夕堂永日”系列,主要包括王夫之对《诗经》以后诗歌的选、评、论三个部分,从成书过程和命名含义而言,三者应具有不同的批评功能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选”意在取舍褒贬,“评,”意在品赏衡鉴,“论”意在理论概括,“选”与“评”对“论”具有支撑作用,“论”对“选”与“评”具有统摄性质。“夕堂”系列的成书,与宋明以来盛行的诗歌评选之风密切相关。《南窗漫记》一书,记述了其学诗、作诗及与师友相互赠答的情况,对了解其诗学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下编为“论”,主要探究王夫之诗学的思想与方法。王夫之治学又有很强的融贯性,其诗学融摄了《易》学、佛学的思想与方法。诗学与《易》学贯穿了王夫之学术生命的始终,其“兴观群怨”的诗学命题就蕴含着“由用以得体”、阴阳交相为益的《易》学思想。“情景”理论中“相为珀芥”、互藏其宅”、“唯意所适”等说法则直接源于《易》学的经典着作。“诗有生气如性之有仁”、“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等批评观念皆能以《易》学理论加以解释,在最终的价值取向上,其诗学与“生生之仁”的《易》学思想具有一致性。王夫之将唯识学现量的概念引入诗学,其“现量”诗说包涵者“即景会心”、“身历目见”、“貌其固有”、“磕着即凑”、“独至之情”等多层丰富的批评意义。就“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之间的歧异,不仅要参照于玄奘、窥基所传的唯识学,更要注意宋代以来性相相融的佛学思潮。但二者之间的根本矛盾不可调和,唯识学的现量追求的是无生无灭的圆成实性,而王夫之诗学藉现量观念体悟的是天地大化的生生不息。王夫之诗学明确表现出“贵现贱比”的倾向,然而佛学“比量”的含义可以弥补其学诗层面论说的缺失。

薛建立[10](2017)在《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视“心外无物”为阳明心物思想的本质表述,试图去呈现这一思想的内在理路,并评述其意义。前辈学者对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及心物观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种视角:一是意义建构视角,多强调心之意向对物之定义作用;二是形上实体之创发视角,即心体、良知既是道德实践之根据,又为一切存在之本体论根据;三是注重明觉感应的存在论视角,多受现象学方法论影响,悬置心物实体义,将心物关系还原到心之明觉感应的原初状态。本文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视角。在龙场悟道提出“心即理”时,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即亦算存在。阳明之所以能够龙场悟道,提出“心即理”,有两大动因:立必为圣人之志和对朱子格致说的疑难。立必为圣人之志,即本体即工夫,是阳明求道、成道的终极力量;对朱子即物穷理工夫所造成的心理为二的不适感,则化为生命的大疑情,此大疑情之爆破时,必将开展出新的道路。“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外无物”思想的内核。阳明谈论“心即理”,旨在破除世人分心理为二、袭义于外之障蔽,使回归自心。“心即理”离不开原始儒家“天命之谓性”、“尽心知性”的心性架构,即由天而性,心即性,性即理,故心即理。既然心、性、理一,阳明则截断地说心体、良知,当下指认天理之所在。心体、良知“既存有又活动”,其发用无蔽处即天理之流行,即“心在物为理”。“心外无物”思想是对“心即理”的拓展与深化。根据“物”有行为物(事)与存在物(物)两义,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可“分析地”说有“心外无事”与“心外无物”两层意涵。理解这两层意涵,最为关键处是把握好良知之明觉感应。因良知之明觉感应,事事物物皆能成就天理应当之自己而得其位育。此成就一方面是生活世界、意义世界真实之成就;另一方面是本然世界(物自身)完全之成就(人归复到天理应当之中而成一体之仁)。就前一方面来说,离却心体、良知,一切皆自闭,或扭曲不真,自闭不真则不能称其为“物”;就后一方面来说,归复之当下即确立心体、良知之本体地位而为天地之心,于此恳认,则可截断地说心体、良知乃天地万物本体论之根据,一切皆为吾心体、良知之发用流行,此时即产生意义的倒逆与浑全。前一方面只是后一方面之析出。心体、良知本是虚无、体用相即、不息不动、明觉感应,非“道德”能尽,以此审视现代科学、民主,或别有一番意韵。但在此之前,须对之作更深入探讨:其源头处理与气关系如何,如何保证其能够发用得明觉自然。

二、舍近求远, 不如反求诸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舍近求远, 不如反求诸己(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西湖环湖公园景观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虚拟活动的迅速兴起冲击真实空间活动进而引发社会问题
        1.1.2 城市创新空间极化背景下地方品质提升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景观激励相关研究
        1.3.2 景观吸引力相关研究
        1.3.3 公园游憩行为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2 理论应用及研究区域概况
    2.1 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1.1 组织行为学及激励概念
        2.1.2 激励相关理论成果
        2.1.3 景观激励相关概念界定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功能概况
        2.2.3 环湖各公园概况
    2.3 本章小结
3 景观激励变量的判定
    3.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3.1.1 微博签到博文获取及预处理
        3.1.2 问卷获取及数据概况
    3.2 景观激励变量的推演及结果分析
        3.2.1 词频统计及结果分析
        3.2.2 问卷补充验证及结果分析
    3.3 景观激励变量的总结及应用
        3.3.1 游憩行为的前因激励变量
        3.3.2 游憩行为的过程激励变量
        3.3.3 景观激励变量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环西湖公园体系景观激励机制分析
    4.1 环西湖各公园网络热度评价
        4.1.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4.1.2 网络热度评价及结果分析
    4.2 环西湖各公园网评数据指标精准打分
        4.2.1 评价体系构建及词汇归类
        4.2.2 指标评分模型的建立
        4.2.3 指标打分结果
    4.3 环西湖各公园使用现状及承担角色
        4.3.1 季节性偏向分析
        4.3.2 时段偏向分析
        4.3.3 指标偏向分析
        4.3.4 各公园使用现状及承担角色
    4.4 环西湖公园体系景观激励机制总结
    4.5 典型公园选择
    4.6 本章小结
5 典型公园针对各类型游憩者的景观激励机制分析
    5.1 典型公园(曲院风荷)场地概况
    5.2 GPS位置数据获取及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分析方法
    5.3 GPS位置数据分析及结果
        5.3.1 典型公园各类型游憩者游憩概况及分布
        5.3.2 典型公园各类型游憩者空间使用频率分析
        5.3.3 典型公园各类型游憩者空间使用深度分析
    5.4 各类型游憩者的激励变量与保健变量分析
    5.5 典型公园针对各类型游憩者的景观激励机制
        5.5.1 典型公园各类型游憩者游憩行为特点
        5.5.2 典型公园针对各类型游憩者的景观激励机制总结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西湖环湖公园分词拓展词典
    附录3: 西湖环湖公园同义词词典
    附录4: 西湖环湖公园词频统计D级类词汇及词频
    附录5: 微博评论清洗代码(示例)
    附录6: pyltp分词代码(示例)
    附录7: 指标精准打分代码(示例: C1指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朱子语类·训门人》篇修养工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朱熹涵养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朱熹读书方法的研究
        (三)关于朱熹知行关系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训门人》的文本价值
    一、话题与情景相结合的体例
    二、朱熹晚年成熟的理论表述
    三、朱熹修养工夫的具体展现
第二章 《训门人》中论涵养工夫
    一、静坐为涵养之始
    二、涵养以持敬为主
    三、以克己补敬之失
第三章 《训门人》中论读书方法
    一、以虚心为主旨
    二、以渐进为纲要
    三、以修身为归宿
第四章 《训门人》中论践履之道
    一、为学须身体力行
    二、人伦日用处下手
    三、躬行与讲论并重
第五章 《训门人》的道德旨归
    一、德性人生:君子的期许
    二、使命人生:儒者的担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朱子语类》的版本流传
附录 B《训门人》中门人梳理
后记

(6)太极拳“法”“理”研究 ——以道文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变与常:太极拳练习的“重法轻理”
        1.1.2 体与用:太极拳研究的“舍本逐末”
        1.1.3 文与武:太极拳传承的“神形脱节”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1.5 预期结果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6.1 关于太极拳文化的研究综述
        1.6.2 关于太极拳功用的研究综述
        1.6.3 关于太极拳本质的研究综述
2 太极拳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
    2.1 古老“道文化”与太极拳理论
        2.1.1 道文化:“言道文化”的统称
        2.1.2 道文化孕育的“生态环境”
        2.1.3 道文化彰显的“母系情怀”
    2.2 儒、释、道文化与太极拳理论
        2.2.1 儒家“至善之道”对太极拳的影响
        2.2.2 道家“虚无之道”对太极拳的影响
        2.2.3 佛家“涅盘之道”对太极拳的影响
    2.3 宋明理学与太极拳理论
        2.3.1 “三教趋合”是太极拳产生的外因
        2.3.2 “心性中和”是太极拳产生的内因
    本章小结
3 太极拳对“道文化”的融摄
    3.1 太极拳思想与《道德经》的关系
    3.2 “言祖不言师”
        3.2.1 淡化师承关系,打破派别界限
        3.2.2 弱化宗派观念,超越门户之见
        3.2.3 发扬体悟精神,开启智慧之门
    3.3 “言法不言拳”
        3.3.1 “拳”的本质涵义解析
        3.3.2 “依法不依人”
        3.3.3 “依经不依论”
    3.4 老子“三宝”对太极拳思想的影响
        3.4.1 “慈爱”是太极拳思想的核心
        3.4.2 “节俭”是太极拳修持的原则
        3.4.3 “自谦”是太极拳合道的途径
    本章小结
4 太极拳“法”之研究
    4.1 太极拳“法”的文化阐释
        4.1.1 何谓“法”
        4.1.2 太极拳“法”的本质内涵
        4.1.3 太极拳“法”的本质属性
    4.2 太极拳“拳法”的本质论述
        4.2.1 拳架“规训之法”的属性
        4.2.2 器械“延展之法”的属性
        4.2.3 推手“印证之法”的属性
        4.2.4 散手“贯通之法”的属性
    4.3 太极拳“功法”的本质论述
        4.3.1 站桩“通外之法”的功能
        4.3.2 静坐“求内之法”的功能
        4.3.3 放松“融通之法”的功能
    4.4 太极拳“心法”的本质论述
        4.4.1 “四舍法门”
        4.4.2 “六字真言”
        4.4.3 拳经、拳论
    本章小结
5 太极拳“理”之研究
    5.1 太极拳“气本质”的再认识
        5.1.1 着熟:“化而裁之”之气
        5.1.2 懂劲:“推而行之”之气
        5.1.3 神明:“神而明之”之气
    5.2 太极拳“理”的文化阐释
        5.2.1 何谓“理”
        5.2.2 “理”与“道”之关系
        5.2.3 太极之“理”的本质属性
        5.2.4 太极拳“理、气、心、性”关系综述
    5.3 太极拳“理”的本质特性
        5.3.1 太极拳理是“虚无之本体”
        5.3.2 太极拳理是“清净之本性”
        5.3.3 太极拳理是一气流行的“觉知状态”
        5.3.4 太极拳理是“中和之境”
    5.4 太极拳“理”的进阶次第
        5.4.1 “顿渐一体”:太极拳明理的途径
        5.4.2 “身心一如”:太极拳明理的步骤
        5.4.3 “有无相生”:太极拳理之四层功夫
    5.5 太极拳“理”的知行合一
        5.5.1 太极拳“理”与养生
        5.5.2 太极拳“理”与技击
        5.5.3 太极拳“理”与人生
        5.5.4 太极拳“理”对“我”的启示
    本章小结
6 太极拳“法”“理”体系的建构性阐释
    6.1 太极拳“法”“理”之逻辑关系
        6.1.1 “万法归一理”
        6.1.2 “理生万法”
        6.1.3 “法理一如”
        6.1.4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6.2 太极拳“道、理、法、术”关系论绎
        6.2.1 “因道全法”
        6.2.2 “术进乎道”
        6.2.3 “法理融通”
        6.2.4 “法正术成”
    6.3 太极拳法理体系的一“气”贯通
        6.3.1 “气”的本质
        6.3.2 太极与“气”
        6.3.3 “气”是太极拳法理体系贯通的媒介
    6.4 太极拳“法”“理”体系之层次结构
        6.4.1 “道、理、法、术”生成说
        6.4.2 “道、理、法、术”层次说
        6.4.3 “道、理、法、术”结构说
    本章小结
7 结论
8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三)研究者个人经历与旨趣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一)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梳理
        (二)教育局长研究梳理
        (三)教育实践逻辑研究梳理
        (四)现有研究评价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伦理
        (五)研究的信度效度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创新
        (二)论文不足
第一章 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阐述
    一、实践逻辑的内涵
        (一)实践与教育实践
        (二)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三)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与基层教育生态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理论基础
        (一)布迪厄的实践逻辑理论
        (二)角色理论
    三、教育局长的场域与惯习
        (一)场域: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现实空间
        (二)惯习: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基础
        (三)基层教育行政场域中的利益与时间
第二章 主体与位置:我所研究的教育局长和教育局
    一、教育局长的成长历程
        (一)幸福与伤痕:学生时代的教育影响
        (二)从“教师”到“教育”:工作初期的职业影响
        (三)焦虑与困惑:教育局长工作伊始的影响
    二、教育局长的自我形象刻画
        (一)是政府行政官员,又是教育领导者
        (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时却孤立无援
    三、教育局长眼中的教育局
        (一)“全能式”:教育局的职能定位
        (二)“人、财、事权分离”:教育局实际运作
第三章 内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一、教育局内场域
        (一)“共同愿景”:团结班子成员
        (二)“有威有位在有为”:带领中层干部
        (三)“心里有杆秤”:管理一线科员
        (四)“不是自己的梦自己圆”:协同县区教育局长
    二、学校内场域
        (一)“扶上马,送一程”:给新任校长打气
        (二)“要让马儿跑,就得多吃草”:局长就是为校长服务的
        (三)“让教师都轻装上阵”:教育局长就该为教师排忧解难
        (四)“好老师不是天生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章 外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一、上级部门外场域
        (一)“会哭穷”: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
        (二)“立名目”: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
    二、平行部门外场域
        (一)“小人物更要拜”:与财政局的协调
        (二)“逢进不考”:与人社局的协调
        (三)“谁也不爱干”:与多部门的协调
    三、社会相关领域外场域
        (一)“正面引导”:与大众媒介的互动
        (二)“借力发力”:与社会名人的互动
        (三)“实属无奈”:与学生家长的互动
第五章 综合场域中的教育局长实践逻辑
    一、综合管理中的实践逻辑
        (一)“考试安全是最大的安全”:中、高考的综合应对
        (二)“不能一拆了之”:毒跑道事件的深度反思
        (三)“啥招都用上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二、突发事件中的实践逻辑
        (一)“救灾先救孩子”:抗洪救灾的关键决策
        (二)“零容忍与警惕扩大化”: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
        (三)“稳定压倒一切”:涉教上访事件的平复处理
第六章 结构与反思: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分析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表征形式
        (一)实践策略
        (二)象征性语言
        (三)路径依赖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特征分析
        (一)关系的复杂性
        (二)结构的生成性
        (三)行为的情境性
        (四)选择的优先性
        (五)风格的稳定性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复杂的行动主体:主观因素
        (二)教育行政职能转型期的角色冲突:现实因素
        (三)轮番登场的基础教育改革:专业因素
        (四)良莠不齐的官场文化:潜在因素
第七章 保持实践张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合理构建
    一、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价值
        (一)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二)对教育政策进行矫正
        (三)发挥教育局长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局限性
        (一)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存在断裂的风险
        (二)工具理性的泛滥
        (三)角色转换困难
    三、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生成
        (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政策与策略相结合
        (三)确保主观能动性的导向性与科学性
    四、教育局长实践逻辑的“张力”寻求
        (一)教育实践的遵循:政策文本与实践文本的合理张力
        (二)教育场域中的人:个人与他者的合理张力
        (三)教育局长的追求: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合理张力
结语与研究展望
    一、重视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
        (一)教育局长实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二)教育局长遵循着实践逻辑
    二、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局长
        (一)教育局长要“信教”
        (二)教育局长的“守望”与“了望”
        (三)教育局长的三重角色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心以明善,伪以成善 ——荀子人性论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善何以可能?儒家先验人性论的检讨
    第一节 儒家的先验人性论
        一、懦家人性论的“先验”倾向
        二、性善说的先验结构
        三、孟子的另一种可能
    第二节 性与习:人性的二重维度
        一、孟荀“性”概念同异
        二、“化性起伪”的“成性”说
第二章 荀子的“心”概念
    第一节 “心”与主体能力
        一、“心为之择”:地位与功能
        二、自然意识及其克服
        三、心道关系:认识与创造
    第二节 心与人的行动
        一、行动的主体
        二、“虚壹而静”与可能性
        三、心与自由的实现
    第三节 在比较中辨明“心”
        一、心与性:限定与超越
        二、心与精神:中西之间
第三章 心以明善:心与道德自由
    第一节 善基于意志自由
        一、“神明之主”与意志自由
        二、性与命:自由的内外限定
    第二节 “可道”与“中理”:理性的自觉
    第三节 “礼者养也”与人情
        一、人情的三个层次
        二、道德的动力
第四章 伪以成善:伪与理想的实现
    第一节 “伪”的真实内涵
        一、“人为”与“心为”
        二、“从心”与“成心”
        三、性伪之分
    第二节 伪以成善:从可能到现实
        一、人伦、共在与伪的优先性
        二、从可能到现实
        三、化性何以可能?
    第三节 礼乐之伪与人道之极
        一、学不可以已
        二、礼的起源与伪
        三、礼法与人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王夫之诗学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王夫之诗学传布、接受和研究史述要
        一、1692年-1911年:着述保存、刊印和渐次传布时期
        二、1912年—1977年:现代学术研究初期
        三、1978年-2000年:蓬勃发展期
        四、本世纪以来:综合深化期
    第二节 问题反思、研究方法和论题设定
        一、存在问题及反思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三、主要论题的设定
上编 王夫之诗学的文献及体例
    第一章 《诗广传》
        第一节 《诗广传》解题
        一、传:传经和解经
        二、《诗经》学内、外传体之分
        三、《诗广传》属于外传体
        第二节 《诗广传》对诗篇本义的理解
        一、依从《诗序》、《毛传》、《孔疏》、《郑笺》
        二、依从《诗集传》
        三、《毛诗》、《集传》各有所取
        四、《毛诗》、《集传》皆有不从
        第三节 《诗广传》读《诗》的方法
        一、可以兴
        二、可以观
        三、可以群
        四、可以怨
        第四节 《诗广传》的学术渊源
        一、启蒙于家学
        二、超拔于时风
        三、远绍于韩婴
        四、根源于孔孟
    第二章 《诗译》
        一、《诗译》解题及体例
        二、《诗译》与明代《诗》学的会通
        三、王夫之《诗》学与明代《诗》学的差异
        四、余论
    第三章 《楚辞通释》
        第一节 《楚辞通释》的编撰体例
        一、篇目取舍
        二、以意分节
        第二节 《楚辞通释》的注释特点
        一、注释逻辑始终一贯
        二、重视文学性阐发
        三、深具了解之同情
        四、以今可以通古
    第四章 “夕堂永日”系列
        第一节 “夕堂永日”系列的成书情况
        一、成书过程
        二、“永日”释义
        第二节 “夕堂永日”系列的编撰体系
        一、选:取舍褒贬
        二、评:品赏衡鉴
        三、论:理论概括
        第三节 “夕堂永日”系列与诗歌评选之风
    第五章 《南窗漫记》
        一、《南窗漫记》解题
        二、《南窗漫记》的文献价值
下编 王夫之诗学的思想与方法
    第六章 王夫之诗学的《易》学品格
        第一节 “兴观群怨”命题蕴含的易理
        一、并行与会通
        二、由用以得体
        三、兴、观、群、怨的交相为益
        第二节 “情景”诗论蕴含的《易》理
        一、相为珀芥
        二、互藏其宅
        三、唯意所适
        第三节 生生之仁
        一、诗有生气,如性之有仁
        二、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
        三、仁者之言,蔼如也
        四、仁,有函者也
    第七章 王夫之“现量”诗说原论
        第一节 《相宗络索》的“三量”说
        一、《相宗络索》“三量”说的来由
        二、现、比、非三量涵义考释
        第二节 “现量”诗说的批评涵义
        一、即景会心,即物达情
        二、身历目见,当境写出
        三、貌其固有,显其所存
        四、灵心巧手,磕着即凑
        五、想象空灵,自有实际
        六、独至之情、独喻之微
        第三节 “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的歧异
        一、“现量”诗说与性相融会的佛学思潮
        二、“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的根本歧异
        第四节 比量在学诗层面的潜在意义
        一、王夫之“贵现贱比”的误解
        二、比量与学诗层面相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第三节 文章创新及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心外无物”思想的提出及其动因
    第一节 “心外无物”思想的提出
    第二节 立必为圣人之志
        一、龙场悟道前阳明立志之表现
        二、阳明论立志
    第三节 对朱子格致说的疑难
        一、早年对朱子格致说的疑难及阳明对朱子之态度
        二、朱子格致说之心与理一
第二章 龙场悟道与“心即理”
    第一节 龙场悟道
    第二节 “心即理”
        一、立言宗旨
        二、自性具足
        三、心在物为理
    第三节 《五经臆说》
第三章 “心外无物”思想之意涵
    第一节 心体与良知
        一、本体
        二、知是心之体
        三、心体与良知之特点
    第二节 意与物
    第三节 心外无物
        一、两层意涵之分殊
        二、心外无事与心外无理
        三、心外无物与万物一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舍近求远, 不如反求诸己(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西湖环湖公园景观激励机制研究[D]. 赵津.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2]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3]《朱子语类·训门人》篇修养工夫研究[D]. 马海旺. 河南大学, 2020(02)
  • [4]归心[J]. 秦北. 当代, 2020(02)
  • [5]尽己待人,推己及人——“四书通讲”之忠恕之道[J]. 刘强. 名作欣赏, 2019(10)
  • [6]太极拳“法”“理”研究 ——以道文化为视角[D]. 尹永佩.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7]教育局长的实践逻辑[D]. 周国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心以明善,伪以成善 ——荀子人性论新探[D]. 谭延庚.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王夫之诗学考论[D]. 陈勇.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6)
  • [10]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研究[D]. 薛建立. 武汉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舍近求远不如求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