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潘燕[1](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YZ科研企业业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杨芃洁[2](2021)在《基于EVA动量和BSC的业绩评价体系在SR集团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本文的研究背景来看,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已经由来以久,一套合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仅是对企业经营运营情况的考核,更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因素.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起步阶段,企业往往只采用单一且偏财务性的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业绩情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业绩评价指标,已经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企业只有科学整合不同的业绩评价体系,弥补各个管理工具的局限性,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结合新时代的历史背景,本文采用了经济增加值动量(Economic Value Added Momentum,以下简称EVA动量)和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以下简称BSC)这两种业绩评价工具,并且都遵循价值导向理念,是衡量企业价值的有效工具。但是EVA动量和BSC都有各自的缺点,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增加,现如今,已经可以用有效的手段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弥补和促进,形成更加优化的业绩评价体系。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借鉴EVA动量和BSC两大管理会计工具的优势和不足,对其进行整合。并且通过目标企业的研究,构建EVA动量与BSC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实现两项指标的优势互补。使得EVA动量BSC的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能够在SR集团得到应用和发挥业绩评价的作用。构建的新的业绩评价体系不仅能反映出目标企业更加科学、真实的业绩水平,还能为其他想要优化业绩评价体系的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杜丽丽[3](2021)在《Q公司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在战略指导下进行的,战略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起着协调全局、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其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Q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和特种水泥生产企业,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行业产能过剩、国家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复杂环境下,面临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效果不佳、成本规模降低难度大等重大问题,且企业现行全面预算管理侧重于实现财务预算指标,不能有效衔接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产业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等关键环节。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不能很好的为Q企业创造明显的内部竞争优势,然而,平衡计分卡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企业战略分解为相应的驱动因素,并形成绩效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具体的、因果的、平衡的,从而实现与战略目标的有机整合,改善预算管理的弊端。本文基于对当前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的深入了解,对Q公司现有预算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问题,并对Q公司在全面预算中引入平衡积分卡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体系,详细步骤为:首先,以战略为起点,以平衡计分卡为工具,确定预算编制和考评的KPI指标,其次,在预算编制中,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关键指标是支撑财务指标实现的作业量,资本预算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销售预算凭借顾客维度指标的支持、生产与储运预算依靠内部流程非财务指标的完成、期间费用预算与学习与成长维度息息相关,最后,预算执行与考核以平衡计分卡的维度指标为基础设计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标准,采用打分制对Q公司的预算执行和考核情况进行评价,实现预算与平衡计分卡二者的整合。
李阳天[4](2021)在《基于EVA-BSC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以保利联合为例》文中提出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通过,该文件的发布唱响了国企改革的主旋律。2019年,随着《中央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的出台以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被提出要加快进行研究和制定,越来越多的国企加入到改革浪潮之中。由于现有的、较为常用的业绩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足,难以与企业的战略、价值相结合并将其作为量化的指标,因此,如何形成可以对企业战略、价值等综合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的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来对混改公司进行评价是混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原有的业绩评价体系下,将不同的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弥补每个体系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形成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助于公司深刻了解其短板,帮助其调整公司战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经济增加值在计算过程,既考虑了公司的全部成本,即在考虑债务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加入了权益成本的计算。因此,EVA较传统财务指标来说更加真实。平衡计分卡则以公司战略为导向,从财务、非财务;内部、外部维度对企业进行综合考量,但其财务维度一般不包含经济增加值。因此,若能将这两种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形成的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全方位地反映公司的业绩情况。在本文中,选取保利联合为案例公司,保利联合混改分为三步:集团层面联合重组,保利集团对原久联集团以股权加现金对其进行增资,实际控制人由地方国资委转变为国务院国资委;控股股东对利用自身资源整合优势收购优质民爆资产;第三步,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控股股东、民企集团及相关公司增发股票,收购原保利集团拥有的民爆资产,实现上市公司民爆资产的整体上市,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规模及核心竞争力。本文在介绍保利联合混改之后,对保利联合现有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介绍,并以其为基础,对公司近四年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公司原有业绩评价体系的弊端。之后介绍将EVA和BSC相结合并用于保利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保利联合的公司战略以及构建新业绩评价体系涉及到的全面性、层次性和战略性原则,明确了公司的战略并绘制了公司的战略地图。保利联合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民爆企业,根据其战略,本文从四个维度将其总体战略进行分解。财务维度的目标为提高盈利、偿债、发展、营运四个方面的能力,客户维度的目标为提升企业知名度、提升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内部流程维度的目标为创新生产、加强技术资源整合、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学习与成长维度的目标为加强才人队伍建设和加强员工安全意识。通过以上四个维度构建出新的可量化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新业绩评价体系。接着,以保利联合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54家公司作为样本公司,构建因子分析模型,通过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分析选出15个相关指标,并将样本公司2017年-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降维,得到6个公因子,这6个公因子可以体现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对公因子分别打分及计算综合得分。最后,通过因子排名和综合得分排名来对保利联合混改前后的业绩表现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将EVA-BSC体系引入保利联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的业绩在行业中的变化,发现该公司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发展较好的方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即价值创造能力不足、营运能力较差以及市场竞争力不足这三个问题,并根据这三个问题提出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强化激励机制,形成公司、员工利益共同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利用实控人资源整合优势,加快行业整合进度;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完善治理、决策机制五条建议。
王瑛珊[5](2021)在《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销渠道的发展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是企业长期经营的重点。J集团是世界知名的一站式楼宇解决方案领导者,近年来,随着中国基础建设投资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高涨,中国地区的增长在J集团的全球发展布局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5年间,随着公司战略上对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其产品从最开始的大型工程安装项目逐渐扩展到适用于中小企业轻型商用的应用环境,以及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零售产品。在集团产品转型的过程中,渠道产品网络以及渠道经销商的发展是影响集团转型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J集团中国公司渠道的发展也因此备受关注。本文以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经销商评价,绩效评价,经销商渠道管理以及评价体系和方法等理论和文献进行研究,掌握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之后,针对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对经销商评价现状和经销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J集团中国公司的经销商评价体系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对经销商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在构建过程中,通过专家评分法,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经销商评价指标要素进行选择;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数学统计模型对评价体系指标要素权重占比进行计算;进而,对建立的经销商评价指标要素的评分标准结合行业情况以及公司运营实际情况给与标准化建议。最后,对经销商评价体系的应用流程,评价结果的管理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以及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措施提出建议。将公司经销商发展支持,市场投入,信贷支持等经销商激励与经销商评价体系进行系统化链接,结合企业经营实际,为J集团中国公司建立一套整体的,系统化的经销商评价体系。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为J集团中国公司构建科学有效的经销商评价体系,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以及J集团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同时,也给其他相同行业的经销商评价和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杨云豪[6](2021)在《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各地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发展迅速,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福祉。国有融资平台公司作为一类特有的国有企业,宏观审慎监管日趋严格,面临融资难、债务风险激增、政府职能剥离等问题,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进行科学的经营业绩考核可以尽早发现自身发展不足,提前规避债务风险,帮助其改善经营业绩。然而针对我国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的研究较少,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不同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应该适用于不同的企业类型,2019年3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就提出了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考核,差异化考核。在国企改革大背景下,只有针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研究设计新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才能帮助国有融资平台公司找准发展方向,严控债务风险,改善经营业绩。因此,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对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遵循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优化方案的研究逻辑,借鉴经典考核方法和工具,以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致力于改进和完善其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从而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引导公司向市场化转型发展。具体来说本文借鉴了关键绩效指标、关键成功因素、平衡计分卡、360度评估、目标和关键成果法等经营业绩考核工具对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既有的经营业绩考核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考核意识老旧、考核方式单一、指标选取不全面、赋权过程不科学、考核过程未形成完整体系等等问题,既有的考核体系不能很好的适应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现阶段发展;其次是对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既有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进行优化改进,构建出适用于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赋权;最后提出了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的保障机制与结果运用,通过新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实施发现企业的不足,从而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业绩。优化后的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其科学合理性,更契合公司实际发展需求,有利于公司提高经营质效,引导公司健康发展。首先优化后的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其体现出了问题导向、积极参与、有效激励、追求质效等原则。其次是优化后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分为经营业绩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内控经营指标、综合评议指标、发展创新五个目标类别,共十七个一级指标,二十六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后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指标赋权。相比既有的考核体系,新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更加有针对性,指标多元化、体系化,加上经营业绩指标和内控指标可以全方位考察公司的经营情况,发现公司弱点,引导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型,以便企业负责人能在日后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促进国有融资平台公司逐步向市场化健康发展。
王旖[7](2021)在《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以Y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绩效逐渐被公众重视,业绩评价是整个企业层面的战略及其执行问题,单一的财务业绩评价,已难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筑企业作为劳动密集行业,其工程项目具有回收期长且体量大的特点,而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对于建筑企业获得持续价值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EVA指标在利润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资本成本与价值创造,更适用于建筑企业,BSC方法立足于企业战略,同时提高了非财务维度评价的可扩展性,两者结合能够从多维度深入企业业绩评价,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符合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以EVA和BSC在建筑企业中的运用为主要研究主线,构建业绩评价体系并深入案例研究,不仅能为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绩效信息,还能为建筑企业自身带来清晰的业绩认知,对建筑企业的业绩提升、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筑企业当前发展特点和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入手,同时从建筑企业提高价值创造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目标出发,以EVA和BSC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EVA-BSC结合下的业绩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企业Y公司的实际特点,对建筑企业EVA-BSC相结合的业绩评价进行更深入研究,形成一套特有的业绩评价体系。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明确研究重点和研究对象,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从相关概念和业绩评价理论两方面阐述,构建本文理论框架,为分析EVA-BSC在建筑企业业绩评价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结合上市公司情况分析业绩现状与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由此作出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为后面的体系构建部分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前文分析并结合企业特点,从评价体系的七要素出发,构建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第五部分为案例分析,根据案例公司实际情况和前文所构建的EVA-BSC业绩评价体系,明确具有针对性的业绩评价体系,并进行运行结果计算与比较分析;第六部分为相关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结论,并对于建筑企业实施EVA-BSC业绩评价体系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以下两点:第一,通过对行业及现状分析,引入了EVA和BSC两种评价方法开展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丰富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第二,结合理论与案例构建出全新的建筑企业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层面上避免了经营短视行为,在非财务层面,解决建筑企业对非财务评价关注度不足的问题,实现了与企业目标战略的紧密联系。
冉黎明[8](2021)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银行业改革的持续深入,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持续加剧。一方面,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抢夺了不少国内银行客户;另一方面,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在不断蚕食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2013年银监会对首家民营银行的批复后,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18家民营银行也加入到竞争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商业银行获得超额利润的时代一去不返,面对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要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在新发展格局下转型发展。目前,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差异化不足,商业银行间的激烈竞争愈加依赖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竞争。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提升,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内部员工业绩水平的改进。论文选取既有地方性商业银行又有外资背景的股份制银行区域作为研究区域,以在服务理念、员工培养等方面与其他类型银行相比相对落后的国有银行G银行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如何采取有效得业绩评价措施提升其员工业绩管理水平,为其在激烈的区域银行竞争环境中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获得持续性得竞争优势。本文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针对G银行发展战略目标,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从顾客维度、财务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和内部流程维度等四个方面维度出发,设计选取有针对性的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优化了G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优化后的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不仅针对性更强,也使G银行的综合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查法梳理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及平衡计分卡等相关概念;然后,结合G银行的现行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对该商业银行G银行现实中业绩评价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较深入的梳理,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接下来,明确G银行的战略管理目标,以战略目标为依据,明确G银行战略地图。随后,根据G银行战略地图以及其业务特点,采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G银行业绩评价具体指标和相应权重。最后,提出新业绩评价体系在该银行应用的保障性措施建议,为G银行新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提供支撑。论文创新性地将目标管理理论与平衡计分卡理论有机结合,依托目标管理理论形成总目标到分项目标的优化设置,再结合平衡计分卡在技术指标上的权重设置优势,优化了G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不仅为平衡计分卡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提供参考案例,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借鉴。
张璐[9](2021)在《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自2010年1月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制定发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该办法在央企原有的业绩考核指标的扎实基础下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将EVA作为基本业绩评价能力指标与其建立联系起来,作为衡量我国大型中央国资企业主要负责人每一个年度主要经营服务业绩的基本价值评估能力指标之一,对所有的大型中央国资企业都规定要严格实施以EVA为价值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和导向的业绩考核。随着当今我国航空运输领域市场的日益繁荣,航空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也逐渐意识到业绩评价的重要性,在国有航空企业中,业绩评价逐渐由利润视角转向价值视角,EVA业绩评价体系也逐步开始应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春秋航空作为国内第一家采用民营资本出资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和由旅行社自主推出的廉价民营航空公司,在其经营管理中构建和应用具有自身特色的EVA业绩评价体系,这一研究有着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EVA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并评述了关于EVA业绩评价的一些相关研究,并且针对EVA业绩评价的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介绍,再次结合了春秋航空公司的企业概况、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所应用的EVA业绩评价状况,以及其在春秋航空领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可行性,从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运行以及结果的运用三个方面来介绍其应用流程。当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中进行构建时,先设置总体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的构成,利用层次性分析方法可以得出各个指标所赋予的权重占比,确定其业绩评价的方法,最后根据春秋航空2017—2019年期间的具体指标实际值进行评价分析。在运行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体系方面,应设立EVA业绩评价管理委员会监督和管理该体系的有效实施,并配套建立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再分阶段逐步实施EVA业绩评价。在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探讨了不同层面人员对结果的运用,从以下三点展开:管理层如何从EVA业绩评价结果发现问题并针对性优化决策;将其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不同部门、不同业务单位反向落实EVA管理目标,有效提升经营业绩。最后,本文从加强员工对EVA的总体认识和学习指导、完善EVA业绩评价组织管理制度以及建立EVA指标的动态定时报告机制三个保障措施来巩固提升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体系的顺利应用。同时,就本文构建的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的应用情况给其他民营企业或者航空企业在构建和应用时提出三点建议。综上所述,以民营企业和低成本的经营战略为特点构建的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中应用,更全面、更有效地整合了各项评价指标,弥补了现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进一步发展了业绩评价理论,并为我国航空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业绩评价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旭[10](2021)在《EVA与BSC相结合的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健全,医药制造公司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大。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国的医疗制造上市公司达到大于370家,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更是达到7300家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选择扩展其规模以抵御外部竞争压力。公司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是原来的业绩评价体系并没有改变,这种做法没有促成公司的发展,反而将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根据现有公司的发展,新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形成是紧迫的。作为确保公司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绩效也根据公司策略的变化而变化,并同时需要确保绩效评价体系的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去整合类型有所不同的业绩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公司弥补原本存在的不足,能够对公司目前发展的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公司的整体发展可以真实地反映在绩效评估上。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其次,详细阐述了EVA和BSC理论知识及其优势和不足。同时阐述Y医药公司的现状和目前的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讨论EVA-BSC对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的适用性。然后,构建了适合Y医药公司的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指标进行评估。最后,建议建立一个支持EVA-BSC业绩评价方法的反馈系统,进行广泛宣传,针对部门和管理层实施激励政策,为同行业的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活动提供参考。
二、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EVA动量和BSC的业绩评价体系在SR集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EVA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BSC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EVA动量和BSC相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EVA动量和BSC相关的理论分析 |
2.1 企业业绩评价概念 |
2.2 EVA动量理论分析 |
2.2.1 EVA动量的基本原理 |
2.2.2 EVA动量的优点与缺点 |
2.3 BSC理论分析 |
2.3.1 BSC的基本框架 |
2.3.2 BSC的的优点和缺点 |
2.4 基于EVA动量与BSC的业绩评价体系分析 |
2.4.1 基于EVA动量与BSC的业绩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
2.4.2 基于EVA动量与BSC业绩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
2.4.3 EVA动量与BSC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
2.4.4 基于EVA动量与BSC的业绩体系能处理的问题 |
第三章 SR集团业绩评价与分析 |
3.1 SR集团概况和产业发展 |
3.1.1 集团简介 |
3.1.2 集团产业发展 |
3.1.3 SR集团组织架构图 |
3.2 SR集团现有业绩评价方法 |
3.3 SR集团现行指标分析 |
3.3.1 公司现行财务指标 |
3.3.2 SR集团整体财务指标评析 |
3.3.3 SR集团现有业绩考核的非财务指标 |
3.4 SR集团现有业绩评价体系的劣势探究 |
3.4.1 考核业绩体系的指标没有融入整体规划 |
3.4.2 业绩考评体系过于注重结果 |
3.4.3 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相脱节 |
3.5 EVA动量与BSC的业绩评价体系在SR集团的适用性 |
3.5.1 SR集团具有建立EVA动量与BSC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条件 |
3.5.2 新的业绩体系能解决现有的业绩评价问题 |
第四章 基于EVA动量和BSC的业绩评价体系在SR集团的应用 |
4.1 EVA动量和BSC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方法的基础和原则 |
4.1.1 新体系的构建理念 |
4.1.2 新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SR集团在新的业绩体系下的战略规划 |
4.3 新的业绩考核体系下的相关指标和权重的确立 |
4.3.1 新业绩考核体系下具体指标的选择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SR集团基于EVA动量和BSC的业绩水平的计算 |
4.4.1 EVA动量的计算 |
4.4.2 SR集团业绩评价指标总述 |
4.4.3 业绩评价结果级别划分 |
4.5 SR集团的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建立新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关配套措施 |
5.1 成立专门的业绩考核管理委员会 |
5.2 提高企业整体对新业绩评价体系的认知 |
5.3 设立与新的业绩评价体系相配套的激励系统 |
5.4 设立与新的业绩评价体系相配套的反馈系统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中的问题阐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Q公司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概念 |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
2.1.2 全面预算的内容和流程 |
2.1.3 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
2.2 全面预算的相关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2 超越预算理论 |
2.2.3 目标管理理论 |
2.2.4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三章 Q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Q公司的经营环境分析 |
3.1.1 Q公司的基本情况 |
3.1.2 Q公司的SWOT分析 |
3.1.3 Q公司的战略分析 |
3.2 Q公司现行全面预算管理状况 |
3.2.1 Q公司全面预算编制现状 |
3.2.2 Q公司预算执行与调整现状 |
3.2.3 Q公司预算考评现状 |
3.3 Q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对外适应性 |
3.3.2 与战略目标的衔接不足 |
3.3.3 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3.3.4 忽视企业的平衡性管理 |
3.4 Q公司实现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整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4.1 Q公司实现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必要性 |
3.4.2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可行性 |
第四章 Q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模式设计 |
4.1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思想 |
4.1.1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理念 |
4.1.2 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框架 |
4.1.3 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预算相整合原则 |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思路 |
4.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
4.3.1 预算目标的确立与分解 |
4.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编制 |
4.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执行与调整 |
4.4.1 执行控制 |
4.4.2 调整与追加控制 |
4.4.3 预算反馈机制 |
4.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的评价与考核 |
4.5.1 评价与考核指标的选择 |
4.5.2 评价与考核指标的权重的确定 |
4.5.3 评价标准与评分方法 |
第五章 Q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模式应用 |
5.1 Q公司近三年预算指标执行情况分析 |
5.2 Q公司2020 年全面预算指标的设计 |
5.3 2020 年全面预算目标值的确定 |
5.3.1 销售预算的编制 |
5.3.2 生产与储运预算编制 |
5.3.3 期间费用预算 |
5.3.4 资本预算编制 |
5.3.5 财务预算编制 |
5.4 Q公司2020 年全面预算执行与考核情况 |
5.4.1 Q公司2020 年预算执行情况 |
5.4.2 Q公司2020 年预算考核情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Q公司访谈记录 |
附录-2 Q公司2020 年利润表预算(万元) |
附录-3 Q公司2020 年资产负债表预算(万元) |
附录-4 Q公司2020 年现金流量表预算(万元) |
附录-5 Q公司关键绩效指标考评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4)基于EVA-BSC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以保利联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业绩评价相关概念 |
一、经济增加值(EVA)概念 |
二、平衡计分卡(BSC)概念 |
三、EVA和 BSC相结合的概念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概念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含义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战略理论 |
四、价值管理理论 |
五、激励理论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EVA的研究 |
二、关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 |
三、关于EVA-BSC的研究 |
四、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业绩评价的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保利联合混改历程及现行业绩评价体系 |
第一节 保利联合公司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保利联合混改介绍 |
一、集团层面联合重组 |
二、控股股东收购民爆资产 |
三、上市公司层面实施重大资产重组 |
第三节 保利联合现行业绩评价体系 |
一、保利联合现行业绩评价体系介绍 |
二、保利联合现行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财务分析 |
第四节 保利联合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EVA和 BSC融合的可行性 |
第六节 EVA和 BSC融合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保利联合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 |
二、层次性原则 |
三、战略性原则 |
第二节 战略目标及战略地图 |
一、明确战略目标 |
二、绘制保利联合战略地图 |
第三节 选取相关评价指标 |
第五章 保利联合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因子分析条件检验 |
一、KMO和 Bartlett检验 |
二、总方差解释及碎石图 |
第二节 公因子提取及命名 |
第三节 计算因子得分 |
第四节 计算综合得分 |
第五节 保利联合EVA-BSC业绩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节 建议 |
一、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
二、强化激励机制,形成公司、员工利益共同体 |
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产品结构升级 |
四、利用实控人资源整合优势,加快行业整合进度 |
五、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完善治理、决策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5)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2 经销商评价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经销商的概念与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 |
2.1.1 经销商的概念及经销商的能力 |
2.1.2 评价体系相关理论和构建方法 |
2.1.3 评价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 |
3 J集团中国公司现有经销商评价存在问题分析 |
3.1 J集团简介与相关背景分析 |
3.1.1 宏观经济背景 |
3.1.2 相关产业背景 |
3.1.3 J集团中国公司经营战略目标 |
3.1.4 J集团中国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3.2 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现状 |
3.2.1 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准入评价 |
3.2.2 经销商准入后身份类型与管理评价 |
3.2.3 注册经销商的年度业绩评价 |
3.2.4 经销商评价结果的管理应用 |
3.3 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经销商评价体系流程尚未建立 |
3.3.2 经销商评价指标要素存在问题 |
3.3.3 评价结果与公司战略目标关联性低 |
4 构建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体系 |
4.1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和原则 |
4.1.1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 |
4.1.2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和原则 |
4.2 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要素的选择 |
4.2.1 经销商评价指标架构选择 |
4.2.2 经销商评价结构层次分析 |
4.2.3 经销商评价要素指标选择 |
4.3 经销商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的设定 |
4.3.1 设定各层级指标权重 |
4.3.2 设定经销商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5 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体系应用研究 |
5.1 经销商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
5.1.1 经销商评价数据来源分析 |
5.1.2 经销商评价结果应用验证 |
5.1.3 经销商评价的具体要求 |
5.2 经销商评价结果的应用与管理 |
5.2.1 经销商的准入评估和淘汰机制 |
5.2.2 经销商分级管理支持与经销商激励 |
5.3 经销商评价体系应用保障 |
5.3.1 数字化平台的建立 |
5.3.2 组织机构保障 |
5.3.3 财务管理保障 |
5.3.4 经销商管理和激励文化的构建 |
5.3.5 经销商售后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 |
5.3.6 经销商评价体系的动态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重要指标因素专家调查表 |
附录B 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下的判断矩阵 |
致谢 |
(6)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企业 |
2.1.2 国有融资平台公司 |
2.1.3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
2.2 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理论基础 |
2.2.1 资本保全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3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具 |
2.3.1 关键绩效指标(KPI) |
2.3.2 关键成功因素(KSF) |
2.3.3 平衡计分卡(BSC) |
2.3.4 360 度评估 |
2.3.5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KR) |
3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现状分析 |
3.1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介绍 |
3.1.1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现状 |
3.1.2 既有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
3.2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优点 |
3.2.1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逐步规范化 |
3.2.2 不仅重视经营业绩考核的过程,也注重年终考核结果 |
3.2.3 经营业绩的考核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
3.2.4 准确界定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性质,注重运营效率 |
3.3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存在的问题 |
3.3.1 经营业绩考核的意识老旧 |
3.3.2 经营业绩考核的方式单一 |
3.3.3 考核指标选取不全面,赋权过程不科学 |
3.3.4 考核结果运用不足 |
3.3.5 经营业绩考核未形成完整体系 |
3.3.6 经营业绩考核信息化程度低 |
4.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的优化 |
4.1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考核体系优化原则 |
4.1.1 问题导原则 |
4.1.2 积极参与原则 |
4.1.3 有效激励原则 |
4.1.4 追求质效原则 |
4.1.5 客观公正原则 |
4.2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考核体系优化设计思路 |
4.2.1 多种考核工具的运用 |
4.2.2 优化体系构建分析 |
4.3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选取分析 |
4.3.1 经营业绩考核框架的优化 |
4.3.2 一级指标的选取 |
4.3.3 二级指标的选取 |
4.3.4 优化后体系与既有体系的差异 |
4.3.5 优化后考核体系标准的设计 |
4.4 指标体系论证 |
4.4.1 必要性分析 |
4.4.2 适用性分析 |
4.5 采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标体系赋权 |
4.5.1 层次分析法的选择 |
4.5.2 层次分析法实施步骤 |
4.5.3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体系权重 |
5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的保障机制与结果运用 |
5.1 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执行的保障机制 |
5.1.1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
5.1.2 营造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管理文化 |
5.1.3 建立企业领导班子预备队伍 |
5.2 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
5.2.1 与领导薪酬挂钩 |
5.2.2 与任职评价挂钩 |
5.2.3 与工资总额挂钩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以Y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相关研究 |
二、建筑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
三、EVA的相关研究 |
四、BSC的相关研究 |
五、EVA-BSC的相关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业绩评价 |
二、经济增加值(EVA) |
三、平衡计分卡(BSC) |
四、EVA-BSC结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剩余收益理论 |
三、战略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建筑企业业绩分析 |
一、建筑行业特点及发展现状 |
二、建筑企业业绩现状 |
第二节 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现状 |
二、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建筑企业实施EVA-BSC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建筑企业实施EVA-BSC的必要性 |
二、建筑企业实施EVA-BSC的可行性 |
第四章 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及要素 |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素 |
第二节 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
一、EVA-BSC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二、EVA指标计算与调整 |
第三节 评价体系的权重与结果确定方法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综合指数法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Y公司为例 |
第一节 公司简介 |
一、Y公司概况及组织架构 |
二、Y公司经营结构分析 |
三、Y公司财务分析 |
四、Y公司战略分析 |
第二节 Y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 |
一、Y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现状 |
二、Y公司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在Y公司的运用 |
一、确定评价体系要素 |
二、构建评价体系指标框架 |
三、确定评价指标值 |
四、确定指标权重 |
五、数据汇总与计算 |
六、评价结果分析与反馈 |
第四节 实施EVA-BSC业绩评价体系前后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相关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业绩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平衡计分卡在银行业绩管理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业绩评价理论 |
2.1.1 业绩评价的概念 |
2.1.2 业绩评价的流程 |
2.1.3 业绩评价的意义 |
2.2 战略管理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的涵义 |
2.2.2 战略管理的方法-目标管理 |
2.2.3 战略管理与平衡计分卡的关系 |
2.3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3.1 平衡计分卡的定义 |
2.3.2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工具-平衡计分卡 |
2.3.3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工具-战略地图 |
第三章 G银行业绩评价现状分析 |
3.1 G银行概况 |
3.2 G银行现行业绩评价体系概况 |
3.2.1 业绩考核组织 |
3.2.2 支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制度 |
3.2.3 员工年度业绩评价考核制度 |
3.2.4 业绩考核结果的应用 |
3.3 G银行现行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业绩考核体系未能紧密结合企业战略目标 |
3.3.2 业绩考核的指标设计不全面 |
3.3.3 业绩运行存在脱节现象 |
3.4 G银行现行业绩评价问题原因分析 |
3.4.1 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发展不协调 |
3.4.2 业绩考核体系不完善 |
3.4.3 缺乏规范的计划和沟通机制 |
3.4.4 各职能部门间缺乏指导性和协调性 |
3.5 G银行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5.1 G银行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3.5.2 G银行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
4.1 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设计依据与原则 |
4.1.1 业绩评价指标设计依据 |
4.1.2 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确定G银行战略目标 |
4.3 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分层构建G银行关键指标体系 |
4.3.1 财务维度的业绩指标体系 |
4.3.2 顾客维度的业绩指标体系 |
4.3.3 内部流程的业绩指标体系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业绩指标体系 |
4.4 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设置 |
4.4.1 业绩评价体系权重的设计思路 |
4.4.2 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准则层权重计算 |
第五章 G银行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应用及保障措施 |
5.1 G银行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
5.1.1 G银行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实施流程 |
5.1.2 G银行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应用结果分析 |
5.2 G银行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 |
5.2.1 健全机构保 |
5.2.2 外部支持保障 |
5.2.3 宣传体系保障 |
5.2.4 激励机制保障 |
5.2.5 技术支持保障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G银行业绩评价现状调查表 |
附录2:G银行业绩评价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 |
1.2.2 关于EVA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EVA业绩评价的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企业业绩评价 |
2.1.2 EVA业绩评价 |
2.2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航空公司应用的必要性 |
2.2.1 弥补了现行业绩评价指标的不足 |
2.2.2 EVA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 |
2.2.3 EVA的运用能改善企业经营业绩 |
2.3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航空公司应用的可行性 |
2.3.1 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
2.3.2 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
2.3.3 人员素质的保障 |
2.4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流程 |
2.4.1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
2.4.2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运行 |
2.4.3 EVA业绩评价结果的运用 |
2.5 EVA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
2.5.1 委托代理理论 |
2.5.2 战略管理理论 |
2.5.3 激励理论 |
2.5.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春秋航空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3.1 春秋航空概况及行业现状 |
3.1.1 春秋航空概况 |
3.1.2 航空运输业现状 |
3.1.3 航空企业现行业绩评价概况 |
3.2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应用的必要性 |
3.2.1 对现行业绩评价体系扩充并结合公司战略 |
3.2.2 EVA较其他业绩评价指标更能反映春秋航空的真实业绩 |
3.2.3 有效促进合理配置以改善企业经营业绩 |
3.3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应用的可行性 |
3.3.1 经过优化的流程管理系统 |
3.3.2 空客“智慧天空”大数据平台的应用 |
3.3.3 管理层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 |
4 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流程 |
4.1 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总体目标 |
4.1.2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 |
4.1.3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 |
4.2 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体系的运行 |
4.2.1 设立EVA业绩评价管理委员会 |
4.2.2 配套建立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 |
4.2.3 分阶段逐步实施EVA业绩评价 |
4.3 春秋航空EVA业绩评价结果的运用 |
4.3.1 管理层可针对性优化决策 |
4.3.2 将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 |
4.3.3 反向落实EVA管理目标 |
5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应用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
5.1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应用的保障措施 |
5.1.1 加强员工对EVA的总体认识和学习指导 |
5.1.2 完善EVA业绩评价组织管理制度 |
5.1.3 建立EVA指标的动态定时报告机制 |
5.2 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应用的建议 |
5.2.1 EVA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行业特征 |
5.2.2 在行业内统一EVA计算口径便于横向对比 |
5.2.3 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完善业绩评价方法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EVA与BSC相结合的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章 EVA与BSC的相关理论 |
2.1 EVA理论概述 |
2.1.1 EVA基本原理 |
2.1.2 EVA优势与不足 |
2.2 BSC理论概述 |
2.2.1 BSC基本原理 |
2.2.2 BSC优势与不足 |
2.3 EVA和BSC结合的可行性 |
第3章 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 |
3.1 公司简介 |
3.2 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方法现状 |
3.2.1 现行业绩评价方法 |
3.2.2 现行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3.3 引入EVA-BSC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第4章 Y医药公司EVA-BSC业绩评价体系构建 |
4.1 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指标选取和设计原则 |
4.2 明确战略目标及绘制战略地图 |
4.2.1 明确公司战略目标 |
4.2.2 Y医药公司EVA-BSC战略地图 |
4.3 EVA与 BSC业绩评价指标设计 |
4.3.1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设计 |
4.3.2 内部流程维度指标设计 |
4.3.3 客户维度指标设计 |
4.3.4 以EVA为核心的财务维度指标设计 |
4.3.5 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 |
4.4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Y医药公司各指标权重 |
4.4.1 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
4.4.2 层次分析法应用步骤 |
第5章 Y医药公司EVA-BSC业绩评价的应用 |
5.1 EVA调整事项及原因 |
5.2 各项指标数据收集与计算 |
5.3 业绩指标分值评定 |
5.3.1 确定参考标准 |
5.3.2 以白云山为标杆公司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打分测算 |
5.3.3 分值评定的基本步骤 |
5.3.4 评价结果 |
5.4 分值评定结果分析 |
5.5 Y医药公司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 |
5.6 Y医药公司EVA-BSC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建议 |
5.6.1 设立专门的业绩考核委员会 |
5.6.2 开展广泛的培训宣传 |
5.6.3 建立与新体系配套的反馈系统 |
5.6.4 建立管理层和各部门的激励政策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基于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YZ科研企业业绩评价研究[D]. 潘燕. 青岛大学, 2021
- [2]基于EVA动量和BSC的业绩评价体系在SR集团的应用研究[D]. 杨芃洁.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Q公司平衡计分卡与全面预算的整合研究[D]. 杜丽丽.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基于EVA-BSC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以保利联合为例[D]. 李阳天.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J集团中国公司经销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王瑛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6]Q国有融资平台公司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优化研究[D]. 杨云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EVA-BSC结合下的建筑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以Y公司为例[D]. 王旖.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银行业绩评价体系实践研究[D]. 冉黎明.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9]EVA业绩评价体系在春秋航空的应用分析[D]. 张璐.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10]EVA与BSC相结合的Y医药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李旭.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