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数学实验》课程的基础课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姜忠艳[1](2020)在《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A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中职数学教育要兼顾升学与就业双重要求,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终生发展的需要,也要与专业联系,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促进就业。然而,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数学教学中没有涉及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学生认为数学课对专业学习没有帮助,对数学课缺乏学习动力;数学教学方式传统,学生缺乏兴趣,数学成绩不理想,对于专业课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学生没有掌握,虽然学过但不会应用。也就是说,数学作为基础课,没有起到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在更好的服务专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数学教学有重要意义。第一,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中职数学为专业服务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掌握课题研究现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A中职学校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掌握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素质滞后、数学与企业需求脱节、数学教材不合适和数学教学改革不到位。第三,根据A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提出改革实践方案,从掌握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的需求,到根据各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中职数学专业评价的制度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第四,根据改革思路,结合园林专业和农业机械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案例进行详细设计。每个专业给出两个教学案例,主要是从专业情境引入、让学生动手测量获取数据、教学生使用几何画板作图、用Excel计算、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等。第五,以园林技术专业两个班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数学成绩和学习态度量表数据,发现该教学方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学习成绩。本文的创新点是:尝试构建了A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的改革实践基本方案,并系统的从园林专业、农业机械专业需求出发,设置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案例,开展实验教学,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方媛琳[2](2019)在《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线性代数是学习工程测量专业必修的工具性专业基础课,而课程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终身教育等问题。本文旨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我院目前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学科能力迁移不足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案。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的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我院的线性代数课程存在以下问题,也是导致学生线性代数学科能力迁移应用困难的主要成因:第一,我院学生基础薄弱,差异大,缺乏实践机会。高职院校的招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普遍缺乏应用数学的能力。第二,课程教学学时少,教学内容多,实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联系不强,教学过程中缺少实践性和应用性内容,与高职学生专业的契合不足,与专业课程背景融合不深入,没有高职院校专业的特色,没有体现线性代数在专业中的迁移应用。第三,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有待提高。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系统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太单一,对测量专业背景和知识了解不深。第四,作业布置、教学考核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层次感。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上四点是影响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总结了基于为专业服务的改革原则和途径,整理了线性代数在测量专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得出了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并给出了两个教学案例。本文最后就教学大纲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基于专业服务的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将数学建模思想和建构主义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实现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专业的融合,强化线性代数为测量专业服务的工具性作用。
田仕芹[3](2017)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医、经管等学科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照本宣科、知识本位、预定程序、自导自演等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初等数学思维向高等数学思维的转变困难、学习方法与策略不当等问题。综观国内外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已有研究大多以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对解决当前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许多矛盾,有一定的局限性;定性的研究多于定量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现状缺乏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数据;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有待深入和细化。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在有机、整合思维框架下构建一种超越现代性的世界观,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学家关注课程理解和课程对人心灵的启迪与解放,倡导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过程性,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课程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虽不能为高等数学课程提供具体的模式,但是它可以促使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反思和自我批判,获得对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深层次理解,化高等数学课程的现实困惑为课程新进步的实际开端。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一)教育要培养文化与专门知识兼备的人才,提倡课程目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倡导复杂性思维和一切有利于催生建设性后现代教育世界的思维方式。(三)强调教育过程必须保持有张力的节奏,经验在师生对话性交互作用中转变,意义在阐释与理解中建构,能力在回归性反思中发展,教师应成为有责任和智慧的舞伴和导师。(四)将课程理解为达成个体经验转变的过程,倡导用“自组织”作为基本假设设计非线性的开放性课程,强调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大纲、教材、教师、学生的调查,分析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发现,高等数学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院校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趋同、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过于宽泛、重预设轻生成、重知识轻情感、表述不清。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比例失调、重数学知识而轻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呈现形式单一。高等数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方式、主体和内容单一,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针对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探讨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一是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高等数学课程目标。二是构建KTAC一体化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K-数学知识、T-数学思想、A-数学应用、C-数学文化)。三是开展过程教学,主要包括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是实施多元动态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注重过程评价。五是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通过反思转变观念,借助研究提升经验。基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对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又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同时为指导和改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提供一定参考,促进高等数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效对接、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发展。
单娟[4](2015)在《中职数学实验中运用超级画板的研究》文中认为职业教育近年来不断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率”,更好地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而服务,已然成为职业学校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本研究主要探讨在中职数学课堂上运用超级画板平台展开数学实验教学,旨在通过开展有效的数学实验,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数学实验的概念和理论依据以及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整理超级画板的功能和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数学实验的认知情况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状况,从而提出了将超级画板作为操作平台进行中职数学实验的研究.其次,对第五版中职数学教材进行梳理,整理出适合使用超级画板的实验内容,依据数学内容分支设计具体的实验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实践效果的分析,提出中职数学实验中恰当运用超级画板可实现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3)有利于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益.最后,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开展数学实验在教材实验室、教师和学生的方面还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数学实验课开设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朱嘉隽[5](2015)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文中指出高中数学实验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数学实验的发展历程来看,数学实验是高等数学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成果,并对数学的发展起到助推的作用,将数学实验引入高中阶段加以研究,也是基础数学发展的未来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将成为高中教师和学生研究与探索的重要对象.它不仅会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也会对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最早是在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而提出的,通过国内多名着名的数学教育家和众多中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的研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对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之于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具有特定的意义,对它的研究将能够更好地挖掘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现实理解.本论文将基于对高中数学实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探究高中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基本认识,通过调查研究、课例观摩、问卷实测等形式了解数学实验课程在高中阶段实施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中数学实验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和教学的注意点.与此同时,本论文还将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进行理论层面的阐释和概括,重点通过对高中学生的实测和调查,探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主要内涵、维度划分与层次水平,通过在具体教学环境中基于数学实验的课例研究,形成对培养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方法和典型模式.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立足于有效教学,数学实验课程的设立,配合教师对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提升数学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累和改造自身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本论文将立足对一所普通重点高中的实践调查和多方研究,尝试总结出通过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形成培养与积累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方法,并由此提出自己的反思、建议和启示.
葛倩,傅海伦,刘秋香[6](2015)在《对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研究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实验是一门新兴的高等学校数学基础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其重要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围绕该课程的研究有很多。本文对大学数学实验相关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数学实验课程的内涵、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再认识,并对数学实验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朱志辉[7](2015)在《数学实验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服务的探索》文中认为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将数学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融入经济管理类的高等数学教学中,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张淑娟,赵妍[8](2015)在《成人高校高等数学实验与学习评价之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成人高校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状况和数学学习评价现状的大量分析,提出如何提高成人高校学生数学学习技艺、并合理监测学生的学习评价研究是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马元魁[9](2015)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本文在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实践的基础上,从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角度来对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依据数学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数学实验课程改革实践,就该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如何扩展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空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此项改革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而且使得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
陈华,费祥历[10](2012)在《数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文中指出通过分析现有数学实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理顺各实验课程之间的关系,分层次分模块构建数学实验课程体系,采用"1+1+1"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和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浅论《数学实验》课程的基础课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数学实验》课程的基础课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A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1.1.2 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的计划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职业教育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中职数学 |
2.1.4 中职数学教学 |
2.1.5 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的内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方式 |
2.2.2 中职数学应用性研究 |
2.2.3 国外研究对本课题的启示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中职数学教学研究现状 |
2.3.2 中职数学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
2.3.3 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
2.3.4 研究述评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实验研究法 |
3.3 研究的对象 |
3.3.1 研究的学校 |
3.3.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3.3.3 访谈调查的对象 |
3.3.4 实验研究的对象 |
3.4 研究工具的说明 |
3.4.1 调查问卷的目的及内容说明 |
3.4.2 教师访谈目的及内容说明 |
3.4.3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3.5 研究伦理 |
第4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建构主义理论 |
4.1.1 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
4.1.2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 |
4.2 情境认知理论 |
4.2.1 情境教学法 |
4.2.2 情境认知理论的数学学习观 |
4.3 多元智能理论 |
4.3.1 多元智能理论结构 |
4.3.2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启示 |
4.4 研究理论对研究的启示 |
第5章 A中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5.1 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基本现状 |
5.1.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5.1.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5.1.3 访谈结果 |
5.2 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1 教学内容不科学 |
5.2.2 教学手段落后 |
5.2.3 教学评价制度不完善 |
5.3 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5.3.1 教师素质滞后 |
5.3.2 数学与企业需求脱节 |
5.3.3 数学教材没有针对性 |
5.3.4 数学教学改革不到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A中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究 |
6.1 A中数学教学改革现状及改革思路 |
6.1.1 A中数学教学改革现状 |
6.1.2 A中数学教学改革思路 |
6.2 A中数学教学服务专业教学实践 |
6.2.1 把握相关主体对于中职数学服务专业发展的需求 |
6.2.2 根据各专业所需数学知识改革课程内容 |
6.2.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
6.2.4 优化中职数学专业化的评价制度 |
6.3 园林技术专业数学教学改革设计案例 |
6.3.1 专业学习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 |
6.3.2 课程目标设计 |
6.3.3 教学单元设计 |
6.3.4 教学方法与手段 |
6.3.5 教学案例设计——用Excel求标准差 |
6.3.6 教学案例设计——花坛设计项目 |
6.4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数学教学改革设计案例 |
6.4.1 专业学习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 |
6.4.2 教学案例设计——逻辑关系判断发动机故障 |
6.4.3 教学案例设计——测算体积求六角螺帽的质量 |
6.6 A中数学教学服务专业的实践成效 |
6.6.0 对照班、实验班基本情况分析 |
6.6.1 学习成绩前后测 |
6.6.2 学习态度前后测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B 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关性调查(教师) |
附录C 访谈提纲 |
附录D 中职数学学习态度量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
2.1 高等职业教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综述 |
2.2 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与线性代数衔接的研究综述 |
2.3 理论依据 |
第三章 高职工程测量中线性代数课程现状的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的对象 |
3.3 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结合的原则与途径 |
4.1 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结合的原则 |
4.2 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结合的途径 |
第五章 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专业中的应用举例 |
5.1 n阶行列式的概念的教学案例 |
5.2 线性代数与测量专业课程融合的实操性考核方案 |
第六章 高职工程测量中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建议 |
6.1 课程教学大纲的调整 |
6.2 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 |
6.3 教学方法的建议 |
6.4 师资建设的建议 |
6.5 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在校生《线性代数》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测量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3)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开放的数学教育哲学研究背景 |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有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 高等数学课程 |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
(三)其他有关概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一)国外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国内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
一、建设性后现代哲学 |
(一)怀特海及其过程哲学 |
(二)大卫·格里芬及其后现代精神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目的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维 |
(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实践 |
(四)建设性后现代课程思想 |
第四章 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一)课程大纲与教材的调查设计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三)访谈提纲设计与样本选取 |
(四)课堂观察 |
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结果 |
(一)对课程大纲的调查结果 |
(二)对教材的调查结果 |
(三)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
(四)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
第五章 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趋同、宽泛、轻生成与情感、表述不清 |
(二)课程内容结构不协调 |
(三)课程实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
(四)课程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单一 |
二、高等数学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 |
(二)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 |
(三)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 |
第六章 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 |
一、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目标 |
(一)注重预设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结合 |
(二)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 |
二、构建KTAC一体化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
(一)体现数学知识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 |
(二)渗透数学思想 |
(三)突出数学应用 |
(四)融入数学文化 |
三、开展过程教学 |
(一)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 |
(二)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 |
(三)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四、实施多元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
(一)学生参与评价 |
(二)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 |
(三)注重过程评价 |
五、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 |
(一)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
(二)在研究中提升经验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职数学实验中运用超级画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数学课程改革提出新的学习方式 |
1.1.2 职业教育对传统数学教学提出需求 |
1.1.3 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运用情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流程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流程和框架 |
1.3.2 文献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案例分析法 |
1.3.5 访谈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实验的相关研究 |
2.1.1 对数学实验概念的理解 |
2.1.2 数学实验的理论依据 |
2.1.3 中职数学实验的应用研究 |
2.2 超级画板的相关研究 |
2.2.1 超级画板软件简介 |
2.2.2 超级画板的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3章 超级画板在中职数学实验中的应用现实调查及设计研究 |
3.1 中职数学实验开展的现实状态 |
3.1.1 教师访谈的内容 |
3.1.2 访谈的结果分析 |
3.2 第五版中职数学教材中适合数学实验的内容 |
3.3 超级画板在中职数学实验中的案例研究 |
3.3.1 代数部分 |
3.3.2 几何部分 |
3.3.3 概率统计部分 |
第4章 超级画板在中职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4.1 超级画板在中职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 |
4.1.1 教学对象的选择 |
4.1.2 实践前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情况 |
4.1.3 教学设计 |
4.2 运用超级画板进行中职数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分析 |
4.2.1 实践后学生问卷调查情况与结果分析 |
4.2.2 教学实践效果的总结 |
4.3 教学实践的反思 |
4.3.1 在中职学校进行数学实验存在的不足 |
4.3.2 中职学校开设数学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
第5章 研究的总结与建议 |
5.1 本研究的回顾 |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2 教学实践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3 实验报告样张 |
附录4 教学实践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5)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
2.3 高中数学实验与学生数学基本经验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内容 |
3.1 研究问题及其重点、难点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计划 |
第四章 高中数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基本内涵 |
4.1 高中数学实验及其教学开展的概念 |
4.2 高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
4.3 高中数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
4.4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 |
第五章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内涵 |
5.1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概念 |
5.2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类型 |
5.3 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几个维度 |
5.4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层次划分 |
第六章 关于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6.1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6.2 问卷数据的整理 |
6.3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论浅析 |
第七章 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 |
7.1 问卷调查:高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现状分析 |
7.2 实践研究(一):三角函数周期性问题的应用 |
7.3 实践研究(二):圆锥曲线与折纸的研究 |
7.4 实践研究(三):空间几何体侧面展开问题的实验研究 |
7.5 实践研究(五):高中生数学小论文撰写心得——“中国式过马路”背后的数学 |
第八章 结论 |
8.1 对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建议与意见 |
8.2 对高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的几点想法 |
8.3 高中数学实验课程开设与建立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尝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对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研究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大学数学实验课程本质的再认识 |
(一)对数学实验内涵的再认识 |
(二)数学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 |
(三)数学实验课程的作用 |
二、对大学数学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研究的再认识 |
三、对大学数学实验课程实施研究的再认识 |
(一)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重上机实践,轻理论推导 |
(三)重视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 |
(四)教学评价上,重视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
四、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7)数学实验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服务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实验及其课程开设现状 |
1.1 什么是数学实验 |
1.2 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现状 |
1.2.1 数学实验以选修课形式开设 |
1.2.2 数学实验与高等数学同步开设 |
2 经济管理类专业数学课程教育的现状 |
2.1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和模式陈旧 |
2.2 经济管理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 |
2.2.1 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设置偏少 |
2.2.2 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枯燥单一 |
2.2.3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对数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
3 数学实验为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探索 |
3.1 将数学实验思想融入数学基础课教学 |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使教师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 |
3.2.1 数学教师应与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座谈交流 |
3.2.2 数学教师要学习一些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 |
4 结语 |
(8)成人高校高等数学实验与学习评价之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升数学现代学习技艺的新途径——数学实验 |
(一)数学实验简述 |
(二)数学实验软件概述 |
(三)国外数学实验概况 |
(四)国内数学实验概况 |
(五)国内成人高校数学实验概况 |
二、科学监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学习评价 |
(一)学习评价及其功能 |
(二)国内外成人教育中学习评价方式概述 |
(三)我国成人教育学习评价方式现状 |
(四)近年来国内外成人高校公共基础课(数学)学习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成果回顾 |
三、结论 |
(9)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实验的教学状况及现存问题 |
二、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
四、浅论《数学实验》课程的基础课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数学教学服务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A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 姜忠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线性代数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 方媛琳. 广州大学, 2019(01)
- [3]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 田仕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4]中职数学实验中运用超级画板的研究[D]. 单娟. 苏州大学, 2015(06)
- [5]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D]. 朱嘉隽. 苏州大学, 2015(08)
- [6]对大学数学实验课程研究的再认识[J]. 葛倩,傅海伦,刘秋香. 中国成人教育, 2015(19)
- [7]数学实验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服务的探索[J]. 朱志辉.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09)
- [8]成人高校高等数学实验与学习评价之现状分析[J]. 张淑娟,赵妍.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5(03)
- [9]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马元魁.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2)
- [10]数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J]. 陈华,费祥历.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