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历史教学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秉旭[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陈玉婷[2](2021)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要求和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将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是目前教育教学所向。视频资源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应用优势日渐明显,与其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教师收集并将视频引进课堂并不困难,但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是使用何种方法和策略可以将视频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以此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和深度,探讨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建议,从而促使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以便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就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理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和研究主体;再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相关概念界定,梳理视频资源特点和应用优势,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融合建立联系,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针对初中师生就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将所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所呈现出的调查现象和结果提出视频资源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应用策略和建议。第三部分,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从学生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两方面探索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进行授课,以此验证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的可行性,让本文提出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更具实践意义,提高其可信度。通过三个部分本文明确了合理运用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积极且正向的辅助作用,具体表现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提出了视频资源课前、课中和课后应用策略以及筛选、获取和加工处理视频的相关建议。总的来说,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能让初中生物学课堂应用视频逐渐成为一套完整且常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落实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李昕容[3](2021)在《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统编版《中国历史》为例》文中指出历史革命故事是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大多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与吸收知识的处境,因此历史革命故事运用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达到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不仅要积极倡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发挥。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革命故事的运用不仅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织学生收集和呈现历史革命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历史革命故事与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入手,分析故事、历史故事、历史革命故事以及历史革命故事教学的含义,并提出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原则和作用。第三部分提出学生收集历史革命故事的途径以及呈现和运用历史革命故事的策略,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运用历史革命故事的策略和要求。第四部分对牡丹江市第九中学进行实地调查,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和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第五部分,设计了一节较为完整的历史革命故事课堂教学案例。期望通过本研究能为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成功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印丹枫[4](2021)在《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研究 ——以镇江市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因其编写特色,受到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总体来看,教师普遍对教材的正文系统关注较高,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部分,而认为辅助系统的地位较为次要。实际上,辅助系统的设置是部编版教材的一大亮点。通过研读教材可以发现,在各类辅助栏目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设置数目最多且特点鲜明,也更具有运用的价值。本文以“相关史事”栏目为研究对象,将镇江市S中学作为个案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调研,收集、整理真实数据并开展课堂观察,考察该校历史课对于“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情况。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相关史事”栏目并未受到该校历史教师的广泛重视,运用得不够充分;在运用“相关史事”栏目时,教师普遍使用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学情分析,对“相关史事”的运用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受到传统教育保守观念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更多地考虑到课程进度和指标完成度,对学生的要求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记忆层面;历史课在初中居于副科的地位,学校对历史教育的重视不足。另外,通过对“相关史事”栏目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该栏目在编写设计上也存在缺憾,如图文联系不强,缺少表格等,这些都是影响“相关史事”栏目运用于教学的不利因素。针对在S中学发现的诸多问题,本文从编写层面、教师教学层面和学校层面出发,试图提出合理运用“相关史事”栏目的建议。第一,教材编写者应当在丰富栏目的编写方式和内容,优化图文系统。第二,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情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运用辅助栏目的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教育质量。第三,学校应加强对教材中“相关史事”等辅助栏目的应用研发,组织辅导讲座、集体备课、课程试讲等教研活动;优化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李承川[5](2021)在《运用课堂实录提升中学新入职教师导入技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上课铃响后,通过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及时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导入技能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导入技能使用的优劣程度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很多新入职教师由于资历浅、任教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其导入技能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所以,要利用课堂实录的方式,将课堂的一言一行完整记录下来,后通过对课堂实录的反复解读,进而诊断研究新入职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通过文献研究法整理前人研究成果并对导入技能与课堂实录做出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分析课堂实录对提高导入技能的作用。二是利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新入职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找出新入职教师导入技能所存在的问题。三是,利用观察法,通过观察新入职教师的课堂实录的完整视频,具体分析其存在问题,同时按照课标要求,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并结合历史学科特色,设计出别有风味的课堂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行反复实践,从而提升新入职教师的导入技能。
李梦瑶[6](2021)在《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教育理念日趋发展,教学方式也随之革新。图示教学法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得到了历史教师的认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图示教学法开始兴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图示教学法与多媒体课堂的结合更为紧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出发对图示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展开阐述。第一章围绕图示法的特点、图示的分类以及图示法的教学价值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上展开论述。第二章笔者开展了图示教学法在上海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分别对上海市三所初中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图示法在课堂中的使用现状、学生对图示的了解程度和态度等问题。此外,通过网络资源中的案例,分析优秀案例的亮点和问题案例的不足。第三章笔者总结出图示法要与讲述法相结合、图示与史料教学法相结合、图表要与比较相结合、善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及掌握设计图示的方法五大教学策略,并对图示法在不同环节中的应用进行分解。在教学策略分析的基础上,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对图示法走入课堂进行实践应用,为一线教师将图示法与课堂相结合提供到一定的参照和借鉴。
王世珧[7](2021)在《大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现状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体育课堂正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导入。一个好的教学导入会有益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达到时半功倍的效果。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导入愈来愈得到教学理论研究领域和实践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是在体育与健康教学理念指引下,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为更好地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服务,因此,对课堂教学导入在学校的运用现状进行客观的反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目标导向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因效应理论、先行组织者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教育观察等方法对大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现状进行研究。根据对大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现状的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大多数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导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较高;多数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中经常应用课堂教学导入,与学生反馈稍有差异;大多数体育教师会在课前设计课堂教学导入,小学情况好于初中。(2)生活实际经验是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导入素材的主要来源;小学体育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初中体育教师则是教学内容。(3)体育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导入时长集中在四分钟以内,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导入时间过短过快;体育教师应用课堂教学导入排在前三名的方法为情境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和直接导入法;师生共同导入是体育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方式。(4)体育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活跃课堂气氛;绝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导入有效,大多数初中体育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导入有效,学生状态良好;多数体育教师会在课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导入的情况,并会变换、创新导入方式。(5)大多数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课堂教学导入遇到困难时,咨询其他教师、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是主要解决方式。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中小学教师要在领悟新课标思想前提下设计出适合学生学情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2)中小学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3)希望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导入相关内容的培训。
杨金李[8](202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强调重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且,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重视对各种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外,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过去性、不可复现性的特点,其所涉及的众多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等学生也无法真切地接触到,给历史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将新闻资源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为历史与现实之间构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减少历史学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感,更易于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因此,将新闻资源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关于论述“新闻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的文献资料仍然较少,并且通过对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该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究。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历,论述了新闻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并且,结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及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从新闻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则、运用的策略以及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新闻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建议。以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能够为广大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运用新闻资源进行教学带来一定的思考。
周瑜[9](2021)在《取舍之间: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新探》文中认为动漫作品是一种新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动漫作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重新定义了动漫和动漫作品、呈现了历史与动漫作品结合的现有资源以及搜集动漫作品的途径。其次对目前所存在的对于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取舍诉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新课改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动漫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理念和技术支持,但是在动漫作品的运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结合二者的观点,总结出因地、因材、适量适度使用便可兼顾中学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结论。最后分别从课堂教学环节、中学各个学段、内容要求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动漫作品进行取舍。全文以理论作为支撑,辅之以案例充实,阐明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通过探究动漫作品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取舍”策略,为开发和丰富教学资源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效果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王思源[10](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二、中学历史教学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历史教学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2)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
1.1.3 初中生物学学科性质的需求 |
1.1.4 “教与学”面临的共同诉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统计分析法 |
1.6.4 教育观察法 |
1.6.5 行动研究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创新 |
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资源 |
2.1.2 教学资源 |
2.1.3 视频资源 |
2.2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特点 |
2.2.1 直观形象性 |
2.2.2 开放共享性 |
2.2.3 再现与穿越性 |
2.2.4 富有感染性 |
2.3 初中生物学视频资源教学作用 |
2.3.1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3.2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
2.3.3 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
2.3.4 指导实验演示,实现有效实验教学 |
2.3.5 增添课堂趣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
2.4 研究理论基础 |
2.4.1 经验之塔理论 |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3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说明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的结构设置 |
3.1.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5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2.2 教师使用视频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3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态度分析 |
3.2.4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2.5 教师对视频资源课堂应用阶段分析 |
3.2.6 影响教师应用视频资源的因素分析 |
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3.2 学生就视频资源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
3.3.3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兴趣分析 |
3.3.4 学生就视频资源课堂应用效果分析 |
3.4 调查结论 |
3.4.1 师生对视频资源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 |
3.4.2 视频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效果显着 |
3.4.3 视频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局限性 |
3.4.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
4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4.1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应用视频资源策略 |
4.1.1 课前精心选取优质视频资源 |
4.1.2 课中精确把握视频播放策略 |
4.1.3 课后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
4.2 生物学视频资源筛选建议 |
4.2.1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教育性 |
4.2.2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科学性 |
4.2.3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的代表性 |
4.2.4 筛选视频时注重视频与时俱进 |
4.2.5 筛选视频时注重学生“主体性” |
4.3 生物学视频资源获取途径建议 |
4.3.1 教材配套的光盘资源 |
4.3.2 自行录制 |
4.3.3 网络下载 |
4.4 生物学视频资源加工处理建议 |
4.4.1 视频资源的下载 |
4.4.2 视频资源的格式转换 |
4.4.3 视频资源的剪辑截取 |
4.4.4 视频资源的录屏软件 |
4.4.5 视频资源的编辑制作 |
5 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目的 |
5.2 实践对象 |
5.3 实践思路 |
5.4 实践案例设计 |
5.4.1 实践内容选择 |
5.4.2 编写教学设计 |
5.5 实践实施过程 |
5.5.1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部分实施片段 |
5.5.2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1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5.3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2 课时)》部分实施片段 |
5.6 实践结果分析 |
5.6.1 学业成绩分析 |
5.6.2 课堂观察分析 |
5.7 实践结论 |
5.7.1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 |
5.7.2 合理运用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
5.7.3 视频资源能提高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四 对照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统计表 |
附录五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
附录六 部分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图片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统编版《中国历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革命故事与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 |
第一节 历史革命故事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历史革命故事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历史革命故事教学的必要性 |
一、符合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要求 |
二、符合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的要求 |
三、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 |
第三节 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及作用 |
一、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
二、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
第二章 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第一节 学生呈现和运用历史革命故事的策略 |
一、学生收集历史革命故事的途径 |
二、学生呈现历史革命故事的形式 |
三、学生运用历史革命故事的策略 |
第二节 教师运用历史革命故事的策略和要求 |
一、教师运用历史革命故事的策略 |
二、教师运用历史革命故事的要求 |
第三章 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 |
第一节 调查流程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目的 |
三、调查过程 |
第二节 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 |
二、教师访谈结果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历史革命故事教学案例设计 |
第一节 教学设计方案 |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
二、新课讲授 |
三、课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研究 ——以镇江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史事”栏目概述 |
第一节 “相关史事”栏目的介绍 |
一、“相关史事”栏目的内容 |
二、“相关史事”栏目的特点 |
三、“相关史事”栏目的类型 |
第二节 “相关史事”栏目的教学价值 |
一、见微知着,培养唯物史观素养 |
二、搭建线索,构建历史时空观念 |
三、善用史料,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
四、启发思考,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
五、设计情境,逐步渗透家国情怀 |
第二章 “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S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现状 |
一、样本选择 |
二、调查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相关史事栏目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编写角度 |
二、教学角度 |
三、学校角度 |
第三章 “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建议 |
第一节 编写层面的建议 |
一、丰富“相关史事”的形式 |
二、图文系统优化 |
第二节 教学层面的建议 |
一、改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探究 |
二、注重学情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
三、重视“相关史事”,提升教学技艺 |
四、提升教师素养,保证教育质量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建议 |
一、加强对“相关史事”等栏目的应用研发,组织开展教研活动 |
二、优化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
三、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运用课堂实录提升中学新入职教师导入技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意义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导入技能 |
1.导入技能的内涵 |
2.高中历史课堂导入 |
3.理论基础 |
(二)新入职教师 |
(三)课堂实录 |
(四)课堂实录在提升教师导入技能中的地位 |
二、中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现状与调查问卷 |
(一)问卷调查 |
1.调查对象 |
2.基本情况 |
(二)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
1.针对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2.针对新入职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三)导入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导入形式单一 |
2.导入效果不理想 |
3.知识体系的紧密性不够 |
4.缺乏有效的教学反馈 |
三、运用课堂实录提高新入职教师导入技能的教学实践 |
(一)确立可行性方案 |
1.实践设计 |
2.实践条件 |
3.操作程序 |
(二)教学实践的途径与策略 |
1.新入职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 |
2.新入职教师要加强教学技能理论学习,并反复突破现存问题 |
3.新入职教师应多与优秀教师进行探讨交流、反思,不断提高自身导入技能 |
4.新入职教师要多寻找机会进行观摩学习 |
四、课堂中实际案例与教学反思——以《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为例 |
(一)教学案例 |
1.课前准备 |
2.教学过程 |
(二)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高中历史教师课堂导入技能的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中学教师课堂导入技能的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6)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理论依据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图示教学法及其价值 |
第一节 图示的分类及图示法的特点 |
第二节 图示法的教学价值 |
第二章 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图示在统编版教科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所反映的图示法的运用现状 |
第三节 网络资源中图示法的运用 |
第三章 图示教学法的运用策略与实践 |
第一节 图示法的教学策略 |
第二节 图示法的实践和应用 |
第三节 基于图示法的教学设计:以《辛亥革命》为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7)大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 |
1.1.3 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相对薄弱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课堂导入 |
1.3.2 体育课堂教学导入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课堂教学导入的相关研究 |
2.1.1 关于课堂教学导入重要性的研究 |
2.1.2 关于课堂教学导入功能、原则、类型及目标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课堂教学导入的相关研究 |
2.2.1 课堂教学导入在其他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
2.2.2 课堂教学导入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
3. 理论基础 |
3.1 目标导向理论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首因效应理论 |
3.4 先行组织者理论 |
3.5 最近发展区理论 |
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专家访谈法 |
4.2.3 问卷调查法 |
4.2.4 访谈法 |
4.2.5 教育观察法 |
4.2.6 逻辑分析法 |
4.2.7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问卷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
5.2 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认知情况 |
5.2.1 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导入的了解情况 |
5.2.2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视程度 |
5.3 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运用情况 |
5.4 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导入的前期准备情况 |
5.4.1 体育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情况 |
5.4.2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素材来源 |
5.4.3 教师课前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依据 |
5.5 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导入的具体情况 |
5.5.1 教师上课时实行课堂教学导入的时长情况 |
5.5.2 体育教师在运用课堂教学导入采用的方法 |
5.5.3 体育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导入的主导方式 |
5.5.4 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导入作用的认同情况 |
5.6 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导入的教学效果反映 |
5.6.1 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性的反映 |
5.6.2 课堂教学导入后学生的状态反映 |
5.7 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课后反思 |
5.7.1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导入课后反思情况 |
5.7.2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导入变换、创新情况 |
5.8 教师在运用体育课堂教学导入中的困难及对策 |
5.8.1 体育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导入中的困难 |
5.8.2 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导入困难时的解决策略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课堂教学导入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效度调查表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教育观察计划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8)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闻资源的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闻 |
二、新闻资源 |
第二节 新闻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
一、新闻资源的分类 |
二、新闻资源的特点 |
第三节 新闻资源的运用价值 |
一、补充延伸历史教材内容 |
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
三、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
第二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新闻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概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与内容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新闻资源运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忽视新闻资源的时效性 |
二、新闻资源真实性的精准度把握不够 |
三、运用新闻资源的方式单一 |
四、缺乏设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
五、学生关注新闻资源的频率较低 |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的建议 |
第一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的原则 |
一、联系性原则 |
二、真实性原则 |
三、贴近性原则 |
四、适度性原则 |
第二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的策略 |
一、依据运用原则,搜集新闻素材 |
二、把握度量关系,整合新闻资源 |
三、设置悬疑问题,导入新课教学 |
四、适时补充素材,激活教材知识 |
五、创设教学情境,培育家国情怀 |
六、开展课外活动,提升现实意识 |
七、及时反思调整,优化教学活动 |
第三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一、新闻资源的取舍 |
二、新闻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
三、相关学业评价机制的设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取舍之间: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关于动漫作品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二)关于漫画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三)关于动画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动漫作品及中学历史教学中动漫作品的类型 |
第一节 动漫作品相关概念界定 |
一、动漫 |
二、动漫作品 |
第二节 中学历史教学中动漫作品的类型及其获取 |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漫画作品的类型及其获取方法 |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动画作品的类型及其获取方法 |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布偶和公仔及其获取方法 |
第二章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取舍之辩 |
第一节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使用之因和善用之求 |
一、动漫作品使用之“因” |
二、动漫作品善用之“求” |
第二节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用之理和慎用之由 |
一、动漫作品不用之“理” |
二、动漫作品慎用之“由” |
第三节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合理使用之策 |
一、动漫作品运用之“因地制宜” |
二、动漫作品运用之“因材施教” |
三、动漫作品运用之“适量有度” |
第三章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取舍之道 |
第一节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时空”运用之取舍 |
一、找准“取”的时机 |
二、保留“舍”的空间 |
第二节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段”运用之取舍 |
一、动漫作品运用于初中各学段的取舍要求 |
二、动漫作品运用于高中各学段的取舍要求 |
第三节 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内容”运用之取舍 |
一、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之“取”的内容 |
二、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之“舍”的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中学历史教学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视频资源辅助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玉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历史革命故事在八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统编版《中国历史》为例[D]. 李昕容.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4]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史事”栏目的运用研究 ——以镇江市S中学为例[D]. 印丹枫. 扬州大学, 2021(09)
- [5]运用课堂实录提升中学新入职教师导入技能的研究[D]. 李承川.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6]图示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李梦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大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现状研究[D]. 王世珧.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初中历史教学中新闻资源的运用研究[D]. 杨金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取舍之间:动漫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新探[D]. 周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