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加工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

抗原加工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

一、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司君增[1](2020)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脑卒中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每年有500万人死于脑卒中,几乎占死亡总数的10%。对于我国来说,脑卒中的发病率十分高,并呈现逐年增加的倾向,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我国超过40岁人群的患病人数高达1242万,并且将近70%的治愈病人会伴随残疾等后遗症,为社会和家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脑血管的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倾向,再加上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将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重视起来。有关研究发现,CSVD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脑卒中发病率的25%-30%。CSVD不仅可引起急性症状,如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等,而且也可以痴呆、步态异常、尿潴留和心境障碍等隐匿症状起病。Philip B.Gorelick教授2011年在Stroke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20%到40%的老年痴呆症与CSVD有关。但CSVD的具体发病机制研究不明,该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目前CSVD的治疗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大部分仍然处于研究阶段,目前的治疗靶点包括降脂、抗血小板、抗炎、血脑屏障调节、前列环素-cAMP系统等。根据CSVD是否为卒中的急性期分为急性期治疗和非急性期治疗。由于没有CSVD的卒中急性期治疗指南,CSVD卒中急性期治疗与大血管卒中相同,可在超急性进行溶栓治疗和在急性期进行抗栓治疗。CSVD的非急性期治疗方案主要为抗栓治疗和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C.Miller Fisher发表在Neurology的早期病理学研究提示,CSVD患者小动脉壁的脂质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样坏死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多项临床研究亦显示了 CSVD与高血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如CNSR(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研究提示,高血压病史与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的复发显着相关,但目前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CSVD与高血压之间的因果关系。SPS3(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mall Subcortical Strokes)结果提示强效降压安全,有潜在降低卒中复发的趋势(HR0.81,95%CI 0.64~1.03,P=0.08),但对改善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无益;PRESERVE研究提示,强效降压并不会降低严重脑白质病变患者脑血流量。脑小血管病是一个全脑疾病,对其机制的研究从年龄、血管危险因素等致病原因到引起临床症状之间包含几个层面,从血管的结构功能异常到引起脑组织的损伤,造成脑网络连接的异常,最后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切入点,在临床前开展基础转化研究探索内皮损伤、血脑屏障破坏、炎症及应激等机制在CSVD中的作用,为CSV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以单基因遗传性CSVD为天然模型,开展干预靶点研究,为研究多暴露因素导致的复杂CSVD干预靶点提供科学依据。CSVD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治疗和预防有限,亟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既往研究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了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炎症和癌症等存在相关外,其在大脑功能和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引发炎症、影响免疫功能和神经保护等多种途径影响着神经系统,维生素D的缺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神经功能,不利于病人的预后。适量地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还可以通过降低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来防治血管损伤。目前己有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严重程度和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但关于维生素D缺乏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报道却很少见。维生素D于1992年发现并命名,其主要来源是肠道吸收和皮肤合成。血清25-羟维生素D半衰期长,在血液循环中比较稳定,其浓度被认为是测定全面维生素D状态的最可靠的指标,因而可用于测定患者是否存在维生素D含量的不足,它主要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介导,VDR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或基因功能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VDR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2q12-q14上,有14个外显子。据报道,VDR基因中约有470个多态性位点,研究最多是FokI、TaqI、BsmI和ApaI四个位点。一系列基因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VDR基因变异与糖尿病、肿瘤、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疾病的关联。关于25-羟维生素D与脑小血管病发生的确切关系的报道仅见于据韩国及印度学者的研究报告。迄今为止,我国仅有一项研究报道了维生素D缺乏与我国南方福建地区脑小血管病患者的总磁共振负荷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的研究探索北方患病人群来自山东、北京两个比较大型的三甲医院,旨在通过研究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中国北方地区脑小血管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可能关系,以期阐明其可能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脑小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而维生素D的作用在维生素D受体介导下发挥作用,我们通过检索文献,仅一篇印度学者研究报道VDR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所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有相关性,在世界上其他人群包括在中国并没有VDR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研究报道。遗传易感性因素的确定可能会增加我们对脑小血管病病因病理学的了解,并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目标,为进一步阐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以减轻脑小血管病带来的严重社会负担。第一部分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此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25-羟维生素D和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济南市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06名脑小血管病患者和115名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都进行了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NIHSS评分量表和Rankin量表用于评估卒中严重程度和卒中后残疾程度。通过测量25-羟维生素D来确定维生素的状态。受试者分为三个亚组:维生素D缺乏(≤12ng/ml)、不足(12-20ng/ml)和充足(≥20ng/ml)。对所有研究病例在入院或门诊时进行包括血压、身高及体重等数据的基线调查。该过程由专门经过训练并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完成。基本数据的主要检测内容有: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主要症状;化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白蛋白);既往患病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及外周血管疾病);脑卒中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和饮酒)。我们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分类变量的相关性,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用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25-羟维生素D和脑小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研究结果:1.脑小血管病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共纳入221名受试者,其中106名为CSVD患者,115名为对照组。在106名CSVD患者中,80名(75.5%)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1.6±13.2年。CSVD组NIHSS评分和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3(1-5)和1(0-2)。与对照组相比,CSVD患者与男性、卒中史、吸烟史、高脂血症、较高的收缩压、较高的舒张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相关(P<0.05)。2.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25(OH)D水平在11名患者(10.4%)与25名对照组(21.7%)中结果为充足,19名患者(17.9%)与43名对照组(37.4%)中结果为不足,76名患者(71.7%)与47名对照组(40.9%)中缺乏。CSVD 患者血清 25(OH)D 水平为(10.2±5.6ng/ml),对照组为(14.6±7.5ng/ml),与对照组相比,CSVD患者维生素D缺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水平在校正协变量性别、卒中史、吸烟史、高脂血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后独立预测CSVD的发生(OR=0.772,95%CI=0.691-0.862,P=0.001)。与25(OH)D充足组(≥20ng/ml)相比,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外,我们还发现缺乏组(<12ng/ml)和不足组(12-20ng/ml)的CSVD的比值比分别为5.609(95%可信区间2.006-15.683)和 1.077(95%可信区间 0.338-3.428)。3.25-羟维生素D水平和高血压交互作用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我们还发现在脑小血管病的发生率上维生素D水平和高血压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维生素D缺乏(≤12ng/ml)和不足(12-20ng/ml)的高血压患者的比值比分别增加到9.738(2.398-39.540)和 1.108(0.232-5.280)(Pinteracion=0.001)。然而,在非高血压患者中,我们没有发现维生素D状态与高血压之间存在这种交互作用。结论:1.脑小血管病发病风险和25-羟维生素D缺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2.高血压和维生素D缺乏的交互作用增加了罹患脑小血管病的可能性。3.进一步研究25-羟维生素D和脑小血管病的关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四个位点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研究方法:全部被试者同第一部分研究对象全部为汉族,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两组的基因进行测定。将血液中的DNA分离出后,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通过相关文献设计所需引物,再对所得的PCR产物进行酶切反应,并用紫外线透射仪进一步成像,从而算出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最后还需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随机抽取样本总量的1/10数目的样本,对其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测定基因型后和相应的RFLP酶切结果相对比。所得结果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各个SNP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及对显性遗传模式、隐性遗传模式、叠加遗传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四个位点经卡方检验,均P值大于0.05,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说明具有群体代表性。2.通过对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的基因型分布分析发现,(1)在总体样本中,Fok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脑小血管病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P=0.004)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性。按性别分层后,FokI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性仅在女性中观察到(P=0.001);(2)对于TaqI来说,在总体样本中其基因型的统计值P=0.901无统计学差异,即使我们按照性别分层后其基因型分布仍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其统计值P=0.683,在女性中其P=0.725,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3)对于ApaI来说,在总体样本中其基因型分布(P=0.933)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其基因型分布(P=0.973),在女性中其基因型分布(P=0.972),即使我们进行性别分层,其仍无统计学意义。因此,Apa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4)同样对于BsmI来说,在总体样本中其基因型的统计值P=0.320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中P=0.448,在女性中P=0.528,无统计学差异,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3.通过VDR基因FokI、TaqI、ApaI、BsmI等位基因分布分析,VDR基因FokI位点在脑小血管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携带FokI最小等位基因f能够显着性增加脑小血管病的患病风险(OR=2.156,95%CI 1.362-3.414,P=0.001)。按照性别分层后,在男性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212),而在女性中,携带FokI最小等位基因f可增加脑小血管病的患病风险(OR=4.529,95%CI 2.136-9.606,P<0.001)。TaqI、ApaI、BsmI等位基因频率在脑小血管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分布统计值分别为(0.932,0.757,0.789)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随后我们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后,在TaqI男性中P=0.443,在TaqI女性中P=0.407,在ApaI男性中P=0.869,在ApaI女性中P=0.812,在BsmI男性中P=0.737,在BsmI女性中P=0.260,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TaqI、ApaI、Bsm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4.在去除年龄、吸烟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样本的显性模型中,FokI位点仍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显着相关(OR=2.042,95%CI 1.073-3.886,P=0.03)。在女性脑小血管病显性模型中FokI位点也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相关(OR=10.323,95%CI 2.54-41.956,P=0.001),而在男性脑小血管病显性模型中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在总体样本的叠加模型中,FokI位点仍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显着相关(OR=1.784,95%CI 1.045-3.045,P=0.034)。在女性脑小血管病叠加模型中FokI位点也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相关(OR=3.826,95%CI 1.469-9.964,P=0.006),而在男性脑小血管病叠加模型中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在总体样本、男性、女性隐性模型中,未发现FokI位点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显着相关。TaqI、ApaI、BsmI三个位点在总体样本、男性及女性脑小血管病样本中,显性模型、叠加模型、隐性模型均未发现其与脑小血管病发病风险相关。5.在脑小血管病病例组中,FokI位点的突变纯合型ff显着降低了 25-羟维生素D的数值,且与野性型FF相比经t检验后P值小于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杂合型Ff的25-羟维生素D数值与野性型FF相比经t检验后P值大于0.05,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对照组中未发现这种相关性。在其他三个多态性位点的病例组及对照组各基因型之间均未发现在25-羟维生素D的数值上有显着差异。结论:1.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FokI的最小等位基因可显着增加脑小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且这种相关性仅在女性中观察到。2.FokI的最小等位基因可降低25-羟维生素D的水平。3.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TaqI、ApaI、BsmI与脑小血管病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

张娟[2](2020)在《肠道微生物PRRC2A和TNFSF13B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是一种罕见的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0.3~4.4/10万,据估计在世界范围内有20~300万患者,且亚洲人群的发病率显着高于高加索人群。既往认为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种亚型,但血清中特异性标记物水通道蛋白-4抗体(aquaporin4,AQP4)的发现,不仅证实了NMO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更有助于定义NMOSD。NMOSD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脊髓炎、视神经炎和(或)顽固性呕吐和呃逆(极后区综合症)。若患者未得到时的治疗,约有一半的患者将进展为不可逆转的失明和严重残疾,三分之一的患者将在首次发作后5年内死亡。该病的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对患者而言至关重要。NMOSD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参与疾病的发生进展。深入研究潜在的环境遗传易感因素与NMOSD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早期对疾病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更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时治疗。因此,本论文将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以环境易感因素肠道微生物为线索,深入研究肠道微生物与NMOSD的相关性,探讨肠道微生物与疾病临床严重程度的关联,进一步以肠道微生物为生物标志物构建NMOSD疾病预测模型,为将肠道微生物作为一种动态监测NMOSD疾病严重程度的无创生物标志物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探讨了富含脯氨酸的卷曲蛋白2A(proline rich coiled-coil2A,PRRC2A)基因多态性与我国NMOSD的相关性;第三部分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13B(TNF superfamily member 13b,TNFSF13B)基因多态性与我国NMOSD的相关性,与第二部分一起扩大了中国NMOSD患者的易感基因谱。第一部分肠道微生物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NMOS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在AQP4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中开展,且结果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16S r RNA基因靶向V3-V4高变区测序技术,对50例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其中AQP4抗体阳性(AQP4+)NMOSD患者14例(P1,n=14),AQP4抗体阴性(AQP4-)NMOSD患者8例(P2,n=8),正常对照28名(C,n=28)。结果:AQP4+NMOSD和AQP4-的NMOSD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构成上均存在明显差异,某些特定菌属与NMOSD的临床特异性参数密切相关。本研究还鉴定出了9种属级生物标志物与NMOSD密切相关,曲线下面积(AUC)为0.97。结论:首次描述了AQP4+NMOSD和AQP4-的NMOS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特征。AQP4+NMOSD和AQP4-NMOSD患者都有独特的微生物组成和代谢途径。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NMOSD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而且还提示肠道微生物可作为一种无创的生物标志物成为NMOSD未来个性化治疗的靶点。第二部分PRRC2A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研究背景与目的:NMOSD和MS均为CNS慢性炎性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且病因不明。PRRC2A(称BAT2)位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III,MHC III)区域内,既往研究表明该基因是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基因,增加疾病的发病风险。最近一项研究证据表明prrc2a蛋白作为一种修饰因子在髓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人群中PRRC2A基因多态性与NMOS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1例NMOSD患者,包含50例AQP4+患者,71例AQP4-患者75例MS患者。基于1000G数据库中的中国汉族人群基因数据信息,我们使用Haploview 4.1软件筛选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tag-SNPs),共筛选出PRRC2A基因上的11个tag-SNPs位点。最后纳入其中的10个tag-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基因型分析发现,AQP4+NMOSD、AQP4-NMOSD和MS组分别与4个tag-SNPs(rs2736163,rs2736157,rs2242659,rs9366785)、6个tag-SNPs(rs2736163,rs2736157,rs2242659,rs2736657,rs2261033,rs9366785)和1个tag-SNPs(rs2736163)显着相关。进一步单倍体分析发现,单倍体TCAGCAATAG使AQP4+的NMOSD患者发病风险增加约15倍(p=0.001724,OR[95%CI]:15.398[1.590-149.120]),单倍体ACAATAGTAG使AQP4-的NMOSD发病风险增加约1.8倍(p=0.020270,OR[95%CI]:1.851[1.095-3.129])。但本研究未发现增加MS发病风险的单倍型。结论:PRRC2A作为遗传易感基因,可增加中国汉族NMOSD和MS的发病风险,但与NMOSD关系更为密切。研究结果从临床数据上支持了PRRC2A基因可能参与脱髓鞘疾病的发生,亦进一步扩大了NMOSD患者的易感基因谱。第三部分TNFSF13B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最近,Steri等人利用来自意大利撒丁岛的病例对照样本,对MS患者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TNFSF13B基因的变异与MS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显着相关。该变异是一种插入缺失导致3’-非编码区(UTR)的GCTGT变成A(Steri其同事称之为BAFF-var),导致TNFSF13B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截短,可以逃避micro RNA的抑制作用,增加了可溶性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产生。本研究首次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探索TNFSF13B基因变异与NMOSD的相关性,并在MS患者中进行验证。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0例MS患者、181例NMOSD患者504名健康志愿者,对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进行TNFSF13B基因外显子Sanger测序,对可能引起蛋白功能改变的变异体,进一步构建相关质粒,转染293T细胞,进行功能研究。结果:在1例MS患者中发现一个杂合子变异c.97C>T(p.R33W),在1例NMOSD患者中发现一个3’-UTR变异(c.*14T>C,rs373756878)。此外,在MS组、NMOS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检测出c.313G>A(p.A105T,rs201543678)变异位点,但三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采用Mutation Taster,Poly Phen2 and SIFT三种变异位点功能预测软件进行分析,发现c.97C>T(p.R33W)和c.313G>A(p.A105T,rs201543678)可能为良性变异。然而,这三种在线预测软件均无c.*14T>C的功能预测信息,考虑到该点位于TNFSF13B基因的3’-UTR区域内,可能通过与BAFF-var相似的生物学机制增加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本研究构建了pmir Glo 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含有pmir Glo 3’-UTR c.*14T>C质粒的转录活性增加,荧光值较pmir Glo 3’-UTR野生型质粒显着增加。结论:我们在中国汉族MS和NMOSD患者中未检出BAFF-var,提示BAFF-var位点具有种族异质性。我们在NMOSD患者中发现一种新的TNFSF13B变异位点,其生物学机制与BAFF-var位点相似,提示TNFSF13B亦可增加我国汉族NMOSD的患病风险。

董玉珍[3](2019)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可溶性CTLA-4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s CTLA-4)的水平变化特点,探讨s CTLA-4在儿童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为HSP治疗寻找新的方向。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0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和高密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4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HSP组),62名门诊健康查体儿童为正常对照组。HSP患儿根据紫癜急性期和经治疗后4周内有无出现尿检异常(血尿或/和蛋白尿)分为肾损害组(HSPN组)和无肾损害组(NHSPN组);根据急性期有无消化道症状(腹痛、便血或呕血等)分为两组进行比较;根据有无前驱感染(发热、咳嗽等)分为两组进行比较。HSP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充分离心后,分离血清并收集及储存在-80℃的冰箱中。血清s CTLA-4水平检测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和Ig E)检测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结果:HSP患儿其急性期血清s CTLA-4水平为(3749.5±804.5)pg/ml,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组(5101.8±566.7)pg/ml,差异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HSPN组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为(3801.6±839.7)pg/ml,NHSPN组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为(3724.3±799.0)pg/ml,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HSPN组和NHSPN组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均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前驱感染组HSP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为(3446.1±773.2)pg/ml,无前驱感染组HSP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为(4065.6±723.0)pg/ml,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有消化道症状组HSP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为(3927.8±242.3)pg/ml,无消化道症状组HSP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为(3670.9±126.9)pg/ml,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HSP患儿血清s CTLA-4水平和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和IgE)水平之间都无明显的相关性(r=-0.172、0.068、0.068、0.187,P>0.05)。结论:HSP患儿急性期血清s CTLA-4水平明显降低,有无前驱感染HSP患儿间血清s CTLA-4水平并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HSP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异常(CTLA-4表达降低),其在HSP的免疫紊乱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有、无早期肾损害HSP患儿间血清s CTLA-4水平无明显差异;急性期有无消化道症状HSP患儿间血清s CTLA-4水平也无明显差异;提示血清s CTLA-4水平变化与HSP患儿脏器受累情况无关。

王雅清[4](2019)在《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和DRB1与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风热疮患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与风热疮之间的相关性来了解风热疮的发病机制,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可降低发病率,也为临床治疗提供免疫学基础,同时为实现精准医学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研究风热疮的中医证型与HLA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我们从基因水平认识中医的证,从微观学角度对风热疮的中医辨证提供一种更加准确、便捷的诊疗方式。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有关文献,按照中、西医诊断标准选取生活在内蒙古地区的汉族风热疮患者63例,中医辨证为风热蕴肤和风热血燥两种证型,风热蕴肤型患者32例,风热血燥型患者31例,另选取100例内蒙古地区汉族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收集血样,提取DNA,运用多重PCR技术以及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对HLA-DQB1与HLA-DRB1基因进行分型,采用卡方检验对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风热疮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HLA-DQB1与HLA-DRB1各等位基因是否具有相关性,同时对风热疮各中医证型与HLA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通过实验发现HLA-DRB1*11:04在风热疮患者中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3.97%vs0.5%,P=0.033,P<0.05;OR=8.176,95%CI:0.899-390.058),其六位分型HLA-DRB1*11:04:01在风热疮患者中的频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5%vs1%,P=0.043,P<0.05;OR=7.453,95%CI:0.819-356.077);HLA-DRB1*07:04在风热疮患者中的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0.79%vs5.5%,P=0.032,P<0.05;OR=0.138,95%CI:0.003-0.971)。2.风热疮各中医证型中,HLA-DRB1*11:04在风热蕴肤型中的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81%vs0.5%,P=0.003,P<0.05;OR=16.646,95%CI:1.812-797.884)。两种证型之间比较没有发现HLA-DRB1*11:04、HLA-DRB1*07:04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有差异。结论1.实验表明,在内蒙古地区汉族风热疮患者的发病过程中,HLA-DRB1*11:04可能是其一个易感基因,而HLA-DRB1*07:04可能是风热疮的一个保护基因。2.风热疮的中医证型风热蕴肤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LA-DRB1*11:04可能是风热疮风热蕴肤型的一个易感基因。

蒋莉[5](2017)在《非经典MHC I类分子HLA-G在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地域差别较大。中国是肝癌的高发区之一,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3位。肝癌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已达到共识的病因包括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和丙肝病毒感染(hepatitis C virus,HCV)、黄曲霉毒素的暴露、酒精摄入过多及个体遗传因素等。广西是我国肝癌高发地区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某些肝癌高发地区存在肝癌家族聚集现象,即在一个家族中发生肝癌的病例数达到2人或2人以上。目前,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中,肝癌家族聚集与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饮用不洁水源等外因的研究较多,而对内在的遗传因素则所知较少。HLA-G是机体一个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能够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发挥免疫抑制的功能。HLA-G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HLA-G基因多态性及蛋白的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前期研究表明,HLA-G参与了肝炎病毒感染的转归和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但其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广西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选择无癌家族家庭成员作为对照,拟从HLA-G基因多态性和蛋白表达水平的角度,探讨其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从遗传学角度去寻找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和潜在的预测指标。2.方法(1)样本收集:以来自广西肝癌高发区11个县区的35个肝癌高发家族中140名家庭成员作为实验组。其中,HBs Ag(+)35名,HBs Ag(-)105名。一级亲属57名,二级亲属39名,三级亲属44名。为减少混杂因素的影响,以相同性别、年龄±5岁、相同民族、相同生活环境、相同生活习惯作为配对条件,以140名无癌家族家庭成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IV和肝功能等的检测。排除非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排除甲肝、丙肝、戊肝及HIV感染者。所有受试对象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收集完整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外周静脉血10m L,分别注入抗凝(EDTA)管(6ml)和有盖普通无菌干燥管(4ml),进行分装,并保存于-80℃冰箱中。抗凝血用于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干燥管血样离心后留取血清进行ELISA法检测s HLA-G抗体的浓度。(2)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测序法检测HLA-G基因多态性:采用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提取外周血DNA。采用聚合PCR和测序技术对HLA-G基因3’UTR区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3142C/G、+3187A/G以及位于HLA-G基因第三外显子的HLA-G*0105N等位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比较不同位点基因型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 HLA-G的水平: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中说明书要求操作,对所有受试对象外周血中可溶性HLA-G(solube HLA-G,s HLA-G)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与无癌家族家庭成员s HLA-G水平的差异。3.结果(1)HLA-G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检测结果显示:对于HLA-G3’UTR区而言,14bp插入/缺失基因型频率分布在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组和无癌家族家庭成员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69,P=0.01)。相对于+14bp/+14bp基因型来说,-14bp/-14bp基因型可能增加肝癌家族聚集的风险(OR=4.00,95%CI=1.38-11.61,P=0.01);而+14bp/-14bp则不能增加肝癌家族聚集的风险(OR=2.54,95%CI=0.87-7.43,P=0.09)。两组的+14bp、-14bp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c2=7.88,P=0.01),-14bp等位基因与肝癌家族聚集的风险增加有关(OR=1.70,95%CI=1.17-2.46,P=0.01)。而在本研究中,对于HLA-G+3142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在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组和无癌家族家庭成员组中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c2=2.08,P=0.35;c2=0.28,P=0.60)。+3187A/G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c2=3.35,P=0.19;c2=0.01,P=0.93)。而对于位于第三外显子的HLA-G*0105N的多态性分析发现,在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中,只检测到HLA-G*0105NC/C和C/-两种,并没有发现-/-基因型。在分析HLA-G*0105N基因多态性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时,发现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并没有显着性差异(c2=0.88,P=0.19;c2=0.73,P=0.39)。(2)s HLA-G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检测结果表明,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血清s HLA-G水平显着高于无癌家族家庭成员(22.83U/ml vs 15.45U/ml,P=0.00)。为排除HBV感染的混杂因素,进一步分析,HBs Ag(+)的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的s HLA-G水平高于HBs Ag(+)的无癌家族家庭成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06U/ml vs21.96U/ml,P=0.04);HBs Ag(-)的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的s HLA-G水平高于HBs Ag(-)的无癌家族家庭成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6U/ml vs12.93U/ml,P=0.00)。而在高发家族中,s HLA-G浓度在HCC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二级亲属和三级亲属中分别为39.84U/ml、19.87U/ml和20.96U/ml。与二级亲属、三级亲属相比,一级亲属的s HLA-G水平显示升高(P=0.00,P=0.00)。s HLA-G的水平在家族中有2例HCC患者的家庭成员组,家族中有3例HCC患者的家庭成员组以及家族中有>3例HCC患者的家庭成员组分别为25.89U/ml,27.66U/ml以及22.38U/ml,s HLA-G在三组中浓度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98)。(3)HLA-G基因多态性与s HLA-G水平的关系,分析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组中HLA-G基因多态性与s HLA-G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对于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s HLA-G水平在基因型-14bp/-14bp、+14bp/-14bp和+14bp/+14bp个体中的分别为31.41U/ml,24.14U/ml和17.69U/ml,s HLA-G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对于HLA-G+3142C/G位点,s HLA-G水平在基因型C/C、C/G和G/G个体中的分别为34.45U/ml,23.64U/ml和23.93/ml,s HLA-G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对于HLA-G+3187A/G位点,s HLA-G水平在基因型A/A、A/G和G/G个体中的分别为24.14U/ml,27.35U/ml和35.69/ml,s HLA-G水平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HLA-G*0105N,s HLA-G水平在基因型C/C和C/-基因型分别为27.35U/ml和25.87U/m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7)。4.结论(1)HLA-G基因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肝癌家族聚集性有关。而HLA-G+3142C/G、+3187A/G位点和HLA-G*0105N可能不是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2)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外周血中s HLA-G水平升高可能是促进肝癌家族聚集性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3)在本次研究所纳入的人群中,未发现HLA-G基因多态性与s HLA-G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兰秀彩[6](2017)在《LILRA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基因多态性和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具有发作与缓解交替发生的特点。对于IBD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一直是消化系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IBD发病机制虽然还不明确,目前世界范围普遍接受的观点为,IBD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应对某些药物、周围环境及肠道微生态变化而产生的失调的免疫反应。人类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活化性受体成员3(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 A3,LILRA3),又称为 ILT-6 或 CD85e,是人类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家族(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s,LILRs)中的一员。目前国内外关于LILRA3的研究为数不多,已有研究报道其基因多态性同人类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及淋巴瘤等,且LILRA3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表达增高,这些研究提示LILRA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关于LILRA3的研究几近空白,鉴于在IBD发病及疾病进展过程中,自身免疫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推测LILRA3可能参与IBD的发病。为此本研究我们初步探讨了 LILRA3同IBD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9月到2016年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且明确诊断的CD患者185例、UC患者193例及同期在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对照者509例。对纳入的研究者收集外周血1ml并详细记录纳入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LD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方法测定LILRA3基因下述位点基因多态性:6.7kb片段缺失、rs103294及rs410852。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同CD及UC发病的关系,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同CD及UC各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 LILRA3mRNA表达情况,并根据样本基因型信息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研究各位点基因多态性对LILRA3 mRNA表达量的影响。招募于中南医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IBD患者,肠道息肉或肠道新生物患者(即非IBD患者,NIBD)并收集IBD患者结肠炎症部位肠黏膜,NIBD患者正常结肠黏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LILRA3在肠黏膜中的表达定位及在各组黏膜中的表达量。采用qRT-PCR方法研究LILRA3在各组肠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提取IBD患者及NIBD对照者肠黏膜中的总蛋白,利用western-blotting方法研究LILRA3在各组肠黏膜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转染方法构建LILRA3过表达U937细胞系及空载体U937细胞系,采用qRT-PCR方法研究LILRA3过表达后U937细胞主要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等的表达情况;利用Transwell方法研究LILRA3过表达细胞株迁移功能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研究LILRA3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CCK8方法研究LILRA3对U937细胞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进一步研究LILRA3发挥上述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6.7kb缺失及rs410852无论在基因型水平还是等位基因水平同CD及UC发病均无相关性(P>0.05)。rs103294在基因型水平同CD及UC发病均不相关,但是在等位基因水平,其等位基因频率在C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4,OR=1.32,95%CI=1.01-1.73),但在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78)。6.7kb及rs103294基因型同CD及UC各临床表型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含有rs410852突变基因型(GG,AG)的CD患者同野生型患者(AA)相比发生肠道狭窄和穿孔的风险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狭窄,P=0.03,OR=0.23,95%CI=0.07-0.75;穿孔,P=0.04,OR=0.20,95%CI=0.05-0.74),rs410852基因型同UC各临床表型之间无相关性。6.7kb片段缺失能够影响LILRA3 mRNA表达,具体表现为纯合子缺失个体(-/-)LILRA3mRNA表达极少,几乎测不出,杂合子缺失(-/+)和野生型个体(+/+)LILRA3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将三组中纯合子缺失个体剔除后重新统计发现CD及UC组LILRA3 mRNA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CD vs.HC,P<0.01;UC vs.HC,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ILRA3定位在黏膜固有层细胞的细胞胞浆中,提示LILRA3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这与国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我们研究还发现在CD及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中LILRA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非IBD组结肠标本(CDvs.NIBD,P<0.01;UCvs.NIBD,P<0.05)。成功构建LILRA3过表达U937细胞株后进一步研究发现,(1)LILRA3能够抑制U93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及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2)LILRA3能够减少U937细胞趋化因子的分泌,减少其细胞膜表面上趋化因子受体的数量从而减弱U937细胞的趋化迁移能力;(3)LILRA3能够增加细胞胞膜上清道夫受体的数量从而上调U937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4)LILRA3可以同时激活细胞内AKT和MEK通路调控U937细胞增殖;(5)LILRA3对U937细胞凋亡没有影响。结论:(1)LILRA3基因是中国IBD人群的易感基因,虽然我们研究结果提示其基因型与IBD的临床表型有关联,但仍需要在其他人口及更大样本人群中进行验证。(2)6.7kb缺失同IBD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但能影响LILRA3 mRNA水平的表达。(3)LILR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IBD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标本中均显着增高(CD患者升高尤为显着),且IBD患者肠黏膜LILRA3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增多,这些新发现为今后LILRA3成为IBD尤其是CD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4)LILRA3能够抑制U937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和IL-6等。(5)LILRA3能够减少U937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减少U937细胞胞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的数量从而减弱U937细胞的迁移能力。(6)上调LILRA3的表达对U937细胞凋亡没有影响。(7)上调LILRA3的表达能够增加U937细胞胞膜上清道夫受体的数量,从而促进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8)LILRA3可能通过共同激活细胞内AKT和MEK信号通路调控U937细胞的增殖能力。

陆婉杏,黄瑞雅,李雪斌,黄建敏,蒙兰青[7](2012)在《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多发性硬化患者(研究组)和正常健康者(对照组)的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TAP1-333和637及TAP2-379、565和665等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AP1333、637位置的等位基因均以I、D为主。而在TAP2379、565及665等位置的等位基因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以V、A、T为主。研究组患者TAP1-333位置的基因型以II为主,而对照组则以VV为主,两组在TAP1-333基因型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TAP2-565位置的基因型以AT为主,而对照组的AT和AA型各占46.00%,所以两组在TAP2-565基因型上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AP1-637、TAP2-379及TAP2-665等位置的基因型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1-333和TAP2-56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有相关性,TAP1-333I和TAP2-565T基因可能是本地区多发性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王秀丽,宋军,郭力[8](2011)在《多发性硬化关联基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资料表明多发性硬化具有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易感性由多个微效基因共同决定,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与MS相关性研究较为广泛,人们试图通过此类研究探索MS的发病机制,寻求MS更好的治疗手段。近年在分子生物学领域,MS的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和基因连锁分析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下面就各个关联基因的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予以阐述。

张昀[9](20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广泛认为SLE为一种多基因多致病因素疾病。近年来发现,FcyRIIIA参与SLE的发病,特别是其与IgG的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有报道认为CD24作为协同刺激因子调节细胞免疫,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发病相关。而CYP2C19*2基因是重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的主要突变型之一,与SLE的CTX治疗有着密切联系。目前这三个SNPs位点在SLE患者中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还相对较少。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FcyRIIIAF158V、CD24A57V、CYP2C19*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分布。通过对SLE患者进行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并与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这些基因多态性位点对SLE特别是狼疮肾炎(LN)的遗传易感性、病程变化和治疗效果等的影响,为SLE的基因诊断及治疗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324名SLE患者和相匹配的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319名健康志愿者、体检对照,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以及单链构象多态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SCP-PAGE)、 DNA测序验证等技术检测FcyRIIIA F158V、CD24A57V、CYP2C19*2基因型。进一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本研究人群中,FcyRIIIA基因的F等位基因频率约为60.8%。SLE组的FF基因型、F等位基因显着高于对照组。LN组的V基因携带者(FV+VV)人数显着低于无LN组,而晚发LN组的F基因携带者(FF+FV)人数显着高于早发/首发LN组。2.在本研究人群中,CD24基因的T等位基因频率约为34.8%。CD24基因多态性在SLE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是SLE患者患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在NPLE组与无NPLE组之间,未发现CD24基因多态性与NPLE的发病有显着相关。3.在本研究人群中,CYP2C19*2突变型的分布频率约为29.9%。CYP2C19*2基因多态性与CTX产生毒性作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YP2C19*2这一突变可显着减少产生性腺毒性的可能性,至于是否会减少骨髓抑制的可能,差异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而与CTX用药后是否出现肝功异常无关。CYP2C19*2突变型基因携带者(GA+AA基因型)在CTX对LN的治疗反应上显着差于不携带A基因的患者(GG基因型)。结论:1. FcyRIIIA基因多态性与SLE的发病有关,FF纯合子基因型可能存在对LN的易感性。W纯合子基因型可能对LN晚发存在一定保护作用。2. CD24E2C226T基因多态性与SLE的发病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SLE的易感性,而与NPLE的发病无直接相关。3. CYP2C19*2突变型可能会降低CTX的治疗效果,减少部分毒性作用的发生。

张深义[10](2007)在《17q11.2-12上CCL23基因多态性及EBV、HHV-6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病因迄今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提示:MS的发生是多种病因(如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尤其是EBV和HHV-6 B型感染)与MS相关。大量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在免疫细胞向炎症区域迁移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定位于17q11-12的CC趋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与MS相关。经网上搜查发现:中国人17q11.2-12 CCL23有rs854655和rs1003645这两个位点是多态的并且突变频率较高,这与Bugeja等人的研究相吻合。目前尚无针对这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MS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报道。目的1.研究CCL23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MS的相关性;2.研究EBV原发性感染和HHV-6B型感染与MS的相关性。方法:1.本研究对象均为河南省汉族。35例MS病例组均为2002年5月-200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出院后门诊随访或正在住院的临床确诊或实验支持确诊的MS患者。3个对照组是: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组(NID组);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组(NNID组);正常对照组。其中22例NID组和27例NNID组均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均系河南省红十字会献血中心的健康献血者。2.取外周静脉血,提取人白细胞全基因组DNA和血清。用基于连接酶检测反应(LDR)和基因蕊片检测的基因分型技术对研究对象的DNA进行基因分型;采用ELISA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进行抗EBV EA(IgG,IgM)抗体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进行HHV-6B型(IgG,IgM)抗体检测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3.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应用多因素分析法;组内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或Fisher’s精确检测用以研究CCL23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与MS的相关性;EBV原发性感染与MS的相关性;HHV-6B型感染与MS的相关性。结果1.MS组:男12例,女23例;年龄16-69岁,平均35.59±15.09岁。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组(NID组):男16例,女6例;年龄13-65岁。平均39.14±14.82岁,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组(NNID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17-75岁,平均49.78±15.91岁。正常对照组:男12例,女23例;年龄18-53岁,平均38.39±7.28岁。2.CCL23两个位点(rs854655、rs1003645)存在基因多态性。MS组分别与各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抗EBV EA IgG抗体:MS组分别与各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4.抗EBV EA IgM抗体:MS组与NID组、NNID疾病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4,P=0.027),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5.HHV-6B型IgG抗体:MS组分别与各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P=0.007,P=0.001,P=0.001)。6.HHV-6B型IgM抗体:MS组与NNI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3,P=0.010);MS组与NID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CCL23 rs854655和rs1003645这两个位点可能普遍存在基因多态性,但上述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MS不相关。2.HHV-6B型活动性感染可能与MS相关。3.MS病人分别与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相比,HHV-6B型原发性感染可能与MS相关。4.MS病人分别与神经系统炎性疾病患者和神经系统非炎性疾病患者相比,EBV原发性感染可能与MS相关。

二、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Paper 1
Paper 2

(2)肠道微生物PRRC2A和TNFSF13B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肠道微生物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1.2.3 数据库统计软件
        1.2.4 实验方法
        1.2.5 统计学方法
    1.3 研究结果
        1.3.1 NMOSD AQP4+、NMOSD AQP4-组以健康对照组三组间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3.2 NMOSD AQP4+、NMOSD AQP4-组以健康对照组三组间肠道微生物LEfSe差异性分析
        1.3.3 NMOS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一般线性模型分析(GLM)
        1.3.4 NMOSD疾病相关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Random Forest Prediction Model)
        1.3.5 NMOSD特异性临床指标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1.3.6 NMOSD相关的肠道菌群代谢通路分析
    1.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RRC2A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2.2.3 数据库统计软件
        2.2.4 实验方法
        2.2.5 统计学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2.3.2 NMOS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
        2.3.3 NMOS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的比较
        2.3.4 NMOS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单倍体分析
        2.3.5 M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单倍体型比较
    2.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TNFSF13B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主要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3.2.3 数据库统计软件
        3.2.4 实验方法
        3.2.5 统计学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在我们汉族NMOSD和MS患者中未检测到BAFF-var变异
        3.3.2 在我们汉族NMOSD和MS患者中检测出3种TNFSF13B变异,以相应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表3.3)
C变异位点患者临床特征分析'>3.3.3 携带TNFSF13B c.*14T>C变异位点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C变异位点功能验证'>3.3.4 TNFSF13B c.*14T>C变异位点功能验证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可溶性CTLA-4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1.1 主要器材
    1.2 主要试剂
    1.3 研究对象
    1.4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5 sCTLA-4的测定
        1.5.1 检测前准备
        1.5.2 操作步骤
        1.5.3 结果及判断
    1.6 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1.7 统计学分析及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HSP患儿急性期血清s CTLA-4 表达水平变化
    2.2 有/无前驱感染HSP患儿间血清s CTLA-4 表达水平比较
    2.3 有/无肾损害HSP患儿间血清s CTLA-4 表达水平比较
    2.4 有/无消化道症状HSP患儿血清s CTLA-4 表达水平比较
    2.5 HSP患儿血清s CTLA-4 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和DRB1与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风热疮患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5)非经典MHC I类分子HLA-G在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HLA-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 背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LA-G蛋白表达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 背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HLA-G基因多态性对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sHLA-G表达的影响 背景 1.研究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LILRA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基因多态性和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的创新点 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第一部分:LILRA3基因多态性与IBD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4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本次研究的健康对照和IBD患者的临床特征
    3.2 LILRA3基因多态性与IBD发病的关系研究
4 讨论 第二部分:LILRA3在IBD患者中的表达情况
5 材料和方法
    5.1 研究对象
    5.2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及仪器
    5.3 实验方法及步骤
    5.4 统计学分析
6 研究结果
    6.1 LILRA3在IB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
    6.2 LILRA3在IB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肠黏膜中的表达和定位
7 讨论 第三部分:LILRA3对人类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功能调控的研究
8 材料和方法
    8.1 研究对象
    8.2 试剂、仪器、耗材
    8.3 实验方法及步骤
    8.4 统计学分析
9 研究结果
    9.1 构建LILRA3过表达U937细胞系和空载体细胞系
    9.2 上调LILRA3表达对U937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9.3 上调LILRA3对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
    9.4 上调LILRA3对U937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
    9.5 上调LILRA3对U937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9.6 上调LILRA3对U937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10 讨论
11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DEPC:
        1.2.2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AP等位基因型频率
    2.2 两组TAP基因型频率比较
3 讨论

(9)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流程图 1.
    研究样本来源及主要材料仪器 2.
    实验主要技术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表 论文参考文献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致谢

(10)17q11.2-12上CCL23基因多态性及EBV、HHV-6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7q11.2-12上CCL23基因多态性及 EBV HHV-6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硬化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参考文献
    病毒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 司君增. 山东大学, 2020(12)
  • [2]肠道微生物PRRC2A和TNFSF13B基因多态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的相关性研究[D]. 张娟. 浙江大学, 2020(01)
  • [3]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可溶性CTLA-4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D]. 董玉珍. 青岛大学, 2019(01)
  • [4]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和DRB1与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风热疮患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D]. 王雅清.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5]非经典MHC I类分子HLA-G在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D]. 蒋莉.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6]LILRA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基因多态性和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D]. 兰秀彩. 武汉大学, 2017(07)
  • [7]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分析[J]. 陆婉杏,黄瑞雅,李雪斌,黄建敏,蒙兰青. 现代预防医学, 2012(08)
  • [8]多发性硬化关联基因的研究进展[J]. 王秀丽,宋军,郭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06)
  • [9]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张昀.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05)
  • [10]17q11.2-12上CCL23基因多态性及EBV、HHV-6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研究[D]. 张深义. 郑州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抗原加工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