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26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永涛,王栋,金灿,王执一,程沛,苏俊武,范祥明[1](2021)在《成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成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9年11月, 6例成人TAPVC行手术矫治, Darling分型心上型4例, 心内型1例, 混合型1例。其中男1例, 女5例。年龄(28.6±4.8)岁, 体质量(47.3±3.7)kg。术前经皮氧饱和度0.91±0.05。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 无围术期死亡及并发症。体外循环(122.0±35.9)min, 主动脉阻断(78.2±20.4)min, 术后住院(9.7±2.9)天, 监护室滞留(3.5±1.4)天, 机械通气(17.1±2.9)h。术后随访6~100个月, 无远期死亡, 超声心动图未见肺静脉回流梗阻, 左心功能正常, 无肺动脉高压。结论成人TAPVC手术适应证良好, 手术效果满意。
孙保,程端,李波,贺贵宝,王海峰,阿哈提,伊力亚斯,盛唏,李金鹏[2](2021)在《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1010例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皮超声引导下封堵治疗1 010例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0例、女650例,年龄1~50岁。房间隔缺损692例(中央型603例、合并动脉导管9例、筛孔型80例),卵圆孔未闭116例,室间隔缺损2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动脉导管未闭132例,肺动脉瓣狭窄3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主肺动脉窗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明确诊断,术中在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由股动脉或股静脉入路以完成治疗。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结果 1 005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失败,在直视下修补,5例患者术后发生封堵器脱落(3例房间隔缺损开胸取伞、修补,1例房间隔缺损在X线下取伞后完成封堵,1例动脉导管未闭开胸取伞并缝扎),2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后肺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室间隔缺损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时分流消失,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周后消失。随访1~24个月,3例筛孔型房间隔缺损1年后复查微量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肺动脉瓣跨瓣压差显着缩小,无溶血、心律失常、栓塞、腱索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TTE或TEE引导下经皮股动、静脉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创伤小、无辐射及造影剂损伤,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杨锦淑,刘燕[3](2021)在《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房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成人患者20例,均接受经食道二维道超声心动图(参照组)和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试验组)诊断,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2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中,椭圆形占比率为65.00%,不规则形占比率为20.00%,类圆形占比率为15.00%。试验组患者房间隔总长度、残缘软边长度均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参照组患者房间隔缺损残最大径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成人房间隔缺损,能够清晰地看到患者房间隔缺损的形态、直径等相关数据,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徐军明,苏高峰[4](2021)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符合条件的50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行封堵术治疗,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手术流程,评价封堵效果。结果:50例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展开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率96.0%,失败率4.0%。术前经胸与经食道诊断结果完全一致52.0%),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诊断对经胸超声诊断做出补充/修正诊断的占48.0%。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顺利实施有重要保障,可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黄明和,李玉[5](2020)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价值和术后并发症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价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09-21至2018-09-21祥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对照组74例。观察组实施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实施经胸超声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检查测量结果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74例患者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成功率为95.95%(71/74),对照组74例患者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成功率为79.73%(59/74)。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10.326,P<0.05)。两组房间隔缺损的后缘长度、前缘长度、后上缘长度、前下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径、上缘长度长于对照组,下缘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6例,胸腔积液2例,经过相应对症治疗后,均已好转,目前无一例残余分流,通过6个月随访,未发现封堵器脱落、移位等现象。对照组出现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7例,胸腔积液3例,经过相应对症治疗后,均已好转,目前无一例残余分流,通过6个月随访,未发现封堵器脱落、移位等现象。结论实施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时,选择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刘丽萍,梁云婷,丁文虹,赵奇光,杨静,莫莹,刘晓然,石婉明[6](2020)在《成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诊断及术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术前和术后超声特征,提高临床对成人TAPVC的诊断和预后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9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手术的16例成人TAPVC患者超声心动图,CT及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超声特点及术后早期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术前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并经外科手术证实为TAPVC患者共16例,平均年龄(29.92±9.51)岁,临床症状有胸闷、体力活动不耐受及发绀。超声分型:心上型8例,心内型5例,混合型3例。15例(93.8%)术前超声分型与术中诊断一致。所有病例均存在非限制性房间隔交通(25.07±6.34)mm,其中继发肺动脉高压15例,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所有病例均无肺静脉回流受阻。16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后早期右心室内径恢复正常[(34.92±6.61)vs.(20.23±3.79)mm,P<0.05],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显着下降[(70.50±23.64)vs.(32.7±12.56)mmHg(1 mmHg=0.133 kPa),P<0.05],血氧饱和度逐渐趋向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成人TAPVC的首选方法,成人TAPVC常因合并非限制性房间隔交通或右心室流出口梗阻而与婴儿患者有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临床预后,外科手术效果良好。
杨思慧[7](2020)在《基于心导管检查结果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治疗结果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缺乏统一标准。目的对93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根据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分为“PVRI<4 Wood.m2”组、“4 Wood.m2≤PVRI≤8 Wood.m2”组和“PVRI>8 Wood.m2”组。分别对三组的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共93例,男36例、女57例;中位年龄51月;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38例、Ⅲ级33例、Ⅳ级3例;心胸比0.60±0.06;中位经皮血氧饱和度98%;肺动脉收缩压83.99±20.50mmHg、平均压59.64±16.34mmHg;中位PVRI5.86Wood·m2;中位Rp/Rs 0.34;中位Qp/Qs 2.37;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率10.91%。2、“PVRI<4 Wood·m2”组35例,34例直接关闭缺损,93.94%随访预后好。3、“4 Wood·m2≤PVRI≤8 Wood·m2”组共31例。“手术”组26例。随访“预后好”组13例(13/26,50%),“预后差”组13例(13/26,50%)。“药物-手术”组共5例。“手术”组Rp/Rs(0.37±0.13)较“药物-手术”组(0.62±0.22)低。“药物-手术”组术后随访预后好者5例(5/5,100%)。“药物-手术”组预后好率(5/5,100%)较“手术”组(13/26,50%)高(P=0.032)。4、“PVRI>8 Wood.m2”组共27例,直接关闭缺损15例,随访14例,失访1例。随访58.33%患者预后好。采用“药物-手术”治疗方法5例,随访100%患者预后好。5、本研究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共15例。12例患者口服靶向药物治疗,随访肺动脉压力均下降。结论心导管检查及肺动脉造影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标准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0.910%。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若“PVRI<4 Wood.m2”,可直接行手术关闭缺损;若“PVRI≥4 Wood.m2”,“药物-手术”治疗方法或可成为临床上的新一种治疗模式。靶向药物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
陈远远[8](2020)在《胸骨旁间隔切面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胸骨旁间隔切面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前筛选及术中监测中的作用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并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常规切面及胸骨旁间隔切面联合扫查后诊断为房间隔缺损(ASD)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研究胸骨旁间隔切面在ASD封堵治疗术前筛查及术中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通过TTE常规切面和胸骨旁间隔切面扫查后诊断为ASD的患者,收集术前、术中及术后1周内心脏超声资料和采取的治疗方式,来分析胸骨旁间隔切面在术前判断ASD大小、形态、周围残余组织情况中的应用价值,及测得ASD最大直径与选择封堵器型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研究共纳入189名患者,术前均清晰获得胸骨旁间隔切面图像,并根据常规切面和胸骨旁间隔切面诊断出继发孔型ASD,原发孔型ASD,静脉窦型ASD三种类型。2.行ASD封堵治疗的患者154名,均为继发孔型ASD,术中经TTE进行监测,2名患者术中未成功完成封堵改为外科修补治疗,手术成功率98.70%。原发孔型、静脉窦型ASD,19名巨大型ASD,3名双孔或多孔型ASD以及1名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成功完成外科修补治疗。所有诊断均在术中获得确认。3.封堵治疗患者术前经胸骨旁间隔切面测得ASD最大直径与术中封堵器型号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TTE常规切面联合胸骨旁间隔切面可以较好的显示房间隔缺损的形态、位置、数目、大小和周围毗邻结构关系,在术前筛选和术中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封堵器型号选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第二部分TTE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随访中的作用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前通过TTE胸骨旁间隔切面扫查并确诊为ASD的患者在封堵治疗前后的基本资料、心脏超声相关数据,研究封堵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术前经TTE胸骨旁间隔切面扫查后诊断并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患者89名。收集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心脏超声数据,术后随访的心超数据,来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心超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1.术后使用TTE进行随访,随访中1名患者出现封堵器移位,2名患者出现少量残余分流,5名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2.通过比较封堵手术前后TTE的检查结果,发现右室、右房内径、室间隔厚度、主肺动脉内径和肺动脉压力在术后3月内明显缩小或下降。左室内径在术后3月内明显增大,左房内径在随访中无明显改变。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3月内有所增加,二三尖瓣反流程度在术后3天内得到改善。结论:TTE在评价ASD封堵治疗术后并发症及心脏结构的变化上具有重要作用。
任秋婷[9](2020)在《多模态超声技术对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文中认为[目 的]应用多模态超声技术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术后的右心室功能进行研究,评价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右心室几何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评估ASD患者封堵术后右心功能近期及远期的恢复情况。探讨多模态超声技术所测各右心功能指标与心导管所测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为疾病的治疗和临床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右心室功能信息及临床参考依据。[方 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并诊断为ASD住院治疗的成年患者共73例,女性52例,男性21例,年龄18~71岁,ASD范围为5~44 mm,平均(19.78±8.84)mm。73例ASD患者中有57例患者有介入封堵治疗的指征并成功行介入封堵术治疗,余16例患者行右心导管术。根据术中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将ASD患者分为四个亚组,分别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25例,PAMP<25 mmHg;伴轻度肺动脉高压组22例,26-35mmHg;中度肺动脉高压组10例,PAMP:36-50 mmHg;重度肺动脉高压者16例,PAMP>50 mmHg;另选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ASD患者均于术前3天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多模态超声技术测量左房及右房室腔内径和面积、肺动脉内径、右室游离壁厚度、右心三维容积;右室收缩功能参数:TAPSE、S’、FAC、Tei 指数、IVA、3D RV EF、RVLS septum、RVLS Freewall;右室舒张功能参数:E、A、E/A 比值、e’、a’、e’/a’比值、IVRT、E/e’。57例成功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分别于手术治疗后1月、3月、6月、12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内容同上。[结 果]ASD患者肺动脉压力处于正常范围时,RVOT prox、RVOT Distal、PA、RVBD、RVMD、RVLD、RA 长短径、RAA、3D EDV、3D ESV、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已较对照组增大,右室间隔和游离壁的长轴应变及右室三维射血分数(3D RV EF)较对照组升高(P<0.05)。伴轻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RVOT Distal、PA内径进一步增加,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较对照组升高,室间隔和游离壁的长轴应变及3D RV EF较肺动脉压力正常的ASD患者降低(P<0.05)。伴中度肺动脉高压的ASD患者,RVFT开始较对照组及肺动脉压正常组增厚,TAPSE、右室游离壁长轴应变、e’/a’比值进一步降低,三尖瓣口舒张早期(E)及晚期(A)血流峰值速度、IVRT、E/e’比值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 ASD 患者,RVOT Distal、PA、RVBD、RVMD、RA 长短径、RAA、LA 长径、RAA/LAA、RVFT、3D EDV、3D ESV出现了明显的增大,所有收缩功能参数明显降低,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明显降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进一步升高,三尖瓣口舒张早期(E)及晚期(A)血流峰值速度较伴中度肺高压组患者减小,右室舒张功能明显减低。RVOT Distal、PA、RVBD、RVMD、RA长短径、RAA、LA长径、RAA/LAA、RVFT、3D EDV、3D ESV、TAPSE、S’、FAC、Tei:指数IVA、3D RV EF、RVLS septurm、RVLS Freewall、e’、a’、IVRT 均与mPAP 有相关性(P<0.05)。ASD组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1月、3月、6月、12月RVOT prox、RVOT Distal、PA、RVBD、RVMD、RVLD、RA 长径、RA 短径、RAA、RAA/LAA、3D EDV、3D ESV、TAPSE、Tei 指数、RVLS septum、RVLS Freewall、3D RV EF、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e’均较术前减小(P<0.05);LA长径于术后1月、3月、6月、12月较术前有所增加;RVFT于术后3月较术前减小,术后12月较术后1月减小;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术后3月、6月、12月较术后1月减小。[结 论]ASD患者随着肺动脉压力的不断升高,右心腔室会不断扩大,右室环形方向的扩张比长轴方向的扩张更明显。多模态超声技术较单一方法能更全面的评价右心形态和功能,其中右室游离壁长轴应变是评价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ASD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最敏感的指标。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1月右心大小较术前明显缩小并趋于稳定;重构的右室室壁恢复需要>3个月的时间;右室收缩功能在术后1月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1月,右室舒张功能单一评价指标出现变化,术后>6月-12月部分患者舒张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郭怡萍[10](2020)在《TEE引导经皮封堵与X线下封堵及外科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房间隔缺损是由房间隔发育不良引起的左、右心房间的交通异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成为最新的封堵方法,具有避免X线照射、无需开胸的优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全程实时动态角度引导,能近距离观察心内结构,不受胸部声窗条件限制,清晰的显示房缺类型及残端情况,明确房间隔膨胀瘤或多孔型缺口,对缺口距后下缘间隔的视野暴露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主要探讨婴幼儿在TEE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术的临床价值。目的对比TEE引导下房间隔缺损经皮介入封堵相比X线下封堵及经胸小切口的对照研究及术后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已实施TEE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研究组(TEE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对照组1(X线下经皮介入封堵);对照组2(外科经胸小切口封堵)。每组随机各抽取20例,三组患者年龄均在1至3岁之间,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筛查,所有病例均提示房间隔继发孔型缺损,且无其它心脏畸形及各器官功能障碍。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心功能评价、封堵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研究组:成功19例,失败1例。失败原因系术中TEE发现残缘较柔软,难以支撑封堵伞,改为外科修补;成功的19例中有1例存在1 mm的残余分流,1例提示心包积液,均在出院后复查完全消失。对照组1:成功19例,失败1例。失败原因系封堵伞型号大,影响瓣膜活动,封堵失败;成功的19例中1例出现残余漏,更换封堵伞后成功,另1例提示边缘2.mm的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分流消失。对照组2:成功20例,其中1例术后提示心包积液,3个月后复查消失;另1例合并胸腔积液,住院期间逐渐吸收。2.研究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与对照组1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着小于对照组2;研究组术后无明显创伤,术中无X线摄入,且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最快。三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穿孔、感染死亡以及封堵伞移动脱落的现象。3.研究组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心功能,利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显示心功能状态较好,结果分析表明,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且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术后复查封堵伞位置好,在术后1个月、3个月分别复查白细胞,密切观察化验室指标。对照组2术后复查发现部分患儿表面创口处存在炎性瘢痕增生。结果表明研究组住院天数最短、左室收缩功能状态最显着,P<0.05,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随访1-3月后无死亡病例发生,无封堵器栓塞、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EE引导下经皮介入封堵对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显着,术中避免了X线摄入对身体的创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结合TEE抗干扰性强,术中图像清晰的优势,是一种简单、安全、可行的新型微创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626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26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房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仪器选择 |
1.2.2操作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0例患者房间隔缺损的形态 |
2.2 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 |
3 讨论 |
(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手术成功率 |
2.2 术前诊断结果 |
3 讨论 |
(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价值和术后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 |
2.2 两组术前测量缺损最大径和残缘长度 |
2.3 随访情况 |
3 讨论 |
(6)成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诊断及术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超声检查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1.一般资料 |
2.影像学检查 |
(1)TAPVC分型及准确率: |
(2)合并畸形及心脏形态功能改变: |
3.随访观察 |
讨 论 |
(7)基于心导管检查结果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治疗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和分期 |
1.2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发生机制 |
1.3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方法 |
1.3.1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指征 |
1.3.2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方法 |
1.3.3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治疗 |
1.4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经皮血氧饱和度 |
2.4 心导管检查方法 |
2.5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AVT试验) |
2.6 封堵试验 |
2.7 经导管介入封堵缺损手术方法 |
2.7.1 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堵闭术 |
2.7.2 经导管动脉导管堵闭术 |
2.7.3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堵闭术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组临床资料 |
3.1.1 研究组一般资料 |
3.1.2 研究组基础状态下心导管检查参数 |
3.3 “4 Wood·m~2≤PVRI≤8 Wood·m~2”组 |
3.3.1 “4 Wood·m~2≤PVRI≤8 Wood·m~2”组临床资料 |
3.3.2 “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随访资料 |
3.3.3 “手术”组和“药物-手术”组治疗前资料比较 |
3.3.4 “药物-手术”组临床特征 |
3.3.5 “手术”组和“药物-手术”组随访资料 |
8 Wood·m~2”组'>3.4 “PVRI>8 Wood·m~2”组 |
8 Wood·m~2”组临床资料'>3.4.1 “PVRI>8 Wood·m~2”组临床资料 |
8 Wood·m~2”组的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3.4.2 “PVRI>8 Wood·m~2”组的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心导管检查的必要性 |
4.2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的应用 |
4.2.1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率 |
4.2.2 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意义 |
4.3 直接关闭缺损的治疗效果 |
4.3.2 “4 Wood. m~2≤PVRI≤8 Wood.m~2”组 |
8 Wood.m~2”组'>4.3.3 “PVRI>8 Wood.m~2”组 |
4.4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治疗 |
4.5 “药物-手术”的治疗效果 |
4.5.1 “4 Wood. m~2≤PVRI≤8 Wood. m~2”组 |
8 Wood.m~2”组'>4.5.2 “PVRI>8 Wood.m~2”组 |
4.6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胸骨旁间隔切面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胸骨旁间隔切面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筛选和术中监测中的作用 |
1 资料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术前筛选结果 |
2.2 内科封堵治疗筛选情况 |
2.3 外科修补筛选情况 |
2.4 手术结果 |
2.5 ASD直径与封堵器直径之间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TTE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
1 资料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封堵手术结果 |
2.3 术后并发症 |
2.4 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多模态超声技术对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TEE引导经皮封堵与X线下封堵及外科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食管超声引导治疗房间隔缺损相关的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626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体会[J]. 吴永涛,王栋,金灿,王执一,程沛,苏俊武,范祥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1(11)
- [2]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1010例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J]. 孙保,程端,李波,贺贵宝,王海峰,阿哈提,伊力亚斯,盛唏,李金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1(08)
- [3]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房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J]. 杨锦淑,刘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5)
- [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研究[J]. 徐军明,苏高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04)
- [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价值和术后并发症分析[J]. 黄明和,李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S2)
- [6]成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诊断及术后评价[J]. 刘丽萍,梁云婷,丁文虹,赵奇光,杨静,莫莹,刘晓然,石婉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07)
- [7]基于心导管检查结果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分级治疗结果分析[D]. 杨思慧.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8]胸骨旁间隔切面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陈远远. 浙江大学, 2020(02)
- [9]多模态超声技术对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右心功能的评估[D]. 任秋婷.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TEE引导经皮封堵与X线下封堵及外科小切口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D]. 郭怡萍. 新乡医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