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离·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国吉[1](2021)在《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的手稿》问世以来,异化理论开始系统性的得到学界的广泛的重视,它逐步走出马克思尤为关注的劳动领域,科技异化、文化异化、消费异化等理论层出不穷。这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所构建的异化理论影响力最大。总体而言,异化理论在当代依然被诸多学者所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处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依然没能摆脱异化状态的困扰,尚未完全走向全面的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战争的创伤、工作的压迫、失业的压力、消费的诱惑,还是在科技飞速发展面前的无所适从、娱乐至死背后的精神空洞,异化如影随形得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本身正是对这种人类社会反常状态的总体写照和集中研究,并试图为人们摆脱异化困扰,走向彻底的自我解放而开具理论的药方。因此,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异化理论的构建本身就是延续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于是,重新审视和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逐步破解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梳理了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后文的具体性研究做好铺垫,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从学术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国别学者研究范式的区别,并进一步阐释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有长于具体人物、具体异化理论的研究而疏于系统性把握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点与理论缺失。本文第二章从总体上对法兰克福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法兰克福学派成立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流行的时期,恰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最为突出的时期,在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多重社会危机频频凸显,这就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凭据。其成员在吸收借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异化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包括对于异化概念的分析,对于异化成因的探讨以及构建消除异化的学术路径。本文第三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人的总体异化论。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往往会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偏爱,毕竟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名时期也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大行其道的时期,再加之心理学的研究本来就是部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专长。因此,人与自我的异化问题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理论家看来,人本身具有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其原因则在于抽象生产本身的人格困境,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健全社会。人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势必带来人与他者的交往异化问题,正因为个人主义的极端偏执,导致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对他者施压,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和谐统一而是走入了对抗境遇。本文第四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理论。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状态,然而一系列负面社会问题随之而来,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人们在消费社会中已经逐步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能力和自由,为了虚假的需要,人们不断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印证自我存在的意义,消费本身由满足人类基本物质生活的经济行为逐步转变为人们行动的终极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隐藏在消费过程背后的符号权力、景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都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本文第五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科技异化理论。科技本应该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科技水平越是提高,工具理性越是强烈,人类就越是陷入科技主义的樊笼难以自拔。科技本身已经逐步走出“中立”的状态,开始具有了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科技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异己性力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战争危机、生态危机的背后都可以显而易见得察觉到科技发展的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背后的异化问题,并从工具理性、路径依赖、价值中立、意识形态等维度对科技异化展开了理论批判。本文第六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总体上评价。本文指出,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之一,深入挖掘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以及批判性的力量,对于拓展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加深对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与启发意义。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敢于揭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指出其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歪曲性解读与创造,看清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的刻意回避,以及透彻辨析其实践指向的乌托邦事实。
高原[2](2021)在《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文中指出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一位曾被长期忽略和低估的瑞士现代主义作家。在瓦尔泽的作家生涯中,尤其是在伯尔尼时期(1921-1933),他遭遇了出版危机、生存危机、言说/叙述危机和手写危机等一系列的危机。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手写习惯等较此前均有明显转变。在他留存的“密码卷帙”中,他的文学书写越来越指向自我,文本中的主人公常常以失败作家的形象出现,试图以隐晦的自我辩解重构作家身份。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和他迂回的叙述方式均与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羞”的诗学手段相关。本研究从“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出发阐释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书写方式,并选取《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瓦尔泽文学书写中的“羞”及作品主人公遮掩“羞”的诗学策略问题,讨论瓦尔泽如何以“羞”的叙述方式作为化解叙述困境的诗学手段,以及瓦尔泽为何采用“密码卷帙”这种以隐匿文字符号为目的的手写形式。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缘起、瓦尔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羞”这一概念做出差异性理论梳理,分析“羞”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前提、诱因、反应机制和典型的处理方式。第三章讨论文化人类学及社会伦理语境下“羞”的作用机制,重点剖析了《强盗》小说主人公面对各种危机和羞辱时通过藏匿自我身份以消解“羞”的策略。此外,由失败作家而引发的“羞”还体现在“强盗”与叙述主体之间疏离/紧密的共生关系上。第四章诠释了掩饰“羞”的情感面具和诗学面具。《强盗》主人公通过夸张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来转移“羞”,以故作顺从对权力关系进行颠覆和反讽,还以故作无耻的态度忽略并否认“羞”的在场。瓦尔泽用自己的一幅肖像画编织“强盗”的外形着装,将本人掩盖在这个失败作家的形象之中。而瓦尔泽的手稿本身也是一种遮掩,本研究结合瓦尔泽的书信和文本解读了“密码卷帙”的独特手写形式,这种掩饰性极强的手写方式也是瓦尔泽化解手写危机的诗学策略。第五章从《〈日记〉逸稿》出发阐明了小说中叙述主体“我”通过日记体文学书写,对既定的文学规约表示反讽和质疑的意图,小说呈现的元叙述、自我反思、悖论对话性等特征均为掩饰叙述危机的文学手段,而小说中主题的偏离与推延、意义的消解以及内容指涉义的变换也都是瓦尔泽用来掩饰并克服言说失败的诗学手段。第六章对掩饰“羞”的诗学策略和瓦尔泽的“羞感”诗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总而言之,瓦尔泽的“密码卷帙”从文本层面展示了“羞”的情感诱发机制和文学个体对“羞”的处理方式。瓦尔泽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文本是为了掩饰作为失败作家的“羞”,他的微型铅笔手稿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手写危机的文化技术,也是一种遮掩和消解“羞”的诗学策略。从文本层面的回避到叙事层面的遮掩、再到书写行为中的隐藏,瓦尔泽在内容、叙述和语言符号的三重掩饰中,将“羞”作为一种创作理念融入他的文学书写。本研究发现,瓦尔泽作品中“羞”的美学价值就蕴含在掩饰性的本质之中,他对“羞”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掩饰性的诗学手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从“羞”现象出发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两部小说及其文学叙述和文学书写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发现瓦尔泽无论在叙述层面上的遮掩,还是独特的手写形态,其中所藏匿的都是“羞”的应对策略以及“羞感”诗学实践。对“羞”的文学应对策略既是瓦尔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是他书写方式的诗学本质。本研究将“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拓展为瓦尔泽的特殊诗学手段,他的这种极具掩饰倾向、又在掩饰中展露深层意图的独特书写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对“羞感”诗学的书写实践。
张宇[3](2021)在《私募基金投资理念极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私募基金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目前整体增长趋势放缓,市场结构开始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资金不断向少数头部机构聚集,“头部效应”逐渐增强。中小机构的“量小”、“质低”、“投短”、“募难”等问题尤为突出,短期行为和投机主义盛行,导致长期资本形成的多层次有机生态缺失,无法对长期资本形成有效支持。在私募基金市场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的背景下,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私募基金投资理念是否也出现了极化,如果投资理念确实表现出极化特征,那么,极化形成的机制是什么?投资理念的极化对于私募基金市场的监管和基金内部治理意味着什么?极化研究源于对收入分布两极分化现象的研究。Esteban,J.&D.Ray(1994)和Foster,J.and M.C.Wolfson(1992)做出了先驱性贡献。Duclos,et al(2004)提出了基于“认同-疏离”框架的DER极化指数,为极化形成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Foster&Wolfson(2009)则从“增强扩散”(increased spread)和“增强两极性”(increased bipolarity)出发,强调收入分布中间人群向两端分化的思想,提出了衡量极化水平的Wolfson极化指数。现有的极化研究主要聚焦在收入分布领域,而在投资理念研究领域尚未发现相关文献。投资理念是基金管理人对投资市场性质的主观看法和信念,反映了基金管理者对市场的心理预期。投资理念具有隐性特征,隐含在投资策略或投资决策中。投资理念的不可观测性给投资理念极化的实证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投资理念进行定量分析,需要为投资理念寻找一个替代变量(Koedijk and lager,2007)。然而,并不是每个投资理念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变量。不同的投资理念也并非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很难将一种投资理念的效应从另一种投资理念中分离出来。投资理念是决定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准则(Benjamin Graham,1934),因此,对投资理念极化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可行方法是,假设投资理念隐含在投资策略和投资决策中,并通过投资组合的结构和特征反映出来。在此假设下,基于投资组合结构或特征的观察,逆向推测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我们提出了一个有助于投资理念极化实证研究的投资理念极化分析框架。本文提出的投资理念分析框架可以表述为“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框架。该分析框架的意义在于:基于对投资组合的结构和特征观察,逆向推测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并在投资理念集B与投资组合特征集P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从投资组合特征集中为投资理念寻找合适的替代变量。在本文提出的投资理念极化分析框架下,我们把基金看成是一个投资组合,并将基金的收益波动率、最大回撤看成是管理人投资风险控制理念的两个不同的替代变量。另外,将基金寿命看成是基金管理人投资期限理念的替代变量。投资风险控制理念和投资期限理念构成了本文投资理念极化分析的基础。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主要用于对“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回报”分析框架的阐述和解析。实证分析主要使用Foster&Wolfson(2009)提出的Wolfson极化指数和Duclos,et al(2004)提出的DER极化指数。极化形成机制分析主要依赖于DER极化指数的分解,将极化指数分解为投资理念的认同性和疏离性,并以此分析和解释投资理念极化的形成机制。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取自好买基金网站。在剔除不完整数据的情况下,共抽15996只国内私募基金和2606只外资对冲基金作为样本,所有样本占全部基金数量的比例为30.7%。本文的研究不仅将极化研究从收入分布领域拓展到投资理念领域,也将投资理念研究从规范性研究拓展到实证研究。从实践层面来看,通过投资理念极化研究,可以考察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理念的极化状态、演变趋势、投资理念极化的形成机理,以及投资理念的影响因素,为证监部门有效管理私募基金提供重要的线索和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点主要包括:(1)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投资理念分析框架,将隐含于投资策略的投资理念通过投资组合结构和特征表征出来。通过投资风险控制理念和投资期限理念的替代变量选择,实证研究了投资理念的极化程度、投资理念及其极化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变,以及投资理念的影响因素,为证监部门有效管理私募基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决策依据。(2)将极化研究从收入分布领域引入投资理念领域,拓展了极化研究领域。实证研究表明,Duclos,et al(2004)提出的DER极化理论,同样适用于投资理念极化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验证了DER极化理论。2.实证创新点: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私募基金结构性分化背后隐含的投资理念的极化程度,以及投资理念极化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投资理念视角,对如何完善私募基金市场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不足与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1)本文在投资理念分析框架下,仅研究了“收益波动率”风险控制理念、“最大回撤”风险控制理念和“投资期限”控制理念的极化问题,其他投资理念并未涉及。(2)由于缺乏私募股权基金的系统性统计资料,本文所使用的样本仅包含私募证券基金(对冲基金),而不包含私募股权基金样本。(3)私募基金投资理念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如何将投资理念的极化测度范围进一步拓宽,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杜玉洁[4](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史艳荣,谢彦君,曾诗晴[5](2020)在《疏离感与亲和力:乡村旅游体验中的院落情结与人际关系再造》文中提出文章从乡村旅游的动因入手,研究疏离感和亲和力在城乡二元社会日常生活中如何构成乡村旅游体验的推力和拉力。结果表明:城市生活中劳动、消费和空间的异化催生了人际和自我的疏离,促使人们逐渐积累起离开异化的日常生活的心理动能并终而踏上旅途。空间、人际、意象和自我综合反映的乡村亲和力为消解疏离感提供了途径。旅游者在乡村旅游中实现了人际关系再造,个人心理能量有所提升,人际和自我的疏离得到纾解。在此过程中,旅游者对院落的关注和贴近进一步反映出乡村旅游体验的院落情结。因此,基于乡村聚落和乡村院落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可以构成乡村振兴的经济形态,从而形成可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院落经济。文章所提出的疏离感和亲和力以及院落经济等诸多新范畴,有助于乡村旅游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完善相关理论体系,并为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崔家新[6](2020)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亚文化用以指涉青年人特有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性和从属性文化实践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诸如嘻哈、摇滚、朋克等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在我国青年人的精神生活中广为流行。尤其是网络新媒介的快速发展重塑了青年亚文化,使其展现出抵抗性消弱、娱乐性增强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青年人正将青年亚文化革新为寻求话语空间、展现身份认同、注重精神享乐的精神生活空间。各种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不断涌现,高校已成为青年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阵地,大学生成为青年亚文化的积极推动者、传播者和创生者。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青年人以个性张扬自居,过于追求娱乐性精神享受,忽视社会责任,颂扬个人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日渐疏离。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变得更为紧迫,急需获得有力的引领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重要论断,这为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二者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在文化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价值观也随之生成并展现出形塑文化、维护文化传承的功能性作用。基于这种政策支撑、逻辑关联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也具有逻辑可行性、制度可行性和现实可行性。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这一可行性,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科学性、发展性和人民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提供了保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明晰了青年人的本质特征和青年人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依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有助于全面把握青年亚文化生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明晰青年亚文化的积极价值与问题所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引领,一方面必须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启示,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总体上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立足于青年人的生活实践,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一要强化政策保障,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二要推动引领主体的角色转变和青年主体意识的提升,以对问题的回应引发思考和共鸣,引导青年人充分而全面地认识青年亚文化、发展青年亚文化;三要聚焦青年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帮助青年人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弘扬责任与担当,为青年亚文化发展营造和谐的发展空间;四要依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创新有效的引领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方法创新上,依托日常生活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可以衍生出生活融入法、互动仪式法、议程设置法。同时,基于融合引领主体、引领方法的需要依托协同理念能够提炼出多方协同法。这些方法契合青年亚文化的生成发展规律和青年人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落地生根、行之有效具有积极价值,是值得尝试的创新性方法。
冯伟[7](2020)在《A市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平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尤其是职场当中的公平。相关研究表明,组织公平感会对人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产生影响,而对于乡镇公务员,他们的组织公平感则可能会影响其个人工作状态和基层政府的运作效率,组织只有在充分了解个体的基础上,解决好公平问题,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激发他们在脱贫攻坚、乡镇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本研究选择A市乡镇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其组织公平感构成和现状、探索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和工作压力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建立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三者间的关系模型,并依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假设,并对收集到的534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验证假设并建立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A市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和职业倦怠状况在部分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着差异;第二,组织公平感、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间存在一定关系,组织公平感对职业倦怠有负向影响,组织公平感对工作压力有负向影响,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有正向影响;第三,工作压力总体及其各个维度在组织公平感与职业倦怠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就提高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缓解工作压力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为改善其职业倦怠状况个提供了依据,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决策支持。
蒲育[8](2020)在《多场耦合作用下功能梯度微梁的静动态响应分析》文中指出微机电系统(MEMS)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电子、信息通讯和环境监测等领域。MEMS是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和微机械加工技术将微组件进行微电路集成,微组件的尺度通常在微米乃至纳米量级,且其核心组件通常可简化为微结构单元,如微梁、微板、微壳等。一方面,功能梯度材料(FGM)和功能梯度压磁/压电材料(FGPM)作为当前先进复合材料和智能材料的典型代表,因其可设计性,它能实现结构不同部位对材料功能的特殊环境要求以及智能控制,另一方面,梁模型以其简单而高效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诸多领域,如微传感器、微驱动器、微谐振器等。随着近些年微/纳米测试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材料力学实验已表明:微结构的静动态力学特性均呈现出尺度依赖性。但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无法解释尺度效应这一现象,学者们为此提出了不同的非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如非局部弹性理论、偶应力理论和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等。在实际工程中,微结构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服役工况,如湿-热环境、磁-电-热环境。分析多场耦合作用下此类微结构的静动态力学特性对于MEMS核心组件的安全与设计、功能与优化、智能与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和纳米力学优先发展的前沿课题,因而目前备受学者们关注和重视。本文以MEMS中复合材料微梁结构单元的静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尺度效应为研究背景,在两类位移场描述法下采用一种n阶广义梁理论(GBT),在Eringen非局部弹性理论框架下和Hamilton体系下对服役于特定多物理场作用下功能梯度微梁的耦合静动态响应分析实施了力学建模,寻求有效且优化的数值方法实施了多物理场作用及多因素影响下功能梯度微梁耦合静动态响应分析的定量数值求解。为了便于解耦,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广义微分求积法(MGDQ)求解功能梯度微梁在多物理场作用下的耦合振动问题。为避免耦合屈曲问题求解的再次解耦,则首次采用了振动与屈曲这两类静动态力学行为之间的二元耦联性实施解耦,统一编写了两类问题MGDQ法数值求解的MATLAB计算程序。当考虑有阻尼作用情况时,粘弹性FGM/FGPM微梁结构振动的特征频率为复数,应用MGDQ法则很难快速准确的识别有效频率,因而采用一种扩展型广义Navier法求解了特定多物理场作用下三种典型边界FGM/FGPM微梁的粘弹性自由振动问题。具体来讲,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n阶GBT和Eringen非局部弹性理论,以轴向位移、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项横向位移为基本未知量描述位移场,在Hamilton体系下统一建立了湿-热-力耦合作用下多孔FGM微梁静动态响应分析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控制方程和非局部边界条件。该模型考虑了材料加工缺陷微孔隙的影响,采用了双参数Winkler-Pasternak弹性地基,同时考虑了湿度与温度沿梁厚度方向按不同类型稳态分布以及材料物性随温度变化的相关性,基于含孔隙率修正的Voigt混合幂率模型表征FGM微梁的材料属性。采用MGDQ法数值研究了弹性地基上多孔FGM微梁在湿-热环境中以及在初始轴向机械力作用的耦合振动和耦合屈曲特性。此外,考虑了外加横向静载荷的作用,应用Navier法研究了多孔FGM简支微梁在湿-热-力共同作用下的耦合弯曲特性。(2)考虑了材料结构的粘弹性以及地基粘弹性的外阻尼效应,提出了三参数粘弹性地基上多孔功能梯度粘弹性微梁模型。基于n阶GBT和Eringen非局部理论,以轴向位移、截面转角和横向位移为基本未知量描述位移场,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粘弹性地基上多孔FGM微梁在湿-热环境中以及在初始轴向机械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方程并导出了非局部边界条件,应用一种扩展型广义Navier法数值分析了3种典型边界下该粘弹性FGM微梁的有阻尼自由振动特性。(3)考虑了压电和压磁两种材料复合而组成的功能梯度材料,采用n阶GBT,基于多场耦合Eringen非局部弹性理论和Maxwell方程,以轴向位移、弯曲变形项横向位移、剪切变形项横向位移、电位和磁位为基本未知量,在Hamilton体系下统一建立了磁-电-热-力耦合作用下FGPM微梁静动态响应分析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控制方程和非局部边界条件。考虑了外电场极化、外磁场磁化以及温度分布均沿FGPM微梁的厚度方向,采用了双参数弹性地基模型,应用MGDQ法数值研究了弹性地基上FGPM微梁在磁-电-热环境中以及在初始轴向机械力共同作用的耦合振动和耦合屈曲特性。此外,考虑了外加横向静载荷的作用,采用Navier法分析了FGPM简支微梁在磁-电-热-力共同作用下的耦合弯曲特性。(4)从能量耗散角度出发,采用三参数粘弹性地基模型,同时考虑了材料结构内阻尼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磁-电-热-力-粘弹作用下FGPM微梁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多场耦合Eringen非局部理论,以轴向位移、截面转角和横向位移为基本未知量描述位移场,采用n阶GBT,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该模型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采用扩展型广义Navier法数值研究了该粘弹性FGPM微梁在磁-电-热环境中以及在初始轴向机械力共同作用下的有阻尼自由振动特性,深入分析了多因素对微梁动力学输出响应重要参数的影响。(5)在数值求解耦合问题方面,本文采用优化的数值方法实施了复杂系统的定量模拟计算。首先通过引入边界条件控制参数,应用MGDQ法实施了3种不同典型边界FGM/FGPM微梁耦合振动响应求解的MATLAB统一化编程。其次基于屈曲与振动这两种静动态力学行为之间的二元耦联性,通过编写相应循环子程序用以获得FGM/FGPM微梁系统的耦合屈曲静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行之有效,此过程避免了微梁耦合屈曲响应求解的二次解耦,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二次优化了MGDQ这一数值分析方法。(6)揭示了屈曲与振动这两类静动态力学行为之间的二元耦联性,重点刻画了尺度效应、多参数及多因素对于多场耦合作用下FGM/FGPM微梁静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深入分析了其耦合作用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可为今后MEMS中复合材料微梁结构单元的安全与设计、功能与优化、智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同时也为多场耦合作用下功能梯度此类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两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梁翠琴[9](2020)在《文学叙事中的历史维度—严歌苓中国书写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反拨了旧历史主义“历史决定论”和形式主义“文史分裂”的观点。它重新审视了过去与当下、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把历史视为“是在不断的连续和断裂中,对当代做出阐释性的启发的文本”,强调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文性”,认为两者存在着互相印证、互相阐扬的张力结构,两者之间构成了紧密的文化网络关系。与新历史主义的观念拥有众多契合之处的严歌苓,其历史书写也体现了众多“新历史”特质。严歌苓的小说时常在交错叠置的叙事时空,展开复调叙事,立足于民间立场,对宏大叙事所忽略、遮蔽的日常生活、逸闻野史进行书写,让沉寂历史事件浮出地表,触摸了更为具体鲜活、真实可感的小历史。其历史叙事一方面把关注的目光从国族、社会等大集体转移到个体生命经验上,将客观历史主体化;另一方面走向历史与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着力描摹边缘人物的情欲纠结,摄照历史边界上多样复杂的生存景观,彰显历史的诗性与优美。严歌苓历史书写的“新历史小说”特质与其移民作家的身份是密切相关的。“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温情脉脉的故国记忆以及中西缠绕的文化语境是影响其特色历史书写的原因。同时赋予了其历史小说深刻的理性反思精神、浓厚的个人本位历史观以及异常丰富的历史场域言说等特殊意义。最后从文学与历史关系的探讨中发现、肯定文学书写历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历史题材的文学叙事是实现过去与当下对话、互动,探寻历史的此在的意义的重要方式,也是架构起符合当代语境的“可理解的历史性”的路径。“拥抱”历史是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固有责任和使命,是回归“文学性”本体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文学在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张力结构中不断探索群体社会迭代之规律和人性嬗变之诡秘的努力,是文学自觉承担与主动弘扬其社会功能和价值意义的突出表征。
左殿升[10](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认为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二、疏离·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疏离·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概述 |
2.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 |
2.1.1 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倾向 |
2.1.2 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交织 |
2.1.3 多重社会危机的频繁突显 |
2.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
2.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容梳理 |
2.3.1 异化的基本内涵 |
2.3.2 异化的形成机制 |
2.3.3 消弭异化的途径 |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轴:人的总体异化 |
3.1 自我异化的三重表象 |
3.1.1 逃避自由的心理选择 |
3.1.2 抽象生产的人格困境 |
3.1.3 病态社会的被动接受 |
3.2 人与他者交往异化的具体表征 |
3.2.1 交往的疏离 |
3.2.2 偏执的个体 |
3.2.3 他者的掌控 |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左翼支点:消费异化 |
4.1 消费社会中的异化形态 |
4.1.1 非理性的消费机器 |
4.1.2 被符号化的商品 |
4.1.3 主体的弱化 |
4.2 异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
4.2.1 物体系中的隐匿强权 |
4.2.2 意识形态的符号压迫 |
4.2.3 虚假的自我认同 |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右翼支点:科技异化 |
5.1 科技发展的反向之路 |
5.1.1 科技异化的基本范畴 |
5.1.2 科技异化的生成逻辑 |
5.1.3 科技异化的负面效用 |
5.2 新科技异化的诞生 |
5.2.1 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与科技异化新形态 |
5.2.2 科技新异化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再加速 |
5.2.3 科技革新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加剧 |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体评判 |
6.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有益向度 |
6.1.1 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化 |
6.1.2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的补充 |
6.1.3 对个人主体价值的深入挖掘 |
6.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 |
6.2.1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误解 |
6.2.2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忽视 |
6.2.3 脱离异化道路的乌托邦式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理论成果 |
后记 |
(2)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羞”的探究 |
2.1 羞的前提:自我意识 |
2.2 羞的诱因:他者目光 |
2.3 羞的反应机制:隐藏回避 |
2.4 羞的处理方式:面具 |
2.5 小结 |
3 “羞”与身份的遮掩——《强盗》小说中的生存危机 |
3.1 “强盗”的身份藏匿 |
3.1.1 作家?强盗?——社会身份与美学身份的反叛 |
3.1.2 孤立与孤例——社会隔离与主体救赎 |
3.1.3 无名与命名——隐而不表的模糊化身份 |
3.2 “强盗”的身份伪装 |
3.2.1 教化与规训——对规约的应对 |
3.2.2 性别演绎——女性化倾向的掩饰与文学 |
3.2.3 孩童的天性和任性——身份逃避与文学活力 |
3.3 “我”和“强盗”——理想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分裂与弥合 |
3.4 小结 |
4 “羞”的隐匿面具——“强盗”的藏与“密码卷帙”的隐 |
4.1 以情感掩饰“羞”感 |
4.1.1 目光的审视——闪躲或对峙 |
4.1.2 伪装的顺从——权力关系的颠覆 |
4.1.3 对嘲讽者的嘲讽——对“羞”的忽略与否认 |
4.2 文学形态面具 |
4.2.1 衣饰与掩饰——现实与虚构身份的文学编织 |
4.2.2 在手稿中逃遁——“密码卷帙”中的手写危机 |
4.3 小结 |
5 “羞”与叙述的掩饰——《1926 年〈日记〉逸稿》中的言说危机 |
5.1 叙述主体的自我审视 |
5.1.1 日记的写作练习——对“展示的危机”的展示 |
5.1.2 元叙述与自白——对书写过程的观照和自省 |
5.1.3 想象的对话者——面对审视和评判的自辩 |
5.2 叙述内容的消解 |
5.2.1 主题的推延——欲盖弥彰的遮掩 |
5.2.2 “谈”情“说”爱——语义的偏移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私募基金投资理念极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 |
1.4.2 实证分析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私募基金投资理念极化的相关理论 |
2.1 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 |
2.1.1 投资理念内涵及其决定因素 |
2.1.2 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关系 |
2.1.3 投资理念分歧: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 |
2.1.4 投资理念极化 |
2.2 私募基金特征与分类 |
2.2.1 私募基金的主要特征 |
2.2.2 私募基金分类与市场规模 |
2.3 信息披露与基金数据库 |
2.3.1 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方式 |
2.3.2 私募基金数据库 |
2.3.3 基金消亡的原因解释 |
2.4 私募基金投资策略及其分类 |
2.4.1 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 |
2.4.2 投资策略分类 |
第3章 投资理念极化测度方法 |
3.1 投资理念极化分析框架与受限的属性集 |
3.1.1 投资理念极化分析框架 |
3.1.2 投资理念受限的属性集 |
3.2 投资理念极化及其形成机制分解 |
3.2.1 极化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
3.2.2 极化形成机制要素与极化偏序 |
3.2.3 投资理念极化的形成机制分析方法 |
3.3 极化的测度方法 |
3.3.1 ER极化指数 |
3.3.2 DER极化指数 |
3.3.3 Wolfson极化指数 |
第4章 投资理念极化测度与极化形成机制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4.1.1 私募基金数据库概况 |
4.1.2 样本选取 |
4.1.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投资理念极化测度及分析 |
4.2.1 收益波动率风险控制理念极化测度及分析 |
4.2.2 最大回撤风险控制理念极化测度及分析 |
4.2.3 投资期限理念极化测度与分析 |
4.3 DER 极化指数形成机制分析:认同性与疏离性 |
4.3.1 收益波动率风险控制理念极化形成机制 |
4.3.2 最大回撤风险控制理念极化形成机制 |
4.3.3 投资期限控制理念极化形成机制 |
4.4 小节 |
第5章 投资理念极化的动态演变及异质性分析 |
5.1 样本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选取 |
5.1.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投资理念极化及其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变 |
5.2.1 动态演变时期的划分 |
5.2.2 基于收益波动率风险控制理念视角 |
5.2.3 基于最大回撤风险控制理念视角 |
5.2.4 基于投资期限理念视角 |
5.3 基于投资理念的中、外资私募基金集聚特征的异质性 |
5.3.1 基于“收益波动率”风险控制理念视角 |
5.3.2 基于“最大回撤”风险控制理念视角 |
5.3.3 基于“投资期限”控制理念视角 |
5.4 中外私募基金投资理念的异质性分析 |
5.4.1 收益波动率风险控制视角 |
5.4.2 最大回撤风险控制视角 |
5.4.3 投资期限控制视角 |
5.5 小节 |
第6章 投资理念极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6.2 数据来源及建模的可行性检验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建模的可行性检验 |
6.3 投资理念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3.1 模型估计 |
6.3.2 模型估计结果的解释 |
6.4 投资理念极化形成机制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1 认同性模型估计 |
6.4.2 认同性模型估计结果解释 |
6.4.3 疏离性模型估计 |
6.4.4 疏离性模型估计结果解释 |
6.5 小节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投资理念极化分析框架 |
7.1.2 投资理念极化测度 |
7.1.3 投资理念极化形成机制 |
7.1.4 投资理念极化的动态演变 |
7.1.5 中外私募基金投资理念的异质性 |
7.1.6 投资理念极化的影响因素 |
7.2 政策建议 |
7.2.1 提高投资理念的透明度、增强自律意识和监管力度 |
7.2.2 将投资理念纳入信用信义评估体系 |
7.2.3 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增强信用意识,扶优限劣 |
7.2.4 防范投资理念过度极化所导致的系统性市场风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疏离感与亲和力:乡村旅游体验中的院落情结与人际关系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疏离感:乡村旅游的推力 |
1.1 异化的日常生活 |
1.2 从异化到疏离感 |
(1)人际疏离 |
(2)自我疏离 |
1.3 异化、疏离感与乡村旅游 |
2 研究过程 |
2.1 研究方法 |
2.2 编码过程及核心范畴 |
3 亲和力:乡村旅游的拉力 |
3.1 零压空间:乡村亲和力的基础 |
3.1.1 外部空间 |
3.1.2 院落空间 |
3.2 人际:关系再造 |
3.3 理想型乡村:田园意象与院落意象 |
3.3.1 田园意象 |
3.3.2 院落意象 |
3.4 自我缓释:乡村旅游体验的心理能量 |
(1)个人情感变化 |
(2)情感能量 |
3.5 院落情结 |
4 结论与讨论 |
(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亚文化的逻辑关联 |
2.1 文化与价值观的逻辑关联 |
2.2 青年亚文化的概念辨析与价值观表现 |
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价值性和可行性 |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 |
3.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基础 |
3.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明晰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指向 |
3.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澄清了青年亚文化发展的规律、价值及其不足 |
4 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现实挑战 |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 |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演变特征与启示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
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总体视野 |
5.1 确立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和青年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双重目标 |
5.2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方向 |
5.3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四重原则 |
6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引领力的对策 |
6.1 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6.2 促进引领主体的角色转变 |
6.3 强化引领的问题导向 |
6.4 创新引领的有效方法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A市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组织公平感研究综述 |
2.1.1 组织公平感的定义 |
2.1.2 组织公平感相关理论 |
2.1.3 组织公平感的维度 |
2.1.4 组织公平的前因结果变量研究 |
2.1.5 组织公平感的测量 |
2.2 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
2.2.1 工作压力的定义 |
2.2.2 工作压力源研究 |
2.2.3 工作压力的测量 |
2.3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
2.3.1 职业倦怠的定义 |
2.3.2 职业倦怠的维度 |
2.3.3 职业倦怠前因后果变量 |
2.3.4 职业倦怠相关理论 |
2.3.5 职业倦怠的测量 |
2.4 组织公平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
2.5 组织公平感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 |
2.6 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
2.7 研究综述 |
3 研究设计 |
3.1 关键概念界定 |
3.1.1 组织公平感 |
3.1.2 工作压力 |
3.1.3 职业倦怠 |
3.2 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设 |
3.2.1 研究模型 |
3.2.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工具及步骤 |
3.3.1 研究工具 |
3.3.2 研究步骤 |
3.4 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4 预调查与问卷检验 |
4.1 预调查的目的 |
4.2 个人访谈 |
4.2.1 个人访谈设计 |
4.2.2 访谈资料收集 |
4.2.3 访谈资料整理归纳 |
4.3 预调查问卷 |
4.4 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 |
4.5 预调查结果 |
4.5.1 样本背景分析 |
4.5.2 组织公平感量表分析 |
4.5.3 工作压力量表分析 |
4.5.4 职业倦怠量表分析 |
4.5.5 预调查小结 |
5 正式调查与结果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5.2.2 数据分析方法 |
5.3 正式调查数据分析 |
5.3.1 频数分析 |
5.3.2 组织公平感量表检验 |
5.3.3 工作压力量表检验 |
5.3.4 职业倦怠量表检验 |
5.3.5 总体情况描述性统计 |
5.3.6 组织公平感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的差异 |
5.3.7 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的差异 |
5.4 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检验 |
5.4.1 相关分析 |
5.4.2 回归分析 |
5.4.3 中介效应分析 |
5.5 检验假设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组织公平感和职业倦怠差异分析总结 |
6.1.2 组织公平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关系总结 |
6.2 研究建议 |
6.2.1 提高组织公平感方面 |
6.2.2 缓解工作压力方面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访谈提纲 |
附录 Ⅱ正式调查问卷 |
致谢 |
(8)多场耦合作用下功能梯度微梁的静动态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非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研究概述 |
1.3 功能梯度材料概述 |
1.4 梁的几何变形理论 |
1.5 跨尺度功能梯度梁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1.7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湿-热-力耦合作用多孔FGM微梁的静动态响应 |
2.1 引言 |
2.2 湿-热-力耦合作用下多孔FGM微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 |
2.3 湿-热-力耦合作用下多孔FGM微梁的振动特性 |
2.3.1 多孔FGM微梁的耦合振动问题 |
2.3.2 改进型GDQ法数值求解 |
2.3.3 数值算例分析与讨论 |
2.4 湿-热-力耦合作用下多孔FGM微梁的屈曲特性 |
2.4.1 多孔FGM微梁的耦合屈曲控制方程 |
2.4.2 基于二元耦联性解耦下的改进型GDQ法求解 |
2.4.3 算例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 湿-热-力耦合作用下多孔FGM简支微梁的弯曲特性 |
2.5.1 多孔FGM简支微梁耦合弯曲问题的精确解 |
2.5.2 数值算例分析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热-力-粘弹耦合多孔FGM微梁的振动特性 |
3.1 引言 |
3.2 湿-热-力-粘弹耦合多孔FGM微梁的振动控制方程 |
3.3 广义Navier法求解 |
3.4 算例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电-热-力耦合FGPM微梁的静动态响应 |
4.1 引言 |
4.2 磁-电-热-力耦合作用下FGPM微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 |
4.3 磁-电-热-力耦合作用下FGPM微梁的振动特性 |
4.3.1 FGPM微梁的耦合振动问题 |
4.3.2 改进型GDQ法数值求解 |
4.3.3 数值算例分析与讨论 |
4.4 磁-电-热-力耦合作用下FGPM微梁的屈曲特性 |
4.4.1 FGM 微梁的耦合屈曲控制方程 |
4.4.2 基于二元耦联性解耦下的改进型GDQ法求解 |
4.4.3 算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磁-电-热-力耦合作用下FGPM简支微梁的弯曲特性 |
4.5.1 FGPM简支微梁耦合弯曲问题的精确解 |
4.5.2 数值算例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电-热-力-粘弹耦合FGPM微梁的振动特性 |
5.1 引言 |
5.2 磁-电-热-力-粘弹耦合 FGPM 微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 |
5.3 广义Navier法求解 |
5.4 算例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算例数值结果 |
(9)文学叙事中的历史维度—严歌苓中国书写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严歌苓创作概况及研究综述 |
1.2 论文的结构与观点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2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严歌苓小说叙事 |
2.1 书写“不同版本”的历史 |
2.2 从HISTORY到 HIS-STORIES |
2.3 “用小人物写大历史” |
2.4 走向边缘的历史 |
3 作为“中国文学的游牧民族”的历史回望 |
3.1 移民作家:异域里的中国言说者 |
3.2 海外书写中国历史的特殊意义 |
4 历史:作为“文学难以释怀的东西” |
4.1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
4.2 历史的“文本性”与作为文本的历史 |
4.3 历史题材:文学的历史化抑或回归文学性? |
结论 在文学中探寻历史的此在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严歌苓出版年表 |
附录B 严歌苓所获文学、电影奖项年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10)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三、问卷整体设计 |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
(一) 身份认同 |
(二) 制度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四) 文化认同 |
(五) 政策认同 |
(六) 发展认同 |
(七) 小结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一) 权利认知差异 |
(二) 利益认知差异 |
(三) 政治参与差异 |
(四) 政治沟通差异 |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
(六) 小结 |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疏离·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D]. 国吉. 吉林大学, 2021(01)
- [2]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D]. 高原. 浙江大学, 2021(08)
- [3]私募基金投资理念极化问题研究[D]. 张宇. 辽宁大学, 2021(02)
- [4]“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疏离感与亲和力:乡村旅游体验中的院落情结与人际关系再造[J]. 史艳荣,谢彦君,曾诗晴. 旅游学刊, 2020(12)
- [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D]. 崔家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A市乡镇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D]. 冯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6)
- [8]多场耦合作用下功能梯度微梁的静动态响应分析[D]. 蒲育.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9]文学叙事中的历史维度—严歌苓中国书写探析[D]. 梁翠琴. 暨南大学, 2020(07)
- [10]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