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会计——现代会计中亟待开发的新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李鸿霞[1](2012)在《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就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互动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在可持续发展从理念逐步到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坚持科学性、理论性、前瞻性和适用性原则,加快绿色会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来定量评估可持续发展。
唐国平,李龙会,辛悦[2](2012)在《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国外对经济与环境相协调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F.A.Beams,J.T.Marlin),而西方会计学者开展环境会计研究的热潮却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虽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最初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葛家澍于1992
李龙会,辛悦[3](2011)在《我国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西方国家对此也积极开展了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近二十年里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在查阅和分析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会计理论,归纳、整理和分析了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特点和规律,以期为我国环境会计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唐国平,李龙会[4](2011)在《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述评:基于《会计研究》期刊的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会计研究》期刊作为总体文献来源,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有关环境会计研究主题的文章进行了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以探寻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发展历程和特征,最终为我国今后环境会计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本文也将整个样本期间分为1992-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子阶段。研究发现: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重视程度还不够;研究主题比较全面,但侧重于基本理论的研究,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指导性,而且两子阶段的研究主题存在显着性差异;文献主要采用规范分析或概念性研究的方法,注重理论研究;高校成为研究环境会计的主力军,两子阶段中的作者任职单位具有显着性差异,绝大多数文章由一人或两人合作完成;这些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学术价值,但最近年份发表的文章比早期具有较低引用率。
姚圣[5](2009)在《环境会计控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代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恰当的使用不但造成了资源的短缺,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了当代人及其后代的生存条件。因而,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背景下的人类生存问题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如何保障人类的生存权利也应是目前开展环境控制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但就现状而言,环境控制还远未实现对生存权的有效保障。原因在于政府通过一定的环境控制措施来实现其事先制订的宏观控制目标,而企业往往采取“敷衍”的态度来应对政府实施的环境控制措施,最终导致政府环境控制措施难以深入到企业内部,从而使总体环境控制的效果不理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缺乏对企业进行检查与评价的日常性指标,而企业则缺少与政府环境控制相呼应的环境控制机制,使政府环境控制措施难以对企业起作用。因此,需要政府推动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机制,它既能对内进行有效的环境控制,又能对外与政府的环境控制措施相配合产生协同控制作用。由于在企业内部机制中会计控制具有基础性与切实性的特征,因而本研究提出应用环境会计控制来达到环境控制的目的,以环境控制为主线,以生存权保障为目标,运用会计控制思想与手段,在政府层面与企业层面建立起环境会计控制机制,并使用徐州地区的具体实例进行环境会计控制的应用设计。归纳下来,本研究主要解决环境会计控制的五个关键问题。第一,解决环境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问题。通过对生存权理论、物质平衡理论、产权理论、会计理论等相关理论的研究,为环境会计控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生存权理论与产权理论为环境会计控制的目标设置与实现提供理论指导,物质平衡理论为环境成本的计量提供了计算的原理,而会计理论给环境会计控制的具体控制手段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第二,解决环境会计控制的目标问题。环境会计控制将保障泛利益相关者的生存权利作为其主要目标,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将一个地区的环境服务价值分配给具体工业企业形成“生态权益”的初始额。企业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环境控制行为来保证生态权益的保值增值,这样才能够保障泛利益相关者的生存权利不受到侵害;第三,解决环境会计控制的内容与方式问题。本研究建立起了基于“生态权益—环境成本—资源损失”的三层次环境会计控制机制。生态权益是第一层次的控制对象,政府通过对其设置增值幅度评价标准来有效促进企业的环境控制行为。为了保证生态权益的保值与增值,企业应对环境成本与资源损失进行重点控制。其中,对环境成本的控制分两步进行,首先对企业所承担的环境成本进行合理化分配,将与资源损失相关的第二部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环境成本的计算范畴。然后,通过对资源损失的核算与控制来最小化企业承担的环境成本。这样,通过对环境成本的分配与控制能够将企业环境破坏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可以有效解决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控制行为的动力问题;第四,解决环境会计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为了提高环境信息在环境控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独立的会计第二报告体系来进行环境会计控制信息的披露。通过对资源平衡表、生态损益表与物质平衡表的设计,进行显着地披露环境控制信息,以便与环境会计控制手段相配合,提高环境控制的效果;第五,解决环境会计控制与政府环境控制的配合协调问题。从宏观层面看,环境会计控制属于政府环境控制范畴,而立足于企业层面的环境会计控制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处理好与政府环境控制的配合协调是关键。本研究通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证明在目前情况下,环境会计控制与政府环境控制还缺乏协调性。本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对两者的协同作用进行模拟得到的结论是,在政府实行例行性环境控制的背景下,环境会计控制应充分发挥控制与反映的职能,与政府环境控制相配合以达到良好环境控制的目的。通过对环境会计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为五个方面,分别为:(1)提出将泛利益相关者的生存权保障作为环境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企业在实施环境控制行为的目的应在于保障泛利益相关者的生存权利,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将泛利益相关者的生存权利转化成为企业能够进行会计控制的生态权益,从而将以人为本的控制理念转变成为可以具体控制的对象;(2)在第二部分环境成本计算方面,本研究提出使用资源损失与转换系数k来计算第二部分环境成本,体现出一定的可借鉴性。特别是通过物质平衡理论倒挤计算出资源损失,体现出一定的客观性与创新性;(3)在环境会计控制设计方面,建立了“生态权益—环境成本—资源损失”的三层次控制机制,既体现出理论的充分性,又体现出实践的可操作性。生态权益的计算与评价体现出生存权的保障,而第二部分环境成本的计量与优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环境控制行为。最后对资源损失的控制是最为基础的控制对象,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环境成本的最小化,进而决定着生态权益的保值与增值;(4)在环境会计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建立并设计出了会计第二报告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针对会计第一报告体系环境控制不佳的弊端提出来的,既能够起到环境控制作用,还能够进行环境会计控制信息的披露,推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环境控制的工作中;(5)在环境会计控制实施方面,提出并研究了环境会计控制与政府环境控制的配合协调性问题,研究结论认为环境会计控制能够发挥与政府环境控制协调的效用,而前提是政府环境控制应坚持以例行性环境控制为主,尽量减少例外性环境控制。这对当前政府与企业进行环境控制行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智英[6](2009)在《环境会计建设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环境会计作为我国亟待开发的现代会计新领域,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加强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意义,指出了加强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途径,为构建新时期我国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依据和参考。
陈智英[7](2008)在《加强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绿色会计作为我国亟待开发的现代会计新领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加强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意义,探讨了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加强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途径,为构建新时期我国绿色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依据和参考。
代金宏[8](2008)在《会计逻辑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比如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之,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相应地,从逻辑视角去研究会计,也是一个可行的角度,笔者称之为“会计逻辑研究”。具体而言,在逻辑视角下,研究思路会更为清晰,即会计理论都采用一定的逻辑形式来体系化会计理性认识,采用的逻辑形式无非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及其衍生形式。可以说,会计逻辑研究就是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理论知识来研究会计,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构造一种会计的逻辑框架,营造一种会计的逻辑范式,进而更好地指导、预测和认识会计事物。本论文以逻辑理论为基础,以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结合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实践,对会计工作的逻辑思维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的正文由五大部分、8章组成。分别为:第一部分,本文的导论,包括第1章会计逻辑研究概述。主要任务是界定会计逻辑研究的涵义、对象、理论基础、目标、功能和内容。第二部分,会计概念研究,包括第2章和第3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和核心。其中,第2章界定会计概念的涵义、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继而明确会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重视会计术语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发展方向。第3章是对会计概念体系的研究,其主要内容为界定会计概念体系的涵义、会计基本概念、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对会计概念体系进行重构。正如上文提及,该部分是本论文的基础所在,所以该部分占有较大的篇幅和笔墨。第三部分,会计判断研究,包括第4、5章。其主要内容为:第4章首先就会计判断和会计概念的关系做了一个本源的分析,提出会计判断是会计概念的发展之必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会计判断的涵义、内容、要素、逻辑特征和规则。第5章是会计判断的实例,分别对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理论判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紧密联系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行较详细的探讨。第四部分,会计推理研究,包括第6、7章。其中,第6章为会计推理的基础研究。首先就会计推理和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会计推理是会计概念和会计推理的必然延伸,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会计推理的涵义、类型、要素,并重点详述常见的几种会计推理形式,给出规则,联系新会计准则举出实例。第7章为会计论证和会计假说,其实质是会计推理的复杂化和高级阶段,其主要内容为界定定义、给出规则和结合相关的会计问题给出实例。第五部分,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和能力培养,包括第8章。其主要内容为:给出四大基本规律、规则和要求,继而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会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谭键维[9](2007)在《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的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却让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近30年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全球环境破坏态势愈演愈烈,环境保护运动蓬勃开展,环境问题得到强烈关注的社会背景下,以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石,环境会计应时而生、应需而生。企业对环境负责能带来战略竞争优势这样一种认识逐渐形成,再加上会计参与环境管理的特殊优势,促使环境会计研究深入了一个新的方向——环境管理会计。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环境管理会计和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战略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从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和实施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与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之间的耦合性。然后将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思路融入到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体系中,构造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的实施框架,实现其在理论上的创新。最后,从实施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的环境要求与实施案例两个角度,分析并给出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的政策建议李晗。本文的创新观点:(1)构造了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框架。(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试图对微观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提供帮助与指导。
王晓东[10](2007)在《企业社会关联会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国家从宏观上调控经济走向,在微观上还需要企业在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事实上,我国多数企业生产自然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员工劳动条件恶劣,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或没有完全承担其行为的外部成本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为从微观上解决企业行为外部性问题,促使企业承担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众多会计工作者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构建了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等新型会计学科,但实践证明这些学科只反映企业行为某一方面的信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行为外部性问题,而且不能和传统财务会计很好的融合。社会关联会计则注重和传统财务会计相结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完全成本,让企业为其行为的全部后果负责,在此基础上揭示企业行为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社会关联会计产生动因入手,阐述了社会关联会计产生的必然性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了社会关联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全文包括导论在内共有八章内容,分为导论、理论准备、基本理论框架、绩效评价、现实与展望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社会关联会计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并简述了本文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社会关联会计的理论准备。该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社会关联会计产生的动因和理论基础。第二章社会关联会计文献综述,探讨人们在关联系列会计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第三章讨论社会关联会计的产生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关联会计产生的动因;二是社会关联会计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了社会关联会计的理论框架。在第四章当中探讨了社会关联会计的会计主体、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和计量模式等基本问题。第五章研究社会关联会计成本核算的范围和核算方法,社会关联会计核算的成本包括传统生产经营成本、环境成本、人力资源社会成本等,主要的核算方法是完全成本法和产品寿命周期计算法。第六章研究社会关联会计信息披露和报告模式,鉴于社会关联会计反映的内容比较宽泛,其中包括定性和定量信息,因此社会关联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仍然采用报表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第四部分,社会关联会计评价体系。讨论了社会关联会计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及作用原理,并根据实践需要构建了社会关联会计的评价体系,设置了关键评价指标。第五部分,社会关联会计研究的现实与展望。本文第八章讨论了目前社会关联会计研究的局限性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及社会关联会计运行的保障机制,并介绍了社会关联会计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动因,对社会关联会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二、绿色会计——现代会计中亟待开发的新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会计——现代会计中亟待开发的新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青海经济发展现实与未来的选择 |
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传统会计的局限性 |
2. 绿色会计是在对传统会计制度进行反思的基础 |
3. 绿色会计的建立有利于改善青海企业经营理念 |
二、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绿色会计理论搭建实践平台 |
(2)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境会计内涵 |
二、环境会计对象 |
三、环境会计目标 |
四、环境会计原则 |
五、环境会计假设 |
六、环境会计要素 |
七、环境会计要素确认 |
八、环境会计要素计量 |
九、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
(5)环境会计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学术价值 |
1.2 国内外环境会计控制问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基本约定 |
1.4 总体框架设计与逻辑思路 |
2 环境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产权理论 |
2.2 生存权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物质平衡理论与物质流分析理论 |
2.4 会计控制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环境会计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 |
3.1 环境会计控制概念 |
3.2 环境会计控制目标与内容 |
3.3 生态权益的控制 |
3.4 环境成本的控制 |
3.5 资源损失的控制 |
3.6 环境会计控制信息披露 |
3.7 本章小结 |
4 环境会计控制与政府环境控制配合的协调研究 |
4.1 政府环境控制机制 |
4.2 环境会计控制机制 |
4.3 政府控制与环境会计控制的协调 |
4.4 当前环境会计控制与政府环境控制的协调作用实证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环境会计控制典型案例分析——以徐州地区为例 |
5.1 样本企业选择标准 |
5.2 外部环境控制背景设定 |
5.3 现状描述 |
5.4 环境会计控制方案设计 |
5.5 环境会计控制实施机制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环境会计建设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主要内容 |
1. 环境会计的主要目标 |
2. 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 |
3. 环境会计的会计要素 |
二、加强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意义 |
1. 有利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2. 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能力 |
3. 有利于促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
三、加强我国环境会计建设的途径 |
1.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 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
2. 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建设中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
3. 加强环境会计的宣传教育活动 |
4. 提高环境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
(7)加强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意义 |
1、有利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2、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能力 |
3、有利于促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
二、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主要内容 |
1、绿色会计的主要目标 |
2、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 |
3、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 |
三、加强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途径 |
1、发挥政府在绿色会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
2、建立健全绿色会计法律法规 |
3、加强绿色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 |
4、加强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活动 |
(8)会计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会计工作呼唤逻辑规范 |
0.1.1 会计与逻辑:会计富含逻辑 |
0.1.2 会计逻辑研究的必要性:从《企业会计准则》的逻辑解析谈起 |
0.2 文献综述 |
0.2.1 逻辑科学:知识体系的起点及其在相关学科的应用 |
0.2.2 会计逻辑研究现状:不容乐观 |
0.3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0.3.1 论文结构 |
0.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会计逻辑研究概论 |
1.1 会计逻辑的涵义及其研究对象 |
1.1.1 逻辑与会计逻辑:简单释义 |
1.1.2 会计逻辑的研究对象 |
1.2 会计逻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会计逻辑研究的目标、功能与内容 |
第2章 会计概念:会计辩证思维的起点和基础 |
2.1 会计概念的界定及其研究意义 |
2.1.1 会计概念的涵义 |
2.1.2 “会计概念”与“会计的概念”之辨析 |
2.1.3 会计概念与会计术语之辨 |
2.1.4 会计概念研究的现状 |
2.1.5 会计概念研究的意义 |
2.2 会计概念的源泉及其发展 |
2.2.1 会计概念的源泉:会计实践 |
2.2.2 会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 |
2.3 会计概念的内涵、外延、类型及其关系 |
2.3.1 会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2.3.2 会计概念的类型 |
2.3.3 会计概念间的关系:普遍联系和发展运动 |
2.4 给会计概念下定义:明确内涵 |
2.4.1 给会计概念下定义:实质为明确会计概念之本质属性 |
2.4.2 定义的类型:多样性但有适宜之考虑 |
2.4.3 定义的规则:检验定义是否恰当的机制 |
2.5 会计概念的划分:明确外延 |
2.5.1 会计概念划分的实质和意义 |
2.5.2 会计概念划分的类型 |
2.5.3 会计概念划分的规则:检验划分是否恰当的机制.. |
2.6 会计概念的概括和限制:属种会计概念间的推演 |
2.6.1 会计概念的概括 |
2.6.2 会计概念的限制 |
2.7 会计术语: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 |
2.7.1 会计术语的定义及其质量特征 |
2.7.2 会计术语的种类 |
2.7.3 会计术语的编纂 |
第3章 会计概念体系研究 |
3.1 会计概念体系 |
3.1.1 会计概念体系的定义 |
3.1.2 会计概念体系的研究意义 |
3.1.3 会计概念体系的构建方法和基本特征 |
3.1.4 辩证而又唯物地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原则 |
3.2 构建会计概念体系和会计基本概念 |
3.2.1 构建会计概念体系的现实选择 |
3.2.2 会计基本概念 |
第4章 会计判断:会计概念的运动发展 |
4.1 会计判断的涵义、内容与要素 |
4.1.1 会计判断的涵义 |
4.1.2 从会计概念到会计判断:前者的运动发展使然 |
4.1.3 会计判断的内容:概念划分的一个具体运用 |
4.1.4 会计判断的要素 |
4.2 会计判断的逻辑特征与逻辑规则 |
4.2.1 简单会计判断 |
4.2.2 复合会计判断 |
第5章 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理论判断 |
5.1 会计职业判断 |
5.1.1 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从会计实务工作谈起 |
5.1.2 会计职业判断的成因 |
5.1.3 会计职业判断的本质 |
5.1.4 会计职业判断的特点 |
5.2 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与程序 |
5.2.1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
5.2.2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会计管理的全过程 |
5.2.3 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 |
5.2.4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更需会计职业判断. |
5.3 会计职业判断例释:以具体会计准则为例 |
5.4 会计理论判断 |
5.4.1 会计理论判断的定义:从一篇会计论文谈起 |
5.4.2 会计理论判断的意义 |
5.4.3 会计理论判断的方法 |
5.4.4 会计理论判断的内容:以新会计准则为例 |
第6章 会计推理: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必然延伸 |
6.1 会计推理的涵义和类型 |
6.1.1 推理和会计推理的定义 |
6.1.2 会计推理:是一个会计概念、会计判断的飞跃 |
6.1.3 会计推理的类型 |
6.2 会计演绎推理之一:会计三段论 |
6.2.1 会计三段论:定义和结构 |
6.2.2 会计三段论的规则 |
6.2.3 会计三段论的语言表述方式 |
6.3 会计演绎推理之二:会计复合推理 |
6.3.1 联言会计推理 |
6.3.2 选言会计推理 |
6.3.3 假言会计推理 |
6.4 会计归纳推理 |
6.4.1 会计归纳推理的实质 |
6.4.2 或然性会计归纳推理的几个会计实例 |
6.5 会计归纳推理和会计演绎推理的关系 |
6.6 一个会计推理的例子:会计信息的均衡研究 |
第7章 会计假说与会计论证 |
7.1 会计假说 |
7.1.1 会计假说的涵义 |
7.1.2 会计假说的提出和验证 |
7.1.3 会计假说的学术价值:以一个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为例 |
7.2 会计论证 |
7.2.1 论证和会计论证的涵义 |
7.2.2 会计论证的结构 |
7.2.3 会计论证的规则 |
7.3 会计论证实例:全流通条件下控股股东的会计行为 |
第8章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和能力培养 |
8.1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
8.1.1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涵义 |
8.1.2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特征 |
8.1.3 会计逻辑思维的功能 |
8.2 会计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内容 |
8.2.1 同一律 |
8.2.2 矛盾律 |
8.2.3 排中律 |
8.2.4 充足理由律 |
8.3 会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及会计总体的逻辑提升 |
8.3.1 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挑战 |
8.3.2 会计逻辑思维能力是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体系的根本 |
8.3.3 会计从业人员会计逻辑思维的培养 |
8.3.4 会计总体逻辑提升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活动 |
后记 |
(9)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战略成本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
1.2.2 环境管理会计相关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2章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环境管理会计的影响 |
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1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2.2.2 传统环境管理会计中的环境经济学理念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企业战略的内涵 |
2.3.2 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及发展 |
第3章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模式构建 |
3.1 传统环境管理会计的现状 |
3.1.1 传统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 |
3.1.2 传统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实施现状 |
3.2 传统环境管理会计对战略管理的诉求 |
3.3 传统环境管理会计对成本管理的诉求 |
3.3.1 传统环境管理会计的成本观 |
3.3.2 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 |
3.4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框架与结构 |
3.4.1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目标 |
3.4.2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框架 |
3.4.3 环境因素主导的价值链分析 |
3.4.4 环境因素主导的战略定位分析 |
3.4.5 环境成本动因分析 |
3.4.6 环境业绩评价 |
第4章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环境要求及案例 |
4.1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实施的环境要求 |
4.1.1 宏观环境要求 |
4.1.2 微观环境要求 |
4.2 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实施的案例分析 |
4.2.1 案例一: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核算 |
4.2.2 案例二:清洁生产项目的投入与收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企业社会关联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关联会计文献综述 |
2.1 社会关联会计的内涵 |
2.2 社会责任会计综述 |
2.3 增值会计综述 |
2.4 人力资源会计综述 |
2.5 环境会计问题综述 |
2.6 问题与启示 |
第3章 社会关联会计的产生基础 |
3.1 社会关联会计的产生动因 |
3.2 社会关联会计的理论基础 |
3.3 社会关联会计基本理论框架 |
第4章 社会关联会计的基本理论 |
4.1 社会关联会计目标 |
4.2 社会关联会计基本假设 |
4.3 社会关联会计原则 |
4.4 社会关联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
4.5 社会关联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
第5章 社会关联会计成本核算 |
5.1 社会关联会计成本的理论基础 |
5.2 社会关联会计成本理论 |
5.3 社会关联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
第6 章 社会关联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
6.1 社会关联会计信息概述 |
6.2 已取得的成果及述评 |
6.3 构建可行的社会关联会计信息系统 |
6.4 社会关联会计信息披露可行模式探讨 |
第7 章 社会关联会计业绩评价 |
7.1 企业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 |
7.2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现状及问题 |
7.3 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8章 现实与展望 |
8.1 推行社会关联会计面临的困难 |
8.2 推行社会关联会计的途径 |
8.3 社会关联会计保障机制 |
8.4 社会关联会计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情况 |
后记 |
四、绿色会计——现代会计中亟待开发的新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互动关系研究[J]. 李鸿霞.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08)
- [2]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J]. 唐国平,李龙会,辛悦. 财会通讯, 2012(04)
- [3]我国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A]. 李龙会,辛悦.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4]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述评:基于《会计研究》期刊的文献分析[A]. 唐国平,李龙会. 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 [5]环境会计控制问题研究[D]. 姚圣.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
- [6]环境会计建设之我见[J]. 陈智英.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2)
- [7]加强我国绿色会计建设的思考[J]. 陈智英.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11)
- [8]会计逻辑研究[D]. 代金宏.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8)
- [9]战略成本导向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D]. 谭键维. 湖南大学, 2007(06)
- [10]企业社会关联会计问题研究[D]. 王晓东. 天津财经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