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想负责人:WTO对电脑企业是一种考验(论文文献综述)
梁力元[1](2021)在《在线教学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以疫情期间A小学在线教学九位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面爆发,使得全国上下的教学活动被迫停止,面对复课无期,政府提出了“停课不停学”,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线上教育”革命。在线教学代替了日常的学校教育,于是在线教学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热词。在线教学并不是新鲜事物,但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基础教育是面临困难最多的阵地,学生只能居家学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教?怎么学?因此,对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对教师们的教学能力既是磨炼,也是迅速提升的机会。在线教学是大势所趋,如今后疫情时代到来,这段宝贵的教育实践经历值得回顾总结。本研究为了清晰呈现并记录突发恶劣情况下在线教学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的真实情况,以疫情期间长春市A小学进行的在线教学为视角,通过对九位不同学科、不同教龄、不同年龄以及不同职位的教师们进行在线访谈和教学反思文本研究等方式,以期探究出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总结可借鉴之经验,反思可弥补之不足。正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具体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针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线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对教学能力、在线教学进行了概念界定。并表明了研究的创新与局限之处。第二部分为在线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在相关理论基础方面以教师发展阶段理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以及互联网思维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在线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变化情况;在研究设计方面,分别从研究的目的、研究者的身份确认与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方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为在线教学开展前所做的准备。分别从学校对“停课不停学”理解和把握,在线教学的技术保障,在线教学的课程设计,以及在线教学模式的选择几部分展开阐述。第四部分为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的观察与分析。一方面通过展现在线教学初期教师基本心态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另一方面聚焦在线教学中的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指导学生学习以及组织教学能力五个维度进行探究,通过对一线教师们的访谈、相关教学反思的研究,阐述出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和挑战。第五部分是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的反思。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开发在线教学课程、把握在线教学特点并需要加强在线教学教研,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教师更要能够开展双线混融教学。
赵庚[2](2020)在《天津D机构小学全科培训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梦[3](2016)在《联想并购案知识资本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并购已成为企业进行资产整合和市场运作的一种常见的经济模式,如今全球对知识的重视越来越高,并购双方物资的整合效果和策略直接决定了并购的成功与否,当前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被并购企业的知识资本,并购后知识资本价值的提升更是直接影响着并购的成败。上世纪60年代,国外率先拉开了知识资本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帷幕,然而当时的研究的焦点主要是企业绩效和资本知识的相互关系方面,很少涉及到企业并购资本知识方面的研究,怎样对并购后的知识资本价值变化趋势进行准确评估,通过知识资本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深入探讨并购后知识价值不仅对于现实经济市场中并购双方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并且对于提升进我国企业资源整合速度,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具有长足影响。本文在理论部分对并购理论、协同理论和知识资本相关的理论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资本进一步细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人力资本,然后详细测量了并购之后的知识资本,并分三个维度分析知识资本的协同以及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以便于后续案例分析的顺利展开。本文选取我国跨国并购的先驱企业——联想集团进行研究,十年的并购之路使联想集团不断壮大,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资本的变化和协同必定成为其成功并购的基础,所以案例以联想集团并购十年的知识资本为研究对象。从联想开启并购之路的动机、并购对象的选择、并购后促进知识资本协同的方法,三方面分析、总结联想促进并购后知识资本协同的策略。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的知识资本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重要指标,引入联想相关数据,分析联想在并购过程中知识资本存量的变化和协同趋势。而后,对联想集团并购十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变化进行分析,一方面分析企业绩效的变化,另一方面反证知识资本价值测量的准确性和协同趋势。最后,根据前文对联想并购案的经验和总结得出启示,为中国企业进行类似并购提供经验。
黄蓉[4](2007)在《中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选择 ——基于博弈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报纸产业制度的调整与变革带给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一论点得到报业发展明确而清晰的实证。与既往研究的宏观表述不同,本文将焦点聚于报业制度选择的微观层面,试图描述报业制度选择的动力机制。报业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一组产业制度?这组制度是不是我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惟一的选择?如果我们把每一个新制度出台看作一次选择的话,这些制度选择是由谁来推动的?这些问题促使本研究的生发。以博弈视角切入报纸产业制度选择,主旨是对制度选择中行为主体的关照,将报业制度选择各个主体间的关系客观清晰地呈现。报业制度选择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报社、资本都试图使其收益最大化。通过对我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制度选择主体博弈行为的梳理与阐释,展现中国特有的报业制度选择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报业制度选择的理想模式,引入受众作为报业制度选择主体,这对于未来报业健康有序发展影响深远。基于研究的主旨和思路,以制度选择的时间进程为主线,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简要勾勒研究动机、视角、范畴、创新点与难点;对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如制度、制度选择、博弈、报纸产业作以界定;运用较长篇幅对与传媒产业制度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评价,定位本研究的学术位置。第二部分:中国报业制度选择的理论框架。我国报业制度变迁呈现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题。以发展取向为前提,我国报业制度选择大都遵从默察——扩散路径,经过理性判断,最终形成正式制度,博弈行为贯穿整个过程。作为博弈主体的政府、报社、资本、受众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报纸产业化进程。第三部分:单方博弈:总体性社会下报业制度选择。从论述总体性社会特征入手,说明我国报业在1949-1978年间,虽然存在着政府和报社两个博弈主体,但报社缺乏博弈策略的选择空间,政府发出指令,报社完成指令就是博弈均衡。单方博弈格局是政府出于政治、经济需要诉诸权威而为之的结果,目的是实现政府利益的最大化。依照单方博弈的视角,审视始于1949年末的报社企业化,可以发现,这个阶段并不是有学者所言的“报纸产业萌芽”,政府尽管有经济方面的权宜考虑,但建设宣传网络,构建党报体系才是其真正目标。第四部分:两方博弈:改革开放后报业制度选择。市场的发力与发展,为报业制度新的选择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在政府与报社赋予发展不同含义后,报社成为制度选择的发起者。与政府博弈中,报社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应对权力不对称,促使博弈格局于己有利。在报社与政府都采取兼顾两个效益的博弈策略时,报业制度的创新呈现由点到面,由低等级报社向高等级报社,由制度边缘向制度核心的变迁路径。1992年之后,政府重新主导两方博弈格局,最具代表性的是报业集团制度产生,为实现政府附加于报业集团的政治诉求,报业集团制度选择的全过程都处于政府主导之下。第五部分:三方博弈:加入WTO与报业制度选择。加入WTO等同于大规模的制度移植,政府转型以及传媒业开放势在必行。资本在特许进入后形成了报业制度选择的三方博弈格局。2003年之后,剥离转制成为报业制度选择主题。以三方博弈格局来看,剥离转制导致国有资本流失、报社智力资本受损、资本产业链断裂,不利于报业稳定与发展。经过报业竞争后,报社携资本进行跨地区办报,但“非党报”、“属地问题”导致政府对跨地区办报的收紧,显示我国报纸产业化远未实现。第六部分:四方博弈:报业制度选择的理想模型。受众作为报业制度变迁最直接的利益承受者长期被忽略于制度选择之外。市民社会的出现使得受众成为报业制度选择主体。充分使用受众的社会参与权、货币投票权能够使其他博弈方在报业制度选择中保持理性。非营利组织是实现受众参与报业制度选择的主要途径。本研究认为:博弈是优化决策的必要阶段,将长期存在于报业制度的选择中;四方博弈的理想模式是未来报业制度发展的趋势;在未来进行的报业制度选择中,界定政府权限、彰显受众影响将是必然趋势。
杨连生[5](2006)在《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文中指出大学学术团队日益成为高等学校普遍重视的新兴学术组织,在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其他形式的学术组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倡导“探索学术带头人加创新团队的新的组织模式”,并希望以此促成学科和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但是,目前关于大学学术团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不仅缺乏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理论分析也是处于比较宏观的概念性探索阶段。本文以正常运行中的20个学术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式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大学学术团队的组织特性、领导方式和组织效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影响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效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以此为根据来讨论应采用什么样的学术团队管理模式比较适合。论文首先在对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学术团队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为深入探究大学学术团队的组织特性奠定了知识基础;深入探讨了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效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衡量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效能的初步标准。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将研究假设的构成分为三大层面:学术团队的组织特性、学术团队的领导风格、学术团队的组织效能,并以这三大层面的划分作为依据,确立了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团队效能关系的分析框架。在专家访谈和结构化问卷试测的基础上,确定了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问卷和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效能问卷,在正式测试中两个问卷均获得了176个有效样本,对问卷进行的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正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本课题的研究。实证调查的统计分析显示,如下三大假设得以证明:即学术团队的团队特性与团队效能显着相关,学术团队的领导风格与团队效能显着相关,学术团队的组织特性与团队领导方式显着相关。进一步由学术团队效能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学术团队的领导风格、团队氛围、团队规范、任务性质、工作目标均为影响团队效能的重要因素。对影响团队组织效能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领导风格、团队氛围、工作目标、任务性质和团队规范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0.902,五个因素能够联合预测因变量团队组织效能的81.4%的变异。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旨在提高组织效能的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探索提供了可靠而且有力的支持。论文根据实证分析获得的深刻认识,依次逻辑地对大学学术团队的领导方式选择、组织行为管理、综合绩效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本项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结果对探索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期望能够为人们在大学学术团队管理的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
郑春东[6](2005)在《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的理论框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结合国内市场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对我国企业的品牌延伸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借鉴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品牌延伸定义开始的所有相关问题都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其中关于延伸产品的界定、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转移、延伸产品与原有产品的关联性、相关企业的行为分析等研究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探索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对于品牌延伸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对品牌延伸的定义、品牌延伸中新产品的界定标准以及一些基本前提假设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关于品牌延伸中新产品的界定突破了一般营销理论中的基于功能的划分标准。2.品牌延伸影响要素体系的建立。本文提出了基于消费者、竞争者和企业自身的品牌延伸三维影响要素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转移模型、竞争者行为分析模型以及延伸产品和原有产品关联模型,深入的阐述了各种要素对品牌延伸效果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3.延伸产品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模型。在影响要素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延伸产品未来市场竞争格局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模型,探讨了延伸产品市场竞争者应对策略、延伸企业反应对策略以及后续企业不断延伸进入等多种情况下的延伸产品市场状况。4.品牌延伸边界模型。本文在已有的功能-表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延伸产品和原有产品之间关联关系的软约束和基于消费者认同的硬约束的更为合理的综合性品牌延伸边界模型,解决了功能-表现模型的缺乏可操作性和难以多方案评价的问题。
曹怀明[7](2004)在《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文中提出文学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学传播形态的某种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产业化为取向的大众媒体,其外部环境及内部格局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众媒体与文学的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中出现了新的局面。大众媒体已不仅仅是文学的载体或介质,它形构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在拓展文学生产与传播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作家、编辑、受众等文学群体的变动,并在文学话语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本论文共分四章来展开上述大众媒体与文学关系新变的论述。第一章考察作为传播者的媒介组织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自身的状况,文化产业的商品化、组织化、技术化特征对文学生产的影响。文学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的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功或寻咎于市场,应该在文学、国家和市场相互交织的复杂语境中来认识和理解。大众媒体依侍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通过新闻话语设置议题,为公众架构文学形象和有关文学的想象,同时也给出文学在整个文化和社会空间的位置。大众媒体还通过命名、评奖和媒体批评等方式制导文学传播,使文学成为实现自身利益的话语资源。大众媒体的权利扩张和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使一些作家将介入媒体视为改变文学及自身边缘化地位的有效方式,这导致作家群体价值取向上的分化。在大众传播语境下,编辑的功能凸显,新媒介文化人群体浮出水面,他们不直接生产意义,但创造价值,所以在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章分析作为大众媒体传播内容的文学话语。文学话语在与新闻话语争夺符号权利的斗争中,处于劣势,文学话语经常被新闻话语遮蔽,后者对前者的入侵、渗透也更为全面内在。在这种情势下,文学话语或是主动的拥抱或是无奈地投降,这集中地体现在文学话语对新闻话语亦步亦趋的跟进上。新闻话语所构成的巨大压力还使文学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即更写实化和更虚构化。通过对两种话语复杂关系的剖析认为,文学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社会发生关联,这是一种有主体性追求的话语的应有品格。大众传播语境引发了文学话语内部的诸多分裂与变异。一是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融合有了新的内涵,即纯文学放下架子自我还原,大量文本己很难用“雅”或“俗”来概括,由此可以期待一种新的大众文学形态的出现。二是随着大众媒体的视觉化转型,文学从外部的媒介形式到内在的叙事方式注意从图像的符号体系中吸收富有表现力的因素,从而具有了视觉文化的某些特征。三是大众媒体在将文学置入一种新的传播语境的同时,也打破了文学类内部既有的规范和秩序,形成了与80年代形貌迥异的文学版图;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90年代以来的命运变迁清楚地表明了文学与大众媒体之间依存与被依存、推动与被推动、塑造与被塑造、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第三章论述大众媒体在文学传播中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及各自所面临的问题。报纸副刊既属大众传播同时又是文学的媒介,这是它的独特性。报纸不管是对文学新闻还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均在反映文学的外在生态层面,而非文学的主体,但它却是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长沉浮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们感知文学状况的一扇窗口。文学期刊是纯文学生产与传播最具体制化特征,同时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它所形构的文学空间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文学期刊从外部环境、内部格局还有产业状态,都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在文学生产的能力和文学传播效力上也受到了多种挑战。在分析评述了文学期刊力图摆脱困境的经验和教训后,论文指出,扩大发行提升传播力、细分读者市场和培育期刊品牌,是文学期刊的生存之道。与文学期刊相比,文学出版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高,营销策划、品牌经营不仅是出版社打拚市场的招数,而且为文学传播增加了新的因素,文本本身的商品性质和消费功能被放大,作家在创作时更注重寻求能增加卖点的因素,读者更多地靠发行中介的解释和媒体的引导来决定自己的阅读行为。在经济效益的压力下,文学出版主要迎合大众阅读趣味,对具有探索精神而少有市场效应的文学作品缺少关注和支持。影视对文学的传播既体现在对小说、剧本等的改编上,也体现在影视自身的文学性追求上。90年代以后,文学与影视的主从关系开始发生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导演们注重影视自身的美学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另一方面也是影视的大众文化及产业属性使然。文学的网络传播冲击了既有的文学传播秩序,网络创作与阅读活动的后现代特征和网络本身极大的发表空间,使文学对期刊、书籍等印刷媒介的依赖有所松弛,但由于作为网络文学的特质的互动性不足等原因,网络文学传播与其应有的革命性相符的文学观念与价值体系来路尚远。 第四章分析文学受众与文学市场、文学表现的关系。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关系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文学受众在文学传播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论文从不同的层面对文学受众群体及其文学阅读取向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后指出,文学内容和形式的演变越来越为受众需求所左右,作家也越来越看重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成功。作为“内容”的文学及其物化形态的媒?
孙洪志[8](2004)在《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衰退,当煤炭行业进入衰退阶段时,往往会引起所在区域经济的剧烈振荡。据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煤炭行业转型及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国外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已经跨越了实证研究的范围,过渡到了实践操作层面。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世界各国的煤炭行业主要从组织层面、发展战略层面、技术层面进行了改革。国内对煤炭行业制度创新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向开展的研究。一是对煤炭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二是对利益群体的研究和分析;三是对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和分析。煤炭企业从兴到衰是客观规律,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开采时间长资源枯竭的矿井都将面临转型和制度创新问题。吉林省的煤炭行业整体处于这一衰退阶段。但目前还没有一套符合吉林省煤炭行业特殊性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没有一套对吉林省煤炭企业具有指导意义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同时,也缺乏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方法和改革思路。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资源优化;制度创新;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建议等。从吉林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入手,通过全面分析各种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制约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历史问题,包括企业债务负担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劳保问题、资金投入问题等;二是管理问题,包括观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成本缺乏控制、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三是人员素质问题;四是竞争能力问题;五是衰老报废矿井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吉林<WP=217>省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瓶颈”。表明吉林省煤炭行业已经进入衰退期,煤炭企业缺乏竞争力,同时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竞争的本质是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如何确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构成行业的企业的竞争合力。把吉林省煤炭行业作为一个集合来考虑,可分析其在全国煤炭行业中竞争地位。吉林省煤炭企业提供的煤炭总量远不能满足吉林省对煤炭的需求,由于吉林省煤炭质量和价格不占优势,吉林省煤炭行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为了对煤炭行业的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可利用AHP与专家评议法建立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模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后得出结论,吉林省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与全国的其它煤炭企业相比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产品质量、产品效率都是落后的。煤炭本身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煤炭资源是稀缺的,具有垄断性。自然资源最优配置的本质要求就是考虑社会经济和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资源优化配置从效益角度讲就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资源量角度表述对应着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效益最大化和总资源成本最小的最优规划问题。为了建立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模型,可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利用价格-产量函数得到的收益函数和生产成本函数,建立收益最大化目标函数,使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最优资源配置。二是由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具有投资大,回收时间长,风险高的特征,具有期权性质,可利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可简便有效地确定煤炭资源开采的价值。生产函数可分析评价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建立吉林省煤炭行业生产函数发现吉林省煤炭行业的产出主要是靠大量的劳动投入来支持产出的。吉林省煤炭行业是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合理。在投资总额有限的情况下,可通过建立优化投资项目动态0-1整数动态规划模型对的各矿区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以获得在有限投资下的最大投资收益。现代经济发展的史实证明,经济发展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而且也与制度因素相关联。制度创新涉及到的最敏感的问题是产权结构,经过近20年的改革,我国产权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权结构。无需讳言,在我国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最大,对于资源型行业的国有煤炭企业,问题就更为突出。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WP=218>特别是符合国有企业现实状况的多种产权实现形式是制度创新的关键。吉林省煤炭行业企业制度创新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优质资产数量小,难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第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极大的缺陷,不能对公司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解决的对策是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吉林省煤炭企业制度创新。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技术创新指标评价模型,对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及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作为煤炭行业政策执行效果的一个特例,可对小煤窑行为策略进行博弈分析,分析关井压产政策实施的对策。吉林省煤炭行业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原则,组建了多种经营公司,通过积极扶持,统一管理,多种经营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但由于国家缺乏资源型企业和城市转型政策,煤炭企业自身缺乏转型经验和人才等原因,煤炭行业难以完成转型任务。因此,吉林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基?
孟威[9](2002)在《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照亮了另一个生活世界,交往就是人们走向这一世界的通道。而网络交往中的诸多变化和趋势都与网络互动这种传播方式本质地、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网络互动不仅日益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蕴藏着希望和前景,意味着新观念和新文明的崛起。 与以往的、技术的观察角度不同,本文力图展现传播学的视野,以全景式的扫描系统地探讨网络互动,描述它的特征,诠释它的内涵,发现它对人们交往行动、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论文以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反馈与网络互动的相关度贯穿,围绕网络互动这一核心问题,主体部分比较地探讨和研究了网络互动的含义、特点、类型、过程、环境、个体用户与组织的使用与控制、诸种效果,并对各自的相关特点做出具体细致的分析,而后上升为对取得良好互动效果的合理规则的思索,使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每一种媒介及其传播方式的发展都会受制于某些规律,论文在分析网络互动的影响时也没有回避这样几个问题:1、它提升、放大了什么?2、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把什么推至显赫的地位?3、它再现了过去的什么东西,在刚刚过去的领域中再现了什么?4、当它在未来达到潜力极限时,会成为什么东西? 在吸收和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阐述了一些个人研究所得的新观点、新看法,并在导论中给予集中的反映和归纳。
二、联想负责人:WTO对电脑企业是一种考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想负责人:WTO对电脑企业是一种考验(论文提纲范文)
(1)在线教学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以疫情期间A小学在线教学九位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时代背景的呼唤 |
(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
(三)重大突发疫情下的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挑战 |
(四)小学教师是我感兴趣的职业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 |
(二)在线教学的研究现状 |
五、概念界定 |
(一)能力 |
(二)教学能力 |
(三)在线教学 |
六、研究创新与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第一章 在线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一、在线教学中教师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
(一)教师发展阶段理论 |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理论 |
(三)互联网思维理论 |
二、在线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者身份与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在线教学的准备 |
一、学校对“停课不停学”的理解与把握 |
二、在线教学的技术保障 |
三、在线教学的课程设计 |
四、在线教学模式的选择 |
第三章 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的分析 |
一、“在线教学”初期教师的基本心态 |
(一)忐忑、焦虑 |
(二)沉着、冷静 |
二、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的分析 |
(一)教学设计能力 |
(二)语言表达能力 |
(三)信息技术能力 |
(四)指导学习能力 |
(五)组织教学能力 |
第四章 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的反思 |
一、教师要能够开发在线教学课程 |
二、教师要能够把握在线教学特点 |
三、教师需要加强在线教学教研 |
四、教师要能够开展双线混融教学 |
结语 |
一、在线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种偶然和必然过程 |
二、在线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分化和深化的过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摘要 |
后记 |
(3)联想并购案知识资本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知识资本相关文献综述 |
2.1.1 知识资本概念 |
2.1.2 知识资本构成 |
2.2 知识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献综述 |
2.2.1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2.2 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2.3 关系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3 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资本协同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知识资本协同 |
2.3.2 并购后知识资本的测量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联想公司简介与并购情况 |
3.1 联想公司简介 |
3.1.1 联想概况 |
3.1.2 联想发展过程中知识资本 |
3.2 联想并购情况 |
3.2.1 并购公司列表 |
3.2.2 并购的动机 |
第四章 联想并购案中知识资本协同分析 |
4.1 知识资本协同措施 |
4.1.1 人力资本协同措施 |
4.1.2 关系资本协同措施 |
4.1.3 结构资本的整合措施 |
4.2 并购后知识资本协同效应分析 |
4.2.1 并购后知识资本测量 |
4.2.2 并购知识资本协同趋势的检验 |
第五章 案例启示及建议 |
5.1 案例启示 |
5.1.1 从横向并购到纵向多元化并购 |
5.1.2 注重企业文化、品牌等核心知识资本的有效移植 |
5.1.3 以知识资本为主的并购策略 |
5.1.4 关注知识资本与财务绩效一致性 |
5.2 案例建议 |
5.2.1 建立以知识资本为主的长期投资理念 |
5.2.2 关注并购过程各环节的知识资本 |
5.2.3 加强对人力资本的管理 |
5.2.4 完善结构资本 |
5.2.5 维护关系资本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附表B |
附表C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中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选择 ——基于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动机 |
1.2.1 现实层面 |
1.2.2 理论层面 |
1.3 研究思路 |
1.3.1 逻辑起点 |
1.3.2 研究视角 |
1.3.3 研究对象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制度 |
1.4.2 制度选择 |
1.4.3 博弈 |
1.4.4 报纸产业化 |
1.5 文献综述 |
1.5.1 传媒产业制度变迁路径 |
1.5.2 传媒产业制度选择主体 |
1.5.3 与传媒产业制度相关的博士论文 |
1.6 研究方法、创新与难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创新 |
1.6.3 研究难点 |
2 中国报业制度选择的理论框架 |
2.1 报业制度变迁的主题转化 |
2.1.1 收编与消解 |
2.1.2 恢复与放开 |
2.1.3 突破与改制 |
2.2 报业制度选择的行为逻辑 |
2.2.1 制度选择基点:发展取向 |
2.2.2 制度选择路径:默察——扩散 |
2.2.3 制度选择模式:理性判断 |
2.2.4 制度选择本质:反复博弈 |
2.3 报业制度选择的博弈主体 |
2.3.1 政府 |
2.3.2 报社 |
2.3.3 资本 |
2.3.4 受众 |
3 单方博弈:总体性社会下报业制度选择 |
3.1 总体性社会报业制度选择环境分析 |
3.1.1 全能型政府 |
3.1.2 依附性报社 |
3.2 单方博弈:实现政府最大收益 |
3.2.1 单方博弈格局的确立 |
3.2.2 单方博弈中的政府行为 |
3.2.3 单方博弈中的报社行为 |
3.2.4 指令与听命:单方博弈的均衡格局 |
3.3 1949-1956:单方博弈终结报纸产业化进程 |
3.3.1 财政窘迫下的权宜之计 |
3.3.2 报社企业化的政治诉求 |
4 两方博弈:改革开放后报业制度选择 |
4.1 改革开放后报业制度安排 |
4.1.1 报业制度选择的外部环境 |
4.1.2 报社的双重属性 |
4.1.3 报业制度变迁轨迹 |
4.2 两方博弈:兼顾两个效益 |
4.2.1 政府、报社的目标函数 |
4.2.2 报社、政府的博弈格局 |
4.3 报业制度的创新与扩散 |
4.3.1 博弈起点:制度不均衡 |
4.3.2 博弈发生:第一行动集团实施制度创新 |
4.3.3 博弈均衡:第二行动集团实现制度变迁 |
4.4 个案研究:两方博弈下的报业集团制度选择 |
4.4.1 报业市场的壮大 |
4.4.2 报业集团制度选择中的两方博弈 |
5 三方博弈:加入WTO 与报业制度选择 |
5.1 加入WTO 前后的报业制度安排 |
5.1.1 加入WTO 与政府转型 |
5.1.2 加入 WTO 与报业属性 |
5.1.3 报业融资与报业改制 |
5.2 三方博弈:寻求制度均衡 |
5.2.1 资本进入路径:从禁止到特许 |
5.2.2 三方博弈:平衡企业性与事业性 |
5.3 从“两分开”到“两分开”:老酒难注新瓶 |
5.3.1 宣传、经营分开与剥离转制 |
5.3.2 三方博弈下的“剥离转制” |
5.4 个案研究:跨地区办报制度的收放博弈 |
5.4.1 跨地区办报的制度变迁 |
5.4.2 两次跨地区办报高潮 |
5.4.3 跨地区办报的收与放 |
5.4.4 跨地区办报的走向 |
6 四方博弈:报业制度选择的理想模式 |
6.1 报业改制:从三方博弈走向四方博弈 |
6.1.1 受众的概念 |
6.1.2 被消解的受众 |
6.1.3 市民社会是受众参与博弈的基础 |
6.1.4 受众作为博弈主体的特征 |
6.2 四方博弈中的受众位置 |
6.2.1 公益性报纸与受众的合作博弈 |
6.2.2 经营性报纸与受众的非合作博弈 |
6.3 受众参与途径:非营利组织 |
6.3.1 报社成为非营利组织 |
6.3.2 报业协会参与制度博弈 |
6.3.3 其他非营利组织参与制度博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5)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群体(团体)行为的早期研究 |
1.2.2 当代管理领域的团队研究 |
1.2.3 大学组织制度研究概况 |
1.2.4 学术团队(科研团队)研究情况 |
1.3 本文中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
1.3.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项研究的创新点 |
2 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的理论分析 |
2.1 大学学术团队的内涵与特征 |
2.1.1 大学学术团队的界定 |
2.1.2 大学学术团队的基本特征 |
2.2 学术团队的管理模式 |
2.2.1 学术团队协同功能构建管理 |
2.2.2 学术团队组织文化和团队氛围管理 |
2.2.3 学术团队成员行为及其激励管理 |
2.2.4 学术团队领导过程和风格管理 |
2.2.5 学术团队的绩效及其评价管理 |
2.3 团队组织效能及其理论模型 |
2.3.1 团队组织效能 |
2.3.2 团队组织效能的理论模型 |
2.4 学术团队的组织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
2.4.1 学术团队组织效能的内涵 |
2.4.2 影响学术团队组织效能主要因素 |
3 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关系的实证研究 |
3.1 实证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假设 |
3.1.1 实证分析的目的 |
3.1.2 基本概念与总体假设 |
3.1.3 实证调查的具体假设与操作性定义 |
3.2 实证分析的方法与内容 |
3.2.1 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问卷的编制和确定 |
3.2.2 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效能问卷的编制和确定 |
3.2.3 施测对象的选择和实测 |
3.3 问卷结果及统计分析 |
3.3.1 学术团队管理模式问卷的结果及统计分析 |
3.3.2 学术团队组织效能问卷的结果及统计分析 |
3.3.3 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团队组织效能的相关分析 |
3.4 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团队组织效能的多元回归分析 |
3.5 影响学术团队组织效能的其他因素的方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3.6.1 总体假设获得验证 |
3.6.2 三个层面之诸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获得验证 |
3.6.3 关于学术团队领导风格重要性的解释 |
3.6.4 学术团队特性因素对团队效能的影响 |
3.6.5 影响学术团队效能的其他因素 |
4 大学学术团队的领导方式选择 |
4.1 学术团队领导行为概述 |
4.1.1 学术团队领导的涵义 |
4.1.2 学术团队领导的角色特征 |
4.1.3 大学学术团队领导的职责 |
4.2 领导行为方式的多种类型及其影响 |
4.2.1 早期的领导行为理论 |
4.2.2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4.2.3 魅力型领导行为理论 |
4.3 学术团队领导方式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
4.3.1 学术团队领导方式的理论选择 |
4.3.2 学术团队领导方式的现实路径 |
5 大学学术团队的组织行为管理 |
5.1 大学学术团队的组织文化建设 |
5.1.1 学术团队组织文化的本质属性 |
5.1.2 学术团队组织文化的结构特征 |
5.1.3 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 |
5.2 学术团队成员的心理契约管理 |
5.2.1 心理契约 |
5.2.2 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 |
5.2.3 大学学术团队成员心理契约的构建 |
5.3 大学学术团队的沟通管理 |
5.3.1 学术团队沟通的功能 |
5.3.2 大学学术团队有效沟通的障碍 |
5.3.3 大学学术团队有效沟通措施的选择 |
5.4 大学学术团队的冲突管理 |
5.5 大学学术团队成员学术活动的评价与激励 |
6 大学学术团队的综合绩效管理 |
6.1 学术团队综合绩效管理概述 |
6.1.1 学术团队的绩效管理的特征 |
6.1.2 现代组织管理中的绩效评价 |
6.1.3 大学学术团队绩效评价的特征 |
6.2 学术团队及其成员的绩效评价 |
6.2.1 大学学术团队整体绩效的评价 |
6.2.2 大学学术团队个体绩效评价 |
6.2.3 关于学术团队创造力及其评价的思考 |
6.3 大学学术团队综合绩效管理环境的营造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学术团队管理研究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
1.1.1 基于顾客角度的品牌建设的意义 |
1.1.2 基于战略角度的品牌建设的意义 |
1.1.3 基于资产角度的品牌建设的意义 |
1.2 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的重要意义 |
1.2.1 品牌延伸更好的满足了新产品的市场拓展要求 |
1.2.2 适当的品牌延伸有助于不断丰富现有品牌的内涵 |
1.2.3 品牌延伸有助于形成品牌的“棘轮效应” |
1.2.4 品牌延伸能够提升品牌资产的价值 |
1.3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总体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1 关于本文创新之处的总体阐述 |
1.4.2 本文的具体创新点 |
第二章 品牌延伸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1 品牌研究的总体状况 |
2.1.1 品牌研究的内容框架 |
2.1.2 企业品牌策略的主要方向 |
2.2 品牌延伸的研究进展 |
2.2.1 品牌延伸的总体研究进展 |
2.2.2 关于品牌延伸定义的研究 |
2.2.3 关于品牌延伸动因的研究 |
2.2.4 关于品牌延伸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2.5 关于品牌延伸对新市场的竞争格局的研究 |
2.2.6 关于品牌延伸价值的研究 |
2.2.7 关于延伸品牌的自身要素的研究 |
2.2.8 关于品牌延伸陷阱的争议 |
2.3 对品牌延伸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 |
2.3.1 对品牌延伸的前提假设和研究方法的评价 |
2.3.2 对品牌延伸研究结论的评价 |
2.3.3 对品牌延伸研究内容的评价 |
第三章 企业品牌延伸概述 |
3.1 品牌概述 |
3.1.1 品牌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 |
3.1.2 品牌价值 |
3.1.3 企业名称“牌”和产品商标“牌” |
3.2 品牌延伸概述 |
3.2.1 品牌延伸的定义 |
3.2.2 品牌延伸的基本类型 |
3.2.3 品牌延伸的一般风险 |
3.2.4 企业品牌延伸决策的影响因素与决策流程 |
3.3 国内外品牌延伸的现状分析 |
3.3.1 国外品牌延伸的实施状况分析 |
3.3.2 国内品牌延伸的实施状况分析 |
3.3.3 家电领域品牌延伸状况的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品牌延伸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
4.1 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一般分析 |
4.1.1 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基本类型 |
4.1.2 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决策流程 |
4.2 品牌延伸对消费者品牌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 |
4.2.1 基于学习理论的探讨 |
4.2.2 基于“棘轮效应”的探讨 |
4.2.3 基于风险理论的探讨 |
4.2.4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探讨 |
4.3 品牌延伸中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转移模型 |
4.3.1 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 |
4.3.2 消费者品牌忠诚的构成与测度 |
4.3.3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转移模型 |
第五章 企业品牌延伸的竞争者行为分析 |
5.1 品牌延伸的基本路径与相关企业 |
5.1.1 基于多元化的企业品牌延伸基本路径 |
5.1.2 基于多元化的品牌延伸相关企业 |
5.2 品牌原有产品市场的竞争者行为分析 |
5.2.1 品牌原有产品市场竞争者的基本行为模式 |
5.2.2 原有产品市场竞争者行为模式的评估 |
5.3 行业内潜在进入者行为分析 |
5.3.1 行业内企业品牌延伸的趋同性分析 |
5.3.2 行业内企业品牌延伸趋同性的影响因素 |
5.3.3 行业内企业品牌延伸趋同性的评估 |
5.4 行业外潜在进入者行为分析 |
5.4.1 行业外潜在进入者的基本特点 |
5.4.2 行业外潜在进入者的行为影响因素 |
5.4.3 行业外潜在进入者行为的评估 |
5.5 品牌延伸产品市场的竞争者行为分析 |
5.5.1 延伸产品市场竞争者的基本反应策略 |
5.5.2 延伸产品市场竞争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
5.5.3 延伸产品市场竞争者行为综合评价 |
第六章 企业品牌延伸的原有体系分析 |
6.1 品牌延伸与品牌原有体系 |
6.1.1 品牌延伸对企业资源配置的要求 |
6.1.2 品牌延伸对企业决策与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 |
6.1.3 品牌原有体系对品牌条件忠诚转移的影响 |
6.2 品牌原有产品与延伸产品的关联性 |
6.2.1 品牌原有产品与延伸产品自身间的关联性分析 |
6.2.2 品牌原有产品市场与延伸产品市场间的关联性分析 |
6.3 品牌延伸对品牌及其原有产品的影响 |
6.3.1 原有产品市场竞争者强化行为的影响 |
6.3.2 延伸产品的市场表现对品牌和原有产品的影响 |
第七章 企业品牌延伸评价模型 |
7.1 延伸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的静态分析 |
7.1.1 基本问题说明 |
7.1.2 单一企业品牌延伸的静态分析 |
7.1.3 两个企业品牌同时延伸的静态分析 |
7.2 延伸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的动态分析 |
7.2.1 延伸产品市场现有企业应对措施的影响分析 |
7.2.2 延伸企业调整产品价格的影响分析 |
7.2.3 有后续企业进入延伸产品市场的影响分析 |
7.3 企业品牌延伸边界模型 |
7.3.1 基于功能-表现的品牌延伸边界模型 |
7.3.2 基于关联性-一致性的品牌延伸边界模型 |
7.4 品牌延伸策略评价模型 |
7.4.1 企业基本品牌策略集 |
7.4.2 基本品牌策略的综合评价 |
7.4.3 品牌延伸策略的品牌价值评估 |
第八章 品牌延伸的实施 |
8.1 品牌延伸的一般营销策略 |
8.1.1 品牌延伸营销策略的基本目标 |
8.1.2 品牌延伸营销策略的关键问题 |
8.2 品牌延伸的主副品牌策略 |
8.2.1 主副品牌策略的基本描述 |
8.2.2 主副品牌策略的特点和作用 |
8.2.3 主副品牌策略的运用 |
8.3 我国企业的品牌延伸策略 |
8.3.1 我国企业品牌延伸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8.3.2 中国企业品牌延伸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8.3.3 我国企业品牌延伸的对策 |
8.4 海尔品牌延伸的实证研究 |
8.4.1 海尔品牌延伸的发展历程 |
8.4.2 海尔品牌延伸的产品图谱 |
8.4.3 海尔品牌延伸策略评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传播者:浮出与沉落 |
第一节 媒介产业与文学生产 |
第二节 大众媒体制导的文学传播 |
第三节 作家群体的分化 |
第四节 编辑与新媒介文化人 |
第二章 文学话语:分裂与变异 |
第一节 新闻话语与文学话语 |
第二节 雅俗融渗 |
第三节 视觉转向 |
第四节 文类消长 |
第三章 传播媒介:危机与新机 |
第一节 报纸副刊 |
第二节 文学期刊 |
第三节 文学出版 |
第四节 影视与文学 |
第五节 网络与文学 |
第四章 文学受众:走向自主 |
第一节 文学受众的整体状况 |
第二节 受众需求与文学市场 |
第三节 受众的文学消费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 论 |
1.1 论题来源 |
1.2 论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论题研究背景 |
1.2.2 论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3.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煤炭企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现状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现状与问题 |
2.1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
2.2 吉林省国有重点煤矿现状 |
2.2.1 基本概况 |
2.2.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经营情况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历史问题 |
2.3.2 管理问题 |
2.3.3 人员素质问题 |
2.3.4 竞争能力问题 |
2.3.5 衰老报废矿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 |
3.1 市场竞争理论及思想 |
3.2 影响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量 |
3.2.1 潜在进入者 |
3.2.2 供应商 |
3.2.3 用户 |
3.2.4 内部竞争者 |
3.2.5 替代品 |
3.3 煤炭市场 |
3.3.1 煤炭市场的分类 |
3.3.2 煤炭市场的作用 |
3.3.3 我国的煤炭市场供求分析 |
3.3.4 吉林省煤炭市场 |
3.3.5 吉林省煤炭市场供求分析 |
3.4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评价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2 对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描述 |
3.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4.4 吉林省煤炭行业竞争力水平测评 |
3.5 吉林省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
3.5.1 企业竞争力 |
3.5.2 企业竞争力评价 |
3.6 吉林省煤炭行业及煤炭企业竞争力分析 |
3.6.1 宏观因素分析 |
3.6.2 微观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及其优化 |
4.1 资源的概念 |
4.2 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
4.3 煤炭企业资源的性质、特征 |
4.3.1 煤炭资源的资产化 |
4.3.2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 |
4.4 资源配置及相关理论 |
4.4.1 西方资源配置理论 |
4.4.2 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理论 |
4.4.3 资源配置效率 |
4.5 煤炭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
4.5.1 计划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及表现 |
4.5.2 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运行方式 |
4.5.3 煤炭行业竞争的内部性 |
4.5.4 煤炭行业的市场结构 |
4.6 煤炭行业资源配置模型 |
4.6.1 煤炭资源动态配置模型 |
4.6.2 煤炭资源开采权的美式期权定价模型 |
4.7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 |
4.7.1 原煤生产企业资源配置 |
4.7.2 非煤生产企业资源配置 |
4.8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 |
4.8.1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目的 |
4.8.2 吉林省煤炭行业人力、资本等资源配置优化 |
4.8.3 生产要素的贡献分析 |
4.8.4 吉林省煤炭行业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 |
5.1 制度创新理论及过程 |
5.1.1 制度创新理论 |
5.1.2 制度创新的过程 |
5.2 企业制度创新 |
5.2.1 建立有效的国有煤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
5.2.2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
5.2.3 推进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发展 |
5.2.4 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多种途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
5.2.5 加大破产力度,建立劣势企业的退出机制 |
5.2.6 坚持人本管理 |
5.3 技术创新 |
5.3.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
5.3.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特点 |
5.3.3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 |
5.3.4 建立国有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5.3.5 吉林省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
5.3.6 建立技术创新指标评价体系模型 |
5.4 企业组织创新 |
5.4.1 企业组织创新的含义 |
5.4.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组织创新工作探讨 |
5.5 经营方式创新 |
5.5.1 影响经营方式选择的因素 |
5.5.2 吉林省煤炭企业经营方式创新探讨 |
5.6 制度创新背景下小煤窑行为策略博弈分析与管理对策 |
5.6.1 政府执法者和小煤窑策略博弈分析 |
5.6.2 博弈方的演变 |
5.6.3 保证政策实施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 |
6.1.1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
6.1.2 世界煤炭需求展望 |
6.1.3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
6.1.4 中国煤炭需求展望 |
6.2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6.2.1 吉林省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
6.2.2 吉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3 吉林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
6.3.1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
6.3.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思路 |
6.3.3 吉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6.3.4 吉林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 |
6.4 结构调整战略 |
6.4.1 煤炭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
6.4.2 结构调整战略的指导方针 |
6.4.3 煤炭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 |
6.4.4 煤炭衰退矿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
6.4.5 我国煤炭衰退矿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6.4.6 吉林省煤炭行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6.5 煤炭工业转型战略 |
6.5.1 世界煤炭产区转型初步研究 |
6.5.2 我国煤炭行业转型状况 |
6.5.3 吉林省煤炭行业转型状况 |
6.5.4 煤炭产业转型的难点问题 |
6.5.5 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
6.6 煤炭矿区城市发展战略 |
6.6.1 矿区城市的形式与发展规律 |
6.6.2 我国矿业城市的贡献 |
6.6.3 制约煤炭矿区发展的因素 |
6.6.4 国外矿区经济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 |
6.6.5 我国矿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经验 |
6.6.6 吉林省矿业城市的基本情况 |
6.6.7 矿业城市的发展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煤炭行业协调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
7.1 吉林省煤炭行业实现协调发展的措施 |
7.1.1 实施管理创新工程,加强行业结构调整 |
7.1.2 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
7.1.3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做强做大煤炭主业 |
7.1.4 实施“三清洁”战略,促进煤炭产业升级 |
7.1.5 实施多元经营战略,大力发展非煤产业 |
7.2 实现吉林省煤炭行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资源勘查管理,延伸矿业经济生命周期 |
7.2.2 促进煤炭行业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吉林大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9)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传播视野中的网络——网络互动研究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
二、 网络互动:一个核心问题——本文的内容、框架和研究路径 |
三、 求证过程——网络互动的研究方法概述 |
四、 对学术生长点的发掘——网络互动研究的创新所在 |
第一章 理解网络互动的含义 |
第一节 了解传播互动:传统的理论阐释 |
第二节 承继、补充与超越:网络传播互动的新特点 |
第三节 一种趋势:传统信息传收者在网络互动中地位的变化 |
本章结论 |
第二章 网络互动的分类及过程 |
第一节 从出现形式上划分互动:五种类型的差异 |
第二节 从完成的时态上认识互动:同步与异步之分 |
第三节 从构成的要素上把握互动:虚拟与现实的异同 |
第四节 从参与者的自觉程度上区别互动:有意之举、无意之举 |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网络互动的环境——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 |
第一节 对符号传播认知意义的概念化阐释 |
第二节 符号化的网络“虚拟世界” |
第三节 虚拟互动的基本工具——语言文字文本 |
第四节 感觉在虚拟情境中的延伸 |
第五节 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特殊符号——“人”的特征 |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网络互动中的需要与满足 |
第一节 用户对网络的使用与满足 |
第二节 媒介代际特征的显现——互动中的两类用户 |
第三节 本我、镜中我与自我呈现 |
第四节 “合群”需要的满足——互动群体“虚拟共生”的意趣 |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网络互动中的媒体组织:影响与控制 |
第一节 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影响的扩散过程 |
第二节 网络媒体在互动中的类别特征和作用——影响方式及社会意义 |
第三节 巧妙独特的议程设置——媒体“控制”内涵在互动中的转变 |
第四节 影响媒体互动质量的5要件 |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网络互动中的诸种效果 |
第一节 网上“知识沟”:加深?弥合? |
第二节 亦虚亦实的“网络意见领袖” |
第三节 一个相反的现象——螺旋的“沉默” |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网络互动规则的探讨 |
第一节 直面尴尬——网络互动中的种种问题 |
第二节 良好互动效果的取得——网络互动规则的探讨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联想负责人:WTO对电脑企业是一种考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线教学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以疫情期间A小学在线教学九位教师为个案[D]. 梁力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天津D机构小学全科培训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赵庚. 天津大学, 2020
- [3]联想并购案知识资本协同效应研究[D]. 刘梦. 华东交通大学, 2016(02)
- [4]中国报纸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选择 ——基于博弈的视角[D]. 黄蓉.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5]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D]. 杨连生.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6)
- [6]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D]. 郑春东. 天津大学, 2005(02)
- [7]大众媒体与文学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传播学阐释[D]. 曹怀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04(01)
- [8]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D]. 孙洪志. 吉林大学, 2004(04)
- [9]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 孟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