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湖南省怀化市大同侗族自治县为例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湖南省怀化市大同侗族自治县为例

一、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琳[1](2021)在《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是农耕文明历史的最佳见证者。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岁月中,自成形态,形成了多元的传统文化。流域水系作为村落生存发展的重要自然环境,是传统村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载体。湖南省内河网密布,主要形成了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流域及洞庭湖。在历史进程中,湖南省五大流域水系内生成了各具特色的流域文化,传统村落作为这些文化的载体,在流域文化的传承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这些文化也影响着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情况。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发展,传统村落逐渐凋零衰败或人口空心化加剧,部分传统村落被翻新、取代或融入现代化因素,导致传统村落历史价值受到破坏,面临消亡危险,传统文化也失去了承载的根基,因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和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政策。本研究以湖南省为研究区,以国家住建部公布的五批湖南省共65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平台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其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各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揭示其内在关系,从而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对策,为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提供研究基础。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湖南省传统村落的市县分布:在市域层面上,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和怀化市这两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中,占全省传统村落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郴州市和永州市内分布了较多的传统村落,其中长沙市,湘潭市与常德市传统村落分布的数量最少,说明在市域层面上传统村落的分布数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县域层面上,传统村落在各县(区)分布也不均衡,总体上呈西多东少的局面,且主要集中在以沅水流域为主的湘西地区和以湘水流域为主的湘南地区。总体上看传统村落在湖南省内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2)传统村落空间的分布特征主要有: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传统村落在湖南省的分布类型是凝聚型,且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分布格局,传统村落的分布主要聚集在沅水流域内,湘水流域有小程度的聚集;传统村落的分布总体趋势呈西南走向,分布趋势较明显,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西部与南部及西南方位中;传统村落在全局自相关分析中具有显着的聚类模式和空间相关性,在局部自相关分析中湖南省传统村落的冷热点的空间分布中有着明显的“东冷西热”的东西差异。湖南省各流域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湖南省各流域的传统村落中,传统村落分布具有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沅水流域与湘水流域中。沅水流域的传统村落分布较集中,湘水流域村落分布较分散。(3)湖南省各流域水系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沅水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均降水量、路网密度、河网密度与人口密度的相关性最为显着。湘水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均降水量、路网密度、河网密度、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的相关性最为显着。资水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均降水量、路网密度、距中心城市距离、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的相关性最为显着。澧水流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高程、坡度、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路网密度等自然因素的相关性最为显着。洞庭湖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起伏度、年均降水量、距道路距离等因子具有显着的相关性。(4)为保护湖南省传统村落,对各流域传统村落提出如下建议:沅水流域传统村落根据地域特色,挖掘民族文化,发展特色产业,筹集资金,推动村落旅游发展与保护;湘水流域传统村落政府规划主导,借助经济发达优势,培育专业特色村落,吸引企业参与,建立投资多元化保护机制;资水流域传统村落突破流域与行政保护,整合资源,串联保护,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保护发展规划;澧水流域传统村落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预防洪涝灾害,提高村民保护意识;洞庭湖区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与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刘志根,余凌云,杨蓉[2](2021)在《怀化市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保护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GIS技术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怀化市16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开发对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怀化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不均衡,由核密度估计分析呈现"多核-带状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即在通道侗族自治县西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南部、会同县东北部与中方县、溆浦县、洪江市交界处形成四大主核心区,在沅陵县西北部和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分别形成两个次级核心区,其他地方分布较少。在分析传统村落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差异化合理开发的对策。以期为怀化市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邓紫微[3](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沈吉[4](2020)在《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旨在通过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解决精准扶贫的问题,重点落在如何服务上,而不是某个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或者机制。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精准扶贫战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渡之年。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论文第一、二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架构。基于对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的文本分析,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职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水平,论文除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整体结构的组成要素进行构建之外,对人才培养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从“是什么what”走向“如何形成how”,从现实案例出发,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路径提供现实基础。并以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为研究方法,Nvivo12.0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写作联盟”创办至今的144篇“职教扶贫精选案例”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参考“比较法”、“2R原则”、预留法保障研究的信效度和编码的饱和度。编码结果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检验了第二章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架构,得出的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要素内涵,主要包括“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四个部分,具体有17个核心要素组成。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以区域性自然、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自身优势,借助科研、政策、平台等力量,加强师资建设,完善农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制度规范和层次结构,从而达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功能性能力、认知性能力和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现存问题和论文构建的范式,提出以下对策: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纵向上贯通,形成普职成各级相互衔接的培养目标,横向上融通,政企校协协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时空上打破限制,建设全息式教学资源库,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七章,总结了研究结果,分析了存在不足,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理论,最终形成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郑洲舟[5](2020)在《湖南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

孙孝武[6](2020)在《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基于对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湖南省域内99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利用熵值法进行县域综合质量评价,以求全面了解湖南省域内各县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及演化过程。再基于四个时间节点的各个县域经济节点之间时间成本最短公路距离、经济总量及总人口,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和Ucinet 6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并运用Arc GIS 10.2软件进行可视化,从湖南省域整体、四大经济板块分区、部分县域之间这三个尺度,具体描述和分析了湖南省内县际经济联系强度、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经济空间组织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演化特征。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变化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湖南省99个县域进行评价,发现长沙市的县域综合质量评价一直高于其他县域,长沙市作为湖南省政府的驻地,在资源调配中优势十分突出,在湖南省各县域中的首位度最高且一直持续,得分排名前十五的县域大多位于“慈利县-临武县”一线以东。(2)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对湖南省县际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计量,发现自2003年以来长沙市与周边县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形成了以长沙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强度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长沙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强度网进一步发育,逐渐形成了包括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以及大湘西地区东部的县域经济节点的大型经济联系强度网,并且大湘西地区以怀化市为核心的经济联系强度网也融入了该经济联系强度网。(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和Ucinet 6软件,对不同时间节点的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的整体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出度、入度)、点度中心势(出度、入度)、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势、凝聚子群的特征及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北部县域且趋势明显。但由中间中心度的空间分布演化,可知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及大湘西地区都形成较好的“中间者”型县域,有利于经济互动的信号传递给更多县域,促进边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子群的分布特征及演化,将湖南省县际经济联系网络进行再分区,以长沙市为中心的二级子群对外的互动以及内部成员间联系都高于其他二级子群。通过对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的全面分析,结论表明:湖南省内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发展状况、经济联系强度等都存在东西差异、经济板块间差异、边缘县域与核心县域间的差异,在经济空间格局上出现了以长沙市为“一心”,常德市、岳阳市、衡阳市、怀化市为“副中心”的“一心多副”结构。

李博[7](2020)在《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针对该省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湖南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省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并已开发出众多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仍有许多旅游资源亟待挖掘。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乡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亟需对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素及旅游开发潜力展开研究。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以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探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借助熵权法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文章最后提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区域尺度上,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地区;市州尺度上,主要集中在湘西、怀化、郴州、永州、邵阳等5个市州;在区县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在全省75个县市区,其中11个县市区的传统村落数量不少于20个;传统村落分形特征明显,且分形结构较为复杂,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于3个片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分布带的走向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地区,还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的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态势。(2)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地貌、植被盖度、河流水系、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等是影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而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客源市场、交通区位、高级景区等是重要的外部推手,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影响较为显着。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布面积较广,全省79个县市区内明显分布着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二级潜力区位于一级潜力区的外围。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45个县市区内,即湖南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且一级潜力区主要位于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沿路”、“沿河”等空间分布规律。(3)为保护和发展湖南省传统村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提出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等建议。

曾征[8](2020)在《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科技革命震碎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也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社会格局,包括面具文化在内的大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发展也不例外。要化解古老神秘的湘西傩面具发展的这一危机,并使之具有创造性的转化而出新,从中架设出健康的、持续的、放眼于未来的新的发展构架,是本论文选题的立意。基于这一立意,本论文以史籍记载、近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就、媒界资料等诸多文本为基础,对湘西的傩面具艺术的源流与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萃取其中的重要成就与论点并化为论文的背景基础;以二十多次田野实地调研和校级、部级(《关于湘西“咚咚推”傩面具的调研报告》推荐为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成果)等项目研究成果,生成对湘西傩面具发展史料不足的补缺;形成对创新发展机遇的发现、新的经验总结与发展途径的确立;提出立足当下、放眼于未来发展的创建性构架。为此本论文以下述四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简要陈述了由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①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古神话传说、社会人文环境,构成人们争生存、求发展的生命观,交融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其中,原始宗教与楚韵巫风成为面具文化天然的深厚土壤;奇异诡谲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民众对自身生活时空的玄想心理;靠山吃山、沿河而居的狩猎或渔猎经济生产方式衍生出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五溪蛮地”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中争霸战争、胜扩疆土带来的民族与人口失栖迁徙所形成的“文化板块漂移”①效应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面具发展、变迁至今。它们已经融入到湘西人的精神思维方式与文化行为方式中,共同孕育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神灵、先祖的敬畏,生成了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其次,以“文化板块漂移”典型区域作为考察湘西面具文化特色的第一范式与研究视角,结合田野搜集到的材料,从傩面具的分布及区域特色确定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各县为典型区域,重点针对傩面具外在形象和内在的审美意识所形成的湘西傩面具所体现的民族特色进行分析,再将傩面具放置在其生存的乡土社会和傩戏的文化生态之中,由此所呈现出“人神合一”的内在文化特质交错于面具制作者、面具使用者和面具观者人与天(神)同在时空场域之中,神人以和的戏剧形式,通过神的名义和神的面容彰显着人性的风采,从而凸显出湘西人依附在傩面具上投射出“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质。湘西人将崇生观念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投向面具,从而呈现出湘西人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复杂关系。再则,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田野实践,以傩面具娱神娱人的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研究湘西傩面具艺术民族特色的第二范式。一是“辰州傩”、“咚咚推”、“杠菩萨”,以及“阳戏”、“高腔”等各类民间戏曲形式中傩面具或脸谱在不同场合中的运用。二是从“形式”“功能”“内涵”三个层面对湘西傩戏面具进行逐一剖析,构建出湘西傩面具“生生”观念下以“戏”为特色的表现形式。三是以承载着人们关于“繁衍”“生存”“发展”这一永恒主题而从以下两点展开。1、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生孕出他们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生成神秘、怪诞、质朴的重要文化基因、面具形象,从中释放出湘西少数民族以生存发展为主题的审美意识;生成“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繁衍”,“送旧迎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等美好的生活与生存的内涵,从中传递出由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傩面具艺术的“生生”观念与意蕴。2、由湘西人在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关系图谱中释放出傩面具艺术在层层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中,呈现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如此构成了这一“生生”的观念与意蕴的永恒性,焕发出生生不息、繁衍不已、历久弥新的傩面具强大艺术生命魅力。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下傩面具的发展场域建构与多样性文化创意发展状态,它表现在以下三点。1、基于笔者在专题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发现为前提,论述了在科技造就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将承传统与求生存、谋发展中所进行的傩面具艺术发展的场域建构;论述了通过傩面具的独特文化基因、艺术魅力,在当下湘西民族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文化艺术与文旅融合的场域中,进行创意经济的时代魅力重构。2、提出围绕傩面具的文化基因、生命魅力、表现形式与要素特点,推动傩面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来化解当下所存在的“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的深刻危机”。3、通过“重混·创新”所产生出来的“三式”艺术生命魅力的永恒性,来分析它为古代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来阐述它使得面具变为新的文化存在样式,新的社会内容,最终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甚至融化于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即能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中促进区域的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又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使我们得以窥见未来的发展前景。最终赋予了傩面具艺术以深刻的隽永性与永恒的新姿,从而又诠释了新时代人们乃至未来人们对精神与物用的需求。本文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及其中的五个要点,力图将根植于湘西文化土壤之中的傩面具作为能够加以保护、挖掘、利用和活态传承的宝贵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源。展现出以重视“过去”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视角与创新发展的逻辑,最终形成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艺术的整体研究。由此,形成将赋予湘西面具文化以新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艺术发展的生命力等,放置于既可以深入开展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个案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经济时代语境下的“面具文化再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又可以为构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和中国美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更能够以此来推进以民间艺术“本土化”与“民族化”为基础的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延展,进而助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接轨,甚至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

胡婷[9](2019)在《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与结构研究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共生是审视旅游地空间关系的新视角。有效识别旅游地共生单元,科学测度共生单元质量,量化旅游地共生引力,揭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结构特征,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借助大数据爬虫、实地调研等方法收集多源数据,以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采用回归模型、社会网络、空间计量等分析方法,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对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系统进行研究。在识别旅游地共生单元并构建其“质量”表达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刻画出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的数量空间、质量空间以及共生引力空间特征,并从网络化视角解析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旅游地共生单元的关键约束条件在于共生距离、共生界面与共生潜力。旅游地共生单元必须满足的三大条件包括:有效共生距离内存在至少一个潜在共生伙伴;活跃于共生界面;表现出明显的、与内部成员的共生潜力。湘西地区存在114处旅游地共生单元,整体呈现出“多核并存、零星散布”的集聚向心分布特征,表现出沿南北偏东向扩散以及“先波动式增长、后递减、再回升”的圈层变化态势。(2)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决定了满足共生发展需要的程度,表征旅游地具备的有助于实现共生发展的特性和能力的总和。从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共生条件两大方面筛选评价指标,基于指标区分程度确定权重,构建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估模型。结果显示,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整体水平偏低,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及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张家界的武陵源-天门山团块、湘西州的凤凰团块出现了局部的高值集聚。(3)立足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负指数式威尔逊引力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出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基于湘西地区旅游地线上旅游预定市场的共生表现,拟合求解出共生引力的空间阻尼约束处于10-2数量级水平,共生引力呈现明显的负指数式距离衰减规律。湘西地区共生引力水平较高,地级市尺度下的旅游共生引力呈现出“张家界>湘西州>怀化”的梯度格局,县级尺度下的旅游地共生引力则表现出明显的“多极并存”格局;湘西地区共生引力高值集聚明显,市域内部共生显着高于市际共生,且县际共生活跃,湘西州、张家界市域内部共生引力明显,怀化市域内部以及张家界-湘西州、湘西州-怀化跨市共生空间属于第二梯度的潜力空间,张家界-怀化跨市共生空间的潜力表现明显不足。(4)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共有于114个共生节点及1993条有效共生边,整体上共生网络密度偏低,其中高值中心节点集聚分布在湘西州区域。该区域表现出多层级的内部子群结构:第1层级包括114处共生单元节点;第2层级可划分为张家界西线共生次子群、张家界东线共生次子群、永顺共生次子群、吉凤沅共生次子群、凤怀共生次子群、怀南共生次子群、怀东共生次子群7大次子群;第3层级形成了张家界共生子群、湘西州北部共生子群、湘怀共生子群、怀化共生子群4大子群。湘西地区的共生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圈层结构特征,其中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天门山、黄龙洞、张家界大峡谷、溪布老街、宝峰湖等景区,构成整个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的核心。(5)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具有空间集聚性,内部形成了较为明晰的子群结构,显现出核心辐射共生以及节点间的邻近共生和择优共生特征。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空间极化现象明显,围绕天门山、武陵源、矮寨大桥景区、凤凰古城、芋头古侗寨群等核心出现了等级分明的共生圈层。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服从幂律分布,无标度特性显着,也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本研究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遵循“理论分析—对象识别—质量评估—关系测度—网络特征量化”的研究主线,尝试搭建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的方法论体系,丰富了区域旅游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设计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路径,构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估体系,发展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形成了旅游地共生关系的创新型量化工具,有助于拓展旅游地空间关系研究深度与精度;(3)借助大数据来破解旅游地间游客流量官方数据缺失的难题,为旅游地共生及旅游地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何俊洁[10](2019)在《芷江东门公园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提升之余,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如城市扩张,人们接触自然的空间被一点点掠夺;年轻人压力大,两点一线,没有休闲放松的空间;老人和小孩没有社交的场所,生活圈子越来越窄等问题。公园恰好有内容丰富、设施相对全面、能够满足各个年龄阶段人群需求、适合开展各种活动的特点,尤其对于县城缺少娱乐设备,生活较为单调的情况下,公园的建成对丰富当地社交活动、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地域生态环境、弘扬当地特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芷江东门公园基于综合性公园为研究对象,在深入了解公园的相关概念基础上,学习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设计思路,进而展开对芷江东门公园的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公园原场地的实地调查和上位规划进行分析,确定芷江东门公园的景观结构布局为“一湖、一环、多节点”。其中“一湖”为原场地现有水塘整理、疏浚而形成的湖心,作为公园的核心观赏区;“一环”是由古城墙遗址、生态游憩区和南北出入口广场构成环湖景观:;“多节点”指全龄儿童活动区、湿地体验区、历史建筑风貌区等功能分区,旨在为芷江居民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体验、科教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2)梳理芷江文化,确定芷江侗族自治县东门公园设计的文化主要以体现侗族文化为主,和平文化、五溪文化为补充。将芷江的侗族文化进行整理、提炼,分别从建筑、色彩、材料、装饰、植物五大方面展示,突出公园地域性特征。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县城有新建公园的需求,但存在缺乏对当地文化的认同,公园建设存在无主题、求新求大等问题。芷江东门公园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取当地元素为景观资源,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提升群众参与感,打造有民族自豪感的公园。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对其他小城市公园建设和民族元素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空间分异
        1.2.2 村落
        1.2.3 历史文化名村
        1.2.4 传统村落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3.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1.3.3 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1.3.4 湖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
        1.3.5 研究评述
    1.4 理论基础
        1.4.1 人地关系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1.4.4 网络开发理论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湖南省
        2.1.2 湘水流域
        2.1.3 沅水流域
        2.1.4 资水流域
        2.1.5 澧水流域
        2.1.6 洞庭湖区
    2.2 研究方法
        2.2.1 核密度估计法
        2.2.2 最邻近指数
        2.2.3 标准差椭圆
        2.2.4 空间自相关
        2.2.5 地理集中指数
        2.2.6 不平衡指数
        2.2.7 缓冲区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4 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基本情况
        2.4.1 传统村落市域分布情况
        2.4.2 传统村落县域分布情况
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
    3.1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3.1.1 空间聚集分析
        3.1.2 空间分布类型
        3.1.3 空间分布趋势
        3.1.4 空间关联性特征
    3.2 湖南省各流域水系内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3.2.1 空间分布格局
        3.2.2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3.2.3 空间分布均衡性
        3.2.4 时间分布特征
        3.2.5 民族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1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4.1.1 自然因子
        4.1.2 社会经济因子
        4.1.3 历史文化因素
    4.2 湖南省各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2.1 沅水流域
        4.2.2 湘水流域
        4.2.3 资水流域
        4.2.4 澧水流域
        4.2.5 洞庭湖区
    4.3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对策及发展建议
    5.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原则
        5.1.1 整体性保护
        5.1.2 活态性保护
        5.1.3 重点保护
        5.1.4 因地制宜保护
        5.1.5 适度合理发展
    5.2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困境
        5.2.1 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
        5.2.2 传统村落城镇化问题
        5.2.3 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5.3 湖南省各流域内传统村落保护策略与发展建议
        5.3.1 沅水流域
        5.3.2 湘水流域
        5.3.3 资水流域
        5.3.4 澧水流域
        5.3.5 洞庭湖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怀化市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保护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3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3.1 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3.2 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对策探究
5 结论与讨论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武陵山片区
        1.3.2 中心城市
        1.3.3 城镇扩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2.1.1 区域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文化
        3.1.4 经济社会条件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3.2.1 历史沿革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4.1.1 地理环境因素
        4.1.2 交通基础因素
        4.1.3 经济发展因素
        4.1.4 城市规划因素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4.1.6 社会文化因素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5.1.1 常住人口规模
        5.1.2 城镇用地规模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6.2.1 发展战略
        6.2.2 发展定位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6.3.4 多节点
        6.3.5 城乡融合发展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7.1.2 对接大西南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职业教育
        1.4.2 精准扶贫
第二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2.1 协同理论基本概念
    2.2 协同理论基本特性
    2.3 协同理论基本类型
    2.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协同架构
第三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审视
    3.1 “理论+实训+实习+就创业”全过程育人模式
        3.1.1 设置特色理论课程
        3.1.2 稳步推进项目实训
        3.1.3 保障顶岗实习质量
        3.1.4 助力就业创业孵化
    3.2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四维模式
        3.2.1 政府+高校,搭建非遗研创基地
        3.2.2 企业+高校,践行人才双育理念
        3.2.3 科研机构+高校,科学助力精准扶贫
    3.3 “文化+思政+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3.3.1 “思政+红色文化”,开创教育扶贫新思路
        3.3.2 “产业+生态基地”,找准精准扶贫突破口
        3.3.3 “文化+产业”,形成区域品牌影响力
    3.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4.1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3.4.2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3.4.3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第四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要素编码过程
    4.1 研究的对象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4.1.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编码结果检验
        4.2.1 “比较法”确保信度
        4.2.2 “2R”原则确保效度
        4.2.3 预留法确保饱和度
    4.3 案例材料文本分析
        4.3.1 一级:开放式编码
        4.3.2 二级:主轴式编码
        4.3.3 三级:选择式编码
    4.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理论构建
第五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内涵阐释
    5.1 “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
        5.1.1 功能性能力
        5.1.2 认知性能力
        5.1.3 内生性元能力
    5.2 “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
        5.2.1 “需求导向型”培养目标
        5.2.2 “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
        5.2.3 “优势特色型”专业设置
        5.2.4 “阶梯式”层次结构
        5.2.5 “双元”师资队伍建设
        5.2.6 “五位一体”制度规范
    5.3 “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
        5.3.1 党建引领聚民意
        5.3.2 产业发展励民志
        5.3.3 平台奠基解民忧
        5.3.4 科研助力扶民智
        5.3.5 政策支持保民生
    5.4 “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
        5.4.1 自然环境
        5.4.2 文化环境
        5.4.3 经济环境
第六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6.1 明确普职成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6.1.1 中职塑技:职业明晰+技能培养+创新意识
        6.1.2 高职立志: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6.1.3 成教赋能:职业分析+技能提升+创业信心
    6.2 构建政企校协协同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6.2.1 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能
        6.2.2 企业:产学深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与考核
        6.2.3 行业协会:完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院校机构教学质量
        6.2.4 职业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就业力
    6.3 建设国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资源库
        6.3.1 突破时空限制,打造全球化络平台
        6.3.2 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农村实践基地
        6.3.3 依托各界资源,打通产销供应链
        6.3.4 借力职教联盟,创造国际交流机会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原始文本资料以湖南工艺美术学院为例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区域概况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区域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相关理论与解析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2.2.4 社会网络结构理论
3 湖南省县域综合质量变化分析
    3.1 县域综合评价指标
    3.2 各县域综合评价分析方法
    3.3 湖南省各县域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4 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分析
    4.1 湖南省县域经济网络节点的生成
    4.2 湖南省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分析
        4.2.1 县际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定
        4.2.2 县际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4.3 社会网络分析法
        4.3.1 网络密度演变与分析
        4.3.2 网络中心性演变与分析
        4.3.3 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5 湖南省经济网络结构特征
    5.1 湖南省内东、西部差异大
    5.2 经济板块间差异大
    5.3 “一心多副”的空间结构
    5.4 “核心-边缘”化趋势显着
6 结论与不足之处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1.2.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4.1 技术路线
        1.4.2 数据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区位
    2.2 自然地理
    2.3 社会经济
    2.4 交通网络
    2.5 旅游发展
        2.5.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概况
        2.5.2 旅游业发展概况
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3.1 传统村落概况
    3.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
        3.2.1 最邻近指数分析
        3.2.2 变异系数分析
    3.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特征
        3.3.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3.3.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3.3.3 网格维数分析
    3.4 湖南省传统村落市县分布特征
        3.4.1 市州分布特征
        3.4.2 县域分布特征
    3.5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特征
    3.6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关联特征
        3.6.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6.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4.1.1 湖南省旅游传统村落概况
        4.1.2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4.1.3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人文地理因素
    4.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与结果
        4.2.1 评价指标确定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评价指标分级
        4.2.4 模型构建与结果验证
    4.3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3.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析
        4.3.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
    5.1 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
    5.2 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
    5.3 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
    5.4 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
    5.5 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一) 分析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二) 聚焦拓展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创新发展
        (三) 展望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
    二、研究动态综述
        (一) 关于面具史方面的研究
        (二) 关于面具民族特色方面的研究
        (三) 关于面具功能、内涵方面的研究
        (四) 关于面具非遗保护、转化与发展方面研究
    三、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湘西地域概念界定
        (二) 傩与傩面具概念界定
        (三) 研究对象“湘西傩面具”与“湘西傩戏”的界定
    四、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模式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六、创新点
第一章 湘西傩面具的生成土壤与条件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生成的文化土壤
        一、原始宗教的遗留
        (一) 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
        (二) 史前时期的考古遗存
        (三) 积淀丰厚的古史传说
        二、楚巫文化的浸染
        (一) 巫文化及其特征
        (二) 楚巫文化
        (三) 湘西的楚韵巫风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成长的环境条件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经济生产方式
        三、人文社会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湘西的傩面具艺术区域分布与特色
        一、湘西傩面具的区域分布
        二、湘西傩面具的区域特色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象与审美特色
        一、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特色
        (一) 正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 凶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三) 世俗人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二、傩面具的多重审美特色
        (一) 神秘之美
        (二) 尚力之美
        (三) 狞厉之美
        (四) 稚拙之美
        (五) 繁复之美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崇生观念与文化特色
        一、乡土社会的崇生观念
        (一) 阴阳交合万物化生
        (二) 共存三元生命世界
        (三) 奇特纹样与生命观念
        (四) 绮丽色彩与生命表达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一) 心物合一
        (二) 人神合一
    小结
第三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式、功能与内涵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戏”说面具与脸谱艺术
        (一) 同源异流的面具文化
        (二) 共存互渗的面具艺术
        二、傩面具作品的表现形式
        (一) 色彩表现形式
        (二) 材质表现形式
        (三) 工艺表现形式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趋利避害
        二、道德教化
        三、宣泄情感
        四、传承文化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深层内涵
        一、送旧迎新秩序的构建
        二、现实世界中自我发展
        三、观念世界中自我壮大
        四、生命世界中自我繁衍
    小结
第四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第一节 傩面具艺术传承的现状
        一、日渐式微
        二、非遗保护
        (一) 模式
        (二) 实践
        (三) 问题
        三、新兴趋势
        (一) 艺术性
        (二) 商业性
        (三) 创新性
    第二节 傩面具艺术的转化机遇
        一、从反思传统文化之中寻找转化的机遇
        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中找准转化的机遇
        三、新兴群体与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一) 新兴群体激活转化的机遇
        (二) 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第三节 创意经济时代孕育出新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一、创意经济时代下湘西面具的创新之路
        二、“资源转化”与“重混·创新”呈现的“三式”生命魅力及发展前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9)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与结构研究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论文结构
2 文献回顾
    2.1 旅游共生相关研究
        2.1.1 研究规模的时序演变
        2.1.2 研究方向的动态特征
        2.1.3 研究热点的归纳总结
        2.1.4 小结
    2.2 旅游地空间关系相关研究
        2.2.1 旅游地竞争
        2.2.2 旅游地合作
        2.2.3 旅游地竞合
        2.2.4 旅游地共生
        2.2.5 小结
    2.3 湘西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2.3.1 研究基本情况
        2.3.2 研究内容分析
        2.3.3 小结
    2.4 总体述评
3 理论基础与概念辨析
    3.1 理论基础
        3.1.1 共生理论
        3.1.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3.1.3 区域竞合理论
        3.1.4 社会网络理论
    3.2 概念内涵
        3.2.1 共生
        3.2.2 旅游地
        3.2.3 旅游地共生
        3.2.4 旅游地共生系统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区域
        4.1.1 研究范围确定
        4.1.2 基本情况介绍
        4.1.3 典型代表性分析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综述:梳理研究脉络,明确本质内涵
        4.2.2 数学模型:评估共生单元质量,修正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
        4.2.3 社会网络分析:构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探索网络结构特征
        4.2.4 地理空间分析:揭示研究区域旅游地共生格局特征
    4.3 研究数据
        4.3.1 在线旅游厂商数据
        4.3.2 百度地图数据
        4.3.3 其他资料数据
    4.4 本研究技术路线
5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
    5.1 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的技术方案
        5.1.1 基本原则
        5.1.2 识别标准
        5.1.3 识别方案
    5.2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
        5.2.1 备选旅游地筛选
        5.2.2 识别过程
        5.2.3 综合识别结果
    5.3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空间分布形态
        5.3.1 基于KDE的空间形态特征
        5.3.2 基于NNA的空间集聚性特征
        5.3.3 基于SDE的空间方向性特征
        5.3.4 基于缓冲分析的空间圈层性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价
    6.1 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内涵
    6.2 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6.2.1 旅游经济规模
        6.2.2 旅游共生条件
    6.3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价方案
        6.3.1 数据来源
        6.3.2 数据标准化
        6.3.3 权重确定
        6.3.4 评价模型
    6.4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水平及其空间差异
    6.5 本章小结
7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水平测量
    7.1 引力模型的旅游学应用与演变
    7.2 旅游地共生引力内涵与基础模型
        7.2.1 核心内涵
        7.2.2 模型形式
        7.2.3 变量设定
    7.3 旅游地共生引力距离阻尼参数估计
        7.3.1 估计方案
        7.3.2 分析步骤
        7.3.3 估计结果与讨论
    7.4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及其空间分析
        7.4.1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特征
        7.4.2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引力空间
    7.5 本章小结
8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结构及其复杂性特征分析
    8.1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要素与空间表达
        8.1.1 点—共生单元
        8.1.2 边—共生联系
        8.1.3 空间表达
    8.2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结构
        8.2.1 网络密度
        8.2.2 网络中心性
        8.2.3 网络凝聚子群
        8.2.4 网络核心边缘结构
    8.3 湘西地区旅游地共生网络复杂性特征
        8.3.1 空间集聚性
        8.3.2 空间异质性
        8.3.3 无标度性
        8.3.4 小世界性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识-量-测”过程式构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的测量体系
        9.1.2 “点-线-网”递进式揭示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的结构特征
    9.2 研究创新
        9.2.1 旅游地共生单元识别方案的探索性创新
        9.2.2 旅游地共生单元质量评估体系的整合性创新
        9.2.3 旅游地共生引力模型的改良式创新
        9.2.4 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结构揭示的组合式创新
    9.3 政策建议
    9.4 研究局限与展望
        9.4.1 研究局限
        9.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附录2:湘西地区候选旅游地共生单元名录
附录3:湘西地区旅游地有向共生网络邻接矩阵
致谢

(10)芷江东门公园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公园发展概况
        1.3.2 国内公园发展概况
        1.3.3 国内外公园理论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现状及探讨点
    1.6 技术路线
2 公园相关概念及设计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园
        2.1.2 综合公园
        2.1.3 景观设计
    2.2 相关理论
        2.2.1 环境心理学
        2.2.2 人体工程学
        2.2.3 园林美学
        2.2.4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2.2.5 空间形式美法则
    2.3 设计原则
        2.3.1 以人为本
        2.3.2 整体性原则
        2.3.3 突出地域文化原则
        2.3.4 适用、经济、美观原则
        2.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2.4 公园设计要素
        2.4.1 地形
        2.4.2 植物
        2.4.3 建筑
        2.4.4 水体
    2.5 本章小结
3 相关案例研究
    3.1 美国休斯顿市赫曼公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设计构思
        3.1.3 项目启示
    3.2 安徽省颍上县张庄公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设计构思
        3.2.3 项目启示
    3.3 四川双流区东升公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设计构思
        3.3.3 项目启示
    3.4 台湾宜兰县罗东运动公园
        3.4.1 项目概况
        3.4.2 设计构思
        3.4.3 项目启示
    3.5 重庆南岸区兰花湖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设计构思
        3.5.3 项目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芷江侗族自治县东门公园景观设计
    4.1 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自然资源
        4.1.3 旅游资源
    4.2 芷江侗族自治县地域文化
        4.2.1 侗族文化
        4.2.2 五溪文化
        4.2.3 和平文化
    4.3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4.3.1 项目区位
        4.3.2 周边用地分析
        4.3.3 交通及人流分析
        4.3.4 基地现状优劣势分析
    4.4 设计总则
        4.4.1 上位规划
        4.4.2 总体定位
        4.4.3 设计目标
        4.4.4 设计依据
        4.4.5 设计构思
    4.5 总体设计
        4.5.1 总体布局
        4.5.2 规划结构
        4.5.3 功能分区
    4.6 分区设计
        4.6.1 入口广场区
        4.6.2 中心滨水景观区
        4.6.3 休闲活动区
        4.6.4 古城墙遗址科教区
        4.6.5 全龄儿童活动区
        4.6.6 历史建筑风貌区
        4.6.7 生态湿地体验区
    4.7 专项设计
        4.7.1 竖向设计
        4.7.2 交通设计
        4.7.3 植物设计
        4.7.4 公共设施设计
        4.7.5 驳岸设计
        4.7.6 建筑设计
        4.7.7 给排水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芷江东门公园主要植物名录表
附录B 芷江传统建筑调查分析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D 芷江东门公园设计主要图纸
附录E 芷江东门公园设计主要节点初步设计
致谢

四、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D]. 陈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怀化市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保护对策分析[J]. 刘志根,余凌云,杨蓉. 绿色科技, 2021(04)
  •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D]. 沈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5]湖南省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郑洲舟.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6]湖南省县际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研究[D]. 孙孝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李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D]. 曾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与结构研究 ——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D]. 胡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芷江东门公园设计[D]. 何俊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湖南省怀化市大同侗族自治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