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小膜壳绦虫卵的孵化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卢强[1](2021)在《低成本、全切片成像显微镜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显微镜检查是许多健康检查项目中的重要工具,在POCT(即时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前镜检的成本很高,包括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人工镜检依赖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检测医师,在资源有限的地区无法配备。低成本、自动化的全切片成像显微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它可以被应用于进一步研究自动化的分析仪器,或者被应用在远程医疗的工作中。为着这样的目标,我们研究了一款开源、模块化、自动化、低成本、全切片成像的显微镜。首先该系统是开源和模块化的,没有使用特殊加工的零件。我们提供了详尽的系统搭建说明书,因此其他感兴趣的人可以买来标准零件,自己完成搭建并获得预期功能。其次它是一款自动化的全切片成像显微镜,可以自动聚焦,自动扫描,以及图像拼接,最终获得具有足够高分辨率的大视场图像,包括明场图像和荧光图像。它成本较低,选用的都是低成本的零件,这样才可能在资源有限的地区进行应用和推广。然而它的成像质量并不差,拥有1.3 μm左右的图像分辨率,因而能够胜任一些诸如寄生虫病检查的镜检工作。借助这样的显微镜,有可能构建起一个远程医疗的工作模式:在诊断医生缺乏的医院和诊所,由检验人员制作切片,系统完成自动化的扫描拍摄,然后通过网络将图像传给远端有经验的医生,医生进行诊断以及反馈结果。低成本的全切片成像显微镜提供了平台和工具,非常适合使用在低成本、便携式的、执行即时检测的仪器设备中。此外,该系统涉及很多可以用于教学的内容,比如关于显微成像的基本知识、电动位移平台的搭建、带有反馈的自动控制算法的撰写(比如自动聚焦,图像扫描)、以及一些镜检和基础生物学相关的知识。这样的一个模块化显微镜可以作为学校的一个很好的教学项目,让学生通过项目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锻炼动手能力,因而它可以用于贫困地区的科学的教育中。脑脊液的细胞学检查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内容,目前在国内的许多医院依旧由人工来完成,人工镜检费时费力,而且检测结果对检验医师有很强的依赖。脑脊液细胞稀疏,需要增大观测的样本体积才能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我们前期搭建的显微平台通过对样品进行扫描拍摄,可以显着地增加检测的样本体积,保证进样量。为了这个研究目标,我们对前期的系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研究了一款针对体液细胞检测的全自动的仪器。此外,我们探索了一种无样品准备的检测方法,提前将荧光染液和表面活性剂通过液体自然蒸发的方式放置在样品池的进样口,实验时细胞在样品池中进行染色和球化,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实验人员对样品的准备工作。测试时使用者只需要将混匀的样品注入计数池,放入自动化的仪器进行测试即可,除此之外不再有多余的工作。这样一款完全自动化的仪器,以及无样品准备的检测方法极大地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负担,对操作者几乎没有技能和经验的要求。我们的仪器针对血液和脑脊液做了数量足够的临床测试,并且获得了符合预期的结果。当前的检测设备可以作为检验科一个辅助检查的工具,以及在未来有可能逐步替代人工检查,独立地进行检查工作。它为那些资源有限地区检测医师严重不足医院的体液细胞检查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杨汉蕾,赵敬,张科,鄢宇航,门万琪,皮焕婷,牟荣[2](2021)在《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后的虫体生长发育情况和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微小膜壳绦虫(H. nana)在小鼠肠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小鼠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将H. nana虫卵分别以60、100、300、500、1 000个的感染量经口灌胃的方式感染140只ICR小鼠(5个实验组,每组28只),同期28只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在感染后第5、10、15、20、25天每组随机麻醉处死5只小鼠,观测各组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各实验组小鼠感染后第3天出现精神萎靡、食量下降、活动减少、皮毛色泽变暗、毛发蓬乱等症状,症状随虫卵感染量加重;感染量为60、100和3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感染量为5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感染后第2天明显减轻(P <0.05),感染量为1 00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在感染后第2天和第7天也明显减轻(P <0.05);但感染量为500个虫卵的实验组检出虫卵时间最早,排卵持续时间最长(P <0.05),可作为H. nana感染ICR小鼠动物模型建立的参考感染量;各实验组小鼠感染后第5天未检获虫体,感染后第10天感染60个虫卵的实验组小鼠成虫检获率60%,其他实验组小鼠虫体检获率100%,虫体主要分布于距离回盲部6~12 cm处的小肠内,感染后第15、20、25天实验组小鼠虫体检获率均100%,虫体主要分布于距离回盲部1~8 cm处的小肠内;实验组肠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第5天~第25天未观察到损伤修复肉芽肿组织,但H. nana寄生部位可见炎症细胞增多,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H. nana感染ICR小鼠动物模型中,500个虫卵感染量最为稳定,H. nana在小鼠体内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是从肠壁逐渐向肠腔迁移的过程,可引起寄生部位肠组织炎症细胞的增多。
曾敏浩[3](2020)在《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文中提出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寄生于动物肝脏和胆管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水源性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呈世界性流行,据统计,全球约有2.5亿-3亿牛、羊感染肝片吸虫,每年因片形吸虫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亿美元。特别重要的是,肝片吸虫还可以感染人,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虫卵检查法是我国肝片吸虫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而肝片吸虫从感染到发育成成虫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时已经对动物机体已经造成了严重损伤,应用虫卵检查法不能进行诊断。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适合肝片吸虫早期诊断的方法。近年来也有一些免疫学诊断方法被开发出来,但多数没有在临床中大规模应用。虽然国外已有商品化ELISA诊断试剂盒,但价格昂贵,制备也相对困难。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早期、敏感、特异,成本相对低的诊断方法,以便广泛利用。组学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也在研究疾病发病机理与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而当机体受病原侵袭时,机体代谢的变化也是最为敏感的。因此本研测定肝片吸虫感染羊的代谢谱,为相关早期诊断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本研究首先建立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采集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胆囊,收集肝片吸虫虫卵。将虫卵孵化出的毛蚴感染小土窝螺(Galba pervia),并人工养殖获得囊蚴。将实验绵羊分为实验组11头与对照组10头,实验组羊只喂服囊蚴。在感染囊蚴后按计划采集实验羊只血浆或血清样本保存。粪检检查肝片吸虫虫卵确定虫体成熟时间,样品收集完毕后剖检回收虫体。感染后第0、3、7、20、34、48、56、72、84、98天的血清样本利用生化分析仪对35个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绵羊在感染肝片吸虫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血浆样品进行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LC/MS)的代谢组学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获得感染后第7、56、98天绵羊血浆差异代谢物。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绵羊在感染肝片吸虫后机体代谢发生的变化,并筛选差异代谢物作为具有诊断潜力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毛蚴最快12天从虫卵逸出。25-30℃环境温度、70%以上湿度条件下,尾蚴最早在螺被感染的第25天逸出。喂服囊蚴后84天,所有实验组绵羊粪便中均检出虫卵。剖检回收虫体,回收率高达50%(109/220)-60%(132/220)。本研究对血清进行生化检测的结果表明,在35项生化指标的检测中,22个项目出现了变化,其中肝脏功能相关指标15个,血脂指标3个,肾功能指标2个,还有乳酸脱氢酶和α-淀粉酶。肝片吸虫对机体的损伤集中在肝脏和胰腺,对肾功能、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血糖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或影响较小。且对机体损伤的动态变化与虫体在宿主体内的移行过程相关。代谢组检测正离子模式下,感染第7、56、98天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13、27、82种;负离子模式下,感染第7天无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物,第56、98天分别有37、83种。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子最大、富集程度最高的是感染第98天筛选出的血浆差异代谢物分析得出的代谢通路;其次,是感染第56天;感染第7天的差异代谢物最少,差异代谢通路也最少。联合诊断分析结果显示,绵羊感染肝片吸虫囊蚴第7、56、98天,各联合诊断因子的AUC值分别为1、0.964、1,均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完成了从虫卵到成虫的完整生活史复原,丰富了研究肝片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材料。绵羊血清生化指标显示了,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集中在肝脏和胰腺,且变化趋势可能与移行的阶段有关。并首次基于LC/MS代谢组学分析获得绵羊感染肝片吸虫的血浆代谢表达谱。绵羊在感染第7、56和98天均具有显着的代谢差异,且分别获得了在三个时期具有诊断潜力的差异代谢物和联合诊断因子。有望在应用在进一步的肝片吸虫感染诊断中。
詹佳飞[4](2019)在《细粒棘球绦虫IAP、BIRP、ADK1、ADK8的原核表达及其功能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幼虫—细粒棘球蚴能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属高发地区之一,已严重威胁我国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的发展。本研究在细粒棘球绦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并原核表达了两个凋亡抑制蛋白家族基因(Eg-IAP、Eg-BIRP)和两个腺苷酸激酶家族基因(Eg-ADK1、Eg-ADK8),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个蛋白的分子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重组蛋白进行了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定位的研究,同时利用相对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了4个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此外,利用泛IAPs抑制剂-LCL161药物诱导体外培养的原头蚴发生凋亡,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蚴的形态变化,并利用Tunel法检测原头蚴的凋亡率,同时比较了两个基因在药物作用前后的转录水平差异。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一、细粒棘球绦虫凋亡抑制蛋白基因(Eg-IAP、Eg-BIRP)的原核表达与功能研究凋亡抑制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对抑制细胞的凋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并原核表达了两个凋亡抑制蛋白基因(Eg-IAP、Eg-BIRP),其中Eg-IAP基因编码331个氨基酸,Eg-BIRP基因编码168个氨基酸。免疫印迹显示Eg-IAP和Eg-BIRP蛋白均能被绵羊细粒棘球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荧光定位显示Eg-IAP和Eg-BIRP蛋白在原头蚴的表皮和顶突沟、可育囊的生发层及18日龄童虫的表皮和实质区上均广泛分布,但是在不育囊中免疫荧光十分微弱。qRT-PCR结果表明Eg-IAP和Eg-BIRP基因在原头蚴及18日龄童虫阶段均有转录,但在原头蚴阶段转录水平更高。此外,不同浓度的药物抑制剂-LCL161作用原头蚴8 h后,原头蚴均出现凋亡形态,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原头蚴凋亡率逐渐上升。同时,两个基因的转录水平随着LCL161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可能在细粒棘球绦虫抗凋亡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二、细粒棘球绦虫腺苷酸激酶基因(Eg-ADK1、Eg-ADK8)的原核表达与功能研究腺苷酸激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磷酸转移酶家族,主要存在于耗能较高的组织中,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并表达了两个腺苷酸激酶基因(Eg-ADK1、Eg-ADK8),其中Eg-ADK1基因编码197个氨基酸,Eg-ADK8基因编码344个氨基酸。免疫印迹显示Eg-ADK1和Eg-ADK8蛋白均可被绵羊细粒棘球蚴病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荧光定位显示Eg-ADK1和Eg-ADK8蛋白在原头蚴的表皮和顶突沟、可育囊及不育囊的生发层以及18日龄童虫的表皮和实质区上均广泛分布。qRT-PCR结果显示Eg-ADK1和Eg-ADK8基因在原头蚴及18日龄童虫阶段的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Eg-ADK1和Eg-ADK8在细粒棘球绦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渊[5](2019)在《陕南镇巴埃迪卡拉系磷酸盐化“胚胎状”化石研究》文中认为埃迪卡拉纪是后生动物起源与海洋环境发生变革的重要时期。基础动物门类在该时期开始崛起,海洋生态系统逐渐从以菌藻类为主向以后生动物为主演化。虽然埃迪卡拉纪古生物学研究非常重要,但是现阶段还存在许多难题与疑惑:许多埃迪卡拉纪生物化石的分类归属难以确定,尤其是那些之前被解释为后生动物的化石,争议尤其激烈。不同于寒武纪后生动物疑难化石其分类归属的争议主要在于应归属哪个门或纲,许多埃迪卡拉纪化石的分类归属的争议在于动物与非动物之间。这种现象在埃迪卡拉纪化石研究中非常普遍。因此,埃迪卡拉纪生物化石的发掘与研究,不仅能为后生动物的起源与演化提供重要证据,同时对全面认识埃迪卡拉纪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的演化也具有重要意义。陕西南部镇巴地区的埃迪卡拉系灯影组底部产有磷酸盐化三维立体保存的“瓮安”型微体化石组合,在此命名为镇巴微体化石组合,是扬子板块内部又一处埃迪卡拉纪磷酸盐化特异埋藏化石库,为研究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提供了重要素材。球形类化石是构成镇巴微体化石组合的主体。除此之外,该组合中还保存了丰富的管柱状化石和多细胞藻类化石。本文对镇巴微体化石组合中的球形类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并初步探讨了该化石组合的时代。从镇巴微体化石组合中发现球形类化石3属4种,分别为Megasphaera inornata、M.ornata、Spiralicellula bulbifera与Bacatisphaera cf.Baokangensis。通过生物地层对比研究,笔者保守地将镇巴微体化石组合的时代限定在埃迪卡拉纪,不早于瓮安生物群,可能属于埃迪卡拉纪晚期灯影期,也有可能与瓮安生物群同期。与此同时,本文重点研究了镇巴微体化石组合中“胚胎状”疑难化石,对其生物分类位置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镇巴“胚胎状”化石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细胞分裂模式,从中可复原出4种完整的生命周期,分别对应原生生物中4种不同类型的生殖方式,包括“均等二分裂生殖”、“不均等二分裂生殖”、“连续复分裂生殖”与“同时复分裂生殖”。这4种生命周期基本能够涵盖镇巴微体化石组合中所有“胚胎状”化石类型。据此推测镇巴“胚胎状”化石中可能包含不同类群的原生生物。虽然“胚胎状”化石与许多后生动物门类的卵裂期胚胎在形态上非常相似,然而原生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也可形成胚胎状结构。另外,化石组合中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后生动物后囊胚期形态的化石标本,无法建立完整的动物发育序列。因此,目前的化石证据不足以支撑后生动物胚胎假说。虽然多细胞藻类在合子(或配子)发育过程中的某些阶段也能够形成与“胚胎状”化石形态类似的结构,然而多细胞藻类的合子(或配子)无论在体型大小还是细胞分裂模式都与“胚胎状”化石间存在显着差异。因此,目前的化石证据不支持多细胞藻类假说。原生生物的解释相比较于后生动物胚胎假说与多细胞藻类假说更符合现有化石证据。后生动物胚胎假说只有在化石记录中找到确切“胚层分化”的证据才能够得以验证;而原生生物的解释在今后埃迪卡拉纪“胚胎状”化石的研究中值得高度关注。2,“胚胎状”化石M.ornata显微结构的研究显示,膜壳外表面的纹饰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变化:通过纹饰边界的持续生长,多边形纹饰单元被不断分割成更小的单元,最终形成瘤状纹饰。这种现象与原生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形态发生”现象具有可比性,而在后生动物胚胎发育中并没有这种现象。因此,膜壳纹饰生长变化的发现进一步支持埃迪卡拉纪“胚胎状”化石的原生生物解释。同时,结合前人对于陡山沱组大膜壳疑源类的研究报道,可以推测埃迪卡拉纪大膜壳疑源类中可能存在不同机制的“形态发生”现象,而这种现象很可能暗示着埃迪卡拉纪疑源类的形态多样性可能大于真实的生物多样性。
陈小丽[6](2013)在《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福州动物园创建于1956年,2008由大梦山麓搬迁至新店镇。新动物园的饲养环境中,动物种类、动物饲养数量,以及饲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新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备受关注。寄生虫病直接影响圈养野生动物繁殖、发育和健康,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本试验旨在了解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寄生虫感染的种类和程度,为建立科学的防治方法和驱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涵盖了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共49种243头(只)。采集其排出的新鲜粪便237份,运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水洗沉淀法收集虫卵,运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方法获得寄生虫的感染强度(EPG),使用尼康显微镜对虫卵及虫体进行观察、拍摄;根据寄生虫图谱和幼虫培养法对虫种进行鉴定。结果:(1)寄生虫的种类:从福州动物园49种243头(只)哺乳野生动物中,共检查出消化道寄生虫47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3种、线虫37种、原虫5种,如角马肝片吸虫、猞猁吸虫等吸虫;猞猁曼氏迭宫绦虫、美洲狮曼氏叠宫绦虫、小熊猫短膜壳绦虫等绦虫;东北虎类圆线虫、狐猴类圆线虫、绿狒狒类圆线虫、小熊猫类圆线虫;长颈鹿圆线虫、斑马马副蛔虫、马鹿圆线虫、骆驼鞭虫、骆驼细颈线虫、岩羊线虫、羚牛圆线虫、羚牛细颈线虫、黄麂线虫、矮马线虫、羚羊圆线虫;华南虎狮弓蛔虫、东北虎猫弓蛔虫、东北虎狮弓蛔虫、非洲狮猫弓蛔虫、非洲狮狮弓蛔虫、美洲狮钩虫、猞猁犬弓蛔虫;棕熊线虫、棕熊蛔虫、小熊猫贝蛔虫、豪猪蛲虫、豪猪鞭虫;赤猴鞭虫、长臂猿鞭虫、阿拉伯狒狒鞭虫、金丝猴鞭虫、山魈鞭虫、豚尾猴鞭虫、猕猴鞭虫、黑帽悬猴鞭虫、黑帽悬猴钩虫等线虫;骆驼球虫、猕猴纤毛虫、绿狒纤毛虫、阿拉伯狒狒球虫、豪猪球虫。(2)感染率:调查草食动物17种62头(只),其中有11种草食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14种,总感染率为64.7%(11/17)。肉食动物9种21头(只),5种动物感染寄生虫11种,总感染率为55.6%(5/9),其中猞猁感染最为严重,有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杂食动物8种52头(只),有3种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9种,总感染率为37.5%(3/8)。灵长类动物15种108头(只),10种灵长类动物感染寄生虫种类14种,总感染率为66.6%(10/15)。10种灵长类动物中,8种动物均有鞭虫,其感染率为57.1%(8/14)。(3)感染强度:感染寄生虫的哺乳野生动物中,猞猁感染强度最高,绦虫卵EPG达45710个/g,吸虫卵EPG达11700个/g;其次是环尾狐猴类圆线虫卵EPG达18750个/g;第三是金丝猴鞭虫卵EPG达18300个/g;第四是小熊猫贝蛔虫卵EPG达12100个/g;第五是华南虎的猫弓蛔虫卵EPG达7200个/g;其它虫卵EPG大多分布在300-5000个/g。
刘均达[7](2013)在《东北地区笼养鹤类肠道寄生虫病调查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于2012年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沈阳森林动物园、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向海自然保护区、长春动植物园等东北地区主要鹤类饲养单位进行了鹤类胃肠道寄生虫病调查。在粪样中共发现6种虫卵,分别是钩虫(hookworm)卵、尖尾线虫(Oxyuridea)卵、禽蛔虫(Ascaridiiae)卵、膜壳绦虫(Hymenolepis)、毛细线虫(capillariasis)卵和棘口吸虫(Echinostomatidae)卵,未发现原虫、棘头虫类感染及虫体。总体检出率分别为:沈阳森林动物园(23%)、北方森林动物园(16%)、扎龙自然保护区(12%)、向海自然保护区(12.5%)、长春动植物园(3.8%)。各个地区感染寄生虫种类有所不同,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和北方森林动物园发现有鹤类动物寄生虫感染是禽蛔虫和毛细线虫的混合感染,感染强度均为禽蛔虫较高,毛细线虫较低;此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混合感染,其中北方森林动物园鸟语林为棘口吸虫、毛细线虫、膜壳绦虫三种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混合感染,向海地区为膜壳绦虫和毛细线虫的混合感染。研究表明在传统笼舍中饲养的鹤类的检出率要低于散放笼舍鹤类的检出率;渗水性强的材料构成地面的笼舍的鹤类检出率要低于以土壤为地面的笼舍的鹤类;人为导致的饲养环境与饲料因素可能是导致成鸟的检出率高于亚成体和雏鸟的原因。本文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与现实情况,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吕向辉,陈旭旭,袁美群,蔡伟霞,乔继英,吴晓民[8](2010)在《圈养川金丝猴、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1112月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的川金丝猴(R.roxellanae)、猕猴(Macaca mu-latta)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种类形态的研究。采用生理盐水涂片、碘液染色、铁苏木素染色法对川金丝猴、猕猴进行粪便检查,并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像。结果川金丝猴、猕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1.67%、100%,共检出7种肠道寄生虫,其中以鞭虫(Capillariasp.)、芽囊原虫(Blastocystissp.)、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感染较为严重。
吕向辉[9](2010)在《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我国是野生动物分布大国,但同时我国也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多是人为因素造成,而内因主要是遗传衰竭、疾病等。寄生虫的易感染性以及传播方式多样性,使其成为危害野生动物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动物园等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将动物聚集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寄生虫感染或交叉感染的机率增大。本课题对野生动物保护和人兽共患病研究具有双方面的意义。本文对陕西省、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及野外生存的野生动物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种类及形态的调查。采用生理盐水涂片及碘液染色法,对19种207只/头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并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共鉴定出肠道寄生虫30种,寄生虫总感染率达86.47%。除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外,每种野生动物都不同程度的感染了肠道寄生虫。在所感染的寄生虫中,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sp.)、阿米巴原虫(Entamoebidae Protozoon)、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鞭虫(Capillaria sp.)、蛔虫(Ascaridiasp.)感染率较高且宿主范围广。寄生虫混合感染统计结果显示:感染1种肠道寄生虫的动物宿主最多,寄生虫混合感染种数与混合感染率呈负相关。本次调查还发现12种人兽共患寄生虫,提示动物饲养员、野外工作者、游客等应注意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方式。
许正敏,李智山,孙莉,武小樱,陶永平,李明华[10](2007)在《阿苯达唑、氟苯达唑、芬苯达唑和吡喹酮对犬钩口线虫卵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氟苯达唑和吡喹酮对犬钩口线虫卵作用。方法分别将药物与标本充分混匀,置于固体培养基滤纸上,用竹签轻轻的均匀按压,使之与滤纸广泛、紧密接触,盖上平皿盖。放350C培养(孵化)箱培养,分别将培养物,用水洗沉淀后的沉淀物镜下观察。结果培养24h后,对照组,镜下可见正常发育钩蚴;阿苯达唑组之虫卵与培养前虫卵形态结构相似,但未见发育。氟苯达唑组,可见卵细胞分裂。芬苯达唑组虫卵发育成含胚卵。吡喹酮组之虫卵发育成含卷曲钩蚴。结论阿苯达唑对虫卵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氟苯达唑次之。芬苯达唑和吡喹酮对虫卵发育无抑制作用。
二、微小膜壳绦虫卵的孵化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小膜壳绦虫卵的孵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低成本、全切片成像显微镜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成本显微镜概述 |
1.1.1 光学显微镜概述 |
1.1.2 便携低成本显微镜 |
1.1.3 全切片成像显微镜 |
1.2 体液的细胞学检查 |
1.2.1 脑脊液检查 |
1.2.2 体液细胞的分类计数方法 |
1.2.3 自动化的体液细胞检测设备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可用于疾病诊断的、低成本、模块化、自动化、全切片扫描显微镜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模块化显微镜的搭建 |
2.2.1 光学系统的搭建 |
2.2.2 位移平台的搭建及其他 |
2.3 全切片扫描显微镜的实验流程 |
2.3.1 自动聚焦 |
2.3.2 自动且高效的图像扫描 |
2.3.3 图像拼接过程 |
2.3.4 控制程序及拍摄流程 |
2.4 模块化显微镜的性能展示 |
2.4.1 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
2.4.2 位移平台的性能 |
2.4.3 高分辨率、大视场图像的获得 |
2.4.4 系统的荧光性能 |
2.5 模块化、全切片扫描显微镜的诊断能力 |
2.5.1 人体寄生虫和动物寄生虫的拍摄和识别 |
2.6 全切片扫描显微镜的应用举例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无样品准备的体液细胞检测系统的搭建 |
3.1 引言 |
3.2 系统的搭建 |
3.2.1 光学系统的搭建 |
3.2.2 其它结构的搭建 |
3.3 无样品准备的计数池的研究 |
3.3.1 计数池的选择 |
3.3.2 无样品准备计数池的制作方法 |
3.4 自动化的系统的实验流程 |
3.4.1 初始位置的调整 |
3.4.2 自动聚焦 |
3.4.3 自动扫描的过程 |
3.4.4 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
3.4.5 无样品准备的测试流程 |
3.5 系统的性能 |
3.5.1 系统的光学分辨率 |
3.5.2 成像质量均匀的大视场图像的获得 |
3.5.3 荧光图像的获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样品准备的体液细胞检测系统的临床验证 |
4.1 引言 |
4.2 基于图像处理的细胞统计算法 |
4.2.1 掩模边界的去除和进样量的计算 |
4.2.2 图像背景均匀化 |
4.2.3 红绿荧光图像的调整 |
4.2.4 红细胞的计数算法 |
4.2.5 白细胞的分类及计数 |
4.3 血液测试 |
4.3.1 血液细胞的测试结果 |
4.4 脑脊液细胞检测 |
4.4.1 自动化测试方法与脑脊液人工计数方法对比 |
4.4.2 解决脑脊液样品中的杂质干扰问题 |
4.4.3 脑脊液测试的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存在的不足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后的虫体生长发育情况和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虫体来源、实验动物、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H.nana虫种鉴定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野生小鼠体内获取的虫体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 H.nana虫卵的收集和计数 |
1.4 分组 |
1.5 观察指标 |
1.5.1 |
1.5.2 粪检虫卵 |
1.5.3 剖检获取虫体观测 |
1.5.4 组织学观察 |
1.5.5 肠组织的DNA提取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nana虫种鉴定 |
2.2 小鼠一般情况与体质量 |
2.3 粪检结果 |
2.4 剖检虫体观测 |
2.5 小肠组织观察及蜡块组织PCR检测 |
2.5.1 小肠组织观察 |
2.5.2 小肠蜡块组织的PCR检测 |
3 讨论 |
(3)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浆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肝片吸虫病 |
1.1.1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
1.1.2 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
1.1.3 片形吸虫病的诊断 |
1.2 代谢组学 |
1.2.1 代谢组学的常用平台 |
1.2.2 代谢组学在寄生虫学领域的应用 |
1.2.3 基于代谢组学的疾病诊断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虫卵的收集 |
2.2.2 中间宿主的感染和饲养 |
2.2.3 绵羊的感染 |
2.3 结果 |
2.3.1 虫体和虫卵的鉴定 |
2.3.2 小土窝螺感染结果 |
2.3.3 绵羊感染囊蚴结果 |
2.4 讨论 |
2.4.1 小土窝螺的采集与饲养管理 |
2.4.2 虫卵的孵化及囊蚴的收集 |
2.4.3 肝片吸虫囊蚴的感染模型动物的选择 |
2.5 小结 |
3 绵羊血清生化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实验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绵羊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实验仪器 |
4.1.2 主要试剂耗材 |
4.2 实验方法 |
4.2.1 血浆的采集和保存 |
4.2.2 血浆样品代谢物的检测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血浆样品检测结果 |
4.3.2 数据分析 |
4.4 讨论 |
4.4.1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4.2 代谢通路分析 |
4.4.3 诊断标志物的筛选 |
4.5 小结 |
5 结论 |
6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细粒棘球绦虫IAP、BIRP、ADK1、ADK8的原核表达及其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细粒棘球绦虫的特殊生物学现象 |
1 细粒棘球蚴病概述 |
2 可育囊与不育囊 |
3 原头蚴的双向发育 |
4 展望 |
第二章 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s)与腺苷酸激酶家族(ADKs)研究进展 |
1 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s) |
1.1 IAPs概述 |
1.2 IAPs作用机制 |
1.3 寄生虫的IAPs家族 |
2 腺苷酸激酶家族(ADKs) |
2.1 ADKs概述 |
2.2 ADKs作用机制 |
2.3 ADKs分类 |
2.4 寄生虫的ADKs家族 |
3 展望 |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细粒棘球绦虫凋亡抑制蛋白家族基因(Eg-IAP,Eg-BIRP)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
1 材料及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验样品收集 |
1.3 血清收集 |
1.4 主要购买试剂 |
1.5 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
1.6 主要仪器设备 |
1.7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2 方法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Eg-IAP与 Eg-BIRP的克隆、鉴定及转化 |
2.3 序列比对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rEg-IAP与 rEg-BIRP蛋白的表达 |
2.5 rEg-IAP与 rEg-BIRP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2.6 rEg-IAP与 rEg-BIRP蛋白的可溶性分析与纯化 |
2.7 兔抗rEg-IAP-IgG和 rEg-BIRP-IgG的制备 |
2.8 免疫印迹 |
2.9 免疫荧光定位 |
2.10 Eg-IAP和 Eg-BIRP基因在原头蚴及18 日龄童虫阶段的转录水平比较 |
2.11 原头蚴体外药物作用实验 |
3 结果 |
3.1 Eg-IAP和 Eg-BIRP基因的PCR扩增 |
3.2 Eg-IAP和 Eg-BIRP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rEg-IAP和 rEg-BIRP蛋白的表达及反应原性分析 |
3.4 rEg-IAP和 rEg-BIRP蛋白在虫体不同时期的免疫荧光定位 |
3.5 Eg-IAP和 Eg-BIRP基因在原头蚴及童虫阶段的转录水平比较 |
3.6 药物LCL161 对原头蚴光镜形态影响 |
3.7 药物LCL161 对原头蚴透射电镜形态影响 |
3.8 TUNEL检测药物LCL161 体外作用原头蚴的凋亡情况 |
3.9 Eg-IAP和 Eg-BIRP基因在LCL161 药物作用前后的转录差异 |
4 讨论 |
4.1 Eg-IAP和 Eg-BIRP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
4.2 Eg-IAP和 Eg-BIRP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分析 |
4.3 Eg-IAP和 Eg-BIRP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 |
4.4 LCL161 药物对原头蚴的影响 |
第二章 细粒棘球绦虫腺苷酸激酶家族基因(Eg-ADK1,Eg-ADK8)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
1 材料及试剂 |
1.1 实验动物与血清 |
1.2 实验样品收集 |
1.3 血清收集 |
1.4 主要购买试剂 |
1.5 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
1.6 主要仪器设备 |
1.7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2 方法 |
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 Eg-ADK1与Eg-ADK8 的克隆、鉴定及转化 |
2.3 序列比对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rEg-ADK1与rEg-ADK8 蛋白的表达 |
2.5 rEg-ADK1与rEg-ADK8 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2.6 rEg-ADK1与rEg-ADK8 蛋白的可溶性分析与纯化 |
2.7 兔抗rEg-ADK1-IgG和 rEg-ADK8-IgG的制备 |
2.8 免疫印迹 |
2.9 免疫荧光定位 |
2.10 Eg-ADK1和Eg-ADK8 基因在原头蚴及童虫阶段的转录水平比较 |
3 结果 |
3.1 Eg-ADK1和Eg-ADK8基因的PCR扩增 |
3.2 Eg-ADK1和Eg-ADK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rEg-ADK1和rEg-ADK8 蛋白的表达及反应原性分析 |
3.4 rEg-ADK1和rEg-ADK8 蛋白在虫体不同时期的免疫荧光定位 |
3.5 Eg-ADK1和Eg-ADK8 基因在原头蚴及童虫阶段的转录水平比较 |
4 讨论 |
4.1 Eg-ADK1和Eg-ADK8 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
4.2 Eg-ADK1和Eg-ADK8 蛋白的反应原性分析 |
4.3 Eg-ADK1和Eg-ADK8 基因的免疫荧光定位分析及转录水平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陕南镇巴埃迪卡拉系磷酸盐化“胚胎状”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工作剖面 |
3.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3.2 剖面描述 |
3.3 含化石层位岩石学特征 |
第四章 镇巴微体化石组合特征、时代 |
4.1 镇巴微体化石组合面貌 |
4.2 镇巴微体化石组合的时代 |
第五章 镇巴微体化石组合中“胚胎状”化石研究 |
5.1 磷酸盐化“胚胎状”化石研究历史与现状 |
5.2 埃迪卡拉纪“胚胎状”化石研究的难点所在 |
5.3 镇巴“胚胎状”化石的构成与分类 |
5.4 镇巴“胚胎状”化石生命周期的重建 |
5.4.1 均等二分裂生殖 |
5.4.2 不均等二分裂生殖(芽裂生殖) |
5.4.3 连续复分裂生殖(Successive Multiple Fission) |
5.4.4 同时复分裂生殖(Simultaneous multiple fission) |
5.5 镇巴“胚胎状”化石中的纹饰生长现象 |
5.5.1 M.ornata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5.5.2 镇巴M.ornata个体间的纹饰形态差异 |
5.5.3 镇巴M.ornata膜壳纹饰生长的“痕迹”与相关机制 |
5.5.4 膜壳纹饰生长—镇巴M.ornata原生生物解释的关键证据 |
5.5.5 埃迪卡拉纪疑源类中不同机制的“形态发生”现象 |
第六章 镇巴“胚胎状”化石分类位置—探讨不同假说的可能性 |
6.1 五界分类系统 |
6.2 埃迪卡拉纪“胚胎状”化石是多细胞生物吗? |
6.2.1 多细胞生物≠具有多个细胞的生物 |
6.2.2 细胞黏连蛋白的存在不是多细胞生物独有的特征 |
6.2.3 “体-芽”细胞分化不是多细胞生物独有的特征 |
6.2.4 镇巴“胚胎状”化石中子细胞接触关系的变化与启示 |
6.3 后生动物胚胎假说存在的问题 |
6.3.1 后生动物胚胎假说缺少决定性证据的支撑 |
6.3.2 后生动物胚胎假说多卵裂期标本而少幼体与成体标本之谜 |
6.3.3 同期地层中“成体化石”的发现不支持动物胚胎假说 |
6.3.4 后生动物胚胎假说缺失“胚层分化”的关键性证据! |
6.3.5 埃迪卡拉纪“胚胎状”化石记录不支持后生动物胚胎假说 |
6.4 多细胞藻类假说的兴起与质疑 |
6.4.1 多细胞藻类合子(或配子)的早期发育 |
6.4.2 多细胞藻类假说与化石记录不符 |
6.5 原生生物—对镇巴“胚胎状”化石的最佳解释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
2 福州动物园简介 |
3 动物寄生虫简介 |
3.1 寄生虫的流行 |
3.2 寄生虫感染来源 |
3.3 寄生虫的危害 |
3.3.1 掠夺宿主营养 |
3.3.2 机械性损伤 |
3.3.3 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 |
3.3.4 继发感染 |
3.4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
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4.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5 本项目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福州动物园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草食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2.1 麦克马斯特法 |
1.2.2 幼虫培养法 |
1.2.3 虫卵鉴定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草食类动物消化道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 |
2.2 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虫卵形态特征 |
2.3 草食动物寄生虫成虫 |
2.5 草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强度(EPG) |
第二章 福州动物园肉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肉食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肉食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 |
2.2 肉食动物寄生虫卵形态特征 |
2.3 肉食类动物排出的寄生虫成虫 |
2.4 肉食动物寄生虫-感染强度 |
第三章 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福州动物园杂食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杂食动物寄生虫感染率 |
2.2 杂食动物寄生虫卵形态特征 |
2.3 杂食动物排出的寄生虫成虫 |
2.4 杂食动物寄生虫感染强度 |
第四章 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福州动物园灵长类动物样本 |
1.1.2 粪便样本 |
1.2 试验方法 |
1.3 虫体的采集与保存 |
2 结果 |
2.1 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 |
2.2 灵长类动物寄生虫卵形态特征 |
2.3 灵长类动物寄生虫幼虫 |
2.4 灵长类寄生虫感染强度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1 福州动物园哺乳动物寄生虫感染种类 |
2 福州动物园哺乳动物寄生虫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
3 野生动物寄生虫感染的危害 |
4 寄生虫计数方法比较 |
5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综合防控试验 |
6 野生动物寄生虫病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1 国内部分动物园草食动物寄生虫普查情况 |
附表2 国内部分动物园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普查情况 |
附表3 国内部分动物园猛兽杂食类动物寄生虫普查情况 |
(7)东北地区笼养鹤类肠道寄生虫病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鹤类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鹤类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鹤类研究现状 |
1.3 国内鹤类迁地保护现状 |
1.3.1 国内鹤类迁地保护种类与数量 |
1.3.2 圈养繁殖状况 |
1.3.3 圈养鹤类疾病情况 |
1.3.4 国外鹤类疾病研究现状 |
1.4. 寄生虫研究现状及致病作用 |
1.4.1 寄生虫研究现状 |
1.4.2 寄生虫致病作用 |
1.4.3 我国寄生虫研究基本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验样本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虫卵的检测 |
2.2.2 虫卵形态记录 |
2.3 虫卵的感染强度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东北地区鹤类寄生虫阳性样本检出率 |
3.2 不同鹤类寄生虫感染情况 |
3.3 寄生虫分类感染情况 |
3.4 不同地区寄生虫感染情况 |
3.5 不同年龄个体寄生虫感染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4 感染与环境因素分析 |
4.1 检测地的环境 |
4.2 各地区总体检出率对比 |
4.3 检测到寄生虫的流行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多种寄生虫的混合感染 |
5.2 毛细线虫感染范围 |
5.3 未发现原虫类的感染 |
5.4 成年检出率高于幼鸟 |
5.5 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 |
5.6 防治策略 |
5.6.1 一般性防治策略 |
5.6.2 一般性防治策略 |
5.7 存在问题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圈养川金丝猴、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动物粪便标本采集 |
1.3 检查方法 |
2 结 果 |
2.1 寄生虫感染种类及感染情况 |
2.2 川金丝猴、猕猴肠道内寄生虫的形态特征 |
2.2.1 川金丝猴肠道内寄生虫 |
(1) 芽囊原虫: |
(2) 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 |
(3)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
(4) 布氏嗜碘阿米巴滋养体: |
(5)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 |
(6)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
(7) 鞭虫卵: |
2.2.2 猕猴肠道内寄生虫 |
(1) 芽囊原虫: |
(2)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
(3)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 |
(4) 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 |
(5) 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 |
(6) 鞭虫卵: |
(7) 膜壳绦虫卵: |
3 讨 论 |
3.1 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
3.2 对策与措施 |
(9)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资源 |
1.1.1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
1.1.2 野生动物资源衰退原因 |
1.1.3 野生动物救护现状 |
1.2 寄生虫的危害 |
1.3 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研究现状 |
1.4 人兽共患病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
2.1 陕西省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调查 |
2.1.1 调查对象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1.4 动物粪便标本采集 |
2.1.5 检查方法 |
2.1.6 调查结果 |
2.1.7 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形态特征 |
2.1.8 讨论 |
2.1.9 对策与措施 |
2.2 青海省野生马麝肠道寄生虫调查 |
2.2.1 实验仪器 |
2.2.2 主要溶液配制 |
2.2.3 马麝粪便标本采集 |
2.2.4 检查方法 |
2.2.5 调查结果 |
2.2.6 马麝肠道寄生虫形态特征 |
2.2.7 讨论 |
第三章 各种寄生虫在动物宿主中分布及混合感染情况 |
3.1 各种寄生虫在动物宿主中分布及研究状况 |
3.1.1 各种寄生虫在野生动物宿主中的分布情况 |
3.1.2 讨论 |
3.2 肠道寄生虫在动物宿主中的混合感染情况 |
3.2.1 寄生虫混合感染率 |
3.2.2 讨论 |
第四章 调查发现的人兽共患寄生虫 |
4.1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4.2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阿苯达唑、氟苯达唑、芬苯达唑和吡喹酮对犬钩口线虫卵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
1.2 用药 |
1.3 培养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微小膜壳绦虫卵的孵化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成本、全切片成像显微镜及其临床应用[D]. 卢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后的虫体生长发育情况和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J]. 杨汉蕾,赵敬,张科,鄢宇航,门万琪,皮焕婷,牟荣.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03)
- [3]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浆代谢组学分析[D]. 曾敏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4]细粒棘球绦虫IAP、BIRP、ADK1、ADK8的原核表达及其功能初步研究[D]. 詹佳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陕南镇巴埃迪卡拉系磷酸盐化“胚胎状”化石研究[D]. 张渊. 西北大学, 2019(01)
- [6]福州动物园圈养哺乳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调查[D]. 陈小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7]东北地区笼养鹤类肠道寄生虫病调查及分析[D]. 刘均达.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8]圈养川金丝猴、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J]. 吕向辉,陈旭旭,袁美群,蔡伟霞,乔继英,吴晓民. 经济动物学报, 2010(02)
- [9]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D]. 吕向辉. 西北大学, 2010(10)
- [10]阿苯达唑、氟苯达唑、芬苯达唑和吡喹酮对犬钩口线虫卵的作用[J]. 许正敏,李智山,孙莉,武小樱,陶永平,李明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