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珍[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各项政策战略来推动农村的发展,如以农促工、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战略。这些农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政策依据,还为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机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门服务于乡村发展的特色教育类型,有责任和义务为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该研究以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内外部规律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依据时间顺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与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在全面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后,我们更加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开阳县和睢宁县为个案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发现农村职业教育需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之限与内部之困,外部之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的纷争与师资力量薄弱;内部之困主要包括:教育形态的模式单一、涉农专业的“缺位”与培训方式的单一。究其原因,主要归咎于农村职业教育思维理念的滞后、办学主体的单一化与法律供给不足。基于以上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进行改革,以期探索出一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佳路径。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其次,农村职业教育要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培训方式。
赵鑫[2](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鲍祎航[3](2020)在《JC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新旧动能的转换是建立现代经济体制的关键有效措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迈进的重要起点,也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以JC集团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正面临重大考验,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定位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也正是本文的研究问题。作为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和忠实执行者,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驱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积极面对各种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相对困难的时期。本文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以JC集团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际发展现状,通过对课题研究的绪论介绍、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分析启示、企业发展战略的规划、实施措施和保障措施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归纳,并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为JC集团以及同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战略构想。本文创新点在于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为企业提供可行的发展战略,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具有更现实、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水镜[4](2020)在《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就显着。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重要途径之一,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以提供农业高新技术实验平台,促进农业经济高效管理,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近年来,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快,但因其起步较晚,建设时间短,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相关概念出发,以技术创新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研究材料和调研数据作支撑,对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园区主导产业同质化严重、建设模式雷同、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标准化建设滞后、品牌效益低下等;在对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较好的案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可借鉴经验,提出了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园区的资金支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强特色品牌建设的对策,力求为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于雪[5](2020)在《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投资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的必然选择,企业的投资战略决定着企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近几年生猪养殖企业加快规模化发展,通过纵向扩张和横向整合开始走向产业链一体化道路,使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时占据一定的优势,未来行业龙头还将不断纵横向整合壮大。投资战略是围绕着主业,还是延伸到主业的上下游之间,亦或是发展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化投资都是值得企业去探寻与思考的。通过制定恰当的投资战略来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增加企业抵御猪周期风险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生猪养殖企业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并采用面-点-面的写作手法,以生猪养殖业四种投资战略选择为主线,分析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总结出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存在缺乏灵活性、整体性、与企业生命周期、财务状况不匹配的问题。基于对行业内投资战略选择问题的分析,引入牧原股份、雏鹰农牧投资战略选择案例,具体分析验证了以上问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问题的详细剖析与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提高投资战略的执行弹性,以适应投资环境的变化;加强成本风险控制,以扩大企业竞争优势;加强投资资源整合,以实现协同效应;明确产业投资定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生猪养殖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企业情况和数据为论据,希望为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改进提供思路,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阮昊[6](2020)在《论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文中提出违约债券交易是一种以实质违约或有违约风险之虞的债券为交易对象的新型债券交易种类,因该种交易具有高风险性需以层次性制度体系防范风险。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经历了在市场化与非市场化间徘徊的过程,并集中体现在是否允许债券违约。债市发展初期,由于法制缺位、监管经验不足,初时发行企业债券未能妥善防范市场风险,导致出现大面积违约现象,甚至引发金融群体性事件。此后监管层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在促进债市发展,丰富投资品种的同时以政府信用为发行主体背书,导致了长期“零违约”的非市场化现象。2014年超日信用债事件后逐步打破“刚性兑付”的市场惯性,债券市场逐步呈现“违约常态化”趋势,市场主体也已经逐渐适应市场转变并停止对政府不合理的期待。自2018年起至今,债券违约出现“新常态”,无论在数量、规模上都远超前些年,违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债券市场运行基础在于风险定价机制,违约是市场正常现象。随着违约债券余额持续累积,催生出违约债券如何处理的问题。我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备以及相关制度僵化,导致违约债券的后续处置并不顺利,随着时间推移风险亦不断累积,基于这些前提违约债券转让业务应时而生。此前,虽在法律层面未明文禁止违约债券交易,但由于两大交易所违约债券停牌制度以及配套交易制度缺失,导致该种交易一直处于被限制状态。违约债券交易不同于其他违约处置方式,是一种将风险消弭于市场的手段,既能够使想要进行风险管理的原债券持有者能够及时处理债券,又能给予风险偏好投资者以市场参与渠道。违约债券交易是制度变革后出现的交易种类,符合金融创新理论,蕴含根雕理论、冰棍理论,也是优化决策理论驱动下的产物。违约债券有着普通债券的“债性”及“券性”,是一种标准化有着流通能力的商事契约,又有着股票某些特性以及高风险性等不同于一般债券的特质。违约债券交易是高收益债券市场的一部分,美国高收益债券中“堕落天使”与违约债券具有同质性,都是属于“跌出来”的债券,因而对违约债券制度讨论可以借鉴高收益债券。违约债券交易对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推进债券市场国家化。违约债券包含一般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最为常见的非系统性风险,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管理风险、分散风险,违约债券具有高信用风险,因其交易标的本身就是风险资产。对准备持有债券至到期的投资者来说,价格风险并不足为虑,但对打算在债券到期之前就出售的投资者来说,价格风险可能会带来极大损失。违约债券和其他债券一样与利率之间呈现反向相关关系,违约债券价格相较于其他债券对利率的变化不那么敏感,但对发行主体的信誉变化则敏感的多。流动性风险是投资者在需要时不能以合理价格,并无法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将债券出售的风险,违约债券交易市场限于规模及惯用交易模式有出现该种风险之虞。因违约债券一般期限较长且票息较高,该种债券的再投资风险比较高。违约债券交易标的具有高风险,容易产生次生风险。该种风险是一种试图应对风险而产生的一种新风险,是因风险溢出被传染而产生的风险,不妥善应对可能会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雏形。违约债券具有权益债券特性,价格高低受公司基本面因素决定远大于利率水平且具有与股票媲美的流动性,规制内幕交易对违约债券具有相当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内幕交易能够作为披露机制市场发布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缓解代理成本问题,因而能提升交易效率。事实上,只有当市场确认内幕消息后价格才会产生相应变化,而确认消息的方式一般是等待公布或发现价格有不同寻常的波动。允许内部人以内幕交易获利会变相鼓励其在公司经营中去尝试高风险项目,公司可能会因此而利益受损。此外,以公平市场理论、侵占理论或是信赖义务理论来规制内幕交易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虚假陈述需要考量信息的重大性、公开性以及与投资者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违约债券对市场信息敏感程度相较于一般债券更强,虚假陈述不但容易影响交易效率,也有可能成为其他违规行为的推手。违约债券交易缔约方式呈现出系统性特征,交易双方都先要在己方竞争里脱颖而出才能获取缔约机会,形成缔约行为关联性。交易主体之间、交易主体与资金提供者之间等各市场主体通过金融契约而形成群落,并产生密切关联,风险防范不但要关注微观风险,还需要着眼于市场性风险。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需要对市场风险妥善监管。金融风险监管是市场失灵以及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市场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仅依靠市场机制就能够持续促进经济发展。公共利益理论是为了抑制市场不完全性缺陷并维护公众利益,站在公正立场通过政府监管替代部分市场竞争,保障市场效益。法律自身局限性决定其具有不完备性,而后就需要解决剩余立法权以及执法权分配的问题,考量标准在于标准化程度以及预期损害大小。监管也是有成本的,金融领域的高标准化与强外部性决定了在该领域监管是适宜获取剩余立法权以及执法权的,即引入监管能够覆盖所产生的成本。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公共利益论的前提监管者是中立道德且有能力的并不成立。监管层并非完全中立的“理性人”,而是“经济人”,会被某些群体俘获而成为利益代表,监管规则也会为这些人服务,并非是单纯为了公众利益以及市场效率提升。传统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识别风险并将其类型化,然后积极避免风险或处理风险。而金融风险理论则是旨在实现风险较小情况下获取较大收益或者收益一定条件下风险相对最小,在承认风险的情况下与风险和平共处。妥善管理金融风险需要及时识别风险、准确测算风险、客观评价风险并以多样化方式管理风险。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风险防范问题都需要依靠“立法论”来解决。法律解释是让纸面文字发出声音的过程,立法也是有成本的,因而风险防范规范应当在法律解释无法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再交由立法解决。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的核心在于使风险防范原则化,实现具体路径在于构建多层次风险防范规范体系。新修订之《证券法》里为债券制定了专门性规则,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但仍未摆脱名为“证券法”实为“股票法”,债券依然依附在股票规则之上的窘境。债券规则边缘化地位导致了从制度供给方面来说根本无法满足防范债券市场风险的需求,《证券法》中的规定未能体现债券特性以及反映债券治理逻辑,风险防范规则方面无论是“量”、“质”或者“针对性”上都有所欠缺。关于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特殊性规定仅存在于市场交易规则内的寥寥数语,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同时,我国债市风险防范方式行政色彩相当浓厚,处理违约风险最为惯用的方式就是政府兜底。主要以管制式防范风险措施,通过对限制市场主体的行为来消极避免风险,最终将会导致经济体系僵化、金融压抑。尤其对于违约债券交易这类依赖风险机制运行的交易,一旦采用这类防范风险措施将会导致交易无法运行。债券风险防范规则体系混乱,上位法缺失,差异化规则明显。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采用不同的规则标准,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使用三套各异的制度,监管机构间的监管竞次使得各债券制度差异化,风险防范制度无法统一会造成适用混乱,留下规则真空地带。中介机构承担市场“看门人”之职,应当发挥出其专业特性,起到提升市场透明度、缓解交易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分担市场风险等作用,在债市风险防范体系中承担重要角色。然而,从实践来看中介机构未能以市场实际为基础,反映交易主体需求,而是以行政监管部门要求为最高指令,未充分考虑其市场定位,过度发挥其理性经济人本性、贯彻功利主义,而忽略其对市场风险存在机构责任。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监管者认为违约债券虽然具有高风险但仍是债券的一种,没有必要单独立法。对违约债券的风险防范思路应当延续证券市场一以贯之的以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而非由监管层作出实质性判断。美国与欧盟都已形成完善、全面且层次分明的法律规定,并构建起良性的监管制度。TRACE系统是一种强制性报告制度,通过充分收集场外市场交易数据,以提高价格透明度,并进而提升市场整体透明度。既能够提升投资者对市场信息获取度,也能够增强监管机构对债券市场活动的监督效果。提升市场透明度并非全是赞美之声,也有观点认为这样做无意义且降低高收益债券市场运行效率。通过分析TRACE应用前后市场内幕交易风险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增加市场透明度确实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风险。美国违约债券交易参与主体构成随规范修改而经历过较大幅度变化。关于是否要设置准入门槛,反对者认为垃圾债并不是金融机构可以投资的唯一高风险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证券可以适当在机构投资组合中配置。而支持者则以高风险性债券年限较长且受经济波动影响大为依据认为应当设置。信息披露是风险防范制度的核心,持续性披露、财务披露和持续报告义务是违约债券交易信息披露重点。评级机构身份经历过数次变化后成为承担“准监管”角色的市场中介机构,市评级机构出现利益冲突问题严重、自我信息披露不足且依赖经验化判断对金融创新产品预测能力不足等问题。违约债券有其风险生成特殊性,评级机构有针对性评级规则。风险管理工具能够释缓违约债券风险,更为主动的管理风险,但需注意避免风险沦为单纯投机工具且需要妥善监管。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需坚持市场化与法制化为根本路径。市场化风险防范机制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根据债券市场风险机理,以市场化方式作用于风险的制度。法制化就是将市场规则以及其他对交易各方约束的规定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使其能够拥有普遍适用的效力以及强制力保障,进而规范市场行为维持市场秩序。市场化与法制化理念之间并不是割裂开的,在风险防范机制中是相互作用的,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市场化是法制化的前提和基础,良性的规则才能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促进市场发展。违约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具有“债性”以及“券性”,需要单一性规范与涉众性规范结合适用。单一性规范为违约债券风险防范之基础,涉众性规范侧重于防范市场整体性风险。同时,风险防范制度应当是针对性规范与统一性规范相结合。债市风险防范制度应当是统一的,统一性规范意味着理顺规范统一与监管统一之间的关系,并非仅能有一个监管机构与一套制度,而是应当妥善协调,同质性债券适用统一标准。违约债券并没有突破债券的本质属性且风险防范思路与普通债券并无二致,因而应纳入债市整体风险防范体系,并通过针对性规范应对违约债券交易风险特性。此外,需平衡金融安全与效率理念,如果仅出于防范风险目的来说,禁止交易就能够直接掐灭风险源头,没有交易自然就不会带来风险。债券市场是风险市场,防范风险可以与市场效率原则实现共存。安全理念是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性理念,防范风险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保障市场的安全运行。安全理念与效率理念应该统筹兼顾、力求协调,不可偏废。需构建多层次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在市场整体层次,应构建统一违约债券交易市场,将同质性债券放入统一市场交易,该市场容纳风险的能力相较于分裂交易市场更强,也拥有更优越的流动性。以完善的监管制度、集中有效的信息集中制度增加投资者信息获取度,并提升市场透明度,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并妥善管理风险。构建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应当以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护投资者为价值取向,在政府与市场间妥善分工,构建层次性的预警机制。在市场规范层次,多层次规范体系是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各层次规则各有独特作用,现阶段着力改进自律规则是现实途径。在司法制度层次,同种类债券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是法律公平原则的体现,也能够弥合监管与规则标准不一所带来的风险,完善司法制度保障各项风险防范制度能够顺利运行,并妥善发挥审判延伸职能实现多元化风险防范。在市场监管层次,监管统一并非是为了形式主义而是希望能够缓解监管真空、监管失灵等问题。更为现实的做法是增进监管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统一监管标准,减少重复监管。应改进债券市场监管执法,秉持适当性执法原则,既需要保持一定的谦抑性,又应该及时介入并以妥善方式执法,避免风险生成或者扩散。为加强执法监管效果,还需要提升债券监管机构透明度,并完善债券监管问责制度,有约束方能促使机构妥善履行职责。在市场中介主体层次,应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构建,着力提升评级质量,并通过防止利益冲突、细化跟踪评级等规定来完善违约债券特殊性规则。由于长期以来的“零违约”市场,导致风险管理市场发育不良,应完善规则重点落实信息披露规则,为风险管理提供市场化工具。《证券法》以及《债券纠纷纪要》等已对受托管理人制度所暴露出的问题做出了制度回应。在市场主体层次,违约债券信息披露制度需要同时反应价格信号与偿债能力,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上应作出针对性规定。设置适当投资者准入制度,避免没有风险承受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盲目进入市场,并积极引入多元化适格投资者参与交易。投资者风险预防机制通过规定投资者资金比例结构、单笔交易规模限制等措施成为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关口。
窦艳玲[7](2020)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物质基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一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法律监管等制度保障乏力,投资渠道相对较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相较于其它基金对风险敏感度更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更繁杂,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迫在眉睫。然而,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理论研究还不够,常忽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的特殊性风险防范,因此,深入研究如何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研究对象,聚焦如何有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问题,运用风险管理、委托代理和投资组合理论,采用将养老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相比较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通过将养老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进行多维度的比较,深入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的特殊形态及形成机理。第二,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ISM模型的双重视域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识别进行再认识,以加深风险性质、层次结构和风险源的认识。第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制约因素的权重进行科学测量,在此基础上抓重点、分类别、有的放矢地进行风险管控。第四,结合风险管控路径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基于风险管控制约因素分析的结论重点把握风险管控路径设计的方向。第五,从法律监管、机构资质审核、投资管理队伍建设、投资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论文得出以下结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基金具有本质区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更加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非系统风险,根本风险来源于政策、法律、监管等制度保障乏力;论文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的特殊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策略,注重从非系统性风险切入,从内因着手研究风险管控效果会更好;论文认为应加强法律建设、监管体系构建、机构资质审核等外部制度保障,并在投资组合多元化和金融工具创新方面强化技术保障。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8](2020)在《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张政办函[2020]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完成重点农业产业任务,对确保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现将2020年全市戈壁农业、循环农业、四个百万工程
朱江慧[9](2019)在《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动因、影响因素及财务后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重要民生工程以及关键基础设施,是交通综合运输机制的核心和其中一种出行工具,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意义重大。加快铁路发展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发展,是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结构优化、增加有效投资与消费的最直接方式,是有益于目前发展又考虑到未来建设的关键措施。2016年国家新开工46个铁路项目,投资规模共5500亿元。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7.5万公里左右。我国铁路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在融资方面也备受各种问题困扰,不断扩大了融资来源。如今,铁路资金来源以政府投资、债券或者股票发行,基金投资,直接投资,国外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以及商业银行贷款等各类贷款为主。尽管与过去相比,铁路投资融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然而,政府财政支持和贷款依旧是铁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其他渠道提供的资金比例并不大。利用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筹资范围以及加强铁路产业融资能力等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同时符合分类投资的政策。2016年2月29日,总规模276亿元的TL产业投资基金关账签约会议举行,标志着J省省级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诞生,真正开创了铁路建设的融资新模式,对缓解铁路建设资金难题、加速铁路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在整理相关文献后发现,在对我国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研究中,我国研究者多是借鉴和分析国外的理论和经验,结合铁路投融资的具体特点和政策环境,针对不同产业投资基金的构建、交易、退出以及投资等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后,围绕铁路设立产业基金进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铁路产业投资基金合理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铁路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方式进行了设想和假设。鲜有涉及分析某只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动因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因此,文章分析了我国铁路企业在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经验。本文一共有七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也是第一部分,重点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进行简述,对已有的研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运作模式以及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了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案例。第四部分分析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动因。从筹资的一般动因来看有补资金缺口、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从TL公司筹资的具体动因来看则是为了促进产业链打造、有利于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第五部分结合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募资过程,从投资者、基金管理团队、外部融资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第六部分从资本结构、偿债能力、资产收益水平三个方面对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的财务后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总结案例得出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结论:一是破解了J省铁路建设筹资难题,二是促进了J省高铁经济发展,三是提升了TL公司筹资能力,并在分析TL公司设立基金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得出了其他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进行融资的启示:一是要满足投资者需求;二是着力打造基金管理团队;三是要优化外部融资环境。
柳超[10](2019)在《陕西省特色体育文化发展思路与途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体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就一个地区而言,如何挖掘、整理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文化资源,并找出合适的发展途径是一个地区体育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陕西省是一座文化大省,近年来随着西安港务区的发展建设,陕西省的综合实力正在全面提升。通过对陕西历史文化以及体育文化的整理归纳,找出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包含的内容,根据其发展现状找出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探讨陕西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立足陕西体育文化发展状况的实际,发现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应当包括:民族民间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陕西体育;地域特色--西安城墙马拉松赛事、“一带一路”赛事、秦岭地区的山地体育;延安精神--陕北红色体育文化。在总结上述特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在其发展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1.现代体育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2.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渠道的狭窄。3.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4.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不够。5.媒介宣传力度不足。6.管理体制单一。7.缺乏对品牌的打造。8.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9.红色体育项目众多,但鲜有开展。针对现状以及问题,提出了陕西特色体育文化的整体思路:①与国家政策相结合。②在充分了解陕西特色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谈发展。③结合区域文化,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途径如下:1.政府部门:①政策先行,制度保障;②加大对体育文化支持力度;③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2.社会部门:①积极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②建立特色体育俱乐部,开发特色体育项目。3.媒体部门:①加强文化宣传,提升体育文化影响力;②加大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进而本文提出了陕西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1.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担负起体育传承的使命。2.加强与城市发展契合度的融合,带动城市的综合发展。3.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特色体育文化的影响力。4.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多方参与的新局面。5.加强品牌建设,形成品牌效应。6.注重特色文化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开展体育旅游。7.构建特色体育文化生态圈,传承民族基因。8.发展区域特色体育,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着力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力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1.1.2 立足农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皈依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国外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制度分析法 |
1.4.2 技术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职业教育 |
2.1.3 农村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以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3.1 以农业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7年)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职业育(1949—1956年) |
3.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57—1965年) |
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66—1977年) |
3.2 以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2) |
3.2.1 “拨乱反正”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1984年) |
3.2.2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85-1992年) |
3.2.3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农村职业教育(1993—2002年) |
3.3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03—2012年) |
3.3.1 实施“新型农民”培育计划 |
3.3.2 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内部改革 |
3.4 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中心的农村职业教育(2013—)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以睢宁县、开阳县为个案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不足 |
4.1.1 乡村振兴的目标 |
4.1.2 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求 |
4.1.3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足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反思 |
4.2.1 价值取向之困:思维理念的滞后 |
4.2.2 办学机制之困:办学主体的单一化 |
4.2.3 政策环境之困:法律供给不足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5.1 宏观行动:加强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5.1.1 创新省级政府统筹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5.1.2 完善终身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
5.1.3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回报机制 |
5.2 中观行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
5.2.1 建设涉农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吻合度” |
5.2.2 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与职业衔接的“精准度” |
5.2.3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5.3 微观行动:创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方式 |
第六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JC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1.4.3 论文架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
2.1.2 安索夫的资源配置战略理论 |
2.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
2.3 新旧动能转换理论 |
2.4 地方政府概念界定 |
2.5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概念界定 |
第3章 JC集团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与启示 |
3.1 JC集团发展现状 |
3.2 JC集团内部资源与能力 |
3.2.1 城市开发建设板块 |
3.2.2 城市运营板块 |
3.2.3 房地产板块 |
3.2.4 工程总承包板块 |
3.2.5 金融板块 |
3.3 JC集团存在问题与不足 |
3.3.1 职能定位界限模糊 |
3.3.2 偿债能力较弱 |
3.3.3 市场化程度与产业培育能力不足 |
3.3.4 企业内部管理建设有待加强 |
3.4 JC集团发展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4.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s) |
3.4.2 经济环境(Economy) |
3.4.3 社会文化环境(Society) |
3.4.4 技术环境(Technology) |
3.5 JC集团行业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3.5.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5.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3.5.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5.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5.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4章 JC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
4.1 SWOT分析 |
4.1.1 优势(Strengths) |
4.1.2 劣势(Weaknesses) |
4.1.3 机会(Opportunities) |
4.1.4 威胁(Threats) |
4.1.5 SWOT分析矩阵 |
4.2 JC集团发展战略目标 |
4.2.1 战略定位 |
4.2.2 战略目标 |
4.3 JC集团发展战略选择 |
4.3.1 发展战略方向 |
4.3.2 发展战略选择 |
4.4 JC集团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4.4.1 定位与人力资源战略措施 |
4.4.2 技术与市场战略措施 |
4.4.3 融资与资本运营战略措施 |
4.5 JC集团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
4.5.1 政策财力保障 |
4.5.2 组织管理保障 |
4.5.3 人力资源保障 |
4.5.4 企业文化保障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园区 |
2.1.2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农业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章 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和成效 |
3.1 发展概况 |
3.1.1 园区总体分布概况 |
3.1.2 园区主导产业 |
3.2 发展成效 |
3.2.1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
3.2.2 产业融合不断深入 |
3.2.3 农业设施设备水平显着提升 |
3.2.4 品牌建设实现突破 |
3.2.5 带动作用显着 |
第四章 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园区建设同质化严重 |
4.2 资金投入不足 |
4.2.1 融资渠道狭窄 |
4.2.2 缺乏后期建设资金支持 |
4.2.3 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
4.3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4.4 专业科技人才匮乏 |
4.5 标准化建设滞后 |
4.6 品牌效益低下 |
4.7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启示 |
5.1 国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
5.1.1 美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
5.1.2 澳大利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
5.1.3 德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
5.2 国内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实践 |
5.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山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5.2.2 浙江省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5.2.3 湖北省潜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5.3 国内外先进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启示 |
第六章 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对策 |
6.1 推进园区产业化经营 |
6.1.1 发展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 |
6.1.2 积极引进先进的龙头企业 |
6.1.3 推进园区产业集群建设 |
6.2 加大对园区的资金支持 |
6.2.1 完善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
6.2.2 健全农业投融资渠道 |
6.2.3 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
6.3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创新体系 |
6.3.1 加大园区科研投入 |
6.3.2 引入农业科研机构 |
6.3.3 注重高新技术引进转化 |
6.4 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6.5 实施标准化战略 |
6.6 培养特色品牌 |
6.7 完善园区经营管理体制 |
6.7.1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管委会 |
6.7.2 实施公司制管理模式 |
6.7.3 强化民间组织力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5)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关于企业投资战略的研究 |
2.1.2 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企业投资战略的研究 |
2.2.2 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投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3.1 投资战略的相关理论 |
3.1.1 投资战略的内涵 |
3.1.2 投资战略制定的原则 |
3.1.3 投资战略的类型 |
3.2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3 可持续发展的表现 |
3.3 投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3.1 投资战略影响可持续发展 |
3.3.2 可持续发展是投资战略的目标 |
第四章 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 |
4.1 生猪养殖业发展历程 |
4.2 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选择现状 |
4.2.1 专业化投资战略 |
4.2.2 横向多元化投资战略 |
4.2.3 纵向多元化投资战略 |
4.2.4 非相关多元化投资战略 |
4.3 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3.1 专业化投资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3.2 横向多元化投资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3.3 纵向多元化投资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3.4 非相关多元化投资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4.4 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选择存在的问题 |
4.4.1 缺乏灵活性 |
4.4.2 缺乏整体性 |
4.4.3 与企业生命周期不匹配 |
4.4.4 与企业财务状况不匹配 |
第五章 牧原股份、雏鹰农牧投资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
5.1 公司经营概况 |
5.1.1 牧原股份经营概况 |
5.1.2 雏鹰农牧经营概况 |
5.1.3 经营业务范围对比 |
5.2 投资发展历程 |
5.2.1 牧原股份投资发展历程 |
5.2.2 雏鹰农牧投资发展历程 |
5.3 投资战略对比分析 |
5.3.1 投资规模分析 |
5.3.2 投资结构对比 |
5.3.3 投资方向对比 |
5.4 牧原股份、雏鹰农牧投资战略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5.4.1 市场占有率 |
5.4.2 营业收入状况 |
5.4.3 获利稳定性 |
5.4.4 现金流状况 |
5.4.5 财务风险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提高投资战略的执行弹性,以适应投资环境的变化 |
6.2.2 加强成本风险控制,以扩大企业竞争优势 |
6.2.3 加强投资资源整合,以实现协同效应 |
6.2.4 明确投资产业定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价值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违约债券交易概述 |
第一节 债券市场关于违约问题的变化历程 |
一、20世纪90年代企业债券违约事件 |
二、20世纪末至2013年债券市场“零违约”神话 |
三、2014年到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常态化趋势形成 |
四、2018年至今债券市场违约数量及规模出现“新常态” |
第二节 违约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分析 |
一、整体违约率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
二、违约主体性质多元化,民营企业占比较高 |
三、违约债券种类多样化 |
四、违约债券发行地域既有集中趋势亦有分散态势 |
第三节 违约债券 |
一、违约债券的定义 |
二、可交易违约债券范围 |
三、违约债券的“债性”与“券性” |
四、违约债券相较于普通债券所蕴含的特性 |
五、违约债券与高收益债券之间关系 |
第四节 违约债券交易 |
一、被限制的违约债券交易及产生的弊端 |
二、违约债券交易现状分析 |
三、违约债券交易制度分析 |
四、违约债券交易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
五、违约债券交易的意义 |
第二章 违约债券交易风险 |
第一节 违约债券一般性风险 |
一、信用风险 |
二、价格风险 |
三、流动性风险 |
四、再投资风险 |
第二节 次生风险 |
一、以18洛娃科技MTN001为例 |
二、次生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
三、次生风险防范的逻辑 |
第三节 内幕交易风险 |
一、以Ft.HowardCorp案与HarcourtBraceJovanovich案为例 |
二、内幕交易对市场效率的损害 |
三、内幕交易规制的理论争议 |
第四节 虚假陈述风险 |
一、以 Miller v. New Am. High Income Fund 案2为例 |
二、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 |
三、虚假陈述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五节 系统性风险 |
一、系统性缔约 |
二、契约群 |
三、市场主体的群体性 |
第三章 违约债券风险防范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风险监管理论 |
一、风险监管理论基础 |
二、法律不完备理论 |
三、外部监管质疑论 |
第二节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一、理论概述 |
二、金融风险管理方法 |
三、金融风险管理悖论 |
第三节 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 |
一、法律规范化的原因与作用 |
二、法律解释论 |
三、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化路径 |
第四章 违约债券风险防范制度之检视 |
第一节 风险防范规则匮乏且针对性欠缺 |
一、长期边缘化的债券规则 |
二、债券风险防范规则缺失且未能体现债券特性 |
三、缺乏符合违约债券特性的风险防范制度 |
第二节 风险防范方式行政色彩浓厚 |
一、行政式风险防范的表现 |
二、主要通过管制手段防范风险 |
三、行政式风险防范对违约债券交易的影响 |
第三节 债券风险防范规则体系混乱 |
一、两个市场,三套制度 |
二、三足鼎立的监管格局 |
三、上位法缺失与差异化规则 |
第四节 市场中介主体未能起到风险“减缓器”的作用 |
一、市场中介主体偏离预期定位 |
二、信用评级机构 |
三、债券受托管理人 |
四、信用增进机构 |
第五章 域外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制度比较借鉴 |
第一节 违约债券风险防范制度概述 |
一、是否就高收益债券单独立法的争议 |
二、高收益债风险防范理念 |
三、高收益债券风险防范体系 |
第二节 市场透明度体系 |
一、TRACE系统 |
二、违约债券市场是否需要提升透明度的争议 |
三、TRACE 系统对市场风险防范的效果—以内幕交易规制效果为例 |
第三节 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主体制度 |
一、高收益债市场投资者结构 |
二、投资者准入制度的争议 |
三、受到限制的保险公司 |
四、完全禁止的储蓄机构 |
第四节 违约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
一、信息披露是风险防范制度的核心 |
二、违约债券信息披露规则 |
三、未妥善信息披露规则的惩罚措施 |
第五节 信用评级 |
一、信用评级机构角色的转变 |
二、评级机构监管制度之变化 |
三、针对高收益债券所作出的特殊性规定 |
第六节 风险管理工具 |
一、风险管理工具对违约债券市场的作用 |
二、信用违约互换自身的风险 |
三、信用违约互换的法律监管变化 |
第六章 风险防范制度应遵循的理念 |
第一节 坚持市场化与法制化为根本路径 |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市场化与法制化的内涵与作用 |
三、市场化与法制化的互动逻辑 |
第二节 单一性规范与涉众性规范妥善分层与结合 |
一、债券特性决定了需要单一性规范与涉众性规范结合适用 |
二、单一性规范为违约债券风险防范之基础 |
三、涉众性规范侧重于防范市场整体性风险 |
第三节 针对性规范与统一性规范相结合 |
一、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制度应实现统一规范 |
二、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制度应纳入债市风险防范框架内 |
三、通过针对性规范适应违约债券交易特性 |
第四节 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平衡理念 |
一、金融效率原则 |
二、金融安全理念 |
三、效率与安全平衡 |
第七章 构建多层次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体系 |
第一节 市场整体层次 |
一、构建统一违约债券交易市场 |
二、提升市场透明度 |
三、构建市场风险预警机制 |
第二节 市场规范层次 |
一、完善多层次规范体系 |
二、规范统一的可能性与现实路径 |
三、现阶段以改进自律规则为主 |
第三节 司法制度层次 |
一、同种类债券法律适用标准统一 |
二、改进制度保障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运行 |
三、妥善发挥审判延伸职能多元化风险防范方式 |
第四节 市场监管层次 |
一、统一监管的可能性与壁垒 |
二、应改进债券市场监管执法 |
三、完善债券监管问责制度 |
第五节 市场中介主体层次 |
一、信用评级机构 |
二、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
三、债券受托管理人 |
第六节 市场主体层次 |
一、针对性信息披露制度 |
二、投资者准入制度 |
三、投资者风险预防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学理基础 |
2.1 核心概念阐释 |
2.1.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
2.1.2 资本市场 |
2.1.3 基本养老基金入市风险 |
2.1.4 风险管理 |
2.2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分析 |
2.2.1 理论内涵 |
2.2.2 理论应用 |
2.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2.3.1 理论内涵 |
2.3.2 理论应用 |
2.4 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分析 |
2.4.1 理论内涵 |
2.4.2 理论应用 |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的特殊性 |
3.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 |
3.1.1 市场风险 |
3.1.2 制度风险 |
3.1.3 经营风险 |
3.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的特殊形态 |
3.2.1 风险敏感度更高 |
3.2.2 资产配置要求更多元化 |
3.2.3 道德风险易频发 |
3.2.4 监管风险链条冗长 |
3.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形成机理 |
3.3.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特殊性使然 |
3.3.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涉及三层委托代理关系 |
3.3.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制度保障缺失 |
第四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识别的双重视域 |
4.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识别误区 |
4.1.1 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
4.1.2 多层风险间的逻辑作用关系 |
4.2 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识别 |
4.2.1 养老金入市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
4.2.2 易照搬同套投资模式 |
4.2.3 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易频发 |
4.3 ISM模型视域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识别 |
4.3.1 基于ISM模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多层风险间的逻辑作用关系结果分析 |
4.4 双重视域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识别的再认识 |
4.4.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更具复杂性 |
4.4.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来源存在层次结构 |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制约因素 |
5.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制约因素 |
5.1.1 制约因素的理论识别 |
5.1.2 制约因素的筛选 |
5.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制约因素权重的测量 |
5.2.1 制约因素权重计算方法的分类 |
5.2.2 制约因素权重计算方法的选择 |
5.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制约因素权重测量的综合应用 |
5.3.1 层次分析法确定制约因素主观权重 |
5.3.2 熵权法确定制约因素客观权重 |
5.3.3 制约因素综合权重的确定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路径设计 |
6.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原则 |
6.1.1 全面性原则 |
6.1.2 关联性原则 |
6.1.3 重点性原则 |
6.1.4 预防性原则 |
6.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目标 |
6.2.1 风险管理目标 |
6.2.2 保值增值目标 |
6.2.3 流动目标 |
6.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重点方向 |
6.3.1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相关法律法规 |
6.3.2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
6.3.3 严控机构准入和退出资质审核 |
6.3.4 加快推动多元化投资和金融创新 |
6.3.5 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 |
第七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
7.1 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法律法规 |
7.1.1 明确界定投资主体责任 |
7.1.2 完善养老基金监管专门立法 |
7.1.3 完善信息披露相关法律规定 |
7.2 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多方协同监管体系 |
7.2.1 设立独立的专业监管委员会 |
7.2.2 构建多方监管的风险管控体系 |
7.3 严格把控投资管理机构资质审核 |
7.3.1 强化资格准入机制 |
7.3.2 完善退出机制 |
7.4 加强投资管理队伍建设 |
7.4.1 强化专业技能知识培训 |
7.4.2 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
7.5 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投资技术保障 |
7.5.1 量体裁衣制定投资策略 |
7.5.2 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 |
7.5.3 加大金融工具创新力度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动因、影响因素及财务后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铁路产业融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产业投资基金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理论 |
2.1 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
2.1.1 产业基金的概念 |
2.1.2 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 |
2.1.3 产业投资基金的特点 |
2.1.4 产业投资基金的功能 |
2.2 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 |
2.2.1 募资环节 |
2.2.2 投资环节 |
2.2.3 管理环节 |
2.2.4 退出环节 |
2.3 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MM理论 |
2.3.3 投资组合理论 |
3 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案例陈述 |
3.1 TL公司简介 |
3.2 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简介 |
3.2.1 设立背景 |
3.2.2 组织形式 |
3.2.3 设立方式 |
3.2.4 基金规模和期限 |
3.2.5 基金募集和投资 |
3.2.6 投资人的退出机制 |
4 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动因分析 |
4.1 公司筹资的一般动因 |
4.1.1 弥补资金缺口 |
4.1.2 优化资本结构 |
4.1.3 降低融资成本 |
4.2 TL公司筹资的其他动因 |
4.2.1 促进产业链打造 |
4.2.2 探索投融资新模式 |
5 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出资者因素 |
5.1.1 低风险诉求 |
5.1.2 多元化诉求 |
5.1.3 退出便捷性诉求 |
5.2 基金管理团队因素 |
5.2.1 核心成员声望 |
5.2.2 团队业务水平 |
5.2.3 内控管理制度 |
5.3 外部融资环境因素 |
5.3.1 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 |
5.3.2 社会资本引入的相关政策 |
6 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财务后果分析 |
6.1 优化资本结构 |
6.1.1 股东权益率 |
6.1.2 资本负债率 |
6.1.3 长期负债率 |
6.1.4 有息负债率 |
6.2 提高偿债能力 |
6.2.1 流动比率 |
6.2.2 .现金比率 |
6.2.3 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 |
6.3 提高资产收益水平 |
6.3.1 净资产收益率 |
6.3.2 总资产收益率 |
6.3.3 总资产周转率 |
7 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案例的结论与启示 |
7.1 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案例结论 |
7.1.1 破解铁路建设筹资难题 |
7.1.2 促进高铁经济发展 |
7.1.3 提升TL公司筹资能力 |
7.2 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案例启示 |
7.2.1 满足出资者需求 |
7.2.2 着力打造基金管理团队 |
7.2.3 优化外部融资环境 |
8 结束语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陕西省特色体育文化发展思路与途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 |
2.1.2 对于地方性体育文化的研究 |
2.1.3 对于陕西省体育文化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对于体育文化的研究 |
2.2.2 对于特色体育文化的研究 |
3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3.1 相关概念阐述 |
3.1.1 体育文化 |
3.1.2 特色体育与特色体育文化 |
3.1.3 陕西省特色体育文化 |
3.2 相关理论阐述 |
3.2.1 文化自觉论 |
3.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关于陕西特色体育文化 |
4.1 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具备的要素 |
4.1.1 民族民间特色 |
4.1.2 地域特色 |
4.1.3 延安精神 |
4.2 陕西特色体育文化的构成 |
4.2.1 民族民间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陕西体育 |
4.2.2 地域特色—时代引领下的陕西体育 |
4.2.3 延安精神--陕北红色体育文化 |
5.陕西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思路 |
6.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
6.1 民族民间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陕西体育发展现状 |
6.1.1 分布范围较广 |
6.1.2 传承方式单一 |
6.1.3 传播范围较小 |
6.2 地域特色--时代精神引领下的陕西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
6.2.1 西安城墙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 |
6.2.2 “一带一路”赛事发展现状 |
6.2.3 秦岭山地体育发展现状 |
6.3 延安精神--陕北红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
6.3.1 红色体育项目 |
6.3.2 红色体育小镇 |
6.3.3 红色体育赛事 |
6.3.4 红色旅游 |
7.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
7.1 现代体育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
7.2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渠道的狭窄 |
7.3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7.4 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不够 |
7.5 媒介宣传力度不足 |
7.6 管理体制单一 |
7.7 缺乏对品牌的打造 |
7.8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
7.9 红色体育项目众多,但鲜有开展 |
8.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
8.1 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发展的原则 |
8.1.1 坚持以人为本 |
8.1.2 坚持创新推动 |
8.1.3 坚持统筹兼顾 |
8.1.4 坚持科学发展 |
8.2 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发展途径的整体构架 |
8.2.1 政府部门 |
8.2.2 社会部门 |
8.2.3 媒体部门 |
8.3 陕西特色体育文化发展策略 |
8.3.1 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担负起体育传承的使命 |
8.3.2 加强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带动城市的综合发展 |
8.3.3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特色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
8.3.4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多方参与的新局面 |
8.3.5 加强品牌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
8.3.6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体育旅游 |
8.3.7 构建特色体育文化生态圈,传承民族基因 |
8.3.8 发展区域特色体育,加快产业化进程 |
9.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着力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D]. 张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3]JC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D]. 鲍祎航.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4]沧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 刘水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5]生猪养殖业投资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于雪. 河北大学, 2020(08)
- [6]论违约债券交易风险防范[D]. 阮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7]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风险管控研究[D]. 窦艳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安排的通知[J]. 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Z1)
- [9]TL公司设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动因、影响因素及财务后果分析[D]. 朱江慧.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10]陕西省特色体育文化发展思路与途经研究[D]. 柳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