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部塌陷”逼近湖南?(论文文献综述)
刘璇[1](2021)在《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不同程度的洪水的灾害,尤其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是最为严重。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大多都是通过史料记载的方式,进行清朝气候记录。如何模拟清朝时期的水旱灾害空间结构并分析赣江下游流域的水患灾害的洪水高度是当前环境规划与设计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主要难题。赣江下游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汇水盆地区,是鄱阳湖入长江流域的重要水陆交通命脉。其研究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复原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湖泊、洪水高程对当今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显着意义。然而,在当今清朝时期的水环境研究中,大多都处于明清时期历史文献记载,分析明清时期的气候环境。本文以万寿宫为研究点,通过分析万寿宫的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以文化功能分析了以治水英雄“许真君”的典型案例,以及万寿宫分布的发展历程。按照3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解析了万寿宫遗址的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环境功能。依据现存万寿宫遗址识别了万寿宫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万寿宫临水特征。基于历史气候资料,运用综合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系统地解析了依据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时空演化特征。识别了以万寿宫作为洪水高程到达点的空间洪涝灾害模拟,探讨了基于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在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研究方法建议,为研究清朝气候和清朝水环境记录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其万寿宫文化功能的梳理,得出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结论。从万寿宫文化角度,分析了许真君作为“为民除水患,镇蛟斩蛇”治理水患的人物事迹。分析了许真君其人生平治水的事迹,以及万寿宫建成的起源、历史、功能、文化。以许真君为“为民除水患水神”慢慢转变成“江西福主”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以许真君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万物有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通过田野的调查获得万寿宫遗址的基础数据,万寿宫作为水神庙大多都建立在治理水患的区域和水患频发的地区,其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临水”之特征,万寿宫遗址主要分布在临水的赣江下游流域。通过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分析得出三个结论:其一,万寿宫水神庙是古代水陆交通的航标。其二,出于文化景观的作用,万寿宫作为水神庙的代表性寺庙建筑。其三,万寿宫作为水文站具有古代水患灾害标记之作用。(2)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万寿宫水神庙建成的地形、地貌、高程、坡度、河网密度等基础数据。经过27座万寿宫遗址的环境功能解析,得出万寿宫遗址大多处于低海拔冲积平原地区。万寿宫遗址高程大多都分布在20-30m。万寿宫遗址坡度范围大多都是适合人类生产生活的15°以内。基于河网密度值计算,万寿宫遗址分布大多在4-30 km/km2区间。(3)运用柯本气候分类法,从空间上分析得出赣江下游流域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基于历史气候资料,综合运用统计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气候特征相关性R2为0.7182,表示赣江下游流域的各地区被解释变量的水旱灾害具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同时说明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的气候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赣江下游流域都处于Cfa温暖带常湿温暖气候,清朝时期各地区的水旱灾害对临近地区影响较高。(4)通过历史资料统计法收集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数据,运用滑动平均法、水患灾害等级法。结果表明:从1644年-1704年,大致是清朝初年至康熙前期,这一时期水旱灾害较为频繁,以旱灾为主,是清朝旱灾最为密集的时期。第二时间段是从1704年-1824年,康熙四十三年至道光四年,约120年时间,这一时间段赣江下游流域的城市又是水旱灾害多发期,水灾的频率高于旱灾。第三时间段为1824年-1911年,道光四年至宣统三年,约有84多年时间。这一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频发期,水灾频率明显大于旱灾频率。(5)基于史料量化数据运用小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旱灾害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0-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50-1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2.82a、4.75a。100-1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a、4.475a。150-20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200-250年水旱灾害周期为:4.75a、8a。由此得出,在250年的时间段内赣江下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周期为2a-8a。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是2-7a。说明清朝洪涝灾害周期性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性大体一致。(6)基于清朝时期史料量化数据通过功率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清朝时期新干县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40a、2.50a、4.13a、3.58a、3.03a。清朝时期南昌市水旱灾害的周期性为8.33a、5.09a、4.14a。清朝时期南昌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2.49a、5.06a、4.02a、3.95a、3.68a。清朝时期湾里区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5.03a、4.17a。清朝时期新建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13a、3.09a、4.14a。清朝时期安义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2.50a、4.17a、2.82a。清朝时期进贤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2.50a、3.64a。清朝时期樟树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33a、5.03a、4.26a、4.15a、3.68a、2.70a、2.54a、2.27a。清朝时期丰城市水旱灾害周期性为5.08a、4.55a、4.41a、4.26a、2.68a。清朝时期永修县水旱灾害周期性为8.55a、7.14a、5.10a、4.41a、4.20a、3.97a、3.45a、2.25a。也就是说赣江下游流域洪涝周期性灾害和厄尔尼诺现象2a-7a出现的周期性大体相近。(7)清朝时期气候变化对万寿宫遗址研究实证分析,得出清朝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万寿宫遗址影响显着。因古代并没有水文站进行水文历史记录,故以万寿宫水神庙的高度作为水文站标高,运算Arc GIS空间智能计算,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进行了无源分析,计算了18次洪水灾害模拟,得出18种情景模拟下研究区洪水影响情况。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得出万寿宫遗址淹没区范围及受到影响的遗址的数量、受灾面积及空间分布。以最低水位吴城万寿宫黄海高程1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18419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6.45%。以钱塘万寿宫黄海高程78米情景下进行空间模拟,得出淹没区面积2231949hm2占研究区总面积78.17%。并通过运用Arc Scene软件,进行水淹没演进模拟分析。(8)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通过对古地图进行整理,通过其空间定位运用投影转换、赋予同名点以现代坐标的方法,对空间地图进行地图校正。基于WGS84地理坐标系,叠加1820年清朝江西省地图,矢量化提出赣江流域湖泊水系系统。通过的Arc GIS空间分析法,得出当今鄱阳湖面积缩小的结论,以及赣江下游流域弯曲处河流演变的研究结果。综上分析,本文基于原有洪涝灾害与现代降雨量拟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出基于空间上,以万寿宫水神庙为古代水文站标志站点进行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是新型研究理论机制创新。
韦蕾[2](2019)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对硝酸银和纳米银对细菌的抑菌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gN03和纳米银是对细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抑菌剂,但是其对细菌的抑菌机理尚没有准确的定论。而原子力显微镜(AFM)能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可视化细胞壁、膜结构,跟踪细胞生长和分裂或与药物作用后的动态变化以及测量细胞的表面力学性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AFM已经成为微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其纳米级的成像与皮牛顿级的力学测量为更好地理解细胞表面组分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阐明AgN03、纳米银与细菌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推动AgN03和纳米银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本论文通过AFM成像与力曲线测定,辅助静置培养、生长曲线以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生物测定,研究AgN03和纳米Ag分别作用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时的抑菌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AgN03作用于大肠杆菌12h后,菌体表面出现了囊泡,杆状结构发生塌陷,内容物外泄,表面平均粗糙度(Ra)由11.4nm增至17.0nm,均方根粗糙度(Rq)由14.2nm增至21.0nm;力曲线斜率由-1.40降至-1.74,细胞表面的弹性降低,黏附力增加1 nN,杨氏模量由277 Mpa增大至880 Mpa;在48 h内完全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2.AgNO3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12 h后,细菌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凹陷破损,内容物外泄,Ra由16.4 nm降至12.5 nm,Rq由20.4 nm降至15.7 nm;力曲线斜率由-24.12升高至-18.23,细胞表面的弹性升高,黏附力增加42 nN,杨氏模量由1812 Mpa降至882 Mpa;在4h内完全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48 h内菌量少于对照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3.纳米Ag作用于大肠杆菌12 h后,细胞表面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与隆起,内容物外泄,Ra由10.7 nm降至7.0 nm,Rq由13.7 nm降至8.8 nm;力曲线斜率由-1.44降至-3.95,细胞表面的弹性降低,黏附力增加8 nN,杨氏模量由334 Mpa升至3113 Mpa;在48 h内完全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长,细胞膜通透性增大。4.纳米Ag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12h后,使其表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凹陷破损,内容物外泄,Ra由15.9 nm降至13.9 nm,Rq由19.4 nm降至17.6nm;力曲线斜率由-26.41降至-19.62,细胞表面的弹性升高,黏附力增加38 nN,杨氏模量由1797 Mpa降低至1019 Mpa;在6 h内完全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24 h后菌量大于对照组,细胞膜通透性基本没有变化。
郑婷婷[3](2019)在《我国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的提出,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其中我国的制造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全球价值链的重新解构与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我国制造业出现了“低端锁定”的局面。现有较多研究集中于国家层面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分析,而忽略了区域内部异质性,对中部欠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中部地区不仅仅占据“承东起西”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承担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推动中部地区发展,避免“中部塌陷”促进“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全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以及相关经济理论的借鉴,剖析了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现状部分对我国中部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总体以及区域的支柱性制造业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目前中部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以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企业间的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模型证明了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存在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搭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后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实证得出:20062016年以来中部地区整体及各省的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各个地区的评价指标对于转型升级能力提升的贡献度存在显着差异。总体而言,两化融合能力、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良好提高作用,这也与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各地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而资源节约能力与环境保护能力对转型升级并未起到明显推动作用,这是源于中部地区制造业的支柱性产业仍以有色金属加工及压延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为首的传统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要加快淘汰落后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关停并转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费、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企业,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合理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我国中部地区制造业要根据已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从而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首先,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微笑曲线”的中段提升;其次,要重视人才引进,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再次,针对中部传统制造业行业要进行绿色升级,关键生产环节要注重技术创新,合理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最后,要加大政策扶持激励力度,对先进制造业实施减税降费以及政府奖励等相关措施。
辛冲冲[4](2019)在《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文中认为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问题就日益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讨。不过回顾既有相关文献,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许多学者依然倾向于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界定为地方政府在其辖区范围内,按照法定税率与税基,筹集财政收入的能力,并将其作为确定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标准的基本依据。而且在应用评价中,对其强弱的衡量也更多是选择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或考虑了人口因素的人均财政收入等量化指标来表示。理论上来讲,上述内涵界定及衡量标准显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触及财政职能的本质,即政府汲取财政资源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公共需要的活动。如果仅从汲取环节对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进行考察,那么,这种能力既不能够反映地方政府财政资源汲取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更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履行财政职能的全面性,尤其是配置和利用财政资源提供公共产品的有效程度,以及财政资源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也从中也难以体现。这反而会误导地方政府在财政实践活动中过度重视财政资源的汲取而忽视其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发展性。不仅限于此,这也与中国当前纵深推进以适应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明显偏离,既不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不符合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内在要求。为此,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涵与评价标准需要作出适时拓展和深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改革导向,保持与时俱进。当然,近年来尽管也有一些学者逐步突破以往研究的局限对其内涵界定与评价标准有了较大拓展,但更多仅是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而且也缺乏与其内涵配套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继而更缺乏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实证研究。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完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涵?怎样建立与其内涵更契合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变化轨迹与发展趋势如何?省域间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存在何种差异、是否存在收敛性?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变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在既有研究中比较鲜见。很显然,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读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增进对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基本特征的宏观认知,也有利于立足于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提出更具合理性的政策建议,为加快推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质升级、切实践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发展方向奠定坚实基.础。鉴于此,本文以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既有相关文献,以及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以确保研究根基。其中在内涵确定方面,本文是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就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涵进行了深化拓展,从有效性视角将其内涵简要概述为有效实现政府财政职能目标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其核心思想重在反映地方政府实施有效财政活动从而实现其职能目标的有效程度,并以此确定了依托于地方政府财政活动作用效果来评价其财政能力的基本路径。同时,以本文界定的内涵为依据,在结构层面上将财政综合能力细化为财政汲取能力、财政供给能力和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的基准能力,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对象。然后,在构建与其内涵相匹配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先是分别对样本观测期内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核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所测得的相关数据,继而分别科学测算和实证检验了其地区差异、收敛性特征以及三重(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财政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深入探究了它们的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以此来揭示这些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现状。之后,还剖析了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变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力图从中探寻出导致它们变化发展的关键动因。最后,在总结和提炼主要研究结论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深化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切实提升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与政策参考。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其研究内容共分为导论、理论分析(第一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第二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第三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第四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收敛性检验与结果分析(第五章)、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第六章)、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七章)、促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第八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等十个部分。通过这一较为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本文分别测算了样本观测期内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省域层面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评价指数,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①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综合能力在时序层面上总体均呈趋稳递增态势,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时序层面上则呈明显“波动下降-反弹上升-波动下降”变化轨迹。具体到省域层面,除个别省份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出现明显下滑和放缓态势以外,其余省份与全国和三大区域时序演变规律一致。②从空间分布来看,三大区域间差距依然十分悬殊,总体呈“东高西低”阶梯状特征,即东部>中部>西部。具体到省域层面,西部落后省份与东部发达省份之间差距的缩小幅度并不明显,反而扩大趋势较为强劲。第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表现各异,总体空间差异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均来自于区域间差异。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对观测期内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区域差异均进行了科学测度,并依次从总体空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差异来源及其贡献四个方面分析了它们的区域差异情况。结果表明:①总体空间差异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能力总体空间差异都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财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总体则均表现为不稳定的波动态势,降幅不够显着。②区域内差异方面。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部差异变化趋势表现各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区域均是除了财政供给能力内部差异趋于明显下降趋势外,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则都呈波动上扬趋势,而西部区域内部差异变化趋势呈明显缩小的有财政汲取/供给能力,其余两个能力则呈小幅扩大趋势。③区域间差异方面。三大地带间差异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东-西部之间和东-中部之间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整体均呈明显或波动下降过程;而中-西部之间仅有财政汲取/供给能力趋于一定幅度下降外,财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则都呈小幅波动上扬趋势。④差异来源及其贡献方面。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均表现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空间差异形成的贡献率最大,发挥了主导驱动作用。第三,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在全国层面和三大区域层面均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但σ收敛特征则表现有所不同。通过对观测期内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收敛特征进行实证检验发现:①σ收敛方面。财政汲取能力在全国层面和西部区域存在σ收敛,而在东部和中部区域则不存在σ收敛;财政供给能力不仅在全国层面也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存在σ收敛;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仅在全国层面趋于小幅度σ收敛,而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均不具有σ收敛特征;财政综合能力也仅是在全国层面存在σ收敛现象,同样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均不存在σ收敛。②绝对β收敛方面。全国层面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③条件β收敛方面。全国层面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也同时均存在条件β收敛现象。第四,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总体呈趋稳递增态势,地区间差距虽有缩小但依然显着;内部驱动力对其变化发展影响较大,外部驱动力影响较弱。通过对三重(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性及其驱动力进行测算和实证检验得知:①从时序演变来看,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以及31个省份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指数总体均呈趋稳递增态势,耦合协调等级都有所升级;且中西部区域多数省份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区域,区域间以及省域间差距呈明显缩小趋势。②从空间分布来看,虽然空间格局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动,但省域间的差距依然显着,协调度高的省份多集聚在东部发达区域,低的省份则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区域,总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③从影响三重财政能力变动的驱动因素来看,全国和三大区域层面均表现为汲取-供给能力、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汲取-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三个内部驱动力对其变动具有显着正向驱动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而外部驱动力则影响较弱。第五,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存在显着的动态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制度、经济、社会等各因素对其影响效果则存在一定差异。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别对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①地方政府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一阶滞后项和空间滞后项回归系数都显着为正,动态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明显存在。②制度因素方面,收入分权对财政汲取/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支出分权对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财政综合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政府竞争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却对财政供给能力具有抑制作用;收/支分权与政府竞争交互项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不过收入分权与政府竞争交互项对财政供给能力具有抑制作用。③经济因素方面,对外开放、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汲取/供给/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均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供给能力具有抑制作用,且它与财政供给能力存在“U”型关系,同时与财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存在倒“U”型关系;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财政供给/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效应则都不显着;产业结构变迁有助于促使财政汲取/供给/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对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不显着。④社会因素方面。城镇化率对财政汲取/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汲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财政综合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人口密度对财政汲取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财政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财政综合能力影响效应不显着。最后,立足于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主要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是,积极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二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与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加快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四是,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蒋劭杰[5](2019)在《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数据》文中提出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1。义务教育是国家财政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物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义务教育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作用,政府划拨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整个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投入作为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补充,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良好的促进作用。2017年12月,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了国内首个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全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规模高达1.9万亿,占当年GDP比重接近2.5%。公共教育支出和家庭教育投入作为教育经费的两大来源,一直是教育经济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但由于数据方面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内容涉及。因此,本文把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作为切入点,运用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微观数据库,深入探究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效应。依据公共产品理论、乘数效应理论和微观消费者行为理论,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会产生“挤出效应”或“挤入效应”。为了进一步研究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我国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效应,本文基于乘数效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笔者选取了CIEFR-HS数据库中县级政府生均教育支出、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学生数量、学生性别、学生成绩、县所属区域、户籍等相关变量指标,利用Stata 14.0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县级义务教育生均财政支出每增长1%,将带动该县子女处于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投入增加0.3个百分点左右。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县级义务教育生均财政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效应不显着。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历史沿革和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和家庭投入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现阶段教育政策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制定公共教育政策、引导家庭正确合理的教育消费提供参考。
周慧玲[6](2018)在《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等技术的快速进步,高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旅游者流动更为频繁,旅游要素的空间作用更加强烈,旅游空间网络结构被不断重构。旅游空间网络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高度关注的旅游发展焦点问题,亟需理论支持,以满足新时代旅游业的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文章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空间网络为研究对象,依据已有文献严密思辨,界定旅游空间网络的内涵和外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以点、线、面三个层次为逻辑出发点,构造旅游空间网络特征的指标体系,用数量、邻接度和强度3个指标来衡量空间的优势水平,用数量、方向和权值3个指标来衡量空间的联系水平,用异质性、互惠性、模块性、稳定性、紧密性、集聚性、通达性和层级性8个指标来衡量网络的发育水平,综合14个指标全面刻画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旅游引力模型是旅游空间网络性状描绘的关键技术,贴近客观实际改进其相关参数,是准确描绘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特征的技术基础,采用模型构建方法,估计模型中的常系数=0.2706,旅游客源地“出游力”参数=1.3777,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参数=0.5500,“交通阻抗”参数=1.1044。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表现出4个明显特征。第一,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发育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主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及由它们所产生的旅游者流所构筑的空间网络,表现出沿河北(北)—上海(东)—广东(南)—四川(西)这样一个“水滴形”的高水平发育的区域,显着度十分明显。第二,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表现着“紧密型团块联系结构”和“飞地型跨越联系结构”两种空间类型。在空间网络发育密集区域中,发现上海、江苏、浙江等近距离的“紧密型团块联系结构”类型,还有江苏、广东等远距离的“飞地型跨越联系结构”类型。第三,中国大陆省际旅游流表现出不对称属性。边缘区特别是西藏、甘肃、青海等的规模流量均流向了“水滴形”区域内的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自治区,但后者的规模流量却未流向前者,省际旅游流的互惠程度较低。第四,中国省际旅游空间网络具有层级性。网络节点表现着4个层级,第一级网络节点是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4个中心节点,第二级网络节点是北京、河南、安徽、山东,第三级网络节点是天津、河北、辽宁、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其它省市自治区为第四级。总体上,中国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的熵值较大,内部的无序能量较多,如果不使用强烈的外部力量,中国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特征尤其是不平衡发育状态将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2)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表现了4条演化规律。第一,在发展历程中优势区域具有稳定性。我国主要客源地、主要目的地以及优势流的区域范围相对稳定,除了2011年北至辽宁外,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地的地理范围相对吻合,基本固定在北至河北、东到上海、南至广东、西到四川的地理区域范围内。主要客源地的位序比目的地更为稳定,广东、上海、浙江、江苏4个空间节点的流出量一直雄踞前四,是典型的旅游客源地。优势流发生区域固定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山东、河南、安徽等省际之间,其中尤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之间的流最强烈也最为稳定,且均是流向江苏。第二,邻近区域旅游流发展表现出明显优势色彩。省际旅游空间网络尚未完全突破地理分区的影响,仍以7大地理分区的内部流动为主。第三,高流量值的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的演化路径是以华东(上海、江苏)为基点,向华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和华南(广东)延伸,之后向华中、华北、西南、东北推进,最后将西北囊括进来。第四,省际旅游空间网络成长速度不平衡。网络在以河北(北)—上海(东)—广东(南)—四川(西)的区域范围内成长速度快,而在其它区域尤其是西北区,成长得非常缓慢。四川、陕西、广东、辽宁是该网络向西、向南、向北成长的重要桥结点。
周慧[7](2017)在《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人口城镇化水平也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底的56.1%。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发展道路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现。政府主导下的被动、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造成土地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形成制约。因此,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阶段,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国内外需求疲弱,加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资源、能源、环境约束趋紧,中国经济进入由规模速度型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率型模式转变阶段。当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被赋予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重新认识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妥善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努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张占斌,2013),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城镇化,还包括产业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等科学内容。大量学者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人口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展开了广泛而热烈地探讨,取得了较多成果。然而对于新形势下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关系研究较少。城镇化与经济效率表现出什么样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改善吗?促进作用的大小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因此,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这一研究课题,不管是对理论的拓展,还是解析经济结构转型的当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及经济效率水平的测度及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四个典型事实:一是中部地区地级城市层面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显着的空间关联特征;二是中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三是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效率的改善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四是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显着的条件收敛性。在逻辑思路上,本文基于空间视角以城镇化促进地区经济效率改善为科学命题,沿着“问题提出→理论基本与文献梳理→现状分析→城镇化与经济效率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经济效率的收敛性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的基本路径展开系统分析。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该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然后再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进行介绍。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该部分将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对城镇化及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与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从理论层面揭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作用的内在逻辑以及空间视角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以城镇化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深刻阐释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作用机理。第三章,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该部分重点在于考察中部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并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明确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瓶颈。第四章,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及经济效率测度。利用中部地区80个地级城市2001-2014年数据,首先,构建中部地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中部地区各地级城市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此外,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各地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并对其动态演进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第五章,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该部分首先以空间理论为基础,归纳出现阶段中部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研究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静态与动态空间效应,并对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条件收敛性进行了识别。第六章,结论与展望。该部分首先对全文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而后以此提出一系列关于城镇化发展及城市经济效率改善的政策建议,最后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主要有三点:第一,研究视角具有一定新意。本研究尝试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阐述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并研究在考虑到空间因素下城镇化发展对经济效率提升的机制与路径,根据Lesage&Fischer(2008),Fisher(2011)等方法研究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收敛性问题,进而充实城镇化与经济效率问题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的改进。本研究将空间因素纳入到研究框架中,考察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表明,空间因素在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改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忽视了地区间空间相关性的传统计量分析结果存在偏误。采用中部六省地级市的资料,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对是否存在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改善的条件收敛进行定量研究。第三,区别于传统城镇化将人口城镇化率单一指标衡量的方法,本文综合考虑城镇化的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内涵,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测度地级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使该水平能反映新形势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中部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对中部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客观描述。这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均不多见。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不同,本研究基于对城镇化发展基本理论深化研究的客观要求,以及当前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城镇化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理,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地区经济效率改善的时间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在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基础上,引入因变量的时间滞后项和空间加权因变量时间滞后项,对经济系统的空间动态内生性进行控制,考察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改善的长期动态效应,并在动态空间模型下对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条件收敛性加以识别。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中部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效率逐步改善。城镇化发展方式逐步由传统的政府推动、被动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向民生型和生态坏境节约型城镇化转变。但当前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仍旧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力不足,目前整体规模有限,水平也不高,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优化问题突出。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2)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在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与计量检验中,发现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活动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我们进一步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也证实了这种空间关联的存在。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具有较好的显着性水平,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改善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即各城市经济效率不仅与自身城镇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市场发展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其他城市这些因素的影响,城市间经济效率改善存在显着的“示范效应”。在两种空间关联下,城镇化对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均表现出显着的区域内溢出,然而,本地区城镇化发展对周边城市经济效率提升的溢出效应相对不足,表明地区间经济社会活动的交流与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各城市间应当制定联动的城镇化发展政策。除金融市场发展变量以外,经济空间权重下,其他各影响因素对经济效率的溢出效应,相较于邻接权重下各因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均较强,表明地理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不断弱化,经济因素在空间关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存在显着的条件收敛性。静态分析无法对经济效率提升的长期机制进行识别,为了进一步分析城镇化与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均衡关系,本文在检验模型中引入因变量滞后项和空间加权因变量滞后项,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动进行考察。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揭示因变量内生交互影响下的长期效应。在对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中对经济效率进行差分化处理后,回归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存在条件收敛特征。
房启明[8](2017)在《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资源扭曲错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非法金融滋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以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充足、农村金融供给的产品和服务契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体系成为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2014年末,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9.4万亿,同比增长12.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3.2%,较2010年末增加了98.27%,5年间平均年均增速为14.67%。虽然农村正规金融是农村金融资源的主要供给者,但是农村正规金融依然是经济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把农村正规金融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非均衡是经济发展的常态,农村正规金融适度非均衡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过度的非均衡反而会妨害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国内外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研究不全面、不系统,对当前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特征把握不足。基于这种判断,本文以农村正规金融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总量、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以及农村信贷配给程度等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总量评价,并对农村信贷配给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垄断、产品结构和投入结构错配等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结构评价,并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投入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从资金配置效率偏低、机构效率低下且发散角度进行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效率评价,并就农村正规金融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总量-结构-效率出发,测算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的非协调程度,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进行整体评价,并识别了影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整体非均衡性的因素;进而设计农村正规金融均衡化发展的方案,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为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包括五个方面: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特征比较明显,虽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有所增加,但历史欠账过多,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空白仍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的均衡化发展问题仍待解决;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短缺,农村每万人拥有金融从业人员16.52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60%。(2)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分别为102770.57亿元、87319.61亿元、91422.82亿元、85384.70亿、74481.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1/3以上,虽然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缩小的规模总量和速度都比较明显,但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3)2010-2014年,农村信贷配给程度分别为58.88%、55.53%、55.33%、52.60%和52.03%,农村金融信贷配给严重但是总体表现出缓和趋势。在对农村信贷配给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邮政储蓄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加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配给的程度;城镇化率的提高、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农村信贷配给程度。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市场结构高度垄断,农村正规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期限结构不合理,农业贷款与农村企业贷款结构存在正向偏离,农村贷款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低水平匹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显着。(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垄断程度较高,属于高寡占Ⅰ型,农村信用合作金融资产规模占涉农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比重超过67%,营业网点占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70%左右,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hhi指数减小缓慢,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在向多元化发展但进展比较慢。(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从实现了从高寡占Ⅰ型向高寡占Ⅱ型市场的转变,农村贷款上大型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金融体系分别在县城及乡镇形成了两极垄断。同时,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市场竞争程度正在不断加深,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在向多元化发展。(3)农村正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正规金融产品期限结构错配,“小额、零散、短期”的农村正规金融产品供给与“长期、大额、集中、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信贷需求相背离。(4)2010-2014年,农业贷款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75、0.74、0.79、0.84、0.88,农村企业贷款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59、2.10、2.04、1.81、1.84,农业、农村企业获得的贷款规模与其经济贡献不匹配,农村企业的贷款结构偏离度正在不断缩小,农业贷款偏离度反而在扩大;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9644、0.9729、0.9771、0.9811和0.9814,农村贷款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处于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条件下的低水平相对匹配状态,其实质仍然是一种非均衡的态势。农业产业占比、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度、农业总动力、农户投资等变量对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似度具有显着影响。3.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偏低,机构效率差异较大且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效率低下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1)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为0.354,东部地区为0.603,西部地区为0.357,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值比较低,中部地区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测算值为0.065且不显着,东、中、西部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存在差异,中部“塌陷”特征比较明显。(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机构财务效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商业银行各项指标优于农村信用合作社。(3)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分别为66.24%、65.27%、64.84%、65.01%和65.53%,农村正规金融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有下降趋势,区域间的非均衡性特征明显。生产总值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具有正向影响;贷款利率、城镇化率、农户储蓄则负向影响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储蓄投资转化率。4.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结构、总量-效率、结构-效率、总量-结构-效率协调发展系数均比较低,基本处在中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的状态,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的协调性较差,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处于整体失调的非均衡发展阶段。(1)2010-2014年,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协调发展系数分别为0.45、0.39、0.39、0.45、0.46,处在濒临失调的衰退发展阶段;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非均衡性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2)小型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贷款利率水平、财政支出规模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协调性具有负向影响;农村公路里程、邮政储蓄网点数量则正向影响农村正规金融的协调性;东部地区省份相对中西部地区省份其农村正规金融的协调性更好。5.提出应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为基本出发点,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构建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产权明晰、监管有力、合理竞争、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商业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合力,打破城乡二元体系,最终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提出在现代化的中期阶段继续弥补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短板,引导商业金融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实现城市金融向农村金融的渗透;现代化发展的后期,打破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界限,实现城乡金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两阶段发展步骤。从增加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效率角度提出了改革的具体配套措施,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宋伟[9](2016)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正向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可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但在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加速改革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采取的各种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进而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经济收敛”的理论去衡量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从“经济收敛”的角度去分析影响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已成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对区域经济收敛的研究为基础,首先运用传统的经济收敛测度方法(?-收敛检验、绝对?-收敛检验、条件?-收敛检验)对在不考虑到知识溢出影响情况下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在1978-2012年这段时期各区域(省)间的经济增长存在弱收敛态势。随后对当前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关知识溢出的理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阐述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对我国各区域间的知识溢出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以总产出增长率的变化为起点,经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过渡到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根据不同前提假设构建了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模型,并应用实际数据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将知识溢出与经济收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别从“因素分解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两个角度应用1978—2012年的实际经济数据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与影响经济收敛的其它因素相比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在决定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情况呈现收敛抑或发散态势的过程中仅起次要的辅助作用,即:我国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溢出障碍。实证过程所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收敛检验、?-收敛检验、空间计量分析、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因素分解分析。本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是本文研究的独特之处和可能的创新,最后给出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在建国以后实施的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以及当前重点实施的各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第三章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经济增长收敛情况的测度,并以此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后续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情况的分析以及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的分析都是以对我国各区域间经济收敛情况的分析为基础而展开的。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分别采用?-收敛检验、绝对?-收敛检验、条件?-收敛检验以及考虑到空间影响下的?-收敛检验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情况进行了测度,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第四章是对知识溢出理论全面、系统的阐述,并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与知识溢出相关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单边知识溢出和双边知识溢出两个方向。但无论是单边知识溢出还是双边知识溢出都认为:影响区域知识溢出的全部因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流入方,二是知识流出方,三是知识流入方与知识流出方的交流。第五章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现状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对前一章“知识溢出的理论基础”的实证研究和对后续“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研究的基础。在这一章中首先是对我国各区域间是否存在知识溢出情况的存在性检验。具体的检验方法包括图检验和莫兰指数(Moran’s I)检验,检验结果一致认为:我国各区域间存在知识溢出。在经过检验确定存在知识溢出的情况下,本章的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数据的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包括应用Verspagen(1991)与Canel(2001)给出的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指标构建以及应用SAS 9.0软件编写计算程序并对计算所得知识溢出数据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随后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面板数据分析”都是针对这一数据的分析。在本章中还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知识生产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现状分析的深入。第六章是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总产出增长率影响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本文核心内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分析的过渡。在本章中首先在理论上从单纯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过程经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过渡到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过程上。随后通过构建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模型、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区域(省)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总产出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区域知识溢出在提高我国各区域总产出增长率上所起到的作用很小,这也正揭示了我国各区域(省)间在知识溢出的流动上存在障碍。也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差距大、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七章是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影响的分析。本章以第六章的分析为基础,可以说是在第六章基础上继续进行的分析,利用第六章所构建的三类考虑到知识溢出的总产出增长率变化模型通过方差分解技术将其过渡到“经济收敛”问题上,同时解决了以区域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知识溢出与以区域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收敛之间的融合问题。随后从“因素分解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与其它影响因素相比吸收外来知识溢出对我国在1978—2012年期间各区域(省)经济增长敛散情况的影响作用是较小的,它不足以成为决定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呈现出收敛抑或发散态势的主要原因,仅起次要的辅助作用。决定我国各区域(省)的经济增长情况在1978—2012年期间呈现出收敛或是发散态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1、区域自主知识研发,2、区域劳动力投入增长率,3、区域资本投入增长率。
张波[10](2016)在《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及其构成的实证研究。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它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中国农业粗放型增长不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上来,再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回落,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发展动力更应该由之前的依靠要素投入转换成依靠提高农业全要素上来。本文首先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影响途径、分解方法和研究方向,对现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发现现阶段研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次,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再者,基于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量了1978-2012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改善和规模效率,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原因和对农业的贡献率,以及东、中、西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差异,并提出提高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二、“中部塌陷”逼近湖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部塌陷”逼近湖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万寿宫遗址研究现状 |
1.2.2 清朝时期气候研究现状 |
1.2.3 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
1.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
1.3.1 清朝时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现状 |
1.3.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模式和方法概念 |
1.3.3 基于万寿宫遗址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框架 |
1.4.4 研究创新点 |
1.4.5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概念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万寿宫的概念 |
第二章 万寿宫的起源、历史及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
2.1 万寿宫起源及发展史 |
2.1.1 万寿宫的起源 |
2.1.2 万寿宫的发展史 |
2.2 万寿宫祭拜主要的人物——许真君 |
2.2.1 许真君生平 |
2.2.2 许真君传说 |
2.2.3 许真君信仰由来 |
2.2.4 许真君的民间崇拜 |
2.3 万寿宫内的宗教仪式及主要活动 |
2.3.1 许真君崇拜活动——庙会 |
2.3.2 纪念许真君的朝圣活动 |
2.4 许真君为代表道家思想观点 |
2.4.1 “万物有道”观点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4.2 道家思想对当今的社会意义 |
2.5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环境要素 |
2.5.1 地形地貌特征 |
2.5.2 水文特征 |
2.5.3 气候特征 |
2.6 万寿宫建设形成的人文要素 |
2.6.1 交通活动 |
2.6.2 人类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特征及环境功能分析 |
3.1 万寿宫的主要分布及特征 |
3.1.1 信仰万寿宫的族群发展过程 |
3.1.2 江西省内万寿宫分布 |
3.1.3 江西省外万寿宫分布 |
3.1.4 国外万寿宫分布、联系和特征 |
3.2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分布 |
3.2.1 新干县万寿宫遗址 |
3.2.2 永修县万寿宫遗址 |
3.2.3 丰城市万寿宫遗址 |
3.2.4 樟树市万寿宫遗址 |
3.2.5 进贤县万寿宫遗址 |
3.2.6 南昌市万寿宫遗址 |
3.3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时间序列分布 |
3.4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空间序列分布 |
3.5 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遗址与安义古道的关系 |
3.6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高程分析 |
3.7 赣江下游万寿宫遗址坡度分析 |
3.8 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河网密度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时空演化规律 |
4.1 清朝时期的气候特征 |
4.1.1 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 |
4.1.2 清朝的历史 |
4.1.3 清朝温度和降水基本特征 |
4.1.4 清朝时期极端气候事件 |
4.1.5 清朝后期社会动荡 |
4.2 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2.1 全球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2.2 赣江下游流域柯本气候空间类型区划 |
4.3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布规律 |
4.3.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旱涝指数数据来源 |
4.3.2 水旱灾害等级序列 |
4.3.3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各地区旱涝指数分析 |
4.3.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总体旱涝指数分析 |
4.3.5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地区旱涝指数相关性分析 |
4.4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小波分析 |
4.4.1 小波分析应用于气候的原理 |
4.4.2 1644-1911 赣江下游流域小波分析结果 |
4.5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周期分析 |
4.5.1 功率谱分析的原理 |
4.5.2 基于史料数据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分析的结果 |
4.6 清朝时期1644-1911 赣江下游旱涝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朝小冰期水旱灾害对万寿宫遗址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分析 |
5.3 基于万寿宫遗址高程赣江下游流域淹没区空间分析 |
5.4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万寿宫毁灭的原因 |
5.4.1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位 |
5.4.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冷与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环境复原 |
6.1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清朝赣江下游水系复原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1.3 研究结果:基于GIS地理配准的清朝水系复原 |
6.1.4 万寿宫遗址在赣江下游流域的3D空间分布 |
6.2 鄱阳湖古代近代对比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清朝1820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
6.2.3 2002 年鄱阳湖水系面积 |
6.2.4 古今鄱阳湖水系对比 |
6.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系复原 |
6.3.1 赣江下游流域的河道提取 |
6.3.2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的水系复原 |
6.3.3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古今水系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的研究结论 |
7.1.1 基于田野考察提出万寿宫遗址数据 |
7.1.2 提出基于万寿宫遗址分布的空间形式 |
7.1.3 基于万寿宫遗址进行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模式的可行性 |
7.2 清朝时期赣江下游流域水环境记录对当今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对硝酸银和纳米银对细菌的抑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原子力显微镜的简介 |
1.1.1 AFM的结构与成像原理 |
1.1.2 AFM的成像模式 |
1.1.2.1 接触(Contact)模式 |
1.1.2.2 轻敲(Tapping)模式 |
1.1.2.3 Peakforce Tapping AFM |
1.1.3 AFM在形貌成像的应用 |
1.1.4 AFM测定力学性质的原理与应用 |
1.1.5 AFM对比其他检测仪器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优势 |
1.2 细菌的简介 |
1.2.1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表层结构差异 |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简介 |
1.3 纳米材料的简介 |
1.4 银系无机抑菌剂 |
1.4.1 银系抑菌剂的发展 |
1.4.2 AgNO_3和纳米Ag的抑菌原理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AFM研究硝酸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菌株与试剂 |
2.2.2 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菌株的活化和培养 |
2.2.3.2 AFM制样 |
2.2.3.3 AFM测定及数据分析 |
2.2.3.4 生物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gN03对大肠杆菌表面结构的影响 |
2.3.2 AgN03对大肠杆菌形貌的影响 |
2.3.3 AgN03对大肠杆菌表面力学性质的影响 |
2.3.4 AgN03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
2.3.5 AgN03对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FM研究硝酸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菌株与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菌株的活化和培养 |
3.2.3.2 AFM制样 |
3.2.3.3 AFM测定及数据分析 |
3.2.3.4 生物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AgN0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结构的影响 |
3.3.2 AgN0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形貌的影响 |
3.3.3 AgN0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力学性质的影响 |
3.3.4 AgN0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 |
3.3.5 AgN0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FM研究纳米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菌株与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菌株的活化和培养 |
4.2.3.2 木薯粉酶解液制作方法 |
4.2.3.3 纳米Ag溶液制作方法 |
4.2.3.4 AFM制样 |
4.2.3.5 AFM测定及数据分析 |
4.2.3.6 生物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纳米Ag的特性 |
4.3.2 纳米Ag对大肠杆菌表面结构的影响 |
4.3.3 纳米Ag对大肠杆菌形貌的影响 |
4.3.4 纳米Ag对大肠杆菌表面力学性质的影响 |
4.3.5 纳米Ag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
4.3.6 纳米Ag对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FM研究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菌株与试剂 |
5.2.2 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菌株的活化和培养 |
5.2.3.2 木薯粉酶解液制作方法 |
5.2.3.3 纳米Ag溶液制作方法 |
5.2.3.4 AFM制样 |
5.2.3.5 AFM测定及数据分析 |
5.2.3.6 生物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纳米A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结构的影响 |
5.3.2 纳米A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形貌的影响 |
5.3.3 纳米A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力学性质的影响 |
5.3.4 纳米A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影响 |
5.3.5 纳米A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总结与展望 |
6.1 讨论与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全球价值链内涵研究 |
1.3.2 制造业转型升级必要性研究 |
1.3.3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
1.3.5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经济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全球价值链 |
2.1.2 制造业内涵与外延 |
2.1.3 制造业转型升级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2.2.1 价值链理论 |
2.2.2 技术创新理论 |
3 中部地区制造业现状透视 |
3.1 中部地区制造业基本现状 |
3.2 中部地区支柱性产业 |
3.3 中部地区制造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4 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 |
4.1 全球价值链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关联 |
4.1.1 全球分工推动中国制造业专业化发展 |
4.1.2 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链层级跃升 |
4.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 |
4.2.1 全球价值链合作下的竞争优势 |
4.2.2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模式 |
4.3 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
4.3.1 科技创新驱动 |
4.3.2 信息产业建设 |
4.3.3 能源利用结构优化 |
4.4 中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约束机制 |
4.4.1 外商直接投资 |
4.4.2 市场垄断 |
5 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测度分析 |
5.1 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筛选与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5.1.2 数据量化处理方法 |
5.2 数据来源 |
5.3 实证检验 |
5.3.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3.2 确定各级指标关联系数 |
5.3.3 测度结果及讨论 |
6 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分析 |
6.1 中部地区转型升级趋势总体分析 |
6.2 中部地区转型升级趋势区域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范畴探讨 |
一、能力与组织能力 |
二、地方政府 |
三、政府能力 |
四、政府财政能力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财政分权理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
三、政府间税收划分理论 |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公债理论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构建 |
二、各影响因素对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形成的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构建 |
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指标选取范围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测算方法 |
一、基础指标的无纲量化方法 |
二、熵值法 |
三、线性加权组合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
一、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测算 |
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
三、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
四、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
一、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测算 |
二、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
三、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
四、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
一、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
二、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
三、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
四、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
第四节 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
一、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测算 |
二、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时序演变规律分析 |
三、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
四、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时空演变进程可视化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区域差异测算及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区域说明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与区域说明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
一、财政汲取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
二、财政汲取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
一、财政供给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
二、财政供给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
一、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
二、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区域差异测算与结果分析 |
一、财政综合能力区域差异测算 |
二、财政综合能力区域差异测算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收敛性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收敛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一、σ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二、β收敛检验及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第一节 内涵界定、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三重财政能力内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变特征 |
一、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度时空演变特征 |
二、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度时空演变特征 |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三重财政能力耦合协调发展动力识别 |
一、全国层面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二、区域异质性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判别 |
一、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
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
三、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
四、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
五、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空间相关性特征检验与判别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影响因素: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二、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
三、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
四、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
五、地方政府财政综合能力影响因素实证估计与解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促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积极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
一、合理分配各级政府事权 |
二、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
第二节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与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
一、构建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
二、改革和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三节 加快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 |
一、亟待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法律法规建设 |
二、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 |
三、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考核问责制度 |
四、积极探索和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 |
第四节 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
一、构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综合评价机制 |
二、加快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办法 |
三、稳妥推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 |
四、全方位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提升的“驱动力”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数据来源及方法 |
1.2.3 研究设计及框架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公共支出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2 公共支出与家庭教育投入 |
1.3.3 文献评析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政策沿革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义务教育总支出 |
2.1.2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 |
2.1.3 义务教育家庭投入 |
2.2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影响效应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乘数效应理论 |
2.2.3 微观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4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家庭教育投入的内在机理 |
2.3 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沿革 |
2.3.1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政策(1986-1993) |
2.3.2 分税制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政策(1994-1999) |
2.3.3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制度(2000年至今) |
第三章 义务教育支出及结构现状 |
3.1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及结构现状 |
3.1.1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增长趋势 |
3.1.2 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城乡差异 |
3.1.3 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 |
3.2 义务教育家庭投入及结构现状 |
3.2.1 义务教育家庭投入水平与规模 |
3.2.2 义务教育家庭投入的区域差异 |
3.2.3 义务教育家庭投入校内外差异 |
3.2.4 义务教育家庭投入负担率差异 |
第四章 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取和模型构建 |
4.2 实证分析 |
4.2.1 全样本模型分析 |
4.2.2 城乡异质性分析 |
4.2.3 区域异质性分析 |
4.2.4 校内外投入异质性分析 |
4.3 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实证结论及当前政策设计存在的问题 |
5.1 实证结论 |
5.2 当前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5.2.1 保障性教育财政体制调节能力有限 |
5.2.2 义务教育投入区域不均衡 |
5.2.3 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缺乏引导性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以“充足投入”为标准实现义务教育充足发展 |
6.2 完善各层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
6.3 提高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对家庭投入的引导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意义 1.3 |
研究框架 1.4 |
研究方法 1.5 |
技术路线 第2章 |
相关研究综述 2.1 |
旅游空间及其结构研究 2.2 |
旅游空间网络及其结构研究 2.3 |
研究述评 2.4 |
本章小结 第3章 |
旅游空间网络的内涵 3.1 |
旅游空间的内涵 3.2 |
旅游空间网络的内涵 3.3 |
本章小结 第4章 |
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步骤及指标体系 4.1 |
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步骤 4.2 |
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指标体系 4.3 |
本章小结 第5章 |
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的建构 5.1 |
数据来源 5.2 |
原始模型选取 5.3 |
解释变量指标的确定 5.4 |
常系数与参数的估计 5.5 |
本章小结 第6章 |
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特征 6.1 |
加权有向的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6.2 |
无权有向的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 6.3 |
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的特征表达 6.4 |
本章小结 第7章 |
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化 7.1 |
空间优势水平的演化 7.2 |
空间联系水平的演化 7.3 |
网络发育水平的演化 7.4 |
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的演化规律表达 7.5 |
本章小结 第8章 |
结论、讨论及展望 8.1 |
结论 8.2 |
讨论 8.3 |
创新点 8.4 |
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A |
全国31 |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A景区名称及数量 附录 |
B |
全国31 |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 |
年的统计年鉴数据 附录 |
C |
全国31 |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 |
年的A级景区接待量 附录 |
D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
(7)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城镇化相关理论 |
2.1.1 城镇化理论的发展 |
2.1.2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2.1.3 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
2.2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文献综述 |
2.2.1 城镇化相关文献 |
2.2.2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含义及测度方法研究进展 |
2.2.3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关系的相关文献 |
2.2.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2.3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机理分析 |
2.3.1 理论基础 |
2.3.2 城镇化提升经济效率的机理解释 |
2.3.3 模型构建 |
2.4 空间溢出效应释义 |
2.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
2.4.2 本文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3.1.2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
3.2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1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
3.2.2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3.2.3 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
3.2.4 “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日益牢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效率测度 |
4.1 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测度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评价方法及步骤 |
4.1.3 城镇化水平测度与分析 |
4.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经济效率测算 |
4.2.1 研究方法 |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2.3 中部地区地级城市经济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1.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及溢出效应释义 |
5.2 变量、数据与模型设定 |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5.2.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5.3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3.1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
5.3.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5.3.3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4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动态空间效应检验及收敛性分析 |
5.4.1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动态空间效应分析 |
5.4.2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条件收敛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主要对策建议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2.2 理论依据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非均衡理论 |
2.2.3 协调发展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总量评价 |
2.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结构评价 |
2.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效率评价 |
2.3.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整体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现状 |
3.1.1 政策性金融 |
3.1.2 商业性金融 |
3.1.3 合作性金融 |
3.1.4 新型农村金融 |
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发展的新趋势 |
3.2.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多元化竞争格局逐渐深化 |
3.2.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 |
3.2.3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
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存在问题 |
3.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不足 |
3.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结构仍待完善 |
3.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效率有待提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总量评价 |
4.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总量状况 |
4.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空白仍待消除 |
4.1.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短缺 |
4.2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测算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3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测算及分析 |
4.2.4 农村正规金融融量缺口变动的原因分析 |
4.2.5 本节小结 |
4.3 农村信贷配给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农村信贷配给测算方法 |
4.3.2 农村信贷配给度测算及分析 |
4.3.3 农村信贷配给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结构评价 |
5.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组织结构评价 |
5.1.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特征 |
5.1.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特征 |
5.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市场结构评价 |
5.2.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村贷款市场结构 |
5.2.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业贷款市场结构 |
5.2.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农户贷款市场结构 |
5.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结构评价 |
5.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品种结构 |
5.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产品期限结构 |
5.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投入结构评价 |
5.4.1 农村贷款行业分布 |
5.4.2 农村贷款结构偏离度 |
5.4.3 农村贷款结构相似度 |
5.4.4 农村贷款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似度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效率评价 |
6.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体效率测算 |
6.1.1 资金配置效率衡量方法 |
6.1.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资金配置效率测算 |
6.1.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资金配置效率评价 |
6.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机构效率评价 |
6.2.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本资产利润率 |
6.2.2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 |
6.2.3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储蓄投资转化率 |
6.2.4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整体评价 |
7.1 模型构建 |
7.2 变量选取 |
7.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协调发展系数测度 |
7.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结构协调性 |
7.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效率协调性 |
7.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结构-效率协调性 |
7.3.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总量-结构-效率协调性 |
7.4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体系协调发展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7.4.1 变量选取 |
7.4.2 模型结果 |
7.4.3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方案设计 |
8.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方案 |
8.1.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目标 |
8.1.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方向 |
8.1.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原则 |
8.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步骤设计 |
8.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配套措施 |
8.3.1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总量增加配套措施 |
8.3.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结构优化配套措施 |
8.3.3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效率提升配套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促进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均衡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
9.1 制定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
9.2 建立政府支持农村正规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 |
9.3 培育农村经济主体金融有效需求 |
9.4 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功能 |
9.5 提高金融机构客户征信信息共享水平 |
9.6 扩大农村保险﹑担保的覆盖范围和支持力度 |
9.7 培养农村客户金融素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方法与创新 |
1.5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2.1 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2.1.1 1949-1978计划经济时期 |
2.1.2 1978-1991改革开放初期 |
2.1.3 1991-至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
2.2 当前我国重点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2.2.2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
2.2.3 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及发展方向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模型解释和实证检验 |
3.1 经济增长模型介绍 |
3.2 区域经济增长特征的统计描述 |
3.3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检验结果与评价 |
3.3.1 σ-收敛检验 |
3.3.2 β-收敛检验 |
3.3.3 考虑到空间影响的β-收敛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溢出的内涵、途径和度量 |
4.1 知识溢出的内涵与特征 |
4.2 知识溢出的途径和特征 |
4.3 知识溢出的相关理论 |
4.3.1 单边知识溢出的度量 |
4.3.2 双边知识溢出的度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区域知识溢出的存在性、空间自相关性及其特征分析 |
5.1 我国各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存在性检验 |
5.2 知识溢出数据的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面板数据分析 |
5.3 对知识生产的影响 |
5.3.1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2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5.4 知识溢出的收敛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检验 |
6.1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检验 |
6.2 知识溢出的变化过程 |
6.3 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作用关系检验 |
7.1 经济收敛的方差分解 |
7.2 因素分解分析 |
7.3 时间序列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 |
2.2 农业投入的变化 |
2.3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 |
3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3.1 全要素生产率测量方法比较 |
3.2 DEA----数据包络分析 |
3.3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4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 |
4.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 |
4.2 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差异分析 |
4.3 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
5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原因分析 |
6 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中部塌陷”逼近湖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万寿宫遗址赣江下游流域清朝时期的水环境记录[D]. 刘璇.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对硝酸银和纳米银对细菌的抑菌机理[D]. 韦蕾. 广西大学, 2019(01)
- [3]我国中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研究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D]. 郑婷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4]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D]. 辛冲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数据[D]. 蒋劭杰.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6]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D]. 周慧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7]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周慧.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8]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非均衡性评价研究[D]. 房启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9]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D]. 宋伟. 吉林大学, 2016(03)
- [10]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D]. 张波.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