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P在WLAN中的性能提高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宏伟[1](2021)在《卫星链路传输层拥塞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业务类型和服务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地面网络通信带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卫星网络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通信扩展性高、通信频段宽,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使得卫星通信技术逐渐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卫星网络具有数据往返间隔长,高误码率以及双向链路不对称等特点使地面网络传输控制协议不能很好地适应卫星通信网络。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专家和科研学者对传输控制协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让传输控制协议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能够克服卫星网络的中的不利因素。首先通过分析传输控制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卫星链路的特性,结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总结出当传输控制协议受到卫星链路的影响时,会导致原始的拥塞控制算法因无法准确判断拥塞,使得拥塞窗口具有较大的波动性,降低了链路带宽利用率。针对以上问题,在原始TCP Vegas算法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提出一种能够主动适应链路变化的Vegas_S拥塞控制算法。Vegas_S算法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对TCP的工作机制进行调整。首先,添加新的RTT计算机制,代替原来的RTT计算方法,解决了原始Vegas算法因链路不对称,而导致的RTT计算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改进后的RTT计算机制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链路中的有效时延,从而使得对网络中的拥塞判断更准确。其次,Vegas_S算法也对卫星往返时延过长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主要内容是在慢启动阶段增加了新的拥塞窗口增长策略以及参数变量,解决了短连接时的带宽利用率低,同时也避免了慢启动后期因窗口增幅过大而引起的突发性拥塞。最后,在拥塞避免阶段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带宽判别机制,更准确地预测网络状态,合理调整传输速率,增加算法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选用OPNET软件作为仿真工具,参照实际中的卫星网络环境,搭建了一个仿真模型。通过在不同的网络参数下对Vegas算法和新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算法更适合卫星网络通信环境,新算法能够提高传输稳定性并保持较高的吞吐量。
涂印[2](2020)在《面向低轨卫星网络的TCP拥塞控制机制》文中指出在低轨卫星网络逐渐融入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趋势下,面向现有数据业务、以及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浸入式游戏等未来新型数据业务提供可靠稳定、高吞吐量、低延迟的服务能力成为关键。但是低轨卫星网络中的链路非稳定性以及频繁拓扑切换导致的链路高动态性,使得现有拥塞控制机制难以提供稳定的高吞吐性能、高自适应的传输性能。本文分别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的链路非稳定性、链路高动态性的两个缺点提出如下两种拥塞控制算法:1.链路的非稳定性来自于拓扑切换导致的路由故障以及雨衰、阴影、多径等链路高损耗。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名为TCP Vision的拥塞控制算法,其包括如下两点关键的贡献:第一,提出基于离群点检测的丢包区分算法,该算法观察到网络拥塞丢包场景与正常通信场景之间的报文统计特征差异显着,而网络非拥塞丢包场景与正常通信场景之间统计特征近似。在此特征基础上,TCP Vision将拥塞丢包视为离群点,通过区分离群点完成丢包区分。通过仿真验证,该算法区分的精度比基于监督学习(SVM)的丢包区分算法低2.69%,但其优势是不需要预先训练任何模型,能适应用户移动性、网络高动态的场景。当真实网络场景和构建SVM模型的样本数据特征偏移显着时,TCP Vision比SVM模型具备27.77%的区分精度提升。第二,其考虑到LDA(Loss Differentiation Algorithm,丢包区分算法)误分类缺点,提出了基于预测思想的轻量级和重量级拥塞控制策略,其能削弱LDA误分类导致网络拥塞恶化、协议吞吐性能降低的缺点。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在丢包率[e-6,e-2]和长延迟[100ms-500ms]条件下,TCP Vision相比较于TCP CUBIC具备4.64%的吞吐性能提升。2.TCP会话中链路的高动态性来自于报文路由路径的频繁切换,而不同路由路径间链路误码率、可用带宽、延迟等参数差异显着,最终导致TCP传输速率难以匹配不停切换的链路状态。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名为Anti-paradigm 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其主要包括如下两点贡献:第一,提出了基于小波预测的链路带宽估计算法,其能提高对非线性、非稳定的带宽数据的估计精度。通过仿真验证,在处理3000个样本点规模时,基于小波预测的带宽估计算法比基于ARIMA模型的带宽估计算法在R-Square指标上有14%的提升、模型收敛时间有22%的下降。第二,Anti-paradigm TCP提出“预测带宽-预测速率-速率拟合”的三联动计算组合,该组合不以预设的模式、规则为基础,通过探测网络状态实时拟合数据传输速率。通过仿真验证,Anti-paradigm TCP同时拥有接近TCP Vegas的延迟性能和较为接近TCP CUBIC的吞吐性能。Anti-paradigm TCP具备提高传输速率和网络带宽之间匹配度的能力。
吴旭[3](2020)在《高速移动场景中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移动网络以及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铁上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TCP是当前大多数服务应用所使用的可靠传输协议,近几年陆续有研究人员对TCP协议在高铁上的传输性能进行了大规模的测量实验,发现相比于静止或低速移动状态,TCP协议的传输性能严重下降。然而,现有高速移动网络中TCP测量研究多采用默认拥塞控制算法,没有考虑采用其他新型拥塞算法时高速移动网络TCP传输性能的变化。所以,本研究从TCP协议采用不同拥塞控制算法的角度对高速移动网络的传输性能进行测量和分析,进而设计优化的拥塞控制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点包括两部分:1、选择京津城际高铁,对高速移动网络分别使用CUBIC、BBR和NewReno三种典型TCP拥塞控制算法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测量,发现切换是导致高速移动网络性能波动的主要原因。传输性能测量结果表明CUBIC算法的吞吐量最高,BBR略低于CUBIC,NewReno最低;而CUBIC的往返时延是BBR与NewReno的两倍多。基于实际测量数据以及理论分析,构建出高速移动过程网络性能变化模型。2、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速移动网络的拥塞控制算法HSRCC。该算法基于链路探测对链路带宽和传输时延进行估计以设置拥塞窗口,动态调整发送速率以探测更多可用带宽,实时判断切换事件以快速恢复拥塞窗口。仿真和真实网络实验结果表明,HSRCC算法相比于上述典型算法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链路资源,达到更高的吞吐量。在真实高铁环境中,HSRCC算法的吞吐量相比于CUBIC提高了 13.9%,相比于BBR提高了20.6%,且平均往返时延仍可以保持在200ms以下。此外,HSRCC算法在其他常用网络场景中仍然适用。
李立[4](2018)在《高速移动场景下蜂窝网的网络协议测量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人民群众对提升高速移动场景中网络体验的需求日益强烈。然而,常用的网络协议,比如TCP和UDP,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性能和行为还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研究。迫切需要通过测量来评估这些协议的性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此,在峰值速度为310km/h的中国高铁列车场景下,在3G/4G移动蜂窝网络中对TCP本身,和基于UDP的音/视频通话应用——Skype进行了长周期、长距离的大规模测量研究,在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多运营商多路径传输来提升网络协议性能的解决方案。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适应高速移动场景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开发了能自动采集地形、车速、网络类型、切换和断网等诸多因素信息的测量工具,设计了能定量分析各因素独立影响的分析方法。针对Skype协议不公开,无法分析关键操作的难题,提出了通过引入参考流探测网络条件来评价协议效率的测量和分析方法。2)对高速移动场景下的TCP协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测量研究。测量历时3年,采集了500GB数据。发现高速移动下,RTT和丢包率急剧上升,吞吐量显着下降。TCP在重传、拥塞控制、连接建立和关闭等关键操作呈现严重的异常行为。发现大流比小流性能下降更为严重。3)对高速移动场景下的Skype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测量研究。测量历时8个月,采集50GB数据。发现在高速移动场景下各种客观性能指标(包括RTT、发送速率和呼叫建立时间等),和主观指标(QoE)都显着降低,Skype算法在应用层路由、速率控制、状态更新、自动挂断等关键操作中都呈现出异常行为。4)提出在高速移动场景下通过多运营商多路径传输来提升性能的建议。对多路径传输协议—MPTCP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测量,历时22个月,收集超过2.7TB的数据。发现MPTCP虽然能提升鲁棒性,但效率不高。为提高效率,设计了面向高速移动场景的MPTCP HSR协议,实验结果表明MPTCP HSR性能比MPTCP LIA有显着提升。
葛长威[5](2018)在《WLAN系统中队列管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通过WLAN连接到互联网,因此对AP节点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但是有两个问题会严重影响现有AP的性能:一是数据包过度排队(bufferbloat)导致过高的网络时延,二是多速率站点(STA)导致的802.11性能异常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现有WLAN网络协议栈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个新的AP节点的队列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无线堆栈的bufferbloat问题,并消除802.11性能异常现象。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针对无线环境下AP节点的bufferbloat问题,借鉴控制时延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设计思想,设计一种适用于无线堆栈控制网络时延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并且针对TCP数据流进行优化。当检测到无线堆栈发生拥塞时,通过显示拥塞通告(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ECN)的方法进行拥塞信息的反馈,避免主动丢包方法对TCP拥塞控制算法的影响。(2)针对WLAN系统中多速率站点存在的802.11性能异常问题,通过网卡寄存器获取精确的无线信道传输参数,设计一种基于空中传输时间公平性的队列调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消除802.11性能异常现象,而且针对每个STA相同QoS优先级的不同流量标识符(Traffic Identifiers,TID)队列采用基于差额的轮询调度方法,保证每个STA同一QoS优先级中不同TID队列数据包出队列速率的公平性。通过将该队列管理方法部署到现有的商业AP中进行测试分析:本文提出的队列管理方法在保证网络时延和消除802.11性能异常的前提下,能够提升至少15%的TCP吞吐量。本文的解决方案全部在AP节点完成,不需要对终端进行任何修改,因此可以很好地进行推广和部署。
张建[6](2014)在《无线局域网中的TCP性能增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无线网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基于IEEE 802.11协议族的基础结构型无线局域网。由于具有易于部署、成本低和支持移动性等特点,该类无线局域网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此外,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都支持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进一步推动了无线局域网的发展。统计数据表明,基础结构型无线局域网中传输的主要业务是基于TCP协议的。然而,传统的基础结构型无线局域网并不能很好的为TCP业务提供服务。无线局域网中无线信道的特性和用户的移动性对TCP拥塞控制机制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得无线局域网传输TCP业务时吞吐量较低。除此之外,无线局域网使用的DCF机制限制了AP接入无线信道的能力,导致无线局域网中的上、下行TCP数据流的吞吐量具有较大差距。基础结构型无线局域网中的这种上、下行TCP数据流不公平的现象,在机场和大型会议等场所,表现得尤为明显,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提升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我们有必要对无线局域网及TCP拥塞控制机制之间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本文中,我们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评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了无线局域网中的TCP性能增强技术。本文中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概述了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结构、标准化进程及其使用的接入协议的主要内容。同时,分析了T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无线局域网时遇到的一些问题。2.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无线局域网中主要的TCP性能增强技术,同时对其中典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3.结合无线局域网及T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控代理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修改无线局域网的底层协议,易于实施。自适应流控代理实施于AP的IP层,可以提供TCP代理的功能,以减小无线局域网中无线信道及用户移动性对TCP业务的负面影响。此外,该方法能够监控经过AP的流量信息,并根据统计的流量信息,周期性地计算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能力和其中每个TCP数据流对应的往返传输时延。该方法利用计算出的结果,进一步求出每个TCP数据流应使用的滑动窗口值,并利用计算出的值,修改对应TCP ACK报文的窗口域,以控制每个TCP数据流的吞吐量。通过这种方式,自适应流控代理可以在充分利用无线局域网传输能力的同时,尽量减小无线局网中上、下行TCP数据流吞吐量的差距,以提升用户的体验。4.利用NS-3对通信场景进行仿真,验证了自适应流控代理的有效性。利用仿真场景,我们做了三组仿真实验。我们在第一组仿真实验中不对无线局域网中的AP进行任何修改;在第二组仿真实验中修改AP的MAC层,以实现自适应优先级控制功能;在第三组仿真实验中修改AP的IP层,以实现自适应流控代理功能。在每一组实验对应的子实验中,我们改变了WLAN中站点的数量以及WLAN传输的业务类型,以研究每个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性能的变化趋势。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统计结果,我们利用不同的随机数种子,对每一组子实验进行多次重复的试验。我们利用WLAN的总吞吐量、下行TCP数据流的平均吞吐量和不同TCP数据流之间的公平性来衡量WLAN的性能。通过仿真结果,容易看出自适应流控代理可以有效地提升WLAN的性能。
陆洋[7](2014)在《WLAN中TCP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无线通信领域中,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的业务需求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其中,基于TCP协议的通信业务占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发现传统的TCP协议并不能够适应复杂的无线网络环境,因此,提高在无线局域网中使用的TCP协议的性能迫在眉睫。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连接思想的TCP代理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网络的特点以及传统的TCP协议的工作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作在无线网络中的传统的TCP协议性能低劣的原因。接着,介绍了现今对无线网络中使用的TCP协议的相关改进方案和一些具体实施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透明TCP代理方案。然后,在对实验中所使用的无线网络设备驱动的分析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具体实验场景中无线接入点上的数据转发流程以及Linux内核中的Netfilter框架。基于该框架,本文提出利用netlink机制实现用户空间与内核之间的通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工作在用户空间的TCP代理方案。最后,利用NIST Net软件引入一定的时延和误码,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并使用Iperf工具测试了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无线接入点上的TCP代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整体网络性能,提高了TCP协议的工作效率。同时,当无线网络状况较好的时候,TCP代理的作用并不明显,在无线网络状况较差时,TCP代理的效果较为显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无线网络状况较好的情况下,误码率较低,TCP协议工作良好,不会使得处于有线端的服务器频繁进入慢启动过程。因此,本文提出的TCP代理方案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较为恶劣的场景。
石凯[8](2010)在《无线网络中接收端为中心的拥塞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无线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然而,由于受到无线信道高误码率等原因的影响,TCP在无线网络中的性能严重下降。因此,如何设计适应无线网络的拥塞控制协议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接收端为中心的改进方法。本文建立了接收端为中心的拥塞控制协议与无线原因丢包的联合模型。该模型分析了无线丢包的特征,及其对传输层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传输层对于无线丢包应采取的控制方式。在协议设计上,本文首先研究了端到端的改进机制。提出了接收端为中心的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机制。在此机制中,接收端根据测量的可用带宽和线性增加乘法减少(AIMD)算法设定发送速率,发送端根据接收端设定的速率发送数据包。理论分析结果证明该机制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降低无线原因丢包影响,提高无线网络的吞吐率和公平性。为了克服网络延迟抖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拥塞控制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拥塞控制机制。该机制综合考虑了网络资源利用率、可用带宽变化趋势和丢包情况等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能够准确预测和避免拥塞。其次,本文研究了基于跨层的解决方案。提出了MAC层拥塞控制机制。MAC层根据无线丢包信息调整其发送速率,并将该信息传递给传输层,使传输层拥塞控制不受无线丢包的影响,只处理网络排队拥塞。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率,并改进公平性。另外,针对TCP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公平性问题,本文提出在AP处延迟接收端请求的方案。AP根据传输层的拥塞控制信息动态地延迟传输层的请求。本文对TCP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改进机制可以提高网络的公平性和吞吐率。最后,为了与现有TCP协议兼容并降低实现复杂性,本文研究了接收端辅助拥塞控制机制。该机制仍以发送端为中心,但是对接收端的功能进行了扩展,使其既执行流量控制又执行拥塞控制。接收端根据估算的可用带宽设置建议窗口。发送端仍按原有拥塞控制机制利用AIMD和接收端建议窗口调整其发送速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带宽和缓冲区,降低无线原因丢包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并与现有的TCP协议友好。
于骊[9](2009)在《基于跨层方法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信息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集语音、视频等实时业务和Web浏览、文件传输等数据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多业务网络和无线网络,已成为网络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网络具有高速度、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信息交换能力和文件传输能力。因此,拥塞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也成为多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网络的拥塞情况,应用跨层的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拥塞控制方式。首先,本文设计了基于H∞优化控制理论的鲁棒AQM控制器,在保证控制器鲁棒性的同时,简化了参数整定方法。综合考虑系统的闭环性能和鲁棒性,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控制器的统一表达式;并对控制器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分析。本文以PID类控制器为例设计了鲁棒控制器R-PID,说明了参数整定方法。应用跨层的方法,并结合经验和仿真结果,实现了参数在线自适应调整。仿真结果证明R-PID在保持瞬时队列,降低排队延迟,提高链路利用率方面明显地优于传统AQM控制器;并通过参数自适应调整,使控制器能根据网络状况的动态变化在控制性能和鲁棒性之间做一均衡。其次,本文设计了适用于WLAN接入网络的拥塞控制和资源分配方法FairRA。基于最大最小公平性准则,提出一套适用于WLAN基站的公平调度规则集,并在此规则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队列长度的调度器。采用跨层方法,应用MAC层信息计算WLAN的链路利用率,设计了基于WLAN可利用容量的拥塞控制方法。FairRA将调度算法和拥塞控制方法相结合,充分考虑WLAN的容量和节点的能力,在端节点和基站上均衡功能。仿真结果证明了在WLAN中,FairRA能更好地控制拥塞,平滑发送速率,从而达到无线资源的公平分配。最后,文章改进了DCCP/CCID-3协议,使其适合在无线Ad hoc网络中运行。改进后的CCID-3应用理论模型计算多跳Ad hoc网络中不进行重传的MAC延迟来修正传输层RTT估算方法;同时改进了分组丢失率计算和权重计算方法,并在发送节点处以ACK的序列号变化来探测丢失事件。仿真结果证明了改进后的CCID-3在网络吞吐率上有较大提高。
丁良辉[10](2008)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TCP协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布式无线Ad Hoc网络由于无需基础设施支撑,易于部署,适用于战争、抢险等不具备通信基础设施的恶劣环境。并且无它能够延伸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构建无所不在的网络连接,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相继出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esh网络、车载Ad Hoc网络(VANET)、无线体域网(WBAN)都是AdHoc网络的实际应用。TCP与IP协议是构成现代因特网的基石。TCP协议主要实现端到端的拥塞避免、拥塞控制和可靠连接,适用于存在多业务、多节点的复杂网络。Ad Hoc网络同样属于多业务、多节点的复杂网络,所以TCP仍然是实现速率控制和可靠传输的主要选择。但是将传统的TCP协议直接移植到Ad Hoc网络存在很多问题,吞吐量、公平性等性能都比较差。因此,本文主要针对TCP在无线Ad Hoc网络的应用,集中于分析建模无线Ad Hoc网络中TCP的吞吐量性能,并提出了三种改进算法用于提高TCP在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吞吐量。本文主要创新点有:一、联合分析TCP和IEEE802.11的工作机制,建立无线Ad Hoc网络中TCP的分析模型。我们将TCP窗口变化建模为连通的Markov链,其状态转换概率由不同窗口上的丢包概率决定。通过分析IEEE802.11MAC协议的工作机制,推导某一发送窗口上每跳的稳态丢包概率和往返时间,确定所有拥塞窗口上的端到端平均吞吐量。总吞吐量表示为不同拥塞窗口上吞吐量的期望。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TCP在链式拓扑上随跳数变化时的吞吐量。二、提出自适应分数窗口增长机制。无线Ad Hoc网络中固定分数窗口增加步长(FeW)[1]存在不足:当拥塞窗口小于带宽时延乘积时,固定步长会浪费带宽;而当拥塞窗口大于带宽时延乘积时,固定步长容易导致超时事件。针对此问题,我们提出了自适应分数窗口步长增加机制(AFW)。AFW针对不同窗口长度使用不同步长。当窗口小于带宽时延乘积时,AFW的窗口增加步长大于FeW;而当窗口大于带宽时延乘积时,AFW的窗口增加步长小于FeW。AFW实现了大步长导致大量丢包和小步长导致带宽浪费之间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AFW获得比FeW高5%的吞吐量增益。三、提出了适用于无线Ad Hoc网络的Vegas改进协议Vegas-W。由于多数研究只考虑TCP-Newreno,而同样广泛使用的TCP-Vegas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并且有研究表明,Ad Hoc网络中TCP-Vegas的性能优于TCP-Newreno。由于两种TCP协议的工作方式不尽相同,在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应用需要考虑其不同特性。因此,我们在一个统一的网络框架下,使用TCP源窗口模型,分析了TCP-Vegas的发送窗口变化机制对于TCP吞吐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TCP-Vegas的改进协议Vegas-W,以提高其在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吞吐量。Vegas-W的改进主要包括分数窗口延拓、超慢启动、慢拥塞控制和慢启动门限更新四个部分。仿真结果表明,Vegas-W在各种场景下的吞吐量都优于TCP-Vegas和针对TCP-Newreno的分数窗口步长改进协议FeW。四、提出了MAC层实现TCP层确认的IACK算法。关于TCP的研究多集中于控制TCP的发送过程来提高TCP在多跳Ad Hoc网络中的性能,而不太关注传输层的ACK包对TCP性能的影响。然而,在基于IEEE802.11的网络中,ACK包的发送时间严重影响了TCP性能。在DATA包长度为1024字节,数据发送速率为2Mbps的典型场景下,发送一个ACK包的时间长度为发送一个数据包时间长度的33.8%。虽然ACK包内可能含有时间戳信息,但ACK包里所携带的主要信息仅仅是目的节点最新收到的ACK包的序列号,而为了成功发送所消耗的额外负载大量占用了网络带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MAC层实现TCP层确认的IACK算法,把传输层的ACK信息包含在MAC层的CTS包内,从而降低ACK传输对带宽资源的占用。为此,MAC层、传输层和路由层都必须做必要的改进。我们在ns-2中应用了IACK算法,并评估了其性能。使用手动路由协议NOAH[2],IACK的吞吐量(throughput)和有效速率(goodput)比TCP-AP分别高8.0%、8.3%以上,比TCP-Newreno分别高6.8%、7.6%以上。使用动态源路由协议DSR[3],IACK的吞吐量和有效速率优于TCP-AP高于10.6%、8.8%,优于TCP-Newreno分别高达8.8%、11.7%。当无线信道存在误码时,IACK的性能增益与无误码时接近。
二、TCP在WLAN中的性能提高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CP在WLAN中的性能提高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卫星链路传输层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卫星链路中的传输控制协议 |
2.1 传输控制协议组成 |
2.2 拥塞控制算法 |
2.2.1 慢启动算法 |
2.2.2 拥塞避免算法 |
2.2.3 快速重传 |
2.2.4 快速恢复 |
2.3 卫星链路的特点 |
2.3.1 卫星链路往返时延长 |
2.3.2 卫星链路误码率高 |
2.3.3 卫星链路带宽不对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卫星链路中的拥塞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 |
3.1 常见的拥塞算法分析 |
3.2 TCP Vegas拥塞控制研究 |
3.3 Vegas_S拥塞控制算法设计 |
3.3.1 改进的时延计算机制 |
3.3.2 改进的慢启动算法 |
3.3.3 改进的拥塞避免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Vegas_S拥塞控制算法仿真与分析 |
4.1 OPNET仿真软件介绍 |
4.1.1 仿真特性分析 |
4.1.2 仿真核心机理 |
4.2 Vegas_S仿真模型设计 |
4.2.1 节点模型设计 |
4.2.2 协议模型设计 |
4.3 Vegas_S仿真流程与结果分析 |
4.3.1 仿真环境搭建与参数设置 |
4.3.2 仿真实现步骤 |
4.3.3 仿真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面向低轨卫星网络的TCP拥塞控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低轨卫星互联网具备显着通信优势,获得国内外广泛重视 |
1.1.2 拥塞控制机制难以在非稳定连接下保证高吞吐性能 |
1.1.3 拥塞控制机制在高动态网络中无法保证高自适应的传输性能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跨层的丢包区分算法 |
1.2.2 基于端到端的丢包区分算法 |
1.2.3 面向规则的拥塞控制算法 |
1.2.4 去规则的拥塞控制算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TCP拥塞控制机制相关理论技术 |
2.1 引言 |
2.2 TCP拥塞控制机制基本理论 |
2.2.1 OSI模型和TCP/IP模型 |
2.2.2 TCP报文结构和连接管理 |
2.2.3 TCP确认机制 |
2.2.4 TCP滑动窗口协议 |
2.2.5 TCP拥塞控制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非稳定连接的拥塞控制算法(TCP Vision) |
3.1 引言 |
3.2 TCP Vision概述 |
3.3 基于预测的拥塞窗口增长因子函数 |
3.4 基于离群点检测的丢包区分算法 |
3.5 算法流程 |
3.6 仿真实验及分析 |
3.6.1 基于离群点的LDA算法验证 |
3.6.2 吞吐性能验证 |
3.6.3 公平性验证 |
3.6.4 友好性验证 |
3.6.5 TOP Vision性能增益汇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高动态网络的拥塞控制算法(Anti-Paradigm TCP) |
4.1 引言 |
4.2 Anti-Paradigm TCP概述 |
4.3 基于小波预测的链路带宽估计算法 |
4.4 基于链路带宽的拥塞窗口生成函数 |
4.5 基于贝塞尔的动态曲线规划 |
4.6 仿真实验及其分析 |
4.6.1 Anti-paradigm TCP的带宽预测算法性能 |
4.6.2 Anti-paradigm TCP的拥塞窗口增长 |
4.6.3 Anti-paradigm TCP的吞吐性能和延迟性能 |
4.6.4 动态曲线规划算法对Anti-paradigm TCP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高速移动场景中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高速移动网络性能测量与建模 |
1.2.2 高速移动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设计及性能评价 |
1.3 研究现状 |
1.4 各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高速移动网络特点和典型拥塞控制算法 |
2.1 引言 |
2.2 高速移动网络特点 |
2.2.1 多普勒效应明显 |
2.2.2 基站切换频繁 |
2.3 典型拥塞控制算法 |
2.3.1 NewReno拥塞控制算法 |
2.3.2 CUBIC拥塞控制算法 |
2.3.3 BBR拥塞控制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移动网络性能测量与建模 |
3.1 引言 |
3.2 测量方案设计 |
3.2.1 测量平台搭建 |
3.2.2 测量工具介绍 |
3.2.3 测量内容及评价指标 |
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
3.3.1 网络性能测量结果分析 |
3.3.2 传输性能测量结果分析 |
3.4 高速移动网络性能模型 |
3.4.1 传输速率变化模型 |
3.4.2 时延变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移动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设计与评价 |
4.1 引言 |
4.2 现有拥塞算法在高速移动网络中问题分析 |
4.2.1 基于丢包类型算法的问题分析 |
4.2.2 基于链路探测算法的问题分析 |
4.2.3 问题分析总结 |
4.3 HSRCC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4.3.1 算法设计 |
4.3.2 算法实现 |
4.4 HSRCC算法的性能评价 |
4.4.1 实验环境 |
4.4.2 仿真网络性能评价 |
4.4.3 真实网络性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高速移动场景下蜂窝网的网络协议测量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高速运动场景下的网络条件 |
1.3 主要问题和技术挑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主要贡献 |
1.5.1 TCP测量的主要贡献 |
1.5.2 Skype测量的主要贡献 |
1.5.3 MPTCP测量与优化的主要贡献 |
1.6 各章内容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运动场景下TCP测量研究 |
2.2 运动场景下基于UDP的语音通话测量研究 |
2.3 无线网络中协议改进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CP性能与行为测量研究 |
3.1 本章引言 |
3.2 测量方法与数据集 |
3.2.1 测量方法 |
3.2.2 数据集 |
3.3 分析方法 |
3.3.1 数据过滤 |
3.3.2 定量分析 |
3.4 TCP性能分析 |
3.5 TCP行为分析 |
3.5.1 重传 |
3.5.2 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 |
3.5.3 连接的建立和关闭 |
3.6 流大小的影响 |
3.7 改进建议 |
3.7.1 传输层协议改进建议 |
3.7.2 应用层协议改进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UDP的应用――Skype音/视频通话测量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测量部署与数据集 |
4.2.1 测量部署 |
4.2.2 数据集 |
4.3 分析方法 |
4.3.1 定量分析各因素影响 |
4.3.2 Skype协议效率分析 |
4.4 Skype性能分析 |
4.4.1 RTT |
4.4.2 发送速率 |
4.4.3 通话建立与中断 |
4.4.4 用户体验 |
4.5 原因剖析 |
4.5.1 高度动态的应用层路由 |
4.5.2 低效的速率控制 |
4.5.3 迟滞的状态更新 |
4.5.4 武断的自动挂断 |
4.6 改进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方案――多运营商多路径传输 |
5.1 本章引言 |
5.1.1 使用多运营商多路径传输的动机 |
5.1.2 MPTCP测量研究的贡献 |
5.1.3 基于MPTCP优化研究的贡献 |
5.2 MPTCP测量研究 |
5.2.1 测量方法 |
5.2.2 数据集 |
5.2.3 分析方法 |
5.2.4 MPTCP性能分析 |
5.2.5 MPTCP效率低的原因剖析 |
5.3 优化方案 |
5.3.1 MPTCP HSR设计 |
5.3.2 MPTCP HSR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WLAN系统中队列管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ufferbloat问题研究现状 |
1.2.2 802.11 性能异常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贡献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工作及贡献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应用场景分析 |
2.1.1 WiFi堆栈的bufferbloat问题分析 |
2.1.2 802.11 性能异常问题分析 |
2.2 需求分析 |
2.3 总体设计 |
2.4 技术指标 |
2.4.1 功能指标 |
2.4.2 性能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WLAN系统中队列管理方法研究 |
3.1 WLAN中主动队列管理方法总体思路 |
3.1.1 主动队列管理方法分析 |
3.1.2 基于ECN控制TCP数据流拥塞方法分析 |
3.1.3 基于WiFi堆栈结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设计思路 |
3.2 WLAN中基于时间公平性的队列调度总体思路 |
3.2.1 基于802.11n时间公平性调度建模分析 |
3.2.2 无线信道传输参数获取方法分析 |
3.2.3 WLAN中基于时间公平性队列调度方法设计思路 |
3.3 WLAN中队列管理方法总体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LAN系统中队列管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解决方案 |
4.2 WLAN中主动队列管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入队列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2 调度控制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3 出队列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 WLAN中队列调度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4.3.1 QoS级 STA调度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2 TID队列调度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部署及系统测试 |
5.1 实验平台部署 |
5.1.1 实验平台拓扑 |
5.1.2 实验平台配置 |
5.1.3 实验平台部署 |
5.2 AP队列管理功能测试 |
5.2.1 针对无线堆栈bufferbloat测试方案 |
5.2.2 针对无线堆栈bufferbloat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3 针对802.11 性能异常测试方案 |
5.2.4 针对802.11 性能异常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 AP队列管理性能测试 |
5.3.1 性能测试方案 |
5.3.2 普通场景下性能对比测试 |
5.3.3 针对802.11 性能异常场景下对比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未来工作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无线局域网中的TCP性能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TCP性能增强技术的研究现状 |
2.1 适用于混合网络的TCP吞吐量提升技术 |
2.1.1 区分TCP报文丢失原因的方法 |
2.1.2 分离TCP连接的方法 |
2.2 基础结构型WLAN中的TCP公平性改善技术 |
2.2.1 基于MAC层的解决方法 |
2.2.2 基于TCP层的解决方案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WLAN及TCP的相关技术 |
3.1 WLAN概述 |
3.1.1 WLAN的发展历史 |
3.1.2 WLAN的物理组件及网络类型 |
3.1.3 无线媒介访问模式 |
3.2 TCP概述 |
3.2.1 TCP基本原理 |
3.2.2 TCP的拥塞控制 |
3.2.3 WLAN中的TCP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无线局域网AP的自适应流控代理 |
4.1 自适应流控代理的功能 |
4.2 自适应流控代理的结构 |
4.3 自适应流控代理关键技术及分析 |
4.3.1 RTT的计算方法 |
4.3.2 WLAN传输能力的计算方法 |
4.3.3 AFCP的流控制策略 |
4.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4.4.1 基本的仿真场景 |
4.4.2 WLAN中仅含有TCP业务 |
4.4.3 WLAN中含有TCP和UDP业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WLAN中TCP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当前无线网络的发展 |
1.2 无线局域网(WLAN)发展简介 |
1.3 TCP 协议应用于有线/无线混合网络中的局限性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TCP 协议概述及其改进方案 |
2.1 TCP/IP 网络模型 |
2.1.1 TCP/IP 协议模型 |
2.1.2 TCP 报文首部格式 |
2.2 TCP 工作机制 |
2.2.1 TCP 连接建立 |
2.2.2 TCP 连接的关闭 |
2.2.3 TCP 的流量控制 |
2.2.4 TCP 拥塞控制 |
2.2.5 TCP 超时重传机制 |
2.3 无线网络中 TCP 应用的改进方案研究 |
2.3.1 无线网络中 TCP 应用的研究现状 |
2.3.2 无线网络中 TCP 应用的具体改进方案介绍 |
2.3.3 一种改进型透明 TCP 代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CP 代理的工作环境分析 |
3.1 AR9280 芯片结构分析 |
3.1.1 AR9280 芯片概述 |
3.1.2 AR9280 芯片中的 MAC 模块分析 |
3.2 AR9280 网卡设备驱动分析 |
3.2.1 AR9280 设备驱动的体系结构 |
3.2.2 网卡驱动的初始化与卸载 |
3.2.3 AR9280 网卡驱动与协议栈的连接 |
3.3 无线接入点上数据的传输 |
3.3.1 站点的接入过程 |
3.3.2 数据的接收 |
3.3.3 数据的转发 |
3.4 Netfilter 框架分析 |
3.4.1 Netfilter 的简介 |
3.4.2 钩子(hook)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CP 代理模块的实现以及性能分析 |
4.1 内核与用户空间的进程间通信 |
4.1.1 Linux 系统中的内核与用户态进程间通信方法介绍 |
4.1.2 Netlink 套接字实现 |
4.2 TCP 代理的具体实现方案 |
4.2.1 TCP 代理设计思想 |
4.2.2 TCP 代理模块结构设计 |
4.3 TCP 代理性能分析 |
4.3.1 测试实验中的模拟网络环境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8)无线网络中接收端为中心的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网络中TCP 协议存在的问题 |
1.2 无线网络中TCP 协议研究现状 |
1.2.1 发送端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1.2.2 接收端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1.2.3 移动主机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
1.2.4 中间设备辅助解决方案 |
1.3 TCP 性能分析模型研究现状 |
1.4 选题动机 |
1.5 论文主要贡献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RCP 性能和无线网络丢包特征分析模型 |
2.1 接收端为中心的拥塞控制协议的性能 |
2.1.1 RCP 协议介绍 |
2.1.2 带有延迟请求的RCP 机制 |
2.1.3 RCP 性能分析模型 |
2.1.4 模型验证 |
2.2 无线丢包特征 |
2.2.1 无线信道物理模型 |
2.2.2 无线信道协议模型 |
2.2.3 模型验证 |
2.3 无线丢包对传输层性能的影响及RCP 的最佳反应机制 |
2.3.1 网络模型--M/M/1/B 队列 |
2.3.2 RCP 与无线丢包联合模型 |
2.3.3 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收端为中心的端到端拥塞控制 |
3.1 接收端为中心的带宽估计 |
3.2 接收端为中心的延迟请求机制 |
3.3 接收端为中心的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 |
3.3.1 机制介绍 |
3.3.2 理论分析 |
3.3.3 仿真评价 |
3.4 接收端为中心的模糊拥塞控制 |
3.4.1 网络拥塞程度表征 |
3.4.2 可用带宽变化趋势 |
3.4.3 拥塞控制系统 |
3.4.4 拥塞控制算法分析 |
3.4.5 仿真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收端为中心的基于跨层的拥塞控制 |
4.1 跨层拥塞控制 |
4.2 接收端为中心的MAC 层辅助拥塞控制 |
4.2.1 IEEE 802.11 DCF 机制 |
4.2.2 MAC 层拥塞控制 |
4.2.3 仿真评价 |
4.3 接收端为中心的AP 处延迟传输层请求机制 |
4.3.1 机制介绍 |
4.3.2 理论分析 |
4.3.3 仿真评价 |
4.3.4 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收端辅助拥塞控制 |
5.1 接收端定时器管理 |
5.1.1 包间隔定时器 |
5.1.2 重传定时器 |
5.1.3 往返延迟(RTT)计算 |
5.2 接收端拥塞控制功能 |
5.3 发送端对于接收端信息的反应 |
5.4 仿真评价 |
5.5 实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跨层方法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线网络的拥塞控制 |
1.2.1 源算法 |
1.2.2 链路算法 |
1.2.3 源―链路算法 |
1.3 无线网络的拥塞控制 |
1.3.1 IEEE 802.11 DCF 协议 |
1.3.2 无线网络中的拥塞指示 |
1.3.3 拥塞水平表示 |
1.3.4 拥塞通知 |
1.4 研究动态 |
1.4.1 鲁棒AQM 控制器研究动态 |
1.4.2 WLAN 接入网络拥塞控制和资源分配的研究 |
1.4.3 无线Ad hoc 网络中拥塞控制的研究 |
1.5 选题动机 |
1.5.1 鲁棒AQM 控制器设计 |
1.5.2 基于跨层方法的WLAN 接入网络拥塞控制与资源分配 |
1.5.3 无线Ad hoc 网络中DCCP 协议性能的改进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路线 |
1.6.2 跨层设计方法 |
1.6.3 仿真工具 |
1.6.4 评价标准 |
1.7 论文主要贡献 |
1.8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主动队列管理模式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3 设计原理 |
2.4 基于H_∞理论的鲁棒控制器的设计和分析 |
2.4.1 设计过程 |
2.4.2 稳定性和鲁棒性分析 |
2.5 R-PID 控制器 |
2.5.1 R-PID 的表达式 |
2.5.2 R-PID 的参数整定 |
2.6 R-PID 控制器的实现 |
2.6.1 数字R-PID |
2.6.2 数字R-PID 的收敛性 |
2.6.3 估计活动流数目N |
2.6.4 估算RTT |
2.6.5 参数自适应调整 |
2.7 仿真评价 |
2.7.1 仿真场景设置 |
2.7.2 单瓶颈链路 |
2.7.3 多瓶颈链路 |
2.8 本章 小结 |
第三章 调度和拥塞控制结合的无线网络资源分配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调度算法 |
3.3.1 公平调度策略 |
3.3.2 调度算法 |
3.4 拥塞计算与通知 |
3.4.1 WLAN 的拥塞指示 |
3.4.2 无线链路利用率的计算 |
3.4.3 拥塞水平 |
3.4.4 拥塞通知 |
3.5 拥塞控制算法 |
3.5.1 基站行为 |
3.5.2 接收端行为 |
3.5.3 发送速率调整算法 |
3.6 FairRA 资源分配模型的实现 |
3.6.1 分组格式 |
3.6.2 慢启动 |
3.6.3 流数目N 的估算 |
3.6.4 发送速率参数设置 |
3.6.5 发送窗口 |
3.7 仿真评价 |
3.7.1 单条流场景 |
3.7.2 多条流场景 |
3.8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无线Ad hoc 网络中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性能的改进 |
4.1 引言 |
4.2 DCCP 协议性能分析 |
4.2.1 RTT 对CCID-3 性能的影响 |
4.2.2 分组丢失率对CCID-3 性能的影响 |
4.3 DCCP 协议性能的改进 |
4.3.1 RTT 估算的改进 |
4.3.2 分组丢失率的改进 |
4.4 仿真评价 |
4.5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TCP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Ad Hoc网络的发展和特点 |
1.2 TCP的发展和基本原理 |
1.2.1 TCP的版本 |
1.3 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研究 |
1.3.1 网络容量分析 |
1.3.2 MAC协议设计与优化 |
1.3.3 路由协议设计与优化 |
1.3.4 TCP协议设计与优化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EEE 802.11无线Ad Hoc网络中的TCP建模 |
2.1 引言 |
2.2 TCP建模相关工作 |
2.2.1 IEEE 802.11 DCF介绍 |
2.2.2 TCP建模相关工作 |
2.3 系统模型 |
2.4 丢包概率与往返时间分析 |
2.4.1 丢包概率 |
2.4.2 往返时间RT T 分析 |
2.5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分数窗口步长协议 |
3.1 引言 |
3.2 分数窗口步长FeW和存在问题 |
3.3 自适应分数窗口步长 |
3.3.1 自适应分数窗口步长算法 |
3.3.2 参数调节 |
3.3.3 AFW的窗口变化 |
3.4 仿真结果 |
3.4.1 仿真参数 |
3.4.2 链式拓扑 |
3.4.3 格状拓扑 |
3.4.4 随机拓扑 |
3.4.5 混合业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CP-Vegas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性能改进 |
4.1 引言 |
4.2 TCP-Vegas介绍 |
4.3 TCP-Vegas分析 |
4.3.1 网络框架 |
4.3.2 TCP窗口模型 |
4.3.3 TCP性能分析 |
4.4 Vegas-W算法细节 |
4.4.1 分数窗口支持 |
4.4.2 超慢启动 |
4.4.3 慢拥塞避免 |
4.4.4 慢启动门限Wth更新 |
4.5 仿真与验证 |
4.5.1 仿真设置 |
4.5.2 链式拓扑 |
4.5.3 格状拓扑 |
4.5.4 随机拓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AC层实现TCP层确认控制 |
5.1 引言 |
5.2 IACK算法介绍 |
5.2.1 ACK包对TCP性能的影响 |
5.2.2 IACK算法 |
5.2.3 MAC层的增强ECTS |
5.2.4 传输层增强: TCP-AP+ |
5.2.5 路由层增强 |
5.3 仿真结果 |
5.3.1 NOAH和链式拓扑 |
5.3.2 DSR和链式拓扑 |
5.3.3 DSR 和格状拓扑 |
5.3.4 DSR 和随机拓扑 |
5.3.5 信道误码对IACK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四、TCP在WLAN中的性能提高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卫星链路传输层拥塞控制研究[D]. 宋宏伟.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2]面向低轨卫星网络的TCP拥塞控制机制[D]. 涂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高速移动场景中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与实现[D]. 吴旭.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高速移动场景下蜂窝网的网络协议测量与优化研究[D]. 李立. 清华大学, 2018(04)
- [5]WLAN系统中队列管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D]. 葛长威.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6]无线局域网中的TCP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 张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4)
- [7]WLAN中TCP性能优化研究[D]. 陆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1)
- [8]无线网络中接收端为中心的拥塞控制研究[D]. 石凯. 天津大学, 2010(07)
- [9]基于跨层方法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D]. 于骊. 天津大学, 2009(12)
- [10]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TCP协议研究[D]. 丁良辉.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