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新课程高考文综能力测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徐琦[1](2021)在《2011-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对中共党史的考查分析与教学建议》文中研究表明
张青凤[2](2021)在《2016-2020年全国卷历史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地理知识与历史学科的关系密切,不仅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多有涉及,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中也时有考查。因此,在高中日常历史教学中有意识的融入相关历史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分析和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2016-2020年全国卷文综历史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状况及教学策略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数据统计法、调查分析法。以近五年的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作为研究样本,并对高考历史中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情况、师生应用此类知识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而探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首先,梳理了历史地理知识的概念、特点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多重应用价值,以了解其与历史学科的密切关系。其次,通过对近五年的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中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总体状况的梳理、分析,以印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合应用历史地理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有助于历史教师理清高考文综历史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总体概况,为教师进行历史地理知识教学提供资料。再者,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发放并统计关于历史地理知识应用的问卷,尝试分析出在高中师生应用历史地理知识过程中实际存在哪些问题与困难,并总结其应用不佳的原因。同时,这部分内容能为历史教师今后在高中历史课进行历史地理知识教学提供方向参考。最后,基于高考历史试题与问卷结果的分析情况,为历史教师提供实际、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建议。本课题的研究旨向广大一线高中历史教师指明历史地理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和价值,帮助他们理清高考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实际状况、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为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历史地理知识教学,提出一些策略建议。
姚志鹏[3](2021)在《荷兰历史HAVO中央考试材料分析题(2015-19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日益频繁。在教育方面,我国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已经开始面向世界,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荷兰,作为坐落于欧洲大陆西端的发达国家,经济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同样,荷兰的受教育程度、教育质量和水平在世界上也都是遥遥领先。荷兰也有“高考”,名为国家考试(Het Eindexamen),它的成绩主要由学校成绩(Het Schoolexamen)和中央考试成绩(Het Centraalexamen)两者相结合。在每年的五月份举行的中央考试中都会有历史考试。荷兰的历史中央考试主要有VWO和HAVO两种。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历史认知能力的重要题型。对于高考试题的研究一直是历史教育界研究中的重点,而在高考试题中占有极高比例的材料分析题,更是因其综合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荷兰历史HAVO中央考试的材料分析题极具特色。本文希望通过对荷兰2015至19年的历史HAVO中央考试材料分析题的研究,对材料分析题的命制和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冯保恒[4](2020)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提升途径探究》文中提出在今天新时代、新课标、新高考的新形势之下,历史高考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做出历史解释和历史评判的能力。在目前的高考试题中,最能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历史认知的题目便是小论文题。学界目前已有较多的关于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的探讨,但更多的是关注试题本身,少有关于历史开放性试题解析能力提升途径探究。本文分析了历年全国卷高考题中的小论文题以及部分2020年新高考省份的小论文试题,对其命题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对我校部分学生和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试题测试和访谈,并以此为研究数据和依据,分析学生在作答开放性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教学时存在的疑问,最后针对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期有利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姜姗[5](2020)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到来,使教育质量与结果更受重视。学业评价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对于检验教育质量与结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受“3+1+2”高考模式影响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发布,历史学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的发展。在高中历史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业评价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核心素养研究视角下,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践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历史学业评价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学业评价标准模糊,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方式与主体单一,违背了多元化原则;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业成绩,而忽视核心素养的发展;未能发挥学业评价的多种作用,仅以选拔功能为主等。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作为切入点,分析高中历史学业评价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在学业评价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学业评价在实施时会受到时间与精力的限制;三是受到目前高中的历史教育模式的影响;四是学业评价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脱节。针对高中历史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原因分析出发,在泰勒课程评价原理、多元智能发展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提出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的发展原则与方法有:遵循时效性、科学性、多元化与发展性等原则,采用历史考试、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与历史档案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在实践基础上,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立足于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理论,以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前提,对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的建议有:第一,明确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的标准与具体目标,学习课程标准并且将标准中的内容灵活应用于具体实践;第二,评价时要遵循多元化原则,注重发挥多主体评价的优势,能够采用适当的评价方式,灵活应用多种评价方式;第三,转变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评价观,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其作为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第四,注重学业评价结果的反馈作用,发挥学业评价的多种功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学业评价体系。其发展的实现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完成。
白雨馨[6](2020)在《历史时空观与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了时空观念相对于其它四种学科素养而言是历史学科素养中的本质所在,并且在历年联考、高考中都有对学生历史时空观的考察。但是现在正在使用的教科书以专题史为主,这就对学生整体史观的形成以及培养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的主导下实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成为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新课标的理念,一方面我通过文献分析法查阅了相关资料,对高中生时空观能力结构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另一方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以及案例分析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学生时空观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质量、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解释与理论概述;第二部分是核心素养下时空观念能力结构解析与培养意义;第三部分是中学生时空观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与策略建议;最后是案例展示。第一章内容在对历史时间观、历史空间观、历史时空观进行概念解释的基础上,对历史时空观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内容结合新课标对核心素养下中学生时空观能力结构进行了层次划分与案例解读,并且从新课标要求、历史思维以及整体历史时空观的建立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学生时空观培养的意义。第三章在对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业评价几个方面对中学生时空观能力培养提供了策略建议;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中《开辟新航路》一课,根据新课标中时空观念的层次水平划分,重新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论文结构,丰富论文体系。
曹文芹[7](2020)在《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研究 ——以2009—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文中认为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情况的地图。它以简明的图像形式显示史事发生的地理空间信息和地域差异现象。历史地图运用于教学之中,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空间观念,发展历史思维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历史地图作为图像材料运用于历史高考试题之中,能够丰富试卷的材料组成、美化试卷布局。作为考题,能够检验学生的必备知识,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了解高考试题中历史地图的现状,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历史地图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2009年至2019年的高考卷(含全国卷、地方卷)中的历史地图题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研究、计量分析,分类等方法,分析研究高考卷中历史地图题的题目数量和考查内容,归纳总结其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历史地图的基本情况,结合课标,考试大纲,历史教学等方面的要求,分析历史地图运用于高考试题的价值。第二部分主要探讨高考题中的历史地图题概况,将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历史地图数量进行统计,通过图表的形式呈现,分析总结历史地图题数量上呈现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对历史地图考查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按全国卷与地方卷进行分类,比较二者的历史地图题在考查专题,考查范围的分布情况。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进行分类,将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考查内容以表格形式呈现,对其考查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不同题型在考查内容上的差异。第四部分是基于历史地图题的考查特点,提出历史地图的教学和备考建议。
唐娟[8](2020)在《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 ——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文中指出基础教育改革力图改变原来以“知识”为目标的立意缺陷,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和培养学生的素养为重点。改革以课程标准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新高考的实施为主要内容,其中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考试招生的考试制度、考试标准、考核目标等,推进了新一轮高考改革。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特点,促进教育公平,高考逐渐改变考试方式、考试科目、招生方式等。考试科目变为“3+1+2”,历史与物理成为除语、数、外三科之外必须二选一的科目,无疑增加了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历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指导下的高考历史命题,虽然在情境、设问、立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对学生基本历史素养的考查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依然具有继承性与延续性。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着共同的特征,呈现出能力的分层与综合考查的特点。高考历史试题以素养立意,立足于教材的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着重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历史叙述、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高考试题能力指向的特征,归纳考高试题能力考查的继承与发展,对未来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教材即是教师教学的“教本”,也是学生最基础的“学本”,探讨教科书的知识信息以及结构组成,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基本解题能力,能促进学生有效、准确的解答高考试题。因此,本文试图分析、提炼高考历史试题普遍性能力指向,并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相关试题考查为例进行分析论证,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历史教材等,分析高考试题能力指向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探究利用教科书培养学生高考解题能力的方式。文章内容共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重点介绍选题的缘由和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在总结与归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高考题再研究的认识。第一章,着重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依据。包括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高考试题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总结新课改过程中《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考试目标和基本能力的要求。第二章,分析并提炼高考历史试题能力考查一般性特征,以抗日战争史试题相关内容的全国卷进行例证分析。本章从高考历史试题考查能力层级出发,分层论述。高考历史试题以历史知识为基础,以新材料、情境为依托,以设问要求为出发点,有侧重点的考查了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三章,依据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分析教材,阐释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的联系,并对教材的主干知识构成与教材辅助系统进行分析。历史教材作为高考试题知识的载体,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工具,其主干知识内容与教辅系统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第四章,立足于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能力指向,充分利用教材的主干知识与辅助系统材料,合理运用其他新情境、新材料,探究教材运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历史学科思维能力与素养,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教材运用提供借鉴。
何丹[9](2020)在《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历史教学设计 ——以全国卷“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高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方式,是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对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历史命题经历了注重“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阶段。高考历史命题的重点从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为目标到以考查学生能力和素养为目标的转变。但是,历史基础知识也不容忽视。高考历史试题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历史教育工作者研究高考历史试题,把握高考历史考查的方向,不仅对高中历史教学和复习备考有着指导意义,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以高考历史全国卷“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为样本,以高考历史命题的能力要求为理论基础,对高考历史试题考试能力的一般指向性进行分析,并将高考历史试题能力与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进行针对性分析,最后思考提高学生能力的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文章内容共三章:第一章,论文主要分析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能力要求。论文对高考历史的指导性文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解读,分析高考历史命题的理论依据。第二章,论文主要分析高考历史试题能力的指向性。论文根据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能力要求,以全国卷“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为样本,分析高考历史试题能力的要求在高考真题中的体现,归纳总结高考历史试题能力的一般指向性。第三章,是对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与教学设计的分析。论文以人民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对高考历史试题一般性能力指向的历史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对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设计提供示范。然后,论文根据高考历史试题能力的指向性和能力指向的教学设计的示范,对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的教学设计进行思考,为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的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提出建议,并对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的教学设计的实践进行反思。
张梦玲[10](2020)在《时空观念素养视角下高考历史试题考查 ——以近五年全国卷Ⅰ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学科最本质的体现,属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历史科目学习十分重要。新课标要求历史学科考试必须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试题命制要满足考查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发挥新课标引导教师把握人才培养要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高考历史命题的作用,研究时空观念素养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考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时空观念素养在近五年高考历史试题中的体现进行考查:(1)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础上解释时空观念素养的相关概念,分析时空观念素养与历史学科其他四个核心素养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唯物史观素养是形成时空观念素养的理论前提、史料实证素养是形成时空观念素养的途径、时空观念素养有利于理解和形成特定时空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2)以2015年至2019年的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时空角度、时空观念素养水平、时空观念素养考查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等方面,分析高考历史试题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基本情况,研究总结出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具有基础性,与其它核心素养相结合,跨语文、政治、地理、美术等多学科的特点;(3)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在高考历史试题中的考查特点,结合教师访谈和学生调查情况,为教育管理部门、教师时空观念素养教学和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学习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学校制定新的教师评价制度,并从多维度进行学生评价;建议命题部门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创新问题情境,并注重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的结合考查;2)建议教师注意分水平递进教学,挖掘教材资源综合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协同其他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时空观念水平;3)建议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其它历史核心素养综合学习,加强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训练。
二、从新课程高考文综能力测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新课程高考文综能力测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2)2016-2020年全国卷历史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地理知识与历史教学 |
第一节 历史地理知识的概念与特点 |
一、历史地理知识的概念 |
二、历史地理知识的特点 |
第二节 历史地理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价值 |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二章 2016-2020 年全国卷历史考查历史地理知识的状况 |
第一节 样卷与样题的选择 |
一、样卷的选择 |
二、样题的选择 |
第二节 试题与试量的分析 |
一、试题整体考查概况 |
二、考查重点 |
第三节 典型例题及考查特点分析 |
一、高考历史命题对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 |
二、高考历史命题对历史地图的考查 |
三、高考历史命题对历史自然地理知识的考查 |
第三章 高中生与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生与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 |
一、高中生运用情况分析 |
二、教师运用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历史地理知识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的认识准确度和运用积极性不高 |
二、教师的应用频度和程度较低 |
三、缺乏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源 |
第三节 历史地理知识应用不佳的原因 |
一、学生的历史地理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欠缺 |
二、教师把握历史地理类试题和知识的能力有限 |
三、对相关历史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度不够 |
第四章 历史地理知识融入历史教学的策略建议 |
第一节 提高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能力 |
一、重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的学习 |
二、归纳高考历史试题和教材中的历史地理知识 |
第二节 强化学生对历史地理类试题的练习 |
一、通过知识习题的方式来综合掌握历史地理知识 |
二、设计综合性的历史地理试题进行训练 |
三、加强典型的历史地理试题的训练 |
第三节 利用历史地图渗透历史地理知识 |
一、综合运用现有的历史地图和多媒体技术 |
二、充分解读历史地图 |
第四节 利用历史地理课程资源辅助教学 |
第五节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生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中历史教师运用历史地理知识的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3)荷兰历史HAVO中央考试材料分析题(2015-19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主要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荷兰学制和荷兰国家考试 |
第一节 荷兰学制 |
一 概况 |
二 主要特点 |
第二节 荷兰国家考试 |
一 发展起源 |
二 中央考试与学校考试 |
第二章 荷兰2015至19年历史HAVO中央考试概况 |
第一节 新历史HAVO中央考试的出现 |
第二节 考查范围 |
第三节 题型与分值 |
第四节 考查目标:历史思维与推理能力 |
一 对于时间的考查 |
二 对于历史解释的考查 |
三 对于鉴古知今的考查 |
第五节 荷兰历史HAVO考试材料分析题的主要类型 |
一 解释观点型 |
二 归纳型 |
三 探究型 |
第三章 历史HAVO中央考试材料分析题的主要特点 |
第一节 材料的特点 |
一 来源广泛 |
二 内容丰富 |
三 多以图文形式呈现 |
第二节 能力考查方面的特点 |
一 注重归纳再现的能力 |
二 强调知识迁移的能力 |
三 重视问题探究的能力 |
第四章 对于历史材料分析题命制及历史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于历史材料分析题命制的启示 |
一 重视一手史料 |
二 关注普通人视角 |
第二节 对于历史教学的启示 |
一 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
二 注重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
三 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提升途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关于高考历史小论文题的基本认识 |
2.1 2011-2020年全国卷论述题整理分析 |
2.2 2020年新高考省份论述题整理分析 |
2.3 高考论述题(开放性试题)发展趋势分析 |
3.高中生历史论述题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 |
3.1 问卷设计 |
3.2 调查结果 |
3.3 关于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 |
4.高中生历史小论文题写作能力提升途径 |
4.1 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提升学生历史阅读能力 |
4.2 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建立学生历史知识库 |
4.3 调整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
4.4 关注热点问题和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 |
4.5 加强练习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4.6 加强跨学科交流与整合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历史核心素养及学业评价概述 |
(一)历史核心素养 |
(二)历史学业评价 |
(三)历史核心素养与学业评价的关系 |
二、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泰勒课程评价原理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三、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现状及原因 |
(一)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现状 |
(二)学业评价现状产生原因 |
(三)学业评价相关案例分析 |
四、核心素养下学业评价实施途径 |
(一)在原则上明确核心素养评价导向 |
(二)坚持多元化方式并创新评价工具 |
(三)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真实情境创设 |
五、核心素养下学业评价发展建议 |
(一)明确适应学生发展目标的评价标准 |
(二)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加以灵活运用 |
(三)调整评价内容重心以核心素养为主 |
(四)发挥评价的多种作用完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历史时空观与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历史时空观的研究 |
(二)关于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行动研究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释与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解释 |
(一)历史时间观念 |
(二)历史空间观念 |
(三)历史时空观念 |
二、历史时空观理论概述 |
(一)历史时间观理论概述 |
(二)历史空间观理论概述 |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下时空观念能力结构解析与培养意义 |
一、时空观念素养层次水平划分 |
二、高中生时空观能力结构解析 |
(一)中学生熟知历史时空知识的能力 |
(二)中学生对历史时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
(三)历史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 |
三、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意义 |
(一)有利于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 |
(二)有利于高中生整体时空观的建立与发展 |
(三)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
第三章 高中生时空观能力培养现状分析与策略建议 |
一、高中生时空观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一)各级各类考试重视时空观念 |
(二)教材编排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时空观的建立 |
(三)教学过程中学生时空观念培养存在问题 |
二、高中生时空观能力培养的策略建议 |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及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
(二)丰富教学方式、开发教学资源 |
(三)优化教学过程 |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
第四章 基于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教学设计——以《开辟新航路》为例 |
一、教材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重、难点 |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
(二)讲授新课 |
五、课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研究 ——以2009—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历史地图及其运用于高考试题中的价值 |
第一节 历史地图 |
第二节 历史地图的分类 |
一、依据历史地图的内容分类 |
二、依据历史地图的用途分类 |
三、依据历史地图空间内容的质、量界线分类 |
四、依据历史教科书模块分类 |
第三节 历史地图的识读 |
一、历史地图的构成 |
二、历史地图的语言 |
三、历史地图的时间因素 |
第四节 历史地图运用于高考试题的价值 |
一、体现课标要求 |
二、引导历史地图的教学 |
三、体现考试大纲的要求 |
第二章 高考历史地图题概况 |
第一节 历史地图的题型及出处 |
第二节 试卷中历史地图的特点 |
一、简单的轮廓 |
二、无图例 |
三、附加文字 |
第三节 历史地图题的考查概况 |
一、高考试卷的概况 |
二、高考试题整体量化分析 |
第三章 历史地图题的具体分析 |
第一节 全国卷与地方卷的比较分析 |
一、考查专题分布 |
二、考查范围分布 |
第二节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分类 |
一、选择题中的历史地图题 |
二、非选择题中的历史地图题 |
第四章 历史地图的教学及备考建议 |
第一节 高考卷中历史地图题的考查特点 |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
二、重视热点问题的考查 |
三、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有效利用教科书历史地图 |
二、扩大历史地图来源 |
三、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 |
四、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
第三节 备考建议 |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
二、立足高考,专题复习 |
三、联系现实,关注热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 ——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依据 |
第一节 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与课程标准 |
第二节 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与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
第三节 高考历史试题的能力要求 |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
第二章 高考历史试题考查能力分析——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 |
第一节 理解与分析试题设问是理解试题能力考查目标的基础 |
一、理解设问对象,分析有效信息 |
二、解读设问方向,把握设问方向侧重点 |
第二节 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认识、归纳、运用等能力 |
一、历史知识 |
二、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历史知识特征 |
第三节 创设新材料、新情境,考查理解、分析、比较、整合等能力的综合运用 |
第四节 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本质和发展因果的理解与认识 |
一、考查历史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 |
二、考查历史事物的本质 |
第五节 考查唯物史观指导下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
一、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 |
二、运用唯物史观论证与探讨问题 |
第三章 依据高考命题能力指向的教材分析——以人民版教材抗日战争史为例 |
第一节 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的对接 |
一、高考试题命题能力考查以教材知识内容为基础 |
二、高考试题命题能力考查情境创设以教材创设情境为依托 |
三、高考试题命题能力指向考查与教材能力培养的对接 |
第二节 高考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分析 |
一、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主干知识分析 |
二、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辅助系统的利用 |
三、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下教材编写的不足 |
第四章 依据高考命题能力指向的教材运用——以人民版教材抗日战争史为例 |
第一节 按历史时序建立知识结构,强调融会贯通 |
一、注重历史知识间横向与纵向联系的建立 |
二、历史知识结构与脉络梳理的表达 |
第二节 借助教材情境材料及其他情境材料,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
一、培养新情境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基础能力 |
二、强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历史探究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汇总 |
致谢 |
(9)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历史教学设计 ——以全国卷“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研究的可行性、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高考历史命题的依据 |
第一节 高考历史命题与课程标准 |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
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
三、高考历史命题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
第二节 高考历史命题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 |
一、《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解读 |
二、高考历史命题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关系 |
第二章 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性分析——以全国卷“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分析为例 |
第一节 理解试题设问要求,获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
一、理解试题的设问方式,获取作答角度 |
二、理解试题考查意图,获取、解读有效信息 |
第二节 联系所学知识与历史试题“新材料”,得出新结论的能力 |
一、把握历史试题材料与历史事实关系 |
二、依靠历史试题材料,得出新结论 |
第三节 针对试题考查指向,归纳概括历史事物的能力 |
一、分析、归纳、概括、叙述历史事实 |
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
第四节 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发现、探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
一、发现历史与现实问题,提出新观点 |
二、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证历史与现实问题 |
第三章 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与教学设计分析——以人民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 |
第一节 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的教学设计分析 |
一、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与课前准备分析 |
二、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与课堂导入设计 |
三、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与教学过程设计 |
四、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与课后习题设计 |
第二节 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与教学设计的思考 |
一、基于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的教学设计方案思考 |
二、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学设计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时空观念素养视角下高考历史试题考查 ——以近五年全国卷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顺应新课标的要求 |
二、有利于发挥高考的核心功能 |
三、顺应高考试题重点突出核心素养考查的趋势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时空观念素养概述 |
第一节 时空观念素养的概念 |
一、“时空”的概念 |
二、时空观念素养的概念及课程目标 |
三、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及时空观念素养的水平划分 |
第二节 时空观念素养与其它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一、唯物史观素养与时空观念素养的关系 |
二、史料实证素养和时空观念素养的关系 |
三、历史解释素养与时空观念素养的关系 |
四、家国情怀素养与时空观念素养的关系 |
第二章 时空观念素养在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中考查分析 |
第一节 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基本情况介绍 |
第二节 时空观念素养视角下近五年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分析 |
一、时间和空间角度下的高考试题分析 |
二、时空观念素养水平视角下的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
三、时空观念素养考查内容在教材上的体现 |
第三节 时空观念素养视角下的高考试题考查特点 |
一、时空观念素养考查时呈现基础性特点 |
二、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与其它历史核心素养紧密结合 |
三、时空观念素养考查体现跨学科的趋势 |
第三章 基于时空观念素养考查特点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
一、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 |
二、对命题工作的建议 |
第二节 对教师时空观念素养教学的建议 |
一、教师时空观念素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对教师时空观念素养教学的建议 |
第三节 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提升的建议 |
一、高中生时空观念素养的现状调查 |
二、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三、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学习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教师“时空观念素养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 B 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从新课程高考文综能力测试把握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2011-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对中共党史的考查分析与教学建议[D]. 徐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2016-2020年全国卷历史对历史地理知识的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 张青凤.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荷兰历史HAVO中央考试材料分析题(2015-19年)研究[D]. 姚志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高中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提升途径探究[D]. 冯保恒. 西南大学, 2020(05)
- [5]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研究[D]. 姜姗.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历史时空观与高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研究[D]. 白雨馨. 河南大学, 2020(02)
- [7]高考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研究 ——以2009—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D]. 曹文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 ——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D]. 唐娟.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历史教学设计 ——以全国卷“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真题为样本[D]. 何丹.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时空观念素养视角下高考历史试题考查 ——以近五年全国卷Ⅰ为例[D]. 张梦玲. 郑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