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荥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慧,张春利,刘玉红,肖丽红,古伟佳[1](2021)在《河南省荥阳市359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荥阳市2016-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荥阳市2016-2019年3 591例手足口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荥阳市2016-201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 591例,年平均发病率139.72/10万。累计报告聚集性疫情117起,报告病例285例。发病高峰为4-7月份,占59.76%。京城办年均发病率最高(283.62/10万),聚集性疫情也以京城办最多(35起,占29.91%)。5岁及以下儿童高发,占96.49%;男女发病比1.47∶1;散居儿童最多,占64.63%。共采集临床诊断病例粪便标本240份,阳性147份,阳性率61.2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较高(83份,占56.46%)。结论 2016-2019年荥阳市手足口病发病呈下降趋势,4-7月为发病高峰,以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为主,不同区域发病有差异。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控,是我市未来几年工作重点。
赵娜娜[2](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侃[3](2018)在《《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穆天子传》为西晋初年出土於汲县战国古墓中的竹简,是汲冢竹书中至今唯一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本文即以《穆天子传》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新见的出土文献及研究观点,对《穆天子传》文本作重新整理。正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穆天子传》校释”是对《穆天子传》原文进行重新整理、校注,主要内容是标注目前笔者所见各版本间的文字异同,收集前人的校释成果,最後以“案语”的形式陈述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包括一些直接隶定文字的释读,一些语辞的训诂。第二部分“《穆天子传》中所见地名集释”是将前人考证的“穆王巡行地点”论着、研究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观点,最後依然以“案语”的形式陈述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第三部分“《穆天子传》中所见氏族名、人名集释”是将前人考证的“《穆天子传》中所见氏族名、人名”论着、文章做搜集整理,析出观点。下编共分两章,皆为《穆天子传》的相关问题研究。由於此前已有大量关於《穆天子传》的研究性文章,且各家所执观点均可备为一说,因此本文不对旧有观点作过多纠缠,仅将校释偶拾整理成文。第一章为“《穆天子传》真伪及其成书时间、性质考辨”,笔者以此前研究者未曾关注过的汲冢竹书被发掘的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阐明《穆天子传》不可能是伪书的理由;笔者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以“古籍目录学”的相关着作讨论了《穆天子传》的性质为何。第二章“《穆天子传》明清版本述评”的主要内容是,笔者将在整理过程中使用到的明清时期版本作一系统评介,为今後研究者查阅各《穆天子传》版本以提供便利。正文之外,文末另有附录七篇。附录一包括诸家所考“穆王巡行地图”三十余套,意在以直观的视角展示诸家所考穆王巡行所到之处为今之何地,此内容亦是不同於前人整理《穆天子传》的创新点之一。附录二为《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勘误记,此书虽为《穆天子传》研究的集大成者,但囿於特殊的出版印刷时期,难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地问题。勘误记指出其中一些问题,以方便读者对此书更好地运用。附录三为“《穆天子传》原文复原”,由於《穆天子传》文本中缺文较多、各版本间在文字使用上亦有差异,因此笔者结合整理过程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试将《穆天子传》作一定文,望对此後研究者有所帮助。附录四为“《穆天子传》序跋选录”,笔者将序跋搜集合1,以观前人校注《穆天子传》的背景、过程,以便此後研究者更了解《穆天子传》的校注文本。附录五、六、七为三篇研究性文章,是笔者在整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尽成熟的想法。
易海莉,王万民[4](2018)在《2013-2016年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3-2016年郑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变化特点,为指导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6年郑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病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6年期间郑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0 48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4.26/10万;46月份是发病高峰;城区高于农村;男女性别比为1.50:1,5岁以下儿童构成病例主要部分,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总病例的75.90%和21.98%;重症病例中EV71检测率显着高于普通病例。结论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EV71是导致重症的重要病原。应继续开展对社区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
郭向娇,李建彬,王艳红,刘建勋[5](2018)在《2014~2016年郑州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PSS21.0对郑州市国家死因监测点中原区和荥阳市上报的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郑州市国家死因监测点居民的粗死亡率为507.46/10万(标化死亡率330.94/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601.69/10万)高于女性(413.36/10万)(P<0.01)。中原区居民粗死亡率(500.81/10万)低于荥阳市(515.33/10万)(P<0.05)。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构成的85.79%。不同年龄组的死因构成差异较大。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郑州市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存状况的主要疾病。
宋彩娟,张改,李国伟,陈巧格,王万民,李肖红,韩同武[6](2017)在《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手足口病防控规划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郑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5 3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6.9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47月病例数占发病总数的70.51%;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为3岁及以下儿童高发,占发病总数的65.15%;散居儿童、幼托儿童病例数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7.19%、20.85%。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EV 71型感染占20.74%,Cox A16型感染占46.28%。结论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应强化开展对社区和托幼机构的手足部防控工作,有效应对聚集性疫情。
李国伟,陈巧格,王万民,史军,牛卫东,韩同武[7](2016)在《2013—2015年郑州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郑州市2013—2015年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郑州市2013—2015年报告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样本采集,实验室采用RT-FQPCR法检测患者肛拭子标本的肠道病毒类型(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对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13—2015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率分别为2.06%、2.73%和0.09%,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3岁以下儿童重症数占总数的80.38%。2013—2014年病原体以EV71为主,死亡数较多。结论郑州市应在重症病例高发时期加强针对EV71的病原学监测,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及时治疗可防止出现死亡病例。同时重点关注3岁以下儿童和郊区重症病例。
陈巧格,刘光辉,李肖红,王万民,宋彩娟,李国伟,韩同武[8](2016)在《2012-2015年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变化特点,为指导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期间郑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5 3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6.9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4-7月份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70.51%;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为3岁及以下组儿童高发,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5.15%;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77.19%、20.85%,散居儿童构成比例逐年上升,病原学特征上每年优势病原体有所变化。结论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应继续开展对社区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工作,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宋润龙[9](2016)在《郑州市2010~2014年6月手足口病疫情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根据2010年—2014年6月郑州市手足口病的患病人数、郑州市区县手足口病患者的区间分布、手足口病患病者职业分布情况,并结合2010年—2014年6月郑州市气候变化情况,研究手足口病在郑州市的发病特点、流行强度,并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加强郑州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郑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收集均源于中国CDC防控信息系统。主要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郑州市手足口病进行描述;同时收集郑州市同期的气象信息,主要包括20—20时降水,平均气温等,计数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采用Spearman非参数检验;使用ARCGIS 1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郑州市各地区平均发病率为基数制作郑州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布图;较系统地分析了郑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0-2014年6月郑州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来自17个地级市或行政区,共56413例,其中重症1474例,死亡25例。各个季度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上有两次流行高峰(4至5月为主高峰,共计26452例,占发病总数的46.89%;每年的12月到下一年的1月也会形成一个小高峰,四年的这个时段共计发病3326例,占发病人数的5.90%);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时间分布在全年显示4-6月为主高峰,重症病例632例(42.88%);死亡病例在此时间段出现13例(52%),1011月发生第二次小高峰,重症病例127例(8.62%),这期间出现死亡病例3例(占12%)。从患病人群的年龄上显示,患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1岁组患者占总数的52%,4岁组以下(包含1岁组)患者共计发病52520例,占总发病数的93.10%。2010年2014年6月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中男性34203例,女性22210例,男女发病比为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19,P=0.000<0.05)发病数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散居儿童40913例,占72.66%;幼托儿童14285例,占25.37%;学生991例,占1.76%。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共计1093例,阳性率57.56%(1093/1899),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率为13.11%(249/189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9.33%(557/1899)。病原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69,P=0.000<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数据说明,平均本站气压,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日最低本站气压、与手足口病发病数呈正相关,但与平均相对湿度、20-20时降水无关。月平均气温(r=0.550,P<0.01)、月平均风速(r=0.340,P<0.01)、平均本站气压(r=-0.577,P<0.01)、平均水汽压(r=0.461,P<0.01)日照时数(r=0.583,P<0.01)、日最低本站气压(r=-0.599,P<0.01)平均相对湿度(r=-0.036,P>0.01)、20-20时降水(r=0.261,P>0.01)。结论:郑州市2010-2014年6月,每年4-5月的平均气温处于升高期,手足口病发病率亦相应增加,该病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与气候变化的关联度较高;发病的男性高于女性,比值为1.54:1,4岁以下为重点防控对象,主要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重症率逐年下降;应加强对疾病高发季节重点人群的监测;加强社会干预,控制聚集感染,改善生活环境,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旷满华[10](2016)在《儿童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和铁剂治疗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06岁儿童IDA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8种口服铁剂治疗儿童IDA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治疗儿童IDA最佳口服铁剂,以便降低儿童IDA患病率,为制定IDA治疗指南提供科学依据。内容和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Science Direct、Embase和Medline数据库,收集2015年11月之前有关儿童IDA影响因素的文献,应用Stata12.0软件计算合并OR值(95%CI),Q检验和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Begg秩相关法和Egger回归法定量识别发表偏倚。(2)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Science Direct、Medline、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2015年7月之前发表有关口服铁剂治疗儿童IDA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加载NetMetaXL宏命令调用WinBUGS1.4.3软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系统评价不同口服铁剂之间的OR值(95%CI),根据SUCRA值的大小对干预措施优劣进行排序。森林图和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不一致性模型和节点分析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共纳入19篇儿童IDA影响因素的文献,累计病例4061例。居住地、父母文化程度、早产、低体重儿/巨大儿、胎次(>2胎次)、孕期贫血、添加辅食种类不合理、添加辅食不及时、反复呼吸感染和反复腹泻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630(1.136,2.339)、1.848(1.076,3.175)、2.370(1.900,2.956)、2.521(2.010,3.163)、4.794(1.562,14.714)、3.267(2.208,4.833)、5.527(3.515,8.689)、5.194(3.138,8.597)、3.363(1.945,5.816)和2.853(2.184,3.727)。(2)共纳入48篇口服铁剂治疗儿童ida疗效和安全性的文献,5085例缺铁性贫血儿童。在总有效率方面,与硫酸亚铁相比,铁叶绿素钠、右旋糖酐铁、多维铁复合物、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葡萄糖酸亚铁的or值(95%ci)分别为12.52(5.17,35.96)、10.46(4.68,27.04)、6.73(2.39,20.89)、6.10(2.06,19.99)、5.06(2.03,16.43)、2.48(1.01,6.98)、2.51(1.00,6.58)。在治愈率方面,与硫酸亚铁相比,多维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铁叶绿素钠、琥珀酸亚铁的or值(95%ci)分别为3.74(1.77,8.12)、3.31(1.98,5.38)、2.66(1.47,4.91)、2.14(1.11,4.19)。在发生不良反应方面,与右旋糖酐铁相比,硫酸亚铁、铁叶绿素钠、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多维铁复合物、多糖铁复合物、富马酸亚铁的or值(95%ci)分别为0.00(0.00,0.03)、0.03(0.00,0.39)、0.02(0.00,0.23)、0.01(0.00,0.07)、0.01(0.00,0.11)、0.02(0.00,0.19)、0.01(0.00,0.12)。在发生胃肠道反应方面,与右旋糖酐铁相比,多糖铁复合物、富马酸亚铁、多维铁复合物、葡萄糖酸亚铁、硫酸亚铁的or值(95%ci)分别为0.02(0.00,0.23)、0.01(0.00,0.14)、0.01(0.00,0.14)、0.01(0.00,0.08)、0.00(0.00,0.04)。铁叶绿素钠治疗儿童ida的总有效率较好(sucra=0.8969)、多维铁复合物的治愈率较好(SUCRA=0.8651),而右旋糖酐铁发生不良反应(SUCRA=0.9994)和胃肠道反应(SUCRA=0.9926)风险最小,而硫酸亚铁疗效和安全性较差。结论(1)添加辅食种类不合理、添加辅食不及时、胎次(>2次)、反复呼吸感染、孕期贫血、反复腹泻、低体重儿/巨大儿、早产、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居住地是06岁儿童IDA的危险因素。(2)由于硫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儿童IDA的疗效较差,不良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发生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医生在选择硫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儿童IDA时需慎重。(3)由于右旋糖酐铁和铁叶绿素钠在治疗儿童I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可以推荐作为治疗儿童IDA的药物,但是基于纳入研究质量和研究数量限制,仍有待专门设计高质量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二、荥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荥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荥阳市359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流行概况 |
2.2 流行特征 |
2.2.1 时间分布 |
2.2.2 地区分布 |
2.2.3 人群分布 |
2.4 重症及死亡情况 |
3讨论 |
(2)“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穆天子传》研究的意义 |
二、《穆天子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的结构 |
上编 |
《穆天子传》校释 |
《穆天子传》所见地名集释 |
《穆天子传》所见氏族名、人名集释 |
下编 |
第一章 《穆天子传》的真伪、成书时间与性质 |
第一节《穆天子传》真伪考辨 |
第二节《穆天子传》的成书时间与性质 |
第二章 《穆天子传》明清注疏版本述评 |
第一节明版《穆天子传》 |
第二节清版《穆天子传》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诸家考“穆王巡行”地图合1 |
附录二 《穆天子传汇校集释》校勘记 |
附录三 《穆天子传》原文复原 |
附录四 《穆天子传》序跋选录 |
附录五 《穆天子传》之“穆王八骏”考 |
附录六 《穆天子传》中的“草”字解 |
附录七 《穆天子传》中的重文符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後记 |
(4)2013-2016年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疫情资料 |
1.2病原学检测资料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疫情概况 |
2.2 时间分布 |
2.3地区分布 |
2.4 人群分布 |
2.4.1 年龄、性别分布 |
2.4.2 职业分布 |
2.5 病原学监测 |
3 讨论 |
(5)2014~2016年郑州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总死亡水平 |
2.2 中原区和荥阳市死亡率比较 |
2.3 死因顺位 |
2.4 不同主要疾病死因年龄组间死亡情况 |
3 讨论 |
(6)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监测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发病概况 |
2.2 时间分布 |
2.3 地区分布 |
2.4 人群分布 |
2.4.1 年龄、性别分布 |
2.4.2 职业分布 |
2.5 病原学监测 |
3 讨论 |
(7)2013—2015年郑州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病原学检测 |
1.3 重症病例定义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疫情情况 |
2.2 地区分布 |
2.3 时间分布 |
2.4 人群分布 |
2.4.1 性别分布 |
2.4.2 年龄分布 |
2.4.3 职业分布 |
2.5 病原学检测结果 |
3 讨论 |
作者声明 |
(8)2012-2015年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疫情资料 |
1.2 病原学监测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发病概况 |
2.2 时间分布 |
2.3 地区分布 |
2.4 人群分布 |
2.4.1 年龄、性别分布 |
2.4.2 职业分布 |
2.5 病原学监测 |
3 讨论 |
(9)郑州市2010~2014年6月手足口病疫情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1.1 病例信息与报告 |
1.2 个案调查调查 |
2 实验室监测 |
3 临床的诊断 |
3.1 临床诊断病例 |
3.2 实验室确诊病例 |
3.3 暴发疫情 |
4 调查工具及技术路线 |
4.1 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个案登记表(详见附表) |
4.2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调查表(详见附表) |
4.3 技术路线图 |
5 死亡危险因素调查 |
5.1 死亡病例 |
5.2 研究内容 |
6 统计学方法 |
6.1 描述流行病学 |
6.2 分析流行病学 |
7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河南省郑州市 2010-2014 年6月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
1.1 流行概况 |
1.2 时间分布 |
1.3 人群分布特征 |
1.4 地区分布特征 |
2 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 |
3.天气因素 |
3.1 数据收集 |
3.2 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 |
讨论 |
1 疾病监测及趋势 |
2 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
2.1 时间分布 |
2.2 人群分布 |
2.3 地区分布 |
3 郑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 |
4 郑州市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危险因素 |
5 天气因素 |
结论 |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手足口病疫情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儿童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和铁剂治疗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儿童缺铁性贫血概述 |
1.1.1 儿童贫血流行病学特征 |
1.1.2 儿童缺铁性贫血病因 |
1.1.3 儿童缺铁性贫血危害 |
1.1.4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
1.2 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的特点 |
第2章 0~6 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
2.1.2 纳入/排除标准 |
2.1.3 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纳入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
2.2.2 0~6 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
2.3 讨论 |
2.3.1 0~6 岁儿童IDA影响因素分析 |
2.3.2 0~6 岁儿童IDA影响因素Meta分析的局限性 |
第3章 口服铁剂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
3.1.2 纳入/排除标准 |
3.1.3 文献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
3.1.4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2.1 纳入文献筛选 |
3.2.2 文献质量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 |
3.2.3 网状Meta分析证据关系图 |
3.2.4 口服铁剂治疗儿童IDA的疗效和安全性 |
3.2.5 网状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 |
3.2.6 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
3.2.7 网状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 |
3.2.8 口服铁剂治疗儿童IDA的网状Meta分析排序结果 |
3.3 讨论 |
3.3.1 对比分析铁剂治疗儿童IDA的疗效和安全性 |
3.3.2 口服铁剂治疗儿童IDA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局限性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荥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荥阳市359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J]. 赵慧,张春利,刘玉红,肖丽红,古伟佳.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04)
- [2]“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穆天子传》文本整理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郭侃. 吉林大学, 2018(04)
- [4]2013-2016年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J]. 易海莉,王万民.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8(07)
- [5]2014~2016年郑州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J]. 郭向娇,李建彬,王艳红,刘建勋. 预防医学论坛, 2018(05)
- [6]郑州市2012-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宋彩娟,张改,李国伟,陈巧格,王万民,李肖红,韩同武. 医学动物防制, 2017(01)
- [7]2013—2015年郑州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李国伟,陈巧格,王万民,史军,牛卫东,韩同武. 职业与健康, 2016(15)
- [8]2012-2015年郑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陈巧格,刘光辉,李肖红,王万民,宋彩娟,李国伟,韩同武. 现代预防医学, 2016(12)
- [9]郑州市2010~2014年6月手足口病疫情分析研究[D]. 宋润龙.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6)
- [10]儿童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和铁剂治疗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旷满华. 南华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