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沫若诗歌价值系统的整体性(论文文献综述)
宋听月[1](2021)在《“创造”新诗学——也谈郭沫若的“内在律”》文中研究表明郭沫若在新诗创作初期提出了"内在律"的诗学方案,对新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创造社成立百年之际,既要看到其不断解放诗歌自由内质、唤醒诗歌内在活力等进步性,又要发现其容易松散漫乱、"伪内在"等不良趋向,从而扬弃内在律。故需要重视"内在律"带给我们对于诗歌内在性和自由性的思考,从而促进诗体建设和诗歌健康发育。
宋夜雨[2](2021)在《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文中认为近代以来,“自我”在不同的社会变革方案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些变革者开始注意到“自我”对于创建现代民族国家而言所蕴含的基础性力量。从“新民”到“新青年”,不仅大致呈现了近代中国对一种现代“自我”寻求的思想脉络,“自我”的目标位置也随着思想重心的偏移呈现出一种“内在化”的倾向,由笃信科学知识的制度性构造到偏重思想伦理、情感道德的心灵革命,从一种工具化的被动位置跃升为一种具有历史动能的主体力量。与此同时,“诗”、“小说”等现代文类手段普遍被当作一种改造心灵的话语机制。由此,早期新诗的兴起,不只在于一种现代文类的产生和建构,更与现代“自我”的起源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早期新诗与“自我”又共同内置于五四前后动态的历史结构中,二者都是五四问题结构的重要构成。对于提倡者而言,新诗在他们那里首先并不是一种文类实践和审美创造,而是对应着一种文化方案想象和社会改造的手段,新诗的“尝试”是五四整体社会改造氛围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早期新诗在呈现一种现代文类的升沉起伏之外,它更是五四前后历史现实、社会理想和“自我”心灵的投射。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以“自我”作为早期新诗的切入点,将“自我”、早期新诗与五四历史进行一种内外、点面的整体性的关联,并且进一步将“自我”的抽象落实到“伦理”(自然)、“情感”、与社会的互动等三个具体层面,考察“自我”与“新诗”相互成长、相互作用的辩证机制,进而揭示二者如何作用于一个立体的、动态的、能动的“五四”。核心问题在于:新诗对“自我”构成了怎样的吸引、提供了怎样的表达机制?借助新诗的抒情策略,生产出一个怎样的现代“自我”?在新诗的框架之内,“自我”完成了怎样的成长轨迹,又隐现怎样的内在限度?作为一种能动的、具有生产性的主体结构,“自我”如何在变动不居中激励、塑造、制约着新诗实践的展开,如何作用于新诗的内涵构成?“自我”的历史呈现如何左右了新诗写作的文类策略、如何改造了新诗的形式逻辑?与此同时,“新诗”、“自我”的相互辩证又为现代中国勾画出怎样的“现代”面影?基于此,本文力图在观念史、思想史、社会史与新诗史的视野交汇中,以“早期新诗”与“自我”的互动关系为中心展开历史和形式的综合考察。不仅注重新诗的内部线索,更顾及与当时的文艺思潮、美学倾向的内在关联,从中提炼它的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基础,在“诗句危机”、“自我危机”、“社会危机”的逻辑关系中将之导向对一个具有深度的、“有血有肉”的“五四”的揭示。具体来看,本文从以下四个章节来展开研究:一、近代“自然”的产生与早期新诗的兴起;二、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三、社会改造视野下的“自我”与“新诗”;四、从无声到有声:《野草》与“自我”的“彷徨”。第一章首先以“自然”为视角,考察“自我”的伦理建构与早期新诗的互动关系。作为方法策略、主题内容,“自然”不仅在新旧争辩中为新诗建立合法性基础,也涉及到现代抒情方式的建立以及现代诗意机制的产生,极大呼应了早期新诗中的“自然的音节”、“自然流露”、“写景诗”的产生等重要关节问题。第二章着重处理“自我”如何借助早期新诗来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新诗人不仅通过新的抒情风格的建立来完成“自我”情感世界的改造,更从新诗蕴含的同情机制中看到一个同情社会达成的可能,而恋爱诗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心灵起伏,也连带出思想革命在后五四历史情境中的延续性问题,更扭合着一种诗歌理想和写作伦理的建立。第三章将“自我”与早期新诗放置在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这一具体的、动态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揭示20年代的诗歌青年如何经由“社会改造”的锻造,完成对自身浪漫主义危机的克服和修正,进而又如何借助“劳动”的中介性视野,发展出一种新的写作机制和诗歌美学,最终导向一种社会理想的构建。第四章以《野草》为个案,考察在后五四的历史情境中,鲁迅如何借助《野草》的写作来处理“自我”的思想危机,在此过程中,鲁迅挪用了怎样的诗学资源、呈现出怎样的诗歌态度,这些诗学资源和诗歌态度如何具体作用于《野草》的思想构成和形式技术,进而鲁迅对“自我”完成了怎样的“超克”。
孙成松[3](2020)在《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中国新文学大系》中《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编写者郑伯奇,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造社”的元老人物,也是颇具影响力的现代作家。当谈到大系中小说集导言时,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总是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绕不开的话题,在历经长达十余年的留日学习生活,郑伯奇对西方文学有着系统、全面的了解,加之青年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有着广泛的阅读,这种特殊的求学经历和融贯中西的知识结构,为他在撰写《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时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文试图从他两三万字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入手,分析他在导言中对“创造社”文学社团及涉及到相关作家和作品的批评与总结,以此探究他对导言内容的陈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与茅盾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鲁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在批评视角上各自的不同之处,并从整体角度审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价值。全文分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从研究缘由、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做一次全面的梳理说明。第一章:从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内容说起,对导言涉及到的内容做系统梳理和概括,在概括梳理过程中,观察郑伯奇是如何用“进化论”史观阐释中国文学,如何讲述“创造社”的成立历程和所属性质,对创造社作家及作品的介绍和评价以及如何看待创造社对文坛的影响。第二章:《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导言》批评视角对比。分别从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的批评视角、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的批评视角和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批评视角入手,进行客观、系统、详细的阐述,以显示它们的相通和不同之处。第三章: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价值审视。承接上两章探讨的问题,结合当代文坛现实,从《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内容方面,对它以辩证的看待,既探寻出它的闪光点,也总结出它的不足之处以及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同时,就当代文坛发展现实,探究《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代,对后世文学理论建设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刘遵佳[4](2020)在《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学拓展是对传统语文课堂的革新,拓展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外延伸,对教材中所没有体现的内容进行补充,以达到丰富教材文本,促进学生理解,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当前语文教学中课堂容量小、教学深度浅等问题。本文以作家身份的多样性、特殊性和作品经典性为依据选取语文教材中的重要作家之一的郭沫若为研究对象,目前对于郭沫若的教学以及拓展教学的研究都比较少,本研究在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语文教学,对中学语文中郭沫若的教学拓展做相关研究,研究如下:第一章,基于郭沫若其身份形象的教学拓展。作家的背景知识是作品解读的必要部分,且作家的经历也是特别的语文学习资源。本章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呈现的郭沫若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作品和教学进行相应的补充,对目前因语文教材的局限而被忽视和遗忘的郭沫若其他形象进行拓展教学,抓住其有关形象与作品的联系,促进学生对郭沫若进行了解,从而促进对其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并对他特别的创作经历进行拓展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素材和资源。第二章,基于目前郭沫若选文的教学进行教学点的拓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文章的类型、题材、风格、艺术特点等文章的特质进行解读和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囿于教材的编写和单元的安排,在教学中忽视了文本的特质。本章利用拓展的教学形式对郭沫若的重要选文进行梳理和拓展,结合文本选择恰当的拓展教学点,改变教学视角单一的现状,使文本的教学价值得到发挥,同时也让学生更能够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刻。第三章,结合语文教学前沿的阅读视角和模式进行拓展教学方法的试探。本章围绕前两章的教学内容——郭沫若其人其作品的拓展教学,从单篇教学上升至更高的阅读层次,结合文学上的“全人”视境和语文阅读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两种拓展教学方式,对第一章和第二章郭沫若的教学拓展进行试探,以期在实际的教学拓展中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其人其作品进行教学,改善课堂容量小的教学现状。本论文通过拓展教学的形式,对郭沫若的身份形象和其作品的文本特质进行具体的拓展教学研究,为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提供了合适的拓展点,并结合目前语文拓展的视野和方法进行有效实践,给今后中学语文教学拓展提供示范。
武楚璇[5](2020)在《近四十年《女神》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神》是新诗研究绕不开的话题。在当今反思郭沫若创作与重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学术思潮中,从接受角度研究《女神》是重新解读《女神》的一种方式。鉴于学术界目前的《女神》接受研究,主要侧重于1980年代以前的传播接受情况,因此本论文将近四十年《女神》接受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章研究《女神》多版本的接受。《女神》研究瓶颈的突破有赖于对研究对象的重审与反思,《女神》版本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女神》版本从1978年开始受到学界关注,近年来除了汇辑校勘外,版本研究有两方面成果:一是指出以往阅读视域中的版本混乱现象,纠正始于建国初期新文学史写作上的《女神》评论错位问题;二是通过探究历次版本修改动因,客观还原了真实立体的郭沫若形象。从作品接受史的研究视角来看,版本考证、文学欣赏与批评相互关联,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在历史、文学研究中,文献史料的完善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历史研究主体比史料本身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掌管史料选择,其主观判断始终制约历史图景建构。第二章借助选本统计表,研究《女神》不同风格作品的选择性接受差异。不同类型诗歌选本,在选诗偏好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性。第二辑中雄浑的大诗依旧是文学史教育的重点,其崇高狂放、明朗粗粝的艺术风格契合读者欣赏倾向,给人以多样化诗学启示。而第三辑中优美清新的小诗在近四十年被读者重新发现,这些含蓄低调风格的抒情诗,在新时期得到各类读者更为普遍的喜爱,包含了较复杂的社会文化意涵,不只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以往英雄崇拜思想的压倒性胜利,而且是文学艺术商品化、符号化、市场化乃至娱乐化的必然结果。《女神》现代性读解的流变反映出诗歌接受命运的流转,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受众个人的差异化阅读心理对作品选择的影响,还显示出时事政治、社会气氛的大环境对作品阐释的巨大塑造力量。第三章研究《女神》诗歌体式的接受。《女神》不拘一格的体式曾经为人鄙弃,被认为是不够含蓄或缺乏内涵的写作方式,然而它的生成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诗体解放和诗体流变史上的功劳不可磨灭。无论是西洋诗的复制还是骚体诗的变形,对《女神》诗歌体式评价中隐含的是批评者自己的价值判断。除了大量使用现代汉语虚词,《女神》语言形式上的独特创制还在于丰富庞杂的词汇系统,可以称之为众语杂生或众声喧哗。某种程度上诗歌的语言形态还影响抒情主体形象塑造,人称代词的密集使用凸显抒情主人公自我意识的大胆彰显和个人身份的一再指认,这种奔动、狂乱的身体经验是古典诗歌语言方式所不能传达的。第四章研究《女神》主体形象的接受,抒情主人公形象不局限于诗人的自我形象,还有赖于读者建构的主体形象。集外佚诗的发掘,有助于读者全面解剖郭沫若《女神》时期创作历程、生活经验和情感思想,看到他在中国新诗初创期对各种诗歌题材和体式的尝试与求索,揭示其早期诗歌在诗体、诗艺、诗风等多方面架构的可能性,由此重识更丰满的郭沫若个人形象,避免脸谱化认知,仅留下一个文学史教科书上异军突起的刻板印象。《女神》中抒情主体的种种形象以诗人自我形象为原型,除了以赤子或恋人形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情绪,民族诗人形象还表现为对祖国同胞的深挚关怀。此外,作为时代肖子的《女神》,其抒情主人公常常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五四”狂飙突进革命精神的主体形象,特别是其中偶像崇拜者和破坏者群像,鲜明地张扬了中国二十世纪高歌毁坏与创造的时代精神。通过研究近四十年《女神》传播与接受,可以窥见中国现代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接受状况。这些现代文学作品并不像大众所感知的那样,只停留在二十世纪革命话语叙述中,而是早已超越它们所产生的年代背景,甚至脱离了作家本人创作心理预期,在新一代读者、学者那里激起了新的历史回响。
侯君伟[6](2019)在《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文中提出本文以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盘》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参照,将两个文本的直接关联和潜在关系进行互文性比对研究,以郭沫若诗歌所表现的动态精神为文学的出发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思路为基本框架,尝试重构《凤凰涅盘》的诗歌批评视野。并说明该诗与精神现象学的内在联系,依据其理论对诗歌进行重新评估。其一,探索出离固有文学原理解读诗歌的可能性,以及阅读中国新诗的方法、途径。其二,探求以《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先导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诗歌研究融合的可能性。本文共五部分。引言介绍郭沫若作为球形天才的特质,兼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视域和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依据文学文本的分析,指出我国诗歌批评在郭沫若诗歌及关于《凤凰涅盘》研究的成果和缺陷。尝试对《凤凰涅盘》整体研究状况、进度做历时性的全景扫描,整理各家特点,辨别其间误区,吸取前人教训,规避潜在错误,把握目前研究动向。第一章,详细交待《凤凰涅盘》创作前后的因果条件及影响因素。区别大陆哲学泛神论与郭沫若泛神思维,归纳两者在文本中处于同一状态展现的艺术效果。注意作者对诗歌多次修改体现出的主客观动力。由席勒美学思想的三原则推及郭沫若诗歌创作的脉络与必然遭遇的瓶颈,判断对文本批评的合理性及错误倾向。第二章,拟用生命、文化、精神、诗歌四个更生主题阐释《凤凰涅盘》的多元化艺术成就。从自然世界生命演化、凤凰与菲尼克斯的同一与差异生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凤凰歌与群鸟歌的辩证关系和出场顺序问题的讨论、“涅盘”词义辨析、个人精神觉醒与群体精神崛起、诗歌内在的创作原理、发掘《凤凰涅盘》独有的审美特质和审美规范等方面,陈述其文学色彩、哲理内容。第三章,理清《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文化背景、写作结构、思想原理、哲学内涵的关系,运用精神现象学的认知方法解读《凤凰涅盘》潜在的互文效应,进而提升至凤凰之火的火元素的渊源和含义的探讨,关联《凤凰涅盘》《精神现象学》内部精神的永恒性与完满性问题。通过柏拉图《理想国》第九、十章提及的“回忆说”回顾两个文本的循环结构和动态精神。结语,总结全文。以整合《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重申作品与理论互为阐释互为生成的事实,从而调解诗歌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努力给出纯哲学方法解读现代诗歌的有效途径。
王鑫[7](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周倩,刘竺岩[8](2017)在《1949年前郭沫若集外现代诗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郭沫若1949年前创作的诸多现代诗中,有大量诗作未被收入郭沫若的自编诗集中。通过分析这些诗歌未收入集内的原因,可以发现郭沫若在编选诗集时的若干选取标准。通过探究这些集外现代诗,可以发现异于郭沫若主流创作风格之外的作品风貌,从而进一步探究郭沫若的文学史形象。此外,将1949年前郭沫若集外现代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探究,对完善郭沫若的现代诗作品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吴光宇[9](2017)在《日本的郭沫若《女神》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属于日本中国学研究之研究范畴,以日本的郭沫若《女神》研究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日本的郭沫若《女神》研究之历程、研究之阐释进行梳理与探讨,并从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对日本《女神》研究的特点与不足进行把握,进而挖掘日本的《女神》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与借鉴作用。本文首先通过1950-1970年代、1990年代、新世纪以来三个时期对日本的《女神》研究历程进行了纵向的资料性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日本《女神》研究代表者铃木义昭、武继平、岩佐昌暲、藤田梨那和横打理奈是如何对《女神》进行阐释的,即对以铃木义昭为代表的《女神》影响研究、武继平的《女神》实证研究与整体研究、岩佐昌暲以“日本”为关键语的《女神》研究、藤田梨那以“跨文明书写”为重要概念之一的《女神》研究以及横打理奈以“传统”与“自然”为中心语的《女神》研究进行了全面考察。最后,本文对日本的《女神》研究之视角进行了观照,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国内研究界的启示意义:《女神》时期的新文学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女神》对东西方文化文学接受的影响研究以及作品个案研究是日本的郭沫若《女神》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研究者始终将实证考据作为《女神》研究的基本方法,抉微发隐,深入文本细部,并取得显着的研究实绩。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扫描其研究历程与成果,也暴露了当前研究发展速度较慢、存在学术盲点以及视角不够深入、方法较为单一等不足之处。日本的《女神》研究作为一面域外之镜,不仅在其研究的缺陷性上可以敦促国内研究界查漏补缺、调整研究步调、提升研究数量与质量,同时日本的《女神》研究者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文本细读的研究范式对当前国内文学研究想要摆脱主观论断和泛理论化的困境给予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宁雅娣[10](2016)在《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文中提出本文以郭沫若日本时期的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围绕其诗歌、小说与散文、历史剧三个方面,对2009年至2015年的研究成果作线性梳理和回顾。通过回顾研究热点、方法和范式,总结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在宏观视野下,对新世纪以来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作整体观照。该部分统计汇总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郭沫若研究总体情况以及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情况,并对近七年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作整体概述。第一章是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本章选取了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从关于《女神》研究、诗歌审美研究和比较研究三方面,梳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章是关于郭沫若小说与散文研究。该章从郭沫若历史小说、自叙传小说、文艺性散文、自传性散文四个方面进行详实的阐释,以期对这一时期的郭沫若小说和散文的研究情况作全面把握。第三章是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本章围绕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重点考察其历史剧的女性主义视域、审美特色、比较研究视野与史剧理论研究。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2009年至2015年,国内学者关于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的研究热点、方法和研究范式,梳理出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21世纪郭沫若研究的“风向标”作试探性分析。附录为本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一和附录二分别整理了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以及流亡日本时期的重点创作年表,附录三为郭沫若文学创作研究的部分日文资料目录。
二、郭沫若诗歌价值系统的整体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沫若诗歌价值系统的整体性(论文提纲范文)
(1)“创造”新诗学——也谈郭沫若的“内在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造”“内在”自我的时代———“内在律”的前夜 |
二、何为内在?内在何为?———“内在律”的内涵 |
三、“内在律”的文本实践形态 |
四、对“内在律”的评价 |
五、郭沫若之“变奏”,以及诗人和诗评家对“格律与否”的思考 |
六、“内在律”与外在需求的冲突———“内在律”的外在化成为“伪内在” |
七、“内在律”再思考 |
结语 |
(2)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主体的显影:“自我”的中介性视野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学术史反思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章节述要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早期新诗与“自我”的伦理建构——以近代“自然”的产生为视角 |
第一节 “自然”的近代性 |
第二节 “自然的音节”:从“声音”到“意义” |
第三节 “自然流露”与“自我”的抒情 |
第四节 写景诗与“内在自我”的发现 |
第二章 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 |
第一节 苦闷的抒情:早期新诗与五四青年的情感再造 |
第二节 “我们都是一样的不幸”——早期新诗与现代中国“同情”的起源 |
第三节 爱情与道德:恋爱诗与早期新诗的写作伦理——以《蕙的风》论争为中心 |
第三章 社会改造视野下的“自我”与“新诗” |
第一节 社会改造与20 年代诗歌青年的诞生 |
第二节 “劳动”的诗学:“劳动”与早期新诗的写作机制 |
第三节 社会改造与浪漫主义的修正:纪游诗与长诗的兴起 |
第四章 从无声到有声:《野草》与“自我”的“彷徨” |
第一节 鲁迅的第二次“沉默”与《野草》的写作缘起 |
第二节 “声”之内转——作为“心声”的《野草》 |
第三节 “寂寞地鸣动”:《野草》与1920 年代新诗坛的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内容梳理 |
第一节 用文学“进化”论史观看中国文学 |
第二节 阐述创造社的成立历程和性质 |
第三节 创造社作家、作品介绍与评价 |
第四节 概述创造社的影响及总体评价 |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导言》批评视角对比 |
第一节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的文学批评视角 |
一、对文学“内容”的关注与呼吁 |
二、注重文学形式的扩展 |
三、重视作家的“思想”意义 |
第二节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的文学批评视角 |
一、浓厚的文学意味 |
二、具有“史”的文学批评观念 |
三、良好的文学感受能力 |
第三节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文学批评视角 |
一、为创造社寻求合理的历史地位 |
二、全面总结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及原因解释 |
三、对创造社第一个十年创作情况做总体性评价 |
第三章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价值审视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闪光点 |
一、积极推崇“新文学” |
二、全面总结中国新文学浪漫主义传统 |
三、尊重作家的个性化创作 |
第二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的不足之处 |
一、忽视中国传统文学 |
二、文学视角缺乏前瞻性 |
三、文学社会功利意识认识不足 |
第三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缺陷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一、自身主观感情因素 |
二、异国文学环境影响 |
三、“五四”的时代文学特点 |
第四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对后世文学理论建设的意义 |
一、跳出“时代痕迹”局限、养成辩证文学思维 |
二、“走向自己深处”与“走向世界” |
三、全面、客观审视文学的作用和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 郭沫若与中学语文相关研究 |
(二) 教学拓展相关研究 |
(三) 现有研究之不足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郭沫若形象的建构与重构 |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形象的建构 |
一、作为新诗人、剧作家的文学家形象 |
二、作为历史学家与古文字学家的学者形象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郭沫若形象的遮蔽与重构 |
一、被新诗人遮蔽的旧体诗人形象 |
二、被忘却的小说家和翻译家形象 |
三、被回避的社会政治家形象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作品的教学拓展 |
第一节 郭沫若选文入选教材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后教材中郭沫若诗文选用梳理 |
二、选文选用背景及教学点梳理 |
第二节 《天上的街市》:从想象到格律 |
一、《天上的街市》教学现状 |
二、《天上的街市》的诗歌格律 |
三、《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屈原(节选)》:跨文体思维教学 |
一、《屈原(节选)》教学现状 |
二、《屈原(节选)》中戏剧与诗歌的融合 |
三、《屈原(节选)》的跨文体教学设计 |
第四节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新诗内在律和新诗散文化 |
一、忽视与重拾 |
二、自由诗的内在节奏鉴赏教学 |
三、解读新诗散文化倾向 |
第三章 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的方法 |
第一节 “全人”视境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运用 |
一、“全人”视境概述 |
二、在教学中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郭沫若 |
三、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启示 |
第二节 群文阅读在郭沫若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
一、“群文阅读”打开方式概述 |
二、郭沫若作品“群文阅读”试探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在郭沫若教学中的探究 |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 |
二、郭沫若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屈原》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近四十年《女神》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女神》接受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初版时期接受的研究 |
二 经典化时期接受的研究 |
三 近四十年接受的研究 |
第一章 多版本的研究与接受 |
第一节 多版本的汇辑校勘 |
第二节 版本混乱及其纠正 |
第三节 文本修改动因驳议 |
第二章 艺术风格的差异化选择 |
第一节 崇高诗的美学转型 |
第二节 优美诗的重新发现 |
第三节 流变的现代性读解 |
第三章 诗歌体式的多元评价 |
第一节 空前解放的自由诗体 |
第二节 内在同构的编排方式 |
第三节 众语杂生的语言形态 |
第四章 诗人形象的读者建构 |
第一节 佚诗还原下的郭沫若 |
第二节 浪漫派民族诗人形象 |
第三节 偶像崇拜者和破坏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学成果等 |
致谢 |
(6)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目的与意义 |
二、《凤凰涅盘》研究四十年 |
(一)四十年来《凤凰涅盘》研究概况 |
(二)回顾与凝视:近四十年研究遭遇的瓶颈 |
(三)研究传统的坚守与瞻望下的趋向 |
第一章 作为创作、接受、批评的文本《凤凰涅盘》 |
第一节 作者:静观与动能 |
第二节 读者:直觉与感知 |
第三节 批评者:想象与逻辑 |
第二章 意义的死亡与更生 |
第一节 生命更生 |
第二节 文化更生 |
第三节 精神更生 |
第四节 诗歌更生 |
第三章 精神的形状与动态 |
第一节 《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关系 |
第二节 《凤凰涅盘》的互文效应 |
第三节 火元素与回忆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1949年前郭沫若集外现代诗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9年前郭沫若集外现代诗的当前研究情况 |
二、“《女神》时期”的郭沫若集外现代诗 |
三、抗战至1949年前夕的郭沫若集外现代诗 |
四、结语 |
(9)日本的郭沫若《女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中国对日本郭沫若研究的研究 |
1.2.2 中国对日本《女神》研究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行文布局 |
第2章 日本的《女神》研究之历程 |
2.1 研究的伊始:1950-1970年代 |
2.2 研究的深化:1990年代 |
2.3 研究的发展:新世纪以来 |
第3章 日本的《女神》研究之阐释 |
3.1 铃木义昭的《女神》研究 |
3.2 武继平的《女神》研究 |
3.3 日本郭沫若研究会的《女神》研究 |
3.3.1 《女神》与“日本”:岩佐昌暲的《女神》研究 |
3.3.2 《女神》与“跨文化书写”:藤田梨那的《女神》研究 |
3.3.3 《女神》中的“传统”与“自然”:横打理奈的《女神》研究 |
第4章 日本的《女神》研究之启示 |
4.1 日本《女神》研究之视角 |
4.1.1 《女神》的新文学史料及史料辨析 |
4.1.2 《女神》对东西方文学、文化的接受 |
4.1.3 《女神》的作品个案研究 |
4.2 日本《女神》研究之局限性 |
4.3 日本《女神》研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启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关于郭沫若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女神》研究 |
第二节 诗歌的审美研究 |
第三节 诗歌的比较研究及诗学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郭沫若小说、散文研究 |
第一节 自叙传小说研究 |
第二节 历史小说研究 |
第三节 散文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
第一节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历史剧研究 |
第二节 历史剧的审美研究 |
第三节 历史剧的比较研究及史剧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郭沫若诗歌价值系统的整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创造”新诗学——也谈郭沫若的“内在律”[J]. 宋听月. 郭沫若学刊, 2021(02)
- [2]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D]. 宋夜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研究[D]. 孙成松.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D]. 刘遵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近四十年《女神》接受研究[D]. 武楚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D]. 侯君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1949年前郭沫若集外现代诗刍议[J]. 周倩,刘竺岩. 文教资料, 2017(25)
- [9]日本的郭沫若《女神》研究[D]. 吴光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10]郭沫若日本时期文学创作研究综述(2009-2015)[D]. 宁雅娣. 宁夏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