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学报》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潘晟[1](2021)在《叙事、互文与可视化:文献学视角下的近现代报刊地图》文中认为近现代报刊地图是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史料,它总量较大,虽然从科学测绘的角度看质量参差,但是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其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虽然其在分布上存在着集聚与离散并存的现象,即某些时段某些地区某些种类明显集中,而其他类型则较为分散,但是大多数报刊地图有着明确的上下文语境,而且往往其叙事具有连续性、日常生活性的特征。这些地图不仅仅是文字报道的图像说明,更是近现代社会的可视化呈现。它们与其他资料构成互文,既可以对研究近现代社会起到互补阐释的作用,又可以较好地推进近现代社会空间史研究。
李赛,朱娜[2](2021)在《中国科学院人文社科类期刊融合出版现状与对策——基于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中国科学院人文社科类期刊融合出版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以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主办的22种人文社科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移动客户端及主流媒体平台的融合出版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2种期刊均开通了官网并被三大中文网络数据库收录,95%的期刊提供开放获取,91%的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未能利用学习强国、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存在媒介形式单一、媒体运营质量低、互融性差等问题。【结论】人文社科类期刊要逐步构建新媒体矩阵,提升移动端媒体运营质量,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王真月[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以北京西大营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要矛盾发展转变,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城镇化率虽已达到近58%,但城乡间的二元结构体制仍然存在,并成为制约着乡村发展的瓶颈,乡村的“三农”问题变成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短板,乡村数量多、占地广,存在问题复杂多样,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在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分类别的振兴乡村建设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据《2018-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下,亟待解决当下振兴乡村的难题,文章旨在按国家政策提出乡村要分类施策的原则上,旨在针对集聚提升这类乡村进行深入研究,寻求影响这类乡村的集聚提升的增长点,提出在空间上如何发展的适宜性策略,实现乡村内生循环的可持续的振兴战略。针对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识别,首先,论述了这类乡村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功能性特征;在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吸纳搬迁类乡村的发展性特征;以及与其他类型的差异性特征。其次,根据集聚提升类乡村的本质特征,进一步从空间区位、产业发展、地域环境的角度细化乡村类型。最后提取出影响这类乡村发展的不可调控因子和可调控因子。针对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主要由可调控因子从经济产业、风貌文化、生态环境、人才组织四个的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层面下集聚提升类乡村在空间发展上需要改善的规划策略。以北京市西大营村实证研究为例,分析西大营村基础资源条件评估以及现存发展问题,分析西大营村集聚提升的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于西大营村集聚提升的空间发展策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研究对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将集聚提升类乡村再进一步细致划分类别,给出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保障乡村振兴的实操性与应用性。
戴雄祖[4](2020)在《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文中提出从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镇的建设与发展日益得到重视,人们对村镇的研究也在逐步地深入。在大的区域尺度范围存在着承载力的问题,同样在村镇也有承载力的问题。对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科学把握其承载能力,对于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地处南方丘陵区的永丰县为例,探讨村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土地承载能力研究存在三种研究范式,即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足迹”承载能力研究和综合承载能力研究。各研究范式的分析框架不同,其适用性也存在差异。(2)整体上来看,永丰县的村镇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但其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在资源环境方面,受地形影响土地分布较为分散,加之其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肥力相对贫瘠,土地易出现板结现象。因而,土地资源成为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对三种研究方法进行改进与应用。在进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测算时,先从人粮关系来把握整体承载状况,其表明研究区的承载效果良好;接着从农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层面来开展村镇土地承载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在达到现状收入水平(14722元)的假设条件下,村镇可以承载的总人口数为13.14万人,超载的11.15万人依靠非农业就业获取收入,相应地应将城镇化率提高到70%左右。在进行“足迹”承载能力测算时,通过对整个吉安市域生态足迹的测算,得出其承载力指数为1.37>1,即处于赤字状态,超载总人口为133.02万人;接着通过城镇化率将乡村超载的人口分解到县域村镇,得到永丰县村镇超载人口为6.55万人。在进行综合承载能力测算时,主要是先识别村镇种植业与建设的不适宜区;接着根据永丰县种植业不适宜和村镇建设不适宜区域的评价,将永丰县所有行政村单元按功能类型分为四大类:生态保护重点村、种植业发展重点村、中心集聚重点村和其他村;最后,通过设定两种开发强度情景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当地高开发强度和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耕地种植业可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分别为135.38万人和140.10万人。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00m2、140m2和200m2测算,高开发强度情景下,全县村镇建设用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4.05万人、60.04万人和42.03万人;平均开发强度情景下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分别为54.61万人、39.01万人和27.31万人。(4)对三种测算方法的比较分析。总体而言,三种研究方法所需的数据存在差别,具体的测算方法也各不相同。(5)整体上来看,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处于较好的状态。研究发现,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是制约土地承载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成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张志英[5](2020)在《黄土丘陵区乡村居民流动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协调城乡矛盾,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尽管城市与乡村存在较大差距,但二者在人口、经济、物质、社会作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互动日益紧密,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网络关系,这一关系基于地理空间包含了乡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及精神需求等方面。乡村居民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践主体,也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流动性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对根据人的需求来调整人与自然和资源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土空间优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位于黄土丘陵区的兰州市为研究区,基于2019年兰州市乡村居民流动现状问卷调查数据,从地域空间角度研究了乡村居民流动性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首先,构建了包括网络流动性、人本流动性、智能流动性和绿色流动性4个维度共34个指标的乡村居民流动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乡村居民的流动性水平进行测度,得出各维度乡村居民流动性指数;其次,借助ArcGIS中自然断点法,将兰州市各区县下辖街道/乡镇的乡村居民流动性水平值划分为3个等级,即Ⅰ(高流动区)、Ⅱ(中流动区)和Ⅲ(低流动区),以街道/乡镇为单元分析乡村居民流动性的空间特征,并以不同类型乡村居民为主体视角对各维度流动性水平进行分析;最后,将各街道/乡镇综合流动性指数作为因变量,以筛选的交通区位、自然环境、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信息水平6个方面共12个影响因子作为自变量,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中的因子探测器和交互探测器,识别影响乡村居民流动性的主要因子,并分析各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期全面揭示黄土丘陵区乡村居民流动性的特征及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区域空间视角分析,兰州市乡村居民综合流动性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自中心城区分别向西北和东南递减的“中心—外围”圈层结构特征。同时,无论是网络流动性、人本流动性、智能流动性还是绿色流动性,也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网络流动性呈“高值集中于中心城区、中值贯穿中南、低值外围”、人本流动性呈“高值集中于中心城区、低值贯穿南北”、智能流动性呈“高值集中于中心城区、中南高西北低”、绿色流动性呈“高值集中于中心城区、中值成片、低值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2)就流动性的不同维度而言,兰州市人本流动性水平最高,智能流动性和绿色流动性居中,网络流动性水平最低。兰州市文体事业的迅速发展、乡村居民精神世界的日益丰富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提高了乡村居民的人本流动性。而兰州市作为黄土丘陵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中心城区较高的信息化发展对周围区域的吸引和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绿色生态文明理念的兴起,促使该区域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出行和消费等行为都朝着绿色方向发展,因此智能流动性和绿色流动性水平居中。网络流动性与交通通达度密切相关,但该区域存在道路不通畅、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因此网络流动性水平最低。(3)从乡村居民类型视角分析,不同类型乡村居民各维度流动性水平是由其生产、生活行为决定的,且与从业特征基本一致。综合流动性和网络流动性水平的排序为:兼业乡村居民>非农乡村居民>纯农乡村居民,智能流动性和绿色流动性水平的排序为:非农乡村居民>兼业乡村居民>纯农乡村居民,而人本流动性水平的排序为:兼业乡村居民>纯农乡村居民>非农乡村居民。(4)交通区位因子和人口结构因子是影响乡村居民流动性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经济发展因子、信息水平因子、社会保障因子是影响乡村居民流动性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因子是影响乡村居民流动性空间分异的基础因素。乡村居民流动性空间分异是各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两个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都会增强对乡村居民流动性空间分异的解释力。
马琴玉[6](2019)在《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及影响》文中指出北宋时期是由温暖期到寒冷期的过渡阶段,气候对黄河流域植被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但一定时期内人为因素对植被的影响更为严重。北宋建立伊始,为了国都开封的修建,就开始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大量开采木材,并随着玉清昭应宫的修建而推向高潮;另一方面,随着宋夏矛盾的升级,北宋在陕西各路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屯田,并一直持续到北宋末期,从而导致大量的草场被破坏;再次,在应对中下游地区频繁的河患治理和河道清理,黄河流域的植被也被大量的开采使用。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所有的生命与非生命系统都紧密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林木、草场等植被系统不仅以其生态系统中第一性生产者角色而位居整个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的地位,而且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功能位于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核心。北宋对森林草场等植被资源的大规模破坏消耗,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水旱灾害不断。这些水旱灾害增长趋势与北宋时期黄河流域的植被破坏程度的变迁高度一致:越往北宋后期,水旱灾害越多,发生的频次越密集,发生的比率成倍增长,而且旱灾增长的比率远高出水灾。从而导致北宋时期黄河流域的水旱等自然灾害不仅次数频繁,而且强度与广度远胜唐代。“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旱涝灾害发生引起了环境恶化和人体健康的变化,继而引发瘟疫,从而更加重了处于水深火热中人们的艰难困苦,同时也以血淋淋的现实显示着植被大量减损的严重后果。严重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促使有识之士不断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思考、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北宋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远超前人,不仅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依据现实,制定诸多有利于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措施。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尽管当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无法与现代系统环保理论相提并论,但客观上却起到了增加、保护林木资源的作用;其次,他们的阴阳五行思想及与此紧密关联的宇宙观、顺应天道对待自然万物、用中庸之道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原则等,都与现代系统的环境保护意识高度契合,不仅在当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今天我们处理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胡伟,胡志丁,葛岳静[7](2019)在《中国地缘环境研究进展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崛起面临的地缘环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建立和完善地缘环境分析体系,预判预研地缘环境变化态势是学科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当前关于中国地缘环境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内容多以地缘环境内涵、地缘环境解析、地缘环境驱动机制、地缘环境中的地缘关系和地缘环境研究方法的单项研究为主,而缺乏对地缘环境要素的系统研究,尚未提出一套完整的公认的地缘环境驱动机制,更未搭建完整的地缘环境分析框架。论文认为地缘环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地理要素通过地缘环境影响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地缘体、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地缘结构组成地缘环境系统,地缘距离和地缘流量是地缘环境的核心变量。为此,未来的地缘环境研究需更加关注地缘结构影响下的地缘关系,加强多维度、多尺度、长周期的地缘环境驱动机制和地缘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探讨,拓展地缘环境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化面向"一带一路"的地缘环境研究。
李媛[8](2019)在《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状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中文科技期刊数量庞大,但国际学术影响力不足。文章通过对最具国际影响力的10种中文科技期刊近三年刊文情况的剖析,发现样本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载文量恰当、海外数据库广泛收录、采用OA与预发表的方式出版、重视新媒体建设等优势,但也存在国际合作论文少、编委顾问和编校队伍国际化程度低、投审稿平台未与国际接轨、选题策划意识不足等问题。文章建议中文科技期刊提升量效指数,兼顾策划常设专栏和热点专题,借助社交媒体和学会等渠道外宣,提升智囊团的国际化程度,从优势学科试点双语出版,走集群化发展道路。
李小玲[9](2018)在《基于SWOT分析的科技期刊精品化发展战略——以《热带地理》近年办刊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热带地理》近年办刊实践,探讨科技期刊的精品化发展战略,为科技期刊在实践操作方面提供参考。【方法】以精品意识作为办刊理念,以SWOT模型作为分析思路,对《热带地理》当前办刊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抓住热点组织专题、转变地域限制为地域特色、增设"学术争鸣"栏目是《热带地理》实施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的战略措施,在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了切实可行的拉动作用,带动期刊飞跃发展;摸索出一条确保专题高质量出版的创新模式:精选专题主题→发布征稿启事或邀稿函→专题参与者提交文章题目→举办专题中期研讨会或圆桌论坛→专题出版→专题有效传播。【结论】期刊应该精准分析自身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存在的优势,有效转变劣势,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可行的精品化发展战略,这是提升期刊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孙磊[10](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二、《地理学报》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理学报》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叙事、互文与可视化:文献学视角下的近现代报刊地图(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现代报刊地图分布的基本特征与总量的初略估计 |
1. 近现代报刊地图在分布上集聚与离散并存 |
2. 近现代报刊地图总量的初略估计 |
二、近现代报刊地图的地图学类型与质量的多样性 |
三、近现代报刊地图的叙事性 |
1. 近现代报刊地图往往具有连续的叙事性 |
2. 近现代报刊地图,图与事结合,上下文语境明确 |
3. 近现代报刊地图涉及广泛的日常生活 |
四、近现代报刊地图的互文性 |
1. 中西方语境中的互文 |
2. 近现代报刊地图的互文性及其类型 |
五、近现代报刊地图是对社会的可视化呈现 |
六、小结 |
(2)中国科学院人文社科类期刊融合出版现状与对策——基于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现状与分析 |
2.1 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 |
2.2 官网 |
2.3 微信公众号 |
2.4 移动端App及媒体账号 |
3 结论与问题 |
4 对策与建议 |
4.1 逐步构建新媒体矩阵 |
4.2 优化移动出版 |
5 结语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以北京西大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对乡村发展的引导 |
1.1.2 乡村问题成为国家发展的桎梏 |
1.1.3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村”与“城市” |
1.2.2 乡村振兴战略 |
1.2.3 集聚提升类乡村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案例借鉴 |
2.1 基础理论 |
2.1.1 中心地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 |
2.1.3 空间生产理论 |
2.2 国外案例借鉴 |
2.2.1 日本小布施町 |
2.2.2 德国施泰纳赫 |
2.3 国内案例借鉴 |
2.3.1 上海市月浦镇段泾村 |
2.3.2 苏州市渭塘镇凤凰泾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识别 |
3.1 集聚提升类乡村的特征 |
3.1.1 不同层面的功能性特征 |
3.1.2 乡村集聚提升的发展性特征 |
3.1.3 与其他类型的差异性特征 |
3.2 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分类 |
3.2.1 从空间区位来分类 |
3.2.2 从产业发展来分类 |
3.2.3 从地域环境来分类 |
3.3 影响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的因子 |
3.3.1 指标的提取 |
3.3.2 不可调控因子 |
3.3.3 可调控因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
4.1 经济产业层面 |
4.1.1 盘活低效土地资源 |
4.1.2 发展区域产业竞合点 |
4.1.3 基础设施建设补充 |
4.2 风貌文化层面 |
4.2.1 建筑院落空间 |
4.2.2 街巷肌理空间 |
4.2.3 节点标识空间 |
4.3 生态环境层面 |
4.3.1 山 |
4.3.2 水 |
4.3.3 林 |
4.3.4 田 |
4.3.5 路 |
4.4 人才组织层面 |
4.4.1 建立人才培养数据库 |
4.4.2 拓展资金保障渠道 |
4.4.3 构建基层自治管理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西大营村实证研究 |
5.1 西大营村基础条件认知 |
5.1.1 资源条件梳理 |
5.1.2 实地乡村调研 |
5.1.3 现存乡村问题 |
5.2 西大营村集聚提升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1 指标的提取 |
5.2.2 不可调控因子 |
5.2.3 可调控因子 |
5.3 西大营村集聚提升发展的策略 |
5.3.1 优化产业结构 |
5.3.2 引导风貌文化 |
5.3.3 管控生态空间 |
5.3.4 保障人才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村镇与村镇建设 |
1.2.2 承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3.4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进展综述 |
2.1 村镇建设 |
2.1.1 村镇建设文献综述 |
2.1.2 城乡规划中的村镇建设研究 |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文献综述 |
2.2.2 县域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3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
2.3.1 土地资源承载力文献综述 |
2.3.2 土地指标在承载力研究中的运用 |
3 村镇土地承载力评价的理论及范式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口承载力理论 |
3.1.2 “足迹”承载力理论 |
3.1.3 综合承载力理论 |
3.2 三种理论范式 |
3.2.1 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3.2.2 足迹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3.2.3 综合承载能力研究范式 |
4 永丰县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测算与评价 |
4.1 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基本概况 |
4.1.1 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
4.1.2 资源环境基本状况 |
4.2 人口承载能力测算 |
4.2.1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测算方法 |
4.2.2 基于人粮关系的永丰县村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测度 |
4.2.3 基于收入视角的永丰县承载力状态测度 |
4.3 足迹承载能力测算 |
4.3.1 改进后的足迹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
4.3.2 吉安市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
4.3.3 永丰县村镇承载人口合理规模测算 |
4.4 综合承载能力测算 |
4.4.1 评价与测算步骤 |
4.4.2 评价测算结果与分析 |
4.5 三种测算结果比较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黄土丘陵区乡村居民流动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动性研究进展 |
1.2.2 城乡人口流动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居民内涵及类型划分 |
1.3.2 乡村居民流动性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条件 |
2.1.2 区位交通条件 |
2.1.3 经济发展水平 |
2.1.4 人口城镇化发展 |
2.2 问卷数据 |
2.2.1 问卷设计与内容 |
2.2.2 调查方式及样本选择 |
2.2.3 问卷发放及回收 |
2.2.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2.2.5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2.3 基础数据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文献研究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3 乡村居民流动性评估方法 |
3.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3 乡村居民流动性测度 |
3.4 乡村居民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章 兰州市乡村居民流动性特征分析 |
4.1 乡村居民流动性空间特征分析 |
4.1.1 网络流动性 |
4.1.2 人本流动性 |
4.1.3 智能流动性 |
4.1.4 绿色流动性 |
4.1.5 综合流动性 |
4.2 不同类型乡村居民流动性分析 |
4.2.1 网络流动性 |
4.2.2 人本流动性 |
4.2.3 智能流动性 |
4.2.4 绿色流动性 |
4.2.5 综合流动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居民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乡村居民流动性影响因子指标释义 |
5.2 乡村居民流动性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
5.3 乡村居民流动性影响因子交互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兰州市2019年乡村居民流动现状调查(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 |
第一章 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 |
第一节 北宋以前黄河流域的植被的状况 |
第二节 北宋对黄河中上游的植被破坏 |
一、建筑中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林木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
二、西北屯田中的植被破坏 |
第三节 黄河中下游边防及治河中的植被采伐 |
一、华北地区边防建设过程中的植被摧毁 |
二、治理河道过程中的木材消耗 |
第二章 北宋时黄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影响 |
第一节 北宋时黄河流域水旱灾害分析 |
第二节 北宋时黄河流域灾疫情分析 |
第三章 北宋时期的生态观与植被保护措施 |
第一节 北宋时期的生态观 |
第二节 北宋的植被保护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地缘环境研究进展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 地缘环境研究主要内容 |
2.1 地缘环境内涵 |
2.2 地缘环境解析 |
2.3 地缘环境驱动机制 |
2.4 地缘环境中的地缘关系 |
2.5 地缘环境研究方法 |
3 地缘环境研究思考 |
3.1 地缘环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 |
3.2 地理要素通过地缘环境影响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 |
3.3 地缘体、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地缘结构组成地缘环境系统 |
3.4 地缘距离和地缘流量是地缘环境的核心变量 |
4 结论与展望 |
(8)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状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的经验 |
1. 出版周期短, 学会提供智识资源 |
2. 载文量适当, 基金论文提供创新支撑 |
3. 海外数据库广泛收录, 重视OA出版 |
4. 注重新媒体建设, 落实个性化分发 |
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的不足 |
1. 国际影响因子偏低, 对国际优质稿源缺乏吸引力 |
2. 国际合作论文少, 作者国际化程度低 |
3. 编委会、顾问和编校队伍国际化程度低 |
4. 投审稿平台未与国际接轨, 论文外译力度不足 |
5. 选题策划意识不足, 策划性论文和策划性专栏少 |
三、中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对策 |
1. 重视选题策划, 瞄准学科热点和国际合作成果 |
2. 调整载文规模, 提升量效指数, 缩短出版周期 |
3. 优化投审稿平台, 借助社交媒体与学会的力量外宣 |
4. 增聘外籍主编和任实职的国际编委、顾问 |
5. 主攻优势学科, 试点双语出版, 实现集群化发展 |
(9)基于SWOT分析的科技期刊精品化发展战略——以《热带地理》近年办刊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2《热带地理》概况 |
3《热带地理》SWOT要素分析 |
3.1 机遇 |
3.1.1 获得项目基金资助 |
3.1.2 地理学科和《热带地理》报道地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
3.1.3 中文期刊办刊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 中文期刊日益受到重视 |
3.2 威胁 |
3.2.1 在“核心”评价体系中处于劣势 |
3.2.2 在本学科同类期刊中仅居于中等水平 |
3.3 优势 |
3.3.1 高效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机制 |
3.3.2 开放的办刊精神 |
3.4 劣势 |
4《热带地理》精品化发展战略 |
4.1 抓住热点, 组织专题 |
4.2 转变地域限制为地域特色 |
4.3 开设“学术争鸣”栏目 |
5 结论 |
(10)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地理学报》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叙事、互文与可视化:文献学视角下的近现代报刊地图[J]. 潘晟. 江苏社会科学, 2021(04)
- [2]中国科学院人文社科类期刊融合出版现状与对策——基于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J]. 李赛,朱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5)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聚提升类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以北京西大营村为例[D]. 王真月.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村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永丰县为例[D]. 戴雄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黄土丘陵区乡村居民流动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D]. 张志英.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北宋对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及影响[D]. 马琴玉.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中国地缘环境研究进展与思考[J]. 胡伟,胡志丁,葛岳静.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4)
- [8]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状与出路[J]. 李媛. 出版广角, 2019(05)
- [9]基于SWOT分析的科技期刊精品化发展战略——以《热带地理》近年办刊实践为例[J]. 李小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09)
- [10]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