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中美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一、中美日关系的回顾与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徐万胜,丁浩淼[1](2021)在《拜登当选背景下日本对华政策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对华政策一贯受到日美同盟、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日关系互动的影响与制约。特朗普时期,日本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采取有限合作姿态,通过首脑互访等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其对华政策的战略自主性增强、两面性凸显。拜登上台后则更为重视与盟国的关系,关注全球性问题并倾向于参加多边国际合作,强调美国民主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反对激烈的关税战与对华全面"脱钩"。日本的对外政策取向在更大程度上与拜登的政策主张相互重合,日美双方的信任与协调将有所增强,日本对华政策亦将与美联动。为此,日本将更加注重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对华制度制衡,或将加大对"中国威胁论"及涉港、涉疆等问题的炒作力度,为确保"产业链安全"而对华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刘玉丽[2](2020)在《借力与平衡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战略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周边区域处于亚洲大陆和大洋洲之间的连接带上,涵盖了全球商贸咽喉通道,是大国力量的激烈博弈区和各种政治势力的交叉辐射区。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中心正在向以印度洋-太平洋为中心的区域转移,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等各大国陆续将注意力转移至此地区。由于大国的存在,多重经济、政治地区机制安排交叉、重叠存在。从这点来看,南海已经成为上述国家谋划战略空间、进行战略互动及实施战略利益的延伸重叠地。在这样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南海主权争议因为各域外大国的存在而趋于多边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然而,海洋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南海主权争议能否顺利解决尤为关键。由于日本将南海问题与其海洋政策相关联,日本在南海地区的战略取向成为仅次于美国的重大干扰变量之一,也是中国能否成功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重大绊脚石。论文尝试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搭建了“战略认知与考量——战略选择——战略执行——战略评估”这样一个研究日本南海大国博弈的战略行为分析框架,以厘清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的内在考量、战略决策及实施。论文共分六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并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前日本对东南亚外交阶段的研究、2010至2016年间的研究以及2016年之后的研究”等以往成果,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着学理性不足,对2016年南海形势变化后的日本南海政策研究涉猎较少以及部分研究结论片面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尝试从视角、观点两方面作为研究切入点和突破点展开论述。本章的最后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及不足进行了阐述。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及理论模型,并构建起一个适用于本论题的逻辑分析框架。重点对该理论在解释本命题时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地缘政治、结构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博弈论等的局限性进行了一一阐释。第二章明确了本论题的基础研究背景,包括南海地缘特征及日本地缘特征。在此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南海问题的发展演化,回答了有关南海战略地位、大国南海博弈的动因以及日本涉入南海地区的地缘因素等相关问题。第三章尝试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模型,即“体系刺激——认知——政策选择”来解释日本南海大国博弈行为的政策出台逻辑。从体系与单元两个层面梳理了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所面临的来自国际体系及国内环境的变量因素。其中体系层面,日本明显受到了美国全球战略收缩、中国地区影响力上升以及中美竞争加剧的体系刺激。而在国内单元层面,日本战略文化中对“强者”、“大国定位”的追求、安倍作为领导人的“强势”个性以及首相官邸主导制度,使日本在回应上述体系刺激方面趋于主动积极、强势而且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安倍个人的政策主张。这一国内因素的影响解释了安倍缘何能在国内推动“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等违反战后和平秩序的系列举措。而日本文化中的“强者”心理使得日本在中国崛起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这从某种程度上提示了中日不信任的根源,解释了为什么日本在全球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南海问题上处心积虑地遏制中国。论文的第四章涉及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借力”战略。所谓“借力”即是指在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过程中,囿于自身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局限性,日本无法直接与之抗衡,而只能通过依赖中国或美国等大国力量去制衡或反制衡他们中的一方捞取实利。具体而言,在南海地区,为缓解中国的战略压力,日本试图通过借助美国的力量平衡中国影响力。同时面对美国在东南亚参与力度的减弱,日本的对华政策正变得愈加务实,即试图通过与中国缓和关系,以团结东南亚各小国,填补美国领导力的空白。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平衡”战略。不同于上章,本章在阐述日本的这一战略实施时,侧重于以日本自身为“主导”,其他南海地区国家在其中则扮演“参与”或“配合”的角色。同样受制于政治影响力不足及自身实力的制掣,日本试图利用在南海地区具有重要地缘战略意义的中小国家,包括东南亚各小国、澳大利亚甚至英法等重点国家,以南海问题为由实现既平衡中国影响力又规避美国安全承诺可能减少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平衡”策略是在日本自身日渐衰落且又希望在南海大国博弈中探索发挥一种更为明确、自主的政治大国作用时而实施的一种战略行为,也是在“积极和平主义”外交口号下,由“被动外交”转向“主动外交”的一种尝试。第六章尝试对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所实施的战略做出综合评估。首先论文尝试对日本所实施战略手段的合理性及隐蔽性进行论述,并对在这一战略实施中所凸显的日本外交战略特性予以剖析。其次,又关注了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面临的系列制约性因素,如联合力量的四分五裂、“印太战略”的不现实性等。最后,本章的后半部分则指出了日本行为的主要影响,即日本在南海地区的系列行为阻碍了东盟中心性、统一性的实现,使中日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对于日本在南海地区的涉入行为,中国一方面应继续强化对南海的海洋控制能力,增强海军的防御能力,提高自身;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从多方面对日本实施战略上的压力,遏止日本南下干预南海问题的势头,将其战略活动限定在日本海附近海域。

李文文[3](2020)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文中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邻邦,中日关系作为极为重要的一对中外双边关系,对中国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然而,回顾历史便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中日关系在一个相当长时间里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这一不正常的双边关系,与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环境,尤其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日本外交政策取向密不可分。战后,美国为实现其全球特别是东亚争霸战略,通过与日本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建立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自此日本对华外交政策深受日美同盟关系的制约,从而迟滞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然而,随着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尤其在两次“尼克松冲击”以及美国的默认下,日本加快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即时至此时日美同盟又推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本文由绪论、正文六章和结束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就选题缘起、价值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做了铺垫性交代。第一章,主要介绍和阐述了日美同盟建立的背景及其实质。文章从日美同盟的建立入手,就日美同盟建立的三大背景、标志及实质展开论述。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日美同盟的建立和日本战后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基轴的外交路线的确立,使得日本失去了对华外交的自主性,这也是导致日本在对华政策上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了1951年至1970年间日美同盟如何阻碍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文章从冷战时期日本历届内阁奉行的“亲美反华”政策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无论是奉行对美“追随”路线的吉田内阁、主张对美“协调”的岸信介内阁、追求日美“平等伙伴关系”的池田内阁、强化日美同盟的佐藤内阁,还是倡导对美“自主外交”的鸠山内阁和石桥内阁,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都无法跳出日美同盟框架的束缚,其所奉行的对华政策都是以日美同盟关系为前提的。这是导致中日关系几起几落,未能发生质的飞跃即未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根本原因。第三章,主要阐述了1971年至1978年间日美同盟如何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文章从这一时期日美同盟出现危机的标志性事件“绳线交易”与两次“尼克松冲击”入手,就日本政府是如何带着被盟友“背叛”的惊愕与被盟友“理解”和支持的兴奋着手中日复交和缔约谈判而展开分析。笔者认为,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缓和尤其是美国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最终实现的关键因素。第四章,主要评估和剖析了日美同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原因。文章不仅就日美同盟在中日复交进程中前期所起的阻碍与后期所起的促进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评估,而且就其成因进行了剖析。笔者认为,同盟困境中对“被抛弃”和“被卷入”的恐惧与不同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影响了其前后作用的发挥乃至逆转,即客观因素推动了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从消极转为积极。第五章,主要展望了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文章从冷战结束后日益强化的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出发,尝试性地对日美同盟的演变趋势及其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展望。笔者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日美同盟不但不会走向解体,反而会进一步强化;而它对中日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将仍然大于积极影响。结束语部分,主要就今后如何弱化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若干建议。

夏会儒[4](2019)在《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东盟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以来,中国主流媒体东盟报道的数量呈现倍数级增长的态势,反映出东盟议题关注度的提升。中国主流媒体东盟相关报道作为中国对东盟形象的直接认识,是中国与东盟长期交往关系的观念性产物,也是中国与东盟外交关系的缩影,更作为国际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影响着中国受众对东盟的认知。本文以我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为例,选取2000年至2018年《人民日报》“东盟”为主题的1232条报道为研究主体,研究其“议程设置”效果中的新闻数量、来源、议题、用词和内容,并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东盟形象建构的机理,总结东盟报道中体现的东盟形象与意义。研究发现,2000年来,《人民日报》东盟报道的数量和议题不断丰富,运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一级、二级议题的设定与版面归纳的方式,对东盟形象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展现了东盟积极向上、中国--东盟和谐发展的形象,对引导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表明中国正以一种善意、开放的态度迎接东盟,希望实现互利共赢、共商共享的地区文化规范,同时也希望东盟在处理地区冲突问题时能尊重中国,实现地区的安全与发展。

仇银娜[5](2016)在《如何打好中日钓鱼岛之战 ——用《孙子兵法》全面解析》文中认为如今,钓鱼岛局势愈演愈烈。从2010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到2012年日本上演“购岛”闹剧,日本窃占我国钓鱼岛主权越来越公开化,由此激化两国矛盾。尽管中国政府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的维护了我国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打破了日本单方面控制钓鱼岛的局面,但是日本并未就此善罢甘休。反而更加来势凶猛,频频出损招,挑衅中国。借钓鱼岛问题,大炒中国威胁,为摆脱战败国地位束缚找到借口。一方面加紧扫除“军事正常化”法律法规障碍,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国防预算,加大扩充军备力度,加强在钓鱼岛周边军事部署,大有要武力解决钓鱼岛争端的势头。从出动舰艇、战机阻扰中国公务船只维权巡航,到扬言要击落在钓鱼岛巡航的中国无人机,再到上演Fˉ15与歼10空中对决,日本不断出动军队,进行战争行为,不断把主权争端上升到战争级别,挑起两国战火。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下一步该如何应对?随着争端不断升级,随时都可能会擦枪走火,大战一触即发,我们有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难道真的要用武力才能解决钓鱼岛争端问题?如果不是,那又该采取何种手段解决目前钓鱼岛僵局?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国际关系三大理论和传统钓鱼岛问题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目前困局的时候,另辟蹊径,用中国兵家圣典《孙子兵法》对此进行全面解析。用孙子“先胜后战”的思想,从讨论中日钓鱼岛之战会不会打,抛砖引玉,引发中日钓鱼岛之战能不能打的讨论。用《孙子兵法》“五事”对中日两国进行对比,来算胜算几何,确定能不能打。然后用《孙子兵法》中的“贵胜,求全”的思想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法,即所谓“伐谋”、“伐交”之策来应对如何解决钓鱼岛问题。总结只有从“五事”上做好基础面,做大做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先胜后战”,即赢了再打。最后希冀能以此研究开辟新的视角,为推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早日解决贡献余力。

王坤[6](2014)在《美国战略东移背景下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力量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日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中美日新三角关系开始形成发展。尽管还不存在形式上的中美日三角机制,但并不意味着实际上的三角关系不存在。中美日关系的战略性调整和各国对外政策制定,无不以对方的外交政策和国家行为作为参照物,中美日三方在互动中都不自觉地具备了三角意识。这样,冷战结束后的一段较长时期内,中美日三角关系主要表现为: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摩擦和竞争呈现出时而激烈时而缓和的状态,为了不损害三国各自的长远利益又都注意加强对话和沟通,协调彼此间的关系,争取在激烈竞争中达成有效合作的正常关系。总之,冷战后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虽然呈现一定的不对称性,三角机制也还不成熟,但仍然保持整体上的平稳。2008年奥巴马政府上台,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战略,美国开始了全面战略东移,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展开了实质性的具体措施,中美日三角关系受到了巨大冲击,三角关系在这一时期的互动频繁、激烈,影响范围也空前扩大。美国为防止自身因中国力量上升而在亚太地区被边缘化,将平衡中国作为重要战略考量,中美博弈成为了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日本追随美国战略奉行对华遏制战略,在岛屿问题挑起争端,使得本身就充满脆弱性的中日关系由整体上的友好稳定滑向恶化崩溃的边缘,加之日本国内右倾化不断加剧,也使中美日三角关系未来互动发展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三角关系也更加复杂。文章以当前美国战略东移作为背景来研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所以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会凸显美国的战略主动性,但这并不等同于中日两国将被动地接受美国的支配,三角互动始终是一个多向而非单一的互动。全文主要遵循以下思路:首先,简要回顾冷战后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历史轨迹,在对三角互动的分析中揭示其本质及内在互动特征;其次,从历史角度来阐述美国东移战略的进程,对当前奥巴马政府的全面战略东移战略的原因、措施进行细致的分析;第三,通过美国战略东移对中日两国的不同战略指向和影响,对三角关系中的双边关系及整体互动进行分析,预测三角关系未来互动走向;第四,在对以上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良性互动提出合理建议。

张笑言[7](2014)在《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的中日关系探析》文中提出美国为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维护其霸主领导地位,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即战略重心东移,经济上与中国争夺亚州主导权,在军事上遏制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亚太地区的事务中来。同为亚太大国的日本,是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盟友,美国的战略调整必然带来日本对外政策与战略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中日关系,因此处理好中日关系在整个亚太地区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重返亚太后,中日关系已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而是具有地区乃至世界意义的双边关系,中国面临的亚太环境变得尤为复杂,与周边关系也相对紧张,特别是与日本之间一系列的摩擦、矛盾频发,影响并制约了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周边形势复杂,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中日关系的前景是不甚乐观的,但中日之间友好合作、战略互惠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只有不断深化两国政治互信、经济互联、文化交往,才能促使两国关系长期健康地发展,为亚太的发展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本文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下中日关系的变化为切入点,以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日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的影响要素以及新特质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综合分析,且从全球和区域的层面,以战略的视角对未来中日关系的走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前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选择与应对之策。文章对于展望亚太区域格局变动和合作新政策下的中日关系未来前景以及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特别是中国与日本未来的政治经济互动合作、同周边国家关系分析及未来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前瞻有很大作用,同时也利于对亚太国际格局的研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广阔的空间。

刘江永[8](2014)在《甲午战争以来东亚战略格局演变及启示——兼论120年来的中日关系及未来》文中研究表明从甲午战争至今,东亚经历了以"殖民、战乱、革命"为主的60年和以"和平、冷战、竞争"为主的60年。未来东亚是走向"安全、合作、统合"还是"对抗、冲突、内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前景。东亚战略格局几乎每十年发生一次重大变动。目前安倍晋三内阁的某些做法,与甲午战争前十年及伊藤博文内阁有相似之处。这预示着未来十年日本国家模式转型有脱离和平发展道路的危险,使中日矛盾再度成为东亚战略格局中的主要矛盾。中国需要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变化中的日本,加强协调,妥善应对。

李少丹[9](2013)在《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认知视角下的美国对华、对日政策互动与竞争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美国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域外大国,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同时中日关系也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21世纪的头三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美国仍将是中美日三国关系组合中最关键的行为体,其对中日两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三国关系的未来和东亚地区的未来。本文以二战后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及其演变的规律、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演变的影响因素、逻辑与重心的演变对美国对日与对华政策的影响。本文指出,美国政府外交决策团队的决策认知——东亚地区观是确立美国东亚政策逻辑的基础;美国政府外交决策团队在实施东亚政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新决策信息的输入而形成新的决策认知,从而导致东亚政策逻辑的转变或修正,相应的政策重心也会同步发生变化;中美关系、日美关系是美国在这一地区诸多双边关系的重中之重,但相对有限的美国外交资源在不同的地区政策逻辑推动下,会投向不同的政策重心,因此使美国的对华与对日政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和互动关系。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关于美国东亚政策逻辑的认知—决策分析框架。该框架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决策行为体的性格、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决定认知形成的首要因素,国际环境是影响认知形成的最重要外部条件;第二,国际环境、政策对象国的能动性和国际危机是推动美国东亚地区认知修正或转变的三大关键因素。本文依据“何种关于政治现象的解读是‘主流’的争论”是总统决策过程的中心要素这一立场指出,总统外交决策团队的成员们“都致力于界定某一问题的本质并为其政策选择寻求认同和支持”。因此,决策团队的集体认知源自于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信息被共享和沟通、团队成员尝试着影响其他成员的认知等社会性互动过程中形成决策团队的集体认知。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政策对象国发挥能动性和国际危机的综合影响,原来决策团队中那些试图重塑政治辩论以有助于其观点主张的成员便通过宣传、历史类比、树立典型等途径来表达自身的认知意象,从而再次形成决策团队内部的争论。最后,随着足够新信息的输入,原有的集体认知逐步被修正或瓦解,形成新的认知意象,从而导致政策逻辑的修正或者转变。本文运用认知—决策分析框架对美国冷战开始前后的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任政府,冷战中后期的尼克松、卡特和里根三任政府,冷战结束后的克林顿和小布什两任政府的东亚政策及对华、对日政策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从而解读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并验证本文观点和分析框架的可靠性。本文最后在对前述五章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前景做展望和判断,归纳了论文的理论贡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欧阳珊珊[10](2012)在《中美日三边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美日双边、三边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大国研究和地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东亚国际和地区体系的变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和平崛起、日本向正常国家迈进的倾向日益明显,中美日三边联系更加紧密,三边互动关系更加复杂,三边关系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美日三边关系对地区政治和安全的重要影响力,既取决于各自实力和地位的结构性变化,也取决于三边机制建设的形态与进程。由于中美日三边权力和实力的结构性变动和三边关系机制化的动向一直与地区结构和机制的变动紧密相连,因此,其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远。中美日三国都是世界性的大国,都是有着广泛利益和发挥着广泛作用的世界性大国。在东亚和东北亚地区,中美日是形成或发展为冷战时期的三角关系,还是发展为新时期的三边关系;是继续维持非对称性三边关系,还是形成中美日正三角关系;中美日关系是阻碍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还是成为地区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保障等等,都是近年来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为此,本文从三边关系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本质属性入手,分析了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探讨了中美日三边协调和对话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由此揭示中美日三边依存关系的复杂性变化,也揭示出中美日三边之于地区体系的复杂影响,为思考未来东亚和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提供某种有益的尝试。本文共分为五部分,主要通过在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美日三边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最后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未来前景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具体地说,第一章,绪论.主要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研究状况、结构设计和研究方法做了总体概述。指出中美日三边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对研究逻辑和思路进行了总括。第二章,冷战后三边关系的提出及其背景。主要对三边关系(包括三角关系)的概念界定进行基本考察。这部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列举、分析目前为止中外学者对于三角关系、三边关系的概念理解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三边关系界定的理解。第三章,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总体结构。主要对中美日三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领域的实力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中美日国力的总体结构变动和各个领域的基本结构的变化,突出强调了国家实力变化对于三者关系的影响。第四章中美日三边关系的运行机制。主要考察了中美日三边的运行机制,分析了中美日三边非对称结构对三边关系运行的主要影响,探讨了三边关系形态对地区问题和地区外问题的主要影响,突出了三国既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又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基本形态;第五章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未来前景。主要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前景和中国如何建构中美日三边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了中美日三边对话、三边协调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指出了中美日对国际和地区体系变动的深刻影响,探讨了日益和平崛起的中国应从国家利益和地区利益等多重视角客观、现实地建构中美日三边协调机制的问题。第六章,结论。主要对中美日三边关系总体发展趋势和影响进行了总结与概括。

二、中美日关系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日关系的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拜登当选背景下日本对华政策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特朗普时期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脉络
二、日本对华政策的背景转换:拜登主张
三、日本对华政策的与美联动:呼应拜登
四、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趋势与中日关系
    (一)日本将更加注重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的对华制度制衡
    (二)日本或将加大对“中国威胁论”及涉港、涉疆等意识形态问题的炒作力度
    (三)日本将在全球治理领域加强对华合作与协调
    (四)日本将为确保“产业链安全”而对华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五)日本将持续深化日美防卫合作并对华实施军事遏制
结语

(2)借力与平衡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战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有关2010年以前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研究
        (二)2010至2016 期间有关日本涉入南海地区的研究
        (三)2016 年后有关日本涉入南海地区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第1章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理论基础
    1.1 新古典现实主义及其运用
        1.1.1 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发展演化
        1.1.2 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
    1.2 新古典现实主义的适用性分析
        1.2.1 传统理论在解释本论题时的局限性
        1.2.2 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在解释本论题时的优越性
第2章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战略背景
    2.1 南海地区地缘特征及南海问题
        2.1.1 南海地区的地缘特点及其战略重要性
        2.1.2 南海问题及南海大国博弈现状
    2.2 日本的地缘环境及其海洋利益
        2.2.1 日本的基本地缘概况
        2.2.2 日本的海洋利益
第3章 日本对南海大国博弈的认知及战略选择
    3.1 日本对南海大国博弈的认知
        3.1.1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面临的体系压力
        3.1.2 日本对南海大国博弈的形势判断
    3.2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战略选项
        3.2.1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决策过程
        3.2.2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战略选项
第4章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借力”战略
    4.1 借美抗中削减中国战略压力
        4.1.1 在南海地区开展“美日联合巡航”
        4.1.2 在南海地区美日力推“印太战略”
    4.2 借中防美增加自我收益
        4.2.1 中日关系加快“正常化”进程
        4.2.2 中日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4.2.3 中日共同拓展多领域创新合作
第5章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平衡”战略
    5.1 联合南海周边各国“平衡”中美
        5.1.1 联合南海周边各国平衡中国影响力
        5.1.2 联合南海周边各国填补美国领导力空白
    5.2 联合澳印英法等国“平衡”中美
        5.2.1 联合澳印英法等国构建对华“包围圈”
        5.2.2 联合澳印英法等国规避美国安全承诺减少的风险
第6章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综合评估
    6.1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战略特性及其局限性
        6.1.1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战略特性
        6.1.2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局限性
    6.2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影响及走向
        6.2.1 日本参与南海大国博弈的影响
        6.2.2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战略走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日美同盟的建立及其实质
    第一节 日美同盟建立的背景分析
        一、日美同盟建立的国际背景
        二、日美同盟建立的美国国内背景
        三、日美同盟建立的日本国内背景
    第二节 日美同盟建立的标志及其实质
        一、日美同盟建立的标志
        二、日美同盟的实质
第二章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消极影响(1951—1970)
    第一节 日美两国对华贸易禁运与中日贸易的曲折发展
        一、吉田内阁“追随美国”对华禁运与中日民间贸易的挫折
        二、鸠山内阁对美“自主”外交与中日民间交往高潮的出现
        三、岸信介内阁“对美协调”外交与中日关系的恶化
        四、池田内阁日美“平等伙伴关系”与中日半官半民往来的启动
        五、佐藤内阁强化日美同盟与中日关系的再陷波折
    第二节 日美两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协调与分歧
        一、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出台的背景
        二、日本历届内阁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的推行
        三、美国对日本对华“政经分离”和“两个中国”政策的态度
        四、日美两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与一致
第三章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积极推动(1971—1978)
    第一节 同盟关系出现裂痕与两次“尼克松冲击”
        一、日美两国:“同床异梦”的盟友
        二、第一次“尼克松冲击”
        三、第二次“尼克松冲击”
        四、佐藤政府的垮台与中日关系的转机
    第二节 日美协商与《中日联合声明》的签订
        一、田中内阁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
        二、日美两国协商中日复交条件
        三、田中访华与《中日联合声明》的签订
        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对日美同盟的影响
    第三节 日美协调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
        一、三木内阁的“等距离”外交与中日缔约谈判的跌宕起伏
        二、福田内阁的“全方位”外交与美国对中日缔约的推动
        三、田园直访华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
第四章 日美同盟在中日复交进程中的作用评估与原因剖析
    第一节 日美同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评估
        一、20 世纪50—70 年代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阻碍作用
        二、20 世纪70 年代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日美同盟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原因
        一、同盟困境因素
        二、国际环境因素
第五章 日美同盟对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影响与前瞻
    第一节 日美同盟对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影响
        一、同盟“漂流”时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二、“再定义”的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三、进入新世纪后日美同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的展望
        一、日美同盟的未来走向
        二、日美同盟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
结束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东盟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创新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形象建构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国际形象的定义
    第二节 国际形象的建构机理
    第三节 媒介对国际形象的建构作用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东盟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第一节 东盟报道的分析框架说明
        一、分析对象
        二、抽样范围说明
        三、东盟报道议程设置的样本分析框架
    第二节 东盟报道议程设置情况分析
        一、东盟形象的传播度
        二、东盟形象的美誉度
        三、东盟形象的和谐度
第三章 建构主义视角下东盟形象的形成机理
    第一节 建构主义视角下中国--东盟关系塑造
        一、共有观念与规范的塑造
        二、中国--东盟体系间身份的反映
    第二节 《人民日报》对东盟形象的观念建构
        一、《人民日报》东盟形象的本质
        二、《人民日报》对东盟形象的建构
    第三节 建构主义视角下《人民日报》展现的东盟形象
第四章 国际传播视角下《人民日报》展现的东盟形象
    第一节 经济发展形象
        一、地区经济与贸易快速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
        三、贸易机制不断完善
    第二节 政治环境形象
        一、东盟一体化进程稳中有进
        二、外交与合作发展良好
        三、地区矛盾时有发生
    第三节 文化交流形象
        一、文化交流发展良好
        二、积极发展教育科技
    第四节 社会变迁形象
        一、民间交往丰富多彩
        二、地区安全领域形成地区同盟
第五章 东盟形象对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影响
结论
引文注释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5)如何打好中日钓鱼岛之战 ——用《孙子兵法》全面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钓鱼岛问题的传统研究
    第一节 国际关系三大理论视角下的钓鱼岛问题
        一、现实主义的解读
        二、自由主义的解读
        三、建构主义的解读
    第二节 传统研究视角下的钓鱼岛问题
        一、从时间视角来分析
        二、从学科视角来分析
第二章 论中日钓鱼岛之战会不会打的问题
    第一节 国内舆论对“中日钓鱼岛之战会不会打”的讨论
        一、国内媒体对“中日钓鱼岛之战会不会打”的讨论
        二、国内民众对“中日钓鱼岛之战会不会打”的讨论
    第二节 “一触即发”的钓鱼岛局势
第三章 论中日钓鱼岛之战能不能打的问题
    第一节 “道”
        一、何为“道”
        二、中国与日本关于“道”的比较
    第二节 “天”和“地”
        一、何为“天”
        二、中国与日本关于“天”的比较
        三、何为“地”
        四、中国与日本关于“地”的比较
    第三节 “将”和“法”
        一、何为“将”
        二、何为“法”
        三、中国与日本关于“将”、“法”的比较
第四章 《孙子兵法》指导如何打好中日钓鱼岛之战
    第一节 “贵在求全,而不破”
        一、何为“贵在求全,而不破”
        二、如何能“求全而不破”
    第二节 如何用求全不破之法解决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
        一、“伐谋”
        二、“伐交”
        三、“先胜后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美国战略东移背景下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及目的
    二、论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冷战后的中美日三角关系
    一、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形成
    二、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历史轨迹
        (一) 90年代初期
        (二) 90年代中期
        (三) 90年代末期
        (四) 21世纪初期
    三、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分析
        (一) 中美日三国综合力量对比
        (二) 中美日三国各自国家利益及相互认知
        (三) 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本质
    四、冷战后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主要特征
        (一) 三角关系互动的两重性:合作与竞争长期共存
        (二) 三角关系互动机制尚不成熟,侧重单线双边互动
        (三) 三角关系互动呈“塔式”结构
        (四) 三角关系互动不平衡,存在互动效应
第二章 美国世界战略重心东移
    一、美国战略东移进程
        (一) 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渐凸显
        (二) 奥巴马政府的全面战略重心东移
    二、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动因
        (一) 政治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安全因素
        (四) 文化价值观因素
    三、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主要举措
        (一) 政治方面
        (二) 经济方面
        (三) 军事方面
        (四) 价值观外交方面
第三章 美国战略东移对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影响
    一、美国战略东移对中日两国不同的战略指向
        (一) 对中国:防范与遏制大于合作与接触
        (二) 对日本:寻求配合为主,防范为辅
    二、美国战略东移对中国的影响
        (一) 中国地缘安全压力显着增大
        (二) 中国领土领海主权遭受挑战
        (三) 中国在外交上陷入两难境地
        (四) 中国睦邻关系受到严重干扰,“以经促政”的战略效果相对下降
    三、美国战略东移对日本的主要影响
        (一) 日本追随美国战略脚步,奉行对华遏制战略
        (二) 日本右翼活动猖獗,国家右倾化加剧
        (三) 日本对美战略自主性空前增强,国家“正常化“步伐加快
    四、美国战略东移背景下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
        (一) 中美关系互动
        (二) 美日关系互动
        (三) 中日关系互动
        (四) 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分析
    五、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前景
        (一) 第一种图景
        (二) 第二种图景
        (三) 第三种图景
第四章 探寻中美日三角关系良性互动的路径
    一、中美增进战略互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二、美国应正视日本政治右倾化
    三、中日在岛屿争端“搁置争议”,以经济互联深化利益交汇
    四、建立中美日三国对话机制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的中日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创新点与难点
1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综述
    1.1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与内涵
        1.1.1 再平衡战略的提出
        1.1.2 再平衡战略的内涵
    1.2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特点与影响
        1.2.1 再平衡战略的特点
        1.2.2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
2 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的中日关系现状
    2.1 政治外交陷入僵局
        2.1.1 高层互访举步维艰
        2.1.2 民间交流面临停摆
    2.2 经济贸易恶化遇冷
        2.2.1 经济交流日渐冷淡
        2.2.2 贸易战争日趋激烈
    2.3 军事安全相互防范
        2.3.1 军事力量增加
        2.3.2 战略对抗升级
3 中日关系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3.1 领土领海问题
        3.1.1 “钓鱼岛”问题
        3.1.2 东海划界问题
    3.2 历史认知问题
        3.2.1 歪曲历史教科书
        3.2.2 持续参拜靖国神社
    3.3 台湾问题
        3.3.1 中国的核心利益
        3.3.2 日本的战略利益
4 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
    4.1 影响中日关系的外部因素
        4.1.1 亚太地区国际权力结构的改变
        4.1.2 亚太地区国家间互动模式变化
        4.1.3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
    4.2 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
        4.2.1 国内政治生态右倾化
        4.2.2 国内右翼势力日益膨胀
        4.2.3 民众的政治参与不断增强
    4.3 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
        4.3.1 “联美制华”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4.3.2 对华新“均势”战略的构建
    4.4 安倍的作用与影响
        4.4.1 安倍的政治理念
        4.4.2 安倍在对外战略与决策中的作用
5 中国的战略选择与应对
    5.1 中国的路径选择与战略应对
        5.1.1 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5.1.2 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
        5.1.3 构筑周边稳定的战略依托
        5.1.4 参与并推进多边合作机制
        5.1.5 强化双规互动重塑双边关系
    5.2 中日关系发展前瞻
        5.2.1 正视历史与现状突破
        5.2.2 战略竞争与对抗长期持续
        5.2.3 互惠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甲午战争以来东亚战略格局演变及启示——兼论120年来的中日关系及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120年来两个甲子提出的问题
二甲午战争至二战结束的东亚战略格局演变
    (一)1894年至1904年第一个十年
    (二)1904年至1914年第二个十年
    (三)1914年至1924年第三个十年
    (四)1924年至1934年第四个十年
    (五)1931年至1941年第五个十年
    (六)1941年至1951年第六个十年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东亚战略格局的演变
    (一)1951年至1961年第七个十年
    (二)1961年至1971年第八个十年
    (三)1971年至1981年第九个十年
    (四)1981年至1991年第十个十年
    (五)1991年到2001年第十一个十年
    (六)2001年至2012年第十二个十年
四关于未来的展望与历史的启示
    (一)安倍内阁政策倾向与中日关系新变化
    (二)国家兴衰、国际格局与国际潮流的前瞻
    (三)甲午战争120年来的警示与启迪

(9)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认知视角下的美国对华、对日政策互动与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问题、基本逻辑、研究方法与基本概念
    四、论文观点与写作框架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认知理论与认知—决策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国际政治研究中的认知理论
        一、认知分析路径的提出及其发展
        二、现实主义学派对认知因素的阐述
        三、自由主义学派对认知因素的阐述
        四、建构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的联系
        五、对上述各学派与认知理论关系的简短评论
    第二节 认知—决策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本课题所需的认知理论
        二、认知形成的关键条件与认知、政策逻辑的形成
        三、认知转变的关键条件与认知、政策逻辑的修正或转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冷战初期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第一节 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一、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设想及其东亚地区认知
        二、“罗斯福东亚地区观”指导下的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第二节 美国东亚政策逻辑和重心的第一次转变
        一、杜鲁门任总统后美国决策层内部对“罗斯福东亚认知”的异议
        二、杜鲁门继任总统后国际环境的变化
        三、杜鲁门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初步形成(1947-1949)
        四、杜鲁门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美国东亚政策的冷战逻辑和日本重心的最终形成
        一、中日两国外交政策对美国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二、朝鲜战争对美国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的最终形成
        四、美国对华和对日政策的逆转
    第四节 美国东亚认知的全球动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冷战中后期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第一节 尼克松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一、尼克松政府的东亚地区认知
        二、尼克松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确立
        三、尼克松政府调整美国东亚政策逻辑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卡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一、卡特政府初期东亚地区认知、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二、卡特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三、卡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的重新确立与对华、对日政策
    第三节 里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一、里根政府初期东亚地区认知、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二、里根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三、里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的重新确立
        四、东亚政策逻辑的重新确立与里根政府对华、对日政策
    第四节 中美苏三角关系框架对美国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克林顿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初期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一、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思维和决策模式
        二、克林顿政府东亚认知的全球政策背景
        三、克林顿政府初期东亚地区认知与东亚政策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二、国际危机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三、日本国内困局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四、中国外交政策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第三节 东亚政策逻辑修正后的克林顿政府对华和对日政策
        一、克林顿政府调整后的东亚地区认知
        二、克林顿政府修正后的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三、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
        四、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的对日政策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布什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第一节 小布什政府初期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一、小布什政府的外交理念与决策模式
        二、小布什政府初期的东亚地区认知
        三、小布什政府初期的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四、小布什政府初期东亚政策逻辑指导下的对华和对日政策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一、国际危机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三、中国外交政策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四、日本外交政策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第三节 小布什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修正
        一、小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东亚地区认知
        二、小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第四节 东亚政策逻辑修正后的小布什政府对华和对日政策
        一、“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二、中美日三边合作背景下的美国对日政策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政策展望、论文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东亚政策逻辑的回顾与展望
        一、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东亚政策逻辑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二、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东亚政策展望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启示
        一、理论贡献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论文后记

(10)中美日三边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结构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美日关系研究范式的转变
    2.1 冷战时期的三角关系研究范式
    2.2 冷战后的三边关系研究的兴起
第3章 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总体结构
    3.1 政治领域
        3.1.1 美国的视角与观点
        3.1.2 日本的视角与观点
        3.1.3 中国的视角与观点
    3.2 经济领域
    3.3 军事领域
    3.4 文化领域
    3.5 其他领域
第4章 中美日三边关系的运行机制
    4.1 结构内互动机制
    4.2 结构外作用机制
第5章 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未来前景
    5.1 中美日“新冷战”论及其可能性
    5.2 中美日“正三角论”及其局限性
    5.3 中美日协商的机制化及其可行性
第6章 结论:中美日关系与中国的政策和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美日关系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拜登当选背景下日本对华政策回顾与前瞻[J]. 徐万胜,丁浩淼. 和平与发展, 2021(01)
  • [2]借力与平衡 ——日本在南海大国博弈中的战略行为研究[D]. 刘玉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日邦交正常化进程中的日美同盟因素研究(1951—1978)[D]. 李文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东盟形象研究 ——以《人民日报》为例[D]. 夏会儒.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5]如何打好中日钓鱼岛之战 ——用《孙子兵法》全面解析[D]. 仇银娜.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12)
  • [6]美国战略东移背景下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研究[D]. 王坤.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3)
  • [7]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的中日关系探析[D]. 张笑言. 辽宁大学, 2014(02)
  • [8]甲午战争以来东亚战略格局演变及启示——兼论120年来的中日关系及未来[J]. 刘江永. 日本学刊, 2014(01)
  • [9]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认知视角下的美国对华、对日政策互动与竞争关系研究[D]. 李少丹. 复旦大学, 2013(03)
  • [10]中美日三边关系研究[D]. 欧阳珊珊. 吉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中美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