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中块垒在纵笔写狂生——《聊斋志异·狂生》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车兰兰[1](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崔婉茹[2](2016)在《清初单折短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杂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始终不甚引人注目,清初单折短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始终呈现较为模糊的面目,然而通过考察,可以发现清初单折短剧中不乏内涵深广、水准颇高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应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它们值得被重视、被欣赏、被研究。绪论部分将“清初”的时间段界定为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即公元1644年至公元1735年。绪论还讨论了相关的研究现状,学界目前对清杂剧有一定的研究,但对清初单折短剧委实关注较少,研究成果较为贫乏。除了研究现状,笔者还在绪论中诠释了短剧、单折短剧的概念,梳理了单折短剧的流变,分析了单折短剧在清初繁盛的原因。第一章主要进行了清初单折短剧基础性的考证研究。笔者通过对大量书籍资料进行检索、查询和考证,统计出清初单折短剧共50种,其中现存42种,未见传本的8种,它们的着录、版本及流传收藏也在文中做了说明。第二章通过对清初单折短剧文本进行阅读和审视,把它们的思想内涵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忧怀国家兴亡、不满社会黑暗、感慨人生际遇、参悟人生如梦和颂扬才情闲趣。忧怀国家兴亡的作品反映出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现状及文人们对前明灭亡原因的反思;文人作家们还对社会上黑暗的一面进行了大力的鞭挞,振聋发聩;感慨人生际遇的作品是50种清初单折短剧中普遍艺术成就最高的;参悟人生如梦的作品普遍传达出劝世、叹世、讽世、愤世的感情;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单纯抒写才情闲趣的,或活泼可爱,或深情缱绻。第三章分析了清初单折短剧的艺术特色,这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清初单折短剧在写作上表现出关目平淡呆板、排场清冷、部分作品以对话体结构文章、以己身入剧的特征;清初单折短剧的文人化特征已表现得十分鲜明,无愧乎“纯正之文人剧”的称号;清初单折短剧的南曲化与传奇化、案头化与自娱化也已经是非常明显的特点。第四章讨论了清初单折短剧的舞台呈现,其中舞台演出部分整理了清初单折短剧的演出记录。表演样态部分介绍了演出时所用的伴奏乐器、演唱声腔和手势身段。伴奏乐器多为笛、鼓、板、三弦,声腔以昆腔水磨调为基准,演员的手势身段和服饰穿戴颇为考究,时见匠心。第五章将清初单折短剧放在了文学史的纵轴上进行考察,同是异族统治时期,民族意识在清初单折短剧和元杂剧中却有不同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作家对新朝的态度,主人公的形象和理性思考上。清初单折短剧承明余续,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单折短剧的许多方面,如作家的身份地域、作品的题材内容、作品的曲调风格等。清初单折短剧同样对清中后期的单折短剧有莫大影响。第六章审视了清初单折短剧与清初学术思潮的联系,理学“由王返朱”、经学“由宋返汉”,作品中还表现出一定的启蒙思想。虽然清初单折短剧乏人问津,但是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状况、时代气息和文人心境,且其中部分作品仍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清初单折短剧的地位和影响。总之,清初单折短剧不应该被束之高阁,不应该被历史的尘埃模糊了面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光彩与价值,应该被看到、被欣赏、被研究。
樊兰[3](2012)在《张坚《玉燕堂四种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燕堂四种曲》是清代戏曲家张坚的传奇集,包括《梦中缘》、《梅花簪》、《怀沙记》和《玉狮坠》。张坚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少有才名却仕途蹇滞,沉沦幕僚而无所大遇。他亲历了昆曲由盛而衰的转折过程,在“雅奏不见赏”之时,仍然执着于昆曲剧本创作。他的《玉燕堂四种曲》颇具特色,在案头和场上都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在昆曲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张坚没有专门的戏曲理论着作,他的戏曲观念较为零散地体现在四部传奇及其序跋中,这些戏曲观念对《玉燕堂四种曲》的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张坚以戏曲为小技,拒斥地方戏曲,专力创作昆曲剧本。这种对地方戏曲极端排斥的做法,与昆曲自身兼容并包的特点是背道而驰的,是一种保守落后的曲体观。张坚对戏曲本体特征的认识,体现出明显的“剧本位”意识。《玉燕堂四种曲》以舞台表演为范式的艺术特点即受到这种认知的影响。在文化复古思潮的影响下,张坚形成“情理合一”的思想,在创作中对封建伦理道德有着主动自觉的遵循和坚持,故而《玉燕堂四种曲》带有名教风流的特点。《玉燕堂四种曲》创作于康熙中期至乾隆初年,随着张坚游历四方而广泛传播,在康乾曲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玉燕堂四种曲》不仅受到文人名士的喜爱,以案头形式广为流传,而且凭借较为出色的舞台艺术获得梨园青睐,在场上不断搬演。《梦中缘》、《梅花簪》曾作为宫廷承应戏搬演,民国年间《梅花簪》折子戏尚在演出。《玉燕堂四种曲》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其他剧种吸收改编,现今可见的改编本主要有十字调梆子剧《弥勒笑》、京剧《双鸳梦》、京剧《梅花簪》、《改正梅花簪》和昆弋合唱本《玉狮坠》。在花雅相争的胶着时期,《玉燕堂四种曲》的广泛传播为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乾隆以后的曲坛产生了一定影响。《玉燕堂四种曲》在主题思想和艺术方面都颇具特色。由于张坚将浓郁的身世之感融进戏曲创作中,所以《玉燕堂四种曲》实为其自鸣之作。也恰因为这样,《玉燕堂四种曲》主题思想较为单一狭隘,集中在对爱情的追求和对政治理想的寄托上,缺乏对社会历史的关注,思想深度和广度不够。宗教书写是《玉燕堂四种曲》艺术特色之一。宗教人物形象、度脱文学因素以及因果报应思想是其宗教书写的重要体现。这些宗教书写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与儒家积极入世、关注现实的精神以及伦理价值观念一脉相通。另外,宗教书写在剧本叙事和艺术表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增加奇幻色彩的重要手段。《玉燕堂四种曲》以舞台表演为范式的艺术创作是其另一个重要特色。张坚对文人传奇的舞台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体来看,《玉燕堂四种曲》结构完整紧凑,情节曲折新奇,排场生动变幻,科白详备到位,舞台效果突出。
王颖[4](2012)在《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柏分布广泛,应用普遍,与古人生活关系密切,因而很早就进入文学表现的领域。松柏的品性也得到各个时代文人的推崇,获得了丰富的比德内涵,成为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松柏题材和意象的作品数量繁多,在同类题材创作中有着显着的优势。在不同历史时期,松柏题材都有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品,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大都参与了松柏题材和意象的创作。相关作品数量上蔚为大观,质量上不乏名家名篇,而且体裁广泛,诗词文赋皆有佳作。伴随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松柏在审美欣赏、比德内涵、文化意蕴等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积累。本论文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松柏题材和意象为研究对象,对松柏比德的内涵、松柏意象的审美特色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论文共十一章:第一章论述了松柏题材和意象创作的繁盛及其原因。这是松柏审美特征逐渐丰富、比德内涵深入发展和文化意蕴获得丰厚积淀的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对松柏比德的形成及演变、松柏比德的内涵、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先秦儒家关于松柏“岁寒后凋”、“松柏有心”的命题开了松柏比德的先声,松柏成为有道君子人格的象征。魏晋六朝时松柏比德有了新的变化,松常被用来表现名士的清朗仪表、风骨节操,成为风度和品德的象征。唐代松柏比德进一步丰富,唐人笔下的松柏常常是文人感物咏怀、托物自喻的媒介,松柏意象中既寄寓了唐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心、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宋代松柏比德趋于成熟,松柏意象融合了儒家之气节操守、道家之旷达洒脱和释家之超逸风神,发展出新的比德内涵:宋人由松柏在春夏荣滋之时不争芳于时,生发出青青自若、不随流俗的含义;在松柏栋梁之才的惯常比附外,又演绎出安分随时、不求材用的新理念;在“松柏有心”的传统寓意之外,又生发出“无心”、“无情”之义;于松柏贞刚品性外,又打造出刚柔相济、高下得宜、清贞兼备的理想人格。松柏比德经过长期的发展,先后形成了岁寒后凋、坚贞有心、孤直不倚、劲挺有节、风雨历练等内涵。君子人格象征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既有穷且益坚、耿介孤傲的气节操守,又蕴含了高蹈越俗、淡泊超然的内在精神,其人格拟喻多样,曾被比为仁人义士、贤臣能人、隐者高人等。与其他植物意象如竹、莲相比较,松柏的人格象征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显示出特殊的文化意义。第六至第十章对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松柏意象进行了论述。墓地松柏是坟墓的表识和亡灵的护佑神,又成为祭祀、追悼、怀古类文学中的重要意象,用以表达生死之叹、怀亲吊友、历史思索等复杂的情感。左思《咏史》其二首创涧底松意象,以典型的形象、浓缩的笔墨概括出西晋门阀制度下寒士的境遇及其不平与抗争,涧底松成为才秀人微者的象征。此后吟咏涧底松的作品层出不穷,涧底松意象在比德和情感方面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格调,由贞刚到超逸,由愤世到乐观。涧底松的象征意义鲜明独特,在意象的发展过程中,曾被比拟为寒门俊才蛰伏之士、迁客逐臣和烈女贞妇等,人格拟喻的变化,带来了象征意义的逐步丰富和深化。老、枯、病、怪松柏意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突破了松柏常青、繁茂的审美传统,将沧桑、雄奇、丑怪、狞疠等也纳入松柏审美的范畴。这类意象还有着特定的象征寓义,如老松是古雅君子人格的象征,丑怪类松柏意象用以比喻那些才不得伸而出以惊世之举、骇俗之文的奇士狂生。不老松意象是长寿的象征,人们借助这一意象表达出对生命永恒的期盼。连理松柏既是祥瑞之兆,又是爱情忠贞的象征,文人赋予这一意象“岁寒同心”的道德比附以及“随俗婵娟”的禅理寓意。复生松柏是对人事兴衰、世道治乱的感应,这一意象被赋予“法身常住”的佛学寓意,有时又寄托着文人怀人思古的意绪。松风意象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清逸、古雅、劲健,而且有着丰富的意趣寄托,文人高雅脱俗的精神、隐逸游仙的理想、生命的体验和历史的感悟等都可以借助这一意象传达出来。松林具有阴翳、深邃的景观效果和“清”、“冷”的审美感觉,诗文中的松林常被描写成具有隐逸、佛禅内涵的景象,而小说中的松林往往有着阴森可怖的氛围或神秘奇幻的情境。第十一章论述了松与文人的生活情趣。松与文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常与清谈、禅思、诗酒琴弈等一起,构成文人的文化生态,从而使得平淡的日常生活变得雅致与从容。文人以“松”为别号、为室名、为诗文集名者甚多,其中不乏借松标榜高洁操守之意;文人亲手种松者亦多,在某种程度上,种松即是“种德”,松成为文人情志的寄托。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契机,文人之间以松为题材的唱和之作更是难以计数,文人生活中的种种风雅情事,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都在这些作品中得以再现。
吴琼[5](2012)在《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文中指出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这是一个综观的大课题。明末清初本身乃重要的社会历史转型期,伴随着这个历史转型,文学发生了明显的风格迁移与性格转变:政治经济的变化改变了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个性解放思潮的风起云涌颠覆了知识分子的陈旧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式微与复归之间摆荡;士人的命运与精神亦席卷在历史洪流中不能自已。这些文化环境的剧烈变化影响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创作,也在其中遗留了许多深刻而真实的历史信息。截取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考察时代作用于文学的复杂层次、丰富形式与辩证过程,梳理文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有助于我们对明末清初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进行综合把握。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中,文学思潮、时代变化、官方意志分别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末时个性解放思想对传统文道观进行挑衅与突破,当时心学泛滥,士人思想开放,整个社会呈现出摆脱旧有轨道的兴奋狂乱与生机勃勃。文学创作也积极赶上时代的步伐,加大了对现实生活的表现范围和对个体心灵的挖掘力度。明末文学这在这种精神的笼罩下一改前期颓气,呈现出一种全面繁荣的景象。易代之际的强大外力将文学引领到眼前实际,前期的思潮骤然搁浅,进入到积极反思与调整阶段,时代巨变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深沉宏阔、震荡人心的题材,明末文学的自由与自我被大时代图景与心灵震荡替代。清初,传统文学观正式开始对明末个性解放进行打压与修正,命运巨变的一代士人,谱写着宫阙山河之感,衣冠人物之悲,新朝士人则开始顺应太平,大奏雍容和雅之调。各个阶段都充满了激烈的新旧对抗,社会因素的老朽与新变,思想观念的顽固与觉醒,文学表现的保守与激进,明末清初的文学正是在新旧对抗与兼容的文化环境中收获了丰富的成果,而它原本缓慢推进的风格转变每每因为突然的社会历史变化而加快步伐,出现种种新异状况。其种种宏观的风格转变,种种具体而微的原因和表现,正是本文所希望能展现的。本论文以概括阐述明末清初的文学创作变化为内容,从一个大的文化视角,透视明末清初之际文学嬗变的内在外在状貌,描述它背后各种社会的、历史的、思想的因素所勾连形成的文化背景,通过对各个阶段内社会道德风气、社会心理、作家生存精神状况的把握,揭示这个文化背景是怎样作用于文学转变的。即在把握明末清初历史社会变化的基础上,描绘出彼时文学嬗变的清晰轨迹,勾勒出一个文化学角度的明末清初文学简史。本文正文部分三章为一段,时段界定为:第一阶段万历后期至天启末,这是明末文风的完全展现期;第二阶段崇祯初至顺治前期,这是鼎革之际文学的转变期;第三阶段顺治后期至康熙中后期,这是清代文学性格的初步成型期。各部分从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切入,联系社会心理与作家本身,从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进而推进到文学表现层面,层层深入。文学表现部分,选取了各时间段内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流派或者具体作品,通过对作品与时代精神风貌联系的分析,展现文学整体风格转变的蛛丝马迹、社会历史变迁影响文学的途径,从而直观显现明末清初文学嬗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明末清初文学的嬗变,是明末清初时代巨变引起的。这种引发并非是单方面的直接外力强加,而是有一个影响力传递和选择接受及变形表现的复杂过程,这也正是明末清初文学嬗变的特殊魅力。
朱秀敏[6](2011)在《建安散文研究》文中指出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一大重镇,关于此时的诗歌、辞赋,学界创获颇多,对建安散文致力相对较少,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建安散文皆呈现出了新的风貌。本文以严可均所辑《全后汉文》、《全三国文》中的建安单篇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细致、深入地梳理和探讨建安时期各体文章的创作状况,探究其中的文学思想和时代风尚,力求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本文由绪论部分和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围,确定了建安散文的起止年代和本文研究的文本内容。二是以时间为序,将建安散文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和反思,分为三个阶段,着力论述第三阶段,即50年代初至今,认为建安散文在文本整理及校注、作家生平、思想及创作等方面的资料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对建安散文的研究,或局限在三曹、七子等代表作家作品,较少关注其他二三流的作家作品;或从内容角度,专论某家散文抑或综论建安散文;或从文体角度,单论某种或某类文体,研究视角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拓展和开掘。三是确定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在考察建安散文的发展及特点的时候,努力遵循的几条原则。第一章介绍了建安散文的创作背景,主要分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社会政治背景,建安时期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政局动荡不安,后期“区宇方辑”,三国分立基本形成,社会秩序较为安定。二是思想文化背景,与政治形势的多变相适应,此时的思想文化也相当活跃。三是建安士风与士人心态,在建安士人身上,既有汉末名士的风流,亦有建安时代造就的通脱。第二、三、四章从文体角度对建安散文进行了分类论述。第二章论及两种目的性、实用性和功利性较强的文体,即下行公文诏令和上行公文奏议。建安时期的诏令风貌多样,曹操的教令清峻通脱,曹丕的诏令典雅清丽,曹叡、孔融、曹植之作也各有特色。章表奏议等文章陈言务实,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陈政言事,或荐才论人,或劝进辞让谢恩请功,或谈论军事外交,或品文论学,是建安士人积极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此外,建安奏议个性鲜明,理、情并胜,行文严谨,结构严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章论述了书牍、论说文和序体文。建安书牍情文并胜,既有很强的公文实用性的军政书牍,也有日渐兴盛的披心露性的私人书牍。从题材内容上,军政书牍可分为公务政事类、劝仕荐贤类、劝谏陈请类、外交辞令类、军事檄移类等,私人书牍可分为抒怀写志类、叙事类、品评论议类、状物描景类、戒书类、临终书信等。本文所论建安论说文有以“论”名篇的论文,有以“说”冠名的“说”文,还有以“难”、“答”、“对”名篇的对问体和以“释”、“辩”、“应”为题的设论体等问难类的文章,几乎涵盖了后世文章选集或文体学中罗列的各种论说文体。建安论说文承继两汉,在文学性和论辩技巧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它的前后相继促进了正始时期和晋代论说文的繁盛。建安序体文创作大盛,有典籍序、诗序、赋序、碑序、颂序、铭序、哀辞序、诔序、赞序、七序、俳谐文序、关于人物品评的序等十余种。建安时期序体文的大量涌现,既是文章辨体的产物,又是文学自觉意识增强的体现。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碑诔哀吊、颂赞铭箴等一般以四言韵语为规范体式的文体、杂文以及其他文体。碑文在经历了桓灵之际的兴盛之后渐衰,在内容和功用上,可分为墓葬之碑和纪事铭功之碑,不管是哪一类碑文,作为一种以褒扬功能为主的饰终礼文,在文辞、句式等方面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学化色彩。东汉以来,私谥的盛行和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使建安士人们开始重视诔文中个体哀情的抒发,曹植的诔文堪称其中的代表,他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私人化和抒情化的特征,亲友的密切关系和叙咏中的骋才抒情使曹植诔文成为寄托个人情感的文人之文。伤悼弱子的哀辞、品今吊古的吊文以及哀策、祭文等伤悼文体,在庄重的述德以外,也开始注重自我哀情的抒发。建安颂文在颂美传统的影响下,虽然仍是“廊庙文学”中政治话语的一部分,但也出现了一些美细物和托物言志的平民化、日常化的作品。作为一种四言为主的韵文形式,建安颂文仍有较强的拟古、崇古风尚,但其语言上的骈俪化和颂序的大量出现,体现了颂文文体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影响。汉末至建安时期,文体的繁富和辨体意识的薄弱造成了一些文体,如赞颂二体的混用。赞美或颂美是赞的后起之意,赞颂二体在形式和功用上的相近造成了它们的混同使用,但二体在文章篇幅、语言风格、内容和文体功能、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仍有不同之处。曹植的《画赞》是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可见的最早的画赞作品。建安赞文在语言形式上皆为四言韵文,且一韵到底,两句为一节奏和停顿,篇幅一般较短,大多为八句,也有六句或十二句者。建安铭文沿承两汉,内容上仍以祝颂和警戒为主,既有诫谏之辞,亦有自警之言。但这一时期的铭文也发生了新变,出现了咏物铭、颂铭、碑铭等一些新的铭文形式,有的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有的与其他文体混合使用,不少铭文呈现出了明显的赋化特征。沿袭两汉,根据箴诫对象的不同,建安时期的箴文仍分为官箴和私箴,此外张紘作有一篇纯粹的咏物箴《瑰材枕箴》,已经完全偏离了箴体劝诫的功用。在杂文及其他文体这部分内容中,论及七体、连珠、俳谐文与“势”文等。第五章论述了建安散文的整体风貌。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文体发展与各体皆工,单篇文章创作日繁,无论从作者人数还是单篇作品的总数,建安文章都较两汉有了很大发展,在出现的40余种文体中,几乎每种文体都出现了较为纯熟的作者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二是建安散文所体现的时代风尚,包括悲美意识、通过山水之乐传达的自然观与俳谐风尚等。三是人的觉醒下的文的自觉。在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前,建安文士视野更加开阔,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情感体验更加细腻,文章创作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艺术技巧讲求多样化,个体抒情性逐渐增强。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建安散文中的文学思想。建安时期论文的文章已经较为繁富,虽还未出现系统性的文学评论,但以曹丕《典论·论文》为代表,同两汉相比,建安士人的品藻、评赏已是主动的互相交流、沟通,他们畅谈各体文章,在单篇文章文体大备及各体发展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辨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或评论文章的功用、价值,或提出一些文学批评的原则,或品评古代及当时的某些文学作品。他们将文学批评当作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个体生命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第七章基于前文论述,确定了建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建安散文相对先秦两汉散文,既有承续,又有新变和发展,既“收束汉音”、“兼笼前美”,又“振发魏响”、“作范后来”,开启了魏晋六朝散文新的审美风尚。建安堪称改造文章的时代。
蔡亚平[7](2010)在《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传播过程中,读者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研究读者与通俗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形成与发展的真实历程,了解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状况。论文选取小说读者这一前人较少关注的研究视角,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借鉴接受美学理论,尝试对这一论题进行探讨。论文将文献辨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注重对相关原始文献的勾辑,尽量对明清小说正文、序跋、凡例、识语、评点,以及笔记、书信、方志、墓志铭、文集等各种文献中所蕴涵的小说读者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读者与明清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论文对明清通俗小说读者群进行整体关照,对各类读者的阅读状况与特点作出阐述,并进一步考察读者对小说观念、小说流派、小说语言及章法结构的影响。此外,论文对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传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读者对小说续书、小说评点的影响。论文指出,读者促进了明清时期小说观念和小说流派的多样性,刺激了通俗小说语言、体制、章法结构的变革与发展,扩大了通俗小说的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是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传播领域出现繁荣局面的内在推动力。
黄胜江[8](2010)在《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乾隆时期是封建时代极盛而衰的转折期,受统治者的提倡和社会风习的影响,乾隆时期戏曲文化活动十分兴盛,同样处于生存模式的转折期:折子戏取代全本戏、花部开始取代雅部、以舞台演出取代剧本创作成为新的范式。乾隆时期成为最后一个古典戏曲文化的高潮,乾隆时期文人剧作成为古典戏曲史最后一批经典意义的文人剧作。已知143位文人曲家创作了382种剧作,至今形成超过七成的较高存留率。唐英、蒋士铨、张坚、杨潮观、徐爔、沈起凤等一批优秀剧作家继承前代艺术经验,在花雅争胜、古代传统与近代思潮交织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努力营造经典性的文本形式,剧作呈现主观化、征实化、道德化、诗文化、风雅化、感伤化交织的整体特征。由于抒写动机的强烈主体性体现,通过文本传播和舞台呈现,文人剧作的传播体现出小众化、当行性、即时性的特点,说明文人剧作内倾自喻性与案头化加强。乾隆时期文人剧作体现了十八世纪中后期一代文人之心态,在盛世之下的分化和失落,呈现感伤色彩;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的历史意义在于折射了回光返照的盛世实质;乾隆时期文人剧作作为古典剧作之殿军,是古典戏曲继“南洪北孔”之后的终结次盛期,在晚近戏曲文化坐标上居于承上启下的极其重要位置。
谢仁敏[9](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黄金元[10](2010)在《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与诗歌研究》文中认为在明代后期至清初的中国诗坛上,山左诗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清初山左诗坛号称“甲于天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瞩目成就,成为齐鲁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壮丽景观。在这一辉煌的历史舞台上,明清之际的济南府世家望族及其子弟扮演了无可替代的主要角色。本文旨在从家族角度拓展明清之际济南诗歌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总结、归纳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的家族文化特色,描摹明清鼎革的时代风云在诗人心态上的投射和反映,揭示齐鲁地域文化与世家望族的家族文化给予诗人创作上的滋养和活力,从而厘清明清之际山左诗歌繁荣的家族文化方面的成因,并以域内的四家望族诗歌为代表进行个案研究,丰富、深化明清“山左”诗歌乃至明清诗歌的整体研究。本文分前言、上篇、下篇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前言简要介绍中国文化的家族特色和现象,“明清之际”、“济南府”的时空界定,“望族”的含义,明清之际济南府诗坛的繁盛情况及研究现状,“文学家族学”的研究方法,以及选题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等内容。上篇包括第一、二、三章,为总论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的生存背景,济南是北方文化名城,以历城为中心的新城、淄川区域以及鲁西大运河沿岸等地因经济文化发达而成为科举隆盛的世家望族聚集之地;鼎革之际,为了保护家族的利益,济南府望族选择、接受了清朝政权,但以归隐或出仕的“疏离”心态表达着心底的家国之悲、人生况味;第二章重点归纳总结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的文化特征,其表现为尚学重教、注重科举、出仕时兴文宣教等方面,取得累世科举成功的望族,其内易形成有利于诗文化创作、传承的“小环境”,促进了诗歌繁荣。受齐鲁文化中君子人格的影响,出仕子弟往往追求“创为”的宦绩,又因保持独立人格而经常陷入“艰难”的宦局。望族间以对等门第为前提缔结的婚姻关系、科考求学中形成的师友情谊和雅集结社的交游,形成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间的人际网络。济南府望族的女性往往贤明、坚韧、富于诗才,她们为家族的兴旺、文化环境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对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诗歌创作概貌进行一览。名家辈出和一统天下的神韵诗说、众多具有诗文化传统的世家望族的出现成为济南诗坛隆兴的三大标志,也经历了从提倡“齐风”、“侠诗”到“神韵”为主的诗学崇尚之变。爱戴济南、歌咏济南也成为望族子弟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济南”作为一种人生情结深深地融入他们的生命和血肉之中。下篇包括第四、五、六、七、八、九章,为个案研究,重点探讨明清之际济南府诗歌成就最为突出的新城王氏、德州田氏、德州卢氏、历城朱氏的家族文化与族群诗歌创作。新城王氏是饱经明清易代兵火摧残而又振起、闻名宇内的着姓望族,家风中的“勤”、“慎”追求,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对族群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王象春倡导禅诗、侠诗,是明末山左诗坛高唱齐风大雅的领军人物,清初的王士禛,主盟诗坛五十年,倡导清远含蓄的神韵风尚,神韵诗被誉为“盛世元音”(第四章)。新城王氏在明末清初的遭遇和艰难处境,使王士禛的心灵始终与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成为诗歌创作的心理基础,其叔祖王象春、其兄王士禄的诗歌创作与审美倾向对其“清远”诗风的形成,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故神韵诗打上了深深的家族烙印;王士禛能够宗盟诗坛四十年,成为“一代正宗”,最主要的因由是诗歌本身发展的要求以及历史和时代的统一选择,其论诗“三变”,是其主动疏离遗民文化,顺应政治潮流的一种自我选择,开辟了清诗的新时代;王象春《问山亭诗》中侠诗,展现出任侠狂禅、非儒非释的精神面貌,塑造了兀傲雄肆、箕踞悲歌的自我形象,达到了“独成一是”的境界,发出了晚明诗坛的新声;王士禄诗歌具有自然清远与豪隽雄放的二元诗风(第五章)。德州田氏是清初科举文化世家,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家族文化表现出丰富性与兼容性的特征,由张氏、田雯、田需、田霡、田同之等组成的德州田氏诗群,是济南诗坛的重要构成,于清代前中期诗坛影响巨大(第六章)。田雯论诗主张博采众长,反对分唐界宋,在神韵诗风一统天下之际,追求奇丽之美,力求出新,体现了强烈的自立意识,其描写黔地的山水诗与大量的咏剧诗在清代诗坛上独具特色,他一生与王士禛交往密切,关系融洽,达到了和而不同的境界,其晚年坛坫之盛几可与王士禛比肩;张氏的《茹荼吟》三十首绝句,咏古、写景、赠别、咏物、题画、悼亡等题材于女性诗歌有开拓之功,意蕴严正高雅,风格清丽含蓄;田霡是济南诗坛神韵诗派的重要成员,其诗以艺菊为主要情趣的菊花诗和以运河为主线的纪游写景诗最为突出,冲淡、自然、清奇的艺术风貌为王士禛所推崇(第七章)。德州卢氏是德州着姓望族,也是济南府重要的诗歌世家,卢世氵隺忧心时事,崇尚杜诗,为研杜大家,其诗沉郁中见飘逸,代表着清初山左诗风中沉实的一面;卢道悦身为循吏,其诗皆自“勤恤廉惠”中出,有“新乐府”风味。作为卢氏后人,卢见曾主盟东南文坛多年,论诗以诗道性情为中心,是明清以来主张诗歌缘情一派的重要代表,并与浙派、性灵派相互影响,对清代前中期诗学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其诗写官宦生涯的平凡生活,情感真挚,诗风多样而有意境;其编纂的《国朝山左诗钞》具有鲜明的以诗存史的意识,对山东古代文献的保护具有肇始之功(第八章)。历城朱氏是清初由武转文的官宦世家,家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诗歌创作是历城朱氏家学的主要内容,且深受新城王氏影响,朱缃、朱绛、朱纲三兄弟毕生追随王士禛的神韵诗学,并能各具面目,朱缃与蒲松龄交游密切,其诗真醇、清新,虽崇尚神韵,但颇具写实精神;朱纲诗歌清雅古澹,意境优美,时呈才气;朱绛诗歌则以素常之语,发清新之思,有宋诗生新求变之精神;笔者通过新发现的《朱绛墓表》记载的子嗣信息,与已有文献比照,推定清初山左名媛、博山赵执信之女赵慈,及长嫁入历城朱氏,其夫朱崇善为朱绛第九子,赵慈是朱绛之儿媳,对其进行身世考证,发掘了这位女诗人,并期待着作进一步的研究(第九章)。
二、胸中块垒在纵笔写狂生——《聊斋志异·狂生》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中块垒在纵笔写狂生——《聊斋志异·狂生》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三、前贤研究概况 |
(一)黄人着述整理 |
(二)黄人生平研究 |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
一、晚清词学概况 |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词论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
一、黄人词题材 |
二、黄人词的特点 |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
一、思想启蒙方面 |
二、文科教育方面 |
三、培养人才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清初单折短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清初”的时间界定 |
1.2 清初单折短剧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3 单折短剧的概观 |
1.4 单折短剧在清初繁盛的原因 |
第一章 清初单折短剧的文献流传收藏 |
第二章 清初单折短剧的思想意蕴 |
2.1 忧怀国家兴亡 |
2.2 不满社会黑暗 |
2.2.1 “这的是世态人情,叹炎凉千古共”——对拜金和势利的讽刺 |
2.2.2 “科场中一团怨气,秀才们昏天黑地”——对科场弊端的抨击 |
2.2.3 “人所怒,我所昵;我所憎,人所奇”——对社会怪异现象的审视 |
2.3 感慨人生际遇 |
2.3.1 “我想千古才人,皆千古穷人”—一感叹怀才不遇 |
2.3.2 “便有那天堂身后过,争似这生受用白云窝”——感怀坎廪平生 |
2.4 参悟人生如梦 |
2.5 颂扬才情闲趣 |
2.5.1 “问普天下锦心才子争似俺小婵娟”——赞扬才情 |
2.5.2 “真个是世间无两”——颂扬闲趣 |
第三章 清初单折短剧的艺术探析 |
3.1 清初单折短剧的写作特征 |
3.1.1 关目平淡呆板 |
3.1.2 排场清冷 |
3.1.3 对话体结构方式 |
3.1.4 以己身入剧的表现形式 |
3.2 清初单折短剧的文人化特征 |
3.2.1 博学的文人创作主体 |
3.2.2 单一的历史类创作题材的选取 |
3.2.3 重抒情轻叙事的表达方式 |
3.2.4 雅洁的语言 |
3.2.5 典雅的风格 |
3.3 清初单折短剧的南曲化与传奇化 |
3.3.1 北曲范围内转换宫调 |
3.3.2 北曲中夹用南曲 |
3.3.3 南北合套 |
3.3.4 全用南曲 |
3.4 清初单折短剧的案头化与自娱化 |
第四章 清初单折短剧的舞台呈现 |
4.1 清初单折短剧的舞台演出 |
4.2 清初单折短剧的表演样态 |
4.2.1 伴奏乐器 |
4.2.2 声腔曲调 |
4.2.3 手势身段 |
4.2.4 服饰穿戴 |
第五章 清初单折短剧的继承与新变 |
5.1 清初单折短剧与元杂剧在民族意识上的不同 |
5.1.1 作家社会地位不同,对新朝态度不同 |
5.1.2 主人公形象不同 |
5.1.3 清初单折短剧中有关民族意识的作品普遍表现出一种理性思考 |
5.2 清初单折短剧对明代单折短剧的继承与发展 |
5.2.1 作家的身份与地域 |
5.2.2 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
5.2.3 作品的曲调与风格 |
5.3 清初单折短剧对清中后期单折短剧的沾溉 |
第六章 清初单折短剧的文化底蕴 |
6.1 清初单折短剧与清初学术思潮的合流 |
6.1.1 理学“由王返朱” |
6.1.2 经学“由宋返汉” |
6.1.3 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 |
6.2 清初单折短剧的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张坚《玉燕堂四种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引论 |
第一章 张坚生平与交游考述 |
第一节 前期——蹭蹬场屋,怀才不遇 |
一、 少负隽才,知名乡里(1681-1711) |
二、 仕途蹇滞,生活困顿(1711-1723) |
三、 老骥伏枥,坚持理想(1723-1725) |
第二节 春风亭文会——人生的转折 |
一、 春风亭文会概况 |
二、 张坚在文会中的诗文创作 |
三、 春风亭文会对张坚人生的影响 |
第三节 后期——游于四方,穷困如故 |
一、 焚稿出游(1726—1739) |
二、 客居北京(1739—1744) |
三、 重回金陵(1745—1748) |
四、 作幕浔阳(1749—1750) |
五、 寓居浙江(1751—1756) |
六、 晚年出游(1756—1763) |
第二章 《玉燕堂四种曲》的创作概况 |
第一节 张坚的戏曲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
一、 保守的曲体观 |
二、 突出的“剧本位”意识 |
三、 “情理合一”的创作主旨 |
第二节 《玉燕堂四种曲》创作考略 |
一、 《梦中缘》 |
二、 《梅花簪》 |
三、 《怀沙记》 |
四、 《玉狮坠》 |
第三章 《玉燕堂四种曲》流变考述 |
第一节 《玉燕堂四种曲》原本流传考 |
一、 《梦中缘》 |
二、 《梅花簪》 |
三、 《怀沙记》 |
四、 《玉狮坠》 |
第二节 《玉燕堂四种曲》改编本述略 |
一、 故宫残本《梅花簪》 |
二、 《昆曲大全》所收《梅花簪》四出 |
三、 金世禾藏本京剧《梅花簪》 |
四、 《改正梅花簪》残本 |
五、 十字调梆子剧《弥勒笑》 |
六、 金世禾藏本京剧《双鸳梦》 |
七、 嘉业堂藏《玉狮坠》抄本 |
第四章 《玉燕堂四种曲》的主题思想 |
第一节 描绘理想爱情,追求名教风流 |
一、 “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 |
二、 “名教风流”式的爱情观念 |
三、 对“才子佳人”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抒写未竟之志,寄托政治理想 |
一、 落魄书生的“状元梦” |
二、 “圣主贤臣”的政治理想 |
第五章 《玉燕堂四种曲》的宗教书写 |
第一节 《玉燕堂四种曲》中的宗教人物形象 |
一、 宗教人物形象分析 |
二、 宗教人物形象与文本的联系 |
第二节 《玉燕堂四种曲》的度脱文学因素 |
一、 佛道度脱思想与度脱文学 |
二、 《玉燕堂四种曲》对度脱文学因素的承袭和发展 |
三、 《梦中缘》的度脱框架 |
四、 《玉燕堂四种曲》的解厄情节 |
第三节 《玉燕堂四种曲》的因果报应思想 |
一、 因果报应观念溯源 |
二、 因果报应思想在《玉燕堂四种曲》中的表现 |
第六章 《玉燕堂四种曲》以舞台表演为范式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结构完善 |
一、 构思缜密,善用伏笔 |
二、 线索清晰,主题明确 |
三、 结构紧凑,重点突出 |
第二节 情节新奇 |
一、 匠心独具,制造常中之奇 |
二、 虚实结合,渲染奇幻色彩 |
三、 善用误会巧合,为情节推波助澜 |
第三节 排场生动 |
一、 宫调丰富,音乐变化多样 |
二、 剧情变幻,场面冷热相剂 |
三、 脚色合理,均衡演员劳逸 |
第四节 科白到位 |
一、 宾白详备,利于叙事 |
二、 善用简单科白刻画人物 |
三、 重视科介设置,表演效果突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春风亭文会人物考 |
附录二:张坚年谱 |
附录三:张坚诗文辑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松柏题材和意象的繁盛及其原因 |
第一节 繁盛的表现 |
第二节 繁盛的原因 |
第二章 松柏比德的形成及演变 |
第一节 先秦松柏比德的形成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松柏比德的新变 |
第三节 唐代松柏比德的丰富 |
第四节 宋代松柏比德的成熟 |
第五节 明清松柏比德的承续 |
第三章 松柏比德的内涵 |
第一节 岁寒后凋 |
第二节 坚贞有心 |
第三节 劲挺有节 |
第四节 孤直不倚 |
第五节 风雨历练 |
第四章 松柏君子人格象征 |
第一节 松柏君子人格象征的形成及其原闪 |
第二节 松柏君子人格象征的表现形态 |
第三节 松柏与其它植物意象君子人格象征的比较 |
第五章 墓地松柏意象的文化意蕴和文学表现 |
第一节 墓地松柏的源流考述 |
第二节 墓地松柏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墓地松柏的文学表现 |
第六章 涧底松意象的形成、发展和人格拟喻 |
第一节 涧底松意象的形成 |
第二节 涧底松意象的发展 |
第三节 涧底松意象的人格拟喻 |
第四节 涧底松与类似文学意象的比较 |
第七章 老、枯、病、怪松柏意象的审美特征与象征意蕴 |
第一节 老松意象 |
第二节 枯、病、怪松柏意象 |
第八章 不老、复生、连理松柏意象的文化意蕴和文学情韵 |
第一节 不老松意象 |
第二节 复生松柏意象 |
第三节 连理松柏意象 |
第九章 松风意象的文化意蕴和艺术表现 |
第一节 松风的文学呈现 |
第二节 松风意象的审美内涵 |
第三节 松风意象的意趣寄托 |
第四节 松风意象的艺术表现 |
第五节 松风意象的文化衍生 |
第十章 松林的文学表现和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古代的松林资源 |
第二节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松林 |
第三节 中外文学中的松林比较 |
第十一章 松与文人生活情趣 |
第一节 文人雅趣的体现 |
第二节 文人情志的寄托 |
第三节 诗文酬和的题材 |
结语 |
附录 |
征引书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个性思潮滋养中的文学创作 |
第一章 明末文学的发生背景 |
第一节 明末社会的终极性特征 |
一、 集权政治的巅峰与统治秩序的失控 |
二、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
三、 异端思想的泛滥与传统纲常的濒临崩溃 |
四、 古典文化的总结和近代文明的依稀曙光 |
第二节 明末俗世掠影 |
一、 商贾货殖甚嚣尘上 |
二、 城市文化蓬勃发展 |
三、 拜金与纵欲的横流 |
四、 全民性的消费狂欢 |
第三节 明末士林景观 |
一、 悠游末世的生活状态 |
二、 师心悦禅的精神信仰 |
三、 出雅入俗的审美取向 |
第二章 开到荼蘼的明末文学 |
第一节 诗文领域复雅与任俗的激荡 |
一、 公安诗文的任俗趋向 |
二、 竟陵文人的复雅主张 |
三、 小品文字的灵思妙想 |
第二节 小说中的末世风情图画 |
一、 魑魅魍魉《金瓶梅》 |
二、 “三言二拍”的全新视角 |
三、 类型小说的蓬勃发展 |
第三节 情理争胜的戏剧舞台 |
一、 汤显祖的真情世界 |
二、 吴江派的本色信仰 |
第三章 明末文学的个性及走向 |
第一节 明末文学的鲜明个性 |
一、 娱人娱己、锐意出奇 |
二、 俗化倾向明显 |
三、 市场主导因素的增强 |
第二节 明末文学的走向思索 |
一、 自由的写作风气 |
二、 通俗文学的登堂入室 |
三、 良性的文化市场 |
中编 岸谷之变主导下的文学呈现 |
第四章 明清之际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历史逆流与夷夏之变 |
一、 明亡前夕的动乱失序 |
二、 甲申国变的历史逆流 |
三、 夷夏之变的深刻内涵 |
第二节 文人的升沉际遇 |
一、 慷慨济世与以身殉国 |
二、 奔走抗清与萧然逃世 |
三、 贰臣的尴尬地位 |
第三节 学风的悄然转向 |
一、 士人的经世倾向 |
二、 对王学的有意修正 |
第五章 易鼎之际的文学变化 |
第一节 传统诗文理性的回归 |
一、 别裁伪体的复古风潮 |
二、 追忆痛悔的心灵哀章 |
三、 汲古通今的诗学建设 |
第二节 白话小说生气的彰显 |
一、 时事小说的忧患情绪 |
二、 短篇小说的布道意旨 |
第三节 戏曲舞台热情的迸发 |
一、 临川、吴江的合流 |
二、 时事剧的轰动效应 |
三、 苏州派的时代精神 |
第六章 明清之际的文学风貌及反思 |
第一节 易代之际的文学风貌 |
一、 爱国情怀高涨 |
二、 功利文学观的抬头 |
三、 浓重的末日感伤 |
第二节 文学转变的特殊情境 |
一、 天翻地覆时的应激反应 |
二、 通俗文学影响力的抬升 |
下编 明末精神与官方意志博弈中的文学迁移 |
第七章 清初文学的历史土壤 |
第一节 艰难的文化整合 |
一、 异质文化的融汇整合 |
二、 恩威并施的文化政策 |
三、 汉族知识分子的境遇 |
第二节 清初学风的演化形成 |
一、 攻讦君主专制 |
二、 反思明末学风 |
三、 发扬经世传统 |
第三节 清初对明代文学的回顾 |
一、 清初的明代诗文批评 |
二、 清初文学批评的正名内涵 |
第八章 清初文坛的熙攘图景 |
第一节 诗坛重现雅正之风 |
一、 遗民诗的悲美风貌 |
二、 淳雅格调的兴起 |
三、 词作的中兴与嬗变 |
第二节 小说家主体意识的增强 |
一、 李渔的人间喜剧 |
二、 才子佳人南柯梦 |
三、 蒲松龄的苦心孤诣 |
第三节 雅俗并峙的戏剧舞台 |
一、 抒情剧的悲愤寄寓 |
二、 风情剧的喜剧内涵 |
第九章 清初文学的个性与地位 |
第一节 清初文学的个性 |
一、 炽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深邃的生命悲剧感 |
二、 主体精神的沉潜与现实表现的畏缩 |
第二节 清初文学的“继往”与“开来” |
一、 清初对明末文学的继承 |
二、 清初文坛对明代文学的反拨与指向 |
结语 |
致谢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建安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围 |
二、本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建安散文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审音知政:社会政治背景 |
一、“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
二、“建安之末,区宇方辑” |
第二节 多元与因循:思想文化背景 |
第三节 建安士风与士人心态 |
第二章 建安散文类析(上) |
第一节 风貌多样的诏令 |
一、献帝刘协的诏令(附潘勖、卫觊) |
二、魏之三祖诏令比较 |
三、孔融、曹植之教令 |
第二节 陈言务实的奏议 |
一、题材内容 |
二、风格与特色 |
第三章 建安散文类析(中) |
第一节 情文并胜的书牍 |
一、军政书牍 |
二、私人书牍 |
第二节 任性使气的论说文 |
一、创作的时代背景 |
二、功用与主题 |
三、文学性与论辩技巧 |
第三节 丰富多样的序体文 |
一、典籍序 |
二、诗序 |
三、赋序 |
第四章 建安散文类析(下) |
第一节 饰终典文:碑诔哀吊 |
一、颂德叙哀的碑文 |
二、建安诔文之新变:礼赞到伤悼的衍化 |
三、伤悼弱子的哀辞 |
四、品今吊古的吊文 |
五、哀策 |
六、祭文 |
第二节 “美丽”韵文:颂赞铭箴 |
一、称美述德的颂文 |
二、阐释颂美的赞文 |
三、祝颂警戒的铭文 |
四、规诫劝谕的箴文 |
第三节 杂文及其他 |
一、七体 |
二、连珠 |
三、俳谐文 |
四、“势”文 |
第五章 建安散文的整体风貌 |
第一节 文体发展与各体皆工 |
一、单篇散文创作增多 |
二、今存作品数量简述(涉及文体) |
三、建安散文各体皆工 |
四、文体论与文体辨析的自觉 |
第二节 建安散文的时代风尚 |
一、悲美意识 |
二、山水之乐与建安士人的自然观 |
三、俳谐风尚 |
第三节 人的觉醒下的文的自觉 |
一、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
二、文人之文的审美追求 |
三、个体抒情性的增强 |
第六章 建安散文中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文学价值论 |
第二节 文体论 |
第三节 创作论 |
一、文气说 |
二、文质说 |
三、自然说 |
第四节 批评论 |
一、“文人相轻”论 |
二、文非一体,各有所长 |
三、文学批评的丰富与发展 |
四、批评者的修养 |
五、描述性、具象化的批评方式 |
第七章 建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 |
第一节 “收束汉音”、“兼笼前美” |
第二节 改造文章的时代 |
第三节 “振发魏响”、“作范后来” |
结语 |
附录一:现存建安单篇散文分类目录(含残篇) |
附录二:建安单篇散文分类补遗、勘误与存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本文研究的缘起 |
二、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总结 |
五、本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明代以前小说受众与小说创作、传播关系 |
第一节 先唐时期 |
第二节 唐五代时期 |
第三节 宋元时期 |
第二章 明清通俗小说读者群的构成及其特点、影响(上) |
第一节 帝王与皇室成员 |
第二节 宗室、贵族、官员与文人士大夫 |
第三节 学校及书院的学生 |
第三章 明清通俗小说读者群的构成及其特点、影响(下) |
第一节 市井百姓等下层读者 |
第二节 女性读者 |
第三节 少儿读者 |
第四章 明清通俗小说读者的阅读形式 |
第一节 购读 |
第二节 抄阅 |
第三节 借阅 |
第四节 听说书 |
第五节 其他阅读形式 |
第五章 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创作观念 |
第一节 读者与劝戒说 |
第二节 读者与补史说 |
第三节 读者与娱乐说 |
第六章 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流派 |
第一节 读者与历史小说流派 |
第二节 读者与才子佳人小说流派 |
第三节 读者与情色小说流派 |
第七章 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语言及章法结构 |
第一节 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语言 |
第二节 读者与通俗小说章法结构 |
第八章 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续书 |
第一节 读者与通俗小说续书的编刊目的和动机 |
第二节 读者与通俗小说续书的大团圆结局 |
第三节 读者与通俗小说续书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四节 读者与通俗小说续书的情节结构 |
第九章 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的评点 |
第一节 读者与小说评点者的角色转换及其互动 |
第二节 下层读者与通俗小说评点的普及 |
第三节 评点为读者揭示小说创作主旨 |
第四节 评点为读者揭示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及成就 |
第五节 评点为读者揭示小说文法 |
第六节 读者与通俗小说评点的假托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概况 |
二、研究缘起与构想 |
第一章 范畴论 |
第一节 文人与中国古典戏曲之因缘 |
第二节 文人剧作需理清的几个概念 |
第三节 文人剧作的文人品格 |
第四节 乾隆时期文人剧作外延 |
第二章 生态论 |
第一节 政治环境——乾纲独断、乱伏其中 |
第二节 经济状况——本末兼长、瓶颈制约 |
第三节 文化氛围——稽古右文、寻求突围 |
第四节 剧运隆衰——花雅争胜、风习转移 |
第三章 曲家论 |
第一节 曲家概览与年代 |
第二节 曲家身份与素养 |
第三节 曲家里籍与地域文化 |
附论:满洲文化与文人剧作 |
第四章 剧作论 |
第一节 存佚概览与分期 |
第二节 剧作体制 |
第三节 合论 |
第五章 传播论 |
第一节 预拟受众 |
第二节 文本传播 |
第三节 舞台呈现 |
第四节 传播特征 |
附论:文人与优人之间的对立——案头剧与舞台剧述略 |
第六章 地位论 |
第一节 盛世之折光倒影 |
第二节 一代文人心态之呈现 |
第三节 清中叶文学之重要一翼 |
第四节 古典剧作之殿军 |
余论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
第一节 低潮来袭 |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
附论 陆士谔着作考辨及其他 |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东洋板块 |
第二节 南洋板块 |
第三节 北美板块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
上编 中国本土 |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下编 海外 |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上篇 |
第一章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北方文化名城——济南府 |
一、“济南潇洒似江南”——形胜之地 |
二、“海右此亭古”——悠久的文化积淀 |
三、“泉城自古是诗城”——深厚的文学积淀 |
第二节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的地域分布 |
一、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的县(州)域分布 |
二、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一览 |
第三节 明清家国之变与济南府望族诗人心态 |
一、遭受蹂躏的齐鲁大地 |
二、有关“山东的投降”的辨析 |
三、无奈的追寻——归隐与入仕 |
第二章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雅正厚重的儒风与家族文化传承 |
一、尚学重教的家族文化传承 |
二、科举与诗文化 |
三、兴文宣教的施政方略 |
第二节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士子的君子人格 |
一、齐鲁文化对传统君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
二、“生平事多创为”的仕宦追求 |
三、“世情已烂熟吾辈总艰难”的个性之拙 |
第三节 济南望族间的人际网络 |
一、婚姻选择中的门第追求 |
二、师友声气 |
三、结社风气 |
第四节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中的女性 |
一、贤明大义的妇德 |
二、家道中落时的脊梁 |
三、巾帼不让须眉的诗文才情 |
第三章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诗歌创作概貌 |
第一节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诗歌创作一览 |
第二节 明清之际济南诗坛诗学崇尚的潜变 |
第三节 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诗歌中的“济南”情结 |
下篇 |
第四章 新城王氏与诗歌 |
第一节 新城王氏家世述略 |
第二节 新城王氏的家风与诗风 |
第三节 新城王氏家学中的诗文化 |
第五章 新城王氏诗群研究 |
第一节 王士禛 |
一、王士禛神韵诗歌的家族烙印 |
二、渔洋诗学崇尚三变的文化意蕴 |
三、从秋柳唱和到盛世元音的宗盟之路 |
第二节 王象春《问山亭集》中的“侠诗” |
第三节 王士禄对立统一的二元诗风 |
第六章 德州田氏与诗歌 |
第一节 德州田氏家世考 |
第二节 德州田氏家族文化的丰富性兼容性特征 |
第三节 德州田氏诗歌创作概述 |
第七章 德州田氏诗群研究 |
第一节 田雯 |
一、田雯的诗学观 |
二、田雯的山水田园诗 |
三、田雯的咏剧诗 |
四、田雯与王士禛交游考论 |
五、田雯诗歌的诗史地位 |
第二节 张氏与《茹荼吟》绝句三十首 |
第三节 田霡与《鬲津草堂诗集》 |
第四节 德州田氏诗群行略与生卒年证补 |
第八章 德州卢氏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德州卢氏家世考 |
第二节 德州卢氏的家学 |
第三节 卢世氵隺与《尊水园集略诗》 |
一、“诛伪”与坦荡真醇的个性 |
二、“钱卢”并峙的研杜大家 |
三、“悲感凄怆”的诗歌 |
第四节 卢道悦与《公余漫草》 |
第五节 卢氏后人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 |
一、卢见曾融通南北的诗学思想 |
二、卢见曾与《雅雨堂诗集》 |
三、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 |
第九章 历城朱氏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历城朱氏家世考 |
第二节 历城朱氏的家学 |
第三节 朱缃诗歌 |
第四节 朱纲朱绛诗歌 |
第五节清代山左名媛朱绛子媳赵慈身份新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四、胸中块垒在纵笔写狂生——《聊斋志异·狂生》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2]清初单折短剧研究[D]. 崔婉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3]张坚《玉燕堂四种曲》研究[D]. 樊兰. 河北大学, 2012(05)
- [4]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D]. 王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5]明末清初的文学嬗变[D]. 吴琼.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6]建安散文研究[D]. 朱秀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7]读者与明清通俗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研究[D]. 蔡亚平. 暨南大学, 2010(09)
- [8]乾隆时期文人剧作研究[D]. 黄胜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9]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10]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与诗歌研究[D]. 黄金元.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