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C型耐火材料充填物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金标[1](2018)在《IPS E.max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189个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完成17年临床效果,以期为IPS e.max铸瓷贴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从2010年9月至2016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76例患者的189个前牙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均采用了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进行修复,修复完成时间为17年不等。其中牙间隙28个贴面修复,牙体缺损58个贴面修复,牙体变色103个贴面修复。参考USPHS(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美国公共卫生机构)制定临床效果评价标准进行回访检查,以修复体完整度、修复体颜色、边缘适合性、邻边缘变色、继发龋、牙龈反应为指标,分临床优秀、临床良好、临床满意、临床不满意、临床差五个等级进行修复后临床效果评估。采用寿命表法对IPS e.max铸瓷贴面修复体17年的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1、在17年观察期内的临床检查和效果评估,发现有3例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在初次戴入之后的1年至2年脱落,其中1例经过检查发现修复体完整,基牙无损坏,重新粘固后复查未有再次脱落发生;2例修复体脱落后损坏严重,重新制作后复诊检查无异常。6例贴面分别在修复完成后的4年至7年后出现牙龈局部充血或出现轻度结石,有探诊后点状出血现象。3例贴面在修复完成后的2年唇侧或近中切嵴发生局部崩瓷但不影响邻接关系,患者自己未发觉,局部进行调磨抛光处理,后续复诊检查时修复体完整性均未发生进一步损坏。2例修复体颜色、明暗度及透光度与邻牙不完全协调一致,但其明暗变化程度在正常范围内。1例修复体崩折,重新制作后复诊检查无异常。2、绝大多数IPS e.max热压瓷贴面修复体在修复体完整度、修复体颜色、边缘适合性、邻边缘变色、继发龋、牙龈反应等临床评估中达到了临床优秀的等级。其中修复体完整度检查中临床不满意及临床差为1.6%。3、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17年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9.4%、98.7%、98.7%、98.7%、98.7%、96.7%、96.7%。结论1、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有优秀的临床效果,在牙体变色(包括死髓变色牙、釉质矿化不全及氟斑牙等)、牙间隙以及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2、本研究对189例IPS e.max热压铸瓷贴面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时间为17年,更大病例样本量及更远期的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复查追踪。
刘少波[2](2018)在《泡沫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减震应用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的消能减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震技术,已经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消能减震技术的关键在于所使用的阻尼材料,故若能研制出一种兼具阻尼和刚度一体的新型高阻尼材料,必能推动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渗流的方法,将聚氨酯填充入球形开孔泡沫铝的孔洞内,制备成一种具有网络互穿式结构的泡沫铝复合材料(Aluminum Foam/Polyurethane composites,简写为 AF/PU)。为了能将AF/PU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消能减震技术中,本文围绕AF/PU的力学性能和减震应用这两个方面,在AF/PU的单调和循环压缩性能试验、简化本构模型、AF/PU摩擦阻尼器的性能测试及力学模型、复合型AF/PU阻尼器在相邻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开展了 AF/PU的单调压缩性能试验,对比了 AF/PU、纯泡沫铝和聚氨酯单调压缩性能,分析了外围聚氨酯对AF/PU的力学贡献,探讨了铝体积分数对AF/PU单调压缩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F/PU的压缩强度和刚度主要受铝体积分数的影响,而聚氨酯的贡献甚微,可忽略外围聚氨酯的影响。使用Avalle宏观唯象本构模型模拟了AF/PU的单调压缩行为,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2)进行了 AF/PU的循环压缩性能试验,研究了加载幅值、加载速率和循环次数等加载工况对AF/PU的峰值应力、变形模量、耗能能力及残余应变等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揭示了 AF/PU的耗能机制主要为泡沫铝骨架与聚氨酯的界面摩擦阻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于AF/PU工程设计的简化四折线本构模型,该模型直观地反映AF/PU在整个变形过程中的宏观弹性性能和超弹性性能,并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3)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AF/PU摩擦阻尼器,进行了该阻尼器装置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预压力、加载频率、位移幅值和循环次数对该阻尼器的输出力、刚度和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根据该阻尼器的受力特性,建立了修正Bouc-Wen模型,采用分步骤缩小参数取值范围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并对该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阻尼器是一种典型的位移幅值相关性的变刚度摩擦阻尼器,具有耗能能力强和刚度可变等特性。(4)利用AF/PU摩擦单元与AF/PU压缩单元并联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型AF/PU阻尼器,测试了加载频率和位移幅值对该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OpenSees软件平台编写的分线性段本构模型可用于该阻尼器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最后,以两栋分别为8层与3层的相邻框架结构为算例,对该阻尼器在该相邻结构体系中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分别与吸振材料和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消能减震体系做对比,验证了该阻尼器在相邻结构减震中的良好效果。
陈凯[3](2014)在《免烧成SiC-Si3N4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目前Si3N4-SiC复相耐火材料高温烧成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能耗高、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本论文利用石英和金红石经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合成Si3N4、TiCN等非氧化物原料,并进行SiC-Si3N4耐火材料的免烧成制备技术与性能优化的研究,探讨了免烧成耐火材料强度获得的机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分析了石英和金红石碳热还原氮化低成本合成TiCN和Si3N4耐火原料的物相行为,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以石英为原料,焦炭添加量为理论量,Fe2O3添加量为5%,在1600℃保温3h碳热还原氮化,可合成晶粒尺寸24μm的β-Si3N4粉体。以金红石和石英为原料,金红石和石英比例为1∶9,焦炭添加量为理论量,在1600℃保温3h碳热还原氮化,可合成TiCN-Si3N4复相粉体。研究结果为矿物合成非氧化物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SiC-Si3N4耐火材料的免烧成制备技术和性能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Si3N4加入50%的免烧成SiC-Si3N4耐火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2.31g·cm-3,常温抗折强度7.41MPa,抗冰晶石侵蚀性能优良,常温和1100℃的体积冲蚀磨损率分别为24.17mm3·g-1和43.97mm3·g-1。随着TiCN-Si3N4添加量增加,免烧成SiC-TiCN-Si3N4耐火材料的侵蚀分形维数由1.0568减小到1.0105,抗高炉渣侵蚀性能提高。分析其作用机理是TiCN增大了高炉渣的粘度,降低了渣的渗透能力,可与渣反应生成高粘度相富集在熔渣与基质的反应层中,阻挡熔渣的侵入,提高了抗渣侵蚀性能。硅粉/酚醛树脂结合的免烧成SiC-Si3N4耐火材料150℃以下通过树脂的交联硬化获得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致密度降低,600700℃,酚醛树脂的热解和氧化造成材料的强度下降,800℃的抗折强度最小。9001400℃,材料内部的氧化烧结作用加强,高温抗折强度增大。1400℃时晶粒间相互交错、重叠,形成强度较高的结晶联生体,抗折强度达最大为15.64MPa。铝酸盐水泥/酚醛树脂结合的免烧成SiC-Si3N4耐火材料常温下通过水泥的水化以及酚醛树脂的交联固化使材料获得高的强度。升温过程中,低温水化矿物逐渐转化成高温水化矿物,强度下降,800℃时由于水化铝酸钙全部转变为二次CA和CA2,水泥失去胶结作用并形成内部气孔,材料的强度降至最低。1100℃以上,由于液相烧结和原位莫来石晶须增强,起到原位自修复/自强化的作用,材料强度显着增大,1400℃时高温抗折强度最大为48.83MPa。揭示了免烧成SiC-Si3N4耐火材料分别在150800℃和8001600℃下抗折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液相烧结和原位晶须增强机制为免烧成耐火材料在高温使用条件下的动态烧结和强度获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论文研究成果能够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成本免烧成SiC-Si3N4复相耐火材料提供相应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对节能减排、矿物资源高效利用和推动新一代高性能耐火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雷金山[4](2014)在《广州地铁隐伏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充填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近年来,广州地区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各线均不同程度的穿越岩溶发育区,针对区域岩溶地质环境,开展岩溶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分析,寻求岩溶充填处理新材料、新工艺,对广州市及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地铁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广花盆地的地质形成条件及构造背景、气象水文条件进行了归纳综述;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隐伏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包括对盾构施工期间的地基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室内试验获得注浆浆材配比、现场原位充填注浆加固试验效果验证及数值分析论证手段相结合对新型粘土水泥浆液充填处理隐伏型岩溶地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广州地铁主要线路勘察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获得了岩溶的空间分布规律;统计分析了各线溶洞首见顶板高度、顶板厚度、溶洞尺寸、位置,提出岩溶地质概化模型;研究了岩溶形成机理、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造成地面塌陷、下沉的原因。(2)根据相似定理确定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选取合适的混合料并进行系列配比试验,最大限度满足相似准则,寻找相似材料的最佳配比;设计了平面应变试验模型,研究了隧道底部溶洞位置的分布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逐级施加荷载,获得了岩溶地基渐进性破坏特征,分析周围地层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3)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理论,针对岩溶隧道地基破坏模式可能出现难以精确模拟的剪切带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元耗散能密度判定指标的网格自适应加密方法并编程实现,应用该程序对岩溶隧道地基极限承载力展开多工况计算分析,讨论了地基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吻合较好。(4)结合依托工程典型地层条件,对地铁隧道施工穿越岩溶地区时的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溶洞的大小、位置、与隧道间距及岩溶洞形状等对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影响。(5)结合依托工程具体工点,就地取材,现场取土进行了室内粘土水泥浆液的配比试验,对粘土水泥浆结石体的强度和适用性进行研究;在试验段进行了现场充填加固原位试验,获取该类注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溶洞处理前、后地层的受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和检测试验论证了该充填处理方案的有效性。
尹恒[5](2012)在《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系统的概念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地下水系统脆弱性的概念。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重新对影响脆弱性的因素进行了分类,最后结合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具体情况,选取地面坡度、含水层岩性、包气带特征、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富水程度、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给水度、降雨入渗系数和地下水资源可开采资源模数等共计9个因子进行了脆弱性单项评价,其中水质脆弱性选用了6个因子,水量脆弱性选用了5个因子,并利用计点系统模型进行了水质、水量脆弱性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是地下水系统的特性之一,它是地下水系统接收环境激励后,抵御变化而保存自身原始状态的能力。这种激励包括水质和水量,同时也包括有利和有害。地下水系统在只接受自然环境激励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为本质脆弱性;当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人类活动时,称为特殊脆弱性。地下水系统脆弱性包括水量脆弱性和水质脆弱性两方面,两者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本文从地下水形成、运动、排泄、存储,污染物相关和其他因素,重新对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脆弱性分区与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具有一定联系性:①在地下水排泄区的水质脆弱性高,水量脆弱性低;②地下水的径流区水质脆弱性相对较高,水量脆弱性相对较低;③地下水补给区水质脆弱性低,水量脆弱性高。本文选用地面坡度、含水层岩性、包气带特征、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富水程度、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和地下水可采资源模数9个因子,对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分别进行了地下水水质、水量本质脆弱性单项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规划区内水质脆弱性较高和高的区域面积共约113.92km2,约占总面积的51.6%;脆弱性低和较低的区域面积约66.98km2,约占总面积的30.3%。水量脆弱性较高和高的区域面积共约65.53km2,约占总面积的29.7%;脆弱性低和较低的区域面积约109.66km2,约占总面积的49.7%。
王铮[6](2011)在《煤系煅烧高岭土载钴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煅烧高岭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白色颜料,凭借良好的光散射性能,广泛应用于陶瓷、造纸、涂料等行业。但是高岭土中的含有的铁等染色杂质,对高岭土煅烧产物的白度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采用液相沉法,研究通过引入钴离子,并经煅烧处理,削弱高岭土中铁离子的染色行为。研究表明,适宜的钴离子添加量能够显着改善含铁高岭土煅烧产物颜色指标。并可以获得颜色坐标接近原点的低色偏差煅烧高岭土(1)在温度高于500℃时,加钴高岭土比不加钴高岭土的亮度有明显的增加,可增加1%-3%。钻元素对a*、b*值影响很大,可有原来的[0.79,3.42]即红黄色逐渐过度到坐标为[-1.72,-2.44]的蓝绿色。对杂质铁所发出的红黄色有非常好的遮盖效果。(2)保温时间对加钴高岭土的亮度值影响并不是很大,1000℃保温2小时亮度值是最大的。随着时间的增加,亮度值略有起伏,总体来说是下降的。但是保温时间对a*、b*值的影响很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a*、b*值可以达到[-1.1,-3.45]。(3)钴离子添加工艺条件对煅烧高岭土颜色的作用也有较大影响:当对原料进行预煅烧处理,并添加钻离子再进行煅烧可获得较未进行预煅烧处理更为显着的效果。(4)加入钻元素后,对高岭土的晶型转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高岭土的结块程度影响较大。本研究表明当煅烧温度在500℃~1000℃,添加量为高岭土中所含铁摩尔质量:钴盐摩尔质量=2.75:1~4.81:1的钻离子可以得到白度大于80%,明度大于85%。a*在0.13--1.72,b*值在1.62~-3.34低色偏差煅烧高岭土
姚淑卿[7](2010)在《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模具寿命一直是制约非固态加压成形技术在高熔点合金成形领域推广应用的限制环节。采用在非固态加压成形模具表面喷涂涂料提高模具寿命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目前尚无高熔点合金非固态加压成形专用涂料,因此,本文对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性能测试方法、双层涂料体系工作原理、涂料组分设计、涂料使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行为和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并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开发出了适用于高铬铸铁、高锰钢和碳素钢挤压铸造专用涂料。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了挤压铸造用涂料性能测试技术。根据钢铁材料挤压铸造特点,定义了可喷涂指数、高温附着强度、抗熔焊系数等表征参量作为有效反映涂料关键性能的重要参数。研究确定了这些表征参量的测试方法,实验检验和误差分析均表明各测试方法可靠性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要。通过对钢铁材料挤压铸造过程中模具工作环境的分析,提出了耐火-隔热双层涂料思想。该双层涂料体系包括作为隔热层的底层涂料和作为耐火层的表层涂料。确定底层涂料的骨料为硅藻土,表层涂料的骨料根据合金材质不同分别为铬铁矿粉或镁橄榄石粉或铝矾土。根据悬浮剂之间大的交互作用,确定了钠基膨润土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组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悬浮剂。使用这种复合悬浮剂时涂料的可喷涂指数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一种悬浮剂时的可喷涂指数,而且复合悬浮剂中钠基膨润土的含量存在一个最佳值。该复合悬浮剂的悬浮机理属于电吸附网络桥联机理。选择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作为底层硅藻土涂料的复合粘结剂,其中随着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质量配比的增加,底层涂料的高温附着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选择磷酸铝和六偏磷酸钠作为表层涂料的复合粘结剂,随着磷酸铝的增加三种表层涂料的高温附着强度明显增加;而随着六偏磷酸钠的增加,三种表层涂料的高温附着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复合粘结剂对涂料的抗熔焊系数影响较为复杂,铬铁矿粉-硅藻土涂料的抗熔焊系数随着磷酸铝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六偏磷酸钠的增加而减小;镁橄榄石粉-硅藻土涂料的抗熔焊系数随着磷酸铝、六偏磷酸钠的增加而减小,但是磷酸铝与六偏磷酸钠的交互作用能增大涂料的抗熔焊系数;铝矾土-硅藻土涂料的抗熔焊系数随着磷酸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六偏磷酸钠的增加而增大。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了涂料在使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相变发生的方向性以及产物的稳定性等问题。对铬铁矿粉涂料来说,为尽量避免生成低熔点的铁尖晶石,要选择Al203含量较少的铬铁矿粉作为涂料的骨料;在选择镁橄榄石粉时,选择MgO/SiO2配比较高的镁橄榄石粉作为涂料的骨料,能减少低熔点的顽火辉石的生成;在铝矾土涂料中,应选择A1203百分含量很高的铝矾土作为涂料的骨料,这样在高温下可以生成高熔点的莫来石,能够充分发挥骨料的耐火性能。从力学角度分析发现,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涂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热应力和浇注金属熔体的机械冲击应力。建立了涂层破坏时的动力学模型,即当作用于材料上的热应力和熔体的机械冲击应力大于临界应力时,裂纹扩展,涂层很快断裂发生剥落。由此得到涂层完整的力学判据,通过控制涂层热应力和液流冲击应力的各影响因素使涂层强度符合要求。另外通过观察和测试涂层使用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得到涂层的失效机理是在微裂纹基础上引起的裂纹扩展产生的涂层剥落。研制开发了高铬铸铁挤压铸造用铬铁矿粉-硅藻土涂料、高锰钢挤压铸造用镁橄榄石粉-硅藻土涂料和碳素钢用挤压铸造用铝矾土-硅藻土涂料。与其他商品涂料相比,这三种专用涂料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制造成本不高。性能测试和现场使用结果均表明该涂料的可喷涂性、高温抗擦落能力、抗熔焊能力以及制件质量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李哲[8](2010)在《鳞片石墨浮选特性及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鳞片石墨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冶金、机械、电子、国防、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对鳞片石墨浮选特性及工艺研究的不足,造成石墨分选工艺流程冗长、生产强度低。论文以我国典型鳞片石墨为对象,运用流体力学、界面化学和选矿学等理论,对鳞片石墨颗粒的表面润湿特性、颗粒粒间作用形式以及在矿浆中的分散和团聚、浮选的矿化行为及泡沫层稳定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微热量仪、粉末接触角仪等考察了鳞片石墨颗粒表面形貌与特性,并利用自行装配的真空浮选装置研究鳞片石墨矿化、泡沫层中颗粒团聚特性以及鳞片石墨浮选矿化方式、泡沫层脱水的规律;还采用超声波外场技术对石墨分选的调浆、药剂乳化等进行强化。研究结果表明,鳞片石墨具有易形成疏水聚团并以气絮团方式矿化的特性;不同精选段产物、同段不同粒级石墨的表面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大鳞片石墨颗粒表面嵌覆微细脉石,微细颗粒以夹杂连生为主;超声分散固体悬浮液、调浆、乳化药剂和超声浮选均能改善浮选效果。在论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多段磨矿、分级浮选、超声强化的鳞片石墨浮选新工艺。
王太玲[9](2009)在《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为该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初步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动物实验研究部分,我们将16只小型猪均分为两组,制作了小型猪下颌角缺损的动物模型(A组8只小型猪行左侧下颌角截骨术,B组8只小型猪行双侧下颌角截骨术)。根据术前、术后的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重建及快速成型技术制作获得三维头颅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作个体化纯钛修复体。应用该个体化修复体修复16只小型猪左侧下颌角缺损。左侧均为实验侧,右侧(A组正常下颌角侧和B组单纯下颌角截骨侧)为对照侧。将实验侧和对照侧进行大体、光镜、电镜等方面的对照研究。在临床应用研究部分,我们采用该方法制备个体化下颌角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3例。结果:在动物实验研究部分,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个体化钛修复体与缺损形态非常吻合,远期通过组织学和电镜观察可见钛修复体与骨之间逐渐形成完全的钛-骨整合。A组有1例小型猪于术后6个月出现感染,其余未见并发症。A组术后早期可以达到完全对称,但随着小型猪成长,实验侧(左侧)呈现出稍微小于正常侧(右侧)的趋势。B组单纯截骨侧(右侧)有小部分自愈,但仍明显小于实验侧(左侧)。在临床应用研究部分,患者的下颌角缺损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双侧基本对称。所有患者未见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快速成型技术预制的个体化钛修复体可将缺损下颌角恢复到正常形态,钛修复体与骨质发生理想的骨整合,该个体化修复体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目的:研究钛植入体在植入动物或人体后的钛离子扩散规律和产生的影响,以及钛植入体的表面形貌和元素构成变化,为钛植入体在临床的安全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在动物实验研究部分:实验组16只小型猪,各植入1枚个体化纯钛修复体修复左侧下颌角缺损;对照组4只小型猪,未植入任何钛植入体。(1)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CP-MS)对钛修复体植入前和植入后第1、3、6、12、18个月血清、尿、毛发中的钛离子水平、以及对照组和实验组植入后第3、6、12、18个月远处器官(包括肝、脾、肺、肾、颌下淋巴结、脊髓)中的钛离子水平进行定量检测。(2)应用X射线能谱分析(EDAX)检测钛修复体植入前和植入后表面元素构成变化和骨组织中钛离子含量变化规律,扫描电镜(SEM)观察钛修复体形貌变化。(3)光镜下观察植入钛修复体后邻近组织和远处器官的组织学改变。在临床研究部分:(1)我们应用ICP-MS检测了植入钛合金修复体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周、2周、1、3、5个月的血清、尿液的钛离子浓度变化,并分析变化规律。(2)应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对临床常用的钛接骨板进行分析,比较未植入和植入后6个月接骨板在不同深度、不同接触面的元素变化。结果:在动物实验研究部分:(1)钛修复体在血清、尿液、毛发、肝、脾、肺、肾、颌下淋巴结、脊髓的术后钛离子浓度均较术前和对照组升高。尿的钛离子峰值出现在术后第1个月,毛发的钛离子峰值出现在术后第6个月,其余均出现在术后第3个月。除肾脏的钛离子浓度下降不明显外,其余均在半年后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应用EDAX检测我们发现,随植入时间延长,钛修复体表面的钛含量会相应降低,SEM观察钛修复体表面变得粗糙。钛在骨中最远探测极限距钛-骨界面250-300μm左右。(3)术后3个月包膜有黑染现象,光镜观察存在黑色颗粒,但6个月以后黑染及黑色颗粒均消失。在长达18个月的术后观察中未见与钛植入体相关的不良反应,组织学观察这种微量钛离子的沉积对周围组织并未造成明显的变性、坏死和引起局部病理性的增生。在临床研究部分:(1)患者血清钛离子浓度在术后第3个月到达峰值,随后下降;尿钛离子在术后第2周达到峰值,随后下降。(2)应用AES检测发现,术后6个月的钛接骨板在表面和10nm深度的Ti含量均低于未植入接骨板(P<0.01),接触骨组织面的Ca含量在表面和10nm深度均高于未植入接骨板和接触软组织面(P<0.01)。Ti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P<0.01),Ca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P<0.01)。结论:钛金属虽在体内有钛离子释放、沉积和元素交换现象,但均属微量,不足以导致组织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和金属沉着症。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但更为长期的植入安全性仍有待观察和研究。目的:观察下颌角缺损个体化纯钛修复体修复术后咬肌体积的变化规律。方法:小型猪16只均分为两组,在A组左侧及B组双侧制作下颌角缺损模型。A组8只小型猪行左侧下颌角缺损个体化纯钛修复体修复术,B组8只小型猪行左侧下颌角缺损个体化纯钛修复体修复术和右侧咬肌剥离术。对术后第3、6、12、18个月CT扫描所得到的断层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分离咬肌数据,并通过分体重建技术对咬肌进行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并对A组小型猪的修复侧(左侧)和正常侧(右侧)、B组小型猪的修复侧(左侧)和单纯截骨侧(右侧)咬肌的体积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组小型猪的个体化纯钛修复体修复侧(左侧)的咬肌体积均小于正常侧(右侧),但双侧体积差距有逐渐缩小趋势;双侧咬肌体积在术后第3、6、1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6月P<0.01,术后第12月P<0.05),在术后第18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小型猪的纯钛修复体修复侧(左侧)的咬肌体积均大于单纯截骨侧(右侧),但双侧体积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双侧咬肌体积在术后第3、6、1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术后第18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体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利于咬肌体积的恢复,但仍小于正常体积。
陶绍平[10](2007)在《钢包内衬用MgO基和Al2O3基耐火材料对钢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洁净钢、低碳和超低碳钢等品种钢生产量的大幅增长,人们对耐火材料产品的要求从单纯强调抗侵蚀和长寿命逐渐转向强调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少“污染”钢水,对耐火材料的选择从以前主要取决于经济效果(吨钢消耗及价格等),转向更关注冶金效果和重视耐火材料在高温使用条件下对钢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钢中C、S、P和H等元素以及T[O]、钢中夹杂物、央杂物形态和变性处理等方面。本试验采用Consarc.Co.VIM中频炉,选用不同MgO基和Al2O3基材质耐火材料做为炉衬材料,包括Al2O3-MgO(MgO含量为13.81%)、MgO-Al2O3(MgO含量为82.93%)和MgO-CaO系列材料(MgO-CaO材料中CaO含量从10-40%)。对选定钢种(82B和ML15)进行二次冶炼(试验时采用铝脱氧,同时添加试验渣进行保护),冶炼期间采取虹吸管和钢杯对不同冶炼时间钢水进行取样,通过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对钢中磷和硫的影响;采用图像分析、扫描电镜和大样电解等方法研究钢中夹杂物的变化情况;选用不同碳源材料和应用静态法,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材料及碳含量对钢水增碳的影响;采用热力学方法(利用实验数据)对钢中夹杂物成分等进行预测。MgO基和Al2O3基耐火材料(包括Al2O3-MgO、MgO-Al2O3和MgO-CaO系列材料)对钢中磷和硫、央杂物以及钢水增碳的影响有很大差异。不同材质炉衬材料对钢中P、S和夹杂物的影响可以排列为Al2O3-MgO<MgO-Al2O3<MgO-CaO。Al2O3-MgO和MgO-Al2O3材料对去除钢水磷和硫的作用很小,而MgO-CaO系列材料中的游离CaO对磷和硫有明显的去除效果。磷在钢中可以无限溶解,但要去除磷只能是其氧化产物(P2O5)进一步与游离CaO生成稳定的化合物(Ca4P2O9);而去除钢中硫主要是通过液相完成的,即MgO-CaO材料中的游离CaO与硫反应生成CaS。Ca4P2O9和CaS等在冶炼过程中被吸附在MgO-CaO内衬表面或上浮至渣中达到去除钢中磷和硫的效果。Al2O3-MgO材料对去除钢中夹杂物没有作用,反而由于自身被熔蚀增加夹杂物的数量;MgO-Al2O3材料对钢水的净化作用有限,但至少不污染钢水;MgO-CaO材料对去除央杂物有明显作用,而且CaO含量越高作用越明显,试验条件下CaO含量大于30%时的效果最明显。根据钢水各组元的实际活度与范特霍夫等温式ΔG=ΔGθ+RTlnJ,可以计算一定温度下钢液中各反应实际反应自由能ΔG,从而判断可能形成的非金属夹杂物种类以及各种央杂物的生成条件。理论计算与实际检测结果基本吻合,即在已知钢液、炉渣和耐火材料成分以及钢中T[O]含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热力学计算预测央杂物的成分。MgO-CaO-C砖对钢中增碳研究表明,MgO-CaO-C砖碳含量越高,则碳向钢中溶解的速率越快且总量越大,对钢水的增碳作用越明显。采用炭黑作为碳源材料时对钢水的增碳率小于用传统天然鳞片石墨时的值。
二、NC型耐火材料充填物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C型耐火材料充填物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IPS E.max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选择 |
2、器械设备与材料 |
3、临床操作方法 |
4、临床检查及疗效评价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泡沫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减震应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耗能减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
1.2.2 被动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
1.2.3 耗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1.3 复合材料在耗能减震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
1.3.1 传统复合材料 |
1.3.2 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 |
1.4 泡沫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现状 |
1.4.1 泡沫铝 |
1.4.1.1 泡沫铝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1.2 泡沫铝阻尼性能研究现状 |
1.4.2 泡沫铝复合材料 |
1.4.2.1 泡沫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2.2 泡沫铝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研究现状 |
1.5 泡沫铝复合材料(AF/PU)的制备工艺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泡沫铝复合材料(AF/PU)单调压缩力学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括 |
2.2.1 试验样品的选择 |
2.2.2 试验方法 |
2.3 单调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
2.3.1 AF/PU、泡沫铝、聚氨酯单调加载力学性能的比较 |
2.3.2 外围聚氨酯对AF/PU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不同铝体积分数的AF/PU单调加载力学性能的比较 |
2.3.4 AF/PU有效弹性模量界限预测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泡沫铝复合材料(AF/PU)循环加/卸载压缩力学性能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骨架曲线和受力机制 |
3.3.2 铝体积分数对AF/PU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加载幅值对AF/PU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4 加载速率对AF/PU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5 循环次数对AF/PU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6 部分加卸载对AF/PU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泡沫铝复合材料(AF/PU)压缩循环及简化力学模型 |
4.1 引言 |
4.2 压缩疲劳试验分析 |
4.3 循环再压缩试验分析 |
4.3.1 试验方法 |
4.3.2 加载频率的影响 |
4.3.3 加载幅值的影响 |
4.3.4 铝体积分数的影响 |
4.4 本构模型的简化 |
4.4.1 单调压缩本构模型 |
4.4.2 循环压缩简化本构模型 |
4.4.2.1 基本假定 |
4.4.2.2 峰值应力、变形模量与拐点位置的确定 |
4.4.2.3 卸载曲线 |
4.4.2.4 再加载曲线 |
4.4.2.5 简化本构方程的总结 |
4.4.3 数值模拟 |
4.4.3.1 单调压缩模拟 |
4.4.3.2 循环加卸载模拟 |
4.4.3.3 循环再压缩模拟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泡沫铝复合材料(AF/PU)摩擦阻尼器性能试验 |
5.1 引言 |
5.2 AF/PU摩擦阻尼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5.2.1 结构构造 |
5.2.2 工作原理 |
5.3 试验概况 |
5.3.1 AF/PU摩擦阻尼器的设计参数 |
5.3.2 试验目的 |
5.3.3 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 |
5.5 试验分析 |
5.5.1 预压力对AF/PU摩擦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5.5.2 加载频率对AF/PU摩擦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5.5.3 位移幅值对AF/PU摩擦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5.5.4 循环次数对AF/PU摩擦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泡沫铝复合材料(AF/PU)摩擦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6.1 引言 |
6.2 修正BOUC-WEN模型 |
6.3 模型的参数辨别 |
6.3.1 模型的参数分析 |
6.3.2 遗传算法辨识 |
6.3.3 分步骤缩小参数取值范围 |
6.4 模型验证 |
6.4.1 拟合结果验证 |
6.4.2 预测结果验证 |
6.5 修正BOUC-WEN模型的扩展 |
6.5.1 模型的扩展 |
6.5.2 模型的验证 |
6.6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泡沫铝复合材料(AF/PU)在相邻建筑物的减震控制应用 |
7.1 引言 |
7.2 复合型AF/PU阻尼器性能试验 |
7.2.1 阻尼器的构造 |
7.2.2 工作原理 |
7.2.3 性能试验测试 |
7.3 复合型AF/PU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
7.3.1 压缩单元的分线性段本构模型 |
7.3.2 基于OpenSees的本构模型二次开发 |
7.3.3 复合型AF/PU阻尼器的数值模拟 |
7.4 相邻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 |
7.4.1 相邻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7.4.2 复合型AF/PU阻尼器减震效果 |
7.4.3 抗碰撞装置的减震控制效果对比 |
7.5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免烧成SiC-Si3N4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 |
1.1.1 Si_3N_4的结构及其合成的研究进展 |
1.1.2 SiC 的结构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1.1.3 Si_3N_4-SiC 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
1.1.4 Si_3N_4-SiC 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 |
1.2 铝电解槽侧墙耐火材料 |
1.2.1 铝电解槽简介 |
1.2.2 铝电解槽侧墙耐火材料 |
1.3 TiCN 及其在耐火材料的应用 |
1.3.1 TiCN 的结构及其合成的研究进展 |
1.3.2 TiCN 在耐火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免烧成耐火材料技术 |
1.4.1 耐火材料的发展 |
1.4.2 免烧成耐火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
1.4.3 免烧成耐火材料用结合剂 |
1.5 石英和金红石 |
1.5.1 石英的结构及应用 |
1.5.2 金红石的结构及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英碳热还原氮化合成 Si_3N_4粉体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配比设计 |
2.2.4 实验过程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物相分析 |
2.3.2 显微形貌分析 |
2.3.3 碳热还原氮化合成 Si_3N_4的反应机理及热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红石与石英碳热还原氮化合成 TiCN-Si_3N_4复相粉体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配比设计 |
3.2.4 实验过程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物相分析 |
3.3.2 显微形貌分析 |
3.3.3 碳热还原氮化合成 TiCN-Si_3N_4的反应机理及热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免烧成 SiC-Si_3N_4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过程和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过程 |
4.2.4 性能表征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原料颗粒形状的影响 |
4.3.2 原料颗粒级配的影响 |
4.3.3 成型压力的影响 |
4.3.4 结合剂加入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免烧成 SiC-Si_3N_4复相耐火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过程 |
5.2.4 性能测试表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 SiC-Si_3N_4耐火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5.3.2 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 SiC-Si_3N_4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
5.3.3 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 SiC-Si_3N_4耐火材料抗侵蚀性能的影响 |
5.3.4 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 SiC-Si_3N_4耐火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免烧成 SiC-TiCN-Si_3N_4复相耐火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内容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过程 |
6.2.4 性能测试表征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TiCN-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耐火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6.3.2 TiCN-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耐火材料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
6.3.3 TiCN-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耐火材料抗侵蚀性能的影响 |
6.3.4 TiCN-Si_3N_4加入量对免烧成耐火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免烧成 SiC-Si_3N_4复相耐火材料的强度获得机制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内容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7.2.3 实验过程 |
7.2.4 性能测试表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硅粉/酚醛树脂结合的免烧成 SiC-Si_3N_4耐火材料 |
7.3.2 铝酸盐水泥/酚醛树脂结合的免烧成 SiC-Si_3N_4耐火材料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广州地铁隐伏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充填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隧道工程地质研究现状 |
1.2.2 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极限分析上限法在隧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
1.2.4 岩溶隧道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2.5 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6 地铁隧道溶洞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广州地铁岩溶发育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2.1 概述 |
2.2 岩溶形成条件分析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地质构造分区 |
2.2.3 断裂带与轨道交通线路关系 |
2.2.4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
2.3 广州地区轨道交通沿线岩溶发育特征 |
2.4 岩溶发育规律分析 |
2.4.1 岩溶与岩性的关系 |
2.4.2 岩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
2.4.3 岩溶与地形的关系 |
2.4.4 岩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
2.4.5 地表水体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
2.4.6 岩溶与气候的关系 |
2.4.7 与水位升降关系 |
2.4.8 岩溶发育的带状性和成层性 |
2.5 第三纪岩溶发育情况 |
2.5.1 溶洞高度 |
2.5.2 溶洞顶板厚度 |
2.5.3 首见溶洞顶板埋深 |
2.6 地面塌陷、地面下沉和地裂缝 |
2.6.1 概述 |
2.6.2 地面塌陷与下沉一般规律 |
2.6.3 地面塌陷与下沉成因分析 |
2.7 土洞 |
2.7.1 土洞形成过程 |
2.7.2 土洞的分类 |
2.7.3 土洞的形成条件 |
2.8 小结 |
第3章 盾构隧道岩溶地基稳定性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3.1 相似理论 |
3.1.1 相似理论基本术语 |
3.1.2 相似三定理 |
3.1.3 相似准则的导出 |
3.2 岩土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
3.2.1 概化参数的提出 |
3.2.2 相似材料的选取 |
3.2.3 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试验确定 |
3.3 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3.3.1 模型试验装置 |
3.3.2 试验方案 |
3.4 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 |
3.4.1 第一组试验结果整理 |
3.4.2 第二组试验结果整理 |
3.4.3 串珠型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 |
3.4.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溶洞对盾构隧道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规律分析 |
4.1 引言 |
4.2 上限有限元基本理论及数值求解方法 |
4.2.1 极限分析上限法理论 |
4.2.2 上限有限元理论 |
4.2.3 上限有限元非结构化网格自适应加密策略 |
4.2.4 非关联流动法则在上限有限元中的处理方式 |
4.2.5 隧道稳定性上限有限元算例验证 |
4.3 盾构隧道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自适应上限有限元分析 |
4.3.1 隧道岩溶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有限元解与模型试验对比 |
4.3.2 溶洞顶板厚度对隧道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 |
4.3.3 溶洞顶板跨度对隧道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 |
4.3.4 串珠型溶洞对隧道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 |
4.3.5 荷载分布形式对隧道地基极限承载力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岩溶对盾构隧道开挖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
5.2.1 屈服条件 |
5.2.2 硬化定律 |
5.2.3 流动法则 |
5.2.4 加载和卸载准则 |
5.2.5 岩土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 |
5.2.6 弹塑性体的增量理论 |
5.3 盾构隧道开挖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5.3.1 岩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
5.3.2 分析软件简介 |
5.3.3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方案的选取 |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1 溶洞在隧道正左侧方 |
5.4.2 溶洞在隧道正下方 |
5.4.3 溶洞对同一断面上不同点之间水平位移值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地铁溶(土)洞注浆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岩溶注浆材料的选择及存在的问题 |
6.2.1 水泥类浆液 |
6.2.2 粉煤灰水泥浆液 |
6.2.3 粘土固化浆液 |
6.2.4 试验研究思路及试验段选择 |
6.3 粘土固化注浆材料实验研究 |
6.3.1 浆液制备原料的选择 |
6.3.2 粘土矿物成分分析 |
6.3.3 试验方案的选择 |
6.3.4 试验指标的测定 |
6.3.5 试验结果分析 |
6.3.6 养护条件分析 |
6.4 粘土水泥浆材现场充填加固试验研究 |
6.4.1 处理原则和加固试验设计 |
6.4.2 现场原位试验及工艺 |
6.4.3 监测与试验测试 |
6.4.4 原位充填注浆加固试验效果评价 |
6.5 粘土浆液注浆加固数值分析 |
6.5.1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择 |
6.5.2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6.5.3 小结 |
6.6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经发表的论文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5)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3章 水文地质条件 |
3.1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 |
3.1.1 孔隙含水层组 |
3.1.2 裂隙孔隙含水层组 |
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
3.2.1 孔隙含水层 |
3.2.2 白垩系红层孔隙-裂隙水 |
3.3 地下水富水性及分布特征 |
3.3.1 第四系孔隙水的富水性及分布 |
3.3.2 白垩系红层裂隙孔隙水的富水性及分布 |
3.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5 地下水位动态 |
3.5.1 第四系孔隙水的动态特征 |
3.5.2 基岩裂隙孔隙水的动态特征 |
3.5.3 降落漏斗 |
3.6 地下水系统划分 |
第4章 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4.1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
4.1.1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 |
4.1.2 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3 脆弱性评价方法 |
4.2 评价因子选取 |
4.3 脆弱性单项因子评价 |
4.3.1 地面坡度 |
4.3.2 含水层岩性 |
4.3.3 包气带特征 |
4.3.4 含水层厚度 |
4.3.5 含水层富水程度 |
4.3.6 地下水埋深 |
4.3.7 含水层给水度 |
4.3.8 降水入渗系数 |
4.3.9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模数 |
4.4 脆弱性综合评价 |
4.4.1 综合评价方法 |
4.4.2 脆弱性分级 |
4.4.3 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煤系煅烧高岭土载钴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岭土简介 |
1.1.1 高岭土晶体结构 |
1.1.2 高岭土的化学结构 |
1.1.3 高岭土的理化特性分析 |
1.1.4 高岭土资源在我国的分布 |
1.1.5 高岭土的在工业中的应用 |
1.2 高岭土的增白方法 |
1.3 高岭土的改性方法 |
1.4 煤系高岭土简介 |
1.5 高岭土的加工工艺简介 |
1.5.1 生产工艺流程 |
1.5.2 高岭土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
1.6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颜色学 |
1.6.3 CIE1976L*a*b*色度空间 |
1.6.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工艺流程 |
2.4 研究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 |
2.4.2 投射电镜 |
2.4.3 白度仪 |
2.4.4 电子天平 |
2.4.5 化学成分分析 |
第三章 优化高岭土颜色参数的实验 |
3.1 添加剂的选择 |
3.2 优化山阴1#高岭土光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
3.2.1 煅烧温度对山阴1#加钴高岭土的颜色参数影响 |
3.2.2 保温时间对山阴1#加钴高岭土的颜色参数影响 |
3.2.3 二次煅烧对山阴1#加钴高岭土的颜色参数影响 |
3.2.4 加钴量对山阴1#加钴高岭土的颜色参数影响 |
3.3 优化山阴2#高岭土光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
3.3.1 钴添加量对山阴2#高岭土白度的影响 |
3.3.2 钴添加量对山阴2#高岭土L*影响 |
3.3.3 钴添加量对山阴2#高岭土a*、b*值的影响 |
3.4 优化浑源高岭土光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
3.4.1 钴添加量对浑源高岭土白度的影响 |
3.4.2 钴添加量对浑源高岭土L*的影响 |
3.4.3 钴添加量对浑源高岭土a*、b*的影响 |
3.5 加钴高岭土煅烧后矿物特征分析 |
3.5.1 XRD衍射图谱分析 |
3.5.2 显微结构分析 |
3.6 煅烧高岭土与钴离子的作用机理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专利和论文 |
(7)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非固态加压成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1.2 高熔点合金挤压铸造的模具寿命 |
1.2.1 挤压铸造模具服役特点及其失效形式 |
1.2.2 提高挤压铸造模具寿命的技术途径 |
1.3 非固态加压成形用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1 涂料组分 |
1.3.2 涂料性能测试方法 |
1.3.3 应用效果及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目标、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的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 |
2.1 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的关键性能参数 |
2.2 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关键性能的测试 |
2.2.1 可喷涂性 |
2.2.2 高温抗擦落能力 |
2.2.3 抗熔焊能力 |
2.3 本章小结 |
3 专用涂料的组分与配方设计 |
3.1 隔热-耐火双层涂料原理 |
3.2 耐火骨料 |
3.3 无机-有机复合悬浮剂 |
3.3.1 悬浮剂组成的实验研究 |
3.3.2 无机-有机复合悬浮机理研究 |
3.4 水玻璃/磷酸盐复合粘结剂 |
3.4.1 粘结剂的作用 |
3.4.2 底层涂料粘结剂组成的实验研究 |
3.4.3 表层涂料粘结剂的组成实验 |
3.4.4 复合粘结剂的粘结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涂料在使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行为研究 |
4.1 涂层在高温高压下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方法 |
4.2 耐火骨料在使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行为 |
4.3 粘结剂在使用条件下的物理化学行为 |
4.3.1 水玻璃粘结剂高温下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
4.3.2 磷酸铝粘结剂高温下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
4.4 涂层工作条件下力学行为 |
4.4.1 涂层失效的形式和原因 |
4.4.2 涂层热应力σ_热计算 |
4.4.3 液流对涂层的冲击力σ_(冲击)计算 |
4.4.4 涂层的完好性判据 |
4.5 涂层失效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专用系列涂料的研制与应用 |
5.1 涂料的制备、涂覆和干燥 |
5.1.1 涂料制备 |
5.1.2 涂料涂覆和干燥 |
5.2 高铬铸铁用铬铁矿粉涂料的研制与应用 |
5.2.1 涂料的组分设计 |
5.2.2 涂料的性能研究 |
5.2.3 铬铁矿粉涂料应用 |
5.3 高锰钢专用涂料的研制与应用 |
5.3.1 涂料的组分设计 |
5.3.2 涂料的性能研究 |
5.3.3 镁橄榄石粉涂料应用 |
5.4 碳素钢用铝矾土涂料的研制与应用 |
5.4.1 涂料的组分设计 |
5.4.2 涂料的性能研究 |
5.4.3 铝矾土涂料生产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鳞片石墨浮选特性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鳞片石墨浮选特性及工艺研究现状 |
1.1.1 石墨矿床地质特征与资源状况 |
1.1.2 石墨晶体结构、性质和用途 |
1.1.3 鳞片石墨浮选工艺研究现状 |
1.1.4 超声强化浮选研究现状 |
1.2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课题来源 |
1.2.2 选题意义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4 研究方法 |
1.3 本章小结 |
2 试样、仪器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2 浮选药剂 |
2.3 实验仪器设备和研究方法 |
2.4 试验方法与表征 |
2.4.1 浮选试验装置 |
2.4.2 超声处理装置 |
2.4.3 试验结果的表征 |
2.4.4 石墨产品标准与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片状颗粒浮选矿化行为的理论研究 |
3.1 气泡矿化的热力学分析 |
3.1.1 碰撞和附着的热力学分析 |
3.1.2 矿粒脱落的热力学分析 |
3.2 气泡矿化的动力学分析 |
3.2.1 碰撞和附着动力学分析 |
3.2.2 矿粒脱落动力学分析 |
3.3 片状颗粒浮选矿化行为的流体力学 |
3.3.1 绕流的基本原理 |
3.3.2 平板边界层的受力分析 |
3.3.3 球形物体绕流边界层的分析 |
3.3.4 片状颗粒与气泡碰撞的流体阻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鳞片石墨浮选特性的研究 |
4.1 鳞片石墨润湿特性 |
4.1.1 润湿接触角的表征 |
4.1.2 润湿热的表征 |
4.1.3 润湿性的综合评价 |
4.2 鳞片石墨在矿浆中的团聚 |
4.2.1 石墨颗粒在矿浆中团聚机理 |
4.2.2 鳞片石墨颗粒间团聚状况 |
4.3 真空浮选的验证性试验 |
4.3.1 窄级别石墨的浮选微观结果及分析 |
4.3.2 真空浮选宏观观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超声波强化浮选的试验研究 |
5.1 超声波处理对鳞片石墨粒度分布的影响 |
5.2 超声波处理对鳞片石墨表面杂质解离的影响 |
5.3 超声波强化浮选的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方案设计 |
5.3.2 超声波分散固体悬浮液 |
5.3.3 超声波调浆 |
5.3.4 超声波乳化药剂对浮选的影响 |
5.3.5 超声浮选试验 |
5.3.6 试验结果讨论 |
5.4 超声波强化浮选作用机理探讨 |
5.4.1 超声空化及其作用机理 |
5.4.2 超声波清洗及其作用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鳞片石墨浮选强化工艺的研究 |
6.1 现行鳞片石墨生产工艺存在的弊端 |
6.1.1 现有工艺流程的不科学性 |
6.1.2 分选设备选择的不合理性 |
6.1.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6.2 浮选强化工艺设计 |
6.2.1 浮选原则流程 |
6.2.2 浮选流程的内部结构 |
6.2.3 工艺设备及条件的选择 |
6.2.4 强化手段的选择 |
6.3 实验室初步试验研究 |
6.3.1 试验方法和设备 |
6.3.2 精选试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
实验一 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个体化纯钛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
一 技术路线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实验二 快速成型技术预制个体化钛合金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的临床应用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钛植入体植入体内后的钛离子释放和表面元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钛植入体植入体内后向血清、尿液、毛发和远处器官释放钛离子的实验研究 |
一 技术路线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实验二 钛植入体植入体内后表面元素变化及钛离子向骨内释放的实验研究 |
一 技术路线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第二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下颌角缺损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术后咬肌体积变化的实验研究 |
一 技术路线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第三部分小结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
第二部分 钛植入体在体内离子释放的研究进展 |
第三部分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咬肌变化的研究进展 |
全文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缩略语 |
主要试剂和设备 |
致谢 |
(10)钢包内衬用MgO基和Al2O3基耐火材料对钢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钢铁工业与耐火材料 |
1.2 洁净钢 |
1.2.1 钢中磷 |
1.2.2 钢中硫 |
1.2.3 钢中氮 |
1.2.4 钢中氢 |
1.2.5 钢中碳 |
1.2.6 钢中氧 |
1.2.7 钢中各元素的作用 |
1.3 钢中夹杂物 |
1.3.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分类 |
1.3.2 不同种类的夹杂物 |
1.3.3 钢中夹杂物的来源 |
1.3.4 钢中夹杂物作用的评价 |
1.3.5 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 |
1.4 钢包内衬材料选择 |
1.4.1 钢包内衬用耐火材料 |
1.4.2 钢包内衬用碱性材料 |
1.4.3 氧化钙对去除钢中夹杂的作用 |
1.5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 |
2.1 试验方法 |
2.1.1 试验用中频炉 |
2.1.2 试验用炉衬材料 |
2.1.3 炉衬施工 |
2.1.4 试验选用钢种 |
2.1.5 冶炼用渣 |
2.2 试验方案 |
2.2.1 冶炼操作工艺 |
2.2.2 测温、取样及检测 |
3 MgO基和Al_2O_3基钢包内衬材料对钢中硫和磷的影响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2 MgO基和Al_2O_3基耐火材料对钢中硫的影响 |
3.2.1 不同材质对钢中硫的影响 |
3.2.2 MgO-CaO系列材料脱硫分析 |
3.3 MgO基和Al_2O_3基耐火材料对钢中磷的影响 |
3.3.1 炉衬材料对钢中磷的影响 |
3.3.2 冶炼过程中渣中磷的变化 |
3.3.3 MgO-CaO脱硫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4 MgO基和Al_2O_3基钢包内衬材料对钢中全氧含量暨夹杂物的影响研究 |
4.1 原材料和试样检测方案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验检测 |
4.2 图像分析和大洋电解数据分析 |
4.2.1 炉衬材质与82B钢中夹杂物 |
4.2.2 炉衬材质对ML15钢中大颗粒夹杂物的影响 |
4.2.3 不同炉衬材料对夹杂物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钢中夹杂物生成热力学计算 |
5.1 耐火材料与钢液及熔渣的固相反应动力学 |
5.1.1 耐火材料与钢液的固相反应 |
5.1.2 耐火材料与炉渣的固相反应 |
5.2 热力学计算方法与步骤 |
5.3 夹杂物生成热力学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6 MgO基和Al_2O_3基钢包内衬材料对钢增碳影响研究 |
6.1 不同碳源材料对MgO-CaO-C砖性能的影响研究 |
6.1.1 碳源材料的选择 |
6.1.2 试验用MgO-CaO-C砖制备及性能 |
6.2 MgO-CaO-C砖对钢水增碳的影响 |
6.2.1 试验钢种的选择 |
6.2.2 试验方案 |
6.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研究成果 |
四、NC型耐火材料充填物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IPS E.max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回顾性研究[D]. 罗金标.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2]泡沫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减震应用试验研究[D]. 刘少波. 东南大学, 2018(12)
- [3]免烧成SiC-Si3N4复相耐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4]广州地铁隐伏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充填处理技术研究[D]. 雷金山. 中南大学, 2014(02)
- [5]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D]. 尹恒.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6]煤系煅烧高岭土载钴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D]. 王铮.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7]钢铁材料挤压铸造专用涂料研究[D]. 姚淑卿.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9)
- [8]鳞片石墨浮选特性及工艺研究[D]. 李哲.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2)
- [9]个体化钛修复体修复下颌角缺损的实验研究[D]. 王太玲.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10)
- [10]钢包内衬用MgO基和Al2O3基耐火材料对钢质量的影响研究[D]. 陶绍平. 郑州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