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

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邹婉侬[1](2020)在《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农业生物技术被称作为未来农业革命性技术,作为常规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农业大国作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制胜种业市场的新武器。专利信息分析是对专利文献信息进行组合、加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专利竞争情报,可对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各种发展趋势、竞争态势进行综合了解,为行业、地区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竞争情报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明确世界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指数等分析指标,综合测算世界各国种业综合竞争指数,明晰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并运用专利组合分析等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测算主要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竞争地位,对各国目标市场及技术领域布局进行诊断分析;针对热点竞争领域进行专利信息分析,重点梳理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发展路线,剖析其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再从下游对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情况及竞争态势进行阐述,针对基因编辑具体产品从下游产品推出上游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最后对相关问题与结论进行讨论,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展望。本文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当前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9位,我国种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化研发导向及海外市场的投入是制约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也体现出未来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巨大。(2)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态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结果来看,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主要以美国、中国、日本为主,总体呈显着增长的态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已挤入世界前列,发展态势迅猛,但仍为专利技术的输入国。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单位以科研院校为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全球性专利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3)从热点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竞争态势分析结果来看,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我国受政策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作为新兴热点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原始专利均在美国,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美国,但专利整体质量和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研发最终成果还停留在模式作物创制,没有有机整合形成完整化的产业技术体系。

冯冠南[2](2020)在《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愈发成熟,市场中转基因作物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20余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作物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的农业压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以及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并未批准除棉花和番木瓜之外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种植,然而近年来我国用来满足国内日常生活、生产应用的需要的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的来源主要依赖进口,且大多为转基因作物。长此以往,不但在国内出现了“能吃不能种”的尴尬局面,且不利于我国掌握粮食主权、国际贸易竞争地位,还会使本土转基因作物产业边缘化。根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将在2020年有一个阶段性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可能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在此产业化大背景下,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不能忽视。本文以多种法学研究方法为工具,对转基因作物在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研究。例如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现实应用受阻的问题、侵害转基因技术专利问题、转基因作物品种权保护问题等,若不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旦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纠纷普遍发生,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也会难以推进,进而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本研究首先通过资料检索和数据收集,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进行量化分析,将其在全球的各类型分布现状做出梳理,再围绕我国转基因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对目前我国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知识产权储备现状做出梳理,将二者进行对比,总结出差距和优势所在。随后,在前述对比结论的基础上,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结合现实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背景,对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在创新激励、应用进程、保护方面依旧存在或即将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知识产权问题背后成因的挖掘和研究,力求抓住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最后,从中国实际出发,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以期为未来我国产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王金华[3](2020)在《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研究取得突破发展,转基因技术被积极应用到农作物的培植上。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以来,其安全性一直饱受争议,国际上通常称其为“有风险的食品”。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科学界目前也没有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答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也越来越关心“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重视“是否吃的健康”等问题,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涉及到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及选择权,事关转基因食品市场的有序竞争。因此,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概述。本部分内容首先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转基因食品的涵义与特征、转基因农产品的概念及其与转基因食品的关系、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内涵及范围;其次,介绍了与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信息不对称理论、国家干预理论及倾斜保护理论;最后,从保护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及自主选择权,维护转基因食品市场有序竞争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构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第二部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及不足分析。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了解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并对其在实践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表现在:立法存在大量空白、立法层级较低等法律制度不完善;标识目录范围过窄、标识的内容和形式规定过于宽泛、缺乏标识阈值规定及阴性标识不规范等标准制度的不明确;监管机构权责不明、监管力度不够及监管责任不严等监管制度的不健全;缺乏标识豁免制度和转基因科普工作不细致等配套制度不全面。第三部分: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本部分通过介绍域外美国、日本、欧盟三个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发展现状,总结出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即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确立严格的标准制度、完善监管制度。第四部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完善的建议与对策。本部分主要探讨如何健全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在立法层面上,通过提高立法层级、及时清理过时法规来实现转基因标识的有法可依;在标准制度上,需更新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规范标识的形式与方式、规定阈值和规范阴性标识;在监管层面上,需明确权责与分工、加大监管力度、明确监管责任;在配套制度上,需建立健全标识豁免制度、加强转基因食品科普工作。

周天盟[4](2019)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转基因作物的检测贯穿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全过程,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救济。然而,现有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规范较为零散、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的制度构建,在立法、执法与司法方面均存在较多法律问题,不利于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顺利推进。《“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要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应对与转基因作物检测有关的法律规范和转基因作物检测中所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进行全面的重新审视,找出法律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求发挥出转基因作物检测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应有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首先对“转基因作物检测”、“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等相关概念从写作目的等角度进行了讨论、辨析和界定,揭示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应然功能,介绍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基本理论。其次,通过规范分析法梳理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立法现状,并对其运行现状进行了介绍;运用经济法学等法学学科中的基本原理和学术理论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类型化的归纳与概括,最后指出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涉及立法、执法与司法三个方面。再次,结合域外实践与经验,对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的解决进行制度化的思考和探讨。提出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制度化解决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运行保障制度。最后,试图通过立法与修法途径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问题加以解决。提出应将转基因作物检测相关法律法规放在生物安全法的大法律框架中进行统筹考量,并建议先修改部分相关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

赵悦[5](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逯凯歆[6](2019)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经传统农业时期的成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到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腾飞时期,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农业时期,生物技术的应用始终以自然规律为客观指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通过人工栽培与选择培育出更适于自然环境的作物。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依赖技术、机械以及大量的资源消耗,人类由依附、顺从自然转变为对自然的控制和驾驭,使传统自然伦理观面临解构、重构的危机。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索取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为了减少人与自然的异化程度,近年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系统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以迅猛发展。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提升了农作物的产出率,有效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同时还提高了作物的品质,满足了现代人的不同需求。但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转基因技术就因其本身的技术特性,给社会、生态、人类自身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争论,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使其从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上升到伦理问题。面对农业转基因技术产生的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困境,在遵循伦理原则的基础上,从农业转基因技术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具有建设性、有效性的解决路径,使公众更理性、更科学的的看待转基因技术,也使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向“善”发展,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提供更加合理的技术支持。因此,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及其带来的伦理困境成为包含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的课题。

付健美[7](2018)在《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限制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环境安全问题,其中转基因水稻逃逸出农田生态系统后,能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持续存在下去甚至进一步扩散,是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必须解决的环境安全问题之一。抗虫转基因水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适合度及转录组水平上的基因差异表达已有较多研究和报道,但是对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适合度及其基因差异表达、蛋白互作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商业化潜力较大的转cry1Ab/c水稻华恢1号(HH1)、转cry1 C*/bar基因水稻TIC-19及其亲本水稻明恢63(MH63)为材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杂草竞争、荒地土壤、盐碱土壤条件:(1)研究了其在上述不同种植条件的适合度;(2)利用组学技术研究转cry1C*/bar基因水稻T1C-19在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3)探索了 HH1表达的外源蛋白Cry1Ab/c与水稻内源蛋白的相互作用、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膜定位及其与水稻内源膜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开花蛋白的互作。本研究结果可为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TIC-19的商品化种植提供环境安全方面的科学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模拟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本研究以抗虫转基因水稻HH1、T1C-19为研究材料,模拟了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HH1和T1C-19的株高、分蘖数、地上干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以及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在模拟农田土壤和盐碱土壤条件下,盐碱土壤条件的2个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均较农田土壤条件更低。对于转基因水稻HH1,相同土壤条件下的分蘖数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呈现现出显着的适合度代价,同时这种适合度代价在盐碱土壤条件更为明显。对于转基因水稻T1C-19,其在农田土壤条件下的株高、分蘖数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生长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盐碱土壤条件下,T1C-19仅分蘖数及生物量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其余营养生长指标与亲本水稻MH63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生长指标显着高于亲本水稻MH63。另外,在农田土壤条件和盐碱土壤条件下,HH1较MH63的抽穗期平均延迟了12d和25d,T1C-19与MH63的抽穗期相似。在模拟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和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3种胁迫种植条件下,转基因水稻HH1、T1C-19的外源Bt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对于HH1,在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除株高外,分蘖数、叶面积、叶SPAD值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指标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呈现出显着适合度成本。在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HH1的株高、分蘖数、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与MH63没有显着差异,但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以及结实率显着高于亲本水稻MH63。对于T1C-19,在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分蘖数、叶面积、叶SPAD值以及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和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等生殖能力均显着低于亲本水稻MH63。然而在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条件下,T1C-19的株高、分蘖数、地上部干生物量等营养生长指标及单株饱粒数、单株饱粒重以及结实率均与亲本MH63水稻没有显着差异。2.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种植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以转基因水稻T1C-19及其亲本水稻MH63为研究材料,在模拟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和杂草竞争的农田和荒地土壤4种种植条件下,通过测定水稻的转录组和蛋白组,研究了其基因差异表达: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4种种植条件下,与MH63相比,T1C-19总计有3786个差异基因,其中150个为共有差异基因,占整个水稻转录组的0.4%,分析这些共有差异基因由外源基因插入引起。另外对于T1C-19和MH63,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对照)相比,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分别为1084个和1234个,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为963个和1226个,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基因数量为1053个和1505个,总计有2743和2200个,占水稻整个转录组的8.50%和6.86%,该结果表明种植条件对水稻的基因表达有显着影响,且显着高于外源基因插入对水稻的基因表达影响。上述与外源基因插入相关的150个共有差异基因可以显着富集到植物的光合作用(Lhb1、Lhcb2、Lhcb3和Lhcb5)、光反应的节律变化(FKF1、PRR)、植物细胞内吞作用及植物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HSP70)。采用qPCR技术验证了显着富集在这4条通路中的7个共有差异基因在T1C-19和MH63中的mRNA表达量发现,在上述4种种植条件下T1C-19均较MH63显着下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证实了外源Cry1C*蛋白可与该4条通路上的光合天线蛋白Lhb1等6个共有差异基因表达的内源蛋白互作。另外,尽管转基因水稻T1C-19与亲本水稻MH63在3种不同胁迫种植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和表达量均有一些差异,却能显着富集到相似的功能通路中,推测外源cry1C*/bar基因插入可能并不会显着改变转基因水稻T1C-19对胁迫种植条件的适应性。蛋白组测序结果显示:4种种植条件下,与MH63相比,T1C-19总计有2177个差异蛋白,其中121个为共有差异蛋白,占整个水稻蛋白组的1.7%,分析这些共有差异蛋白由外源基因插入引起。对于T1C-19和MH63,与无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相比,无杂草竞争的荒地土壤条件的差异蛋白数量分别为411个和300个,杂草竞争的农田土壤条件的差异蛋白数量为662个和430个,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复合条件下的差异蛋白数量为309个和375个,总计有1028个和839个,占水稻整个蛋白组的15.52%和11.87%,该结果表明种植条件对水稻内源蛋白的表达有显着影响,且远远高于外源基因对水稻内源蛋白表达的影响。对这些共有的差异表达蛋白在生物学功能分类上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T1C-19与MH63相比,121个差异表达蛋白仅显着富集到叶绿体的核糖体参与的信号通路中。另外,尽管转基因水稻T1C-19与亲本水稻MH63在3种不同胁迫种植条件下的差异表达蛋白数目和表达量均有一些差异,却能显着富集到相似的功能通路中,推测外源cry1C*/bar基因插入可能并不会显着改变转基因水稻T1C-19对胁迫种植条件的适应性。3.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互作的研究以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材料,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了可能与Cry1Ab/c蛋白互作的抗逆反应类、氧化还原反应类(主要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类以及其他未知功能的水稻内源蛋白60个,并用亚细胞共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了 6个光合作用内源蛋白、9个抗逆反应内源蛋白与外源Cry 1Ab/c蛋白发生互作的真实性。采用原位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细胞膜蛋白和细胞质蛋白分离的Western blot技术以及亚细胞定位技术,以水稻和烟草叶片为材料,发现外源Cry1Ab/c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内膜上,并可以与细胞膜蛋白V-H+-ATPase和Ca2+-ATPase发生相互作用。采用酵母双杂交、亚细胞共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了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发现HH1外源Cry1Ab/c蛋白仅与水稻抽穗期核心主效蛋白成花素Hd3a间存在相互作用,且Hd3a的mRNA转录水平较MH63显着下调,均可能在转基因水稻HH1抽穗期推迟中起关键作用。

石慧[8](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王宇[9](2018)在《知识产权保护对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系列技术突破,特别是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兴起,使得农业生物经济成为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虽然目前面临转基因安全性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的争论,但鉴于其未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展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创新,以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我国作为一个农业资源大国,在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发展上具有天然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如何有效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激励效应,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意愿并转化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论文围绕技术创新理论和产权理论两个重要理论,结合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产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技术创新的现状,重点围绕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对不同类型创新主体选择创新模式影响及机理,并力图设计一个能够有效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意愿并转化为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安排和体系构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对于提升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部分主要是理论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国内外主要国家在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及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是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模型分析,基于江苏省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调查问卷,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影响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意愿、品种权申请意愿、成果市场化意愿,并利用斯塔克博格模型博弈分析产业竞争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影响原始创新与派生创新的创新绩效;第三部分主要是政策建议,采用归纳演绎法,从构建适合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机构性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研发资金投入、遗传材料使用成本和品种审定程序等显着影响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选择。公共科研院所的原始品种创新意愿比企业研发部门要强烈,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原始品种创新,增加研发资金投入有利于推动原始品种创新,遗传材料使用成本的增加促进原始品种创新,品种审定程序的优化改革有利于原始品种创新。其中,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显着影响创新绩效,直接影响着创新模式的选择,并通过影响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意愿、品种权申请愿意和市场推广愿意,间接影响创新模式的选择。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立足于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模式的影响,本文提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植物品种权价值链为核心、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共享共用的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体系,将成为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谋求发展的必然模式和重要途径。

李卓[10](2018)在《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生长及其靶标害虫粘虫发育与营养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统计报告显示,全球CO2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长至2017年的406ppm;此外,全球温度也自19世纪末工业革命后逐渐变暖,1990-2005年全球平均温度增幅约为每十年0.15℃-0.3℃,未来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凸显,转Bt作物也将面临着众多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在提高作物产量、生物量积累的同时,可显着降低转Bt棉花和转Bt水稻外源Bt蛋白含量,进而表现对外源Bt蛋白的“稀释效应”及其基因表达“沉默”现象,致使其面临靶标抗虫性降低的生态风险。另一方面,转Bt作物的N素代谢生理水平可以影响Bt蛋白的合成和表达。因此,我们设想对N肥进行优化管理是提高转Bt作物的氨基酸合成及硝酸还原酶等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此来促进植物蛋白质(包括Bt蛋白)的合成及表达。在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环境条件下,转Bt作物对其靶标鳞翅目害虫会有怎样的影响?不同固氮菌处理下转Bt作物的肥效利用及抗虫表达存在何种差异?这些问题的明确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固氮菌来优化管理肥料达到增强作物抗虫能力和减肥增效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气候变化下我国转Bt作物的生产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利用。本研究紧密联系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生产实际,以转Bt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温度CO2浓度升高这一全世界气候变化热点问题,接种筛选出的两种高效固氮的固氮菌(巴西固氮螺菌和圆褐固氮菌)处理下,从昆虫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和生理生化等角度入手研究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转Bt玉米生长和产量情况,及其靶标害虫粘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取食营养利用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生长及其产量评估本研究以转Bt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温度和CO2浓度两个关键环境因子,在不同固氮菌处理下,就转Bt玉米及其亲本对照的生长势、产量、植株营养水平及其土壤肥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就植株生理指标来看,倍增CO2显着提高了玉米的生长势(如茎粗、株高、根冠比及植物干重)和产量(百粒重、单株干籽粒重);接种巴西固氮螺菌(AB)和圆褐固氮菌(AC)都显着增加了玉米的生长势(茎粗、株高、根冠比及植物干重)和产量指标(百粒重、单株干籽粒重),结果表明倍增CO2浓度和固氮菌处理均显着增加了玉米植株生物量积累,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就植株营养生化指标来看,倍增CO2显着增加了植株全碳含量及少数必须氨基酸(如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并显着降低了植株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及部分氨基酸(如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接种巴西固氮螺菌(AB)和圆褐固氮菌(AC)均显着增加了植株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及大部分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同时降低了植株全碳含量、全钾含量以及丝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倍增C02有利于植株C素利用和积累,可见,通过固氮菌处理缓解了环境倍增CO2对玉米营养水平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植株N素利用和营养水平,充分利用固氮菌来优化管理肥料达到减肥增效、增产具有指导性意义。2.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植物保护酶和外源Bt毒素表达研究本研究以转Bt玉米和亲本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温度和C02浓度以及接菌固氮菌处理,从植物生理生化学入手详细描述、比较了玉米保护酶和外源Bt毒素表达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倍增CO2浓度显着增加了植株自身保护酶活性和与次生防卫(JA)息息相关的5种氨基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两种固氮菌侵染也显着提高了植株自身保护酶活性和5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环境压力促进了植株自身防御系统,固氮菌侵染提高了植物自身的诱导抗性;从ELISA和Western实验结果得出,倍增CO2浓度显着降低了转Bt玉米外源Bt毒蛋白表达;接种巴西固氮螺菌和圆褐固氮菌均显着提高了转Bt玉米外源Bt毒蛋白表达,其中圆褐固氮菌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表明倍增CO2抑制了转Bt玉米外源毒蛋白表达,而通过固氮菌侵染则缓解了这一不利影响,并提高了转Bt玉米应对未来环境压力所带来的靶标抗虫性降低这一生态风险的应变能力,促进了玉米自身防卫的同时也提高了转Bt玉米组成抗性的表达,通过固氮菌侵染来优化管理肥料达到减施增效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气候变化下我国转Bt作物的生产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利用。3.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对其靶标害虫粘虫生长发育、繁殖和取食营养利用的影响研究本研究以转Bt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温度和C02浓度两个关键环境因子,在不同固氮菌处理下,就靶标害虫粘虫Mythimna separata(Lepidoptera:Noctuidae)的生长发育、繁殖及营养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倍增CO2显着增加了粘虫幼虫历期、蛹期、相对取食速率RCR和近似消化率AD,显着降低了化蛹率、蛹重、成虫寿命、繁殖力、相对生长速率RGR、消化食物转化率ECD和摄取食物转化率ECI,实验表明倍增CO2浓度通过降低寄主植物的营养水平,间接对植食性害虫的生长发育和取食利用产生了消极影响,靶标害虫粘虫增加了取食量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来应对此类消极影响,从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玉米将面临靶标害虫粘虫暴发为害风险;另一方面,喂食固氮菌侵染后的转Bt玉米会显着增加幼虫历期、蛹期、RCR与AD,缩短了成虫寿命,同时显着降低了化蛹率、蛹重、成虫繁殖力、RGR、ECD和ECI,与侵染后的亲本玉米呈相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固氮菌侵染增加了转Bt玉米的毒素表达,靶标害虫粘虫的生长发育及取食利用受到阻碍甚至致死。综合考虑,高CO2浓度会导致粘虫取食量增加,田间危害加重,同时高C02浓度存在对外源Bt蛋白的“稀释效应”,施加根际固氮菌有利于缓解此现象,对转Bt玉米的抗虫效果也有增效作用。正如预期的那样,连续两年的实地研究数据并没有显着的年际变化,温度因素也无显着影响。从整体趋势上看倍增CO2浓度降低了玉米植株的营养水平,抑制了转Bt玉米的毒蛋白表达,也间接导致了粘虫取食量增加田间危害加重;通过增施固氮菌缓解了环境压力对植株营养利用和抗性表达的不利影响,也提高了玉米植株自身防卫和营养品质。本研究系统的阐明了气候变化下(C02、温度)固氮菌调控Bt玉米生长及其靶标抗虫性的变化并从生理学、营养学和生理生化多角度进行验证,明确了气候变化下粘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生物调控手段来优化管理肥料达到减施增效、增产的效果,有利于保证气候变化下我国转Bt作物的生产安全和生态可持续利用。

二、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问题的研究
        1.2.2 关于专利信息挖掘分析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概念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内容
    2.2 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竞争情报理论
第三章 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3.1 全球种业发展格局
        3.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1.2 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2 基于钻石理论的主要国家种业竞争力分析
        3.2.1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3.2.2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与优化
        3.2.3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第四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4.1 基于专利数据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分析
        4.1.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4.1.2 申请趋势分析
        4.1.3 申请地区分析
        4.1.4 申请人分析
    4.2 基于其他研发成果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分析
        4.2.1 论文成果
        4.2.2 植物新品种保护
    4.3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热点
        4.3.1 重点研发领域分析
        4.3.2 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第五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竞争格局分析
    5.1 综合竞争地位分析
        5.1.1 指标选取与统计
        5.1.2 主要指标分析
    5.2 主要国家在主要目标市场专利布局分析
        5.2.1 PCT及三方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5.2.2 主要国家技术流向比
    5.3 主要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第六章 农业生物技术热点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6.1 转基因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6.1.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6.1.2 各国研发能力及主要受理地区分析
        6.1.3 主要申请机构竞争能力分析
    6.2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进展
        6.2.1 锌指核酸酶技术
        6.2.2 TALEN技术
        6.2.3 CRISPR技术
    6.3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布局与的竞争态势
        6.3.1 区域布局分析
        6.3.2 主要专利权人分析
第七章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及竞争态势分析
    7.1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分析
    7.2 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7.2.1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现状
        7.2.2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性状
        7.2.3 基因编辑作物的知识产权分析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竞争实力
        8.2.2 强化知识产权布局
        8.2.3 加强原始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及其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
        2.2.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趋势
    2.2 产业化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具体要求
    2.3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2.3.1 转基因作物专利分布现状
        2.3.2 已获得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情况
        2.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中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
        2.3.4 小结
3 我国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考察
    3.1 激励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法律制度
        3.1.1 财政投入及投资制度
        3.1.2 税收优惠制度
    3.2 规范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法律制度
        3.2.1 转让制度
        3.2.2 许可制度
    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及保护体制
        3.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3.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4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面临的困境
    4.1 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环境
        4.1.1 我国财政投入集中在高校或科研院所
        4.1.2 有关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税收优惠力度不高
    4.2 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受阻
        4.2.1 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缺失
        4.2.2 部分法律规定可操作性不高
        4.2.3 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不足
    4.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
        4.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范围较窄
        4.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与农民留种权之间存在冲突
        4.3.3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立法阶层较低
        4.3.4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不明确,侵权处罚力度较低
        4.3.5 权利人维权困难
5 解决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的建议
    5.1 强化我国转基因作物种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5.1.1 有针对性的加大财政投入
        5.1.2 完善创新激励税收优惠制度
    5.2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
        5.2.1 对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进行补白
        5.2.2 提高法律可操作性
        5.2.3 对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其他思考
        5.2.4 建立健全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机制
    5.3 提高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5.3.1 考虑增加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5.3.2 在转基因作物领域合理限制农民留种权
        5.3.3 适时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5.3.4 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行政及司法保护重视程度
        5.3.5 明确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加大侵权处罚力度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所获荣誉
致谢

(3)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概述
    一、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概念
        (一)转基因食品的涵义与特征
        (二)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产品的关系
        (三)转基因食品与基因编辑食品的关系
        (四)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内涵与范围
    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国家干预理论
        (三)倾斜保护理论
    三、构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一)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保障市场竞争秩序
第二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的不足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体系不健全
        (一)我国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体系不完善
    二、转基因食品标识标准制度不明确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范围较窄
        (二)标识内容与形式缺乏细则规定
        (三)标识阈值无相关规定
        (四)阴性标识不规范
    三、转基因食品标识监管制度不完善
        (一)监管机构权责不清
        (二)监管力度不够
        (三)监管失职责任不明
    四、转基因食品标识配套制度不全面
        (一)未建立标识豁免制度
        (二)转基因食品科普工作不细致
第三章 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考察
    一、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一)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二)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三)日本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
    二、域外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规范标识的标准制度
        (三)健全标识的监管制度
第四章 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法律体系
    二、细化转基因食品标识标准制度
        (一)更新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
        (二)明确标识内容与形式
        (三)增加标识的阈值规定
        (四)规范阴性标识制度
    三、健全转基因食品标识监管制度
        (一)厘清监管机构权责
        (二)加大监管力度
        (三)明确监管责任
    四、优化转基因食品标识配套制度
        (一)建立转基因食品标识豁免制度
        (二)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工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三、参考法规
    四、网络文献
附录A: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现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转基因生物
        2.1.2 转基因作物
        2.1.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
        2.1.4 转基因作物检测
    2.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重要地位
        2.1.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风险
        2.1.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应然功能
    2.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基本理论
        2.3.1 社会中间层主体理论
        2.3.2 行政宪政主义风险规制理论
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规范的现状考察
    3.1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的立法现状
    3.2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规范的运行现状
        3.2.1 检测主体
        3.2.2 检测对象与范围
        3.2.3 检测方法与标准
    3.3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
        3.3.1 检测主体构成垄断化,资质认证制度不健全
        3.3.2 检测行为缺乏法律监管
        3.3.3 主动检测执法的范围过窄、对象片面
        3.3.4 检测方法与标准阻碍执法与司法正常运行
        3.3.5 基因污染风险的预防和救济制度缺失
        3.3.6 小结
4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的制度化解决途径
    4.1 基本原则
        4.1.1 弱预防原则
        4.1.2 全程监控原则
    4.2 基本制度
        4.2.1 完善转基因作物检测主体制度
        4.2.2 建立转基因作物检测多元主体参与制度
        4.2.3 完善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与标准制度
        4.2.4 构建非转基因检测认证和检查制度
        4.2.5 构建基因污染检测制度
    4.3 运行保障制度
        4.3.1 公众参与制度的构建
        4.3.2 建立相关法律责任与救济制度
5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检测法律问题解决的立法与修法途径
    5.1 立法途径
    5.2 修法途径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二: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6)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产生的伦理背景审视
    第一节 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伦理关照
        一、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形成
        二、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伦理意蕴
    第二节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的伦理凸显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二、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伦理显现
第二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伦理认知
    第一节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产特性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价值诠释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加强世界粮食保障水平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创新农业生产发展途径
    第三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伦理困境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态伦理困境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命伦理困境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经济伦理困境
第三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伦理解困
    第一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伦理困境产生的根源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生产商业化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研功利化
        三、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道德责任缺失
    第二节 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遵循的伦理原则
        一、生态伦理原则
        二、风险预防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健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建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的伦理责任机制
        三、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的评估监测制度
        四、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科普的公众参与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1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现状
        1.2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2 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现状
        2.1 Bt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2.1.1 Cry毒素蛋白的三维模型(3D-Cry)
        2.1.2 Cry毒素蛋白的种类和防治对象
        2.1.3 Cry毒素蛋白的作用模型
        2.2 转Bt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
        2.2.1 第一代抗虫转基因水稻的释放和安全证书的获得
        2.2.2 新型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发展
    3 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评估
        3.1 自身杂草化
        3.2 外源基因漂移
        3.3 杂交后代的适合度
    4 转Bt基因水稻的非预期效应研究
        4.1 非预期效应的定义
        4.2 非预期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
        4.2.1 转基因植株的构建过程
        4.2.2 额外表达外源蛋白消耗的物质与能量
        4.2.3 外源蛋白与亲本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5 非预期效应的检测评价技术
        5.1 定向评价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
        5.2 “组学”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
        5.2.1 转录组学
        5.2.2 蛋白组学
        5.2.3 代谢组学
        5.2.4 组学联用技术
        5.3 蛋白互作技术在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模拟不同自然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第1章 盐碱土壤和农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稻
        1.2 土壤
        1.3 试验设计
        1.4 酶联免疫法测定外源Bt蛋白表达量
        1.5 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适合度指标测定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外源Bt蛋白表达
        2.1.1 外源Cry1Ab/c蛋白
        2.1.2 外源Cry1C~*抗虫蛋白表达
        2.2 外源cry1Ab/c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指标的影响
        2.2.1 株高
        2.2.2 分蘖数
        2.2.3 剑叶SPAD值
        2.2.4 生物量
        2.2.5 生殖生长指标
        2.3 外源cry1C~*/bar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2.3.1 株高
        2.3.2 分蘖数
        2.3.3 剑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
        2.3.4 剑叶SPAD值
        2.3.5 生物量
        2.3.6 生殖生长指标
        3 讨论
        3.1 外源Bt蛋白表达
        3.2 2个土壤条件对转Bt基因水稻营养生长的影响
        3.3 2个土壤条件对转Bt基因水稻生殖生长的影响
    第2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种植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T1C-19的适合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水稻
        1.1.2 土壤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ELISA测定外源蛋白表达量
        1.2.3 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适合度指标测定
        1.2.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外源Bt蛋白表达
        2.1.1 外源Cry1Ab/c蛋白的表达
        2.1.2 外源Cry1C~*蛋白的表达
        2.2 外源cry1Ab/c基因对水稻营养和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2.2.1 株高
        2.2.2 分蘖数
        2.2.3 剑叶长、宽和面积
        2.2.4 剑叶SPAD值
        2.2.5 生物量
        2.2.6 生殖生长指标
        2.3 外源cry1C~*/bar基因对水稻营养与生殖生长指标的影响
        2.3.1 株高
        2.3.2 分蘖数
        2.3.3 剑叶长、宽和叶面积
        2.3.4 剑叶SPAD值
        2.3.5 生物量
        2.3.6 生殖生长指标
        3 讨论
第三部分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
    第3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转录组水平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种植条件
        1.2 试验方法
        1.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1.2.2 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1.2.3 RT-QPCR检测T1C-19和MH63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1.2.4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与共有差异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
        1.2.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
        2.2 外源基因插入对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2.2.1 共有差异基因数目
        2.2.2 共有差异基因表达量的层次聚类分析
        2.2.3 共有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
        2.2.4 共有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2.3 胁迫种植条件对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2.3.1 差异基因数目
        2.3.2 KEGG功能富集分析
        2.4 定量PCR检测T1C-19和MH63差异基因的表达量
        2.5 外源Cry1C~*蛋白与共有差异基因表达蛋白的互作
        3 讨论
        3.1 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转录组的影响
        3.2 逆境条件对转基因水稻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表型差异与转录组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杂草竞争和荒地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差异表达-蛋白组水平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和种植条件
        1.2 试验方法
        1.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1.2.2 蛋白提取及质量检测
        1.2.3 差异蛋白的筛选和分析
        2 结果
        2.1 转基因水稻T1C-19外源Cry1C~*蛋白和Bar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2.2 外源基因对水稻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2.2.1 共有差异蛋白数目
        2.2.2 共有差异蛋白表达量的层次聚类分析
        2.2.3 共有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2.2.4 共有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2.3 3种胁迫种植条件对水稻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2.3.1 差异蛋白数目
        2.3.2 差异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水稻T1C-19蛋白组的影响
        3.2 逆境条件对转基因水稻T1C-19蛋白组的影响
第四部分 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互作的研究
    第5章 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组的相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种植条件
        1.1.1 植物材料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1.1.3 所用引物
        1.2 试验方法
        1.2.1 酵母双杂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水稻内源蛋白
        1.2.2 农杆菌介导的外源Cry1Ab/c蛋白和内源蛋白在烟草细胞中表达的瞬时表达体系构建
        1.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
        1.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
        1.2.5 外源Cry1Ab/c蛋白与内源蛋白免疫共沉淀
        2 结果
        2.1 酵母双杂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水稻内源蛋白
        2.1.1 截断的Cry1Ab/c诱饵菌株的自激活验证图
        2.1.2 Y2H Gold共转化系统对文库的筛选结果
        2.1.3 Y2H Gold-Y187双杂系统对文库的筛选结果
        2.1.4 初筛与外源Cry1Ab/c蛋白互作的内源蛋白数目统计结果
        2.1.5 外源Cry1Ab/c蛋白筛选的互作内源蛋白统计结果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功能明确内源蛋白互作真实性的验证
        2.2.1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2.2.2 亚细胞共定位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可能性
        2.2.3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2.2.4 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内源蛋白的互作
        3 讨论
        3.1 蛋白互作在转Bt基因水稻非预期效应产生机制探索中的应用
        3.2 与光合作用候选蛋白的互作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3.3 与抗逆反应候选蛋白的互作及可能的生物学功能
    第6章 常规栽培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膜定位及其与水稻内源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源Cry1Ab/c蛋白在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1.2.2 外源Cry1Ab/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1.2.3 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量
        1.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2 结果
        2.1 外源Cry1Ab/c蛋白的细胞定位
        2.1.1 水稻叶肉细胞中的定位
        2.1.2 外源Cry1Ab/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2.1.3 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外源Cry1Ab/c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量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2.2.1 酵母双杂点对点验证
        2.2.2 V-H~+-ATPase和Ca~(2+)-ATPase的亚细胞定位
        2.2.3 双分子荧光互补
        2.2.4 免疫共沉淀技术
        3 讨论
    第7章 盐碱土壤条件下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外源Cry1Ab/c蛋白与水稻开花蛋白的互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1.1.2 主要试验菌株、载体及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HH1外源cry1Ab/c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1.2.2 HH1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
        1.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后Hd3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1.2.4 水稻5个抽穗期主效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
        2 结果
        2.1 HH1外源cry1Ab/c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2.2 外源Cry1Ab/c蛋白与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
        2.3 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的互作
        2.3.1 酵母双杂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互作
        2.3.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检测外源蛋白与5个抽穗期主效蛋白互作
        2.3.3 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
        2.4 外源Cry1Ab/c蛋白与Hd3a主效蛋白互作后Hd3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
        2.5 抽穗期主效基因mRNA表达量的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二、主产区的形成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二、主产区的发展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二、主产区的现状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一、整地
        二、播种
        三、田间管理
        四、收获和贮藏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一、青绿饲料
        二、青贮饲料
        三、干草饲料
        四、放牧和肥田
        五、豆粒喂养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二、豆油的利用
        三、豆粕的利用
        四、大豆食品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一、产品加工公司
        二、工业制造公司
        三、作物种子公司
        四、产品贸易公司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一、美国大豆协会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一、大豆补贴政策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效率因素
        二、产销体系因素
        三、政策导向因素
        四、消费结构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知识产权保护对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1.2.1.1 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演进
        1.2.1.2 技术创新模式
        1.2.1.3 产权理论的演进
        1.2.1.4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
        1.2.2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1.2.2.1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1.2.2.2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
        1.2.2.3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框架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难点问题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存在的难点问题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技术创新理论
        2.1.1 技术创新理论的起源
        2.1.2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历程
        2.1.3 技术创新的模式
        2.1.4 技术创新的路径
    2.2 产权理论
        2.2.1 产权理论的发源
        2.2.2 产权理论的主要思想
    2.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3.1 知识产权范围
        2.3.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与发展
    2.4 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作用机理
        2.4.1 技术创新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产生的源泉
        2.4.1.1 技术创新的发展催生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产生
        2.4.1.2 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客体
        2.4.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影响技术创新的发展
        2.4.2.1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
        2.4.2.2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技术创新主体行为、技术创新过程和技术创新成果
        2.4.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的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
        2.4.4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2.4.4.1 我国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历程
        2.4.4.2 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有利于技术创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与策略比较
    3.1 作物转基因技术产生背景
    3.2 国内外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3.2.1 以美国为代表积极推动作物转基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3.2.2 以欧盟国家为代表谨慎对待作物转基因技术产业化
        3.2.3 部分发展中国家加快作物转基因技术研发
        3.2.4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现状
        3.2.4.1 种业市场发展迅速,规模持续扩大
        3.2.4.2 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领域发展不均衡
        3.2.4.3 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占经营收入比例仍较小
        3.2.4.4 种业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处于重构期
    3.3 国内外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发展策略
        3.3.1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展策略
        3.3.1.1 发展大学产业集群
        3.3.1.2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3.3.1.3 推动跨国公司全球发展
        3.3.2 以欧盟为代表的发展策略
        3.3.2.1 以一流研究机构为支撑
        3.3.2.2 以大型企业为主导
        3.3.2.3 支持跨国公司海外拓展
        3.3.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策略
        3.3.3.1 政府主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3.3.3.2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3.3.4 我国的发展策略
        3.3.4.1 以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为抓手
        3.3.4.2 以公共科研机构主导的基础理论研究为重点
    3.4 国内外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政策比较
        3.4.1 国外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政策比较
        3.4.2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政策
        3.4.2.1 市场准入管理严格
        3.4.2.2 产业化品种谨慎推进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作物转基因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现状与国内外比较
    4.1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4.2 专利保护制度与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比较
        4.2.1 两种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4.2.2 两种保护制度间的差异
        4.2.3 采用专利制度保护转基因作物品种
        4.2.3.1 发展沿革
        4.2.3.2 采用专利制度保护转基因作物的优势
        4.2.3.3 采用专利制度保护转基因作物存在的问题
        4.2.4 采用品种权制度保护转基因作物
        4.2.4.1 发展沿革
        4.2.4.2 采用品种权制度保护转基因作物的优势
        4.2.4.3 采用品种权制度保护转基因作物存在的问题
    4.3 国内外作物转基因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
        4.3.1 美国:专利法与专门法叠加保护
        4.3.1.1 保护模式
        4.3.1.2 保护现状
        4.3.2 欧盟:专门法和专利法分立并存保护
        4.3.2.1 保护模式
        4.3.2.2 保护现状
        4.3.3 印度:专门法保护
        4.3.3.1 保护模式
        4.3.3.2 保护现状
        4.3.4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4.3.4.1 保护模式
        4.3.4.2 保护现状
        4.3.4.3 我国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面临的挑战
    4.4 植物品种权保护与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
        4.4.1 原始品种和派生品种的概念
        4.4.2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对植物品种权保护提出的挑战
        4.4.2.1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的特点
        4.4.2.2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对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提出的挑战
        4.4.2.3 知识产权共享创新对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提出的挑战
        4.4.3 基于品种权价值链的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
        4.4.3.1 植物品种权价值链的内涵
        4.4.3.2 企业自主研发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模式
        4.4.3.3 企业合作创新植物品种权价值链模式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概念界定
        5.1.1 原始品种创新模式
        5.1.2 派生品种创新模式
    5.2 研究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5.3 基于Logit模型的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模型选择
        5.3.2 变量设定
        5.3.3 数据来源
        5.3.4 回归分析
        5.3.5 结果讨论
        5.3.6 实证结论
    5.4 部分可量化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4.1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5.4.2 数据分析与结论
    5.5 创新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5.1 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影响创新模式的选择
        5.5.2 研发投入水平影响创新模式的选择
        5.5.3 研发成本影响创新模式的选择
        5.5.4 创新品种市场化推广影响创新模式的选择
    5.6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5.6.1 公共科研机构重视原始品种创新
        5.6.2 企业在原始品种创新和派生品种创新间博弈
    5.7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证分析
    6.1 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分析
        6.1.1 问题的提出
        6.1.2 基本假设
        6.1.3 变量设定
        6.1.4 斯塔克博格模型结构与分析
        6.1.5 模型估计结果与算例分析
    6.2 模型结论的实证分析
        6.2.1 知识产权保护对新品种研发环节要素的影响
        6.2.1.1 影响新品种研发投入的资金数量及主体结构
        6.2.1.2 影响新品种申请量和申请主体结构
        6.2.1.3 影响新品种研发的主导品种
        6.2.2 知识产权保护对新品种市场化环节要素的影响
        6.2.2.1 影响创新主体的品种权许可和转让
        6.2.2.2 影响创新主体的新品种生产和市场推广
    6.3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
    7.1 基于创新模式选择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分析
        7.1.1 理论分析
        7.1.2 我国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障碍因素分析
        7.1.2.1 作物转基因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障碍
        7.1.2.2 作物转基因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体系障碍
        7.1.3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创新体系战略
    7.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重大商业价值品种研发为目标的协同创新机制
        7.2.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技术创新研发体系
        7.2.2 建立以重大商业价值品种研发为目标的协同创新机制
        7.2.3 完善育种技术创新推广体系
    7.3 搭建以植物品种权价值链为核心的转基因作物研发知识产权共享共用平台
        7.3.1 确立种业公司在品种权价值链中的核心位置
        7.3.2 加强品种权价值链各环节成员间的协作创新
        7.3.3 建立科学的品种权价值链评价体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
        7.3.4 搭建转基因作物研发知识产权共享共用平台
    7.4 完善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
        7.4.1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植物品种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7.4.1.1 将转基因植物逐步纳入专利法保护客体的范围
        7.4.1.2 立足中国国情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7.4.2 完善植物新品种审查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
        7.4.3 推进植物新品种行政保护制度创新
        7.4.4 加强管理服务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7.4.5 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补偿基金激励机制
        7.4.6 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7.5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我国育种机构转基因作物品种创新模式选择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生长及其靶标害虫粘虫发育与营养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气候变化趋势概述
    2. CO__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2.1 CO_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2.2 温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2.3 CO__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3. CO__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3.1 CO__2浓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3.2 温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3.3 CO__2浓度与温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4. 转基因作物研究和应用现状
        4.1 转基因作物发展历程
        4.2 转Bt玉米发展历程
        4.3 CO__2浓度与温度对Bt作物的影响
    5. 生物固氮研究
        5.1 生物固氮的原理及意义
        5.2 生物固氮的类型
        5.3 植物内生固氮菌
    6. 主要靶标害虫粘虫的生物学特性简述
        6.1 粘虫形态特征
        6.2 粘虫生活习性
        6.3 粘虫发生规律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生长及其产量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环境条件控制
        1.2 供试玉米
        1.3 固氮菌处理
        1.4 玉米生长指标的测定
        1.5 玉米产量指标的测定
        1.6 玉米植株元素含量的测定
        1.7 植株必须氨基酸测定
        1.8 玉米根际土壤指标测定
        1.9 固氮菌筛选及含量测定
        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3 CO__2与固氮菌侵染交互作用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2.4 CO__2与固氮菌侵染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5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玉米植株营养水平的影响
        2.6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植株必须氨基酸的影响
        2.7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玉米根际土壤肥力的影响
        2.8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土壤固氮菌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植物保护酶和外源Bt毒素表达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环境条件控制
        1.2 供试玉米
        1.3 固氮菌处理
        1.4 玉米外源Bt毒素表达测定
        1.5 玉米植物保护酶测定
        1.6 植株次生防卫相关氨基酸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外源Bt毒素表达的影响
        2.2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玉米保护酶的影响
        2.3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次生防卫相关氨基酸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对其靶标害虫粘虫生长发育、繁殖和取食营养利用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环境条件控制
        1.2 供试玉米
        1.3 固氮菌处理
        1.4 供试虫源
        1.5 粘虫生长发育及繁殖测定
        1.6 粘虫取食利用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粘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2.2 CO__2、温度、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对粘虫幼虫取食利用的影响
        2.3 CO__2、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交互作用对粘虫生长发育及繁殖影响
        2.4 CO__2、转基因处理与固氮菌侵染交互作用对粘虫幼虫取食利用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授权专利
    荣誉奖励
致谢
附录

四、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D]. 邹婉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 冯冠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D]. 王金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检测法律问题研究[D]. 周天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5]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6]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D]. 逯凯歆.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7]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蛋白互作研究抗虫转基因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非预期效应[D]. 付健美.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8]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9]知识产权保护对作物转基因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与实证研究[D]. 王宇.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10]气候变化下固氮菌调控Bt玉米生长及其靶标害虫粘虫发育与营养利用研究[D]. 李卓.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世界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及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