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海は雪ですか(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铤[1](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日语气象科技类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 ——以《气象防灾知识与实践》(节选)为例》文中提出
王忆杰[2](2021)在《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海洋科技文本的翻译 ——以《海洋教科书》(节选)为例》文中指出
李泽萱[3](2021)在《《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疫情前,随着中国游客的收入提高,出国旅游越来越流行,日本的旅游景点也非常受欢迎。预计后疫情时代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对旅游书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笔者本次选择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いますぐ行きたくなる物语のある絶景』)一书作为翻译实践文本,该文本的目的是科普相关旅游知识,唤起读者对旅游的兴趣。该书主要介绍了日本全国四十处知名美景的基本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人们在游览热门景点的同时,也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进程。语言表达虽简洁,但富有感染力。本次翻译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处,第一处是专有名词的处理。笔者基于交际翻译理论,根据语境采用了解释性翻译、文内与文外加注等翻译方法,补充了缺失的文化信息,促进了读者的理解。第二处是标题和旅游宣传语的美化处理,由于中日表达习惯的差异,如果不对原文进行适当改写,就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因此笔者基于接受美学理论对标题和旅游宣传语进行了美化处理,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写译文,使之符合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向中国游客传达了日本景点的魅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可以带给赴日游客崭新的体验,还可以推动中日旅游业的交流和发展,也为今后此类旅游类文本提供参考。
王雨鑫[4](2020)在《《天声人语》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显化翻译策略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次翻译实践始于2018年10月止于2019年11月,是朝日新闻刊栏--《天声人语》,受到字数限制,文内省略较多,受到中日两国文化不同等方面影响,原文中存在中文读者并不了解的信息,产生阅读障碍。因此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尝试利用显化翻译策略,尽可能译出易于理解的文章。本翻译实践报告参考花冈(2000)的分类,从固有名词显化、信息追加、指示代词具体化、省略复原、感情显化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得出结论如下:1)固有名词显化:当原文出现读者不熟悉信息且无法插入文本内部时,通过增加注释的方式来解释该信息。2)信息追加,当原文信息不足时考虑采用其他手段,追加信息。3)指示代词具体化:当原文的指示代词有想特殊强调指代对象或需明确指出指代对象时,加以具体化的策略。4)省略复原:本文主要针对主语复原和动词复原进行研究。考虑到中文语法,翻译时要尽量将每个句子的主语明确出来。5)感情显化: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转变词义,明确作者态度。也就是说,利用显化翻译策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拘泥于原文,在充分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必要的显化翻译。然而,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仅对显化翻译策略进行考察,分析部分仍有不足。今后将进一步研究,提高翻译水平。
李蕊君[5](2020)在《赤木由子的中国东北部体验与儿童文学创作 ——以《两个国家的故事》三部曲为中心》文中指出赤木由子(1927年—1988年)是一位日本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伪满洲国回来的返迁者。其自传三部曲《两个国家的故事》从少女的视角审视日本侵略中国的现实,被评价为如实反映残暴的日本殖民地统治的佳作,但是中国学界对于这三部作品的研究非常少。本论文以《两个国家的故事》三部曲为中心,将赤木由子长达十二年的中国东北部体验分为战前,战中,战败三个时期,阐明中国东北部的体验给她的儿童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本论文包括序章与终章一共有六章。序章将阐述研究动机、研究目的、意义和先行研究等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有以下四点:一是探求中国东北部体验对赤木由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是为了研究作者对战争这一问题是怎样反思的。三是再现遗忘的殖民地战争记忆,批判日本的殖民罪行。四是整理先行研究,指明目前研究的问题点和不足之处。迄今为止的先行研究均从日本人的立场对赤木由子的作品进行分析。主要着眼于赤木由子的返迁体验以及战后体验,对于作者在中国东北部体验的研究非常少。在《两个国家的故事》中,赤木由子通过少女和子的眼睛批判了日本殖民者的种种加害行为。在本论的第一章将分析基于赤木由子幼年经历所创作的《柳絮纷飞的国家》。第一节将梳理赤木由子的殖民体验,第二节中探究《柳絮纷飞的国家》中加害者意识的萌芽问题进行研究。第三节论述和子是如何通过被压迫的中国人的遭遇中萌发了日本军人是加害者的加害者意识的。第二章分析基于赤木由子的反抗体验所创作的《狂风暴雨的国家》,第一节中将研究赤木由子的反抗体验。第二节中将基于《狂风暴雨的国家》分析其文本,指出从主人公和子看见嫂子悲惨的境况起,和子明白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日本人都是站在加害者的立场上。。第三节揭示追求民族解放的中国形象。第三章分析赤木由子根据战败体验创作的《蓝色的眼睛和蓝色的海》。第一节将阐明赤木由子的战败经历。第二节之中主人公和子因为战败深化了加害者意识,揭示日本人在战后的苦难完全是其在伪满洲国的种种加害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第三章剖析小说中对新生的中国形象的塑造。在第四章考察中国东北体验给赤木由子的影响,并且研究中国东北部体验对赤木由子儿童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从而探究赤木由子的作品价值及作品的局限性等问题。《两个国家的故事》被评价为一部较早地明确指出日本加害者身份的作品。这是与作者的加害者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两个国家的故事》之中所描绘的军人和政治家都是恶的,“主人公和子与其周围的少年少女都是善良”的这一构图有回避战争责任的嫌疑。对于主人公和子受到的军国主义的影响的描写过少,《两个国家的故事》这三部作品有一种对熬过个人苦难命运进行赞美的倾向。《两个国家的故事》被誉为一部揭露了日本殖民地统治的种种恶行的大作。通过对《两个国家的故事》的研究可以明确把握日本人战争的反省。在日本右翼势力对铁证如山的侵略事实的种种歪曲以及否认的背景下,通过对《两个国家的故事》的研究可反击日本右翼的种种恶行,并宣扬珍爱和平的理念。
尹付娟[6](2020)在《功能对等视角下气象科技文本的翻译 ——以《异常气象为什么增多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异常气象也逐渐增多,对于气象科技的翻译需求也与日俱增。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多样的气候现象,对我国的气象研究而言具有借鉴意义。为了更加了解异常气象增多的原因,让普通人也能明白天气构成,译者对《异常気象はなぜ増えたのか》进行了翻译。原文本是气象科普读物,有专业术语多、行文风格简练、立场客观等特点。在翻译时笔者发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此类科技文本的翻译有指导意义,因此笔者翻译时力求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和源语读者感受相同,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与表达规律。在准确翻译科技气象文本的同时,总结翻译经验,望为其他气象科技翻译者提供参考。本实践报告共分为章:第一章介绍了翻译实践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先行研究等。第二章对整个的翻译实践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对翻译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翻译完成后的译文检查工作。第三章对功能对等理论和文本特点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以功能对等为指导理论,从翻译功能对等追求自然切近对等的原则出发,对译者的中文译文本进行分析,从词汇、句子两个层面讨论了功能对等原则对翻译过程的指导作用。在第五章,作者梳理、总结了此翻译实践,指出在词汇方面对于专业词汇翻译要结合前后文,选择适当的词语,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翻译气象谚语时注意谚语的特点。而在句子方面可以结合具体的翻译方法比如加译、减译等方法,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刘一思[7](2019)在《第二次安倍政权以来日本对印度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12月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通过不断强化对印政策促进日印关系快速发展。强化对印政策是安倍政权为应对国际、地区和日本国内多重背景变化所做出的选择。具体而言,国际上,美国的相对衰落促使美国通过支持日印接近围堵中国,并加速联盟体系网络化转型以护持霸权;同时,高举单边主义旗帜的特朗普政权对日美同盟产生冲击,使日本思考除美国以外的外交政策选项。地区层面,“印太”概念的兴起提高了印度的地缘价值,持亲日态度的印度人民党上台提升了印度对于安倍政权对印政策的接受程度;此外,与东北亚邻国关系的恶化迫使日本不得不以印度为突破口谋求外交政绩。国内层面,“安倍一强”政局的形成为其对印政策的延续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也为安倍和莫迪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提供了机会;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则强化了日印两国在人力资源上的互补性。基于上述背景,第二次安倍政权以来,日本的对印政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目标:第一,通过强化日印关系,在维护由美国主导的既有国际秩序的同时,降低特朗普政权所带来的风险,以此应对美国的相对衰落。第二,利用印度对二战历史的特殊认知否认自身侵略罪行,通过日印安全合作推进日本军事大国化,落实日本版“印太”战略,从而加快日本的大国化进程。第三,联合印度在南海、东海和中印边境问题上向中国施压,降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围堵中国的和平崛起。第二次安倍政权以来,日本的对印政策涉及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首先,安倍政权通过提升对日印关系的定位、构筑多边合作机制和谋求印度对“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的支持深化日印政治关系。其次,通过提升对安全合作的定位、追求全方位安全合作、推进情报与武器等敏感领域合作强化对印安全政策。再次,在经济领域,安倍政权积极推进日印相互投资,强化两国在地区贸易领域的合作,并促成了《日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最后,在人文领域,安倍政权强调两国在宗教与价值观上的相似性,加大对印度人才培育的支持,积极促进两国各层级人文交流。与日本过去的对印政策相比,第二次安倍政权以来,日本的对印政策具有如下特点:将多边合作作为推进日印关系发展的重要平台,推进日印合作机制的具体化从而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实,强化安全合作以促进日印关系的准同盟化。该政策将有助于日本落实“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为日本经济带来一定活力,并加速日本军事大国化进程。对印度来说,则会强化印度作为联结非洲市场桥梁的地位,提高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但也增大了印度被卷入中美博弈的风险。短期来看,该政策将深化美国对日本的依赖,有助于稳固日美同盟;但其对日本大国化的推进作用将增大日本对日美同盟的离心力。对中国来说,安倍政权的对印政策既带来了压力,也意味着实现中日印三边合作的机会。日印接近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因此,日本将继续强化对印政策,但其政策推进会受到美国外交政策、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和印度对日本态度的影响。未来,日本将更加重视调动印度对于发展日印关系的积极性,从而减少自身的政策成本;将太空、网络等涉及未来大国竞争领域的合作视为对印合作的重点,并将日印关系维持在准同盟水平。毫无疑问,日本强化对印政策将给我国带来东西双向的战略压力,不利于我国和平崛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并积极加以应对。
卢鸣[8](2019)在《关于现代日语[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的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日语中[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原动词V为同一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功能以及原动词V对其的影响。已有研究的问题点在于:第一,未讨论[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与原动词V之间的关联性;第二,未考察[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各类型之间的连续性。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的句法位置、格助词搭配为标准将其句法功能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副词性”等五种主要用法。其次,借鉴工藤(1995)的动词分类法考察上述各用法内部原动词V的特征,发现α(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动词)的性质与β(主体变化动词、内在情态动词、静态动词)不同,并通过原动词V的比例变动考察各用法间的连续性。再次,依据该连续性将[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分成四个连续的组。考察每组[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从中总结出“动作的持续、反复”、“感情、感觉、意识”、“属性、特性”等六种语义类型,进而探讨得出[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的语义连续统。最后着重考察了原动词V对[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句法表现的影响。比如在副词性用法中:α生成的[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中,若原动词V属于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接触动词,则偏向使用「ト」,其余偏向「ニ」;β生成者中,当原动词V的语义特征为[+感情]时偏向使用「ト」,为[+消失]或[+分离]时一般使用「ニ」。
李漪琪[9](2019)在《《核电小说集—苏铁的风景》笔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兴起了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生态文学研究,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生态文学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中国的文学界,学者们虽然也对欧美和我国的生态文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日本生态文学的研究少之又少。核电文学也属于生态文学范畴,对其进行翻译,对我们了解日本文学反映出的生态思想不无裨益。而竹本贤三的《核电小说集——苏铁的风景》一书也属于生态文学中的核电文学范畴。该小说集共有7篇短篇小说,都是作为记者的作者到和歌山县实地调查并写到纸上的。该论文通过翻译竹本贤三的核电小说集中的《苏铁的风景》以及《植物人》两篇短篇小说,并收集了奈达的相关理论资料,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完成原文翻译后,笔者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翻译的经验和技巧。
刘影[10](2019)在《关于伪满洲国小学校日语教科书的考察 ——以天皇,战争,国家主义的内容为中心》文中提出日本操纵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建立于1932年,但日语教育早在伪满洲国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展。1938年以“新学制”为契机,日语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国语”之一。随着战争愈演愈烈,伪满洲国的日语教育也不断地被强化。作为日语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日语教科书包含了日本统治者的思想。在日语教科书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涉及天皇,战争以及国家主义的内容。在教科书中设置这些内容,是日本实施同化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日本为了推进战争所采取的措施之一。本论文以伪满洲国使用的日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涉及天皇,战争和国家主义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并与同一时期朝鲜半岛使用的“国语”(日语)教科书进行了对比。本论文采用实证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考察,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教科书的考察分析,明确了涉及天皇、战争、国家主义的内容的特征。涉及天皇的内容,主要强调了天皇的“神圣性”及其“爱民”形象。涉及战争的内容,宣传了日本的战斗力,并重点描述了日本军人的“英勇”形象。该内容还通过美化“九一八事变”等日本对华侵略行为鼓动伪满洲国的人们参与战争。涉及国家主义的内容向伪满洲国的人们灌输了爱“满”和亲日的思想。此外,本论文还对伪满洲国的教科书和同一时期朝鲜半岛所用的教科书的异同点进行了探究。
二、日本海は雪です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海は雪ですか(论文提纲范文)
(3)《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 翻译实践的意义 |
第2章 翻译过程简介 |
2.1 翻译内容概述 |
2.2 翻译进度安排 |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
3.1 文本类型 |
3.2 文本特点 |
3.3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专有名词的翻译 |
4.1.1 解释性翻译 |
4.1.2 文内与文外加注 |
4.2 标题的美化处理 |
4.3 旅游宣传语的美化处理 |
4.3.1 译入语的增释 |
4.3.2 译入语的整编 |
第5章 总结 |
5.1 翻译实践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译着、论文以及从事的口笔译实践活动 |
致谢 |
(4)《天声人语》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显化翻译策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1.はじめに |
2.翻訳実践 |
3.翻訳実践の概况 |
4.翻訳実践分析 |
4.1 明示化ストラテジーの分类 |
4.2 分析 |
4.2.1 文化固有の事象の明示化 |
4.2.2 省略の复元 |
4.2.3 指示词の具体化 |
4.2.4 情报の追加 |
4.2.5 感情の明示化 |
4.3 まとめ |
5.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作者个人简历 |
附件 |
(5)赤木由子的中国东北部体验与儿童文学创作 ——以《两个国家的故事》三部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中文摘要 |
序章 |
第1节 赤木由子の生涯と『二つの国の物语』三部作 |
第2节 研究动机及び研究目的 |
第3节 先行研究及び问题点 |
第4节 研究方法及び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植民者体験と加害者意识の芽生え-『柳のわたとぶ国』を中心に |
第1节 快适と幸福の植民者体験 |
第2节 子供の加害者意识の芽生え |
第3节 圧迫された中国像 |
第二章 反抗体験と加害者意识の目覚め―『岚吹きすさぶ国』を中心に |
第1节 苦渋と愤怒の反抗体験 |
第2节 「被害者体験」からの加害者意识への目覚め |
第3节 民族解放を求める中国像 |
第三章 败戦体験と加害者意识への再认识―『青い眼と青い海と』を中心に |
第1节 絶望と虚无の败戦体験 |
第2节 败戦体験による加害者意识への再认识 |
第3节 新生した中国像 |
第四章 中国东北部体験とそれ以降の児童文学创作への影响 |
第1节 中国东北部体験の赤木由子本人への影响 |
第2节 中国东北部体験が赤木由子の児童文学への影响 |
终章 |
本稿の结论 |
今後の课题 |
注釈 |
参考文献 |
谢辞 |
(6)功能对等视角下气象科技文本的翻译 ——以《异常气象为什么增多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はじめに |
第1章 起点テキストと翻訳理论の绍介 |
1.1 起点テキストの绍介 |
1.2 机能的等価理论の绍介 |
第2章 先行研究と翻訳のプロセス |
2.1 先行研究 |
2.2 翻訳する前の准备 |
2.3 翻訳の过程 |
2.4 翻訳のチェック |
第3章 実例分析 |
3.1 机能的等価理论に基づいた语汇の翻訳 |
3.1.1 形式の等価 |
3.1.2 意味の等価 |
3.2 机能的等価理论に基づいた文の翻訳 |
3.2.1 分訳と合訳 |
3.2.2 増訳と减訳 |
3.2.3 逆訳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和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第二次安倍政权以来日本对印度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はじめに |
1.1 问题提起と研究意义 |
1.2 先行研究とその问题点 |
1.3 研究方法?材料と论文构成 |
1.3.1 研究方法?材料 |
1.3.2 论文构成 |
2 第二次安倍政権以降の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背景 |
2.1 国际的な背景 |
2.1.1 パワー?トランジッションに伴う中米関系の変化 |
2.1.2 米国の同盟国?友好国のネットワーク化 |
2.1.3 トランプ政権の発足 |
2.2 地域的な背景 |
2.2.1 日増しに重视される「インド太平洋」 |
2.2.2 インド人民党の政権夺还 |
2.2.3 苦境に陥る日本の近隣外交 |
2.3 日本国内の背景 |
2.3.1 「安倍一强」状态の持続 |
2.3.2 少子高齢化の深刻化による日印相互补完性の强化 |
3 第二次安倍政権以降の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目标 |
3.1 米国の弱体化への対応 |
3.1.1 米国に主导される国际秩序の维持 |
3.1.2 トランプ政権によるリスクの軽减 |
3.2 日本の大国化への寄与 |
3.2.1 精神面の大国化の実现 |
3.2.2 军事大国化の追求 |
3.2.3 日本式の「インド太平洋」の构筑 |
3.3 中国に対するけん制 |
3.3.1 南中国海における中国に対する封じ込め |
3.3.2 东中国海における圧力の軽减 |
3.3.3 中国影响力の抑止 |
4 第二次安倍政権以降の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内容 |
4.1 政治面における接近政策の推进 |
4.1.1 日印関系のレベルアップ |
4.1.2 「日印+N」の多国间対话の构筑 |
4.1.3 「自由で开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に関する协力の追求 |
4.2 安全保障协力の全面的强化 |
4.2.1 安全保障协力のレベルアップ |
4.2.2 安全保障协力の全方位强化 |
4.2.3 防卫装备、情报、ACSAに関する协力の促进 |
4.3 経済関系の活性化 |
4.3.1 日印相互投资の活発化 |
4.3.2 地域贸易协力の推进 |
4.3.3 原子力协力の実现 |
4.4 人的交流の活発化 |
4.4.1 価値観?宗教の共有の强调 |
4.4.2 人材育成に関する援助の强化 |
4.4.3 各レベルの人的交流の促进 |
5 第二次安倍政権以降の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评価 |
5.1 第二次安倍政権以降の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特徴 |
5.1.1 多国间交流メカニズムの利用 |
5.1.2 协力メカニズムの具体化 |
5.1.3 日印関系の准同盟化の追求 |
5.2 第二次安倍政権以降の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影响 |
5.2.1 日本に対する影响 |
5.2.2 インドに対する影响 |
5.2.3 日米同盟に対する影响 |
5.2.4 中国に対する影响 |
6 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行方と中国の対応 |
6.1 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に影响する要因 |
6.1.1 米国の外交政策 |
6.1.2 中国の近隣外交政策 |
6.1.3 日本に対するインドの态度 |
6.2 日本の対インド政策の行方 |
6.2.1 インドの更なる积极性への期待 |
6.2.2 サイバー、宇宙に関する协力の重视 |
6.2.3 准同盟関系の维持 |
6.3 中国の対応 |
6.3.1 中米関系の安定性の确保 |
6.3.2 平和的外交理念の隣国への宣伝 |
6.3.3 国境?领土纷争のコントロール |
6.3.4 中国を封じ込めるコストの向上 |
6.3.5 中日印三国间协力の追求 |
7 终わりに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关于现代日语[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はじめに |
1.1 问题提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と意义 |
1.4 研究方法と手顺 |
1.5 本论文の构成 |
第二章 先行研究 |
2.1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関する通时的研究 |
2.2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関する共时的研究 |
2.2.1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形态 |
2.2.2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意味 |
2.2.3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统语的特徴 |
2.3 先行研究のまとめと问题点 |
第三章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统语的?意味的连続性 |
3.1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统语的机能 |
3.1.1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统语的机能の判别基准 |
3.1.2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动词的用法 |
3.1.3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サ変动词的用法 |
3.1.4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名词的用法 |
3.1.5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形容动词的用法 |
3.1.6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副词的用法 |
3.2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统语的连続性 |
3.3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意味タイプ |
3.4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意味的连続性 |
3.5 本章のまとめ |
第四章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対するVの影响 |
4.1 意味タイプ别に见るVの影响 |
4.1.1 动作の継続?反复を表す[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対する影响. |
4.1.2 感情?感覚?意识を表す[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対する影响. |
4.1.3 属性?特性を表す[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対する影响 |
4.1.4 直前を表す[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対する影响 |
4.2 统语的机能别に见るVの影响 |
4.2.1 动词的用法に対する影响 |
4.2.2 サ変动词的用法に対する影响 |
4.2.3 名词的用法に対する影响 |
4.2.4 形容动词的用法に対する影响 |
4.2.5 副词的用法に対する影响 |
4.3 本章のまとめ |
第五章 おわりに |
5.1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の统语的?意味的连続性 |
5.2 [V_(连用)+V_(连用)]形复合语に対するV の影响 |
5.3 今後の课题 |
付録1 |
付録2 |
参考文献 |
出典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核电小说集—苏铁的风景》笔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1、原文について |
2、ナイダの机能的等価论 |
2.1 3 ステップでの翻訳方法 |
2.2 転换操作理论 |
2.3 読者向けの翻訳解决案 |
3、ナイダ机能的等価论で訳本の分析 |
3.1 名词の翻訳 |
3.2 方言の翻訳 |
3.3 文の构造の翻訳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付録 |
原文 |
訳文 |
(10)关于伪满洲国小学校日语教科书的考察 ——以天皇,战争,国家主义的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一、问题意识と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な研究资料 |
四、教科书の概况 |
第1章 伪満州国小学校における日本语教育 |
第1节 植民地教育の准备期间(1905-1932) |
第2节 植民地教育の実施过渡期(1932-1938) |
第3节 植民地教育の全面実施期(1938-1941) |
第4节 戦时体制の强化期(1941-1945) |
第2章 天皇に関する内容 |
第1节 「神」としての天皇 |
第2节 「人间」としての天皇 |
第3节 まとめ |
第3章 戦争に関する内容 |
第1节 戦力の夸示 |
第2节 军人像 |
第3节 戦争観 |
第4节 まとめ |
第4章 国家主义に関する内容 |
第1节 爱「満」教育 |
1 伪満州国像 |
2 伪満州国「国民」作り |
第2节 亲「日」教育 |
1 日本像 |
2 「日満一徳一心」 |
第3节 まとめ |
第5章 伪満州国小学校日本语教科书の特徴―朝鲜半岛との比较も视野に入れて― |
第1节 「独立国家」である伪満州国 |
第2节 植民地である伪満州国 |
第3节 まとめ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四、日本海は雪ですか(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日语气象科技类文本的汉译实践报告 ——以《气象防灾知识与实践》(节选)为例[D]. 李婷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海洋科技文本的翻译 ——以《海洋教科书》(节选)为例[D]. 王忆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D]. 李泽萱.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天声人语》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显化翻译策略为中心[D]. 王雨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5]赤木由子的中国东北部体验与儿童文学创作 ——以《两个国家的故事》三部曲为中心[D]. 李蕊君.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6]功能对等视角下气象科技文本的翻译 ——以《异常气象为什么增多了?》为例[D]. 尹付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7]第二次安倍政权以来日本对印度政策研究[D]. 刘一思.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8]关于现代日语[V连用+V连用]形复合词的考察[D]. 卢鸣.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核电小说集—苏铁的风景》笔译实践报告[D]. 李漪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10]关于伪满洲国小学校日语教科书的考察 ——以天皇,战争,国家主义的内容为中心[D]. 刘影.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