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耐盐性的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芳[1](2021)在《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杂种优势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利用,是重要的一年生饲用作物。但因其幼嫩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家畜采食过量易产生中毒现象。因而培育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是重要育种目标。在课题组前期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主效QTL PA7-1定位研究基础上,我们用高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对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定位研究发现了另一个相关的主效QTL PA 7-2。进而采用BSA-SSR方法和低氢氰酸含量目标性状QTL侧翼的SSR标记,从高丹草群体1200个分离单株中筛选建立了等位基因重组QIRs群体,经套袋自交得到F3分离群体,并从中筛选出130个F3重组株构建了精细定位群体。本试验重点对PA 7-1和PA7-2这两个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的1200个F2群体单株中各选10个低氰与高氰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建立基因池,并以亲本为对照筛选得到SSR适宜引物11对。用这11对引物对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253个。2.利用这253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基于高丹草F2群体的连锁群图谱,其覆盖基因组长度211.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QTL定位检测到4个与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s,只有PA 7-1和PA 7-2为主效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7.4%和47.1%。3.采用QTL侧翼SSR标记对1200个F2单株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 2个PA 7-1和PA7-2的QIRs群体,各包含379和121个重组株。利用单粒传法分别获得了 F2:3群体,基于该群体再次进行QTL定位,验证了 PA7-1和PA7-2的稳定性。4.为缩短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区间,利用高丹草130个F3重组单株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进行了精细定位。最终将PA7-1确定在标记SORBI4G4-120和SORBI4G4-680之间,包含8个SSR标记;将PA7-2确定在标记Sobic.8g1-600和XM00242-400之间,包含6个SSR标记。5.对PA7-1的8个和PA7-2的6个SSR标记片段进行回收、纯化、测序及与已知的高粱基因组比对分析,首次建立了PA7-1和PA7-2高分辨率的物理图谱。将PA7-1确定在高粱第4号染色体的203.6 kb基因组区域内,该区间包含了 18个候选基因;将PA7-2确定在高粱8号染色体上18.4 kb和25.5 kb的区域内,以及该染色体上克隆BAC 88M4基因AY661656.1上,它们共包含了 5个候选基因。6.通过RT-PCR表达水平验证发现,PA7-1有2个基因XM 021458168.1和XP021313843.1,PA7-2有1个基因AY661656.1,这3个基因在低氰的父本红壳苏丹草和F2植株的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它们是调控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郑玉莹[2](2021)在《老芒麦开花时间变异分析及开花候选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披碱草(Elymus)属的多年生牧草,广泛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北部高海拔地区。我国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丰富,具有适口性好和饲用品质佳等优点,可用于调制饲草。此外,老芒麦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性,草产量较高,在高寒草原上能够形成优势种,适用于退化草原修复。开花期是牧草重要的农艺性状,直接对牧草的产量和饲用品质产生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人已经在多种模式植物上对开花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然而老芒麦缺少该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对甘南野生老芒麦居群开花时间表型变异进行分析,获得了开花变异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开花候选基因标记并在老芒麦开花时间极端群体里验证;利用已开发的标记对不同开花时间的老芒麦进行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在早、中、晚三个开花群体中对开花候选基因进行等位变异分析。以期为开花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为早晚熟老芒麦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来自甘南20个野生居群的200个老芒麦单株为供试材料,对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花序、叶、茎、种子等1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老芒麦开花时间及相关性状差异较大,最早开花的单株与最晚开花的单株开花时间相差62天。甘南老芒麦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82.66%,这表明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间。对200份不同开花时间的老芒麦种质的开花物候期及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时间与叶长、叶宽、茎节数、种子长和千粒重为极显着负相关,与每生殖枝小穗数为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56%,老芒麦表型变异主要受营养性状和生殖性状共同影响。聚类结果显示,开花时间相似的居群聚在一起。本试验获得了大量开花时间变异材料,为选育早晚熟品种提供种质资源。2.在课题组前期的老芒麦开花转录组测序得到的10,591个unigenes中筛选到了155个与开花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开花候选基因共开发了125个ESTSSR分子标记,在20份老芒麦开花时间极端种质上鉴定15个多态性标记,15对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12-0.48,平均值为0.25。在相似系数为0.71时,20份老芒麦种质被聚为三个大类,开花时间相似的老芒麦种质可以聚在一起,STRUCTURE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相同。其中基于Heading date 3a(Hd3a)基因开发的标记28366可扩增出175bp特异条带,该特征条带可有效区分早花和晚花基因型,区分效率高达90%。这些新开发的EST-SSR标记可用于老芒麦开花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种质评价。3.利用14对EST-SSR引物评价不同开花时间的甘南野生老芒麦的遗传多样性。共获得10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3-0.41,平均值为0.30。通过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6时,200份材料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为早花居群,第二类主要为晚花居群,个别居群间存在基因交流。STRUCTURE分析也将20个野生居群分为两类,可以解释聚类结果中个别单株聚为他类的情况。研究结果为加快老芒麦开花性状分子遗传改良提供依据。4.基于表型鉴定和分子鉴定,10个早花种质、10个中花种质、10个晚花种质被用于开花候选基因等位变异分析,在LIMYB基因的同源基因TRINITY_DN26735_c0_g2的ORF区320bp处发现了一个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中花和晚花基因型由G(鸟嘌呤)突变为A(腺嘌呤),导致中晚花基因型氨基酸由R(精氨酸)变为K(赖氨酸)。在VRN2/Ghd7基因的同源基因TRINITY_DN29226_c0_g3的ORF区146bp处发现了一个非同义SNP,晚花基因型由G(鸟嘌呤)突变为C(胞嘧啶),导致晚花基因型氨基酸由E(谷氨酸)突变为D(天冬氨酸)。该结果为深入开展老芒麦的开花分子机制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盛夏冰,汪雪峰,谭炎宁,孙志忠,余东,袁贵龙,周靖涛,袁定阳,段美娟[3](2020)在《盐胁迫对超级稻‘超优千号’及亲本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1.8×104kg/hm2超级稻攻关品种‘超优千号’及亲本(‘广湘24S’,‘R900’)为供试材料,在萌发期共设置0、0.2%、0.4%、0.8%、1.0%和1.2%这6个不同盐浓度处理,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在幼苗期,分别设置0、0.4%、0.8%和1.0%这4个不同盐浓度处理,对幼苗的根长、苗高、鲜重、地上/地下部分K+/N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除0.2%盐浓度条件促进‘超优千号’的发芽外,其余情况下随盐浓度升高3个品种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有所不同;(2)不同盐浓度胁迫对3个品种的胚芽和胚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0.2%盐浓度,‘超优千号’胚芽除外);(3)利用隶属函数分析萌发期各性状指标,发现萌发期耐盐性由强到弱为‘超优千号’、‘R900’、‘广湘24S’;(4)盐胁迫对3个品种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对根的生长影响更加明显,其中‘超优千号’幼苗的各项指标平均减少程度最小;(5)盐胁迫下幼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Na+含量都有显着增加,K+/Na+比都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依此降低,但不同品种间的变化有差异。本研究分析探讨了盐胁迫对杂交稻及亲本品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乔匿骎[4](2020)在《基于转录组研究南荻野生种群适应性进化特性》文中指出
佟春艳[5](2020)在《筛选耐盐长穗偃麦草种质资源》文中研究指明为有效改良我国滨海地带贫瘠盐碱化的边际土壤,解决滨海地带饲草种类单一等问题,本研究以7个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Podp.)Barkworth and D.R.Dewey[=Agropyron elongatum ssp.ruthenicum Beldie;Elytrigia pontica(Podp.)Holub;Lophopyrum ponticum(Podp.)áL?ve])品系为材料,对其芽期、苗期及全生育期的耐盐表型及生理生化等指标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250 mM NaCl胁迫下,进行了长穗偃麦草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草2的相对发芽率(relative germination rate,RGR)和相对发芽势(relative germination potential,RGP)在7个品系中最高,分别为91.65%和76.36%。芽期耐盐性的隶属函数结果表明,7个品系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草6、草3和草2。(2)在0%、0.8%和1.6%的盐处理条件下,采用土培幼苗的方法,对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苗期耐盐性做了比较。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7个品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抗氧化系统酶活性逐渐降低,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EC)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逐渐升高,过氧化氢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草2的叶片细胞膜受伤害程度较低,SOD、POD、APX和CAT的活性较高,且苗期生物量较高。隶属函数的结果表明,草2在苗期土培的三个环境下,均排名第一。(3)滨海大田盐地条件下(盐浓度为0.3%或0.5%),对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耐盐性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草2的株高(plant height,PH)、分蘖(tiller number,TN)、穗数(spike number,SN),小穗数(spikelet number per spike,SNPS)、叶鲜重(leaf fresh weight,LFW)和茎鲜重(shoot fresh weight,SFW)、在品系间相对较高,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在7个品系中均处于最高水平;草2平均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含量高达13.37%,平均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分别为56.21%和30.24%,与其他6个品系没有显着性差异。草2的单宁(tannin content,TC)含量为2.29 mg/g FW,显着高于其他几个品系。7个品系的相对饲喂价值没有显着性差异;离子含量与鲜干草产量之间没有达到显着的相关,草2的钙、钾、镁、钠离子含量在7个品系中均处于中等水平。农艺性状和鲜干草产量的隶属函数表明,在四个大田环境下,草2的隶属函数均位列第一。(4)在滨海大田条件下(盐浓度为0.3%),采用微咸水灌溉的方式,对草2进行了不同密度的种植。发现在建植当年,草2在行株距为30 cm×10 cm和30 cm×40 cm的条件下,其鲜草产量相对较高。同时,在1.2%的盐处理条件下,采用高通量表型成像仪,对草2的纵向矩形高、生物量、纵向矩形宽、投影面积、紧密度、偏心率、侧面开展度、平均绿色深度和冠幅宽度等参数做了分析,发现草2具有良好的表型参数。综上所述,草2的综合耐盐性在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中最好。本项研究为耐盐优质牧草种质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奠定了材料基础。
宝力格[6](2020)在《高粱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及盐胁迫下全长转录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对现代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既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耐盐性很强的抗逆作物。开展高粱耐盐性研究、筛选出一批综合耐盐能力优良的高粱品种对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70份中国高粱种质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芽期200 mmol L-1和苗期100 mmol L-1的NaCl胁迫试验,测定芽期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通过计算芽期、苗期盐胁迫下性状值占对照性状值的百分比表明,参试品种芽期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范围分别为0%98.89%、18.06%117.74%,盐胁迫下相对发芽势变化差异显着。苗期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苗长、相对根长、相对苗鲜重、相对苗干重、相对根鲜重、相对根干重变化范围分别为59.54%120.19%、52.48%111.82%、46.73%148.97%、27.43%134.94%、30.48%140.70%、21.62%151.02%、31.46%133.05%。采用隶属函数值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对参试高粱芽期和苗期的耐盐能力综合评定,鉴定出芽期高度耐盐材料107份,耐盐材料67份;苗期高度耐盐材料5份,耐盐材料49份;其中,来自河北的大红粮(00000450)在芽期和苗期均表现高度耐盐,可作为后续全生育期耐盐鉴定和耐盐育种的优异资源。对芽期隶属函数值排名以及苗期隶属函数值排名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芽期与苗期耐盐性没有显着相关性;对苗期耐盐性筛选试验筛选出的的苗期最耐盐品种圪红(00000601)和最敏盐品种(00013200)在150 mmol L-1NaCl条件下分别胁迫0、6、24、48h进行Nanopore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完成24个样本的全长转录组测序,每个样本得到的全长序列个数从5,289,450到11,501,746不等,所有一致性转录本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后进行去冗余分析,最终获得66751条转录本序列。去冗余后的转录本进行SSR预测,共得到16914个SSR。对所有样本去冗余后的转录本与参考基因组已知注释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新基因位点2475个,新发现转录本41,631个。对新发现的转录本进行序列结构分析,共预测出20878个完整ORF序列和1318个lncRNA,并完成了38185个新转录本的功能注释。对新转录本进行转录因子预测,共预测到3185个转录因子。(2)耐盐品种和敏盐品种分别有18443和18060个基因表达,其中盐胁迫处理后各样本共同特异表达的基因分别为728和268个。(3)耐盐品种圪红盐胁迫6、24、48h分别有1596、2432、647个基因差异表达,上调基因分别有1026、1517、307个,下调表达基因分别有570、915、340个;敏盐品种褐高粱分别有758、316、472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分别有453、165、347个,下调表达基因分别有305、151、125个;耐盐品种差异表达基因数量远多于敏盐品种,差异表达基因的共表达模式STEM分析表明,两个品种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的表达趋势完全不同。(4)结合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耐盐品种3个时间点富集结果存在差异,而敏盐品种相同富集的条目较多,两个品种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催化活性、膜组成部分、蛋白质的翻译加工水解、氨基酸的合成代谢、光合作用、类黄酮合成代谢等相关过程。对两个品种盐胁迫后富集到盐胁迫响应(GO条目)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耐盐品种有81个基因富集到该条目,而敏盐品种仅有26个基因,其中有11个基因在两个品种中都存在差异表达。LOC8080517基因在两个品种表达量相差上百倍且在两个品种中表达模式完全不同。(5)耐盐品种盐胁迫前后分别有5940个差异表达转录本,其中鉴定到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190个;敏盐品种有2339个差异表达转录本,差异表达转录因子58个。
范美超[7](2020)在《高丹草收获及青贮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出一套成熟的高丹草种植、收获、加工调制策略,为内蒙古土默特地区高丹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试验以冀草2号、冀草6号、冀草8号、JC-008和JC-009等5个高丹草品种为试验材料,展开相关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各品种在包头地区的适应性;刈割技术对高丹草产量、营养成分等的影响;高丹草青贮时不同添加剂、不同发酵天数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干草和青贮调制技术对高丹草营养保存率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在土默特地区综合利用价值最优的高丹草品种为JC-008。2.高丹草按高度刈割,其饲草品质好,但是产量低,较适合刈割后直接用于家畜青饲,其中按130 cm刈割,较为适合;按生育时期刈割,其饲草产量高,但品质有所下降,可用于调制青贮或干草,其中在乳熟期刈割,较为适合。3.添加乳酸菌和蔗糖混合促进剂,高丹草青贮饲料品质最佳;高丹草适宜的青贮发酵天数为60 d,其青贮品质优于发酵天数为120 d及180 d的青贮饲料。4.高丹草调制青贮饲料,除可溶性糖外,其他可消化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均高于调制干草;但调制干草不仅可以较好地保存可溶性糖,并且可完全去除高丹草中的氢氰酸。
牛亚青青[8](2020)在《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文中提出为深入开展高丹草杂交改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课题组前期育成的蒙农青饲1号、蒙农青饲2号、蒙农青饲3号、蒙农4号、蒙农5号、蒙农6号、蒙农7号、蒙农8号、蒙农9号、蒙农10号、蒙农11号、蒙农12号及蒙农13号高丹草品种为材料,重点对各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平均生育期124~159d;平均株高175.55~414.82cm;平均鲜草产量123270.7~159584.4kg/hm2;平均分蘖数为3.33~8.33个。2.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茎叶鲜草的氢氰酸含量为3.11~30.12mg/kg,其中有5个属低氰(氢氰酸含量<15mg/kg)的高丹草品种,可青刈饲喂家畜;茎叶比为2.33~4.41,其中蒙农11号和蒙农13号高丹草的茎叶比均较小,草质优。3.13个蒙农系列高丹草品种拔节期鲜草粗蛋白质含量为9.11%~15.09%、粗纤维含量为24.07%~36.09%、无氮浸出物含量为28.93%~43%,并富含磷、钙等营养成分,饲用价值高,其中蒙农7号高丹草的营养品质含量最为均衡。4.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的花粉可育率均大于94%,育性均很高;其PMCM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规则(2n=2x=10Ⅱ),且环状二价体频率均高于棒状二价体,染色体遗传稳定。5.试验筛选出13对SSR适宜引物,PCR扩增得到稳定清晰的多态性位点285个,多态性比率占92.8%。用筛选出的引物AH46构建了可清晰区别各品种的SSR指纹图。以GD值0.62为基准,将13个材料分为五类:蒙农青饲1号、蒙农10号、蒙农12号、蒙农13号高丹草为一类;蒙农青饲2号、蒙农4号、蒙农5号、蒙农7号和蒙农9号为一类;蒙农6号和蒙农8号高丹草为一类;蒙农青饲3号和蒙农11号高丹草号各单独为一类。
李杨[9](2020)在《玉米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分析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的野生近缘种材料主要指玉蜀黍属的大刍草和摩擦禾属的摩擦禾,它们具有优质、抗病、抗虫、抗寒、耐涝、耐盐和多年生等多种优良特性,是玉米新材料创制和玉米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我们利用玉米、四倍体多年生大刍草和摩擦禾三物种,通过远缘杂交与多倍化,创制合成了玉米(M)-摩擦禾(T)-大刍草(P)异源多倍体系统(简称MTP系统)。该系统集合玉米、大刍草和摩擦禾三物种的基因组,集杂种优势和多倍化优势于一体,是集合多物种、多优势,加速玉米与其近缘材料多源基因研究、推进玉米改良强有力的平台工具。本研究以MTP为供体,玉米自交系B73为轮回亲本,在高代回交自交系中诱发出了矮化玉米突变体。因此,在对供体MTP的遗传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玉米矮秆突变新材料的性状、机理、遗传和基因克隆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供体MTP的转录组研究。1)利用实时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异源多倍体MTP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为了获得更全面的MTP转录组学数据,通过使用Pac Bio Iso-seq测序技术从MTP的五种不同组织中尽可能的产生了更为全面的转录组数据。从异源多倍体MTP中获得了总共9,422,711个raw reads,经过组装和质控后,产生227,375个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Nr、Nt、GO、KEGG、KOG、Swiss Prot和Pfam)中,94.73%的unigenes得到了注释,显示了较高的注释率。通过结构预测,鉴定产生了12,982个Lnc RNAs和9,508个TFs。在MTP转录组Cogent重建的基础上鉴定了1,673个基于Uni Trans Model的可变剪接事件;所获得的参考转录组将为MTP在后续转录水平的研究提供参考。通过于NCBIRef数据库的Blast比对,推定7,137个可能是MTP的独有新转录本。将24,521个鉴定得到的MTP CDS序列与摩擦禾、大刍草的可用数据库以及玉米参考基因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尽管融合了三物种亲本基因组,MTP更倾向于保留玉米的遗传信息。重新鉴定涉及抗病、耐盐碱、耐寒等抗逆相关关键基因的潜在unigenes,结果表明:MTP转录组数据有助于探索MTP中抗逆相关的有用基因组资源,从而推进MTP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2)基于Iso-seq测序数据结果开发MTP EST-SSR分子标记。对MTP、2份玉米、4份摩擦禾、6份大刍草以及以MTP为亲本培育的17份饲草种质,共计3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所开发的EST-SSR标记的可用性。从MTP的227,375个Unigenes中,鉴定出总共222,110个SSR位点位于92,983个Unigenes中,分布频率为40.89%。开发的300对引物,扩增成功率为76%,其中45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引物在30份材料中获得了397个条带,多态性信息含量的平均值为0.7558;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5678~0.9096。同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种属的材料被聚为一类,材料间的聚类与材料来源呈相关性;证实所开发的SSR标记的可用性,并揭示了供试材料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MTP在饲草培育中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研究提供依据,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2.矮秆突变体产生、性状鉴定、机制及其遗传效应分析。1)矮秆突变体d MTPB73是在MTP与B73杂交的高代回交自交系BC3S4中发现的自然矮化突变体,其与正常株MTPB73相比,株高、穗位高和果穗长缩短达极显着水平,穗粗缩短达显着水平;相较于轮回亲本B73,突变体株高、穗位高、果穗长、穗粗和轴粗缩短均达极显着水平;株高动态测试结果表明:播种35天后,d MTPB73与MTPB73的株高差异极显着,并随着生长期的推移株高差异逐步加大。d MTPB73与MTPB73茎秆节间数无显着差异,分别测量节间长度,d MTPB73每个节间长度都极显着短于MTPB73对应的节间长度。细胞切片比较显示:d MTPB73的维管束较MTPB73变小,且排列更紧密,d MTPB73的纵切细胞排列规则,但长度明显短于MTPB73;d MTPB73表现为节间细胞长度缩短导致节间均匀矮化,株高降低。外源激素的敏感性测试表明:d MTPB73对GA3和IAA钝感,对高浓度BR有所响应,但不能恢复到MTPB73水平。将d MTPB73分别与自交系SW1611、京724、京72、PH4CV和RPS125进行正反交,经t检验,正反交株高差异不显着,性状受核基因控制;F2群体以及以BC1群体的统计分析表明:F2群体中高、矮株的分离比率分别为3:1和1:1,表明矮秆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3.矮秆基因的定位。利用纯合矮秆突变体与正常株系DNA分别构建高、矮秆混池,经测序分析,高、矮秆基因池与玉米参考基因组(B73-V4)比对率分别为97.95%和97.75%,对比检测SNP与Indel差异位点,选择95%置信水平下大于阈值的窗口作为候选区间,将矮秆基因初步定位于玉米3号染色体;将未对比到玉米参考基因组的reads与MTP参考转录组库对比,高、矮秆基因池的比对率分别为0.77%和1.04%;分析结果表明:d MTPB73与MTPB73均具有较高的背景回复率,矮秆突变体d MTPB73中包含的来自MTP的序列数目较正常株MTPB73中更多。以自交系SW1611与d MTPB73的杂交F2为定位群体,从均匀分布于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中,筛选出在双亲和高、矮秆间具有多态性的共显性标记22对;连锁分析表明,矮秆基因与3号染色体标记连锁,因此将矮秆基因初步定位于3号染色体,这与测序分析结果相互印证。为进一步对矮秆基因精细定位,本研究利用位于3号染色体连锁标记附近的102对引物进行共显性标记筛选,筛选出的8对引物用于F2群体中的隐性单株的扩增,根据带型统计结果,将目标基因候选区间缩小在Indel标记Chr3-5580580与Chr3-5847200之间,物理距离为272kb,区间内包含11个基因。4.矮秆连锁标记开发与候选基因预测。在候选区间内的11个基因中,选取物理位置位于中间的基因Zm0001d039456进行同源克隆,发现相较于d MTPB73,MTPB73中存在一个7个碱基的缺失片段,以此设计开发Indel标记,统计该标记在F2隐性单株中的交换单株数,将矮秆基因定位于Zm0001d039456左侧,标记Chr3-5580580与Indel-1之间,物理距离为95kb。区间内包含2个玉米基因,分别为Zm00001d039455(编码烯丙基化的rab受体家族蛋白)和Zm00001d039454(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基因同源克隆结果表明:d MTPB73与MTPB73在Zm00001d039454和Zm00001d039455中均存在碱基突变,但仅在Zm00001d039454中的变异位于编码区,由鸟嘌呤(G)变成腺嘌呤(A),并导致氨基酸序列由丙氨酸(Ala)变为苏氨酸(Thr)。综上所述:基因Zm00001d039454是潜在的致矮基因,且通过性状与物理位置相结合表明该基因不同于已报道的矮秆基因,但该基因的功能和等位性鉴定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张华文[10](2020)在《高粱响应根际盐分差异分布的生理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盐分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但土壤中盐分分布并不均匀,土壤盐分分布不均匀性对高粱生长的影响鲜有研究。本试验利用分根方法将高粱根系均匀分成两部分,并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分别形成无盐对照、盐分差异分布处理和盐分均匀分布处理,研究分根盐处理条件下高粱生长发育、生理响应和短期内转录组表达水平的变化,揭示根际盐分差异分布缓解盐胁迫对高粱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相比,盐分差异分布处理高粱幼苗鲜重和干物质重量都显着增加,盐分差异分布处理高粱幼苗的鲜重和干重都取决于根重加权盐分浓度平均值。盐分差异分布处理幼苗无盐或低盐一侧的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根尖数和分支数显着高于有盐或高盐胁迫一侧的根系,整株根系形态得到改善,根系鲜重和干重都显着高于有盐或高盐一侧,从而促进盐分差异分布处理各个生育时期的鲜重、干重、株高和茎粗显着增高。另外,盐分差异分布处理的叶面积显着增加,由此可见,盐分差异分布处理缓解了盐胁迫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2.盐处理对高粱叶片的SPAD值,光合性状参数Pn、Gs、Tr和荧光参数ΦPSⅡ、Fv/Fm、ETR都有显着影响,但盐分差异分布处理条件下植株光合能力得到显着改善,主要体现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SPAD值、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的提高,部分性状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光合产物显着增加,减小了盐胁迫对高粱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3.盐分差异分布处理叶片Na+浓度和Na+/K+比盐分均匀分布处理显着下降,K+浓度显着上升;无盐或低盐一侧根系Na+浓度和Na+/K+低于有盐或高盐一侧,K+浓度高于有盐或高盐一侧根系。盐分差异分布处理地上部分的Na+积累量显着小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K+积累量显着大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无盐或低盐一侧根系Na+积累量显着高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但通过积累了更多的钾离子,减少了积累量Na+/K+;盐分差异分布处理的Na+积累量根冠比高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说明盐分差异分布处理Na+在根部积累显着高于地上部,减缓盐胁迫对地上部的危害。无盐或低盐一侧根系通过积累大量的Na+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无盐或低盐一侧根系进行补偿性的吸收水分和增长,从而促进对营养成分的大量吸收,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4.盐分差异分布处理各生育时期的叶片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SOD、APX、POD、CAT和GPX活性,ASA和GSH含量,以及PRO和SS含量增加幅度大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但不同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在不同生育时期增加幅度不同。5.转录组研究结果表明,分根盐处理条件下RNA-Seq在叶片和根系中分别鉴定出2608个和130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在盐分均匀分布处理(根系两侧用100 mM NaCl溶液处理)叶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显着高于盐分差异分布处理(根系一侧用无NaCl溶液处理,另一侧用200 mM NaCl溶液处理),而盐分差异分布处理高盐一侧根系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显着高于盐分均匀分布处理和盐分差异分布处理无盐一侧。参与光合作用、叶片中Na+区隔化、植物激素代谢、抗氧化酶和相应盐害的转录因子(TF)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盐分差异分布状态下均有所上调,大部分编码水通道蛋白和必需矿质元素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在盐分差异分布处理的无盐一侧根系得到强化。
二、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耐盐性的杂种优势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耐盐性的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高丹草概述 |
1.2 氢氰酸 |
1.2.1 非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2.2 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原理及步骤 |
1.3.2 QTL定位的方法 |
1.3.3 QTL定位验证 |
1.3.4 QTL精细定位 |
1.3.5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分析 |
1.4 高丹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群体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
2.1.2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1.3 DNA提取及BSA基因池的建立 |
2.1.4 SSR适宜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 |
2.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6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2.1.7 遗传群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
2.1.8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等位基因重组群体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
2.2.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2.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获得 |
2.2.5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QTL定位 |
2.2.6 QIRs群体获得 |
2.3 讨论 |
2.3.1 BSA法评价 |
2.3.2 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研究 |
2.3.3 QTL定位准确性 |
2.3.4 等位基因重组株QIRs分析 |
2.4 小结 |
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群体构建 |
3.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3.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3.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3.1.5 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3.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3.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3.2.4 PA7?1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3.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3.2.6 PA7?1 的精细定位 |
3.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建立与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主效QTL PA7?1 的稳定性 |
3.3.2 主效QTL PA7?1 精细定位的准确性 |
3.3.3 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候选基因 |
3.4 小结 |
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群体构建 |
4.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4.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4.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4.1.5 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4.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4.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4.2.4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4.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4.2.6 PA7?2 的精细定位 |
4.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8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构建与候选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PA7?1 和PA7?2 的加性效应 |
4.3.2 精细定位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5 PA7?1 和PA7?2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表达水平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5.1.3 cDNA的合成 |
5.1.4 半定量RT?PCR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氢氰酸含量差异 |
5.2.2 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5.2.3 候选基因的RT?PCR表达验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2)老芒麦开花时间变异分析及开花候选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牧草开花分子机理研究概况 |
1.3 牧草转录组测序的研究概况 |
1.3.1 转录组测序在牧草农艺性状上的研究 |
1.3.2 转录组测序在牧草抗逆性上的研究 |
1.4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牧草分子标记开发 |
1.4.1 分子标记概述 |
1.4.2 基于牧草转录组测序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1.4.3 基于牧草转录组测序的SNP分子标记开发 |
1.5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牧草分子标记开发的应用 |
1.5.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5.2 品种鉴定 |
1.5.3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基因定位 |
1.5.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甘南老芒麦开花变异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概况 |
2.2.3 开花时间及重要农艺性状观测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甘南老芒麦开花时间分析 |
2.3.2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
2.3.3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4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5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2.4.1 不同居群老芒麦的开花特性分析 |
2.4.2 老芒麦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开花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的开花候选基因的EST-SSR引物开发 |
3.2.3 DNA提取、基因分型和引物验证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EST-SSR标记的频率和分布 |
3.3.2 基于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3.3.3 候选基因特异性引物真实性验证 |
3.3.4 基于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于老芒麦开花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
3.4.2 基于候选基因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四章 不同开花时间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4.2.3 引物筛选、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引物位点的多态性 |
4.3.2 甘南老芒麦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
4.3.3 甘南老芒麦居群的遗传分化 |
4.3.4 甘南老芒麦居群的遗传结构 |
4.4 讨论 |
4.4.1 甘南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2 甘南老芒麦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五章 老芒麦开花候选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引物设计及合成 |
5.2.3 DNA提取 |
5.2.4 PCR扩增和电泳 |
5.2.5 目的片段测序及序列比对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老芒麦开花候选基因PCR扩增结果 |
5.3.2 LIMYB的序列分析 |
5.3.3 VRN2/Ghd7 的序列分析 |
5.4 讨论 |
5.4.1 LIMYB基因 |
5.4.2 VRN2/Ghd7 基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盐胁迫对超级稻‘超优千号’及亲本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盐胁迫对‘超优千号’及亲本萌发的影响 |
1.2 盐胁迫对‘超优千号’及亲本胚芽长、胚根长的影响 |
1.3 盐胁迫对‘超优千号’及亲本萌发期耐盐性综合分析评价 |
1.4 盐胁迫对‘超优千号’及亲本幼苗生长势的影响 |
1.5 盐胁迫对‘超优千号’及亲本幼苗生不同部位Na+含量和K+/Na+比的影响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萌发期盐胁迫处理 |
3.3 幼苗期盐胁迫处理 |
3.4 各性状指标测量方法 |
3.5 萌发期耐盐性综合分析方法 |
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作者贡献 |
(5)筛选耐盐长穗偃麦草种质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1 引言 |
1.1 盐碱地及其治理方法 |
1.1.1 盐碱地概况 |
1.1.2 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原因 |
1.1.3 土壤盐渍化治理的方法综述 |
1.2 植物的耐盐性 |
1.2.1 耐盐性植物的分类 |
1.2.2 盐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3 盐害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4 盐害对植物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 国内外牧草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牧草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牧草研究概况 |
1.4 禾本科牧草的研究进展 |
1.4.1 苏丹草的研究进展 |
1.4.2 草地早熟禾的研究进展 |
1.4.3 冰草的研究进展 |
1.4.4 偃麦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5 表型组学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芽期耐盐性试验设计 |
2.2.2 苗期耐盐性试验设计 |
2.2.3 全生育期耐盐性试验设计 |
2.2.4 表型组试验设计 |
2.2.5 密度试验设计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方法 |
2.3.2 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3 营养指标的测定方法 |
2.3.4 饲喂价值评价体系的计算方法 |
2.3.5 千粒重的测定方法 |
2.3.6 染色体数目的测定方法 |
2.3.7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2.4.1 常规数据处理 |
2.4.2 隶属函数分析 |
2.4.3 表型组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芽期耐盐性的比较 |
3.1.1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芽期发芽情况的比较 |
3.1.2 隶属函数比较7 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芽期耐盐性 |
3.2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苗期耐盐性的比较 |
3.2.1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
3.2.2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
3.2.3 隶属函数比较7 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苗期耐盐性 |
3.3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耐盐性的比较 |
3.3.1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鲜干草产量的比较 |
3.3.2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
3.3.3 隶属函数比较7 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耐盐性 |
3.3.4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的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比较 |
3.3.5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离子含量的比较 |
3.3.6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全生育期营养品质的比较 |
3.4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遗传稳定性的比较 |
3.4.1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千粒重的比较 |
3.4.2 7个长穗偃麦草品系的染色体数目的比较 |
3.5 草2的表型组性状与最佳种植密度的探索 |
3.5.1 草2 的最佳种植密度的探索 |
3.5.2 盐胁迫条件下草2 的表型组学性状参数 |
4 讨论 |
4.1 盐分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长穗偃麦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盐分对长穗偃麦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长穗偃麦草的营养成分含量 |
4.4 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倍性及千粒重 |
4.5 表型组学进一步鉴定草2的性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粱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及盐胁迫下全长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高粱的耐盐性研究 |
1.2 植物盐胁迫研究现状 |
1.2.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1 渗透胁迫 |
1.2.1.3 膜透性改变 |
1.2.1.4 代谢紊乱 |
1.2.2 植物盐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 |
1.2.2.1 渗透调节 |
1.2.2.2 抗氧化酶的响应 |
1.2.3 植物盐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
1.2.3.1 盐胁迫蛋白的响应 |
1.2.3.2 抗盐转录因子的响应 |
1.3 转录组研究概况 |
1.3.1 测序技术的发展 |
1.3.2 转录组测序 |
1.3.3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抗逆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本研究技术路线 |
1.4.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粱品种芽期苗期耐盐性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芽期耐盐性鉴定 |
2.3.2 苗期耐盐性鉴定 |
2.3.2.1 Hoagland营养液的配制 |
2.3.2.2 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 |
2.3.3 统计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高粱品种对芽、苗期盐胁迫的响应 |
2.4.2 盐胁迫下高粱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4.3 高粱品种芽期耐盐性分析 |
2.4.4 高粱品种苗期耐盐性分析 |
2.4.5 芽期苗期耐盐性综合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盐胁迫下高粱苗期幼苗的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材料的处理 |
3.3.2 转录组测序 |
3.3.2.1 RNA的提取与质量评估 |
3.3.2.2 文库的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3.3.2.3 测序数据与质量控制 |
3.3.2.4 数据分析 |
3.3.3 qRT-PCR验证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RNA质量检测 |
3.4.2 测序数据质量 |
3.4.3 新基因、转录因子、lncRNA和 SSR的预测 |
3.4.4 转录本的表达定量 |
3.4.5 各样本表达量相关性聚类分析 |
3.4.6 两个品种盐处理下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3.4.7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3.4.7.1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
3.4.7.2 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高粱品种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4.7.3 盐胁迫下高粱差异表达转录本的KEGG富集分析 |
3.4.7.4 盐胁迫下高粱差异表达基因共表达模式STEM分析 |
3.4.7.5 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高粱品种差异表达转录因子统计分析 |
3.4.7.6 盐胁迫响应基因分析 |
3.4.8 qRT-PCR验证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丹草收获及青贮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丹草利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丹草遗传育种的研究 |
1.3.2 高丹草品种比较的研究 |
1.3.3 高丹草栽培生理的研究 |
1.3.4 高丹草收获期的研究 |
1.3.5 高丹草中氢氰酸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品种综合利用价值比较试验 |
2.3.2 刈割技术比较试验 |
2.3.3 调制技术对青贮影响试验 |
2.3.4 青贮和干草调制技术比较试验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4.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2.4.3 氢氰酸含量的测定 |
2.4.4 发酵品质的测定 |
2.4.5 微生物计数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种综合利用价值比较分析 |
3.1.1 生育期 |
3.1.2 植株高度 |
3.1.3 生物学特征 |
3.1.4 倒伏率及病虫害抗性 |
3.1.5 鲜草产量 |
3.1.6 营养品质 |
3.2 刈割技术比较分析 |
3.2.1 不同高度刈割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3 刈割技术对氢氰酸含量的影响 |
3.2.4 刈割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
3.3 调制技术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分析 |
3.3.1 刈割技术的影响 |
3.3.2 青贮添加剂的影响 |
3.3.3 青贮发酵天数的影响 |
3.4 高丹草青贮和干草调制技术对比分析 |
3.4.1 干物质含量的差异 |
3.4.2 粗蛋白含量的差异 |
3.4.3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差异 |
3.4.4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差异 |
3.4.5 粗脂肪含量的差异 |
3.4.6 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 |
3.4.7 粗灰分含量的差异 |
3.4.8 氢氰酸含量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土默特地区综合利用价值最优的高丹草品种筛选 |
4.2 高丹草刈割技术与其加工利用技术之间的关联 |
4.3 高丹草适宜的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
4.4 高丹草调制技术对营养物质保存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国内饲草发展现状 |
1.2 高丹草品种概述 |
1.3 高丹草品种选育的重要性 |
1.4 高丹草品种鉴定技术 |
1.4.1 形态学标记鉴定 |
1.4.2 细胞学标记鉴定 |
1.4.3 生化标记鉴定 |
1.4.4 DNA分子标记鉴定 |
1.5 本试验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试验地及其种植管理 |
2.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观测 |
2.3.2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细胞学特性观察 |
2.3.3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SSR分子标记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间的生育期及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 |
3.1.1 高丹草产量性状分析及生育期比较 |
3.1.2 高丹草品质性状比较 |
3.2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细胞学观测 |
3.2.1 高丹草花粉育性观察 |
3.2.2 高丹草花粉母细胞PMCM Ⅰ染色体配对构型 |
3.3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SSR分析 |
3.3.1 高丹草DNA纯度 |
3.3.2 高丹草SSR适宜引物筛选与多态性分析 |
3.3.3 高丹草SSR指纹图的构建 |
3.3.4 高丹草材料的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高丹草花粉育性与染色体配对构型间的关系 |
4.2 高丹草品种的SSR指纹鉴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9)玉米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分析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远缘杂交与多倍化 |
1.1.1 远缘杂交 |
1.1.2 多倍体 |
1.2 异源多倍体在育种中的作用 |
1.3 玉米异源多倍体 |
1.3.1 玉米近缘种属 |
1.3.2 玉米异源多倍体 |
1.3.3 玉米-摩擦禾-大刍草异源多倍体 |
1.4 远缘杂交异源多倍体的研究策略与进展 |
1.4.1 染色体构成研究 |
1.4.2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研究 |
1.4.3 测序技术进展 |
1.4.4 第三代转录组测序的进展 |
1.5 矮生作物研究的意义 |
1.5.1 矮化育种与绿色革命 |
1.5.2 玉米矮化育种 |
1.6 玉米矮秆的研究进展 |
1.6.1 玉米矮秆遗传 |
1.6.2 玉米矮秆基因定位与克隆 |
1.6.3 玉米矮秆基因 |
1.7 植物矮化机理 |
1.7.1 植物矮化与赤霉素 |
1.7.2 植物矮化与油菜质素 |
1.7.3 植物矮化与IAA |
1.7.4 植物矮化与其他矮化机理 |
第二章 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获取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总RNA提取及检测 |
2.2.3 PacBio Iso-Seq文库制备和测序 |
2.2.4 数据处理及质控 |
2.2.5 来自PacBio序列的功能注释 |
2.2.6 来自PacBio序列的lncRNA鉴定编码潜力分析 |
2.2.7 转录组结构分析 |
2.2.8 可变剪切和转录组模型重建 |
2.2.9 转录组对比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转录组原始数据获取及分析 |
2.3.2 Unigenes功能注释 |
2.3.3 LncRNA与 TF分析 |
2.3.4 AS鉴定与重构 |
2.3.5 MTP 与其他数据库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2.3.6 重新表征MTP中参与抗逆相关以及抗逆生物合成关的键基因 |
2.4 讨论 |
2.4.1 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功能解析 |
2.4.2 异源多倍体MTP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2.4.3 异源多倍体MTP转录组的构成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TP转录组的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的培养与DNA提取 |
3.2.2 SSR引物设计 |
3.2.3 SSR扩增及多态性检测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MTP转录组SSR分布频率 |
3.3.2 MTP转录组SSR位点的分布特点 |
3.3.3 MTP转录组SSR引物筛选与多态性检测 |
3.3.4 基于MTP转录组SSR的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矮秆突变体dMTPB73 的遗传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矮秆突变体dMTPB73 的选育 |
4.3.2 dMTPB73 的株高遗传分析 |
4.3.3 dMTPB73与MTPB73 株高生长动态 |
4.3.4 dMTPB73与MTPB73 的节间数与节间长度 |
4.3.5 GA_3、IAA和 BR处理对dMTPB73 株高的影响 |
4.3.6 dMTPB73与MTPB73 茎秆组织细胞学特征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矮秆突变基因定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定位群体的构建 |
5.2.3 基因组DNA提取 |
5.2.4 DNA检测与建库 |
5.2.5 测序结果与参考基因组对比 |
5.2.6 高矮秆SNP/InDel频率计算和基因候选区间分析 |
5.2.7 引物扩增 |
5.2.8 电泳检测 |
5.2.9 标记筛选与定位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数据质控及与参考基因组对比 |
5.3.2 SNP与 Indel的检测及注释 |
5.3.3 高/矮秆的SNP和 InDel频率差异分析与矮秆基因区域定位 |
5.3.4 BSA结果与MTP转录组数据对比 |
5.3.5 分子标记精细定位 |
5.4 结论 |
5.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1 |
基因序列 |
附图 1 |
作者简历 |
(10)高粱响应根际盐分差异分布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高粱盐胁迫研究进展 |
1.2.2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对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幼苗培养 |
2.1.2 幼苗移栽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苗期鲜重、干重的影响 |
2.2.2 分根盐处理条件下高粱幼苗干鲜重与不同盐分浓度的关系 |
2.2.3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苗期叶面积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
2.2.4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全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对高粱光合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幼苗培养 |
3.1.2 幼苗移栽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2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全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3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对高粱养分、水分吸收和离子平衡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幼苗培养 |
4.1.2 幼苗移栽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水分吸收的影响 |
4.2.2 分根盐处理对盆栽高粱养分吸收的影响 |
4.2.3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幼苗离子浓度的影响 |
4.2.4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幼苗离子积累量的影响 |
4.2.5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全生育期各部位钾钠离子浓度的影响 |
4.2.6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全生育期离子积累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对高粱抗氧化代谢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幼苗培养 |
5.1.2 幼苗移栽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幼苗叶片氧化代谢的影响 |
5.2.2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2.3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全生育期叶片氧化代谢的影响 |
5.2.4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全生育期叶片有机渗调物质含量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对高粱盐害缓解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幼苗培养 |
6.1.2 幼苗移栽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5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分根盐处理条件下高粱幼苗生理状态的评估 |
6.2.2 RNA-Seq数据统计分析 |
6.2.3 差异表达基因(DEG)的鉴定 |
6.2.4 叶片中DEG的功能分析 |
6.2.5 根系中DEG的功能分析 |
6.2.6 qRT-PCR验证RNA-seq鉴定的DEG表达水平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分根盐处理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
7.1.2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对高粱盐害缓解作用的转录组学研究 |
7.2 结论 |
7.2.1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缓解了盐胁迫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 |
7.2.2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减小了盐胁迫对高粱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影响 |
7.2.3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促进盐胁迫下高粱离子调节和水分养分吸收 |
7.2.4 根际盐分差异分布条件下高粱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代谢能力得到提升 |
7.2.5 揭示了根际盐分差异分布对高粱盐害缓解作用的分子机制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高粱-苏丹草杂交种耐盐性的杂种优势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D]. 吴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老芒麦开花时间变异分析及开花候选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D]. 郑玉莹. 兰州大学, 2021(11)
- [3]盐胁迫对超级稻‘超优千号’及亲本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盛夏冰,汪雪峰,谭炎宁,孙志忠,余东,袁贵龙,周靖涛,袁定阳,段美娟.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7)
- [4]基于转录组研究南荻野生种群适应性进化特性[D]. 乔匿骎.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5]筛选耐盐长穗偃麦草种质资源[D]. 佟春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高粱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及盐胁迫下全长转录组分析[D]. 宝力格. 吉林大学, 2020(08)
- [7]高丹草收获及青贮加工技术研究[D]. 范美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D]. 牛亚青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玉米异源多倍体MTP全长转录组分析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研究[D]. 李杨.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10]高粱响应根际盐分差异分布的生理机制[D]. 张华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