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分析重建法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比较研究

谱分析重建法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比较研究

一、频谱分析重建法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志勇[1](2021)在《迭代重建算法加速及重建图像降噪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技术利用X射线穿过物体的衰减来获取物体的内部信息,具有无损、直观及准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医学影像诊断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X射线能量会对人体产生辐射伤害或由于工业被检工件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等,经常只能获取到降低剂量或者稀疏角度的投影数据,然而由于CT系统在扫描过程中也会引入大量的噪声,迭代重建算法虽然可以对噪声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却由于计算量庞大的原因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因为稀疏角度投影数据的原因,重建的质量可能达不到我们的需求,需要对重建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另外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因此一些学者开始将深度学习引入到医学影像领域,提出将深度学习与图像去噪相结合的方法。因此,本文针对迭代算法计算量大和CT图像包含噪声的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ART重建算法的重建原理和重建步骤,分析影响迭代重建算法重建质量和重建速度的主要因素,并对权因子的计算方法做出了改进,提出通过对应比例关系快速求解出对应的网格交线长度,将本文改进方法与参考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重建速度较参考方法更快。最后将该改进的投影系数计算方法推广到SART、ML-EM、OS-EM和OS-SART中,比文献[42]中的方法相比,速度取得了提升。2.提升CT图像质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图像域对图像进行去噪,经典的去噪算法能够提升CT图像质量,但容易出现伪影和阶梯效应等问题。随着深度学习在图像领域取得较大的进步,许多基于神经网络的的去噪模型引入到CT去噪问题上。所以本文采用了RED-CNN网络模型完成了低剂量CT图像的去噪,然后将其引入到工业CT图像中,通过实验结果发现,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去噪效果。

姜康[2](2021)在《基于多核DSP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由于其无损、精准和直观等优势已被大范围的应用到各种领域,例如工业检测、医学等。CT技术的关键部分便是图像重建算法,对于二维断层成像技术大体有两种算法:分别被称为为解析法和迭代法。迭代算法中比较常用是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算法,ART算法适用于投影数据不完全的应用场景中,优点是抗噪声干扰能力强,还可以结合一些先验知识求解;缺陷是较大的计算体量造成较长的重建耗时,这已成为该算法应用发展中的桎梏。嵌入式DSP技术是基于硬件加速的新兴产物,DSP集成度高便携性好,在处理复杂算法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特提出了基于多核DSP实现ART算法的解决方案。论文首先介绍了CT图像重建的国内外现状,研究分析了二维ART算法的原理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论文中所采用的TI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678的优势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对论文中开发算法工程有所涉及的DSP片内资源进行研究分析;编写建立了基于DSP实现ART二维重建算法的系统工程,并对基于DSP硬件特性进行算法优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代码优化、缓存优化以及基于DSP编译环境CCS的编译器选项优化等;其次,在多核DSP的基础上结合并行编程模型OpenMP对ART算法实现多核DSP的并行处理。最终真实投影数据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在保证重建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ART二维图像重建的计算速度,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

曹嘉豪[3](2021)在《基于北斗卫星观测的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导航定位系统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电离层的变化是影响导航定位精度的一大障碍。中国低纬地区的电离层变化特征与其它低纬地区(例如:南美洲、非洲)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对于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因此,研究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北斗卫星观测数据,开展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一、利用北斗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观测数据研究了日食这一特殊空间天气事件对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的影响。2020年6月21日发生了一次最大食分为0.994的日环食,该日环食路径的中心轨迹途经中国大部分低纬地区。本文对2020年6月19日至23日的武汉九峰站(JFNG)、桂林站(GUILIN)、香港黄石站(HKWS)和台湾台南站(CKSV)共四个低纬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站的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开发了处理与分析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的程序,得出了各天各台站的电离层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即总电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然后把日环食发生前、后各两日(即2020年6月19、20、22和23日)作为参考日,分析了此次日环食对上述四个台站观测到的电离层TEC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日食期间,与参考日相比,四个台站观测到的电离层TEC均经历了先下降至最小值(此最小值比参考日低3.0~21.4 TECU)后逐渐恢复的过程。日食当天,在各颗GEO卫星的穿刺点,电离层TEC最早于初亏前101分钟开始下降,最早于食甚前8分钟下降至最小值,最迟于复圆后51分钟恢复至下降前的数值,电离层TEC的下降速度比恢复速度小。个别穿刺点处的电离层TEC最小值时刻超前食甚时刻的原因可能是,GEO卫星至地面接收机路径上地理经度较小的位置处的食甚时刻早于穿刺点处的食甚时刻,使得沿GEO卫星至地面接收机路径上的电离层TEC提前恢复。此外,CKSV、HKWS、GUILIN和JFNG站在日食期间观测到的电离层TEC最大下降量分别约为5.48、4.7、4.05和2.13 TECU。本文的研究表明,日食期间的电离层TEC最大下降量具有明显的纬度效应,这可能与个别台站对应的北斗GEO卫星穿刺点更接近赤道异常结构的北峰位置有关。二、利用北斗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观测结合的电离层层析研究了中国低纬地区(以香港为例)的电离层特征。本文首先开发了联合北斗与GPS观测数据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2020年6月19日20:30UT(Universal Time,即世界时)香港上空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进行了模拟重建。模拟重建结果验证了本文采用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的合理性和本文编写的程序的正确性。然后,对香港地基GNSS台网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验证了本文计算电离层TEC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利用香港地基GNSS台网实测数据的重建结果分析了2018年8月26日磁暴期间香港地区的电离层特征。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与磁静日(即24日)相比,26日02:30 UT 113.5°E和21.75°N剖面上的电子密度峰值均增大了11.3%,26日08:30 UT 113.5°E和21.75°N剖面上的电子密度峰值分别增大了16.9%和16.0%,这说明香港地区的电离层受到磁暴的影响在26日出现了正暴现象。本文的工作加深了对日食、磁暴等特殊空间天气事件期间低纬地区电离层变化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推动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建模的研究,这对提升中国低纬地区特殊空间天气事件的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郭曦[4](2021)在《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凭借其云雨穿透特性,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是大气温湿度探测领域重要的技术手段。与极地轨道卫星相比,静止轨道卫星在观测视场和时间分辨率方面具有重大优势,是实现台风、暴雨等快速变化灾害性天气现象监测与预报的理想观测平台。目前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在国际上仍是一项技术空白,是当今国际对地观测领域最前沿、最迫切、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对有效监测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空间分辨率指标与大口径天线的相关技术问题,采用传统真实孔径方案的微波辐射计难以实现基于静止轨道的高分辨率大气探测需求。综合孔径辐射计通过干涉式辐射测量技术将稀疏的小天线阵列合成为等效虚拟口径,能够实现观测视场内完整场景亮温的凝视成像,避免了大口径天线的制造加工、高精度机械扫描问题等难点问题,是实现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有效技术途径。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自然灾害防治的迫切需求,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支持了静止轨道微波大气探测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承担了综合孔径技术方案的相关项目,针对高分辨率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复杂度高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基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静止轨道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概念。本文紧密围绕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研究任务,针对旋转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案设计两大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成果总结如下:1.针对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形成的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网格,分别从径向和圆周向两个采样方向对可见度函数开展了傅里叶频谱分析,提出了可见度函数在径向采样方向和圆周向采样方向上的带宽理论表达,推导了依赖于观测场景特性与系统参数的极坐标采样可见度函数有效带宽估计方法。为保证可见度函数采样信号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在不产生额外信息损失的条件下实现观测亮温重建,提出了极坐标可见度函数的采样准则,为旋转采样式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设计与运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综合孔径辐射计分时采样体制所采用的阵列旋转与采样积分共同进行的工作模式,研究了因动态积分采样所导致的可见度函数模糊效应,建立了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模糊理论。在小旋转采样动态积分角度的三角函数近似条件下,推导了点目标观测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模糊的解析表达式,从数值仿真实验角度验证了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采样轨迹与重建亮温误差伪影的对偶关系,发现了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因阵列旋转动态积分模式产生的圆周向空间分辨率损失并提出了理论估计方法。3.在高分辨率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难以实现传统噪声注入定标方案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等间距圆环阵列构型与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的综合孔径辐射计冗余空间系统定标方法。在不依赖内部专用定标硬件或外部定标参考源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同时实现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其中相位定标方法在可见度函数测量相位存在自然缠绕的条件下仍可获得正确求解结果,无需额外设计相位解缠绕方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自定标。阵列旋转采样获得的强系统冗余度确保了该方法的定标性能,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定标方案设计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4.在综合孔径辐射计误差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第二代全尺度工程样机的全链路数据处理方案。从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的角度入手,研究了中心对称观测目标在阵列旋转分时采样体制下的可见度函数特性,并以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外部噪声点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在地面测试环境难以获得理想远场观测目标的条件下实现了系统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完善了数据处理流程。地面试验观测结果验证了数据处理方案的有效性,为静止轨道综合孔径辐射计的工程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李苏宁[5](2021)在《基于微透镜阵列光场成像的不确定性分析及三维火焰重构》文中认为光场成像作为一种可同步探测多维光热辐射信号的新兴成像技术,具备非侵入式、高时空分辨率、可视化等优势,近年来在高温火焰监测、三维流场测速等复杂场景测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光场相机是最为常用的光场成像测量传感器,该系统通过内置于图像传感器前的微透镜阵列实现光线四维空间-角度信息的采样与记录。高质量的光场成像数据是保障光场测量应用的基础,然而实际系统中难以避免的微透镜阵列误差将引起光场成像不确定性,导致目标测量精度和重建效率显着降低。此外,被测目标的重建策略也是影响系统测量性能的另一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参与性介质温度重建,其精度和复杂度直接依赖于光场相机结构和重建方案的选取。因此,研究微透镜阵列误差作用的光场成像特性和降质机制,建立误差校准模型和光场失真补偿校正方法,开发快速高效的介质温度重建策略,对基于辐射光场成像的复杂目标测量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本文围绕基于微透镜阵列光场成像的不确定性分析及三维火焰重构开展相关研究,建立微透镜阵列误差模型及其光场成像模型,提出光场成像不确定性评估方案,分析不同误差作用的光场成像不确定性及影响机制;提出基于特征点提取的光场局部校正方法和旋转误差估计校正法,对微透镜阵列误差所引起光场失真图像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评估并校正微透镜阵列误差作用的火焰表观辐射光场成像特性,发展基于光场重聚焦堆栈的火焰重建策略,实现气体火焰的三维结构和温度场的高分辨率快速重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介绍光场成像原理和非聚焦式光场相机的光路结构优势,建立非聚焦式光场成像系统模型,发展基于子孔径图像的超分辨率数字重聚焦算法;归纳总结光场成像系统微透镜阵列误差来源和特征,构建基本误差参数表征模型;提出适用于光场图像局部子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光场成像不确定性评价方案,从而形成误差作用光场成像过程模拟-光场数据后处理-光场图像失真量化评估的完整分析框架。利用微透镜阵列误差作用光场成像模型和不确定性评估方案,探究各基本误差参数的光场成像特性,包括光场图像的子图像失真特征、强度和结构失真分布规律等,分析各误差图像失真降质的作用机制。进一步讨论多种面形误差耦合情况下的光场失真分布特征。根据微透镜阵列误差的光场成像特性和降质机制,开展失真光场的补偿校正研究。针对不同误差引起的图像失真,提出基于特征点提取的光场局部校正方法及其亚像素级优化校正方法以及旋转误差估计与校正方法。通过光场校正仿真实验,确定三种校正方法对于不同误差的适用范围和校正精度,并在实景目标光场中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针对火焰光场测量中系统误差引起的成像不确定性,建立火焰辐射光场成像模型,分析误差作用下火焰表观辐射光场成像特性及各分层成像偏差沿程传递过程,讨论火焰辐射物性参数(衰减系数、散射反照率和散射相函数)对其成像不确定性的影响,并采用所提出的校正方法对不同辐射物性火焰的失真光场图像进行校正评估。对于非聚焦光场成像系统,提出基于光场重聚焦堆栈的火焰温度场重建方案,采用Richardson-Lucy迭代算法解算火焰重聚焦堆栈图像序列,并利用图像像素强度与辐射强度的对应关系重建出火焰的三维温度分布。通过对层流轴对称火焰的三维结构和温度场进行仿真重建研究,讨论合理迭代次数、重建图像数据可靠性,并验证重建方法的可行性。

廖小华[6](2021)在《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十九世纪,天文学家赫希尔爵士发现了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处于0.75um~1000um之间电磁辐射。红外成像指的是将肉眼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能量通过其他红外探测器捕捉后转为人们可见的图像。红外成像技术从成像的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归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而考虑到主动式红外成像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有红外辐射源进行辅助,这增加了拍摄的难度,所以现目前的研究中大多采用被动式的红外成像技术。被动式红外成像利用红外探测器直接接受目标物体和背景的辐射热量之差而形成红外图像,因此被动式红外成像亦称热成像。被动式红外成像技术因具备隐蔽性好、穿透性强和辨识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安防等领域。受红外波段与摄像设备的限制,红外图像的分辨率较低。本研究课题从图像插值、图像增强及深度学习三个方面对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进行研究。红外图像细节信息缺乏,运用插值法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技术容易产生锯齿、振铃现象。本课题借鉴均值滤波原理对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结合双线性插值与局部均值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算法能进一步提升双线性插值算法的超分辨率重建性能。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分为图像尺寸放大和图像增强两个方面,提高图像分辨率的同时确保图像质量不被破坏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首要目的。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区域自适应多尺度强光融合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在红外图像增强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局限在卷积层的结构设计方面。本课题对各卷积层的通道图像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红外图像超分辨率算法,该算法能够提升卷积网络的重建性能。

张宏宇[7](2021)在《基于干涉成像的微米级液滴/冰晶测量方法及原理样机研究》文中认为云雾场液滴参数是影响飞机结冰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适用于飞机结冰环境的微米级液滴及冰晶参数在线测量技术,研发云雾场液滴参数测量仪器,对加强飞机结冰的理论基础、飞机结冰的预防以及飞机的适航认证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很少有考虑液滴和冰晶同时存在时,形貌相似的液滴和冰晶如何区分与测量;现有仪器存在一维/二维采样、基于球形液滴假设、仪器结构与液滴相互作用影响测量精度等缺点。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干涉成像技术,包括数字全息技术和干涉粒子成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微米液滴和冰晶的测量,最后设计并研制了云雾颗粒全息成像测量仪的原理样机。首先,开展了针对云雾场中液滴、冰晶探测原理及验证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数字全息技术与干涉粒子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液滴、冰晶干涉成像测量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测量精度。干涉粒子成像技术的液滴离焦干涉图和冰晶离焦干涉图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以很好的用来区分液滴和冰晶颗粒的相态。干涉粒子成像技术和数字全息技术的测量液滴粒径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测量标准差为2.40%;在测量冰晶颗粒时,干涉粒子成像技术和数字全息技术在整体形貌和尺寸测量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次,对液滴与云雾颗粒探测仪器典型结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液滴撞击在仪器头部产生的二次液滴可能进入仪器测量区域而影响仪器采样及测量精度。基于高速数字全息技术和高速微米级液滴发生系统搭建了微米级液滴撞击飞溅测量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研究了液滴撞击角度以及撞击速度对其飞溅特性的影响。随着撞击角度的增大,飞溅滑移现象越来越明显,子液滴的扩展角度和数量减小,粒径增加;撞击速度与子液滴的飞溅高度和数量成正相关,与子液滴粒径成负相关。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发了云雾颗粒全息成像测量仪的原理样机。通过光路调整系统将激光器置于光路系统的中间,缩小了仪器的体积;优化了仪器的结构设计,测量臂头部向外倾斜避免了撞击头部的液滴流入测量区域,并通过流场模拟验证了设计思路;使用液滴流标定了仪器的测量误差在5%以内。该仪器的开发有望突破国内无成熟云雾场颗粒测量仪器的现状,对飞行器结冰环境的测量、减少飞行器结冰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安原圣[8](2020)在《分段斜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和电磁力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

李瑞菁[9](2020)在《基于全波形反演的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算法研究》文中提出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UCT)在医学成像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影像方法,UCT具有无电离辐射、无需造影剂、视场大、适用性广泛、方便且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UCT能重建被测组织的定量参数分布(如:声速分布和声衰减分布)。结合先验知识,这些参数可以帮助识别出不同种类的病变组织。因此,研究UCT及其相关算法在医学成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各种UCT算法中,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方法以其能够进行多参数建模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逐渐成为一种有前景的UCT实现方法。现有的基于FWI的UCT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1)重建声速变化强的介质时,易导致优化过程陷入局部极小值,从而得到准确度较低的声速重建图像;(2)声速重建是基于介质密度均匀的假设,忽略了介质密度的非均匀性,增加了声速重建的误差;(3)用于UCT数据采集的环形超声换能器阵列制作工艺复杂。针对这些局限性,本文基于FWI方法在层析成像方面的优势,深入研究了UCT算法,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1)在重建声速变化强的介质时(如膝关节这类有骨结构和软组织的人体组织),现有基于单频率源FWI的UCT算法易导致优化过程陷入局部极小值,从而得到准确度较低的声速重建图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率源FWI的UCT算法,其融合了各频率源激励下获取的有效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重建声速变化强的介质时,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优化过程陷入局部极小值,获得较高准确度的声速重建图像。(2)现有的单参数UCT算法是假设介质密度为均匀时的声速重建,而有些场景并不满足此假设条件,为了提高声速重建图像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FWI的双参数(声速和密度)UCT算法,其引入了非均匀的介质密度参数以有效提高声速重建准确度,并给出了密度参数的分析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参数UCT算法,基于FWI的双参数UCT算法能够有效表征密度分布特性,提高声速重建图像的准确度,增强了其适应性。(3)针对环形超声换能器阵列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形超声换能器阵列的UCT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采用环形阵列,采用方形阵列能够获得准确度基本相同的声速重建图像,且方形阵列的结构较易实现。

吴彪[10](2020)在《基于声全息法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噪声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保有量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数量的快速增长,柴油机将面临严格的噪声和尾气排放限值、低燃油消耗和高可靠性等挑战,对柴油机比质量、噪声和排放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内燃机属于多噪声耦合动力装置,控制噪声一直是内燃机研究领域的难点。噪声控制的前提是准确识别和定位噪声源,近场声全息法除了能测量“传播波”还能测量近场“倏逝波”,在低频空间具有很好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声源识别。因此,基于近场声全息理论开发噪声源测试与噪声分析系统,对于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噪声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基于近场声全息理论,应用实验室开发的测试系统,在台架进行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噪声采集与声源识别,分析原测试系统程序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完成了以下模块开发与测试工作,重新设计程序框架,选用While+事件结构;添加功能模块包括单目视觉系统、声品质分析、声像匹配模块;重新编写数据采集、信号保存模块;优化相应模块,将编写的子系统集成并优化整个测试系统,具体如下:(1)视觉子系统程序编写及试验验证分析视觉成像理论,基于Labview中的视觉函数编写视觉模块,视觉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图像采集、图像标定、图像处理和图像保存。完成视觉模块编写后,利用工业相机、工业网线连接电脑主机和显示器验证视觉系统能否实现编写功能,试验证明视觉模块能完成相应功能。(2)噪声采集子系统编写分析发动机噪声信号类型,由此选择频谱分析、倒频谱分析、能量谱分析、倍频谱分析、小波(Wavelet)和小波包(Wavelet Packet)分析对发动机信号进行处理。系统的推导时频分析算法,利用Labview编写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保存等模块。(3)声像匹配模块编写并通过已知声源验证系统的功能声像匹配模块属于结果后处理,图像标定知道世界坐标和图像坐标的转换关系,近场声全息法重建声源面声压分布,利用已知重叠关系把声源面重建结果重叠到图像上,从而实现声场可视化。利用测试系统采集已知声源信号,验证了系统能实现声源定位,声像匹配功能等。(4)台架试验在发动机台架上搭建测试系统软硬件,在两个大气压力与三个转速下,扫描并重建主/次推力侧声源,并对油底壳和发电机噪声源进行相应的信号分析。整个测试系统开发与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的测试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程序框图更加简洁;增加的声品质分析模块、视觉模块、声像匹配模块能实现相应功能;(2)同一大气环境,测试机型随着转速升高,发动机声压级升高;对比不同大气环境,在标准大气压下,发动机声压级变小。(3)测试机型辐射噪声主要出现在油底壳、发电机、打气泵、中冷器进气管、排气管、脚架、涡轮增压器、进气支管、飞轮壳、气门室罩盖等。(4)台架间测试机型响度幅值出现在0.9Bark-2.1Bark;粗糙度幅值出现在10Bark-12Bark;尖锐度幅值出现在19Bark-20Bark。

二、频谱分析重建法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频谱分析重建法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迭代重建算法加速及重建图像降噪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T重建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CT成像理论及成像系统
    2.1 CT重建的物理基础
    2.2 CT重建的数学基础
        2.2.1 Radon变换
        2.2.2 Radon反变换
        2.2.3 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
    2.3 CT成像系统
    2.4 噪声来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RT重建算法研究
    3.1 迭代重建算法的数学模型
    3.2 ART重建算法
    3.3 ART重建算法的影响因素
        3.3.1 投影系数的模型选取
        3.3.2 投影数据访问方式的选取
        3.3.3 松弛因子的选取
        3.3.4 图像初值的选取
    3.4 一种改进的投影系数计算方法
    3.5 改进算法推广
        3.5.1 SART算法
        3.5.2 ML-EM算法
        3.5.3 OS-EM算法
        3.5.4 OS-SART算法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神经网络的CT图像去噪算法研究
    4.1 经典方法去噪
        4.1.1 投影域去噪算法
        4.1.2 图像重建算法
        4.1.3 图像域去噪算法
    4.2 基于RED-CNN网络的低剂量CT图像去噪算法
        4.2.1 去噪模型
        4.2.2 网络结构
        4.2.3 数据来源
        4.2.4 实验结果
    4.3 使用RED-CNN网络运用到工业CT图像上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多核DSP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 CT图像重建ART算法的研究现状
        1.2.2 图像重建处理平台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2 CT成像理论及ART重建算法分析
    2.1 CT成像过程及基本原理
    2.2 CT成像数学基础
        2.2.1 Radon变换与反变换
        2.2.2 傅里叶中心切片定理
    2.3 CT经典重建算法
        2.3.1 ART算法
        2.3.2 ART迭代算法耗时较长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核DSP处理平台的算法加速研究
    3.1 TI多核DSPC6678平台
        3.1.1 多核DSP整体架构
        3.1.2 C6678存储结构
        3.1.3 DSP编程方式
    3.2 ART算法在DSP中的优化加速
        3.2.1 代码优化
        3.2.2 缓存优化
        3.2.3 编译器选项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核DSP的算法并行设计模型研究
    4.1 多核DSP的并行设计方法
    4.2 OpenMP编程模型
        4.2.1 OpenMP编程要素
        4.2.2 OpenMP并行开发流程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核DSP的 ART重建算法的并行实现和测试
    5.1 基于多核DSP的ART算法并行编程
    5.2 真实实验数据及实验条件
        5.2.1 实验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北斗卫星观测的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低纬地区电离层研究的意义
    §1.2 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1.2.1 日食期间低纬地区电离层的变化特征
        §1.2.2 磁暴期间低纬地区电离层的变化特征
    §1.3 本文结构
第二章 电离层概述
    §2.1 电离层简介
        §2.1.1 电离层的形成机制
        §2.1.2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2.2 低纬地区电离层中的异常结构
    §2.3 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北斗和GPS卫星观测数据计算TEC的方法
    §3.1 GPS卫星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3.1.1 GPS的组成
        §3.1.2 GPS信标简介
        §3.1.3 GPS卫星位置的计算方法
    §3.2 北斗卫星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3.2.1 北斗卫星系统的组成
        §3.2.2 北斗卫星信标简介
        §3.2.3 北斗卫星位置的计算方法
    §3.3 卫星穿刺点位置的计算方法
    §3.4 利用GNSS卫星双频观测数据计算绝对 TEC和相对 TEC的方法
    §3.5 联合测距码与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计算TEC的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研究日食对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的影响
    §4.1 2020年6月21 日日环食简介
    §4.2 北斗GEO卫星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4.3 2020年6月21 日日环食期间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观测结果
        §4.3.1 JFNG站观测结果
        §4.3.2 GUILIN站观测结果
        §4.3.3 HKWS站观测结果
        §4.3.4 CKSV站观测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斗和GPS观测结合的电离层层析在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5.1 电离层层析技术简介
        §5.1.1 像素基函数模型
        §5.1.2 电离层层析的重建算法
        §5.1.2.1 代数重建法
        §5.1.2.2 乘法代数重建法
        §5.1.2.3 同时迭代重建法
    §5.2 北斗和GPS观测结合的电离层层析的重建过程
        §5.2.1 重建区域的网格划分法
        §5.2.2 利用IRI2016 模型获得迭代初值
        §5.2.3 利用乘法代数重建法获得重建结果
    §5.3 模拟重建
        §5.3.1 模拟重建的方法
        §5.3.2 模拟数据的重建结果
    §5.4 实测数据的重建结果
        §5.4.1 香港地基GNSS台网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5.4.1.1 导航文件格式简介
        §5.4.1.2 观测文件格式简介
        §5.4.1.3 利用香港地基GNSS台网观测数据计算TEC的方法
        §5.4.2 2018年8月26 日磁暴期间香港地区的电离层特征
        §5.4.2.1 磁平静期间的香港地区电离层重建结果
        §5.4.2.2 磁暴期间的香港地区电离层重建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微波遥感技术特点
        1.1.2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意义
        1.1.3 静止轨道被动微波探测的技术难点与挑战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1.2.1 综合孔径辐射计系统研究发展概况
        1.2.2 综合孔径辐射计定标方法发展概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性工作
第2章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理论基础
    2.1 微波辐射测量学基础
    2.2 干涉式微波辐射测量基本原理
    2.3 综合孔径辐射计亮温重建原理
    2.4 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系统性能指标
        2.4.1 空间分辨率
        2.4.2 无混叠视场
        2.4.3 辐射灵敏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孔径辐射计旋转采样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理论
        3.2.1 点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傅里叶分析
        3.2.2 扩展目标观测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的带宽估计方法
        3.2.3 可见度函数极坐标采样准则
        3.2.4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3 旋转采样可见度函数动态积分模糊理论
        3.3.1 可见度函数旋转采样动态积分理论模型
        3.3.2 数值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静止轨道等间距圆环阵列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的相位与幅度定标方法
    4.1 引言
    4.2 冗余空间定标方法基本模型
    4.3 等间距圆环阵列的冗余空间定标方程组
        4.3.1 瞬时采样观测情景
        4.3.2 阵列旋转采样观测情景
    4.4 冗余空间相位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4.4.1 固定位置的π模糊特性
        4.4.2 相位求解方法
    4.5 冗余空间幅度定标方程组求解方法
    4.6 数值仿真实验
        4.6.1 模拟观测场景与系统参数设置
        4.6.2 噪声特性分析与权重函数设置
        4.6.3 相位定标性能评估
        4.6.4 幅度定标性能评估
        4.6.5 幅度定标偏置研究与其校正方法
    4.7 说明与讨论
        4.7.1 总体定标性能
        4.7.2 幅度定标偏置
        4.7.3 针对真实观测场景的扩展仿真
        4.7.4 同类方法的定标性能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数字相关系数预处理方法研究
        5.2.1 三阶量化相关系数估计方法
        5.2.2 IQ非正交性误差校正方法
    5.3 综合孔径辐射计可见度函数定标方法研究
        5.3.1 基于外部参考源的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相位定标与相关偏置校正方法
        5.3.2 可见度函数幅度定标
    5.4 静止轨道毫米波大气探测仪地面试验数据处理
        5.4.1 数据处理流程的试验验证
        5.4.2 地面试验观测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A.固定位置的π缠绕特性的证明
        A.1 由式(A.1a)和式(A.2a)构成的解集规律
        A.2 由式(A.1b)和式(A.2b)构成的解集规律
    B.归一化可见度幅度噪声统计规律解释
    C.冗余空间相位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D.冗余空间幅度定标仿真实验补充结果
        D.1 幅度定标模型考虑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D.2 幅度定标模型忽略不可分离幅度误差项的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微透镜阵列光场成像的不确定性分析及三维火焰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Nomenclature)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场成像测量技术
        1.2.2 光场成像系统误差及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1.2.3 失真光场校正方法
        1.2.4 基于辐射光场成像的火焰温度场重建技术
        1.2.5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场成像系统微透镜阵列误差建模及评估
    2.1 引言
    2.2 光场成像基本原理
        2.2.1 光场信息采集
        2.2.2 光场信息处理
    2.3 光场成像系统仿真模型
        2.3.1 光场相机成像物理仿真模型
        2.3.2 超分辨率数字重聚焦算法
        2.3.3 光场成像系统仿真结果
    2.4 微透镜阵列误差模型
        2.4.1 基本误差参数
        2.4.2 误差模型的数学描述
        2.4.3 误差仿真成像结果与分析
    2.5 光场成像不确定性评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透镜阵列误差作用下的光场成像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微透镜单元中心标定
    3.3 面形误差作用下的光场成像特性
        3.3.1 间距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3.2 曲率半径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3.3 偏心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3.4 组合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4 方位误差作用下的光场成像特性
        3.4.1 耦合距离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4.2 平移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4.3 旋转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4.4 倾斜误差局部成像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失真光场校正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特征点提取的光场局部校正方法
        4.2.1 校正原理
        4.2.2 校正方法步骤
        4.2.3 校正结果与分析
    4.3 亚像素级优化校正方法
        4.3.1 亚像素特征点定位和提取
        4.3.2 子图像亚像素配准
        4.3.3 校正结果与分析
    4.4 旋转误差估计和校正方法
        4.4.1 校正原理
        4.4.2 旋转误差估计
        4.4.3 光场图像旋转校正
        4.4.4 校正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火焰辐射光场成像不确定性分析与校正
    5.1 引言
    5.2 火焰辐射光场成像模型
        5.2.1 整体火焰模型
        5.2.2 分层火焰模型
    5.3 方位误差作用下的火焰光场成像不确定性
        5.3.1 方位误差对纯吸收火焰光场成像影响
        5.3.2 方位误差对吸收散射性火焰光场成像影响
    5.4 面形误差作用下的火焰光场成像不确定性
        5.4.1 面形误差对纯吸收火焰光场成像影响
        5.4.2 面形误差对吸收散射性火焰光场成像影响
    5.5 火焰失真光场校正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光场重聚焦堆栈的火焰三维重建方案
    6.1 引言
    6.2 火焰三维重建方法及流程
        6.2.1 三维火焰图像序列重构方法
        6.2.2 火焰三维温度场重建方法
        6.2.3 火焰三维重建流程
    6.3 火焰三维重建仿真实验
        6.3.1 点扩散函数标定
        6.3.2 光谱辐射强度标定
        6.3.3 火焰图像采集与处理
        6.3.4 重建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插值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1.2.2 基于重构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1.2.3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1.3 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知识
    2.1 引言
    2.2 基础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
        2.2.1 图像灰度变换
        2.2.2 图像几何变换
    2.3 卷积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
        2.3.1 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卷积运算
        2.3.2 卷积神经网络
    2.4 超分辨率重建与图像增强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3 结合双线性插值与局部均值的超分辨率算法
    3.1 引言
    3.2 本章算法
        3.2.1 双线性插值
        3.2.2 结合局部均值的双线性插值算法
    3.3 实验与分析
        3.3.1 数据集准备
        3.3.2 算法有效性验证
        3.3.3 不同算法的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自适应多尺度强光融合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4.1 引言
    4.2 本章算法
        4.2.1 强光融合
        4.2.2 多尺度强光融合
        4.2.3 区域自适应多尺度强光融合
    4.3 实验与分析
        4.3.1 数据集准备
        4.3.2 算法有效性验证
        4.3.3 不同算法的结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超分辨率算法
    5.1 引言
    5.2 本章算法
        5.2.1 卷积网络与灰度变换
        5.2.2 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
    5.3 实验与分析
        5.3.1 数据集准备
        5.3.2 算法有效性验证
        5.3.3 不同算法的结果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基于干涉成像的微米级液滴/冰晶测量方法及原理样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飞机结冰环境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2.2 SLD撞壁飞溅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章节安排
第2章 微米级液滴、冰晶相态识别与测量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颗粒全息技术
    2.3 干涉粒子成像技术
        2.3.1 球形均匀颗粒液滴的IPI测量原理
        2.3.2 不规则颗粒冰晶的IPI测量原理
    2.4 实验系统
    2.5 微米级液滴、冰晶颗粒测量实验结果
        2.5.1 数据处理
        2.5.2 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米级液滴撞击壁面飞溅特性测量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系统
    3.3 实验方法
    3.4 撞击角度对微米级液滴撞击壁面飞溅特性的影响
    3.5 撞击速度对微米级液滴撞击壁面飞溅特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云雾颗粒全息成像测量仪研发
    4.1 引言
    4.2 设计思路
    4.3 仪器结构设计及流场模拟
        4.3.1 仪器结构设计
        4.3.2 流场模拟
    4.4 仪器同步及控制软件开发
    4.5 仪器测量精度标定及液滴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基于全波形反演的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基于全波形反演的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
        1.1.2 膝关节损伤早期检查的影像方法
        1.1.3 骨密度检测的方法
    1.2 研究现状
        1.2.1 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的研究现状
        1.2.2 全波形反演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
    2.1 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原理
    2.2 激励源信号的产生
    2.3 测量声压数据的获取
        2.3.1 理想流体介质的二阶声波方程
        2.3.2 声波方程求解方法简介
        2.3.3 声波方程的有限差分法求解
        2.3.4 声波方程的k空间伪谱法求解
        2.3.5 声波方程求解的边界条件和稳定性条件
        2.3.6 噪声环境下的测量声压数据获取
    2.4 基于FWI的 UCT图像重建算法
    2.5 评价指标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频率源FWI的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算法
    3.1 问题的提出
    3.2 算法原理
        3.2.1 基于多频率源的FWI方法原理
        3.2.2 目标函数的构造
        3.2.3 源编码技术及声速梯度计算
        3.2.4 算法流程
    3.3 UCT数据采集系统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体模设置
        3.4.2 实验设置
        3.4.3 膝关节体模一的声速重建
        3.4.4 膝关节体模二的声速重建
        3.4.5 手指数值体模的声速重建
    3.5 源信号中心频率的选择
    3.6 算法的对比与分析
        3.6.1 对比实验设置
        3.6.2 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FWI的双参数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算法
    4.1 问题的提出
    4.2 算法原理
        4.2.1 目标函数的构造
        4.2.2 基于伴随状态法的声速梯度计算
        4.2.3 基于伴随状态法的密度梯度计算
        4.2.4 结合源编码技术的声速梯度和密度梯度
        4.2.5 算法流程
    4.3 算法的实验分析
        4.3.1 声速的单参数重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4.3.2 密度的单参数重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4.3.3 声速和密度的双参数重建
    4.4 算法的对比与分析
        4.4.1 对比实验设置
        4.4.2 对比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方形超声换能器阵列的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方法
    5.1 问题的提出
    5.2 UCT数据采集系统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无噪声环境下采用方形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可行性分析
        5.3.2 噪声环境下采用方形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可行性分析
        5.3.3 非均匀分布方形超声换能器阵列对重建图像的影响
    5.4 方法对比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文缩写的中英文全称对照表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声全息法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噪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发动机噪声识别研究现状
    1.3 声全息技术发展历程
        1.3.1 声全息技术
        1.3.2 近场声全息技术概述
        1.3.3 近场声全息技术应用
        1.3.4 近场声全息最新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噪声测试与分析平台系统分析
    2.1 基于空间FFT变换的近场声全息理论
        2.1.1 基于空间FFT变换的近场声全息原理
        2.1.2 基于空间FFT变换的近场声全息算法
    2.2 时频信号处理原理
        2.2.1 傅里叶变换及频谱分析
        2.2.2 倒频谱分析
        2.2.3 小波和小波包分析
        2.2.4 能量谱分析
        2.2.5 倍频程分析
    2.3 测试系统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Labview的视觉系统开发
    3.1 声场可视化系统模块设计与分析
    3.2 机器视觉系统分析
        3.2.1 图像采集原理
        3.2.2 单目定位技术
    3.3 基于Labview的单目采集系统开发
        3.3.1 Labview软件简介
        3.3.2 视觉模块简介
        3.3.3 视觉模块编程
    3.4 单目图像采集实验
        3.4.1 视觉系统硬件设备
        3.4.2 采集相机标定
        3.4.3 采集图像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Labview的近场声全息噪声测试系统开发
    4.1 噪声测试与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4.1.1 噪声采集模块软件架构
        4.1.2 噪声信号采集模块
        4.1.3 信号分析模块
        4.1.4 声品质分析模块
        4.1.5 NAH模块
        4.1.6 仿真模块
    4.2 声像匹配模块编写
    4.3 已知声源实验
        4.3.1 实验硬件设备
        4.3.2 已知声源识别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噪声测试与试验分析
    5.1 高压共轨柴油机噪声识别试验
        5.1.1 试验方案设计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部件噪声信号分析
        5.2.2 发动机声源识别分析
        5.2.3 发动机声品质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附录1 参与项目
    附录2 发表论文

四、频谱分析重建法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迭代重建算法加速及重建图像降噪算法研究[D]. 程志勇. 中北大学, 2021(09)
  • [2]基于多核DSP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D]. 姜康. 中北大学, 2021(09)
  • [3]基于北斗卫星观测的中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特征研究[D]. 曹嘉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旋转采样综合孔径辐射计极坐标采样理论与定标方法研究[D]. 郭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5]基于微透镜阵列光场成像的不确定性分析及三维火焰重构[D]. 李苏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研究[D]. 廖小华.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7]基于干涉成像的微米级液滴/冰晶测量方法及原理样机研究[D]. 张宏宇. 浙江大学, 2021(07)
  • [8]分段斜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和电磁力分析与优化[D]. 安原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9]基于全波形反演的超声计算机层析成像算法研究[D]. 李瑞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基于声全息法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噪声识别研究[D]. 吴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谱分析重建法与联合代数重建法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