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烟草需求增长趋缓(论文文献综述)
潘秋晨[1](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张鑫宇[2](2021)在《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制造业发展动能由要素投入数量增长转向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提升,对于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迟滞、自主创新能力不强、TFP增长乏力等现实问题,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探寻制造业TFP的有效提升路径。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是提高制造业TFP的重要突破口,其中,要素配置效率主要取决于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错配程度,技术进步主要包括技术进步性质和技术进步来源。因此,本文从要素配置和技术进步两个维度出发,从要素投入结构、要素错配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技术创新模式等视角切入,紧紧围绕“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之间有何关系、怎样更好发挥技术创新在提升TFP中的作用”两大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和讨论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TFP三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首先,围绕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标准化CES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方法,在对数线性化展开标准化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标准化TFP水平的对数值分解成包含标准化资本深化程度和标准化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的函数,阐述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增长的交互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增长核算框架为基础的计量回归模型,采用1999-2016年制造业分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运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方法和面板数据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制造业TFP有正向的交互影响,以资本深化度量的要素投入结构呈现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相匹配,从而推动了制造业TFP增长。其次,围绕要素错配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将可变生产要素市场扭曲、固定生产要素市场扭曲和自主创新投入引入并拓展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探讨了要素错配、自主创新对TFP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要素错配通过影响自主创新投入对TFP的间接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城市经济社会数据和微观土地出让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综合考察资本错配、劳动力错配和土地错配等多维度要素错配对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资本错配为代表的可变生产要素错配和以土地错配为代表的固定生产要素错配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负,自主创新投入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以资本错配为代表的可变生产要素错配通过抑制自主创新投入增加,间接阻碍了制造业TFP的提升。最后,围绕技术创新模式提升TFP的可行路径,分别揭示产业间纵向关联和产业数字化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TFP中的作用机制。一方面,结合知识生产函数与产业关联理论,分析基于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间纵向关联的技术知识溢出机制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作用。实证部分利用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分行业数据,将知识生产函数与空间面板德宾模型相结合构建计量模型,以处理空间滞后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间纵向关联增强了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上下游产业的自主创新投入,通过基于产业间纵向关联的技术知识溢出机制,推动制造业产业技术进步,进而提高制造业TFP。另一方面,将产业数字化和技术创新模式引入并拓展中间产品种类扩张模型,揭示以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应用于制造业为主要表现的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在自主创新提升TFP中的增强和削弱机制。基于此机制,利用2000-2015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在自主创新提升TFP中同时存在削弱作用和增强作用,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初始阶段,ICT的资本品属性起主导作用,产业数字化削弱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随着制造业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ICT的技术知识资本和通用目的技术属性起主导作用,产业数字化作用下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基于标准化CES生产函数的增长核算方法和以其为基础的计量回归模型,揭示了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的交互影响机制,克服了传统增长核算方法未考虑TFP其他影响因素的局限性,拓展了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丰富了适宜性技术理论和技术一致性理论。(2)将可变和固定生产要素市场扭曲,以及自主创新引入并拓展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探讨了要素错配和自主创新对TFP的作用机制,发现资本错配和土地错配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负,自主创新对制造业TFP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资本错配通过抑制自主创新间接阻碍制造业TFP提升,完善了要素错配对TFP间接作用机制和土地要素错配经济效应的研究。(3)结合知识生产函数与产业关联理论,探讨了基于产业间纵向关联的技术知识溢出机制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积极作用;引入产业数字化拓展中间产品种类扩张模型,揭示产业数字化在自主创新提升TFP中的增强和削弱机制,丰富了技术创新模式提升TFP可行路径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制造业TFP,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乃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的决策参考价值。一是要理顺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实现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相匹配,系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效率,激发自主创新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充分挖掘产业间纵向关联和产业数字化的作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促进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自主创新和引进模仿创新作用加快制造业TFP提升步伐,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李晓峰[3](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王静娟[4](2021)在《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我国烟酒消费税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对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带来一系列社会负面影响。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对烟酒消费税政策进行调整,基本上都是通过提高税率来影响烟酒消费品价格,进而减少居民对烟酒产品的消费。但是从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并不如人意,并非每次政策调整都能够达到提高烟酒产品的价格,减少居民的烟酒消费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对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研究很少,所以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验数据,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实证研究了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一是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政府对生产烟酒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消费税,生产者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而烟酒产品符合需求弹性理论,因此其价格升高会使居民减少对烟酒产品的需求。二是对我国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的现状进行分析,依次探讨了烟酒消费税对烟酒产品价格、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效果。研究得出,在烟酒消费税的影响下,烟草的零售价格增长速度总体上是下降的,而酒类产品的零售价格增长速度恰恰相反;卷烟和白酒的消费量总体都呈上升趋势;烟草消费支出占比呈小幅度下降,酒类消费支出占比在每次酒类消费税政策调整后会有小幅度下降。三是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实证分析。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的计量方法,对我国30省市的2002-2012年的烟酒消费税和居民烟酒消费支出,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规模实证分析研究了烟酒消费税对居民烟酒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烟酒消费税抑制居民烟酒消费的作用总体来说是增强的。结构实证分析分别研究了烟草消费税对居民烟草消费支出的影响和酒类消费税对居民酒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得出:烟草消费税能够在短期内抑制居民烟草消费,一定程度上改善消费结构,但长期的抑制消费作用较为有限;酒类消费税对居民酒类消费的抑制作用是逐渐增强的。因此从实证结果来看,烟酒消费税调节居民消费的作用不明显。四是提出了完善我国烟酒消费税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烟酒消费税税率、调整烟酒消费税征收环节、实行从量为主的计征方式和将烟酒消费税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等政策建议,以期这些建议可以为未来烟酒消费税改革提供参考。
孙彤彤[5](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刘亚男[6](2021)在《兰州市烟草公司兰州(桥)的消费者品牌忠诚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两年来,全国细支烟市场规模正在持续快速扩容,年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在当前行业总体增长趋缓的背景下,细支烟的快速增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以兰州市场为例,目前在销的兰州品牌的细支卷烟包含了兰州(细支珍品)、兰州(桥)、兰州(细支飞天梦)三个规格,虽然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细支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销量逐步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但是作为本土细支烟品牌中的无论是独具特色的外包装,还是其质优价廉的消费定位,兰州(桥)并未为兰州市场当中兰州品牌细支卷烟的中流砥柱,其当前的发展缺遇到了瓶颈,尤其是在兰州本地市场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有待提升。在该品牌的初投放期反响较好,但当消费者的新鲜感过去后,很快就流失了一大部分消费者,如何维持进而提高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便是营销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因而,本文选择以兰州市场为切入点,探究兰州(桥)消费者品牌忠诚提升策略的研究。在本次研究中,运用了品牌忠诚相关理论、情感行为模型、营销管理相关理论等,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品牌忠诚模型,认为品牌忠诚被品牌认知、品牌满意度、情感价值、使用频率、推荐意愿和营销活动六个维度所影响,而品牌忠诚除了行为忠诚和情感忠诚外还包含了品质信任和购买行为两个维度。本文以兰州市场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围绕上述理论模型对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利用回收的数据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利用相关性分析及频率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行为及其各维度对品牌忠诚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但各维度影响程度不同,由此对兰州(桥)兰州市场的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进行分类深挖不同程度的忠诚度消费者影响其忠诚的因素,并提出了兰州(桥)在兰州市场品牌忠诚度的提升策略的建议及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相应阐述了实施策略以及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品牌忠诚这一营销理论在特殊商品上提供一些新的理论依据,可以汲取和转化应用。同时,对兰州市烟草公司的其他卷烟品牌忠诚的研究将具有一定的案例借鉴意义。对于同类型企业也可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研究。
季蓓蓓[7](2020)在《山东中烟“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的不断发展,烟草包装设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立足山东中烟公司的市场前沿,以“泰山”品牌为研究视角切入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这是包装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烟草行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在前期的行业专项调研过程中发现,山东中烟公司“泰山”品牌系列中的高档(I类)烟品市场销量较低,经济效益一直很不理想。在把国内、外市场销量排名靠前的知名烟品包装设计与“泰山”烟品包装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发现,“泰山”品牌在包装设计上的确存在不足或缺憾。在多年烟品包装设计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对“泰山”品牌包装设计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文献检索和资料综述,秉承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互融合的原则,把原始创意与当代艺术设计紧密关联,以此确立了“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的创意原点。借鉴烟草广告创意的思维模式,深入挖掘“泰山”品牌的历史底蕴和现代内涵,创意提出了“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的核心主旨,尝试从不同层面建立和塑造具有文化传承和时代特征的崭新产品形象。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从国内、外烟品包装设计的研究进展中聚焦问题和寻求突破。在注重烟品包装设计艺术性的同时追求烟草产品的实际市场占有率,优化方案框架,规范设计流程,对个性化产品的每个局部和细节都进行了精细化的处理,最终完成了三套“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的设计方案,为后续专业团队实现最终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盼山东中烟公司全新的“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在不久的将来具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较大幅度的提升。
胡筱[8](2020)在《中国烟草使用的经济成本测算 ——兼论实现2030健康中国战略的财政政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卷烟生产国和卷烟消费国,烟草使用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健康损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此外,《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到2030年,健康中国应该实现“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由于吸烟是最可预防的致病、致死因素,而且“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一项主要任务便是实施控烟行动。然而,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趋缓,支出增压趋强,中央财政对烟草业的依赖将更加凸显。2012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层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既是国家烟草发展也是烟草控制的最重要的利益攸关方”。中国政府已明确宣布公众健康是未来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正在保卫人民健康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使命之间探索国家的发展之道。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烟草消费是否对中国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影响;第二,如果烟草消费已经影响了中国居民的健康,那么这种健康影响的经济价值为多大规模,又给中国财政和经济带来了何种影响。首先,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烟草消费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烟草使用具有累积效应和时滞效应,这种负面影响或者已经显现,或者将在未来爆发。其中,主动吸烟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明显,尤其是对成年男性;家庭二手烟暴露对成年个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中国的烟草消费问题,尤其是中国男性的高吸烟率,以及儿童的二手烟暴露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次,除了巨大的健康损失外,烟草使用还造成了一定规模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对于直接经济成本而言,2012年、2014年和2016年曾经吸烟导致的超额伤病支出分别约为830元/人、1500元/人和2440元/人。曾经吸烟导致的超额伤病支出由国家公共财政负担的部分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约为510元/人和820元/人,两年内增加了60.78%。对于间接经济成本而言,中国因主动吸烟引致的间接经济成本规模大、增速快。2010年至2016年,吸烟引致的间接经济成本增加了107%。2016年,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的吸烟引致的间接经济成本约为4000亿元;基于人均GDP衡量的吸烟引致的间接经济成本超过9000亿元;中国被动吸烟引致的间接经济成本虽然规模不大,但情况仍不容乐观。2010年至2016年,被动吸烟引致的间接经济成本几乎增加一倍。在2016年,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的被动吸烟间接经济成本约为730亿元;基于人均GDP衡量的被动吸烟间接经济成本约为1650亿元。烟草使用所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失加重了中国的财政压力和经济负担。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烟草消费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成本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为2.73%、4.81%和7.78%,直接经济成本的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全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速,烟草使用拉动了卫生费用的“额外”增长。随着烟草相关疾病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会被用于治疗烟草使用引致的可预防疾病,这将导致用于其他卫生服务需求和优先事项的经费被分流。关于烟草使用的经济成本,其中66%是由吸烟者自行承担的,另外有33%是由国家财政承担的。2014年和2016年,吸烟者自担直接经济成本分别为1123.17亿元和2392.04亿元;由国家财政承担的超额成本分别为576.49亿元和1213.09亿元,2016年相比于2014年增加了1.10倍。此外,2010年-2016年间,中国烟草使用的间接经济成本的增速均已超过GDP的增速。其中,中国主动烟草使用的间接经济成本占GDP的比重由1.16%升至1.22%;被动烟草使用的间接经济成本占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0.22%0.23%,变化幅度较小。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日渐完善,中国政府和医保基金的医疗负担将日趋沉重;而烟草消费所导致的生产力损失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不利影响。因此,控制不合理因素导致的超额损失亦尤为关键。控制烟草消费实现全民健康,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更是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健康中国——提出的时代命题。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持续提高烟草税。烟草制品在公共健康方面的危害性,以及在经济方面的市场失灵和缺乏效率使得政府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其中,运用税收政策来提高烟草制品的零售价格是减少烟草产品消费的单项最有效措施,更是一项双赢政策。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也明确表示要“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目前,中国卷烟税负水平过低、卷烟支付能力持续增长、卷烟消费量回升后持续增加,这些现实问题表明中国仍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来持续提高烟草税与烟草价格。第二,简化烟草税制。除了提高烟草税,一个好的烟草消费税制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和公共财政来说也至关重要。目前,中国的卷烟消费税制较为复杂,实行多层税率的既从价、又从量的卷烟消费税。此外,从量税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均征收。然而,从实现公共健康,达到健康中国2030所规划的目标而言,我国应进一步简化卷烟消费税制,更多地倚重从量税,并对所有卷烟或者烟草制品征收单一税率。第三,推行烟草税专款专用制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控烟为国家战略,而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财政资金的保障。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长远目标出发,当前应当加强研究和设计烟草消费税专款专用制度,将一部分卷烟税收的用途予以明确界定,包括用于支付与民生相关的医疗、社保、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第四,设计差异化医疗保险制度。烟草消费已经给中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在概一而论的医疗保障体制下,国家和社会仍需要替吸烟者的非健康行为买单。在中国,商业保险已经开始考虑到被保险人的吸烟状况。在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的背景下,中国在设计或修订医疗保障制度时同样应该考虑到参保群体的异质性,做到“统一但有差别”,尽可能地将烟草消费者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源头上减少居民的非健康行为、控制疾病风险、降低医疗费用,最终提高社会福利。
沈龙[9](2019)在《X市烟草公司精准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已经连续四年为国家贡献税利超万亿,为处在高压下的中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签署《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烟草受到了来自国际竞争和政策方面的双重压力。2003年,中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行业进行了“工商分离”改革,加快了烟草企业市场化的步伐,也让中国烟草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卷烟提税顺价、卷烟消费环境恶化、烟草消费趋势下滑的背景下,研究烟草商业企业的营销策略,不仅能为烟草行业创新营销理念和改进营销方法提供理论借鉴,而且能促进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出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和实证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X市烟草公司的内外环境和精准营销策略。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烟草营销相关文献,介绍了精准营销理论、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市场细分理论和营销组合策略理论。其次,通过对X市烟草公司的宏微观营销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本文对X市烟草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总结了X市烟草公司所处的行业现状、企业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再次,本文对X市烟草消费者做了深度调研,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市场调研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交叉表分析等统计分析,提炼出了烟草消费者的基本特征、烟草消费偏好及烟草消费行为。最后,本文在认清消费者具体需求的前提下对X市烟草公司做了市场细分并进行了目标市场选择。本文研究发现:X市经济环境稳中向好,卷烟消费者主要是青壮年,卷烟货源供大于求,营销策略应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并应从基于精准优化的品牌培育策略、基于精准设计的渠道布局策略、基于精准调控的价格引导策略、基于精准定位的促销推广策略、基于精细管理的营销策略保障措施等方面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通过实地调研对X市卷烟消费者行为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将烟草消费信息系统从单向的数据库构建扩展到双向沟通的移动互联网领域。
王佳[10](2019)在《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以来,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其最突出的特征包括出生率持续偏低、死亡率居高不下和外来移民人口补偿能力显着减弱三个方面。受此影响,俄罗斯人口持续多年出现负增长,全国人口总数逐年下滑。此次人口危机因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影响程度之深,已经成为事关俄罗斯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性问题,引起了俄朝野各界的普遍高度关注。当代俄罗斯的人口形势是在全球人口向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欧美国家为首的世界各国人口纷纷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传统的多子女大家庭模式逐步被少子女的现代家庭模式取代,居民生育意愿显着下降,人口生育水平降至自然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增长趋缓甚至步入负增长阶段。在全球人口转变的背景下,俄罗斯的人口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向现代人口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它既受到了俄人口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差异等传统人口因素的影响,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转型时期的激进改革对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冲击则是此次人口危机的助推器,不仅加快了危机爆发的进度,也增强了危机蔓延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并加重了它的灾难性后果。为摆脱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俄政府出台了包括鼓励居民生育、降低人口死亡率和吸引外来移民在内的一系列应对人口危机的配套措施,旨在扭转持续多年的人口负增长趋势,同时增强外来移民对人口再生产的补偿能力。上述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俄罗斯人口总数自2010年起恢复增长。2013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人口出现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首次自然增长。尽管近年来人口危机的状况有所缓和,但就目前人口形势来看,俄罗斯未来面临的人口问题依旧严峻。居民生育意愿仍然偏低,无法保证维持人口数量稳定所需的出生率水平。随着上世纪90年代人口危机最严峻时期出生的女性逐渐步入生育年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育龄女性数量将面临显着减少的局面,人口出生率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人口死亡率水平尽管有所回落,但与大部分欧美国家相比依然处于高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死亡率难以出现较明显的下降,俄罗斯人口自然负增长的规模很可能将持续扩大。在外来移民对人口自然损失的补偿能力难有实质性提升的背景下,当代俄罗斯面临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本论文的研究以当代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人口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及俄政府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实施成效和不足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比较并借鉴世界同类国家应对人口问题的经验,为俄罗斯摆脱人口危机提出可行建议,并对俄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论文由绪论、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思路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俄罗斯的人口发展历史进行回顾,论述了旧俄时期和苏维埃时期俄罗斯人口的主要发展阶段;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严峻形势,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和日益减弱的移民人口补偿能力三个方面,着重对人口危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从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入手,详细探讨了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产生的原因;第四章重点分析了俄罗斯政府实施的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和增强移民吸引力等应对人口危机的主要措施,并对相关措施的成效和不足进行了评价。结语部分论述了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前景,并就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解决尝试提供可行性建议。人口危机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难以一蹴而就。一方面,受人口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单纯依靠人口自身的再生产能力,已经很难维持人口数量的动态平衡。因此,俄罗斯应更加重视外来移民的人口替代效应,充分发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着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移民环境,进一步加大引进外来移民的力度,秉承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口交流,充分利用邻国的人口资源禀赋,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在吸引外来国际移民的同时,优化整合国内人口资源配置,推动区域间人口流动同样可作为俄罗斯应对人口问题的可行途径。另一方面,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居民的家庭、婚姻和生育观念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样性影响下发生了现代化转变。因此,俄政府应从文化和价值观层面入手,健全有利于人口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加重视培养居民对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感,提高家庭在社会舆论及居民思想观念中的威望,从根本上引导社会环境向有利于家庭和生育的方向转变。总体而言,鉴于俄罗斯未来依旧严峻的人口发展形势,俄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口和移民政策的财政投入,为应对人口危机措施的落实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因此,经济发展才是未来俄罗斯解决人口危机的最根本途径。
二、世界烟草需求增长趋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烟草需求增长趋缓(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要素配置: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错配 |
1.2.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偏向性和技术创新模式 |
1.2.3 全要素生产率(TFP)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要素配置与TFP |
2.1.1 要素投入结构对TFP影响的争论 |
2.1.2 要素错配对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 |
2.2 技术进步与TFP |
2.2.1 技术进步与TFP的联系和区别 |
2.2.2 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的影响 |
2.2.3 技术创新模式对TFP的影响 |
2.3 要素配置与技术进步 |
2.3.1 要素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关系 |
2.3.2 要素错配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 |
2.4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第3章 要素配置和技术进步影响TFP的内在机制分析 |
3.1 要素投入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对TFP的交互影响机制 |
3.2 要素错配和自主创新对TF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 |
3.3 产业间纵向关联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作用机制 |
3.4 产业数字化在技术创新模式影响TFP中的作用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要素投入结构、技术进步偏向性与制造业TFP |
4.1 引言 |
4.2 计量回归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与变量数据说明 |
4.2.1 以增长核算为基础的计量回归模型 |
4.2.2 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 |
4.2.3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4.3 参数估计和指标测度结果分析 |
4.3.1 要素替代弹性的估计结果分析 |
4.3.2 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3 各指标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
4.4 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要素错配、自主创新与制造业TFP |
5.1 引言 |
5.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计量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基准估计结果分析 |
5.3.2 内生性问题来源与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创新模式、产业间纵向关联与制造业TFP |
6.1 引言 |
6.2 空间计量模型、内生性问题讨论与变量选取 |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2.2 内生性问题来源与处理 |
6.2.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6.3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6.3.1 产业间纵向关联效应检验 |
6.3.2 未考虑产业间纵向关联的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6.3.3 考虑产业间纵向关联的空间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
6.3.4 考虑产业间纵向关联的三种效应分解结果分析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创新模式、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TFP |
7.1 引言 |
7.2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1 计量模型设定与内生性问题讨论 |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1 技术创新模式演变对制造业TFP影响的结果分析 |
7.3.2 产业数字化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分析 |
7.3.3 产业数字化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及答辩情况表 |
(3)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关键概念说明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资本要素估计 |
1.5.2 替代弹性估计 |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
2.1.2 产业关联理论 |
2.1.3 生产要素理论 |
2.1.4 一般均衡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
4.3.1 推动力系数 |
4.3.2 影响力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
7.1.2 SAM编制 |
7.2 CGE系统搭建 |
7.2.1 生产模块 |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
7.2.3 价格模块 |
7.2.4 国际贸易模块 |
7.2.5 均衡闭合模块 |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
7.3.2 模拟说明 |
7.3.3 经济形势模拟 |
7.3.4 产业政策模拟 |
7.3.5 复合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附录H |
附录I |
附录J |
附录K |
附录L |
附录M |
附录O |
参考文献 |
(4)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烟酒消费税调节消费的理论分析 |
2.1 烟酒消费税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烟酒消费税 |
2.1.2 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 |
2.2 烟酒消费税调节消费的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弹性理论 |
2.2.2 税负转嫁理论 |
2.2.3 税收效应理论 |
2.3 烟酒消费税调节消费的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烟酒消费税调节消费的现实研判 |
3.1 烟酒消费税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烟草消费税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2 酒类消费税发展的历史沿革 |
3.2 烟酒消费税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现状分析 |
3.2.1 烟酒消费税对价格的影响 |
3.2.2 烟酒消费税对消费量的影响 |
3.2.3 烟酒消费税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3.3 烟酒消费税调节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
3.3.1 税率和税目设置不合理 |
3.3.2 征收环节存在避税漏洞 |
3.3.3 税收归属划分不合理 |
3.3.4 实行价内税不尽合理 |
3.3.5 烟酒消费税征收方式不合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实证分析 |
4.1 规模实证分析:烟酒消费税与烟酒消费支出的关系 |
4.1.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1.2 实证分析与检验 |
4.1.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析 |
4.2 结构实证分析I:烟草消费税与烟草消费支出的关系 |
4.2.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2.2 实证分析与检验 |
4.2.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析 |
4.3 结构实证分析II:酒类消费税与酒类消费支出的关系 |
4.3.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2 实证分析与检验 |
4.3.3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析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烟酒消费税对烟酒消费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2 烟草消费税对烟草消费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3 酒类消费税对酒类消费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提高烟酒消费税税率 |
5.2 调整烟酒消费税征收环节 |
5.3 将烟酒消费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
5.4 实行从量为主、从价为辅的计征方式 |
5.5 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兰州市烟草公司兰州(桥)的消费者品牌忠诚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品牌忠诚度相关理论 |
2.1.1 品牌忠诚度 |
2.1.2 品牌忠诚度发展历史 |
2.2 品牌关系理论 |
2.3 情感行为忠诚模型 |
2.4 品牌社群理论 |
2.5 烟草产品相关品牌忠诚文献 |
第三章 兰州(桥)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现状介绍及问题分析 |
3.1 兰州市场概况 |
3.1.1 细支卷烟整体运行现状 |
3.1.2 兰州市场概况 |
3.2 兰州(桥)兰州市场品牌忠诚现状 |
3.2.1 研究设计 |
3.2.2 问卷设计的内容 |
3.2.3 调查对象及方式 |
3.2.4 问卷回收情况 |
3.2.5 问卷调查分析 |
3.2.6 品牌忠诚现状分析 |
3.3 品牌忠诚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对消费者未做分类研究 |
3.3.2 未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高的原因做深入探究 |
3.3.3 未对不同类型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做深入挖掘 |
3.4 品牌忠诚度现状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忠诚度类型消费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兰州市场兰州(桥)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分类 |
4.1.1 兰州(桥)品牌忠诚度测量指标 |
4.1.2 兰州(桥)品牌忠诚度的分类 |
4.2 兰州(桥)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信效度分析 |
4.2.2 相关性分析 |
4.3 不同忠诚度消费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无忠诚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脆弱忠诚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3 潜在忠诚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竞争者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分析 |
5.1 兰州市场细支卷烟竞争格局 |
5.2 竞争者品牌忠诚提升策略分析 |
5.2.1 贵烟(跨越)的分析 |
5.2.2 好猫(细支长乐)的分析 |
5.2.3 南京(十二钗)的分析 |
第六章 兰州市烟草公司兰州(桥)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 |
6.1 无忠诚者的品牌忠诚提升策略 |
6.1.1 强调品牌差异性,强化品牌形象 |
6.1.2 塑造品牌崇信度,激发购买行为 |
6.2 潜在忠诚者的品牌忠诚提升策略 |
6.2.1 传递品牌情感,增强消费者认同 |
6.2.2 突出兰州(桥)个性,挖掘消费者潜力 |
6.2.3 开设品牌快闪店铺 |
6.3 脆弱忠诚者的品牌忠诚提升策略 |
6.3.1 提高转换成本,加强消费者品牌忠诚 |
6.3.2 建立品牌社区 |
6.3.3 建立体验式营销 |
第七章 兰州市烟草公司兰州(桥)品牌忠诚度提升策略的实施及保障 |
7.1 实施要点 |
7.1.1 宏观层面 |
7.1.2 操作层面 |
7.2 保障措施 |
7.2.1 人员保障 |
7.2.2 信息支撑 |
7.2.3 货源保障 |
7.2.4 政策保障 |
7.2.5 文化保障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不足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兰州(桥)品牌忠诚度问卷调查 |
致谢 |
(7)山东中烟“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与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范围及创新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烟草企业与烟品包装设计 |
2.1 烟草相关背景 |
2.1.1 烟草起源 |
2.1.2 国外烟草企业、品牌及市场概况 |
2.1.3 国内烟草企业、品牌及市场现状 |
2.1.4 山东中烟公司基本情况 |
2.1.5 山东中烟“泰山”品牌的创立与发展 |
2.2 关于卷烟品牌的包装设计 |
2.2.1 烟品包装印刷技术、设备、材料与应用 |
2.2.2 国外烟品包装设计的起源、发展及趋向 |
2.2.3 国内烟品包装设计的产品研发流程 |
2.2.4 山东中烟“泰山”品牌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演进 |
2.3 问题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烟品包装设计的行规、理论与方法 |
3.1 烟草行业法规与企业(品牌)发展模式 |
3.1.1 烟草行业的法律、法规 |
3.1.2 烟草企业的格局与发展 |
3.1.3 卷烟品牌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 |
3.2 烟品包装相关设计理论 |
3.2.1 烟草广告创意及设计理论 |
3.2.2 传统中式卷烟包装设计 |
3.2.3 个性化产品及定制创意设计 |
3.2.4 卷烟品牌个性化包装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泰山”品牌个性化包装设计解决方案 |
4.1 方案宏观构想 |
4.1.1 国家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 |
4.1.2 国家烟草发展战略及山东烟草发展规划 |
4.1.3 山东中烟公司的企业形象及核心价值理念 |
4.1.4 “泰山”品牌(子品牌)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
4.1.5 传统烟品包装与当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
4.1.6 烟品包装设计中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应用 |
4.2 解决方案的出发点和难点 |
4.3 经典“泰山”品牌包装设计产品的梳理分析 |
4.3.1 “泰山”品牌产品销售市场调查 |
4.3.2 “泰山”品牌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
4.4 “泰山”品牌个性化包装设计解决方案 |
4.4.1 “泰山”品牌包装设计解决方案的切入点 |
4.4.2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创意的发散联想与内涵挖掘 |
4.4.3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意思维 |
4.4.4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基本要素 |
4.4.5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 |
4.5 “泰山”品牌个性化产品包装设计终稿 |
4.5.1 产品优化设计终稿与工艺设想 |
4.5.2 市场终端延伸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在学期间申请的专利 |
3.主持(参与)的烟包设计项目及作品 |
附录1:山东烟草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变革 |
附录2:中国烟品广告语及释义 |
附录3: 中国烟草专卖法和烟草专卖体制 |
致谢 |
(8)中国烟草使用的经济成本测算 ——兼论实现2030健康中国战略的财政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烟草消费概况 |
1.1.2 烟草使用的健康后果 |
1.1.3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卫生支出负担 |
1.1.4 烟草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数据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数据 |
1.3.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局限性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烟草使用的健康危害 |
2.2 影响烟草消费行为相关因素 |
2.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
2.2.2 环境因素 |
2.2.3 个体因素 |
2.2.4 行为因素 |
2.3 烟草使用经济成本的概念及要素划分 |
2.3.1 烟草使用经济成本的基本定义 |
2.3.2 烟草使用经济成本的划分形式 |
2.4 烟草使用的经济成本测算 |
2.4.1 烟草使用经济成本的研究方法 |
2.4.2 烟草使用的经济成本测算方法 |
2.4.3 中国烟草使用的经济成本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烟草消费与健康 |
3.1 引言 |
3.2 基础理论与模型 |
3.2.1 健康需求理论 |
3.2.2 健康的决定因素 |
3.2.3 模型设定与实证策略 |
3.3 变量和数据 |
3.3.1 健康的测度 |
3.3.2 烟草使用的测度 |
3.3.3 控制变量 |
3.3.4 变量描述性统计 |
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4.1 是否烟草使用与自评健康 |
3.4.2 烟草使用程度与自评健康 |
3.4.3 烟草使用状态与自评健康 |
3.4.4 烟草使用与自评健康变化 |
3.5 进一步研究:被动烟草使用与儿童健康 |
3.5.1 变量测度 |
3.5.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3.5.3 回归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草使用的直接经济成本测算 |
4.1 引言 |
4.2 基础理论 |
4.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4.3.1 直接经济成本测度 |
4.3.2 研究方法 |
4.3.3 变量定义与描述 |
4.4 曾经吸烟的直接经济成本测算 |
4.4.1 描述性分析 |
4.4.2 基准结果 |
4.4.3 稳健性检验 |
4.4.4 异质性分析 |
4.4.5 进一步研究 |
4.5 现在吸烟的直接经济成本测算 |
4.5.1 描述性分析 |
4.5.2 基准结果 |
4.5.3 稳健性检验 |
4.5.4 异质性分析 |
4.6 成人被动吸烟的直接经济成本 |
4.6.1 描述性分析 |
4.6.2 基准结果 |
4.6.3 稳健性检验 |
4.6.4 异质性分析 |
4.7 儿童被动吸烟的直接经济成本 |
4.7.1 描述性分析 |
4.7.2 基准结果 |
4.7.3 稳健性检验 |
4.7.4 异质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草使用的间接经济成本测算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数据 |
5.3 数据描述性分析 |
5.3.1 主动吸烟引致的DALYs |
5.3.2 被动吸烟引致的DALYs |
5.4 主动烟草使用的间接经济成本测算 |
5.4.1 成人主动吸烟的间接经济成本 |
5.4.2 成年男性主动吸烟的间接经济成本 |
5.4.3 成年女性主动吸烟的间接经济成本 |
5.5 被动烟草使用的间接经济成本测算 |
5.5.1 被动吸烟的间接经济成本 |
5.5.2 男性被动吸烟的间接经济成本 |
5.5.3 女性被动吸烟的间接经济成本 |
5.6 烟草使用间接经济成本国际比较 |
5.6.1 总间接经济成本比较 |
5.6.2 主动吸烟间接经济成本比较 |
5.6.3 被动吸烟间接经济成本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烟草引致的财政压力与经济负担 |
6.1 引言 |
6.2 直接经济成本与财政压力 |
6.3 间接经济成本与经济负担 |
6.4 国际经验介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2.1 持续提高烟草税 |
7.2.2 简化烟草税制 |
7.2.3 推行烟草税专款专用制度 |
7.2.4 差异化医疗保险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X市烟草公司精准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四、论文的合理性和道德性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烟草营销研究 |
二、国内烟草营销研究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精准营销理论 |
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理论 |
三、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第二章 X市烟草公司营销环境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 |
一、政治法律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社会文化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第二节 行业环境 |
一、行业市场现状 |
二、行业竞争分析 |
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企业内部环境 |
一、企业基本情况 |
二、企业组织机构 |
第四节 企业营销现状 |
一、卷烟营销主要模式 |
二、X市烟草公司卷烟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X市烟草消费者行为特征 |
第一节 X市烟草消费者行为问卷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收集 |
第二节 X市烟草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
一、消费者基本特征 |
二、卷烟消费偏好 |
三、卷烟购买行为 |
第四章 X市烟草公司精准营销策略 |
第一节 基于精准调控的价格引导策略 |
一、建立零售终端价格信息检测体系 |
二、实行明码标价 |
三、加强卷烟大客户管理 |
四、发挥卷烟零户自律作用 |
第二节 基于精准优化的品牌培育策略 |
一、科学的品牌培育选择 |
二、系统的品牌培育措施 |
第三节 基于精准设计的渠道布局策略 |
一、完善与烟草工业企业的双向合作机制 |
二、合理化终端布局 |
三、推进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建设 |
第四节 基于精准定位的促销推广策略 |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互动 |
二、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投放 |
第五节 基于精细管理的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一、优化营销组织职能 |
二、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三、健全信息采集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俄罗斯人口发展历史概述 |
第一节 旧俄时期人口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苏维埃时期的俄罗斯人口发展状况 |
一、苏维埃时期的俄罗斯人口发展概述 |
二、苏维埃时期俄罗斯人口发展的历史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严峻形势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的人口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具体表现 |
一、人口出生率持续偏低 |
二、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 |
三、外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日益减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人口发展的历史结构原因 |
一、育龄人口数量阶段性减少导致人口发展呈现周期性波动 |
二、人口性别构成严重失衡制约人口再生产的良性运行 |
三、人口年龄结构日益老化造成死亡率水平的控制难度增加 |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原因 |
一、家庭生活水平下降抑制居民生育意愿 |
二、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降低导致人口健康状况恶化 |
三、经济实力衰退造成高技能人才大量流失 |
第三节 文化和价值观原因 |
一、家庭、婚姻和生育观念转变导致居民生育意愿下降 |
二、不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死亡观念成为高死亡率的重要诱因 |
三、民众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制约移民吸引力的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政府应对人口危机的措施及绩效分析 |
第一节 刺激居民生育意愿提高人口出生率水平 |
一、出台刺激人口生育意愿的物质激励措施 |
二、为女性兼顾家庭责任与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
三、协助家庭改善居住条件,为居民落实生育意愿提供住房保障 |
四、宣传重视家庭和生育的传统价值观 |
第二节 改善居民健康状况降低人口死亡率水平 |
一、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
二、推行控烟、限酒和禁毒等措施 |
三、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
第三节 提高移民吸引力增强外来移民的人口补偿能力 |
一、根据移民现状与移民需求,适时调整移民政策定位 |
二、刺激境外侨胞回归意愿,主动吸引侨胞回迁 |
三、大力吸引高技能移民 |
四、优先吸纳独联体地区移民 |
五、培育包容的移民环境,促进移民融合 |
第四节 人口危机应对措施的绩效分析 |
一、提高出生率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
二、降低死亡率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
三、增强移民吸引力措施的成效及不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世界烟草需求增长趋缓(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D]. 张鑫宇. 山东大学, 2021(10)
- [3]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烟酒消费税的消费效应研究[D]. 王静娟.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6]兰州市烟草公司兰州(桥)的消费者品牌忠诚提升策略研究[D]. 刘亚男. 兰州大学, 2021(12)
- [7]山东中烟“泰山”品牌个性化烟品包装设计探究[D]. 季蓓蓓. 青岛大学, 2020(01)
- [8]中国烟草使用的经济成本测算 ——兼论实现2030健康中国战略的财政政策[D]. 胡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9]X市烟草公司精准营销策略研究[D]. 沈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10]当代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研究[D]. 王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