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培育和打造水产品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

连江县培育和打造水产品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

一、培育和建立连江县水产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何欣梅[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水产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以连江县为例》文中指出文章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连江县现代水产渔业发展现状和现代水产品冷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连江县现代水产冷链物发展存在水产冷链物流流通渠道不顺畅、水产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健全、缺乏水产冷链物流复合人才等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加快水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水产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复合型人才的培育解决措施,大力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连江县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水产冷链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孙冰晶[2](2020)在《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是契合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推进智慧社会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十九大专门提出了要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来支撑五个强国和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福州市作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试点城市之一,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走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沿。本文以福州市连江县作为研究对象,叙述了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根据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分析出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潜在原因,再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和泉州晋江市等优秀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得到的启示,归纳总结出推进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共7章。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介绍了智慧城市和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以及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城市治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第三章,梳理归纳了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建设成效等。第四章,研究分析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共享、民生服务、投资模式、区域发展等方面,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和泉州晋江市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得出对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优化服务、促进投资模式多元化”的启示。第六章,提出加快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认为,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信息共享不充分、民众对智慧城市建设参与度低、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较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缺乏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保障体系和专业人才”等问题,应从“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以政府为引导,促进民生服务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实现长效发展机制、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优化提升基础信息化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配套的政策”方面建设完善。

李晋榕,陈能忠[3](2020)在《从渔业大县到海洋强县——连江县发展海洋产业侧记》文中研究表明连江县是渔业大县,渔业总产量连续40多年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近年来,连江县以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参加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进连江从渔业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跨越,为全省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和福州

钱芳,姜启军[4](2018)在《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福建省连江县、辽宁省庄河市2个典型渔业区域进行调研访谈,发现连江鲍鱼和藻类产业、庄河贝类产业已经出现明显的集聚现象,如何确保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的因素,并构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找出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养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创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大力发展循环水养殖、延伸水产养殖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等对策来实现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张琼琳[5](2018)在《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农民人口约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仍有不少农民处在贫困状态,农村贫困形势依然严峻,国家高度重视,提出了精准扶贫,力求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本研究选取连江县为蓝本,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贫困理论视角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展开研究。采用个案法、文献法、访谈法,利用可行能力贫困理论中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五种工具性自由来研究连江县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拓展了扶贫思路和丰富了扶贫方法,对深入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同连江县扶贫现状类似的区域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意义。本研究在阐述国内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连江县可行能力五种工具性自由的具体内容,总结概括了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从精准扶贫工作的外部环境、扶贫的对象特征、扶贫主体的问题等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条件受损、政治影响力较弱、透明性保证缺失、社会机会狭窄、防护性难保障可行能力的维度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贫困农民的政治参与度和信息透明性,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机会,为其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并完善防护性保障体系四项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建议,从而加快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进程,实现脱贫攻坚。

钱芳[6](2018)在《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及其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2016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为5156万吨,约占全世界产量的2/3。随着渔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很多地区水产养殖业走上产业集聚道路,例如,在辽宁大连、山东荣成、福建连江等地区具有较明显的水产养殖业集聚特征。产业集群是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作为不断演进的生命体,集群发展存在一定的衰退风险。所以,不能认真对待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会导致产业或者区域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关注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构建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且分析影响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是确保区域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和增强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本文将水产养殖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梳理,其中包括: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分类研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成因分析、产业集群各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及表现形式分析、产业集群衰退原因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态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形态演变研究、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产业集群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中,对农业产业集群和资源型产业集群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但针对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还缺乏较为全面的、系统性强的指标体系建设,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针对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在本文中,笔者首先研究了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定义及特征,类型及地理分布。其次,阐述本文主要的理论基础,如产业集群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然后,借鉴Tichy G在1998年提出的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划分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四个生命周期阶段。结合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动态形成过程,具体描述集群在各生命阶段的主要特征。再根据对福建连江县和辽宁庄河海洋社区的实地访谈情况,总结出福建连江鲍鱼、藻类养殖产业集群和辽宁庄河贝类养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界定辽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期。接着,分析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态及成因,构建集群形态演变阶段模型,总结出集群由“横向集聚-纵向集聚-协同创新集聚”的演变规律,说明集群的形态发展是一个由低向高的演进过程。其次,借鉴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式,分析影响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系统论的观点构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层析分析法计算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大力发展循环水和工厂化养殖,不断延伸水产养殖产业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等对策,推进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总结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指出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看法,表达展望。

修兴高[7](2018)在《中国产业扶贫模式比较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举措,战略地位显着,被列为精准脱贫“五个一批”工程的首要任务。各省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将70%的扶贫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扶贫。在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的同时,地方政府寄望于寻找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做法,而判断某地区经验做法是否可复制推广的依据是该经验做法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否具备或可复制。但现有文献主要介绍特定地区产业扶贫模式与经验做法,少有文献对产业扶贫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深刻剖析,也就无法为其他地区判定该经验做法是否可复制推广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在此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本文首先概述中央及各部委、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扶贫政策与产业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扶贫成效;其次基于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政府职能理论等,分析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潜在影响因素;然后分别为基层组织带动模式、合作社带动模式和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样本进行案例研究,剖析三个案例样本的产业扶贫成效及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针对以往学者所指出的产业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或障碍因素进行讨论、印证和补充,为后续政策优化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根据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尚存的制约因素,提出强化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地方政府立下“军令状”后,2016年和2017年包含产业扶贫内容的政策文件也呈爆发式增加,强有力的执行力有效保障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第二,基于三个案例的研究发现,基层组织能力禀赋、地区资源禀赋、行业属性、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扶贫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而贫困户特征并非重要的因素;第三,案例研究发现当前产业扶贫仍存在三个问题:产业扶贫项目在分配阶段确实存在“精英捕获”现象、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容易被产业扶贫主体忽视、产业扶贫主体的补贴政策门槛偏高且容易忽略小微产业扶贫主体的扶贫贡献,而对国内学者较常谈及的“弱者吸纳”现象、“规模化劣势”、“一次性怪圈”的普遍性持保留态度;第四,强化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政策建议包括:强化对产业主体的扶贫思路引导、优化产业扶贫的配套政策体系、扶持产业扶贫主体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扶持乡村能人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扶持贫困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开发战略、强化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以及培育新型集体经济以增强扶贫开发能力。

张骏捷[8](2018)在《诱导契合:基层政府招商行为调适 ——以连江县人民政府为例》文中提出学术界多是从经济视角来研究政府招商的效益问题,认为其本质是行政手段干扰市场,所以持否定态度者居多;然而,现实中各地政府纷纷通过招商获得驱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心剂”。可以说,政府招商符合我国实际,甚至势在必行。本文将研究层次定位于基层政府,是因为基层政府既要跟中央、省、市政府一样履行制定招商政策、配套基础设施、依法监管市场的行政职能,又要扮演与招商对象平等地位的市场主体角色,能够大致体现政府招商的全部状况。研究基层政府招商行为,有助于从政治学角度来丰富政府招商理论,探寻成功招商的常规途径。本文借助生物学中“诱导契合理论”,十分新颖地运用“酶—底物”生化反应的相关概念来阐述基层政府招商行为,即基层政府会筛选出适于当地发展形势的招商对象,然后受期待利益的“诱导”,不断“调适”自身政府行为以最终“契合”招商对象的投资需求,从而催生招商项目。但是,该如何“调适”政府行为来更好地招商?以连江县人民政府招商工作为例,结合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切实加以分析,推断解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服务保障缺乏力度、招商成果质量欠佳等招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应是当务之急,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笔者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将连江县招商问题的产生归结为区域之间恶性竞争、干部队伍软弱涣散、招商政策收效甚微等原因的存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调适”措施。当然,各地情况有差异,矛盾也并非一成不变,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

方超平[9](2018)在《连江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新时代的农业产业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向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推动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延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环境的内外部特征发生了新变化,但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以往简单、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维续,农村发展活力仍有待提升,亟需探索新路径,总结经验。研究一二三业融合发展路径,为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新时期农村发展面貌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连江县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的典型区,在深入分析连江县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县域产业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基于产业优势最佳原则、乘数效应显着原则、社会经济效应最佳原则、增长后劲最强原则的四大主导产业选择原则,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与综合指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连江县今后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产业;再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结果,依托连江实际产业发展情况探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偏离份额指数和综合指标得分显示,农林牧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旅游业的分值均较高,表明这三大产业部门是连江县的优势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良好的发展基础、较好的发展潜力,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适合将其作为连江县的主导产业。2)基于产业链构建的视角和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连江县应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与第二、三次产业间的渗透融合和延伸重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复合式农业,打造产业融合链条,构建农业新型业态。3)根据连江县产业链条构建结果和产业集聚状况,以连江县的地形特点、产业发展状况,构建沿海、山区、中部平原三个产业融合区,以河海岸线、交通干道为骨架,构建沿江、沿海、沿路三条产业集聚带,最终形成“点线面”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严小燕,陈志峰,刘宇峰,曾玉荣[10](2017)在《供给侧改革下的福建优势特色渔业竞争力评价与空间布局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是解决福建省渔业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迫切需求,而发展优势特色渔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则是深入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促进渔业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文章试图从产业空间结构为切入点,重点探索福建县域渔业竞争力与空间布局优化,以期为福建渔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在CTMC研究框架下,首先,运用TOPSIS模型对全省67个县域单元渔业进行竞争力评价,由此将福建省渔业竞争优势划分出"核心区"、"拓展区"、"潜力区"和"无竞争优势区";其次,对22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作了产业结构与分品种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将比较优势分析结果与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调查数据相耦合。[结果]在选择扶持渔业品种上,部分县域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应进一步进行特色渔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结论]福建省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打造优势特色水产以提质量、去库存,优化特色渔业空间布局以调结构、促融合,科学分配财政扶持以降成本、补短板。

二、培育和建立连江县水产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育和建立连江县水产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水产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以连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产品冷链物流文献综述
二、连江县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优势分析
    (一)连江县现代水产渔业发展现状分析
        1. 不断完善渔业生态养殖环保建设
        2. 不断推动智能化科技深海养殖装备的运用
        3. 科技兴渔,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
        4. 休闲渔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5. 近海和远洋捕捞业协调发展,实现捕捞业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水产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 创建多功能水产冷链物流园区
        2. 国际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
        3. 现代化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
三、连江县现代水产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水产冷链物流流通渠道不顺畅
    (二)水产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健全
    (三)缺乏水产冷链物流复合人才
四、发展连江县现代水产冷链物流的建议
    (一)加快水产冷链物流流通渠道建设
    (二)完善水产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积极促进冷链物流复合型人才发展
五、结语

(2)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智慧城市
    2.2 新型智慧城市
        2.2.1 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
        2.2.2 新型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治理理论
        2.3.2 服务型政府理论
3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1 “智慧连江”建设情况
        3.1.1 “智慧连江”基本情况
        3.1.2 “智慧连江”建设基本原则
        3.1.3 “智慧连江”运行体系
    3.2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
        3.2.1 坚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3.2.2 完善政务信息服务体系
        3.2.3 推动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
    3.3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效
        3.3.1 智慧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3.3.2 智慧政务实现全覆盖
        3.3.3 城市管理效率提高
        3.3.4 便民惠民水平得到提升
        3.3.5 持续推进应用场景综合平台建设
4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1 信息共享不充分
        4.1.2 民众对智慧城市建设参与度低
        4.1.3 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性较差
        4.1.4 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4.1.5 缺乏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保障体系和专业人才
    4.2 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各部门对信息共享认识不足
        4.2.2 政府重城市管理轻民生服务
        4.2.3 缺乏统筹规划,投资模式单一
        4.2.4 各乡镇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支撑不足
        4.2.5 没有配套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政策
5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
    5.1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5.1.1 天津滨海新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5.1.2 泉州晋江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5.2 对连江的启示
        5.2.1 优化城市服务方式
        5.2.2 促进投资模式多元化
6 推进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6.1.1 构建信息综合平台及应用系统建设
        6.1.2 建设泛在互联通信网络
        6.1.3 建设连江高水平数据中心
    6.2 以政府为引导,促进民生服务建设
        6.2.1 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建设
        6.2.2 推进智慧民生项目建设
        6.2.3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6.3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长效发展机制
        6.3.1 全面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平台”
        6.3.2 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立体统筹布局
        6.3.3 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
    6.4 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优化提升基础信息化设施建设
        6.4.1 加强连江数字经济发展
        6.4.2 升级“一网双平面”的政务外网(智网)
        6.4.3 深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6.5 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配套的政策
        6.5.1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6.5.2 加大人才的知识产权保护
        6.5.3 建立规范完善的法规或政策来支撑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3)从渔业大县到海洋强县——连江县发展海洋产业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发挥资源优势谋划跨越发展战略
推动传统养殖业智能化发展
大力推动远洋渔业国际化发展
推动水产品加工销售业精深化发展
推进临港产业集群化发展
统筹发展滨海旅游产业
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

(4)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2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
        2.1.1 经济发展子系统可持续指标
        2.1.1. 1 市场环境
        2.1.1. 2 政策扶持
        2.1.1. 3 制度体系
        2.1.2 社会发展子系统可持续指标
        2.1.2. 1 劳动力素质
        2.1.2. 2 学习能力
        2.1.2. 3 技术创新
        2.1.3 资源利用子系统可持续指标
        2.1.4 环境保护子系统可持续指标
        2.1.4. 1 养殖环境
        2.1.4. 2 渔药使用
        2.1.4. 3 监管与执法
    2.2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2.1 福建省连江县、辽宁省庄河市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2.1. 1 福建省连江县鲍鱼、藻类产业集群现状
        2.2.1. 2 辽宁省贝类产业集群现状
        2.2.2 关于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数据分析
        2.2.2. 1 构造判断矩阵
        2.2.2. 2 层次单排序
    2.3 层次总排序
        2.3.1 良好的养殖环境是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3.2 新兴的养殖技术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创新, 是推进水产业集群可持续的主要动力
        2.3.3 市场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是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的标杆
3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改善传统养殖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水养殖
    3.2 不断延伸水产养殖产业链
    3.3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

(5)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关于扶贫的文献述评
        二、关于可行能力的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可行能力与农村精准扶贫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可行能力
        二、农村精准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启发
        一、理论基础
        二、可行能力对农村精准扶贫的启发
第三章 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第一节 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标准、对象和范围
        一、扶贫标准
        二、扶贫对象
        三、重点扶持区域
    第二节 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一、产业扶贫拓宽收入渠道
        二、能力扶贫提高致富能力
        三、资金扶贫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发动结对帮扶开展多方扶贫
第四章 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的外部环境
        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二、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第二节 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的对象特征
        一、精准扶贫对象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精准扶贫对象普遍知识能力匮乏
        三、精准扶贫对象抵抗风险能力弱
        四、精准帮扶对象异质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第三节 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的主体问题
        一、功利性思想和短期效益的政绩观导向偏差
        二、贫困程度动态变化与建档立卡工作的周期性相矛盾
        三、扶贫资金总体短缺且使用效率相对低下
        四、精准扶贫各部门难形成合力
第五章 从可行能力视角分析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节 经济条件受损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二、利益分配不均衡
    第二节 政治影响力较弱
    第三节 透明性保证缺失
    第四节 社会机会狭窄
        一、整体教育水平偏低
        二、医疗保障条件落后
    第五节 防护性难保障
第六章 从可行能力视角分析解决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提高政治参与度和确保信息透明性
        一、加强政府政治建设以畅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
        二、加强农村民主建设和社团组织
    第二节 提供社会机会
        一、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二、突出劳动技能培训
        三、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第三节 创造经济条件
        一、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脱贫
        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三、用足用活土地资源和政策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五、整村推进壮大集体经济
    第四节 完善防护性保障体系
        一、全面推进低保制度
        二、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三、完善金融脱贫体系
        四、实行造福工程搬迁
        五、加大生态补偿脱贫力度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及其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1.2.1 产业集群研究评述
        1.2.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评述
        1.2.3 产业集群发展形态研究评述
        1.2.4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评述
        1.2.5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不足点
第二章 相关定义及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
        2.1.2 国内外学者对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定义研究
    2.2 生命周期理论
        2.2.1 国外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2.2.2 国内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4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定义及特征研究
        2.4.1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定义及特征
        2.4.2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类型及地理分布
第三章 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
    3.1 我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3.2 我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3.3 辽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福建连江鲍鱼、藻类产业集群现状及存在问题
        3.3.2 辽宁大连庄河贝类产业集群现状及存在问题
        3.3.3 辽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第四章 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发展形态及演变规律
    4.1 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发展形态及成因
        4.1.1 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发展形态及主要表现
        4.1.2 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形成原因及主要特征
    4.2 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形态演变
        4.2.1 从横向集聚向纵向集聚的转化
        4.2.2 从纵向集聚向创新集聚的转化
    4.3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发展形态演变规律
第五章 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5.1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5.1.1 指标设计思路
        5.1.2 指标设计基础
    5.2 关键目标指标
    5.3 关键影响因素指标
        5.3.1 资源利用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5.3.2 环境保护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5.3.3 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5.3.4 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影响因素
    5.4 构建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第六章 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问卷数据来源
    6.2 指标体系各层次的比较判断矩阵和权重计算
        6.2.1 构造判断矩阵
        6.2.2 层次单因素排序权重的确定
        6.2.3 各子系统指标权重的计算
        6.2.4 综合权重的计算
    6.3 数据处理结果
    6.4 对策建议
        6.4.1 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6.4.2 不断延伸水产养殖产业链
        6.4.3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6.4.4 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产业扶贫模式比较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中国产业扶贫模式的研究
        二、中国产业扶贫存在问题的研究
        三、中国产业扶贫成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国外贫困与扶贫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五、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基本的研究框架
    第五节 方法选择
    第六节 研究思路
    第七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扶贫
        二、贫困户
        三、脱贫户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贫困理论
        二、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
        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扶贫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
        五、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
        六、包容性发展理论
        七、产业选择理论
        八、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产业扶贫思想
        一、习近平基层党建扶贫思想
        二、关于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的思想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研究的分析框架构建
    第二节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层组织能力禀赋
        二、地区资源禀赋
        三、贫困户特征
        四、行业属性
        五、利益联结机制
        六、市场环境
        七、政策环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与总体成效
    第一节 全国扶贫政策的演进与总体成效
        一、中央及各部委扶贫政策的演进
        二、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增长状况
        三、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成效
        四、各省市扶贫政策的演进
        五、各省市扶贫政策的实施成效
    第二节 全国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与总体成效
        一、中央及各部委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
        二、各省市产业扶贫政策的演进
        三、部分省市产业扶贫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三节 福建省扶贫开发的历程与现状
        一、赤溪村“引燃”中国扶贫开发事业
        二、宁德市开创“易地搬迁”扶贫措施
        三、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扶贫机制
        四、强化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五、实施整村推进,强化党建扶贫工作
        六、持续创新金融扶贫政策与工作机制
        七、构建全覆盖、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扶贫的主要运行模式
    第一节 产业扶贫模式划分及其理由
        一、基于扶贫主体的产业扶贫模式划分及理由
        二、产业扶贫模式分类环节的补充说明
    第二节 三种产业扶贫模式概述
        一、基层组织带动模式
        二、合作社带动模式
        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层组织带动扶贫模式运行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案例选择及理由
    第三节 资料与数据收集
    第四节 春光村基层组织带动的产业扶贫案例剖析
        一、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
        二、总体成效
    第五节 春光村基层组织带动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春光村基层组织具备较强能力禀赋
        二、春光村具备丰富且独特的资源禀赋
        三、春光村产业扶贫的行业选择合理
        四、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
        五、产业扶贫主体的内部协调机制稳定
        六、春光村扶贫模式对贫困户劳动能力要求低
    第六节 春光村案例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激发基层组织服务精准扶贫的能力与能动性
        二、特殊的资源禀赋是春光村成功的关键要素
        三、资源禀赋弱的村落需寻求差异化扶贫路径
第六章 合作社带动扶贫模式运行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案例选择及理由
        一、研究地域概况
        二、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
        三、选择理由
    第三节 资料与数据收集
    第四节 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帮扶措施与成效
    第五节 合作社带动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基层组织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引导
        二、凤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
        三、贫困户实现家门口种植葡萄创业就业
        四、葡萄产业发展获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五、参与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相对稳定
    第六节 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帮扶实践的启示
        一、基层政府需加强对合作社的扶贫思路引导
        二、基层政府需强化合作社扶贫的后期保障
第七章 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模式运行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探讨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 案例选择及理由
        一、连江县农业产业联盟及其扶贫实践
        二、选择理由
    第三节 资料与数据收集
    第四节 农业产业联盟共享扶贫机制的帮扶措施与成效
    第五节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引导与帮助具有重要作用
        二、连江县具备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
        三、休闲农业贴近贫困户的技能与实际需求
        四、休闲农业旅游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广阔
        五、共享扶贫机制参与主体的协调机制稳定
        六、贫困户特征对共享扶贫成效的影响较小
    第六节 共享扶贫机制的经验启示与可复制推广价值
        一、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一:重视基层组织引导
        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二:提供稳定销售渠道
        三、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三:建立长效扶贫机制
        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四:规模扶持与分散经营有机结合
第八章 产业扶贫模式比较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三种产业扶贫模式的案例样本汇总与比较
    第二节 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基于案例研究结果
    第三节 对现有研究文献所指障碍因素的讨论:基于案例研究结果
        一、产业扶贫项目申请阶段的“弱者吸纳”现象具有一定正面效应
        二、产业扶贫项目经营阶段的“规模化劣势”现象可化解
        三、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后的“一次性怪圈”现象可规避
        四、产业扶贫项目分配阶段确实存在“精英捕获”现象
        五、发展性产业项目与扶贫目标脱嵌的现象得到印证
    第四节 对现有研究文献所指障碍因素的补充:基于案例研究结果
        一、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易被产业扶贫项目边缘化
        二、产业扶贫市场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政策门槛偏高
    第五节 强化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对产业主体的扶贫思路引导
        二、优化产业扶贫的配套政策体系
        三、扶持产业扶贫主体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四、扶持乡村能人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
        五、扶持贫困地区实施差异化的开发战略
        六、强化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的帮扶力度
        七、培育新型集体经济以增强扶贫开发能力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图表索引
个人简历

(8)诱导契合:基层政府招商行为调适 ——以连江县人民政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概念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和创新之处
二、连江县招商工作概况
    (一) 连江县简介
    (二) 招商实践
    (三) 招商机制
三、基层政府招商行为存在问题
    (一)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二) 服务保障缺乏力度
    (三) 招商成果质量欠佳
四、基层政府招商行为问题成因
    (一) 区域之间恶性竞争
    (二) 干部队伍软弱涣散
    (三)招商政策收效甚微
五、改进基层政府招商行为对策
    (一) 增进区域协调凝聚力
    (二) 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
    (三) 加强招商政策带动力
六、结论
参考文献

(9)连江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产业融合研究进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研究进展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第3章 连江县产业发展现状
    3.1 区域资源概况
    3.2 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3.3 产业发展现状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主导产业的选择
    4.1 研究方法
        4.1.1 偏离-份额分析法
        4.1.2 综合指标分析法
    4.2 结果分析
        4.2.1 总效果指数及偏离份额指数分析
        4.2.2 部门优势及偏离分量分析
        4.2.3 综合指标分析
第5章 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及其空间布局
    5.1 探索复合式农业
    5.2 产业融合链条构建
        5.2.1 渔业产业链
        5.2.2 种植业产业链
        5.2.3 农旅产业链
    5.3 发展新型业态农业
    5.4 产业融合空间布局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供给侧改革下的福建优势特色渔业竞争力评价与空间布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构建
    1.1 指标体系构建与TOPSIS模型
    1.2 比较优势法
    1.3 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意愿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建渔业县域竞争力评价与空间分布
    2.2 各类水产品县域比较优势与空间分布
        2.2.1 三大水产产业区域分布
        2.2.2 优势渔业产业空间分布
    2.3 特色水产品空间布局优化
3 建议
    3.1 打造优势特色渔业以提质量、去库存
    3.2 优化特色渔业空间布局以调结构、促融合
    3.3 科学分配财政扶持以降成本、补短板

四、培育和建立连江县水产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水产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以连江县为例[J]. 何欣梅.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2]连江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D]. 孙冰晶.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3]从渔业大县到海洋强县——连江县发展海洋产业侧记[J]. 李晋榕,陈能忠. 海峡通讯, 2020(04)
  • [4]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钱芳,姜启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4)
  • [5]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连江县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研究[D]. 张琼琳. 华侨大学, 2018(01)
  • [6]中国水产养殖产业集群及其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 钱芳.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7]中国产业扶贫模式比较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修兴高.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诱导契合:基层政府招商行为调适 ——以连江县人民政府为例[D]. 张骏捷. 厦门大学, 2018(07)
  • [9]连江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D]. 方超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供给侧改革下的福建优势特色渔业竞争力评价与空间布局优化[J]. 严小燕,陈志峰,刘宇峰,曾玉荣.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12)

标签:;  ;  ;  ;  ;  

连江县培育和打造水产品支柱产业的战略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