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盾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主张及其现代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苏安娜[1](2021)在《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行程,无论是在媒介载体,还是文学类型,抑或是内容创作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派作为从事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介入到网络文学批评场域中,密切地关注和追踪网络文学的发展动态,高屋建瓴地透视网络文学的方方面面,运用专业性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来提升网络文学批评的知性逻辑和理性含量,在网络文学的创作、接受、传播等文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与网络文学互动互生的过程中,他们适时地革新了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话语形态,有选择地肯定网络文学的娱乐功能,将以快感机制为基础的文学性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并在批评实践中吸纳网络原生态话语,实现了学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遗憾的是,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多关注网民批评和媒体批评,却对学院派批评缺乏足够的审视和观照。有人还先入为主地认为媒体批评和网民批评更适合网络文学,更能推动网络文学的长足进步。这显然是低估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之于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批评乃至学院派批评的重要意义。因此,以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宏观地盘点、梳理其二十余年的发展脉络,考察网络文学与学院派批评之间如何互相促进,客观地评价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整体看来,从事网络文学批评的学院派充分发挥了正规军的优势,其批评理论和批评行为可圈可点,促进了网络文学的正向发展。具体来说,第一章纵向地梳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是同频共振的关系。在具体的论述中,结合网络文学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划分为发轫、探索、爆发和建构四个阶段,较为完整地展现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共生互动的过程。第二章以共时性的视角讨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成果和创获。学院派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内涵、审美特性、经典化和评价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也探析了网络文学类型叙事背后的大众社会文化心理、快感机制和商业机制等关于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议题,从而触及和完善了被其他批评力量所忽视或短视的部分批评议题,整体地推动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建构进程。而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探索,也为学院派批评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重振文学批评的现实效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第三章提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路径。相较于丰富的文学类型和多变的文学现象,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相对贫乏,批评模式也相对滞后,这提醒着学院派必须反思现有的话语惯习和认知偏见,综合运用多种思想理论资源,创新现有的批评方法,更新传统的批评范式。
饶倩倩[2](2020)在《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文学大师,茅盾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发表了数量颇丰的文学评论、理论文章和研究论着。在茅盾的文艺观中隐含着一套自成体系的短篇小说理论观念。茅盾的文论文章为其短篇小说观的发掘和呈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发展演变,大致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界线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建国前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完成了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的思想转换,提倡的创作内容从题材、人物到主题都以多样化为主导,倡导的创作方法从外来的自然主义逐渐过渡到本土化的现实主义。建国后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文学主张则由为无产阶级转向为社会主义,提倡的创作内容主要集中在鲜明的时代题材、人物和主题上,倡导的创作方法经历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复杂历程。茅盾建国前后短篇小说观的演变,其原因主要是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和茅盾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茅盾的短篇小说观主要由构思观、结构观、人物观、语言观、风格观等理论要点构成。茅盾重视短篇小说写作前的选材、剪裁等构思过程,主张短篇小说采用截取生活横断面的结构样式;强调短篇小说应以人物为主,人物可分为主次人物和典型人物,人物塑造可运用心理描写、言行刻画、环境渲染等多种方法。茅盾还提倡使用口语,重视风格创新。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茅盾短篇小说观产生的重要基础;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则是它的直接来源。茅盾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决定了其对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期刊编辑的身份成就了其短篇小说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的融合,批评家的身份促进了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作家的身份则完成了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茅盾短篇小说观具有独特的价值。从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来说,茅盾的短篇小说观既指导了茅盾自身的短篇小说创作,同时也对其他现当代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短篇小说理论方面来说,茅盾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推崇、对人物性格的重视和对作家个人文学风格的强调等理念无疑丰富了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理论。茅盾短篇小说观也存在政治化、单一化和理论意识缺乏等不足之处。茅盾的短篇小说观对于新世纪的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无疑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对于中国化的短篇小说理论建设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邢琪[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郭艺[4](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魏策策[5](2019)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与百年流变》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乡土文学"因其现代意识而与世界文学时刻处在互动之中,也与中国文化、社会、历史深具精神关联,是感知现代中国文学之中国-世界、传统-现代丰富性的最好入口,也是研究现当代中国本土文学的一个极佳样本,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文学在本土-民族-世界的维度中如何继承开拓的可贵经验,是探究当代"中国问题"的一个有效维度。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乡土文学"的内部研究,忽略了"乡土文学"早期的理论建构特点及这一概念产生的社会土壤、历史语境和文化动因。本文从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地域文化等角度综合考察"乡土文学"的缘起及其为何被命名为"乡土文学",探讨"乡土文学"发展中的"中国经验",在"乡土文学"的发展与流变中窥探其与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丰富联系。
朱芳[6](2019)在《从苏区到延安:简论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及其实践》文中指出沙可夫,从苏区到延安,长期领导党的文化教育工作,为我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文艺干部,是我党优秀的革命艺术教育家。先后创作和改编出大量革命话剧、戏剧、活报剧,是我国革命戏剧的拓荒者。翻译莎士比亚、普式庚(普希金)、杜勃洛柳蒲夫、高尔基等外国名人着作,亦是国外理论翻译的先行者之一。其文艺创作利用大众熟悉的艺术形式,巧妙融入了革命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与动员的实际效果。然而,迄今为止对沙可夫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有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其创作历程介绍及部分戏剧作品的探析,鲜少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系统梳理从苏区到延安这一时期沙可夫的大众文艺思想与实践。本文通过探索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的真实内涵,剖析出其独特的大众文艺创作实践,系统总结沙可夫的文艺贡献,以小见大透视中国共产党大众文艺的复杂历史进程。全文共绪论和正文五个部分。绪论对论题的起源、研究现状、相关概念进行概述说明。第一章历史与现实: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考源。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来源于“五四”文学革命的冲击、青年时期留法留苏的红色体验以及革命根据地宣传与动员的革命实践。从苏区到延安,他始终把文艺作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积极践行文艺服从于政治,服务于工农兵。第二章革命与大众: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内涵。本章从大众文艺对象、大众文艺本质、大众文艺主体等方面对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沙可夫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从事大众文艺创作,其实质是服务于工农兵、服务于阶级革命。第三章文艺与乡村:沙可夫大众文艺的实践。一方面作为革命大众文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沙可夫在乡村探索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革命教育体系,领导组建了大批革命文艺团体,规范和扶植了报刊的编辑和发行体系,为提高乡村革命大众的知识分化水平,建设革命大众文艺做出了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作为文艺创作者的沙可夫从苏区到延安创作出大量的戏剧、歌曲、撰写了大批政论、文艺批评等,从个人创作上具体实践了其大众文艺的构想,促进了革命大众文艺的发展。余论概述沙可夫大众文艺的意义与价值,同时反思了其大众文艺创作的矛盾与困境,以此为大众文艺探索新的研究空间。
王翠[7](2017)在《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现代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健吾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还是着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以一部《咀华集》奠定了文学理论界的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风格。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咀华集》为研究对象,分析李健吾文学批评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意识及其价值和局限性。本论文共分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李健吾独具特色的现代意识的成因,主要从李健吾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对中西理论资源的继承和转化两个方面来研究。第二部分着重讨论了李健吾文学批评意识的表现:审美走向自觉,对“人性”充分关注,用尊重、宽容、同情的态度去审视批评对象。同时他对现代性有着的独特理解,直觉感悟和理性分析思维的建构也体现了他批评思维的现代意识。第三部分主要从李健吾文学批评多元化方法论和文体特色来彰显其现代意识,比较分析和综合印证、科学实证和印象鉴赏、同情了解和情感超越相结合的批评方法贯穿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始终,诗化的言说方式、散漫自如的行文结构、对话式的交流反问构成了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文体特色。第四部分研究了李健吾走向现代的过程中遭遇的矛盾和困惑,标准和无标准的对立、自由和限制的冲突、艺术和现实的挣扎是李健吾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分析了李健吾文学批评现代意识的意义和局限性。从今天看来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现代意识还是不成熟的,其影响也是有限的,但是其地位和意义却是不能忽视的,作为三四十年代这样一个特殊时代的批评家,李健吾文学有着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黄佳锐[8](2014)在《鲁迅的现代意识(1906-1930年) ——以鲁迅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为视角》文中指出欧洲现代主义在鲁迅“别求新声”的设想与实践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鲁迅的现代意识的形成,也与他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息息相关。本文以鲁迅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为视角,力图呈现鲁迅复杂的现代意识。在留日时期,救亡图存与改造国民精神的强烈意愿,是鲁迅理解欧洲现代主义的“前结构”,也是现代主义在鲁迅这里转化为启蒙主义的精神资源的主导因素。在五四时期,鲁迅依然从改造国民精神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现代主义,但又不局限于这种启蒙主义话语,现代主义对鲁迅现代意识的影响也比留日时期复杂得多。尼采式的“任个人而排众数”隐含着对“独异个人”的推崇与对庸众的蔑视,这与启蒙所倡导的先觉者教化启发后觉者的基本逻辑相矛盾。孤独体验、自我解剖和个体生存意义的困惑等现代主义特有的思想主题,不仅促使鲁迅展开对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双重质疑,而且促使他离开启蒙这种集体性事业,转而关注个体存在领域。也就是说,鲁迅的现代主义意识反过来不断侵蚀他的启蒙主义立场。以鲁迅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为视角,可以看出,民族国家意识与个人主体意识的融合,关心国事民瘼、救亡图存与关注个体存在的意义之间的张力及此消彼长,启蒙主义的创作思想与现代主义艺术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了鲁迅现代意识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程琳琳[9](2013)在《李健吾戏剧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健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存在。他充分尊重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特性,并从事了众多文学方面的实践。其中,文学批评方面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戏剧方面也十分突出。在他广受赞誉的印象随笔式的文学批评里面,在他最为世人所认可的戏剧理论和喜剧研究的戏剧方面的成就之中,他的戏剧批评最能代表他文学批评的整体特色,也最能体现出他对戏剧文学的独到见解。李健吾的戏剧批评作为其文学批评的一部分,从更为精细的角度更具体地反映了他文学批评的观念、风格和特点,最突出体现了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和产生过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后期的理性评判风格,对从整体上客观评价李健吾的文学批评特点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同时,李健吾的戏剧批评中对相关戏剧理论的阐述和戏剧作品的分析,都对促进戏剧文学的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从更为精细的角度,以作为李健吾文学批评一部分的戏剧批评来考察他的批评观是如何形成的,分析批评作品的整体特色,并试图将其戏剧批评放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背景中,考察它对于戏剧文学与文学批评这两种不同文学形式发展的意义,衡量他文学批评的真正价值。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除了前面的引言和最后的结语部分之外,论文的主体部分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将李健吾戏剧批评置于其文学批评大范围内,整体探讨其文学批评观形成的原因,从人生感悟和时代变迁、古代文论传统的滋养、西方理论思想的渲染及其创作实践的相互作用四个方面来分析李健吾文学批评观念和风格的形成。第二章,主要论述李健吾戏剧批评的风格和特点。结合文本,对他的戏剧批评直观感悟与理性两种不同风格分别进行分析,并阐述每种风格的不同特点,并探讨其戏剧批评理性风格转型的得失。第三章,主要总结李健吾戏剧批评所具有的现代精神,从他戏剧批评的风格和具有启蒙的内涵这两方面,来分析其现代性的精神特质。第四章,主要论述李健吾戏剧批评的地位和影响,分为在现代戏剧发展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张利群[10](2012)在《论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特色》文中研究表明与辛亥革命同年而诞辰百年的林焕平是全国着名学者、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以及"左联"作家,历任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西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大夏大学、广西大学、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高
二、茅盾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主张及其现代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主张及其现代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与网络文学发展同频共振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一节 作为新宠的网文与发轫期的学院派批评(1998-2002) |
一、作为互联网大众新宠的网络文学 |
二、于沉寂中开启先声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二节 不断壮大的网文与探索期的学院派批评(2003-2007) |
一、从自发式写作转向商业化的网络文学 |
二、于认知深化中拓进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三节 势头强劲的网文与爆发期的学院派批评(2008-2013) |
一、于承续与展望中趋向多元的网络文学 |
二、介入到网络文学场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四节 步入主流的网文与建构期的学院派批评(2014-今) |
一、于多方竞合格局中谋新变的网络文学 |
二、向体系化发展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二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探讨与现象聚焦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研讨 |
一、网络文学内涵的探究 |
二、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辨析 |
三、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探求 |
四、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探讨 |
一、类型叙事的社会文化心理挖掘 |
二、网络文学快感机制的探析 |
三、网络文学商业机制的考察 |
第三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
第一节 丰富的文学类型和相对贫乏的批评话语的矛盾及化解 |
一、对西方理论话语的套用与挪移 |
二、代际阻隔导致话语体系的割裂 |
三、吸纳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反哺 |
第二节 多变的文学现象和相对滞后的批评模式的矛盾及超越 |
一、各批评主体间的分立模式致使对话受阻 |
二、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的模式忽视读者作用 |
三、询唤对话式批评与引入读者接受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等情况 |
(2)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 |
第一节 茅盾建国前的短篇小说观 |
一、文学主张:从“为人生”到“为无产阶级” |
二、创作内容:提倡多样的社会内容 |
三、创作方法:倡导现实主义 |
第二节 茅盾建国后的短篇小说观 |
一、文学主张:从“为无产阶级”到“为社会主义” |
二、创作内容:提倡鲜明的时代内容 |
三、创作方法:倡导本土化的现实主义 |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演变缘由 |
一、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 |
二、自身政治抱负的驱使 |
第二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要点 |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构思观、结构观 |
一、短篇小说构思观 |
二、短篇小说结构观 |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人物观 |
一、短篇小说人物设定观 |
二、短篇小说人物塑造观 |
第三节 茅盾短篇小说的语言观、风格观及其他观念 |
一、短篇小说语言观 |
二、短篇小说风格观 |
三、其他短篇小说观念 |
第三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 |
二、古典文学的知识积累与理论训练 |
三、传统文化新变带来的视野拓展 |
第二节 外国现代文学文化的引进与学习 |
一、外国文学文化的思想摄取 |
二、外国短篇小说的艺术借鉴 |
第三节 多重身份对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促成 |
一、政治活动家——短篇小说政治功能的选择 |
二、期刊编辑——短篇小说的阅读经验与理论思考 |
三、批评家——短篇小说创作的理论审视 |
四、作家——短篇小说观的理论运用与反思 |
第四章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价值与不足 |
第一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创作指导价值 |
一、对自身短篇小说创作的指导 |
二、对其他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促进 |
第二节 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与不足 |
一、茅盾短篇小说观的理论价值 |
二、茅盾短篇小说观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与百年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 乡土文学与国民文学 |
二、 乡土文学与乡土共识 |
三、 乡土文学的当代流变 |
(6)从苏区到延安:简论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 |
二、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 |
(一)大众文艺 |
(二)苏区到延安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考源 |
一、走向民间:五四新文化革命与大众启蒙 |
二、阶级大众:留苏留法的文化体验 |
三、乡村大众:宣传与动员的革命实践 |
第二章 革命与大众: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内涵 |
一、革命下乡:“大众”观念的转型 |
二、革命与文艺:大众文艺的思想内涵 |
三、大众文艺主体的建构 |
(一)知识分子:从“化大众”到“大众化” |
(二)教育大众:从知识到思想 |
第三章 文艺与乡村:沙可夫大众文艺实践 |
一、领导组织:培育革命之花 |
(一)领导管理教育体系 |
(二)组织建设文艺团体 |
(三)拓宽延展党的“喉舌” |
二、创作实践:高擎革命旗帜 |
(一)从“国际范”到“乡土风”:文艺形式的探索 |
(二)文艺体式实验的多样性 |
(三)从“五四白话”到“工农兵”语言:文学语言的民间化 |
余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7)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现代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研究现状 |
0.2 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0.3 选题的价值意义 |
0.4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 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现代意识的成因 |
1.1 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
1.1.1 二十世纪初期的时代语境 |
1.1.2 个人经历 |
1.2 中西理论资源的继承与转化 |
1.2.1 对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超越与创新 |
1.2.2 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继承和发展 |
2 李健吾文学批评现代意识的表现 |
2.1 对现代性的理解与感悟 |
2.2 现代批评意识的表现 |
2.2.1 走向自觉的审美 |
2.2.2 对“人性”的关注 |
2.2.3 尊重,宽容,同情的批评态度 |
2.3 直觉感悟和理性分析批评思维的形成 |
2.3.1 直觉感悟:文学批评思维的横向延伸 |
2.3.2 理性分析:文学批评思维的纵深发展 |
3 现代批评方法和文体特色 |
3.1 多元化的现代批评方法 |
3.1.1 比较分析和综合印证相结合 |
3.1.2 科学实证和印象鉴赏相结合 |
3.1.3 同情了解和情感超越相结合 |
3.2 独具特色的现代批评文体 |
3.2.1 随笔散文:诗化的言说方式 |
3.2.2 游离功夫:散漫自如的行文结构 |
3.2.3 亲切自然:对话式的交流反问 |
4 走向现代过程中遭遇的矛盾与困惑 |
4.1 标准和无标准的对立统一 |
4.1.1 标准:人性、自我、经验与杰作 |
4.1.2 无标准:“标准妨害我们的表现” |
4.2 自由和限制的冲突与契合 |
4.2.1 限制中的自由:“一个批评者有他的自由” |
4.2.2 自由中的限制:“不幸是一个批评者有他的限制” |
4.3 艺术和现实的挣扎和徘徊 |
4.3.1 艺术:追求直觉的审美 |
4.3.2 现实:审美的有益补充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鲁迅的现代意识(1906-1930年) ——以鲁迅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主义与鲁迅留日时期的“立人”思想 |
第一节 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构建 |
第二节 青年鲁迅对现代主义的本土化阐释 |
第三节 现代主义与鲁迅早期文艺启蒙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尼采“超人”学说与鲁迅的现代意识 |
第一节 尼采的“超人”学说及其社会历史语境 |
第二节 鲁迅对“超人”学说的进化论转化 |
第三节 “超人”学说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 |
第四节 “超人”学说与鲁迅的个人主义 |
第五节 “超人”学说与鲁迅的思想困境 |
第三章 俄罗斯现代主义与鲁迅的启蒙困境 |
第一节 “为人生”视野下鲁迅对俄罗斯现代主义的译介与阐释 |
第二节 孤独体验及其对启蒙主义的消解 |
第三节 “存在的焦虑”与启蒙主义的张力 |
第四节 “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及其对启蒙的质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李健吾戏剧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李健吾戏剧批评观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人生境遇与时代变迁的客观因素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的学养基础 |
第三节 创作实践与批评对象的双重影响 |
第二章 李健吾戏剧批评的主要特点 |
第一节 早期印象感悟的戏剧批评 |
第二节 后期理性主导的戏剧批评 |
第三节 理性批评风格转型的得失 |
第三章 李健吾戏剧批评的现代精神 |
第一节 现代精神指向的批评意识 |
第二节 启蒙内涵的思想主旨 |
第四章 李健吾戏剧批评的重要影响 |
第一节 促进现代戏剧发展的理论倡导 |
第二节 彰显现代文学批评的卓越品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论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方法的本体论意义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统一特色 |
二、方法的构成论意义的系统关系性特色 |
三、研究方法的方法论意义的价值取向性特色 |
四、茅盾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主张及其现代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苏安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茅盾短篇小说观研究[D]. 饶倩倩.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5]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与百年流变[J]. 魏策策.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6)
- [6]从苏区到延安:简论沙可夫大众文艺思想及其实践[D]. 朱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现代意识研究[D]. 王翠. 辽宁大学, 2017(03)
- [8]鲁迅的现代意识(1906-1930年) ——以鲁迅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为视角[D]. 黄佳锐. 暨南大学, 2014(04)
- [9]李健吾戏剧批评研究[D]. 程琳琳. 宁夏大学, 2013(03)
- [10]论林焕平文学研究方法论特色[J]. 张利群. 南方文坛,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