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一厂举办女工委员会学习班

铸造一厂举办女工委员会学习班

一、代工一厂举办女工委员学习班(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娟[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山煤矿生产管理研究(1949-1955)》文中认为建国伊始,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资金缺乏、国际环境险象迭生凸显了发展重工业的迫切性。1949年10月,我国成立了中央燃料工业部加强对煤炭生产建设的统一管理。在此背景下,西山煤矿开始进行了恢复重建。西山煤矿于1934年建立,是山西地区重要的煤炭企业。新中国成立后,西山煤矿变为地方国营企业,并且逐步进行了恢复与重建。1949-1955年间,西山煤矿在管理与生产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在管理方面,西山煤矿进行的民主改革,实现了企业进行民主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西山煤矿对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职能部署、职工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做出重大调整,改变了以往盘剥工人、忽视生产安全、内部管理封建性的困窘局面。在生产方面,煤炭产量逐年提升,生产效率也有所提升。西山煤矿是太原地区煤炭工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产量居于山西煤炭行业的领先地位。西山煤矿资源禀赋深厚,依靠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自身的实践革新,成为当时山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国营煤矿。当然,西山煤矿的发展并非尽善尽美。管理方面,领导机构臃肿、管理不善等问题较为突出。生产方面,采掘失衡、职工素质低劣、劳力配备不尽合理等弊端贯穿始终,这使西山煤矿难以发挥其最大潜力。通过爬梳探研西山煤矿管理、生产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对于探究建国初期西山煤矿的整体发展轨迹有所裨益,而且对于研究山西煤炭工业的历史变革有所殷鉴。

曹杰[2](2020)在《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生产生活研究(1964-1980)》文中研究表明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结束于80年代初的福建小三线建设是贯彻福建省“省自为战”战略,建设后方“独立坚持”地区,旨在加强本省战略防御和平衡沿海内地经济布局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援建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对国防建设、工业布局、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改变了迁建援内职工的人生道路,在福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以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外部环境和群体认知两个角度厘清职工群体迁厂动因,详细梳理迁厂援内职工在后方基地的生产实绩和生活保障,力图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角度还原小三线建设者后方十六年峥嵘岁月。在此基础上,解构“厂办小社会”下援内职工与当地社会和谐互助与隐性冲突并存的互动关系,总结其在后方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最后,从民生保障视角审视小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当前援疆、援藏、三支一扶等省际互助活动中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门世恩[3](2019)在《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状况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

于磊[4](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提出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林木[5](2019)在《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文中研究说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城市先后解放,中国共产党陆续接管和改造这些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初次探索,其不仅是巩固革命成果与支援前线战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建立民主政权的关键问题,因而意义重大。沈阳作为东北最大城市,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工业经济发达与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代表性强。因此,论文研究1948-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思想,总结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城市的一般规律;实践上有助于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解决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等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首先,追溯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其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准备,并梳理其具体过程;最后,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成效与经验,并总结其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另一方面结合沈阳具体实际,批判继承已有东北城市接管经验,并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即近代沈阳城市管理经验和苏美城市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原则,对沈阳政权、经济、文化、市政和社会系统分别进行接管和改造,并取得显着成效,为人民带来福祉,证明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仅能打破旧世界,还能创造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就在于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更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对当前推进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给以启迪。

覃政力[6](2018)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素来非常重视青年工作,“始终把发挥青年作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共都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制定相应的策略,争取青年、教育青年、引领青年,以实现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突击”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共第一次以执政党身份领导我国青年工作的肇始时期。广州市是当时青年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在中共的领导下,广州探索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青年工作模式,奠定了广州今后青年工作的基础。本课题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的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和工商青年的工作。第一章主要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学校团组织的重建过程、策略以及中共开展青年学生工作具体的方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第二章以广州市企业团的重建为主要线索,探索广州市企业团重建的方式及其过程;以广州市企业团具体工作的开展为线索,总结广州市对青年工人的教育与使用的历史经验;以民主改革中的青年工作个案,探索中共动员青工参与某项具体工作的基本方法以及工作成效。第三章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共的工商青年工作为观察点,讨论中共发现、培养和利用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方法,探索中共培养与利用青年积极分子推动工作的一般机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的青年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第一,重视青年群体的组织化,并将其视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在组织化过程中青年团是中共组织青年的一个重要依托。第二,在组织的运作下,广大青年被组织动员起来团结在中共的周围。第三,成熟的动员机制是中共推动青年工作的重要“武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取得成功重要因素。这种机制包括积极分子运作模式和竞争动员、会议动员、利用典型人物动员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一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需要完善共青团等组织的组织建设;二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需要深入基层满足青年的成长需求;三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四是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重视党领导和动员青年工作的方式的改善。

郑彦星[7](2018)在《求生、反抗与革命—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生存状态》文中指出1933年阎锡山创办西北实业公司,是一所集炼钢、纺织等轻重工业于一体的公司。职工与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职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动力,公司的发展状况也影响到职工的生存状况。1933年到1937年,西北实业公司创立初期,西北实业公司的职工首要任务是完成公司管理与生产任务,但是在此过程中遭受厂方的压迫,厂方剥夺技师红利、使用按件计资、工人储蓄等方式变相剥削工人的薪资。1937年,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省总工会成立,取得了西北制造厂工人获得遣散费、西北毛织厂工人获得反对工头边珏斗争的胜利,反对晋华卷烟厂压榨女工工资的胜利。在沦陷时期,日军搬运走了西北实业公司大量的基础设施,只有极少的生产设备,为掠夺山西的资源,需要更多的工人进行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空前加强。日军抓捕劳工,让战俘充当苦力,诱骗农民进入工厂做工,经常辱骂殴打工人,压榨工人的劳动力。在战争环境下,工人的温饱得不到保证,日军还强迫工人吸食毒品,通过极端的方式压榨工人劳动力,中共在沦陷区的力量也非常薄弱,这一时期工人的生存状况较抗战前更差,在中共的带领下,革命活动再起,工人通过烧毁生产原料,破坏机器延长停工时间来反抗日军的压迫。在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接收和改造日伪资产,聘任日本人河本大作担任公司顾问。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公司经理开展对职工的技能与思想培训,号召广大职工为战后复兴贡献力量。国共内战爆发后,阎锡山在统治区域内实行工商编组管理体制,开展“三自传训”运动和工人军训运动,试图驱除共产党的势力,维护对西北实业公司的控制。但是阎统区日益缩小,通货膨胀现象严重,西北实业公司掌握的食粮越来越少,实行“平民经济”政策,造成工人严重饥饿。本文的内在逻辑是动荡时局中,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的薪资低,思想与行动自由也受到控制。职工的实际薪资所得难以满足职工的日常生活需要。为了走出生存困境,职工不得不反抗,而自发的反抗难以取得效果,职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诉求恰恰与中共所倡导的工人运动相呼应,在中共党组织打入西北实业公司内部之后,带领工人发动了革命活动,以反抗西北实业公司的压迫。

吴文俊[8](2017)在《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全面转轨的历史时期,城市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上海则是失业人口最为庞大,失业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1949-1957年,上海失业人员累计登记人数达67万之多,失业人员主要由失业职工、失业知识分子、旧政权遗留之公教人员、城市贫民、求职的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等群体构成。上海失业问题呈现出失业类型复杂化、失业人员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成份构成多元性等特征。新生上海的失业问题,是由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交织所致。解放前,战争频仍的侵扰和长期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国内反动统治的残酷盘剥,使旧上海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梗阻、生产萎缩、财经短绌、百业凋敝,大批职工和公教人员流离失业。1949年5月解放时,旧上海遗留的失业人口竟有42万之多。解放后,因“封锁和轰炸”以及原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改组,上海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业人员。新旧失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1950年、1952年上海两次迅猛的失业洪峰。上海危急的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给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诸多弊害;同时也因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对新中国的政权稳固业已产生了剧烈冲击。因此,全面解决上海失业问题,既是保证接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期间城市社会稳定之内在需求,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能力的一场考验,更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的强力回应。面对严峻的失业压力和处境维艰的失业民众,上海党政不畏艰难,毅然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历史使命,带领上海人民展开了一场失业治理“攻坚战”。首先,失业治理的模式与保障方面。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其解决设想,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苏联“消灭失业”的具体模式和其他城市(沈阳和北京)治理失业的可鉴经验,为上海失业治理指引了实践路径;各方力量联动,通过设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就业委会,计划并指导一切失业救济和就业安置事宜,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据中央政策方针,上海制定并颁行了正确的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就业安置等政策法令,为失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各界捐助、劳资征缴和政府拨给三种途径筹集失业救济基金,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采用失业登记统计和入户访问、当面询问、侧面证实等调查形式掌握和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状况,为失业治理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失业治理的历程与措施方面。上海党政通过“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严控私营企业任意解雇职工、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等“堵源”举措,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通过发放救济粮款、举办工赈工程、组织生产自救、动员回乡生产、实施转业训练、开展职业介绍等“疏导”举措,既救济了失业人员的生活亦为他们创造了获得就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治本”举措,创造了就业岗位,畅通了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出路。此外,针对烈军工属、少数民族等特殊失业群体,上海党政在施行一般失业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结合其自身特点运用了特殊治理举措。总之,在党政主导和社会力量协作下,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至1957年上海基本消除了严重的失业压力,取得了显着的治理成效。具体言之,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稳定了上海社会秩序;密切了上海党群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开创了“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新风尚。然而,在肯定其成效和有效经验的同时,失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及教训仍值得深思。

薛文龙[9](2016)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文中指出建国前后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单位共同体一直是我国城市基本的“社会——空间”单元,整个城市社会围绕着单位共同体形成了一整套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刚性社会治理结构。对于这一高度组织化的共同体如何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中成为可能,综合以往相关研究的成果,基本可将其划分为苏联模式影响、根据地制度起源、民国制度改革起源、工人抗争遗产、制度叠加形成等五种理论解释。不过,相关研究不仅数量较少,且由于视角和观点的差异使得将已有研究体系化的努力不多。单位共同体既是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复杂制度建构的结果,亦是不断的社会空间实践的产物。为此,本研究以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研究为视角,以1946年~1960年的哈市为研究时空界限,基于最原始的记录资料系统的考察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实践建构过程及其逻辑。本研究首先考察了 1946年后建构单位共同体相关制度政策的实践场域——国营企业在哈市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会重构实践中,国营企业成为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哈市在这一建设方针下完成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型,国营企业中的工人阶级亦成为城市中的核心人群。围绕着促进生产、保障工人生活等重要治理命题,国营企业成为城市治理实践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单位共同体类型。在单位共同体内部权力安排和互动模式的制度化展开过程中,以中苏合办的中长铁路公司诸工厂为媒介,哈市在国营企业的治理实践中系统的学习了苏联相关经验,包括厂长负责制、经济核算制八级工资制、劳动竞赛制度等都成为国营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对于“厂长负责制”的取代,中国共产党在国营企业中建立了一直延伸到车间班组的稳固健全的基层党组织,这成为国营企业由“生产功能体”走向“生活共同体”的转折点。由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党政一体模式的确立促使原本应有国家承担的社会服务和保障职能越来越多的下沉到国营企业身上,“企业办社会”的模式拥有了制度化的推动机制。国营企业中的职工福利制度是单位共同体的最典型、最核心的制度形态,本研究以1953年为界,将其制度化演进脉络分阶段加以梳理。哈市解放前作为一座殖民城市,在其社会结构中广泛存在着近代机器大工业与传统农业经济并存、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组织和前资本主义的家庭作坊经营并行、机器生产和传统手工生产并举的“二元区隔”现象。这种“区隔”现象使得这类大工业企业所需的人才、工人、材料等都无法在社会上实现普遍良性的流动,普遍性的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既缺乏体制推动力也缺乏社会基础,导致在解放前哈市的大型企业中就存在着针对职工的企业保障制度。在哈市解放后,运动式的工人“分红制”很快被放弃,通过学习苏联的劳动保险制度,哈市最早开始了制定劳动保险法案来保障工人生活的尝试。哈市的《战时暂行劳动法(草案)》/《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成为随后制定的《东北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制度起点,哈市在最初劳动保险法律条例制定的尝试,为后续的东北乃至全国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由于这一制度中将劳动保险事业的执行主体落实到基层生产单位,最重要的基础生产单位——国营企业开始按照自身体量举办各种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事业,从而使劳动保险制度在执行中开始向“单位职工福利”转化,职工的生活保障越来越依赖其所属工作单位。而订立集体合同的政策和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形成更是进一步促进了单位福利的体系化发展。社会性的劳动保险事业由此开始向“单位化”的职工福利模式转变。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是单位共同体制度化程度快速提升的开始。以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契机,单位共同体在空间实践和体制化形塑全面展开。依托大型国营企业建构的单位共同体,其空间扩张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组织建设、基本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更为完善。不仅如此,这类国营企业还成为“社会重构模版”。在城市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公私合营后的中小企业和各类合作社等不断合并重组,以建立类似的“生产和生活合一”的基层单位。尽管缺乏标志性事件,但到1960年,各种不同的实践、制度、政策的叠加已在单位共同体中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制度结构,单位共同体已经覆盖到城市各基层单位,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中的标准“空间——社会”单元。追溯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过程,供给制与“小公经济”同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遗产,虽然对于建国后的城市治理策略仍有影响,但其作为一种制度事实上都已被取消。苏联因素对于国营企业体制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均被弱化、替换或消解,尤其是党委制的确立和劳动保险制度向职工福利制度的转型,开启国营企业由“工作单位”向“生活共同体”转变的进程。早期共产党人受“工读互助主义”和“新村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模型亦在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实践中发挥了作用。此外,单位共同体的形成还存在着中国近代社会精英的宏观现代性方案与地域性实践互动的维度,建国后党政系统中的“职责同构”现象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治理实践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建构。

杨玉洁[10](2015)在《反叛与重建 ——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历程研究》文中认为现代陶艺是什么,有怎样的内涵?这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的陶艺界一直是处于模糊不清,众说纷芸的状态。在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与美国相继爆发了陶艺革命,彻底冲破以往的陶瓷创作和审美程式,开辟出了一条陶瓷艺术创作的新路径:通过陶与瓷独特的材料和形式语言汇入到现代艺术洪流中,突破传统陶瓷的“功用性”、“工艺性”束缚,开始将泥土视为纯艺术表现的一种新媒介和新对象,从而实现了西方陶瓷艺术向现当代的转换。但在美国、日本却从未产生“现代陶艺”①这样一个代指名词来特指某类陶瓷艺术作品,反而是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洪流的涌进出现了一股以“现代陶艺”为名的陶艺热,然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依附却使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一直在传统与现代、观念与技术的争论中混沌不明,语焉不详。本文试图脱开西方现代艺术的架构体系并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陶瓷艺术创作在观念、材料、形式上的一系列变革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中国陶瓷艺术创作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调整的探索过程:建国以来,现代陶瓷美术教育体制的形成(以中央工艺美院的成立为标志②)使陶瓷艺术的从业人员开始出现新旧交替,美术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汇入到陶瓷艺术创作的队伍中,与以往的“工艺性”匠作相比较陶瓷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开始逐渐显现,这也意味着西方艺术“开始”③与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间接融合,同时也揭开了中国陶瓷艺术向现代探索的序幕。改革开放的到来使中国艺术从政治绑架中慢慢恢复自由,陶瓷创作开始在形式上不断自觉探索出新,尤其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出现了观念上的彻底转变与更新从而带来了审美和形式表现上的极大转向与开拓,受西方陶艺刺激产生的“现代陶艺”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形式革新。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现代陶艺”创作的形式玩味开始消弭,趋于冷静的思考民族文化内涵与当代艺术形式的结合。通过这段特殊探索历程中陶艺创作的变革轨迹及其场域背景的分析,本文将其划分为了审美重建、形式初探、观念革新、文化自省四个阶段,并最终得出了中国现代陶艺以自觉与反思为本质、观念与材料为核心、文脉与传承为灵魂、交流与融合为动力的内涵本质和结论。中国现代陶艺与西方陶艺有着不同的文化基因与历史背景,这也注定了其定有一条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探索路径,放弃了传统文脉的传承,现代陶艺便失去发展的根基,而没有西方文化的丰富与刺激,中国现代陶艺也断不能轻意走出传统的樊篱。因此,中国现代陶艺的未来应直面时代诉求并在民族文脉的滋养与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中,兼容并蓄走向一条多元融合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二、代工一厂举办女工委员学习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代工一厂举办女工委员学习班(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山煤矿生产管理研究(1949-19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时间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煤炭产业的宏观性研究
        1.3.2 关于煤炭产业的专题性研究
        1.3.3 关于西山煤矿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西山煤矿的基本概况
    2.1 西山煤矿的发展条件
        2.1.1 西山煤矿的发展优势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煤炭产业的发展机遇
    2.2 西山煤矿建立的历史沿革
        2.2.1 西北煤矿第一厂的建立1934年8 月-1937年10月
        2.2.2 日本占领控制时期1937年10月-1945年8月
        2.2.3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对于西山煤矿的管控1945年8月-1949年4月
    小结
第三章 西山煤矿的管理
    3.1 西山煤矿的管理机构和主要职责
    3.2 西山煤矿对于生产的管理
        3.2.1 管理生产的机构
        3.2.2 实行定额管理
    3.3 西山煤矿对于职工的管理
        3.3.1 实行民主改革
        3.3.2 职工工资管理
        3.3.3 职工教育
    3.4 西山煤矿对于安全的管理
        3.4.1 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
        3.4.2 建立各种规程保证安全
    小结
第四章 西山煤矿的生产
    4.1 实行作业计划
        4.1.1 推行作业计划的原因
        4.1.2 推行作业计划的保证措施
        4.1.3 作业计划的具体执行程序
        4.1.4 推行作业计划后的收获与问题
    4.2 产量提升的原因
        4.2.1 外部环境的推动
        4.2.2 内部因素
    4.3 西山煤矿的生产量
    4.4 西山煤矿的产品调拨情况
    小结
第五章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山煤矿的评价
    5.1 西山煤矿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5.1.1 生产效率有所提升
        5.1.2 提升了工人地位
        5.1.3 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5.2 西山煤矿长期存在的问题
        5.2.1 企业管理存在问题
        5.2.2 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
        5.2.3 职工文化素质较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生产生活研究(1964-198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史料的来源与运用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栉风沐雨建后方:福建小三线建设历程
    第一节 备战之需:福建小三线建设历史动因
        一、国际环境动荡不安
        二、国内政治经济战略调整
        三、沪闽“省自为战”规划
    第二节 独立坚持:福建小三线职工迁厂援内历程
        一、筹建构想:福建小三线建设起步
        二、迁厂备战:福建小三线建设高潮
        三、配套转型:福建小三线建设尾声
第二章 “备战备荒为人民”: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的形成
    第一节 多元一体: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组成
        一、上海内迁职工
        二、省内内迁职工
        三、三线职工亲属
        四、本地调配职工
    第二节 纷繁复杂:福建小三线职工迁厂认知分析
        一、革命理想的追求
        二、利益驱动的追逐
        三、左右为难的追从
        四、迫不得已的追随
第三章 “好人好马上三线”: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的生产状况
    第一节 福建小三线工厂职工管理
        一、隐蔽化的工作环境
        二、严格化的管理制度
        三、常态化的生产竞赛
    第二节 福建小三线职工生产实绩
        一、试制打响“两条枪”,民用工业创福建多个第一
        二、因地制宜改造设备,革新生产技术
        三、培育技术人才,涌现一批生产先进典型
    第三节 福建小三线职工劳动保障
        一、工资待遇与福利补贴
        二、福利设施
        三、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四、交通通讯
第四章 “先生产后生活”: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的生活状况
    第一节 福建小三线职工落户与定居
        一、职工户口安置
        二、职工婚恋状况
        三、职工子女教育保障
        四、职工亲属工作安置
    第二节 福建小三线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一、生活物资供应
        二、住房安排
        三、医疗卫生服务
    第三节 福建小三线职工精神生活
        一、文化教育
        二、文艺娱乐
第五章 “献青春献终身”:关于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生活若干思考
    第一节 小三线职工群体与后方社会的和谐互动
        一、“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沪闽职工的生产协作
        二、“厂社结合,亦工亦农”:迁厂职工日常生活的本地趋同
    第二节 小三线职工群体与当地社会的隐性冲突
        一、厂办小社会:厂际交流的矛盾与摩擦
        二、落地难生根:职工民生保障需求的城乡壁垒
    第三节 福建、江西小三线职工群体社会生活比较研究
        一、相似的经历:小三线职工群体构成比较
        二、相异的选择:小三线职工生产生活差异比较
    第四节 小三线职工群体社会生活特点
        一、长时段“备战式”的生产生活
        二、“相对优越”的生活保障
        三、地域化选择性的人际交往
        四、非同等化的互惠关系
结语
附录一:上海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迁厂情况汇总表
附录二:福建小三线建设省内第一二批迁厂情况汇总表
附录三:福建小三线建设省内迁厂计划汇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1.2.1.1.1 时间的界定
        1.2.1.1.2 范畴的界定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1.2.2 研究视角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1.9 未尽事宜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2.1.1.3 小结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2.1.2.3 小结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2.2.1.3 小结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2.2.2.5 小结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2.3.1.3 小结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2.3.2.3 小结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3.1.1.3 小结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3.1.2.1.1 棉纺工艺
        3.1.2.1.2 棉织工艺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3.1.2.3 小结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3.2.2.3 小结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4.1.1.5 小结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1.2.3 小结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4.2.1.3 小结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2.2.1.1 毛纺工艺
        4.2.2.1.2 毛织工艺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4.2.2.3 小结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4.3.2.3 小结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1.2.3 小结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1.3.2.1 川沙水泥厂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5.2.2.3 小结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5.2.3.2.1 梧州硫酸厂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阐释
        1.2.1 城市接管
        1.2.2 城市改造
        1.2.3 城市管理
        1.2.4 城市治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2.1.2 列宁的城市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城市工作思想
        2.2.1 毛泽东的城市工作思想
        2.2.2 陈云的城市工作思想
    2.3 中国共产党东北的城市接管经验
        2.3.1 哈尔滨的城市接管经验
        2.3.2 长春的城市接管经验
    2.4 国内外的城市管理经验
        2.4.1 近代沈阳的城市管理经验
        2.4.2 苏联与美国的城市管理经验
3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背景及条件
    3.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3.1.1 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博弈
        3.1.2 国民党财政经济危机与军事政治失败
        3.1.3 共产党革命力量壮大与方针政策正确
    3.2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掌握战争主动权
        3.2.1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3.2.2 夏秋冬季攻势取得胜利
        3.2.3 辽沈战役加速推进沈阳解放
        3.2.4 战争中重视对沈阳的保护
    3.3 沈阳地下党组织采取有效行动
        3.3.1 调查与搜集有关沈阳的情报资料
        3.3.2 宣传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的方针政策
        3.3.3 组织沈阳各界群众开展护城运动
        3.3.4 保护沈阳党员进步分子与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
    3.4 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
        3.4.1 明确沈阳军事管制的目的与军管会的使命
        3.4.2 设置沈阳军管会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
        3.4.3 调配与培训沈阳军管会所需的干部队伍
4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具体实践
    4.1 沈阳政权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4.1.1 解散反动党团与实行公开建党
        4.1.2 打碎旧政权机构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1.3 留用旧职人员与整顿公职人员思想纪律
        4.1.4 搜集军队遗留资财与加强军工军需生产
    4.2 沈阳经济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4.2.1 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与建立国营工业企业
        4.2.2 没收官僚资本财政金融机构与稳定金融市场
        4.2.3 保护与引导私营工商业向有益于国计民生方向发展
    4.3 沈阳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4.3.1 恢复进步报纸广播与加强职工文艺活动
        4.3.2 调整合并学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4.3.3 整治环境卫生与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4.4 沈阳市政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4.4.1 抢修煤气电力与自来水系统
        4.4.2 抢修邮电通讯系统
        4.4.3 修复铁路交通运输网
    4.5 沈阳社会秩序的接管和改造
        4.5.1 遣散散兵游勇与收容游民乞丐
        4.5.2 开展锄奸肃特斗争与打击盗匪抢劫
        4.5.3 取缔封建会道门与整顿宗教界活动
        4.5.4 封闭妓院与禁绝烟毒
5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及经验
    5.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
        5.1.1 政权相对稳定党政领导加强
        5.1.2 经济加快恢复国家财政好转
        5.1.3 文教卫发生变革人民素质提升
        5.1.4 市政设施改善社会风气净化
    5.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功经验
        5.2.1 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
        5.2.2 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
        5.2.3 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5.2.4 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5.3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5.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5.3.2 接管人员与机动兵力准备不足
        5.3.3 城市工作方法过粗
6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作用及启示
    6.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历史作用
        6.1.1 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6.1.2 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
        6.1.3 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
        6.1.4 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
    6.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现实启示
        6.2.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升城市治理民主化水平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
        6.2.3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水平
        6.2.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篇章结构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学生工作研究
    第一节 广州解放之初青年学生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学校团的组织建设
        一、广州市学校团组织的建团基础
        二、建立与完善学校团组织领导机构
        三、广州市学校基层团组织的建立
        四、建团初期存在的问题
        五、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学校团的日常运作
    第三节 学校团组织工作任务——组织学生学习
        一、广州解放之初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动员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
        三、学习内容与教育策略
        四、动员与教育的成效
    第四节 学校团组织工作任务——参加政治运动
        一、抗美援朝运动初期,学生对于运动的认识
        二、运动中宣传与教育的途径
        三、运动中的主要宣传内容与策略
        四、运动中学生的行动表现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人工作研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企业团组织的创建
        一、广州市企业团组织的建团基础
        二、派遣工作组,建立团组织
    第二节 企业团组织的协调机制
        一、团组织系统领导的建立与完善
        二、企业团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三、企业团组织与工会的协调机制
        四、企业团组织与行政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企业中团组织的日常运作
        一、发展团员
        二、团干部的培养
    第四节 企业团组织与青年工人日常的政治教育
        一、广州解放之初,青工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政治教育的内容、策略与基本方式
    第五节 企业团组织与青年工人的技术革新
        一、改善青工技术方式与策略
        二、组织青工参与生产的方式
    第六节 政治运动中企业青年团组织
        一、民主改革运动期间,青工的状况
        二、宣传与动员的策略
        三、利用青工推动各项工作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特殊青年群体工作研究—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商青年积极分子为视角
    第一节 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形成
    第二节 中共对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教育与培养
    第三节 中共对工商青年积极分子的利益照顾
    第四节 工商青年积极分子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的“宣传者”
        二、公私合营的“推动者”
        三、带头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
    第五节 工商青年积极分子运作机制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求生、反抗与革命—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生存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革命”还是“现代化”:工人阶级研究的范式转换
    二、西北实业公司的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
    三、民国山西的工业发展与工人生活情况
第一章 西北实业公司成立初期的职工生存状况
    一、西北实业公司的成立
        (一) 成立背景
        (二) 组织结构的确立与调整
    二. 公司的职工结构
        (一) 职员的招募
        (二) 职员的结构分析
        (三) 工人的结构分析
    三、劳资纠纷与“革命”的初起
        (一) 职员薪资状况与劳资矛盾的表现
        (二) 公司对劳资纠纷的管控和协调
        (三) 中共力量的渗入与工人运动的发轫
第二章 沦陷时期职工生活状况的恶化与革命活动的再起
    一、沦陷时期公司概况
        (一) 军管理时期
        (二) 山西产业株式会社时期
    二、日军控制下工人生活境况的恶化
        (一) 日籍人员向公司的全面渗透
        (二) “以战养战”的统制政策
        (三) 工人生活的全面恶化
    三、中共领导下工人斗争的继续开展
        (一) 日军对工人组织的破坏
        (二) 统一战线下中共工运政策与实践
        (三) 工人运动的开展及其影响
第三章 国共内战中的公司经营与职工命运
    一、抗战胜利后公司经营管理秩序的重建
        (一) 阎锡山当局对日伪资产的接收与改造
        (二) 职工结构与训练教育
    二、军事管制与职工生活状况
        (一) 战争状态与军事管制体制的强化
        (二) 战后职工的薪资福利与生活境况
    三、革命的高涨与工人的解放
        (一) 生存压力下劳资矛盾的激化
        (二) 工会的发展壮大与工人运动的持续高涨
结语: 生存法则与革命逻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上海失业问题概况
    第一节 失业的规模与程度
        一、失业人数总量
        二、失业率
        三、在全国失业人口中的占比
    第二节 失业人员的分布与结构
        一、区域分布
        二、行业分布
        三、成份构成
第二章 上海失业问题成因
    第一节 历史遗患之因
        一、解放前“上海工人多失业”
        二、旧上海失业救济的应付与残局
    第二节 经济衰落之因
        一、接管上海:百业凋敝的烂摊子
        二、“封锁轰炸”加重了失业危机
    第三节 社会转轨之因
        一、新旧经济改组阵痛
        二、社风巨变的冲击波
        三、“五反”运动副作用
    第四节 人口膨胀之因
        一、存量巨大:旧上海的人口遗产
        二、1950 年代劳动力人口的增量压力
第三章 上海失业问题影响
    第一节 失业与经济贫穷
        一、“失业为贫穷之母”
        二、失业群体的“吃”
        三、失业群体的“住”
    第二节 失业与新生政权
        一、失业对巩固新生政权的弊害
        二、新上海中的失业性破坏力量——以失工闹事为例
第四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上):模式与保障
    第一节 治理参照:可行的路径指引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解决设想
        二、苏联“消灭失业”的实践模式
        三、其他城市可鉴经验:沈阳和北京
    第二节 治理机构:联动的多方力量
        一、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二、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
        三、上海市劳动就业委员会
    第三节 治理制度:正确的政策法令
        一、失业登记制度
        二、失业救济制度
        三、就业安置制度
    第四节 治理预备:必要的基础保障
        一、失业救济基金筹集
        二、失业登记统计与调查研究
第五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下):历程与措施
    第一节 堵源式失业治理举措
        一、“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
        二、防止私营企业产生新失业职工
        三、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
    第二节 疏导式失业治理举措
        一、发放救济粮款
        二、举办工赈工程
        三、组织生产自救
        四、动员回乡生产
        五、实施转业训练
        六、开展职业介绍
    第三节 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
        一、1949-1952 年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
        二、1953-1957 年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三、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有效实施基础
第六章 上海特殊群体失业问题治理
    第一节 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
        一、解放初上海烈军工属的概念及特征
        二、上海失业烈军工属人数、分布和结构
        三、上海治理失业烈军工属的特殊举措
    第二节 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一、解放初上海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就业状况
        二、1954 年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统计与调查
        三、“民族政策”与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第七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评析
    第一节 失业治理取得显着成效
        一、保障了失业人员生存和发展
        二、安定了上海的社会秩序
        三、密切了上海的党群关系
        四、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五、开创了上海文化新风尚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一、“包下来”政策日趋僵化
        二、安置就业出现了盲目性
        三、非公就业途径严重受阻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9)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单位共同体起源的制度与空间视角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单位共同体遗产的继承与思考
        1.2.2 理论意义:单位共同体形成的制度“实践中介”
    1.3 概念梳理
        1.3.1 “单位”概念梳理
        1.3.2 单位制及其衍生概念梳理
        1.3.3 单位共同体
    1.4 国内外已有研究及评述
        1.4.1 苏联模式影响
        1.4.2 根据地制度起源
        1.4.3 民国制度改革起源
        1.4.4 工人抗争遗产
        1.4.5 制度实践叠加
    1.5 时空界限
    1.6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第二章 单位共同体的背景及发轫
    2.1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早期发展
    2.2 1898年—1946年哈市企业的治理传统
    2.3 解放后至“南厂北迁”时期的哈市国营企业
    2.4 “一五”时期哈市国营企业的发展
    2.5 国营企业: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城市载体
第三章 单位共同体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
    3.1 中长铁路与国营企业领导体制
    3.2 “单位之核”: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3.3 “企业化”管理:从战时供给制到经济核算制
    3.4 企业民主化:从工厂管理委员会到职工代表大会
    3.5 企业薪资制度演变:从分红制到工薪制
    3.6 劳资关系:集体合同与终身就业制度的形成
    3.7 国营企业中的政治动员与道德激励机制
第四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演进(1946~1953)
    4.1 哈市劳动保险和福利制度的早期背景
    4.2 哈市的劳动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4.3 公共服务事业向职工福利事业的转型
    4.4 国营公营企业的职工福利体系的发展
    4.5 集体合同对国营企业职工福利事业的形塑
    4.6 职工福利事业投资体制的初步形成
第五章 单位共同体的制度化定型(1953~1960)
    5.1 哈市单位共同体的空间实践
        5.1.1 哈尔滨锅炉厂
        5.1.2 哈尔滨电机厂
        5.1.3 哈尔滨汽轮机厂
        5.1.4 哈尔滨轴承厂
        5.1.5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
    5.2 哈市单位共同体空间实践的相关讨论
        5.2.1 单位共同体的“差序格局”
        5.2.2 苏联因素的作用
        5.2.3 生产与生活合一的社会空间模式
        5.2.4 大跃进时期单位共同体扩张加速
        5.2.5 “单位——国家”的同构效应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6.1 结论分析
        6.1.1 由“农村革命”向“城市管理”的实践策略转换
        6.1.2 “苏联经验”移植与转型的实践模板
        6.1.3 典型单位共同体的空间治理实践
    6.2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10)反叛与重建 ——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对象
    第三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什么是陶艺
        一 陶艺概念的探源
        二 陶艺概念引入中国
    第二节 “现代陶艺”的源起
        一 欧洲“现代陶艺”的实验
        二 日本“走泥社”陶艺革新
        三 美国“奥蒂斯”陶艺革命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概念
        一 中国“现代陶艺”与美、日“现代陶艺”的时空差
        二 中国现代陶艺的定义
第二章 审美重建(1952—1978年)
    第一节 中国传统陶瓷技艺的恢复与发展
        一 “建国瓷”的推动
        二 美术瓷创作热潮
    第二节 现代陶瓷美术教育的开启
        一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
        二 现代陶瓷美术教育体制的初步形成
        三 归国留学生引进新思想
    第三节 陶艺的出现——打破技术程式化
        一 美术高校师生的新造型观
        二 现代派艺术家介入陶瓷创作
第三章 形式初探(1979-1984年)
    第一节 陶瓷产区的自觉革新
        一 广东石湾:“现代派陶艺”探索
        二 江西景德镇:反叛“官窑风格”
    第二节 以美术院校为轴的形式探索
        一 中央工艺美院的装饰风格
        二 广东美术学院的民间艺术风格
        三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雕塑风格
第四章 观念革新(1985—2000年)
    第一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植入
        一 西方哲学文化的渗透
        二 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
        三 自我革新意识的觉醒
        四 现代主义陶艺创作理念的传播
        五 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群体初步形成
    第二节 由“器”向“物”的转化
        一 陶艺之“破形”
        二 重启“手”的作用
        三 深掘材料语言
        四 走向雕塑样态
    第三节 践行现代“抽象”与“表现”
        一 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抽象”与“表现”
        二 陶艺创作中的现代“抽象”特征
        三 陶艺创作中的现代“表现”特征
第五章 文化自省(2001——今)
    第一节 重塑个性语言
        一 丰富个性材料
        二 切入本土文化
        三 注重地域特色
    第二节 回望传统
        一 传统题材的新演绎
        二 传统技艺的新表现
        三 民族符号的新利用
        四 东方“意境”的再传承
    第三节 恢复与民众的关系
        一 创作观念的“平民化”倾向
        二 “器”的回归
        三 向环境空间领域拓展
第六章 结论
    一 自觉与反思——现代陶艺创作之本质
    二 观念与技术——现代陶艺创作之核心
    三 文脉与传承——现代陶艺创作之灵魂
    四 交流与融合——现代陶艺创作之动力
余论 多元与包容:中国现代陶艺的未来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录一 中国现代陶艺大事年表(1954-2013)
附录二 艺术家采访记录
附录三 图片目录及来源

四、代工一厂举办女工委员学习班(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山煤矿生产管理研究(1949-1955)[D]. 张文娟. 河北大学, 2021
  • [2]福建小三线职工群体生产生活研究(1964-1980)[D]. 曹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建国初期武汉纺织工人状况研究(1949-1957)[D]. 门世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4]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5]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D]. 林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青年工作研究(1949-1956)[D]. 覃政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7]求生、反抗与革命—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生存状态[D]. 郑彦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8)
  • [8]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 吴文俊. 苏州大学, 2017(04)
  • [9]单位共同体的制度起源与建构 ——以1946~1960年间的哈尔滨市为中心[D]. 薛文龙. 吉林大学, 2016(01)
  • [10]反叛与重建 ——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历程研究[D]. 杨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标签:;  ;  ;  ;  ;  

铸造一厂举办女工委员会学习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