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弯曲褶皱的正演建模

断层弯曲褶皱的正演建模

一、断弯褶皱正演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吴航,邱楠生,冯乾乾,常健,姜凯,张应鳞,吴世祥[1](2020)在《利用热运动学方法恢复构造隆升过程的探索》文中指出构造隆升过程研究对矿产资源勘查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是地质学家长期探索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现有构造隆升过程的研究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正反演方法之间难以建立定量关系.本文利用热运动学方法,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提取变形过程中离散单元的运动路径作为热年代学样品热史恢复的地质约束,实现了构造变形模拟和热年代学分析的定量耦合,在构造隆升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以川东地区多层滑脱褶皱作用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恢复了方斗山—齐岳山背斜在距今170~70 Ma内的隆升变形过程.热运动学分析表明:先存的齐岳山断裂串联了深部拆离面和浅部滑脱层,湘鄂西褶皱带在170~110 Ma开始形成;140~110 Ma间齐岳山断层由断展褶皱作用向断弯褶皱作用转化,齐岳山背斜开始发育,略早于东部的利川复向斜;约110~90 Ma,方斗山背斜发育,隔挡式褶皱带开始形成;约90~70Ma,隔挡式褶皱规模逐渐增大,利川复向斜逐渐紧闭.正演模型建立、地温梯度计算、三维建模技术和应力演化分析是制约热运动学方法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性因素.

刘乐[2](2020)在《准噶尔南缘山前断褶带中段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位于北天山山前,山前断褶带位于其中部构造带。区域具有复杂的山前逆冲构造和多排挤压成因褶皱带,同时,准南含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频繁的地震活动,研究其构造特征对活动构造研究和地震灾害评估、油气勘探与开发、天山造山作用运动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踏勘、地震剖面解释和钻井数据应用,结合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得到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断褶带中段的构造几何学特征、运动学机制、变形时间和构造缩短量有以下结论:(1)准南山前断褶带构造格局主要受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和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滑脱层控制。下组合构造位移量通过八道湾组滑脱层向前传递形成第二排背斜深部构造、第三排构造带及第一排与第二排构造带之间的隐伏构造带,上组合构造位移量通过安集海河组滑脱层向前传递对第二排构造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第一排褶皱带深部发育有叠加构造楔或断层转折褶皱,构造活动时间分别为晚中生代、古近纪和第四纪,断层上总位移量可达~13km。同时,多折断层转折褶皱可在褶皱前翼形成半倾伏背斜(清水河鼻状构造)。(2)东湾背斜带是位于第一排与第二排构造之间的隐伏构造带,通过生长地层分析得到其发育时间为古近纪安集海河组时期,形成机制为翼部旋转滑脱褶皱。面积-深度-应变法分析结果显示滑脱层位于深度为~9km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地层中,褶皱主要受平行层纯剪切控制以及部分地层弯曲调节变形,背斜带核部位移量达到~1239m,且构造带位移量的分配主要有两种方式,为滑脱褶皱的生长以及褶皱调节断层的发育。(3)位移量沿八道湾组滑脱层向前传递过程中形成第二排背斜带深部构造。通过面积-深度法分析得知其位移量可达~3km。当第二排滑脱褶皱形成后,若依然剩余有位移量则会继续沿滑脱层向前传递并形成第三排背斜,背斜顶部发育的生长地层揭示其形成于更新世、全新世以来。第三排构造带的发育取决于山前构造位移量的大小,以及第一排构造带与第二排构造带之间位移量的转化。根据计算得知,东湾背斜隐伏构造带、第二排背斜带深部构造和第三排背斜带共吸收位移量约5km,与山前构造传向盆地方向位移量一致。(4)山前断褶带中段霍-玛-吐断层的运动学机制为断层转折褶皱,断坡上位移量约为7~8.5km,且所有位移量均通过安集海河组滑脱层向前传递。根据更新世、全新世生长地层可确定霍-玛-吐断层的开始活动时间为~2.58Ma。此外,生长地层不仅可以揭示构造活动的时间和运动机制,当生长地层被后期构造改造时,通过恢复多期构造成因生长地层的形态和初始位置,可以确定后期构造的位移量以及早期构造的变形机制。(5)东湾背斜两翼发育有丰富的褶皱调节断层,构造带不同位置处为褶皱调节断层发育的不同阶段,且调节断层随褶皱生长会向上及向下传播,传播方向取决于软弱层的发育和其厚度。此外,褶皱调节断层在构造平静期可对油气起到很好的封堵和保存作用,但是在构造活动期起油气运移或破坏圈闭的作用,其可能为东湾1井没有钻获到油气资源的重要原因。

吴航[3](2019)在《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川东地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示范区。川东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隆升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多层滑脱褶皱变形,导致下古生界页岩气赋存状态发生重大变化与调整。川东地区普遍缺失连续的新生代沉积记录,中-新生代的构造隆升期次、持续时间和地层剥蚀量难以系统的研究和恢复。同时,川东地区发育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这种复杂褶皱变形的形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联合构造运动学正演模拟技术(构造物理模拟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和低温热年代学反演技术(裂变径迹和(U-Th)/He)的“热运动学”方法,恢复了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期次、隆升时间及其剥蚀量,并探讨了川东地区多层滑脱褶皱形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川东“侏罗山式”褶皱的形成机制是陡倾角的齐岳山断裂、华蓥山断裂、志留系滑脱层和基底拆离面组成的阶梯状体系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应力后发生的断弯褶皱作用。先存断层倾角、先存断层间距、挤压速率和刚性层内摩擦系数都是“侏罗山式”褶皱发育的主控因素,这些主控因素影响多层滑脱褶皱变形的核心原因是在断展褶皱作用向断弯褶皱作用转化的过程中控制了深浅滑脱层的连接方式,从而导致先存断层对于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转换效率发生改变。川东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快-慢-快”三段式的冷却过程。170~70 Ma为快速冷却阶段,该阶段是川东构造带的主要定型期;70~30 Ma为缓慢冷却阶段,各个构造部位冷却速率比较接近,稳定在0.5~0.8℃/Ma;30 Ma左右再次进入快速冷却阶段。这种三段式的隆升过程可能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速率和方向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包括5个主要阶段:隔槽式褶皱形成阶段(170~125 Ma)、转换阶段(125~100 Ma)、隔挡式褶皱形成阶段和隔槽式褶皱定型阶段(100~70 Ma)、隔挡式褶皱定型阶段(70~30 Ma)和整体隆升阶段(30 Ma至今)。隔挡式褶皱带的地层剥蚀量约为4 km,背斜核部的剥蚀量可达5km;转换带的地层剥蚀量与川东褶皱带相近;湘鄂西褶皱带由于褶皱变形更复杂,地层剥蚀量在5~7 km内变化;雪峰隆起的剥蚀量超过8 km。

林成发[4](2019)在《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燕山褶皱-逆冲构造带是发育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典型陆内变形构造带,自中生代以来在多向汇聚的板块构造背景下,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形成复杂的盆-山格局。燕山构造带在早白垩世(约135 Ma)之后全面处于伸展构造背景的观点已广为接受,但燕山构造带侏罗纪的构造性质以及构造演化过程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燕山构造带山间盆地沉积地层忠实记录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开展盆-山系统同构造沉积及其控制构造关系研究是揭示构造带侏罗纪构造变形机制、演化过程及大地构造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选取燕山构造带西段张家口地区的中生代下花园盆地和宣化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研究、物源分析、盆缘断层相关褶皱构造解析和生长地层识别与解释,恢复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并建立“源-汇”体系,结合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张家口地区侏罗纪期间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学研究和物源分析结果指出,燕山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发育完整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受盆缘逆冲断层活动控制,下花园盆地和赤城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挠曲盆地,盆缘和盆地内部发育多个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和相关的生长地层。基于古沉积环境恢复结果和盆缘生长构造解析,结合生长地层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结果,重建张家口地区由褶皱-逆冲带和挠曲盆地构成的晚三叠-早侏罗世、中侏罗世以及晚侏罗-早白垩世”源-汇“体系。“源-汇”体系的演化表明燕山构造带在中侏罗世发生构造体制转变,由晚三叠-早侏罗世N-S向挤压背景转为中侏罗-早白垩NW-SE挤压构造背景,可能代表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开始主导燕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程。

叶艳[5](2019)在《储层裂缝高精度综合预测及含气性检测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及其突出的油气资源潜力,对油气的分布和渗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裂缝发育及分布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了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天然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裂缝的存在,提高了储层的渗透率。同时,裂缝发育程度决定着储层的分布规律。因此裂缝的空间展布规律的准确描述是储层有效评价的关键。但是由于裂缝复杂的发育机制和无规律可循的多变性分布,极大地增加了其识别和预测的难度。本论文以四川东北部某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为例,从充分利用叠前和叠后地震资料中包含的丰富的有效信息入手,结合钻测井资料和区域地质背景,着重研究基于地震多信息融合的裂缝综合预测方法,明确研究区目标层段裂缝地震响应特征、空间分布及发育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物礁储层厚度预测和基于频率衰减属性的烃类检测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认识为研究区气藏稳定生产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为类似气藏勘探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认识包括:(1)以强化裂缝地震响应机理研究为目标,开展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和裂缝发育带地震响应正演技术研究。以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技术及复赛谱时频域动态反褶积高分辨处理技术为基础,对地震数据体进行叠后去噪及高分辨处理,为本次研究实现中、小尺度裂缝预测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MIVMAS地震正演模拟,针对不同类型断层模型,进行裂缝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分析。通过钻井裂缝发育段不同属性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优选相干属性、曲率属性以及蚂蚁体为裂缝发育带地震响应敏感参数。(2)以叠后数据体时频域加权相干、分频相干、体曲率及分频蚂蚁体为基础,裂缝体融合为手段的裂缝预测与表征技术。实现了中小尺度裂缝精细刻画,认为裂缝主要发育在大断裂及构造褶皱带,东部斜坡带裂缝亦有发育,总体发育程度降低。利用属性融合技术,将不同尺度裂缝预测数据体融合成裂缝融合体,简化了裂缝综合评价流程。(3)以改进的叠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为核心的高角度小尺度裂缝预测技术。以地质构造走向为导向,改进了传统叠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方法的算法和流程,充分利用了速度的方位各向异性信息。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对陡倾角地层的适用性,并解决了部分叠后地震数据裂缝预测的误差(如L1井、L4井),裂缝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裂缝统计结果吻合率达到80%,验证了叠前P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的高准确性。以地应力分析为基础,应力场反演为手段的微裂缝地质分析技术。通过构造形变分析方法,采用构造应力场反演裂缝预测技术预测微裂缝系统发育的可能性,认为微裂缝系统主要发育在大断层及挠曲带附近。(4)分析不同方法获得的裂缝预测结果,结合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开展不同尺度裂缝综合评价。本次研究将裂缝尺度划分为大尺度、中小尺度和微尺度。结合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分析认为长兴组裂缝发育带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在西北部和东南部较为集中;大断裂发育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近北北东走向;次一级断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礁滩边缘地带,北部局部地区也有些许次一级断裂分布;研究区中北部和大断裂附近主要发育中断裂系统;小尺度断裂分布规律不明显,在研究区广泛发育。(5)基于多频成分非监督聚类的生物礁储层厚度研究。讨论并对比了四种用于薄层时间厚度估算的方法,认为不同时间厚度的地震道的振幅谱具有不同的曲线形态,它们之间的差异足以区分彼此。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组织映射SOM对地震道振幅谱进行非监督聚类,定性描述生物礁储层厚度,确定了生物礁储层的有利分布范围。(6)以地震波频谱衰减理论为基础,优选了有效频带宽度、频谱斜率、能量衰减、高阶统计量等含气性敏感参数。各频率衰减属性的计算不需要求取绝对Q值。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证明,几乎所有的属性与实际钻井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分析裂缝与含气性关系,厘清裂缝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寻找高产气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少峰,林成发,刘晓波,庄其天[6](2018)在《冀北张家口地区同构造沉积过程及其与褶皱-逆冲作用耦合》文中指出"燕山运动"年代和燕山构造带侏罗纪的构造性质仍存在着争论.燕山山间盆地沉积地层记录了燕山运动的活动历史及盆地构造性质,开展盆-山系统同构造沉积及其构造控制关系研究,准确确定地层年代,重新建立年代地层格架是进一步揭示燕山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构造变形机制、变形年代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燕山西段与太行山北段交接部位的冀北张家口地区褶皱-逆冲带与山间沉积盆地的构造和沉积结合研究表明,研究区沉积盆地中发育的所谓"侏罗纪地层"可能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受生长褶皱-逆冲构造控制,在褶皱-逆冲带边缘形成褶皱前渊型、逆冲前渊型、断展褶皱型、断弯褶皱型及断弯褶皱与断展褶皱复合型生长地层;重建的由褶皱-逆冲带与挠曲盆地构成的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的"源-汇"系统反映了燕山运动在研究区起始于中侏罗世;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至少发生了3次褶皱-逆冲事件,形成了基底卷入式褶皱-逆冲构造和小型山间挠曲盆地;基底卷入式褶皱-逆冲带与挠曲盆地"对"的自东向西迁移,可能受控于西太平洋"平板式"前进俯冲作用.

张欣吉[7](2018)在《黄龙场及五百梯三维区典型滑脱层特征及其地震构造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东部发育多套滑脱层,如膏盐岩、泥页岩和煤系地层等力学性质软弱的岩层,这些滑脱层的发育将川东地区划分为一系列多层次滑脱构造系统。以滑脱层为界可将沉积地层在纵向上划分为多个含油气区间。但目前对于“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系统”中各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其中对于这些滑脱层的岩性组成、厚度与展布范围缺乏精细研究,在有井约束条件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预测滑脱层分布、准确描述区域与局部滑脱层的研究并不多见;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刻画滑脱层结构的研究也比较匮乏;滑脱层对上、下地层构造变形影响及油气保存条件的研究也较少。针对上述还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选取位于南大巴向西南突出的弧状冲断构造带与川东北东向褶皱带的交汇区的黄龙场和五百梯三维区作为精细研究的对象,基于研究区的地质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首先对研究区内主要四套滑脱层(寒武系膏盐层、三叠系嘉陵江组膏盐层、志留系龙马溪组泥页岩层和二叠系龙潭组煤系地层)的岩性组合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明确主要滑脱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建立研究区内主要滑脱层特征识别模板。其次结合典型地震剖面和建立的三维构造模型进行构造变形特征分析认为,两个研究区都主要发育以寒武系膏盐层为主要滑脱层的盖层滑脱构造样式,与该滑脱层相关的滑脱断层控制上覆地层构造变形,寒武系膏盐层之下为低隆构造,但由于嘉陵江组膏盐层平面分布特征和主应力方向的不同,造成黄龙场和五百梯地区构造变形有所差异。此外在有井约束情况下,通过地震反演预测黄龙场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四-五段内膏盐岩的分布;通过地震属性描述了无井区域滑脱层分布特征。最后综合分析认为,与寒武系膏盐滑脱层和三叠系嘉陵江膏盐滑脱层有关的构造是勘探的主要对象,另外寒武系膏盐层盐下构造隆起区也是深层勘探的有利目标。

陈晓东[8](2019)在《川东涪陵地区飞仙关组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提出涪陵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未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特征,且区内钻井资料点较少,前期只有部分较老的二维地震测线,导致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还不够深入,储层地质与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紧密结合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论文以野外剖面观察、薄片鉴定和测试分析资料开展飞仙关组储层特征研究,分析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紧密结合的方法,开展构造特征研究、波形分析、地质—地球物理互馈结合的正演模拟及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反演,采用相干检测、不连续性检测及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完成了裂缝预测与对比,采用基于频率衰减梯度的含油气性检测技术完成了储层流体检测研究,开展了优质储层预测和含流体检测研究,然后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开展了储层综合评价并预测了有利勘探目标区。针对该区优质鲕滩储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紧密结合的储层识别与预测方法技术系列。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在研究区整体沉积背景的约束下及现有单井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古地貌恢复、叠后波阻抗反演、波形聚类和RGB混频地震相分析,对研究区礁滩相储层的分布进行了刻画,结果显示台地边缘高能鲕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兴隆1井周边以及福石1井至兴隆3井一带,台内滩分布在福石1井至兴隆3井西南一侧,是潜在的勘探目标区。(2)通过单井分析、薄片鉴定、古地貌恢复的分析,发现涪陵地区飞仙关组沉积地貌差异导致了开阔台地内部发生了沉积分异,局部构造高点有利于颗粒滩发育。但由于早期古地貌整体较低,鲕粒灰岩缺乏暴露溶蚀作用且白云岩化作用较弱致使储层发育相对较差,整体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后期裂缝的发育对储层具有改良作用。(3)正演模拟显示振幅(能量)类属性对鲕滩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伽马曲线对不同岩性具有敏感性,声波曲线难以区分高泥质含量岩类与储层,泥质含量过高形成的“假亮点”对地震属性提取及反演结果结果会产生影响。采用伽马曲线与声波曲线制作了拟声波曲线进行岩性反演可以较好的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分布。(4)相干检测、不连续检测、应力场模拟方法对裂缝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研究区北东和南西各存在一个裂缝发育区,但相干检测对鲕滩发育区的响应更为明显。(5)衰减梯度属性可以较好的反映研究区储层的含油气性,相对较差的鲕粒灰岩储层也有一定的响应,但是衰减的幅度较小。研究区含气性较好且连片分布的区域位于台地边缘的位置,分布在兴隆1—兴隆2井区域和兴隆3井北西方向的条带区域。最后以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为指导,以地震预测结果为依据,结合构造与古地貌特征,进行了储层综合评价和有利勘探目标区的划分。共划分了三类4个有利区,台缘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域,同时开阔台地内部的台内滩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关新[9](2018)在《川西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二叠系至今已有40余年的勘探历史,但长期以来栖霞组仅作为兼探层系,勘探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随着对该区栖霞组勘探力度的加大,多口井钻遇孔隙型白云岩储层并获高产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前人对于该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沉积和储层,对于烃源岩及系统的成藏条件研究较为薄弱,制约了下步勘探方向和有利区选择。本论文以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系统评价烃源岩的规模和质量,深入分析天然气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结合构造圈闭发育条件及有利白云岩储层分布,明确成藏组合,建立成藏模式,以期为下部勘探方向选择提供依据。川西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主要发育3套主力烃源岩,包括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和二叠系茅口。这3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Ro>2.6%以上),厚度较大,分布较广,生烃潜力大。研究区栖霞组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CH4含量高、C2H6含量低,干燥系数大大,呈高演化特征。根据1n(C1/C2)与1n(C2/C3)的交汇以及环烷烃/(正己烷+正庚烷)与甲基环己烷/正庚烷比值的交会分析,认为栖霞组天然气主要为聚集型原油裂解气。根据天然气与源岩的碳同位素对比以及储层沥青与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和前人的认识,明确栖霞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于二叠系茅口组和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志留系龙马溪组烃源岩的贡献较小。川西北地区构造变形属于典型的双滑脱介质变形,由深部滑脱作用和中部软弱滑脱面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逆冲叠瓦体系。二叠系栖霞组具备形成大型复合圈闭的地质条件,局部构造圈闭发育。栖霞组储层岩石类型多样,中—粗晶白云岩的储层物性好。白云岩储层分布广,厚度大,其发育程度受台缘滩、台内滩等高能沉积相带和沉积古地貌高地控制。川西北二叠系栖霞组主要发育两套源储组合,与下伏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构成“下生上储”组合,与二叠系茅口组烃源岩构成“自生自储”组合。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发育,厚度大,封盖性能好,是栖霞组气藏的主要区域性盖层。总的来说,川西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气藏经历了早期构造古油藏聚集、古原油裂解和晚期天然气调整再聚集3个阶段,具有“近源聚集、复式输导、大面积成藏”的特征,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有利条件。

姜宁宁[10](2016)在《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龙门山前陆冲断带构造解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前陆盆地油气富集程度高,是当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前陆冲断带复杂的山地地表条件,往往造成地震勘探资料品质差、构造特征不清,地震解释存在严重的多解性。地震波正演模拟是识别冲断带构造波场特征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一定的解释依据。本文目的是通过地震波场的正演模拟,为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复杂构造解释提供可靠的构造模式,降低冲断带复杂构造精细解释过程中的多解性,从而助力龙门山前陆冲断带的油气勘探。本文从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地震资料解释的角度,围绕冲断带构造建模及正演模拟,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研究了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广泛发育的区域构造样式。在充分研究与认识构造发育特征、变形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山前带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分析了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发育的主要构造样式。其次,以构造样式分析为基础,综合多元信息建立正演模型。构造模型建立在区域地质构造样式解析的基础上,依靠地震资料解释完成。速度模型以叠前时间偏移剖面,通过层速度充填法完成正演模型构建。构造模型检验与完善,主要是通过平衡地质剖面、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及地震正演模拟等技术验证其合理性。再次,开展前陆冲断带构造正演模拟实验。对中坝地区高陡逆冲推覆构造进行正演模拟计算、数据处理。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结果可以用来有效地对比分析复杂地震波场。通过正演实验参数的调试及模型的迭代多次修改,成像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最后,分析了冲断带构造解释中正演模拟及叠前时间偏移的应用效果。通过构造解释方案开展正演模拟,对比分析了冲断带构造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剖面的波组特征。经过两次解释方案和模型的修改,优选出了最合理的地震解释模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显示,相同构造样式的解释模式,细节部位对成像效果也会有很大影响。

二、断弯褶皱正演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弯褶皱正演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热运动学方法恢复构造隆升过程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热运动学方法基本原理
2 应用效果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和测试样品
    2.3 热运动学分析
3 存在问题与讨论
    3.1 正演模型的建立
    3.2 离散单元粒径的选取
    3.3 古地温梯度的选取
    3.4 构造应力场演化
4 结论

(2)准噶尔南缘山前断褶带中段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构造模型及几何学运动学分析方法
    2.1 断层转折褶皱与构造楔
    2.2 滑脱褶皱
    2.3 轴面分析技术
    2.4 生长地层分析
    2.5 面积-深度-应变法
3 研究区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质概况
    3.2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构造特征
    3.3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层概况
4 第一排及第二排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
    4.1 地表构造及地层概况
    4.2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
    4.3 构造变形运动学机制
    4.4 小结
5 东湾背斜带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
    5.1 地震剖面构造分析
    5.2 变形量及滑脱层位置确定
    5.3 构造运动学模型
    5.4 小结
6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3)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8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发育特征
        2.1.1 川东褶皱带
        2.1.2 湘鄂西褶皱带
    2.2 沉积地层特征
        2.2.1 沉积盖层特征
        2.2.2 主要滑脱层
    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构造隆升过程的研究方法
    3.1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
        3.1.1 磷灰石裂变径迹
        3.1.2 锆石(U-Th)/He
    3.2 构造物理模拟
    3.3 离散元数值模拟
第4章 川东构造带热演化历史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热历史
        4.2.1 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U-Th)/He年龄
        4.2.2 中-新生代热演化历史
    4.3 存在问题及讨论
第5章 川东构造带形成过程和变形机理
    5.1 构造物理模拟和离散元数值模拟
        5.1.1 模型设计
        5.1.2 实验材料和力学参数选取
    5.2 隔槽式褶皱和隔挡式褶皱的转换机制
        5.2.1 实验设计
        5.2.2 多层滑脱层褶皱的影响因素
        5.2.3 隔槽式褶皱向隔挡式褶皱转换的模式
    5.3 川东构造带形成机理
        5.3.1 实验设计
        5.3.2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机理
        5.3.3 缩短量和缩短率
第6章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6.1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
        6.1.1 燕山期构造隆升正演约束
        6.1.2 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
        6.1.3 构造隆升过程
    6.2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动力学机制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北缘大地构造演化
    2.2 燕山构造带西段京西-张家口地区地层概况
        2.2.1 中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地层序列
        2.2.2 张家口地区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层序和地层年代
3 方法学
    3.1 古沉积环境重建
    3.2 构造解析
    3.3 生长地层
    3.4 地质年代学
4 燕山构造带西段下花园盆地侏罗纪沉积-构造演化
    4.1 下花园盆地地质背景
        4.1.1 盆缘构造概况
        4.1.2 充填地层序列
    4.2 下花园盆地古沉积环境
        4.2.1 下花园组沉积相分析
        4.2.2 九龙山组沉积相分析
    4.3 下花园地区侏罗纪构造演化
        4.3.1 下花园盆地北缘晚侏罗世逆冲活动:来自盆地沉积过程的约束
        4.3.2 下花园盆地南缘早侏罗世逆冲活动:来自生长地层的约束
5 燕山构造带西段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构造演化
    5.1 赤城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5.1.1 赤城地区基本构造格架
        5.1.2 赤城盆地地层格架
    5.2 赤城盆地古沉积环境
        5.2.1 沉积相分析
        5.2.2 沉积物源分析
        5.2.3 赤城盆地古沉积环境演化
    5.3 赤城盆地生长地层
        5.3.1 梁家沟地区
        5.3.2 沈家沟-三合地区
        5.3.4 后城地区
    5.4 赤城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 燕山构造带侏罗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II

(5)储层裂缝高精度综合预测及含气性检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2.1 储层裂缝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含气性地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2 技术创新点
第2章 地震资料目标处理
    2.1 基于断层算子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
        2.1.1 方法原理及算法实现
        2.1.2 模型讨论
        2.1.3 应用效果分析
    2.2 改进的时频域提高分辨处理技术
        2.2.1 S变换与改进广义S变换
        2.2.2 动态褶积模型
        2.2.3 复赛谱时频域动态反褶积
        2.2.4 技术应用
第3章 裂缝发育带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3.1 裂缝地震响应模型正演技术研究
    3.2 裂缝及断层模型正演
    3.3 裂缝地震响应敏感参数优选
第4章 裂缝预测技术研究
    4.1 叠后多属性裂缝检测技术研究
        4.1.1 基于倾角自适应的相干技术
        4.1.2 基于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的分频相干技术
        4.1.3 基于倾角和方位角的体曲率技术
        4.1.4 改进的分频蚂蚁追踪技术
        4.1.5 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
        4.1.6 像素成像裂缝体雕刻技术
    4.2 叠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
        4.2.1 H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
        4.2.2 改进的P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原理
        4.2.3 预测效果分析及评价
    4.3 构造应力场反演裂缝预测
        4.3.1 预测方法原理
        4.3.2 预测效果评价
第5章 裂缝发育带综合评价
    5.1 研究区地质概况
    5.2 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5.3 裂缝发育带综合预测
第6章 基于多频分量聚类的生物礁厚度预测
    6.1 厚度估计方法原理
        6.1.1 基于振幅调谐特性的厚度预测
        6.1.2 单频成分厚度预测
        6.1.3 RGB分频属性融合
        6.1.4 多频分量聚类分析
    6.2 实际数据应用
第7章 生物礁储层含气性检测
    7.1 含气性敏感参数优选
        7.1.1 有效带宽法
        7.1.2 频谱斜率
        7.1.3 能量衰减
        7.1.4 高阶统计量
    7.2 实际资料应用效果分析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冀北张家口地区同构造沉积过程及其与褶皱-逆冲作用耦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构造背景
3 盆地地层年代和地层序列
4 生长褶皱、生长逆冲断层与生长地层
    4.1 褶皱前渊型生长地层
    4.2 逆冲前渊型生长地层
    4.3 断展褶皱型生长地层
    4.4 断弯褶皱型生长地层
    4.5 断弯褶皱与断展褶皱复合型生长地层
5“源-汇”系统
    5.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源-汇”系统
    5.2 早、中侏罗世“源-汇”系统
    5.3 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初“源-汇”系统
    5.4 早白垩世早期“源-汇”系统
6 讨论
    6.1 构造演化
    6.2 构造属性
    6.3 动力学背景
7 结论

(7)黄龙场及五百梯三维区典型滑脱层特征及其地震构造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有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滑脱层研究现状
    1.3 断层相关褶皱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内容
        1.4.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2.3 油气勘探概况
第3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3.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3.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3.3 层位和断裂解释
        3.3.1 断裂特征
        3.3.2 黄龙场地区目的层构造特征
        3.3.3 五百梯地区目的层构造特征
第4章 典型滑脱层地震正演模拟
    4.1 寒武系膏盐层地震正演模拟
    4.2 三叠系嘉陵江组膏盐层正演模拟
    4.3 二叠系龙潭组煤系地层正演模拟
    4.4 志留系龙马溪组泥页岩正演模拟
    4.5 滑脱层地震反射特征
第5章 滑脱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5.1 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特征
        5.1.1 黄龙场地区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特征
        5.1.2 五百梯地区多重滑脱构造变形特征
    5.2 滑脱构造三维构造特征
    5.3 构造变形差异分析
第6章 典型滑脱层分布特征
    6.1 滑脱层分布预测
        6.1.1 地震属性
        6.1.2 地震反演
    6.2 滑脱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川东涪陵地区飞仙关组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碳酸盐岩沉积相与地震相研究现状
        1.2.2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现状
        1.2.3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2.4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沉积特征
        2.3.1 沉积背景
        2.3.2 研究区沉积相
第3章 飞仙关组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1 储层岩性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特征
    3.3 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3.4 成岩作用
    3.5 鲕粒灰岩同位素特征
    3.6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3.6.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3.6.2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3.7 与川东北储层性质的异同
第4章 构造解释及古地貌特征研究
    4.1 层位标定及解释
        4.1.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4.1.2 主要反射层波组特征
        4.1.3 层位解释
    4.2 构造编图
        4.2.1 时深转换
        4.2.2 构造编图
    4.3 古地貌特征恢复
        4.3.1 印模法古地貌恢复
        4.3.2 厚度法古地貌恢复
        4.3.3 基于正演模拟的敏感地震属性古地貌恢复
第5章 地震相分析
    5.1 井旁地震相标定
    5.2 基于RGB混频显示的地震相分析
        5.2.1 频谱分析技术的原理
        5.2.2 RGB混频显示
        5.2.3 研究区地震相分析
    5.3 基于波形聚类的地震相分析
        5.3.1 神经网络波形聚类的方法原理
        5.3.2 神经网络波形聚类的参数实验
        5.3.3 研究区地震相分析
第6章 地震储层预测
    6.1 地震储层预测思路
    6.2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
        6.2.1 储层测井响应
        6.2.2 高孔隙鲕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6.2.3 储层地震响应
        6.2.4 鲕滩储层敏感地震属性优选
    6.3 地震属性分析
        6.3.1 地震属性概念与分类
        6.3.2 地震属性应用
    6.4 叠后反演
        6.4.1 基于分形建模的多次地震迭代叠后反演技术
        6.4.2 叠后反演应用
第7章 地震裂缝检测
    7.1 相干检测
        7.1.1 相干检测基本原理
        7.1.2 相干检测效果分析
    7.2 不连续性检测
        7.2.1 不连续性检测基本原理
        7.2.2 边缘检测效果分析
    7.3 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
        7.3.1 构造应力场模拟基本原理
        7.3.2 构造应力场模拟效果分析
    7.4 小结
第8章 基于频率衰减梯度的流体检测
    8.1 频率衰减梯度的理论基础
    8.2 频率衰减梯度的计算原理
    8.3 研究区频率衰减梯度的应用效果
第9章 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
    9.1 生储盖条件
        9.1.1 烃源岩条件
        9.1.2 储层条件
        9.1.3 盖层条件
    9.2 综合评价与勘探目标优选
        9.2.1 综合评价
        9.2.2 有利勘探目标区划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川西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烃源岩研究现状
        1.2.2 构造研究现状
        1.2.3 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1.2.4 油气成藏组合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勘探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3.1 烃源岩评价标准
        3.1.1 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3.1.2 有机质类型评价标准
        3.1.3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标准
    3.2 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3.2.1 烃源岩分布
        3.2.2 有机质丰度
        3.2.3 有机质类型
        3.2.4 有机质成熟度
        3.2.5 生物标志化合物及碳同位素特征
        3.2.6 埋藏史及热演化史
    3.3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3.3.1 烃源岩分布
        3.3.2 有机质丰度
        3.3.3 有机质类型
        3.3.4 有机质成熟度
        3.3.5 埋藏史及热演化史
    3.4 下二叠统茅口组
        3.4.1 烃源岩分布
        3.4.2 有机质丰度
        3.4.3 有机质类型
        3.4.4 有机质成熟度
        3.4.5 生物标志化合物及碳同位素特征
        3.4.6 埋藏史及热演化史
第4章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4.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4.1.1 天然气组分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
        4.1.3 天然气氢同位素组成
    4.2 天然气成因
        4.2.1 天然气组成
        4.2.2 轻烃指标
    4.3 天然气来源
        4.3.1 碳同位素对比
        4.3.2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第5章 构造特征
    5.1 地震资料解释
        5.1.1 地震地质层位的确定
        5.1.2 构造模式的建立一
        5.1.3 地震资料解释
    5.2 构造特征
        5.2.1 断裂特征
        5.2.2 构造特征
        5.2.3 构造演化特征
    5.3 构造成因机制分析
        5.3.1 动力学成因机制分析
        5.3.2 构造正演模拟
        5.3.3 构造物理模拟
        5.3.4 实验观测及结果分析
第6章 储层特征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1.1 晶粒白云岩
        6.1.2 豹斑状灰岩/云岩
        6.1.3 颗粒灰岩
    6.2 储集空间类型
        6.2.1 晶间孔和晶间溶孔
        6.2.2 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
        6.2.3 溶蚀孔洞
        6.2.4 裂缝
    6.3 储集物性特征
    6.4 储层主控因素
        6.4.1 高能沉积相带
        6.4.2 沉积古地貌
    6.5 储层分布特征
        6.5.1 储层厚度分布
        6.5.2 储层孔隙度分布
第7章 成藏组合与成藏模式
    7.1 成藏组合
        7.1.1 源储组合
        7.1.2 盖层条件
        7.1.3 时空耦合
    7.2 成藏模式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结果

(10)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龙门山前陆冲断带构造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 研究方案及内容
    1.3 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2章 龙门山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分析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1.1 区域构造演化过程
        2.1.2 多套滑脱层控制
        2.1.3 分段-分带性的构造格局
        2.1.4 构造发育规律
    2.2 龙门山冲断带区域控制构造样式
        2.2.1 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
        2.2.2 冲起构造
        2.2.3 双重构造
        2.2.4 构造三角带
    2.3 局部细节构造样式-断层相关褶皱
        2.3.1 断弯褶皱
        2.3.2 断展褶皱
        2.3.3 断层滑脱褶皱
第3章 正演模型的构建
    3.1 多元勘探信息综合分析及构造模型的建立
        3.1.1 地质露头标定
        3.1.2 地震剖面波组特征识别
        3.1.3 剖面构造样式解析
        3.1.4 钻测井资料
    3.2 叠前时间偏移基础上速度模型的建立
    3.3 模型合理性验证及最终正演模型的完成
        3.3.1 地质平衡剖面
        3.3.2 正演模型的完成
第4章 冲断带构造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分析
    4.1 高陡逆冲推覆构造正演模拟
    4.2 正演模拟数据资料常规处理
    4.3 克希霍夫叠前偏移
第5章 冲断带构造解释中正演模拟的应用效果
    5.1 构造解释方案的正演验证
        5.1.1 正演模拟
        5.1.2 波组特征对比
    5.2 浅层叠瓦式构造的改进
    5.3 叠合构造方案
    5.4 解释方案综合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断弯褶皱正演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热运动学方法恢复构造隆升过程的探索[J]. 吴航,邱楠生,冯乾乾,常健,姜凯,张应鳞,吴世祥.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6)
  • [2]准噶尔南缘山前断褶带中段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D]. 刘乐. 浙江大学, 2020
  • [3]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研究[D]. 吴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4]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D]. 林成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5]储层裂缝高精度综合预测及含气性检测研究与应用[D]. 叶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冀北张家口地区同构造沉积过程及其与褶皱-逆冲作用耦合[J]. 刘少峰,林成发,刘晓波,庄其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6)
  • [7]黄龙场及五百梯三维区典型滑脱层特征及其地震构造解释[D]. 张欣吉.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8]川东涪陵地区飞仙关组储层预测研究[D]. 陈晓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4)
  • [9]川西北地区二叠系栖霞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关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10]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龙门山前陆冲断带构造解释研究[D]. 姜宁宁.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断层弯曲褶皱的正演建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