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宽带 思科“保安”(论文文献综述)
高歌[1](2012)在《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紧急状态是现代民主宪政国家的重要课题,世界上大多国家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紧急状态法治。我国紧急状态法制起步较晚,2004年宪法修正案以紧急状态μ取代戒严μ。近年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通过考察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中的人权克减与保障事实,从宪政的视角,探究中国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理论与实践,试图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紧急状态法制。本文以制度构建为立足点,研究的中心命题是以法治规制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即在法治原则下行使紧急权,在人权保障原则下克减公民基本权利。本文由引言和正文组成,正文共四章第一章民族地区紧急状态和突发事件的概念辨析μ。首先以历史考察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梳理紧急状态μ这一基本概念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归纳出紧急状态的内涵、特点及实体和程序方面的构成要件。基于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先行立法的实际,考虑到紧急状态法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衔接,提出从法律上应重构我国紧急状态的概念,即我国紧急状态应该是中度紧急状态,不包括战争及总动员。第二章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人权克减的法理分析μ。这部分采用价值分析的方法,阐述了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理论,探讨人权克减的正当性,归纳出人权克减的原则。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并非绝对有效,必须遵守必要性及尊重人道的最低标准。为防止滥用人权克减,必须对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加以必要监督。最后,阐述了基本人权克减的救济制度。第三章我国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法律运行分析μ。本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针对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的突发事件,尤其是社会突发事件应对中法律、法规适用的问题,指出目前有些突发事件主要依靠各种应急预案等行政法规来处理,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由于缺少上位法的支撑,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一般综合性法律难当重任,应对机关只能采用较低位阶的法律来处理突发事件,这就造成大量行政命令、规范性文件在突发事件应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公民权利的克减补偿没有法定标准。有些措施出师无名,甚至违反宪法、法律。第四章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制度构建与完善μ。该部分分析了目前我国紧急状态立法在中央和地方立法层面上的不足,指出紧急状态的内涵、宣布程序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克减在宪法层面缺乏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单行法律与应急预案等法规、规章之间协调不足。民族自治地方现有的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缺乏相应规定。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地方自治权,进行创造性的二次立法。尤其是民族地区社会安全事件中,恐怖活动主体增多、危害方式残酷、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应建立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体系。预案应当明确分级处置的程序、权限和责任。预案制定后要定期修改、完善,逐步建立起突发事件工作的评估机制。最后,文章再次强调了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应突出的价值理念。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中的人权克减应以社会善治理论为原则,提高公众参与度,实现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由抽象的文本宣告变为现实的权利救济。本文提出了四点结论性建议:第一,权力层级原则,地方与中央的权力纵向关系应该符合宪法、法律以及组织法等关于权力层级的规定,属于涉及多省的突发事件,地方不应越权行使职权。第二,程序救济原则,权利救济是权利保障的最后手段,也是权利保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将重权利的宣告转变为重权利的救济。完善宪法救济的程序性规定。第三,民主监督原则,应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法监督制度。宪法监督制度必须和司法制度等其他法律制度相结合,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能提供的制度框架内实现与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衔接。第四,社会善治原则。民族自治地方突发事件的处理离不开公民的参与,政府应该和各种社会组织、各基层社区形成互动,充分了解群众的诉求,及时发布事态进展情况,政府机构和私人机构等组织积极合作,以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良性共治。
陈发伟[2](2014)在《苏北欠发达地区软件园发展战略研究 ——以盐城软件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和产业的不断推进,软件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软件园作为软件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在推进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苏南发达地区软件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影响,苏北欠发达地区纷纷建立软件园以加快软件产业的集聚,推进当地的软件产业发展。经过初期的建设,园区硬件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园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集聚,但是在发展战略上存在重物理环境建设,轻园区软环境建设和产业链完善的现象。所以,经过初期的较快建设期后,园区内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简要阐述软件园和软件产业集群理论入手,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从而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软件园发展历程以及成功园区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软件园发展的借鉴意义。同时以苏北欠发达地区的盐城软件园的发展个案为例,通过对盐城市软件产业的总体状况和盐城软件园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周边竞争园区的比较分析,找出盐城软件园发展的差距,并运用波特产业集群“钻石体系模型”理论分析影响盐城软件园发展的几个方面的要素,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盐城软件园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园区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盐城软件园的优势和劣势,运用SW0T分析法为盐城软件园的发展制定了四大战略,进而立足实际提出了战略实施的相应对策。
张刚[3](2011)在《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它既是经济资源,也是战略资源和政治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能源发展方式受到能源枯竭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挑战,世界能源发展格局因此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的能源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电网的协调发展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依靠现代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适应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世界各国电力工业积极应对未来挑战的共同选择。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国明确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建设智能电网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国能源分布特点是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结构不均衡,能源供给能力和电力安全水平也有待提高。建设智能电网,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体系的迫切要求,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重大选择,更是时代赋予中国电力工业的历史性重任,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涉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1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这是继2010年之后,“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报告对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总体要求——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十二五”国家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把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列入“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国家能源局依据《纲要》编制的“十二五”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也有望近期公布,我国智能电网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期。当前,智能电网在世界上的发展方兴未艾,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作为一个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抢占相关技术领域和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机遇。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无疑是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国情,包括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电力行业发展现状等各方面都决定了智能电网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智能电网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建设和谐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能源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转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同时,给予智能电网发展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智能电网发展是我国抓住新一轮能源和信息技术创新的历史机遇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智能电网也给电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智能电网对我国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其建设发展过程涉及国民经济的很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电力行业技术水平条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都面临着挑战,这就需要集中政府、研究机构、企业、民众等方面的合力建设,共同推动智能电网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中,政府发挥着最为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由于智能电网涉及的产业领域众多,技术先进性要求高,发展智能电网对我国来说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需要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电力行业的现状,研究总结出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制约因素,研究制定出国家层面统一的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周密部署,认真进行实施,同时,政府有的放矢的进行协调引导,从而更快更好的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另一方面,针对智能电网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涉及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问题,政府需要发挥决策者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投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价格政策、激励政策,引导市场建立完善的机制,引领智能电网在我国蓬勃健康发展。因此,对政府在促进智能电网发展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转变未来电网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任务使命和社会属性,分析了智能电网的经济学属性,论证了在发展智能电网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责任和发挥作用的路径方式和遵循原则,对世界各国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梳理,系统阐述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主张,政府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统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智能电网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规划,以规划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电网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产、学、研各方优势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战略层面,着重促进其与新能源战略及循环经济的协调配合;在经济层面,建立科学完整的智能电网收益评估体系,深化电价机制改革;在财税政策层面,在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加大对智能电网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在金融体系方面,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间接融资服务,解决好智能电网融资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如下:(1)在分析智能电网的技术特征、经济学特征、社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智能电网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认为在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采用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公公竞争模式”是比较合理的。。(2)分析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对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发展智能电网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3)从电力行业本身及相关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发展智能电网对我国转变经济结构转型的促进作用。(4)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电力行业设备制造及电网运行、建设、管理、技术现状等方面,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基础,并从电力体制、投融资体制和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我国发展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5)从智能电网动因、战略研究与规划、推进措施、发展方式、权责划分与责任界定等方面,对比分析美国、欧洲、日韩和我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总结归纳智能电网发展可学习借鉴的有益经验。(6)分析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中政府的重要作用,从激励政策、投融资管理体制、税收支持政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讨论为促进智能电网发展政府应承担的责任,并给出了具体政策措施建议。
魏婷[4](2009)在《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成为促进和谐社会最积极的因素。目前大量的中小企业要用传统的办法去管理,要用传统的方式去开拓市场,难度很大,无形中也会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信息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广大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推进信息化就显然更加迫切和重要,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还比较落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信息化建设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瓶颈。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提出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等基础理论,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其次,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数据及资料的研究,归纳甘肃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追溯二十多年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排斥到有需求的过程;并且,详细阐述了目前甘肃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人才、制度、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随后,结合甘肃省情,总结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问题;最后,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案例,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对策,指出政府与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共同努力,紧密联系第三方平台,才能有力推动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冯伟[5](2008)在《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随着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跨过工业经济时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此背景下,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关键。而大学作为拥有先进科学知识与人才的科研单位是推动国家高科技产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如何使大学适应自己正在承担的创新功能把大学里的先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大学的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到社会,使之成为整个国家的财富是当前被关注的重要领域。大学与科技园的紧密结合,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孕育出了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其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技工业园模式被其它各国所认可,并被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许多学者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内对其进行探索研究。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依托大学科技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和创新优势,创办大学科技园,促进高科技的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是许多国家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世界多个着名科技工业园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和对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现状的调查,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存在以下主要矛盾:1、土地资源稀缺与园区扩张的矛盾;2、园区物质环境建设与创新环境建设的矛盾;3、城市膨胀与园区区位选址的矛盾;4、园区的功能组成与空间构成的矛盾;5、园区空间建设与投资风险的矛盾;6、园区盲目模仿建设的矛盾等。为此,作者以大学科技园的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为研究课题,通过梳理大学科技园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脉络,以实态调查的方法获得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数据,以比较论证的方法归纳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和空间构成,并从规划特点、规划原则、规划内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提出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论文以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探讨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的互动关系,融贯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理性认知大学科技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适宜的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第二,全面调查我国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与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科技园区规划与建设数据资料,归纳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空间形态类型,并提出适合我国经济国情的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合理化建议。第三,探索大学科技园适宜性规划设计模式,总结大学科技园规划特点与主要原则,提出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趋势。
姚世华[6](2007)在《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华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既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关注的重要内容。然而,聚焦于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研究比较少,并且大多是针对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单一研究范式,与区域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范式极少。特别是以深圳经济特区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对象的系统研究更少。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8家在深外资企业实地调研及其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和高层管理人员深度访谈,形成案例研究;反复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学者与人力资源经理的意见与建议,设计出《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问卷(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填写)》和《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问卷(高层管理人员填写)》,并发放给250家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和高层管理人员。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评价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即人力资源获取、保留、发展与协调描述的角度全面分析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其次,从劳动力中介市场、职业训练、劳动关系及三方机制和外来工城市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社会、雇主、雇员等多方共同治理对策。最后,从人力资源管理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规划与获取、绩效考核与管理、薪酬福利与激励、培训与发展、员工关系、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对策。希望对提升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提高深圳对外商投资吸引力有所助益。
赵玉海[7](2006)在《新经济时代支持创业的两种工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发展高科技、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世界的潮流,也是我国在21世纪实现强国之梦的必由之路。而作为新经济时代支持创业的两种工具——孵化器和创业投资,它们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外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孵化器和创业投资将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创业风险,并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增加就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鉴于此,本文对二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在新经济、孵化器和创业投资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就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 第二章,新经济时代的创业工具。对新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新经济时代的创业模式、创业工具进行研究;接着着重对企业孵化器和创业投资这两种新经济时代的创业工具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章,孵化器的基本形态。对企业孵化器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以及孵化器的类型、性质、任务、功能、特征等进行详细阐述;从商业形态视角对孵化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孵化器的自身运作和孵化器的运作机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设计。 第四章,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对我国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着重对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上海互联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这三个专业技术孵化器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运营和服务特色、发展战略、服务对象和方式、具体功能、进入程序等方面对中国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进行了模式设计。 第五章,创业投资的商业模式。从创业投资的要素、创业投资的投资准则、创业投资的投资策略、创业投资的投资决策模型以及创业投资的盈利模式等方面对创业投资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修正后的创业资本投资决策过程模型;对创业投资进行了阶段划分,提出了创业投资的过程和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设计。 第六章,孵化器与创业投资融合发展。对孵化器和创业投资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企业孵化器和创业投资融合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对孵化器与创业投资二者融合发展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七章,孵化器、创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对企业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案。 第八章,发展创业投资和孵化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九章,总结。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青海宽带 思科“保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宽带 思科“保安”(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之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 |
2 民族地区紧急状态和突发事件概念重构 |
2.1 紧急状态概述 |
2.1.1 紧急状态内涵 |
2.1.2 紧急状态的特征 |
2.1.3 紧急状态的构成要件 |
2.1.4 紧急状态与其他相关概念辨析行 |
2.1.5 我国紧急状态的重构 |
2.2 突发事件概述 |
2.2.1 突发事件的概念 |
2.2.2 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 |
2.2.3 突发事件的分类 |
2.3 紧急状态和突发事件的关系 |
2.3.1 国外紧急状态法的立法模式 |
2.3.2 我国紧急状态的法律制度 |
2.3.3 我国紧急状态与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律的立法衔接 |
3 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人权克减的法理分析 |
3.1 人权基本理论 |
3.1.1 人权、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 |
3.1.2 少数民族权利 |
3.1.3 基本权利的限制 |
3.2 人权克减的理论 |
3.2.1 人权克减的目的 |
3.2.2 人权克减目的的限制——人权保障的最低标准 |
3.2.3 人权克减的原则 |
3.2.4 人权克减的法律救济 |
3.3 人权克减与国家紧急权的规制 |
3.3.1 国家紧急权概说 |
3.3.2 国家紧急权的原则 |
3.3.3 国家机关的紧急权力 |
4 我国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法律运行分析 |
4.1 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事件分析 |
4.1.1 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 |
4.1.2 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现状 |
4.2 民族地区法律体系与法律层级分析 |
4.2.1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的现有法律层级分析 |
4.2.2 民族地区现有法律体系及其法律位阶 |
4.2.3 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适用法律、法规分析 |
4.3 案例适用法律分析 |
4.3.1 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适用法律分析 |
4.3.2 新疆“针刺”伤害事件适用法律分析 |
4.3.3 两大事件中暴露的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4.4 我国民族地区和普通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不同 |
5 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制度构建与完善 |
5.1 我国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的缺陷 |
5.1.1 紧急状态在宪法层面上的不足 |
5.1.2 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单行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协调不足 |
5.1.3 民族地区地方立法的不足和缺陷 |
5.2 我国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完善 |
5.2.1 完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 |
5.2.2 在宪法中明确克减条款,明确最低人权标准 |
5.2.3 边疆民族地区充分行使自治权,完善地方二次立法 |
5.3 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应突出的价值理念 |
5.3.1 权力层级原则 |
5.3.2 程序救济原则 |
5.3.3 民主监督原则 |
5.3.4 社会善治原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件 |
(2)苏北欠发达地区软件园发展战略研究 ——以盐城软件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欠发达地区 |
1.2.2 软件园与软件产业的概念 |
1.2.3 产业集群发展理论 |
1.2.4 软件产业集群的概念 |
1.2.5 软件园和软件产业集群的关系 |
1.2.6 SWOT分析模型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外理论研究的意义 |
1.4 个案的选取及代表性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软件园区发展概述 |
2.1 软件园区的由来 |
2.2 国内外软件园区发展历程 |
2.2.1 国外知名软件园区发展历程 |
2.2.2 国内软件园区发展历程 |
2.3 软件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
2.4 国内外知名软件园区发展的借鉴意义 |
2.3.1 政府作用 |
2.3.2 研发型机构支撑 |
2.3.3 人才的重视 |
2.3.4 专业化配套服务 |
2.3.5 创新和竞争氛围 |
2.5 软件园区的发展趋势 |
2.5.1 园区特色化 |
2.5.2 专业咨询化 |
2.5.3 园区品牌化 |
第3章 盐城软件园发展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要素分析 |
3.1 盐城软件园发展现状分析 |
3.1.1 盐城市软件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3.1.2 盐城软件园发展现状 |
3.2 盐城软件园与竞争园区比较分析 |
3.2.1 江苏国家级软件园发展情况 |
3.2.2 江苏典型软件园发展情况对比 |
3.2.3 比较综述 |
3.3 影响盐城软件园发展的要素分析 |
3.3.1 生产要素 |
3.3.2 需求状况 |
3.3.3 支持及相关产业 |
3.3.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
3.3.5 机遇 |
3.3.6 政府 |
3.3.7 分析综述 |
第4章 盐城软件园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优势(STRENGTH) |
4.1.1 区位优势 |
4.1.2 交通优势 |
4.1.3 人才优势 |
4.2 劣势(WEAKNESS) |
4.2.1 现代服务业的滞后 |
4.2.2 软件产业基础薄弱 |
4.2.3 产业发展氛围不足 |
4.3 机遇(OPPORTUNITY) |
4.3.1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 |
4.3.2 国家沿海开发战略的政策推动 |
4.3.3 全球信息技术转型 |
4.3.4 云计算和信息消费崛起 |
4.4 威胁(THREAT) |
4.5 盐城软件园SWOT战略匹配矩阵 |
第5章 对盐城软件园发展的战略建议 |
5.1 盐城软件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
5.1.1 盐城软件园的战略定位 |
5.1.2 盐城软件园的发展目标 |
5.2 盐城软件园发展的战略选择 |
5.2.1 产业转型战略:从低成本信息服务走向一些领域的研发中心 |
5.2.2 人才提升战略:从初级人才供应地走向中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
5.2.3 品牌升级战略:从优秀省级软件园走向国家级软件园 |
5.2.4 载体完善战略:从传统的软件园走向智慧绿色的生态软件园 |
5.3 盐城软件园的发展战略实施对策 |
5.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园区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
5.3.2 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为园区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
5.3.3 推进技术创新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5.3.4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功能支撑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3)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智能电网概念的产生及选题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经济学性质 |
1.3.2 管理体系 |
1.3.3 出资模式 |
1.3.4 政府与市场 |
1.3.5 市场机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主要创新 |
1.6.2 本文的主要局限性 |
2. 智能电网的经济学属性与政府责任界定的理论基础 |
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的界定 |
2.1.2 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
2.1.3 公共选择理论 |
2.2 基础设施理论 |
2.3 智能电网的经济属性分析 |
2.3.1 公共性 |
2.3.2 外部性 |
2.3.3 自然垄断 |
2.4 智能电网可界定为准公共产品 |
2.5 政府对发展智能电网的责任界定与作用发挥 |
3.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1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 |
3.1.2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与能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
3.1.3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
3.2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现实选择 |
3.2.1 中国通过绿色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3.2.2 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3.3 能源结构调整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3.3.1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
3.3.2 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
3.4 产业结构调整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4. 发展智能电网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 |
4.1 发展智能电网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 |
4.1.1 我国清洁能源分布特点要求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 |
4.1.2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需要建设智能电网 |
4.1.3 发展智能电网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安全接入和可靠运行 |
4.2 发展智能电网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1 对相关技术产业自主性创新带来巨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
4.2.2 智能电网对电力产业的促进作用 |
4.2.3 智能电网对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
4.2.4 智能电网对下游产业的推动作用 |
4.3 发展智能电网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 |
4.3.1 充分运用高新尖端科技,保障用电安全,打造绿色低碳经济 |
4.3.2 推动能源经济结构变革,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
4.3.3 增进人民福祉,拉动内需与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
5. 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基础 |
5.1 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 |
5.1.1 电网发展总体情况 |
5.1.2 电源结构和发展情况 |
5.1.3 我国电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经济基础 |
5.2.1 我国已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的阶段 |
5.2.2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
5.2.3 我国已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
5.2.4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综合实力 |
5.3 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政策基础 |
5.3.1 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发展研究与规划工作 |
5.3.2 地方政府迫切希望智能电网发展能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融合 |
5.3.3 智能电网发展成为中国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交往的重要主题 |
5.3.4 国家电网公司进入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建设阶段 |
5.4 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技术基础 |
5.4.1 电网建设与跨区联网 |
5.4.2 管理应用 |
5.4.3 技术发展 |
5.4.4 设备研制 |
5.4.5 应用实践 |
5.5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5.5.1 智能电网建设资金保障问题 |
5.5.2 电价形成机制造成的价格瓶颈问题 |
5.5.3 建设智能电网需要尽快解决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 |
5.5.4 智能电网建设中标准体系问题 |
6. 国际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经验 |
6.1 国际智能电网发展的基本状况 |
6.2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智能电网战略研究 |
6.2.1 美国政府的智能电网战略研究与规划 |
6.2.2 欧洲智能电网战略研究与规划 |
6.2.3 日韩智能电网战略研究与规划 |
6.3 全球智能电网最新发展态势 |
6.3.1 北美国家 |
6.3.2 欧洲国家 |
6.3.3 亚太国家 |
6.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智能电网采取的主要措施 |
6.4.1 通过立法措施推动智能电网发展 |
6.4.2 制定激励和保障政策 |
6.4.3 推进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
6.5 国际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6.5.1 国际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经验 |
6.5.2 国际智能电网发展启示 |
6.6 对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具体建议 |
7.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
7.1 政府的作用发挥 |
7.1.1 政策的导向作用 |
7.1.2 政策的拉动作用 |
7.1.3 政策的刺激作用 |
7.1.4 政策的杠杆作用 |
7.1.5 政策的孵化作用 |
7.2 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政府责任 |
7.2.1 提升发展智能电网作为国家战略 |
7.2.2 统筹协调,周密组织,确保智能电网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
7.3 积极发挥智能电网利益攸关方共同作用 |
7.4 保障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的安全职责 |
7.4.1 从日本核危机看,保障电力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
7.4.2 政府保障智能电网安全责任的主要内容 |
7.5 建立智能电网及相关产业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 |
7.6 强化智能电网发展政府责任的配套政策 |
7.6.1 政府应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 |
7.6.2 鼓励税收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 |
7.6.3 尽快完善改革电价政策 |
7.6.4 新能源汽车及增值服务政策 |
8. 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发挥政府作用的措施建议 |
8.1 战略规划层面 |
8.1.1 积极落实国家战略规划是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 |
8.1.2 促进智能电网建设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 |
8.2 经济政策层面 |
8.2.1 建立科学完善的智能电网投资收益评估体系 |
8.2.2 加快推动电价形成机制改革 |
8.3 财税政策层面 |
8.3.1 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进行合理划分 |
8.3.2 加大财政投入 |
8.3.3 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
8.3.4 完善税收政策支持 |
8.4 金融市场层面 |
8.4.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
8.4.2 构建多层次的银行服务体系,优化间接融资服务 |
8.4.3 拓宽政策性金融体系,解决智能电网融资中的市场失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与发展智能电网有关的国家政策汇总 |
(4)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 |
(一)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特征 |
(三) 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
二、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
(一)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二) 企业网站建设情况 |
(三)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 |
(四) 信息化人才队伍状况 |
(五) 信息化政策法规建设情况 |
三、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信息化认识有待提高 |
(二) 与IT市场结合不紧密 |
(三) 电子商务应用少 |
(四) 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 |
(五) 信息化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
(六) 甘肃省地域特点的限制 |
四、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典型案例研究 |
(一) 兰州兰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案例 |
(二) 甘肃某钢管销售公司信息化建设案例 |
五、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
(一)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二) 企业自身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及水平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2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发展概况 |
2.1 知识经济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2.1.1 “知识”的理论基础 |
2.1.2 知识经济的理念 |
2.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战略 |
2.2 高科技产业的概念与分类 |
2.2.1 高技术的概念 |
2.2.2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
2.3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概况 |
2.3.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
2.3.2 21世纪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
2.3.3 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化主要模式 |
3 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与大学科技园的兴起 |
3.1 科技工业园的概念 |
3.2 科技园区的理论基础 |
3.2.1 增长极理论和边缘扩散理论 |
3.2.2 地区创造性理论 |
3.2.3 苗床理论 |
3.2.4 技术创新理论 |
3.2.5 空间扩散理论 |
3.2.6 产业群聚理论 |
3.2.7 三元参与理论 |
3.3 世界范围的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
3.3.1 科技工业园规划设计的主体 |
3.3.2 世界科技工业园的发展趋势 |
3.3.3 成功的科技工业园案例分析 |
3.4 以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 |
3.4.1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
3.4.2 大学科技园的基本特征 |
3.4.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关系 |
3.5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
4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与选址 |
4.1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 |
4.1.1 一般科技工业园的区位条件 |
4.1.2 大学科技园的区位条件 |
4.2 影响大学科技园的选址成因 |
4.2.1 大学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4.2.2 创办大学科技园的主体 |
4.3 大学科技园的选址类型 |
4.3.1 周边式选址类型 |
4.3.2 邻近式选址类型 |
4.3.3 独立式选址类型 |
4.3.4 综合式选址类型 |
5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 |
5.1 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分析 |
5.1.1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
5.1.2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主要作用 |
5.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 |
5.2.1 孵化企业 |
5.2.2 整合创新 |
5.2.3 人才培育 |
5.2.4 技术辐射 |
5.2.5 产业聚集 |
5.2.6 信息交流 |
5.2.7 经济带动 |
5.3 影响大学科技园功能组成的主要因素 |
5.3.1 大学科技园产业行为的特征 |
5.3.2 大学科技园内科技企业的特征 |
5.3.3 信息的非正式交流 |
6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
6.1 大学科技园的空间构成 |
6.1.1 孵化器空间 |
6.1.2 室验平台 |
6.1.3 生产空间 |
6.1.4 贸易空间 |
6.1.5 管理服务空间 |
6.1.6 居住空间 |
6.1.7 生活配套设施 |
6.2 影响大学科技园区的空间构成的主要因素 |
6.2.1 功能与区位 |
6.2.2 在园企业的特点 |
6.2.3 从业职员的特点 |
7 我国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
7.1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分布概况及主要问题 |
7.1.1 我国城市科技实力现状 |
7.1.2 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的分布现状 |
7.1.3 我国大学科技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
7.1.4 我国大学科技园布局缺乏统一规划 |
7.2 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布局的合理化建议 |
7.2.1 建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主增长极和次增长极 |
7.2.2 减少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欠发达地区的建设数量 |
7.3 目前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空间形态类型 |
7.3.1 城区单栋建筑型 |
7.3.2 城区高密度建筑群型 |
7.3.3 城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
7.3.4 城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
7.3.5 郊区中密度建筑群型 |
7.3.6 郊区低密度建筑群型 |
7.4 我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建筑空间调查研究 |
7.5 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
7.5.1 土地资源与发展方向的矛盾 |
7.5.2 物质环境与创新环境的矛盾 |
7.5.3 城市膨胀与区位选址的矛盾 |
7.5.4 信息化建设的错位决策 |
7.5.5 盲目的模仿硅谷景象 |
7.5.6 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8 适宜的大学科技园的规划设计模式 |
8.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特点 |
8.1.1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综合性 |
8.1.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战略性 |
8.1.3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地域性 |
8.2 大学科技园规划的任务与原则 |
8.2.1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任务 |
8.2.2 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原则 |
8.3 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
8.3.1 现状分析与资源评价 |
8.3.2 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 |
8.3.3 研发产业规划 |
8.3.4 基础设施规划 |
8.3.5 土地利用规划 |
8.3.6 道路交通规划 |
8.3.7 生态环境规划 |
8.4 我国大学科技园未来的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
附录2: 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 |
附录3: 国家大学科技园网址 |
致谢 |
(6)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第三节 跨文化管理 |
第四节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第三章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分析 |
第二节 在深台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个案研究 |
第三节 在深英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个案研究 |
第四节 在深日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个案研究 |
第五节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小结 |
第四章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评价 |
第一节 研究工具和样本描述 |
第二节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 |
第三节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客观评价 |
第四节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客观评价 |
第五节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观评价 |
第五章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描述 |
第一节 人力资源获取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保留 |
第三节 人力资源发展 |
第四节 人力资源协调 |
第六章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
第二节 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微观层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七章 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对策 |
第一节 区域人力资源管理改善 |
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经济时代支持创业的两种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新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
1.1.2 新世纪初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和产业化发展目标的概述 |
1.1.3 科技企业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系问题的思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新经济 |
1.3.2 企业孵化器 |
1.3.3 创业投资 |
1.3.4 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 |
1.3.5 科技型中小企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关于新经济的研究 |
1.4.2 关于企业孵化器的研究 |
1.4.3 关于创业投资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5.1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新经济时代的创业工具 |
2.1 新经济的基本特征 |
2.1.1 新经济的增长特征 |
2.1.2 高科技与技术创新加速推动了经济发展 |
2.1.3 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
2.1.4 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呈非线性增长趋势 |
2.2 新经济与创新 |
2.2.1 创新的内涵与模式 |
2.2.2 创新的特征 |
2.3 新经济时代的创业工具 |
2.3.1 企业孵化器 |
2.3.2 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 |
2.3.3 创业投资 |
2.3.4 创业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基础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孵化器的基本形态 |
3.1 孵化器及其概述 |
3.1.1 企业孵化器产生的背景 |
3.1.2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史 |
3.1.3 孵化器的类型 |
3.2 孵化器的性质、任务和功能 |
3.2.1 孵化器的性质 |
3.2.2 孵化器的任务 |
3.2.3 孵化器的功能 |
3.2.4 孵化器的特征 |
3.3 孵化器的商业形态 |
3.3.1 孵化器是适应新经济而诞生的新商业形态 |
3.3.2 孵化器成为一种新的投资品 |
3.4 孵化器的业务运作 |
3.4.1 孵化器的自身运作 |
3.4.2 孵化器的孵化运作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 |
4.1 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概述 |
4.1.1 定义 |
4.1.2 功能与任务 |
4.1.3 优势 |
4.2 我国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 |
4.2.1 发展现状 |
4.2.2 案例分析 |
4.2.3 我国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建设需要加强的工作 |
4.3 中国专业技术型企业孵化器模式设计 |
4.3.1 运营和服务特色 |
4.3.2 发展战略 |
4.3.3 服务对象和方式 |
4.3.4 具体功能设计 |
4.3.5 进入程序设计 |
4.3.6 管理及其职能部门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创业投资的商业模式 |
5.1 创业投资的类型特征 |
5.1.1 创业投资的类型 |
5.1.2 创业投资的特征 |
5.2 创业投资的基本模式 |
5.2.1 创业投资的要素 |
5.2.2 创业投资的投资准则 |
5.2.3 创业投资的投资策略 |
5.2.4 创业投资的投资决策模型 |
5.2.5 创业投资的营利模式 |
5.3 创投资本的业务运作 |
5.3.1 创投资本的阶段特点 |
5.3.2 创投资本的投资过程和步骤 |
5.3.3 创投资本的退出方式 |
5.3.4 创投资本的运作特点 |
5.4 建立创业投资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融合发展 |
6.1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的比较 |
6.1.1 两种商业模式的一致性 |
6.1.2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的差异点 |
6.2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融合发展现状 |
6.3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融合发展 |
6.3.1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融合发展的意义 |
6.3.2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融合发展的机理研究 |
6.3.3 孵化器与创业投资业务融合的利弊及发展趋势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孵化器、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7.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7.2 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7.2.1 创业投资是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
7.2.2 当前我国发展创业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 |
7.2.3 引入国外创业投资的优点及策略 |
7.3 孵化器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7.4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发展创业投资和孵化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1 发展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 发展企业孵化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青海宽带 思科“保安”(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问题研究[D]. 高歌. 武汉大学, 2012(07)
- [2]苏北欠发达地区软件园发展战略研究 ——以盐城软件园为例[D]. 陈发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3]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政府责任分析[D]. 张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4]甘肃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魏婷. 兰州大学, 2009(01)
- [5]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D]. 冯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6]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姚世华. 厦门大学, 2007(07)
- [7]新经济时代支持创业的两种工具研究[D]. 赵玉海. 河海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