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罗杰,周帆,黄云峰,袁金刚,陈风,李帆[1](2021)在《改良锁孔入路与常规骨瓣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改良锁孔入路与常规骨瓣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6月行MVD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骨瓣入路组(30例)和改良锁孔入路组(27例)。常规骨瓣入路组采用常规骨瓣入路行MVD治疗,改良锁孔入路组采用改良锁孔入路行MV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均随访12个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现颅内血肿、颅神经麻痹、皮下积液、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眩晕/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锁孔入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常规骨瓣入路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锁孔入路组的颅内血肿、颅神经麻痹、皮下积液、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眩晕/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4.81%)低于常规骨瓣入路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MVD中采用改良锁孔入路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入路,且改良锁孔入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入路。
张书光[2](2021)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中是否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对比研究,评估应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手术时间、术后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进而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及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同一医师施行原发性颅神经疾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情况排除继发性因素,三叉神经痛110例(双侧三叉神经痛4例)、面肌痉挛85例、舌咽神经痛5例,三叉神经痛监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咬肌的自由肌电;面肌痉挛监测:横向扩散反应(AM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额肌和颏肌的自由肌电;舌咽神经痛监测:BAEP及肌电图。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微血管减压术中未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的为对照组共100例,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同一电生理专业技师采用同一监测仪行术中监测的为实验组共100例。分别记录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左右侧、病程、责任病灶、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即刻及3月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颅神经的类型、年龄、性别、病程、责任病灶无统计学差异的同质的样本中,实验组的微血管减压的时间较对照组低,且P值为0.016,P<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术后即刻与术后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的P值为0.000和0.869,表明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显着提高术后即刻的疗效但对远期的手术效果较对照组无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神经监测不影响手术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脑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4%、35%,P(0.001)<0.05,两组的术后脑神经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颅内出血和其他并发症(脑积水、良性颅内压增高、低颅压综合征、颅内感染、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漏、颅内积气、切口并发症)P值为0.172、0.728,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脑挫伤并发症,表明实验组术后脑神经损伤发生率低,而对颅内出血、脑挫伤、其他并发症等无差异;两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为0.0%和6.0%,P值为0.038,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实验组有更低的复发率。结论:术中电生理监测在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及警示作用,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表现为提高手术即刻痊愈率,但对有效率无明显改变,对远期(>3个月)手术效果并无改善,能降低术后脑神经损伤并发症,对术后脑损伤、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朱冬冬[3](2021)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为临床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组),另31例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MVD组),对两种手术方案的两组患者术后行BNI评分、观察它们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将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及所花费用进行比较,并对二者术后不同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组患者中:术后立即无明显疼痛患者27例,2例患者术后有比较轻微的疼痛感,1例患者术前疼痛感剧烈、术后比术前痛感明显减轻,且这30例患者术后均不需要其他缓解疼痛的辅助治疗。即有效例数30例,1例无效。术后发生暂时性听力障碍1例,听力减退2例,耳鸣2例,1例暂时性听力障碍的患者术后第2天听力即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听力下降术后第3个月听力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耳鸣症状在术后第3个月消失,另2例无变化。1例患者出现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迟钝伴麻木,术后10天后麻木感缓解。未出现颅内血肿及感染病例,但几乎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痛及恶心呕吐,住院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组患者中:术后疼痛感完全消失者26例,6例有效,其中4例患者术后不需药物治疗,2例需口服药物辅助治疗。即有效例数32例,1例无效。其中15例出现较为明显的面部麻木,多在术后半年至1年内恢复。1例患者出现患侧咬肌无力,在术后2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口角疱疹,术后1周后治愈。也未出现颅内血肿及感染病例。PBC组和MVD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6.97%和96.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住院费用高于PBC组[(31171.6±3356.4)元vs(20319.5±1741.4)元]、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182.6±22.2)分钟vs(37.6±8.0)分钟]、[(17.4±2.7)天vs(7.0±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高于MVD组(51.5%vs 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均显着,球囊压迫术有着低风险、微创伤、短疗程、更经济的优点,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对较低。对影像学提示有责任血管压迫、无开颅手术手术禁忌症且不排斥开颅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优先选用微血管减压术。而对于身体条件差、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以及MVD手术后复发者,选用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可避免开颅风险的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更为合适。
王凤鹿,赵海康,荣波,赵江涛,李小强[4](2020)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神经根部浅表电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神经根部浅表电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术且术中对三叉神经根部浅表电凝。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不同时刻疼痛评分、临床疗效、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显着下降(P<0.05),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内听力下降、脑脊液漏、面瘫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麻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神经根部浅表电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感,提高临床疗效,虽然可增加面部麻木发生率,但可快速恢复。
朱纯平[5](2020)在《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40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接受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进行随访的临床资料。通过ITK-SNAP 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脑脊液(CSF)体积,从而来测量后颅窝大小。患者术前、术后状态主要根据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Cohen评估量表来评估。结果:术前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为:30例得10分,8例得9分,2例得8分。术前科恩量表得分为:14例得4分,26例得3分。术中,我们发现18例患者(45%)有环形椎基底动脉,这被认为是直接的责任血管。术后,有30例患者(75%)的巴罗神经病学会评分极好(T=2)。术后有28名患者(70%)的面肌痉挛症状完全解除。在随访期间(术后12-110个月),没有发现复发和新发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按照责任血管分组,发现椎基底动脉组患者的后颅窝体积比非椎基底动脉组平均值明显要小。在椎基底动脉分组中,18例患者(100%)的首发症状均表现为面肌痉挛;而在非椎基底动脉分组22名患者中,仅有6名患者的首发症状表现为面肌痉挛(p<0.05)。椎基底动脉分组中的4名患者和非椎基底动脉分组中的所有22名患者的术前Cohen评估量表得分为3(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通常具有较窄和较小的后颅窝,并且有环形椎基底动脉作为责任动脉;此外,椎基底动脉受累的患者往往会首先出现面肌痉挛症状,并且症状比非椎基底动脉受累患者更为严重;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手术方法。
钱一涛[6](2020)在《157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收集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neuralgia,PTN)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确定的责任血管、显微镜下操作时间等,探索这些指标与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研究MVD治疗PTN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采取严格入组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00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且由同一术者主刀行微血管减压术的15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Barrow神经研究所疼痛评分(the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ain Score,BNI score)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间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收集整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疼痛侧、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病程、术前BNI得分(Ⅴ)、术前外科手术治疗干预、术中确定的责任血管、显微镜下操作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资料,术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44.2个月。预后定义:术后BNI得分Ⅰ定义为治愈(疼痛消失);BNI得分Ⅱ为有效;Ⅲ-Ⅴ为MVD治疗无效。随访时间点BNI得分Ⅰ定义为治愈(疼痛消失);BNI得分Ⅱ为有效;BNI得分Ⅰ、Ⅱ均认为疼痛缓解;BNI得分Ⅰ、Ⅱ变为Ⅲ-Ⅴ(随访时间点)为复发。近远期定义:近期为术后即刻,远期为术后不少于一个月。根据近期疗效将所有病例分为近期治愈组和近期未治愈组,对上述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根据远期疗效分为远期疼痛缓解组和远期疼痛未缓解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对P<0.15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采用同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疼痛复发的危险因素。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复发时间的因素,绘制了影响因素的Kaplan-Meier曲线。使用SPSS21.0及RStudio(Version 1.2.50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15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98例(62.4%),男性患者59例(37.6%);手术时平均年龄61.61±10.26岁;病程平均56.62±47.93个月;左侧疼痛的有65例(41.4%),右侧疼痛的有92例(58.6%);合并高血压病的有71例(45.2%);合并糖尿病的有8例(5.1%);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分支方面,V1有4例(2.5%),V2有22例(14.0%),V3 有 49 例(31.2%),V1+V2 有 15 例(9.6%),V1+V3 有 2 例(1.3%),V2+V3 有 54 例(34.4%),V1+V2+V3 有 1 1 例(7.0%);术前 BNI 得分为Ⅲ、Ⅳ和Ⅴ分别有2例(1.3%)、56例(35.7%)和99例(63.0%);术前有外科治疗干预有25例(15.9%);责任血管为单纯动脉有110例(70.1%),责任血管为动脉和静脉有41例(26.1%),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有6例(3.8%);显微镜下操作时间平均为93.94±41.65分钟。近期治愈率为84.7%,近期缓解率为95.5%,无效率为4.5%,远期治愈率为59.9%,远期缓解率为67.5%,复发率为28.7%。2.统计学结果:近期治愈组(n=133)和近期未治愈组(n=24),单因素分析结果: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的P值为0.016<0.05,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远期疼痛缓解组(n=106)和远期疼痛未缓解组(n=51),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70岁、术前BNI得分(V)、责任血管为单纯动脉、SCA+PV、SCA+AICA的P值<0.15,将这些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指标和远期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组(n=45)和非复发组(n=112),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70岁、责任血管为单纯动脉、岩静脉、SCA+PV的P值<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70岁的P值=0.012<0.05。复发时间影响因素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女性较男性更早复发(P=0.048<0.05),中位复发时间为360天。结论:1.微血管减压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短期的治愈率和缓解率均较高。2.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是影响MVD术后近期治愈率差异的因素,责任血管数目不是影响近期治愈率差异的因素。3.责任血管类型和数目不是影响MVD治疗PTN远期疼痛缓解率差异的因素。4.责任血管的类型和数目不是影响MVD术后疼痛复发率差异的因素。5.疼痛复发大部分在5年内出现,女性较男性更早复发。6.年龄(手术时)≥70岁为疼痛复发的危险因素。
药天乐,赵学明,万大海,连世忠,王宏勤,刘晨宇[7](2020)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及合并舌咽神经痛(G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2例TN病人及2例TN合并G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72例TN病人,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67例,5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2.3%,无死亡病例,术后短暂听力下降9例,出现患侧面部麻木22例,幕上硬膜下血肿2例,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小脑共济障碍1例。2例TN合并GN病人责任血管均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术后症状立即消失,随访期间(1例随访13个月、1例随访55个月)2例病人症状均未复发,未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嘶、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上肢入路治疗TN,可充分暴露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减少对面神经、听神经及小脑的损伤。
赵永辉[8](2019)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国际头疼协会将其定义为:阵发性的面部撕裂样、刀割样疼痛,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有扳机点,洗脸、刷牙等因素可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神经血管冲突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由于血管对三叉神经的长期压迫,导致三义神经发生脱髓鞘病变,诱发神经的异常“放电”,引起三义神经痛。基于对三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但是微血管减压手术对医生的手术水平、手术室设备及对疾病的理解程度要求较高,在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我们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多个临床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回顾性临床研究。本系列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但不同临床症状特点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不一,本文通过比较典型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疗效,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症状学因素,以达到术前筛选合适患者、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目的。方法:收集201 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69例。按照症状学分类,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其中典型三叉神经痛236例,非典型患者133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微血管减压术后12个月随访,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痊愈147例(62.28%)、部分缓解80例(33.89%)、明显减轻6例(2.54%)、无效3例(1.27%),疼痛缓解率为96.18%(227/236)、总有效率为 98.73%(233/236);非典型组患者术后疼痛痊愈 16例(12.03%)、部分缓解 24 例(18.05%)、明显减轻 78 例(58.65%)、无效15例(11.28%),疼痛缓解率为30.08%(40/133)、总有效率为88.72%(118/133)。典型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非典型组患者,P<0.0 5;认为统计学结果具有差异。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组患者。因此,对于典型三叉神经痛我们首选微血管减压术作为主要外科干预手段,对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供了参考,进而优选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从而更好的发挥其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对提高治愈率、节省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目的: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磁共振扫描结果包括T1、T2、3D-TOF及 3D-FIESTA序列,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对磁共振扫描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评判三叉神经周围有无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来源,并与术中实际观察结果比较,评价二者的一致性。结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否存在血管压迫的灵敏度为98.87%(88/89)、特异度为100%(1/1);与术中观察结果相比,术前诊断责任血管来源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75,并且可以模拟手术入路,为术者提供三维可视化的影像资料,指导微血管减压术的实施。结论: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很好的显示三叉神经与责任血管的关系,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与术中结果比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技术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目的:微血管减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以往的大多数报道主要为由责任血管为动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静脉压迫也可能是导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MVD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以提高诊疗此类患者的能力。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单纯静脉压迫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年的微血管减压术经验,共34例仅由静脉引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我们分析其症状、手术情况、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单纯静脉压迫与动脉压迫为责任血管的三叉神经痛有不同特点,显微血管减压术同样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所有34例患者中,19例(55.88%)患者为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第二支最常受累。大多数静脉压迫程度是Ⅲ级(20/34,58.82%)。岩静脉及其分支是最常见的责任血管(21/34,61.76%)。静脉压迫位于三叉神经根出脑干端10例(29.41%),18例(52.94%)压迫三叉神经脑池段,以及1 1例(32.35%)压迫麦克尔腔。随访结果显示26例(76.47%)患者痊愈,4例(20.59%)患者部分缓解,2例明显减轻(5.88%),1例患者无效(2.94%)。并发症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最高(5.9%),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是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原因之一,静脉可以是直接的责任血管。显微血管减压术对单纯静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总结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手术疗效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有完整随访资料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 36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并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有效351例,无效18例;暂时性并发症有面部麻木22例(5.96%)、平衡障碍5例(1.36%)、头晕及头痛31例(8.40%)、脑脊液漏9例(2.44%)、颅内感染8例(2.17%)、癫痫发作1例(0.27%),发现并发症后积极对症处理,症状均有所好转或痊愈;永久性并发症为面部麻木19例(5.15%)、听力下降和耳鸣6例(1.63%)、头晕2例(0.54%)、平衡障碍4例(1.08%)、听力丧失3例(0.81%)、死亡1例(0.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类型、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无血管压迫、受压部位及术中是否存在责任血管是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的因素。多因素结果显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无血管压迫和无明确责任血管相对典型三叉神经痛、有血管压迫和存在明确责任血管发生预后无效的风险分别为8.032(95%CI:3.827-16.842)倍、3.939(95%CI:2.505-6.195)倍和 9.134(95%CI:4.295-19.426)倍。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其中非典型临床表现、无血管压迫和非动脉因素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的归纳总结对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技术治疗的15例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5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1 3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例偶尔疼痛,不需服药,1例服药后疼痛可以控制。术后患者患侧面部感觉减退11例,咀嚼肌无力9例,口角疱疹6例,经对症处理及康复治疗后多于1-6个月内好转或消失。平均随访21.6个月,复发3例。结论: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由于其操作安全、快速、微创、有效,以及患者可以在全麻无痛下进行等优点可作为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理想的微创补救治疗手段。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对患者术前症状学特点的综合评估、分析不同亚型患者的术后疗效,规范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适应症;2.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进行术前精准评估,使患者得到准确诊断,并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3.通过对特殊责任血管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单纯静脉压迫也可以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责任血管,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安全、有效;4.通过对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进行详细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及处理策略;5.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相应统计学方法,得出非典型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无血管压迫和术中无明确责任血管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对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提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拒绝再次行MVD手术的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合理的补救治疗措施。本课题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对术前、术中及术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可进一步规范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疗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并使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吴旻[9](2019)在《静脉型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及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分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神经源性疼痛,由于疼痛程度极其剧烈,可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且持久的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的是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等继发性因素压迫三叉神经的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三叉神经痛类型。1967年美国匹兹堡大学Jannetta教授首次发表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以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报道,证实了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其重要病因,迄今显微血管减压术仍是唯一一种非破坏性的治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通过尸体解剖研究和临床手术证实,最常见的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是小脑上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但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静脉压迫也可以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理论逐步得到了公认,但由于静脉血管的特殊性,对于静脉型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策略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历及手术资料,并遴选其中静脉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分型与探查三叉神经手术路径的选择,探讨针对不同类型责任静脉的处理方式,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静脉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列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的标准:有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并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药物治疗痛苦控制差,或不能耐受药物的副反应,并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者;神经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且三叉神经颅内段存在血管神经冲突征象;无严重合并症或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实质性损害且未纠正,能够耐受手术者;术中证实静脉作为唯一的责任血管,或作为主要责任血管与动脉共同压迫三叉神经。最终纳入本研究的共有64例病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4.8±9.6)岁,男性23例,女性41例,三叉神经痛病史18~192个月,平均54个月。其中,19例患者既往曾接受过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或伽马刀治疗,但效果不佳。术前症状学评估: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Ⅱ支范围的12例,第Ⅱ支范围的16例,第Ⅱ、Ⅲ支范围的36例,无第Ⅰ支范围疼痛的患者。术前影像学评估:除了 1例患者曾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存在磁共振检查禁忌,改为头颅CT平扫、头颈部CTA检查之外,其余63例患者术前均行头颅磁共振平扫、三维三叉神经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检查。术前神经电生理检查:术前均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评估听神经、三叉神经功能。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患者取健侧卧位,头部自然下垂,设计起于星点体表投影点上缘、发际内长约5~8cm直切口。在横窦-乙状窦连接处内下缘磨钻钻孔,并铣开直径约3cm的类圆形骨瓣,悬吊并倒“T”形剪开硬膜。显微镜下剪开小脑桥脑池蛛网膜并释放脑脊液,用吸引器作为“微脑压板”缓慢将小脑半球牵开,锐性分离包裹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蛛网膜,观察其解剖形态及其与三叉神经关系,选择经小脑水平裂入路或幕下小脑上入路探查三叉神经根。本研究根据术中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将岩上静脉复合体分为四种类型。首先,岩上静脉复合体可分为浅、深两种亚型,浅岩上静脉复合体最常见的是桥脑横静脉、小脑中脚静脉等,且往往各自直接汇入岩上窦;深岩上静脉复合体主要由桥脑三叉静脉、小脑半球上静脉、小脑桥脑裂静脉等静脉,先汇合成为粗大的岩上静脉,再汇入岩上窦。其次,根据岩上静脉复合体汇入岩上窦位置,再分为内侧、外侧两种亚型,内侧型的汇入点位于Meckle’s腔开口的上缘或内缘,外侧型的汇入点则位于三叉神经与内听道之间。综上,岩上静脉复合体被分为以下四型:Ⅰ型:浅岩上静脉复合体,汇入点位于三叉神经与内听道之间;Ⅱ型浅岩上静脉复合体,汇入点位于Meckle’ s腔开口的上缘或内缘;Ⅲ型深岩上静脉复合体,汇入点位于三叉神经与内听道之间;Ⅳ型深岩上静脉复合体,汇入点位于Meckle’s腔开口的上缘或内缘。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以便于在不损伤静脉的情况下,更充分地探查三叉神经:Ⅰ型-绒球上小脑水平裂入路,Ⅱ型-幕下小脑上入路,Ⅲ型-小脑水平裂入路或幕下小脑上入路,Ⅳ型绒球上小脑水平裂入路结合幕下小脑上入路。责任静脉的管径分为三种类型:细(直径<1.0mm),中(直径≥1.0mm,且<3.0mm),粗(直接≥3.0mm)。血管压迫神经的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三叉神经根部、三叉神经脑池段、三叉神经近Meckle’s腔开口处。血管压迫神经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轻度(神经受血管压迫,但未见明显压痕),中度(神经受血管压迫,并有明显压痕),重度(神经受血管压迫,有明显压痕且出现形变)。术中在松解三叉神经及责任血管之间蛛网膜并充分显露二者解剖特点及位置关系之后,综合评估以上血管神经压迫的几项因素,决定采取何种减压方式。针对岩上静脉复合体作为单一责任血管的情况,我们采用以下减压方式:①粗大的岩上静脉复合体直接压迫三叉神经脑池段或近Meckle’s腔开口处的,我们先将静脉从神经根表面游离,再用涤纶棉做成套索将静脉悬吊并远离三叉神经根部,并利用生物胶将套索固定于岩骨硬膜,必要时可加用涤纶棉团垫于血管与神经之间。②中等管径、压迫三叉神经根部的责任静脉,我们用涤纶棉团垫于静脉与脑干之间,而非血管与脑干之间,使责任血管远离三叉神经,但垫棉不会与神经发生粘连。③静脉细小压迫三叉神经根部或伴有穿支、难以牵离神经的,我们选择行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用特制枪状角膜切开刀沿三叉神经感觉根纵轴方向,对神经纤维进行5次左右梳理,梳理时嘱麻醉医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针对岩上静脉复合体作为主要责任血管与动脉共同参与血管神经冲突的情况,我们先将主要责任动脉血管垫开或悬吊,再处理静脉血管。减压或梳理术完成之后,检查术野无出血,水密缝合硬脑膜,复位肌肉、枕小神经之后,逐层缝合筋膜及头皮各层。术后评估:选用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程度量表和面部麻木量表,于术后出院前进行疗效评估,并在出院后进行长期随访。BNI疼痛程度Ⅰ~Ⅱ级被认为手术有效,术后疼痛程度先缓解后加重至Ⅲ~Ⅳ级被认为疼痛复发。结果 通过回顾术前评估结果及手术所见,证实静脉型三叉神经痛入组患者共64例,纳入本项研究。术前影像学评估中,头颅CT或MRI均证实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发现患侧三叉神经根部有明确血管压迫的47例,可疑血管压迫的16例。术中发现最主要的责任静脉为岩上静脉复合体的主干或其属支,单纯静脉型13例,动静脉复合型51例。根据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类型,选择手术路径:Ⅰ型28例,通过绒球上小脑水平裂入路;Ⅱ型25例,通过幕下小脑上入路;Ⅲ型4例,其中,3例通过绒球上小脑水平裂入路,1例通过幕下小脑上入路;Ⅳ型7例,结合两种手术入路,从不同的静脉间隙完成手术。责任静脉与三叉神经的空间位置关系:骑跨型30例(46.9%),贯穿型18例(28.1%),环绕型8例(12.5%),并行型5例(7.8%),复合型3例(4.7%)。随访情况:术后出院前进行疗效评估,疼痛完全消失的34例(53.1%),17例(26.6%)疼痛明显缓解,另外13例(20.3%)疼痛部分缓解。出院后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时间随访6~60个月,将单纯静脉型和动静脉联合型分组进行统计疗效评估:①单纯静脉型,9例(69.2%)最佳,1例(7.7%)良好,2例(15.4%)一般,1例(7.7%)差;②动静脉联合型,33例(64.7%)最佳,8例(15.7%)良好,7例(13.7%)一般,3例(5.9%)差。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面部麻木7例(10.9%),其中,单纯减压1例,神经根梳理术6例,但不影响生活;颅内感染1例(1.6%),经抗感染及腰池引流治疗后治愈出院;高频听力下降1例(1.6%),经神经营养及高压氧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对治疗静脉型三叉神经痛有良好的效果。静脉型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案,需要结合术前评估与术中所见共同决定。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关系的参考,术中根据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并判断神经血管冲突的解剖形态,进行合理的血管减压或感觉根梳理。
师少军[10](2019)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用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PTN患者10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三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三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三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患者接受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助于增加三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术后并发症少。
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锁孔入路与常规骨瓣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2.1 常规骨瓣入路组 |
1.2.2 改良锁孔入路组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1.4 随访及并发症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
3 讨论 |
(2)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2.1 手术方法 |
2.2 记录资料 |
3. 统计方法 |
(三)结果 |
1.一般资料 |
2.术后效果 |
3.术后并发症 |
3.1 MVD术后并发症情况 |
3.2 MVD术后脑神经损伤情况 |
3.3 MVD术后近期及3月后脑神经损伤情况 |
4. 术后复发情况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4)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神经根部浅表电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
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d、术后1个月的疼痛评分 |
3.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
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 |
讨论 |
(5)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观察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4 核磁共振以及颅后窝体积测量 |
2.5 手术方法 |
2.6 数据采集 |
2.6.1 面肌痉挛分级标准及术后缓解评价标准 |
2.6.2 疼痛评分 |
2.6.3 术后随访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资料 |
3.2 治疗后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及并发症 |
3.3 颅后窝体积 |
3.4 VBA相关组和非VBA相关组数据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图和表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157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分支 |
3. 术中责任血管情况 |
4. 术中显微镜下操作时间情况 |
5. 并发症 |
6. 手术疗效 |
7. 术后复发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1. MVD治疗PTN的疗效 |
2. MVD术后疼痛复发 |
3. 显微镜下操作时间 |
4. 责任血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手术方法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2 结 果 |
2.1 术中所见责任血管 |
2.2 术后疗效及并发症 |
2.3 随访结果 |
3 讨 论 |
3.1 手术入路 |
3.2 责任血管的辨认及处理 |
3.3 蛛网膜粘连松解 |
3.4 并发症预防 |
(8)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一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与非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三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单纯静脉压迫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 |
前言 |
一般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四部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第五部分、经皮穿刺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治疗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References |
附图表 |
综述 |
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文章一 |
英文文章二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静脉型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及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静脉型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及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分型 |
1. 研究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附图表 |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10)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
2.3 两组三叉神经周围脑池容积比较 |
3 讨论 |
四、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锁孔入路与常规骨瓣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罗杰,周帆,黄云峰,袁金刚,陈风,李帆. 中国当代医药, 2021(25)
- [2]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研究[D]. 张书光.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D]. 朱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显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神经根部浅表电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J]. 王凤鹿,赵海康,荣波,赵江涛,李小强.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0(05)
- [5]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析[D]. 朱纯平. 南昌大学, 2020(08)
- [6]157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分析[D]. 钱一涛. 苏州大学, 2020(02)
- [7]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药天乐,赵学明,万大海,连世忠,王宏勤,刘晨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9)
- [8]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随访研究[D]. 赵永辉. 山东大学, 2019(02)
- [9]静脉型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及岩上静脉复合体的解剖分型[D]. 吴旻. 山东大学, 2019(02)
- [10]改良微骨孔完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观察[J]. 师少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