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洮北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论文文献综述)
韩艳秋[1](2021)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已经由基本均衡跨入到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区域教育如何巧破善立、探路索径,已成为义务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如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白城市洮北区义务教育学校从特色办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教育科研激发办学活力、师资队伍锻造筑牢学校发展根基、教学改革推动教育质量提高、特色活动带动学校优质发展等方面入手,创造了良好的义务教育环境,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
孙永胜[2](2021)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开始出现无序乃至失控的局面,过多的资源、能源被消耗甚至枯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正逐渐变得不可持续。如何科学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命题。限制开发区域作为我国四类主体功能区中人地关系协调的难点与问题地区,对其开展绿色发展与产业配置契合关联关系研究,不仅是适应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性开发的发展要求,更是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突破发展的自身需求的重要途径。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保障区,限制开发区域占据绝对比重,目前,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东北地区面积的77.53%,承载着46.25%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已然成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选择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为典型案例区,以绿色发展效率与产业配置契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路径,以期在理论上丰富地理学之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探索限制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同时也为东北地区科学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理论基础。从时代背景出发,对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以及产业配置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进行归纳和辨析,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以及创新点,为全文写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2.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度。从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需求出发,综合构建绿色发展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而对实证区域绿色发展的时序演化特征及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甄选出影响实证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因素指标,并建立绿色发展效率关键性影响因素的识别模型,藉此揭示此类影响因素对实证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式。3.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分析。通过利用数理分析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技术等手段对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下的实证区域产业适宜发展规模、产业结构配置以及产业空间配置进行系统性分析,重新认识和理解实证区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点方向,并以此确定实证区域未来产业结构调控、空间布局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4.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基于适应性内涵特征,从内生动力机制和外部推动机制2个方面深入探讨资源禀赋状况、地理区位条件、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分布合理、科学技术进步、市场条件改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要素对实证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调整机制,并从要素相互作用视角出发,定量分析不同要素对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作用程度。5.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绿色发展视角下实证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的目标和思路,并针对研究区域实情提出了促进绿色发展视角下实证区域产业配置优化调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从绿色发展效率时序演化特征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值始终在0.5088-0.6388范围内波动,属低效率和次低效率水平。分县市来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高效率与低效率水平的县市数量逐渐减少,次低效率水平的县市数量逐渐增加,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不均衡状态有所缓解,但由于高效率和低效率水平的县市仍占据绝对比重,区域两极分化现象尚未发生明显变化。2.从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特征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正向集聚效应,但由于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相关性逐渐减弱,空间异质性逐渐增强。分县市来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市存在正向辐射效应,但这种正向辐射效应的作用并不显着,不仅难以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而且高效的绿色发展经验在其周围地区的借鉴效果也十分有限,各县市间绿色发展合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3.从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期内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差异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调控能力、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解释力最强,且各因子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不存在相互独立的因子,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复杂性的特征。4.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适宜发展规模分析,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半数以上县市的产业聚集程度高于污染聚集程度,产业集聚呈正向外部性效应,生态效率处于高水平阶段。尽管区域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良性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基础薄弱等问题,使得区域内仍然有众多县市的生态效率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5.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配置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经济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要素资源在经济产业之间的配置不断提升,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众多县市的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生产方式,同时也未能摆脱发展滞后的困境,区域差距逐渐扩大。产业结构高度化结果表明,一方面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产业结构系统逐步从低级向高级过程演进,生产要素逐步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高度化开始步人健康、稳态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众多县市仍处于低水平与次低水平区也折射出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仍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6.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配置分析,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结果表明,在全域尺度上,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各县市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水平主要受环保设施、工艺技术等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影响较大,而产业内部结构、产业增加值、产业集聚共生等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且区域有半数以上县市产业污染增长快于区域平均水平。在邻域尺度上,研究期内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各县市产业污染物增长偏离份额受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影响依然大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的影响,且区域多数县市的产业污染增速高于周边邻域地区平均水平。7.从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分析,内生动力机制方面,资源禀赋状况的差异是影响和制约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调整方向的物质基础,同时地理区位条件以及路径依赖效应对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形成与演化发展起决定作用。外部推动机制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分布合理、科学技术进步、市场条件改善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均在推动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重组和转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性影响因素定量结果表明,政府调控能力、产业结构水平是影响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进步、市场化条件、人口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状况虽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但其对于区域产业配置的绿色适应能力提升依然发挥着重要贡献。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最后从产业配置的调控目标、调控思路以及调控对策出发提出了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
任蕾[3](2020)在《吉林省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关乎提升农民宜居感,关乎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对乡村振兴这个时代主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在国内越来越受关注。白城农村环境治理不断取得进步,但在新时代下呈现出老问题新形式、新问题待解决的特点。相较于城镇生态环境,农村以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和生活习性,使其在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针对性。本选题着眼于白城生态环境治理,为高标准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增强农民群体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当前因地制宜做好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展开研究。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学理论和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为指导,以当前白城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法、对比分析法深入研究问题成因,演化推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提出系列针对性强的对策建议。针对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基础建设滞后、投入经费不足等问题,细谈秸秆焚烧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生活用水安全、垃圾处理设施、洮河断流危机等困难,提出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创新治理手段、加强环保监督并建立长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生态承载力和统筹力等对策。通过梳理吉林白城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现状,本选题将涉及到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方面整合规划,将成因与措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正外部性实现奠定基础,同时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李平[4](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王月晶[5](2019)在《善用互联网思维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实现我省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营造稳定、公平、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善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进而打造我省优质的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田家山[6](2019)在《好项目开启致富路》文中研究指明初夏时节,记者走进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黎明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4栋双层装配式日光温室大棚有序排列,布局整齐的高标准钢架结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壮观,令人震撼。黎明村曾经是村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
吉林省新农村办[7](2019)在《吉林省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创建工作方案》文中指出按照《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创建乡村振兴试验区,着力打造一批能够率先攻坚克难、探索发展路径、提供经验教训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导区的有关部署,探索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省里决定在全省选择5个以上县(市、区),从2019年起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创建,特制定方案如下:
杨沁杰[8](2019)在《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将“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区划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问题。省际边界区域是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部分,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特殊区域的区划体制调整,未能厘清不同层级政区调整的差别与特征,本文拟聚焦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以期为这一区域调整提供案例支撑、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运用GIS可视化软件以及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针对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安排如下:(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进行了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然后说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最后阐明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并做出技术路线图。(2)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通过省级、地级政区的时空演化特征,总结出各自的阶段历程,最后进行调整的机制分析。(3)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着重关注县级政区这一层的时空特征并划分为四个调整阶段,其后根据四种调整模式细化分析,最后进行特征总结。(4)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从不同调整模式中归纳各自的因素,县级市调整主要有对外合作、扶贫开发、增长极培育导向,市辖区调整主要有省际联动、生态保护和扩容提质导向,其他类型主要有统一管理和城市治理导向,最终构成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5)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通过市辖区调整的三个案例,分析三种导向下的相关效应。(6)结论回顾与研究展望。梳理研究中的结论要点和不足,根据现有形势对未来省际边界政区调整提出展望。
王超[9](2018)在《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每年的全国“两会”和东北地区地方“两会”上,都有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强烈呼吁重视黑土地保护问题。在学术界,专家学者多年坚持开展黑土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在黑土地保护的技术层面、政策层面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强化黑土地保护的设想和具体建议。从相关文献来看,各方面专家学者对黑土地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吉林省黑土地地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吉林省21个县份土壤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榆树、农安、长岭、永吉四个典型县份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吉林省黑土地变化的总体判断,即:黑土区土壤有机质下降幅度比较明显,西部黑土区中低产田增加幅度比较明显,东部黑土区中高产田面积增加比较明显。(2)分析黑土地地力影响因素。吉林省黑土区地貌类型复杂,土壤垂直分布明显,虽然开发垦殖时间不长,但由于土地使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造成土地输出量大,输入量小,破坏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生产潜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率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具体从自然因素、耕作方式、生态破坏三个方面分析了黑土退化的原因。(3)阐述黑土地保护的耕作措施。耕作方式的变化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变化,黑土地保护必须强化耕作技术的创新。本文中集中阐述了探索换茬与轮作、推广大田作物科学化耕作、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深耕与秸秆还田等适用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4)阐述黑土地保护的生态措施。任何土壤都是在一定气候、地形条件下生物因素和母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随着成土条件的发展而变化。同时,土壤本身的变化也对环境因素产生影响。保护黑土地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框架下研究其内在和外在的协调统一。本文中对水资源保护、林业资源保护、草地资源保护、湿地资源保护、土壤环境保护进行了阐述。(5)阐述黑土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在全面梳理现行与黑土地保护有关的政策的基础上,分析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关于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政策碎片化、薄弱化的问题,以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不够、社会监督缺失、相关法律缺位等问题。关于政策建议主要提出了整合现有土地政策、强化黑土地保护政策、保护调动农民积极性、建立健全监督体制机制和加强立法等建议。
冯志峰[10](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二、洮北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洮北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1)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源流 |
二、洮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困境与成因 |
(一)现实困境 |
(二)成因剖析 |
1.学校自身定位不准。 |
2.学校改革步伐不大。 |
3.学校内涵发展不充分。 |
三、围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
(一)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
1.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来源。 |
2.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二)凝心聚力,多措并举 |
1.以特色办学为契机,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
2.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激发学校的特色办学活力。 |
3.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夯实学校优质发展根基。 |
4.以教学改革为着力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5.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带动学校教育质量的优质发展。 |
(2)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2 绿色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2.3 产业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方案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案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限制开发区域 |
2.1.2 绿色发展 |
2.1.3 产业配置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第3章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域界定 |
3.1.2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 |
3.2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度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绿色发展效率时序演化特征分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3.3 东北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3.3.2 地理探测器模型 |
3.3.3 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分析 |
4.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适宜发展规模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
4.1.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
4.1.2 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
4.1.3 产业集聚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4.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配置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
4.2.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 |
4.2.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
4.2.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
4.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配置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
4.3.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空间优化布局测度 |
4.3.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分析 |
4.3.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全域偏离份额分析 |
4.3.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污染物增长邻域偏离份额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机制 |
5.1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 |
5.1.1 适应性内涵 |
5.1.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 |
5.1.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定量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
5.2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的适应性调整机制 |
5.2.1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内生动力机制 |
5.2.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外部推动机制 |
5.3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例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配置的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路径 |
6.1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目标 |
6.1.1 实现产业系统生态化转型 |
6.1.2 促进产业要素合理流动 |
6.1.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1.4 推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6.2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思路 |
6.2.1 效益至上 |
6.2.2 内生增长 |
6.2.3 资源拓展 |
6.2.4 生态重塑 |
6.3 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调控对策 |
6.3.1 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
6.3.2 推进产业系统多元化,增强产业系统适应能力 |
6.3.3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
6.3.4 健全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政策引导与财政支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吉林省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六、论文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 |
一、生态环境学概念和范围 |
二、生态环境学的内涵 |
第二节 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理论 |
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四、环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 |
第一节 白城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一、白城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概况 |
二、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举措及成效 |
第二节 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难点 |
一、焚烧秸秆导致的空气污染较为突出 |
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
三、生活用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
四、农村垃圾缺乏科学处理方式 |
五、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 |
六、洮儿河断流危机亟待治理 |
第三章 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落后 |
二、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
四、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及整治存在短板 |
五、政府及社会资本投入经费不足 |
第四章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秀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的经验启示 |
一、实地调查成效明显 |
二、探索特色发展创新路径 |
第三节 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
一、动态发展环境保护事业 |
二、执行操作有力有序有效 |
第五章 提升白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调动主观能动性 |
一、开展生态保护课堂,树立卫生整体意识 |
二、推行垃圾分类试点,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
三、推广环境事务参与权,充分挖掘群众智慧 |
四、征集先进个人事迹,树立典型模范 |
五、丰富生态活动,增强村民宜居感 |
第二节 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手段 |
一、发展庭院经济,评估收益和生态影响 |
二、综合利用秸秆,创新处理方式 |
三、建设基础设施,保障生活用水安全 |
四、保护生态特色,打造乡风文明景观 |
五、加强经验交流,促进观念优胜劣汰 |
六、提倡天然“化肥”,引蓄合力整合洮河水资源 |
第三节 加强环保监察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
一、完善地区政策,明确实施细则 |
二、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激励机制 |
三、抓好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 |
第四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态资源统筹力 |
一、发展生态产业,经济生态互渗 |
二、拓展社会参与生态治理方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善用互联网思维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善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创新政府管理理念,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打好思想基础 |
二、善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资源,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证 |
三、强化领导干部的互联网思维,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
(7)吉林省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创建工作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要求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基本原则。 |
(三) 创建目标。 |
二、重点任务 |
(一) 探索乡村整体布局构架。 |
(二) 探索乡村振兴整体运行路径。 |
(三) 探索再造乡村振兴新动能。 |
(四) 探索乡村振兴支撑体系。 |
三、试验区认定与管理 |
(一) 创建条件 |
1. 县 (市、区)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一把手”主抓工作。 |
2. 县 (市、区) “三农”工作基础好, 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较高。 |
3. 县 (市、区) 有完整可行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
4. 县 (市、区) 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与行动。 |
(二) 认定标准 |
1. 产业兴旺标准。 |
2. 生态宜居标准。 |
3. 乡风文明标准。 |
4. 治理有效标准。 |
5. 共同富裕标准。 |
(三) 申报管理 |
1. 申报范围。 |
2. 选定原则。 |
3. 申报材料。 |
4. 选定程序。 |
(四) 运行管理 |
1. 基本要求。 |
2. 运行评估。 |
3. 运行管理。 |
四、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
(一) 加强组织推进力度。 |
(二)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三)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
(四)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五) 强化经验总结及宣传。 |
(8)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 |
1.2.1 有关各级政区调整的研究综述 |
1.2.2 有关省际边界地区的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说明 |
第二章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 |
2.1 省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沿革与时空特征 |
2.1.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沿革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空特征 |
2.2 地级政区调整的发展脉络与时空特征 |
2.2.1 调整的历史进程与阶段特征 |
2.2.2 调整的模式选择与空间特征 |
2.3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机制分析 |
第三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 |
3.1 县级政区调整的时序历程与空间特征 |
3.1.1 不同时段下的调整重点 |
3.1.2 多重尺度下的空间分异 |
3.2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与回顾总结 |
3.2.1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 |
3.2.2 县级政区调整的回顾总结 |
第四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 |
4.1 县级市调整的“多重功能”激发 |
4.1.1 导向一:边境对外合作 |
4.1.2 导向二:助力扶贫开发 |
4.1.3 导向三:“增长极”培育 |
4.2 市辖区调整的“多元空间”提升 |
4.2.1 导向一:省际区域联动 |
4.2.2 导向二:生态空间保护 |
4.2.3 导向三:扩容提质优化 |
4.3 其他类型调整“多样方式”创新 |
4.3.1 导向一:多区统一管理 |
4.3.2 导向二:城市有序治理 |
4.4 差异化导向下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 |
第五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 |
5.1 省际联动效应——以京津冀为例 |
5.1.1 背景分析 |
5.1.2 效应评价 |
5.2 生态保护效应——以湖北省郧阳区为例 |
5.2.1 背景分析 |
5.2.2 效应评价 |
5.3 空间优化效应——以河南省陕州区为例 |
5.3.1 背景分析 |
5.3.2 效应评价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9)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
1.1.2 东北黑土地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
1.1.3 东北黑土地在退化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黑土地自然情况的研究 |
1.3.2 关于黑土地退化原因的研究 |
1.3.3 关于加强黑土地保护对策的研究 |
1.4 理论基础 |
1.4.1 施肥基本原理 |
1.4.2 土壤生态理论 |
1.4.3 协同理论 |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数据来源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吉林省黑土地基本情况与典型地区调查 |
2.1 黑土地基本情况分析 |
2.1.1 土壤有机质分布 |
2.1.2 土壤氮分布 |
2.1.3 土壤磷分布 |
2.1.4 土壤钾分布 |
2.2 黑土区地力变化态势分析 |
2.2.1 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 |
2.2.2 西部黑土区中低产田增加 |
2.2.3 东部黑土区中高产田面积增加 |
2.3 黑土地调查与评估方法 |
2.3.1 调查方法 |
2.3.2 调查内容 |
2.3.3 调查步骤 |
2.3.4 评价路线 |
2.3.5 评价内容 |
2.3.6 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黑土区地力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1 自然因素 |
3.1.1 气候 |
3.1.2 其它自然因素 |
3.2 耕作方式 |
3.2.1 现行耕作方式对土壤剖面构型的影响 |
3.2.2 现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3 现行耕作方式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
3.2.4 种植结构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
3.2.5 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3.3 生态破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耕作方式转变 |
4.1 合理安排农作物轮作 |
4.2 推广大田作物科学化耕作 |
4.2.1 改进传统耕作方式 |
4.2.2 推广玉米“垄侧栽培”生产模式 |
4.2.3 推广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 |
4.3 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
4.3.1 农田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2 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 |
4.3.3 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使用 |
4.3.4 主要作物的化肥施用量 |
4.3.5 加强农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 |
4.4 推进机械深耕、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 |
4.4.1 机械深松整地 |
4.4.2 秸秆还田 |
4.4.3 增施有机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生态系统建设 |
5.1 水资源保护 |
5.1.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
5.1.2 黑土区水资源保护的原则 |
5.1.3 黑土区水资源保护 |
5.2 林业资源保护 |
5.2.1 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
5.2.2 黑土区林业保护的总体方向 |
5.2.3 林业资源保护的重点项目 |
5.3 草地资源保护 |
5.4 湿地资源保护 |
5.5 土地资源保护 |
5.6 土壤环境保护 |
5.6.1 土壤污染 |
5.6.2 土壤污染的特点 |
5.6.3 土壤污染现状 |
5.6.4 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政策与存在的问题 |
6.1 黑土地保护政策现状 |
6.1.1 制度性政策 |
6.1.2 具体政策措施 |
6.2 黑土地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 |
6.2.1 黑土地保护政策“碎片化” |
6.2.2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
6.2.3 社会监督缺失 |
6.2.4 相关法律缺位 |
6.3 完善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建议 |
6.3.1 建立黑土地保护政策整合机制 |
6.3.2 保护调动农民积极性 |
6.3.3 健全完善监督体制 |
6.3.4 加强黑土地保护立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1.吉林省黑土地下降趋势 |
2.黑土地退化的原因 |
3.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洮北区项目建设梯次推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为例[J]. 韩艳秋. 现代教育科学, 2021(06)
- [2]绿色发展视角下东北限制开发区域产业配置研究[D]. 孙永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3]吉林省白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D]. 任蕾.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5]善用互联网思维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J]. 王月晶. 新长征, 2019(09)
- [6]好项目开启致富路[J]. 田家山. 新长征, 2019(09)
- [7]吉林省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创建工作方案[J]. 吉林省新农村办. 吉林农业, 2019(13)
- [8]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D]. 杨沁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机制研究[D]. 王超. 吉林大学, 2018(04)
-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