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南游诗六大猜想

蒲松龄南游诗六大猜想

一、蒲松龄南游诗六首臆解(论文文献综述)

赵晨[1](2015)在《马国翰研究》文中指出马国翰素有“清代辑夫第一人”的称号,着有《玉函山房辑佚书》576种66l卷。这是马国翰最为突出的学术成就,也是研究马国翰之学者的研究重点。而他於辑夫之外,亦有大量诗文集和其他学术着作。只有全面研读马国翰的所有着作,才能对他的学术成就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这对於评价马国翰的学术贡献及评定他的学术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学者能够见到的马国翰着作数量有限,所以拓展研究相对困难。《山东文献集成》的出版,改变了这一现状。其从第一辑至第四辑,集中影印出版了马国翰的各种着作及与其相关的着作20余种,大大丰富了研究马国翰所需的各种文献资料。所以,全面研究马国翰的各项条件已经成熟,故应当及时将马国翰研究向更广、更深处推进。前人研究马国翰,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研究重点基本都在马国翰藏书和《玉函山房辑佚书》两个方面。关於马国翰藏书的研究,多涉及马国翰的藏书始末、《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所录书籍的版本、种类及解题特色等方面。对《玉函山房辑夫书》的研究,多涉及《辑佚书》的作者问题、刊刻始末及马国翰的辑夫过程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後人研究马国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但是,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也使得研究宽度稍显不足,故本文在研读马国翰着作的基础上,拟从六个方面入手,对马国翰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对马国翰的研究进行拓宽。首先是马国翰行年考。论文在王重民先生所整理的马国翰年谱的基础上,从更多的原始资料入手,作了更为详细的马国翰行年录。其次是马国翰着作考。除列出马国翰着作目录外,更蒐集到一些不见於马国翰诗文集中的诗文评语和书序。而从马国翰的着述来看,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说明他是一位十分全面的学者。第三是马国翰交游考。论文梳理了马国翰不同时期所交往的友人。马国翰所交之人,多儒生、文人、学者,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交友观,即注重精神交流和心灵共鸣。第四是马国翰藏书考。前人在马国翰藏书方面的研究较为充分,而本文注意到马国翰所藏清人着作尤多,从《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所着录的清人着作,可窥清代学术、书籍出版及诗文创作等多方面的状况,所以,《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时代意义不容忽视。第五是《玉函山房辑佚书》研究。论文考述了清代辑佚学发展与兴盛的原因与《玉函山房辑夫书》的成书背景。对於马国翰窃章宗源成果的说法进行了辩诬,总结了马国翰的辑佚原则与辑佚方法,对《玉函山房辑佚书》引书进行了梳理,亦对《玉函山房辑佚书》之叙录进行了考察。《玉函山房辑夫书》各篇之叙录,形成一部庞大的夫书目录,与《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一样,体现了马国翰的目录学成就。而同时着有存书、夫书两类目录的学者,除马国翰外别无二人,从这一点上来说,马国翰的目录学成就对於清代目录学的意义是非同凡响的。第六是马国翰文学研究。前人在对此涉及较少。论文通过详读马国翰着诗文集、笔记小说和诗文评着作,对马国翰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成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马国翰一生勤勉,专精辑夫学,同时,他也是一位藏书家、目录学家和诗人,其在诸多领域皆有建树,是一位学术身份多元的文献大家。

赵春辉[2](2012)在《清代才学小说考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才学小说文化生态的考察、才学小说与其他小说类型的比较以及清初至中叶六大才学小说文本的细致分析,力求清晰还原才学小说文体的本来面目,并对才学小说的思想主旨与审美特征、文化内涵和文化沿革等进行探讨,以期对才学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行尽可能客观的评价。第一章,旨在厘清才学小说的源流。认为才学小说记录知识是与稗官的职能相通的,而其讲究辞章与考证,则是受到中国诗、史传统的影响;认为才学小说也受到汉魏志人志怪、唐宋元明传奇、宋元说话等传统小说的影响,并兼采其长而融为一炉。第二章,旨在揭示才学小说与儒家内部“道问学”传统、清代文化生态的关系,认为清代小说新变不仅是古代小说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更是受到清代实学风气、“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科举制度等的影响。才学小说与明清理学发展、清代学术走势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态文化系统。第三章,考察才学小说的审美形态。认为清初至清代中叶的才学小说,其总体倾向是要沿袭明代四大奇书的结构类型,同时,在题材上又呈现一种融合的状态,即打破明代四大奇书的界线,在小说中将这几种题材混融在一起。认为才学小说在体式、表现手法和立意诸层面上,其美学特征表现为以小说兼备诸种文体、以小说见才藻辞章之美、以小说填塞经史百家学问、以小说庋藏诸技杂艺之术,而其本旨则是要塑造人物以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第四章,研究才学小说早期的两部作品。认为《续金瓶梅》是一部庋藏佛学、史学和金学并带有说教性质的才学小说;而《草木春秋》是一部展示中医草药学问的才学小说。结合上海图书馆方志馆发现的关于《草木春秋》的三条史料,认为《草木春秋》的作者不是江洪,而是明末清初的云间人汪价。第五章,研究四六体长篇小说《燕山外史》,认为这是一部展示辞章之美的才学小说,是继唐张鷟《游仙窟》后的一部最长的骈文体小说;《燕山外史》的创作本旨表现在爱情与婚姻上,则主张自由与自主;表现在科举制度上,是讽谕与反思;表现在对官场与朝廷的态度上,则不仅是揭露,更是思考如何保民与安国。第六章,研究小说史上最长的文言小说《蟫史》。该书是一部文备众体的明显带有辞章化的才学小说。认为屠绅逞才炫学的动因实是因功名早慧而仕途坎坷,长期沉沦下僚,遂以写才写学寄其孤愤;《蟫史》的创作素材基本是乾嘉两朝的史实,其特点是因史成材而旨归劝惩;小说的着眼点在于所谓“乾嘉盛世”时期的治乱问题,其所围绕的核心是人才,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失士者亡,得士者昌”,即人才为兴邦之本。第七章,研究才学小说中逞才炫学的“第一奇书”《野叟曝言》,其庋藏学问明显属于义理一派。认为夏敬渠的学术思想主要来自其家学的影响;《野叟曝言》采用了“家国一体”的叙事模式,其贯穿全书的主脉是主人公文素臣的人生道路及其价值观念;《野叟曝言》写奇写怪的艺术特点,与作品的写才写学、写情写志在三个层面上作用于《野叟曝言》,使之成为一个颇具滋味的艺术整体;《野叟曝言》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排佛斥道,独崇儒家,既继承程朱理学,并向原始儒家回归,又与陆王心学分庭抗礼,属于崛起于三者之间的清代“新儒学”,这也是《野叟曝言》的思想性质与文化沿革所在。第八章,研究有“万宝全书”之称的《镜花缘》。该书逞才炫学走的是考据派的路子。结合新见李维醇“进士同年齿录”史料的记载,详细考证出李汝珍的家世,并考实李汝珍两次之官河南仅是以候补县丞身份试用,一年期满后并未实授。认为《镜花缘》写才写学主要包括经史之学、智识之学和游艺之学;《镜花缘》在审美观念上有个“三世”说和“四时”说,其本质乃是一种神道设教,属于中国传统叙事观念之一;李汝珍笔端理想国的文化精神是外道而内儒的,表现出向儒家原教旨回归的特征。

唐桂艳[3](2011)在《清代山东刻书史(一)》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山东是圣人之乡,文物之邦,文化底蕴深厚。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山东刻书史,不能不认为是一个遗憾。本文即是基於这样的原因而撰写的。不遇仅仅探讨了清代部分,并兼及明代与民国,希望对弥补这一缺憾尽到一份力量。鉴於山东刻书的界限确定起来有一定困难,本文探取了较为宽泛的办法,探讨的范围包括山东本地刻书和山东人在山东以外地区的刻书。这檬做可以使山东刻书得到更全面的反映,而不至於遇於拘守据文献记载,山东刻书始於五代初,青州所刻《王公判事》当是已知的山东最早刻本。郓城和凝是我国历史上刻印自己集子的第一人。宋代济南到家功夫针铺印刷的商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商标,也是山东在宋代唯一流傅下来的印刷实物。山东的金刻本有一定数量,但多数是道害,且大都未见流傅。演都道人王一兴所刻的《栖霞长春子丘神仙磻溪集》三卷,在现存的金刻本中,可谓鲁殿灵光。宋神宗元丰八年,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曾纂修《家谱》并刊行,此为孔氏有谱之始。正大四年,阙里孔氏曾刻遇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十二卷,可惜原本早佚。蒙古马乃真後元年,阙里孔氏又据以重雕,刀法凝重苍劲,字划精美,为蒙古时期雕版印刷的上乘之作。蒙古太宗九年,莱州掖城道士披云真人宋德方主持刊刻《玄都宝藏》。元东平丁思敬於大德八年在南丰州刻宋曾巩《元丰类稿》,版式宽大,字画精整,为元刻本上乘。明代是山东刻书的发展期,刻书数量大幅增加,三大刻书系统基本形成。官刻51种,家刻361种,藩府刻书39种,以明後期刻书为主。开始形成世家大族刻书的特色,如淄川毕氏、新城王氏、临朐冯氏。但也呈现各地刻书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上为本文第一章论述的内容,即清以前的山东刻书概沉。承接明代的刻书发展趣势,清代山东刻书达到了极盛,刻书数量近4000种。本文以版刻特黠,将清代划分为三期,顺治至乾隆四朝为清前期,嘉庆、道光、咸丰三朝为清中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为清後期。此三期为本文的第二、三、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清前期,政治上逐步稳定,经济上渐超繁荣,出现了康乾盛世。清代学衍也经历了由清初的明连体用到清中叶的乾嘉学衍雨个时期。特别在乾嘉畴期,山束以经学为中坚,视小学为门迳,形成了大批颇具学术价值的考据训诂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山东刻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得清前期的山东家刻最为丰富,有737种。各府中,以济南府刻害最多,青州府次之,兖州府居第三,主要为孔氏刻书,出现了孔贞瑄、孔尚任、孔继涵、孔继汾等重要刻书人物。登州府刻书仅37种,是青州府的五分之一,舆清初此地的于七起羲有关,加之海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刻书数量。在刻书内容上,集部书有462种,占百分之六十三,盖系王士禛主盟全国诗坛所致。史部、子部、经部大体相常。经部书以兖州府所刻最多,与孔继涵、孔广森、孔广林的经学研究成果不无关系。在时间分布上,康熙270种,年平均刻害4种,乾隆358种,年平均刻书6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期的社会稳定形势。清前期最明显的刻书特点是出现了褚多刻书大家,亦出现了褚多的刻害家族。如新城王氏、曲阜孔氏、德州卢氏、益都李文藻、安邱张氏、济南朱氏、德州田氏、益都趟氏、益都孙氏、寿光安氏、淄川高氏、安邱曹氏、褚城丁氏、德平葛氏、莱阳宋氏、莱扬左氏、高密单氏、胶州法氏,还有淄川唐梦赉、潍县韩梦周,不仅刻害数量大,而且各有特点。这些世家大族刻书成为清前期私家刻书的主体,而王士禛、趟执信、田雯、朱缃的刻害封诗坛的贡献,孔尚任刻书对戏曲的贡献,逍起杲刻书封小说的贡献,以及卢见曾、李文藻刻书对汉学发展的贡献,都是此期山东刻书最值称颂的地方。山东清前期的官刻书,在数量上亦不少,有50余种,其中,省级衙门刻书12种,地方官刻书仅7桓,另有书院刻书7种。坊铺刻书有聊城“四大害庄”相继开业。寺庙刻书有泰山普照寺、青州法度寺等。清中期,政府在政治、经济上处於非常困难的境地。山东也不能得免。但在学术上,延续乾隆时的盛况,山东此三朝的经学、小学尤其是金石学极为兴盛。家刻共734种,与前期相较,刻害大家明显减少,仅聊城杨氏、福山王氏、曲阜孔氏、章邱马氏、李氏、安邱王筠、褚城刘喜海、日照静瀚、淄川王培荀、德州李氏、邱县刘大观、栖霞郝氏、牟氏、海阳赵氏、潍县郭氏、宁阳黄恩彤,但在刻书的个人分布及地区分布上,则更具广泛性。刻害雨种以上五种以下的所在多Ⅱ有,成为清中期各地刻书的主体。此期的登州府家刻有赶超济南府之势,与其经济发展及海运阴通有极大关保。而泰安的数量最少,与乾隆时发生在此地的雨大文字狱案有直接的关系。此期家刻在内容分布上,经部数量有较大提高,占到整个刻书量的百分之二十,以登州府和东昌府为多,说明清中期的胶东是山东经学发展的重镇,出现了以刻经书为主的栖霞郝氏、牟氏,福山王德瑛、王祖源,黄县丁氏等。在朝代分布上,道光的年平均刻书量为14种,说明此时的山东受外界的斡扰少,经学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济南诗派”的诗歌创作一派繁荣。清中期的官刻不发连,数量虽然较前期为少,但在机构的层次与内容的多檬化上,则较前期有特色。刻书的机构不仅有省级衙门,还有地方衙门。省级衙门刻害不仅有布政司、按察司、提督学政、都转运司,还有巡抚官署。内容上不仅关注国计民生,如赋役,如河道,如盐法,如救灾,如农业,在文化上的需求更强烈一些。清中期的山东坊刻发展迅速,出现了烟台成文信、周村有三益堂、济南会文齐等着名坊铺。清後期,自太平天国失败,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形成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之後,虽然社会动荡,资本主伊国家入侵,但中国学术因对西学的接受,呈现一派新气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各地官书局的陆续创辨,山东官书局也於同治八年成立,成为清後期山东官刻书的主要机构。山东书局共刻书70余种,虽与其他书局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内容上,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其中,翻刻内府本是其重要内容。山东书局刻书关注地方文献,重版本,精校勘。被公认为校勘精审的本子有《十三经读本附校勘记》和《资治通监网目四编合刻》。除了山东书局,山东的教育机构刻书亦复不少,如尚志书院刻书35种,其内容更注重学衍性。清末寅行新政,山东大学堂为了便於教学,刊印了不少课本,虽为新式教育,但所刻内容还以传统国学为主。清後期的山东官刻,数量上大幅增加。还有省级衙门刻书17种和地方官衙刻书10种。清後期的家刻共593种,数量上不及前期和中期,但年均刻书量约在12种,比前期、中期要高。在前、中期稳定发展的莱州府位居第二位,登州府亦与莱州府、济南府相垺。而在清前期占尽风头的青州府刻书却急速下降,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差异开始明显。在刻书内容上,子部书较前期和中期有较大增长,约占总刻书量的百分之二十一,原因是胶州的儒学类书籍较多,蓬莱、黄县的善书和医书较多。在朝代分布上,光绪一朝刻书最多,年刻害量在13种,是刻书业发展到晚期的“回光返照”。清後期的家刻还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除了本土的刻书家族如海丰吴氏、福山王氏、黄县丁氏、乐成孙氏、潍县郭氏、日照丁氏、利津李氏、济宁孙氏、褚城尹彭寿外,流寓山东或在山东为官者刻书亦夥,如太湖张承燮、河南扶沟柳堂、山阴陈锦、归安丁彦臣、桐城方敦吉、闽县冀易图等,体现了清後期山东刻书与各地刻书的融合与交流。山东清後期的坊刻,在坊铺和刻书数量上,均较清前期和中期有大幅增加。济南府坊铺有近30家,东昌府坊铺达24家。随着烟台的开埠,清後期的烟台坊刻最为兴盛。莱州府、青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的坊铺亦有相常数量。总的来说,清後期的山东坊铺已达97家,与江苏整个清代坊铺202家相较,已不相上下。清後期的宗教楼构刻书最为丰富。其中寺庙刻书6种,道观书3种,教堂刻书最多,有7种,大多集中在青州与烟台雨地,反映了晚清宗教在山东的渗透。民间团体刻书亦有发展,以慈善组织为多,所刻以医籍、善书为主。本文的第五章《清代山东刻书的余波》,讨论在清代山东刻书日趋没落的情沉下,民国山束刻害猫在相常畏的一段时间内,壑持亚延续着这一传统的印刷技艺,产生了褚多艺衍精品。民国畴期山束的私家刻害主要内容还是持文集,经部书有日照丁以此《毛诗正韵》;史部有胶州柯昌济的《殷虚书契补释》,静鸿磐撰《方舆考证》,高唐田士懿所刻三种有关金石学的着述;子部害中,乐镜宇创办的济南宏济堂药店刻有《宏济堂药目》,最珍稀者当为畏山养正堂刻《续学统》。这一时期受石印、铅印、珂罗版印书的冲击擎,传统的雕版印刷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官刻书由於动荡的社会状况而刊刻极少,坊刻是新技术的最先受益者,故以雕版印刷的坊铺寥若辰星。宗教机耩刻书,最着名者当属济南万国道德会。慈善机耩刻书数量亦较清末大为减少。但此期还是产生了诸多具有艺衍价值的名品,如滕县生克昭北平法源寺刻《[民国]续滕县志》五卷和《滕县生氏族藉》四卷,非常精美,是民国山东刻书的代表之作。最有名的是张宗昌皕忍堂刻《唐开成石壁十二经》和《重刻武经七书》,兼具版本、艺衍、文献等多重价值。这与当时崇尚精审、雕摩精细的刻书风尚有关。二书由陶湘经营,沿其精美一路,为山东刻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本文的第六章,在前五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即刻书数量庞大,地域分布广泛,刻书品类丰富,经学、小学、金石、文学见长,以家大族刻书为主。对於清代山东刻书的社会意义,除了保存山东文献、促进书籍流通之外,着重探讨了刻书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全国刻书风气的影响。同时,刻书保存了大量的刻书史料,对社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山东刻书与江南刻书比较,亦有不足,如刊刻丛书不发达,高层次的出版物少,而这正是山东未能成为清代刻书中心的原因之一。

罗凤英[4](2011)在《蒲松龄农民诗研究》文中提出蒲松龄是中国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农民身份描述农民生活的作家,其作品的农民特色自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蒲松龄所创作的农民题材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反映农民生活广泛、深刻,可以补史书之不足,具有重大意义。第一章全面论述蒲松龄的农民诗。首先分析蒲松龄的农民诗不仅数量多,且反映农民生活全面、深刻,可以补史书之不足;其次分析蒲松龄农民苦难诗的三个特点:对“雨”情有独钟;其诗史特征;对清官廉吏的企盼。另外,蒲松龄的农民诗也描绘了农村如画的风景和农民的质朴、好客,揭示了农民自私、愚昧等落后性的一面。第二章分析蒲松龄农民诗的艺术性特征。蒲松龄无所依附,自成一家,坚持抒写自己的心声。其农民诗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能够如实描述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官吏的贪婪残暴。其诗歌不假雕琢,以白描为主,古朴劲健,刻画较工。第三章论述了蒲松龄农民诗与历代文人农民诗的不同。他的农民诗以农民为本位,以农民的视角来观察农民的生活,其诗歌贵在“不隔”;其他文人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来书写农民,他们是以人道悲悯的情怀来表示对农民的同情。以农民的身份来写农民,在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理应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第四章由蒲松龄其他着作中的农民部分来看作者的农民情结。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开辟了农民专属的园地,塑造了很多农民形象;在俚曲《墙头记》中关注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编写《聊斋杂着》以方便民生;老年家居时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多方奔走,为驱除蠹吏康利贞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李汉举,王秋香,冯维林[5](2008)在《2004年蒲松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年度蒲松龄研究的重头戏还是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具体表现在蒲松龄的精神人格、美学思想、哲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哲学思想与《聊斋志异》类型研究、传播研究、续书研究等方面,总体来说,显得较为平淡;聊斋俚曲研究情况与去年大致相同,多缺乏新意;聊斋诗文研究文章数量极少,鲜有亮点出现。

高坤[6](2008)在《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蒲松龄是我国清代着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长篇相媲美,是描写清代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成绩最为显着的分支之一,随着对蒲松龄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以及资料整理工作的进展和研究理论的丰富,蒲松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近十年来,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领域更是硕果累累,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多达1300多篇,相关书籍近百部。本文侧重于对中国大陆蒲松龄的研究情况的综述,通过对1996-2006年的中国大陆蒲松龄的研究情况、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研究情况以及其它蒲松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在初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蒲松龄研究的现状,对蒲松龄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简要评述,并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探。旨在是总结这十年来蒲松龄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思考,并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资料基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十年来蒲松龄研究成果的统计、蒲松龄研究情况的分类归纳和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不足初探。

宋华伟[7](2008)在《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文中指出引论《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着名文学家蒲松龄耗尽半生心血所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同时,从世界范围来讲,它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古典文学当中的一朵奇葩。目前《聊斋志异》国内外的批评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展开《聊斋志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章《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蒲松龄出生在明清政权更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充满饥荒和战乱的年代。这是蒲松龄选取志怪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时代原因。齐文化的影响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另外,蒲松龄坎坷的生活经历和久困科场的孤愤成为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另一推动力量。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杰作的出现。《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从它的创作成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蒲松龄在创作当中一直都在自觉的展开着与读者的对话,听取读者们关于作品的信息反馈,获得由读者直接提供的创作素材,并且从读者的欣赏肯定中获得继续创作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聊斋志异》正是由蒲松龄和读者们、普通群众们共同创作而成的。第二章《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从《聊斋志异》创作初步完成至“五四”以前是《聊斋志异》的古典接受阶段。这个阶段里,《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区域性接受发展为全国性接受的过程,《聊斋志异》逐渐成为了一部中国文学名着。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鲍廷博编印的青柯亭刻本十六卷《聊斋志异》是目前可考最早的一个《聊斋志异》印刷版本,它的出现标志着《聊斋志异》迈出了走向全国性接受的实质性的一步。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聊斋志异》接受视角,如以冯镇峦、但名伦的评点为代表的审美视角、以纪晓岚为代表的官方视角、作家创作中的接受和聊斋戏中反映出的民间接受等。它们都是清代《聊斋志异》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五四”文学革命在《聊斋志异》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了《聊斋志异》接受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从“五四”时期开始,《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进入了现代接受阶段。从“五四”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中,《聊斋志异》的国内接受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情况,前后相继地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科学的接受,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地位的定位,以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接受等等。第四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本章主要考察从建国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阶段的《聊斋志异》接受情况。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以及《蒲松龄集》和《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等作品整理着作使《聊斋志异》的接受对象得到了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接受中蔚为大观的是社会历史批评。建国初的文学史着作和《聊斋志异》论着中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取得了新的成绩。“文革”中出现了极“左”的纯政治化的接受,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全盘否定。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拨乱反正,纠正了这种极“左”的接受。第五章《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与此同时,《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论文对新时期伊始出现的《画皮》热现象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时期的《聊斋志异》作品整理工作集以往之大成,使《聊斋志异》接受对象不断地得到完善。新时期的《聊斋志异》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多个接受维度,它们共同推动《聊斋志异》接受跨入多方位、多层次接受的新阶段。第六章《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聊斋志异》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正是世界各国的读者对其展开接受的过程。从18世纪中期开始,《聊斋志异》就流传到了其他国度,出现了其他国家、民族读者的阅读接受,而且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影响。19世纪末以来,国外的聊斋学研究出现并持续发展。二战后国外聊斋学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不同国家的接受者在阅读与接受《聊斋志异》时总是从自己的文化语境、文化视野出发的,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接受现象。结语该部分对《聊斋志异》以往接受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在新时期以来百花齐放的良好文艺发展态势之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和中外对话交流的时代潮流当中,《聊斋志异》的接受与批评必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达到一个新的飞跃!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以往《聊斋志异》研究主要集中于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为系统的理论参照来展开接受角度的《聊斋志异》研究。论文认为,《聊斋志异》诞生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之中。论文还在对《聊斋志异》各个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论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的吸取了域外的《聊斋志异》研究成果,引用和参考了很多外文资料来展开论文的研究和论证。以上都使得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聊斋志异》的接受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研究课题,需要研究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学养方能给以深刻的把握。由于作者理论功底尚浅,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因此论文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欠缺和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刘廷乾[8](2008)在《江苏明代作家研究》文中指出对明代作家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把主要目光倾注于小说、戏曲等作家身上,对诗文作家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开展地域性作家研究则更为薄弱。江、浙一带是明代经济、文化、科举等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明代作家最为繁茂、创作成就最高的地区。尤其是今江苏江南一带,在作家队伍和文学发展上既具有领袖地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加强对江苏这一地域的作家研究,能够做到将空间上的共时性与时间上的历时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集中挖掘展布特定地域——江苏、特定时间——明代的作家思想、创作风貌及文学发展态势。这一研究目前学界还未涉及,具有开拓意义。论文首次对江苏明代作家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并揭示出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包括通志、地方志、诗文集的研究,共收集到有诗文集或诗文作品存世的江苏明代作家1986人,现存诗文别集400余种。根据这些第一手资料,对200余位作家的生平、着述等进行了考察、研究和论述。论文以诗文作家为重点,采用考论结合、史论结合、点面结合、时空结合的方法,对整个江苏地域内的作家作全面关照,在多维角度下展示以吴中文化为核心的吴文化背景下的明代作家创作风貌。重点研究明代中吴、金陵、广陵三个文化次生圈内的作家与文学特色;全面展示明代具有江苏地域特色的家族文化、山人文化、才子文化、才女文化、举业文化、市隐文化、遗民文化中的作家创作特色;探讨江苏明代作家、尤其是异常繁茂的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在明代文学中的主盟地位与领牧作用。江苏明代作家队伍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一是明代江苏作家大多古学深厚、知识渊博,有较强的自立意识,体现出较强的创作个性;二是吴中为科举最发达的地区,取得进士和一甲高第的作家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三是流派与群体作家异常繁盛,引领时代文学潮流;四是文化家族如春笋勃发,族群作家成为明代江苏作家的主力军;五是才子作家形成群体,并前后相继;六是文化的发达、教育的普及,以及南京作为陪都的独特地位,使得女性作家以族出域聚的形式,大批涌现;七是山人、处士作家在中后期作家队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犹以江、浙为最,而吴中此类作家更具代表性;八是江苏作家思想活跃,特别是后期东林党、复社在这一区域的创立与发展,带来了江苏作家队伍的多元性、丰富性。体现以上地域特征的江苏作家群体,置于整个明代文坛,其“卓卓表见”的名家最着,其开创流派、领袖文坛的功绩最大,其占据各类文体的高峰最多,故有引领全国的地位。

二、蒲松龄南游诗六首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蒲松龄南游诗六首臆解(论文提纲范文)

(1)马国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马国翰行年考
    第一节 家世
    第二节 生平简述
        一、启蒙时期(7-14岁)
        二、科举求仕时期(15-39岁)
        三、仕宦时期(39-59岁)
        四、暮年乡居时期(59-64岁)
    第三节 行年录
第二章 马国翰着述考
    第一节 着作目录
        一、经部
        二、史部
        三、子部
        四、集部
        五、丛书
    第二节 散见他处之论述
        一、见於周乐《二南文集》者
        二、见於《绩修历城县志》者
第三章 马国翰交游考
    第一节 早期师友
    第二节 同乡师友及门生
    第三节 科考同年及官场同僚
    第四节 鸥社友人
    第五节 至交好友
第四章 马国翰藏书考
    第一节 马国翰藏书来源考
        一、手自钞录
        二、友人相赠
        三、自行刊刻
        四、购买所得
    第二节 马国翰藏书之版本分析
        一、着录出版时间
        二、着录书籍来源
        三、着录出版者
        四、着录出版地
        五、着录书籍出版形式
    第三节 玉函山房藏书之特色
        一、收藏山东乡贤着作
        二、收藏小说
        三、收藏医书
        四、收藏地方志
    第四节 《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及《簿录》以外的马氏藏书
        一、版本
        二、体例
        三、所收书之数量与种类
        四、《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以外的马氏藏书
    第五节 《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分类
        一、类目设置
        二、分类评析
        三、分类失当之处
    第六节 《玉函山房藏书簿录》的意义与价值
        一、时代意义
        二、目录学价值
第五章 《玉函山房辑佚书》研究
    第一节 清代辑夫学之盛与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形成背景
        一、辑夫学的发展及清代辑佚学的形成
        二、清代辑佚学兴盛的原因
        三、《玉函山房辑佚书》之前清代的辑佚学成就
    第二节 《玉函山房辑佚书》作者辨
        一、前人误解之说及学者辩解之论
        二、马氏非窃章氏书之证据举例
    第三节 《玉函山房辑佚书》的版本、体例、数量与分类
        一、版本
        二、体例
        三、种类与数量
        四、分类
    第四节 《玉函山房辑佚书》引书考
        一、经部
        二、史部
        三、子部
        四、集部
    第五节 《玉函山房辑佚书》叙录考
        一、叙录之内容
        二、《玉函山房辑夫书》之叙录与《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之解题的关系
        三、《玉函山房辑夫书》之叙录的价值与意义
    第六节 马国翰的辑佚原则与辑佚方法及其在辑佚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
        一、辑佚原则
        二、辑佚方法
        三、马国翰在辑佚学领域的成就与贡献
第六章 马国翰文学研究
    第一节 诗文创作
        一、诗歌体裁
        二、诗歌内容
        三、马国翰及鸥社诗人的诗歌艺术特色
        四、文章创作
    第二节 笔记小说的创作和诗话创作
        一、笔记小说的创作
        二、诗话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後记
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清代才学小说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才学考释
    二、 才学小说的内涵
    三、 才学小说的研究现状
    四、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才学小说溯源
    一、 才学小说与稗官
    二、 才学小说与诗赋
    三、 才学小说与史传
    四、 才学小说与唐宋元明传奇小说
    五、 才学小说与宋元话本
第二章 清代才学小说文化生态
    一、 文化生态理论的提出
    二、 从尊德性到道问学
    三、 清初至清中叶学风的构成理路
第三章 清代才学小说审美形态
    一、 清代小说思想化与才学化
    二、 清代才学小说对“四大奇书”题材的整合
    三、 清代才学小说逞才炫学的方式与本质特征
        (一) 以小说兼备诸种文体
        (二) 以小说见才藻辞章之美
        (三) 以小说填塞经史百家学问
        (四) 以小说庋藏诸技杂艺之术
        (五) 逞才炫学与塑造人物、抒情言志
第四章 清代早期才学小说考论
    一、 《草木春秋》考论
        (一) 《草木春秋》作者考
        (二) 汪价生平考
        (三) 汪价着述考
        (四) 《草木春秋》与戏剧《草木传》关系
        (五) 《草木春秋》才学展示与文化意蕴
    二、 《续金瓶梅》考论
        (一) 丁耀亢生平与家世补考
        (二) 《续金瓶梅》与《太上感应篇》关系
        (三) 《续金瓶梅》与《天史》关系
        (四) 《续金瓶梅》对《金瓶梅》的评说
        (五) 《续金瓶梅》结构形态与文化意蕴
第五章 四六体才学小说《燕山外史》考论
    一、 《燕山外史》作者及版本考略
        (一) 作者陈球生平考
        (二) 《燕山外史》版本考
    二、 《燕山外史》与骈文小说
        (一) 从《游仙窟》说起
        (二) 骈文小说的高峰
    三、 《燕山外史》对《窦生传》的再创作
        (一) 《窦生传》作者考略
        (二) 陈球敷演《窦生传》的原因
    四、 《燕山外史》的艺术特征与创作本旨
        (一) 铺采摛藻的美学特征
        (二) 多所寄慨的创作本旨
第六章 文备众体的才学小说《蟫史》考论
    一、 屠绅生平与创作才学小说动因
        (一) 功名早慧
        (二) 进士中式十年未仕
        (三) 初仕师宗与李侍尧案
        (四) 三运京铜
        (五) 仕途升迁
    二、 《蟫史》创作本事考略
        (一) 乾嘉史实的“画影图形”
        (二) 桑蜎人物原型考辨
        (三) 甘鼎即作者自喻
    三、 《蟫史》写才写学
        (一) 文备众体
        (二) 廋博庋艺
        (三) 志异述怪
    四、 《蟫史》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一) 一线贯珠首尾圆合
        (二) 因史成材旨归劝惩
        (三) 失士者亡得士者昌
第七章 逞才炫学“第一奇书”《野叟曝言》考论
    一、 夏敬渠家世与家学
        (一) 夏氏三雄忠义之烈
        (二) 仁孝传家施义乡里
        (三) 理学家学崇儒辟佛
    二、 夏敬渠经史着述与《野叟曝言》关系
        (一) 《纲目举正》与《野叟曝言》关系
        (二) 《经史余论》与《野叟曝言》关系
    三、 《野叟曝言》炫学露才面面观
        (一) 金匮草木之学
        (二) 诸子诗赋之学
        (三) 兵法战阵之学
        (四) 天文历算之学
    四、 论《野叟曝言》的叙事特征及其深层意蕴
        (一) 从“家国一体”来说
        (二) 从主脉来说
        (三) 从写奇写怪来说
    五、 论《野叟曝言》的思想性质及其文化沿革
        (一) 忠、孝、仁三位一体
        (二) 对“三从四德”妇女观的继承与反思
        (三) 修齐治平之道
        (四) 治经之术与清议之风
        (五) 结论与余论
第八章 “万宝全书”《镜花缘》考论
    一、 李汝珍生平事迹新考
        (一) 李汝珍家世新考
        (二) 李汝珍投效河工新考
        (三) 李汝珍候补县丞新考
        (四) 李汝珍第二次“之官河南”新考
    二、 《受子谱》、《李氏音鉴》与《镜花缘》关系
        (一) 《受子谱》版本与内容小考
        (二) 《镜花缘》中的弈棋弈理
        (三) 《李氏音鉴》版本与内容
        (四) 《镜花缘》中音韵学考释
    三、 《镜花缘》庋藏才学考辨
        (一) 经史之学
        (二) 智识之学
        (三) 游艺之学
    四、 论《镜花缘》的审美观念
        (一) 说《镜花缘》的“三世生命”观
        (二) 说《镜花缘》的“四时结构”法
    五、 论《镜花缘》的理想国精神
        (一) 说才女们的孝行与才学
        (二) 说“君子国”的民风
        (三) 说“淑士国”的善政
        (四) 说“女儿国”的男主内、女主外
        (五) 说“黑齿国”的才女治经
        (六) 说武则天开女试
        (七) 结论与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清代山东刻书史(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舆研究意羲
    二、关于《清代山束刻鲁史》的研究范围
    三、研究步骤及方法
    四、突破与创新
凡例
第一章 清以前山东刻书概述
    第一节 明以前山东刻书概述
    第二节 明代官刻
        一 省级衙门刻书
        (一) 巡抚刻书
        (二) 布政司刻书
        (三) 按察司刻书
        (四) 清吏司刻书
        (五) 盐运司刻书
        (六) 运河道济宁分司刻书
        二 孔府刻书
        (一) 刻家谱
        (二) 衍圣公孔胤植刻书
        三 各地官刻
        (一) 济南府官刻
        (二) 兖州府官刻
        (三) 青州府官刻
        (四) 登州府官刻
    第三节 明代家刻
        一 济南府家刻
        二 东昌府家刻
        三 登州府家刻
        四 莱州府家刻
        五 青州府家刻
        六 兖州府家刻
    第四节 明代坊刻
    第五节 明代藩府刻书
        一 德藩刻书
        二 衡藩刻书
        三 鲁藩刻书
        四 汉王府刻书
        五 新乐王府刻书
        六 高唐王府刻书
    第六节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特色及历史地位
        一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特色
        二 清以前山东刻书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清前期(顺治至乾隆)山东刻书
    第一节 清前期山东刻书概述
        一 清前期的社会经济状沉
        二 清前期的学衍文化状况
        三 清前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一 官刻
        (一) 各级衙门刻书
        (二) 书院刻书
        二 家刻
        (一) 历城刻书
        (二) 章邱、邹平、淄川、长山刻书
        (三) 新城刻书
        (四) 德州刻书
        (五) 齐河、济阳、陵县、德平、平原刻书
        三 坊刻及宗教机构刻书
        四 济南府刻书特色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一 东昌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东昌府刻书特色
        二 泰安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宗教机构刻书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三 武定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武定府刻书特色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一 登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登州府刻书特色
        二 莱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莱州府刻书特色
        三 青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宗教机构刻书
        (三) 青州府刻书特色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一 兖州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兖州府刻书特色
        二 沂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宗教机构刻书
        三 曹州府刻书
        (一) 书院刻书
        (二) 家刻
        (三) 曹州府刻书特色
        四 济宁州刻书
        (一) 书院刻书
        (二) 家刻
        (三) 坊刻
        (四) 宗教机构刻书
第三章 清中期(嘉庆至咸丰)山东刻书
    第一节 清中期山东刻书概述
        一 清中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 清中期的学术文化状况
        三 清中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一 官刻
        (一) 省级衙门刻书
        (二) 各地衙门刻书
        (三) 书院刻书
        二 家刻
        (一) 历城刻书
        (二) 章邱、邹平、淄川刻书
        (三) 长山、新城、齐河、齐束、济阳、长清、德州、德平刻书
        三 坊刻
        (一) 历城坊刻
        (二) 周村坊刻
        四 济南府刻书特色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一 东昌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坊刻
        (三) 东昌府刻书特色
        二 泰安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坊刻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三 武定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武定府刻书特色
        四 临清州刻书
        (一) 家刻
        (二) 临清州刻书特色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一 登州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坊刻
        (四) 登州府刻书特色
        二 莱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坊刻
        (三) 莱州府刻书特色
        三 青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坊刻
        (三) 青州府刻书特色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一 兖州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坊刻
        (四) 兖州府刻书特色
        二 沂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沂州府刻书特色
        三 曹州府刻书
        四 济宁州刻书
第四章 清後期(同治至宣统)山东刻书
    第一节 清後期山东刻书概述
        一 清後期的社会经济状沉
        二 清後期的学术文化状况
        三 清後期的山东刻书情况
    第二节 济南府刻书
        一 官刻
        (一) 省级衙门刻书
        (二) 山东书局刻书
        (三) 书院刻书
        (四) 山东大学堂刻书
        (五) 各地官刻
        二 家刻
        (一) 历城刻书
        (二) 章邱、淄川、长山、新城、济阳、临邑、长清、德州、平原刻书
        三 坊刻
        (一) 历城坊刻
        (二) 章邱、淄川、周村、德州坊刻
        四 宗教机构刻书
        五 民间组织刻书
        六 济南府刻书特色
    第三节 东昌府、泰安府、武定府、临清州刻书
        一 东昌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坊刻
        (三) 民间组织刻书
        (四) 东昌府刻书特色
        二 泰安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坊刻
        (四) 泰安府刻书特色
        三 武定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民间组织刻书
        (四) 武定府刻书特色
        四 临清州刻书
    第四节 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刻书
        一 登州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书院刻书
        (三) 家刻
        (四) 坊刻
        (五) 宗教机构刻书
        (六) 民间组织刻书
        (七) 登州府刻书特色
        二 莱州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坊刻
        (四) 宗教机构刻书
        (五) 民间组织刻书
        (六) 莱州府刻书特色
        三 青州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书院刻书
        (三) 家刻
        (四) 坊刻
        (五) 宗教机构刻书
        (六) 民间组织刻书
        (七) 青州府刻书特色
    第五节 兖州府、沂州府、曹州府、济宁州刻书
        一 兖州府刻书
        (一) 官刻
        (二) 家刻
        (三) 坊刻
        (四) 宗教机构刻书
        (五) 兖州府刻书特色
        二 沂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坊刻
        (三) 沂州府刻书特色
        三 曹州府刻书
        (一) 家刻
        (二) 坊刻
        四 济宁州刻书
        (一) 家刻
        (二) 坊刻
        (三) 宗教机构刻书
第五章 清代山东刻书的余波
    第一节 民国官刻
    第二节 民国家刻
        一 济南道家刻
        二 济宁道家刻
        三 东临道家刻
        四 胶东道家刻
    第三节 民国坊刻
        一 济南道坊刻
        二 济宁道坊刻
        三 东临道坊刻
        四 胶州道坊刻
    第四节 民国宗教机构刻书
    第五节 民国民间组织刻书
    第六节 民国山东刻书的特色
第六章 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及社会意义
    第一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特色
        一 刻书数量庞大
        二 地域分布广泛
        三 刻书品类丰富
        四 经学、小学、金石、文学见长
        五 世家大族刻书
    第二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社会意义
        一 保存山东文献的作用
        二 流通作用
        三 对学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 对全国刻书风气的影响
        五 保存了大量的刻书史料
    第三节 清代山东刻书的不足
        一 刊刻丛书不发达
        二 高层次的出版物少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蒲松龄农民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文献综述
    二 论文简介
第一章 “时值太平终岁苦”—蒲松龄农民诗思想阐释
    第一节 蒲松龄农民苦难诗阐释
    第二节 蒲松龄农民诗描绘的农村生活
第二章 蒲松龄农民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通俗晓畅的语言
    第二节 对“真”的不懈追求
    第三节 结构上以文为诗
第三章 蒲松龄农民诗与历代文人农民诗之比较
    第一节 历代农民诗评述
    第二节 蒲松龄农民诗与历代文人农民诗之比较
    第三节 蒲松龄农民诗创作成就原因探析
第四章 由蒲松龄其他着作反映的农民生活看其农民情结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中的农民部分
    第二节 《墙头记》的现代启示
    第三节 聊斋杂着中的农民描写
    第四节 晚年为清除漕弊而奔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蒲松龄研究近十年来的成果概述
    一、十年来蒲松龄研究成果统计
    二、蒲松龄研究情况的分析
        (一) 对蒲松龄本身的研究
        (二)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蒲松龄研究的研究
    三、十年来蒲松龄研究大事记
第二章 蒲松龄研究的分类归纳
    一、蒲松龄教育思想的研究
    二、蒲松龄儒学思想、道家思想的研究
        (一) 蒲松龄与儒学思想
        (二) 蒲松龄与道家思想
    三、蒲松龄政治思想、商业思想的研究
        (一) 蒲松龄的政治思想研究
        (二) 蒲松龄的商业思想研究
第三章 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与不足初探
    一、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 蒲松龄的民族成分问题
        (二) 《醒世姻缘传》是否为蒲作问题
        (三) 几个新问题
    二、蒲松龄研究的不足初探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
    第一节 《聊斋志异》产生的时代、文化氛围及蒲松龄的生活历程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互动:《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
        一 自觉的与读者的对话
        二 创作的源泉:素材来源于读者、群众
        三 继续创作的动力:“潜在的读者”
第二章 《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
    第一节 从区域性接受走向全国性接受
    第二节 审美鉴赏视角的接受,以冯镇峦、但明伦的《聊斋志异》评点为代表
        一 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和《读聊斋杂说》
        二 但明伦的《聊斋志异》评点
    第三节 官方视角的接受,以纪昀为代表
    第四节 仿书和续书:同时代作家创作中的接受
    第五节 清代聊斋戏中的民间接受
第三章 《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
    第一节 新的社会思潮:“五四”文学革命与《聊斋》接受史上的历史变革
        一 科学方法的引进和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
        二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胡适对《聊斋志异》的考证与接受
    第三节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与《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确定
    第四节 毛泽东读评《聊斋志异》
第四章 《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
    第一节 接受对象的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
    第二节 《聊斋志异》社会历史批评
        二 建国初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评价
第五章 《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
    第一节 接受对象的不断完善与科学定位
    第二节 电影《画皮》轰动效应探析
    第三节 电视网络《聊斋志异》接受的特点
    第四节 多方位、多层次的《聊斋志异》批评
第六章 《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
    第一节 从中国到世界:走进域外接受者的视野
    第二节 国外聊斋学的出现和发展
        一 俄国
        二 日本
        三 英美
        四 韩国
    第三节 《聊斋志异》域外接受中的跨文化接受现象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聊斋志异》国内研究论着
附录2:1996-2007 年间《聊斋志异》国内研究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江苏明代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有关研究状况
    二、研究方法及有关概念界定
    三、江苏明代作家历时性概述
    四、江苏明代作家地域性概述
第一章 文化视域中的江苏明代作家
    第一节 三个文化模块三种作家状态
        一、中吴――活跃的文化土壤与全面繁盛的作家队伍
        二、金陵――帝都文化的冲击与开放融合式作家队伍
        三、广陵――繁华消歇后疏星耀空的作家状况
    第二节 科举雄邑状元之邦
        一、苏、常二府科举状况
        二、吴中科举发达的原因
        三、科举发达与作家队伍壮大的关系
    第三节 文化世家文化家族
        一、家族文化教育的重视及传承
        二、文化家族的类别及特色
    第四节 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一、市隐心态
        二、“吴趣”生活
        三、乡愿哲学
第二章 科举魁首与仕宦重臣作家
    第一节 洪武宰相汪广洋
        一、通经能文、谨厚自守的一代宰相
        二、汪广洋诗集《凤池吟稿》考辨
        三、不愧一代开国之音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吴宽王鏊赵宽
        一、成化壬辰状元吴宽
        二、成化乙未探花王鏊
        三、成化辛丑会元赵宽
        四、景泰甲戌榜眼徐溥弘治乙丑状元顾鼎臣
    第三节 申时行王锡爵王衡
        一、嘉靖壬戌状元申时行
        二、嘉靖壬戌、万历辛丑父子榜眼王锡爵、王衡
        三、嘉靖癸丑榜眼曹大章万历甲戌状元孙继皋
    第四节 文震孟陈仁锡
        一、天启壬戌状元文震孟
        二、天启壬戌探花陈仁锡
第三章 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一)
    第一节 高启
        一、隐士、名士与志士的融通――思想个性及辞官心理
        二、从格、意、趣到拟、变、通――诗歌理论与创作
        三、“尚气多辨难攻击之体”――散文特色
    第二节 吴中四杰、高启北郭十友
        一、“北郭十友”考辨
        二、吴中四杰
        三、“高启北郭十友”之王行、王彝
    第三节 铁崖派主要作家
        一、顾瑛
        二、郭翼、袁华、吕诚
    第四节 景泰十才子中的江苏作家
        一、刘溥、沈愚
        二、邹亮、徐震
    第五节 茶陵派中的江苏作家
        一、邵宝
        二、储巏
        三、杨一清、吴俨
第四章 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二)
    第一节 娄东三凤昆山三隽
        一、娄东三凤
        二、昆山三隽
    第二节 金陵三俊
        一、颉颃于“弘治七子”的复古力将顾璘
        二、反对剿袭摹拟的陈沂、王韦
        三、金陵三俊的影响与金陵文学的彬彬而盛
    第三节 锡山四友
        一、华察及其家族诗人
        二、锡山四友之王懋明、姚咨、施渐
    第四节 唐宋派作家唐顺之、万士和
        一、唐顺之
        二、万士和、姜宝
    第五节 归有光、归子慕
        一、归有光
        二、归子慕
第五章 文人群体与流派作家(三)
    第一节 后七子派作家王世贞、王世懋
        一、王世贞
        二、王世懋
    第二节 五子、广五子、末五子、四十子中的江苏作家
        一、五子、后七子之宗臣
        二、广五子之俞允文
        三、末五子之赵用贤
        四、四十子之王穉登、邹迪光
    第三节 嘉定四先生
        一、嘉定四先生概说
        二、嘉定四先生的创作
        三、嘉定四先生与钱谦益
    第四节 东林党作家顾宪成、高攀龙
        一、顾宪成顾允成
        二、高攀龙
    第五节 复社作家张溥、张采
        一、娄东二张与复社
        二、娄东二张的文学创作
第六章 文化家族中的作家(一)
    第一节 长洲文氏文化世家
        一、文洪、文林、文森
        二、文彭、文嘉、文肇祉
        三、文震亨
    第二节 长洲王璲、吴县陈继家族
        一、长洲王璲家族
        二、吴县陈继家族
    第三节 吴县三黄
        一、黄鲁曾、黄省曾
        二、黄姬水
    第四节 长洲四皇甫
        一、皇甫冲
        二、皇甫涍
        三、皇甫汸
        四、皇甫濂
        五、与三黄、四皇甫交游唱和的吴中作家
第七章 文化家族中的作家(二)
    第一节 长洲陆氏三凤
        一、陆粲
        二、陆采
    第二节 吴县袁氏六俊
        一、袁氏六俊
        二、袁袠、袁尊尼父子
    第三节 常熟瞿氏家族
        一、瞿景淳
        二、瞿汝稷
        三、瞿式耜
    第四节 嘉定侯峒曾、侯岐曾与黄淳耀、黄渊耀
        一、侯峒曾、侯岐曾家族
        二、黄淳耀、黄渊耀兄弟
第八章 文化家族中的作家(三)
    第一节 无锡秦氏家族
        一、秦旭与碧山吟社
        二、秦夔
        三、秦旦、秦奭
    第二节 宜兴杭济、杭淮无锡华善继、华善述
        一、宜兴杭济、杭淮兄弟
        二、无锡华善继、华善述兄弟
    第三节 上元倪谦、倪岳父子
        一、倪谦
        二、倪岳
    第四节 宝应朱应登、朱曰藩家族
        一、朱应登
        二、朱曰藩
    第五节 金坛王樵、王彦泓家族
        一、王樵
        二、王彦泓
第九章 文化才子与狂士怪杰
    第一节 吴中四才子之祝允明、唐寅
        一、旷放不羁的祝允明
        二、风流才子唐伯虎
    第二节 吴中四才子之文徵明、徐祯卿
        一、文徵明及其弟子
        二、“前七子”中的诗杰徐祯卿
    第三节 桑悦杨循吉吴承恩
        一、好为大言的桑悦
        二、性格狷隘的杨循吉
        三、淮海竖儒吴承恩
    第四节 张凤翼张献翼
        一、性格放诞的张凤翼
        二、个性狂诞的张献翼
    第五节 顾炎武归庄
        一、以扶世立教为己任的顾炎武
        二、被称为名民遗献的归庄
第十章 持节高蹈的处士、山人
    第一节 王逢王宾韩奕
        一、席帽山人王逢
        二、医隐王宾、韩奕
    第二节 沈周与沈贞吉、沈恒吉
        一、充满“吴趣”的书香世家――家学与师学
        二、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艺坛地位
        三、挥洒淋漓,自写天趣――诗歌特色与成就
        四、布衣之杰,隆望当代――影响与地位
    第三节、高士史鉴、朱存理
        一、西村先生史鉴
        二、野航处士朱存理
    第四节 山人郑若庸、俞安期
        一、蛣蜣山人郑若庸
        二、山人俞安期
第十一章 散曲与词作家
    第一节 散曲家王磐、陈铎
        一、北曲之冠王磐
        二、南曲乐王陈铎
    第二节 散曲家金銮、陈所闻
        一、“令人绝倒”的金銮
        二、风格平实的陈所闻
    第三节 词人张綖、陈如纶
        一、“再来少游”之张綖
        二、力追宋人之陈如纶
    第四节 词人易震吉、汤传楹
        一、璞中之玉易震吉
        二、节士词人汤传楹
第十二章 戏曲、小说作家
    第一节 沈璟及吴中吴江派作家
        一、沈璟的戏曲理论与创作
        二、吴中吴江派作家
        三、吴江派的殿军沈自晋
    第二节 戏曲家梁辰鱼、吴炳
        一、开创典雅派的梁辰鱼
        二、追慕汤显祖的吴炳
    第三节 小说家冯梦龙
        一、冯梦龙的生平、思想
        二、冯梦龙对小说的贡献
        三、冯梦龙对戏曲的贡献
        四、冯梦龙对民歌、笑话的贡献
        五、冯梦龙的诗文、散曲创作
    第四节 小说家纪振伦、甄伟、吴拱宸
        一、纪振伦
        二、甄伟
        三、吴拱宸
第十三章 才媛名妓作家
    第一节 沈宜修与沈、叶二氏才媛
        一、沈宜修、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
        二、其他沈、叶二氏才媛
    第二节 徐媛与陆卿子顾贞立与王朗
        一、徐媛与陆卿子
        二、顾贞立与王朗
    第三节 柳如是及秦淮名妓
        一、大节从容问女流――柳如是的生平
        二、河东才调擅风流――柳如是的创作
        三、秦淮四美人
    第四节 王微与杨宛
        一、王微
        二、杨宛
第十四章 佛学、道学、心学作家
    第一节 姚广孝释妙声
        一、姚广孝(道衍)
        二、释妙声
    第二节 释紫柏释洪恩
        一、释紫柏
        二、释洪恩
    第三节 庄□毛宪
        一、庄□
        二、毛宪
    第四节 王艮王襞
结语:江苏明代作家之地位
附录一:江苏明代作家文集叙录
附录二:江苏明代作家一览表
主要参考及征引书目
后记
学位申请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四、蒲松龄南游诗六首臆解(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国翰研究[D]. 赵晨. 山东大学, 2015(04)
  • [2]清代才学小说考论[D]. 赵春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9)
  • [3]清代山东刻书史(一)[D]. 唐桂艳. 山东大学, 2011(12)
  • [4]蒲松龄农民诗研究[D]. 罗凤英. 山东大学, 2011(04)
  • [5]2004年蒲松龄研究综述[J]. 李汉举,王秋香,冯维林. 蒲松龄研究, 2008(03)
  • [6]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D]. 高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7]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 宋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8]江苏明代作家研究[D]. 刘廷乾.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蒲松龄南游诗六大猜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