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数字地震台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文献综述)
陈会忠[1](2020)在《我国地震观测历程》文中研究表明1920年12月16日我国宁夏海原县发生8.5级大地震,最大烈度为Ⅻ度,28.82万人遇难。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世界上着名的大地震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周边国家有感,地震强度为中国有史以来罕见,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当时世界上近百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因此海原地震被称之为"寰球大震"。在海原地震百年之际,本文将谈谈我国地震观测历经沧桑,发展成为世界地震观测先进大国的百年历程。
刘平仁,王宝柱[2](2016)在《CSDP-DX数据交换和CSD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在新疆地州(市)地震局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十五"项目完成后,新疆测震台网使用广东局研发的JOPENS系统。由于维护能力等原因,部分台站、地州(市)地震局仍然使用港震公司研发的EDSP-RTP实时系统,两者无法实现实时数据流的双向交换。CSDP-DX数据交换和CSDP-RTP数据交换实时处理系统,在保留EDSP-RTP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搭建起了地州(市)地震局与新疆测震台网的JOPENS系统数据传输平台,解决了两系统数据交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了CSDP-DX、CSDP-RTP系统在地州(市)地震局的安装、设置和使用技巧及成功经验,对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任枭[3](2013)在《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特性分析与资料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以来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每天汇集的数据量达到40G,可以说我国地震台网产出的观测数据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如此海量的地震波形数据为地震监测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也将在推动地球科学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正确理解和使用不同类型数字地震仪器的特性,对于数据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特性展开研究分析,首次基于中国地震数字台网观测系统特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所使用的各种仪器的主要参数及其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结合我国数字地震台网中使用的地震观测系统,阐述了仪器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观测系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我国地震台网配置的地震计共计12大类19种,数据采集器的种类也有7种。我们对这几类的观测系统做了脉冲及正弦标定统计,各类系统脉冲标定波形记录正常,幅度、周期、阻尼、灵敏度变化幅度均在5%以内。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各类系统运行性能是稳定和可靠的。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地震台网产出的数据进行了应用分析,探索了检测与评价高质量观测数据的方法,利用波形数据的各种动态指标,如:数据的连续性、完备性、噪声等,对波形数据的应用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一,中国地震台站时序质量明显次于IRIS台站,因此我国台站的运维水平亟待加强:二,中国大陆台网的噪声水平在不同区域有较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整体噪声环境相对较高,而内陆的噪声较低。此外,安徽台网部分台站的高频信号部分噪声环境比国际标准NLNM的下限的偏低,有可能是台站给出的灵敏度偏大造成的。这些工作为进一步优化和改造中国地震台网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发挥波形数据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在充分了解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的现状和产出数据质量的基础上,针对参数测定应用研究开展了相关工作,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进行地壳介质参数和震源参数的测定。首先基于新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系统产生的数据,最全面的给出了145个国家数字地震台和792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中658个地震台站下方的Moho面深度与Vp/Vs值,提供了最新的中国大陆Moho面深度分布图。将中国大陆Moho面结果与深反射人工测深(DSS)结果相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使用自行研制的常规化测定产出中强震震源机制解的系统和对实现快速计算大地震震源过程的系统,为大震快速产出提供产品。使用中强震震源机制解测定系统测定了发生在我国境内86次5级以上地震事件的快速震源机制解,并将这86次地震事件反演结果与全球矩张量解(GCMT)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震源机制类型一致的事件大约占总数的88%,测定矩震级结果与GCMT测定结果之差多数集中在-0.2-0.1震级单位范围内。大地震震源过程的系统虽然不能像有限源波形反演方法一样给出震源破裂过程的细节,但其理论简单,计算快捷。作为应用实例,本论文使用中国地震台网资料分别获取了2004年苏门答腊Ms8.9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Ms8.0地震的破裂过程,也验证了这一系统的可用性。同时,基于测定的南北地震带地区大量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Michael等(1990)提出的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Misfit角度),在汶川余震区开展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分布与强余震活动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整个余震区最大主应力方位复杂,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各分段又具独自特有的形态。震源机制一致性、b值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项工作为探索强震的地点和时间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以印证使用中国台网数字资料的可用性,并为如何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开展监测、科研、预报相结合提供了较好结合的范例。本文所完成的工作,为建立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质量检测体系奠定了基础;为使用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数据常规测定矩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促进监测工作与预报研究的科学结合应用提供了实例;为实现使用中国资料快速测定大地震的破裂信息进行了预研。
杨威[4](2013)在《辽宁地震监测台网的线路自动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作为传统的计算机通信方式的串口通信,由于具有线路简单、应用灵活、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长期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串口通信在数据采集、数据通讯、故障检测、计算机远程监控等方面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实现在Windows下的串口通信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下的软件资源优势,实现多任务条件下对外部的数据传输、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的软件部分是用Delphi语言编写实现的。Delphi被称为第四代编程语言,它具有强大的可视化编程环境、高速的编译器、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成熟而丰富的组件技术等特性。使用起来简单、高效,同时兼备了VC功能强大和VB简单易学的特点,一直是程序员至爱的编程工具。软件的编制主要分以下几个模块进行:与实时机的串口通信模块、台站分布图及线路故障情况的显示、系统时钟的读取及显示、值班表信息的读取及显示、滚动字幕内容的显示。本文论述的是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显示于LED大屏幕上并控制大屏幕数据同屏显示系统的实现。由于LED大屏幕采用的是同屏显示技术,因此只要将要显示的内容设法在显示器的相应位置显示出来即可达到相应的目的。辽宁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在十五期间已经初步建成,但是其线路检测及报警主要是声音提示,不能明确显示出断记的台站及断记时间点。因此需要对线路检测及报警系统进行扩展,在功能上进一步加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断记台站及断记时间,并在LED大屏幕上及时显示出来以保证地震监测系统的连续运行。本系统研究内容主要是使用Delphi语言编程通过串口协议将实时处理机串口发出有关线路情况的信号读取至LED大屏幕控制计算机,然后通过编程将这些信息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并产生声音报警,同时读取系统时钟和以存的值班表及滚动字幕文件并将它们在大屏幕不同的位置上显示出来。另外就是LED显示屏的硬件实现部分,其原理是通过一块采集卡将控制机专用显卡的特征口信号提取出来并传送至LED显示屏内的接收卡上,接收卡将接收的信号分配至各显示单元板从而将内容显示出来。
李瑞芬,高伟[5](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王宝柱,刘平仁[6](2009)在《EDSP-DX数据交换系统和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文中认为简要介绍了原实时数据处理软件EDSP-MCRTS、Jopens系统的Sss流服务模块和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些特点。着重就EDSP-DX数据交换系统和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安装、设置和使用技巧,以及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数据中断、震级偏差、数据传输、地震事件检测等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同时对测震台网典型的几种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在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中如何实现作了一定的阐述,并对目前新疆测震台网中心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周银兴[7](2009)在《微震事件检测及震相自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30年我国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十五”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完成,以及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国家对于大型可能诱发水库地震的水库、受地震后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油田、矿山、石油化工及大型煤矿等重要设施要求必须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台网规模越来越大,地震观测台站越来越多,数据每年以海量产出,人们对实时地震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由于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破坏性最强的,近年来人们对于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地震事件和地震震相的自动识别基础之上。微小地震虽然破坏性不大,但却是研究大地震和整个地震带应力场的基础,本世纪初在经历了印尼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5.12”汶川大地震以后,我们清楚认识到当前对于地震预报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仍然没有更好的办法,但对于减轻地震灾害的渴望越来越大,因此国家努力加大台网观测密度,丰富了观测资料,提供了我们进一步认识地下精细结构的可能,小地震震相简单,在目前的技术前提下,比较容易实现自动识别,震相的自动识别处理不但能减轻人们处理资料的负担,而且能快速的获得更多的震相识别结果、便于人们了解地震时空发展动态过程具有深远的意义。地震的自动处理过程包括事件自动检测和震相自动识别两部分,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这两件事情做得很好,基于目前的情况,我们深入的研究了目前常用的SLT/LSA等检测算法。总结了人们对于地震事件的研究和震相识别的各种方法,国内的应用情况,具有征对性的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详细研究:1.对区域地震事件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详细研究了STA/LTA这一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和偏振(极化)检测法,编写程序验证地震波的偏振对于检测微震事件和判断震相的可行性。基于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法和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可较清晰的反映宽频带记录中的小地震事件,而且是基于三分向记录进行的检测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可增强识别率降低误检率,可用该方法构造特征函数与别的方法综合进行微震事件检测。2.总结了震相自动识别的方法,以Akaike信息准则(AIC)为基础,用基于自回归的AR-AIC、基于样本方差的VAR-AIC、基于高阶统计量的TOC-AIC、和基于记录振幅(能量)的AOC-AIC方法对比进行自动检测了小地震中的PG、SG震相,自动识别的结果表明,较高的信噪比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低信噪比事件数据需要经过滤波处理后方能得到可靠的自动识别精度。各种AIC方法中,VAR-AIC、AOC-AIC方法计算量小,速度快,应用AIC方法识别震相到时必须保证计算的数据段便能保证识别的可靠性,AIC方法是基于单分向数据进行检测的。偏振特征法是基于三分向数据进行检测和震相分析的,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但是因检测识别计算过程中要取一定长的时间窗口构造协方差矩阵,因此在进行震相识别的时候所取数据长度窗口越小,震相起始点的精度越高。3.我们应用P波与S波的质点运动特征,以乌江水库地震台网的资料分析了P波段、S波段质点偏振主轴方向Z与其它两个正交方向Y与X的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以P波段为偏振模型进行坐标旋转以后与S波三分向特征值特点差异明显,P波质点运动主轴方向Z与另两正交方向上的特征值的幅值比2×Z / ( X + Y)、Y与X的幅值比、Y与主轴方向Z的幅值比均有不同的分布特征,P波与S波主轴方向与两正交方向特征值的比值2×Z / ( X +Y)差异最大,P波主轴方向的方位角入射角信息与S波也有明确的分界,这些偏振特征可作为自动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模型。
刘立申,刘永刚,白云刚,王利兵,王静,陈晓燕,蔡玲玲[8](2008)在《数字信号分配器在红山地震台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保证红山地震台数字化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向国家台网中心的实时波形传输,数字信号分配器在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数采输出的信号分道,分别输出到卫星、台站的实时监控前台机和备份前台机及数采监控仪。避免了实时监控机因硬件和软件故障所造成的台站资料断记和卫星传输中断,在全国数字化台站中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庄灿涛,杨晓源[9](2007)在《我国地震台网发展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引言地震台网是将分布在一个地域上的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通过人工传递、数据传输等方法汇总在一起进行分析处理的地震观测系统。它主要服务于地震速报、地震活动的监测、地震震源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等目的。地震台网的一个首要任务是地震定位,定位一个地震一般说来必须要三个以上的地震台站数据,三个以上的台站数据的汇集处理,就有了“网”的概念。当然,在地震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台网的各类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做很多项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震台网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闻军[10](2007)在《利用全球虚拟地震台网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科学是观测的科学,地震观测是防震减灾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是我国,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地震速报工作。在全国的地震观测体系下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较重要的角色,虽然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对国内速报地震有较好的监测能力,但是受到走时表、定位方法、震相识别、台网布局的影响,远震、极远震参数测定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而当今社会舆论对灾难性事件普遍关注,破坏性地震是突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公众社会对于破坏性地震要求立刻能够知道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多大,这种期望与当前地震监测现状存在着的较大差距。全球地震台网(GSN)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布设有稳定特性的宽频带地震计,监测大地震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全球地震台网。虚拟地震台网的概念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它是信息技术和地震观测相结合的产物,实际是将地震台网放在Internet上,这个技术的典型应用就是美国的LISS系统。LISS系统的模式使我们利用全球地震台网的需求成为可能。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利用国际上已有的先进监测系统和共享的国际地震数据来加强大地震、特别是全球大地震的速报工作。本研究以全球地震台网为基础,通过LISS系统主服务器实现了实时接收全球地震台网台站的近实时地动波形数据,57个全球地震台网台站被选用,并且在本地构建了具有存储功能和分析功能的软件处理系统。通过实验系统较长期的运行,实现了全球地震监测实验,积累了丰富的虚拟地震台网的维护和优化经验,通过大量的日常地震监测资料处理和阶段性的资料分析,对全球虚拟地震台网的数据的可用性、有效性和适用范围取得了较全面的认识,确认了实验系统能够有效地弥补现有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对全球大地震监测和速报的不足,有利于我国对世界上的灾害性地震快速、准确的监测和速报。本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虚拟地震台网的构建;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并行实时接收全球地震台网台站近实时地动波形数据;实现了利用国际共享地震数据进行全球大地震速报的实验工作并取得了全球地震速报的实际成果;实践证明了虚拟地震台网是提高我国全球大地震速报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国家数字地震台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数字地震台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地震观测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地震观测系统 |
中国地震观测遥测自动化 |
中国地震观测数字化建设 |
我国地震观测的网络化建设 |
中国地震观测密集化 |
结语 |
(2)CSDP-DX数据交换和CSD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在新疆地州(市)地震局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SDP-DX数据交换系统的使用 |
1.1 系统安装与网络要求 |
1.2 运行环境 |
(1)硬件。 |
(2)操作系统。 |
2 CSD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使用 |
2.1 软件系统功能 |
2.2 系统安装与网络要求 |
2.3 运行环境 |
(1)硬件。 |
(2)操作系统。 |
3 设置流服务器通信 |
3.1 从流服务器接收数据 |
3.2 发送数据到流服务器 |
4测震台网中心与地州(市)地震局数据传输 |
5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1 台站数据参数配置及注意事项 |
5.2 实时地震事件的检测 |
5.3 实际测试中的问题讨论 |
(3)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特性分析与资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1.1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现状 |
1.1.1 台网规模和布局 |
1.1.2 监测能力 |
1.1.3 仪器配置 |
1.1.4 数据特点 |
1.2 观测资料应用研究现状 |
1.2.1 接收函数应用研究现状 |
1.2.2 破裂过程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震源机制应用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特性分析 |
2.1 系统特性 |
2.1.1 系统配置 |
2.1.2 系统标定 |
2.1.3 传递函数计算方法 |
2.2 连续数据的时序质量检测 |
2.2.1 连续波形数据 |
2.2.2 时序质量检测 |
2.3 噪声分析 |
2.3.1 数据资料 |
2.3.2 计算方法 |
2.3.3 计算过程 |
2.3.4 结果分析 |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地震台站下方Moho深度和Vp/Vs值测定 |
3.1 方法与原理 |
3.2 资料分析与处理 |
3.3 测定结果 |
3.4 测定结果可靠性分析 |
3.5 小结 第四章 应用中国地震台网数据资料测定震源参数 |
4.1 应用中国地震台网数据资料测定大地震破裂过程 |
4.1.1 方法原理 |
4.1.2 计算实例 |
4.1.3 分析讨论 |
4.2 应用中国地震台网数据资料测定中强震震源机制解 |
4.2.1 原理方法 |
4.2.2 技术流程 |
4.2.3 测定结果 |
4.2.4 分析讨论 |
4.3 应用中国地震台网数据资料测定中小震震源机制解 |
4.3.1 原理方法 |
4.3.2 测定结果 |
4.3.3 分析讨论 |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小震震源机制解测定结果的应用分析 |
5.1 原理与方法 |
5.1.1 滑动拟合法 |
5.1.2 Misfit角度 |
5.2 构造带上的应用研究——以汶川地震序列为例 |
5.2.1 主应力轴分布特征 |
5.2.2 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
5.2.3 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间分布特征 |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与讨论 |
6.2 进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文章 致谢 附录 |
(4)辽宁地震监测台网的线路自动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辽宁测震台网现状 |
2.1 台网分布 |
2.2 台网系统构成 |
2.2.1 辽宁数字测震台网总体构成及功能 |
2.2.2 地震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
2.3 辽宁数字测震台网中心设计任务 |
2.3.1 基础建设工程 |
2.3.2 技术系统建设及功能 |
第3章 串行通讯简介 |
3.1 物理接口标准 |
3.2 电气特性 |
3.3 串行通讯协议 |
第4章 LED 显示屏工作原理 |
4.1 LED 显示屏的构成 |
4.2 LED 电子显示屏特点 |
4.3 LED 电子显示屏驱动原理 |
第5章 线路自动检测系统结构及功能 |
5.1 系统结构 |
5.2 系统各部分功能 |
5.2.1 值班表部分 |
5.2.2 滚动字幕及系统时间部分 |
5.2.3 数据的图形显示 |
5.3 软件实施方案 |
5.4 串口 SPCOMM 控件的使用 |
5.4.1 串口 SPCOMM 控件的安装 |
5.4.2 SPCOMM 的主要属性 |
5.4.3 SPCOMM 的主要方法 |
5.4.4 SPCOMM 的主要事件 |
第6章 结论 |
附录:程序源代码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EDSP-DX数据交换系统和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EDSP-DX数据交换系统的使用 (1) |
1.1 主要功能 |
1.2 运行环境 |
1.3 主要安装设置 |
1.4 一般系统的检查 |
2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使用 (2) |
2.1 主要功能 |
2.2 主要安装设置 |
2.3 一般系统的检查 |
3 实时地震观测数据的传输 |
4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4.1 台站传输数据中断, 震级偏差较大 |
4.2 接收IP数据终端和公网卫星传输的数据 |
4.3 实时地震事件的检测 |
5 结论与讨论 |
(7)微震事件检测及震相自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地震监测飞速发展 |
1.2 地震自动处理研究与应用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地震信号和噪声 |
2.1 地震信号和噪声的特征 |
2.2 地震震相的特征参数 |
2.3 偏振特征 |
2.4 频谱特征 |
2.5 提高信噪比的措施 |
2.6 本文信噪比的定义 |
第三章 微震事件检测方法 |
3.1 微小地震事件检测 |
3.2 区域地震事件常用检测方法 |
3.2.1 时间域的STA/LTA 方法 |
3.2.2 频率域方法 |
3.2.3 模式识别算法 |
3.3 偏振(极化)检测法 |
3.3.1 特征值法 |
3.3.2 奇异值分解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震相识别方法 |
4.1 震相识别 |
4.2 震相识别方法介绍 |
4.3 区域震相检测的AIC 准则 |
4.3.1 AR-AIC 方法 |
4.3.2 VAR-AIC 方法 |
4.3.3 TOC-AIC 方法 |
4.3.4 Wavelet-AIC 方法 |
4.3.5 AOC-AIC 方法 |
4.4 AIC 方法识别震相的影响因素 |
4.5 几种AIC 方法的检测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震相检测可靠性判定 |
5.1 基于质点运动的偏振模型 |
5.2 P 波 S 波偏振特征差异 |
5.3 波形旋转实例分析 |
5.4 台网地震自动处理方案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将来工作展望 |
发表文章与完成项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数字信号分配器在红山地震台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信号分配器的设计及原理 |
1.1 信号分配器的设计思路 |
1.2 信号分配器的原理及结构 |
2 信号分配器在数字化流程中的应用 |
3 红山地震台数字化运行率统计 |
3.1 数字化运行率对比分析 |
3.2 红山地震台记录和国家地震数字台网中心记录运行率对比 |
4 结束语 |
(10)利用全球虚拟地震台网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关注灾难性事件 |
1.2 关注灾难所产生的影响 |
1.3 社会对地震监测的要求 |
1.4 存在的差距 |
第二章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 |
2.1 地震监测 |
2.2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 |
2.3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速报分析 |
2.3.1 速报时间构成 |
2.3.2 参数测定误差的原因 |
第三章 国际上地震速报 |
3.1 日本 |
3.2 美国 |
3.3 俄罗斯 |
3.4 欧洲地震学观测与研究机构 |
3.5 瑞士 |
3.6 国际地震监测特点 |
3.6.1 国际地震监测的异同 |
3.6.2 速报地震定位原则 |
第四章 虚拟地震台网 |
4.1 全球地震台网和LISS 系统 |
4.2 虚拟地震台网 |
4.3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 |
4.4 研究实验系统方案 |
4.4.1 初步分析 |
4.4.2 研究实验系统方案的确定 |
第五章 研究实验系统 |
5.1 系统配置 |
5.1.1 硬件配置 |
5.1.2 软件配置 |
5.2 系统进程 |
5.2.1 接收进程receive.c |
5.2.2 存储进程wrtwn.c |
5.2.3 解压和格式转换yuasl.c |
5.2.4 实时检测和自动定位detC、detL |
5.2.5 检测数据存储wrten.c |
5.2.6 波形显示waves.c |
5.2.7 地震定位scanloc |
5.3 系统特点 |
第六章 震例研究和分析 |
6.1 南美洲智利地震 |
6.2 亚洲巴基斯坦地震 |
6.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区地震 |
6.4 记录的全球地震 |
6.4.1 环太平洋地震带 |
6.4.2 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
6.4.3 洋脊地震带 |
6.5 样本分析 |
6.5.1 样本的选择 |
6.5.2 地震触发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
6.5.3 地震定位分析处理的准确性 |
第七章 总结 |
7.1 实验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实验存在的技术问题 |
7.3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方向 |
附件1 采用的GSN 台站及其位置 |
附件2 LISS 提供的GSN 台站数据访问下载的主机网络名 |
附件3 GSN 台站20 点/秒采样率的垂直通道的地震仪情况 |
附件4 GSN 常用地震仪灵敏度情况 |
附件5 地震样本(Ms≥5.7) |
附件6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速报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国家数字地震台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地震观测历程[J]. 陈会忠. 城市与减灾, 2020(06)
- [2]CSDP-DX数据交换和CSD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在新疆地州(市)地震局的应用[J]. 刘平仁,王宝柱. 内陆地震, 2016(03)
- [3]中国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特性分析与资料应用研究[D]. 任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3(01)
- [4]辽宁地震监测台网的线路自动检测系统研究[D]. 杨威. 吉林大学, 2013(09)
- [5]《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6]EDSP-DX数据交换系统和EDSP-RTP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的应用[J]. 王宝柱,刘平仁. 内陆地震, 2009(02)
- [7]微震事件检测及震相自动识别研究[D]. 周银兴.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9(04)
- [8]数字信号分配器在红山地震台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应用[J]. 刘立申,刘永刚,白云刚,王利兵,王静,陈晓燕,蔡玲玲.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01)
- [9]我国地震台网发展回顾[A]. 庄灿涛,杨晓源. 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 2007
- [10]利用全球虚拟地震台网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的研究[D]. 闻军.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