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返朴归真”之旅——建筑学的自然观与科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越[1](2021)在《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吉林省道教宫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对建筑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加强,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因此,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创造出既具有中国特征又极具时代特色的新时代建筑是当今社会建筑创作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与道家哲学辩证思想的传播载体承载着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重要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内涵。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作为典型的传统建筑之一,拥有着着任何建筑无可替代的地位,其建筑内在含义的表达是对中国传统最鲜明的展现。将符号学理论植入与道教建筑中,其功能性、审美性、宗教性、社会性等需求通过一些列建筑符号将建筑内涵以予表达,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本文以建筑符号学作为基础理论,以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以服务与现代建筑作为理论成果进行探讨研究。首先按符号学理论将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符号归纳汇总,按照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大类别进行提取,提取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及道教特色的优秀建筑符号。其次从符构学、符义学、符用学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以符构学原理为切入点对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的符号构成以及组构规则进行探讨研究;以符义学原理为切入点对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符号深层意义的表达,挖掘其外在形式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以符用学原理为切入点实现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与表达,传统特色与现代需求融合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建筑。结合现代人们的需求,使之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既可以传承民族特色,又可以适应新的建筑语境,使传统符号成为现代建筑中的“新”元素,让传统之魂重归现代建筑。
韦珊珊[2](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孙大江[3](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认为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张贤波[4](2019)在《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文中认为绘画与建筑的联系自古以来都是比较密切的。自从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以来,结合语言学来研究绘画与建筑的关系既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需要。语言学的视角可以超出形式的局限来讨论绘画对建筑的启示,在语义的层面讨论绘画与建筑的关联性。探讨两者共同的语义类型和表达途径,可以平衡建筑语义的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感情与思想、图像与观念。通过分析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艺术语言的本质属性,可以归纳出绘画语言与建筑语言的语义内涵及其特点。在绘画语义对建筑的影响较大的几个时期内,结合绘画语义内涵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规律来探讨绘画对建筑带来的启示,主要包含如画美学观、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三部分的内容。如画美学观从以往的审美观念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美学内涵:如画美。如画美与自然美不完全一样,它源于从绘画的过程反观绘画所呈现的图像,强调视觉的感受多于对画中事物的观念。现代抽象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如画美学对于视觉感受的关注,并进一步把具象绘画中关于物的观念分离出去,强调绘画视觉图像的自治。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重新为绘画作品注入文本以外的内涵,为现代性指向未来的时间意识补充了一个回望历史的向度,将作品的上下文、作者、权力话语等叙事要素重新纳入语义内涵的范畴。在这些历史时期里,绘画的作品呈现出两种语义类型:一种是以“显示”来表达的图像语义,另一种是通过“说出”来表达的观念语义。两种类型的语义内涵都对相应时期的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建筑语义的表达方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两种建筑语义是基于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直觉与理性。直觉的知识是主要是通过图像来把握,它不仅包含视觉的形式,而且还有综合体验的印象,以及无意识或潜意识内化的迹象。理性的知识主要是依赖人的观念和口头语言以逻辑思维来获得。它们是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一种平行的关系。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都包含两种语义类型: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借鉴普通语言和艺术语言的语义表达方式,结合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内涵及其语义生成的途径,可以提出一种平行建筑言的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主要强调语义层面的平行,强调两种语义类型的平行表达,这使得建筑的语义内涵在美学情感与科学技术、人文关怀与理性追求、精神体验与逻辑思维的语义等等方面得到平衡与兼顾,作为“功能-形式”和意义导向这两种建筑语义逻辑的补充。
李桐[5](2018)在《基于场所精神与意境的“空间观”探讨》文中认为空间,是人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框架中的空间环境追求意境,而西方文化框架中的空间环境力图塑造场所精神。由于这两者均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对西方场所理论中的“场所精神”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意境”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从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按照“选择—适应—参与—调节—改造”的逻辑线,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意境是基因型的概念,即主体自始至终都与客体空间相互交融,客体是主体表达内心情感、抒发思想精神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从而生发出意境;而场所精神则是以客体为先,空间环境具有自然属性,而后通过人不断的参与,与自然空间发生关系,进而产生场所精神。“意境”与“场所精神”都是在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来营建空间环境,因此对应欧美文化语境中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下提出“境”的概念,作为空间载体来体现人的存在,体现主体的主观性与本体性。“境”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空间载体。在当今我国城市空间的设计中,无论是建筑、景观还是室内的空间设计,都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逐渐失去了文化本源的设计核心。基于此,提出了在当今中国的环境空间设计当中,应当做到在设计结合自然,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营造出设计结合自然、回归本土文化、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创建以中国传统文化本源为核心的“境”的存在。
鲍洁敏[6](2018)在《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绝大多数的景观环境设计并不是在一片空白上进行的创作,而是现有人居环境的更新和再设计,是以场所本身为原点的设计。场所形成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中,既蕴含着自然的印记,亦饱含着由人的活动而生成的文化成果和信息。景观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场所文脉便是这种语言运用的上下文和背景。一处优秀的景观应当能与周遭的客观环境产生很好的对话关系,最大限度彰显环境的固有特征,其关键在于对场所以及场所中所积淀的文脉进行解读和研判。通过建立一种针对场所文脉的衡量机制,从场所文脉中选择最具保留价值、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当下需求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合理的吸收和转化,最终整合到新的景观中去。首先,在系统架构下探讨景观环境中的场所文脉构成,阐明文化要素自身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存在环境,归纳空间文脉和文化背景两个层面的文脉关系,指出场所文脉体系的特点和对景观设计的功能意义。其次,在共时性的维度中分析不同形态的文化要素如何与场所空间发生关系,在历时性的维度中探讨文脉关系和文化要素在时间轴上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场所文脉的解读,确定文化要素的价值维度,剖析文脉结构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针对场所文脉体系的自身特点,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场所文脉评价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出发,对文化要素在景观环境中的价值和文脉结构维持自身健康可持续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分级,为特定场所中景观设计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最终,根据场所文脉解读和评价的成果,以“耦合法”为基本原理引导景观设计决策。在设计的前期阶段中,根据场所文脉结构特点确定景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场所文脉的结构优化策略和环境引导策略,实现场所景观在未来发展中的可持续。在设计的中期阶段,将场所中既有的文化要素与具体的景观设计内容进行耦合,根据文化要素自身的价值特点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赋予其适宜的景观功能。在设计的后期阶段,从场所文脉中提取本土化的景观语汇和语法,讲述属于场所的故事,实现人与场所的精神共鸣。论文旨在实现从场所文脉理论研究到景观设计实践的转化,推动景观设计方法的进步,主要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视角创新: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深化过程2.理论创新: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衡量机制构建3.方法创新:在景观语境下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场所文脉评价方法4.成果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实现场所文脉评价到景观设计策略的转化
张琪[7](2014)在《大理白族地区传统自然观与村落空间格局 ——以喜洲、诺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城镇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共同任务。中国传统聚落环境中表现出的自然观对于解决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有着重大启示作用。传统聚落环境中人、建筑、环境的融合方式及成功的实例为当今建筑创作及环境营造提供丰富的营养。本文从直面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出发,概括中国古代的生态观、自然观的核心,重新认识“自然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自然”的哲学意义,并总结传统村落建筑环境建构方式所凝练的精华,以资当今借鉴。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是农耕时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蕴含了丰富的适应地域环境的规划设计智慧,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未来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共同任务。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中表现出的自然观对于解决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有着重大启示作用。传统建筑环境中人、建筑、环境的融合方式及成功的实例为当今建筑创作及环境营造提供丰富的营养。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反观现代村落的人居环境建设,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村落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拯救刻不容缓。准确把握传统村落的优秀人居环境营造手法,挖掘符合时代需求的本土规划手法,是研究村落人居环境规划手法的重要内容,对现代村落规划建设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尽管古今人居环境特点有所不同,但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是相同的,传统村落优秀的人居智慧仍可为当今村落人居环境建设做借鉴。本文从认识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出发,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的营造思想。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村落发展脉络及演进历程的研究,较全面地概括中国古代的宇宙观、自然观的精髓,并总结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特点及建筑环境建构方法所沉淀的精华,进而归结出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智慧与理想模式的基本内涵。以资借鉴。提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规划模式对当今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这对于知道我们今后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提出当今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以及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思想根源,然后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观的启示;第二章分析传统的人文生态观,自然观产生的渊源,以及传统自然观的内涵与特征;第三章通过对传统建筑环境的生成和布局的解读,分析传统自然观对当地村落格局和建筑形式产生的内在影响;第四章通过对各种传统建筑形式以及村落空间布局的手法进行分析,归纳出传统自然观在自然环境与生态格局的影响;第五章分析通过对传统建筑形式和村落生态格局的实际案例,总结传统自然观对当今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归纳了从传统的生态理念与自然观中得到的启示运用到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原则和方法,阐述本论文的最终意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是建筑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从文化学以及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对传统建筑环境中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并结合设计实践,得出设计结合自然的种种原则和手法。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城市环境系统及建筑和环境的规划设计中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林墨飞[8](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张晓瑞[9](2012)在《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其高速发展中从某一方面改善了人的生活面貌,但同时也从不同程度破坏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当我们自认为聪明地去追求所谓的现代生活时,却不知不觉放弃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换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形态的趋同化,更严重的是人居环境的平衡系统在不知不觉中被破坏。未来的人居环境应如何构建?发达国家的人居环境构建模式显然已不是人类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通坦之途。在这种形势之下,古老的东方文明却显得比西方文明更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本论文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去寻找消解困顿的钥匙,论文立足国情,试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之路。藉此推动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而我国传统道教中倡导的“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等具有生态意义的基本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符合国情的生态意识平台。因此有必要从道教生态思想的角度对道教建筑、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利用生态学、人居环境学对传统道教文化进行当代解读,从而找到适合于国情的生态人居环境构建的切入点。论文共七章内容:第1章,绪论。包括了研究背景、目的、对象、意义、综述、方法、内容、论文框架及基本概念与理论。第2章,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概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儒、释、道教的生态自然观、伦理观、实践观一一展开论述。第3章,道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思想体系。以道教生态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道教生态思想的理论要素、伦理构建、现实延伸。对道教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阐述。第4章,传统道教建筑中的道教生态思想。通过研究道教建筑自身的文化内涵、选址的堪舆原则、平面空间特征,挖掘其中有益于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元素。第5章,传统民居中的道教生态思想。通过研究传统民居自身的演化、自然生态观、选址、平面空间特征、营建技术及建筑选材,挖掘其中有益于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生态思想。第6章,道教生态思想在当代人居环境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系统总结了道教在人居环境构建中体现出的生态思想,把一类具有内在本质上和外在形式上有共性特征的事物,逐一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使其成为一种能够正确指导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思想依据。第7章,结语。阐述了结论及研究展望。
温军鹰[10](2012)在《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研究 ——以桂林山水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给自然带来重大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而当下的城市,总以牺牲环境来赢得经济和规模发展,保护环境陷入与发展经济博弈的困境中。正当城市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们,在壮志凌云地制订发展计划时,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边是城市的无序蔓延,一边是侣导自然本位。在这样的怪圈下,城市设计沦为不加思索地服从,从而导致了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鉴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然景观城市”这一概念,并且提出了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溯本求源、存性还真”,同时提出具体的设计手法和原则。希望通过自然景观城市的设计理念为城市设计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指导城市设计与自然景观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的特点和美感,营造具有当地生态环境特色的自然景观城市。本文选取“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作为案例,追溯了桂林城市的历史原象,运用自然景观城市的设计理念,以自然景观城市的角度对桂林的城市设计提出指导意见,架构出桂林特有的,适合理想发展定位的“桂林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本文框架如下:绪论部分系统性的叙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总结了前人在城市设计相关方面的研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构建好课题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上篇内容主要为“溯本求源”,是对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的建构,提出“溯本求源、存性还真”的设计理念,通过探寻中国传统城市建设理念构建自然景观城市的设计理念与原则。下篇内容为“存性还真”,首先追溯桂林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当下桂林城市而貌所遇到的困境,总结出桂林传统山水城市品象淡退的原因,探求桂林城市的“原”与“本”。然后运用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论还原桂林城市的风貌。根据之前的研究以及桂林市未来城市发展建设计的理念,对桂林市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展望。自然景观城市设计有别十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不仅仅是希望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破坏的最小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更是一次以景观为基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整体而貌的尝试。同时希望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看重自身的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改善,更加要注重的是城市的内涵和品味,城市内部文化的建立与发展,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返朴归真”之旅——建筑学的自然观与科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返朴归真”之旅——建筑学的自然观与科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吉林省道教宫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来源 |
1.1.1 道教宫观在文旅产业中的繁荣发展 |
1.1.2 缺乏对道教及道教文化哲学观念的正确认识 |
1.1.3 现代道教宫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道教宫观的研究 |
1.3.2 关于建筑符号学的研究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道教宫观演变发展与符号学理论 |
2.1 道教与道教宫观历史沿革 |
2.1.1 道教的思想起源 |
2.1.2 道教的发展历程 |
2.1.3 道教宫观的演变过程 |
2.2 符号学理论基础 |
2.2.1 符号学概述 |
2.2.2 符号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
2.3 建筑符号学理论基础 |
2.3.1 建筑符号学概述 |
2.3.2 应用于本文建筑符号学理论 |
2.3.3 建筑符号学作为理论基础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吉林省道教宫观的符号化研究 |
3.1 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符号提取原则与方法 |
3.1.1 建筑符号的提取原则 |
3.1.2 建筑符号的提取方法 |
3.2 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符号的分类与提取 |
3.2.1 建筑符号的分类 |
3.2.2 建筑符号的提取 |
3.3 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符号间的关系 |
第四章 符构学、符义学、符用学层面的吉林省道教宫观设计研究 |
4.1 符构学层面——吉林省道教宫观的组构规则 |
4.1.1 吉林省道教宫观的组构规则——结构规则 |
4.1.2 吉林省道教宫观的组构规则——功能规则 |
4.1.3 吉林省道教宫观的组构规则——构图规则 |
4.2 符义学层面——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符号的意义 |
4.2.1 哲学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
4.2.2 风水观——巧于因借、藏风聚气 |
4.2.3 审美观——内向含蓄 |
4.3 符用学层面——吉林省道教宫观建筑符号的现代表达 |
4.3.1 吉林省道教宫观符号的现代意义 |
4.3.2 吉林省道教宫观符号组构规则的转换 |
4.3.3 吉林省道教宫观符号的表达方法 |
第五章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长乐宫设计 |
5.1 项目整体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场地分析 |
5.2 长乐宫设计理念与空间建构 |
5.2.1 设计理念表达 |
5.2.2 建筑群整体空间构建 |
5.3 符号学理论下长春市长乐宫设计表达 |
5.3.1 建筑平面空间表达 |
5.3.2 建筑单体设计表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
第一节 计成其人 |
一、画家计成 |
二、文人计成 |
三、造园家计成 |
第二节 《园冶》其书 |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
二、全书结构 |
三、湮灭疑云 |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
小结 |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
一、从意象到意境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
一、铺地 |
二、掇山 |
三、文学联想 |
小结 |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第一节 “贵因”思想 |
一、历史传承 |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
第二节 借景实践 |
一、因地制宜 |
二、因时制宜 |
三、借五感 |
四、借景窗框 |
五、借境 |
六、障景 |
小结 |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
二、东第园 |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
二、寤园 |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
二、影园 |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属性和特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写作缘由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与启示 |
2.1 形式的困境 |
2.2 语言学的回顾与启示 |
2.3 语言的语义内涵和语义逻辑 |
2.4 语言学的转向 |
2.4.1 绘画的语言学转向 |
2.4.2 建筑的语言学转向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绘画与建筑的语义类型与特点 |
3.1 艺术语言的属性特点 |
3.2 绘画的两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
3.2.1 绘画的观念语义 |
3.2.2 绘画的图像语义 |
3.3 建筑的三种语义类型与特点 |
3.3.1 建筑的本义 |
3.3.2 建筑的观念语义 |
3.3.3 建筑的图像语义 |
3.4 绘画语义与建筑语义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 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
第四章 图像语义的开端:如画美学观与建筑 |
4.1 如画美学观的理念演变 |
4.1.1 词源与理念变迁 |
4.1.2 如画美学观的几个关键概念 |
4.2 如画美学观涉及的两种语义类型 |
4.2.1 图像语义 |
4.2.2 观念语义 |
4.3 如画美学观对建筑的影响和启示 |
4.3.1 不规则与不对称 |
4.3.2 新奇与多样性 |
4.3.3 视点与运动 |
4.3.4 本土方言与自由精神 |
4.3.5 中国古典园林的“如画”造园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图像语义的自治: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与建筑 |
5.1 绘画的现代性对绘画语义的影响 |
5.1.1 时间意识取代物的观念 |
5.1.2 图像语义超越观念语义 |
5.2 现代主义建筑语义逻辑和语义内涵 |
5.2.1 现代主义建筑的语义逻辑 |
5.2.2 时间意识的启示一:透明性与拼贴 |
5.2.3 时间意识的启示二:视点与透视 |
5.3 图像语义的自治与形式的参考 |
5.3.1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语言的参考 |
5.3.2 抽象绘画对建筑形式操作的参考 |
5.3.3 当代绘画与建筑的语义共通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观念语义的重返: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 |
6.1 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
6.2 叙事的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 |
6.3 现代主义之后的绘画与建筑的语义表达 |
6.3.1 绘画叙事与建筑叙事的特点 |
6.3.2 图像语义的表达 |
6.3.3 观念语义的表达 |
6.4 小结 |
第七章 图像语义与观念语义的平行:当代绘画与建筑 |
7.1 两种现代性对语义的影响 |
7.2 艺术终结论的反思 |
7.3 平行建筑语言的先例 |
7.3.1 工具理性与审美情感的平行 |
7.3.2 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平行 |
7.3.3 图像叙事与观念叙事的平行 |
7.4 平行建筑语言的理论模型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场所精神与意境的“空间观”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畴界定 |
1.3.1 场所理论及场所精神 |
1.3.2 意境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场所精神 |
1.4.2 意境 |
1.4.3 综述小结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第2章 场所理论 |
2.1 场所理论的哲学基础 |
2.2 从场所到场所精神 |
2.3 场所精神—场所的特性 |
2.3.1 自然场所与人为场所 |
2.3.2 场所空间的体验与感知 |
第3章 意境的范畴和体现 |
3.1 意境的发展 |
3.1.1 象 |
3.1.2 意象 |
3.1.3 意境 |
3.2 意境的哲学基础 |
3.3 意境的内涵体现 |
3.3.1 意与境 |
3.3.2 意境与情 |
3.4 意境中的空间认知 |
3.4.1 俯仰自得 |
3.4.2 移远及近 |
3.4.3 有无相生 |
第4章 两个体系下的存在与创建空间环境 |
4.1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4.1.1 自然力量 |
4.1.2 情境与诗意 |
4.1.3 实践与存在 |
4.2 自然中的“秩序” |
4.2.1 集结与聚居 |
4.2.2 结构与秩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空间意识 |
5.1 空间意识 |
5.1.1 西方空间意识 |
5.1.2 中国传统空间意识 |
5.1.3 中西空间意识比较 |
5.2 空间意识到空间观的转变 |
5.2.1 场所—环境的人化 |
5.2.2 境—人化的环境 |
5.2.3 空间观的涵义与特征 |
5.3 空间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
5.3.1 徽州传统民居院落中“境”的体现 |
5.3.2 方塔园中“境”的体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我国现代空间环境的启示 |
6.1 设计结合自然 |
6.1.1 自然的质朴 |
6.1.2 艺术化的自然 |
6.2 回归本土文化 |
6.2.1 构景要素 |
6.2.2 构建形制 |
6.2.3 时代记忆 |
6.3 以人为本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文脉研究综述 |
1.2.2 场所理论综述 |
1.2.3 景观领域中的“场所-文脉”探索 |
1.2.4 场所文脉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畴和视角 |
1.3.1 研究的范畴 |
1.3.2 研究的视角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5.3 评价方法 |
1.5.4 数字技术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研究 |
2.1 景观语境下的文化要素研究 |
2.1.1 景观语境下文化要素的存在形态研究 |
2.1.2 景观语境下文化要素的存在环境研究 |
2.2 景观语境下的文脉关系研究 |
2.2.1 景观环境的空间文脉 |
2.2.2 景观环境的文化背景 |
2.3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特点 |
2.3.1 场所文脉的整体性 |
2.3.2 场所文脉的层次性 |
2.3.3 场所文脉的开放性 |
2.3.4 场所文脉的稳定性 |
2.4 场所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意义 |
2.4.1 场所信息在新景观中的传达 |
2.4.2 场所文脉与景观语言的运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解读 |
3.1 景观语境下场所文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
3.1.1 景观设计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
3.1.2 场所文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
3.2 共时性的场所文脉研究 |
3.2.1 物质要素在场所中的组织秩序 |
3.2.2 非物质文化要素与场所的关联 |
3.3 历时性的场所文脉研究 |
3.3.1 文脉关系的变迁与发展 |
3.3.2 文化要素的演替与积淀 |
3.4 场所文脉解读的意义 |
3.4.1 确定文化要素的价值维度 |
3.4.2 分析文脉结构的运行机制 |
3.4.3 建立场所文脉评价指标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评价 |
4.1 场所文脉评价的体系构建 |
4.1.1 场所文脉评价的内涵 |
4.1.2 场所文脉评价的原则 |
4.1.3 场所文脉评价的主体 |
4.1.4 场所文脉评价的客体 |
4.2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 |
4.2.1 评价流程和方法 |
4.2.2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4.2.3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指标量化 |
4.3 文脉结构健康评价 |
4.3.1 评价流程与方法 |
4.3.2 文脉结构健康评价 |
4.4 场所文脉评价的实证研究 |
4.4.1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案例研究 |
4.4.2 宁海许家山历史村落案例研究 |
4.4.3 南京明城墙历史地段案例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 |
5.1 场所景观设计决策的原理 |
5.1.1 “因地制宜”与耦合法 |
5.1.2 “耦合法”的景观意义 |
5.1.3 基于耦合原理的景观设计决策过程 |
5.2 文脉结构层面的设计策略 |
5.2.1 场所文脉的结构优化 |
5.2.2 场所文脉的环境引导 |
5.3 文化要素层面的设计策略 |
5.3.1 物质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
5.3.2 非物质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
5.4 景观语言的应用策略 |
5.4.1 景观语言的传承与创新 |
5.4.2 景观语言的叙事和抒情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1.1 视角创新: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深化过程 |
6.1.2 理论创新: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衡量机制构建 |
6.1.3 方法创新:在景观语境下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场所文脉研究方法 |
6.1.4 成果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实现场所文脉评价到景观设计策略的转化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专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学位论文 |
规范标准 |
网络资源 |
其他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参与纵向课题 |
获奖情况 |
参与横向课题 |
学术交流 |
致谢 |
(7)大理白族地区传统自然观与村落空间格局 ——以喜洲、诺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居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
1.1.2 自然观的发展与危机 |
1.1.3 人地关系的演进及人地关系理论 |
1.2 研究的必要性、意义及目的 |
1.2.1 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
1.2.2 研究的目的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概念界定 |
1.3.1 村落的定义 |
1.3.2 聚落的定义 |
1.3.3 自然观 |
1.3.4 生态格局 |
1.4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现状 |
1.4.1 国内外理论研究 |
1.4.2 国内外实践及经验教训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着眼点及内容 |
1.6.1 论文着眼点 |
1.6.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自然观及其特征 |
2.1 自然观概述 |
2.1.1 自然观的发展与形成 |
2.2 传统自然观的人文内涵 |
2.2.1 传统自然观中的哲学基础 |
2.2.2 传统自然观的历史渊源 |
2.2.3 传统自然观的自然法则 |
2.2.4 传统自然观的比德思想 |
2.3 中国传统自然观和人居环境的关系 |
2.3.1 人与自然的关系 |
2.3.2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生成模式 |
2.3.3 “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
2.3.4 人与环境的理想境界——“和谐” |
2.3.5 人对于自然的心理需求——趋吉避凶 |
2.3.6 人与自然的辨证思维——“唯变所适” |
2.4 自然观的内涵与特征 |
2.4.1 适用观 |
2.4.2 审美观 |
2.4.3 生态观 |
2.5 自然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
2.5.1 先民的环境哲学——风水 |
2.5.2 道学的整体观——天人合一 |
2.5.3 儒家的自然哲学——师法自然 |
2.5.4 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
2.5.5 场所精神的核心——本主崇拜 |
2.6 传统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和自身局限 |
2.6.1 传统自然观的进步意义 |
2.6.2 传统的自然观的自身局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村落环境空间格局 |
3.1 民居聚落的发展历程 |
3.1.1 同源异质的人文背景 |
3.1.2 各具特色的民居聚落 |
3.1.3 民居的多样性 |
3.2. 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
3.2.1 民居与自然“契合”的观念 |
3.2.2 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整体” |
3.2.3 建筑与自然“相生” |
3.3 村落生态格局的构成要素 |
3.3.1 风水观念对环境要素的要求 |
3.3.2 传统生态观中的生态要素选择 |
3.3.3 风水观念影响下的绿地格局 |
3.4 传统村落的典型模式与景观格局特征 |
3.4.1 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
3.4.2 街巷体系与整体空间格局 |
3.4.3 生态方面的要求 |
3.4.4 大理白族地区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组织 |
3.5 大理白族地区村落格局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局限性及原因 |
3.6 传统村落的生态评价 |
3.6.1 传统聚落生态环境特点 |
3.6.2 传统聚落生态环境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然景观对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 |
4.1 自然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4.2 自然观对传统村落布局模式的影响 |
4.2.1 传统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共生 |
4.2.2 形态与自然和谐 |
4.2.3 应对自然的灵活态度 |
4.2.4 白族先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
4.3 自然观对特定地段自然地形地貌因素与建筑群或单体的影响 |
4.3.1 村落民居外部空间 |
4.3.2 民居院落空间 |
4.3.3 入户前导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传统自然观对大理白族地区的意义 |
5.1.1 自然观与人居环境 |
5.1.2 自然观与村落布局模式 |
5.1.3. 自然观与自然因素及建筑 |
5.2 传统自然观在空间构建方面的现实意义 |
5.2.1 大理白族地区村落与山水格局的借鉴意义(宏观布局) |
5.2.2 大理白族地区村落空间布局的启示(微观设计) |
5.3 传统自然观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价值 |
5.3.1 传统自然观与场所精神(意识层面) |
5.4 传统自然观对当今的启示 |
5.4.1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 |
5.4.2 传统“风水”理论的启示 |
5.4.3 人与自然和谐结合理论的启示 |
5.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B 攻读硕士期间设计作品 |
(8)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
1.3.2 关于“景观” |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
2.2 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
2.3.1 框架由来 |
2.3.2 元素构成 |
2.3.3 工具分析 |
2.3.4 方法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
3.4.1 “中国式”继承 |
3.4.2 “大思想”的传播 |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
4.1.1 惯习的涵义 |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
4.4.1 形式模仿 |
4.4.2 片断移植 |
4.4.3 主题叙述 |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
4.7 本章小结 |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
5.1.1 场域的涵义 |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
5.7 本章小结 |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
6.5 走向新景观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索引 |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
附录C 人名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背景 |
1.1.2 中国策略 |
1.1.3 课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道教与道教文化“既往研究综述”的综述 |
1.5.2 道教生态思想与人居环境研究的综述 |
1.5.3 本研究侧重及创新性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8 研究概念界定 |
1.8.1 道教、道教生态思想 |
1.8.2 道教建筑、传统民居、传统聚落 |
1.8.3 生态学、人居环境学 |
2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概述 |
2.1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
2.1.1 原始自然崇拜中的生态道德观 |
2.1.2 农业文明对自然早期的开发利用 |
2.1.3 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及对环境的影响 |
2.1.4 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 |
2.2 人类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
2.2.1 生态文明的深度阐述 |
2.2.2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
2.2.3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
2.2.4 中国传统聚落在资源环境下的生态生存方式 |
2.2.5 中国山水文化与园林文化中的自然和谐观 |
2.3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儒家思想特征 |
2.3.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
2.3.2 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
2.3.3 中庸之道的生态实践观 |
2.3.4 儒家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
2.4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佛教思想特征 |
2.4.1 佛性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
2.4.2 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 |
2.4.3 慈悲为怀的生态实践观 |
2.5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道教思想特征 |
2.5.1 道教生态思想的起源 |
2.5.2 人天和谐的的自然生态观 |
2.5.3 天父地母的生态伦理观 |
2.5.4 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 |
2.5.5 道教生态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
2.6 本章小结 |
3 道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思想体系 |
3.1 道教概述 |
3.1.1 道教的历史及其思想起源 |
3.1.2 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2] |
3.2 道教的历史演进 |
3.2.1 各种宗教的发展及相互关系 |
3.2.2 道教的发展过程 |
3.2.3 道教生态思想的历史渊源 |
3.3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理论要素 |
3.3.1 对人天和谐的追求 |
3.3.2 对天地自然的尊重 |
3.3.3 对保护自然的原则 |
3.4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伦理构建 |
3.4.1 从道教生命伦理到生态伦理 |
3.4.2 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
3.4.3 宗教神学化的生态伦理体系 |
3.5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现实延伸 |
3.5.1 洞天福地与生态环境 |
3.5.2 道教堪舆与生态思想 |
3.5.3 道教戒律与生态规则 |
3.5.4 道教善书与生态教化 |
3.6 本章小结 |
4 传统道教建筑中的道教生态思想 |
4.1 道教建筑自身的演化及文化内涵概述 |
4.1.1 道教建筑自身的演化 |
4.1.2 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 |
4.2 道教建筑的洞天福地与堪舆实践 |
4.2.1 “洞天福地”生存环境的形成及特点 |
4.2.2 道教建筑选址中体现的堪舆理论 |
4.3 道教建筑的平面型制与空间特征分析 |
4.3.1 道教建筑使用功能分析 |
4.3.2 道教建筑的平面布局分析 |
4.3.3 道教建筑的空间特征分析 |
4.4 道教建筑中道教生态思想总结 |
4.4.1 崇尚自然的堪舆原则 |
4.4.2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 |
4.4.3 道教建筑的尚俭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5 传统民居中的道教生态思想 |
5.1 传统民居聚落自身的演化及文化内涵概述 |
5.1.1 传统聚落自身的演化 |
5.1.2 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文明经验 |
5.1.3 国内外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应用的研究历程 |
5.2 传统民居的道教自然生态观 |
5.2.1 传统民居中道教自然生态观的形成及特点 |
5.2.2 传统民居中道教自然生态观的生态意义 |
5.2.3 国内外传统民居营建的自然观比较 |
5.3 传统民居选址中的道教生态思想 |
5.3.1 传统民居选址及其生态智慧 |
5.3.2 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特征的分析 |
5.3.3 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及使用功能分析 |
5.4 传统民居营建中蕴含的道教生态思想 |
5.4.1 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历史发展 |
5.4.2 传统民居简单易学的营建技术 |
5.4.3 传统民居低成本的营建方式 |
5.5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
5.5.1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类型 |
5.5.2 传统民居用材中体现出的生态性 |
5.6 传统民居中道教生态思想总结 |
5.6.1 道教“崇尚自然”堪舆原则在传统民居中的体现 |
5.6.2 道教“无为”思想在传统民居中的体现 |
5.6.3 道教“见素抱朴”原则在传统民居营建中的体现 |
5.7 本章小结 |
6 道教生态思想在当代人居环境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 |
6.1 道教构建人居环境生态思想体系总结 |
6.1.1 道教顺应自然的生态思想 |
6.1.2 道教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 |
6.1.3 道教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 |
6.2 道教生态思想对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指导意义 |
6.2.1 我国西北地区人居环境构建中的问题 |
6.2.2 当代人居环境的生态取向与道教生态思想的关系 |
6.2.3 道教生态思想指导当代人居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6.3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6.3.1 道教顺应自然思想与当代人居环境构建 |
6.3.2 道教和谐发展思想与当代人居环境构建 |
6.3.3 道教保护自然思想与当代人居环境构建 |
6.4 道教生态营建智慧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6.4.1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选址 |
6.4.2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空间布局 |
6.4.3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技术 |
6.4.4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用材 |
6.4.5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营建方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1.1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提出及内涵 |
7.1.2 道教建筑与传统民居中道教生态思想提炼 |
7.1.3 道教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10)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研究 ——以桂林山水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城市设计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城市设计研究的不足 |
三、自然景观城市设计新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上篇 溯本求源 |
第一章 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建构 |
第一节 自然景观城市的设计思想本源 |
一、“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道家的思想 |
二、“因缘果报、依正不二”的佛家的思想 |
三、“中庸之道、贵和尚中”的儒家的思想 |
四、小结 |
第二节 自然景观城市的设计理念 |
一、“本”之在与“溯本” |
二、“源”之脉与“求源” |
三、“性”之意与“存性” |
四、“真”之象与“还真” |
五、小结 |
第二章 自然景观城市设计原则与途径 |
第一节 自然景观城市的设计原则 |
一、以自然规律求生态平衡 |
二、知优胜劣汰求资源保护 |
三、以返璞归真求和谐永续 |
第二节 自然景观城市的设计途径 |
一、以文为用 |
二、以意为观 |
三、以活为质 |
第三节 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的价值意义 |
一、历史文化价值 |
二、社会发展价值 |
三、人类生存价值 |
下篇 存性还真 |
第三章 历史桂林: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下的考量 |
第一节 古代桂林城市特征与建城观念 |
一、自然山水与城池特征 |
二、人文承续与建筑品象 |
三、自然形态与城市意境 |
第二节 近代桂林城市设计与城市个性 |
一、第一次城市规划的出现 |
二、风景园林城市的回归 |
三、城市的形貌与品性特征 |
第三节 现代城市发展状况 |
一、桂林“山水甲天下”品性的淡退 |
二、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
第四章 未来桂林: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下的蓝图 |
第一节 当下桂林城市总体规划品读 |
一、2010—2020年桂林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
二、桂林城市发展的误区 |
三、桂林城市未来发展定位——自然景观城市 |
第二节 桂林城市未来发展设想 |
一、自然景观城市建城宗旨 |
二、自然景观城市设计内容 |
三、桂林自然景观城市意象 |
四、桂林城市甲天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返朴归真”之旅——建筑学的自然观与科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吉林省道教宫观设计研究[D]. 赵越.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2]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3]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4]平行建筑语言:绘画的语义内涵对建筑的启示[D]. 张贤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场所精神与意境的“空间观”探讨[D]. 李桐. 天津大学, 2018(06)
- [6]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 鲍洁敏. 东南大学, 2018(05)
- [7]大理白族地区传统自然观与村落空间格局 ——以喜洲、诺邓为例[D]. 张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8]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9]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D]. 张晓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1)
- [10]自然景观城市设计理念研究 ——以桂林山水城市为例[D]. 温军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