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主动、被动简单句中的量词辖域释义(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史红丽[2](2021)在《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前沿议题之一。其中,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尤其是涉及量化的部分受到较多关注。自Cheng&Huang(1996)提出汉语驴子句以来,该命题已经成为国际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汉语驴子句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关于汉语驴子句中第二种类型的驴子句(即光杆条件句)的研究仍然有较多争议,尤其是其中两个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统一的解释。这两个问题之一为:Wh-条件句(光杆条件句为早期称谓)中的前后项疑问词为什么会受到‘形态匹配’条件的制约?问题之二:Wh-条件句中的后项疑问词被同义代词替换的句法语义条件是什么?本研究尝试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在全面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新的语料,考查了Wh-条件句的句法、语义以及涉及量化的方面,提出并论证了五个相互关联且互为印证的观点。观点一,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解读的多义性。以往研究认为汉语非疑问疑问词只有全称和存在两种解读的观点不足以解释这种多义性,因为很可能还存在第三种解读。多义性,或者说歧义性是解释Wh-条件句研究中两个核心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在考查了逻辑第三值、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英汉语疑问句的不确定值之后,本文提出高阶解读可以较为充分地解释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解读。观点二,‘形态匹配’条件是一个普遍的语法条件。研究发现,除去Wh-条件句,‘形态匹配’还出现在另外三种非条件关系的‘wh...,wh...’的结构中,说明‘形态匹配’不受指称关系影响,而是受到其他因素,譬如,量化的影响。再看指称关系。疑问词对子的指称关系受到谓项影响。如果前后谓项构成因果关系,主项之间就具备照应关系。反之则不然。并且,越是句法结构简单的Wh-句,谓项越是能够决定主项的指称关系。越是句法结构复杂的Wh-句,谓项往往需要和一个或多个允准语共同允准主项的指称解读。观点三,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语义构成为‘数量义+指称义’。这是旨在从‘数’的角度,通过弱化指称义,并设定‘数’为高阶解读,以来说明和解释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实为需要赋值的‘数量语义’。又由于汉语Wh-条件句往往需要谓项和一个或多个算子来共同完成对主项的赋值,本研究提出副词‘都’是一个全称数量算子,它为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全称数量数值,并证明‘都’只参与‘数量义’赋值,但不参与‘指称义’赋值。作为全称数量算子,‘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语义’,而‘数量义’与不活跃的、弱化了的‘指称义’相比,反而成为非疑问疑问词的主要解读和优势解读。观点四,汉语非疑问疑问词是一种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并据此解释了‘形态匹配’条件问题。数量量词属于高阶量词。非疑问疑问词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获得‘数量义’的赋值,并不需要考虑‘指称义’,因为‘指称义’通常为默认值。在Wh-条件句中,‘形态匹配’的疑问词对子需要首先遵守‘数’的一致性条件。前后项疑问词对子在‘数’上一致,可以‘形态匹配’;在‘数’上不一致,则‘形态不能匹配’。观点五,在Wh-条件句中,‘就’不是一个条件标识语,而是一个能够赋单数数值的算子。研究发现,汉语Wh-条件句的条件关系是由前后小句在表层句法上的线性顺序实现的,而不是由‘就’决定的。‘就’并未起到建构条件关系的作用,因而不能算作是条件标识语。和‘都’一样,‘就’是一个显性的数量算子。但和‘都’不一样的是,‘就’是一个赋单数数值的单称数量算子,起到为前项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单数数值的作用。如此,具有单数数值的前项疑问词‘谁’与同样为单数的人称代词‘他’就能够在‘数’上一致,因此,后项疑问词‘谁’可以被同义代词‘他’替换。作为单称数量算子的‘就’可以作一阶算子也可以作高阶算子。
施乐琪[3](2021)在《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山西晋城市方言的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特点。本文依据参考语法的描写性、分析性原则,对晋城市方言语法进行全面、细致、系统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先对参考语法进行了概述,然后说明目前已有的参考语法研究成果、山西方言研究成果和晋城市方言研究成果,最后介绍晋城市方言的基本概况。第二章描写晋城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并对晋城市方言的儿化系统和连调系统进行归纳与描写。第三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词类、构词法、构形法,重点关注附加式和重叠式在构词、构形方面的区别,并首次对方言的重叠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代词系统,主要研究方言里极富特色的人称代词和指示词。三身代词在主宾语位置和领属位置上的用法极具方言特点,存在叠加使用现象;指示词有多种读音,也存在叠加使用现象,并在不同程度上语法化为方言中的结构助词。第五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并深入研究定语领属结构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领属标记结构、并置结构和含三身代词结构,进一步排列出领属结构中的多项等级序列。第六章考察晋城市方言的谓词性短语,对方言里所有的谓词性短语结构进行描写,系统研究具有方言特点的框式状语、中补短语、介词短语。第七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简单句,先介绍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然后描写十三类句式结构,重点分析富有方言特色的“动”字句和“得”字句。第八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复杂句、复合句,先描写方言中的复杂句,然后系统分析方言中复合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类型。第九章讨论晋城市方言的句类与语气,分别描写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并从语义角度对晋城市方言的疑问句进行重新分类,同时关注与各个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十章关注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和时系统,总结出方言里的体标记和时标记,并通过体、时标记在同一句中的共现现象证明晋城市方言体、时相分,最后罗列句末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三者连用的所有可能。第十一章从句法、语义功能描写晋城市方言的话题标记,并总结话题标记的发展过程。第十二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重点回顾具有方言代表性的语法特点,并说明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贾光茂[4](2020)在《英汉语量词辖域歧义的认知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结构和功能方案的不足,本文根据认知语法提出了分析量词辖域歧义现象的新思路,尝试在生成语法之外进行核心句法研究。通过对英汉相关语言现象的分析,本文发现,英汉语中的简单句、双宾结构、话题化和关系化等结构中的量词辖域歧义现象都可以由概念参照点的确立机制来解释,从而解决了专家系统投票机制缺乏理据以及不能兼顾辖域与约束关系等问题。
刘立峰[5](2020)在《凌云壮语参考语法》文中提出本论文是一篇以百色凌云壮语为研究对象的参考语法,是在田野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凌云壮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义范畴等进行地全面、系统的共时描写。全文一共分为10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第2章为音系部分,第3章到第8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9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凌云及凌云壮语,以及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章主要描写凌云壮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3章讨论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和构词法。第4章讨论做论元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包括名词性短语的扩展形式: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描写和讨论凌云壮语的外延性定语(包括“量名指”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5章讨论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描写凌云壮语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等谓词,讨论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介绍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6章描写凌云壮语的简单句。描写凌云壮语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和副词性的修饰语,论凌云壮语的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7章考察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和复合句,描写分析凌云壮语的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介绍凌云壮语的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8章介绍凌云壮语的句类,考察凌云壮语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以及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9章讨论凌云壮语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语义范畴。第10章总结
薛小英[6](2020)在《英汉语相对辖域的统一解释》文中指出英汉语中疑问词与量词的相互作用以及汉语疑问词显性移位对句子释义的影响显示英汉语相对辖域的语言事实相同。逻辑式语链辖域原则认为相对辖域只与逻辑式语迹有关,句法移位与逻辑式移位在移位动机和阻隔效应两方面都不同。除了句法因素外,量词语义、副词语义、语境和现实世界等语用因素都会对相对辖域产生影响。
张月红[7](2019)在《配位结构的理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句法-语义-语用界面研究是近年来语言理论研究和实际语言分析的热点话题,配位结构理论正是语言多界面研究的一个集中体现。谓词的语义配价、句法题元及参与者的交际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配位结构。本文以配位结构经典概念为切入点,广泛吸收和借鉴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词典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思想,对配位结构的概念进行拓展,对其理论和应用进行系统化的审视,以俄语动词配位结构的分析为主,辅以俄汉语谓词类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相关考察,坚持客观充分的描写与合理有效的解释并行的原则。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广泛深入地研究文献资料,考察配位结构概念的嬗变和沿革,梳理配位结构研究的历史;检视配位结构在研究广义谓词句法语义关系方面的解释力,揭示配位结构理论的适用范围,详细区分和描写配位结构改变的各种情况;采用不同标准对俄语动词的配位结构进行分类,对俄语若干动词类别的配位结构进行详细的刻画和解析;研究俄语中可以充当谓词的名词、形容词、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属性,并运用配位结构理论分析汉语相关现象。本文创新性地将配位结构理论系统化并引入国内语言学界,尝试结合大量的俄汉语语料进行阐释,这有助于客观、全面地审视理论本身的应用价值,呈现谓词的句法-语义-交际特点,解析句子语义内部多层级之间复杂多变的对应关系。对俄汉语广义谓词配位结构的研究深化了语义研究的思想和内容,为积极有效地分析句子语义探寻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研究表明,配位结构普遍存在于谓词中,对不同的语言具有共相性,对不同语言事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语言的形式-语义对应关系和交际功能地位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配位结构理论视为指导语言学界面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借此一方面可以完善和深化配位结构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解释语言研究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拓语言学研究的创新领域。
孙成娇[8](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刘存伟[9](2019)在《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现代汉语的高频句式,倚变句“越X越Y”颇受语法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界从共时和历时视角对此句型作了大量研究,这为我们的后续探讨提供启示并奠定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存在不足,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尚未揭示倚变句具有较强的句法能产性和限制性的认知基础;二是没有充分解释变化义、倚变义、比较义和关联义共存于倚变句的认知理据;三是未能有效挖掘标记语“越”、构件“来”和倚变句“越来越Y”的历时演化动因。有鉴于此,本文以认知语法视阈下的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为理论基础,建构移动参照认知模型,并以其为主要分析框架,以物量、动作量、时间量、空间量和程度量等量范畴为研究视角,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逻辑推理和思辨,探讨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进而揭示倚变句呈现相关句法语义特征的认知基础,并结合认知语法的主观性、主观化、边界移动等理论,挖掘“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理据。本研究有以下发现:第一,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通过移动参照认知实现。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是概念化主体在多个维度上建构锁链式“参照点–目标”关系。这个认知模型与参照链认知模型都是对动态参照关系的刻画,但是参照链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单个维度上的转换关系,而移动参照认知模型描写的是参照点和目标在多个维度之上、在多个维度之间的转换关系。第二,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过程包括:1)概念化主体调用比较认知,在不同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2)调用参照认知,在量值变化之间、在总量变化之间持续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实现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3)调用空间认知,将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位移关系。第三,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调用对倚变句的句法语义产生深刻影响。其中,空间认知和参照认知的调用提升倚变句的句法能产性。通过调用空间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将物量、时间量或程度量变化概念化为空间量变化。通过调用参照认知,概念化主体可以运用典型、连锁型、辐射型、汇聚型和嵌套型等多种参照联结策略,将不同的量值变化组构起来,并语码化为单环倚变句“越X越Y”、连环倚变句“越X越Y越Z”或反环倚变句“越X越Y,越Y越X”。比较认知调用对充当倚变构件的结构形成句法制约,因为概念化主体在量值之间持续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造成量值变化呈现无界逐量特征,导致标指有界量的结构无法入句。第四,倚变句含有变化、倚变、比较和关联等多种语义,与量范畴倚变关系的概念化调用了比较认知和参照认知紧密相关。其中,比较义和变化义源自概念化主体建构“比较基准–比较目标”关系来实现量值变化和总量变化的概念化,倚变义和关联义源自建构“参照点–目标”关系来实现量y随量x变化而变化这种倚变关系的概念化。第五,“越”“来”及“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皆可归结于语言的主观性,即概念化主体掌控的心理扫描关系取代移动体掌控的空间位移关系,成为这些结构侧显的主要语义关系。首先,位移动词“越”语法化为倚变标记语“越”,源自概念化主体沿不同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展开心理扫描,形成当前扫描的总量超过先前扫描的总量,而这种总量变化被概念化为移动体沿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跨越物理空间区域边界。倚变句采用“越+动词/形容词/名词/介词/主谓结构”形式,将“越”从谓语动词再范畴化为饰谓副词,是心理扫描关系压倒空间位移关系并成为凸显概念成分带来的去时间化操作。其次,构件“来”的语义虚化亦是主观性因素促动的。动词“来”侧显移动体沿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移动并趋近概念化主体所在空间方位,其中,空间位移是前景成分,心理扫描是后景成分;构件“来”侧显概念化主体沿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扫描并趋近言语时刻所在时间位置,空间位移退隐后景,心理扫描走向前景。最后,“越来越Y”的语法化是概念边界移动诱发形式边界移动的结果。概念边界移动包括空间位移关系调整为心理扫描关系,物理空间方位组构的真实路径调整为时间量量值组构的虚拟路径。形式边界移动体现为“越”“来”作谓语的功能弱化,两者因句法位置紧邻发生再组构,引发形式边界从“越来︱越Y”演化为“越来越︱Y”。概括起来,本文以移动参照认知模型为分析框架,从量范畴视角展开倚变句研究,为以往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此外,本研究可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编撰提供参考,可为汉语语法体系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张琪[10](2019)在《南段拉祜熙话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段地区的拉祜熙方言为研究对象,借鉴语言类型学参考语法的理论框架观察语言事实,通过语言学描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对南段拉祜熙方言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与分析。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音系,第三章到第八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九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解题,主要介绍了拉祜族拉祜熙支系概况,包括地理分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语言及语言使用现状;同时对已有的文献及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交待本文研究所使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音系。关注拉祜熙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三章词与构词法。文章首先根据类型学的操作方法区分了“语法词”和“音系词”,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拉祜熙话的语法词和音系词。构词法一节中分句法构词和形态构词进行描写、分析,并分析借词的主要手段。第四章名词及名词性短语。主要考察名词及代名词、外延性定语、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五章谓词及谓词性短语。主要讨论了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这三类不同的谓词,接着讨论了宾动结构、动状结构、动词连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最后讨论了谓词性成分的名词化以及并列结构。第六章简单句。先是讨论了简单句的主要类型、论元结构及配置、论元编码方式的调整,然后介绍了副词性的修饰语、特殊的动词谓语句,最后讨论了话题成分和焦点结构。第七章复杂句和复合句。先后讨论了名词从句、形容词从句、状语从句、和复合句。第八章句类。分别介绍了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另外,还讨论了与句类密切相关的代句词。第九章语义范畴。讨论了拉祜熙话的否定、时体、式、情态、传信、量、比较和比拟以及趋向等重要的语义范畴。第十章结语。总结了拉祜熙话的语序类型特征以及显赫的句法特点。
二、汉语主动、被动简单句中的量词辖域释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主动、被动简单句中的量词辖域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
1.1.1 办学背景 |
1.1.2 学院设置 |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
2.3.3 汉字的“六书” |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
3.2.1 声调的本质 |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
3.2.6 “入声”之争 |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
5.4 本章小结 |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
致谢 |
(2)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 |
1.2 研究观点 |
1.2.1 句法位置与形态匹配 |
1.2.2 弱化的指称义 |
1.2.3 “数”的多义性 |
1.2.4 数量算子 |
1.3 章节概要 |
第二章 疑问句与非疑问语句 |
2.1 疑问句与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 |
2.1.1 广义的真值 |
2.1.2 Hamblin-Karttunen问答语义 |
2.1.3 英语驴子句以及疑问句的不确定值 |
2.2 疑问词的高阶解读 |
2.2.1 高阶量词、广义量词与疑问量词 |
2.2.2 英汉疑问句的高阶解读 |
2.2.3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作高阶解读 |
2.2.4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语句的不确定值 |
2.3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及语义解读 |
3.1 Wh-条件句的界定与分类 |
3.2 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与语义解读 |
3.2.1 ‘同现’句的类型 |
3.2.2 汉语“同现”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句法允准及语义解读 |
3.2.2.1 四种“同现”句 |
3.2.2.2 同指“同现”句 |
3.2.2.3 非同指“同现”句 |
3.2.3 四种‘同现’句的起源与分布 |
3.2.4 过渡性小结 |
3.3 谓项的句法语义决定性 |
3.3.1 由谓项决定的“形态匹配”关系 |
3.3.2 由谓项决定的指称关系 |
3.3.3 疑问条件句的多义性 |
3.3.4 疑问条件句的谓项决定性 |
3.4 疑问词的值域及选项 |
3.5 谓项决定条件关系的句法证据 |
3.6 小结 |
第四章 疑问词的数 |
4.1 照应关系与“都” |
4.1.1 疑问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
4.1.2 量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
4.2 数量义 |
4.2.1 ‘都’的前期研究 |
4.2.2 ‘都’的数量义 |
4.2.3 疑问词的数量义 |
4.3 疑问词的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
4.3.1 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
4.3.2 数的选择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确定值数量量词 |
5.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 |
5.1.1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多重解读 |
5.1.2 疑问词不作指称解读 |
5.2 与以往研究之比较 |
5.2.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为不定指NP |
5.2.2 非疑问疑问词作D-量词(D-quantifers) |
5.2.3 非疑问疑问词作极项敏感词(PSIs) |
5.2.4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定值数量量词的更多证据 |
5.3 单调性和DE语境 |
5.3.1 广义量词 |
5.3.2 单调性与DE语境 |
5.3.3 基数与数量词组(NumP) |
5.4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数量解释 |
5.4.1 ‘同形态’疑问词对子的数量关系 |
5.4.2 谓项允准与语境允准 |
5.4.3 显性的复数集合 |
5.4.4 疑问词对子作为事件数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就’作‘单称’数量算子 |
6.1 ‘就’不作条件标识语 |
6.2 ‘就’的‘数量义’ |
6.2.1 ‘就’与唯一性假设 |
6.2.2 ‘就’作用于命题真值 |
6.3 ‘就’作为‘单称’数量算子 |
6.3.1 ‘就’允准同标关系 |
6.3.2 ‘就’的数量允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 本研究之不足 |
参引文献 |
附录 |
(3)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参考语法 |
1.1 参考语法研究综述 |
1.2 山西方言语法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晋城市(城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2.1 地理位置 |
2.2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晋城市方言研究概述 |
3.1 语音方面 |
3.2 词汇、语法方面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4.2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晋城市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
1.1 声母 |
1.2 韵母 |
1.3 声调 |
第二节 儿化系统 |
2.1 儿化韵 |
2.2 儿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连调规律 |
3.1 两字组连调规律 |
3.2 重叠连调规律 |
第三章 词类 |
第一节 词类与词义 |
1.1 开放性词类 |
1.2 封闭性词类 |
第二节 构词与构形 |
2.1 复合式 |
2.2 附加式 |
2.3 叠音与重叠式 |
第三节 其他手段 |
3.1 合音词 |
3.2 分音词 |
3.3 变音别义构词 |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1.1 三身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1.2 三身代词的句法功能 |
1.3 三身代词的叠置现象 |
1.4 非三身代词 |
1.5 “热~=”的发展及用法 |
1.6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第二节 指示词 |
2.1 指示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2.2 指示词的句法功能 |
2.3 指示词的叠加现象 |
2.4 指示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
2.5 指示词的回指功能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3.1 疑问代词的读音及意义分类 |
3.2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第一节 名词性短语的结构 |
1.1 定中短语 |
1.2 联合短语 |
1.3 数量短语 |
1.4 同位短语 |
1.5 指量短语、“的”字短语 |
1.6 方位短语 |
第二节 定中领属结构 |
2.1 领属标记结构 |
2.2 并置结构 |
2.3 含三身代词结构 |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第一节 普通谓词性短语 |
1.1 动宾短语 |
1.2 主谓短语 |
1.3 联合短语 |
1.4 连谓短语 |
1.5 兼语短语 |
第二节 中补短语 |
2.1 结果补语 |
2.2 程度补语 |
2.3 情态补语 |
2.4 可能补语 |
2.5 趋向动词与趋向补语 |
2.6 数量补语 |
2.7 时地补语 |
第三节 状中短语 |
3.1 短语类别 |
3.2 框式状语 |
第四节 介词短语 |
4.1 介词及介词短语意义分类 |
4.2 介词悬空现象 |
4.3 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
小结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第一节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1.1 完整句 |
1.2 非完整句 |
第二节 一般动词谓语句句式 |
2.1 处置句 |
2.2 被动句 |
2.3 连谓句 |
2.4 兼语句 |
2.5 致使句 |
2.6 双宾句 |
2.7 存现句 |
2.8 领有句 |
2.9 系词句 |
2.10 比较句 |
2.11 比况句 |
第三节 特殊动词谓语句句式 |
3.1 “动”字句 |
3.2 “得”字句 |
小结 |
第八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第一节 从句 |
1.1 补足语从句 |
1.2 定语从句 |
1.3 补语从句 |
第二节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2.1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2 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3 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7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8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2.9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句类与语气 |
第一节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
1.1 陈述句 |
1.2 祈使句 |
1.3 感叹句 |
第二节 疑问句 |
2.1 有疑而问 |
2.2 无疑而问 |
小结 |
第十章 时体系统 |
第一节 晋城市方言的体系统 |
1.1 完成体—兰_1[l(?)~0]、唠[lo~0] |
1.2 持续体—呢_1[n(?)~0] |
1.3 经历体—过[ku?~(53)] |
1.4 起始体—开[k(?)~(33)] |
1.5 继续体—下去[(?)iɑ~(53)k(?)(?)~0] |
1.6 短时体 |
1.7 尝试体 |
1.8 反复体 |
第二节 晋城市方言中的时系统 |
2.1 过去时—来[l(?)~0] |
2.2 现在时—兰_2[l(?)~0]、呢_2[n(?)(?)~0] |
2.3 将来时—呐[n(?)(?)~0] |
2.4 参照时间转移现象 |
2.5 时标记与语气词的功能分化 |
第三节 体、时标记共现 |
3.1 完成体与时标记共现 |
3.2 持续体与时标记共现 |
3.3 经历体与时标记共现 |
第四节 体、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1 时标记与语气词连用 |
4.2 体标记、时标记、语气词连用 |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 |
第一节 单音节话题标记 |
1.1 哇 |
1.2 呀 |
1.3 来 |
1.4 咾 |
第二节 多音节话题标记 |
2.1 咾时/咾咾时 |
2.2 咾哇 |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1 附加与重叠 |
1.2 人称代词与指示词 |
1.3 定语领属结构 |
1.4 短语与简单句 |
1.5 复杂句与复合句 |
1.6 句类与语气 |
1.7 时体 |
1.8 话题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英汉语量词辖域歧义的认知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Aoun&Li与Kuno的争论 |
2.1 Aoun&Li(1993)的方案 |
2.2 Kuno et al.(1999)的专家系统 |
2.3 现有方案的问题 |
3. 基于认知语法的新方案 |
4. 英汉语实例分析 |
4.1 简单句 |
4.2 双宾和与格结构 |
4.3 话题句和关系从句 |
4.4 辖域与约束 |
5. 结论 |
(5)凌云壮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凌云简介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凌云的建置沿革 |
1.1.3 凌云壮语的系属 |
1.2 凌云壮语研究综述 |
1.2.1 壮语语法的研究现状 |
1.2.2 凌云壮语语法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及框架基础 |
1.3.2 语料来源 |
第2章 凌云壮语音系 |
2.1 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2.2 音节结构 |
第3章 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及构词法 |
3.1 词及其判定标准 |
3.1.1 词的判断标准 |
3.1.2 凌云壮语词的构成 |
3.2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 |
3.2.1 开放性词类 |
3.2.2 封闭性词类 |
3.3 构词法 |
3.3.1 复合构词法 |
3.3.2 派生构词法 |
第4章 凌云壮语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 |
4.1 名词 |
4.1.1 名词的分类 |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 |
4.2 人称代词 |
4.2.1 三身代词 |
4.2.2 旁指代词 |
4.2.3 统称代词 |
4.2.4 反身代词 |
4.3 量指结构修饰名词 |
4.3.1 指示词 |
4.3.2 量词 |
4.3.3 定指“量+名+指”结构 |
4.4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 |
4.4.1 数词 |
4.4.2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4.3 “量(名)一”结构 |
4.5 领属结构 |
4.5.1 领属结构类型 |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4.6 内涵性定语 |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
4.7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 |
4.7.1 多项黏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 |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
4.8 同位结构 |
4.8.1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 |
4.8.2 指示成分复指 |
4.9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
4.9.1 并列标记 |
4.9.2 有无标记使用的差异 |
第5章 凌云壮语的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
5.1 动词及其重叠 |
5.1.1 动词 |
5.1.2 动词的重叠 |
5.2 形容词及其重叠 |
5.2.1 形容词的类别 |
5.2.2 形容词重叠 |
5.2.3 形容词句法功能 |
5.2.4 形容词短语 |
5.3 动补结构 |
5.3.1 “补语”的性质 |
5.3.2 结果补语 |
5.3.3 趋向补语 |
5.3.4 程度补语 |
5.4 动宾结构 |
5.4.1 名词性宾语 |
5.4.2 谓词性宾语 |
5.5 连动结构 |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2 由tau3“来”和pai1“去”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3 由mi2“有”构成的连动结构 |
5.5.4 由t(?)?1“是”构成的连动结构 |
第6章 凌云壮语的简单句及其构成 |
6.1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
6.1.1 完整句 |
6.1.2 非完整句 |
6.2 动词谓语句 |
6.2.1 及物性 |
6.2.2 存在句 |
6.2.3 领有句 |
6.2.4 系词句 |
6.3 论元关系的调整 |
6.3.1 致使结构 |
6.3.2 被动结构 |
6.3.3 相互结构 |
6.4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 |
6.4.1 介宾状语 |
6.4.2 副词状语 |
6.5 话题 |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
6.5.3 话题化的规则 |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 |
6.6 焦点结构 |
6.6.1 整句焦点 |
6.6.2 成分焦点 |
第7章 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及复合句 |
7.1 名词从句 |
7.1.1 主语从句 |
7.1.2 宾语从句 |
7.2 定语从句 |
7.2.1 关系从句 |
7.2.2 同位语从句 |
7.3 补语从句 |
7.3.1 结果补语从句 |
7.3.2 程度补语从句 |
7.4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 |
7.4.1 时间小句 |
7.4.2 原因小句 |
7.4.3 目的小句 |
7.4.4 条件小句 |
7.4.5 让步小句 |
7.5 并列复合句 |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 |
7.5.2 等立关系 |
7.5.3 选择关系 |
7.5.4 承接关系 |
7.5.5 递进关系 |
7.5.6 取舍关系 |
7.5.7 转折关系 |
第8章 凌云壮语的句子功能类型 |
8.1 疑问句 |
8.1.1 是非问 |
8.1.2 特指问 |
8.1.3 选择问 |
8.1.4 回声问 |
8.2 祈使句 |
8.2.1 肯定性祈使 |
8.2.2 否定性祈使 |
8.3 感叹句 |
8.3.1 (?)in1“真” |
8.3.2 to~6“够” |
8.3.3 h(?)u~6ni~4“这么” |
8.3.4 V+(?)2 |
8.4 语气词 |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
8.4.3 语气词的连用 |
第9章 凌云壮语的语义范畴 |
9.1 否定范畴 |
9.1.1 形态特征 |
9.1.2 句法、语义功能 |
9.2 时体范畴 |
9.2.1 完整体 |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 |
9.2.3 起始体 |
9.2.4 持续/进行体 |
9.2.5 将始体 |
9.2.6 反复体 |
9.2.7 再次体 |
9.2.8 短时/轻说/随意体 |
9.2.9 尝试体 |
9.3 情态范畴 |
9.3.1 情态范畴 |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 |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 |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 |
9.3.5 传信 |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 |
9.4 比较和比拟 |
9.4.1 差比 |
9.4.2 等比和比拟 |
第10章 结语 |
10.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
10.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0.2.1 创新之处 |
10.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词 |
附录二 长篇语料 |
致谢 |
(6)英汉语相对辖域的统一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相对辖域的句法研究 |
二、逻辑式语链辖域原则 |
结论 |
(7)配位结构的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新意 |
五、论文结构 |
六、相关说明 |
第一章 配位结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俄罗斯语言学界的配位结构研究 |
一、列宁格勒类型学流派的配位结构观 |
二、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配位结构观 |
三、动态语义学的配位结构观 |
第二节 西方语言学界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国内语言学界相关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配位结构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配位结构的相关概念 |
一、基础性概念 |
二、配位结构概念 |
第二节 配位结构的适用范围 |
一、配价的填充与题元的类型 |
二、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三、广义谓词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配位结构的变换 |
一、语义配价的分裂 |
二、语义配价的移位 |
三、语义配价的合并 |
四、语义配价的表层缺失 |
五、新语义配价的出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词配位结构的类型研究 |
第一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层级类型 |
一、初始配位结构 |
二、派生配位结构 |
第二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语义类型 |
一、基于配价类别的配位结构 |
二、基于语义类别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句法类型 |
一、从属动词的配位结构 |
二、分析性谓语的配位结构 |
第四节 动词配位结构的组合类型 |
一、合并型配位结构 |
二、分裂型配位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词配位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二价及物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配位结构的类型 |
二、自然力量/外部原因 |
三、无人称结构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带内嵌参与者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内嵌参与者与内嵌现象 |
二、内嵌参与者的词汇类别 |
三、带内嵌参与者动词的主题类别 |
四、带内嵌参与者动词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对称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对称谓词与对称动词 |
二、对称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三、对称动词的句法题元 |
第四节 创造形象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一、词汇语义参数与词汇语义派生 |
二、创造形象动词的配位结构 |
三、创造形象动词的配价移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义谓词的配位结构研究 |
第一节 谓词性名词的配位结构 |
一、“系词+题元”名词 |
二、“系词+题元”类名词的配位结构 |
三、“系词+题元”类名词派生结构的配位结构 |
第二节 谓词性形容词的配位结构 |
一、形容词的语义类别 |
二、形容词的配价和配位结构 |
三、情感形容词的配位结构 |
第三节 谓词性副词的配位结构 |
一、副词的辖域 |
二、非谓词性副词及其语义分析 |
三、谓词性副词的配位结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 研究理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
2.1 话题概念 |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
2.1.2 Hockett-话题 |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
2.6.1 传统解释 |
2.6.2 形式句法解释 |
2.6.3 语义/语用解释 |
2.6.4 动态句法解释 |
2.6.5 评述 |
2.6.6 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理论概述 |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
3.2 核心概念 |
3.2.1 语言知识 |
3.2.2 句法与语义 |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
3.2.4 语境 |
3.2.5 线性与递增性 |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
3.3 模型工具 |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
3.3.2 树结构“生长” |
3.4 理论优势 |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
3.5.1 左边缘结构 |
3.5.2 右边缘结构 |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5 总结 |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4 总结 |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5 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7 本章小结 |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
8.7.1 副词的易位 |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
8.8 本章小结 |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10.1 多话题句简介 |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话 |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动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1.4.4 研究问题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内容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倚变句的共时研究 |
2.2.1 “越”的词性研究 |
2.2.2 倚变句的句法特征研究 |
2.2.2.1 能产性 |
2.2.2.2 限制性 |
2.2.3 倚变句的语义特征研究 |
2.2.3.1 倚变义 |
2.2.3.2 变化义 |
2.2.3.3 比较义 |
2.2.3.4 关联义 |
2.3 倚变句的历时研究 |
2.3.1 倚变句的历时流变研究 |
2.3.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3 构件“来”的历时演变研究 |
2.3.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研究 |
2.4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认知理论 |
3.2.2 参照认知理论 |
3.2.3 比较认知理论 |
3.3 理论假设 |
3.4 理论假设的理据 |
3.4.1 量范畴的分类及界定 |
3.4.1.1 量范畴的分类 |
3.4.1.2 物量的界定 |
3.4.1.3 动作量的界定 |
3.4.1.4 时间量的界定 |
3.4.1.5 空间量的界定 |
3.4.1.6 程度量的界定 |
3.4.2 量范畴的概念化 |
3.4.2.1 量范畴的空间认知概念化 |
3.4.2.2 量范畴的参照认知概念化 |
3.4.2.3 量范畴的比较认知概念化 |
3.5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及其理据 |
3.5.1 空间认知、参照认知和比较认知的整合理据 |
3.5.2 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建构 |
3.5.3 基于移动参照认知模型的实例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移动参照认知与倚变句的概念化 |
4.1 引言 |
4.2 单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2.1 “越V1越V2”的概念化 |
4.2.2 “越V越A”的概念化 |
4.2.3 “越A越V”的概念化 |
4.2.4 “越A1越A2”的概念化 |
4.2.5 “越是N越V”的概念化 |
4.2.6 “越是N越A”的概念化 |
4.2.7 “越P越V/A”的概念化 |
4.2.8 “越是S越V/A”的概念化 |
4.2.9 “越来越V/A/N”的概念化 |
4.3 多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1 连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3.2 反环倚变句的概念化 |
4.4 小结 |
第5章 倚变句句法语义结构的概念化解释 |
5.1 引言 |
5.2 句法能产性 |
5.2.1 空间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 参照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2.2.1 典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2 连锁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3 辐射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4 汇聚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2.2.5 嵌套型参照联结的句法影响 |
5.3 句法限制性 |
5.3.1 量范畴的有界性及无界性 |
5.3.2 量范畴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1 物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2 动作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3 时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4 空间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2.5 程度量的界性特征及语码化 |
5.3.3 比较认知对倚变句的句法影响 |
5.4 语义结构 |
5.4.1 比较义的概念化 |
5.4.2 变化义的概念化 |
5.4.3 倚变义的概念化 |
5.4.4 关联义的概念化 |
5.5 小结 |
第6章 倚变句历时演变的概念化解释 |
6.1 引言 |
6.2 标记语“越”的历时演变动因 |
6.2.1 主观性和主观化 |
6.2.2 客观位移和主观位移 |
6.2.3 标记语“越”的语法化动因 |
6.2.3.1 动词“越”的概念化 |
6.2.3.2 标记语“越”的概念化 |
6.2.3.3 标记语“越”的演变理据 |
6.3 固定构件“来”的历时演变动因 |
6.3.1 趋向动词“来”的概念化 |
6.3.2 固定构件“来”的概念化 |
6.3.3 固定构件“来”的语法化动因 |
6.4 “越来越Y”的历时演变动因 |
6.4.1 边界移动 |
6.4.2 “越来越Y”的语法化动因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7.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南段拉祜熙话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拉祜族拉祜熙支系概况 |
1.1.1 地理分布 |
1.1.2 社会经济 |
1.1.3 文化习俗 |
1.1.4 语言概况 |
1.2 南段老寨拉祜熙人语言使用现状 |
1.3 前人研究综述 |
1.3.1 拉祜纳话的研究 |
1.3.2 苦聪话的研究 |
1.3.3 拉祜熙话的研究 |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搜集情况 |
1.6 语法标注符号 |
第二章 音系 |
2.1 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2.2 音节结构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词与构词法 |
3.1 拉祜熙方言中的语法词与音系词 |
3.1.1 拉祜熙方言中的音系词 |
3.1.2 拉祜熙方言中的语法词 |
3.1.3 拉祜熙方言中音系词和语法词的对应关系 |
3.2 构词法 |
3.2.1 复合构词法 |
3.2.2 派生构词法 |
3.2.3 复杂构词法 |
3.3 拉祜熙方言中的汉语借词 |
3.3.1 全词借入 |
3.3.2 半借词 |
第四章 名词及名词性短语 |
4.1 名词 |
4.1.1 拉祜熙方言名词的界定和类别 |
4.1.2 名词的构形重叠 |
4.1.3 名词的类称范畴 |
4.1.4 名词的性 |
4.1.5 名词的数 |
4.1.6 名词的格 |
4.2 代名词 |
4.2.1 人称代词 |
4.2.2 相互词 |
4.2.3 疑问代词 |
4.3 介词 |
4.3.1 后置词与格形态 |
4.3.2 后置词与连词 |
4.3.3 后置词不允许悬空 |
4.3.4 可以修饰后置词的成分 |
4.4 指量结构修饰名词 |
4.4.1 指示词 |
4.4.2 量词 |
4.4.3 指量结构 |
4.5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5.1 数词 |
4.5.2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
4.6 领属结构修饰名词 |
4.6.1 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 |
4.6.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
4.6.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
4.7 内涵性定语 |
4.7.1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
4.7.2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
4.8 修饰语的共现与语序 |
4.8.1 多项粘合式定语共现的语序 |
4.8.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
4.8.3 重成分移位 |
4.9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
4.10 同位结构 |
4.10.1 由名词构成的同位结构 |
4.10.2 由人称代词构成的同位结构 |
4.10.3 由指示成分复指构成的同位结构 |
第五章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
5.1 动词及动词性短语 |
5.1.1 动词的类别 |
5.1.2 助动词 |
5.2 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 |
5.2.1 性质形容词 |
5.2.2 状态形容词 |
5.2.3 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
5.3 谓词重叠的构形与构式 |
5.4 修饰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状语成分 |
5.4.1 构成形式 |
5.4.2 句法语义属性 |
5.5 动词连用 |
5.5.1 普通动词连用时的数量 |
5.5.2 普通动词与时体助动词连用 |
5.5.3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动词连用 |
5.6 谓词的配价 |
5.6.1 动词的配价 |
5.6.2 形容词的配价 |
5.7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名物化 |
5.7.1 动词加名物化标记 |
5.7.2 形容词加名物化标记 |
5.8 谓词及谓词性短语的并列 |
第六章 简单句 |
6.1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
6.1.1 完整句 |
6.1.2 非完整句 |
6.2 动词谓语句的论元结构及配置 |
6.2.1 不及物句及其论元配置 |
6.2.2 单及物句及其论元配置 |
6.2.3 双及物句及其论元配置 |
6.3 论元编码方式的调整 |
6.3.1 致使结构 |
6.3.2 被动结构 |
6.3.3 处置结构 |
6.3.4 相互结构 |
6.4 状语 |
6.4.1 介词短语做状语 |
6.4.2 副词做状语 |
6.4.3 拟声词做状语 |
6.5 特殊的动词谓语句 |
6.5.1 处所句 |
6.5.2 存现句和隐现句 |
6.5.3 领有句 |
6.5.4 系词句 |
6.6 话题成分 |
6.6.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
6.6.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
6.6.3 话题化的规则 |
6.6.4 话题的话语功能 |
6.7 焦点结构 |
6.7.1 整句焦点 |
6.7.2 成分焦点 |
第七章 复杂句和复合句 |
7.1 名词从句 |
7.1.1 主语从句 |
7.1.2 宾语从句 |
7.1.3 表语从句 |
7.2 形容词从句 |
7.2.1 关系从句 |
7.2.2 同位语从句 |
7.3 状语从句 |
7.3.1 状语从句标记 |
7.3.2 状语从句类型 |
7.4 复合句 |
7.4.1 并列关系 |
7.4.2 选择关系 |
7.4.3 承接关系 |
7.4.4 递进关系 |
7.4.5 取舍关系 |
7.4.6 转折关系 |
第八章 句子的功能类型 |
8.1 疑问句 |
8.1.1 是非问 |
8.1.2 特指问 |
8.1.3 回声问 |
8.2 祈使句 |
8.2.1 肯定性祈使 |
8.2.2 否定性祈使 |
8.3 感叹句 |
8.4 代句词:叹词 |
8.4.1 感叹类 |
8.4.2 陈述类 |
8.4.3 祈使类 |
8.4.4 疑问类 |
8.4.5 称呼招呼类 |
第九章 语义范畴 |
9.1 否定范畴 |
9.1.1 否定词的词形特征 |
9.1.2 与时体相关的否定 |
9.1.3 与情态相关的否定 |
9.1.4 与程度相关的否定 |
9.1.5 否定性回答 |
9.1.6 与动词连用相关的否定 |
9.2 体范畴 |
9.2.1 完成体(perfect) |
9.2.2 完整体(perfective) |
9.2.3 经验体 |
9.2.4 持续体 |
9.2.5 进行体 |
9.2.6 反复体 |
9.2.7 瞬间体 |
9.2.8 其他体 |
9.3 式范畴和情态范畴 |
9.3.1 式范畴 |
9.3.2 情态范畴 |
9.4 传信范畴 |
9.4.1 断言式 |
9.4.2 叙述式 |
9.5 量范畴 |
9.5.1 客观量 |
9.5.2 主观量 |
9.6 比较范畴和比拟范畴 |
9.6.1 比较范畴 |
9.6.2 比拟范畴 |
9.7 趋向范畴 |
9.7.1 直指趋向 |
9.7.2 双及物句中的趋向范畴 |
9.7.3 伴随标记?i33 |
第十章 结语 |
10.1 南段拉祜熙话语法的总体概括 |
10.1.1 基本语序类型 |
10.1.2 拉祜熙方言的句法特点 |
10.2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拉祜熙方言词表 |
附录B 长篇语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汉语主动、被动简单句中的量词辖域释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D]. 史红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山西晋城市方言参考语法[D]. 施乐琪. 山西大学, 2021(12)
- [4]英汉语量词辖域歧义的认知语法研究[J]. 贾光茂. 现代外语, 2020(04)
- [5]凌云壮语参考语法[D]. 刘立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英汉语相对辖域的统一解释[J]. 薛小英. 武陵学刊, 2020(02)
- [7]配位结构的理论与应用[D]. 张月红.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8]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9]移动参照认知视角下的倚变句研究[D]. 刘存伟. 河南大学, 2019(05)
- [10]南段拉祜熙话语法研究[D]. 张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