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自由作业安排问题研究

优先自由作业安排问题研究

一、具有优先权的自由作业时间表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锋[1](2020)在《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对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全过程进度控制的研究,分析设计、施工阶段进度管理的内容,运用进度管理的方法,结合航道疏浚工程关键项的管理理论,为单位在执行整个项目时,合理控制项目的成本和质量,有效制约、影响、协调项目后期的施工管理环节,从而保障航道疏浚工程整体进度,促成项目顺利成功交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文献研究法,简述国内外进度管理理论、方法及其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分析,深入解析进度管理方法中的关键链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流程及其应用情况。2.利用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案例,介绍关键链基础理论与基本思想,阐明关键链法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项目环境下项目复杂度大,且计划中需考虑不确定因素明显较单项目更多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关键链技术的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计划管理模型。3.从项目整体利益出发,在综合考虑项目工期的基础上,根据关键链指导思想,结合资源实用情况,寻找出影响项目进度的瓶颈约束资源;然后根据项目活动的资源需求数量、需求强度以及紧前紧后的活动数量,计算活动优先权系数,并根据关键路径法准则确认多项目关键链,平衡协调瓶颈资源在各项目间引起的资源冲突;针对项目进度管理中诸多不确定性问题,结合每个工序在关键路径中的位置权重系数和风险弹性系数来确定缓冲区大小。4.将该模型成功应用于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实例中,通过计算结果得出多项目的关键链和缓冲区,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优化了项目工期,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本论文采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关键链管理方法对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进行了研究,希望此项研究对其它工程尤其是航道疏浚工程进行项目进度优化或资源管理配置时提供帮助和借鉴。

王云青[2](2020)在《基于关键链技术的A公司F隧道工程进度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项目实施进度与投入、产出的效率直接关联,是考核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建设工程中,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非常多,尤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体现在工期长、不确定因素多,例如采用PPP、EPC模式建设的工程。在过程管控中,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方法支撑,实施成果与管控目标会有很大的偏差。本文应用关键链技术对F隧道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F隧道的主要建设内容进行了简介和分析,针对F隧道项目进度管理的难点,应用WBS方法对工程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分解,进而构建工作任务网络图。然后分析项目建设中的关键资源约束,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关键链。然后基于关键链,比较多种缓冲区计算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缓冲区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措施。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相关措施可以大幅度缩短总工期,并使关键环节的工期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相对宽裕,从而保证项目总体进度管理的目标。论文的主要贡献是:结合F隧道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及难点,应用WBS、关键链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该项目的进度管理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对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管理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相关过程及方法,对于国内同类型项目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顾娇妮[3](2020)在《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国,教育督导被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视为最优先考虑的事项,因为它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改进的动力源头,也是衡量国家教育先进性的主要标杆。本研究聚焦于英国教育标准局(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为了论述方便,下文中简称为Ofsted)的学校督导制度,并建立起学校督导制度的分析框架,对学校督导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态特征、功能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教育督导、学校督导和学校改进。对三个概念的界定和相互之间逻辑关系的解释,是本研究首先要阐释的基本问题。本研究的理论线索有两条,一条线索是宏观的理论思潮,另一条线索是微观的理论基础。宏观的理论思潮主要是指对督导实施的主体——Ofsted的组建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思潮,其中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教育监管改革浪潮是推动英国督导制度变革的最核心的两大因素。另一条微观的理论基础是影响Ofsted学校督导政策制定和体系建设的背景理念,以CIPP模式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核心,作用于督导的流程设计、指标框架和现场实施等环节,成为学校督导制度的灵魂。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Ofsted的指向改进的学校督导制度,围绕这一内容研究者设计了两条研究主线:一是对Ofsted的研究,它是制定政策和实施督导的主体;二是对英国学校督导制度的研究,它的目标设定、内容发展和实施策略都会影响到学校改进的过程和结果。对Ofsted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它的发展历程和当代形态。Ofsted的当代形态包含了宏观职能与愿景、组织任务、内部构架和各类督学的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保证一个非内阁组织有效运作的主要元件。研究者通过对Ofsted职能与愿景的解读,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更加深层次的分析了Ofsted存在的价值。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阐释了Ofsted为学校改进服务的运作机制。督学的质量是保证督导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Ofsted十分注重对督学的遴选和培训。研究者对这六类督学的任职资格、职责内容、在职培训等方面做了较全面地分析,尤其是督学在新时期不断变换的角色定位,正是决定了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能顺利发挥作用的时代特征。研究者对Ofsted学校督导系统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督导流程、框架指标和学校自评,三元素构成了学校督导的核心内容。在CIPP督导模式框架下,深入分析引领学校变革改进的督导流程,督导前、督导中和督导后几个阶段的任务与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理念一一对应,充分说明了督导流程的合理性。在对Ofsted的框架指标分析中,研究者使用了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指标框架的逻辑体系、指标内容、观测手段等。不仅阐明学校督导指标体系“是什么”的问题,更探究它之所以呈现出这种样态的背后机理,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学校自我评价作为Ofsted外部督导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洽的运行机制。研究者从原则、要素和改进逻辑三个方面切入,阐释了它的自循环逻辑以及发挥的改进学校的作用和效果。最后,研究者深入分析了Ofsted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这是对Ofsted学校督导的再次解剖和重构。在分析中,研究者反思了前文中所描述的督导涉及到的组织、人员、技能、财物、对象、方法等各个要素,这些要素通过合理的组织与科学的实践,达到了改进学校的效果,为中国的督导工作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加强督导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王奥[4](2020)在《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岸桥联合重调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增长的集装箱吞吐量对码头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集装箱码头若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作业能力、降低作业成本以及提高服务水平。这就不仅要求集装箱码头运营商能够在战略层面上做好码头布局规划,也要求其能够在运作层面上对码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而泊位与岸桥作为集装箱码头资源中的稀缺资源,其合理调度是码头作业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实际的集装箱码头的作业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发生,使得码头无法按照初始调度方案顺利完成作业。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应对突发情况以及得出新的调度方案,以最小的代价降低突发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集装箱码头作业能够正常运行。集装箱码头如何以最小成本解决突发情况下的泊位岸桥调度问题,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针对突发情况下的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调度问题,通过采用重调度的方法进行解决。首先对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调度与环境干扰下调度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同时对集装箱码头、重调度、可拓学以及遗传算法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介绍;其次对在集装箱码头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的类型以及干扰因素发生时对码头造成的服务成本影响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重调度流程图以及相应的重调度恢复策略。考虑到集装箱船舶尽早进行装卸任务,将船舶等待停泊时间成本作为重调度模型的一项约束成本,构建了一个在突发情况产生时以码头泊位岸桥状态为起点的重调度模型,该重调度模型的目标为码头对剩余船舶作业成本最小;接着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收敛的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将可拓学的关联函数与启发式规则带入传统遗传算法的可拓遗传算法,并使用该算法对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联合重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码头相关数据设计了3种不同干扰因素发生的实验,并将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岸桥重调度模型得出的调度方案与采用传统调整方法的调度方案相比较,利用得到的集装箱码头作业成本验证本文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所构建的应对突发情况的调度模型与设计的可拓遗传算法对于集装箱码头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具有参考意义。

田宇[5](2020)在《低空通航飞行计划预先协同调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低空空域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通用航空用户数量和飞行小时数持续攀升,飞行计划数量必然日益增加,这使得飞行计划预先审批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通用航空飞行计划,研究低空通航飞行计划预先协同调配方法,采用数理分析与数学建模等方法,提出多种通航飞行计划预先协同调配模型,旨在为通航飞行计划审批提供技术依据,科学调配飞行计划,保障通用航空飞行安全有序。本文首先从空域环境、气象环境、保障设施、运行规则四个方面对低空通用航空运行环境进行分析,随后归纳总结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特点,并且从服务对象角度对所有通用航空活动进行分类,为低空通航飞行计划预先调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接着针对现阶段空域与飞行计划分开审批的模式,提出探索我国空域审批与飞行计划审批协同模式,研究同一高度层下固定时空资源占用下低空通航飞行计划调配方法,提出建立栅格化空域下基于综合优先级的低空通航飞行计划调配模型,实现飞行计划的优化调配。最后针对现阶段飞行计划申请与审批现状,提出一种改进策略——时间占用妥协策略,包括增加飞行计划可接受时间区间和占用时间灵活程度系数,使得管制部门审批结果更加合理有效,通用航空需求更好得到满足。随后提出基于优先权的计划调配模型和基于系统最优的计划调配模型,经算例分析显示前者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较好的考虑飞行计划的优先级,实现不同计划间的差异调配,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兼顾了管制部门和通用航空用户等多方面因素,实现飞行计划的优化调配。

刘璐[6](2019)在《考虑医生时间偏好的手术室调度机制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手术部作为医院的核心部门是医疗资源最为密集的单位之一,对手术室及相关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调度是医院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手术室调度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病人的手术需求采取不同的调度方式,其中,择期病人的手术时间相对灵活,可提前由外科医生向手术室管理者预约手术时间。医生在预约时,可能要求将手术排在特定的时间段,以平衡其多项任务的时间安排。管理者在进行调度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医生的时间要求或偏好及其他调度限制进行决策。医生的时间偏好包括其时间可用性(availability)及其对不同时间区间的偏好(preference)。现有手术室调度通常将医生的时间可用性作为已知因素进行考虑,然而,在一些情形下,由于数据收集成本及其他限制,医生完整的时间可用性信息较难获得,且医生对不同时间区间的偏好不同。在这种分布式背景下,传统集中式调度优化方法不再适用,为手术室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此时,手术室管理者在进行调度时需要咨询医生的时间安排以协商其手术可用时间,管理者可以要求医生主动提供其时间可用性信息,由其综合考虑所有信息后进行反馈;或者给出备选方案,由医生根据个人时间偏好从备选方案中选择。然而,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并被分配到其偏好的时间区间,医生可能不愿意提供其完整的时间可用性信息;当管理者提供备选方案供医生选择时,备选方案的内容、质量以及医生偏好的整合方式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医生的时间可用性信息作为医生的私有信息进行考虑,深入研究医生在提交时间可用性信息时为了被分配到其偏好时间区间可能采取的博弈行为,研究如何设计有效机制自动引出必要的医生时间可用性信息以使管理者与医生之间的交互更加高效;当需要采取措施对不同医生的时间偏好进行协调时,研究采用何种方式对不同医生的时间偏好进行整合以更加高效的得到符合大多数医生时间偏好的调度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考虑医生时间偏好的手术室资源调度研究。对医生的时间可用性信息是其私有信息的分布式手术室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在管理者收集信息进行集中决策的基础上,考虑博弈环境下医生提交其时间可用性信息的战略行为。为了在获得高质量调度方案的同时有效保护医生的私有信息,采用迭代竞标机制对问题进行求解。在所提机制中,医生采取策略提交时间可用性信息进行投标,在竞标终止条件不满足时,通过构建的考虑手术室适用性的调度模型选择获胜者,直至终止条件满足得到最终调度方案。在所提机制下,证明了近视策略是医生竞标的弱优势策略。采用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机制的有效性并讨论了该机制在现实中的应用。(2)考虑医生时间偏好及多资源限制的手术调度研究。考虑医生及其他可重复使用资源的时间可用性限制,对手术具有多资源需求的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医生的时间可用性信息是其私有信息。考虑医生在提交时间可用性信息时的战略行为,采用拍卖机制对问题进行求解以最大化手术权重和。在机制中,医生根据其时间可用性信息和手术资源需求采用基于需求的投标结构进行投标。在竞标过程中,当终止条件不满足时通过构建的资源约束模型来选择获胜者,直至终止条件满足得到最终调度方案。给出了医生在所提机制下竞标的优势策略。数值实验表明所提机制在不同供需比下与最优解相比都能获得较高的效率,私有信息损失率则随着供需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考虑医生时间偏好的主手术调度研究。考虑医生时间偏好为手术小组分配手术室时间以构建主手术调度方案,其中,医生的时间可用性信息是其私有信息。为了协调手术小组之间以及组内不同医生的时间偏好,将投票与调度优化相结合对问题进行求解,目标为在最大化手术室利用率的条件下最大化总体医生满意度。在投票机制中,管理者通过给出备选调度方案的方式与医生进行协商,医生按照规定的方式选择备选方案以表达其时间偏好。为了保证最终调度方案的质量,通过构建的最大化管理者目标的调度模型得到备选调度方案。考虑医生时间偏好以及不同医生的权重,采用加权认可投票法和加权borda投票法作为投票规则,并分析两种投票规则的优缺点及相关性质。采用数值实验对两种投票规则进行对比,测试不同调度方案数量对结果的影响,并讨论了所提方法在现实中的应用。本研究将经济相关理论与方法、计算科学与调度优化相结合,丰富了医疗调度优化理论。本文考虑医生时间偏好进行手术室调度规划,采用协调机制对问题进行求解,为管理者与医生的互动方式提供了新方法,有利于提高调度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以及多边协商的复杂性。

陶亮[7](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刘琳[8](2018)在《H公司产品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制造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制造型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又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竞争,这一现象在汽车行业尤为突出,企业若要在残酷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对于汽车本身复杂的结构特点来说,消费者对汽车内外饰等零部件有更严格的要求,汽车整车制造商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有优质的产品无疑会赢得汽车类产品市场竞争。近些年来,H公司不断涌现出各种问题,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任务,每天成品的数量不能一直保持平均水平,产量的波动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公司经济效益以及客户关系。在汽车内外饰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装配是产品生产的最后环节,其装配过程往往伴随着作业任务繁杂、工作量大等状况,而对于装配线是否平衡,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装配线的作业效率,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本文以H公司汽车内外饰装配车间的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为研究对象,通过用可以量化的装配线平衡率和平衡损失率来评价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平衡性的高低,用平滑性指数来评价装配线上各个工作站作业时间分布的离散情况。本研究在了解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的操作工艺流程基础上,运用工业工程基础方法中作业测定技术进行工时测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上各个作业元素所花费的时间,结合各个工作站的标准时间计算出装配线平衡率、平衡损失率和平滑性指数三个指标,进而发现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的平衡效果很差,最后找出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不平衡的原因,从装配线的作业负荷、5S管理、多能工培训对装配线平衡进行改善,从而提高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的平衡率。

张萌萌[9](2018)在《烟厂自动化辅料库多AGV路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某企业辅料嘴棒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自动输送系统为背景,从解决辅料嘴棒区多AGV搬运行驶过程中路口突发阻塞,影响其它AGV车辆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运输系统瘫痪问题入手,研究相应AGV的路径规划算法,使其满足多AGV运输任务的要求。并且对繁忙路段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避免多AGV车间的多种冲突问题,保证其在最短路径内完成运输任务,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该厂辅料嘴棒加工区多AGV路径规划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分析当前国内外多AGV行驶路径所采用算法及其实现效果。(2)研究该企业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架构、工作流程及仓库的运行过程等。另外对AGV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系统组成、车体组成、AGV的引导方法、控制系统以及调度系统等也进行了详细分析。(3)对单AGV和多AGV小车行驶路径进行算法研究。对电子地图建模采用精确性和高效性的拓扑建模法;本文根据一段时间内路径繁忙程度,加入了繁忙因子对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采用Dijkstra算法和改进Dijkstra算法相结合的算法对单AGV进行路径规划,并对改进Dijkstra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基于时间窗的路径规划方法和优先权的交通规则法相混合的方法对多AGV进行路径规划,并解决多AGV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冲突问题。(4)结合企业辅料嘴棒加工区AGV实际运行电子图,对单AGV、多AGV路径规划及多AGV冲突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单AGV和多AGV路径规划算法能较好的保证AGV的正常行驶,并很好地解决行驶中的各种冲突问题,较好地满足了企业提出的辅料嘴棒加工区AGV优化调度的需求。

赵光婷[10](2018)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指导下航空航天文本的翻译策略》文中指出当前很多学者运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来指导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而航空航天文本隶属科技文本,内容具有可靠性、信息性、权威性,其语言特点是陈述客观、文体质朴、条理清晰、逻辑性、实用性及专业术语性强。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指导航空航天文本的翻译实践。翻译文本是来自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的航空管理条例。此条例主要讲述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飞行员如何取得驾驶证。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源文本的信息完整地传达出来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语义对等。源文本信息的传达需要从词汇和句法层面着手,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在词汇和句法层面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语义对等。基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等值和翻译转换,译者选择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并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首先,译者运用翻译等值中的文本对等和形式对等中提及的直译、意译等方法来实现词汇层面的等值;其次,译者根据翻译转换中的层次转换原则实现时态的转换;最后,译者根据翻译转换中的结构转换原则采取被动句转换成主动句、拆分长句、调整语序等翻译策略进行翻译。本文讨论的是对航空航天文本汉译中的翻译实践。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航空航天文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翻译源文本内容、文本的语言特点以及此类文本翻译对译者的要求;第三部分简单地描述翻译的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校对三个方面;第四部分是翻译理论的介绍,阐述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中的核心观点及其提出的翻译方法;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该部分结合具体案例阐释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第六部分总结此次实践中的收获与不足。

二、具有优先权的自由作业时间表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优先权的自由作业时间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关键链进度控制相关概念
    2.1 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理论概述
        2.1.1 航道疏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2.1.2 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2.1.3 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的一般流程
    2.2 工程进度控制基本方法
        2.2.1 进度控制表法
        2.2.2 进度控制的比较法
    2.3 关键链管理基本思想
        2.3.1 约束理论
        2.3.2 关键链技术
        2.3.3 关键链管理方法的基本假设
        2.3.4 关键链管理的优点
        2.3.5 关键链需要解决的问题
    2.4 疏浚工程的概念和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问题
    3.1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概况
    3.2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建设特点
        3.2.1 工期要求紧
        3.2.2 管理协调难
        3.2.3 影响施工因素多
    3.3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3.3.1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资料的收集
        3.3.2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分解与工作先后关系的确定
        3.3.3 确定作业关系
    3.4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模式的选取
        3.4.1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模式的引出
        3.4.2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一体化组织机构设定
    3.5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问题分析
        3.5.1 存在的问题
        3.5.2 影响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关键链进度管理优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4.1 关键链进度管理优化模型的设计目标及原则
        4.1.1 模型设计目标
        4.1.2 模型设计原则
    4.2 关键链路径识别
    4.3 使用关键链法进行项目管理
        4.3.1 关键链法应用的基本过程
        4.3.2 关键链确定方法
        4.3.3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关键链的确定
    4.4 项目缓冲区的设置
        4.4.1 项目缓冲区的计算
        4.4.2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缓冲区的汇入
    4.5 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缓冲区的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链管理在航道疏浚项目中运用的保障措施
    5.1 跟进关键链进度计划
    5.2 工程建设进度偏差分析与相应的计划调整
    5.3 明确承包商管理职责
    5.4 落实关键链进度管理计划节点
    5.5 细化概算工程量和加大安全管理力量
        5.5.1 细化概算工程量
        5.5.2 加大安全管理力量
    5.6 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关键链技术的A公司F隧道工程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进度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
        1.2.2 关键链技术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4 论文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F隧道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2.1 A公司管理概况
    2.2 F隧道工程简介
    2.3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
    2.4 存在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F隧道工程的关键链识别
    3.1 项目WBS识别
    3.2 绘制网络图
    3.3 确定关键链
        3.3.1 隧道施工的资源约束
        3.3.2 关键链识别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关键链的F隧道工程缓冲区设置及进度控制
    4.1 缓冲区的计算方法比选
        4.1.1 剪贴法
        4.1.2 根方差法
        4.1.3 风险弹性系数法
    4.2 缓冲区计算
    4.3 缓冲区在进度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4.4 基于关键链的进度控制实施内容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施效果评价
    5.1 关键链技术实施效果
        5.1.1 大幅缩短了总工期计划
        5.1.2 适当延长了受资源约束的关键工作的工期
        5.1.3 通过设置缓冲区确保计划工期的实现
    5.2 实施效果分析及讨论
    5.3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1.1 教育督导是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
        1.1.2 教育督导是学校改进的动力源头
        1.1.3 英国教育督导是保障教育质量与标准的标杆示范
        1.1.4 指向学校改进的督导模式是我国学校督导改革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1.2.1 理论与实践价值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述评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教育督导
        2.1.2 学校督导
        2.1.3 学校改进
    2.2 相关研究述评
        2.2.1 国内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2.2.2 国外对英国教育督导的研究
        2.2.3 国内外对英国Ofsted的研究
        2.2.4 国内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2.2.5 国外对英国学校改进的研究
第3章 Ofsted督导改革的背景思潮及理论基础
    3.1 教育督导制度变革的背景思潮
        3.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3.1.2 教育监管改革浪潮
    3.2 教育督导模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3.2.1 CIPP模式
        3.2.2 发展性评价模式
        3.2.3 理论运用浅析
第4章 Ofsted发展历程审视与当代形态
    4.1 Ofsted的成立
        4.1.1 成立背景
        4.1.2 改革举措
    4.2 Ofsted的历史沿革
        4.2.1 正规化与统一化:保守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4.2.2 精致化与完善化:工党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4.2.3 多样化与简洁化:联合政府时期的学校督导
    4.3 Ofsted的当代形态
        4.3.1 宏观职能与愿景
        4.3.2 具体任务及内容
        4.3.3 内部组织与架构
        4.3.4 督学遴选与职责
    4.4 发展特征与流变规律
        4.4.1 从权威走向合作:学校改进的合伙人
        4.4.2 从问责走向改善:学校改进的协助者
        4.4.3 从他评走向自评:学校改进的助推者
第5章 Ofsted学校督导系统剖析
    5.1 督导系统和流程引领学校改进方向
        5.1.1 督导前的准备——CIPP模式的背景评价
        5.1.2 督导实施阶段——CIPP模式的过程评价
        5.1.3 督导反馈阶段——CIPP模式的结果评价
        5.1.4 对Ofsted督导流程的评价
    5.2 督导框架和指标体系聚焦学校改进要件
        5.2.1 贴近教育本质的指导思想
        5.2.2 构建分级分类的指标体系
        5.2.3 对框架和指标的深度反思
    5.3 Ofsted指导下的自我评价开拓学校改进手段
        5.3.1 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5.3.2 自我评价的核心要素
        5.3.3 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
第6章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与启示
    6.1 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经验分析
        6.1.1 督导人员的专业性是助力学校改进的灵魂
        6.1.2 督导设计的合理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支柱
        6.1.3 督导实践的科学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航标
        6.1.4 督导循证的有效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关键
        6.1.5 督导研究的近地性是推动学校改进的保障
    6.2 对我国学校督导的启示
        6.2.1 强调循证原则,为教育研究建立督导的大数据库
        6.2.2 注重服务功能,为社会和民众提供信息
        6.2.3 加强改进职能,从以督政为主向督政与督学并重转变
        6.2.4 增进指导功能,推动学校自评体制建设
        6.2.5 加强公正客观,尝试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岸桥联合重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调度研究现状
        1.2.2 因素干扰下的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组织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组织结构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述
    2.1 集装箱码头理论概述
        2.1.1 集装箱码头主要设施概念
        2.1.2 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流程
        2.1.3 集装箱码头泊位岸桥调度问题
    2.2 重调度理论概述
    2.3 遗传算法理论概述
        2.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2.3.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2.4 可拓学理论概述
        2.4.1 可拓学的基本原理
        2.4.2 物元理论
        2.4.3 关联函数
    2.5 本章小结
3 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岸桥联合重调度模型
    3.1 问题描述
        3.1.1 集装箱码头干扰因素的影响
        3.1.2 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岸桥重调度恢复策略
    3.2 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岸桥联合重调度模型构建
        3.2.1 模型假设
        3.2.2 参数设置
        3.2.3 重调度恢复模型构建
    3.3 本章小结
4 模型求解的可拓遗传算法
    4.1 染色体编码
    4.2 种群初始化
    4.3 适应度函数
    4.4 选择操作
    4.5 交叉操作
    4.6 变异操作
    4.7 算法终止条件
    4.8 算法流程
    4.9 算例实验
    4.10 本章小结
5 模型与算法的算例验证
    5.1 实例数据与初始调度方案
        5.1.1 实例数据
        5.1.2 初始调度方案
    5.2 船舶延迟到港重调度
        5.2.1 船舶延迟到港传统调整方法安排
        5.2.2 船舶延迟到港重调度安排
        5.2.3 船舶延迟到港两种调度结果分析
    5.3 岸桥故障重调度
        5.3.1 岸桥故障传统调整方法安排
        5.3.2 岸桥故障重调度安排
        5.3.3 岸桥故障两种调度结果分析
    5.4 船舶特殊要求重调度
        5.4.1 船舶特殊要求传统调整方法安排
        5.4.2 船舶特殊要求重调度安排
        5.4.3 船舶特殊要求两种调度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船舶相关数据
附录B 到港船舶相关数据

(5)低空通航飞行计划预先协同调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内容安排
第二章 低空空域运行环境及通航飞行活动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运行环境分析
        2.2.1 空域环境
        2.2.2 气象环境
        2.2.3 保障设施
        2.2.4 运行规则
    2.3 飞行活动分析
        2.3.1 任务特点
        2.3.2 任务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定时空资源占用下通航计划调配模型
    3.1 问题概述
    3.2 飞行计划飞行范围栅格化方法
        3.2.1 空域栅格化
        3.2.2 飞行计划与空域栅格关联
    3.3 飞行计划调配规则
        3.3.1 基于先到先服务规则
        3.3.2 基于任务优先级规则
        3.3.3 基于累积延时规则
        3.3.4 基于综合优先级规则
    3.4 基于综合优先级的计划调配模型
        3.4.1 模型假设
        3.4.2 模型建立
    3.5 求解算法
    3.6 算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间占用妥协策略下通航计划调配模型
    4.1 问题概述
    4.2 模型假设
    4.3 基于优先权的计划调配模型
        4.3.1 符号定义
        4.3.2 模型建立
        4.3.3 求解算法
        4.3.4 算例分析
    4.4 基于系统最优的计划调配模型
        4.4.1 模型建立
        4.4.2 求解算法
        4.4.3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考虑医生时间偏好的手术室调度机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框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手术室调度优化问题
    2.2 手术室资源限制分类
    2.3 资源调度问题建模与求解
        2.3.1 手术室资源调度问题建模及求解
        2.3.2 分布式调度问题求解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医生时间偏好的手术室资源调度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决策问题分析
        3.2.1 手术室管理者的决策问题
        3.2.2 医生的决策问题
    3.3 迭代竞标机制设计
    3.4 数值实验
    3.5 应用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考虑医生时间偏好及多资源限制的手术调度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拍卖机制
        4.2.1 基于需求的投标
        4.2.2 竞胜标模型
        4.2.3 迭代竞标过程
        4.2.4 拍卖机制的性质
    4.3 数值实验
    4.4 本章小结
5 考虑医生时间偏好的主手术调度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投票
        5.2.1 投票问题表示
        5.2.2 备选调度方案
        5.2.3 医生偏好序列
        5.2.4 投票规则
        5.2.5 性质
    5.3 数值实验
    5.4 应用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7)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2.5.1 范围管理
        2.5.2 进度管理
        2.5.3 质量管理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2.5.5 沟通管理
        2.5.6 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3.5.1 设计到代理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3.5.3 职业化精神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4.2.5 案例讨论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3.5 案例讨论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4.5 案例讨论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4.5.5 案例讨论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6.5 案例讨论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4.7.5 案例讨论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的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致谢
附件

(8)H公司产品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装配线平衡的理论基础
    2.1 装配线平衡概念
        2.1.1 装配线平衡的基本要素
        2.1.2 装配线平衡问题的评价指标
    2.2 装配线平衡问题分类
    2.3 装配线平衡问题改善方法
        2.3.1 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
        2.3.2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公司产品装配线的现状分析
    3.1 公司简介
    3.2 汽车内外饰装配现状分析
        3.2.1 装配车间产品订单需求现状
        3.2.2 装配车间现场管理现状
        3.2.3 装配线操作工人作业技能现状
    3.3 牌照灯装饰板装配线平衡问题分析
        3.3.1 装配线作业流程分析
        3.3.2 作业元素的划分及时间测定
        3.3.3 装配线平衡现状
    3.4 装配线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线平衡问题改善方案
    4.1 基于线性规划对问题分析
        4.1.1 线性规划模型假设
        4.1.2 线性规划模型建立
    4.2 基于Lingo软件对模型求解
        4.2.1 Lingo概述
        4.2.2 优先关系集合
        4.2.3 求解编程结果
    4.3 改善效果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线平衡保障措施设计
    5.1 现场5S管理
        5.1.1 现场5S管理检查
        5.1.2 现场5S管理评价
    5.2 多能工培训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工时测量数据收集表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烟厂自动化辅料库多AGV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AGV在烟厂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应用
    2.1 自动化立体仓库概述
        2.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定义
        2.1.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组成
    2.2 烟厂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工作流程
        2.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入库作业
        2.2.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库作业
    2.3 烟厂自动化立体辅料库的运行过程
    2.4 烟厂自动化立体仓库AGV控制系统
        2.4.1 AGV的系统构成
        2.4.2 AGV的车体组成
        2.4.3 AGV的导引方式
        2.4.4 AGV的控制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传统和改进Dijkstra算法的单AGV路径规划
    3.1 AGV电子地图模型建立
        3.1.1 几何建模法
        3.1.2 栅格建模法
        3.1.3 单元分解法
        3.1.4 可视图法
        3.1.5 拓扑建模法
    3.2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单AGV路径规划
        3.2.1 传统Dijkstra算法
        3.2.2 改进Dijkstra算法
        3.2.3 混合优化Dijkstra算法
        3.2.4 单AGV路径规划仿真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时间窗和交通规则法的多AGV路径规划
    4.1 基于时间窗的路径规划方法
        4.1.1 时间窗的定义
        4.1.2 时间窗的种类
        4.1.3 时间窗的原理
        4.1.4 时间窗的计算
        4.1.5 时间窗的算法流程
    4.2 基于优先权的交通规则法
        4.2.1 优先权的制定
        4.2.2 交通规则的规定
        4.2.3 交通规则的节点要求
        4.2.4 交通规则的执行流程
    4.3 基于时间窗和优先权交通规则法的多AGV混合优化算法
        4.3.1 混合优化算法执行过程
        4.3.2 多AGV路径规划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指导下航空航天文本的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Literature Review
        1.2.1 Literature Research on Catford's Translation Theory at Abroad
        1.2.2 Literature Research on Catford's Translation Theory at Home
        1.2.3 Literature Research on Aerospace Texts at Abroad and Home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2.1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2.2 Lexical Features
        2.2.1 The Use of Acronyms
        2.2.2 The Use of Blendings
        2.2.3 The Use of Compounds
        2.2.4 The Use of Nominalizations
        2.2.5 The Use of Non-Finite Verbs
        2.2.6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Terms and Proper Nouns
        2.2.7 The Use of Modal Verbs
    2.3 Syntactic Features
        2.3.1 The Use of Negative Sentences
        2.3.2 The Use of Passive Sentences
        2.3.3 The Use of Complex and Long Sentences
        2.3.4 The Use of Simple Sentences
    2.4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3.1.1 Looking up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3.1.2 Selecting the Translation Theory
        3.1.3 Making a Plan and a Glossary
    3.2 Selection of Auxiliary Tools and References
    3.3 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Chapter Four Introduction and Instructive Function of Catford'sTranslation Theory
    4.1 Introduction of the Main Points of Catford's Translation Theory
        4.1.1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4.1.2 Translation Shifts
        4.1.3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4.2 Instructive Function of Catford's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F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Aerospace Text under theGuidance of Catford's Translation Theory
    5.1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5.1.1 Literal Translation
        5.1.2 Liberal Translation
        5.1.3 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5.1.4 The Method of Annotation
    5.2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hifts
        5.2.1 Class-Shifts
        5.2.1.1 Nominalization Shifted to Verb
        5.2.1.2 Adjective Shifted to Adverb
        5.2.2 Unit-Shifts
        5.2.1.1 A Clause Shifted to a Phrase
        5.2.2.2 A Sentence Shifted to a Sentence Group
        5.2.3 Structure-shifts
        5.2.3.1 Negative Sentences Shifted to Positive Sentences
        5.2.3.2 Positive Sentences Shifted to Negative Sentences
        5.2.3.3 Passive Sentences Shifted to Active Sentences
        5.2.3.4 The Postpositive Attributives Shifted to the Prepositive Attributives
        5.2.4 Level-Shift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四、具有优先权的自由作业时间表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杭运河邵伯湖区段航道疏浚工程进度管理优化研究[D]. 潘锋. 扬州大学, 2020(04)
  • [2]基于关键链技术的A公司F隧道工程进度管理研究[D]. 王云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指向改进的英国学校督导研究[D]. 顾娇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4]集装箱码头连续泊位岸桥联合重调度研究[D]. 王奥.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低空通航飞行计划预先协同调配方法研究[D]. 田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考虑医生时间偏好的手术室调度机制设计研究[D]. 刘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7]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H公司产品装配线平衡分析与改善研究[D]. 刘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9]烟厂自动化辅料库多AGV路径规划研究[D]. 张萌萌.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10]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指导下航空航天文本的翻译策略[D]. 赵光婷. 福州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优先自由作业安排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