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黎淑翎[1](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马朝阳[3](2020)在《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设计在塑造高品质环境、城市特色风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由于长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难以应对管控过程中的灵活性的调整需求以及管控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城市设计成果与管控不对等、管理手段与管理需求不匹配、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共空间品质不佳等,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控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入品质时代的转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更加强调通过城市精细化管控实现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向精细化过度。因此,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成为公共空间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目前,国内外的城市设计实践均表明,实施城市精细化管控是破解传统规划管理困境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保障,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困境,并通过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公共空间的精细化管控框架。最后,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进行剖析,从成果编制、明确重点管控要素、成果与管控体系衔接、个案具体管控实施过程、管控效果五大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第一章,为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是本文的思考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管控实施阶段、管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编制阶段与强化目标导控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优化思路。第三章,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践研究与经验借鉴。通过梳理与借鉴国内外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从成果编制与全过程动态的管控实施两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启示。第四章,构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从公共空间目标体系的构建、公共空间规划编制、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三个层面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框架。第五章,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案例研究。以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C2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为例,通过从编制到管控实施的全过程系统研究,提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策略。
张钰[4](2020)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 ——以G市为例》文中提出1986年,深圳在学习香港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委会”),开启了我国内地城市规划决策的新篇章,如今规委会制度已成为许多城市在规划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机制。我国的规委会作为城市规划的决策支持机构,对实现规划决策的民主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一项制度创新。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实现规划督察全覆盖,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和公众的力量,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规委会工作的重视,而在2018年的规划机构改革浪潮中,基于“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也对规委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规委会的职能,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课题。2008年《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决策过程中法定程序的重要性,通过“程序正义”保证“实体正义”,规委会决策制度有助于维护规划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防止对规划的随意修改。G市规委会作为国内典型的规划决策咨询机构已经运作了十四年,历经三届规委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组织构架和议事制度,为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然而在面临城市规划发展的新挑战时,仍然面临组织构架不合理、审议目标不明确、审议规则不清晰等多种问题,亟待对规委会的决策过程和决策制度进行重新的检讨、评估和优化。本文基于规划委员会制度的经验总结,通过历史研究和国际视野的比较,借助决策理论的方法,明确“规委会”这个术语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各地区规委制度章程的安排,针对国内的现实发展趋势,以G市规委会为例,提出G市规委会制度框架的优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界定研究对象,对现有的规委会研究进行梳理和分类,从中汲取对研究有效信息,为后文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部分基于决策科学,对规委会的性质进行深入研究。规委会本质上作为多个人在一定框架内进行决策的实践组织,适用于多准则决策和组织型群体决策理论。该部分从决策相关理论出发,分析规划委员会决策在理论层面上应当具备的要素及适用的相关理论原则,为G市规委会决策制度的评估构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实践研究,不同城市的规划委员会尽管都是为规划决策服务的机构,但是其建制、议事规则具有显着差异,本章节以纽约、香港、台北等城市为例,介绍不同语境下规委会的决策机制,分析其在运作过程中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行为/方法的特点,总结出不同地区规划委员会的普适性和特殊性,为优化G市规委会制度安排提供研究基础。第四部分以G市规委会的决策机制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G市规委会的发展历史、议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鉴第二、三部分的内容针对性设计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行为/方法,提供全面的制度改革建议。
张洋[5](2019)在《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地位领先的城市纷纷编制了城市远景战略规划,近期我国武汉、杭州、长春、成都、青岛等城市立足于建国一百周年的发展目标,掀起了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编制浪潮。但从现有研究来看,城市远景战略规划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编制方法作为其支撑,面临着“实践先行、理论后行”的研究现状。本文运用城市规划学科的相关知识,将城市远景规划与相关规划进行辨析,以此来明确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和具有长远性、趋势性、概略性、非法定性和适当性的特征;分析了我国城市远景战略规划主要受全球化,分权化,城市化,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缺位”,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等几点原因的影响而兴起的规划;从战略引导、空间管控和区域协调来说明编制远景战略规划具有重要作用;总结了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编制框架和编制流程。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扎根理论对纽约、墨尔本、深圳、武汉的规划文本进行编码的方法并运用质性研究软件Nvivo12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出国内外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编制的主要集中于:规划的背景、规划愿景、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编制的流程几个方面并就每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对《成都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进行总结和评析。得出了编制城市远景战略规划对指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应作为远景战略规划的编制主体;应明确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的层次和地位;远景战略规划的编制框架等基本结论。提出关于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编制和城市发展的几点思考作为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吴淼[6](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李子静[7](2019)在《基于潜力评价的城市更新方法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指出大多数城市现已进入存量开发阶段,城市更新已成为各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不同阶段的城市更新都对城市发展有贡献价值。城市更新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精准的更新规划和有效的更新管理保障体制,本文研究的重点——更新潜力评价是更新规划制定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规划体系——更新体系一体化的操作模式可最终确保城市更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城市更新规划体系有显着的层级特征,不同层级的更新规划能够解决的城市问题不同,相应的更新潜力评价也要逐层进行,本次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文章从对相关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研究出发,研究城市更新的概念、演进历程、更新理论发展和相关评价内容,重点论述了我国法定规划体系下的单元规划和深圳、广州、上海和台湾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体系和管控内容。研究发现多层级的更新规划可与各层级的法定城市规划配合,从而有效的指导更新活动的开展,而城市更新潜力评价可提高更新活动开展的准确性。因此,本次研究确定施行多层级的更新规划方法,搭建基于潜力评价的多层级更新规划框架。随后展开本次研究的重点“更新潜力评价体系建构”和“基于更新潜力评价的更新规划方法的应用”。从不同层级搭建了“更新目标——评价维度——更新潜力”一体的评价分析框架,宏观层面评价体系包含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政策保障四个方面,中观层面选取空间资源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开敞空间四个潜力因子,微观层面考虑微改造潜力,选取建筑、道路交通和公共空间微更新进行评价。最后以南京为例,在中观层面选取更新单元,基于前文的潜力评价框架,构建有操作可能性的更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更新潜力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更新规划指引。就当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形势而言,城市更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抓手。今后也将有更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更新规划的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更新潜力评价体系和潜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南楠[8](2018)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承担着统筹安排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的重要功能,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城市绿地被其他类型的建设行为侵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不佳,影响城市绿地发挥生态和服务功能。而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是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改善规划实施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质性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四种方法,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情况和部分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对城乡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园林建设管理等方面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并对城市绿地未成功实施的典型案例进行回溯性分析,综合提出研究结论。论文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是一个以相关法律法规等为实施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实施内容,有关制度和实施运作机制为实施方式的体系。论文从“一致性”评估思路出发,总结提出法律法规体系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基础性要求,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分类、内容要求特征、表达形式特征和强制性特征。从“执行力”评估思路出发,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过程维度分析,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方式归纳为三项核心制度和四个实施运作机制,总结了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四种基本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是是基于规划对比和实施过程分析等基本方式,对已经实施一段时间或实施期满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等方面内容开展的评估评价工作,目的是通过评估查找问题和不足,改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最终推进规划实施、实现规划目标。其基本理论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选择、目标、任务、原则、对象、内容、指标和评估途径等内容。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核心内容,即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论文提出以“建设管控状况”(结果评估)和“实施制度机制”(过程评估)为基础性评估对象:其中,建设管控状况评估以“目标—方案一致性”为评估内容,按照性质、数量、结构、位置、边界五种类型进行评估;实施制度机制评估以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公正性为评估内容,并针对以上内容提出了评估指标和评估途径。此外,本论文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策略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组织策略建议。本论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体系的论述,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和方法的论述,特别是对于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的系统性构建,具有创新性;同时,研究也为构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制度,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提供了借鉴参考。
石成良[9](2018)在《房地产市场赠送面积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买房赠送面积的现象逾演逾烈。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提高商品房的市场竞争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和政府管理的缺失,大肆地在原申报的规划建筑面积之外建造各种所谓的赠送面积。赠送面积带来的社会问题有些是隐性的有些是显性的,隐性的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商品房居住质量的降低和社区管理难度的加大等;而显性的问题是导致了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的纠纷,政府部门执法时政府与开发商的冲突、政府与购房者的冲突等,而这种纠纷和冲突很容易演变为群体事件。如何有效地治理房地产行业的赠送面积乱象,对深圳乃至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监管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以深圳市为代表的各类赠送面积案件进行分析,剖析目前赠送面积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探索治理对策。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赠送面积的含义和主要类型,分析了赠送面积问题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为全文开展论述奠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深圳市的赠送面积现象发展过程和现状,通过典型案件分析的手段,分析了目前赠送面积的主要表现形式;接着本文阐述了赠送面积现象带来的危害,指出赠送面积现象对国家、购房者和开发商三者都存在各种危害;通过对深圳市对赠送面积治理政策的研究,分析当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从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加强舆论监督、逐步取消预售制和大力推广精装修交房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房地产行业赠送面积乱象的看法与建议。
毕波[10](2018)在《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基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背景下,以北京为例,我国特大城市常见学校冷热不均、跨区就学、教育分异等问题,对传统的设施规划思维形成挑战。本文融贯有关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为什么不公平”)、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如何定义和识别不公平”)和教育空间规划实践(“如何应对不公平”)的研究,指出从空间规划角度看待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本质,以及规划干预就学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托北京三个尺度的就学格局研究和美国、日本的就学政策经验反思,本文搭建了基础教育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逻辑路径。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对象不仅限于设施本身,涉及单元空间的教育资源再分配和连续空间的教育系统再组织。基于教育供给相关理论,规划在较大行政单元层面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角色,在较小功能单元协调多供给主体的利益关系。基于教育需求相关理论,规划在连续空间层面调解就学规模效益、就近入学、学校和社区多元性目标之间的必然矛盾。以不同层面的空间公平评价为技术支撑,规划应当搭建与政策配套的工作路径,构建均衡、就近、包容的就学组团。对于单元空间和连续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本文跨多个学科整理了相关评价方法集,分类总结了其应用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定义并识别了北京市域、西城区、通州新城不同区位和群体获得的基础教育资源差异作为评价实证。市域尺度,通过社会空间因子分析和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相关性分析,提炼全市中小学服务分布的“中心—边缘”分异。内城尺度,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揭示生源分配机制和三种学区社会空间特征,即内城教育空间的“户籍—文化”分异。近郊尺度,通过问卷调查和GIS建模,揭示实际就学格局公平性,并应用不同可达性模型模拟机会分布,指出近郊教育空间的“收入—区位”分异。三个研究归纳出转型时期首都地区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的描述维度,指出就学政策规划的重要性。对于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本文梳理了学校规划实践的公平范式演变,以及不同公平范式国家美国、日本学区制和就学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嵌入不同层面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指向教育区划调整和就学政策设计的规划工作路径,以及组建数据平台、规划师角色转换的保障策略。最后结合北京市的特征总结,提出以学区为核心的教育区划体系及就学公平政策建议。
二、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
1.5.2 比较研究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
2.3.1 立法目的 |
2.3.2 管控范畴 |
2.3.3 规制尺度 |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
2.5.1 文本结构 |
2.5.2 索引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途管制 |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
3.6.1 辅助用途 |
3.6.2 释放标准 |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位规则 |
4.1 关键指标释义 |
4.1.1 体位 |
4.1.2 楼板面积 |
4.1.3 容积率 |
4.1.4 密度规则 |
4.1.5 院规则 |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
4.2.1 总体目标 |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
4.4.2 奖励区划 |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牌管控 |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
5.2.1 “标牌”的定义 |
5.2.2 标牌的分类 |
5.2.3 标牌与分区 |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停车管理 |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
6.2.5 片区停车共享 |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
7.1.4 违法与处罚 |
7.1.5 法律语言 |
7.1.6 区划的适应性 |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
7.2.1 特别规定 |
7.2.2 修订或修改 |
7.2.3 免除 |
7.2.4 例外 |
7.2.5 必要性与问题 |
7.3 裁量机制 |
7.3.1 施行机构 |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
7.3.4 变通 |
7.3.5 特别许可 |
7.3.6 区划修正 |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比较借鉴 |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
8.3 创新与特色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方资源约束下的增量阶段向存量及高品质阶段转变 |
1.1.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是新时期高质量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
1.1.3 以精细化为趋势的城市管理制度转变新需求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 |
1.2.2 公共空间 |
1.2.3 城市精细化管控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现实困境与思考 |
2.1 成果编制阶段——可操作性差 |
2.1.1 “重方案、轻导控”的城市设计编制方式 |
2.1.2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不足、重点管控要素难辨 |
2.1.3 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体系缺乏精准衔接 |
2.2 管控实施阶段——管控要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
2.2.1 公共空间要素审查粗放、管控力度不足 |
2.2.2 缺乏动态的设计控制 |
2.2.3 缺乏明确的城市设计审查机制 |
2.2.4 缺乏协同参与机制 |
2.3 管控效果评价——难以引导高品质城市空间建设 |
2.3.1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分布散乱,缺乏系统性、秩序性 |
2.3.2 微观层面——步行公共空间体系连续性差 |
2.4 基于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下的思考 |
2.4.1 城市设计编制阶段 |
2.4.2 管控实施阶段——强化目标导控的精细化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公共空间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1.1 美国:“结合区划”的城市设计审查制度 |
3.1.2 英国:“自由裁量”为特征的“开发许可”管控 |
3.1.3 德国:规划建造 |
3.1.4 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 |
3.1.5 日本:建筑协定制度 |
3.1.6 小结 |
3.2 我国重点地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施路径研究 |
3.2.1 深圳:公共空间要素融入法定图则 |
3.2.2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附加图则 |
3.2.3 天津:“一控规、两导则”的规划管控 |
3.2.4 广州: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管控 |
3.2.5 小结 |
3.3 国内外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的经验启示 |
3.3.1 成果编制阶段 |
3.3.2 管控实施阶段——全过程动态的管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框架构建 |
4.1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目标构建 |
4.1.1 统筹协调的“整体性、秩序性”目标 |
4.1.2 要素协同的“开放性、连通性”目标 |
4.1.3 “实施性”目标 |
4.2 公共空间规划编制阶段 |
4.2.1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 |
4.2.2 公共空间重点控制内容转译管控要素 |
4.2.3 强化公共空间管控要素量化、指标化 |
4.3 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的实施路径 |
4.3.1 土地出让前——提高要素的可操作性 |
4.3.2 土地出让后——空间要素精准落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控实例——广州南沙起步区灵山岛尖 C2 单元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实践研究 |
5.1 城市设计过程回顾 |
5.2 城市设计优化概况 |
5.2.1 城市设计编制背景 |
5.2.2 现状问题梳理 |
5.2.3 城市公共空间目标构建及优化策略 |
5.2.4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阶段 |
5.2.5 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 |
5.3 具体地块的精细化管控实施 |
5.3.1 C2-12-11/12地块——优化空间界面及步行空间延续性 |
5.3.2 C2-12-10地块——优化空间界面、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
5.3.3 C2-22-01/11/05地块——提升城市绿廊的公共空间品质 |
5.4 管控效果分析 |
5.4.1 强化了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与引导性 |
5.4.2 强化了街道步行空间的适宜性 |
5.4.3 不同要素协同管控保障了公共流线的连贯性 |
5.5 小结 |
5.5.1 深化公共空间导控要素,精准落位城市公共空间 |
5.5.2 建立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促进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 |
5.5.3 公共空间目标量化,明确重点管控要素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 ——以G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城市规划委员会是保证科学民主规划决策的核心环节 |
1.1.2 我国现有规委会制度难以应对新时期城乡规划的发展需求 |
1.1.3 新时期规委会制度的改革需要系统性借鉴相关理论和实践 |
1.2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2.2 研究视角的扩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比和类型化的方法下的规委会模式总结分析 |
1.3.2 实践研究的视角下地方规划委员会制度经验的梳理和建议 |
1.3.3 相关理论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与历史研究 |
1.4.2 决策理论研究 |
1.4.3 比较研究 |
1.4.4 实证分析研究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决策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与决策理论 |
2.2 群体决策理论 |
2.2.1 群体决策历史回顾 |
2.2.2 群体决策相关理论研究 |
2.3 多准则决策理论 |
2.3.1 多准则决策历史回顾 |
2.3.2 多准则决策相关方法研究 |
2.4 城市规划委员会理论的框架性建议 |
2.4.1 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分析框架 |
2.4.2 决策科学对城市规划委员会构建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实践研究 |
3.1 研究对象及视角的选择 |
3.1.1 纽约 |
3.1.2 香港 |
3.1.3 台北 |
3.2 决策主体的构建 |
3.2.1 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 |
3.2.2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 |
3.2.3 台北都市计划委员会 |
3.2.4 台北都市设计及土地使用开发许可审议委员会 |
3.3 决策对象的界定/分流 |
3.3.1 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 |
3.3.2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 |
3.3.3 台北都市计划委员会 |
3.3.4 台北都市设计及土地使用开发许可审议委员会 |
3.4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和选择 |
3.4.1 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 |
3.4.2 纽约标准与上诉理事会 |
3.4.3 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 |
3.4.4 台北都市设计及土地使用开发许可审议委员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发展与回顾 |
4.1 G市规委会的成立背景 |
4.2 规委会运作评估要素的确定 |
4.3 三届规委会的发展与制度演变 |
4.3.1 初建期:G市第一届规委会的诞生 |
4.3.2 发展期:G市第二届规委会的探索 |
4.3.3 成熟期:G市第三届规委会的拓展 |
4.4 本章小结:G市规划委员会的运作评估 |
4.4.1 G市规委会取得的成效 |
4.4.2 G市规委会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对G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对象的考察分析 |
5.1 城市规划委员会历年议题分析 |
5.1.1 历年主要议题类型及变化状况 |
5.1.2 规委会议题的类别特征分析 |
5.1.3 规委会议题的属性特征 |
5.2 控规调整议题的属性特征 |
5.2.1 正向转变 |
5.2.2 负向转变 |
5.2.3 其它转变 |
5.3 规委会项目审议的目标特征 |
5.3.1 调节利益冲突 |
5.3.2 .对美学价值观的追求以及理想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 |
5.3.3 .实现公共财政目标 |
5.3.4 .引导社会公正及社会融合 |
5.3.5 .对历史文化遗产及传统人居环境的保护 |
5.3.6 .促进城市开发与发展战略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的匹配性调整 |
6.1 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调整原则 |
6.1.1 在决策主体层面优化决策主体构成和协商反馈机制 |
6.1.2 在决策对象层面进一步优化审议模式与效率 |
6.1.3 在决策行为/方法层面进一步实行程序性控制 |
6.2 决策主体的构成优化:组织构架的调整 |
6.2.1 制度设计与组织架构调整 |
6.2.2 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委员会的职责 |
6.2.3 简化委员会的职责 |
6.2.4 专案委员会的职责 |
6.2.5 复核委员会的职责 |
6.2.6 办公室的职责 |
6.3 决策主体的构成优化:委员构成及规模的调整 |
6.3.1 委员构成的考虑因素 |
6.3.2 席位设置的变动 |
6.3.3 委员界别代表的调整 |
6.3.4 简化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5 专案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6 复核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7 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委员会的委员构成 |
6.3.8 委员的考核 |
6.4 决策对象的分流:审议程序的调整 |
6.4.1 分类审议程序示意图 |
6.4.2 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委员会的审议程序 |
6.4.3 简化委的审议程序 |
6.4.4 专案委的审议程序 |
6.4.5 复核委的审议程序 |
6.5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审议评分表格的使用 |
6.6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信息公开与意见反馈 |
6.7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委员交互方式的调整 |
6.8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议事频率的调整 |
6.8.1 会议召开模式的选择 |
6.8.2 城市规划委员会及各分委的开会频率 |
6.9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决策方法的调整 |
6.10 决策行为/方法的控制:回避制度的细化 |
6.11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与评价 |
1.3 研究的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性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可能的创新性 |
第2章 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的基本内涵 |
2.1 城市规划与城市远景战略规划 |
2.1.1 城市规划体系 |
2.1.2 远景战略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2.2 远景战略规划的兴起及其原因 |
2.2.1 远景战略规划的发展历程 |
2.2.2 远景战略规划兴起的原因 |
2.2.3 远景战略规划作用 |
2.3 远景战略规划的特征 |
2.4 远景战略规划编制的导向性与编制内容 |
2.4.1 远景战略规划的编制导向性 |
2.4.2 远景战略规划的编制内容 |
2.5 远景战略规划的编制程序 |
第3章 国内外远景战略规划案例分析 |
3.1 国外远景战略规划编制的案例介绍 |
3.1.1 更绿色更美好的纽约 |
3.1.2 墨尔本2050 规划 |
3.2 国内远景战略规划编制的案例介绍 |
3.2.1 深圳2030 城市发展策略 |
3.2.2 武汉2049 远景发展战略规划 |
3.3 运用扎根理论的远景战略规划研究 |
3.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3.2 远景战略规划扎根分析 |
3.4 远景战略规划编制的案例总结 |
第4章 成都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的典型案例分析 |
4.1 成都2049 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
4.1.1 成都远景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
4.1.2 成都远景战略规划的愿景目标 |
4.1.3 成都远景规划的发展策略 |
4.2 成都2049 远景战略规划的总结和评析 |
4.2.1 成都2049 远景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2 成都2049 远景战略规划的特征分析 |
4.2.3 成都2049 远景战略规划内容评析 |
4.3 总结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的内容框架 |
第5章 远景战略规划的基本结论与思考 |
5.1 远景战略规划的总体特征 |
5.2 远景战略规划的基本结论 |
5.3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7)基于潜力评价的城市更新方法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城市更新综合研究 |
1.3.2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研究 |
1.3.3 潜力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更新理论与规划实践 |
2.1 城市更新 |
2.1.1 城市更新内涵 |
2.1.2 城市更新目标 |
2.2 法定规划体系下的单元规划 |
2.2.1 国内城市规划体系和控制内容 |
2.2.2 上海控制性编制单元 |
2.2.3 广州控制性规划导则 |
2.2.4 武汉控规导则 |
2.2.5 南京规划编制单元 |
2.2.6 比较总结 |
2.3 我国城市更新规划实践 |
2.3.1 深圳城市更新 |
2.3.2 上海城市更新 |
2.3.3 广州城市更新 |
2.3.4 台湾都市更新 |
2.3.5 比较总结 |
2.4 城市更新潜力评价 |
2.4.1 多层级城市更新规划框架 |
2.4.2 多层级城市更新单元划分原则 |
2.4.3 城市更新潜力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更新潜力评价体系建构 |
3.1 宏观层面城市更新潜力评价 |
3.1.1 评价目的 |
3.1.2 评价分类 |
3.1.3 城市空间结构更新潜力 |
3.1.4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潜力 |
3.1.5 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潜力 |
3.1.6 城市公共政策保障潜力 |
3.2 中观层面更新潜力评价体系 |
3.2.1 评价目的 |
3.2.2 评价框架 |
3.2.3 空间资源布局优化潜力 |
3.2.4 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潜力 |
3.2.5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潜力 |
3.2.6 开敞空间系统完善潜力 |
3.3 微观层面更新潜力评价体系 |
3.3.1 评价目的 |
3.3.2 评价框架 |
3.3.3 建筑微更新 |
3.3.4 道路交通微更新 |
3.3.5 公共空间微更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更新规划方法应用——以中观层面为例 |
4.1 南京城市更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4.1.1 更新单元划分 |
4.1.2 基于潜力评价的更新规划方法建构 |
4.2 空间资源布局优化潜力评价 |
4.2.1 结构配置 |
4.2.2 利用效率 |
4.2.3 机遇条件 |
4.2.4 限制条件 |
4.2.5 评价结论 |
4.3 交通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潜力 |
4.3.1 结构配置 |
4.3.2 服务水平 |
4.3.3 评价结论 |
4.4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潜力 |
4.4.1 结构配置 |
4.4.2 数量配置 |
4.4.3 评价结论 |
4.5 开敞空间系统完善潜力 |
4.5.1 结构配置 |
4.5.2 空间品质 |
4.5.3 评价结论 |
4.6 基于评价的中观层面更新规划指引 |
4.6.1 更新目标与更新方式 |
4.6.2 更新内容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
1.1.2 规划认知发展的拉力 |
1.1.3 解决实施问题的推力 |
1.2 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有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综述 |
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有关概念 |
2.1.1 基础概念 |
2.1.2 核心概念 |
2.1.3 其他相关概念 |
2.2 国外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
2.2.1 主要理论 |
2.2.2 实践案例 |
2.2.3 主要特点 |
2.3 我国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
2.3.1 发展历程 |
2.3.2 研究领域 |
2.3.3 研究对象 |
2.3.4 主要方法 |
2.3.5 主要问题 |
2.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进展 |
2.4.1 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实施评估 |
2.4.2 对绿地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估 |
2.4.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上一版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 |
2.5 现代城市规划有关理论综述 |
2.5.1 不确定性理论 |
2.5.2 程序规划理论 |
2.5.3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 |
2.6 公共政策有关理论综述 |
2.6.1 公共政策概念、构成要素和政策模型 |
2.6.2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2.6.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6.4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一致性”思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
3.1 “一致性”评估的前提条件 |
3.2 法律法规要求分析 |
3.2.1 法律法规的基本体系 |
3.2.2 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
3.3 规划空间层次分析 |
3.3.1 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层次 |
3.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层次 |
3.4 规划内容构成和内容要求分析 |
3.4.1 总则类内容 |
3.4.2 布局类内容 |
3.4.3 用地类内容 |
3.4.4 生态类内容 |
3.4.5 保障类内容 |
3.4.6 内容要求特征 |
3.5 规划表达方式分析 |
3.5.1 形式特征分析 |
3.5.2 强制性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执行力”思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管控过程分析 |
4.1 核心管理制度 |
4.1.1 城市绿线制度 |
4.1.2 绿色图章制度 |
4.1.3 生态控制线制度 |
4.2 实施运作机制 |
4.2.1 规划制定机制 |
4.2.2 计划落实机制 |
4.2.3 项目管控机制 |
4.2.4 实施监督机制 |
4.3 制度机制的基本属性 |
4.3.1 完备性 |
4.3.2 合法性 |
4.3.3 有效性 |
4.3.4 公正性 |
4.4 制度机制的典型问题 |
4.4.1 完备性问题 |
4.4.2 合法性问题 |
4.4.3 有效性问题 |
4.4.4 公正性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和方法 |
5.1 价值选择 |
5.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利益主体及价值取向 |
5.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选择 |
5.2 评估目标 |
5.2.1 宏观目标 |
5.2.2 微观目标 |
5.3 主要任务 |
5.3.1 评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 |
5.3.2 分析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
5.3.3 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建议 |
5.4 评估原则 |
5.4.1 系统性原则 |
5.4.2 有限理性原则 |
5.4.3 关键性聚敛原则 |
5.5 评估对象 |
5.5.1 选取建设管控状况和规划实施制度机制为评估对象 |
5.5.2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对象 |
5.5.3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对象 |
5.6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的评估内容 |
5.6.1 建设管控状况的评估内容 |
5.6.2 评估内容的具体评估分类 |
5.6.3 五种评估类型 |
5.7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的评估内容 |
5.7.1 实施制度机制的评估内容 |
5.7.2 完备性评估 |
5.7.3 合法性评估 |
5.7.4 有效性评估 |
5.7.5 公正性评估 |
5.7.6 小结 |
5.8 评估指标 |
5.8.1 指标选取原则 |
5.8.2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指标 |
5.8.3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指标 |
5.9 评估途径 |
5.9.1 规划方案—实施影像对比分析 |
5.9.2 行政管理过程资料研究 |
5.9.3 规划对比分析 |
5.9.4 访谈调研 |
5.9.5 问卷调查 |
5.9.6 实地勘查 |
5.10 与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的衔接 |
5.11 本章小结 |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建议 |
6.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宏观发展策略 |
6.1.1 发展理念论 |
6.1.2 两大关系论 |
6.1.3 实施方法论 |
6.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策略 |
6.2.1 提升规划编制理念 |
6.2.2 完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
6.2.3 优化规划成果表达 |
6.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组织策略 |
6.3.1 评估主体:“政府+第三方” |
6.3.2 评估程序:五个核心评估环节 |
6.3.3 保障措施:法制、技术和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结论 |
7.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体系 |
7.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框架 |
7.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评估对象、内容和方法 |
7.1.4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 |
7.2 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7.2.1 创新点 |
7.2.2 局限性 |
附录 |
附录A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办法》编制初探 |
附录B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 |
附录C 论文研究的案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列表 |
附录D 论文研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城市 |
附录E 论文研究访谈人员列表和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房地产市场赠送面积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境外对赠送面积问题的研究 |
二、国内对赠送面积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赠送面积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赠送面积概述 |
一、赠送面积的含义 |
二、赠送面积的特点 |
三、赠送面积的分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二、政府失灵理论 |
第二章 深圳赠送面积问题概况及危害分析 |
第一节 深圳赠送面积问题概况 |
一、利用面积计算规范漏洞产生的赠送面积 |
二、违法加建的赠送面积 |
三、侵占公有面积的赠送面积 |
第二节 赠送面积问题的危害分析 |
一、赠送面积对政府履行管理职能产生的危害 |
二、赠送面积侵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
三、赠送面积对开发商的风险 |
第三章 深圳市对赠送面积的治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深圳市对赠送面积的治理现状 |
一、对利用面积计算规范漏洞产生的赠送面积的治理 |
二、对违法建筑的赠送面积的治理 |
第二节 深圳市治理赠送面积存在的问题 |
一、形势严峻,历史欠帐多 |
二、监管力量不足,治理手段单一 |
三、过度的自由裁量权带来的寻租风险 |
四、缺乏部门协作机制 |
五、政府与民众缺乏共识 |
第四章 赠送面积问题的治理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法制建设 |
一、完善建筑面积计算的法律法规 |
二、加强执法程序保障 |
三、完善违法赠送面积的处罚措施 |
第二节 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 |
一、改革领导管理体制 |
二、建筑设计审查应坚持合法性和合理性相结合 |
三、加强对房地产销售过程的监管 |
四、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举报 |
第三节 改革商品房销售和交房制度 |
一、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 |
二、推广精装修交房制度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
1.1.1 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
1.1.2 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趋势 |
1.1.3 北京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
1.2 北京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空间现象 |
1.2.1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 |
1.2.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等 |
1.3 我国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背景 |
1.3.1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
1.3.2 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
1.3.3 城市教育通道变迁 |
1.3.4 城镇化快速发展 |
1.4 规划与教育部门已有措施面临的困境 |
1.4.1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传统路径 |
1.4.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均衡措施 |
1.5 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 |
2.1 研究问题 |
2.1.1 认识论问题 |
2.1.2 公平评价问题 |
2.1.3 规划路径问题 |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意义 |
2.3 案例对象 |
2.3.1 北京市域、内城和近郊案例研究 |
2.3.2 不同公平范式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
2.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数据来源 |
2.5 研究框架与论文安排 |
2.5.1 研究框架 |
2.5.2 论文安排 |
第3章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研究 |
3.1 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相关理论 |
3.1.1 空间俱乐部(Club Goods) |
3.1.2 蒂伯特模型(Tiebout Model) |
3.1.3 集体消费(Collective Consumption) |
3.1.4 教育市场模型(Market-oriented Model) |
3.1.5 小结 |
3.2 基础教育服务需求相关理论 |
3.2.1 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 |
3.2.2 同群效应(Peer Effects) |
3.2.3 邻里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s) |
3.2.4 机会地理(Geography of Opportunity) |
3.2.5 小结 |
3.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相关理论 |
3.3.1 空间公平(Spatial Equity) |
3.3.2 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 |
3.3.3 小结 |
第4章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研究 |
4.1 单元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 |
4.1.1 单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4.1.2 相关性与模型评价方法 |
4.1.3 小结 |
4.2 连续空间的学校可达性公平评价 |
4.2.1 学校可达性评价基本方法 |
4.2.2 学校可达性公平研究进展 |
4.2.3 小结 |
4.3 离散设施的学校选址与布局优化 |
4.3.1 学校选址布局优化基本模型 |
4.3.2 学校选址布局模型研究进展 |
4.3.3 小结 |
第5章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5.1 学校规划实践及其公平范式演进 |
5.1.1 学校规划1.0:乌托邦时代 |
5.1.2 学校规划2.0:工业时代 |
5.1.3 学校规划3.0:后工业时代 |
5.1.4 3.0 后时代:组织社会生态 |
5.1.5 小结 |
5.2 美国、日本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
5.2.1 美国的学区制格局 |
5.2.2 美国的就学反隔离政策 |
5.2.3 日本的教育行政体系 |
5.2.4 日本的就学平等化政策 |
5.2.5 小结 |
第6章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研究 |
6.1 北京市域中小学服务分布与社会空间关系 |
6.1.1 北京城市社会空间格局演变历程 |
6.1.2 北京城市基础教育服务分布特征 |
6.1.3 社会空间与资源分布的匹配关系 |
6.1.4 小结 |
6.2 内城学校、学区分异及其社会空间关系 |
6.2.1 西城区学区划分与学校分异 |
6.2.2 典型学区的居住分异与置换 |
6.2.3 学校分异与居住分异的关系 |
6.2.4 小结 |
6.3 近郊就学格局分析与可达性公平评价 |
6.3.1 梨园地区实际就学格局分析 |
6.3.2 新城小学空间可达性公平评价 |
6.3.3 基于择校模型的空间公平评价 |
6.3.4 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结论 |
7.1 空间规划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
7.2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集 |
7.3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研究启示 |
7.3.1 市域:“中心—边缘”分异 |
7.3.2 内城:“户籍—文化”分异 |
7.3.3 近郊:“收入—区位”分异 |
7.4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搭建 |
7.4.1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思路 |
7.4.2 基础教育空间区划体系探索 |
7.4.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政策建议 |
7.5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7.5.1 研究的创新点 |
7.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西城区教委、中介、家长和学校访谈提纲 |
附录 B 通州区梨园街道中小学生家庭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基于城市设计的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研究[D]. 马朝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城市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研究 ——以G市为例[D]. 张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城市远景战略规划研究[D]. 张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潜力评价的城市更新方法研究 ——以南京为例[D]. 李子静.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D]. 南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房地产市场赠送面积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石成良. 深圳大学, 2018(01)
- [10]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毕波.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