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与2002年趋势预测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斌[1](2021)在《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人类开发活动等背景下,围填海、陆源污染、海岸侵蚀等规模与强度均不断增大,我国海岸带生境正在或已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50%以上的滨海湿地已丧失,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呈现不可持续的趋势。鉴于此,亟待开展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为海岸带区域政策制定、实施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定参考和科学支撑。本研究尝试中国海岸带宏观大尺度的历史时期和未来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为全面了解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服务与价值的演变规律,从中国海岸带基本特征出发,参考诸多研究成果,构建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分类系统,开展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与多样性分析研究,基于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集,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转移变化特征及其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为后续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估算提供支撑。选择主流成熟的具有普适性的估算模型或方法,评估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4种典型生态服务及其价值,探讨研究区生态服务及其价值变化规律,并基于2025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数据模拟评估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探讨未来多情景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基于中国海岸带自身的实际情况,参考诸多研究成果,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国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基于此,开展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识别和多样性研究;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离海岸线20 km范围的陆域其多样性变化最为剧烈,多样性高值区多分布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山地区域、海岸带滩涂和河口三角洲湿地,而低值区多分布于建设用地及其周边区域,受人为活动干扰剧烈。(2)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由海洋向内陆整体格局大致呈“浅海水域—滨海湿地—人工湿地(盐田和养殖)—陆地混合类型区”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5年是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人为开发活动显着的时期,城乡用地、养殖和工矿用地扩张显着,侵占大量耕地、浅海水域、滨海湿地和水库坑塘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人为开发强度趋缓。我国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整体斑块的破碎化态势显着,斑块类型间更加复杂多样,某些特定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斑块集聚化明显。(3)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NPP与产水量空间分布整体均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陆域型生态系统的NPP值高于浅海水域生态系统。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陆域NPP总量和土壤保持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15年间分别减少586.36万吨和956万吨。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产水量、陆域池塘养殖产量和理想状态下盐田海盐产量均呈显着增加的趋势,而近海最大持续渔获量略微下降。(4)2000-2015年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持续下降的趋势,15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354.63亿元。中国海岸带不同类型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不同,其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呈显着增长趋势,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4个时期,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固碳释氧服务价值,而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占比均较小。(5)2025年趋势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分别为31791.68亿元和31917.27亿元,与2015年相比,两种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减少245.23亿元和119.64亿元,趋势延续情景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显着。两种情景下中国海岸带区域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趋势延续情景下物质生产服务价值增加显着,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缓慢减少,而趋势延续情景下3项服务价值下降显着。
王佳[2](2020)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而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林权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经过多次改革,逐渐清晰、合理的林权制度在明确各林权主体权利边界,释放林业经营潜能,增加林业经营者收入,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功能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已经凸显。但改革没有完全释放我国林权制度功能,全面实现改革目标,林权制度仍待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是对改革后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基础性作用效果的全面展现,所以林权制度完善需要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现有林权制度,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本研究以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以促进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一步提升。在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中,明确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动因、特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权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现有林权制度目标、主体构成、权责划分及改革前后制度实施效果对比情况。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部分,首先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整体情况和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各自情况。以上述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论为基础,探究形成如上结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效用值法、相关性分析、DEA、Malmquist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尚待改进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研究。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时期、完善时期三个阶段。运用以政府主导林业经营者参与的调整方式,通过森林资源稀缺性及林权制度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对各林权主体利益不断满足的推动,使林权逐渐清晰,林权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协调,林权制度改革绩效逐渐多元化。现阶段我国林权制度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绩效提升及国家、集体、林业经营者多方共赢。并通过对林权合理的分配激发各林权主体积极性,通过林权主体对权利的行使与保护促进林权制度实施,从而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现。其次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得到提升,且集体林权制度优于国有林权制度。但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不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两者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绩效上呈现差异。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了林业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使林业产业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林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上述表现使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经济绩效均明显增长,集体林权制度稍占优,两者差距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视使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的意识和行为效果均得以优化,国有林权制度实施更注重森林管护,而集体林权制度则更侧重提高森林数量,所以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生态绩效均呈现波动上涨,且集体林权制度占优。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社会绩效在显着提升后呈现下降趋势,集体林权制度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但国有林权制度整体绩效水平稍高于集体林权制度。说明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林权制度社会绩效的显现逐步明显,而国有林权制度受改革程度的限制社会良性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探究。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是影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及形成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差异的因素。林权清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其对增加各林权主体权利实施主动性和优化权利实施效果的影响显着。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界定相比较于集体林权制度模糊、局限之处较多,所以其绩效提升幅度较低。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越充足、合理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资金要素投入对绩效提升的带动明显优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国有林权制度的技术进步不足和集体林权制度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同步使两者改革绩效呈现出不同。区域发展环境越完善对林权制度实施的支撑越充分则绩效提升越明显。国有林权制度代表省份的区域经济、政务、法治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集体林权制度代表省份,限制了改革后国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低于集体林权制度。根据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形成影响的分析结果,从提高林权清晰度、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对策设计支持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多方主体共赢。
阎合[3](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文中指出由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引起的杨树腐烂病是一种枝干病害,在中国“三北”地区发生严重,已造成大量杨树死亡。控制杨树腐烂病的核心是预防,而摸清病害的流行规律是预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整理分析中国东北地区自2002年至2015年共14年间杨树腐烂病发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纬度、海拔,不同森林经营区,不同功能区等分类方式,对比分析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类型区域的流行趋势;并以县(区、市)行政单元作为样本统计单元,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Sa TScan)技术,并结合回顾性时空扫描方法,分析了14年间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时空分布与流行特点及其聚集模式;通过Max Ent模型与Arc GIS技术,结合不同环境变量对病害发生的贡献率,对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及其适宜性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下未来30年和50年潜在分布区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杨树腐烂病在东北地区传播扩散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病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趋势与纬度区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但相同纬度下高海拔地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不同森林经营区中,杨树腐烂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林木种类相对单一,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杨树腐烂病地理分布区;在长白山脉沿线与大兴安岭南部,常年以中、低程度发生;大兴安岭北部与小兴安岭基本不发生。不同功能区中,城市园林绿化区的发病率高于农田防护林区,且在整体发病率越高的地区,差异越显着。2、中国东北地区的杨树腐烂病平均发生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上升速度为27.62%。14年间共有149个县累计901县(次)受害,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病害的时空分布呈现“爆发-聚集-蔓延-稳定”的特点。病害的空间聚集效应明显。2002-2015年累计发病面积扫描显示1个一类聚集区和4个以上的二类聚集区;分年度空间扫描统计,探测到14个一类聚集区和37个二类聚集区,显示出“扩张-集中-扩张”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一类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LLR=86469.86,p<0.001)。病害也表现出显着时空聚集效应,2002-2015年连续时间维度的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存在1个一类聚集区和6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类区集中在辽宁省,出现于2009-2015年(LLR=64182.00,p<0.001)。时空动态分析显示未来杨树腐烂病在局部区域的爆发流行可能更加趋于频繁和严重。3、杨树腐烂病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在19个环境变量中,对腐烂病的发生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是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它们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分别达到模型贡献率的28.0%、25.3%、24.8%。未来30年和50年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程度出现扩张、加重的趋势。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最适宜分布区呈现出加重趋势,内蒙古北部和西部的各等级适宜区在向外扩张,适宜等级有上升趋势。4、风险性分析结果显示,杨树腐烂病的寄主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病害的发生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危害。同时,该病害的潜伏侵染特征,造成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检疫鉴定困难,定殖后的防治难度大。杨树腐烂病风险综合评价值R=1.87,在中国东北地区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风险较大,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应以发生区的防治和检疫为主。
崔巍[4](2019)在《晋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采集工作越来越追求规范化与制度化,不断提高防治管理水平也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晋城市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填报模式工作效率较低,信息的上报时效性差,统计数据容易出错,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繁杂,也降低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监测防治资讯获取途径单一,不利于森防人员经验交流和技术提升。本论文从晋城市森防站需求出发,调研并分析了目前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现状和问题,力图提高晋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中信息获取、填报流程、资讯共享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设计实现了晋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XAMPP作为开发环境,PHP作为系统开发语言,MySQL作为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实现了一个适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开展的信息管理系统,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让管理人员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监测信息管理集中化、平台化、清晰化,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管理水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发展成果面向系统管理人员、森防人员、专家、广大科技人员,做好系统化的服务工作,将有效提升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杨波[5](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陈媛媛[6](2019)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林场的森林资源、经济社会等相关数据,开展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首先运用SWOT法分析林场经营现状,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林场经营现状分析。林场优势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浓厚;劣势包括林相结构单一、龄组构成比例失衡、径级结构不合理及林业产业开发不足;机遇包括现有林业政策优化及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威胁包括人力资金短缺、伴随生态旅游开发对森林造成的干扰。总体上林场经营发展呈现良好趋势。(2)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构建包括3个子系统层,8个状态层,共2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评价体系计算得出:塞罕坝林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为0.810,其中生态可持续性指数值为0.864,经济可持续性指数值为0.716,社会可持续性指数值为0.830。其结果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值(≥1)非常接近,因此可认为塞罕坝林场的森林经营处于可持续状态。(3)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本文提出的对策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林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林业支撑体系提升三个方面。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对策包括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提升公益林生态功能方面的措施;林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对策包括提升商品林质量、发展种苗产业、优化生态旅游产业、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绿色发展;林业支撑体系提升对策包括健全科技及人才支撑保障、建设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孙正[8](2018)在《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文中提出作为果品生产大国,我国的果树品种丰富且种植面积广阔,其果品总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进行,越来越多的果园征地补偿行为和果园投资行为都需要依赖于果园价值评估作为核心决策依据。然而,近年来我国由于征地补偿引发的经济纠纷以及各果品生产基地引资不畅等诸多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当前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与方法相对滞后的深层次问题。为此,本文对果园价值评估这一跨学科命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果园投资建设、征地补偿、资产核算等目的下的果园价值评估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实践工具。本文以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值为基础,采用深入访谈法对当前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存在的诸多难点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对河北省核心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在内的一整套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并通过案例实证对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后续研究改进的空间与发展方向。通过大量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将果树作为生物资产或经济林资产进行评估研究,而很少将果园作为独立且具有综合性生产功能的农业资产组合进行价值评估研究。且国内各类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多以各国的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为依据。其中,我国会计准则倾向于从成本角度对农业生物资产进行价值核算,而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则倾向于从收益的角度来对经济林资产价值进行评估。2、通过对我国当前具有果园价值评估经验的资产评估师访谈调查发现,突破传统的生物资产评估和经济林资产评估,将果园作为一项整体资产进行评估是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所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我国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专业资产评估师对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理解缺乏一致性,以及对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形成与发展规律认识不全面,是导致果园价值评估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对当前我国现代化果园这一独特资产的价值规律和价值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是解决果园价值评估实践环节诸多问题的唯一路径。3、通过对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中各类果园的实地调查发现,各个产区的果园种植规模、经营方式和现代化程度差异明显。各产区的果园在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和市场对接形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与进步。现代化程度越高的果园,除果树之外的各类资产构成比例、价值贡献和重要性越高;果园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市场对接方式越多样化;果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产业链整合程度越紧密。调查结果充分显示,若将果树价值等同于果园这一综合性整体资产的价值已经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构建出能够体现出现代化果园资产价值全面性、收益价值多样性和市场价值公允性的评估方法,已经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果树种植业发展的迫切要求。4、在果园资产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成本法与现代化果园构建方式相结合,本着通过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套能够体现出果园整体资产价值且反映实际生产能力的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一方面,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涵盖了现代化果园的全部资产内容,能够通过成本加和的方式表述出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的果园整体资产价值。另一方面,本文结合各类果园资产的价值规律,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果园资产价值评估的思路与方法,保证了其评估结果能够对果园资产有效性和各类资产匹配程度做出合理反映。5、在果园收益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收益法与现代化果园收益方式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果树生命周期与果园经济价值实现规律关联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该模型中的各核心参数逐一进行了分析,灵活运用各种预测方法作为工具,提出了针对各个核心参数的预测思路与取值方法。在果品产量预测方面,本文从果树生命周期过程中苗木、幼树、初果期到盛果期的生产能力变化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果树周干指标为预测依据的果品产量预测方法,进而提高了果品产量预测的便利性和科学性。在折现率取值方面,本文以被评估果园的生产经营风险和实际抗风险能力为依据,构建了全面的果园经营风险报酬率的指标体系,从而提高了折现率取值的科学性和客观性。6、在果园市场价值的视角下,本文将传统资产评估市场法与现代化果园市场交易类型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果园交易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一方面,对如何筛选具有可比性的参照果园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从供给因素、需求因素、果园自身因素和果园交易特殊性四个方面,为被评估果园和参照果园之间的对比与量化调整提供可靠的标准、尺度和取值方法。7、通过实际应用,本文对三种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各自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市场法模型由于受到应用前提条件的限制,未能进行实践检验。成本法模型体现了被评估果园资产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初建不久且实物资产占比较高的果园价值评估中体现了较好的适用性。收益法模型因为能够反映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收益预期心理,其评估思路和评估结果都获得较高的认可度。总的来说,三种评估模型的应用不仅取决于被评估果园所处的经营方式、自然环境、组织形式、生产技术和资料信息充分度等外部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评估机构和评估自身的相关经验与能力水平。最终,本文构建的成本法模型、收益法模型和市场法模型构成了一套具有相互验证关系的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在搭配应用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客观和更具公允性的评估结果。
吴远征[9](2018)在《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文中提出生态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做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森林生态的特征决定了林业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生态安全的建设与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分不开。林业生态安全的理论体系及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建立林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复合系统的基础。林业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安全),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林业生态安全,是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站在林业产业—生态复合系统的角度,从林业产业—生态共生关系的安全性出发,依据协同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来定量测量复合系统内部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生态安全的提升效率。对比分析经典数据包络各模型,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复合系统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存在的松弛改进问题后选取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模型(SBM)对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进行静态的测度分析。根据DEA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最终确定林业产业经济效益、林业产业高级化指数、营林投资占比和林产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等4项投入指标和森林空气质量提升贡献、林产工业单位GDP废水排放量等2项产出指标进行静态的截面数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2005年—2014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根据对SBM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值进行整体性分析、区域比较分析和综合效率值聚类分析,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被划归为效率安全区、技术效率主导的效率双高区、规模效率主导的低水平发展区和分解效率双低区。同时,基于Malmquist指数及分解计算公式从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分析了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Malmquist指数波动较大、地区差异明显;(2)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升;(3)技术进步指数偏低,技术进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静态SBM模型和动态的Malmquist指数仅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了效率测量,未考虑系统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借助PSR模型,从复合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所产生的经济发展的压力(P)、资源环境的质量与状态(S)和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R)等的角度出发选取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根据其值域限定在[0,1]之间的截尾数据特点选取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得后续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林业生态安全提升对策时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考虑外部系统的影响与改进对策。最后,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提升两者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借助多维动态创新模型构建了涵盖目标驱动、影响要素和参与主体的多层对策体系。该体系从政府宏观调控、产业中观规范、企业微观参与提升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待实现林业产业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1)促进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林业产业技术效率提升实现林业生态资源消耗的持续减量化;(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效益;(3)推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4)加大森林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和财税扶持政策以调节林业产业发展保护林业生态安全;(5)强化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建设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付寿康[10](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二、2001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与2002年趋势预测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与2002年趋势预测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生态系统及其服务概念 |
1.2.1.1 生态系统概念 |
1.2.1.2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1.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方法 |
1.2.2.2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评估方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进展 |
1.2.3.1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 |
1.2.3.2 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1.2.3.3 单一生态系统或服务价值评估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海岸带界定 |
2.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2.1.3 自然地理概况 |
2.1.4 经济社会概况 |
2.2 主要数据源介绍 |
2.2.1 土地利用数据 |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2.4 遥感数据 |
2.2.5 其他数据 |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内容 |
2.3.2 技术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与识别 |
3.1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1.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1.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2 中国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2.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3.2.2 海岸带分区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
3.2.3 海岸带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识别 |
3.3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变化特征 |
3.3.1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生态系统服务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4.1.2 土地利用转移 |
4.1.3 景观格局指数 |
4.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4.2.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
4.2.3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 |
4.3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 |
4.3.1 类型水平的变化特征 |
4.3.2 景观水平的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估算 |
5.1 海岸带净初级生产力估算 |
5.1.1 海岸带NPP物质量 |
5.1.1.1 陆域NPP物质量估算 |
5.1.1.2 海域NPP产品数据处理 |
5.1.1.3 海陆NPP产品数据集构建 |
5.1.2 海岸带NPP变化特征 |
5.1.2.1 海岸带NPP时间变化 |
5.1.2.2 海岸带NPP空间变化 |
5.1.2.3 不同生态系统NPP变化特征 |
5.2 海岸带物质产品估算 |
5.2.1 海岸带渔业产量估算 |
5.2.1.1 海岸带陆域渔业产量估算 |
5.2.1.2 海岸带近海渔业产量估算 |
5.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估算 |
5.2.2.1 理想状态海盐估算模型 |
5.2.2.2 理想状态海盐产量变化 |
5.3 水源涵养估算 |
5.3.1 水源涵养估算模型 |
5.3.1.1 In VEST模型产水量模块 |
5.3.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
5.3.2 产水量估算结果 |
5.3.2.1 产水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
5.3.2.2 产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5.3.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产水量 |
5.4 土壤保持估算 |
5.4.1 土壤保持量模型 |
5.4.1.1 土壤保持模型 |
5.4.1.2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定 |
5.4.2 土壤保持估算结果 |
5.4.2.1 土壤保持量模拟结果对比论证 |
5.4.2.2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
5.4.2.3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6.1 价值核算方法 |
6.1.1 物质生产价值核算方法 |
6.1.2 固碳释氧价值核算方法 |
6.1.3 水源涵养价值核算方法 |
6.1.4 土壤保持价值核算方法 |
6.2 不同生态服务价值 |
6.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
6.2.1.1 有机物质价值变化 |
6.2.1.2 物质产品价值变化 |
6.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
6.2.2.1 固碳价值变化 |
6.2.2.2 释氧价值变化 |
6.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
6.2.3.1 水源涵养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
6.2.3.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价值 |
6.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
6.2.4.1 土壤保持价值整体时空变化 |
6.2.4.2 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 |
6.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演变特征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特征 |
6.3.3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集聚特征 |
6.3.4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与权衡关系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土地利用未来情景的生态服务价值模拟 |
7.1 土地利用未来情景模拟 |
7.1.1 情景设置和土地利用需求 |
7.1.2 PLUS模型 |
7.1.3 未来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7.2 未来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
7.2.1 物质生产价值变化 |
7.2.2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
7.2.3 水源涵养价值变化 |
7.2.4 土壤保持价值变化 |
7.2.5 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权制度 |
2.1.2 林权制度 |
2.1.3 制度绩效 |
2.1.4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内生增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
3.1.1 萌芽时期的林权制度(1949年-1978年) |
3.1.2 探索时期的林权制度(1979年-2000年) |
3.1.3 完善时期的林权制度(2001年-至今) |
3.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及动因分析 |
3.2.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 |
3.2.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动因 |
3.3 林权制度现状 |
3.3.1 林权制度目标 |
3.3.2 林权制度设计 |
3.3.3 林权制度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
4.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1.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数据来源 |
4.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过程 |
4.3.1 熵权法评价过程 |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4.2 各维度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影响因素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1 林权清晰度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2.3 区域发展环境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林权清晰度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1 指标选取 |
6.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评价过程 |
6.4 结果分析 |
6.4.1 林权清晰度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2 林权清晰度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4.3 林权清晰度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7.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分析方法选取 |
7.2.1 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2.2 有效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7.3 结果分析 |
7.3.1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相关性结果分析 |
7.3.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有效性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区域发展环境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1 林权制度省份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
8.1.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8.1.2 分析方法选取 |
8.1.3 分析过程 |
8.2 结果分析 |
8.2.1 区域发展环境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2 区域发展环境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2.3 区域发展环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
9.1 提高林权清晰度 |
9.1.1 消除承包权经营权界定障碍 |
9.1.2 优化林权确权赋权环节 |
9.1.3 深化采伐许可制度调整 |
9.1.4 厘清林权主体关系 |
9.2 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
9.2.1 维持林权制度实施资金供给 |
9.2.2 纠正劳动力投入偏差 |
9.2.3 持续强化技术投入 |
9.3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
9.3.1 保持市场经济运行顺畅 |
9.3.2 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9.3.3 健全法治环境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杨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 |
1.1.1 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 |
1.1.2 杨树腐烂病症状 |
1.1.3 杨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
1.1.4 影响杨树腐烂病发生的因素 |
1.1.5 杨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 |
1.2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
1.3 在时-空尺度上研究植物病害流行的方法 |
1.3.1 扫描统计量(Scan statistic)的发展 |
1.3.2 扫描统计量的工作原理 |
1.4 物种适生区预测与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研究概况 |
1.4.1 物种适生区预测研究概况 |
1.4.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5.4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大兴安岭地区 |
2.2 呼伦贝尔护牧林区 |
2.3 松辽平原地区 |
2.4 小兴安岭地区 |
2.5 长白山脉地区 |
3 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域对杨树腐烂病流行的影响 |
3.1 数据获取 |
3.1.1 测报数据 |
3.1.2 NDVI数据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 |
3.2.2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不同森林经营区的关系 |
3.2.3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不同功能区的关系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纬度与海拔地区的流行趋势 |
3.3.2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森林经营区的流行趋势 |
3.3.3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功能区的流行趋势 |
3.4 小结与讨论 |
4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传播与聚集效应 |
4.1 数据获取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杨树腐烂病整体发生趋势 |
4.3.2 杨树腐烂病分县区发生趋势 |
4.3.3 杨树腐烂病时空分布规律 |
4.3.4 杨树腐烂病空间聚集效应 |
4.3.5 杨树腐烂病时空聚集效应 |
4.4 小结与讨论 |
5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预测及风险性分析 |
5.1 数据获取 |
5.1.1 测报数据 |
5.1.2 生物气候数据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
5.2.2 风险性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
5.3.2 风险性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6 主要结论与创新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晋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
1.3.2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
1.3.3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灾害标准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2 相关技术与概念 |
2.1 XAMPP环境搭建技术 |
2.2 数据库存储技术 |
2.3 Ajax技术 |
2.4 JQuery技术 |
3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分析 |
3.1.1 用户分析 |
3.1.2 业务流程分析 |
3.1.3 功能需求分析 |
3.1.4 性能需求分析 |
3.1.5 数据流程图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软硬件环境设计 |
3.2.2 系统架构设计 |
3.2.3 功能模块设计 |
3.3 系统详细设计 |
3.3.1 数据库设计 |
3.3.2 输入输出设计 |
3.3.3 人机交互设计 |
4 系统实施及关键技术问题 |
4.1 系统功能实现 |
4.1.1 发生管理 |
4.1.2 防治管理 |
4.1.3 药剂药械管理 |
4.1.4 森林基础知识库管理 |
4.2 平台管理 |
4.2.1 用户信息管理 |
4.2.2 权限管理 |
4.2.3 系统信息管理 |
4.3 系统测试 |
4.3.1 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环境 |
4.3.3 系统测试流程 |
4.3.4 系统性能测试 |
4.3.5 测试结果分析 |
4.4 关键技术问题 |
4.4.1 数据库存储检索问题 |
4.4.2 外部服务接入问题 |
4.4.3 外部数据导入问题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5)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
4.1 引言 |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
4.2.1 数据质量 |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
4.2.2 数据清洗 |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
4.2.3 可视数据清洗 |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
4.6.3.2 交互设计 |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
5.1 引言 |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
5.2.1 树图简介 |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
5.2.3.1 算法描述 |
5.2.3.2 示例说明 |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
5.2.4.1 评价指标 |
5.2.4.2 实验说明 |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
5.5 案例研究 |
5.6 用户反馈 |
5.6.1 可视化设计 |
5.6.2 可用性评价 |
5.6.3 相关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
6.1 引言 |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
6.3.2.3 配色方案 |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
6.3.3.5.1 Choropleth地图 |
6.3.3.5.2 邮票地图 |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
6.4 案例研究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5 用户反馈 |
6.5.1 可视化设计 |
6.5.2 可用性评价 |
6.5.3 相关建议 |
6.6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
7.1 引言 |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
7.3.2.2 总体概览 |
7.3.2.3 配色方案 |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
7.3.4.2 交互设计 |
7.4 案例研究 |
7.4.1 研究区概况 |
7.4.2 数据来源 |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5 用户反馈 |
7.5.1 可视化设计 |
7.5.2 可用性评价 |
7.5.3 相关建议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
8.1 引言 |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
8.3.2.2 数据流模型 |
8.3.2.3 总体概览 |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
8.3.3.2.4 预测分析 |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
8.4 案例分析 |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
8.5 用户反馈 |
8.5.1 可视化设计 |
8.5.2 可用性评价 |
8.5.3 相关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9.1 引言 |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
9.3.1 架构设计原则 |
9.3.2 系统架构设计 |
9.3.3 系统设计模式 |
9.3.4 功能结构设计 |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9.4.2 实现技术 |
9.4.3 数据获取 |
9.4.4 数据库构建 |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工作总结 |
10.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塞罕坝机械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研究 |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的研究 |
1.2.3 森林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
1.2.4 SWOT分析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森林资源 |
2.5 动物资源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2.6.1 林场人口情况 |
2.6.2 林场经济 |
2.6.3 文化、卫生 |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1.1 SWOT分析法 |
3.1.2 层次分析法(AHP) |
3.1.3 数据收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林场经营现状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遇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 |
4.3.1 各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3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4 塞罕坝林场森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4.4.1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对策 |
4.4.2 林业产业体系转型提升对策 |
4.4.3 林场支撑体系综合提升对策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外相关准则依据 |
1.2.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研究 |
1.2.3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实践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果园价值评估相关概念 |
2.1.1 果园 |
2.1.2 果园价值 |
2.1.3 果园价值评估 |
2.2 果园经济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
2.2.1 劳动价值理论 |
2.2.2 效用价值理论 |
2.2.3 均衡价值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果园价值评估现状调查 |
3.1 基于成本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1.1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1.2 成本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2 基于收益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2.1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2.2 收益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3 基于市场法的果园价值评估现状 |
3.3.1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及适用范围 |
3.3.2 市场法在果园价值评估中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果园价值现状调查 |
4.1 果园资产价值现状 |
4.1.1 果园资产分类 |
4.1.2 果园资产价值特征 |
4.1.3 果园资产价值影响因素 |
4.2 果园收益价值现状 |
4.2.1 果园收益价值分类 |
4.2.2 果园收益价值特征 |
4.2.3 果园收益价值影响因素 |
4.3 果园市场价值现状 |
4.3.1 果园市场价值分类 |
4.3.2 果园市场价值特征 |
4.3.3 果园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 |
5.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 |
5.1.1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5.1.2 果园价值评估成本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5.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1 果树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2 园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3 果园设施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4 果园机械设备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2.5 果园无形资产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 |
6.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 |
6.1.1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6.1.2 果园价值评估收益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6.2 核心参数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1 果园收益期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2 果品产量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3 果品价格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4 副产品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5 果园观光收益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6 果园生产经营成本的评估思路与取值方法 |
6.2.7 果品收益折现率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7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 |
7.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 |
7.1.1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思路 |
7.1.2 果园价值评估市场法模型的构建路径 |
7.2 核心参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2.1 可比案例果园的筛选思路与方法 |
7.2.2 各调整系数的取值思路与方法 |
7.3 本章小结 |
8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应用与分析 |
8.1 评估背景与案例果园介绍 |
8.1.1 评估案例背景介绍 |
8.1.2 案例果园基本情况介绍 |
8.2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1 成本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2.2 收益法模型在案例中的应用 |
8.3 果园价值评估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 |
8.3.1 基于成本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3.2 基于收益法模型的果园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
8.4 果园价值评估方法体系的综合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生态安全研究 |
1.2.2 林业生态安全研究 |
1.2.3 产业经济研究 |
1.2.4 林业产业经济研究 |
1.2.5 林业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关联研究 |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4.1 协同发展理论 |
1.4.2 产业结构理论 |
1.4.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
1.4.4 生态创新理论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我国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的变动与贡献分析 |
2.2 我国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的现状分析 |
2.2.1 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分析 |
2.2.3 林业生态政策的现状分析 |
2.3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问题分析 |
2.3.1 林业资源总量不足制约产业及生态发展 |
2.3.2 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且技术水平落后 |
2.3.3 林业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导致发展增长缓慢 |
2.3.4 粗放型规模扩张与产业集群度低并存 |
3 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 |
3.1 相关系统的内涵界定 |
3.1.1 生态安全的内涵 |
3.1.2 林业生态安全的内涵 |
3.1.3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的内涵 |
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关联总体框架 |
3.2.1 总体理论框架的构建 |
3.2.2 理论框架的运行机理分析 |
3.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直接关联框架分析 |
3.3.1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关联框架 |
3.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复合系统的内部协同分析 |
3.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间接关联框架分析 |
3.4.1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
3.4.2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压力(P)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3.4.3 基于生态健康理论的状态(S)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3.4.4 基于生态创新理论的响应(R)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
4 基于DEA-SBM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静态实证研究 |
4.1 SBM模型的构建与效率值分解 |
4.1.1 SBM模型的构建 |
4.1.2 SBM模型的效率值分解 |
4.2 指标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指标的选取 |
4.2.2 指标的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SBM模型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效率值整体分析 |
4.3.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区域空间特性分析 |
4.3.3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及冗余率结果分析 |
4.3.4 静态聚类分析 |
5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动态实证研究 |
5.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与测度结果 |
5.1.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 |
5.1.2 Malmquist模型的测度结果 |
5.2 Malmquist模型测算结果的多角度分析 |
5.2.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 |
5.2.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省域比较 |
5.2.3 三大地区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比较 |
6 基于Tobi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描述性统计 |
6.1.1 影响因素选取的原则 |
6.1.2 影响因素的确定 |
6.1.3 影响因素的概要分析 |
6.1.4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2 计量模型 |
6.2.1 Tobit方法的研究综述 |
6.2.2 Tobit回归方程的构建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影响因素对效率值影响的Tobit回归归测度结果 |
6.3.2 压力子系统(P)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6.3.3 状态子系统(S)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6.3.4 响应子系统(R)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7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多层对策体系构建 |
7.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机理分析 |
7.1.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 |
7.1.2 多层对策体系的运行分析 |
7.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宏观层面对策 |
7.2.1 推动林业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
7.2.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 |
7.2.3 完善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财政保障 |
7.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产业层面对策 |
7.3.1 合理规划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
7.3.2 林业生态产业管理科学化 |
7.3.3 采取保护性的林业建设与经营 |
7.3.4 丰富林业生态文化提升公众参与 |
7.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微观层面对策 |
7.4.1 提升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
7.4.2 强化林业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
7.4.3 加快林业生态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生态安全效率的静态分析结论 |
8.1.2 生态安全效率的动态分析结论 |
8.1.3 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10)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四、2001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与2002年趋势预测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D]. 刘玉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2]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3]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D]. 阎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晋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崔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塞罕坝机械林场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研究[D]. 陈媛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果园价值评估研究 ——基于河北省主要梨果产区的调查[D]. 孙正.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9]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D]. 吴远征.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 [10]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