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新教材研究——兼评复旦大学《精读英语教程》(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1](2019)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文中认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然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教师身份”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升高校教师身份认同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基于本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者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有待加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高校英语教师面临教育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高校英语教师的工资待遇满意度较低;英语学科的地位在下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感明显、对科研缺乏积极的态度等等。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本研究对三名不同类型的高校一线英语教师深入地开展叙事探究,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2)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促进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校英语一线教师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机遇和出路,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理论,对主要来自半结构式访谈和反思日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存在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其中,共同特征体现在:(1)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过程都符合Steffy和Wolfe区分的教师成长阶段,新任教师——学徒教师——专业教师——专家教师,尽管阶段略有不同,但大致轨迹一致。2)他们都经历了从教学实践者向教师研究者的身份转变,而教师学习对这种转变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不同特征体现为:受各自学校文化环境、教授课程性质、专业成长经历的影响,他们的专业身份发展体现出的独特性。(2)三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体现了三种发展类型:1)“多重身份冲突”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前期研究对象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对其教师专业身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以及后期研究对象拥有教学实践者、教师研究者、梯队负责人、母亲等多重身份之间产生冲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专业身份的发展。2)“身份危机”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在新入职时期,研究对象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和投入建构了积极的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随着学校改革政策给研究对象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导致其逐渐丧失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但是,研究对象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通过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如国内访学、考博等方式来积极构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3)“身份重构”型,这种发展类型体现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地专业学习,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得了高校教师专业身份的发展。当专业发展遇到瓶颈时,研究对象能够及时寻找专业发展的新出路,对原来的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进行解构,并重新构建新的教师专业身份,即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师。(3)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因素分为两类:1)个人因素,体现为:教师反思、教师情感、教师能动性、教师学习、教师知识和教学实践等;2)社会文化因素体现为:学校改革政策、学校文化、教师收入和家庭因素以及关键事件、导师影响等等。(4)受到学校改革政策的影响,研究对象的理想身份基本等同于他们的应当身份,这表明满足学校改革政策的期待变成了教师理想的职业生涯状态,这往往导致教师失去了身份协商的自由。最后,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建构了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视角下Davies和Harre的身份定位理论、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以及心理学视角下的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和对教师专业身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建构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丰富了高校英语教师身份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主题。同时,本研究可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引起学界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关注;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对专业身份认同的认识,促使他们反思教学、科研,合理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本研究对高校反思和引导各自的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孙莉[2](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朱红梅[3](2016)在《近十年国内高校本科英语教材研究述评(2006—2015年)》文中认为本文从广义的教材含义出发,收集了2006—2015年CNKI收录的17种期刊中有关高校本科英语教材研究的论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近十年尽管本科英语教材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研究总量偏少,未形成规模;研究对象多关注大学英语教材以及翻译(含口译)教材;研究内容的主题较分散,主要关注于教材编写和教材评估。研究还开始关注ibooks、语料库等新技术,以及二语习得等理论在教材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发现研究群体大多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城市。因此,未来研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研究需兼顾不同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的数量和内在联系之间的平衡。
顾露雯[4](2013)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时代,外语是世界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毕业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对我国未来的和平与和谐的外部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大学外语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受长期专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虽然新世纪以来,我国一部分研究型大学纷纷以通识教育为办学理念,并开始了本科通识课程改革,以期培养“完人”,而非“工具人”,而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如何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真正承担起通识教育的使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从该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文献综述,提出本论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在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外语课程应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大学外语课程作为通识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应如何决策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等要素?为了全而深入地回答该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历史法、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等对通识教育与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渊源、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理论建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实践等作出多维度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等剖析我国目前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的现状及所处的内外部情境,最后探索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的未来改革方向与路径。本研究初步得出的结论为,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在理念方面和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评价等要素决策方面应遵循以下改革路径:(1)大学外语课程决策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外语课程的人文学科属性,确立多元文化观基础上的课程理念。目标决策必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位,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终极目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此外,大学外语课程要立足学生的需求,重构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课程目标。(2)大学外语课程应在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基础上将内容决策提升到文化素养的层次。决策者应根据真实性原则选择教材,即所有材料都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或现实世界,并将文化三维框架(观念perspectives;产品products;行为practices)纳入课程内容的决策过程。在课程提高阶段,内容应融入目的语民族的文学经典,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提升其审美情操,真正发挥外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3)大学外语课程应以连贯性为原则,在纵向结构上建立从语言主导课程到内容主导课程的连续统;以整合性为原则,促进课程横向结构的建构性生成,建立大学外语课程与通识教育体系中其他学科课程、与社会、与学生之间的整合;以问题(专题)为切入点,拓展课程类型的多元性选择。(4)大学外语课程应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导师指导—网络社区—国际交流“一点四轴”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各种外语学习经验和机会整合起来,将正规化学习与非正规化学习、现实世界的学习与虚拟世界的学习、校园内的学习与校园外的学习、共性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整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课程应遵循折中主义混合原则,灵活择优地使用体现建构主义与实用主义理念的主流交际法,并在了解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将教学方法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5)大学外语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其评价指标应该走向多元化,反映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指标,如积极的学习态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及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等,需要得到具体落实与密切关注。在评价方式方面,不仅要减少以考试为主的量化评价,增加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洞察学生的学习轨迹,综合利用多种以人为本的形成性评价,如电子档案袋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与访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反思性写作等。
时丽娜[5](2013)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与大学英语教科书选材 ——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文中指出批判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进入教科书的“合法知识”不是任意或随机的,也不是给定的或既存的,中立或价值无涉的。它是围绕着一系列原则和价值观,对很大范围内可能的社会知识进行选择和组织的结果,是被塑造和建构的,很大程度上是国家统治阶层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统治阶层实现社会控制的途径。本研究试图依据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社会学先驱阿普尔(M.W.Apple)教授的文化政治理论,以教育社会学的文献法、教科书内容分析的方法,针对我国建国以来统一编写的各时期最具典型性和影响力的四代十二套共43册大学英语教科书,全面探讨教科书内容选择所呈现之价值取向的历史脉络,各时期教科书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外语教育政策、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编审过程等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首先扼要梳理了新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社会学有关法定知识和教科书的理论渊源、独特视角及实证研究,探究了我国统治阶层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关系,接着分政治类、道德类、社会文化类、科普科技类、经济商业类和历史地理类六大类目对每一代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整体结构与各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了横向的总结分析,同时对全部1185篇文本的价值取向进行纵向的梳理,概括出各类目的发展变化趋势及价值取向走势,最后探讨并总结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设计编写过程中各种力量间的权力结构、权力关系及其冲突和嬗变过程。本研究发现,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各个教学大纲以及大学英语各代各套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及其结构变迁均受到各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控制。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大纲、教科书三者呈现明显的价值“吻应”状态,体现了国家统治阶层自上而下运用政治权力,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规定、对教材编写人员和审编过程的规限,以及对课程内容的认定这三个途径实现了社会控制的过程。但同时,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转变、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三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与形式的价值“偏越”,反映了国家统治阶层、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者等不同权力主体之间复杂的力量对比、权力关系和博弈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论基本论证了批判教育社会学关于“‘合法知识’之冲突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问题”的基本假设。同时本研究也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教育力量参与到“合法知识”的选择和组织中来,当代中国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权力结构及社会控制的机制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从教育集权到教育分权,从显性强控到隐性弱控的转变。“合法知识”逐步回归世界本源、回归教育本质,大学英语教育整体也从失衡走向常态。
柳华妮[6](2013)在《基于体例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文中提出如今,我国的外语教材建设空前繁荣,但因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而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学者倡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己之力可以实现。因而,本文仅选取外语教材中的一个部分展开探索,旨在就未来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提出系统方案和设想。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并非单纯的外语教学规律问题,而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甚至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要准确把握未来大英教材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全面考察可能影响其走向的相关因素。为此,本文将其放置到历史语境中,以期从对编写体例演变的描述和解读中总结出教材发展的一般规律。要重现大英教材的演变史,又需追寻大英教学的发展轨迹。因循这一思路,本文依次就大英教学和教材发展、大英教材体例演变、相关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向等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现将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奏定大学堂章程》的颁布为起点,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期间,大英教材出现了多次更迭,先后出现了语法型、文选型、阅读对比型、结构型、综合型、立体式和内容型等多种教材。从历时角度来看,教材的规模日益扩大,内部系列日益细化,从最初的单系单本发展到精读/综合教程为主,泛读、快读、听力等为辅的多系多本,载体形式从纸质课本经由“课本+磁带”,发展至课本配套多媒体光盘、网络课程、教学管理平台等(第三章)。前述各类教材的体例演变可归纳为(第四章):(1)从没有明显的内容编排线索,到以语法为线索,再到采用多种线索的系列教材和基于话题的系列教材。(2)从没有固定的模块设置,到简单稳定的模块,再到灵活多样的模块,所涉语言技能先有读、译,后有听、说、写。(3)核心内容从学校语法或经典文选,到以语法为纲编选的政治性或科技文章,再到人文类文章加篇章读写技巧,最后是学术性的科普文章。(4)学习活动先后有语法练习、课文理解、课文语言点练习、句型操练、听力训练、读写练习、头脑风暴、视听活动、项目研究、辩论等。上述演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社会发展需求、大学教育理念、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教学大纲/课程要求、师生主体、教育技术等(第五章)。基于前人研究,以外语教法、课程要求、社会发展需求、信息技术等因素为明线,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师生等因素为暗线,就未来的大英教材研发作出展望(第六章):(1)未来大英教材研发应走内容依托之路,以灵活的方式整合跨文化知识、通识教育内容及一般学术英语技能。(2)贯彻自主学习理念,借助计算机网络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借鉴基于渗透式学习策略的教材理念,将策略发展融入基于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中。(3)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课文选材、传统学习活动改造和复杂学习任务设计,全面渗透批判性思维的情感特质和思维意识,传授认知技能知识,创造综合运用各种认知技能的机会。(4)适合任务型教学法的开展,使学生在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发展语言、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考虑到理论自身的不完善性和我国大英教学的现状,应将任务型活动和传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练习结合起来。(5)遵循主题原则,在系列设置上由分化走向整合,充分挖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以方便使用为宗旨,将基于多种媒体的学习材料在单套纸质课本和网络课程中合理分配。综上,未来的大英教材应基于“理论、方法+技术”的范式整合多样化的内容,体现语言、文化、学科知识和思维的有机结合;依据主题原则整合丰富多样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任务化的学习活动和内置学习策略的学习活动共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教材文本分析和逻辑思辨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将大英教学的源头追溯至上世纪初,重现大英教材发展的历史,锁定各阶段的代表性教材,描述了各类教材的编写体例。基于大英教材与大英教学、高等教育、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等的逻辑联系,通过文献研究和理性思辨,从宏观视角全面探索了影响大英教材发展的因素,并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考察为相关因素提供佐证。本文将相关学科理论以外的因素纳入到大英教材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相关研究的视野。以上共同体现了本文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常俊跃,金雪[7](2012)在《英语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基础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项研究重点关注英语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问题。研究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集研究数据,从学生角度证实了现在基础英语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专业内容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思想深度不够,系统性不足等,提出了改革措施,包括依托英语专业的内容组织教学,系统引入英语文学经典,选择具有思想内涵的作品,使用多种体裁的作品支持单元的主题,主题紧密联系当今社会,系统组织专业知识且各阶段有所侧重,以主题单元为单位组织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等,以便解决现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构建更为完善的英语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马睿颖[8](2012)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着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三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三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华维芬[9](2010)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 ——两套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的分析与对比》文中研究表明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所有课程中,综合英语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贯穿大学一、二年级四个学期,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英语教材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输入来源。综合英语教材作为综合英语课程的主要语言输入来源,在实现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品质的综合英语教材及其任务设计能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语言输入,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语言水平和人文道德素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英语教材及其任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外语交际理论、输入输出假设、结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结合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我国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设计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由语言知识与技能、人文社会自然学科知识、外语教学理论原则、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人生观养成五个板块组成。语言知识与技能板块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译5种技能;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知识板块主要涉及社会与文化、政治与历史、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婚姻、家庭与友情、科普与环保等知识;外语教学理论原则板块主要涉及教材任务设计时应遵循的外语教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原则,如任务的多样性、趣味性、难易度、新颖性、真实性、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合理性以及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等因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板块主要涉及教材任务有关训练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自我评估、主动获取知识、与人合作以及独立思考等内容;人生观养成板块主要涉及教材任务有关促进学生自强不息、敬业精神、乐观心态和诚信品质养成等内容。其中,语言知识与技能板块处于核心地位,其它四个板块贯穿其中。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也是外语教育的核心,离开了语言知识和技能板块,其它四个板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言教学理论原则是任务设计的指导方针和质量保证,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知识是任务设计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人生观养成是任务设计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标。基于上述理论框架,本文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使用较为广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套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以下简称《精读》)和《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以下简称《综合教程》)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作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两套教材(1-4册)中的任务指令及其内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两套教材中的任务指令共计3155项,其中,《精读》有1550项,《综合教程》有1605项。结果显示,两套教材任务具有以下一些共同优点:一,对语言知识和技能任务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十分注重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二,口语、阅读、写作等任务的内容都围绕课文的主题展开,并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社会与文化、政治与历史、科普与环保、家庭、婚姻与友情、文学与艺术、教育与心理等主题,任务内容较为丰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口语、阅读、写作等任务内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四,翻译任务结合了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和短语,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点。但两套教材任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以下问题:一,语音、词汇、语法任务以传统的、机械的形式操练为主,大都为单词、短语或句子层面的输入和输出,缺乏真实使用语言的语境,不利于学生语篇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二,反映热点问题的任务少,缺乏新颖度,时代感不强;三,任务设计基本上没有涉及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主动获取知识和自我评估等内容,没有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四,任务设计在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方面也欠考虑。根据文本分析的结果,《综合教程》与《精读》的任务设计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教程》在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翻译方面的任务量均高于《精读》,而后者没有设置语音和听力任务,但词汇任务量高于前者。二,《综合教程》设计了听/说综合、听/写综合、读/写综合和读/说综合等形式的综合技能任务训练,《精读》则没有设计相关任务,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三,《综合教程》口语、阅读任务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程度高于《精读》,并更注重学生自我意见的表达;《精读》词汇任务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也更注重语言输出。四,《综合教程》比《精读》较为注重语言意义,任务设计与课文主题结合更为紧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也更为贴近。五,《综合教程》比《精读》更为重视篇章知识的任务设计。教材每课都设计了篇章任务,注重对课文的总体结构分析,使学生对课文的层次、话题的展开获得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意识;《精读》则没有相关设计。六,《综合教程》在反映自强不息和敬业精神等人生观问题方面的任务设计少于《精读》,但在乐观向上、诚实守信方面则高于后者。同时,本文还基于该框架设计了综合英语教材任务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使用上述两套教材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深圳大学599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师生对所用《精读》和《综合教程》总体上是满意的,但对两套教材的任务设计满意度较低。从语言知识与技能任务的调查结果看,有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所用教材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任务设计比例不当;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对所用教材中的语法、词汇、阅读和翻译任务设计不太满意;另外,还有约半数的学生对口语、写作和听力任务设计不太满意。从教材任务提供的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看,近半数的学生认为社会、文化、教育与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不够丰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政治与历史、文学与艺术、科普与环保以及家庭、婚姻和友情等方面的内容不够充分。从任务设计是否体现了外语教学理论基本原则的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反映,两套教材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任务量都较高,从数量上可以满足学习需求,但任务内容缺乏趣味性、多样性和新颖性;有些任务与课文主题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度不够高,任务偏难;大多数任务偏重语言形式,语篇练习少,单句练习多,对语言运用重视程度不够。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师生反映,教材任务的开放性程度偏低,小组和对子活动等任务形式不多;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任务十分匮乏。从任务中体现的人生观调查情况看,师生普遍反映,在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敬业精神、乐观心态和诚实守信等方面,两套教材提供的学习任务较少。相比而言,师生对《综合教程》任务的满意度略高于《精读》。在语言知识与技能板块,《综合教程》在语法、词汇、写作以及翻译任务设计方面的满意度略高于《精读》,但在口语和阅读任务设计方面的满意度又略低于后者。在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知识板块,《综合教程》在社会文化、科普环保、家庭、婚姻和友情以及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涵盖量略大于《精读》,而在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涵盖量又略低于后者。在外语教学理论基本原则板块,《综合教程》在任务趣味性、新颖度、难度、与课文紧密度、与现实生活关联度以及任务输入和输出量等方面都高于《精读》,而在任务多样性等方面则低于后者。在自主学习板块,《综合教程》在任务开放性程度、训练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如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与人合作以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等方面的任务量均略高于《精读》,而在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及质疑等方面的任务量则略低于后者。在人生观板块,《综合教程》在乐观向上、诚信方面的任务量略高于《精读》,而后者在自强不息和敬业守职方面的任务量则略高于前者。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最主要的基础课,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影响。综合英语教材是该课程的主要学习材料,其中,尤其是任务的设计更能体现编者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笔者认为,理想的任务应起到以下四方面的作用: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如语音、语法、词汇、语篇等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第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第四,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此,任务的设计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题材新颖,语言地道,内容丰富,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等多个领域;任务形式多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具有现实意义;鼓励学生开拓进取、乐观向上、敬业守职;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语言运用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围绕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并做到重点突出;难易度适中,不同学期的教材之间有难度梯度、衔接较好;任务设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可以适合课堂、课后讲解和自测等多种用途。最后,文章对教材任务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作者提出,教材任务设计的需求分析、教师在任务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自主学习任务设计、任务设计形式的立体化以及任务设计与评估之标准体系的建立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课题。
王红阳[10](2003)在《21世纪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新教材研究——兼评复旦大学《精读英语教程》》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的工具,是承载文化信息的结构化载体。21世纪的英语专业基础 教材应逐步走上系统化的,以适应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
二、21世纪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新教材研究——兼评复旦大学《精读英语教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新教材研究——兼评复旦大学《精读英语教程》(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1.1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
1.1.3 教师身份认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身份的源起 |
2.3 身份的定义 |
2.4 教师身份的定义 |
2.4.1 教师身份 |
2.4.2 教师专业身份 |
2.5 英语教师身份的定义 |
2.5.1 英语教师身份 |
2.5.2 工作定义 |
2.6 教师身份的国内外研究 |
2.6.1 理论视角 |
2.6.2 研究主题 |
2.6.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2.6.4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3.2.1 身份定位理论 |
3.2.2 身份的话语建构 |
3.2.3 话语中的身份与实践中的身份 |
3.2.4 Wenger的身份形成理论 |
3.3 心理学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理论 |
3.3.1 Markus的可能自我理论 |
3.3.2 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 |
3.3.3 实现可能自我的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叙事探究与教师身份 |
4.2.2 叙事探究的定义 |
4.3 研究者的角色 |
4.4 研究对象 |
4.4.1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一 |
4.4.2 研究对象选择阶段二 |
4.5 先导性研究 |
4.5.1 先导性研究的设计 |
4.5.2 先导性研究的实施 |
4.5.3 先导性研究的启示 |
4.6 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
4.6.1 数据收集 |
4.6.2 数据分析 |
4.7 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
4.8 研究的伦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 |
5.1 引言 |
5.2 张玲的身份发展叙事 |
5.2.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2.2 英语学习者的身份发展 |
5.2.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5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6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2.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 李敏的身份发展叙事 |
5.3.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3.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
5.3.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4 国外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5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6 国内访学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3.7 访学结束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 宋兰的身份发展叙事 |
5.4.1 童年的身份发展 |
5.4.2 英语学习者身份发展 |
5.4.3 新手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4 硕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5 硕士留校后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6 博士阶段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4.7 改革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引言 |
6.2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过程 |
6.2.1 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
6.2.2 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者专业身份的发展过程 |
6.2.3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 |
6.2.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特征 |
6.3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类型 |
6.3.1 “多重身份冲突”型 |
6.3.2 “身份危机”型 |
6.3.3 “身份重构”型 |
6.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影响因素 |
6.4.1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身份发展的个人因素 |
6.4.2 影响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
6.5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模型 |
6.5.1 张玲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2 李敏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3 宋兰的实际身份、理想身份和应当身份 |
6.5.4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理论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引言 |
7.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3 本研究的启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1 研究视角 |
7.4.2 研究主题 |
7.5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7.5.1 研究的局限性 |
7.5.2 未来展望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之一 |
附录3 访谈内容节选一 |
附录4 访谈内容节选二 |
附录5 学生反馈资料 |
附录6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调查问卷截图 |
(2)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
9.4.1 施测因素 |
9.4.2 考生因素 |
9.4.3 内容因素 |
9.4.4 评分因素 |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
11.6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
第13章 结论 |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十年国内高校本科英语教材研究述评(2006—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
1. 发文总量 |
2. 教材研究的对象 |
(1)大学英语、英语专业以及ESP教材研究的数量 |
(2)各对象在英语专业教材研究中所占比例 |
3. 教材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代表作者 |
四、结论及建议 |
(4)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课程与大学课程 |
二、通识教育及通识课程 |
三、大学外语课程 |
第二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
一、自由教育的传统: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独占鳌头 |
二、《1828年耶鲁报告》:对古典语言的扞卫 |
三、选修制的兴盛:现代外语进入大学课程 |
四、《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现代外语成为通识课程 |
五、越战挫败中的通识教育及听说教学法:外语课程工具性凸显 |
六、罗索夫斯基的核心课程改革:外语课程人文性强化 |
七、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改革与5Cs标准:外语课程与时俱进 |
八、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演进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
一、清末的通才教育:外语是溥通学一部分 |
二、民国初期的通识教育:外语是通科课程 |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通识教育:外语课程是共同必修科目 |
四、新中国专业教育的确立:外语是工具性基础课 |
五、改革开放后专业教育的矫正:外语仍是工具类课程 |
六、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推行:外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 |
七、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演进的简要回顾 |
第三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中美大学外语课程发展历程的共性特征 |
一、外语课程一直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
二、属于人文学科的外语课程才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
三、当代通识教育中外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
第三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外语课程理念 |
第二节 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
一、大学外语课程目标 |
二、大学外语课程内容 |
三、大学外语课程组织 |
四、大学外语课程实施 |
五、大学外语课程评价 |
第四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 |
第二节 美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
二、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外语课程 |
三、哈佛大学日语课程案例 |
第三节 美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
一、耶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
二、耶鲁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外语课程 |
三、耶鲁大学法语课程案例 |
第四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实践经验 |
一、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
三、以反映目的语文化的真实材料与外国文学名着为主要内容 |
四、以多样性、连贯性与整合性为课程组织原则 |
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外活动、海外留学、导师指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
六、以“周报”、“剧场表演”等为特色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
第五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现状检视 |
第一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 |
第二节 我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一、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
二、北京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第三节 我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一、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课程体系 |
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
第四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的问题 |
一、以服务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
二、以重语言技能的统一教材为基础课程内容 |
三、不同课程定位导致高级课程内容选择的不同价值取向 |
四、课程体系缺乏连贯性与整合性且结构普遍失衡 |
五、以课堂为主、计算机为辅的传统客观主义教学模式 |
六、以考试为学习评价的主要形式 |
第六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情境调查 |
第一节 大学课程的情境分析理论:环境情境中的学术计划 |
第二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的环境情境 |
一、外部影响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专家的观点 |
二、内部影响力之一:研究型大学使命 |
三、内部影响力之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使命 |
四、内部影响力之三:学生的特征与需求 |
第三节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学生特征与需求调查结果 |
一、学生特征调查结果 |
二、学习动机调查结果 |
三、课程目标需求调查结果 |
四、课程内容与组织需求调查结果 |
五、课程实施需求调查结果 |
六、课程评价需求调查结果 |
七、小结 |
第七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改革构想 |
第一节 课程理念的改革 |
一、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外语课程人文学科属性 |
二、明晰文化走向,确立多元文化观的课程理念 |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改革 |
一、回归人本身,以提升人文素养为课程终极目标 |
二、培养世界公民,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课程主要目标 |
三、立足学生需求,重设多元化、层次化及个性化课程目标 |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改革 |
一、以语言能力为基础,将课程内容决策提升到文化素养层次 |
二、以真实性为原则,将文化三维框架纳入课程内容决策过程 |
三、以文学经典为素材,将目的语民族人文精华融入课程内容 |
第四节 课程组织的改革 |
一、以连贯性为原则,建立从语言主导到内容主导课程连续统 |
二、以整合性为原则,促进课程横向结构建构性生成 |
三、以问题为切入点,拓展课程类型多元性选择 |
第五节 课程实施的改革 |
一、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建立“一点四轴”式教学模式 |
二、以折中主义混合原则,灵活择优使用主流交际教学法 |
三、了解学生特征,教学方法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 |
第六节 课程评价的改革 |
一、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根本目的 |
二、洞察学习轨迹,利用多种人性化形成性评价方式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与大学英语教科书选材 ——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功能论与冲突论理论渊源 |
第二节 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功能论与冲突论的对话 |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课程——新教育社会学理论新视角 |
第四节 作为课程核心的教科书——批判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研究 |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教科书价值取向之内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变迁 |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 |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编审制度 |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主编 |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变迁 |
第一节 第一代——建国初期的政治话语 |
第二节 文革版——极左路线下的革命话语 |
第三节 第二代——改革开放中的科学话语 |
第四节 第三代——商品经济下的改革话语 |
第五节 第四代——全球视野下的多元话语 |
第五章 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各类目演变脉络 |
第一节 政治类:从强化到弱化 |
第二节 道德类:从外显到内隐 |
第三节 社会生活类:从边缘到主流 |
第四节 科普科技类:不变的“科学至上” |
第五节 经济商业类:从无到有的突变 |
第六节 历史地理类:从单一到多元 |
第七节 人物形象分析:从民族到世界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附录一 本文研究对象——12套大学英语教材背景简介 |
附录二 本研究12套大学英语教材主编简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体例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教材 |
1.4.2 大学英语教材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语言教材评估研究 |
2.1.2 语言教材编写研究 |
2.1.3 语言教材使用研究 |
2.1.4 语言教材使用效果研究 |
2.1.5 国外研究现状总结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二十年大英教材研究概况 |
2.2.2 大英教材编写研究 |
2.2.3 大英教材评估研究 |
2.2.4 大英教材使用研究 |
2.2.5 关于英语教材的其他研究 |
2.2.6 国内研究现状总结 |
第3章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与教材发展概述 |
3.1 近代新式大学产生之前的英语教学 |
3.2 清末民初“大学英语”教学的萌芽 |
3.3 民国中后期的大学共同英语课及教材 |
3.4 建国至文革结束期间的公共英语教学和教材 |
3.5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教材 |
3.6 21 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教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体例演变 |
4.1 语法型大学英语教材 |
4.1.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1.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2 文选型大学英语教材 |
4.2.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2.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3 阅读对比型大学英语教材 |
4.3.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3.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4 结构型大学英语教材 |
4.4.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4.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5 综合型大学英语教材 |
4.5.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5.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6 立体式大学英语教材 |
4.6.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6.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7 内容型大学英语教材 |
4.7.1 概念界定及产生背景 |
4.7.2 代表性教材及其编写体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大学英语教材体例演变的主要因素考察 |
5.1 社会发展需求及大学教育理念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1.1 西方主导的民国通才教育与大英教材 |
5.1.2 政治经济为纲的专才教育与大英教材 |
5.1.3 改革开放需求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英教材 |
5.1.4 新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大英教材 |
5.2 语言学理论发展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2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4 社会语言学与大英教材 |
5.2.5 外语教学法与大英教材 |
5.3 心理学理论发展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3.1 官能心理学与大英教材 |
5.3.2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大英教材 |
5.3.3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大英教材 |
5.4 课程教学要求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5 学习者及教师因素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5.1 师生的语言水平与大英教材 |
5.5.2 中国教育传统中的师生关系与大英教材 |
5.6 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大英教材体例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未来大学英语教材研发展望 |
6.1 内容依托式语言教学与大英教材编写 |
6.1.1 跨文化教育与大英教材编写 |
6.1.2 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与大英教材编写 |
6.1.3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大英教材编写 |
6.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大英教材编写 |
6.2.1 从《课程要求》看大英教材的核心内容选择 |
6.2.2 自主学习、学习策略与大英教材编写 |
6.3 顺应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大英教材编写 |
6.3.1 社会创新需求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
6.3.2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与要素 |
6.3.3 贯彻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大英教材编写 |
6.4 任务型教学法与大英教材编写 |
6.4.1 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
6.4.2 任务型教学法与大英教材的活动设置 |
6.5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英教材编写 |
6.5.1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英教材的内容呈现 |
6.5.2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策略的呈现 |
6.5.3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英教材的系列设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关于大英教学和教材发展的历史 |
7.1.2 关于大英教材体例的演变 |
7.1.3 关于大英教材体例演变的影响因素 |
7.1.4 关于未来大英教材的走向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教材和大纲(以出版年代为序) |
附录 |
正文图表索引 |
表格 |
图表 |
(7)英语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基础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础英语课程的发展及其教学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基础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
4.2 基础英语教学内容问题的应对策略 |
5. 结语 |
(8)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在国内外语界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二、本选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
一、本选题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 |
第二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现代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
二、当代语言学时期 |
三、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方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一、国外教学法流派简介 |
第三节 西方语言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
第四节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 |
第五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影响 |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
二、Jo McDonough与Christopher Shaw的细则 |
三、MichaelP.Breen与Christopher N.Candlin的指南 |
四、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 |
第三章 建国后起步阶段(1949-197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建国后高校英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介绍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 |
二、俞大絪主编《英语》第5-6册 |
三、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 |
第三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语言观 |
第四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外语学习观 |
第五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1978-1985)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研究 |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1979-1981年修订版)介绍 |
二、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1992年修订版)介绍 |
三、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语言观 |
四、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五、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研究 |
一、《高级英语》1-2册(1980年初版)介绍 |
二、《高级英语》1-2册(1995年修订版)介绍 |
三、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语言观 |
四、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外语学习观 |
五、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研究 |
一、《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83-1987年初版)介绍 |
二、《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92-1996年修订版)介绍 |
三、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五节 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6-199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4册(1986年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5-8册(1994-1997年版)介绍 |
三、《新编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新编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研究 |
一、《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1987年版)介绍 |
二、《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2000年版)介绍 |
三、《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语言观 |
四、《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外语学习观 |
五、《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研究 |
一、《新编英语教程》(1998-2008年修订版)介绍 |
二、《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语言观 |
三、《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
四、《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社会文化观 |
第三节 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研究 |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6册(2002年版)介绍 |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语言观 |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外语学习观 |
四、《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社会文化观 |
第四节 黄源深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研究 |
一、《综合英语教程》1-6册(1998-2003年第一版)介绍 |
二、《综合英语教程》1-6册(2005-2007年第二版)介绍 |
三、《综合英语教程》:语言观 |
四、《综合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五、《综合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下) |
第五节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研究 |
一、《综合教程》教材1-8册(2005-2008年版)介绍 |
二、《综合教程》:语言观 |
三、《综合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综合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六节 何其莘、童明主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研究 |
一、《文化透视英语教程》(2004-2010年版)介绍 |
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语言观 |
三、《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
四、《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
第七节 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
一、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
二、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
第八章 后方法时代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外语教学:能动与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 |
第三节 外语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一、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三、英语专业教材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四节 外语教学: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
第五节 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
第九章 总论:结语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语 |
一、改革开放起始、发展和创新阶段九套大学主导教材的特色研究 |
二、九套大学英语主导教材关于听、说、读、写项目设计情况比较 |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与建议 |
一、重新审视新一代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 |
二、加强中国英语专业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三、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 |
四、局限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 ——两套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的分析与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综合英语课程的定位 |
1.3 综合英语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英语教材与任务研究综述 |
2.1 英语教材研究综述 |
2.1.1 教材的定义与作用 |
2.1.2 英语教材编写研究综述 |
2.1.3 英语教材评估研究综述 |
2.2 英语教材任务研究综述 |
2.2.1 任务的定义 |
2.2.2 任务的种类 |
2.2.3 任务的设计原则与特征 |
第三章 综合英语教材任务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框架 |
3.1 外语教学大纲与任务设计 |
3.2 交际能力理论与任务设计 |
3.3 输入、输出假设与任务设计 |
3.4 建构主义理论与任务设计 |
3.5 人本主义理论与任务设计 |
3.6 综合英语教材任务设计的理论框架 |
第四章 两套综合英语教材任务文本分析 |
4.1 两套综合英语教材的简要介绍 |
4.1.1 教材编写原则比较 |
4.1.2 教材任务编写原则比较 |
4.2 任务文本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
4.3 任务文本分析结果与讨论 |
4.3.1 语言知识与任务设计 |
4.3.2 语言技能与任务设计 |
4.3.3 人文、社会和自然学科知识与任务设计 |
4.3.4 外语教学理论原则与任务设计 |
4.3.5 自主学习与任务设计 |
4.3.6 人生观养成与任务设计 |
第五章 两套综合英语教材任务设计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
5.2 调查方法与对象 |
5.3 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
5.3.1 问卷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
5.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的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二 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的师生访谈问卷 |
附录三 《大学英语:精读》的任务(以第一册第一课为例) |
附录四 《综合教程》的任务(以第一册第一课为例) |
(10)21世纪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新教材研究——兼评复旦大学《精读英语教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理论与教材 |
二、教材选材的起点与覆盖面 |
三、教材的系统性 |
四、结语 |
四、21世纪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新教材研究——兼评复旦大学《精读英语教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身份发展叙事探究[D]. 刘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2]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近十年国内高校本科英语教材研究述评(2006—2015年)[J]. 朱红梅.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5)
- [4]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D]. 顾露雯. 南京大学, 2013(10)
- [5]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与大学英语教科书选材 ——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D]. 时丽娜. 复旦大学, 2013(12)
- [6]基于体例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研究[D]. 柳华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7]英语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基础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建议[J]. 常俊跃,金雪. 外语研究, 2012(06)
- [8]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9]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 ——两套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的分析与对比[D]. 华维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4)
- [10]21世纪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新教材研究——兼评复旦大学《精读英语教程》[J]. 王红阳.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