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节目创新散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晚[1](2021)在《莲花山花儿及其传承人研究》文中认为莲花山花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介于原生与次生之间,程式构成深具黄金分割的美学原理,表演具有口头对话性质,乡间情怀蕴含其中,基础曲令是莲花山令。通过田野调查考察莲花山花儿及其花儿会的文化意蕴,对莲花山花儿尤其是传承人进行“由内及外”的审视与研究,是西部乡村社会不同文化的共通情感与审美需求。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是莲花山花儿及其传承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认为莲花山花儿研究正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以田野调查的方法对莲花山花儿事象进行学术深描,则是论文试图达成的学术目的。正文第一章对莲花山花儿的发现、概念与源流进行梳理考辨。认为先辈们得出的莲花山花儿在吐蕃踏歌、汉族劳动号子、江南移民带入的吴地民歌基础上完善定型的结论是正确的。第二章对莲花山花儿的音乐区位、曲令格式、表演程式及音乐主题等进行分析。认为莲花山花儿的美妙在于音调的抑扬高下,音值高扬,情绪炽烈,结构严谨,与唱词形成十分吻合的状态。而串班长即兴创作、唱花班程式化表演是莲花山花儿独有的艺术风格。第三章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出发,对莲花山花儿歌手、传承人进行身份认定。认为莲花山花儿的艺术传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清晰的本土传承体系。第四章对莲花山花儿五代传承人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景满堂与丁如兰的研究,分析莲花山花儿的悲情风格向民间性情散花儿的艺术流变;通过汪莲莲、文香莲、潘喜妹的传承人口述,分析莲花山花儿的夫妻花现象、场域规限、艺术习得、传承意识、传承责任等学术问题。第五章从田野调查出发,分析现代性施加之下莲花山花儿自生能力弱化与花儿会花儿表演功能退化的深层原因,以及“掌柜的”角色转变为政府文化部门以后花儿会文化功能与内涵的根本改变,说明花儿会的声音景观对娱乐性、现代性呼应的不可逆性。结语是论文的回顾与展望。认为对莲花山花儿的研究必须深入到歌手、串班长、掌柜的、唱花班、花儿会等文化事象的社会结构、内部分工、角色转换等诸多新问题上,保护和完善莲花山花儿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人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共通传承模式是社会的公共责任。
朱嘉欣[2](2020)在《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对《向往的生活》的解读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向往的生活》是近几年来由湖南卫视新推出的一档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跟好评的慢综艺节目,与以往常规的综艺节目不同,《向往的生活》致力于打造以归园田居为主题的生活类综艺节目,一经推出,就收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也因此,《向往的生活》节目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研究对象。在过往对于综艺节目的研究中,一部分是对一档节目的品牌形象研究或者是对创新方面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是引入了大众文化的研究,由此可以看出,此前的研究理念还是更加注重与节目本身,很少引入前沿理论,整体研究方向较为保守。本篇论文在研究《向往的生活》节目的视频和文本资料的基础上,以美国着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为理论依托,从《向往的的生活》节目中提取共享符号,然后从中分析其仪式化表征并进行阐释,分析其仪式化传播价值与革新意义,并对这档节目提出“非娱乐”性质的思考,以及对情感传递与认同感升华的启示。最后,探讨受众地位的提升对一档节目的成功有何积极作用,为综艺节目的节目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意义。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了《向往的生活》节目的基本概况并结合传播仪式观理论研究其合理性;第二章以《向往的生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节目传播仪式化的符号意义及表征;第三章探究《向往的生活》节目的仪式化的革新之处;第四章基于传播仪式观对综艺节目的反思与启示,探索慢综艺节目的缺陷以及“仪式化”对情感传递与认同感的升华,分析受众地位对节目的有益影响。
施盈盈[3](2020)在《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研究》文中提出古典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三大“难题”。初中学生对古诗词兴趣寡淡,而同样是讲授诗词、传播传统的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却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爱,收视率火爆。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述和演绎,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恰恰为如何改进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方向。本文针对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和现有的缺陷,将诗词文化类节目中一些可引入的手段与教学结合起来,为古诗词教学的创新提供借鉴。除绪论和结语外,本论文共三个章节,内容概要如下:第一章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逐一剖析了目前较为成功的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本文在对各个节目的特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试图找出这类节目成功的一般规律。通过特性和共性的分析,本文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内在原因在于能够找出自己的受众群体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从整个外部环境上看,此类节目的兴起有赖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和文化产品影视化的包装。第二章是本文的实证调查部分。本研究精心制作了调查问卷,于2019年10月对杭州市钱塘新区内12所初中的一线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这种方式试图了解本区域内初中诗词教育的现状、特点,以及现有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选择钱塘新区为抽样区域,主要是考虑到该区域在整个杭州地区中,无论教学条件、教学水平还是教师和学生的质量都属于中等水平,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从调查结果看,钱塘新区的诗词教学存在如下问题: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老套,许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平平。这与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在青年中备受热捧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章是本论文的核心章节。基于上一章节发现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存的问题,本章从古诗词教学改革的角度重新审视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提出了对古诗词教学的五点启示:一是优化诗词教学观:突破应试的桎梏,挖掘古诗词的多重价值;二是丰富古诗词教学方法:通过表演式吟诵、情境创设、诗词竞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从开发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两个维度,增加师生的诗词储备量,提高师生诗词素养;四是充分挖掘古诗词的教学资源:深入挖掘与古诗词相关的诗人、历史、典故等教学资源,充分理解诗词,通过联系生活挖掘其现实价值;五是创设诗意的教学环境:从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教学语言的完善两个方面,营造诗意氛围。
刘勃希[4](2020)在《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角色定位作用 ——以《寻迹》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及新媒体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节目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其中电视专题节目作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电视专题节目虽然主题比较广泛,但导向性通常较为鲜明。作为专题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要做到一专多能,才能充分展现出节目所表达的主题和特征。在电视专题节目中,主持人担任的角色不同,发挥的角色功能也有所不同。主持人只有充分了解角色特征,才能更好地找准自身定位,满足受众的收视期待。本文以笔者毕业作品《寻迹》为例,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论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毕业作品概述。第二部分主要对电视专题节目以及主持人角色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第三部分对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功能进行简要分析。第四部分紧密结合毕业作品,以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把关人”、“主动渗透者”、“意见领袖”三方面,对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进行分析,强调专题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对节目效果的影响力。第五部分结合案例浅析角色定位出现的偏差及策略。通过以上探析,希望能够对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马秀杰[5](2020)在《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构建 ——基于美、俄、德、日、印、巴、南、土等八国受众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以来,文化软实力就成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化软实力进行深入研究。被誉为“文化瑰宝”的中华武术一直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前沿,是不可缺少的文化软实力资源。特别在2019年7月20日由体育总局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和2019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都明确提出中华武术文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在此背景下以海外受众为调研对象进行武术文化软实力定量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对外传播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研究对象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为指导,借鉴跨文化交流学、国际传播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理论,确立中国武术国际文化软实力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经费和全球化原则等条件选取以亨廷顿文明形态论划分的西方文明(美国、德国)、伊斯兰文明(土耳其)、印度文明(印度)、东正教文明(俄罗斯)、日本文明(日本)、拉美文明(巴西)和非洲文明(南非)不同文明形态国家的民众为调研对象。3.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国际传播学、国际关系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视角对海外受众的武术文化传播效果进行文化软实力海外实证研究。调查问卷是本研究获得调研数据重要手段,本研究委托国际调查公司(Qualtrics)选取ESOMAR标准的在线样本库对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八个国家受众进行在线调查,就海外受访者对武术文化软实力各维度进行调查测量。借鉴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综合指数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内部一致性检验等多元统计分析法构建并合成了的“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与对策。4.研究结论第一,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其精气神之美、道义修为之美以及形体动作之美都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文化吸引力、感染力与征服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武术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通过媒介(渠道)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软实力,研究发现武术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指数、认知指数、吸引指数和行为指数与亲近力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0.456、0.308和0.317,四项指数与亲近力都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增加海外受众对中国的亲近度,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第二,在武术文化的“三层论”、文化软实力“吸引论”、受众理论的“社会类型论”以及传播效果的“微观论”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并在拉斯韦尔“5W”模式下阐释了武术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生成过程。研究认为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可以分为“受众-效果”型微观理论模型与“社会-效力”型宏观理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组间联结法和Ward法两种不同计算样本距离方法的聚类分析以及指标内在一致性信度检验对武术文化软实力“受众-效果”型微观理论模型进行了多元统计检验,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支持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析结果证明了武术文化软实力“受众-效果”型微观理论模型是合理的。第三,本研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对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客观赋权法对指标权重系数进行确定,最终构建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三个一指标的权重系数中,武术文化吸引力的权重系数最高(0.3793),武术文化行为力的权重系数次之(0.3473),武术文化认知力的权重系数最低(0.2734)。这说明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更易受到吸引力指标、行为力指标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在实施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对策时,更应重视吸引力与行为力指标。第四,研究发现八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4548,武术文化软实力在海外总体偏弱,有待进一步提升。统计结果发现武术文化软实力在国别、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家庭收入等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国别方面,发展中国家好于发达国家,国际关系、外交关系等政治因素对武术文化软实力有重要影响;年龄方面,年轻人普遍高于年长者;婚姻方面,已婚受众高于其他婚姻状态人群;职业方面,自由职业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教育程度方面,研究学历高于其他教育水平人群;收入水平方面,高收入水平高于其他水平人群;宗教信仰方面,道教信仰的高于其他宗教信仰人群。第五,在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三级指标研究中发现,武术名人、武术道德、武术思维观念、武术艺术(主要指武术影视作品)的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海外受众的新媒介与大众媒介的使用种类的增多都有助于我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提升我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数。第六,在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二级指标研究中发现,武术精神文化(主要指阴阳学说、八卦学说等武术思维观念和武术影视作品)与武术制度文化(传统仪式、组织赛事、武术道德)的认知程度、武术精神文化的吸引程度以及媒体信息接触的时长、频度与广度是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数。第七,从海外受众获取武术文化信息的媒介调研发现,在新媒体中,受众更倾向于本土的、视频类的信息;在传统媒介中,受众更倾向于选择本土的电视节目与本地放映的功夫影视。海外受众获取武术文化信息的使用媒介中呈现快捷方便性、娱乐性特点。可见创作精品功夫影视作品与网络宣传精品是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传播媒介策略。5.对策建议第一,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准化”传播,依托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手段对海外受众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有针性、有区别的实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第二,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细化”传播,在武术文化对外传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力争最好。重点做到目标受众精细化与传播内容精细化。第三,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品化”传播,将武术文化“精品化”内容以不同“精品化”形式通过“精品化”平台进行传播。第四,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英化”管理,在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需要具有极高业务素质、专业素养的精英团队实施完成。第五,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多元化”传播,为了满足海外受众“多元化”需求,不同传播主体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传播思路完成传播目标。
张鑫鑫[6](2019)在《《见字如面》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综艺节目的泛娱乐化倾向日益受到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书信类文化综艺节目的播出,为综艺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被受众称为“最美综艺”。本论文以《见字如面》2017—2018年播出的两季为研究对象,将其独具特色的美感归结为一种仪式传播视角,观照仪式传播理论,并结合社会学以及人类文化学等理论对其进行研究。《见字如面》以书信为题材,通过“读信”和“评信”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历史场景和历史故事,一个人,一封信,一个讲台,简单朴素的场景搭建、声情并茂的朗读形式,创造性地确立了与传统综艺截然不同的节目风格和制作模式,让我们感受仪式的神圣与秩序之外,也确认和强调了自身的价值观和信仰。文章主要通过三个层面对《见字如面》的仪式传播进行探讨,首先,从仪式符号与象征的角度分析了节目的风格和仪式建构过程,指出“神圣与秩序”的节目表征和意义,并以之统领和概括整个文章;其次,通过分析节目口语化的朗读形式和受众的审美沉浸,剖析了《见字如面》“见字”之时的情感转换;最后,在嘉宾点评、主持人整合、受众互动的基础上对节目的情感升华和文化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和总结。《见字如面》以书信为题材的呈现,不仅满足了受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新需求,同样也为综艺节目多元差异化的道路发展提供了成功范式。
柳聪[7](2018)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创新研究 ——以受众需求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以人际间的沟通和互动为主要特色,是活跃于我国电视荧屏上的主要节目类型之一。然而,与初创期蓬勃的发展态势不同,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却遭遇发展瓶颈。媒介生态的改变、竞争优势的流失、受众注意力的转移,种种因素共同导致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渐显颓势。面对这一境况,学界、业界的有识之士展开了积极探索。不少学者从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等角度出发,进行理论探讨和对策研究,而优秀的访谈类节目制作者们也从时下的一些热门节目,如真人秀、慢综艺、网络原创视频中汲取营养,并应用于节目创作。然而这些调整对于日渐挑剔的受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以受众为导向”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只有充分立足于受众,才能真正赢得受众。不同于早前研究的传者视角,本文着眼于融合传播的时代背景,以受众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数据分析首先得出融媒体环境下一般电视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分别是媒介接触上的融媒化,媒介消费上的碎片化和媒介内容选择上的分层化。而聚焦电视人物访谈这一特定节目类型的受众,他们在实现自我身份从观众向用户、从信息接受者向共同生产者转换的同时,自身需求也朝着互动性、便捷性和精准性的方向拓展。受此影响,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节目形态和运作机制都面临重大调整。其次,着眼于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本身,继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我国正式诞生之后,访谈类节目历经20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形成了齐聚“老、中、青”三代、风格各异、门类俱全的市场样态。然而,伴随着媒介内容产品竞争的日渐激烈化,访谈类节目形态过于单一、视听效果差、受众参与性不强等问题也日渐凸显。面对受众流失以及自身市场地位的下降,众多访谈类节目从受众需求出发,以丰富节目形态为重点进行了多番创新探索。其中,老牌访谈类节目《可凡倾听》立足自身差异化的节目定位,在坚守自身品格的基础上,面向核心收视人群进行定向传播,实现了集约化的传播效果;而中生代访谈类节目《春妮的周末时光》也不甘示弱,通过对节目演播室的升级改造,使谈话场景回归日常生活,在保证节目深度的同时,适当增加“非谈话”元素,赋予了受众新型的收视体验。此外,新生代访谈类节目《遇见大咖》也值得关注。作为一档财经人物访谈类节目,《遇见大咖》另辟蹊径,将人物访谈与纪录片相结合,通过纪实跟拍的形式展现商界精英的平凡生活,内容新颖,视角独特。然而,尽管上述节目从受众需求角度做出了创新示范,但纵观整个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市场,可以发现整体创新效果并不理想。就受众对于访谈类节目的认知而言,表层化、滞后性的认知心理依然存在;就访谈类节目的市场方位而言,节目日渐边缘化的市场处境也难以迅速逆转。面对上述情况,访谈类节目制作者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生存状态,洞察受众新型的媒介消费习惯和特征,通过紧密贴合新型受众需求、注重潜在受众转化,构建起一个系统的以新型受众需求为中心的节目创新体系。然而,满足受众并不意味着盲目迎合受众。访谈类节目制作者也应认识到,只有在坚守自身品格、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节目创新,节目的生存空间才会得以不断拓展。
于小可[8](2018)在《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 ——以董卿主持语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主要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艺术。有声语言是电视节主持人主持节目最为重要的手段。主持人就是通过有声语言,依据节目定位、节目特点和传播目的把节目内容传播出去。有品质的有声语言,能够引导观众思考、激发观众共鸣,让观众的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在有声语言所营造的意境中达到和谐统一。董卿就善于运用恰如其分、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去把控节目进程,营造符合节目定位的意境,让观众在“物”与“我”、“意”与“境”的统一中获得美的享受。本文以董卿主持的节目为案例,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所营造的意境美进行研究。
吴艳玲[9](2018)在《新媒体语境下《爱情保卫战》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传统电视栏目新媒体转型的角度探讨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的转型之路。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变,传统电视受到新媒体冲击。《爱情保卫战》在一段时间陷入低谷,观众流失,收视率下降,广告收益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爱情保卫战》进行新媒体转型之路的探索。笔者针对《爱情保卫战》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法,本文对《爱情保卫战》栏目的节目概况、节目构成、转型实践历程、转型的原因、转型的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前后的节目效果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比较分析,分析其新媒体转型的成功与不足,为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使其能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概述《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的原因和实践历程。阐述《爱情保卫战》的栏目综述,包括节目诞生背景、节目流程、节目团队、节目特色。然后介绍《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下的实践历程,及其在媒介融合下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第三章从三方面分析《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策略。第一是节目内容上的创新,比如策划选题的改变、主持人风格的改变。第二是传播方式上的更新,不再是固守传统单一的屏幕,而是走向多屏联动。第三是营销手段上的革新,对于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运用、还有对两微一端公共平台的多元化发展。第四章基于《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策略,着重探讨《爱情保卫战》转型策略的效果,并从成功和不足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转型策略的成功之处,其中新媒体调研方法促进节目内容和选题创新、全媒体运营扩大节目影响力、自媒体运用提高节目推广效益、同时随着关注度提升,也带来了更高广告效益。第二是《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策略中的不足之处。存在的不足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模式的矛盾、对成本价值的认识不足、新媒体实践过程中存在方法误区、新媒体媒介形式上运用不足。第五章以前四章为基础,对《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过程中不足之处进行反思,要想在新媒体冲击下获得可持续发展,那就必须进行深层次转型策略调整。虽然《爱情保卫战》已经开始新旧媒体平台联合,但还未真正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巨大影响力。所以笔者从节目内容、节目传播方式、节目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周梦云[10](2018)在《平民选秀选手荧屏形象的塑造模式探究 ——以2017《出彩中国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超级女声》到《中国达人秀》,从《中国好声音》到《中国有嘻哈》,平民选秀节目贡献了众多话题人物。他们在荧屏上面对着初选、晋级、最终对决的相似历程,故事也十分相似:出身平凡、才艺过人、经历重重考验或不被理解、克服困难、取得认可。节目制作者倾向于神化选手,向观众展现选手由普罗大众蜕变为荧屏英雄的旅程。笔者总结2017年《出彩中国人》实践经历,从节目制作者的视角观察节目制作流程,发现节目制作者以过渡礼仪模式和英雄神话模型为理论框架,塑造选手的英雄形象。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选秀节目塑造选手荧屏形象的趋势,节目制作者热衷塑造悲剧英雄,展示选手坚韧、积极、乐观等魅力;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平民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介绍了《出彩中国人》的播出情况、变革与典型选手;第四章说明了形象和荧屏形象的含义,从实际操作层面详细说明选手荧屏形象的三大组成部分:荧屏、选手的外在表现、观众的注意力,分析荧屏形象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塑造选手外在表现的模式即是塑造选手荧屏形象的模式;第五章以过渡礼仪模式和英雄神话模型为基础,对2017年《出彩中国人》选手的外在表现进行案例分析,阐明节目制作者塑造选手荧屏形象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规律:舞美、灯光、音效等元素赋予演播现场神圣感,仪程设计采用过渡礼仪模式,选手、评委的荧屏行为极具仪式感,使得选手身份转变的过程自然化,互动环节建构选手故事的英雄神话模型,充分展现选手由平凡素人蜕变为荧屏英雄的成长历程;第六章主要分析选手荧屏形象塑造模式现存的问题:千人一面令观众产生厌倦,收视率降低,加之选手储备资源过度消耗,选秀节目显得毫无新意,生命周期缩短。因此,笔者建议节目制作者创作节目时考虑节目生命周期,根据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适时改变节目模式,或将选秀节目的内容从前端发现选手资源更换到中段培养较有人气的选手,开拓衍生节目,延长选秀节目的生命周期。
二、电视节目创新散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节目创新散论(论文提纲范文)
(1)莲花山花儿及其传承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二、选题的意义及缘起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莲花山花儿的概念与源流考辨 |
一、莲花山的自然、人文环境 |
二、莲花山花儿的学术发现与概念生成 |
三、莲花山花儿的艺术源流考辨 |
第二章 莲花山花儿的艺术创作与程式风格 |
一、莲花山花儿的音乐曲体、调式结构 |
二、莲花山花儿的文学区位与体式结构 |
三、莲花山花儿的即兴创作与程式风格 |
第三章 莲花山花儿传承人的认定与歌手队伍建设 |
一、莲花山花儿传承人的认定标准 |
二、莲花山花儿艺术的本土传承体系 |
第四章 莲花山花儿传承者、传承人个案研究 |
一、清官、公案花儿与景满堂的悲情风格——莲花山花儿传承者个案研究之一 |
二、穷尕妹的乡间性情与散花儿主题——莲花山花儿传承者个案研究之二 |
三、汪莲莲的传承意识与莲花山花儿的夫妻花现象——莲花山花儿传承人田野调查之一 |
四、花儿的场域规限与文香莲的表演技法传承——莲花山花儿传承人田野调查之二 |
五、花儿歌手的艺术习得与唱花班的社会结构——莲花山花儿传承人田野调查之三 |
第五章 莲花山花儿会的声音景观与现代性建构 |
一、莲花山花儿会的文化生态变迁 |
二、2016-2020 年莲花山花儿会的规模 |
三、新时期莲花山花儿会的声音景观呈现 |
结语 莲花山花儿的唱词雅化与传承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对《向往的生活》的解读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一)文本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用传播仪式观理论审视《向往的生活》节目 |
一 《向往的生活》节目概述 |
(一)《向往的生活》节目基本概述 |
(二)《向往的生活》节目主要模式 |
(三)关于慢综艺节目及《向往的生活》节目的研究现状 |
二 现代媒介仪式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三 用传播的仪式观解读《向往的生活》节目的合理性 |
(一)“人情建构”:微型传播仪式 |
(二)人类行为理解:仪式作为文化的传播 |
第二章 《向往的生活》节目传播仪式化的符号意义及表征 |
一 《向往的生活》节目分析:共享符号的提炼 |
(一)人物 |
(二)环境场景 |
(三)进程 |
二 《向往的生活》仪式表征阐释 |
(一)仪式中的人物:明星职业形象符号的弱化 |
(二)仪式中的场景:聚合归居田园的受众情感 |
(三)仪式中的进程:无设定环节叙事纪实 |
第三章 《向往的生活》仪式化价值及革新 |
一 《向往的生活》仪式化价值彰显 |
(一)人际传播与“人情化”的展现:情感维系 |
(二)凝聚受众:返璞归真的受众归属感 |
(三)特色文化呈现:满足受众好奇心 |
二 《向往的生活》仪式化的革新:价值观传递 |
(一)建构理想生活状态 |
(二)中国传统礼仪传播的新模式 |
(三)倡导慢节奏的精神理念 |
第四章 基于传播仪式观对综艺节目的反思与启示 |
一 “慢综艺”并非纯娱乐产物 |
二 “仪式化”对情感传递与认同感的升华 |
三 受众地位的提升与重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3)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基本情况 |
一、《中国诗词大会》 |
二、《经典咏流传》 |
三、《中华好诗词》 |
四、《诗书中华》 |
五、《邻家诗话》 |
第二节 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特点分析 |
一、以诗词文化为核心的节目制作理念 |
二、全民参与的节目定位 |
三、紧张刺激的赛制赛程 |
四、趣味多样的出题形式 |
五、独特深刻的情感体验 |
六、多种中华传统元素融合 |
第三节 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成功的原因 |
一、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 |
二、主持人的多重身份 |
三、点评嘉宾的专业阐释 |
四、新颖多样的节目形式 |
第二章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对象及问卷的基本构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的基本构成 |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情况 |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
三、初中古诗词课堂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优化诗词教学观 |
一、突破“应试”束缚,寓教于乐 |
二、挖掘古诗词多重价值 |
三、树立正确的诗词学习意识 |
第二节 丰富古诗词教学方法 |
一、表演式吟诵 |
二、创设情境 |
三、诗词竞赛 |
第三节 开发古诗词校本课程与教材 |
一、开发古诗词校本课程 |
二、创编古诗词校本教材 |
第四节 充分挖掘古诗词的教学资源 |
一、充分了解诗人,把握诗人作品风格 |
二、深入发现历史,掌握诗词的时代背景 |
三、趣味解说典故,提升自身的诗词素养 |
四、联系当下生活,挖掘诗词的现实价值 |
第五节 创设诗意的教学环境 |
一、建设班级文化,创设诗意情景 |
二、完善教学语言,营造诗意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语文教师收看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及古诗词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初中学生收看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及古诗词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三 古诗词校本课程内容及实施要求 |
致谢 |
(4)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角色定位作用 ——以《寻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毕业作品《寻迹》节目概述 |
2 电视专题节目与主持人角色概说 |
2.1 电视专题节目概说 |
2.2 主持人角色概说 |
3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角色功能 |
3.1 主持人角色的叙事功能 |
3.1.1 构建全篇内容主线 |
3.1.2 协调整合发散式关系 |
3.2 主持人角色的引导功能 |
3.2.1 保持中立态度,探寻实质 |
3.2.2 揭示主题,引导舆论 |
4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
4.1 把关人 |
4.1.1 筛选与整合采访信息 |
4.1.2 传播主流价值观 |
4.2 主动渗透者 |
4.2.1 场景参与式采访 |
4.2.2 注入人文关怀 |
4.2.3 提高语言艺术 |
4.3 意见领袖 |
4.3.1 深度与专业 |
4.3.2 传播与互动 |
5 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的偏差及策略 |
5.1 角色的认知偏差 |
5.2 找准角色定位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科研成果绪论 |
(5)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构建 ——基于美、俄、德、日、印、巴、南、土等八国受众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的局限性 |
1.7 文献综述 |
1.7.1 文化软实力研究 |
1.7.2 体育软实力研究 |
1.7.3 武术软实力研究 |
1.7.4 武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不足 |
1.8 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2 研究设计与研究策略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问题 |
2.2.1 核心研究问题 |
2.2.2 问题细化与研究方案 |
2.3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依据 |
2.3.1 问卷的设计思路 |
2.3.2 问卷的翻译 |
2.3.3 问卷设计依据一:受众理论“社会类型论” |
2.3.4 问卷设计依据二:传播效果“满足需要论” |
2.3.5 问卷设计依据三:武术文化“三层论” |
2.3.6 问卷设计依据四:传播效果“微观论” |
2.3.7 问卷设计依据五:文化软实力“吸引论” |
2.4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2.4.1 问卷主体内容的确定 |
2.4.2 问卷最终内容的确定 |
2.4.3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2.5 样本抽样设计 |
2.5.1 抽样原则 |
2.5.2 抽样实施过程 |
2.6 研究策略 |
2.6.1 研究方法 |
2.6.2 研究思路 |
2.6.3 研究步骤 |
本章小结 |
3 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构建 |
3.1 理论基础之一:武术文化的“三层论” |
3.1.1 “武术”概念梳理 |
3.1.2 武术文化的“三层论”阐释 |
3.2 理论基础之二:文化软实力的“吸引论” |
3.2.1 “软实力”理论 |
3.2.2 文化软实力的“吸引论”阐释 |
3.3 理论基础之三:受众的“社会类型论” |
3.3.1 受众理论的发展过程 |
3.3.2 受众理论“社会类型论”阐释 |
3.4 理论基础之四:传播效果的“微观论” |
3.4.1 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历程 |
3.4.2 传播效果的“微观论”阐释 |
3.5 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框架 |
3.5.1 “武术文化软实力”概念内涵与研究界定 |
3.5.2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 |
本章小结 |
4 调研数据的处理 |
4.1 回收数据的计算方法 |
4.1.1 武术文化认知力的数据处理 |
4.1.2 武术文化吸引力的数据处理 |
4.1.3 武术文化行为力的数据处理 |
4.2 回收数据的无量纲化 |
4.2.1 无量纲化的思想与方法 |
4.2.2 武术文化软实力三级指标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2.3 武术文化认知力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2.4 武术文化吸引力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2.5 武术文化行为力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3 极端值与缺失值的处理 |
4.3.1 极端数据的处理 |
4.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
本章小结 |
5 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5.1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
5.1.2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3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4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的内涵解释 |
5.2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5.2.2 基于因子分析的客观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 武术文化软实力各个指标内在一致性信度检验 |
5.3.1 内在一致性信度分析的基本思想与评价标准 |
5.3.2 武术文化软实力各级指标与测量题项的克朗巴赫α系数 |
本章小结 |
6 理论模型的检验与综合指数的合成 |
6.1 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检验 |
6.1.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数学模型 |
6.1.2 检验待分析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
6.1.3 构造因子变量(SPSS处理结果) |
6.1.4 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
6.1.5 理论模型因子分析检验小结 |
6.2 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聚类分析检验 |
6.2.1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与原理 |
6.2.2 变量聚类分析的检验结果呈现 |
6.2.3 理论模型变量聚类分析检验小结 |
6.3 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合成 |
6.3.1 指数合成的方法 |
6.3.2 综合指数与一级指数的合成结果 |
6.4 稳健性与灵敏性分析 |
6.4.1 不确定性分析 |
6.4.2 不同方法进行的指标权重结果 |
6.4.3 不同指标权重的综合指数、一级指标指数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7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探究 |
7.1 亲近力阐释 |
7.2 三级指标与亲近力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 |
7.2.1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过程 |
7.2.2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 |
7.3 二级指标与亲近力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 |
7.3.1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过程 |
7.3.2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 |
7.4 综合指数与一级指标指数与亲近力的相关分析 |
7.5 重要三级指标测量题项分析 |
7.5.1 武术名人认知力分析 |
7.5.2 武术道德认知力与吸引力分析 |
7.5.3 武术思维观念吸引力分析 |
7.5.4 新媒体媒介种类数分析 |
7.5.5 大众媒体种类数分析 |
7.5.6 武术艺术文化认知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8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人口学影响因素研究 |
8.1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国别因素影响分析 |
8.2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性别因素影响分析 |
8.3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年龄因素影响分析 |
8.4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婚姻因素影响分析 |
8.5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职业因素影响分析 |
8.6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教育因素影响分析 |
8.7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收入因素影响分析 |
8.8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宗教因素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9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战略与策略 |
9.1 “精准化”传播战略 |
9.1.1 初始状态的测量评估实施 |
9.1.2 传播过程的测量评估实施 |
9.1.3 定期年度的测量评估实施 |
9.2 “精细化”传播战略 |
9.2.1 目标受众精细化策略 |
9.2.2 传播内容精细化策略 |
9.3 “精品化”传播战略 |
9.3.1 影视作品精品化传播策略 |
9.3.2 武术赛事精品化传播策略 |
9.3.3 网站精品化传播策略 |
9.3.4 交流项目精品化传播策略 |
9.4 “精英化”传播战略 |
9.4.1 管理团队精英化 |
9.4.2 传播团队精英化 |
9.5 “多元化”传播战略 |
9.5.1 传播渠道多样化策略 |
9.5.2 传播思路多样化策略 |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武术影视作品一览表 |
附录2:调查样本的QUOTA |
附录3:八国调查问卷 |
附录4:主要求学经历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6)《见字如面》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仪式传播理论 |
1.2.2 仪式传播的研究现状 |
1.2.3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研究现状 |
1.2.4 《见字如面》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神圣与秩序:《见字如面》的仪式表征 |
2.1 节目风格的仪式符号建构 |
2.1.1 剧场观瞻塑造仪式空间 |
2.1.2 禁忌规则呈现仪式秩序 |
2.2 “见字如面”的过渡仪式 |
2.2.1 牧师主持引领仪式分离 |
2.2.2 明星朗读融合仪式过渡 |
2.2.3 圆桌点评推动仪式聚合 |
第三章 朗读与沉浸:表征“见字”之时的情感转换 |
3.1 以“口语”为媒介的古今对话 |
3.1.1 对话文本口语化:仪式共享的基础 |
3.1.2 对话形式口语化:仪式交流的弥补 |
3.2 材料组织的仪式召唤 |
3.2.1 故事选择:强调文本的普世性 |
3.2.2 叙事技巧:凝聚仪式的共同感 |
第四章 点评与升华:重构“如面”之后的意义深描 |
4.1 作为司仪的节目主持 |
4.1.1 角色定位:媒介角色与文化角色 |
4.1.2 “非协调”:主持人符号功能的缺失 |
4.2 参与互动的节目嘉宾 |
4.2.1 “地方性知识”:嘉宾观点的多元性 |
4.2.2 生产与再生产:受众个人身份的确认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创新研究 ——以受众需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对象及目标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从受众向用户:访谈类节目受众的衍变 |
(一) 融媒体环境下一般电视受众的行为特征 |
1 媒介接触上的融媒化 |
2 媒介消费上的碎片化 |
3 媒介内容选择上的分层化 |
(二) 融媒体环境下访谈类节目受众的衍变 |
1 自我身份重建 |
2 自身需求拓展 |
(三) 融媒体环境下受众对访谈类节目的影响 |
第三章 “老、中、青”三代访谈类节目创新性分析 |
(一) 齐聚“老、中、青”三代的市场样态 |
(二) 以满足受众差异化需求为中心的创新原则 |
(三) 以节目形态创新作为创新重点 |
1 形态创新:访谈类节目的创新重点 |
2 多元化与综艺化:访谈类节目的形态创新表现 |
第四章 “老、中、青”三代访谈类节目创新案例的对比研究 |
(一) 样本选取 |
(二) 类目建构和对比分析 |
(三) 案例解读 |
1 《可凡倾听》:深耕垂直领域坚守节目定位 |
2 《春妮的周末时光》:营造和谐“谈话场” |
3 《遇见大咖》:融合纪录片和人物访谈双重特点 |
第五章 “老、中、青”三代访谈类节目创新路径的修正 |
(一) 创新中的不足 |
1 受众认知不全面 |
2 受众定位不突出 |
3 受众引导不到位 |
(二) 优化创新的必要性 |
1 市场方位从中心位置日渐边缘化 |
2 受众认知呈现表层化和滞后性 |
(三) 基于受众视角的创新路径修正 |
1 贴合新型受众特征 |
2 注重潜在受众转化 |
3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
4 构建系统创新体系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 ——以董卿主持语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意境美的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结合 |
1.4.3 个案研究法 |
第2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概述 |
2.1 语言艺术特点 |
2.1.1 规范有风格 |
2.1.2 客观中亲切 |
2.2 语言艺术技巧 |
2.2.1 外部表达技巧 |
2.2.2 内部表达技巧 |
2.3 语言艺术境界 |
2.3.1 意境美 |
2.3.2 语言艺术的意境美 |
2.3.3 语言艺术的意境美与电视节目的关系 |
第3章 董卿主持语言艺术境界分析 |
3.1 语言艺术境界情况分析 |
3.1.1 基于不同电视节目类型 |
3.1.2 基于电视节目的不同时段 |
3.1.3 基于电视节目突发状况 |
3.2 语言艺术境界的判断标尺 |
3.2.1 嘉宾互动度 |
3.2.2 观众反应度 |
3.2.3 社会衍生效用 |
第4章 “董卿类”电视节目主持语言艺术塑造 |
4.1 语言艺术意境美塑造的意义 |
4.1.1 艺术本源的回归 |
4.1.2 语言艺术魅力的革新 |
4.2 语言艺术塑造的策略 |
4.2.1 语言组织与语言技巧的境界美 |
4.2.2 艺术修养同知识体系的并举美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新媒体语境下《爱情保卫战》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的探索与原因 |
2.1 《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的实践探索 |
2.1.1 栏目综述 |
2.1.2 《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的实践历程 |
2.2 《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的原因 |
2.2.1 思想观念和学术氛围的改变 |
2.2.2 资源环境改变波及节目受众群体 |
2.2.3 新媒体技术发展增强公众参与度 |
2.2.4 自媒体发展带来压力 |
2.2.5 技术人才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
2.2.6 媒介融合下《爱情保卫战》面临的挑战及困境 |
3.《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策略 |
3.1 节目内容及主持人的创新 |
3.1.1 策划选材的改变 |
3.1.2 主持人风格的转型 |
3.2 传播方式上的更新 |
3.2.1 摆脱单一屏幕,走向多屏携手 |
3.2.2 抢占移动终端,打造天天圈APP |
3.3 营销手段上的革新 |
3.3.1 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尝试 |
3.3.2 两微一端公众平台的多元化发展 |
4《爱情保卫战》转型策略的效果分析 |
4.1 《爱情保卫战》转型策略的成功之处 |
4.1.1 新媒体调研方法促进节目内容创新 |
4.1.2 全媒体运营扩大节目影响力 |
4.1.3 运用自媒体提高节目推广效益 |
4.1.4 关注度的提高促进广告投放效益 |
4.2 《爱情保卫战》转型策略的不足之处 |
4.2.1 对成本价值的认识不足 |
4.2.2 新媒体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误区 |
4.2.3 新媒体媒介形式上运用不足 |
5《爱情保卫战》新媒体转型的建议 |
5.1 塑造最佳用户体验,进行新媒体技术升级 |
5.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发展 |
5.3 创新新媒体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 |
5.4 加强电视节目营销的渠道建设 |
5.5 以内容为本,加强技术和内容的整合营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平民选秀选手荧屏形象的塑造模式探究 ——以2017《出彩中国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概述 |
1.3.1 过渡礼仪模式 |
1.3.2 英雄神话模型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平民选秀节目历史回顾 |
2.1 国外平民选秀节目历史回顾 |
2.2 国内平民选秀节目历史回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出彩中国人》简要概况 |
第四章 选手荧屏形象概述 |
4.1 形象与荧屏形象的基本含义 |
4.2 选手荧屏形象的组成部分 |
4.2.1 荧屏 |
4.2.2 选手的外在表现 |
4.2.3 观众的注意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选手荧屏形象的塑造模式解析 |
5.1 演播现场:仪式地点神圣化 |
5.1.1 仪式地点的变迁 |
5.1.2 神圣化元素的内容与意义 |
5.2 仪程设计:过渡礼仪三阶段 |
5.2.1 仪程内容与阶段 |
5.2.2 区隔礼仪:停止 |
5.2.3 边缘礼仪:等待 |
5.2.4 聚合礼仪:通过、进入 |
5.3 互动故事:神话模型三部分 |
5.3.1 启程 |
5.3.2 考验 |
5.3.3 归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选手荧屏形象塑造模式的现存问题分析 |
6.1 现代英雄千人一面,陈规俗套加速心理厌倦 |
6.2 模式复制提高效率,低录播比造成资源浪费 |
6.3 观众印象日渐浅薄,需求愈少缩短生命周期 |
6.4 本章小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电视节目创新散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莲花山花儿及其传承人研究[D]. 张小晚.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传播仪式观视角下对《向往的生活》的解读与启示[D]. 朱嘉欣.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研究[D]. 施盈盈.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4]探析电视专题节目主持人如何发挥角色定位作用 ——以《寻迹》为例[D]. 刘勃希.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构建 ——基于美、俄、德、日、印、巴、南、土等八国受众的实证研究[D]. 马秀杰.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见字如面》节目的仪式传播研究[D]. 张鑫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创新研究 ——以受众需求为视角[D]. 柳聪. 山东大学, 2018(12)
- [8]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研究 ——以董卿主持语言为例[D]. 于小可. 南昌大学, 2018(12)
- [9]新媒体语境下《爱情保卫战》转型策略研究[D]. 吴艳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10]平民选秀选手荧屏形象的塑造模式探究 ——以2017《出彩中国人》为例[D]. 周梦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